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旅軒先生文集/卷六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五 旅軒先生文集
卷六
作者:張顯光
1642年
卷七

雜著

[編輯]

學部名目會通旨訣

[編輯]

天地人物所得以爲天地人物者曰理。理不徒理。必有所作爲曰氣。氣作而分布聚定者曰質。氣有陰陽。動而健者爲陽。靜而順者爲陰。質有剛柔。硬而起者爲剛。輭而沈者爲柔。得理最先。自爲元氣而混淪者曰天。元氣之混淪者。純健不貳。旋運不息。而積久成液。湊聚盛儲於其中者爲水。水積於大氣之中。自有溫熱之氣。作而爲火。水火之氣。交結凝合。剛者爲金爲石。柔者爲泥爲土。得水土之氣。爲根幹枝葉花實者曰木。合水火金石泥土之質。磅礴持載於混淪之中而上配乎覆幬之天者曰地。木在地爲曲直之質。在天爲溫和發生之氣。而行於春者。其德爲元。火在地爲炎上之質。在天爲燠熱長盛之氣。而行於夏者。其德爲亨。土在地爲柔厚之質。在天爲沖暢周遍之氣。而寄王四季。最王於夏季者。其德爲元亨利貞之實。金在地爲從革之質。在天爲肅淨收成之氣。而行於秋者。其德爲利。水在地爲潤下之質。在天爲嚴凝閉藏之氣。而行於冬者。其德爲貞大陽之精。騰於天而外光烜赫者爲日。至陰之精配於日。而內映凝寒者爲月。四方九州五行萬物。無不騰精。而爲許多星辰。質之剛於地者。峙結而隆起。則爲五嶽許多岡陵。質之柔於地者。融流而瀦滿。則爲四瀆許多湖海。充塞於覆載之間者。無非氣也。而升而爲雲。降而爲霧。震而爲䨓。撓而爲風。濃潤爲滋澤者。在春夏而雨露。在秋冬而霜雪。分積爲刻。刻積爲辰。辰積爲日。日積爲月。月積爲時。時積爲歲。而七十二候。二十四氣。五行六氣。莫不有常於其序。而大而至於三十歲之世。積至於四千三百二十。十二世之運。積至於三百六十。三十運之會。積至於十二而爲一元者。都不外是矣。其所以流行有序。往來有時。方位有定。久近有限。化育有類者曰數。天爲父之道。地爲母之道。法象相應。二五迭運。遊氣錯綜。造化胚胎。而萬類生生焉。是曰物。物者。受理氣分形器之名。惟其稟氣之秀。得理之全。而位乎天地之間。首乎萬類之上者。是曰人。內而五臟應五行之質曰心肝脾肺腎。上而七竅。應三光之象曰耳目口鼻。心之靈曰神。能運機者也。肝之靈曰魂。能知來者也。脾之靈曰思。能致活者也。肺之靈曰魄。能藏往者也。腎之靈曰精。能解別者也。耳辨五聲。目辨五色。口出五音。鼻辨五臭。手治五倫。足履五方。而惟其所謂神之宅乎方寸者。統四臟之靈。管六腑之機。具五常之德。出七情之用。齊耳目口鼻之司。準四肢百骸之則。乃有以參天地之道。應萬物之理。立此人極。主乎一身。故曰心。在天四德之元。在人爲心之德愛之理曰仁。惻隱其端也。在天之利。在人爲心之制宜之理曰義。羞惡其端也。在天之亨。在人爲節文儀則之理曰禮。辭讓其端也。在天之貞。在人爲知覺辨別之理曰智。是非其端也。元亨利貞之實德。在人爲仁義禮智之實德。曰信。四端之必然者。卽皆其端也。此五者。性之目也。五者之性。從天而賦予。故曰命。受天之命。爲吾心之理。故曰性。人所固有故曰常。旣爲固有之常。有如牢執者然。故曰秉彝。惟此性命之理。自是正正當當。不可移易。故曰衷。不獨在人爲性。物莫不有所賦之理。故理之在物。皆曰性也。元亨利貞之在天者。莫非至善至正至公之理。故曰德。性於人而爲仁義禮智信。亦皆至善至正至公。故亦曰德。是性之德於吾心者。必發於事物之應。然後致其用焉。故性之發者。謂之曰情。其應於順境者。曰喜曰樂曰愛曰欲。應於逆境者。曰怒曰哀曰惡。此七者情之目也。情是不由心之較計。而從其所性。自然發出者也。情有所向。有所未通。則自運其知覺。求以通之曰思。情所留著。常自不忘曰憶。憶在心頭曰念。念焉致思曰慮。慮之計度曰意。情或有不節。故欲其中節。意或有不誠。故欲其必誠也。天之爲天以此理。地之爲地以此理。萬物之爲萬物以此理。而人之存心以此理。行身以此理。應事以此理。接物以此理。竆而獨善以此理。達而兼善以此理。生以此理。死以此理。凡上下古今大小遠近。無非此理。故摠名之曰道。道者。常行共由之謂也。道之所存。必皆順而祥。故行此道而有所自得於心者。亦曰德。夫以受天之理而性於心。行此之道而得於心者。無不善。故皆以德稱之也。有道者必有德。有德者必有道。故幷稱曰道德。人之日用。莫非身所踐履。故曰行。去聲之言也。行有善不善。故稱其有善行者曰德行。性情之發有二。出諸口曰言。行諸身曰行。故幷言之曰言行。言多有餘。行多不足。故曰言顧行。行顧言。惟君子。言行能一致也。各有所稟之氣質。能盡其性命之理。而爲道德事業者曰才。由其稟氣之不齊。故所就之業。不能無大小長短。然而小者可大。短者可長。則亦在乎其人之能致力與否而已。才之用於外事者謂之藝。有大才者。未嘗不盡於小藝。故曰才藝。隨其大小成才。可用曰器。器有限量。有踰則不堪。故有曰器量。有爲之謂事。從事之謂業。因其有事而爲業。故曰事業。事有大小。業有輕重。事業之大且重者。莫如爲善。故稱其爲善曰德業。隨其大小。必以成就爲貴也。守常曰經。通變曰權。此則隨時低昂。因事輕重。而無非所以順於理適於義。故曰經權一道也。凡所謂善者。恰好之稱也。正者。無所回邪之稱也。公者。不係私昵之稱也。中者。橫言則不偏不倚。竪言則無過不及之稱也。平者。不險之謂也。直者。不曲之謂也。善於父母爲孝。善於君上爲忠。善於兄爲悌。善於弟爲友。善於朋友爲信。善於婦爲和。人之於屬類。恩義之係。不出於五者。而皆天理不容已之典常。故指父子君臣兄弟夫婦朋友曰五倫。倫者。不可不明。不可不敦之謂也。事理當然。十分是處。無以復加者曰至善。