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春秋大事表 (四庫全書本)/全覽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全覽2 春秋大事表 全覽3


  欽定四庫全書
  春秋大事表卷四十七
  國子監司業顧棟髙撰
  左𫝊引據詩書易三經表
  昔孔子假年學易於子夏子貢許其可與言詩明他弟子不能與也太史公曰孟子長於詩書而孟子曰說詩者不以文害辭不以辭害志以意逆志是為得之又曰吾於武成取二三䇿孔孟之訓人讀書如此蓋聖賢以經垂教凡學者脩己治人之術胥於此焉在夫豈拘牽文義膠泥詁訓同固哉叟之見哉自漢儒各守師說専門名家於是有同一經而黨枯䕶朽此是彼非蘄說經而經愈晦余觀左氏所載賦詩凡二十五引書據義二十二言易十有七善哉乎鄭夾漈之言之也曰吾於敬仲之筮得互體之說焉於畢萬之筮得變卦之說焉於穆姜之筮得動以靜為主之說焉於南蒯之筮得不占險之說焉於秦伯之筮得繫辭之異於今文者之說焉豈惟易哉凡詩與書靡不然也洪範沈潛剛克髙明柔克而𫝊謂之商書明箕子有不臣周之義巧言之卒章怒孫文子識河流變遷之始於蹇裳蔓草有女同車與蘀兮贈答韓宣子知毛鄭之說之有所自而朱子概斥為淫奔有未安鳴呼當時經學昌明君卿大夫澤躬爾雅謹守矩薙一舉動必有占一酬答必有賦故賦吉日而具田備賦匏有苦葉而具舟而歌相鼠而不知誦蓼蕭而弗答即知其有敗亡之禍微特士大夫也穆姜以一淫婦人而占易而知筮史之非賦詩而拜大夫之辱豈非先王詩書象數之教浸漬於人心者久故通行於天下而無間哉後世遭秦滅學漢儒掇拾於煨燼之餘或經口授故有南北之說經各異於是詩有齊魯韓毛書有古今文易有連山歸藏周易而春秋之經學亡矣輯左氏引據詩書易三經表第四十七
  
<經部,春秋類,春秋大事表,卷四十七>
<經部,春秋類,春秋大事表,卷四十七>
<經部,春秋類,春秋大事表,卷四十七>









  占易共十七
  詩





<經部,春秋類,春秋大事表,卷四十七>
<經部,春秋類,春秋大事表,卷四十七>
<經部,春秋類,春秋大事表,卷四十七>
<經部,春秋類,春秋大事表,卷四十七>
<經部,春秋類,春秋大事表,卷四十七>







  賦詩共二十八
  尚書







<經部,春秋類,春秋大事表,卷四十七>
<經部,春秋類,春秋大事表,卷四十七>









  左氏引經不及周官儀禮論
  餘年十八嵗執經髙先生即令讀周禮二十一先府君見背從授喪服及士喪禮三篇已而漸及通經當時深信篤好見有人斥周禮為偽者心輙惡之五十以後輯春秋大事表凡十四年而卒業乃始恍然有疑非特周禮為漢儒傅㑹即儀禮亦未敢信為周公之本文也何則周禮六官所掌凡朝覲宗遇㑹同聘享燕食其期㑹之疎數幣賦之輕重牢醴之薄厚各凖五等之爵為之

  殺而適子誓於天子則下其君之禮一等未誓則以皮帛繼子男而儀禮有燕禮以享四方之賔客聘禮以親邦國之諸侯公食大夫禮以食小聘之大夫而覲為諸侯秋見天子之禮其米禾薪芻有定數牢鼎几筵籩豆脯醢有常等靡不釐然具載是宜天下諸侯卿大夫帥以從事若今㑹典之罔敢踰尺寸而春秋二百四十年若子産之爭承子服景伯之卻百牢未聞據周禮大行人之職以折服強敵也甯俞之不拜彤弓及湛露叔孫穆子之不拜四牡及文王未聞述儀禮燕食之禮以固辭好惠也郤至聘楚而金奏作於下宋享晉侯以桑林之舞皆踰越制度雖恐懼失席而不聞據周公之典以折之他如鄭成公如宋宋公問禮於皇武子楚子干奔晉晉叔向使與秦公子同食皆百人之餼而楚靈大㑹諸侯問禮扵左師與子産左師獻公合諸侯之禮六子産獻伯子男㑹公之禮六皆不言其所考據各以當時大小強弱為之等是皆春秋博學多聞之士而於周公所制㑹盟聘享之禮若目未之見耳未之聞是獨何與若周公束之髙閣未甞班行列國則當日無為制此禮若既行之列國矣而周公之子孫先未有稱述之者豈果弁髦王制不遵法守歟不應舉世盡懵然若此且孔子甞言吾學周禮矣而孔子一生所稱引無及今周官一字者孟子言班爵祿之制與周官互異家語言孺悲曾學士喪禮於孔子而其詳不可得聞夫書為孔孟所未甞道詩書三𫝊所未經見而忽然出於漢武帝之世其為漢之儒者掇拾綴緝無疑雖其宏網鉅典未甞不稍存一二而必過信之為周公所作則過矣余從事經學五十年始而信中而疑後乃確見為非真𫝊有之疑事無質直而勿有請以質當世好古之君子後日論定者亦將有取於余言也


  春秋大事表卷四十七



  欽定四庫全書
  春秋大事表卷四十八
  國子監司業顧棟髙撰
  左𫝊杜註正譌表
  昔杜元凱作春秋釋例世人未之重獨摯虞賞之曰左丘明本為春秋作傳而左𫝊遂自孤行釋例本為𫝊設而所發明何但左氏當亦孤行至今百世遂為定論然愚嘗受其書而反覆之杜氏之㝡精且博者莫如作長歴以正春秋之失閏作土地名以攷列國之地理其學誠絶出古今至其解釋經𫝊不無齟齬而其㝡大者尤在昭十五年周景王𦵏穆後𫝊註曰天子諸侯除䘮當在卒哭復於隠元年宰咺歸𮚐昭十二年子産辭享禮二𫝊疏通而証明之杜氏釋經旣誤遂以此斷據朝廷大典為一代定製後世謂杜氏短䘮其詳具見晉志考晉泰始十年武元楊皇后崩既𦵏博士張清議皇太子宜從權制除䘮即吉陳逵議以為宜終服三年有詔更詳議時預為尚書建議以為古者天子諸侯三年之䘮始同齊斬既葬除䘮服諒闇以居心䘮終制不與士庶同禮皇太子宜卒哭除衰麻以諒闇終制盧欽魏舒問預証據所依預雲周公不言髙宗服䘮三年而曰諒闇三年此釋服心䘮之文也叔向不譏景王除䘮而議其晏樂已早明既𦵏應除而違諒闇之制也春秋晉侯享諸侯子産相鄭伯時簡公未𦵏請免䘮以聽命君子謂之得禮宰咺來歸惠公仲子之賵𫝊曰弔生不及哀此皆旣𦵏除䘮服諒闇之証學者未之思耳䘮服諸侯為天子亦斬衰豈可謂終服三年耶非必不能乃事勢不得故知聖人不虛設不行之制因遂具議為奏奏上詔從其議皇太子卒哭除衰麻時預議初出內外多恠之或謂其違禮以合時預乃使博士殷暢博採典籍為之証據可垂示將來嗚呼元凱歴事至乆讀書至深親見當世行三年䘮者多飲酒食肉宴樂嫁娶不循軌則況以天子之喪勒令天下士庶皆從重服勢必小人皆違法犯禁君子皆狥名失實以為制不稱情讀春秋而見當日諸侯之例皆既葬成君列於㑹盟不知此自當時之失禮非先王本制也欲執此為定製令上下可通行為短喪者立赤幟論者謂其得罪名教豈過論哉嗚呼元凱釋春秋而至倡為短喪歐陽永叔援儀禮而至倡為兩本二父經術之誤害於政事千古同病不可不戒也謹條列其註左數條與其當日所建白列諸簡端令後世考古者知別擇焉輯春秋左𫝊杜註正譌表






<經部,春秋類,春秋大事表,卷四十八>
<經部,春秋類,春秋大事表,卷四十八>
<經部,春秋類,春秋大事表,卷四十八>
<經部,春秋類,春秋大事表,卷四十八>













  已上係杜氏論禮之誤其說具見敘中孔氏雲既𦵏除䘮唯杜有此說則孔氏已心非之矣

<經部,春秋類,春秋大事表,卷四十八>
<經部,春秋類,春秋大事表,卷四十八>
<經部,春秋類,春秋大事表,卷四十八>
<經部,春秋類,春秋大事表,卷四十八>
<經部,春秋類,春秋大事表,卷四十八>
<經部,春秋類,春秋大事表,卷四十八>





  已上係杜氏地里之誤










<經部,春秋類,春秋大事表,卷四十八>

  已上係杜氏時日之誤
  殺大夫書名













<經部,春秋類,春秋大事表,卷四十八>
<經部,春秋類,春秋大事表,卷四十八>
<經部,春秋類,春秋大事表,卷四十八>













  大夫出奔書名


<經部,春秋類,春秋大事表,卷四十八>
<經部,春秋類,春秋大事表,卷四十八>


  以上係杜氏稱名之誤殺大夫無不稱名之理而杜乃以稱名為貶至以洩冶之直諫而死與里克甯喜之弒逆同科大夫奔無不稱名之理而杜以稱名為貶至以公子憖之為國除惡與欒盈良霄之叛臣同罪一字之誤玉石俱焚其以稱字為褒則如司馬華孫來盟謂其憂國舉職而不知其為公子鮑之私人也足知名字褒貶之例斷斷不可通於春秋






<經部,春秋類,春秋大事表,卷四十八>
<經部,春秋類,春秋大事表,卷四十八>
<經部,春秋類,春秋大事表,卷四十八>
<經部,春秋類,春秋大事表,卷四十八>
<經部,春秋類,春秋大事表,卷四十八>
<經部,春秋類,春秋大事表,卷四十八>
<經部,春秋類,春秋大事表,卷四十八>










  已上係杜氏解經傳之誤
  春秋無書字之法論
  蘇老泉春秋論曰諸侯而或書其名大夫而或書其字胡文定因為之説曰王朝大夫例稱字列國之命大夫例稱字諸侯之兄弟例稱字中國之附庸例稱字春秋書法有例當稱字或黜而書名例當稱人或進而書字則褒貶係焉嗚呼大夫為諸侯之臣附庸之君下公侯

  伯子男一等今君稱名而臣稱字公侯伯子男稱名而附庸之君稱字於崇卑之分不㡬倒置為此說者不過欲以名字見褒貶爾於是有以殺大夫之書名為貶至以洩冶之直諫而死與里克甯喜之弒逆同科以大夫出奔之書名為貶至以公子憗之為國除惡與良宵欒盈之叛臣同罪而春秋之㫖愈晦善乎方氏望溪之言曰春秋從無書字之法舊以王人子突為字非也古有以子某名者如陳子亢介子推之類是也以邾儀父為字非也古有以某父名者如齊侯祿父儀行父箕鄭父是也而支離穿鑿之𡚁掃除過半矣且左𫝊以儀父為克之字計其年分尢遼逺盟於隠之元年而卒於莊之十六年相距四十六載而儀父又未必以即位之初年而盟也意克為儀父之子儀父之卒不書至克而後書方氏之言得之矣且邾儀父與介葛盧郳黎來均為附庸則不宜有差別今以儀父為字而以葛盧與黎來為名可乎夫大夫之殺與出奔列國無不以名赴而以字赴之理列國不以字赴魯史何從而得其字魯史既不書其字孔子於百年後更何從追書其字耶杜於凡書名者皆曰惡之必當日俱有字書於簡冊聖人特以惡之而斥其名殊不知大夫既已正典刑與逃竄其本國方深惡痛絶之不暇豈更有褒嘉之辭而以其字赴於諸侯耶且春秋之法果以稱字為褒稱名為貶子貢之徒當必習聞之哀十六年續經何不書曰仲尼卒而書孔丘卒耶







  春秋大事表卷四十八



  欽定四庫全書
  春秋大事表卷四十九
  國子監司業顧棟髙撰
  人物表
  昔班孟堅篹漢書列表十其終曰古今人表余讀之殊苦其不倫自邃古羲皇以至孔子下逮桀紂幽厲妲己褒姒夏姬之徒列為九等猥雜已甚且世代遼逺難可悉數以余觀春秋二百四十二年人物號為極盛無論孔子大聖垂法萬世即如栁下惠之和聖季札蘧伯玉之大賢亦古今罕儷而讒佞亂賊之徒後世之殊形詭狀者亦莫不畢見於春秋之世無他國異政則賢否絶殊世變亟則奸邪輩出也謹就其中區其類為十有三曰賢聖曰純臣曰忠臣曰功臣曰獨行曰文學曰辭令曰佞臣曰讒臣曰賊臣曰亂臣曰俠勇而以方伎終焉凡孔門弟子之見於左𫝊者靡不具載所謂附驥尾而名益顯其餘寧愼無濫而向戌欒書之列於讒臣衛子鮮之不得列於獨行亦春秋推見至隠原情定罪之意雲輯春秋人物表第四十九













<經部,春秋類,春秋大事表,卷四十九>
<經部,春秋類,春秋大事表,卷四十九>
<經部,春秋類,春秋大事表,卷四十九>
<經部,春秋類,春秋大事表,卷四十九>
<經部,春秋類,春秋大事表,卷四十九>
<經部,春秋類,春秋大事表,卷四十九>
<經部,春秋類,春秋大事表,卷四十九>
<經部,春秋類,春秋大事表,卷四十九>













  右各項俱極謹慎純臣列士燮而不列士㑹以士㑹在秦時為秦畫䇿謀戰故也提彌明之於趙盾董安於之於趙鞅俱以身死難而不得與於忠臣之列以為私家盡力貪其豢養之恩而不明大義特與佞倖有別耳鬻拳兵諫不可以訓子文與管仲同時而專事猾夏華元合晉楚之成為向戌弭兵之倡趙武韓起文雅優柔使晉伯業不振其功業俱無足稱故俱沒其名不列楚子西與仲歸謀弒穆王鄭羣公子謀殺子駟俱事成則為討賊不成則身族滅而受惡名春秋於楚大夫宜申稱國以殺而不去其官存恕道此聖筆之權衡也衛子鮮托於木門終身不入衛國疑可入獨行然先儒謂其導甯喜以弒君又不忍負甯喜而甘棄其君兄亦未為知道較魯之叔肸曹之子臧逺矣卜齮圉人犖及程滑親加刃於君父而賊臣不列其名以其微者且安知非歸獄罪當坐主謀不使他人得分其罪如後世魏髙貴郷公之死當坐司馬昭賈充不當及成濟也齊襄之弒從死者三人齊莊之弒從死者十人後為莊公報仇者二人然平日從君於昏苟私於所事烏得謂明於大義得免佞倖足矣凡茲去取俱有微意不得以脫漏為嫌壬戌十月下浣復初氏識
  鄭莊公論
  春秋初年列侯僣侈多封樹子弟以僭擬王室而卒自受其𡚁同時衛有州吁晉有成師鄭有叔段皆擁強兵謀奪宗其後桓公立十六年而州吁弒其君成師𫝊莊伯至武公凡五弒君歴六十七年而卒滅晉獨莊公克平大憝宗祧無恙論者謂荘公養成段惡志在欲殺其弟歴千百年無有能平反是獄者此信𫝊而不信經之過也愚獨謂莊公之為人狙詐猜忍無一事不干天討獨其處段未為過當夫段之作亂路人皆知形勢已成使莊公而稍孱弱不為衛桓之駢首就夷即為晉之三世有亂其機間不容髪且以莊公之雄才其欲殺段宜無難者而莊公未嘗窮追極討如齊桓之殺子糾楚平之殺子乾子晳仍使之餬口於四方則所謂緩追逸賊於親親之道正合穀梁訓克為殺既於實事不符而左傳謂稱鄭伯譏失教嗚呼莊公豈能教段使不為亂哉段恃母之寵愛常謂莊公之攘奪其位其心每憤恨不平使莊公而稍禁戢之適足予以兵端而反噬故母氏請京則聽收貳至廩延亦不發露隠忍至二十二年之久葢猶有畏名義念母與鞠弟之心非可謂養成其惡也且石碏純臣豈有養成子惡之理而石厚佐州吁弒君石碏熟視十六年不能禁直至問定君之計詭計請陳而使殺之此實出於無奈而謂石碏之處心積慮成於殺子乎嗚呼於石碏之殺其子則謂之大義滅親於莊公之以罪逐其弟則謂之處心積慮成於殺此見世俗之情私於父子而薄於兄弟遂以此立論而莊公亦實為衆所惡無有肯為之平反者遂至明建文之世燕師軼境猶謂無使朕有殺叔父名蓋猶懲鄭莊之事而卒肇金川門之禍讀書無識千古眯目可一嘆也莊公之罪罪在誓母黃泉為得罪名教耳使為莊公者誠敬以感悟母氏涕泣以訓誨其子俾之率徳改行而復任為大夫則與周公之誅管蔡而庸蔡仲合矣若其處段固未甚害義也後世於明建文之遜國則譏其不克負荷於宣宗之誅髙煦則美其克守先業獨至論莊公則反是春秋之世簒弒相尋往往寛假臣子而苛責君父於稱人以弒則曰君無道也又曰君惡甚矣於莊公之誅亂臣則曰養成弟惡而殺之使君父於凡桀驁悖逆之臣子真有進退維谷之勢如此則春秋乃助亂之書豈可訓乎春秋初年晉未與中國通故成師三世之事不見於經而鄭衛二國則書法顯然著明隠四年書衛州吁弒其君完而桓公前有讒而弗見後有賊而弗知之罪亦難辭矣隠元年書鄭伯克段於鄢稱鄭伯舉爵為無譏段不言弟為削其屬籍書曰克大鄭伯之能戡亂斷以經之書法而春秋君臣之義乃定
  鄭莊公後論
  嗚呼余讀春秋鄭伯克段傳而竊歎明建文之世其所以處置燕王者事事與鄭莊相反宜其失守天下而卒不祀也方莊公初立武姜為段請制公曰制巖邑也虢叔死焉以極制防之心而出以慈愛雖係奸謀實闗至計而燕王雄踞北平不能移駐他處其失制馭一也鄭莊之時羣臣爭欲除段而莊公持重不發葢欲蓄全力以待其敝而建文失於輕遽今日下罪書明日削䕶衛周齊湘岷同受縲縶俾之合志併力而㢋以謀我其失人心二也段之雄武可埓燕王而又多一姜氏為之內主而莊公一舉勝之絶不震驚此必有先為不可勝之計其二十二年之中未嘗一日忘備而建文君臣方粉飾太平制禮作樂倣周官行井田之制泄泄然不復以燕兵為慮其踈警備三也嗚呼儒者謀國其居平議論動謂莊公負叔段叔段何負於莊公意以藩臣弄兵如狂騃孺子不久自𡚁誰知有雄大桀驁如燕王者頓移天祚此時雖十族以殉何補於國此尤可歎息痛恨者也夫子刪詩於鄭風錄叔于田大叔于田二詩於唐風錄揚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水椒聊二詩當日民心之歸向叔段與成師者情勢大畧相似而晉祚卒移於曲沃莊公手平大難宗社晏如夫子大其功而曰克正與錄詩之意相對照此尢大彰明較著者也春秋於凡叛臣之入國者一則曰鄭人殺良霄再則曰晉人殺欒盈稱人謂夫人之所得殺絶無憐憫伯有與欒盈之意獨至叔段則曰段無罪莊公養成其惡而殺之從來書法以稱人為貶稱爵為無譏而於亂臣賊子則反是尤不可解嗚呼春秋初年奪適搆亂之事列國多有而其始靡不由於助亂鄭共叔之亂公孫滑出奔衛衛桓為之伐鄭未㡬而即見殺於州吁州吁弒君魯隠為之伐鄭以定其位未㡬而即見弒於羽父鄭莊親受共叔之亂而卒助魯桓助宋莊逮其子厲公始而簒忽繼殺子儀且反公父定叔曰不可使共叔無後於鄭亂臣賊子同惡相濟雖其親父子且弗顧而後之儒者又可助段而揚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其幟乎余熟覽春秋列國時事及有明建文之世而歎左穀釋經與經意悖足為後世召亂謹書此以質後之君子
  鄭莊公第三論
  余於莊公叔段事既再為論以明之而榖梁之論尤謬榖梁曰緩追逸賊親親之道致明建文帝於燕師軼境之日猶勅諸將無使朕有殺叔父名使叛逆之臣聞之輕騎深入冒險突圍諸將莫敢加兵卒肇金川門之禍是亡惠帝之天下者穀梁一言啓之也夫人臣無將將則必誅明其為賊敵乃可服親則非賊賊則非親二者不容並立見無禮於其君者逐之如鷹鸇之逐鳥雀況親執干戈破城殺將之賊而可縱釋不誅以遺後患乎且其言曰甚鄭伯之處心積慮成於殺獨不曰段之處心積慮成於簒乎釋其臣而責其君為亂賊立一䕶符為君父設一箝制致周襄王於叔帶之難倉皇出奔曰寧使諸侯誅之無傷母氏意而後世儒者謂同於舜之處象飾退讓之小名忽宗社之大計是徐偃之仁宋襄之義滅亡之道也且以段之興兵聚衆跋扈肆橫而曰猶取諸其母之懐中而殺之夫段豈懐中之赤子乎果爾則周公先不宜致辟管叔於商矣若謂周公為國家除難而鄭莊止利一身殊不知莊公既立則社稷為重而身為輕段所圖利者鄭之社稷非止莊公一身也若以此引嫌則當於嗣位之初先宜退讓而弗居不當既立而輕以其國為兒戲公穀俱謂殺母弟直稱君甚之比於天王之殺佞夫夫儋括欲弒王而立佞夫佞夫不知此出於無罪而見殺烏可與段比例故佞夫書弟而段不言弟書法顯然具見余謂孔子作春秋以討亂臣而三𫝊不明大義解經而適以亂經孔子明書趙盾弒其君夷臯三𫝊則曰非弒也不討賊也如此則司馬昭亦可雲非弒孔子明書許世子止弒其君買三傳則雲非弒也進藥而藥殺也如此則霍顯亦可雲非弒孔子明書趙鞅入於晉陽以叛三傳則曰非叛也欲清君側之惡人如此則朱全忠李茂貞之徒皆得以橫行無忌孔子明書子野卒與子般卒子卒同例三傳則曰毀也如此則凡斃其君於宮庭隠處者皆得以售其姦夫趙鞅晉陽之甲夫人而知其非趙盾許止之獄歐陽公有定論即子野之蒙弒前明諸儒及近世方望溪氏猶有能白發其奸者獨鄭莊叔段之事晦昧終古使後世簒逆臣子成事則為成師之世享晉國燕王之晏有天下不成而猶得為叔段蒙文人學士之哀憐與孔子作春秋之意相反昌黎雲春秋三傳束髙閣獨抱遺經究終始豈無故哉
  衛石碏論
  嗚呼吾觀於春秋衛石子之事而知古來之除奸必出於慎宻持重而輕發則未有不敗者也當石碏之極諫於莊公時此特禍之始萌耳逮莊公薨而桓公立此時莊姜為主於內石碏老臣柄政於外豈不可奪其兵柄斥居外國亂何從生而顧告老以去此必度知桓公之為人柔懦不足與圖事又州吁權譎能使其衆觀石碏之子厚為之出死力則其人可知先發恐至僨事故隠忍不發至十六年亂果成列國不惟不能討而反為之援此時石碏決計圖之然猶未敢聲言討賊父子之間未嘗偶露至石厚問定君之計乃使入陳請覲告於陳而使執之此特一匹夫之力耳可見兵權在握君無如其臣何父無如其子何然此計何不發之於十六年之前使桓公不至於弒而國君新立州吁罪惡未著則為桓公內不能容其弟莊姜下不能容其子而石碏以殘害骨肉導其君要亦不知其禍之至於此也嗚呼始之能慎後之能斷指麾談笑變故立定石碏可謂千古一人矣後世具此大力以小人而除小人則有若元載之於魚朝恩史彌逺之於韓侂胄而大臣謀國誅剪巨憝則若王曽之除丁謂楊一清用張永以除劉瑾徐階之計除嚴嵩俱外不設異同之跡機㑹可乗不崇朝而制其死命譬之搏虎一擊不勝則將為所噬吾獨悲夫明季諸君子絶無長慮卻顧之術虛張聲勢恣意抨擊俱入奸閹之手卒之身塡牢戶而國運亦隨以斃後之君子其亦觀於石碏之事而審所措置哉
  晉狐偃趙衰胥臣論
  從古一國之興莫不有股肱宣力之臣後利而先義推賢而讓能蓋自唐虞之世禹臯稷契交讓一堂下逮春秋伯者之佐亦莫不稟此意以周旋無後世草昧初起飲酒爭功拔劍擊柱之熊於此益知先王禮義之教去人未逺也余觀晉狐偃趙衰胥臣三人出萬死不顧一生從公子於外十九年幸得返國即使其才庸下亦當居首功況三人皆天下才而當作中軍謀元帥之時趙衰薦郤縠又讓欒枝先軫狐偃讓於狐毛而已佐之猶曰此其同列兄弟也逮狐毛死先軫子且居為上軍將而狐偃佐之先軫死子且居嗣為中軍將而趙衰佐之胥臣亦舉郤缺而終三人之世未嘗將中軍夫狐趙於先且居為丈人行而先軫未嘗有從亡之功乃父子並將中軍上軍兩世而狐趙為之佐先氏偃然列其上而不疑狐趙泰然處其下而不忌相與出竒効䇿戮力同心此豈文公之徳有以致之殆亦氣運使然天生此三人以昌晉之伯也至再世以後狐偃子射姑以易班殺陽處父矣趙盾逐賈季放胥甲父矣胥童以胥克之廢怨郤氏矣植黨樹權營私報怨即其父子祖孫已有絶不相似者殆亦有莫之為而為者耶余觀人臣功名之㑹莫不敗於爭而成於讓樊舞陽以蓋世英雄而淮陰侯謂生乃與噲等為伍李道宗以宗藩宿將而尉遲敬徳至拳毆道宗目㡬眇趙韓王以儒臣佐命亦不免有專權之譏蓋讓徳之難如此元李思齊與察罕同起兵逮察罕死子庫庫總天下軍而思齊不為之下至治兵相攻若三人者豈特天分過人蓋亦沐於先王禮義之教浸淫而不自知觀趙衰之薦郤縠曰說禮樂而敦詩書胥臣之舉郤缺曰敬徳之聚而子犯詔公子不以得國為利至蹈九死而不悔非有得於聖賢之教而能然乎夫三子偶不為聖人所論列而曽氏𫝊大學戒言利而述舅犯仁親之訓其意以為過齊管仲逺矣夫鮑叔牙薦管仲而管仲治齊專興魚鹽之利不聞為國樹人三子所舉人才晉國賴其利者再世而管仲死五公子爭立齊國大亂不聞有管仲推轂之臣為國柱石主持國是則較三子者之優劣豈不大相逺哉
  鄭燭之武論
  世多稱燭之武退秦師謂與展喜犒齊同能不戰而屈人之兵以余考之良不然燭武特戰國䇿士之先聲偷取一時之利其實兆鄭二百年晉楚之禍者燭武為之也何則鄭之大患在楚而唯秦與晉合則力足以抗楚庇鄭而無患往者齊桓嘗勤鄭矣卒之楚患未巳甚者江黃則為楚所滅獨至城濮之役晉合齊秦攘楚楚力屈逺遁而鄭乃得安意事晉今一旦秦晉以小嫌伐鄭其實主兵者晉也為鄭之計宜屈體以求成於晉晉退而秦亦退秦晉之懽不失則晉之足以庇鄭者如故也乃間秦撓晉用三帥戍之未㡬秦旋圖晉使晉襄不禦之於殽而鄭蚤為秦滅矣一自殽之師起而秦晉之仇不解楚且乗間以合於秦使晉力疲於西不得復致力於東楚得日翦東諸侯而無忌鄭且駸駸日逼矣夫秦晉楚匹也燭武苐知當日說秦可以紓二患不知啟秦窺覦之心而又多一秦患幸而殽師扼之而秦患不至而晉勢孤力不能抗楚而楚之禍方深厥後秦晉之仇二百年不解而鄭國晉楚之禍亦二百年不息犧牲玉帛待於二竟猶不得免是誰之咎哉晉悼之興結吳撓楚楚之有呉患猶晉之有秦患也楚勢稍屈而鄭亦得以稍安然呉卒肆橫齊魯且惴惴焉向使秦晉合力足以制楚而有餘無用召吳中國不特無楚患並無吳患矣余反覆晉楚二百年事追原禍始未嘗不歎息於燭武之一言為之階也後之當事變者長慮卻顧審擇所從母偷一時之利而釀百年之害致蹈燭武之故智哉衛蘧伯玉論
  余觀伯玉世稱大賢夫子亟稱之及觀左氏𫝊於襄十四年孫甯逐其君衎逮二十五年衎復入伯玉俱不對從近闗出曰嗟乎左氏所稱殆不可信如果有之是春秋之馮道也尚安得為伯玉乎哉且夫子之作春秋將以嚴君臣之分立臣子之防使為人臣者盡忠不貳以事其君今以伯玉此舉為合道是使後世之偷祿取容全生苟免者有以藉口與春秋之志違矣夫食人之祿者死人之事𫝊曰謀人之家國危則亡之當孫林父之以謀告伯玉也伯玉能正色直辭以折之使不敢動上也不然乞師大國討孫甯之罪而復其君次也不然則逃之深山終身不復出又其次也乃衎出而臣剽剽弒而復臣衎有事則束身出境無事則歸食其祿視其君如奕棋漠然不闗其慮是五代之季畔亂反覆者之所為而謂伯玉出此乎哉或謂伯玉身非正卿故委蛇以合道又非也夫位之崇卑不同而其為人臣子則一也今有人慾刼質其父謀之其子更十年而復歸之其子乃恝然不顧其父之出也聽之其父之歸也復受之是尚安得為人子乎或又謂衛侯之出其君實甚晏子所謂非其私暱誰敢任之者非歟曰晏子之論後世猶有非之者況獻公之出特以不禮於權臣而孫𡩋謀先非有淫昏不可道之行尤不可與齊莊之弒同日語也子朱子乃引為卷而懐之之證余疑其事而急辨之如此曰然則左氏非實錄歟曰左史一也史於武公之徳而謂其弒共伯而自立豈弒立之事亦有可信者歟列國謚法考
  鄭夾漈著謚法略謂謚有美而無譏臣子當大故之際而加譏貶於君父非先王之法楚頵謚之曰靈不瞑曰成乃瞑此變夷之習也嗚呼鄭氏好為異論而不自知其顯同於始皇之見且鄭氏獨未聞孟子乎名之曰幽厲雖孝子慈孫百世不能改孟子係周時人幽厲豈非惡謚其踈謬不待辨而可知矣廼余遍考春秋之世通君臣皆有謚者惟魯衛晉齊四國為然然皆卿有謚而大夫無謚公族世卿有謚而庶姓無謚其餘逺國如秦楚中夏如宋鄭則君有諡而臣無謚至呉越徐莒則君臣皆無謚秦之蹇叔百里奚楚之令尹子文孫叔敖子重子反皆位為正卿著有功業不聞以謚稱也宋華元向戌無謚鄭之子皮子産子太叔皆赫然著見於春秋之世而後世不聞以謚稱二百四十二年莊公世惟一公父定叔僖公世惟一皇武子襄公世惟一馮簡子哀七年有駟𢎞別為桓子思九年有罕達為武子賸然杜註惟於公父定叔及駟𢎞明之曰謚其餘則無註又晉語鄭簡公使公孫成子來聘韋注云成子子産之謚此苐見於國語而左傳則無之至魯衛齊晉得謚者最多簒弒之賊如魯共仲季平子衛之孫文子甯惠子齊之崔杼晉之趙盾無不有謚而衛之史魚蘧伯玉無謚孔子大聖人亦無謚則以異姓非世為卿晉以祁奚叔向之賢而無謚則以雖公族而非為正卿晉有非公族而得謚者惟樂王鮒一人則或以晉君之嬖而為范氏私人之故夫易名之典起於周公當時以直道行之而其後世惟論爵秩之崇卑且為世室大家所竊據而虛稱美號加於簒逆之賊如慶父之為共意如之為平謬盭尢甚周公之後裔且然況其外餘子乎子貢與孔子尚論諸賢如孔文子公叔文子二人斤斤有循名責實之思而仲尼之卒哀公作誄子貢不聞請謚意其時已成習尚雖孔子大聖不得援公族之例以請歟此外如陳之轅宣仲公孫貞子蔡之聲子邾之茅成子他國行謚亦間有之然𫝊文闕畧莫可深考吳越之君如闔閭勾踐皆無謚故以延陵季子之賢而亦不得謚成十四年莒子朱卒楊氏士勛曰渠邱公也葬須稱謚莒無謚故不書葬徐子章禹亦無謚是則蠻夷之俗不知有謚而鄭氏之言顧反之此尢不思之甚也夫諸國之無謚用夷禮宋之無謚因殷禮獨鄭為王室懿親冠葢交於中國而其謚見於傳者寥寥止三四人然其行事皆不概見於春秋其顯然著名者則無謚此不可解者余為列其端緒以俟後之君子博考而得其故焉
  春秋大事表卷四十九
<經部,春秋類,春秋大事表>



