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春秋諸國統紀 (四庫全書本)/全覽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春秋諸國統紀 全覽


  欽定四庫全書      經部五
  春秋諸國統紀      春秋類
  提要
  等謹按春秋諸國統紀一卷目録一卷元齊履謙撰履謙字伯恆大名人官至太史院使事跡具元史本傳此書乃其延祐丁巳為國子司業時所作前有自序謂今之春秋蓋聖人合二十國史記為之自三傳専言褒貶於諸國分合與春秋所以為春秋槩未之及故敘類此書以備諸家之闕凡二十有二篇首魯次周次宋次齊次晉次衛次蔡次陳次鄭次曹次秦次薛次杞次滕次莒次邾次許次宿次楚次呉自內魯尊周外各以五等之爵為次其入春秋後降爵者則隨所降之爵列之而楚呉以僭王殿焉目録謂此皆國史具在聖人據以作春秋者又以諸小國諸亡國釐為二篇附録於末目録謂此無國史因二十國事所及而載者皆先於各國下列敘大勢與其排比之意題曰某國春秋統紀葢據墨子有百國春秋徐彥公羊疏有孔子求周史記得百二十國寳書之文故不主因魯史從赴告之義也案春秋如不據魯史不應以十二公紀年如不從赴告不應僖公以後晉事最詳僖公以前晉乃不載一事此蓋掇拾雜説不考正經且魯史不紀周年內魯可也履謙分國編次而魯第一周第二不曰王人雖微加於諸侯之上乎況天王也至於隠公八年葬蔡宣公宣公十七年葬蔡文公並經有明文履謙漏此二條乃於桓公十七年葬蔡桓侯謂諸國皆僭稱公惟蔡仍舊章反引左傳為證殊為疎舛又經書桓公三年夫人姜氏至自齊六年九月丁夘子同生其事更無疑穀梁傳疑故明之之説已為不核事寔履謙乃竟以荘公為齊侯之子尤為乖謬以其排比經文頗易尋覽所論亦時有可采故録存之吳澄序稱其縷數旁通務合書法間或求之太過要之不苟為言葢瑕瑜不掩澄已有微詞矣乾隆四十五年二月恭校上
  總纂官紀昀陸錫熊孫士毅
  總 校 官  陸 費 墀








  春秋諸國統紀序
  讀三百五篇之詩曰有美有刺也讀二百四十二年之春秋曰有襃有貶也蓋夫子既歿而序詩傳春秋者固已云然則非秦漢以後之儒創為是説也説經而迷於是也千年矣逮自朱子詩傳出人始知詩之不為美刺作若春秋之不為襃貶作則朱子無論著夫孰從而正之有惑有不惑者相半也邵子曰聖人之經渾然無跡如天道焉春秋書實事而善惡形於其中矣至哉言乎朱子謂據事實書而善惡自見其㫖一也唐啖趙宋孫劉而下不泥於傳有功於經者奚啻數十家然襃貶之蔽猶未悉除必待宋末李呂而後大不惑夫其所謂襃貶者以書時書月書日為詳略其事以書爵書人書國為榮辱其君以書字書氏書名書人為輕重其臣而已噫事之或時或月或日也君之或爵或人或國也臣之或字或氏或名或人也法一定而不易豈聖人有意於軒輊予奪之哉魏郡齊履謙伯恆甫之説春秋則異是不承陋襲故皆苦思深究而自得內魯尊周之外經書其君之卒者十八國乃分彚諸國之統紀凡二十已所特見各傅於經縷數旁通務合書法餘事闕而不録其義視李則明決多其辭視呂則簡浄勝予之所可靡或不同間有不同亦其求之太過爾而非苟為言也不具九方臯相馬之眼者又焉能識之伯恆甫之篤志經學知之雖久晚年獲覩其二書之成寧不快於心與二書謂何易春秋也臨川呉澂序