道大德宏。人事極盡。位祿名壽。化及天下後世曰大孝。天地一大父母。而人乎其間者。能盡其賦予之理。參三之責。是謂純孝。忠者。自盡己心。信者。實心待物。故幷之曰忠信。移孝爲忠。忠必本孝。故曰忠孝。忠存於己。然後推己及人。故曰忠恕。能守分限。不敢違越之謂節。惟立義者能守節。守節者能盡義。故曰節義。有信必義。故曰信義。謂其可信之義也。義從道出。故曰道義。謂其有道之義也。德以義行。故曰德義。謂其敦厚之義也。義理。以事之必是者言也。道理。以身之當行者言也。恥者。痛舊愆義心之發也。悔者。改路頭善念之作也。昔昧今開之謂覺。旣迷始省之謂悟。以不能求能於先能曰學。以不知求知於先知曰問。知行須兼。故幷之曰學問。共生天地。共受性命。立必俱立。行必俱行。得不獨得。成不獨成。故以己之道。推及諸人曰敎。愚者得是敎而明。柔者得是敎而剛。戾者得是敎而順。枉者得是敎而直。故曰化。以先知先能。敎未知未能曰師。學問者之於其師。尊隆之。如弟之事兄。子之事父。故曰弟子。同事者爲朋同。志者爲友。功夫者。致力之謂也。功程者。次第之謂也。功效者。有得之謂也。竆究物理之謂知。實踐所知之謂行。先須知得盡。然後方能行得力。故曰知行。知行者。以學而言也。存其成性之謂體。行其正情之謂用。體立而用行。用行而體完。故謂之體用。體用者。以道而言也。所重之謂本。所輕之謂末。有本須有末。有末必因其本。故謂之本末。本末者。以事而言也。學者。學是道也。故曰道學。道是本然當然之理。故曰理學。道理之學。不出於心。故曰心學。明此理。體此道。治此心之學。學莫正焉。故曰正學。所謂學者。學而至乎聖者也。故曰聖學。敬者。心自致一。表裏無間。始終不貳之義。恭虔恪祇欽夤。皆敬之義也。而恭義多主於貌。虔義多主於威。恪義多主於事。祇義多主於謹。夤義多主於惕。欽義多主於心。敬爲兼包六字之義。能敬則貌無不恭而有威。事無不恪而能謹。心常直一。無蹔昏墜。豈有不欽不夤之時乎。誠者。實然而無欠缺無間斷之謂也。夫理則自是常然者也。固不可以誠不誠言也。惟天地之道。一於理而無妄無息。正所謂誠也。在人則惟聖者。與天爲一而誠矣。誠無不明。故曰誠明。其下則必有誠之之功。然後可至於誠。而誠之之功。必由於明。故曰明誠。直內者爲敬。方外者爲義。皆修己之事也。故曰敬義。居上令下曰政。立制防慝曰法。皆治人之具也。故曰政法。感應不忒之謂鬼神。鬼者。往底靈也。神者。來底靈也。此則理氣之機於幽者也。齊一不亂之謂禮樂。禮者。秩以序之也。樂者。和以合之也。此則德敎之行於明者也。德有曰明德天德成德盛德大德峻德至德。明德者。性之在心。本自虛靈者是也。天德者。意誠心正。一惟本然之眞者是也。成德者。義精仁熟。不待思而明。不待操而存。不待勉而行。無出入之時。無加損於外者是也。盛德者。德之所成。光輝發越。聲名洋溢。無微不被其澤。無遠不致其化者是也。大德者。旣成而盛。與天地同者是也。峻德者。亦大德之稱也。而不曰大而曰峻。則蓋贊仰之極言。峻以狀其大之盡焉。惟堯當之者是也。至德者。旣盡於聖人之德。而其所就之難。又加一等者是也。非如泰伯文王而能有之乎。道有曰大道至道正道。夫其位天地者此道。育萬物者此道。通古今者此道。貫萬世者此道。則謂之大。果不宜乎止於至善。無以復加者。至道也。本諸身。徵諸庶民。考諸三王而不謬。建諸天地而不悖。質諸鬼神而無疑。百世以俟聖人而不惑者。正道也。無所不通。無所不能。大而化之曰聖。聖而不可知之曰神。但未及於化之。而體段已具曰賢。全其心之德性。無一物之或遺。無一息之間斷曰仁。指其明無不燭曰哲人。指其道全德備曰大人。指其盡人之性分職分曰至人。指其才德出衆曰偉人。曰碩人。不論所造之高下。所得之淺深。能有志於學問。能留心於德行。而可爲聖賢之徒者曰君子。然必須道成德立。欲罷不能。然後乃可謂之成德君子。從事學問。謹敏言行。明倫紀礪風俗。不爲流習所變。不爲他歧所惑者。謂之士。竆理正心。體道修德。一天人通古今。師世範俗。繼往開來者。謂之儒。士則志於儒者也。儒則士之成者也。曰皇曰帝曰王。皆繼天立極之號也。而所謂極者。卽此道大中至正之準的也。惟其代天而主天下者。能有以心得躳行而建立此極。然後億兆爲之表率。而咸由於極之中焉。雖其所當之世不同。所應之跡不一。故君天下之號。不得不異。而其所以繼天立極之道則一也。蓋皇則其亦天也。其道則惟存於性。而混然不露。其治則任其自然。而穆然無爲。其化則民性其性而莫知其爲德者是也。帝則同乎天者也。其道則始行於情。而曰恭曰讓。其治則巍巍蕩蕩之中。但見其有都兪吁咈。其化則於變時雍。民咸願感戴者是也。王則順乎天者也。其道則出於事功。而征伐是用。其治則立法定製。而勸善懲惡。其化則懷仁畏義風移俗易者是也。皇之世。如日之未中也。王之世。如日之已中而小過也。其如大陽之方中者。惟帝之世乎。王之已降。而所假於道者。力焉非心。則謂之霸。而道斯左矣。有假託士儒。而不士不儒。違棄乎大本全體。徒事於術數末流者焉。所謂百家衆技是也。有假託道德。而非道非德。乖悖乎中正平常。鑿索於隱僻詭怪者焉。所謂異端是也。至於反善之惡。悖正之邪。隨其所以爲戾爲慝爲凶爲害。而其名目亦多端焉。惟能有明善守正之心目者。乃可照燭其情狀。而莫之逃焉耳。凡此道也者。人莫不受其理焉。而惟能盡之者。爲得其傳。故指其相傳之道者曰道統。伏羲神農黃帝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孔子之所傳者是也。然則道統者。不以位之上下。而惟其盡於道者。統之所傳也。此萬變萬化萬品萬彙。都自一理中出矣。而隨其變化之各樣。品彙之各形。而名目之立。不得不別焉。因其名目之別。而求其所原本宗主。則固無非此理之一者爲之焉耳。