  欽定四庫全書
  春秋大事表卷五十
  國子監司業顧棟髙撰
  列女表
  周家世有婦徳自周姜以迄任姒世嗣徽音文王后妃化行江漢其易汙亂以貞信豈一朝一夕之故哉逮春秋之世四百餘年禮教陵夷衛興新臺之刺齊有南山之行魯以秉禮之國再世女禍文武之家法盡矣吾夫子作春秋內大惡諱而夫人姜氏㑹齊侯於防於穀如齊師享祝邱繁稱不殺豈非著其淫佚不道為世鑒哉夫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是以春秋卿大夫家咸淫姣失行外於禮法通室易內怙不知恥春秋大書紀叔姬宋共姬之卒葢欲撥亂世反之正而或謂叔姬不當歸酅共姬女而不婦聖人書之以示譏一何刺謬乎余倣孟堅遺意將春秋列女區為三等最上節行其次明哲下則縱恣不度因而亡國喪家戕夫殺子者有之嗚呼鑒茲行事變亦備矣輯春秋列女表第五十














<經部,春秋類,春秋大事表,卷五十>






  案晉懐嬴魯施孝伯女俱係失節婦人而非其罪且其人亦頗明了見事機識道理然無可褒如後世蔡文姬一流息媯委身事仇更下一等然自入楚以後未聞失檢即有子元處王宮事而不著其淫通事跡魯鄫季姬左氏傳與公羊各異然諸儒謂宜從公羊姑闕疑俱沒其名不列可也鄭雍糾妻齊盧蒲癸妻雖與淫肆殊科然亦人倫天理滅盡矣特附於列女之下用志春秋世變之極雲十月下浣又識
  衛夷姜晉齊姜辨
  左𫝊衛宣公烝於夷姜生伋子晉獻公烝於齊姜生太子申生説者因謂芝草無根醴泉無源愚嘗反覆核其年而知左氏之誣也據閔二年傳惠公之即位也少杜註謂葢年十五六宣公之在位止十九年而朔尚有其兄夀則奪伋妻之事計當在即位之元二兩年伋年可娶亦必當十五六而宣公之兄桓公凡十六年而為州吁所弒則烝夷姜當在桓公即位之初年矣凡先君之妾媵嗣君當嚴閉深宮無有他公子得濁亂宮掖者而宣公為公子時又出居邢逺寄他國無由得近借令有之亦當閟不令宣何乃顯然屬諸右公子猖狂無忌如此且夷姜何人當即莊姜之姪娣也而右公子即宣公之兄弟莊姜嚴正惡州吁之好兵豈反不惡宣公之淫亂而石碏老臣謀國手定州吁之難創深痛鉅豈有迎穢跡彰聞之公子而奉以為君此萬萬必無之理至獻公之於齊姜事尢不類左𫝊莊二十八年晉使太子申生居曲沃重耳居蒲夷吾居屈係晉獻公之十一年若申生是烝武公之妾所生想當在即位後年不過十歳重耳夷吾必當更幼以三稚子守宗邑與邊疆適足啟戎心而使民慢何謂威民而懼戎又僖二十八年杜註謂重耳年十七而亡亡十九年而反合共三十六年至此年四十據此則重耳守蒲時止六齡耳尤不可當重任觀楚子曰天假之年而除其害時楚子年已五十而謂人四十者為天假之年可乎案史記重耳奔狄時年四十三歸國時年六十二則城濮之戰年已六十六與左氏假年之說相符合計守蒲時年三十二矣而申生居長則其生當在獻公為曲沃世子時是時武公暴起方圖並晉志意精明豈有縱其子淫昬之事即使有子豈宜復立為太子唐之髙宗不聞於太宗之世而先通武后也竊意夷姜齊姜皆二君未即位時所娶之適夫人後因寵衰見廢橫加之罪左氏因而甚之耳史記俱不及烝淫事於衛則曰宣公愛夫人夷姜生子伋以為太子於晉則曰太子申生其母齊桓公女也曰齊姜史公亦喜談女徳者而於此二君則母曰夫人子曰太子絶無曖昧不可道之事此尢信而可徵者也夫宣公奪子婦獻公惑驪姬以致大亂㡬亡國俱無足深道獨惜伋子之兄弟爭死申生不敢明驪姬之過為千古之純孝而其母蒙不韙之名不得不為之辨為考其年之先後而論著之如此
  此華子師茂之説余為申其意而作辨噫讀書不具隻眼多為古人所誣鄭氏康成箋匏有苦葉雲刺夷姜而取証於雉鳴求其牡一語竟似襄夫人之欲通公子鮑矣罪狀輾轉増加夷姜有知得毋叫寃於地下乎乙丑六月上浣八日復初氏識




  春秋大事表卷五十



  欽定四庫全書
  春秋大事表
  國子監司業顧棟髙撰
  附錄
  輯春秋大事表竟漫為長歌繫其末
  十年熟覽春秋史萬里山河在眼底逺近迂直俱能詳征伐屯戍堪指擬魚臺親到觀魚處茌平舊說㑹盟址東昌府茌平縣即齊重邱襄二十五年諸侯同盟處也商邱重問宋遺宮臨淮吳楚戰爭壘諏咨訪問無遺失案之圖書良一軌乃知前日漫說經指點東西竟誰是嗚呼春秋幅員不及今之半列國繡壤紛相亂虢滅西偏肩背捐申亡中間腰膂斷遂成晉楚平分勢猶賴晉家隄潰岸向戌弭兵失真計坐令蠻夷沸淮漢列侯僕僕晉楚廷往來叅錯如流星千乗不能理國事一年強半疲踐更犧牲玉帛比前倍不死戰鬬死橫征鄭當孔道患猶劇郊勞贈賄無時停國僑邱賦豈得已糗糧扉屨供行李盟㑹爭承日至昏當日支持亦難矣我讀春秋三歎息戰爭和好俱無術今當四海為家世蠻觸紛爭往何處
  寄秦子樹灃 京邸三十韻兼柬蔡子宸錫吳子大年癸亥
  經學肇淵源實惟我舅氏閉門四十載著述浩難紀餘膏溉後人愚也叨染指蔡子亦勃興不謀而同軌鑽研事三禮註疏繁且哆余著宮室圗三代遺基址蔡子有禮傳精入毫芒裏質齋兩昆仲大年號質齋與賢弟遵義並以經學名世臭味畧相似易傳與春秋著論各宏偉秦子年最少味經得經髄味經秦子別號窮經著實用穎銳尤莫比治河洞古今鹽筴析源委乗時並髙翔稽古光有煒而我守窮廬麟經究終始諸儒論積薪不肯隨諾唯編年從周正紀事因魯史朔閏補長歴輿圗看聚米紛紛日月時瑣瑣爵名氏一掃支離障庶得筆削㫖謬誤斥公羊災異嗤董子州次而部居分肌兼析理為卷四十九為目四十四後復増六項所恨帙浩繁未能致雙鯉良友兩三人無由攻疣疻舅氏有從孫謂華子師道貫穿窮根柢郵筒數往來辨論析朱紫佽助良不淺剸割豁頑鄙此事有由來先河而後海十年粗告成吾友當心喜天逺
  帝城闕白雲空徙倚
  樹灃答和
  六籍聖所貽紹述賴百氏紀綱天地人厥功焉可紀精言與大義歴歴瞭如指性功達治術出處均一軌胡為後世士觸目驚且哆如構九層臺版築傾基址又如舟失舵簸蕩風波裏禮器及車服誰復求形似吾邑有顧翁復古氣雄偉窮年抱遺經含咀吸真髓脫身塵𡏖外清曠莫與比擁書萬卷樓尋源必迄委初年學古文下筆輒光煒尚論愛司馬年譜究終始先生曽著溫公年譜神交若投契覿面相應唯詎止𫝊賢蹤裨補先正史三禮圖宮室古意追釋米穿穴暨春秋三𫝊列硯幾創成大事表務合筆削㫖書成忽十稔作歌告諸子謂蒙守朴學謬與談名理反覆㡬百言窔奧得三四欵欵尺素書殷勤
  附尺鯉軒朗豁雙眸不啻脫痏疻所恨久離索末由竟株柢先生名山業塵垢視青紫髙風式郷閭立志起頑鄙嗟余日荒落勺蠡難測海持示蔡與吳入手先色喜何當返柴荊百尺容攀倚
  留別程風衣四十韻兼論春秋大事表癸亥
  嚴冬迴棹氷凌兢故人送我河之濵畫作山水平逺幅幅中不覺生陽春長歌贈別慨且慷臨岐握手何徬徨江水蒼茫界南北感君此意同深長我滯淮濵經兩歲相見聚談無別事春秋往復累百千夢寐宣尼得微意君每一見輙歎絶此論從今應不易疾讀數行曉深處髙吟拍案為擊節一從公穀恣狂瞽杜孔啖趙㡬清楚康侯旋復起支離至今迷濛如宿莽東海刋行數十家徒滋衆說紛相挐節齋程氏端學則堂家氏鉉相祖述夾漈鄭氏樵益復重蒙遮三家皆以春王正月為夏正學者見之重結膈茫茫大海誰與適引經據論各成書彌縫更復無瑕隙從此求經經愈逺沿枝尋葉忘根本譬如白日障浮雲終古黒夜増煩懣獨有元儒張翠屏張氏㠯寧力持周正豁沉𡨋諸儒贅論如落葉酔夢叢中我獨醒其餘亦各有長處未免拘執多回䕶鯫生短視彳亍行十歩回頭五歩顧讀書要當登天衢極目千里窮所如宣尼微㫖今何在只是當年據實書我從遺經尋義諦盡掃紛紜諸則例褒貶微情倐忽分應看當日居何勢少陵一代千首詩天寳肅代不同時太平離亂俱有作討賊銷兵各異辭世儒強解從一律刻舟膠柱拘形跡寒暑一令同衣裝夏著綿裘冬衣葛是皆於事未熟覽致令經義從幽闇以管窺天天一隅誰知頃刻雲霞捲從古知人須論世世態變遷褒貶異白衣蒼狗自昔傳何況春秋是末季義理人心所同然屬辭比事得真詮求之太宻逾遼逺至義要當在眼前鑽穴十年如攻城一畨攻破一畨平於今觸處無停滯鼔枻中流自在行君今惠我春風圖山平水逺足歡娛髣髴窮經得意處目不給賞堪怡愉多君知言兼好我臨別緒論陳瑣瑣更繪新圖送逺行乗風擊楫無掀簸
  程啟生贈詩五十五韻甲子
  憲廟昔臨御恩波覃八極渙汗其大號邱園交東帛維時承平久化成邁往昔里巷聞絃歌窮陬務脩飭聞命各戎裝爭先赴上國儒冠旣峩峨征車復奕奕或懐隋侯珠或握荊山璧或披蘭苕新或掣滄海碧鳴珮集 丹陛心情接虹霓就中星斗寒鉅儒出無錫讀書破萬卷性同杜氏癖著述窮歲年鑽研入無隙宣尼生周季仰窺王跡熄然後作春秋萬古垂法式筆削見是非義存三代直當時㳺夏輩欲贊空太息如何後世人無端奮私臆丘明見國史事實頗能核傅㑹雖時有網羅著勞績齊魯多陋儒厥惟髙與赤鄒夾未有書莫由問失得三家遂鼎峙左氏仍後植自茲口説滕聖經嗟晦蝕功令尊胡氏學子守之墨首先革周正先聖寧蹙額一褒復一貶譸張令人惑褒貶本所無安用常唧唧忍使日月光蔽虧重雲黑先生蹷然興掃除不遺力百家咸披
  靡似用大師克煌煌大事表卷軸日盈積發憤闡闕文塵埃教蕩滌曲說從此廢禾稼駈螟螣上則考天時殷勤補長歴下則綜形勢聚米圖疆域僣禮與敗度亂賊暨戎翟事事闗大義臚列各就職載觀交兵篇往來正如織旌旗猶在眼開卷若憑軾晉楚爭夏盟宋鄭困行役向戌忽弭兵難免司城責五材民並用戎懼存法則霸統經再變王猷竟永塞人慾日橫流瞻烏更誰適竊取有深意肯令鯫生識君書出雖晚重到杏壇側鐘磬鏗然鳴清音動四壁憶昔鴻詞徴余亦預末席客居郊壇西頗愛厥境僻涼風下庭梧朝昏玩羲畫㝠㑹得懸解忽然塵慮釋與君偕罷歸十載臥泉石著書曩未成今也喜大獲假令留青瑣茲業諒俱寂深荷皇天慈慨然増感激
  與楊農先書丙寅
  憶在 京師於貴宗清寧兄處接見閣下此時失於請教放廢以後發憤尋繹舊業時有從問字者桐城方望溪先生傳語敝門人老先生古文為當今作手而恨其文不得見私心想望久之去冬於鎮江黃副使處獲覩大作黃太夫人韻語墓誌質實古勁可繼半山之後乃始頫首歎服知望溪之賞鑒為不虛而三十年前之失於交臂為可惜也敝邑去郡城不百里而閣下宦逰日久間一乞假南歸不能訪知的實無從請謁懸懸之誠匪朝伊夕矣茲有請於左右者某自癸卯旋里迄今㡬三十年然不敢一日自墮棄思春秋一經為聖人經世之書顧以𫝊而明亦以𫝊而晦一晦於公穀之以日月生義經杜孔啖趙及有宋孫明復劉原父之駁辨而差明再晦於康侯之以復仇立説宋明以來屢經駁正而聖人書法終未大明於世又有私意小智盡棄三𫝊臆度傅㑹橫空造作如趙氏經筌黃氏通說之流雖間有長處而得不償失功不補過至春秋行夏時及不書即位為夫子貶削則自三𫝊以來未之有至宋儒始入障霧謂聖人以天道寓王法改本朝正朔擅貶斥君父此尢傷教害義之大者而歴代名儒如鄭夾漈家則堂程積齋三家俱祖其說連篇累牘引證經𫝊見則堂先生詳説程積齋全引入或問中其說愈牢其蔽愈甚東海列置經解中學者震於其名不敢違異有終身讀春秋至老死與聖人之意大悖者為此不自揣量夙承先師先母舅遺教創為大事表一書州次部居旁行鈎貫積久成多為目五十先列前儒精義次及近代名家末申己意為敘論考辨說共百三十餘篇家貧客逰不能效書生伏几據案執管吚唔篷窗輿底風雪交作又或廣廷大讌絲管喧闐嘿成腹藁已乃考訂書𫝊刪其牴牾時復自笑後之視今猶今之視昔安知後日不為覆瓿具乎然區區之用心則已苦矣本無意授梓去冬望溪先生有書來雲戒為時賢作序已三十年今務必破例為之諸生輩用此捐資付刋已成三分之一除未經成卷外謹將刻過諸卷併序文及凡例總序草釘成本呈上左右雖未成書而大意已畧具伏惟老先生負當代大名與望溪先生唱和大江南北乞憐其志意收其一得作為雄文弁諸首簡榮踰華袞矣貴邑蔣東委先生亦屬向所傾慕容當致書續求聞來春欲乞假南旋能乗興到舍間萬卷樓共相討論幸甚
  望溪手東乙丑
  承示春秋表諸序乃知老先生始仕而顛乃天心玉成使有得於古有𫝊於後也僕戒為時賢作序三十餘年今必破例為之老病不能為揖讓之禮故不見一人先生若枉存自當披豁泉石間
  穆堂手柬己未
  春秋一書棼如亂絲得好學深思如年兄者閒中排比並為著論可謂抱遺經究終始矣
  文叔手柬丁夘
  前讀尊著春秋大事表正少總敘一篇今得見示極妙鄭莊公後論更勝前篇晉狐偃三人論及夷姜齊姜辨皆是核實定論非弄巧翻案也已刻表七本昨收到俟讀竟轉送望溪先生抄本一冊目錄八葉綱領九葉偶筆五葉都繳上乞驗收嵗暮歸便當奉𠉀如或不及則拙序必寄到但恐不足用爾率佈不盡
  東委手東戊辰
  昔在淮海處相遇已不復記憶辛丑之春曾於郷前輩錢絅菴座上一望見顔色亦且三十年矣每於華芋兄處詢老先生起居及所著述渇欲一聆清誨而相去百里兼以衰年杜門竟弗克如願悵怏何既頃忽接讀來翰恍若有隕自天兼示總敘等篇雖未獲窺見全豹而議論鑿鑿直開千古混沌其規模宏大條理精宻朱子所謂許大精神者於此見之自有春秋以來得所未見其於𫝊世行逺也何有屈指五月間急欲得全部一觀以開茅塞也鄙序無足為重輕轉幸可附尾承不棄閱全書後自當勉力為之但恐衰病之餘力不從心耳
  韋軒手柬姓華氏名孳亨
  前捧讀春秋序論十數篇見地超卓詞意曉暢𫝊世何疑惟人物一表頗未愜意孟懿子殺郈孫伐公徒罪在不赦今特著論以雪其枉而斥左氏為誣人未必信也歐陽公春秋論引據確切辨析明快而篤信三𫝊者猶不以公言為然甚矣翻案之難也欲斥左氏為誣必尋頂針破綻方可折服其心今但據孟僖子病不能相禮一段謂何忌嘗師事孔子然家語及史記弟子列𫝊無懿子之名學宮配享無懿子之位是不得與於七十子之列明矣孔子已墮郈與費孟氏獨不肯墮成定公自圍成而不克知懿子非能服膺孔子而伐公徒之事非其所必無矣未確見左氏之誣而遽赦懿子之罪其為平反歟為失出歟俱未可知未可知寧闕之可也而人物表躋之首層賢聖之列使居叔孫昭子之上人必駭然矣石之紛如無他事其見左傳者獨死於階下四字耳謂死難不得為忠臣遂貶入佞幸雖說本胡文定終覺太苛何懿子之幸而紛如之不幸耶宮掖小臣非晏子比無知簒位非崔杼比變生倉卒不死則從賊耳以死為非必以從賊為是此豈公道耶漢書古今人表非孟堅筆乃女弟班昭所續議者紛然品題古人良亦未易願更加詳慎至孔子請討陳恆程子謂宜告天子方伯已極迂踈胡氏謂宜先發後聞尢為悖謬吾弟謂孔子為司冦時則可此甚不然司㓂非掌軍旅君相不聞兵何從發且欲討無君之賊而先自蹈專擅不臣之罪豈復成孔子論理則大不順論勢則必不行況胡氏以責告老之大夫真乃不成說話亟宜一筆抺去豈可復凂齒頰而汚簡牘乎略陳固陋顒俟裁奪期亨頓首答復初柬一辛酉   華玉淳字師道韋軒子
  承命輯春秋官制表具槀呈上古今官制因革論世者所宜究心而左氏一書尢可與周禮互相證王朝之官惟宰四見於經劉原父以為冡宰獨書見任之最重與穀梁義合而公羊以宰咺為士宰渠伯糾為下大夫杜註亦以宰咺為宰夫不知冡宰紀法之守而下賵諸侯之妾聘簒弒之君故書以示譏若下大夫與士何為特著其官乎侯國三卿禮記正義謂司徒兼冡宰司馬兼宗伯司空兼司㓂其下有五大夫為小宰小司㓂之屬魯有三卿而臧紇為司㓂孔子亦為司㓂是小司㓂也羽父請為太宰葢求特設以寵已而夏父弗忌為宗伯則如他國之宗人其職近乎卜祝之間非卿官也不然是魯備六官矣宋以左右二師司馬司徒司城司㓂為六卿而別有太宰少宰晉廢司徒為中軍而士蒍為大司空尚為卿官其後立六卿以三軍將佐為號而司馬司空皆大夫為之依類以觀則當時列國設官之踰制亦可見矣愚意數國共有之官當以官為經諸國為緯庶合表體而列國互異處亦瞭然但大小有二十國一行中列橫格二十未免作字太細今分周魯宋晉齊楚鄭為七國餘國設官頗少合為一格而一國獨有之官別著於後至官之崇卑及其職掌與周禮或同或異則備引孔疏及二鄭賈服之說以相考庶讀者於此處留意並可貫穿周禮一書亦讀經之一助也
  答復初柬二壬戌十月
  來示氏族世系表可合為一著其始祖則為世族詳其子孫昭穆則為世系極當然此二表俱草創垂就體例既殊亦不必合惟世系表必先表明某氏著其得姓賜族之始而列國卿大夫凡四十餘族不容于姓氏中更加詳註其支分派別如魯仲孫之後為子服氏叔孫之後為叔仲氏東門氏別為仲氏及子家氏晉之趙氏別為邯鄲魏氏別為令狐旣于姓氏表備著本末則世系中宜從略彼此可互考也又氏族之分當以國姓為權輿歴代紀事年表及通志路史俱有舛譌今一以傳文及註疏為據疑者闕之如此則爵姓表似嫌複出且必有異同處須一檢勘所諭韓歐曾碑誌言及氏族者宜附入然唐以前諸史所載姓氏源流處甚多如楊子雲沈休文自述先世俱與春秋氏族有闗係其餘與經傳無渉者自當略而不論容草成統俟裁削
  答復初柬三甲子三月
  有條見示朔閏表致為細宻然其中可商處尚多得暇當一檢校此項本難着手今法以合朔時刻定月之大小中氣有無定閏之先後而古歴甚踈不得以今法為凖杜氏只就經𫝊所有日月排成長歴未必盡合春秋時法今更出杜氏後二千載而謂所定月大小日甲乙置閏後先一一脗合此必無之事也晉語十月惠公卒韋昭注云內傳在九月而此雲十月賈侍中以為閏在十二月後魯失閏以閏月為正月晉以九月為十月而置閏也然則列國之歴又各有不同因此疑經𫝊日月參差未必盡闕誤或赴告有異也最可異者先儒見經文兩書閏月皆在嵗終遂謂古歴閏皆十二月以此解左𫝊歸餘於終不知閏所以定時成嵗若每閏必在嵗終何以定四時竊意閏者附月之餘日也積聚餘分至中氣在晦則當置閏是謂一終所謂歸餘於終者如此元楊恭懿上授時歴奏雲暴秦焚書廢古偽作置閏嵗終西漢因之然則史記漢書於太初未改歴前屢書後九月乃仍秦歴非古法本然也左𫝊再書日南至僖五年正月辛亥朔以宋紀元金大明歴推之得壬子後左傳一日昭二十年正月己丑朔以宋統天元授時歴推之得戊子先左𫝊一日紀元大明得庚寅亦後一日明大統歴則得壬辰更後兩日穆堂先生春秋年譜自雲節氣中氣俱備此必以今法推之恐未可據以定春秋時歴也
  答復初東四甲子九月
  春秋田賦軍旅一項極有闗係増入甚善然見於經者惟五條晉州兵鄭邱賦俱𫝊中事似宜加一附字至晉之毀車崇卒越之句卒乃一時臨陣權宜之法非經久之制與前數條有別𫝊中如先偏後伍伍承彌縫及廣有一卒卒偏之兩此類甚多似不必載晉始易一軍為二軍後立三軍又増置三行後又立六軍上擬天子中間或罷為五軍四軍終春秋世凡數變此軍政之大者玉淳初輯官制表於晉軍將止載遷擢更代之大凡至軍制變更諸卿始末宜於中軍表見之亦可于軍旅官制二表互相發未審合尊意否
  寄復初柬五乙丑十月
  數日來與舍弟師茂披讀春秋地形口號深歎援據精核當日星分繡錯之勢瞭若指掌即以詩論亦自獨絶千古玉淳嘗愛杜工部河北諸節度入朝口號以為龍標太白固是絶句勝塲不若老杜此詩髙文典冊足繼雅頌今表叔乃復以比興之體與鄭康成杜元凱爭席於此道中別開生面矣近代釋地理者惟江村宛溪猶不免有誤使兩先生當日即有如表叔者與之上下其議論指其謬誤而更正之當必快然無遺憾以古揆今表叔欲成一書為不朽之業亦當不厭人之進其異說也師茂干輿地沿革頗留意因與反覆究晰得可疑者數端敢條舉如左以備採擇
  第十首晉疆直抵延安府白翟遺墟舊帶襟按白翟地入晉未知在何公時僖三十三年晉人敗狄於箕郤缺獲白狄子杜註故西河郡有白部胡宣十年晉師白狄伐秦成十三年呂相絶秦曰白狄及君同州屢見經𫝊江村謂文公初伯讓白狄開西河不知何據然亦非韓戰前事也延安在韓城之西北秦都鳯翔在韓城之西南自鳯翔至韓城不經延安以是釋冦深於地形亦未盡合後章有晉疆早徹漢新豐之句此正在韓城之西雍之東足解宼深之疑矣葢韓原在黃河西岸晉人所恃以守河者也韓原守則黃河之險晉所獨據韓原失則黃河之險與秦共之秦師及韓晉始得聞方且興師卜右視師往返而秦兵不曾踰韓以東一歩則韓之足以捍秦而為晉之重地可知如此則雖謂韓原直與秦接界而秦兵一渉韓境即謂之冦深可矣文二年秦伐晉晉人禦之戰於彭衙彭衙秦地也哀十一年齊師及清清齊地也而冉有已勸季氏禦諸竟蓋知敵兵之來必迎而距之境外勿使其戰於我地況韓原為必爭之要地乎
  第十三首晉人滅潞收遺地逼近齊疆遂戰鞌註謂晉地跨有東昌曹濮之境按赤狄潞氏國都在山西潞安府其邊邑直至今直𨽻廣平府之永年縣留吁鐸辰俱在今潞安府境甲氏在今廣平府之雞澤縣如是則晉收狄遺土亦至永年雞澤而止其廣平東境屬邑已非晉有左傳明有及衛地之文都邑表亦以師從齊師於莘為衛地則東昌曹濮間當為衛曹兩國境
  第二十四首漫說海邦魯所屆詩人頌禱尚從虛按今江南海州春秋時屬魯東際海南近淮魯頌所稱指此不得謂虛又登萊之地斗入海中三面皆海故海州雖在登萊西南而已濱海齊未滅萊棠之前其東北境亦濵於海所以得魚鹽之利然則菅仲對楚使之雲亦非虛誇也
  第五十二首秦人滅鄀志南圖楚卻移都好避吳按鄀有二舊鄀在今南陽府內鄉縣即僖二十五年秦晉伐鄀文五年秦人入鄀是也新鄀在今襄陽府宜城縣即定六年楚所徙都也詳詩意似合二鄀為一矣
  第五十三首註秦之河東即晉之河西二語未的秦始征晉河東當在今山西之境若仍在河外則韓原正在河西戰勝之後秦竟不曾乗勝東略晉地恐非事實且徒父渉河之占亦為不驗矣秦歸晉河東是只與晉以河為界陜西同州府秦仍有之及文二年晉取彭衙以後始漸開復河西舊疆耳秦伯師於河西自在黃河西岸魏人在東自在黃河東岸觀下文既濟魏人譟而還明隔一河豈可謂即一地乎
  第五十四首大峴闗山古穆陵按僖四年傳楚使詰齊桓不宜輕渉楚地故管仲對以太公本有徵諸侯之責先王賜其足跡所及南可以至穆陵今日來此乃脩舊職文氣一貫若穆陵近在大峴不足以塞楚使之口是時齊境尚未及河以西至於河句推之則無棣穆陵俱別有在杜氏漫註皆齊境後人傅㑹於是溝曰無棣闗曰穆陵俱在今山東之境矣
  第五十五首平陰廣里肇長城按平陰舊有城𫝊言塹防門而守之廣里是於防門外作塹橫行廣一里非築城也築長城係戰國田齊時事
  第八十四首註開州又東北為汲縣即衛之南河按汲縣在開州之西南時晉欲假道而衛不許故還自南河濟則南河不屬衛可知杜註從汲郡南渡出衛南而東是也從汲郡南渡者南河在汲郡非汲縣在南河也若衛許假道則從汲郡東渡矣是時黃河東北流今衛輝府東南兩面皆河也
  第一百首豫章廬皖及饒州六見經文跡可求漢代郡名非昔地南昌尚隔楚江修按漢志豫章郡贛縣豫章水出西南北入大江豫章水即今章江也從南安府之西南東流折而北經贛州府與貢水合又北經吉安臨江二府南昌府城西北又東入鄱陽湖水曲曰汭豫章之汭即今章江入湖左右地也漢豫章郡正以豫章水得名為今江西全省之境初非専指南昌特春秋時則更廣並跨至江北耳謂當日吳楚交兵未嘗至南昌則可謂南昌在春秋時獨不得稱豫章則不可謂豫章之汭與漢豫章郡無涉尤不可也至柏舉之戰吳人舍舟淮汭自豫章與楚夾漢此則與漢豫章郡懸隔然謂豫章即淮汭今日夀州地亦非也夀州即州來時已屬吳吳乗舟從淮來過蔡而舍之故沈尹戍欲毀之以絶其奔逸若吳人未出境即陸行千里至漢北亦不可謂之舍舟直是不用舟耳陸行而出即可陸行而歸沈尹戍何苦不逺千里輕渉吳地毀其不必用之舟乎 左傳六豫章杜註於前則曰江北淮水南於後則曰漢東江北地是淮之南漢之東江之北皆有豫章地而未嘗明指某地為豫章昭六年楚薳洩伐徐吳人救之令尹子蕩帥師伐吳師於豫章伐徐是一人伐吳救兵者又一人則徐與豫章自是兩地昭十三年楚師歸自徐吳人敗諸豫章明是扼其歸師今求豫章於徐而謂泗州為楚豫章地未見其必然也昭三十一年呉人圍弦左司馬戍右司馬稽帥師救弦及豫章吳師還楚方及豫章而呉師即還正謂其不能相及則豫章非即弦地可知定二年桐叛楚吳子使舒鳩氏誘楚人曰以師臨我我伐桐為我使之無忌秋楚囊瓦伐吳師於豫章呉人見舟於豫章而潛師於巢冬十月呉軍楚師於豫章敗之遂圍巢克之此蓋吳欲伐巢而防楚救之故先誘楚師臨吳境使楚人疑呉方禦楚無暇伐巢一邊見舟豫章一邊潛師於巢則巢與豫章亦是兩地今以盧州府之巢縣為楚豫章地亦未見其必然也
  補遺第一首與前第四十五首事同而論異然兩有未安葢越既滅呉文種死范蠡去其不能與楚爭亦勢所必至楚東侵廣地僅至泗上則泗上以東仍為魯越接壤無礙於朝聘征伐之徃來而朝聘征伐亦不必壤地之相接國都之相近也漢志琅邪郡琅邪縣註越王句踐嘗治此起館臺宛溪亦云句踐嘗徙琅邪曰嘗治曰嘗徙則是不常都也越絶等書言其暫史記要其終耳左𫝊哀二十四年閏月公如越二十五年六月公至自越若越都近在琅邪豈必踰年始歸乎又按史記越世家句踐渡淮南以淮上地與楚當在今徐潁之境又歸魯宋故吳所侵地蓋亦自知力不能有而棄之無疆以與齊楚爭強而滅非亡於蹙地也第四十五首註雲今日揚州淮安之地盡棄與楚所以五世至無疆為楚所並亦未盡然
  以上數條以道理形勢推之殊未合不敢不獻其疑此卷為山川都邑疆域險要諸表之總萃一有未當則數處俱有改易半江方就萬卷樓畫輿地圗於地形曲折必有定見請以此商之並望於諸表中一加討究幸甚