  欽定四庫全書
  春秋諸國統紀目録
  孔子曰屬辭比事春秋教也所謂春秋者古者史記之通稱也何以明之孟子曰王者之跡熄而詩亡詩亡然後春秋作莊子曰春秋先王經世之志墨子曰吾見百國春秋皆非謂今之春秋也又嘗考之古文有夏商春秋又有晉春秋國語晉羊舌𦙝習於春秋悼公使傅其太子楚莊王使申叔時傅太子箴教之春秋左傳韓宣子適魯見魯春秋至於後世史學亦多以春秋名其書者若虞卿春秋呂氏春秋陸賈春秋呉越春秋漢魏春秋唐春秋之類徃徃有之故知春秋者古者史記之通稱而今之春秋一經聖人以同㑹異以一統萬之書也始魯終呉合二十國史記而為之也然自三傳既分世之學者類皆務以襃貶為工至於諸國分合與夫春秋之所以為春秋未聞其有及之者予竊疑之久矣暇日輒以所見妄為敘類私之巾篋蓋不惟有以備諸家之闕庶㡬全經之綱領而自此或可以尋究雲延祐四年丁巳夏六月乙未朔沙鹿齊履謙謹書
  魯國春秋統紀第一
  孔子嘗曰我欲觀夏道是故之杞而不足證也我欲觀商道是故之宋而不足證也我觀周道幽厲傷之吾舍魯何適矣此聖人所以託魯史以寓王法也故學春秋者當先觀聖人所書一魯十二公二百有四十二年之事其文可證也其誼可推也其治亂得失反復一代之變可覆而視也始於隱元者魯史之所自起也志禮樂志征伐志㑹盟志賦稅志軍甲志城築志田邑志災異志世卿志夫人內女獨備於諸國者非特為詳內録也夫以春秋而視周典則魯為極亂以魯而視當時齊晉諸國則豈無所謂一變再變至道難易之等差哉因其事著其筆削蓋所以訓也後之作者尚有考於斯故敘魯國春秋統紀第一
  周王春秋統紀第二
  詩降黍離於國風示天下不復有雅春秋夷周室於侯邦傷王道莫之能亢也當是時周史固在也十三王之世次先後可考也然而春秋不以周統書元而但以周正首事其意可知也書歸物者三書來求者三書錫命者三書出師者三書天王出居於鄭繼書天王居於狄泉入於成周書王扎子殺召伯毛伯書天王殺其弟佞夫繼書王室亂王子猛卒德日朘力日蹙變日極矣孔子曰如有用我者吾其為東周乎蓋傷周室陵遲雖有繼世之王亦不能以復興矣此製作之本㫖也豈但禮樂征伐不自已而出哉故敘周王春秋統紀第二
  宋國春秋統紀第三
  公羊氏曰大國言齊宋夫宋王者之後而中國之望也陳舜之後也杞夏之後也宋商之後也原其始封皆公爵也而在春秋陳但稱侯杞則始稱侯至莊之二十七年書伯僖之二十三年降而書子訖春秋之世凡三書而三降焉惟宋獨終始公爵雖襄公圖霸無功戰敗身傷而宋為諸侯之望曽不改舊故晉文以解宋圍而成一戰之霸悼公以討魚石而興三駕之功春秋外平不書至宋楚平則書之其大勢可見矣故敘宋國春秋統紀第三
  齊國春秋統紀第四
  五霸前此未有也齊創之而晉次之也雖然當是時也王道衰諸侯恣威勢以相脅傾詐以相尚天下皆是也大則宋魯衞鄭之邦小則邾莒滕薛之國其能知尊周者誰歟以禮為國者誰歟推其本心無非桓文也考其行事亦無非桓文也其所以不為桓文者非不欲也特智有所不逮力有所不及耳故孟子論春秋不舉他國而獨以二公為稱者意蓋如此故敘齊國春秋統紀第四
  晉國春秋統紀第五
