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明史/卷13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 列傳第十八 吳良 康茂才 丁德興 等 明史
卷一百三十一 列傳第十九
列傳第二十 朱亮祖 周德興 王弼 等 → 

顧時 吳禎 薛顯 郭興 陳德 王志 梅思祖 金朝興 唐勝宗 陸仲亨 費聚 陸聚 鄭遇春 黃彬 葉升


顧時

[編輯]

  顧時,字時舉,濠人。倜儻好奇略。從太祖渡江,積功由百夫長授元帥。取安慶、南昌、廬州、泰州,擢天策衛指揮同知。李濟據濠州,時從平章韓政討降之。攻張士誠升山水寨,引小舫繞敵舟,舟中多俯視而笑。時乘其懈,帥壯士數人,大呼躍入舟。眾大亂,余舟競進。五太子來援,薛顯又敗之,五太子等降。遂從大將軍平吳,旋師取山東。

  洪武元年,拜大都督府副使兼同知率府事。從大將軍定河南北,浚閘以通舟師,自臨清至通州。下元都,與諸將分邏古北諸隘口。從大軍取平陽,克崞州,獲逃將王信等四十六人。取蘭州,圍慶陽。張良臣耀兵城下,擊敗之,獲其勁將九人。良臣乃不敢復出。慶陽平。徐達還京,令時將騎兵略靜寧州,走賀宗哲。西邊悉平。

  三年進大都督同知,封濟寧侯,祿千五百石,予世券。四年為左副將軍,副傅友德帥河南、陝西步騎伐蜀。自興元進克階、文,敗蜀兵於漢州,遂克成都。明年副李文忠北征,分道入沙漠。迷失道,糧且盡。遇寇,士疲不能戰。時帥麾下數百人,躍馬衝擊。敵眾引去,獲其輜重糧畜以歸,軍聲大振。六年從徐達鎮北平。逾年,召還。八年復出鎮。十二年卒,年四十六。葬鐘山。追封滕國公,諡襄靖,祔祭功臣廟。

  時能以少擊眾,沉鷙不伐。帝甚重之。子敬,金吾衛鎮撫,十五年嗣侯,為左副將軍。平龍泉山寇有功。二十三年追論胡惟庸黨,榜列諸臣,以時為首,敬坐死,爵除。

吳禎

[編輯]

  吳禎,江國襄烈公良弟也。初名國寶,賜名禎。與良俱從克滁、和,渡江克採石,從定集慶。下鎮江、廣德、常州、宣城、江陰,皆有功。又從常遇春自銅陵取池州,以舟師毀其北門,入城。敵艦百餘至,復大敗之,遂克池州。積功,由帳前都先鋒累遷為天興翼副元帥。以千人助良守江陰,數敗吳兵,破士誠水寨,擒其驍將硃定。授英武衛親軍指揮使。又大破吳兵於浮子門。從大將軍徐達帥馬步舟師取湖州,勒奇兵出舊館,大捷。湖州平,遂戍之。從圍平江,破葑、胥二門,進僉大都督府事,撫平江。尋副征南將軍湯和討方國珍,乘潮入曹娥江,毀壩通道,出不意直抵軍廄。國珍亡入海。追及之盤嶼,合戰,自申至戌,敗之,盡獲其戰艦士卒輜重,國珍降。復自海道進取福州,圍其西、南、水部三門,一鼓克之。

  洪武元年,進兵破延平,擒陳友定。閩海悉平。還次昌國。會海寇劫蘭秀山,剿平之。兼率府副使。尋為吳王左相兼僉大都督府事。二年,大將軍平陝西還,禎與副將軍馮勝駐慶陽。三年討平沂州答山賊。命為靖海將軍,練軍海上。其冬,封靖海侯,食祿千五百石,予世券。與秦、晉二王傅金朝興、汪興祖並專傅王,解都督府事。仇成戍遼陽,命禎總舟師數萬,由登州餉之。海道險遠,經理有方,兵食無乏。完城練卒,盡收遼海未附之地,降平章高家奴等。坐事謫定遼衛指揮使,尋召還。七年,海上有警,復充總兵官,同都督僉事於顯總江陰四衛舟師出捕倭。至琉球大洋,獲其兵船,獻俘京師。自是常往來海道,總理軍務數年,海上無寇。