  春秋大事表附録
  讀春秋偶筆
  春秋一書一以存綱紀一以紀世變如吳楚本僭稱王春秋止書曰子又如吳楚之君不書葬此聖人之不因魯史特削以示義所謂存綱紀也又有世變所趨不得不存之以紀其實如楚始書荊人繼書楚人後書楚子此因其勢漸盛交通於中國魯史書之聖人亦因而不變所以紀世變也若概書曰荊則蠻夷猾夏之實轉不可得而見乃或以為嘉其慕義而進之或因一事之合禮而褒之皆非也罪莫大於觀兵問鼎而聖人書曰楚子伐陸渾之戎諸儒又將何說哉
  春秋中葉或前書楚子後書楚人又書楚師後又復書楚子諸儒以為褒貶所係皆非也如城濮柏舉俱戰稱楚人敗稱楚師葢立文不得不如此爾其餘或書爵或書人以君不在而大夫將則稱人或以討賊之義予之則稱人宣十一年楚人殺陳夏徴舒如蔡人殺陳佗衛人殺州吁之類是也間有君將而亦書人者如齊人伐我北鄙楚人陳侯蔡侯鄭伯許男圍宋亦義存乎其事初不以稱人為貶如以為貶則楚子蔡侯次於厥貉滅蕭伐宋圍宋其憑陵上國甚矣聖人反書爵以予之乎
  春秋有隻一書以見義者如子同生肆大眚鄭棄其師成宋亂宋災故王室亂終春秋不再見此聖人之特筆不必屬辭比事而可知者也有屢書再書不一書以見義者如桓五年齊侯鄭伯如紀至莊四年齊侯葬紀伯姬首尾凡十七年書紀凡十四事著齊首滅國而紀委曲圖存終不得免憫紀之亡而傷齊之暴也桓三年正月公㑹齊侯於嬴至冬齊侯使其弟年來聘一年之中連書六事皆為昏文姜莊二十二年及齊髙徯盟於防至二十四年大夫宗婦覿用幣三年之中連書十四事皆為昏哀姜志閨門之禍謹履霜之漸詔天下後世以閑有家之道也自桓十八年公㑹齊侯於濼至莊元年王姬歸於齊兩年之中連書九事志魯桓之見殺於齊而魯吞聲飲恨為可憐而可痛也自莊二年夫人姜氏㑹齊侯於禚至莊八年齊無知弒其君諸兒七年之中連書凡十七事志齊襄之淫恣夫人之無恥而魯莊之忘父事仇縱母淫奔更㑹狩㑹伐以取媚至元兇就殛而後已為悖天而逆理也自莊九年齊人殺無知至十三年公㑹齊侯盟於柯五年之中連書凡十一事志莊公之忘父仇而欲定仇國納子糾又見殺與齊為難至桓公定伯而後已也自僖十七年齊侯小白卒至二十七年楚人圍宋公㑹諸侯盟於宋首尾十一年連書凡三十四事志宋襄嗣伯無功荊楚暴橫莫制諸夏瀾倒汲汲有左袵之憂而晉文之出為刻不可緩也自僖二十八年春晉侯侵曹晉侯伐衛至二十九年盟於翟泉兩年之中連書凡二十三事志晉文之一戰而伯諸侯翕然背楚歸晉如日中天患楚之深故予晉之亟也自僖三十三年晉敗秦師於殽至文五年楚人滅六六年之中書晉秦楚三國凡九事志秦晉搆難晉人失援而楚得滅江滅六鴟張無忌也自文十六年楚人秦人巴人滅庸至宣十五年宋人及楚人平首尾凡十八年書晉楚凡二十事志楚莊桀驁晉伯中衰楚得挾義聲以鞭笞列國馴至入陳服鄭並得宋幾有天下之半也自宣十年公孫歸父如齊葬齊惠公至宣十八年歸父還自晉及笙遂奔齊九年之中書歸父凡八事志宣公德襄仲而寵任其子主㑹盟専征伐頓出季孫之上卒至力小任重謀去三桓君薨而身見逐也自成二年楚公子嬰齊㑹十二國之大夫於蜀至襄二年公㑹諸侯於戚遂城虎牢首尾凡十九年書晉楚凡十一事志楚勢鴟張鄭尤屢服屢叛雖以鄢陵之勝而不能得鄭必扼其要害而後乃服從也自襄元年圍宋彭城至十一年㑹於蕭魚書晉楚魯宋陳鄭凡三十四事志晉悼再伯勤宋以為伯之始服鄭以為伯之終晉盛而楚不能抗也自昭二十二年天王崩王室亂至昭三十二年城成周首尾十一年書朝猛敬王凡十四事志王室不綱晉亦失伯不能急救天家之難陵遲至十年之久也自昭二十五年鸜鵒來巢至定元年夏六月公之喪至自乾侯戊辰公即位首尾凡八年書昭定之廢立二十四事志季之強橫昭之屈辱而天下無伯之非細故也自哀元年仲孫何忌帥師伐邾至八年歸邾子益於邾八年之中書邾魯凡十一事志三家死君忘父定公骨未寒而殘虐邾國卒至吳齊交伐而後乃悔禍而存亡國也此須合數十年之通觀其積漸之時勢真如枯旱之望雨聖人之意自曉然明白於字句之外而豈以一字兩字稱人稱爵為褒貶哉
  春秋二百四十二年時勢凡三大變隠桓莊閔之世伯事未興諸侯無統㑹盟不信征伐屢興戎狄荊楚交熾賴齊桓出而後定此世道之一變也僖文宣成之世齊伯息而宋不競荊楚復熾賴晉文出而復定襄靈成景嗣其成業與楚迭勝迭負此世道之又一變也襄昭定哀之世晉悼再伯幾軼桓文然實開大夫執政之漸嗣後晉六卿齊陳氏魯三家宋華向衛孫𡩋交政中國政出大夫而春秋遂夷為戰國矣孔子謂自諸侯出自大夫出陪臣執國命實一部春秋之發凡起例逐年有發端逐代有結案有起伏有對照非可執定一事以求其褒貶也
  春秋大患在楚堪敵之者惟晉然必晉與秦合而後可制楚僖二十八年書晉侯宋公齊師秦師戰於城濮晉秦合志晉伯之所以盛文十六年書楚人秦人巴人滅庸秦楚合志晉伯之所以衰此對照也中原之要害在宋鄭晉得鄭則可屏蔽東諸侯楚得宋而患且及魯宣十五年夏宋人及楚人平而其年春公孫歸父先㑹楚子於宋此楚伯之極熾也襄十一年諸侯㑹於蕭魚而楚旋執鄭良霄不復以鄭為事此晉伯之極盛亦一對照也齊伯息而宋興宋襄死而晉興晉成景不競而楚莊熾楚莊死後幾及二十年而晉伯復盛此起伏也齊合江黃為召陵之師而江黃卒見滅於楚晉合齊秦以戰於城濮遂一戰而伯此對照也秦自殽之戰仇晉而與楚合晉伯不競者數十年晉不得不通吳以犄楚成十五年㑹吳鍾離此發端也至哀十三年晉楚俱衰而吳復熾與晉爭伯黃池之㑹此結案也齊桓之發端在北杏首欲得宋屢為興師伐鄭伐郳至僖十五年牡邱之盟宋即伐曹以與齊貳此結案也宋襄之發端在甗之戰以立孝公攘齊之伯至敗泓之後齊即伐宋圍緡此結案也晉文之發端在踐土以尊王迨其末也昭三十二年㑹諸侯城成周亦以勤王室此結案也夫子直書其事而天下之大勢起伏自見褒貶即存乎其間矣
  看春秋眼光須極逺近者十年數十年逺者通二百四十二年自桓二年蔡侯鄭伯㑹於鄧始懼楚此發端也至定四年蔡侯以吳子及楚人戰於柏舉楚師敗績庚辰吳入郢是結案志蔡之積怨而能報楚而褒即寓其中矣自僖十九年陳人蔡人楚人鄭人盟於齊此發端也至昭八年楚師滅陳是結案志陳之招楚適自貽患而貶即寓其中矣隠十一年鄭伯入許此發端也至定六年鄭游速帥師滅許是結案志鄭之志在吞許厯二百八年之久而卒滅之以著鄭之暴而中間之許叔入許及許之四遷鄭之屢次伐許圍許皆其聯絡照應也僖十五年宋人伐曹此發端也至哀八年宋公入曹以曹伯陽歸是結案志宋之志在並曹厯一百五十九年之久而卒滅之以著宋之暴而中間之盟於曹南及屢次之圍曹伐曹皆其聯絡照應也成七年吳伐郯此發端也至哀十三年於越入吳是結案志吳之暴興而亦速斃而中間之入楚破齊與晉爭伯皆其倐忽變幻也隠四年書翬帥師而十一年有鍾巫之禍宣二年書公子歸生帥師而四年有解黿之禍宣元年書趙盾帥師趙穿帥師而二年有桃園之禍成六年八年九年連書晉欒書帥師而十八年有匠麗之禍此起伏之在十年以內者葢弒君有漸其大要在執兵權不至弒君不止滅國亦有漸其大患在數侵伐不至滅國不止聖人灼見諸國之時勢亂賊諸人之心事而次第據實摹寫之故曰春秋成而亂臣賊子懼
  盟㑹不書公左氏俱以為諱不知此經文偶闕公字耳公穀現有公字又當如何立説國惡莫大於成宋亂及文姜之如齊如莒此而不諱何獨諱此乎
  余於先儒及近代春秋説瀏覽幾遍然十分愜意者頗少惟孫明復孫莘老及陳君舉三家為差勝餘如程積齋或問家則堂詳説儘有佳處然俱以春王正月為夏正鄭漁仲亦祖其説最後讀黃東發日抄亦無確見姑從戴氓隠在東宮所講謂三代雖有改正朔之事而天時恐無可改何其不細玩經文而但惑於冬不可為春之説也此不須別説只經文春無氷及春王正月日南至二句便確然是周正無疑只張翠屏先生春王正月考是不磨之論葉少藴夢得説執曹伯畀宋人謂宋人下當闕一田字此千古隻眼然以十二公配十二月周官三百六十職配三百六十日迂騃可笑趙木訥多於三𫝊之外摹擬揣度另造事端亦未可信惟
  本朝方望溪及張𢑴歎二先生所著得聖人之心什八九矣
  鄭夾漈謂説春秋有三家有以春秋為一字褒貶者有以春秋為有貶無褒者有以為褒貶俱無者泥一字褒貶之説則春秋一書字字氷霜劍㦸聖人之心不如是之勞頓也泥有貶無褒之說則春秋乃司空城旦之書聖人之心不如是之慘刻也泥褒貶俱無之說則春秋又似叢語瑣說聖人又非無故而作經也鄭氏之言極是聖人之心正大平易何嘗無褒貶但不可於一字上求褒貶耳孟子明言其事則齊桓晉文其文則史孔子曰其義則丘竊取之矣如以為無褒貶則是有文事而無義也如此則但有魯之春秋足矣孔子更何用作春秋乎近日有厭支離之說而竟將春秋之褒貶抹去者矯枉過正亦非聖人之意
  有以春秋為有筆無削者是即無褒貶之説也夫未修之春秋即不可得見而左氏之書具在如襄公親送葬楚子昭公昏於吳豈有不遣卿大夫往㑹吳楚葬之理而終春秋吳楚之葬不書此削之以示義也襄公葬楚子不書而於二十九年春王正月公在楚見之昭公昏於吳不書而於哀十二年書孟子卒見之此削之以示諱也又如十二公之納幣逆夫人魯史皆書而春秋於僖公襄公不書此所謂合禮不書也世子生皆書而春秋止書子同生此所謂常事不書也此皆其顯然可見者如以為有筆無削則春秋竟是一部鈔胥何足以為經世大典乎
  春秋有以一事而繁稱不殺曲折盡意不煩傳說而顯然明白者如隠七年春天王使凡伯來聘戎伐凡伯於楚邱以歸凡十六言則志王室凌夷外裔肆橫衛不修方伯之職魯不行報聘之禮為可誅也桓二年春公㑹齊侯陳侯鄭伯於稷以成宋亂夏四月取郜大鼎於宋戊申納於太廟凡三十言則志公納寵賂成簒弒而又薦於周公之廟為蔑王章而紊祖制也莊八年春師次於郎以俟陳人蔡人甲午治兵夏師及齊師圍郕郕降於齊師秋師還凡三十言則譏其老師費財連結與國親仇讐而滅同姓也宣四年齊侯平莒及郯莒人不肯公伐莒取向凡十五言則譏其恃強凌弱強人從我借公義以濟其貪欲也成二年六月癸酉季孫行父臧孫許叔孫僑如公孫嬰齊帥師㑹晉郤克衛孫良夫曹公子首及齊師戰於鞌齊師敗績凡四十三言則譏其以忿興兵魯四卿並出三國之大夫皆以名見兵權下擅為大夫執政所自始也成七年春王正月鼷鼠食郊牛角改卜牛鼷鼠又食其角乃免牛不郊猶三望凡二十七言則譏其違天僭禮可已而不已也此非貶乎而謂藉一字以貶乎僖四年春王正月公㑹齊侯宋公陳侯衛侯鄭伯許男曹伯侵蔡蔡潰遂伐楚次於陘夏楚屈完來盟於師盟於召陵凡四十二言受盟而退不用力征僖二十八年夏四月乙巳晉侯齊師宋師秦師及楚人戰於城濮楚師敗績五月癸丑公㑹晉侯齊侯宋公蔡侯鄭伯衛子莒子盟於踐土陳侯如㑹凡五十二言一戰勝楚天旋地轉襄十九年秋七月晉士匄帥師侵齊至穀聞齊侯卒乃還凡十八言行師得禮卒格逺人此非褒乎而謂藉一字以褒乎又如盟㑹邾莒滕薛皆稱人雖晉宋亦間有稱人者略之也文七年十五年十七年扈三次㑹盟俱不列序諸侯而定四年召陵之㑹十八國之諸侯無不列序其爵者則以楚瓦不仁從楚諸侯悉起從晉而荀寅以求貨而失此機㑹為可惜也昭十三年平邱之㑹十四國之諸侯無不列序其爵者則以棄疾新立楚方內亂晉復得宗諸侯而叔向徒盛兵威而失此機㑹為可惜也此皆有關於天下之大者春秋二百四十二年事勢數變如髙山大川學者須髙處立大處看形勢曲折髙低起伏自見若區區執定一句又求之一字兩字如鑽入鼠穴聖人之心不得出矣
  春秋又有各為一事不宜連屬看者如莊二十二年肆大眚與下葬文姜自是兩事而穀梁彊連之謂文姜罪本不應葬若不赦除衆罪而書葬為嫌天子許之二十四年戎侵曹曹羈出奔陳與二十六年曹殺其大夫自是兩事而公羊彊連之謂殺大夫不死曹君之難者僖十四年沙鹿崩與十五年韓原之戰自是兩事而左氏彊連之謂期年將有大咎幾亡國文十二年杞伯來朝與下子叔姬卒自是兩事而左氏彊連之謂來朝時請絶叔姬而無絶昏十四年齊人執單伯齊人執子叔姬自是兩事而公穀彊連之謂單伯淫乎子叔姬支離扭揑增造事端此以屬辭比事而誤用之者也
  先儒說春秋為孔子之刑書凡誅殺爵命之見於經者皆罪也如天王殺其弟佞夫此不當殺而殺也殺王子朝則不書矣宋公殺其世子痤晉侯殺其世子申生此不當殺而殺也鄭殺其世子華則不書矣刺公子買刺公子偃皆無罪也殺公子慶父則不書殺公子牙則變文書卒矣春秋書爵命三皆譏天王之濫賞也他如錫齊桓公命錫晉文公命錫晉惠公命錫衛襄公及齊侯環命無論當否皆不書此詳內而略外也謂聖人貶桓文之功而削之亦非也僖王以一命命曲沃武公為晉侯此最害理而春秋不書此時晉未通於中國不告故魯史亦無從而書也大抵觀其不書者而聖人特書之㫖自見此最是看春秋之一法
  莊十二年宋萬弒其君捷及其大夫仇牧據左傳華督亦見殺督為正卿宋之赴告自必先於牧此是魯史書之而聖人削之也近日毛大可氏乃雲此是宋人不赴故不書若雲孔子削之是絶人自新之路唐堯衛武俱稱晚葢此論殊謬夫弒君大惡豈有可改過自新之理堯簒帝摯衛武弒其兄和而自立此野史誣㒺之言豈可信乎此過執春秋因魯史之言而失之者也
  未修之春秋明見於左傳者有二其一見宋華耦之言曰臣之先臣督得罪宋殤公名在諸侯之策其一見衛𡩋殖之言將死召惠子曰吾得罪於君悔而無及也名在諸侯之策曰孫林父𡩋殖出其君此各國皆書魯之春秋亦然而仲尼一因之一改之曰衛侯出奔齊以自奔為文葢弒君則責在臣子之討賊君出奔而將來復入為君如此書自覺非體書君自出奔以全君臣之分也此聖經改魯史之鑿然可據者
  孟子曰孔子懼作春秋春秋天子之事葢孔子作春秋天王亦在誅貶之列然不過直書其事而自見如隠公不朝聘天王而王遣使賵惠公之妾桓公弒其兄而王追錫桓公命文姜弒其夫齊襄淫其妹而王使魯主王姬之昏三綱淪九法斁昭然具見初不必名宰咺王去天以示貶也故曰春秋天子之事桓文亦假託其事者故聖人亦有取焉然齊桓之一匡九合可取而其滅譚滅遂降鄣之罪不得為桓公諱也晉文之勤王定伯可取而其召王巡狩擅執衛侯之罪不得為文公諱也葢春秋只列各人之供招罪狀未嘗判斷謂某人應得何罪某人應麗何條朱子云當時只說張三打李四李四打張三未嘗判定雲張三應杖六十李四應杖四十
  春秋雲諸侯盟於扈見文七年從此無天子曰大夫盟見襄十六年從此無諸侯齊桓死而僖公至以楚師伐齊取穀晉伯息而哀公兩㑹吳伐齊夫子所以有被髪左袵之懼
  胡傳雲王朝命大夫例書字附庸之君例書字案尊卑有定位若諸侯書名而大夫書字侯伯書名而附庸之君反書字聖人之立法疑倒置矣此不過因邾儀父及王人子突稱父稱子有類於字耳不知齊侯祿父蔡侯考父季孫行父皆名也無以見儀父之為字也齊子糾鄭子儀子亹子臧子華皆名也無以見子突之為字也春秋無書字之法邾子克是儀父之子不得謂儀父之名方氏苞曰克與儀父非一人儀父之卒不書至克而後書卒耳儀父之卒當於桓之末年
  史稱定哀多微辭而聖意未嘗不顯然昭三十年三十一年三十二年春王正月三書公在乾侯公薨於乾侯六月癸亥公之喪至自乾侯戊辰公即位則昭公死於客殯而定公受國意如之情事顯然矣六次如晉至河乃復則季氏連結晉之權臣仲縮由已而公束手受制之情事顯然矣城啟陽及屢次用師於邾或書三卿或書二卿則兵權一手掌握而欲吞滅列國以自肥之情事顯然矣兩次㑹吳伐齊皆書公齊為仇讎之國三子坐享厚實以危難之事委其君欲陷公死地之情事顯然矣此皆聖人所親見故備書之當日史官為季氏之黨阿奉意指未必能詳盡如此
  諸侯失地名滅同姓名然有滅同姓而不名者如齊侯滅萊楚子滅夔晉滅虞滅虢是也有失地而不名者如齊人滅譚譚子奔莒楚人滅弦弦子奔黃狄人滅溫溫子奔衛是也戴記乃出公穀之後拾三傳之緒餘以成文耳學者顧欲據理以論春秋過矣滅同姓書名獨衛侯燬然朱子疑為羨文失國書名獨徐子章禹先母舅雲且須闕之闕之無傷於春秋之大義不得以一事著為定例
  惟滅國而以其君歸者則書其君之名如鄭游速帥師滅許以許男斯歸宋公入曹以曹伯陽歸晉人滅肥以肥子緜臯歸滅鼔以鼓子䳒鞮歸此不過因赴告之辭耳葢滅國則但以得地告至其君則但云奔某國不必及其名也以其君歸則須有獻俘之禮不名則不可以告宗廟因而赴告列國魯史書之聖人因而弗削初非名之以甚其罪亦非不名以減其罪也夫遯逃苟免與身為囚俘其失守宗祧之罪等耳直書而義已見何用名與不名以別其輕重乎
  黃東發謂學春秋者只當就春秋之世以求聖人之心此語最合後儒乃動以五帝三王之事律之如彭衙之戰文定謂宜加以文諭不從乃更告之天子方伯不宜遽興師與戰晉悼三駕或謂逺人不服當修文德以來之未聞道敝諸侯以服之如此則當安史之亂唐室只須仗義執言不煩李郭之苦戰而聖人當日遇着桓魋亦可以禮感化何為微服而過宋乎無怪乎明季闖冦憑陵畿甸垂破而儒臣召對猶以舞干羽為言者此種議論則讀聖經乃是喫騃藥何益於救世哉
  春秋何以托始乎隠或謂以隠之讓國而賢之或謂春秋托始於桓王皆非也東遷後弒君之獄自衛州吁及魯桓公始而桓之弒隠實有以召之寵任羽父及菟裘不早斷馴致大禍故曰為人君父者不可以不知春秋
  春秋凡書城築皆譏無論時不時也城郚城中邱則以怯敵書城向城諸及鄆則以啟釁書城費城成郛則以三家營私邑書城漆城啟陽城邾瑕則以恃強凌弱小書城杞則以受役於強大書其非時與帥師者則罪又甚焉葢春秋一書聖人特書以垂戒為百王法未有無故而書者也魯方百里五所統凡數十百城二百四十二年之中城壊而修亦極常事何足重煩聖人之筆乎
  外此如城邢城楚邱城縁陵為聖人許之乎曰此春秋以紀世變也天王失政外裔交侵小國不能自立賴桓公修方伯之職帥諸侯起而城之聖人所以不得已而思伯予之亦傷之也降此而城成周抑又甚焉王室內亂流離顛越十年之後又乞城於諸侯書此而天王之孱弱晉伯之怠緩俱可概見此皆有闗於天下之大者凡褒貶無闗於天下之大故不書
  二百四十二年君卿大夫之賢奸善惡千態萬狀而欲執書名書字書族書爵書人書滅書入及日月時等十數字以概其功罪為聖人者亦太苦矣不知下筆時費幾許搖頭苦吟竄易數四而後斟酌定此一字作春秋不亦勞頓乎如此幾同俗吏之引例比律與鯫生之咬文嚼字聖人心事光明正大決不如此春秋只須平平看下去自如岡巒之起伏世運十年而一變或數十年而一變聖人苐因其世變而據實書之如春秋初年猶以滅邑為重至其後則滅邑不書而滅國書矣猶有未賜族之大夫須命於王朝至其後列國之大夫無不氏與族者矣春秋中葉猶書諸國伐我北鄙南鄙東鄙至定哀則直書伐我直造國都而四鄙不足言矣荊初年猶舉號繼而書楚人繼而書楚子最後但書楚之大夫兼及吳越南風滋競中夏反受其䕃庇矣列國㑹盟征伐初皆書君其卿大夫則稱人無有以名氏見至末年而但書大夫之名氏政自大夫出而君位幾如贅旒矣通春秋之蒐狩皆書公至定哀之蒐狩不書公君無一民一旅其得失皆與君無預矣此皆春秋大變故而聖人書法苐據當日之時勢初非設定一義例謂有褒貶於其間也
  看春秋須先破除一例字胡文定謂凡書救未有不善此亦不可以一例拘也僖二十八年楚人救衛襄十年楚公子貞帥師救鄭聖人非是許楚乃是罪鄭衛唐討吳元濟而王承宗李師道救之豈得謂許其當救乎僖十八年狄救齊聖人則深罪宋襄齊桓攘狄一旦身死內亂宋襄繼伯反為搆禍致煩狄人之救聖人葢傷之杜少陵詩云豈謂盡煩回紇馬翻然逺救朔方兵其意正同例之不可拘如此
  凡伐而書次則善其節制僖四年齊桓伐楚次於陘襄元年晉悼伐鄭次於鄫是也次而書俟則惡其妄動莊八年師次於郎以俟陳人蔡人師及齊師圍郕是也救而書次則惡其怯懦觀望僖十五年救徐次於匡襄二十三年叔孫豹救晉次於雍榆是也外裔而書次則惡其窺覘中夏文十年楚子蔡侯次於厥貉是也又如莊二年公次於滑則譏其救紀無功定九年齊衛次於五氏十三年垂葭十五年渠蒢則志其攘伯生事俱要合上下文之事與辭而觀之則褒貶各見單執一次字以為書法之例何從得見聖人之意
  㑹禮之簡者曰遇非善辭也然亦有褒者莊三十年公及齊侯遇於魯濟三十二年宋公齊侯遇於梁邱齊桓執謙以就宋魯以是能得諸侯此褒也他如莊二十三年公及齊侯遇於穀則惡其急於成昏隠四年公及宋公遇於清八年宋衛遇於垂則惡其比周結黨又如僖十四年季姬及鄫子遇於防則越禮之甚褒貶不同如此而可執一字以為定例乎
  春秋書初書猶書遂俱聖筆頰上添毫處書初獻六羽以明前此之僭書初稅畝以志橫征之始猶繹猶三望是譏其可已而不已猶朝於廟是幸其禮之未盡廢遂伐楚次於陘遂救許遂圍許是志其赴機之捷遂滅賴遂滅偪陽遂伐曹入其郛是志其兵威之暴遂及齊侯宋公盟是志其國事之擅他如曰誘殺曰以歸曰取師曰大去曰棄師曰逃歸曰殱曰戕曰用皆聖人用意下字此其顯然可見者
  春秋書地震山崩是為天下記異公羊得之左氏專指晉者非也僖十五年沙鹿崩隕石六鷁則專為宋宋襄創伯六年屢挫折於楚是六鷁退飛之象外災不書以宋有闗於天下之故書之
  春秋誅貶非特不於一字上見併當於不書處見之如隠七年天王使凡伯來聘戎伐凡伯於楚邱以歸則下當書雲師及衛師伐戎執戎子某歸於京師此理之必然者而其下寂然則魯衛不臣之罪著而戎之桀驁凡伯之失節皆其小焉者矣文八年天王崩公孫敖如京師不至而復丙戌奔莒則下當書雲殺公孫敖公子某如京師而其下寂然則魯慢天王為不臣失刑誅為不君而公孫敖之罪不足言矣又如昭二十二年王室亂則下當書雲公及晉侯及某某國入京師誅子朝王室復定而其下寂然但書朝猛之迭勝迭負劉單之拮据萬狀直至二十五年㑹於黃父期納王則晉失方伯之職諸侯無勤王之義均無所逃而王子朝之罪更不足言矣隠四年衛州吁弒其君完則下當書雲天王使某侯伐衛殺州吁立公子某而其下寂然直至九月衛人殺州吁於濮十月二月衛人立晉殺係衛人自殺立係衛人自立天王不能正列國不能討其罪自著而衛人擅立君之罪反其小焉者矣入春秋失政刑於是始嗚呼此經之所以托始乎隠也
  聖人所以不得已而予桓文者只為桓文是假行天子之事如上書狄伐邢下即書齊人救邢上書狄入衛下即書城楚丘楚三伐鄭而桓公為檉貫陽穀之㑹有召陵之師楚合四國以圍宋而文公侵曹伐衛有城濮之戰楚以彭城封魚石而悼公合諸侯圍宋彭城魯為齊困非晉不解此如病急求醫縣報殺人而有司遣人拘究不踰晷刻細撿伯統未興與伯跡既熄以後則有坐待其斃聴人之白晝刼殺而已矣光景截然大異從此處着眼而聖人褒貶微意與孟子所謂彼善於此處和盤托出紙上
  孟子曰春秋天子之事也朱子註謂惇典庸禮命德討罪大要皆天子之事然謂聖人筆削代天子行事者則又非也𢑴歎張氏謂春秋非是維王跡乃著王跡之所以熄最得春秋之㫖細看全經如三錫命是奬簒弒䙝王言所謂命德者安在列侯上傲王命內相簒奪而王討不加所謂討罪者安在諸侯不奔喪㑹葬而王遣使求車求金典禮一切廢壊聖人只是於此等標明王跡不行於天下處而誅貶自見如齊桓殺哀姜於夷大義滅親此正是合天討處而下書夫人氏之喪至自齊細看一路上文而僖公此舉已是大錯聖人之意明白具見何必去一姜字乃為示貶乎
  列國來朝四十未有書名者獨桓七年穀伯綏鄧侯吾離書名左氏雲賤之或又以為嘗失國林氏曰貶穀鄧逺在方城之外無為朝魯朝桓諸侯必若穀鄧而後貶皆曲說也失國書名只當其竄逐苟免之時書之耳穀鄧來朝則現為君非失國也若謂其以前嘗失國則衛成公出奔顛沛甚矣不聞終成公之世皆書名也葢桓公簒弒已厯七年至此逺國來朝且兩國更迭來志得意滿接見於廟令史臣書之以為美談誇詡宋鄭諸列國聖人因而弗削正以見桓公之自侈大意在責桓非責穀鄧也若責其黨逆則桓公當日歸獄寪氏事極隠秘天王不加討近隣不問罪穀鄧逺在二千里之外何從知為簒逆而求之備乎亦可謂欲加之罪矣桓二年蔡侯鄭伯㑹於鄧始懼楚當日以魯為周公之後故朝魯以求庇而公亦以此自喜鄭魯所畏鄭㑹鄧而鄧朝魯故書名以震矜之此當日之情事也
  哀四年盜殺蔡侯申凡無主名及賤者皆稱盜故聶政之殺俠累綱目只書曰盜雖以子房博浪沙之擊史記只書曰遇盜以其大索不獲也左氏曰公孫翩則是明有其人且係貴族何為不明正其弒君之罪而諱之曰盜乎公孫辰三人以賊黨而猶列其名公孫翩以首禍而顧免於罰且文之鍇已殺翩則罪人斯得則當書曰蔡公孫翩弒其君蔡人殺翩以伸討賊之義又何為作此疑獄乎大抵是奸人卒起不意衆疑是三人所為逮後或殺或逃而姑以性霍二人當獄耳其實不可得而指名也學者寧信經而舍傳為是
  桓五年蔡人衛人陳人從王伐鄭自是立文宜如此增一天字便覺不順如王師敗績於邥氏之戎不可雲天王師也諸儒泥於去天為貶之說遂舍鄭伯滔天之罪而謂桓王不宜以小故興師自取敗辱宥臣責君悖舛滋甚又如僖二十八年兩次朝於王所義當責晉責諸侯不宜責王而反去天以貶王可乎
  春秋書衛人殺州吁蔡人殺陳佗齊人殺無知先儒雲人者衆辭言夫人之所得討固然然愚謂責天王意較重討賊係天子之事列國有簒弒天王當遣方伯連帥討而誅之何待衛人蔡人齊人之殺乎書人以明一國之私討非天王之公討也由是征伐不自天子出自諸侯出矣
  書衛人蔡人齊人之殺弒君者討罪不自天子出矣書齊侯衛侯之胥命命德不自天子出矣皆譏天王之失政也三傳謂善胥命固非張氏洽謂罪齊衛猶落第二義
  莊二十九年樊皮叛王明年王命虢公討樊執樊仲皮歸於京師此天討之最合者而聖人不書常事不書也莊十六年王使虢公命曲沃伯以一軍為晉侯此天命之最乖者而聖人不書不告不書也華督亦死閔公之難不書此聖人削之也明季有麗逆案而死闖難者朝廷之贈䘏不及後世史官不列忠臣傳亦是此義
  春秋書游觀二隠公矢魚莊公觀社皆非禮也若僖公之泮水則合禮不書矣書立廟二立武宮立煬(「旦」改為「𠀇」)宮皆非禮也若僖公之修閟宮則合禮不書矣後世歐陽公修唐書於𤣥宗本紀書幸溫湯至自溫湯或一嵗一行或一嵗再行詳書不殺全倣春秋之㫖
  書弒君自然知為大惡不必以削去公子與稱名以見惡書死君難自然是褒不必以稱名多加責備三傳泥於稱名之說遂於死難諸人毛舉細故謂以此故名之是將忠義抹摋泥於稱人稱國以弒之說謂君為國人所欲弒是為亂賊出脫正與孔子作春狄之意反背
  昌黎詩云春秋三傳束髙閣獨抱遺經究終始究終始三字最妙此即比事屬辭之法治春秋自宜以經作主但不可於三傳外另造出一傳來如趙氏木訥之經筌則杜撰鑿空更甚矣
  終春秋之世天討之見於經者桓五年蔡人衛人陳人從王伐鄭及莊六年王人子突救衛二者而已伐鄭而敗績救衛而無功不書是聖人諱之也他如王師秦師圍芮不書伐翌伐曲沃不書不告也必以王去天為貶則子突書字又何以稱為褒乎
  春秋之中葉討伐無書王者政自諸侯出也至末季討伐無書公者政自大夫出也定公之初伐齊反書公者陪臣執國命而欲假公以與大夫抗也哀公之世征伐盟㑹無不書公者大夫復張已專其利而以危難之事陷其君也聖人一字之去留世變存焉皆據實書以為褒貶者殊錯
  文定動雲上告天子下告方伯不知石碏之除州吁當隠公之四年桓王初即位只告陳使討不聞告王而請討則此時王令已不行於天下矣當春秋末世而輒以五帝三王之事律之敵師壓境而雲反躬責已雲加以文諭用兵雲仗義執言不由詭道此如人饑將死而曰何不食肉糜路逢刼盜而與拱手談仁義其不供人軒渠者幾希
  杜氏以伯仲叔季皆字書字皆褒此以加於紀季以酅入於齊蔡季自陳歸於蔡許叔入於許可也他如蕭叔朝公何以書叔宋人執鄭祭仲何以書仲杜氏又雲叔與仲皆名然則紀季蔡季許叔何以見其獨為字乎方望溪曰凡書伯仲皆行次也叔肸宋子哀皆名也可雲斬盡葛藤矣
  諸侯不生名死則名之諸侯死猶名則大夫無不稱名之理大夫遇難見殺更無不稱名之理左氏以稱名為貶遂於孔父仇牧洩冶謂不足貴於崔杼之出奔不稱名以氏告謂非其罪顛倒已甚且以叔肸為賢而書字則孔子大聖續經當書仲尼卒不當書孔丘卒矣
  聖人當曰何嘗執定以獲麟一句結住只為是年春適有此事記了四月遂有陳恆執君寘於舒州六月行弒孔子沐浴請討不行於是輟簡廢業未幾遂卒是春秋乃聖人未竟之書一切謂文成致麟與孔子覩獲麟而作春秋俱是憒憒