  近代永嘉陳氏有言古者諸侯無私史晉之乘楚之檮杌魯之春秋皆東遷之史也今以此言考之春秋凡諸侯書卒者皆有國史以考其世次者也其不書卒者或國滅失其本史或國雖在而未有史皆無所考其世次者也又其世次有入春秋即見者有近後方有者若秦至文十八年始書康公卒薛至莊三十一年始書薛伯卒杞至僖二十三年始書成公卒莒至成十四年始書渠丘公卒邾至莊十六年始書邾子克卒許至僖四年始書穆公卒楚至宣十八年始書莊王卒呉至襄十二年始書王壽夢卒晉則至僖九年始書獻公卒凡此其史之所起有久近故其世次所書有先後然則陳氏之言於是乎信故敘晉國春秋統紀第五
  衞國春秋統紀第六
  子路問於孔子曰衞君待子而為政子將奚先孔子曰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則言不順事不成禮樂不興刑罰不中而民無所措手足夫靈公黜其子而子其孫出公不父其父而禰其祖蒯聵爭入曼姑圍戚至此則人倫之不正甚矣故夫子因子路之問而啓之然此言也雖則專為衞輒而發夷考春秋所書若州吁若惠公若公孫剽本其禍亂無非不知正名之罪然後知夫子之言所包者廣非止於一人一事而已也不然衞以康叔封國察其政俗兄弟吾魯加以內無專國之臣外少諸侯之事於斯時也苟能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婦婦人倫之無不適其正也其於禮樂之興也何有故敘衞國春秋統紀第六
  蔡國春秋統紀第七
  古者王制諸侯之爵次其先後有序在周官大司馬設儀辨位以等邦國猶天建地設不可亂也及春秋時禮制既亡霸者以意之向背為升降諸國以勢之強弱相上下故自入春秋蔡常先衞隱十年伐戴書宋人蔡人衞人桓五年伐鄭書蔡人衞人陳人十四年又伐鄭書齊人蔡人衞人陳人十六年㑹於曹猶書宋公蔡侯衞侯皆先衞也自是厥後伐鄭之役納衞惠之師遂序於衞陳之下矣雖雲至有後先亦以國勢孱弱不能自強於治可見矣其世從楚而受楚禍也宜哉故敘蔡國春秋統紀第七
  陳國春秋統紀第八
  春秋赴告之説始於左氏其言曰諸侯有命告則書不然則否師出臧否亦如之雖及滅國滅不告敗勝不告克不書於策其意本謂鄰國相好或同惡以相仇或同利以相濟於是乎有赴告之命如傳言宋人取邾田邾人告於鄭曰請君釋憾於宋敝邑為道鄭人以王命告伐宋之類非謂每事每國必皆赴告凡春秋所有事皆當時承赴告而書者誠如此言不惟當時諸侯封壤有逺近情好有疎密而且國有諱忌事固有不可告與夫不當告及不能告者而春秋備書之桓五年春正月甲戌己丑陳侯鮑卒甲戌之下本闕陳佗作亂事而左傳以謂陳亂國人分散故再赴昭九年夏四月陳災陳亡矣定無來告者而胡氏以謂叔弓㑹楚子於陳還言之朝凡若此者皆泥於赴告之説之弊也要之春秋之作各從本史於理為通赴告之説恐不盡然也故敘陳國春秋統紀第八
  鄭國春秋統紀第九
  鄭在春秋列國最為後封於諸姬為近然當春秋之初鄭為亂階書克段書來渝平書歸祊書假許田書從王伐鄭皆特筆也其後方楚之北征諸夏而鄭與陳蔡許四國適當其衝陳蔡許終始春秋甘為楚之從而鄭介晉楚之間居二國必爭之地朝從楚盟晉師暮至暮從晉盟楚師朝至其為國也難哉向非子産以禮自固使晉楚之暴不能加焉則鄭國之丘墟當不終於春秋矣善乎劉安世之論曰鄭蕞爾國又時有君臣之亂得子産然後安然子産為政時晉楚漸衰又能事之區區小國攝乎大國之間能自保已為難若妄作則滅亡矣傳稱子産善相小國謂此也故敘鄭國春秋統紀第九
  曹國春秋統紀第十