事物論

[編輯]

凡爲物於上下四方之宇者。無巨無細無貴無賤。皆所當必有。而不容不有也。凡爲事於古往今來之宙者。無大無小無精無粗。皆所當必爲。而不容不爲也。夫其所以所當必有而不容不有。所當必爲而不容不爲者。非所謂理乎。夫理之爲無極太極者。固以萬化根於是焉。萬變宗於是焉。所以謂之理也。所以謂之極也。故其有以出氣致用焉者。必至準滿於上下四方之宇。而不容有欠缺也。必常嗣續於古往今來之宙。而不容有間隙也。以之生物。則自至巨至至細。自至貴至至賤。其生也畢備焉。以之爲事。則自至大至至小。自至精至至粗。其作也不竆焉。若以大道觀之。天地亦物也。卽物之至一至巨也。理不得無天而斯有天。理不得無地而斯有地。理不得無人而斯有人。至於庶類一動植之微。皆理之所不得不具也。以大化言之。開天闢地。亦事也。卽事之最先最大也。天有天之事。地有地之事。人有人之事。覆萬物而於穆不已者。天之事也。載萬物而承天時行者。地之事也。參三才而純亦不已者。聖人之事也。學聖人而自強不息者。賢人之事也。士農工賈之各治其業者。衆人之事也。至於鳥獸蟲魚之産育。草木百卉之榮枯花實。莫非其事也。然則事之爲事。非自事也。物之爲物。非自物也。惟其爲物爲事之理。本自具於未有事未有物之前。故物因其爲物之理而生爲其物。事因其爲事之理而作爲其事。理以其有事物而爲理事。物以其有理而爲事物。故事皆是理之事也。物皆是理之物也。惟其自理而爲事物者。其間有氣存焉。夫氣也者。出乎理而做事物者也。出乎理而爲作用之資。做事物而爲成就之業。然則氣者。理所以造化事物之機也。一陰一陽。動靜闔闢。升降屈伸者是也。惟其理則一太極也。而旣爲氣焉。則有不得以齊者。故事不能無大小精粗之不一。物不能無巨細貴賤之不同。然而不同之物。莫不有各具之太極。不一之事。莫不有當然之至理。則夫豈有理外之事物乎。出於理而爲氣。成於氣而爲事物。此其所以有天地人物爲古今變化者也。以其運行不息者而謂之道。以其生生不竆者而謂之德。道之爲道。德之爲德。卽此理也。而理固無時而不極。故道之運行者。無時而息。德之生生者。無時而竆。則事物其何時而不有哉。然則事物之常續於宇宙者。理之常也。而有爲異端之說者。乃以接應爲勞擾而厭去之。則必欲斷事絶物。棄彝捐倫。一向棲心於虛無寂滅之域焉。太極之中。其果有無事無物之處乎。又果有無事無物之時乎。設令可以都無事都無物。則其身能獨存乎。旣不能無其身。則其身獨可以出宇宙之外乎。宇宙其果有外乎。如欲離卻得許多事許多物。則其得逃違此理之爲太極者乎。理不可以逃得。則固無絶事物之術矣。顧吾人受中於覆幬之下。持載之上。俯仰與天地。參爲三才。而首乎庶類。則其爲物之巨且貴。爲如何哉。旣爲物之巨且貴焉。則其受中參三之業。其可量耶。卽所以盡性情之道。致中和之德。位天地育萬物。繼往聖開來學。乃其事也。在身有身之事。在家有家之事。在國有國之事。在天下有天下之事。在宇宙有宇宙之事。須無所不盡。然後可以謂之充塞吾人之職責矣。然則人之爲物也。不亦巨乎。其爲事也。不亦大乎。其果得以斷事絶物。而爲道爲德乎。但其爲萬事爲萬物。莫不本於統體之太極。而旣爲事爲物。則又莫不有各具之一太極焉。太極之在事曰義。在物曰性。物失其性。則物不物矣。事失其義。則事不事矣。此吾儒必也格致以竆其理。誠正以立其德。修齊治平以盡其道。然後爲有以盡事物之理。而畢爲人之事業者也。

人心道心說

[編輯]

大舜授禹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夫允執厥中之言。乃大堯授舜者也。而舜之傳禹也。增其上三句十有二字。然後以堯之所授一句四字終之。此豈舜之於堯之言。自敢多之者哉。蓋堯之於舜。其授也一句四字而旣盡也。舜之於禹。則須加以三句十有二字者。聖人隨時之意。有不得不爾也。晦庵朱子之說曰。心之知覺。一而已矣。而以爲有人心道心之異者。則以其或生於形氣之私。或原於性命之正。而所以爲知覺者不同。是以或危殆而不安。或微妙而難見。然則生於形氣者人心。原於性命者道心也。於是。後之學者或疑夫人與道有別。而心果有二本也。此豈知大舜及朱子之意哉。人外無道。道外無人。人卽道之器也。道卽人之理也。人是形氣。道是性命也。而形氣。卽其性命之形氣也。性命。卽其形氣之性命也。不是形氣之外。別有性命。而性命之外。別有形氣也。有是形氣。故有是性命。有是性命。故有是形氣。無形氣則無性命。無性命則無形氣矣。其可二之哉。能知覺者心也。知覺之直從性命之正者。道心也。知覺之須因形氣之私者。人心也。形氣性命。皆吾人所必有而不容相無者。故心之知覺。卽必有直從性命者。亦必有須因形氣者焉。然而性命。卽其形氣中性命。而知覺之直從性命者。必因形氣而發。則道心亦可謂之人心也。形氣。卽其性命中之形氣。而知覺之須因形氣者。必本性命而發。則人心亦可謂之道心也。人苟能敬愼其形氣。不敢自形其形。自氣其氣。一惟率性命之理。則其所謂人心也者。莫非道心之流行。而形氣不失爲性命中之形氣矣。何必人心道心之分說哉。蓋上古之時。唐虞以前。世質民淳。風敦俗朴。無非率性之道。由道之人矣。間或雖有別種異産。失性違命之物。不得不見化於渾質咸淳並敦同朴之中。而自不得爲別爲異。故三皇不煩政令。不費敎督。而化自行矣。至於唐虞以降。則世不能純於質。民不能純於淳。風不能純於敦。俗不能純於朴。質者漸喪。淳者漸澆。敦者漸薄。朴者漸散。而政不得不備。敎不得不明矣。舜自如堯。則允執厥中之四字。足以盡其旨矣。若禹之於舜。則其有間矣。舜於是添了十有二字。而所以做得堯之四字之傳者。爲有其門路矣。曰道曰人。則其審之也明矣。曰微曰危。則其警之也深矣。曰精曰一。則其勉之也實矣。道是正人是私。正常微私常危。故必須察之精守之一。然後當能執斯道之中。措天下之業也。此十有六言者。乃萬世道學之宗旨也。吾人得此形氣。參爲三才於兩間者。固所以使之能充其性命之道理。能盡其職分之事業。有以踐夫爲人之形也。而後之人。不知性命爲形氣中性命。形氣爲性命中形氣。乃以形氣之私意。汨失其性命之正理。不踐爲人之形。終反得罪於天地。則是不如禽獸草木之本。自無知者耳。惡在其爲最靈最貴哉。此莫非自蔽於形氣之私。而不識夫爲吾人有是形氣者。實以其性命之理。爲之主焉。一日無性命。則形氣不自得爲形氣也。然則蔽私失正之患。其不爲甚矣乎。所以心不正。身不修。家不齊。國不治。亂倫汨典於天下者。皆由是也。此大舜不得已而分解其一心邪正之機。使人必做其精一之功。其所以授禹者。乃所以授天下也。授萬世也。然則人有形氣。所以盛載性命。而發用道義者也。初非自私之物也。而旣作己焉。斯爲我矣。人不能無我。我自我之。則不覺爲私害理。而性命之正。不免爲其所掩蔽。流而爲凶爲惡。終至於無所不至。則此實以己害己。以人戕人也。然則以一本言之。道心亦人心也。人心亦道心也。人不離道。道常在人。其果二焉耶。及其以人離道。道不在人。然後於以析之。以私而目之曰人心。以理而目之曰道心。人心。人之人也。道心。人之天也。卽私與理之謂也。心豈有二於一方寸哉。舜之分而言之者。別其私與理而敎其精一也。聖學之大要。都出於此焉。所謂降衷於下民。若有恆性者。卽此道心也。生民有欲。無主乃亂者。卽此人心也。孔聖之無我。卽此人心私意之絶也。顔子所克之己。卽此人心也。所復之禮。卽此道心也。曾子之格致。卽此惟精也。誠正。卽此惟一也。修齊治平。卽此執中也。子思所謂天命之性。卽道心也。率性之道。修道之敎。卽執中也。擇善固執。卽精一之法也。孟子仁義禮智之四端。卽道心也。何必曰利。常防其源者。卽人心也。然則學問要訣。果外於此乎。