  讀春秋偶筆
<經部,春秋類,春秋大事表>



  欽定四庫全書
  春秋大事表輿圖
  國子監司業顧棟高撰
  古稱左圖右史惟春秋列國尤不可不圖亦惟春秋列國尤難圖以其強兼弱削大小無定形不可畫定分封時疆界為某國又犬牙相錯棼如亂絲有以今之一縣而四國錯壤者今以
  本朝輿圖為凖填寫春秋時列國都邑曰河南曰山東曰山西曰直隷曰陜西曰江南而附四川於湖廣附江西於江南浙江為圖八又總圖一止列國名河圖二詳未徙已徙時分岐地界淮水及江漢圖各一庶行軍之徃來屯戍之要害使聘之郵遞河道之遷變開卷而瞭然具見亦讀左之一助雲乾隆十年三月五日識



<經部,春秋類,春秋大事表,輿圖>








  此圖因局於尺幅故於
  昭代輿地止列春秋時所有諸國省分如福建兩廣雲貴但畫出接界處不列府州以上十省亦但列府州不及縣各省首府不載府名晉楚諸國其都屢遷今圖中如晉衛莒杞秦吳六國從其最後書之蔡許邾邢四國列其始封楚都郢最久繫之荊州府其初遷及屢遷始末俱詳列於左以資𠫭考至夏商諸國已詳存滅表中茲不復載又畫方計里昉於朱思本今惟總圖毎方五百里餘俱一百二十五里本
  皇輿圖以北極出地度及東西偏度俱每度二百五十里每方得半度也
  晉  始封唐今太原府太原縣
  遷於絳亦曰翼在今平陽府翼城縣東南
  再遷新田仍謂之絳在今平陽府曲沃縣西南
  衛  始封朝歌在今衛輝府淇縣東北
  遷於楚邱在今衛輝府滑縣東
  再遷帝邱在今大名府開州西南
  蔡  始封蔡在今汝寧府上蔡縣西南
  遷於新蔡今汝寧府新蔡縣
  再遷州來亦曰下蔡在今鳯陽府壽州北
  許  始封許在今許州府治石樑縣東
  遷於葉今南陽府葉縣
  再遷夷即城父在今鳯陽府亳州東南
  三遷白羽一名析在今南陽府內鄉縣西
  四遷容城在今南陽府葉縣西
  莒  始封介根在今萊州府膠州西南
  遷於莒今沂州府莒州
  邾  始封邾在今兗州府鄒縣東南
  遷於繹在故都稍北
  杞  始封雍邱今開封府杞縣
  遷於淳于在今青州府安邱縣東北
  再遷縁陵在今青州府昌樂縣西南
  復還淳于
  邢  始封邢在今順德府治邢臺縣西南
  遷於夷儀在今東昌府治聊城縣西南
  秦  始封西垂今秦州
  遷於平陽在今鳯翔府郿縣西春秋初秦尚都此
  再遷雍在今鳯翔府治鳯翔縣南
  楚  始封丹陽在今宜昌府歸州東南
  遷於丹陽在今荊州府枝江縣西春秋初楚尚都此
  再遷郢今荊州府治江陵縣
  吳  始封吳在今常州府無錫縣東南
  遷於姑蘇今蘇州府治吳縣






















  開封府
  祥符鄭時來在縣東四十里
  陳留鄭牛首在縣西南十一里 鄭斗城在縣南三十五里 宋老邱在縣北四十五里
  𣏌縣𣏌始都雍邱今縣治後為宋邑 鄭圉在縣南五十里 鄭鳴雁在縣北四十里 宋曲棘在縣境尉氏鄭向在縣西南四十里鄭菟氏在縣西北四十里
  洧川鄭匡在縣東北 鄭曲洧在縣南 鄭隂阪在縣西
  鄢陵鄭鄢亦曰鄢陵在縣西南四十里
  中牟鄭東汜在縣南 鄭原圃即圃田澤在縣西北七里 鄭北林在縣西南

  陽武鄭城棣在縣北十里
  封邱魯黃池在縣西南七里 宋長邱在縣南八里衛平邱在縣東四十里 衛鞫居在縣境 鄭蟲
  牢在縣北二里

  蘭陽宋戸牖在縣東北二十里
  鄭州鄭管本管國即州治 祭國在州東北十五里非鄭邑 鄭邲在州東六里 鄭梅山在州西南三
  十五里

  滎陽古東虢國 鄭京在縣東南三十里 鄭索氏在京城西二十里 鄭垂隴在縣東二十里 京水
  在縣東二十二里 索水在縣南三十五里即旃然水

  滎澤鄭踐土在縣西北十五里 鄭滎澤在縣南
  河隂鄭敖山在縣西二十里
  汜水鄭制即虎牢本東虢地在縣西二里 鄭申在縣北 鄭梧在縣東 汜水出縣東三十二里浮戲
  山下浮戲山即鄭戲童亦曰戲

  陳州府
  淮寧陳都宛邱在縣南三里 陳濮在縣北 陳辰陵在縣西南四十里 陳壺邱在縣南 宋檉即犖在縣西 宋赭邱在縣東按後漢志長平縣有赭邱城長平故城在今府城之東六十里
  商水頓國今縣治
  西華宋鬼閻在縣西南
  項城項國今縣治 楚郔在縣境陳厥貉大㝠俱在縣境
  沈邱楚養在縣東北 楚沈邑即寢邱在縣南
  扶溝鄭桐邱在縣西二十里
  許州府
  石樑許都在縣治東三十里亦曰舊許 許展陂在縣西北 許鉏任冷敦亦在縣境 魯許田在縣西
  北 周狐人在縣境 鄭陽陵在縣西北 鄭狼淵在縣西

  臨潁鄭城潁在縣西北十五里 鄭大陵在縣北三十里 鄭皋鼬在縣西北
  襄城鄭南汜在縣南 楚汾在縣東北即戰國䇿汾陘之塞與新鄭陘山俱為南北隘道
  郾城楚召陵在縣東四十五里 楚陘在縣東南 楚鄧城在縣東南三十五里
  長葛鄭長葛在縣北十二里即繻葛
  禹州鄭櫟邑為鄭別都即州治 鄭上棘在州南 鄭高氏在州西南 鄭雍梁在州東北 鈞臺在州
  城北門外

  密縣鄶國即鄶城在縣東北五十里 鄭新密即新城在縣東南三十里 鄭弭在縣境
  新鄭鄭都在縣治西北 制田在縣東北 棐即棐林在縣東二十五里 陘山在縣南三十里亦曰陘田 函陵在縣北十三里 洧水在縣南曰洧上曰樂氏曰洧淵 黃崖在縣東南二十里 棘澤在縣東南 瑣在縣北皆鄭地
  歸德府
  商邱宋都商邱在今縣治西南三里 亳在縣西北亦曰薄此北亳也縣東南四十里有穀熟故城即南亳也偃師之亳西亳也惟西亳屬鄭 稷在縣境蒙澤在縣東北三十五里 橫在縣西南 新城在縣南 榖邱在縣南四十里 陽梁在縣東南三十里 孟諸澤在縣東北接虞城縣界 睢水在縣南凡曰睢上睢澨次睢之社皆此睢也 鴻口在縣東皆宋地
  寧陵葛國在縣北十五里 宋𡩋在縣西 宋沙隨在縣西六里 宋汋陵在縣南二十五里 宋大棘
  在縣西南七十里

  鹿邑陳鳴鹿在縣西十三里 宋訾母在縣境 潁水在縣南
  夏邑宋朝郟在縣境曹黍邱在縣西南
  氷城宋犬邱在縣西北三十里 楚棘在縣南
  虞城古虞國 綸在縣西三十五里 宋空桐在縣東三十里 宋空澤連中大尹多魚俱在縣境睢州宋承匡在州西三十里 宋孟在州西北 衛首止在州東南 衛巢在縣南二十里 衛襄牛在
  縣境 鄭滑在州西北 鄭鄫在州東南

  柘城泓水在縣北
  考城戴國在縣東南五里鄭取之改名穀城 宋葵邱在縣治東 宋黃在縣西三十六里彰德府
  安陽衛商任在縣境 洹水在縣北四里源出林縣西北林慮山
  湯隂晉中牟據注䟽苐言當在河北張守節史記正義湯隂縣西有牟山中牟當在其側余初作晉中牟論疑當在邢臺邯鄲之間今考經文齊侯衛侯次於五氏五氏在今邯鄲縣西南左傳衛侯將如五氏卜過中牟衛自開州至邯鄲則湯隂其必由之境湯隂至邯鄲一百六十餘里傳言中牟人伐齊師者亦不甚逺今縣西五十里有中牟城張氏之説亦未可盡非也因附識於此
  內黃衛柯在縣東北 衛戲陽在縣北衛牽在縣西南又曰脾上梁之間
  衛輝府
  汲縣衛牧在縣西南二十五里 棘津據寰宇記在縣南七里水經注棘津故南津也僖公二十八年晉將伐曹假道於衛衛人不許還自南河濟即此也晉伐陸渾亦於此渡按昭十七年傳九月丁卯晉荀吳帥師涉自棘津使祭史先用牲於雒陸渾人弗知庚午遂滅陸渾陸渾在今河南府嵩縣與汲縣相去七百餘里丁卯至庚午僅四日軍行安得如此之速且晉欲掩襲陸渾之不偹正當從捷徑以渡若逥逺七百餘里倍道兼程經歴鄭衛諸國其誰不知據用牲於雒之文則渡河又須涉洛故假祭洛為名以襲陸渾耳若從汲縣南渡於洛亦逺不相涉也又考水經注此條兩言河水於是有棘津之名此必他處之錯簡大河津濟處非一此棘津當在今河南府之北境而不可考矣
  新鄉衛厥憖在縣境
  淇縣衛都朝歌在縣東北按顔師古雲自紂城而北謂之邶南謂之鄘東謂之衛地名考𨚍城在今衛輝府東北鄘城在今新鄉縣西似未合朱子云邶鄘衛三國西阻太行北逾衡漳東南跨河則𨚍境當至彰德府西北也朝歌後屬晉 衛桑中在縣境
  輝縣共國今縣治後入衛 凡國在縣西南二十里鄭百泉在縣西北七里後屬晉 晉孟門即大行
  白陘在縣西五十里

  延津鄭廩延一名酸棗在縣北十五里
  濬縣晉雍榆在縣南十八里大伾山在縣東二里
  滑縣衛曹邑今縣治 衛楚邱在縣東六十里 衛瓦在縣東南 衛平陽在縣東南 衛訾婁在縣西
  南六十里 宋城鉏在縣東十五里

  胙城胙國在縣西南南燕國在縣西
  懐慶府
  河內晉野王今縣治 邘國在縣西北三十里按隱十一年王取鄔劉蒍邘之田於鄭而與鄭人蘇忿生之田凡十二邑高氏地名考以邘邑為武王子所封此誤也蓋鄥劉等四邑俱在河南溫原等十二邑俱在河北故王欲以逺易近今邘國更在十二邑之北非即所取之邘邑明矣邘邑必與鄥劉相近杜註闕 周顯郕在縣西三十里亦曰隰城周絺在縣西南二十二里 周州在縣東南五十里 晉邢邱在縣東南七十里大行陘在縣西北三十里
  濟源周原在縣西北十五里後屬晉 周陽樊在縣西南十五里後屬晉 周向在縣西南 晉苗在縣南十五里 晉郫即郫邵在縣西一百里 湨梁在縣東 淇水源出縣西北
  原武鄭衡雍在縣西北五里 鄭扈在縣西北 鄭修澤在縣北
  修武晉𡩋今縣治 雍國在縣西 周攅茅在縣西北二十里 周隤城在縣西北 晉大陸在縣北武陟周懐在縣西南十一里周鄇田在縣西南
  孟縣周盟在縣西南三十里古孟津即晉河陽
  溫縣周溫在縣西南三十里
  河南府
  洛陽周王城在城內西偏亦曰郟邑 成周在城東二十里 狄泉在城中 前城在縣西南五十里甘在縣西南二十五里 訾在縣境 蒯在縣西南 榖在縣西北十八里 解在縣南 唐在縣南 禇氏在縣南 東圉在縣東南圉澤亦應在此 北山即北邙山在縣北十里 闕塞亦名伊闕在縣西南三十里 萑谷在縣東俱周地 揚拒泉皋伊洛之戎在縣西南
  偃師滑國在縣南二十里亦曰費滑亦曰侯氏 周鄔在縣西南 周劉在縣南十五里 周屍氏在縣
  西三十里 周胥靡在縣東南四十里 鄭亳城在縣西十四里

  鞏縣周鞏在縣西南三十里 皇在縣西北 東訾在縣西南四十里 鄩在縣西南五十八里 郊邑與鄩相近 坎欿在縣東南 榮錡澗在縣西社在縣北五里 谿泉在縣西南 渠在縣西轘轅山在縣西南七十里皆周地 古洛水在縣北少東八里入河謂之洛汭今東至汜水縣西北入河
  孟津周隂即平隂按昭二十二年傳晉籍談軍於隂地名考引通典河清縣左傳所云晉隂也唐之河清在今孟縣西南五十里或者遂疑隂在河北非也隂以水南得名杜註明雲隂地晉河南山北自上洛以東至陸渾皆是則在南岸矣二十三年傳晉師在平隂杜注今河隂縣河隂故城在今孟津縣南一里平隂古為津濟處其東北即孟縣殆與二十二年之隂為一地也
  宜陽毛國在縣境 周甘鹿在縣東南五十里
  登封周潁在縣東南四十里 周負黍在縣西南 太室即嵩高山在縣北十里其西曰少室 陽城山
  在縣北三十八里潁水在縣東三十里

  永寧晉殽在縣北六十里此為東崤山其西崤在陜州東南七十里相去三十五里亦曰二崤新安周墻人在縣東北
  澠池虢玤在縣界
  嵩縣周伊川在縣東南一里即伊水 三塗山在縣西南十里 陸渾戎在縣北三十里即隂戎陜州虢都上陽在州東南 虢莘在州西十五里 晉焦本焦國在州南二里 晉瑕在州西南三十里此與郇瑕之瑕□別 三門即底柱在州東四十里黃河中 茅津在西北三里
  靈寳晉桃林塞自縣西至潼關皆是
  閿鄉虢桑田在縣東三十里後屬晉
  盧氏晉隂地在縣東北
  南陽府
  南陽申國在縣北二十里 呂國在縣西三十里 楚武城在縣北
  桐栢楚稷在縣境
  唐縣蓼國在縣南九十里
  鄧州鄧國今州治 楚析隈在州南七十里
  內鄉鄀國在縣西南一百三十里又為商密 楚析在縣西許遷白羽即此 楚三戸在縣西南淅川楚豐在縣西南
  裕州楚方城今縣治方城山在州東北四十里連接唐縣 楚汝隂之田在州與葉縣之間 楚新石在
  縣境

  舞陽東不羮在縣北西不羮又在其西北水經注汝水逕襄城縣故城南又東南逕西不羮城南又東南過定陵縣北此西不羮應在定陵縣西北也又𣹑水東逕不羮亭亭北背汝水於定陵城北入汝此東不羮應在定陵縣稍西也二不羮本相近定陵故城在今舞陽縣北其襄城故城當在今襄城縣西諸家不審故城二字以西不羮為在今襄城縣東南則東西相反矣
  葉縣楚葉今縣治許遷於葉即此 楚卷在縣南 楚湛阪在縣北三十里 楚汦在縣東北一里 許
  遷容城在縣西 許棫林函氏俱在縣北

  汝寧府
  汝陽沈國在府城東南汝水南岸 蔡莘在縣境
  正陽江國在縣東南楚沂在縣境
  上蔡蔡國在縣西南十里
  新蔡蔡徙此 蔡郥陽在縣境 楚櫟在縣北二十五里 楚繁陽在縣北
  西平柏國在縣西
  遂平房國今縣治入楚曰吳房楚棠溪在縣西北一百里
  確山道國在縣北二十里蔡桑隧在縣東
  信陽州楚大隧在州東南百五十里 直轅在州南九十里 楚邱在州西南九十里 楚邱皇訾訾
  梁負函俱在州境