  春秋志用兵輕重淺深各有不同而其甚莫極於滅滅者亡國之重辭也宋景公入曹以曹伯陽歸春秋止書入而左氏傳其事謂曹伯陽好田弋鄙人公孫疆因進田弋之説陽好之疆因言霸説陽乃背晉而奸宋宋伐之晉不救而遂滅故嘗因是考之經有書滅而實未嘗滅者襄六年書莒人滅鄫昭四年書取鄫是則鄫未嘗滅定六年書鄭游速帥師滅許以許男斯歸哀十三年書許男成卒則是許未嘗滅亦有經書入而傳則謂滅國亦不復見者僖三十三年書秦人入滑傳謂滅滑而還而滑亦不復見哀八年書宋公入曹傳謂晉不救而遂滅而曹亦不復見蓋未嘗滅者或復存之其入而國不復見者皆自亡也故敘曹國春秋統紀第十
  秦國春秋統紀第十一
  秦自穆公始入春秋僖十五年與晉惠公戰於韓原其勢固已悍然矣及再納晉文主盟中華穆公外雖從晉盟㑹內則蓄其威武投閒抵隙待時而發故文公方卒今年滅滑明年伐晉用敗殽之帥出罪已之言威行東夏奄宅西戎斯可謂秦之顯公矣故春秋秦自彭衙以前入滑圍鄭盟於翟泉㑹於溫師於城濮凡穆公之事莫不皆備録之康共而下則若有不盡記者非闕文也直謂其不足詳耳故敘秦國春秋統紀第十一
  薛國春秋統紀第十二
  春秋降爵之國薛自侯降為伯滕自侯降為子杞自公降為侯又降為伯又降為子雖其所以降不可知固以見其國勢朘削日就卑替或曰薛與滕杞自入春秋不與諸侯㑹盟者各百餘年至成五年蟲牢始書杞伯成十三年伐秦始書滕人襄元年圍彭城始書薛人其曰日就卑替者何也曰是又不然夫春秋之有㑹盟本所以控大國扶小國也故其徵令不濫而諸侯有序葵丘之盟盟之大者也而與盟者止於八國杞滕薛不在焉踐土之盟亦盟之大者也而與盟者亦止於八國杞滕薛亦不在焉此桓文之盛而小國所以賴也霸政下衰盟㑹數而賦役煩雖大國容有不至而小弱如杞滕薛之倫莫不奔走而聽命雖空乏其國家困踣於道路而有不遑恤者且宋災細故也為㑹而更所喪者十有二國也城杞末務也相率而受其功者亦十有二國也甚而至於晉定之召陵之役在㑹者十有八國而劉子且不數焉其得失可知也由是言之其得與於㑹盟者非進之也適所以就其卑替耳故敘薛國春秋統紀第十二
  杞國春秋統紀第十三
  杞既降而書子矣而又退從人臣之列其降而書子吾不知其所從來退從人臣之列則有任其責者矣何以見其退從人臣之列也以襄二十九年書杞子來盟則見之也經有書來盟者矣桓十四年鄭語來盟閔二年齊高子來盟僖四年楚屈完來盟文十五年宋華孫來盟宣七年衞孫良夫來盟皆人臣也固未有諸侯書來盟者亦未有與諸侯盟而不書公者也左氏曰杞文公來盟書曰子賤之也此説非也賤之之意其不在於書子也夫杞夏之後而天子之事守也禮秩之降一至如此宜乎夫子嘗曰吾説夏禮杞不足徵也故敘杞國春秋統紀第十三
  滕國春秋統紀第十四
  春秋以諸侯而旅見於諸侯惟二事滕侯薛侯邾人牟人葛人是也何以知為旅見即其所書而知之也古者諸侯之邦交名位不同禮亦異數至於旅見則必均其辭號者所以一貴賤齊等威也然則謂之侯者以君禮見者也不謂之侯者不以君禮見者也滕本非侯也薛亦然或者之説有如此者故敘滕國春秋統紀第十四
  莒國春秋統紀第十五
  莒介居齊魯之境齊雖見伐而莒曽不敢少陵齊焉魯則自宣公平莒及郯莒人不肯至再㑹齊伐之干戈相尋迄無寧歲當襄公之世曽不數年而莒人伐我者三侵我者一亦可謂之強國矣故春秋書莒每次於鄭曹之下至於入向取牟婁滅鄫皆強國事也故敘莒國春秋統紀第十五
  邾國春秋統紀第十六
