新論/本書所據校輯書目
《桓子新論》(清孫馮翼輯) 《問經堂叢書》第三函嘉慶七年九月刊本 《龍谿精舍叢書》冊六五據問經堂本 中華書局《四部備要》據《問經堂》刊本
《桓子新論》(清嚴可均輯) 《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全後漢文》卷十三至卷十五 湖北黃岡王毓藻校刊本 中華書局據《廣雅書局》刻本複製重印本
《桓譚集》(清嚴可均輯) 同上《全後漢文》卷十二
《桓子新論》(佚名) 《守山閣叢書本》
《意林》(唐馬總撰) 上海涵芬樓影印《正統道藏》本瑟一--五卷三《桓譚新論》
《羣書治要》(唐魏徵等輯) 日本天明刻本卷四十四《桓子新論》
《藝文類聚》(唐歐陽詢輯) 明嘉靖刻本
《北堂書鈔》(唐虞世南輯) 明萬曆陳禹謨刻本 清光緒十四年南海孔氏三十有三萬卷堂重刻孫星衍藏明影鈔宋刻本
《初學記》(唐徐堅等輯) 明晉陵楊氏九州書屋重刊錫山安國本、嚴可均用宋本手校並跋
《山堂肆考》(明彭大翼輯) 明刻本
《元和姓纂》(唐林寶撰) 清嘉慶七年孫星衍、洪瑩校刊本
《天中記》(明陳耀文撰) 明萬曆刻本
《廣博物志》(明董斯張撰) 《諸子百家》本
《書敘指南》(宋任廣撰) 《惜陰叢書》本
《唐律疏議》(唐長孫無忌撰) 孫星衍影元佘氏勤有堂本
《歲華紀麗》(唐韓鄂撰) 康熙辛未高士奇校朗潤堂刊本
《唐宋白孔六帖》(唐白居、宋孔傅撰) 明嘉靖間蘇州覆宋刊本
《事類賦注》(宋吳淑撰注) 明嘉靖十一年無錫崇正書院重刊宋紹興丙寅邊惇德本
《太平御覽》(宋李昉等輯) 《四部叢刊三編》影印日本帝國圖書寮京都東福寺東京岩崎氏靜嘉堂文庫藏宋刊本
《儒門經濟長短經》(唐趙蕤撰) 《讀畫齋叢書》己集本,又《六譯館叢書》第一冊《載是非篇》
《文選注》(唐李善等注) 《四部叢刊》影印宋刊《六臣注文選》本
《古文苑》(宋章樵注) 明萬曆本
《文心雕龍》(清黃叔琳注) 廣州刻本
《曹子建集》(魏曹植撰) 嚴可均《全三國文》卷十八、《四部叢刊》影印江安傅氏藏明活字本
《史記》(漢司馬遷撰、宋裴駰《集解》、唐司馬貞《索隱》、唐張守節《正義》) 上海涵芬樓影印南宋黃善夫刻本
《史記索隱》(唐司馬貞撰) 汲古閣校刻三種本
《漢書》(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 宋慶元元年建安劉之問刻本
《後漢書》(紀傳宋范曄撰、唐李賢注,志晉司馬彪撰、梁劉昭注) 宋建安黃善夫刻本
《後漢紀》(晉袁宏撰) 《四部叢刊初編》本
《東觀漢記》(舊傳漢劉珍撰) 《四部備要》本卷十四《桓譚傳》
《三國志》(晉陳壽撰、宋裴松之注) 宋衢州刊殘本《蜀書》卷十二《郤正傳》
《晉書》(唐房玄齡等撰) 明周若年覆刻宋本
《梁書》(唐姚思廉撰) 明萬曆南監刻本
《七國考》(明董說撰) 《守山閣叢書》第六十二至六十五冊本 吳興劉氏嘉業堂刊本,又中華書局參校本
《太平寰宇記》(宋樂史撰) 光緒八年五月金陵書局刊本
《水經注》(後魏酈道元注) 明萬曆四十三年朱謀㙔箋刊本
《三輔黃圖》(梁陳間人撰) 潮陽鄭氏用經訓堂本參平津館本校刊《龍谿精舍叢書》本冊五五
《史通》(唐劉知幾撰) 清乾隆梁溪浦氏求於心齋刻《史通通釋》本
《列子》(晉張湛注、唐殷敬順釋文) 明世德堂《沖虛真經》大字本
《太玄經》(漢揚雄撰、晉范望解贊) 《四部叢刊》據明萬玉堂翻宋本
《論衡》(漢王充撰) 明劉光斗評天啓六年虎林閔氏刊本 民國二十七年商務印書館刊黃暉《論衡校釋》本
《抱朴子內外篇》(晉葛洪撰) 平津館本 《四部叢刊》據明魯藩刊本 《道藏》本疲六--志七
《博物志》(晉張華撰、周日用等注) 士禮居《黃氏叢書》影寫連江葉本 明商濬輯《稗海》本第一函
《述異記》(梁任昉撰) 《稗海》本第一函
《說郛》(元陶宗儀撰) 清順治間兩浙督學周南李際期重刊本卷五十九《桓譚新論》
《荊山子》(明歸有光輯) 《諸子彙函》卷二十一,長洲文震孟參訂本收《新論琴諷》一篇
《指海》(清錢熙祚輯、其子培讓續刊) 第十三集第一0四冊《桓子新論》
《五行大義》(隋蕭吉撰) 上海涵芬樓影印《佚存叢書》本第三冊
《珩璜新論》(宋孔平仲撰) 《守山閣叢書》第百七十六冊本
《物理小識》(明方以智撰) 清光緒十年寧靜堂刊本
《弘明集》(梁僧祐撰) 頻伽精舍校刊《大藏經》露帙四,又《四部叢刊》印明江道昆本 金陵刻經處本
《廣弘明集》(唐道宣撰) 頻伽精舍校刊《大藏經》露帙五、六,又《四部備要》據常州天寧本,《四部叢刊》影印明江道昆本
《法苑珠林》(唐道世撰) 頻伽精舍校刊《大藏經》雨帙五、六
《世界記序》(梁僧祐撰) 見頻伽精舍校刊《大藏經》結帙一,目録部《出三藏記集》第十二《世界記目録序》
《鐵橋漫稿》(清嚴可均撰) 清光緒十一年長洲蔣氏心矩齋刻本夏二四--二五有《桓子新論序》
《儆季雜著》(清黃以周撰) 清同治間刊本,《子敘》頁六有《桓子新論序》
《桓譚新論考》(日本武內義雄撰) 見江俠庵編譯《先秦經籍考》下頁三六七--三七九 民國二十一年二月商務印書館本
《桓譚の哲學》(日本成田衡夫撰) 一九五七年十二月科學出版社本,據雲《公孫龍子‧跡府篇》前段爲桓譚作。
A. Forke: Geschichte der Chinesichen Mittelaterlichen Philosophie II , 100~110 Huan T'an,《中國中世哲學史》與日本成田衡夫同以桓譚、王充爲懷疑的唯理論者,論斷不足,但均爲外國學者用嚴輯本之一例,存此以備參證。
又是輯起於一九五七年,以捷克研究生鮑格洛(Timoteus Pokoro)譯《新論》爲外文,苦無善本而作。鮑君襄輯逸文,其功最多。歸國後著關於李悝《法經》問題刊於《東方紀録》(Archiv Orientálini,1959),其中第二節論桓譚,第三節論董說,第四節論《七國考》,第五節論《新論》著作年代,均能獨抒己見,附記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