  羅山楚羅汭在縣境
  光州黃國在州西十二里黃踖陵在州西南
  光山楚萊山在縣南一百五十里
  固始蔣國在縣西北七十里後入楚為期思邑述征記謂蔣國在尉氏縣西者誤
  息縣息國在縣北三十里 楚白在縣東
  商城賴國在縣南
  汝州戎蠻子國在州西南 梁在州西南四十五里霍山州東南二十里 魚齒山在州東南五十里
  山下曰魚陵

  魯山應國在縣東南三十里 鄭繞角在縣東南 楚犨在縣東南五十里
  郟縣楚郟今縣治 楚北城父在縣西四十里
  伊陽周邥垂在縣境



















  濟南府
  歴城譚國在縣東七十五里 齊鞌在縣南十里鞌山下 齊鮑在縣東三十里鮑山下 齊賴在縣治東 齊華不注山在縣東北十五里下有華泉齊靡筓在縣南五里 齊濼在縣北今小清河
  章邱齊崔邑杜注在東朝陽縣西北東朝陽故城在今縣西北六十里則有六十餘里矣通志雲二十五
  里誤

  淄川齊徐關在縣西 齊袁婁或雲在縣境
  長山齊夫於即於陵在縣西南三十里
  齊河齊晏在縣北二十里齊野井在縣東

  禹城齊高唐在縣西四十里 齊轅在縣西北 齊祝柯在縣西南十七里即古祝國又曰督揚 齊媚
  在縣境

  臨邑齊犂一名犂邱一名隰在縣西十里 晉英邱亦近犂地
  長清齊盧在縣西南二十五里 齊石窌在縣東南三十里 齊石門在縣西南 齊清在縣東此哀十
  一年之清齊禚在縣境

  泰安府
  泰安魯紅在縣西南 魯龍在縣西南 魯陽橋在縣西北 齊嬴在縣東南五十里 齊博在縣東南
  三十里 泰山縣縣北五里其陽則魯其隂則齊

  新泰魯東平陽在縣西 魯龜山在縣西南四十里山之北即龜隂田 魯敖山在縣東南十里 魯具
  山在敖山東南二十五里

  萊蕪牟國在縣東二十里 魯萊柞二山在縣境 齊平州在縣西 齊艾陵在縣東北按艾陵與艾山
  相近魚齒山下為魚陵則艾陵亦應以艾山得名也

  肥城齊巫山在縣西北七十五里
  東平州須句國即州治 宿國在州東二十里 鄣國在州東六十里 魯郈在州東南四十里 齊
  留舒在州西 陽州在州西北本屬魯後屬齊

  東阿齊榖在縣東二十六里 齊周首在縣東 齊酅在縣西南 齊北杏在縣境 齊郪邱在縣境
  衛清在縣東北 衛桃邱在縣西南四十里

  平隂齊平隂在縣東北三十五里 齊防門在縣東二十九里 齊京茲在縣東南 齊邿在縣西有邿
  山 齊垂在縣境齊落姑在縣境

  兗州府
  滋陽魯乗邱在縣西北十里 魯昌衍在縣東南八十里 魯負瑕在縣西二十五里 祲祥或曰在縣
  境 㧞或曰在縣境

  曲阜魯都今縣治 古奄國在縣東二里 聊即鄹在縣西南二十里 貍脹在縣西 防在縣東二十里此防山也與東防西防有別 洙水在縣北二里 泗上在縣北八里 沂上在縣南二里 逵泉在縣南五里 曲池在縣北 黨氏臺在縣東北八里 蒲圃在東門外 五父之衢在東南門外二里皆魯地
  寧陽遂國在縣西北 鑄國在縣西北 魯成在縣東北九十里 魯陽關在縣東北 魯讙在縣西北魯闡在縣東北 魯汶陽田在縣東 魯棘在縣西北 魯蛇淵囿在縣西北 魯淄水在縣東
  北與齊淄水有別
  鄒縣邾都在縣東南二十六里 繹山即鄒山在縣東南二十五里邾文公遷此 邾閭邱在縣南 邾
  漆在縣北 邾句繹在縣東南魯南平陽在縣西三十里

  泗水魯卞在縣東五十里 蔑在縣東北四十五里菟裘在縣西北 郚在縣東南 桃在縣東南
  庚宗在縣東皆魯地

  滕縣滕國在縣西南十四里 薛國在縣南四十里郳國即小邾在縣東六里 魯奚在縣西南 魯取邾漷東田在縣境漷水出鄒山在縣南十五里齊舒州在縣東南本薛地 邾濫在縣東南六十里 邾狐駘在縣東南二十里 邾絞在縣北
  嶧縣鄫國在縣東八十里 偪陽國在縣南五十里魯蔇在縣東北八十里 楚柤在縣東南金鄉茅國在縣西北四十里後入於邾 宋防在縣西六十里後入魯謂之西防 宋緡在縣東北二十
  

  魚臺極國在縣西 魯郎在縣東北九十里 魯棠一名唐在縣東北十二里有觀魚臺 魯𡩋母在縣東 十里 魯費在縣西南此與季氏費邑有別魯重館在縣西北十一里 宋方與在城北
  陽榖齊陽榖在縣北五十里 齊柯在縣東北五十里後為阿邑 齊上鄍在縣境 衛阿澤在縣東汶上郕國在縣西北二十里 郕夫鍾在縣北 魯闞在縣西南 魯蜀在縣西南四十里有蜀山濟寧州任國今州治 邿國在州東南 魯邾瑕在州南二十里 邾訾婁在州境 邾蟲在州東
  宋老桃在州北六十里

  壽張魯郿在縣東南五十里
  嘉祥魯武城在縣境襄十九年所城之武城也子游為武城宰即此又有南武城在費縣西南曽子居武
  城是也 獲麟處在縣南二十五里

  沂州府
  蘭山鄅國在縣北一十五里後入魯為啟陽 於餘邱國在縣境 魯中邱在縣東北三十里 魯祝邱
  在縣東南五十里

  郯城郯國在縣西南百里 鄟國在縣境
  費縣顓臾國在縣西北八十里 魯東防在縣東北六十里 魯東陽在縣西南七十里 魯費在縣西南七十里 魯武城在縣西南九十里 魯台在縣東南 魯邱輿在縣西 魯五梧在縣西 魯密在縣北 魯虛邱在縣境 魯取邾沂西田在縣境 鄭祊在縣西後屬魯 邾翼在縣西南九十里武城之南 邾離姑亦在武城南 邾偃在縣南
  莒州莒都 莒向在州南七十里 莒壽餘大龎常儀靡三邑俱在州北 齊濰水出州西北九十里至
  昌邑東北入海

  沂水陽國在縣南 根牟國在縣東南 魯東鄆在縣東北四十里本莒邑 齊沂水出縣西北一百七
  十里 莒郠在縣境莒鄢陵在縣境

  䝉隂齊䝉隂縣東十里 齊堂阜在縣西北三十里齊艾在縣西北一百二十里有艾山 紀浮來在
  縣西北三十里有浮來山

  曹州府
  菏澤曹郊在縣境曹大城在縣境
  曹縣曹重邱在縣東北八十里 曹揖邱在縣境 曹鄸在縣北 魯鹹在縣境 宋榖邱在縣東北三十里 宋楚邱在縣東南四十里襄十年宋公享晉侯於楚邱必是宋地戎伐凡伯於楚邱亦當在此與衛地楚邱有別 宋貫在縣西十里 衛垂一名天邱在縣北三十里 衛有莘之墟在縣北十八里 戎在縣境亦曰戎州
  濮州衛城濮在州東南七十里 衛曲濮在州境 衛鄄在州東南二十里 衛犂在州東南 曹洮在
  州西南五十里

  范縣魯秦在縣南二里 晉范在縣東三里 齊顧本古顧國在縣東南五十里 齊廩邱在縣東南
  衛羊角與廩邱相近

  鄆城魯高魚在縣東北 魯西鄆在縣東十六里
  單縣魯單父在縣南半里 宋菅在縣北
  城武魯梁邱在縣東北三十里 宋郜本郜國在縣東南二十里
  鉅野魯咸邱在縣南 衛垂葭即郥氏在縣西南 大野澤在縣東五里
  定陶曹都在縣西南 曹鍾邘二邑俱在縣境
  東昌府
  聊城郭國在縣東北 齊聊在縣西北十五里 齊攝在聊西二十五里傳所云聊攝以東也一名聶僖元年諸侯次於聶北救邢是也 邢遷夷儀在縣西南十二里劉昭後漢書補注聊城有夷儀聚按諸侯次於聶北救邢邢人潰出奔師具邢噐用而遷之是夷儀當與聶相近其後地入於衛襄二十五年衛侯入於夷儀是也
  堂邑齊清在縣東南三十里此成十七年之清 齊棠在縣西北三十里
  博平齊杏在縣境
  莘縣衛莘在縣北八里
  冠縣晉冠氏在縣北
  恩縣縣西北六十里有東陽城此漢以後東陽縣地其晉之東陽甚廣自太行山之東直𨽻廣平大名以
  北至冀州皆是

  高唐州齊大隧在州境
  青州府
  益都齊馬陘在縣西南 齊邱輿或曰亦在縣境
  博山夾谷在縣東雍正十二年於益都淄川萊蕪三縣界析置博山縣縣治本益都縣顔神鎮在淄川縣西南縣東有萊蕪故城有夾谷名勝志不知萊蕪有故城遂以夾谷為在今萊蕪縣誤也 齊淄水出縣東南至壽光縣北入海
  臨淄齊都 葵邱在縣西五十里亦名渠邱此與㑹於葵邱之葵邱有別 乾時在縣西南二十五里即時水亦曰耏水 稷在縣西南十三里 棘在縣西北 弇中在縣西南 檀臺在縣東一里 遄臺在縣西五十里皆齊地紀酅在縣東十九里
  博興齊姑棼即蒲姑在縣東北十五里 齊貝邱在縣南五里
  壽光紀都在縣東南
  昌樂杞遷縁陵在縣東南三十里
  臨朐齊東陽在縣東紀郱在縣東南
  安邱杞都淳于在縣東北三十里 莒渠邱在縣南一里 莒防在縣西南 莒且於壽舒俱在縣境
  紀郚在縣西南六十里

  諸城魯諸在縣西南三十里 杞牟婁在縣東北 莒茲在縣西四十里
  登州府
  黃縣萊國在縣東南二十里 齊姑水出縣西南三十里 紀黃在縣東南後入齊
  萊州府
  掖縣襄六年傳齊滅萊遷萊於郳孔䟽謂遷其君於小邾或謂齊自有郳邑即今縣治存以俟考 齊水
  水出縣東南三十里傳所云姑尤以西也

  昌邑齊邶殿在縣西 莒密在縣東南十五里 紀鄑在縣西北三十里
  膠州介國在州南七十里
  高密莒介根在縣東南四十里莒始封都此後入齊
  即墨夷國在縣西六十里齊郵棠在縣南八十里























  太原府
  陽曲晉孟在縣東北八十里按哀四年齊伐晉取孟日知録以為當在順德廣平之間是別一盂邑地名
  考畧以為即此孟 以下凡不繫國者皆晉地

  太原古唐國 晉始封唐後改曰晉其地亦曰大夏曰太原曰大鹵曰夏墟曰鄂又曰晉陽榆次魏榆在縣西北 塗水在縣西南二十里
  大谷箕在縣東三十五里陽在縣東南十五里
  祁縣祁在縣東南七里
  清源梗陽今縣治
  文水平陵在縣東北二十里
  平定州
  壽陽馬首在縣東南十五里
  平陽府
  臨汾平陽今縣治 高梁在縣東北三十七里縣西有汾水狐廚受鐸在汾西崑都在汾東洪洞楊國在縣東南十八里入晉名楊氏
  曲沃絳在縣西南二里亦曰新田 汾水在縣西三十五里近汾之地曰汾隰 澮水在縣南五里亦曰
  少水虒祁宮在縣西四十九里

  翼城翼在縣東南十五里即穆侯所徙之絳孝侯改絳為翼獻公又謂之絳景公遷於新田謂此為故絳
  陘庭即熒庭在縣東南七十五里

  霍州霍國在州西十六里入晉名霍人州東三十里有霍太山即太岳
  蒲州府
  永濟河曲在縣西南五里 覊馬在縣南三十六里涑川在縣東北二十六里涑水亦稱洮水 首山
  在縣東南十五里

  臨晉郇國在縣東北十五里入晉為郇瑕 觧梁城在縣東南十八里 桑泉在縣東十三里 王官在
  縣南郊亦近縣小邑

  猗氏令狐在縣西十五里廬柳在縣西北
  解州臼衰在州西北
  安邑條在縣境縣南三十里有中條山 苦在縣東北二十里
  平陸虞都在縣東北四十里 虞顛軨在縣東北五十里 虞鄍在縣東北二十五里 虢下陽在縣東
  北十五里 茅津在縣東南三十五里 茅戎在縣東南

  芮城魏國在縣東北七里
  絳州賈國在州境一雲在陜西蒲城縣西南似未然荀國亦當在州境水經注臨汾縣西南有荀城古
  荀國臨汾故城在州東北二十五里

  垣曲郀邱在縣東南二十里 東山皋落氏國在縣西北六十里
  聞喜曲沃在縣東二十里桓叔所封後為別都亦曰新城曰下國 董在縣東北四十里即董澤絳縣聚在縣東南十里
  稷山清一名清原在縣西北二十里 稷在縣南五十里
  河津冀國在縣東 耿國在縣南十二里
  吉州屈在州東北二十一年傳言蒲與二屈君之疆也杜注二當為北按有北則必有南故云二屋 采
  桑津在州西南亦曰齧桑

  潞安府
  長治壺口在縣東南十三里黎氏在縣西三十里
  長子長子今縣治
  屯留留吁國在縣東南十里入晉為純留
  潞城赤狄潞氏國在縣東北四十里
  黎城黎國在縣東北十八里
  汾州府
  孝義𤓰衍之縣在縣北十里
  平遙中都在縣西十二里
  介休隨在縣東 鄔在縣東北二十七里 綿上在縣東南二十五里 千畆原在縣南
  石樓屈産在縣東南四里
  澤州府
  沁水黃父一名黒壤在縣西北四十里
  沁州銅鞮在州南十里斷道即卷楚在州東
  隰州蒲在州北四十五里 交剛在州境


<經部,春秋類,春秋大事表,輿圖>








  順天府大
  興永平府玉田保定府
  唐縣完縣易州北燕都在今
  京師東偏無終國在縣治西
  即山戎亦曰北戎燕陽亦曰唐在縣北
  中人在縣東北十三里係鮮虞國地晉逆畤在
  縣東南二十里燕下都

  河間府
  任邱燕濡上在縣西
  天津府
  滄州燕虢在州境
  正定府
  正定鮮虞國在縣西北四十里亦曰中山
  欒城晉欒今縣治
  平山晉蒲今縣治
  晉州鼔國今州治 州東南有昔陽鼔國地
  藁城肥國在縣西南七里
  趙州晉棘蒲在州城中
  柏鄉晉鄅在縣北十二里
  臨城晉臨在縣東
  順德府
  邢臺邢國在縣西南後入晉 晉夷儀在縣西百四十里通典龍岡縣百五十里夷儀嶺邢國所遷有夷儀城按龍岡即今縣治邢本以畏狄而遷若只在故都相近數十里與不遷何異當以聊城為是疑夷儀本邢故邑名後遷於新邑而仍以故地名之衛滅邢地入於衛其故國之夷儀則入於晉自是兩城定九年齊侯衛侯次於五氏傳言伐晉夷儀又晉師千乗在中牟杜注謂救夷儀也此夷儀自當在邢臺若在聊城則與中牟五氏俱逺不相涉 晉鄐亦近邢地
  唐山晉柏人在縣西十三里
  任縣晉任在縣東南
  廣平府
  永年晉雞澤在縣西 晉曲梁在縣東北本赤狄地
  雞澤赤狄甲氏國在縣境
  邯鄲衛邯鄲在縣西南三十里後屬晉 晉五氏亦曰寒氏在縣西 晉木門在縣境
  成安晉乾侯在縣東南十三里
  大名府
  元城衛五鹿在縣東四十五里按五鹿杜氏兩註其所云衛縣西北者蓋即元城縣東無兩地也衛縣今山東觀城縣與府接界 衛馬陵在縣東南十里衛沙亦曰瑣在縣東 沙鹿山在縣東三十五里
  長垣衛蒲今縣治 衛匡在縣西南十五里 衛宛濮在縣北 衛漆在縣西二十里 鄭祭在縣東北
  祭仲為祭封人是也此與周畿內之祭有別或疑鄭並祭國以封仲非

  魏縣衛新築在縣南二十里
  東明鄭武父在縣西南按桓十二年公㑹鄭伯盟於武父杜注鄭地定四年傳祝鮀言衛封畛土畧自武父以南杜注衛北界孔䟽謂鄭衛俱有武父是也地名考以武父在曹縣境疑為宋地誤矣
  開州衛遷帝邱在州西南三十里 澶淵在州西北按後漢書志杍秋縣有澶淵在頓邱左傳盟於澶淵即此杍秋今江南蕭縣此誤以澶淵為宋地也杜註明雲澶淵在頓邱縣南衛地近戚田古頓邱在今內黃縣西襄二十六年傳㑹於澶淵以討衛疆戚田杜蓋據此傳又雲向戌不書後也若是宋地不應宋人獨後三十年傳㑹於澶淵謀歸宋財既而無歸於宋此只是口説非有輜重徃返之勞不必其地近宋也 戚在州北七里 戚西北五十里有懿氏城 戚東鄙為茅氏 鐡在州北五里鹹在州東南六十里 盂一名斂盂在州東南清邱在州東南七十里 圉在州東 昆吾觀
  在州東二十五里皆衛地






<經部,春秋類,春秋大事表,輿圖>









  西安府
  長安周鎬京在縣西或雲在咸陽縣西南按鎬水在豐水之東而地名考雲鎬京在豐水西誤也咸陽畢國在縣北五里秦至孝公始徙咸陽
  臨潼驪戎國在縣東二十四里入秦為侯䴡 秦獻公徙櫟陽在縣北三十里
  鄠縣酆國在縣東五里即西周之豐邑後又為崇國 靈臺在縣東三十里
  涇陽秦麻隧在縣西南
  商州晉上洛今州治 菟和在州東南 倉野在州南一百四十里菟和倉野地名考俱作晉地 自州
  以東至河南嵩縣俱為晉隂地


  商南楚商在縣境 楚少習在縣東武關在少習山下
  同州府
  大荔縣南有北芮鄉朝邑縣南三十里有南芮鄉皆古芮國
  朝邑秦王城在縣西南二里 秦新楚在縣境 晉輔氏在縣西北十三里 縣東北有蒲津渡河即蒲
  州為晉之河曲

  郃陽秦刳首在縣東南
  澄城周酒泉在縣境 晉北徴在縣南二十二里後入於秦 秦新城在縣東北二十里 秦刓在縣境韓城韓國在縣東南二十里後入晉曰韓原 梁國在縣南二十里後入秦曰少梁 梁山在縣西北九
  十里

  白水秦彭衙在縣東北六十里 秦汪在縣境
  華州晉武城在州東北十三里秦棫林在州境即舊鄭咸林
  華隂晉隂晉在縣東南五里 華山在縣南十里 古渭水在縣東北五十里入河謂之渭汭今稍移而
  

  乾州
  武功秦中南山在縣西南九十里亦名終南山一名太白山亘西安鳯翔二府境 駘即后稷始封之邰
  在縣西南二十二里

  邠州公劉居豳即此
  鳯翔府
  鳯翔秦德公遷都雍在縣南 秦具囿在縣境 犬戎在縣境
  岐山太王居岐即此
  寳雞小虢在縣東五十里
  郿縣秦寧公徙平陽在縣西四十六里
  興安州庸國地
  白河麋國都錫穴即今縣治漢於此置錫縣地名考謂在鄖縣蓋二縣接壤麋之國境東至鄖縣南至房
  縣也

  延安府大戎白狄俱在府境
  平涼府
  平涼涇水出縣西南三十里東南至高陵縣入渭
  秦州秦非子始居犬邱在州西南一百二十里襄公始封為諸侯即此地所云西垂也按史記平王東徙賜襄公岐以西之地與誓曰戎侵奪我岐豐秦能攻逐戎即有其地襄公十二年伐戎至岐卒文公十六年伐戎戎敗走遂收周餘民有之地至岐岐以東獻之周是秦至文公猶未得岐東之地而鄭氏詩譜謂襄公橫有周西都畿內八百里之地非事實也
  清水故秦城在縣西非子始封為附庸邑於此
  肅州允姓之戎居於瓜州在州西五百二十六里即小戎也後遷中國為陸渾之戎亦曰隂戎亦曰九州戎按瓜州去晉甚遼逺獻公娶小戎之女不應踰越葉徼而為婚姻是戎之部族早有內徙者後漢志允姓戎居渭汭意或然也




















  江寧府
  六合楚棠今縣治
  蘇州府
  吳縣吳姑蘇闔廬遷都此 夫椒在縣西南八十五里即今西洞庭山在太湖中
  吳江笠澤地名考以為即太湖禹貢錐指以為即松江在今吳江縣界據國語越軍江北吳軍江南則主
  松江為長

  常州府
  武進吳延陵今縣治
  無錫吳都在縣東南三十里曰梅里有泰伯城闔閭以上俱都此
  鎮江府
  丹徒吳朱方今縣治
  淮安府
  山陽吳通邘溝其合淮處曰末口在縣北五里又縣東南七十里有射陽湖長三百里故時邘溝由此入
  

  海州
  贛榆莒紀鄣在縣北七十里
  沐陽魯中城杜注在東海廩邱縣西南按東海無廩邱後漢志東海厚邱縣注引杜氏中城在此是杜原作厚邱今本訛厚為廩也厚邱故城在今縣北六十里一本並訛東海為東郡東郡廩邱係今范縣考是時莒因無備而潰楚遂入鄆魯城中城當與莒鄆相近無縁在范縣也一雲中城魯內城亦可通
  揚州府
  江都吳邘溝在縣東南二里歴高郵寳應接淮安界
  通州
  如皋吳鄖在縣南
  徐州府
  銅山宋彭城今縣治宋呂在縣東南
  蕭縣宋蕭本蕭國在縣北十里 宋城郜在縣境
  碭山楚麻在縣境
  沛縣宋留在縣東南五十五里 宋合在縣境
  邳州定元年傳薛宰曰奚仲遷於邳即此地後仲虺還薛而他族繼處之即姺邳之邳也今州治稍移而
  北 吳良在州北六十里 淮夷在州境

  宿遷鍾吾國在縣西南
  安慶府
  桐城桐國今縣治
  寧國府
  宣城吳頯黃在縣竟
  池州府
  銅陵縣北十里有鵲頭山又繁昌縣西南大江中有鵲尾洲二地相連即楚鵲岸也
  太平府
  當塗縣西南三十里有東梁山與和州南七十里之西梁山夾江相對楚人及吳戰於長岸即此 吳衡山在縣東北六十里楚子重伐吳克鳩茲至於衡山即此杜注在烏程縣南似太逺
  蕪湖吳鳩茲在縣東三十里
  廬州府
  合肥楚滑汭在縣東
  廬江楚虺在縣境
  舒城羣舒國在縣境連接廬江潛山桐城等縣皆有羣舒地 宗國在縣境
  巢縣楚巢今縣治 楚圉陽在縣南 楚坻箕之山在縣南三十七里 吳槖皋在縣西北六十里即今
  柘皋

  無為州楚駕釐皆在州境楚庸浦在州南
  六安州英氏國在州西六國在州北
  霍山楚潛在縣東北三十里
  鳯陽府
  鳯陽楚州屈在縣西 楚鍾離在縣東四里
  懐逺向國在縣東北四十五里 沙汭在縣東南按水經注沙水南流至義城縣西南入淮謂之沙汭義
  城故城在今縣東北十五里

  虹縣徐婁林在縣東北徐蒲隧在縣北
  壽州楚州來在州北三十里蔡遷於此謂之下蔡 楚雞父在州西南六十餘里 楚潁尾在州西北四
  十里潁水入淮處

  宿州宋㐮在州西
  泗州徐都在州北八十里 晉逆吳子於淮土當在州與臨淮之間
  盱眙吳善道在縣境
  潁州府
  阜陽胡國在縣西北二里
  潁上楚慎在縣西北
  霍邱蓼國在縣西北 楚瑣在縣東 楚雩婁在縣西南 楚窮在縣西南八里
  亳州陳焦今州治後入楚 陳夷在州東南七十里後入楚曰城父許遷於夷即此 楚夷濮西田在州
  西 楚乾谿在州東南七十里

  太和宋鹿上在縣西
  䝉城楚瑕在縣北吳房鍾在縣境
  廣德州吳桐汭在州西北二十五里
  江西
  南昌府
  寧州吳艾在州西一百里
  饒州府
  鄱陽縣楚之東境 鄱陽湖在縣西跨九江南康諸
  餘干縣府越之西




















  武昌府
  江夏楚夏汭在縣西北即漢水入江處漢水尾合夏水故傳通稱漢曰夏其莊四年傳與隨為㑹於漢汭
  則當在襄陽安陸二府境也

  漢陽府
  漢陽楚大別山在縣東北百步江水經其南古漢水在山之西南入江今則山在漢之西岸漢川楚小別山在縣南十里
  安陸府
  鍾祥楚沈鹿在縣東六十里 楚郊郢在縣境 楚訾枝在縣境 楚樠木山在縣東一里 楚成臼在
  縣東三十里

  京山楚雍澨在縣西南八十里 楚薳澨亦在縣境
  天門楚魚陂在縣西北
  荊門州楚大林在州西北 聃國在州東南入楚為那處
  當陽權國在縣東南 楚睢漳二水俱在縣北睢一名沮 楚漳澨在縣東南五十里
  襄陽府
  襄陽鄾國在縣東北十二里
  宜城羅國在縣西二十里 楚鄢在縣西南九里古鄢國 楚鄀在縣西南九十里後徙郢於此兼稱鄢
  郢 楚湫在縣東南

  南漳盧戎國在縣東五十里後入於楚為廬 荊山在縣西北八十里楚遷許胡沈道房申六國之衆於
  

  榖城榖國在縣西十里
  光化楚下隂在縣西
  均州楚句澨在州西 楚臨品在州境 楚石溪及仭亦在州境或雲應在竹山縣境
  鄖陽府
  鄖縣絞國在縣西北
  房縣楚防渚在縣境 楚阜山在縣南五十里 楚彭水在縣境流入榖城
  竹山庸國在縣東四十里 庸方城在縣東四十五里
  德安府
  安陸鄖國即䢵今縣治 楚清𤼵在縣西北 雲夢在縣南五十里按古雲夢澤跨江南北包絡甚廣東
  抵蘄州西抵枝江皆是

  應城軫國在縣西 鄖蒲騷在縣北三十里
  隨州隨國在州南 厲國在州北四十里 唐國在州西北八十五里 州東南三十里有楚子城即傳所謂軍於漢淮之間者彚纂雲在應山縣境地相接也 楚軍祥在州西南 溠水在州西北
  應山貳國在縣境 楚大隧在縣東北一百三十里信陽州東南一百五十里直轅在縣北九十里信陽州南亦九十里㝠阨在縣北六十五里信陽州西南九十里所謂義陽三關也其搃名曰城口
  黃州府
  蘄水弦國在縣西北四十里
  麻城楚柏舉在縣東三十里 穆陵在縣西北按僖四年傳管仲對楚使言齊之四履南至於穆陵北至於無棣杜注以為齊地者誤也蓋言征伐所至之域耳元和郡縣志穆陵關在淮南麻城縣西北八十八里穆陵山上一名木陵關司馬貞史記索隱亦言淮南有故穆陵門是楚之境無棣在遼西孤竹舊説以穆陵在臨朐縣東南一百五里無棣在海豐慶雲二縣之間是後世沿杜誤而以是命名當以索隱及元和志為正詳穆陵辨
  荊州府
  江陵楚遷都郢在縣北十里其後遷郢於鄀謂此為紀郢 渚宮今縣治 荒谷在縣西 冶父在縣東
  陘隰在縣東 轑陽烝野脾洩或雲俱在縣境皆楚地

  監利州國在縣東三十里 楚章華臺在縣東北三十里 湧水在縣東南
  枝江楚遷丹陽在縣西 津在縣西三里選在縣南 皋滸在縣境皆楚地
  宜昌府
  歸州楚始封之丹陽在州東南七里 夔國在州東二十里 楚宗邱在州境
  四川
  夔州府
  奉節庸魚邑今縣治
  重慶府
  巴縣巴國今縣治



<經部,春秋類,春秋大事表,輿圖>








  杭州府
  海寧地介吳越間彼此分屬
  富陽屬越
  餘杭屬吳越二國
  嘉興府
  嘉興吳檇李在縣南四十五里 吳越春秋夫差増封越西至於檇李則後應屬越
  海鹽吳増封越北至於平原在縣境
  石門越禦兒在縣東二十里
  寧波府
  鄞縣國語越地東至於鄞即此
  定海越甬東今縣治按國語作甬勾東明其地在甬勾之東也越地南至於勾無秦置勾章縣在今慈谿
  縣西南三十五里或謂甬東即勾無誤也