  春秋世卿非惟大國有之雖小國亦有之矣莒牟夷邾庶其畀我邾快黒弓是也若邾儀父或以為子克字或以為大夫之名案魯有行父歸父晉有林父鄭父甲父是皆大夫名然則謂儀父為名者非無據也夫邾魯附庸之國其來朝於魯者數矣而魯之君臣所以每加兵於邾者其意責邾之不恭猶深也故既納其邑又分其田既又入國而以其君歸必期至於滅亡而後已豈先王保小寡之道哉公行鮮有不書至者惟伐邾則悉不書至豈以邾為邦域之中七百里之內歟故敘邾國春秋統紀第十六
  許國春秋統紀第十七
  春秋之班齊侯爵也自入僖公常序於宋公之上邾子爵也常序於薛伯之上許男爵也常序於曹伯之上復有在邢侯之上者甚而至於蜀之盟秦序宋上鄭序齊上皆習亂之事也故統紀自內魯至於降周而下並依王爵曰公曰侯曰伯曰子曰男爵同以親晉當先齊以齊為霸者之倡特列居侯爵之首荊呉僭號王爵不加焉故附於五等之後凡此庶幾春秋聖人所以道名分之意雲故敘許國春秋統紀第十七
  宿國春秋統紀第十八
  春秋自遷不書有遷之者而後書然書曰某人遷某者遷以內屬也宋人遷宿齊人遷陽是也書曰某遷於某者遷以避難也邢遷於夷儀衞遷於帝丘蔡遷於州來許遷於葉於白羽於容城是也雖所遷不同而其國之危弱不能自守一也悲夫故敘宿國春秋統紀第十八
  楚國春秋統紀第十九
  荊呉僭竊名號不與中國通者各十餘世自入春秋雖其因事制宜誼存筆削然其君書卒其大夫書名書聘使書㑹盟書帥師皆與諸夏冠帶之國並列無間蓋二國之罪以先王王法論之則外之攘之誅之絶之可也以春秋信史言之則聖人拳拳於中外盛衰之變者深矣詳其事存其實録所以為後世鑒也故其書法如此故敘楚國春秋統紀第十九
  呉國春秋統紀第二十
  呉國於東南去中夏尤逺成七年呉伐郯始見於經於鍾離於善道於柤於向皆諸侯就而㑹之其來交於中國者於戚而止耳雖則資之以疲楚然呉亦亢矣艾陵之戰齊黃池之駕晉其末流有必至者春秋書之欲後世謹其始也故敘呉國春秋統紀第二十
  諸小國春秋附録第二十一
  諸亡國春秋附録第二十二
  諸小國二十二亡國四十三
  右春秋諸國統紀合二十二篇前二十篇皆當時國史具在聖人本所據以作春秋者也後二篇皆無國史因以上諸國事所及者也故附録之於以備見春秋之國數雲其亡國已具於前卷者此不復重録
  春秋諸國統紀目録



  欽定四庫全書
  春秋諸國統紀卷一
  元 齊履謙 撰
  魯國第一上
  魯姬姓國周公子伯禽始封十四世至隱公息姑實為春秋所起
  隱公  桓公  莊公  閔公
  元年春王正月
  春秋合二十國史而創為內魯之制首以隱元者本魯史之自起次以周正者示王法所當奉蓋當是時王政不行不惟禮樂征伐不自周出至於紀年亦國自為厯或以周正或以商正或以夏正考之漢唐厯志可見故聖人於是因其製作而首為正之周之正月在夏商為十一月周之二月在夏為十二月在商為正月周之三月在夏為正月在商為一月故正月書王二月書王三月書王孔子所謂吾從周公羊氏所謂大一統穀梁氏所謂謹始杜氏所謂因其厯數附其行事皆此意也過三月則不書者非三正所建也隱不書即位者即位於歲前也自隱至哀十二公即位於逾年者七桓文宣成襄昭哀書王正月公即位者是也即位於歲前者四隱莊閔僖書王正月不書公即位者是也逾年不得即位者一定不書王正月者是也逾年即位禮也失之先者不待以禮失之後者不能以禮
  三月公及邾儀父盟於蔑