心說

[編輯]

人之有身。大則頭面背腹。小則手足四肢。內焉五臟六腑。外焉耳目口鼻。無非其所有也。而凡言人善惡。必皆擧其一心者。何也。蓋受理氣而爲身者。必也大小之體無所不具。內外之質無所不備。然後乃得爲全形之一身也。若體一不具。非形之全也。質一不備。非身之成也。然而體之爲大小。質之爲內外者。不有神明焉統之。知覺焉總之。則其何以各職其職。咸則其則而爲成人哉。蓋心雖居五臟之一。而實爲一身之君主。故神明所舍。知覺所出者。卽此心也。具五常之德。行七情之用。通天地之道。備萬物之理。立天下之大本。經天下之大經。達古今合鬼神。其妙何可竆哉。其機何可測哉。然而不是獨立而爲心焉。必也取輔於四臟。收滋於六腑。然後有以盡其神明之妙。致其知覺之機爾。又須七竅以出納之。百體以運用之。然後有以酬酢乎千變。措爲於萬應爾。然則心雖爲一身之君主。而固不可捨四臟六腑而君其身。又不可離七竅百體而主萬機也。是如天地必有二氣五行三光四時。晝夜寒暑風䨓雨暘。各致其用。然後成造化之功。而立天地之道焉。國君必有左右輔弼。六官百司內外之任。各致其職。然後致治平之業。而盡國君之道焉。家長必有夫婦兄弟子孫僕隷。各盡其事。然後家道成焉。此乃理一爲體。分殊爲用。自然之道也。無理一之體。無以致分殊之用也。無分殊之用。無以立理一之體也。然則在一身者心。豈非主理一之體。而臟腑竅體。豈非效分殊之用者哉。或曰然則有形者必有心。天有天之心。地有地之心。萬物莫不各有心矣。然而心之在人者。雖主一身。而自爲一臟。故其形體有象。附著有所。大小可指。廣狹可度。輕重可稱。所謂形如未開蓮花。有竅有毛。重十二兩。居肺下肝上者是也。若天之心地之心。其亦有可指者耶。曰人則血氣之類也。以血氣爲身者。有臟腑有百體。故心爲所具之一臟。有質有象。必有附著之所也。天則氣而已矣。日月爲陰陽之精。而只管晝夜寒暑之分焉。則日月非天之心也。北辰居天之中。而於穆不已之命。不必由於北辰。則北辰非天之心也。然則天心豈有形體。豈有方所。又豈有內外前後哉。充滿於上下四方者。無非氣也。而理在氣中。無所不宰。故隨時而靈。隨處而靈。當大而大。當小而小。當先而先。當後而後。無刻不然。無微不然。惟理而已者。卽其心也。地則水火土石之聚而已矣。不可以水也火也土也石也者。爲地之心。則地之心。亦何得以指擬於形體方所之上乎。然則果何在乎。其亦無處不在矣。無時不在矣。易大傳曰。坤至柔而動也剛。至靜而德方。後得。主利而有常。含萬物而化光。坤道其順乎。承天而時行。此其心也。然則天地之心。皆是無形體無方所。而無所不在。無時不在者心也。蓋氣之所聚。質之所凝。必皆有精英。理在其中。爲自然之靈者。卽其心也。天以積氣之渾淪者形於上。地以成質之磅礴者形於下。豈若血氣之類。心作一臟。寄寓一處。而主一身乎。天之精英。隨氣上下。而理未嘗不在焉。地之精英。隨質剛柔。而理未嘗不存焉者。卽其無心之心也。有曰昊天曰明。及爾出王。及爾游衍。又曰。天聰明自我民聰明。明畏自我民明畏。有曰天地以生物爲心。又曰。復其見天地之心。天地之心。其若是哉。或曰。人爲血氣之類。其心爲有形有所。而能無所不具衆理。能無所不通萬用。卽與天地之心。相爲流通者何歟。曰得天之氣。資地之精。爲身於兩間者人也。故其質爲血肉。而大必有頭面背腹。小必有手足肢節。具於內者臟五腑六。竅於外者耳目口鼻。則此莫非理氣之自然。而一或不備。便是不成物矣。旣成一物。則必有精神魂魄之所會。卽所以心爲五臟之首也。心不能獨臟而自盡其理。故其爲靈也。須取魂於肝。取意於脾。取魄於肺。取精於腎。自以神總合而御之。其爲五常之性也。仁應於肝木。義應於肺金。智應於腎水。信應於脾土。自以心火而司之。其爲喜怒思憂恐之情也。亦莫不各因其收屬而作焉。其爲津液。爲聲華。爲竅脈。爲虛實者。皆有所取備焉。然後能無所不盡其妙焉。然則治節之出於肺。謀慮之出於肝。意思之出於脾。決斷之出於膽。技巧之出於腎者。皆統於神明之心也。其餘各腑之屬於臟者。亦莫非浸灌轉輸於心。以致滋養於君主之尊也。神明旣有舍焉。則其爲出納牖戶者。耳目口鼻之竅於上也。其有措爲役使者。四肢之備於外也。醫家所載諸臟諸腑。七竅四肢之係絡條脈。上下相承。內外交貫。無不關聯於心胞者。有如四海九州之道路。必皆通於天子之都也。此非一心爲遍身百體之君主者乎。以其有君主之道。故一身之善惡吉凶。無所不係於心焉。果能自盡其君主之道。而有以全其五常之性。有以節其七情之用。不爲耳目口鼻之所誘奪。不爲四肢百骸之所忸頑。則乃可以和順積中。英華發外。聽聰視明。面粹背盎。得與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時合其序。鬼神合其吉凶。以致五福皆備。克享無疆之休矣。如或不然。而失其君主之道。肆其情慾。戕其性命。役於外誘。安於行屍走肉。則其能免於荷校滅耳。徽纏叢棘之禍者鮮矣。況望他幸哉。或曰。心之爲臟。血氣之類。無不共有。而人獨最靈。物皆偏塞者。何也。曰。人得五行之秀。猶且能全其心之理。能踐最貴之形者。莫易見焉。況在橫首之蠢然者乎。徒知其飢食渴飮。好生惡死而已。則自是稟受之偏爾。非其心之罪也。若以最靈之人。不盡其心之理。至於乃獸乃禽之歸者。能不愧於戴天履地中立之形乎。