  紹興府
  山隂越都 無餘始封故城在縣南十二里
  㑹稽㑹稽山在縣東南十二里
  諸暨越允常所都
  衢州府
  龍㳺越姑蔑在縣境國語越地西至於姑蔑






<經部,春秋類,春秋大事表,輿圖>
<經部,春秋類,春秋大事表,輿圖>









  河源𤼵於崑崙至積石而入中國東經陜西河州北合灕水又東北合洮水又東北經蘭州府西湟水合浩亹水入焉又東北經府北又東經金縣北又東北經靖逺縣西北又東北經中衛縣南又東經靈州北又東北經寧夏府東南又東北入榆林府西境經古三受降城南又東折而南經榆林府東又南經府谷縣東神木縣南葭州東河之東岸為山西河曲縣及保德州興縣境又南經吳堡縣及綏德州東河之東岸為臨縣及永寧州

  寧鄉縣境又南經青澗縣東又南經延川縣及延長縣東河之東岸為石樓縣及永和縣大寧縣西境又南經宜川縣東河之東岸為吉州西距大河七里孟門山壺口山皆在其地及鄉寧縣西境縣西有採桑津又南經韓城縣東梁山在縣南十九里秦之少梁在縣南二十里晉之韓原在縣東南二十里又南經郃陽縣東秦郀首在縣東南河之東岸為河津縣冀國耿國在縣境及滎河縣臨晉縣西境汾水在河津縣南西入於河臨津縣為晉解梁城及王官等境又南經朝邑縣東秦王城晉輔氏在縣境其東北有蒲津又南經華隂縣東北渭水自西入焉即渭汭華山在其南縣東南五里為晉之隂晉邑河之東岸為蒲州府西境涑水自東入焉有臨晉關與朝邑之臨晉關夾河相對又涑水流入為晉涑川又南過雷首山西折而東晉河曲地經潼關縣北又東經河南閿鄉縣北又東經靈寳縣北為晉之桃林塞河之北岸為芮城縣南境晉之魏邑又東經陜州北虢之上陽晉之焦瑕在州境州西北三里為茅津又東四十餘里為三門山即底柱在河中又東經澠池縣及新安縣北河之北岸為平陸縣虞都及虢下陽茅戎等境及垣曲縣南境又東經河南府治洛陽縣北為周王城河繞北邙之麓河之北岸為濟源縣南境周畿內諸邑及溴梁郫邵俱在焉又東經孟津縣北古孟津晉之平隂在縣東一里河之北岸為孟縣南境即晉河陽又東經鞏縣北洛水自南入焉即洛汭河之北岸為溫縣南境濟水自北入焉又東經氾水縣北氾水自南入焉鄭虎牢在縣西二里縣東有氾水杜注所云南氾也出襄城縣又東經滎陽縣北古東虢國鄭之京邑及京索二水在縣境河之北岸為武陟縣南境沁水自北入焉又東經河隂縣北今河隂古滎陽縣地敖山在縣西二十里又東經滎澤縣北踐土在縣西北其北岸則獲嘉縣又東經原武縣北西北五里為衡雍晉軍爭濟及楚莊祀河皆在此 河屢決於原武陽武其新鄉汲縣之境去河漸逺禹跡不可問矣今𠫭考胡氏朏明顧氏景范之説為禹河舊道至濬滑間又𠫭取水經注分禹河未徙初徙二圖以備春秋時津濟處又東經陽武縣北舊志河在縣北二十三里又東經延津縣此鄭之酸棗在縣北十五里即廩延 水經注東北經酸棗縣西濮水東出焉又東北通謂之延津又東經胙城縣北水經注大河又東經燕縣故城北 南燕國在縣西河於是有棘津之名所謂南河也河之北岸為新鄉縣及衛輝府治汲縣南境淇水自西入焉汲縣為衛牧地 水經注大河又東淇水入焉又東經遮害亭南 淇水合宿胥故瀆遮害亭在濬縣西南又東北經濬縣西南禹貢錐指雲禹河自東北流入黎陽縣界自大伾山西南折而北為宿胥口 大伾山在濬縣東二里高四十丈亦名黎陽山宿胥故瀆亦在縣西南其西北岸為淇縣衛朝歌地閔二年衛為狄所滅又敗之河杜注衛將東走渡河狄又敗之此淇縣之東也宋桓公逆之河則在濬縣之西南矣及湯隂縣東南境晉中牟在縣西所謂河北之中牟也又東北經內黃縣西衛柯及牽地 內黃故城在今縣西十八里縣北五里有黃澤胡氏以為河徙乃鍾為澤耳其西北岸則彰德府治安陽縣東境胡相城在縣西通典雲河亶甲居相其子祖乙圯於相遷於耿傳雲河水所毀曰圯方輿紀要雲安陽縣東四十里有永定城永定城東有鯀堤鯀治水時所築以捍孟門溢河今謂之三刃城洹水在縣北又東北經直𨽻大名府之魏縣西北衛新築在縣南其西岸則臨漳縣東漢地理志鄴縣東有故大河楚語武丁自河徂亳韋昭曰從河內徙都亳也河內即鄴南殷墟自河徂亳蓋亦為河所圯 鄴城在縣西二十里又東北經成安縣晉乾侯地及廣平縣東至肥鄉縣合漳水東北流自此以後水經注所云漳水所經即禹河故道 顧氏曰漳水在肥鄉縣西北十里自廣平流入縣境又東北入曲周縣界其東岸則山東臨清州之邱縣水經注漳水自斥漳縣南又東北經平恩縣故城西又東北經南曲縣故城西 斥漳今曲周兩故城在邱縣西北又東北經曲周縣東水經注漳水又東北經曲周縣故城東 故城在今縣東北又北經平鄉縣東水經注漳水又北經鉅鹿縣故城東 鉅鹿郡治今平鄉縣治其東岸則廣宗縣西水經注漳水又歴經縣故城西有薄落津 經縣故城在今廣宗縣東二十里又北經鉅鹿縣東大陸澤在縣北五里即廣阿澤晉之大陸也 水經注漳水又經沙邱臺東又經銅馬祠東 沙邱臺在平鄉縣東北七十里銅馬祠在鉅鹿縣北七里又北經南宮縣西水經注漳水又北經南宮縣故城西 南宮故城在今縣西北三里又北經新河縣西水經注漳水又北經堂陽縣西堂陽縣今為新河縣又東北經冀州北水經注漳水又東北經扶柳縣北又北經昌城
  縣故城西又經西梁縣故城東又東北經桃縣故城北扶柳故城在州西南八十里西梁縣在扶柳西北五十里昌城縣在州西北桃縣在州西北四十五里又北經束鹿縣東水經注漳水又北經鄡縣故城東 鄡縣在今束鹿縣東北又東經深州南水經注漳水又右經下博縣故城西又東北經下博城西逶迤東北注下博城在深州南四十五里又東北經深州東水經注漳水又西經樂鄉縣故城南 樂鄉故城在深州東北又東北經武強縣及武邑縣北水經注漳水又東北經阜城縣北 禹貢錐指雲此阜城當在武邑縣界 水經注漳水又東北經武邑郡南又東北經武強縣北 漢時武強在今武強縣南為武邑郡治 水經注漳水又東北經武隧縣故城南 武隧故城在武強縣東三十里 水經注漳水又東經武邑縣故城北 武邑故城今武邑縣治縣志雲漳河在縣西北二十里 水經注漳水又東北至昌亭與滹沱河㑹 昌亭廢縣在武邑縣東北又東經阜城縣西北水經注漳水又東經弓高縣故城北高氏曰弓高故城在今阜城縣西南顧氏曰在景州東北四十里又東經阜城縣東北水經注漳水又東經阜城縣故城北 阜城故城在今縣東二十二里其北岸為饒陽縣及獻縣南水經注漳水又經樂成縣故城南 樂成故城在獻縣東南十六里又東北經交河縣南水經注漳水又東北經成平縣南 成平廢縣在獻縣東南九十二里又東經東光縣西北水經注漳水又東左㑹滹沱別河故瀆 別河故瀆即滹沱別支自獻縣流入東光之滹沱者東光故城在今縣東二十里又東北經南皮縣西北又東北經滄州北其北岸則青縣南水經注漳水又東北合清河謂之合口又東北濊水出焉 合口在滄州西青縣南二里魏收志浮陽縣西接漳水橫水入焉謂之合口濊水經三戸亭北青縣漢之三戸縣也又東北經靜海縣北又東北經天津府北東入於海水經注漳水又東北經章武縣西又東北經平舒縣南東入海 胡氏曰漢章武平舒二縣本靜海縣城清水漳水合流經此入海按禹貢錐指禹河自大伾山折而北歴湯隂安陽臨漳魏縣成安肥鄉合漳水至於鉅鹿為北過洚水至於大陸之故道自合漳水後河與洚漳並而為一自曲周平鄉廣宗鉅鹿南宮新河冀州束鹿深州衡水武強武邑阜城獻縣交河滄州青縣靜海至天津府注於渤海為九河徒駭之道渤海即所謂逆河其入海處則在今昌黎縣南昌黎漢絫縣碣石在其地碣石逆河皆為海水所漸今據漳水入海圖止天津至九河之分則自鉅鹿始徒駭最北即河經流鬲津最南其首受河處據胡氏當在南宮縣界東經德州北又東經吳橋縣南陵縣北寧津縣南德平縣北樂陵縣北鹽山縣東南慶雲縣南海豐縣西北又東北入於渤海
  附入河出河諸水
  漳水有二源濁漳出山西潞安府長子縣西𤼵鳩山水經注濁漳水出上黨長子縣西𤼵鳩山東過其縣南 今長子縣西有長子故城又東經屯留縣南屈經其城東絳水注之屯留晉純留邑其故城在今縣東南十三里 絳氷即禹貢降水漳既合絳故得通稱又東經潞安府治長治縣北水經注又東經壺關縣北今長治縣東南有壺關故城又東北經潞城縣北其北岸則襄垣縣水經注又東北經潞縣北今潞城縣西有潞縣故城 又東經黎城縣南其南岸則平順縣又東經林縣北涉縣東南清漳水來注之謂之交漳口水經注清漳自涉縣東南來注之清漳出山西樂平縣沾嶺南流經和順遼州黎城又東經涉縣南林縣北與濁漳合流又東經彰德府治安陽縣北其北岸則磁州又東至臨漳縣西北水經注又東出山經鄴縣西又東經三戸津 今臨漳縣西有鄴縣故城三戶津在鄴西四十里 又東經武城南又東經梁期城南又東經平陽城北 武城故城在鄴縣梁期城在鄴北五十里平城在鄴南又東北經成安縣南又經其城東水經注又東經斥邱縣北即裴縣南 今成安縣西有斥邱故城即晉乾侯邑又肥鄉縣西南六十里有裴城又東北經肥鄉縣西又經其城北至曲周縣東南合於河水經注又東北經列人縣故城南 在今肥鄉縣北 又東經肥鄉縣故城北 城在今縣西二十二里 又東北經斥漳縣南 今曲周縣東有斥漳縣故城 此漳水入河之道即禹貢所謂衡漳也自周定王五年河徙而南漳水即行禹河故道至交河縣東北復與河合經滄州青縣靜海天津入海其後河益徙而南而漳始專達於海矣
  漯水受河自宿胥口始東經滑縣西南水經注漯水自宿胥口又東經滑臺城 故白馬縣治在今滑縣西南衛之漕邑也又東北經濬縣南水經注又東北經黎陽縣南 黎陽故城在今濬縣東北又東北經滑縣東北氷經注又東北經涼城縣 涼城縣在滑縣東北又東北為長壽津周定王五年河徙自宿胥口東行漯川至此與漯別而北漯水又東經開州西又東北經開州北水經注又東經鐡邱南又東北經濮陽縣北 鐡邱即衛之鐡在開州北五里濮陽故城在開州西南又東北經清豐縣南觀城縣西南水經注又東經衛國縣南 縣故畔觀也城在清豐南觀城西開州北衛五鹿地也又東經濮州西北水經注又東經鄄城縣北 在今濮州東二十里衛之城濮在州南七十里又東北經范縣西水經注又東北經范縣之秦亭西 范縣為齊晉魯衛四國錯壤秦亭魯地也在縣南二里又東北經觀城縣東南水經注又東北經委粟津在縣東南六十七里又東北經朝城縣東又東北經莘縣東南水經注漯水經陽平縣之岡城西 陽平故城今莘縣治岡城在縣西南七里莘縣為齊衛交界地又東北經堂邑縣南水經注又東北經樂平縣故城東 樂平故城在今堂邑縣東南又北經東昌府治聊城縣西水經注又北經聊城縣故城西 故城在今縣西十五里即齊之聊攝又東北經清平縣南博平縣北水經注又東北經清河縣故城北又東北經文鄉城東南又東北經博平故城南右與黃溝合 清河故城在清平縣南文鄉城亦在清平縣南博平故城在博平西北三十里黃溝經文鄉城南又東北經禹城縣西南水經注又東北經援縣故城西即齊轅邑在禹城縣西北 水經注又經高唐縣故城東 即齊高唐邑在禹城西四十里又東北經臨邑縣南水經注又東北經漯隂縣故城北 今臨邑縣西有漯隂故城漯水北去臨邑七里漢曰漯陽後漢曰濕隂濕即漯之本字又東北經濟陽縣南水經注又東北經渚縣故城南 城在濟陽縣西南又東北經章邱縣西北水經注又東北經崔氏城北又東北經朝陽故城南 二城俱在章邱縣西北又東經鄒平縣西北水經注又東經鄒平縣故城北在今鄒平縣北與齊東縣接界又東北經青城縣南水經注又東北經東鄒城北 城在今青城縣界又東北經高苑縣北水經注又東北經建信縣故城又東北經千乗縣二城間 建信城在高苑縣西北千乗縣在高苑北二十五里又東北為馬常坈坈東西八十里南北三十里亂河枝流而入海
  淇水源出河南衛輝府輝縣之共山經淇縣境流入濬縣西南宿胥口入河水經注淇水東流經黎陽縣界南入河漢建安九年魏武王於水口下大枋木以成堰遏淇水東入白溝以通漕運號其處曰枋頭又雲魏武開白溝因宿胥故瀆而加其功然則春秋時淇水入河之處正在宿胥口至魏武時始遏淇水入白溝也白溝在今內黃縣南又北至東光縣西入於河亦謂之清水清水本出脩武縣黑山東流至淇縣合於淇水故淇水亦受清水之名 又洹水出長子縣洹山蕩水出湯隂縣西皆東流注於河河徙後皆至內黃縣入白溝
  洛水出陜西西安府商州西熊耳山水經注洛水出京兆上洛縣讙舉山上洛故城即今商州治州西五十里有熊耳山東西各一山狀如熊耳山海經謂之讙舉山東北流
  經州東又東北經洛南縣北又東經盧氏縣南水經注洛水自熊耳山北又東經盧氏縣南陽渠關北又東經盧氏縣故城南有盧川水注之又東經高門城南 陽渠山在今盧氏縣西南五十里高門城在今盧氏縣東又東北經永寧縣南水經注又東經黃亭南又東經荀公溪口又東經龍驤城北 黃亭在永寧縣西八十里荀公谷在永寧縣西南龍驤城在永寧縣西四十里又東北經宜陽縣北水經注又東經經宜陽縣南又東經宜陽縣故城南又東合黒澗水又東北出散關南 宜陽故城在今縣東北十四里黑澗水在宜陽東北二十里散關今宜陽縣東三十里九曲城是又東北入河南府治洛陽縣南與澗瀍合水經注又東經河南縣南瀍水出洛陽縣西北五十里之榖城山東流經府城北至洛陽故城西而南流入洛澗水出澠池縣東北二十三里之白石山東流合榖水遂兼有榖水之稱榖水出澠池縣南山中榖陽谷東北流經縣南又東北至新安縣南又東北合澗水引而東又折而南至河南府城西故苑中入於洛襄二十四年榖洛鬬毀王宮宜在此 胡氏曰周王城即郟邑漢為河南縣其故城在今洛陽縣西北下都即成周漢為洛陽縣其故城在今洛陽縣東北二十里古時澗水經河南故城西入洛瀍水經河南故城東入洛故澗水東瀍水西為王城而瀍水東為下都洛誥之文甚明自周靈王壅榖水使東出於王城北合瀍水南入洛而城西之澗水遂為死榖東漢建都洛陽明帝復堨榖水使出都城北為千金渠又引其水繞城南為陽渠與千金渠㑹東過偃師縣南以至於洛而禹貢東㑹澗瀍之舊跡與洛誥澗東瀍西之遺制無復存焉者矣洛水又東北經洛陽縣東南伊水從偃師縣西來合焉水經注洛水又東經洛陽縣南伊水從西來注之又東經偃師縣南水經注洛水合伊水又東經偃師故縣南與緱氏分水又北經偃師城東東北歴鄩中經訾城西又東經訾城北 緱氏故城在今偃師縣南二十里鄩中在今偃師縣東南鞏縣西南訾城在鞏縣西南四十里又東經鞏縣故城南又東北至洛口入河水經注又東經鞏縣故城南又東濁水注之即古湟水也又東北入於河 鞏縣故城在今縣西南三十里今縣隋所遷也湟水即春秋王猛居於皇是也洛口在鞏縣故城東北三十里今縣北少東八里所謂洛汭亦名什谷今洛水自鞏縣界東過汜水縣北又東從滿家溝入河而洛口乃移於東非復古之什谷矣
  伊水出河南河南府盧氏縣東南悶頓嶺水經注伊水出南陽縣西蔓渠山 蔓渠山即熊耳之支峯一名東巒山一名悶頓嶺在今盧氏縣東南一百六十里東北流經嵩縣南水經注東北經東亭城南又屈經其亭東又東北經郭落山又東北經陸渾縣南又北歴崖口下又東北經伏流嶺東 東亭城在今嵩縣西南七十里陸渾即嵩縣治崖口即三塗山也在嵩縣西南十里伏流嶺在崖口北三十里許又東北經伊陽縣西又北經河南縣南伊陽縣唐先天元年分陸渾縣置以伊水與陸渾分界故名 水經注又東北經新城縣南又北經高都城東又東北經前亭西又北過伊闕中 新城在今洛陽縣西南五十里本戎蠻子邑漢為縣高都在洛陽縣西南前亭即前城在洛陽縣西南五十里伊闕即闕塞一名闕口山在洛陽縣西南三十里又東北入於洛水經注又東北至洛陽南經員邱東又東北入洛 員邱在洛陽縣東三十里委粟山下汾水出山西太原府忻州靜樂縣北管涔山水經注汾水出太原汾陽縣北管涔山 今靜樂縣本漢汾陽縣地管涔山在縣北一百三十里南流經太原府治陽曲縣西水經注南流與東西溫溪合又南經汾陽縣故城東 汾陽故城在今陽曲縣西北水經注又南與酸水合又南出山東南流洛隂水注之又南經陽曲城西 陽曲故城在今府治陽曲縣東
  北四十五里 府治東北八十里有大盂城晉盂邑又東南經太原縣東水經注又東南經晉陽縣東晉水從縣東南流注之 明地理志太原本元平晉縣洪武四年移於汾水西故晉陽城之南關八年更名太原則今之太原正故晉陽也晉水出縣西甕山智伯遏晉水以灌晉陽即此 太原故唐國叔虞始封猶號曰唐又南經清源縣東其東岸則榆次縣徐溝縣水經注又南經梗陽縣故城東又南洞渦水從東來注之梗陽城在今太原縣南六十里清源縣南一百二十步晉祁氏邑又南經交城縣文水縣東其東岸則太谷縣祁縣水經注又南經大陵縣東又南經平陶縣東文水從西來注之 大陵故城在文水縣北十二里平陶故城在文水縣西南二十五里晉平陵邑在縣東北二十里祁邑在祁縣東南八里陽邑箕城在大谷縣境又西南經汾州府治汾陽縣及孝義縣東其東岸則平遙縣介休縣水經注又南與石桐水合又西南經介休縣故城西又南經冠雀津又南入河南界經永安縣西 石桐水即緜水出介休縣緜山冠雀津在介休縣西十二里永安故彘縣也厲王流於彘即此今為孝義縣又平遙縣西十二里有晉中都邑介休縣東南有介山一名緜山又有隨城又東北有鄔邑又南經靈石縣西其西岸則汾西縣靈石本介休地元和志汾河在縣北十步又南經霍州及趙城縣西水經注又東與彘水合又南經霍城東又南霍水入焉 彘水出太岳山即霍太山也在趙城東北四十五里霍城故霍國晉霍邑今為霍州霍水出霍太山西南經趙城南又西注於汾又南經洪洞縣西水經注又南經楊縣西 今洪洞縣東南有楊縣故城故楊國又西南經平陽府治臨汾縣北又經其城西水經注又南經髙梁縣故城西又南經白馬城西又南經平陽縣故城東又南與平水合 高梁故城在臨汾縣東北三十七里即晉高梁之墟白馬城即平陽府治平陽故城在臨汾縣西南汾水之西又府城西北有晉狐廚邑平水東經狐谷亭即此又府治東為晉平陽邑又南經襄陵縣東水經注又南經襄陵縣故城西 晉郤犨之邑故城在今縣東南汾水在縣東一里又南經曲沃縣北又經其西南其西北岸則太平縣水經注又南經臨汾縣東又屈從縣南西流經絳縣故城北 臨汾縣今太平縣也絳縣故城在今曲沃縣南晉新田漢置絳縣又西經絳州南澮水自東入焉水經注又西經虒祁宮北又西經魏正平郡南又西經王橋澮水入焉 虒祁宮在絳州南正平郡今絳州治絳州故賈國澮水出曲沃縣東澮山西過其縣南又西注於汾水水經注澮水出絳縣東西南與絳水合又西南過虒祁宮南又西至王橋注於汾水晉新田在曲沃縣西南汾水在其西澮水在其南故韓獻子曰不如新田有汾澮以流其惡澮水一名少水
  齊侯伐晉封少水而還是也 絳水見涑水注汾水又西經稷山縣南水經注又西與古水合又西南經長修縣故城南又西經清源縣城北長修故城在稷山縣東清原城在稷山縣西北二十里晉清原地一名清又西經河津縣南其南岸則萬泉縣水經注又經冀亭南又西與華水合又經稷山北又西經鄧邱北又西經耿鄉城北 冀亭故冀國在河津縣東稷山在河津縣東稷山縣南五十里下有稷亭晉侯治兵於稷即此又河津縣南十二里有耿鄉城為古耿國又西注於河水經注又西經皮氏縣南又西至汾隂縣北西注於河 河津縣西二里有皮氏故城滎河縣北有汾隂故城唐改曰寳鼎元和志汾水在縣北二十五里后土祠下西注於河明隆慶四年東徙由河津縣葫蘆灘南入河
  涑水出山西絳州聞喜縣東山黍葭谷西流經其縣南與洮水合水經注涑水出河東聞喜縣東山黍葭谷至周陽與洮水合洮水出聞喜縣清野山西流合涑水又西經董澤陂又西經桐鄉城北又西南經左邑故城南故曲沃也 周陽城在聞喜縣南董澤陂在聞喜縣東北三十里桐鄉城在聞喜縣西南左邑本晉曲沃秦置左邑縣漢改聞喜縣 涑水合洮水亦通稱洮水傳能宣汾洮是也 今絳縣西北有絳水即涑水之上流也而水經注云絳水西北流注於澮疑道道改矣又西經安邑縣北又西經猗氏縣東又西經其縣南水經注又西經王官城北又西南經安邑縣西又西經猗氏縣故城北 王官晉邑其故城在猗氏縣南二里又猗氏縣西有令狐城西北有廬柳城又西經臨晉縣南芮城縣北水經注又西經郇城郇瑕氏之墟也又西南經解縣故城南又西南經瑕城 郇城在臨晉縣東北十五里解縣故城在臨晉縣東南十八里即晉解梁城又東南有舊襄城又東南十八里有桑泉城瑕城未詳其處據水經注應在解梁之西南又西經蒲州府治永濟縣東又西南注於河水經注又西南經張陽城東又西南屬於陂陂分為二西陂即張澤也西北去蒲坂十五里 蒲坂漢縣在今蒲州治東南五里為晉河曲又南三十六里有覊馬城東北二十八里有涑水城即涑川
  渭水出陜西蘭州府渭源縣西鳥䑕山水經注渭水出隴西首陽縣渭谷亭南鳥䑕山 漢首陽縣西魏改曰渭源鳥䑕山在縣西二十里東流經其縣南又東經鞏昌府治隴西縣北水經注渭水自首陽縣南又東經襄武縣又東南經其縣東北又東南經獂道縣故城西又東經武城縣西 襄武故城在今隴西縣東南五里獂道故城在隴西縣東南二十五里武城故城亦在隴西縣界又東南經寧逺縣北又東經伏羌縣北水經注又東經落門西山又東經冀縣北 落門聚在今伏羌縣西十里伏羌本漢冀縣秦冀戎地又東經秦安縣南秦州北水經注又東經上邽縣北封山之隂又東南與神澗水合又東南得歴泉水又東出橋亭西又南得藉水口上邽故城在秦州西南藉水口在秦州南又東南經清水縣西又經其南水經注又歴橋亭南而入緜諸縣東與東亭水合又東南合涇谷水又東伯陽谷水入焉又東南苖谷水注之 並在今清水縣界清水縣秦非子始封於此又東入鳯翔府隴州南界水經注又東南出石門度小隴山經南由縣南東與楚水合 南由縣本漢汧縣地在今隴州東南百二十里渭水在南由縣南四十里又東經寳雞縣南汧水自北入焉水經注又東合南山五谿水又東經陳倉縣南又東與陽谿合又東經郁夷縣故城南汧水入焉右則磻溪水注之 陳倉城在今寳雞縣東北二十里郁夷故城在今隴州南五十里汧水出隴州西東流入渭又東經鳯翔府治鳯翔縣南秦雍都又東經岐山縣南周西岐地又東南經扶風縣西南郿縣北水經注又東經石原南又東經五丈原北又東經郿縣故城南 石原五丈原俱在郿縣西郿縣故城在令縣東北十五里又東經武功縣南盩厔縣北水經注又東經武功縣北斜水從南來注之又東經馬冡北又經武功縣故城北又東經美陽縣南雍水從北來注之又東經郿塢南又東合洽谷之水又東芒水從南來注之 斜水經五丈原東入渭馬冡在武功縣東十餘里武功故城在郿縣東四十里美陽故城在武功縣西北二十五里郿塢在郿縣東北十五里洛谷之水今盩厔縣西南有駱谷關芒水人渭處在𥂕厔縣東南又東經興平縣南又東經鄠縣北水經渭水篇又東過槐里縣南又東澇水從南來注之又東北經黃山宮南就水注之又東合田溪水又東經槐里縣故城南又東合甘水 按水經澇水甘水各自入渭而酈注則雲甘水又東得澇水口又東北經鄠縣故城西又北入渭似甘水合澇水入渭疑簡脫誤今則澇與鎬潏諸水俱合灃水入渭 槐里縣在槐里故城西黃山宮在興平縣西南三十里槐里故城在興平縣東南十一里鄠縣故城在今鄠縣北二里澇水出鄠縣西南 鄠縣本崇國地又西周之豐邑又東經咸陽縣南豐鎬二水自南入焉水經注又東豐水從南來注之又東北與鎬水合又東北經渭城南潏水注之 豐水出鄠縣東南自今長安縣界西北流經咸陽縣東南三里注於渭鎬水上承鎬池於昆明池北西北入渭在今咸陽縣界渭城故城在今咸陽縣東北十七里潏水入渭在長安縣界又東經西安府治長安縣咸寧縣北其北岸則涇陽縣三原縣水經注又東分為二水又東與潏水枝津合又東經長安城北又東合昆明故渠又東經覇陵縣北霸水合滻水從縣西北流注之又東㑹成國故渠長安故城在今西安府西北十三里霸水入渭處在今咸寧縣界成國故渠亦在咸寧縣界今涸又東經高陵縣南涇水自北來合焉水經注又東與高陵分水又東涇水注焉 高陵故城在今高陵縣西南二里涇水在高陵縣西南三十里陽陵故城入渭又東經臨潼縣北漆沮二水自北入焉水經注渭水合涇水又東經鄣縣西又經新豐故城北又東經鴻門北又東石川水南注焉又東戱水注之 鄣縣故城在臨潼縣東北新豐故城在臨潼縣東北十四里又縣東十七里有鴻門坂戱水入渭在縣東三十里按書傳彚纂漆水出同官縣東北又西南合銅官水又西南至耀州與沮水合沮水出中部縣西北又東南流經宜君同官二縣至耀州南合漆水又東南入富平縣名石川河又南至臨潼縣北入渭水如此則漆水在沮水之東禹貢不應先言漆而後言沮也水經注以濁水上承雲陽大黒泉者為漆水東南至櫟陽縣界合沮水似可從雲陽今淳化縣櫟陽故城在今臨潼縣東北七十里 臨潼縣驪戎國也秦獻公徙都於此名櫟陽又東經渭南縣北水經注又東經下邽縣故城北下邽城在今渭南縣北五十里 又東經華州北水經注又東經鄭縣故城北又東與石橋水㑹 鄭縣故城在今華州北石橋水在州東晉武城在州東北秦棫林在州境又東經華隂縣北洛水入焉水經注又東經平舒城北又東經長城北又東經華隂縣北洛水入焉又東經定城北 平舒城在華隂縣西南十里長城在縣西二里定城去今潼關縣三十里 洛水即詩瞻彼洛矣之洛周語幽王時三川震韋昭注涇洛渭也與伊洛之洛有別尚書孔傳漢書顔注並以洛水為漆沮之水按秦漢時關中有鄭白二渠沮水始循鄭渠入洛古時沮水洛水自各入渭未可指洛為漆沮也明成化中洛水改流自朝邑縣南經趨於河不復至華隂入渭矣又東入於河漢志渭水至𦨣司空入河𦨣司空城在今華陽縣東北五十里所謂渭汭也隋唐以後渭口移而南在永豐倉入河今華隂縣東北三十五里是也胡氏曰疑今洛水入河處即古渭汭涇水出陜西平涼府平涼縣西笄頭山地理志涇陽縣笄頭山涇水所出漢涇陽今平涼縣地東北流經其縣北又東經華亭縣東北華亭漢汧縣地又東經涇州北元和志涇水在州東一里又東經長武縣北長武縣本漢鶉觚縣地唐為宜祿縣汭水入焉汭水出隴州西四十里東流過長武縣南而東注於涇又東經邠州北邠州本漢漆縣唐為新平縣元和志涇水西自宜祿縣界流入又東南經淳化縣西淳化本漢雲陽縣元和志涇水在雲陽西南二十五里又南經永壽縣東永壽本漢漆縣元和志涇水自新平縣界流入又南經醴泉縣東醴泉本漢谷口縣長安志涇水出九嵏山谷口故謂之谷口今縣東四十里谷口城是又東南經涇陽縣南本漢池陽縣涇水在縣南七里 成十三年晉及秦師戰於麻隧秦師敗績晉師濟涇及侯麗而還襄十四年晉帥諸侯之師伐秦濟涇而次秦人毒涇上流師人多死即此水也又東南經高陵縣西南入於渭水縣志雲涇水至縣西南上馬渡入渭
  附濟水
  濟水出河南懐慶府濟源縣西北八十里之王屋山為沇水水經注濟水出河東垣縣王屋山蓋山與山西垣曲縣接界也又東至溫縣西北為濟水又東過其縣北屈從縣東南流又南當鞏縣北南入於河此河北之濟也按漢志濟水至河內武德縣入河武德在今武陟縣東南直成皋大伾山胡氏曰此言禹跡也其後由溫縣入河則南直鞏縣不與昔同今故道盡湮於河惟自濟源縣從枝津之合溴水者至孟縣東南入河南直孟津其流益短矣 溴水出濟源縣西北原山東南入河襄十六年㑹於溴梁即此絶河而南溢為滎澤榮澤在今滎澤縣南即潘黨逐魏錡處東漢後塞為平地其閔二年狄伐衛戰於滎澤乃衛地當在河北 胡氏曰禹時滎澤渟而不流至周已導為川與陶邱復出之濟相接然河濟猶未通波及周之衰有於滎陽下引河東南為鴻溝與濟汝淮泗㑹者而河始與濟亂鴻溝首受河處一名蒗蕩渠亦名汴渠又名通濟渠即今河隂縣西二十里之石門渠也水經直謂之濟水濟水自入河之後與河合流東過汜水縣北又東過滎陽縣北至河隂縣西北出河東經東西兩廣武城及敖山之北又東合於滎瀆此水經注所謂合河之濟與出河之濟也此濟分河東南流即鴻溝汴渠之源漢明帝時王景作浚儀渠亦即此也靈帝建寧四年於敖城西北塹石為門以遏渠口謂之石門故世亦稱石門水此河隂石門也西去河三里滎瀆即滎川周禮職方氏其川滎洛是也滎澤在瀆南二十里瀆首受河處亦有石門謂之滎口石門在敖山東 廣武山在河隂縣東北十里滎澤縣西二十里山有二城各在一頭敖山在滎澤縣西北十五里宣十二年傳晉師在敖鄗之間即此山上有城秦置倉於中亦曰敖倉城 邲水在敖山北水經注濟水於此又兼邲目宣十二年晉楚戰於邲即此又東索水注之水經注索水出京縣西南即古旃然水東北流至滎陽城北而北注於濟襄十八年楚師伐鄭次於旃然即此 京縣今為滎陽縣滎陽故城在今滎澤縣西南十二里又東與濟隧合水經注濟隧上承河水於卷縣北河南經卷縣故城東又南經衡雍城西與出河之濟㑹又南㑹於滎澤 襄十一年諸侯伐鄭濟於濟隧即此卷縣故城在今原武縣西北七里衡雍城在原武縣西北五里僖二十八年晉文公敗楚於城濮還至衡雍作王宮於踐土即此又東經滎澤縣東北水經注又東經垂隴城北又東南經釐城東垂隴城在滎陽縣東北文二年盟於垂隴即此又東二十里有釐城隱十年公㑹鄭伯於時來即釐也亦曰郲又東京水注之水經注黃水𤼵源京縣世謂之京水東北流經滎澤而北注於濟又東分為二水其枝瀆曰北濟與濮水別詳於後南濟為濟水之經流東經原武縣南水經注又東南流入陽武縣歴長城東南流蒗蕩渠出焉 按長城在原武縣西蒗蕩渠分濟東南流經陽武之南中牟之北則水經所云過陽武縣北非今之陽武也 水經注又東北經陽武故城南 陽武故城在今陽武南又東北經封邱縣南水經注同縣西南七里有黃池又東經開封府治祥符縣北水經注東經大梁城北 大梁城在今開封府治西北又東經陳留縣北水經注又東左經倉垣城又東經小黃縣故城北倉垣城在縣西小黃城在縣東北三十里鄭之牛首在縣西南十一里又東經蘭陽縣東北水經注又東經東昏縣故城北又東經濟陽縣故城南 東昏城在縣東北二十里即宋之戶牖濟陽城在縣東五十里又東至曹州府治荷澤縣西南水經注又東至寃朐縣南 寃胊城在府西南四十里又東北至曹州府東南定陶縣東北分為二南為荷水合泗入淮北出者為濟瀆水經注濟水自定陶縣南又東北經定陶故城南又屈從縣東北流又東經陶邱北又東至乗氏縣西分為二南為荷水北為濟瀆 菏澤在曹州府治東南三十里今涸陶邱在定陶縣西南七里乗氏即春秋乗邱地在曹州府曹縣東北五十里 胡氏曰自滎口至陶邱皆後世滎瀆所經非禹跡也 按菏水與菏澤有別禹貢又東至於菏謂菏澤也在曹州府東南三十里濟水之北出者㑹於菏澤而後東北至大野菏水則菏澤之分流也禹貢導菏澤被孟豬即左傳之孟諸在虞城縣西十里接商邱縣界菏澤今涸菏水今附淮水條濟水又北注於鉅野澤鉅野澤在鉅野縣東五里哀十四年西狩於大野即此 水經注濟水故瀆又北右合洪水 胡氏曰濟水自菏澤東北流絶鉅野澤而北合洪水以至安民亭南者禹之舊跡也不知何年改從澤西之清水而繞澤北以㑹汶謂之清口其澤中之道自洪口至清口則無水故水經注曰故瀆今㑹通河經鉅野縣東北七十里去故城已逺並清水㑹汶之故道亦湮沒不可考矣又北至汶上縣西北東平州西南㑹於汶水經注濟合洪水又東北過夀張縣西安民亭南汶文從東北來注之 洪水上承鉅野澤北行一百二十里至於清口清口者㑹汶之口也故濟水亦曰清水 夀張故城在今東平州西南西北去夀張縣五十里又州西南十里有安民亭濟汶合處 汶水今亦附淮水條又北經梁山東水經注同 梁山在東平州西南五十里下有梁山濼又北經夀張縣東北水經注又北經須朐城西又北經㣲鄉東又北經須昌縣西 須朐城即須句國在東平州西南鄉鄉在夀張縣南莊二十八年築郿即此須昌城在東平州西北十五里又北經東阿縣西北水經注又北經魚山東左合馬頰水又北經清亭東又北經榖城縣西又北經周首亭西 魚山在東阿縣西北八里清亭在縣東北四十里隱四年公及宋公遇於清即此榖城即齊榖邑今東阿縣治周首亭為齊周首邑在東阿縣東 齊濟魯濟分於縣南又東北經茌平縣東南平隂縣西北水經注又北經臨邑縣東又北經平隂城西 臨邑今茌平縣地縣有石門即齊鄭㑹處平隂即襄十八年齊侯禦晉師處城南有防門又東北經長清縣北齊河縣南水經注又東北經垣苗城西又東北經盧縣北又經盧縣故城北又東北與中州水合又東北右㑹玉水 胡氏曰以上俱在長清縣境垣苗城在縣東北對岸則齊河縣盧城在縣西南二十五里高弱以盧叛即此中川水出山茌縣在縣東北玉水經祝阿縣亦在縣東北又東北經濟南府治歴城縣北水經注又東北濼水出焉 桓十八年公㑹齊侯於濼即此杜注在歴城縣西北入濟又東北經華不注山北水經注同 山在歴城縣東北十五里山下有華泉成二年鞌之戰三周華不注即此 水經注又東北經臺縣北 臺縣亦在歴城縣東北又東北經章邱縣北水經注又東北經菅縣故城南石納百脈水 菅城在章邱縣西北三十里百脈水在縣東南又東經鄒平縣北水經注又東經梁鄒縣北 梁鄒城在鄒城縣北四十里又東北經高苑縣南水經注又東北經臨濟縣南 臨濟城在高苑縣西北二里又東北經博興縣北水經注又東北迤為淵渚謂之平州又東經高昌縣故城西又東經薄姑城北又東北經利縣西又東北經樂安故城南 平州在今博興縣博昌城南三十里高昌在縣西南薄姑城在縣東北十五里利縣故城在縣東南四十里樂安故城即博昌城也在縣東北 按時水西通濟亦當在博昌城南時水出臨淄縣西南亦曰耏水襄三年齊晉盟於耏外即此高苑下有苑時即春秋之乾時又東北經樂安縣北水經注又東北至甲下邑南東歴琅槐縣故城北 甲下邑不可考琅槐城在樂安東北一百十里又東北入於海水經注又東北河水枝津注之又東北入海 渤海在樂安縣東北一百三十里 胡氏曰濟水自東平以下唐人謂之清河至宋又有南北清河之名南清河則泗水北清河則濟瀆也南渡後北清河又有大小之分黃子鴻曰今小河所經自歴城以東至樂安皆古濟水所行而大河所經自歴城以上至東阿固皆濟水故道而自歴城東北如濟陽齊東青城諸縣則皆古漯水所行蒲臺以北則故河水所經也蓋大河兼行河漯二瀆其小河所行則濟水故道也 按清河自歴城入濟陽不知何年所決唐時清河入海之故道則當自章邱以東接今小清河也又小清河舊從高苑博興二縣北金皇統中始改從縣南又東北至樂安縣由馬車瀆入海瀆在縣東北五十里今為高家港北濟自滎澤縣東經原武縣西北又東經陽武縣南延津縣東南又東至封邱縣西分為濮水縣東四十里有平邱故城昭十三年㑹於平邱即此又東經曹州府南又東北與濮水㑹濮水上承濟水於封邱縣闞駰曰首受別濟即北濟也酈道元曰濮有二源一上承濟水於封邱一受河於酸棗方輿記要曰封邱縣此有濮水今涸水經注謂自酸棗首受河而東北注蓋與封邱之濮渠異源而同流也東北流經曹州府北又東南合北濟與濟水同入鉅野按莊二十七年公㑹齊侯於城濮僖二十八年晉敗楚師於城濮濮水在濮州南七十里城濮亦在州南七十里臨濮水也故隋置臨濮縣又僖二十八年𡩋武子與衛人盟於宛濮杜注陳留長垣縣有宛亭近濮水在今長垣縣北定八年齊鄭盟於曲濮高氏曰為濮水折處應在今封邱胙城之間哀二十七年齊師救鄭及濮雨不涉當在曹州府東北