  單盟曰及㑹而後盟曰㑹故公與諸侯盟者四十一而書及者六公與大夫盟者十四而書㑹者三大夫之㑹公常少而諸侯之㑹公常多
  九月及宋人盟於宿
  盟不書公者凡八成三年及荀庚盟及孫良夫盟十一年及郤犫盟襄十五年及向戌盟皆因聘而盟者其不書公者傳曰國與之也餘四盟此年及宋人盟於宿莊二十二年及齊高傒盟於防文二年及晉處父盟十年及蘇子盟於女栗皆闕文
  公子益師卒
  案魯卿之見於經世其位而受氏者凡九家合三十八人其書卒者三十人益師衆氏一人書卒彄臧氏四人三人書卒一出奔無駭展氏一人書卒挾所氏一人書卒自莊以下有仲孫氏七人五人書卒一出奔一卒在經後叔孫氏九人六人書卒一出奔一見殺一卒在經後季孫氏四人俱書卒僖以下有仲氏三人二人書卒一出奔宣以下有叔氏八人七人書卒一卒在經後其非世卿而不書卒者五人柔溺公子翬公子結公子憗又有見殺者二人公子買公子偃皆以事特書者亦非世卿然則以上凡九家者皆所以與魯終始春秋卒之使後世之有國家者即其所書而知其世即其世次而覽其事其為訓戒之誼豈不深切著明故曰春秋者性命之文
  二年無駭帥師入極
  君將不言帥師大夫將則言帥師者以見其不可專有民衆然在外惟世卿書帥師非世卿但稱人不書帥師既非世卿又非卿則止書師此一字內外皆用之凡言師者卒乘之通稱也又有兵有所屬而稱師者與承上省文而稱師者兵有所屬而稱師者晉侯齊師宋師秦師及楚人戰於城濮之類是也承上省文而稱師者上書楚公子棄疾帥師圍蔡下書楚師滅蔡之類是也凡當書帥師而不書者皆闕文也又若戰稱人敗稱師來稱人追稱師乞師棄師取師之類事雖不同其為卒乘之通稱則一
  九月紀裂繻來逆女
  卿為君逆則稱女自為逆則稱字母為子逆則稱婦女者從父母所稱之辭字者兄弟辭婦者對姑之辭
  冬十月伯姬歸於紀
  經書內女適於諸侯及其大夫者凡十有二各以書法別之書歸者五而書卒者四紀伯姬紀叔姬鄫季姬宋伯姬也書歸不書卒者一杞伯姬也不書卒者文闕也不書歸與卒者郯伯姬齊子叔姬也二女者皆見出者也杞叔姬亦見出而書卒歸其喪也皆諸侯夫人也書逆不書歸者二叔姬也子叔姬也皆大夫妻也大夫自為逆者也直書卒者二伯姬也子叔姬也魯女之不嫁者也特卒之也故凡內女當書卒而不卒罪在卒者不當書卒而卒罪在卒之者
  三年春王二月己巳日有食之
  推厯當為周正三月己巳朔案經書日食三十六今以授時厯推之頻月不應有食者二襄二十一年冬十月庚辰朔二十四年八月癸巳朔距前月合朔去交三十一度弱定無再食之理非常之變亦不至此並傳寫之誤變交不食者一宣公十七年六月癸夘案是年六月無癸夘其食限亦不在六月推厯當為周正五月乙亥朔入食限泛交分初日四千一百定交度陽厯十度依法變交不食亦傳寫之誤月日朔合者十七莊公二十六年十二月癸亥朔僖公五年九月戊申朔文公十五年六月辛丑朔宣公十年四月丙辰朔經闕朔字成公十六年六月丙寅朔襄公十四年二月乙未朔二十年十月丙辰朔二十一年九月庚戌朔二十三年二月癸酉朔二十四年七月甲子朔昭公七年四月甲辰朔二十一年七月壬午朔二十二年十二月癸酉朔二十四年五月乙未朔三十一年十二月辛亥朔定公五年三月辛亥朔十五年八月庚辰朔差一月者十二隱公三年二月己巳推厯當為周正三月己巳朔闕朔字桓公三年七月壬辰朔推厯當為周正八月壬辰朔十七年十月朔推厯當為周正十一月庚午朔闕庚午字莊公二十五年六月辛未朔推厯當為周正七月辛未