  十一年,奉詔出定遼,得疾,輿還京師。明年卒。追封海國公,諡襄毅,與良俱肖像功臣廟。子忠嗣侯。二十三年追論禎胡惟庸黨,爵除。

薛顯

[編輯]

  薛顯,蕭人。趙均用據徐州,以顯為元帥,守泗州。均用死,以泗州來降,授親軍指揮,從征伐。南昌平,命顯從大都督硃文正守之。陳友諒寇南昌,顯守章江、新城二門。友諒攻甚急。顯隨方御之,間出銳卒搏戰,斬其平章劉進昭,擒副樞趙祥。固守三月,乃解。武昌既平,鄧仲謙據新淦不下,顯討斬之,因徇下未附諸郡縣。以功擢江西行省參政。從徐達等收淮東,遂伐張士誠。與常遇春攻湖州。別將游軍取德清,攻升山水寨。士誠遣其五太子盛兵來援,遇春與戰,小卻。顯帥舟師奮擊,燒其船。眾大潰,五太子及硃暹、呂珍等以舊館降,得兵六萬人。遇春謂顯曰:「今日之戰,將軍功,遇春弗如也。」五太子等既降,吳人震恐,湖州遂下。進圍平江,與諸將分門而軍。吳平,進行省右丞。

  命從大將軍徐達取中原。瀕行,太祖諭諸將,謂「薛顯、傅友德勇略冠軍,可當一面。」進克兗、沂、青、濟,取東昌、棣州,樂安。還收河南,搗關、陝。渡河,取衛輝、彰德、廣平、臨清。帥馬步舟師取德州、長蘆。敗元兵於河西務,又敗之通州,遂克元都。分兵邏古北諸隘口,略大同,獲喬右丞等三十四人。進征山西,次保定,取七垛寨,追敗脫因貼木兒。與友德將鐵騎三千,略平定西。取太原,走擴廓,降豁鼻馬。邀擊賀宗哲於石州,拔白崖、桃花諸山寨。與大將軍達會平陽,以降將杜旺等十一人見,遂從入關中。抵臨洮,別將攻馬鞍山西番寨,大獲其畜產,襲走元豫王,敗擴廓於寧夏。復與達會師取平涼。張良臣偽以慶陽降,顯往納之。良臣蒲伏道迎,夜劫顯營,突圍免。良臣據城叛,達進圍之。擴廓遣韓扎兒攻原州,以撓明師。顯駐兵靈州,遏之。良臣援絕,遂敗。追賀宗哲於六盤山,逐擴廓出塞外,陝西悉平。

  洪武三年冬,大封功臣。以顯擅殺胥吏、獸醫、火者、馬軍及千戶吳富,面數其罪。封永城侯,勿予券,謫居海南。分其祿為三:一以贍所殺吳富及馬軍之家;一以給其母妻,令功過無相掩。顯居海南逾年,帝念之,召還。予世券,食祿一千五百石。

  復從大將軍征漠北。數奉命巡視河南,屯田北平,練軍山西,從魏國公巡北邊,從宋國公出金山。二十年冬,召還,次山海衛,卒。贈永國公,諡桓襄。無子,弟綱幼。二十三年追坐顯胡惟庸黨,以死不問,爵除。

郭興

[編輯]

  郭興,一名子興,濠人。滁陽王郭子興據濠,稱元帥,與隸麾下。太祖在甥館,興歸心焉。軍行,嘗備宿衛,累功授管軍總管,進統軍元帥。圍常州,晝夜不解甲者七月。城下,受上賞。從攻寧國、江陰、宜興、婺州、安慶、衢州,皆下之。戰於鄱陽,陳友諒連巨艦以進,我師屢卻,興獻計以火攻之。友諒死。從征武昌,斬獲多,進鷹揚衛指揮使。從徐達取廬州,援安豐,大敗張士誠兵。平襄陽、衡、澧。還克高郵、淮安。轉戰湖州,圍平江,軍於婁門。吳平,擢鎮國將軍、大都督府僉事。