心者。凡爲物有形者之所必有也。氣之精英而性命之所寓也。卽一體中主宰也。居中而統外者也。自一而應萬者也。故天有天之心。地有地之心。人有人之心。物有物之心。但其爲心之理則一也。而各其所以爲形體者。卽有大小貴賤精粗之不同。則其心之性情體用。何得同哉。惟血肉之類。必有其血肉之宗主。故心臟居中。而以心名之。以其爲五臟之首。居一身之中。神明所舍。知覺所出。性情所統。故其方雖寸。而九竅四肢百骸衆節。無不受令而應旨。此其所以目之以形之君也。以此推而認之。天之心在天之中。地之心在地之中。若不有其心。天何以有造化之道。地何以有承天之道哉。天之心在天之中。地之心在地之中。此所謂中者。指言其全體之中耳。非若在人之心臟爲五臟之一而有形象也。天之心。自爲氣中之精英。地之心。自爲質中之精英。無形無象者是也。而兩間萬物之心。莫不以天地之心爲心。則豈不以其爲理一也故然哉。

文說

[編輯]

文者。道之發於功用。形於模象。而等第之所以秩。條脈之所以別也。凡運行分布於宇宙間。有耳可得以聞焉。有目可得以接焉。有心可得以理會焉者。爲有其文也。道若無文。何得以爲道哉。故天有天之文。地有地之文。在人有人之文。天地之文。根於自然之理。成於自形之氣者也。人之文。亦莫不由於自然之理。自形之氣也。而其有以品節之修明之者。在乎人之自爲也爾。然則圓於上而日月星辰之昭布者。天之文也。方於下而山川草木之遍滿者。地之文也。二氣有二氣之文。五行有五行之文。至於風雲䨓電雨露霜雪。無非元化之文也。朝暮晝夜。一日之文也。晦朔弦朢。一月之文也。生長收藏。一歲之文也。飛潛動植。形形色色。各所其所。各性其性者。品彙之文也。若非其文。造化何由而成乎。道義何由而明乎。惟人也。位乎天地之間。首乎萬物之上。性仁義禮智之德。責倫紀綱常之道。以位天地育萬物。繼往聖開來學爲事業。則文之在人者。不其重且大乎。故人文旣明。然後親疎分。上下章。內外別。先後序。父父子子。君君臣臣。夫夫婦婦。長長幼幼。善善惡惡。而裁成輔相。參贊位育之道在是矣。然而莫非人也。而惟儒者。爲能講明此道。推行敎化。而擧一世民物。無不入於文明之化矣。文明之化。旣暢於天下。則日月星辰。光華於上。山川草木。奠賁於下。風爲祥風。雲爲慶雲。䨓電雨露霜雪。莫不爲瑞。而飛潛動植。各遂其生。麟鳳龜龍。畢效其靈者。非文敎之致耶。天文之文於天。地文之文於地者。實皆由人文之得其文而能爲文也。然則文之在吾人者。語默動靜之儀於身也。彝倫敎化之範於人也。發育萬物。峻極天地者皆是也。而惟其繼往開來之文。則必由於言矣。聖經賢傳。非斯文之典範耶。然則聖經賢傳。皆出於不得已而作也。豈若後世尙詞衒技之爲哉。不有易。無以竆陰陽變化之妙。示開物成務之道。故易於是乎作焉。不有書。無以明帝王出治之本。述都兪經世之業。故書於是乎著焉。察人心性情之發。審世道升降之變者。詩之所以編也。準繩經綸之大經。權衡賞罰之中制。傳往古列聖之心法。垂後世百王之政典者。春秋之所以出也。天理自有節文。人事必有儀則。則豈可無禮經以傳之哉。契得天地之中聲。鼔發神人之和氣。則豈可無樂書以遺之哉。此皆所以明理也。載道也。立敎也。啓學也。若經傳無作。則生於千載之下者。何以知夫千載上聖皇聖帝聖王之事業哉。爲是人而不知人之理。居天之下而不知爲天者何理。在地之上而不知爲地者何理。況知夫滿兩間萬物萬事之理乎。惟其有經傳之文。明如日月之光。信如四時之常。故人得知天所以天。地所以地。人所以人。物所以物。有身則有性。有性則有道。有道則有德。有德然後人爲人。家爲家。國爲國。而彝倫以敍矣。然則使斯人得不爲禽獸之歸者。六經爲文之功也。夫六經之文。聖人之造化也。其於造化。何容議爲哉。如麻絲布帛之不可去。菽粟藥餌之不可無。尊之當如父師。敬之當如神明焉。爲天地元氣之所寓。與天地而存亡。故秦政之所不能焚滅。則後世豈復有秦政哉。設雖有百秦政。其如天地之元氣何哉。至於後世。其亦摹擬作述。自以爲立言傳後者號儒。必效把筆皆著。故題目紛紜不可筭悉。卷帙浩漫。不可數記。然而徒知文之爲文。而不知文之出於道也。至以文章爲至道。以博涉爲眞儒。以科第爲達士。則其所謂文者。特口耳上之掇拾。非心得之發也。特翰墨中之繪飾。非躳行之述也。其足觀者無幾。則況傳後乎。蓋道。爲文之本也。而著於德行者。文之實也。發於言詞者。文之文也。故惟能有德行之實者。能爲吐辭之經。聖人所謂有德者必有言。是也。若無德行之實。而徒事於文字之末。則雖欲粉飾以售其辯。詭誕以眩人見。何能掩得識者之目哉。雄辯如老莊。終不得以淸虛之論。沒絶聖人之禮法。亂眞如釋佛。終不得以寂滅之說。廢盡天下之彝倫。況其餘諸家之作。儘如百蟲之音。過耳皆空。何足道哉。眞儒無作。而古文之亡。千有餘載矣。至宋周程張朱相繼以出。而克紹眞儒之業。斯文復歸於正焉。然皆卷而藏之。不得明文敎於天下。則所傳者遺篇而已。然而至今知六經之爲經。識聖道之爲道者。皆宋儒之賜也。然則文者。大道之精華也。天地則萬古一天。萬古一地。而其理無變。故天地之文。未嘗變也。而其在人者。不得不隨世升降。隨人邪正。故觀歷代之文。足以知斯道之變矣。文有淵奧宏深雄渾簡古者焉。有純正剛大峻潔磊落者焉。有卓拔著明平易秀麗者焉。此則吉人君子之文也。豈不爲六經之助哉。其或卑弱委靡鄙劣淺薄者有焉。隱晦艱澁險怪麤誕者有焉。駁雜浮誇破碎俚俗者有焉。此則皆出於心無的見。行無執守。尙氣好奇。騁辯逞技之人也。只足以亂人耳目。壞人心術。曾何補於世敎哉。噫。安得見本末兼盡。有德有言。明斯道之大用。爲經天緯地之文哉。