  禹釃二渠自黎陽宿胥口一北流為大河一東流為漯川周定王五年已未當魯宣公之七年河徙自宿胥口東行漯川經滑縣北濬縣南水經注河右經滑臺城又東北經黎陽縣南又東北經涼城縣 滑臺城在滑縣西南相傳衛靈公所築衛戴公廬於曹在城之東北黎陽故城在濬縣東北其西南有黎山即大伾山涼城縣在滑縣東北又東北為長壽津長夀津在滑縣東北述征記曰涼城到長夀津六十里河至此與漯別行而東北入海水經注謂之大河故瀆王氏曰自漢以來長夀津為黃河故道南北朝時黃河自漯河入海因謂之故瀆大河故瀆東北經開州西水經注故瀆東北經戚城西戚城在開州北七里哀二年晉納衛蒯瞔於戚宵迷陽虎曰右河而南必至焉杜注是時河北流過元城界戚在河外晉軍已渡河故欲出河右而南又經內黃縣東水經注故瀆經繁陽故城東繁陽城在內黃縣東北二十七里胡氏曰即衛之澶淵又北經清豐縣西水經注故瀆又北經隂安縣故城西 隂安故城在清豐縣西北二十五里又東北經南樂縣西北水經注故瀆又東北經昌樂縣故城東 昌樂故城在今南樂縣西北三十五里又東北經南樂縣東北水經注故瀆又東北經平邑郭西 平邑城在南樂縣東北七里又東北經大名府元城縣東而至沙麓山水經注故瀆又東北至元城縣故城西北而至沙邱堰堰南分屯氏河出焉元城故城在府東顧氏曰沙麓山在府東四十五里僖十四年沙麓崩即此又東北經堂邑縣西又屈經其北水經注故瀆又東北經𤼵干縣故城西又屈經其北 𤼵干城在堂邑縣西南五十里齊之棠邑也又東經清平縣南水經注故瀆又東經貝邱縣故城南 貝邱故城在今清平縣西南又東經博平縣北齊博陵邑 水經注故瀆又東經甘陵縣故城南又東經艾亭城南又東經平晉城南 甘陵在清河縣東南艾亭在博平縣界平晉未詳又東北經高唐州西南齊靈邱邑 水經注故瀆又東北經靈縣故城南別出為鳴犢河 靈縣故城在博平縣東北四十里高唐州西南二十里又東北經平原縣西南水經注故瀆又東經鄃縣故城南 鄃縣故城在平原縣西南五十里又東北經平原縣西北水經注故瀆又東經平原故城西而北絶屯氏三瀆又北經繹幕縣故城東北 劉垧曰平原故城在平原西南五十里括地誌則雲在東南十里繹幕縣在平原縣西北二十里又西流經陵縣西水經注故瀆又西流經鬲縣故城西 鬲縣故城在今陵縣北又北經景州南水經注故瀆又北經脩縣故城東 脩縣故城在景州南吳橋縣西水經注故瀆又北經安陵縣西安陵故城在今吳橋縣西北吳橋縣南里許有鬲津枯河詳前鬲津又北至東光縣西北交河縣東水經
  注故瀆又東北至東光縣故城西而北與漳水合 東光故城在今東光縣東交河古成平縣大河自宿胥口徙流至交河縣合漳水復歸禹河故道又東北經滄州青縣靜海天津入海此周定王五年至西漢末大河之所行也春秋隱公元年己未至宣公七年己未為一百二十年河徙適當春秋之半今具兩圖則前後濟河處不至混淆矣






















  淮水出河南南陽府桐栢縣東桐栢山東流經信陽州北淮水在州城北四十五里其北岸為確山縣境淮水北去縣四十里 縣北二十里有道城為道國又東逕羅山縣北南去縣二十里 舊有羅水北入淮昭五年楚子以驛至於羅汭應在縣境其北岸則正陽縣境北去縣八十里縣東有江國又東經息縣南淮水在縣南五里息縣古息國又東經光山縣北南去縣八十里又東經光州北淮水在州城北六十七里西十二里有黃城為黃國 又東北經固始縣北南去縣七十里 縣西北七十里有期思城為蔣國東北有蓼城岡為蓼國又東北經潁州府南汝水注之淮水在府城南一百十里又東流十餘里汝水自河南流入焉謂之汝口 水經注淮水又東經原鹿縣南汝水從西北來注之胡氏曰原鹿縣即春秋之鹿上故城在今潁州南富陂之西汝水經其城西而南入於淮又東經霍邱縣北南去縣三十里 水經注淮水又東北窮水入焉窮水出安豐縣窮谷按安豐故城在今霍邱縣西南昭二十七年楚與吳師遇於窮應在霍邱之西南也又東經潁上縣南潁水注之淮水在縣南六十里又東三十五里即東西正陽鎮潁水自河南境流經此入於淮謂之潁口昭十二年楚子狩於州來次於潁尾即潁水入淮處也又東北經夀州北淮水去州城二十五里肥水自南流入焉謂之肥口亦曰灌口水經注淮水又東經夀春縣北肥水注之 胡氏曰肥水在州東北十里自合肥來注於淮 水經注淮水
  又北夏肥水注之水上承沙水於城父縣東南流注於淮 胡氏曰夏肥水在夀州西北至下蔡故城西南十里入淮 夀州為楚之州來昭二十三年雞父之戰楚師大奔州來遂為吳地哀二年遷蔡於此更謂之下蔡定四年吳入郢舍舟淮汭淮汭近州來地又州之西南有雞父城又東北經懐逺縣南沙水注之淮水在縣南一里流經荊塗兩山之間至縣城東稍折而北渦水自河南境流入焉謂之渦口荊山在縣西南一里塗山在縣東南八里隔淮對峙隂溝篇雲渦水受沙水於扶溝縣東南流經荊山又東注於淮 水經注淮水又北沙水注之續述征記曰汴沙到浚儀而分汴東注沙南流至義城縣西南而東注於淮謂之沙汭義城縣故城在今懐逺縣東北十五里魏收志雲沙水即今祥符縣東南首受汴之蔡河也按水經注沙水入淮在渦口之東惟禹貢錐指滎陽引河圖列於渦口之西蓋沙水本鴻溝之經流故桑欽
  謂之隂溝水酈道元謂之蒗蕩渠並不立沙水篇名於夏肥水入淮之處則曰肥水受沙水之目於沙水入淮之處直曰濄水注之然則水經注在過口之東者即濄水之支流錐指列於濄口之西者乃夏肥水之入淮也並存之以俟𠫭考 縣東北四十五里有向城為向國又東經鳯陽府北南去府城十里府治鳯陽縣為楚之鍾離又東北經臨淮縣北淮水自鳯陽府而東又折而北又二
  十餘里而經臨淮縣城北稍東曰新河口濠水自南流入焉謂之濠口又東北經五河縣南淮水又東北流八十里而經五河縣城東南一里有澮河沱河潼河漴河自縣西北次第流入與淮為五河因謂之五河口又東經泗州城南盱眙縣北淮水在泗州城南一里淮之南岸去盱眙縣城北二里兩城相距凡七里汴水自河南境流經泗州城東而合於淮謂之汴口胡氏曰汴水東流經彭城縣北而流入於泗唐貞元中韓愈佐徐州幕有詩云汴水交流郡城角是其時汴水猶於州城東北隅合泗入淮也不知何年改流從夏邑永城宿州靈壁虹縣至泗州兩城間而入於淮宋時東南之漕率由此以達京師南渡後漸堙元泰定初河行故汴渠仍於徐州合泗水至清口入淮而泗州之汴口遂廢 泗州北八十里有大徐城古徐國也昭三十年吳闔閭伐徐防山而水之遂滅徐 盱眙縣為吳善道也 淮流至此乃盤折而北又二十餘里而洪澤阜陵泥墪萬家諸湖滙於淮之東岸淮水漲溢恆在於此又東北經清河縣南泗水注之淮水經縣南五里泗水自北流入焉謂之泗口亦曰清口今黃河奪泗之流為黃淮交㑹之衝淮之南岸則運河流入所謂清江浦曰也 河渠考明隆慶四年淮決於高堰萬歴三年復決河臣潘季馴以為髙堰淮揚之門戶黃淮之關鍵也欲導河以入海勢必藉淮以刷沙於是築高堰堤起武家墪經大小澗歴阜陵湖周家橋翟壩以捍淮之東侵又以淮水北岸有王簡張福二口淮水每從此洩入黃河致淮水力分而清口淤淺於是並築堤以捍之使淮無所出黃無所入於是全淮畢趨清口㑹於大河以入海而河與漕俱治蓋高堰之築始於漢末之陳登脩治於陳瑄而復於季馴雲又東經淮安府城北又東經安東縣南而入於海淮水自清口而東五十餘里而經淮安府城北去城五十里而近又東九十里經安東縣城南又東北五十餘里即海口也汝水出河南汝州魯山縣西五十里大盂山黃栢谷水經注汝水出南陽魯陽縣之大盂山 魯陽縣今魯山縣也大盂山在縣西五十里又東北經汝州南汝水篇東南過梁縣北 梁縣在今汝州南四十五里東南二十里有霍陽山哀四年楚為一昔之期襲梁及霍即此又西南有戎蠻子國又東南經郟縣南其西南岸則保豐縣汝水篇又東南經郟縣南 昭十九年楚令尹子瑕城郟即此又縣西四十里有城父城又東南經葉縣北其東北岸則襄城縣汝水在葉縣北二十三里襄城縣南一里水經注汝水又東南經定陵縣故城北 定陵故城在舞陽縣北自定陵城北通潁水於襄城縣潁盛則南
  播汝泆則北注 又葉縣東北一里有𣹑水北三十里有湛水俱另詳於後又東南經郾城縣北水經注汝水又東南經郾縣故城北又東南經鄧城西 郾縣故城在今郾城東南又東南三十里有鄧襄城桓二年蔡侯鄭伯㑹於鄧即此又楚召陵在縣東四十五里又東南經上蔡縣南其西北岸則西平縣水經注汝水又東經懸瓠城北懸瓠者汝水枝別左出西北流又屈西東轉又西南㑹汝形若垂瓠也 明地理志元末堨斷故汝而以西平縣西南雲莊諸石二山間所出之水謂之汝水經上蔡縣西嘉靖九年復塞改為洪河上流 上蔡縣故蔡國西平縣西有栢國又東南經汝寧府治汝陽縣南其南岸則正陽縣水經注汝水又東南經平固縣南安成縣故城北 平輿故城在今汝陽縣東北安城故城在今汝陽縣東南 汝陽縣古沈國又東南經新蔡縣南其西南岸則息縣水經注汝水又東南經平陵亭北又東南經陽鄉北又東經樂亭北又東南經新蔡縣故城南 樂亭即櫟亭在新蔡縣東北昭四年吳伐楚入櫟即此又東經潁州府治阜陽縣南入於淮水經注汝水又東南經壺邱城北又東經褒信縣故城北又東南經原鹿縣故城西南入於淮所謂汝口 壺邱故城在新蔡縣東南文九年楚侵陳克壺邱即此褒信故城在息縣北元和志汝水在息縣北八十里原鹿在潁州府治南 明地理志潁州南有汝水自河南息縣流入經朱皋鎮入淮
  湛水出魯山縣東北魚齒山水經注湛水出犨縣魚齒山西北東南流歴魚齒山下為湛浦方五十餘步襄十六年戰於湛阪即此 魚齒山在魯山縣西北汝州東南五十里犨縣故城在魯山縣東又東南經葉縣北水經注湛水又東南經蒲城北京相璠曰昆陽縣北有蒲城蒲城北有湛水昆 陽故城在葉縣北又東入汝水經注湛水又東於汝水九曲北東入汝滍水即泜水出魯山縣西之堯山滍水篇滍水出南陽魯陽縣西之堯山水經注堯山在太和川太和城滍水出焉東經魯山縣南又經縣東水經注滍水又東經魯陽縣故城南又東經應城南應城古應國在魯山縣東三十里水經注滍水又東經犨縣故城北犨縣在魚齒山下襄十八年楚伐鄭次於魚齒之下魚齒之下涉滍水也又東南經葉縣北於襄城縣南東入汝水經注滍水又東南經昆陽故城北東經東不羮亭於定陵城北東入汝潁水出河南河南府登封縣西北少室山水經注潁水有三源右水出陽乾山之潁谷潁考叔為潁谷封人是也中水導源少室通阜東南流經負黍亭東定六年鄭伐馮滑負黍者也左水出少室南谿與右水俱東合中水為潁水少室山在今登封縣西陽乾山在縣西南負黍亭在縣西南二十七里又東南經登封縣南水經注潁水經陽城縣故城南又東出陽城關歴康城南 陽城故城即今登封縣又東南經禹州北水經注潁水又經上棘城西又屈經其城南襄十八年楚師伐鄭城上棘以涉潁者也又東經陽翟故城北桓十五年鄭伯突入於櫟杜注陽翟縣 陽翟本元鈞州治明洪武初省入州萬歴三年避諱改禹州 明地理志禹州北有潁水下經襄城一名渚水又東南經許州府治石樑縣西襄城縣東北水經注潁水又南經潁隂城西 潁隂故城在府東北舊許昌典農都尉治後改為縣今許州府是也又東南經臨潁縣北水經注潁水東南流經繁昌故縣北又東南歴臨潁縣 繁昌故城在臨潁縣北三十里 水經注潁水自臨潁縣西小㶏水出爾雅曰潁別為沙潁水又東南經澤城北即古城皋亭定四年盟於皋鼬杜注繁昌縣東南城皋亭是也又東經西華縣南其南岸則商水縣元和志潁水在西華縣南二十里南頓縣西北三十里 水經注西華縣北有習陽城潁水經其南又東南經博陽縣城東 博陽城在南頓縣北四十里南頓今商水縣古頓國又東南經陳州府治淮寧縣南水經注潁水又東南經陳縣南 陳縣今陳州府治陳都宛邱也漢志蒗蕩渠首受泲東南至陳入潁即沙水也左折而南經項城縣北水經注潁水又東南左㑹交口交口即新陽堰新溝潁水自東堰南流經項縣故城北又東合谷水 新陽堰即百尺堰在項城縣北三十五里項城縣古項國又東南經潁州府治阜陽縣北水經注潁水又東南流經胡城東胡城故胡國在潁州府西北二里又東南至潁上縣東南入於淮水經注潁水又東南汝水枝津注之又經慎縣故城南又東南經蜩蟟郭俗謂之鄭城又東南入於淮昭十二年楚子狩於州來次於潁尾蓋潁水之㑹淮也 慎縣故城在潁上縣西北哀十六年吳入伐慎白公敗之是也又鄭城即今潁上故城在潁上縣南
  濄水受沙水於陳州府扶溝縣東郭景純曰大水溢出別為小大也又東南經太康縣西又東經其縣北水經注濄水又東南經陽夏縣西又東經邈城北 陽夏今太康縣又東經睢州南水經注又東經大棘城南宣二年戰於大棘是也在睢州東 又東經安平縣故城北陳留風俗傳曰大棘鄉故安平縣也又東鄉鹿邑縣北水經注濄水又東經鹿邑城北 陳鳴鹿在縣西十三里 又東經武平縣故城 武平故城在鹿邑縣北水經注濄水又東經苦縣西南分為二水枝流注於東北入谷為死濄濄水又南東屈經苦縣故城南 苦縣故城在鹿邑縣東七十里又東經亳州北水經注濄水又東經譙縣故城北沙水自枝分北經譙城西而北注濄濄水四周城側 譙今潁州府亳州治即陳焦邑 水經注濄水又東南經城父縣故城沙水枝分注之 城父故城在亳州東南七十里即陳夷邑又東南經䝉城縣北水經注濄水又東經下城父北又東南屈經郎山南山東有垂惠聚又東南經龍亢縣故城南 郡國志曰山桑縣有下城父聚山桑今䝉城縣也垂惠聚在縣西北龍亢集在縣東南又東南合北肥水至懐逺縣東南入淮水經注濄水又左合北肥水又屈而南流出石樑又東南流經荊山而東流注於淮 北肥水出今䝉城西北東南流至懐逺縣南東入於濄 荊山在懐逺縣南一里
  泗水出山東兗州府泗水縣東陪尾山水經注泗水出魯卞縣故城東南桃虛西北昭七年以孟氏成邑與晉而遷於桃即此又西經其縣故城西 元和志泗水出泗水縣東五十里陪尾山其源有四四泉俱導因以為名卞縣故城在泗水縣東五十里又西南經曲阜縣北分為二北為洙南則泗水經注泗水又西南經魯縣北為洙瀆南則泗水南則泗水 魯縣故城即今曲阜縣治洙瀆在曲阜縣北莊九年浚洙即此從征記曰闕里有四門其北門去洙水百餘步所謂洙泗之間泗水又南經曲阜縣城西南合沂水水出魯城東南尼邱山西北北對稷門亦曰雩門昭二十五年傳季孫請待於沂上及論語浴乎沂即此又西經兗州府治滋陽縣東水經注泗水又西經瑕邱縣東 瑕邱魯邑即負瑕故城在今滋陽縣西元和志泗水東自曲阜縣界流入與洙水合又東南流經鄒縣西水經注屈從縣東南流經平陽縣故城西 此即南平陽也故城在今鄒縣西又東經鄒縣南洸水注之水經注泗水又南經高平縣故城西洸水注之 高平故城在今鄒縣西洸水者洙水也洸洙相入受通稱矣又南經魚臺縣北菏水注之水經注泗水又南經方與縣東菏水注之 方與故城在今魚臺縣北菏水即濟水之苞注以成湖澤東與泗水合於魚臺縣西六十里榖亭城下俗謂之黃水口黃水西北通鉅野澤又東南經魚臺縣東漷水注之水經注泗水又屈東南過湖陸縣南左㑹南梁水又南漷水注之 湖陸本湖陵漢章帝改湖陸故城在今魚臺縣東南南梁水亦名西漷水出滕縣東北漷水出滕縣南五十里西南流入泗哀二年季孫斯伐邾取漷東田及沂西田是也又南經滕縣西水經注泗水又南經薛之上邳城西 胡氏曰奚仲自薛遷於邳則下邳也有下胡此為上今滕縣西北有故薛城又南經沛縣東水經注泗水又南經沛縣東黃水注之又南經小沛縣東又東南經廣戚縣故城南 黃水出小黃縣黃溝即吳子㑹諸侯於黃池者也元和志泗水自西北流入沛縣東去縣五十步小沛即沛縣廣戚故城在沛縣東北又東南經徐州府治銅山縣東北又南經其東南水經注泗水又經留縣而南經垞城東又東南經彭城縣故城東又東南經呂縣南 留城在沛縣東南五十五里垞城在徐州府北二十六里元和志泗水在彭城縣東去縣十步今徐州府東南有彭城故城百步洪在府東南二里呂梁洪在府東南五十七里宋呂邑襄元年楚子辛侵宋呂留是也縣對泗水上上有石樑故曰呂梁懸濤崩渀實為泗險明嘉靖中鑿呂梁平之又東南經舊邳州城西又東經其東南沂水注之水經注泗水又東南經下邳縣葛峯山又東南經其故城西又東南沂水注之 元和志葛峯山在下邳縣西六里下邳故城在邳州城東三十里沂水在下邳城北西南入泗按皇輿圖舊邳州在今邳州西南百餘里未考何年徙於東北又東南經宿遷縣西又經其城南睢水注之水經注泗水又東南得睢水口又經宿預城西又經其城南又東經陵柵南 睢水出陳留縣西蒗蕩渠東流經下相縣故城南又東南入泗謂之睢口下相故城在宿遷縣西北七十里宿預故城在宿遷縣東南陵柵舊陵縣治也在今宿遷縣東南又東南經桃源縣北水經注又東南經淮陽城北又東南經魏陽城北淮陽故城在今桃源縣西北魏陽疑即泗陽縣故城在今桃源縣東又東經清河縣西南而注於淮水經注泗水又東經角城北而東南流注於淮 角城縣故城在今桃源縣東 今泗水故道自徐城以南悉為黃河所奪而淮不得擅㑹泗之名矣
  睢水出河南開封府陳留縣西蒗蕩渠蒗蕩渠者即河隂西石門渠也水經謂之濟水京相璠曰出河之濟蓋自滎陽下引河東南為鴻溝王賁斷故渠引水東南出以灌大梁謂之梁溝世遂目故渠曰隂溝而以梁溝為蒗蕩渠渠分濟東南流經陽武之南中牟之北即名沙水其支流曰睢水汳水濄水汳水即汴水汴東注沙南流濄水又受沙水於扶溝者也 鴻溝兼沙水之目沙水東南流至陳州為百尺溝注於潁水此即班固所謂蒗蕩渠者受泲東南至陳入潁者也其一水自百尺溝分出東南流至懐逺縣西而南注於淮即所謂沙汭也東經杞縣北水經注睢水東經高陽故亭北又東經雍邱縣故城北 高陽故城在杞縣西南雍邱今杞縣也本杞國又東經睢州北水經注睢水又東經襄邑縣故城北 襄邑故城今雎州治也衛襄牛地又東經寧陵縣南水經注睢水又東經寧陵縣南故葛伯國又東經歸德府治商邱縣南水經注睢水又東經橫城北 昭二十一年禦華向於橫杜注睢陽縣南有橫亭是也 水經注睢水又東經新城北 文十四年盟於新城在商邱西南 水經注睢水又東經高鄉亭北又東經亳城北南亳也湯所都 在商邱西北 又東經睢陽故城南 睢陽明嘉靖中改曰商邱宋都也 水維注睢水又東經穀熟縣故城北又東蘄水出焉 榖熟縣元至元中省入睢陽又東經永城縣北水經注睢水又東經粟邑縣北又東經太邱縣故城北又東經芒縣故城北 太邱故城在永城縣西芒縣故城在永城縣北一名臨雎城北與碭縣分水有碣山所謂芒碭之間也又東經宿州南屋從城北東流當蕭縣南水經注睢水又東經相縣故城南有鄭陂水西南流經相城東而南流注於睢睢盛則北流入於陂陂盛則西北注於睢又東經靈璧縣東水經注睢水又東經彭城郡之靈璧東南流 靈璧縣宋元祐元年以虹縣之靈璧鎮置又東北經睢寧縣北水經注睢水又東經竹縣故城南 竹邑縣也在邳州西南 睢水又東與滭湖合又東南八丈溝注之又東經臨淮郡之取盧故城北 取盧故城在邳州西南 睢水又東合烏慈水又東經睢陵縣故城北 睢陵故城今睢寧縣也又東南經宿遷縣南又東南入泗水經注睢水又東南經下相故城南又東南流入於泗 下相故城在宿遷縣西北
  沂水出山東沂州府沂水縣北雕厓山山去縣一百里胡氏曰即鄭康成所云沂山也水經注沂水出泰山蓋縣艾山疑即沂山支阜東南經沂水縣西南水經注沂水東經浮來山浮來水注之 公及莒人盟於浮來是也 又東南經東莞縣故城西 城即沂水縣治又南經東安縣故城東而南合時密水 時密水出密山莒人歸共仲及密而死是也東安故城在沂水縣
  西南 又南經陽都縣故城東 故陽國在沂水縣南又南與䝉山水合 水出䝉山之隂 又南經中邱城西 隱七年城中邱即此又南經沂州府治蘭山縣北又屈從縣西南流水經注又南經臨沂縣故城東 城在沂州府城北 小沂水注之一名治水亦名武水山武陽縣冠石山經䝉山下又東南經顓臾城北費縣故城南又東南經祊城南又東南注於沂哀二年取沂西田係小沂水 水經注沂水又南經開陽縣故城東 縣故鄅國哀三年城啟陽即此故城在沂州北 又東經襄賁縣東又屈從縣西南流襄賁故城在沂州西南又南經郯城縣西水經注又屈經郯縣西 縣故郯國今郯城縣西南有郯縣故城西南去舊邳州治一百五十里又南經舊邳州城南入於泗水經注又南經良城縣南 良城故城在邳州西北昭十三年晉侯㑹吳於良即此又南經下邳縣北 下邳故城在邳州東三十里沂水至此分為二水一水於城北西南入泗一水經城東屈從縣南注泗亦謂之小沂水 邳州志沂河舊在州西一里今其道為黃流淤塞水自郯城入運 按州西北有泇河萬歴三十五年開泇以通運自沛縣夏鎮至良城泇口合蛤鰻連汪諸湖東合沂水從周湖柳湖接邳州東直河東南達宿遷之黃墩駱馬諸湖從董陳二溝入黃河所謂引泗合沂以濟運也而沂水入泗之故跡俱不可詳矣 又論語浴沂之沂出尼山西入泗非此沂水也附見泗水
  汶水出山東泰安府萊蕪縣原山山在萊蕪縣東北七十里西南流經萊蕪縣西北水經注西南經嬴縣故城南 城在今萊蕪縣西北又西南經泰安府治泰安縣南㑹牟汶北汶牟汶水出萊蕪縣南門外西流入汶北汶水出泰山分水嶺東南流入汶西南經徂徠山西山在泰安府東南四十里又南左㑹淄水世謂之柴汶柴汶水在泰安府東三十五里西流入汶昭二十六年傳成人伐齊師之飲馬於淄者即此又別有小汶水在府東南七十里西入汶通為五汶也又西南經寧陽縣東北又西洸水出焉爾雅汶別為□疑即洸也今寧陽縣境有魯□邑洸水西南流經今滋陽縣西北注於沫水又西南經東平州南汶上縣北水經注汶水又西南經東平章縣南又西南經桃鄉縣故城西 章縣故城在今東平州東桃鄉故城在今汶上縣東北四十里又西經故夀張縣北又西南至安山鎮入於濟明地理志夀張故城在今縣東南洪武十三年徙治王陵店在安平鎮西南矣故水經注先雲經夀張而後雲又西南至安民亭入濟也安民亭即今安山鎮元人引汶絶濟入㑹通河明永樂中又築戴村壩遏汶水盡出南旺以資運而安山入濟之故道填淤乆矣
  菏水分濟於山東曹州府定陶縣東北經今鉅野縣西南水經注東南經乗氏縣故城南即春秋之乗邱在鉅野縣西南 又東經金鄉縣東北水經注又東經昌邑縣故城北又東經金鄉縣故城南又東經緡縣故城之北 昌邑故城在金鄉縣西北東緡故城在金鄉縣西北又東經魚臺縣北又經其城東南入於泗水經注菏水又東經方與縣北又東經武棠亭又東經泥母亭又東經湖陸縣南東入於泗水 武棠亭在魚臺縣北十三里即魯侯觀魚處泥母亭即𡩋母在魚臺縣東菏水入泗處在魚臺縣東二十里穀亭鎮按汶水菏水本應與濟水以類相從以今日水道汶水不復入濟而其南流者亦合沂泗入淮菏之上流亦無復有濟水故附於此濰淄二水專達於海亦無可附並繫於後
  濰水出今山東沂州府莒州東北濰山水經注濰水出琅琊箕縣維山元和志濰山在莒縣東北八十三里濰水所出東經諸城縣西又東北經諸
  城縣北水經注東北經諸縣故城西 城在今諸城縣西南又北經安邱縣東其東岸則高宻縣水經注又東北經東武縣故城西 今諸城縣治 又北經平昌縣故城東城在今安邱縣南 又北經高密縣故城西故城在今縣西南濰水西南去縣四十里又北經安邱縣東北水經注又北經淳于縣東 今安邱縣東北有淳于故城 又北左㑹汶水 此東汶也出朱虛縣小泰山又北經昌邑縣南又東北經其縣東又東北入於海水經注北經平城亭西又東北經密鄉亭西今昌邑縣南有平城故城東南有密鄉故城又東北經下密縣故城西 城在昌邑縣東南與濰縣接界 又東北經都昌縣故城東又東北入於海 都昌今昌邑也海在縣北十五里
  淄水出今山東青州府治益都縣西南嶽陽山水經注淄水出泰山萊蕪縣西南原山下括地誌淄川縣東北七十里原山淄水所出今益都縣岳陽山東麓地名泉河古萊蕪地岳陽即原山也東北流經益都縣南又經其城西北水經注淄水東北流經萊蕪谷 谷在今益都西南元和志淄水西去縣五十五里 屈而西北流經其縣故城南 元和志萊蕪故城在今淄州東南六十里又今益都西南有萊蕪故城今萊蕪漢嬴縣也唐長安四年置非此萊蕪又西北轉經城西又北出山謂之萊蕪口 舊志自臨淄西南至古萊蕪有長谷界兩山間踰二百里中通淄河名馬陸亦名弇中又東北經臨淄縣南又經其東北水經注淄水東北流經牛山西 牛山在臨淄縣南二十五里 又東經淄淄縣故城南東得天齊水口又北經其城東 城中有營邱齊國都也 又東經安平城北 臨淄縣東有安平故城 又東經利縣東 在臨淄北五十里又東北經樂安縣東北夀光縣北入於海水經注淄水又東經巨淀縣故城西又東北經廣饒縣故城北 俱在今樂安縣東北又東入馬車瀆 在樂安縣東五十里清水泊北亂流東北經琅瑰故城南 在樂安縣東北一百十里又東北經馬井城北與時澠之水合 時水出齊城西南二十五里澠水出營城東北經博興縣南界入時水時水一名耏水 又東北至皮邱沈入海 元和志夀光縣淄澠二水西自千乗縣界流入去縣四十里千乗故城在樂安北濵海