  洪武元年,從達取中原,克汴梁,守御河南。馮勝取陝州,請益兵守潼關。達曰:「無如興者。」遂調守之。潼關,三秦門戶,時哈麻圖據奉元,李思齊、張思道等與為犄角,日窺伺欲東向。興悉力捍禦。王左丞來攻,大敗之。從徐達帥輕騎直搗奉元。大軍繼進,遂克之。移鎮鞏昌,邊境帖然。

  三年為秦王武傅,兼陝西行都督府僉事。其冬,封功臣,興以不守紀律,止封鞏昌侯,食祿一千五百石,予世券。四年伐蜀,克漢州、成都。六年從徐達鎮北平,同陳德敗元兵於答刺海口。十一年練兵臨清。十六年巡北邊。召還,逾年卒。贈陝國公,諡宣武。二十三年追坐胡惟庸黨,爵除。

  興女弟為寧妃,弟英武定侯。

  季弟德成,性通敏,嗜酒。兩兄積功至列侯,而德成止驍騎舍人。太祖以寧妃故,欲貴顯之。德成辭。帝不悅。頓首謝曰:「臣性耽曲糵,庸暗不能事事。位高祿重,必任職司,事不治,上殆殺我。人生貴適意,但多得錢、飲醇酒足矣,余非所望。」帝稱善,賜酒百罌,金幣稱之,寵遇益厚。嘗侍宴後苑醉,匍匐脫冠謝。帝顧見德成發種種,笑曰:「醉風漢,發如此,非酒過耶?」德成仰首曰:「臣猶厭之,盡薙始快。」帝默然。既醒,大懼。佯狂自放,剃髮、衣僧衣,唱佛不已。帝謂寧妃曰:「始以汝兄戲言,今實為之,真風漢也。」後黨事起,坐死者相屬,德成竟得免。

陳德

[編輯]

  陳德,字至善,濠人。世農家,有勇力。從太祖於定遠,以萬夫長從戰,皆有功,為帳前都先鋒。同諸將取寧、徽、衢、婺諸城,擢元帥。李伯升寇長興,德往援,擊走之。從援南昌,大戰鄱陽湖,擒水寨姚平章。太祖舟膠淺,德力戰,身被九矢,不退。從平武昌。大敗張士誠兵於舊館,擢天策衛親軍指揮使。吳平,進僉大都督府事。從大將軍北取中原,克元汴梁。立河南行都督府,以德署府事,討平群盜。征山西,破澤州磨盤寨,獲參政喻仁,遂會大軍克平陽、太原、大同。渡河取奉元、鳳翔,至秦州,元守將呂國公遁,追擒之。徐達圍張良臣於慶陽,良臣恃其兄思道為外援,間使往來,德悉擒獲,慶陽遂下。又大破擴廓於古城,降其卒八萬。

  洪武三年,封臨江侯,食祿一千五百石,予世券。明年,從潁川侯傅友德伐蜀,分道入綿州,破龍德,大敗吳友仁之眾,乘勝拔漢州。向大亨、戴壽等走成都,追敗之,遂與友德圍成都。蜀平,賜白金彩幣。復還汴。五年為左副將軍,與馮勝征漠北,破敵於別篤山,俘斬萬計。克甘肅,取亦集乃路,留兵扼關而還。明年復總兵出朔方,敗敵三岔山,擒其副樞失剌罕等七十餘人。其秋,再出戰於答剌海口,斬首六百級,獲其同僉忻都等五十四人。凡三戰三捷。七年練兵北平。十年還鳳陽。十一年卒。追封杞國公,諡定襄。