明分幷五段

[編輯]

萬物生於天地之間。莫不有所定之分焉。分者。隨其所稟之形氣。而道理有界限也。草則爲蔬菜爲藥用爲百獸之食者。其分也。木則爲林藪爲薪柴爲百果爲宮室器械之材者。其分也。禽獸之爲馴畜爲犧牲爲皮毛骨角之用者。其分也。昆蟲魚鼈之皆得爲凡需者。其分也。至於金鐵玉石。莫不爲當用之資者。其分也。其餘萬類中。爲無用之物者。亦無數焉。而並在造化之中。以備品彙之數。猶皆爲用物之助焉。則豈非各受之分哉。分旣定矣。而其爲生也。則麗於天者。不可麗於土。麗於土者。不可麗於天。陸産之物。不可居於水。水産之物。不可居於陸。其爲用也。則草不可爲木用。木不可爲草用。草木不可爲金鐵之用。金鐵不可爲玉石之用。草木金鐵玉石。不可爲禽獸之用。馬不可耕。牛不可馳。雞不可司吠。犬不可司晨者。莫非其分之一定矣。此萬物之大分也。於是乎隨其物之所性而區處之。使之各得其所焉。隨其材之所宜而收用之。使之各不爲棄物焉者。卽吾人也。吾人最靈最貴。爲萬物之首。其可不自知其分乎。吾人之爲分也。有大有小焉。分之小者。係於一時。分之大者。係於一生。此非其理之有大小也。隨其事物之大小。而爲其分者。在大而大焉。在小而小焉者也。係於一時者。時過而分亦變。係於一生者。身終然後事當畢矣。而惟其事業之遠且大也。則不以其身之始終爲始終。而有以竆夫天地之始終焉。故其爲分也。有所關於一動一靜一應事一接物之間者。有所關於一家一鄕一邦國之間者。有所關於上下四方之宇。古往今來之宙。千千萬萬世之間者焉。是固人分之有大有小者然也。然則吾人之所當必爲者。無非分內事也。所當必不爲者。無非分外事也。於其所當爲者。如有毫釐欠闕。則是未能充盡其分也。於其所不當爲者。如有毫釐冒涉。則是未能固守其分也。當盡而不盡。固非道理也。當守而不守。亦非道理也。以分內當爲者言之。一動靜而盡動靜之理。一應接而盡應接之理。在心盡心之理。在身盡身之道。在家鄕在邦國。無不盡家鄕邦國之道。而至於在天地宇宙。亦須能盡其參三中立之道者。非吾人事業乎。以分外不當爲者言之。心焉一意慮之非其理。身焉一動靜之非其則。家鄕焉一言行一應接之非其義。邦國焉一進退一施措之非其道者。無非悖行妄作也。然則當盡而不盡。當守而不守者。皆不能眞知實見於本分之道理也。苟能眞知其不得不盡之道理。則死而後已者。其分也。實見其不可不守之道理。則抵死不違者。其分也。蓋其當盡之分存於心。當守之分存於身。心之所性。則天地古今萬事萬物之理。皆在其中。皆其所管。故其爲業也。竆於幽隱細微。而不可放過。極於高深廣大。而無所妨嫌焉。此而不盡則失其分矣。身之所在。則其所居之位。所職之事。所遇之時。有萬不一。故隨其位隨其事隨其時。而其所自處之義。各有限度。不容相紊焉。此而不守。則違其分矣。夫其當盡之分與其當守之分。其爲道理則一也。故惟能盡其當盡者。必能守其當守。以其能盡故能守。能守故能盡。盡之者。卽其所以守之之道也。守之者。卽其所以盡之之德也。未有能盡而不能守。能守而不能盡者也。惟其能盡能守者。豈非聖人乎。聖人旣能盡己之性。又能盡人之性。又能盡物之性。以之而參天地贊化育。以之而繼往聖於萬古。開來學於無竆。則其爲分也。有不盡之者乎。然而達而在上。則盡在上之道而止焉。未嘗有陵下之事也。竆而在下。則盡在下之道而已焉。未嘗有援上之事也。此又聖人之能守其分也。旣能盡之。而猶謙焉不自以爲能盡。旣能守之。而遂安焉不出於勉強。此其所以爲聖人乎。然則分之小而係於一時者。雖有貴賤上下之殊。而分之大而係於一生者。則其理固無上下貴賤之異等。人苟能明於此理則。皆可以知所當盡而盡之。知所當守而守之也。若夫當盡而不能盡。當守而不能守。則非其分之有異。乃不能明於爲分之理。而不能力於盡之守之之道也。