<經部,春秋類,春秋大事表,輿圖>
<經部,春秋類,春秋大事表,輿圖>








  江水出四川松潘衛繳外岷山流經衛北又東南經疊溪營西又東南經茂州西其西岸則保縣又西南經威州西玉輪江自西注之亦曰汶水又西南經汶川縣西又東南經灌縣西沱水出焉沱水自灌縣西南首受大江東經郫縣新繁成都新都金堂等縣又東南經簡州及資陽資縣富順等縣至瀘州北東南與江㑹湖氏曰此禹貢梁州之沱也亦謂之郫江其大江之正流水經注謂之𨞪江又東南經溫江縣西崇慶州東又東南經新津縣東北又東南經眉州東又南經嘉定州東涐水合沫水青衣水自西入焉涐水亦名大渡河又東南經犍為縣北又東南經敘州府治宜賓縣東北瀘水合繩若諸水自西來入焉繩水即姚安府北之金沙江若水即建昌衛西之打沖河瀘水出建昌衛西北南行受諸水折而東經東川府北又東北經屏山縣南名馬湖江縣故馬湖府也又東北入江又東經南溪縣南又南經江安縣北又東經納溪縣北又東北經瀘州東南沱水合湔雒緜諸水自西北來入焉又東經合江縣北又東北經江津縣北又東北經重慶府治巴縣東南巴縣故巴子國西漢水合羌白涪巴渝諸水自北來入焉西漢水亦曰嘉陵江白水即禹貢桓水又東北經長夀縣南又東經涪州北涪陵江水自南入焉亦曰延江又東北經酆都縣南又東北經忠州南又東北經萬縣南又東北經雲陽縣南又東經夔州府治奉節縣南奉節縣為庸之魚邑楚地至此與巴接境 瞿塘峽在縣東夷水出焉夷水自奉節縣東南首受大江流經建始縣北其故道今已湮塞惟從建始縣南受施南府開蠻界水東經巴東長陽至宜都縣北又東入江胡氏曰此即禹貢荊州之沱也又東經巫山縣南巫峽在縣東又東經湖廣巴東縣北又東經歸州南州東南七里有丹陽故城亦名秭歸北枕大江楚熊繹始封之丹陽也東二十里有夔子城為楚所分之夔國又東經宜昌府南即夷陵州西陵峽在府西北又東南經宜都縣北與夷水合又東南經枝江縣北亦名丹陽通典雲楚都丹陽為今秭歸後徙枝江亦曰丹陽但不知何時所遷耳 又莊十年傳楚子禦巴人大敗於津水經注汥江縣西三里有津亭又文十六年傳麋人率百濮聚於選將伐楚楚人謀徙於阪高杜注選楚地亦當在縣境楚又徙羅人於此後漢志枝江本羅國又東經松滋縣北睢水合漳水自北入焉又東經荊州府治江陵縣南夏水出焉楚遷都郢在縣北十里後遷都於鄀名此為紀郢杜注所謂紀南城也渚宮今縣治水經注江陵城即春秋時渚宮 又荊州記州東三里餘有三湖湖東有水名荒谷又西北有小城曰冶父又脾洩杜注近郢都亦當在江陵縣境又南經公安縣東又東經石首縣北又東經華容縣北監利縣南監利石首二縣本漢華容縣地其故城在今監利縣之西北今之華容乃晉分漢孱陵地置南安縣隨改華容 章華臺在監利縣東北三十里又縣東三十里有州陵城為州國湧水自夏水南通於江謂之涌口在今監利縣東南又東南至岳州府治巴陵
  縣西北㑹洞庭之水洞庭受湖南沅湘等九水故禹貢稱九江春秋時尚未有洞庭之名胡氏曰自枝江縣北以下此後世大江之經流水經注所稱北江者也禹貢導江東至於澧過九江則當經
  枝江縣南松滋縣南公安縣西南安鄉縣西南合澧水又東至華容縣入洞庭湖水經注所稱南江也又東經臨湘縣北又東北經嘉魚縣西北沔陽州東南又東北經武昌府治江夏縣西其西岸則漢陽府治漢陽縣漢水自西北來合焉詳漢水又北折而東經武昌縣北其北岸則黃州府治黃岡縣縣西北有舉水於此入江其上源出麻城縣又麻城縣東有栢子山高氏曰定四年吳楚陳於栢舉蓋合栢山舉水得名又東南經大冶縣北蘄水縣南弦國在縣東三十里又東南經興國州北蘄州南又東經廣濟縣南江西瑞昌縣北又東經黃梅縣南九江府治德化縣北又東彭蠡湖自南來注之又東北經湖口縣北其北岸則江南宿松縣又東北經彭澤縣北其北岸則望江縣又東北經東流縣西又東北經安慶府治懐寧縣南又東北經池州府治貴池縣北其西北岸則桐城縣廬江縣桐城為桐國廬江以西為羣舒地又東北經銅陵縣西胡氏曰大江去縣里許鵲頭山在縣北昭五年楚伐吳吳人敗之鵲岸即此又東北經繁昌縣北胡氏曰縣東北三十里江中有鵲尾洲其西北岸則無為州巢國地有楚駕釐二邑 州東南有濡須口巢湖之水於此入江又東經蕪湖縣西又北經太平府治當塗縣西桐水入焉其西岸則和州昭十七年傳楚敗吳師於長岸獲其乗舟餘皇元和志歴陽縣南七十里有梁山東岸姑熟縣有博望山二山隔江相對望之如門南朝謂之天門即長岸也唐歴陽縣今和州姑熟今當塗也梁山即西梁山博望山即東梁山又東北經江寧府治上元縣西北其西岸則江浦縣又東北經六合縣南六合縣為楚棠邑襄十四年傳楚子囊師於棠以伐吳即此 縣東南有瓜步滁水於此入江又東經句容縣北其北岸則儀徴縣又東經鎮江府治丹徒縣北丹徒吳朱方也其北岸則揚州府治江都縣哀九年吳城邗溝通江淮起於府城東南二里又東經丹陽縣北又東經常州府治武進縣北武進吳延陵邑其北岸則泰州又東經江隂縣北其北岸則泰興縣靖江縣如皋縣吳鄖邑在如皋縣南又東經常熟縣北其北岸則通州又東南經太倉州北其北岸則海門鄉海門縣本唐海陵縣之東洲鎮五代時置縣有六港皆通大海其地為海水所侵康熙初縣治遂淪於海今為海門鄉併入通州又東入於海
  漢水出陜西漢中府寧羌州北九十里嶓冡山嶓冡有二一在沔縣西寧羌州北漾水所出漢之上源也一在鞏昌府秦州西南嘉陵水所出其下流合潛水曰西漢水也東北流經沔縣西南合沔沔水一名沮水漾既合沔亦通稱沔 胡氏曰漾水自沔縣南枝分為禹貢梁州之潛西流至廣元縣西南入嘉陵水又東經褒城縣南褒水自縣東北來源出郿縣衙嶺山南南流入於漢其山北為斜水所出北流入渭褒水所經皆穴山架木而行名曰連雲棧又東南經漢中府治南鄭縣南至此始名漢水又東經城固縣南又東經洋縣南又東經西鄉縣東北又東南經石泉縣南又南經漢隂縣西又南經紫陽縣西又東北經興安州北州為庸國地又東經洵陽縣南又東經白河縣北麇國都錫穴即縣治其北岸則湖廣上津縣又東北經竹山縣北縣東四十里有上庸城為庸國地又五里有方城山四面險固山南有城周十餘里為庸之方城其北岸則鄖西縣又東經鄖陽府治鄖縣南鄖縣為麇國地文十一年傳楚子伐麇師於防渚防渚在今房縣又東南經均州北均水合丹水淅水自北入焉丹水出商州西水經注丹水自倉野東歴菟和又東南歴少習出武關又東南淅水注之又東南經三戶城又東南經丹水縣南又東歴於中之北所謂商於者也又南合均水 按今鄖襄以北北通宛洛西走商華實春秋時楚與春晉徃來要害之地左傳哀四年楚人謀北方司馬起豐析與狄戎以臨上洛左師軍於菟和右師軍於倉野使謂晉隂地大夫將通於少習以聼命豐在今淅川縣西南析在今內鄉縣西上洛今商州菟和倉野俱在州南自州以東至嵩縣俱晉陰地少習在商南縣東其下有武關史記沛公西入武關破咸陽是也僖二十五年秦晉伐鄀楚鬬克屈禦寇以申息之師戌商密申在今南陽縣西息在今息縣北商密在內鄉縣西南本鄀國地有三戸城哀四年晉執蠻子以畀楚師於三戸是也文十年子西為商公沿漢泝江將入郢商在今商南縣武關西北然則均州丹水之間為楚重地明矣 又文十六年楚侵庸次於句澨楚子㑹師於臨品子越自石溪子貝自仞以伐庸俱在州境又東南經光化縣西南縣西有隂縣故城為楚下隂地昭十九年傳楚工尹赤遷隂於下隂即此又東南經榖城縣東彭水自西入焉縣西十里有榖城山為榖國又東南經襄陽府治襄陽縣北淯水自北入焉漢水北岸即古樊城與襄陽對峙為古今之形勝南北之腰膂 府東北十二里有鄾城為鄾國又文十六年傳楚人謀徙於阪高在府治西折而南經宜城縣東鄢水自西入焉縣西南九里有古鄢國入楚為鄢邑昭十三年傳王沿夏將欲入鄢杜注順漢水入鄢也縣西南九十里有鄀城與荊門州接界鄀國自商密遷此後入於楚定六年楚避吳北去徙都鄀仍名郢謂之鄢郢 縣東南有湫城為楚湫邑又南經安陸府治鍾祥縣西南桓十一年傳鄖人軍於蒲騷將與隨絞州蓼伐楚師鬬亷謂莫敖曰君次於郊郢以禦四邑我以鋭師宵駕於鄖郊郢即今府治高氏曰四國之境相去甚逺隨在隨州蓼在唐縣州在監利絞在鄖陽而郊郢則居中扼要之地也故鬬亷使屈瑕據之 莊四年傳莫敖以王命入盟隨侯且請為㑹於漢汭而還此漢汭乃襄陽以南至安陸府之漢水也高氏曰漢東之國隨為大故西境特廣踰漢而後為楚地桓八年楚武王侵隨軍於漢淮之間始漸規取漢上之地今隨州東南三十里有楚子城所謂軍於漢淮之間者蓋築城於此以逼隨也 楚沈鹿在縣東六十里 府志雲漢水自鍾祥縣北三十里分流為蘆伏河經潛江縣東南復入於漢即禹貢荊州之潛也臼水自東入焉即成臼又南經荊門州東州西北有長林城為楚大林東南有那口城為楚那處又東南經京山縣西南雍澨在縣西南薳澨亦在縣境又東南經潛江縣北又東經天門縣南天門本景陵縣雍正中改夏水自西南入焉自此以下漢水亦稱夏水又東經沔陽州北又東經漢川縣南溳水自北入焉即清𤼵又東經漢陽府治漢陽縣東北又南合於大江今漢口也漢既納夏亦通稱夏左傳昭四年沈尹射奔命於夏汭杜注漢水曲入江今夏口也孔疏漢水之尾變為夏水是也昭十三年王沿夏欲入鄢猶為漢水上流而亦稱夏者猶沔為入漢之水而水經稱全漢曰沔蓋三水通稱也古夏口即漢口在江之北三國吳時於江南築城名夏口而夏口遂與沔口對峙矣 定四年傳吳人舍舟淮汭自豫夏與楚夾漢司馬左戍謂子常曰子沿漢而與之上下我悉方城外以毀其舟還塞大隧直轅㝠阨子濟漢而伐之子常濟漢而陳自小別至於大別大別山一名魯山在府城東北百步小別山一名甑山在漢川縣南十里大隧直轅㝠阨即所謂義陽三關也搃名曰城口在應山縣北信陽州南方城在裕州吳人舍舟遵陸當在今潁夀之間從此循淮以西入城口以至於漢也 胡氏曰漢水本東行觸大別之陂而南囬入江今則自郭師口以上決而東經大別山後入江非復古之夏汭矣 按楚人濟漢而陳則春秋時大別山在漢水東岸今在漢水西岸
  附入江入漢諸水
  睢水出湖廣鄖陽府房縣西南景山一名沮水東南流維南漳縣西逺安縣西又南經當陽縣北又東南合漳水又南至松滋縣東入於江定四年傳楚子涉睢濟江蓋自郢西走涉此水也按今沮水上流出逺安縣西北其房縣之沮東流至榖城縣南入於漢
  漳水出湖廣荊州府南漳縣西北荊山東南流又屈西南經荊門州西又南至當陽縣東南合睢水漳水入沮在當陽縣東南五十里宣四年傳子越師於漳澨即此 按今漳水上流在南漳縣西南
  桐水出江南廣德州西南白石山西北流經建平縣南又西北經高淳縣注於丹陽湖又西入江丹陽湖在太平府治當塗縣東南周三百里分流蕪湖哀十五年傳楚伐吳及桐汭應在當塗蕪湖二縣之間又襄三年傳楚子重伐吳克鳩茲至於衡山鳩茲在蕪湖縣東三十里衡山在當塗縣東北六十里
  彭水出鄖陽府房縣一名築水東南流經榖城縣南又東入於漢桓十二年傳楚伐絞楚師分涉於彭即此絞國在勛陽府治西北
  鄢水亦出房縣一名夷水東南流經南漳縣南又東南經宜城縣南又東入於漢水經注夷水蠻水也導源中廬縣界康狼山 與荊山相鄰其水東南流經宜城西山又東南經羅川城故羅國也又謂之鄢水春秋楚人伐羅渡都者也又東南流與零水合經蠻城南城在宜城南三十里春秋莫敖自羅敗退及鄢亂次以濟是也 中廬縣本盧戎國人楚為廬邑其故城在南漳縣東五十里羅川城在宜城縣西二十里皆近鄢水
  成臼即臼水出出湖廣安陸府京山縣西北聊屈山西入於漢定五年傳王之奔隨也將涉於成臼即此水也
  溠水出湖廣德安府隨州西北黃山莊四年傳除道梁溠營軍臨隨即此水也東南流注於鄖
  清𤼵即溳水出隨州西大洪山東南流經德安府治安陸縣西謂之清水定四年傳吳從楚師及清𤼵即此水也又東南經孝感縣西南漢川縣東北又南入於漢
  夏水首受江水於荊州府治江陵縣東南水經注夏水之首江之汜也屈原所謂過夏首而西浮顧龍門而不見龍門即郢城之東門也又東經監利縣北水經注夏水自華容縣東北東經監利縣南華容故城在今監利縣西北監利故城在今縣東北湧水出焉水經注水自夏水南通於江謂之涌口莊十八年傳閻□遊涌而逸即此又東北經沔陽州西又東北入於漢水經注沔水經江夏雲杜縣夏水從西來注之雲杜故城在今沔陽州西北 應劭曰江別入沔為夏水冬竭夏流故名
  雲夢跨江南北在今湖廣德安安陸二府以南荊州府監利石首枝江等縣以北左傳宣四年䢵夫人使棄子文於夢中杜注江夏安陸縣東南有雲夢城安陸今徳安府治昭三年楚子以鄭伯田江南之夢郭景純言華容縣南巴邱湖是也華容今監利石首二縣定四年楚子涉睢濟江入於雲中當在今枝江縣界
  彭蠡即鄱陽湖在江西南昌府東北九江府東南南康府東饒州府西其上源曰贛水亦曰豫章水出南安府崇義縣南東北流經贛州吉安臨江諸府至南昌府西北又東入鄱陽湖又北經饒州南康二府至九江府治德化縣東而北入於江今饒州府治鄱陽縣為楚地餘干縣為越地俱濵鄱陽湖史記吳伐楚取番即鄱陽縣是湖為三國接界之地昭二十四年楚子為舟師以畧吳疆越大夫胥犴勞王於豫章之汭即今鄱陽湖左右地也
  笠澤即松江在今江南蘇州府吳江縣南浙江嘉興府治嘉興縣北上承太湖下入於海哀十七年傳越伐吳吳子禦之笠澤國語越軍江北吳軍江南是也







  春秋大事表輿圖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