  子鏞襲封。十六年為征南左副將軍,討平龍泉諸山寇。練兵汴梁。十九年與靖海侯吳禎城會州。二十年從馮勝征納哈出,將至金山,與大軍異道相失,敗沒。二十三年,追坐德胡惟庸黨,詔書言其征西時有過,被鐫責,遂與惟庸通謀。爵除。

王志

[編輯]

  王志,臨淮人。以鄉兵從太祖於濠,下滁、和。從渡江,屢騰柵先登,身冒矢石。授右副元帥。從取常州、寧國、江陰。復宜興,攻高郵,搗九江,下黃梅,鏖戰鄱陽。從平武昌,還克廬州,敗張士誠兵,追奔四十里。以親軍衛指揮使改六安衛,守六安。從幸汴梁,渡河,取懷慶、澤、潞,留守平陽。大將軍徐達西伐,會師克興元。洪武三年,進同知都督府事,封六安侯,歲祿九百石,予世券。移守漢中,帥兵出察罕腦兒塞,還鎮平陽。復從大將軍征沙漠。其後用兵西南,皆以偏將軍從,雖無首功,然持重,未嘗敗衄。其攻合肥,敗樓兒張,擒吳副使,為戰功第一。領山西都司衛所軍務,帝稱其處置得宜。十六年督兵往雲南品甸。繕城池,立屯堡,置驛傳,安輯其民。十九年卒。追封許國公,諡襄簡。

  子威,二十二年嗣侯。明年,坐事謫安南衛指揮使。卒,無子。弟琙嗣,改清平衛,世襲。志亦追坐胡惟庸黨,以死不問。

梅思祖

[編輯]

  梅思祖,夏邑人。初為元義兵元帥,叛從劉福通。擴廓醢其父。尋棄福通,歸張士誠,為中書左丞,守淮安。徐達兵至,迎降,並獻四州。士誠殺其兄弟數人。太祖擢思祖大都督府副使。從大軍伐吳,克升山水寨。下湖州,圍平江,皆有功。吳平,遷浙江行省右丞。從大將軍伐中原,克山東,取汴、洛,破陝州,下潼關。旋師徇河北,至衛輝。元平章龍二棄城走彰德,師從之。龍二復出走,遂降其城,守之。略定北平未下州郡。從大軍平晉、冀,復從平陝西。別將克邠州,獲元參政毛貴等三十人。從大將軍破擴廓於定西。還自秦州,破略陽,入沔州,取興元。洪武三年,論功封汝南侯,食祿九百石,予世券。四年伐蜀。五年征甘肅。還命巡視山、陝、遼東城池。十四年,四川水盡源、通塔平、散毛諸洞長官作亂,命思祖為征南副將雲南軍,與江夏侯周德興帥兵討平之。十五年復與傅友德平雲南,置貴州都司,以思祖署都指揮使。尋署雲南布政司事,與平章潘元明同守雲南。思祖善撫輯,遠人安之。是年卒,賜葬鐘山之陰。

  子義,遼東都指揮使。二十三年追坐思祖胡惟庸黨,滅其家。思祖從子殷,為駙馬都尉,別有傳。

金朝興

[編輯]

  金朝興,巢人。淮西亂,聚眾結寨自保。俞通海等既歸太祖,朝興亦帥眾來附。從渡江,征伐皆預,有功。克常州,為都先鋒。復宜興,為左翼副元帥。平武昌,進龍驤衛指揮同知。平吳,改鎮武衛指揮使。克大同,改大同衛指揮使。取東勝州,獲元平章劉麟等十八人。

  洪武三年,論功為都督僉事兼秦王左相。未幾,解都督府事,專傅王。四年從大軍伐蜀。七年帥師至黑城,獲元太尉盧伯顏、平章帖兒不花並省院等官二十五人。遂從李文忠分領東道兵,取和林,語具文忠傳。