又曰。分也者。有物之各定。而不能齊同焉。此乃一本萬殊之常理也。若不有萬殊之分。則一理之用。何得周徧而畢備哉。道之並行而不相悖。萬物之並育而不相害者。卽此理也。若以地言之。有內外遠近之形勢焉。以物言之。有大小貴賤之品類焉。以位言之。有尊卑上下之階級焉。以人言之。有智愚賢不肖之等第焉。地之形勢。其幾重乎。物之品類。其幾種乎。位之階級。其幾隔乎。人之等第。其幾層乎。此所謂萬殊也。設若地無許多形勢。則必不能容載萬物。物無許多品類。則必不能充備萬用。位無許多階級。豈能咸適萬任。人無許多等第。豈能供應萬務哉。然則地須有形勢之區別。物須有品類之各分。位須有階級之參差。人須有等第之同異者。無非固然之理也。地若有內無外。有近無遠。其得爲地之理乎。物若有大無小。有貴無賤。其得爲物之理乎。位而有尊無卑。有上無下。是不成位也。人而皆智無愚。皆賢無不肖。亦無此理也。吾人莫不有所生之地矣。莫不有所在之位矣。莫不有所職之業矣。隨其所地而安其地。隨其所位而安其位。隨其才德之所及者而盡其職。則此非能守其分乎。能守其分。則其心必貞。其身必安。其家必保。而萬福在其中矣。若或以外求內。以遠求近。則非所地之分也。以小求大。以賤求貴。則非所品之分也。以卑求尊。以下求上。則非所位之分也。愚而侮智。不肖而陵賢。則非所心之分也。此則不守其本分者也。不守其分者。其心必悖。其身必危。其家必敗。而千災百孼。無不至矣。然則守分必吉。違分必凶。必然之理也。內者安其內。外者安其外。近者安其近。遠者安其遠。大者貴者。能容其小者賤者。而小者賤者。能敬其大者貴者焉。尊者上者。能仁其卑者下者。而卑者下者。能事其尊者上者焉。地無內外遠近。物無大小貴賤。位無尊卑上下。人無智愚賢不肖。一惟其分之是安。各業其所職之業。各道其所由之道。則自無非可安之地。可安之位。有恩有義。無侵無犯。有樂無憂。有慶無辱矣。復何營爲於本分之外。蹈危履險。自取滅亡也哉。余觀古今人大小爲惡者。莫不由不知其分。不能自守。恣慾冒犯。必取禍敗也。不獨貧賤者不敢安其貧賤。終至於喪身亡家。或有富貴者。不自足其所有之富貴。必欲益富益貴。以充其無厭之心。則知進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喪。又終至於幷其所有之富貴而都失之。甚者不止禍其身。以致孼被族類。殃盡苗裔。其不慘矣乎。此無非不安其分之敗也。且並生於兩間者。雖其豐約厚薄有什百千萬之不齊。而隨其定分。皆各有自足之道焉。雖甚貧賤。亦未有絶其生生之理也。豈可厭貧求富。厭賤求貴。卒得罪於天地。以自絶其生理哉。易大傳曰。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陳。貴賤位矣。動靜有常。剛柔斷矣。方以類聚。物以羣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變化見矣。夫旣天不可爲地。地不可爲天。則尊卑貴賤之分。其可移乎。陰不可慢陽。柔不可制剛。則健順動靜之分。其可撓乎。類聚之中。必有等位。羣分之中。當有序次。順之而吉。逆之而凶。則其可紊各定之分乎。日月星辰之恆於上。山川草木之恆於下者。非一定之分乎。易傳又曰。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謀大。力小而任重。鮮不及矣。此亦不知分者也。德矣而薄。智與力矣而小者。非據而據。非謀而謀。非任而任。猶不得保其無災。況其全無德智力者乎。中庸曰。愚而好自用。賤而好自專。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災及其身者也。愚與賤者。不足言矣。若古之道。非不美。今之道。必不及於古之道。而反之者。雖以君子人。猶不得免焉。況妄人乎。人苟能守其分。則必無是妄矣。益之贊禹曰。滿招損。謙受益。時乃天道。然則招損之道。常在於滿。受益之道。常在於謙。謙之爲德。非所以守其分者乎。易謙卦彖辭曰。謙亨。君子有終。其傳曰。天道下濟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天道虧盈而益謙。地道變盈而流謙。鬼神害盈而福謙。人道惡盈而好謙。謙尊而光。卑而不可踰。君子之終也。盈卽益之。所謂滿也。欲盈則非守分也。能謙則是守分也。故所好在謙。所惡在盈。非但人情然也。天地鬼神。莫不以謙焉益之。盈焉損之。則守分之道。其不在於謙乎。中庸曰。君子。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難。行乎患難。君子無入而不自得焉。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於人。則無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險以僥倖。夫其富貴貧賤夷狄患難。無非一時所居之位。身所見在者也。因其所素而行其自然者。非所以守其分乎。此則中庸之道。居易之德也。若或不能俟命。僥倖於所素之外。則便是不守其分矣。豈有行險得全之理哉。能守分之福。不守分之禍。其實如此。而最靈最貴之人。多不能自守者。何哉。其亦不思之甚也。

又曰。夫所謂分者。雖曰有大有小。而其在道理。實皆無大無小。故隨其事物莫不有當然之則。在所必爲而不可已焉。上篇所謂一動一靜一應事一接物之間者。無非本分之所在也。有一事則必有處此事之義。有一物則必有應此物之道。事焉而不盡其處之之義。則失其分於此事也。物焉而不盡其應之之道。則失其分於此物也。不惟於應事接物之地。有是分也。至於吾身之動靜。非有涉於外人似不爲甚重。而亦莫不有當然之則焉。可動而動可靜而靜者。此非所謂本分者乎。於此焉或未盡其當然之則。不可動而動。不可靜而靜。則便是失動靜之分也。一動靜之失分。雖若微且輕矣。而其所以傷道理之全體者。則爲莫重且大也。然則其在微處輕處。尙不可不盡其分焉。況於動靜之重。事物之大者乎。其分雖係於一時。而無非大道中所常具之節目也。小而積者至於大。輕而積者至於重。故日積而至月。月積而至歲。歲積而至世。則大分之盡。其不由於小分之積乎。積而又積。然後參天地亘宇宙之道。乃能盡乎本分也哉。或曰。盡其分者。進就之道也。守其分者。退讓之道也。志於進就。則妨於退讓。志於退讓。則妨於進就。道若相反。而必須並行者。何歟。曰。必所當盡而不可不盡者。乃篤修其分內之實業。實業者。性命道德也。必所當守而不可不守者。是嚴防其分外之邪祟。邪祟者。榮利功名也。若爲榮利所祟。則實業必爲所損。而所占之榮利。亦從而不保矣。實業能盡於分內。則榮利之自外者。亦莫非實業中應世隨時之義也。故進就之中。自有退讓之道。退讓之中。實有進就之道。所謂其道之一者是也。豈有相反相妨之理哉。故凡人之患。常在於不盡其當盡之分。不守其當守之分矣。能盡能守而相爲患者。未之有也。