  朝興沉勇有智略,所至以偏師取勝,雖未為大帥,而功出諸將上。十一年從沐英西征,收納鄰七站地。明年論功封宣德侯,祿二千石,世襲指揮使。十五年從傅友德征雲南,駐師臨安,元右丞兀卜台、元帥完者都、土酋楊政等俱降。朝興撫輯有方,軍民咸悅。進次會川卒,追封沂國公,諡武毅。十七年論平雲南功,改錫世侯券,增祿五百石。

  長子鎮嗣封。二十三年追坐朝興胡惟庸黨,降鎮平壩衛指揮使。從征有功,進都指揮使。其後世襲衛指揮使。嘉靖元年,命立傅友德、梅思祖及朝興廟於雲南,額曰「報功」。

唐勝宗

[編輯]

  唐勝宗,濠人。太祖起兵,勝宗年十八,來歸。從渡江,積功為中翼元帥。從徐達克常州,進圍寧國,扼險力戰,敗其援兵。城遂降。從征婺州,克之。從征池州,力戰,敗陳友諒兵,擢龍驤衛指揮僉事。從徵友諒,至安慶,敵固守。勝宗為陸兵疑之,出不意,搗克其水寨。從下南昌,略定江西諸郡。援安豐,攻廬州,戰鄱陽,邀擊涇江口,皆有功。擢驃騎衛指揮同知。從定武昌,徇長沙、沅陵、澧陽。從徐達取江陵,還定淮東。穴城克安豐,追獲元將忻都。為安豐衛指揮使守之。從大將軍伐中原,克汴梁、歸德、許州,輒留守。從大軍克延安,進都督府同知。洪武三年冬封延安侯,食祿千五百石,予世券。坐擅馳驛騎,奪爵,降指揮。捕代縣反者。久之,復爵。

  十四年,浙東山寇葉丁香等作亂,命總兵討之,擒賊首並其黨三千餘人。分兵平安福賊,至臨安,降元右丞兀卜台等。十五年巡視陝西,督屯田,簡軍士。明年鎮遼東,奉敕勿通高麗。高麗使至,察其奸,表聞。賜敕褒美,比魏田豫卻烏桓賂,稱名臣。在鎮七年,威信大著。召還,帥師討平貴州蠻。練兵黃平。二十三年坐胡惟庸黨誅,爵除。

陸仲亨

[編輯]

  陸仲亨,濠人。歸太祖,從征滁州,取大柳樹諸寨。克和陽,擊敗元兵。逐青山群盜。從渡江,取太平,定集慶,從徐達下諸郡縣。授左翼統軍元帥。從征陳友諒,功多,進驃騎衛指揮使。從常遇春討贛州,降熊天瑞,為贛州衛指揮使,節制嶺南北新附諸郡。調兵克梅州、會昌、湘鄉,悉平諸山寨。

  洪武元年,帥衛軍與廖永忠等征廣東,略定諸郡縣,會永忠於廣州,降元將盧左丞。廣東平。改美東衛指揮使,擢江西行省平章,代鄧愈鎮襄陽,改同知都督府事。三年冬封吉安侯,祿千五百石,予世券。與唐勝宗同坐事降指揮使。捕寇雁門,同復爵。

  十二年與周德興、黃彬等從湯和練兵臨清。未幾,即軍中逮三人至京,既而釋之。移鎮成都,平巨津州叛蠻。烏撒諸蠻復叛,從傅友德討平之。

  二十三年,治胡惟庸逆黨,家奴封貼木告仲亨與勝宗、費聚、趙庸皆與通謀,下吏訊。獄具,帝曰:「朕每怪其居貴位有憂色。」遂誅仲亨,籍其家。

  初,仲亨年十七,為亂兵所掠。父母兄弟俱亡,持一升麥伏草間。帝見之,呼曰「來」,遂從征伐,至封侯。帝嘗曰:「此我初起時腹心股肱也。」竟誅死。

費聚

[編輯]