又曰。不盡分與不守分。均是失道也。而不盡分之失道者。多出於柔惡。不守分之失道者。多出於剛惡。故柔惡之取禍也常緩。而剛惡之取敗也常急。不盡分之失道者。其失先在於內。而所損者己德也。不守分之失道者。其失先及於外。而所犯者公義也。自損己德者。人或恕之。故其禍輕。致犯公義者。人莫不疾。故其禍重。以此言之。人須能守其當守之分。然後終可以能盡其當盡之分也。如或不能守其當守之分。而先取禍敗。則雖欲盡當盡之分。其可得乎。人固莫不有當盡之分。又莫不有當守之分。果皆能思盡其分。思守其分。則擧世無凶人矣。天下無變故也必矣。

老人事業

[編輯]

蓋天地萬物。其初皆從無中出來。及其爲有。然後乃天也地也萬物也。然其所謂無者。無其形也。有者。有其形也。若理之爲無極太極也。則不拘於天地萬物之形之有無。而常存不竆。乃使天地萬物。無而有有而無於其中。而其無其有。亦爲之無竆者也。然則無極太極之理。有以使天地萬物無而有有而無。其無其有之爲無竆者。非卽所謂合理氣而爲道者乎。道便是事業之攸出也。夫旣爲有焉。而天地盡天地之事業。萬物亦各盡萬物之事業。而爲有之道。無所不至。則於是必皆轉向衰薄。畢竟都又歸於無中矣。此則理勢之自然也。不是天地萬物意於有而有。意於無而無也。其有也以理而有也。其無也以理而無也。其初雖欲不爲有。而不得不有也。其終雖欲不歸無。而不得不無也。惟其所得之理氣。有巨細厚薄之異。所做之事業。有大小輕重之差。故其爲有也。或貴或賤。其歸無也。或久或速。而其所以從無而有。從有而無。則無巨細貴賤皆同焉。然其自無而爲有也。必有漸。自有而歸無也。亦必有漸。無之爲有者。氣之聚也。有之歸無者。氣之散也。故氣之聚者。始虛而漸實。始軟而漸堅。始弱而漸強。始微而漸盛。始小而漸大。氣之散者。實衰而消。堅衰而敗。強衰而敝。盛衰而乏。大衰而縮。凡其聚也。日滋而就成焉。此則從無而爲有者也。及其散也。日耗而向盡焉。此則從有而歸無者也。吾人也。生於天地之間。居於萬物之中。其亦隨一理而有無者也。始於幼稚。中於壯成者。乃其從無而爲有也。極於壯成。轉入衰老者。乃其從有而歸無也。然則人之衰老。固其理也。人惟動物。亦血氣之類也。其形質之盛衰。皆係於血氣之盛衰。故方其血氣之盛也。內而六腑充完。五臟貞固。外而筋骨堅剛。肢體健實。腠理流通。榮衛肥潤。是以。呼吸開利。脈運平順。魂魄凝定。精神淸明。性情中和。思慮精專。耳目聰明。辭氣敏快。步履捷疾。動靜節適。如此則其於大小事業用功用力。無不如意也宜矣。至於血氣旣衰。則黑者白。長者短。密者疎。毛髮之變也。肌消而皮皺。凍梨而浮垢。骨節磈磊。而軀體傴僂者。形貌之變也。唇舌牙齒㗋五聲具。然後音韻備而言語成矣。及其牙脫齒落。則五聲中二聲已失矣。止用唇舌喉三聲。亦皆微緩不敏。則言語不成者。聲音之變也。如坐煙霧之暗。莫察相對之顔面。如負墻壁之隔。莫聞辟咡之言語者。耳目之變也。喘促於堂階之陞降。蹇躓於應接之拜揖者。氣力之變也。莫記舊聞。無望新得。都忘知舊之姓名。昧失宿誦之文字者。精神魂魄之變也。雖千萬吾往之勇。値盤錯不鈍之器。負荷吾道。經綸當世。擔當宇宙。把握天地之心膽。不可得以奮振。則志氣力量之變也。人到此境。當何爲哉。精神不足以究義理之微。思慮不足以盡變化之妙。力量不足以致遠大之業。視聽不足以察聲色。言語不足以宣情意。則其能復有人事於此時哉。然而行道者。身老則衰矣。而存道者。心老亦不可離矣。衰固不可以復盛。而不可離者。宜自若矣。只合靜坐一室。一切停事務止經營斷出入絶往來小應接。不可強用思慮。強用視聽。強用言語。強用動作。坐臥以時。飮食以節。而所不可廢者。尋繹舊所讀誦。翫悅義理。頤安性情。有以補養心氣。如是久久。則所迷之魂魄。有似復還。所散之精神。有似復來。前所忘失者。或有所記得。所不能透解者。或有所覺得。推而極之。引而遠之。其積也有以與天地造化流通焉。所謂道通天地無形外。思入風雲變態中者。此時此界。亦可以驗得。而無極太極之妙。益可以認會矣。此焉而送了餘齡。不亦好哉。以此言之。人之初生。自無爲有也。生而長長而成者。爲有之極也。大小人事業。其在此時矣。盛極則衰。衰而老者。自有而歸無。未及於全無也。氣盡而死。則是全無矣。其在未及全無之前。頤補休安。如上所道者。非老人之事業乎。卽無事之事。無業之業也。我今方到垂盡歸無之域矣。其在盛極之時。不能做吾人遠大事業。一如古人所建立者焉。則今此衰極時節。其或能盡老人之事業乎。姑述此意。以爲後驗之地焉。

耄齡人事

[編輯]

止言語。

所當止者。謂惹涉外間事者也。若家間恆說。何可盡止。

絶營爲。

所當絶者。謂俗間冗務。若崇德廣業之功。何可已乎。

心太虛。

謂邪思雜念。不可作也。非謂主敬思誠之業。俱在所停也。

任四時。

須存不可放過之意。亦有隨遇而安之道。

座壁所題

[編輯]

慈祥愷悌者。隨其所處。必常有敬畏恭謹之心。隨其所觸。必自有惻怛懇切之心。此所謂吉人也。天亦祐之。宜勉之。

險慝冥頑者。其居常也。必敢於䙝天慢神而無所憚。其有動也。必至於傷人害物而有所忍。此所謂凶人也。神亦禍之。宜戒之。

若夫聖人。則太虛之虛也。日月之明也。四時之序也。鬼神之吉凶也。卽亦天地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