  費聚,字子英,五河人。父德興,以材勇為游徼卒。聚少習技擊。太祖遇於濠,偉其貌,深相結納。

  定遠張家堡有民兵,無所屬,郭子興欲招之,念無可使者。太祖力疾請行,偕聚騎而往,步卒九人俱。至寶公河,望其營甚整,弓弩皆外向。步卒懼,欲走。太祖曰:「彼以騎蹴我,走將安往?」遂前抵其營。招諭已定,約三日。太祖先歸,留聚俟之。其帥欲他屬,聚還報。太祖復偕聚以三百人往,計縛其帥,收卒三千人。豁鼻山有秦把頭八百餘人,聚復招降之。遂從取靈璧,克泗、滁、和州。授承信校尉。

  既定江東,克長興,立永興翼元帥府,以聚副耿炳文為元帥。張士誠入寇,擊敗之。召領宿衛。援安豐,兩定江西,克武昌,皆從。改永興翼元帥府為永興親軍指揮司,仍副炳文為指揮同知。士誠復入寇,獲其帥宋興祖,再敗之。士誠奪氣,不敢復窺長興。隨征淮安、湖州、平江,皆有功,進指揮使。湯和討方國珍,聚以舟師從海道邀擊。浙東平,復由海道取福州,破延平。歸次昌國,剿海寇葉、陳二姓於蘭秀山。至是,聚始獨將。洪武二年會大軍取西安,改西安衛指揮使,進都督府僉事。鎮守平涼。三年封平涼侯,歲祿千五百石,予世券。

  時諸將在邊屯田募伍,歲有常課。聚頗耽酒色,無所事事。又以招降無功,召還,切責之。明年從傅友德征雲南,大戰白石江,擒達里麻。雲南平,進取大理。未幾,諸蠻復叛,命副安陸侯吳復為總兵。授以方略,分攻關索嶺及阿咱等寨,悉下之。蠻地始定。置貴州都指揮使司,以聚署司事。十八年命為總兵官,帥指揮丁忠等征廣南,擒火立達,俘其眾萬人。還鎮雲南。二十三年召還。李善長敗,語連聚。帝曰:「聚曩使姑蘇不稱旨,朕嘗詈責,遂欲反耶!」竟坐黨死,爵除。

  子超,征方國珍,沒於陣。璿,以人材舉官江西參政。孫宏,從征雲南,積功為右衛指揮使。坐奏對不實,戍金齒。

陸聚

[編輯]

  陸聚,不知何許人。元樞密院同知。脫脫敗芝{艹麻}李於徐州,彭大等奔濠。聚撫戢流亡,繕城保境,寇不敢犯。徐達經理江、淮,聚以徐、宿二州降。太祖嘗詔諭:「二州,吾桑梓地,未忍加兵。」及歸附,大悅。以聚為江南行省參政,仍守徐州。遣兵略定沛、魚台、邳、蕭、宿遷、睢寧。擴廓遣李左丞侵徐,駐陵子村。聚遣指揮傅友德擊之,俘其眾,擒李左丞。又敗元兵於宿州,擒僉院邢端等。從定山東,平汴梁。還鎮,改山東行省參政。從平元都,略大同、保定、真定。攻克車子山及鳳山、城山、鐵山諸寨,分守井陘故關,會師陝西,克承天寨。聚所部皆淮北勁卒,雖燕、趙精騎不及也。北征,沂、邳山民乘間作亂,召聚還,討平之。洪武三年,封河南侯,歲祿九百石,予世券。八年,同衛國公愈屯田陝西,置衛戍守。十二年同信國公和練兵臨清。尋理福建軍務。召還,賜第鳳陽。二十三年坐胡惟庸黨死,爵除。

鄭遇春

[編輯]

  鄭遇春,濠人。與兄遇霖俱以勇力聞。遇霖與裡人有郤,欲殺之,遇春力護,得解取。眾皆畏遇霖,而以遇春為賢。太祖下滁州,遇霖為先鋒。取鐵佛岡、三郤河、大柳等寨,遇春亦累功至總管。攻蕪湖,遇霖戰死,遇春領其眾。時諸將所部不過千人,遇春兼兩隊,而所部尤驍果。累戰功多,授左翼元帥。從平陳友諒,身先士卒,未嘗自言功,太祖異之。取六安,為六安衛指揮僉事。從大將軍定山東、河南北,克朔州,改朔州衛指揮副使。

  洪武三年,進同知大都督府事,封滎陽侯,歲祿九百石,予世券。明年命駐臨濠,開行大都督府。坐累奪爵。尋復之,復守朔州。從傅友德平雲南,帥楊文等經略城池屯堡。還京,督金吾諸衛,造海船百八十艘,運餉遼東,籍陝西岷州諸衛官馬。二十三年坐胡惟庸黨死。爵除。

黃彬

[編輯]

  黃彬,江夏人。從歐普祥攻陷袁、吉屬縣,徐壽輝以普祥守袁州。及陳友諒殺壽輝,僭偽號,彬言於普祥曰:「公與友諒比肩,奈何下之?友諒驕恣,非江東敵也。保境候東師,當不失富貴。」普祥遂遣使納款。友諒遣弟友仁攻之。彬與普祥敗其眾,獲友仁。友諒懼,約分界不相犯,乃釋友仁。時江、楚諸郡皆為陳氏有,袁扼其要害,潭、岳、贛兵不得出。友諒勢大蹙。太祖兵臨之,遂棄江州,彬力也。太祖至龍興,令普祥仍守袁州,而以彬為江西行省參政。未幾,普祥死,彬領其眾。普祥故殘暴,彬盡反所為,民甚安之。從常遇春征贛州。饒鼎臣據吉安,為熊天瑞聲援。遇春兵至,鼎臣走安福,彬以兵躡之。鼎臣走茶陵,天瑞乃降。永新守將周安叛,彬從湯和執安,鼎臣亦殪。移鎮袁州,招集諸山寨。江西悉定。進江淮行省中書左丞。洪武三年封宜春侯,歲祿九百石,予世券。四年,贛州上猶山寇叛,討平之。五年,古州等洞蠻叛,以鄧愈為征南將軍,三道出師,彬與營陽侯璟出澧州。師還,賜第中都。明年從徐達鎮北平,出練兵沂州、臨清。二十三年坐胡惟庸黨死,爵除。

葉升

[編輯]

  葉升,合肥人。左君弼據廬,升自拔來歸。以右翼元帥從征江州,以指揮僉事從取吳,以府軍衛指揮使從定明州。洪武三年論功,僉大都督府事。明年從征西將軍湯和以舟師取蜀。越二年,出為都指揮使,鎮守西安,討平慶陽叛寇。十二年復僉大都督府事。西番叛,與都督王弼征之,降乞失迦,平其部落。復討平延安伯顏帖木兒,擒洮州番酋。論功,封靖寧侯,歲祿二千石,世指揮使。鎮遼東,修海、蓋、復三城。在鎮六年,邊備修舉,外寇不敢犯。發高麗賂遺,帝屢賜敕,與唐勝宗同褒。

  二十年,命同普定侯陳桓總制諸軍於雲南定邊、姚安,立營、屯田,經理畢節衛。明年,東川、龍海諸蠻叛,升以參將從沐英討平之。已而湖廣安福所千戶夏德忠誘九溪洞蠻為寇,升同胡海等討之。潛兵出賊後,掩擊,擒德忠。立永定、九溪二衛,因留屯襄陽。贛州山賊復結湖廣峒蠻為寇。升為副將軍,同胡海等討平之,俘獲萬七千人。升凡三平叛蠻。再出練兵甘肅、河南。二十五年八月,坐交通胡惟庸事覺,誅死。涼國公藍玉,升姻也,玉敗,復連及升,以故名隸兩黨雲。

  贊曰:諸將當草昧之際,上觀天命,委心明主,戰勝攻取,克建殊勛,皆一時之智勇也。及海內寧謐,乃名隸黨籍,或追論,或身坐,鮮有能自全者。圭裳之錫固足酬功,而礪帶之盟不克再世,亦可慨矣夫。

本清朝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