朔案左氏傳言唯正月朔慝未作於是乎伐鼓用幣詳其傳意是謂此食不在正月之朔故言唯以明其非禮不在正月之朔則不得為之六月矣書六月者傳寫之誤三十年九月庚午朔推厯當為周正十月庚午朔僖公十五年五月推厯當為周正四月癸丑朔闕癸丑朔字文公元年二月癸亥推厯當為周正三月癸亥朔闕朔字成公十七年十二月丁巳朔推厯當為周正十一月丁巳朔襄公十五年八月丁巳推厯當為七月丁巳朔闕朔字二十七年十二月乙亥朔推厯當為十一月乙亥朔左氏傳亦作十一月足證經文傳寫之誤昭公之十五年六月丁巳朔推厯當為周正五月丁巳朔定公十二年十一月丙寅朔推厯當為周正十月丙寅朔差二月者二莊公十八年三月推厯當為周正五月壬子朔闕壬子朔字僖公十二年三月庚午推厯當為周正五月庚午朔闕朔字差三月者二宣公八年七月甲子推厯當為周正十月甲子朔闕朔字昭公十七年六月甲戌朔推厯當為周正九月甲戌朔又案左氏傳解此一事其説自分三節夏六月甲戌朔日有食之祝史請所用幣平子曰止也唯正月朔慝未作日有食之於是乎有伐鼓用幣其餘則否此一節見經文元非六月皆後世傳寫之誤太史曰在此月也日過分而未至三辰有災於是乎百官降物君不舉避移時樂奏鼓祝用幣史用辭故夏書曰辰弗集於房瞽奏鼓嗇夫馳庶人走此月朔之謂也此一節是説夏正九月雖非春秋所書之正然亦可以見經文六字本作九字當夏四月是謂孟夏平子弗從昭子退曰夫子將有異志不君君矣此一節復説周正六月要之春秋文多闕誤推此類可見然春秋書日食而不書月食者月食時已有術可推故詩曰彼月而食則惟其常言其有常數也
  四年夏公及宋公遇於清
  㑹而莫適為主曰遇又曰禮均曰遇故志內之遇者三而皆以此及彼志外之遇者四而皆以尊及卑
  秋翬帥師㑹宋公陳侯蔡人衞人伐鄭
  伐者出師之總名周禮大司馬掌九伐之法眚壇侵削正殘杜滅伐總謂之伐正猶春秋書伐其侵圍入滅之類皆伐之事也然經有重言其事者有不重言其事者有但言其事而不言伐者重言其事者如伐鄭圍長葛伐杞取牟婁之類是也必繫之國以見其為某國之邑也不重言其事者如伐楚次於陘伐鄭㑹於蕭魚之類是也雖曰伐而實未有事乎伐也但言其事而不言伐者侵入滅及圍國之類是也不言伐者省文也又如戰而言伐者伐兵也不言伐者非伐兵也及齊師戰於奚傳言疆事也及楚人戰於城濮經書楚人救衞之類是也亦有史失其事而經則泛書曰伐者翬帥師㑹伐鄭之類是也不然春秋何以紀用兵之名而惟伐為多
  五年春公矢魚於棠
  矢公穀皆作觀左氏傳亦作陳魚而觀之案公羊又言千金之魚公張之而春秋不謂之張魚而曰觀魚者內辭也常事曰視非常曰觀或曰矢即矢繳之矢今之摽魚是也
  九月考仲子之宮初獻六羽
  魯僭天子之禮樂故春秋必每事而正之然書初者本其失禮之始所可言也僭諸公者也不書初者因事以懲慝所不可言也僭天子者也考仲子之宮將萬焉問羽數於衆仲衆仲對曰天子八諸侯六大夫四士二夫舞所以節八音行八風故自八以下據此言之則樂舞之僭其自衆仲始
  
  螟蟲災也案春秋所書有災有異害及於民之謂災物反其常之謂異然二者魯皆備書諸國惟異則書之故周書宣榭災晉書沙鹿梁山崩齊書大災一宋書災四大水一隕石鷁退飛各一雨螽一陳書災一宋衞陳鄭書同日災一皆異也蓋災則事止一國異則理闗天下故於內外所書如此
  七年夏城中丘
  邑郭曰城古者城郭有度侯伯之國面方五里徑三百雉大都不過三國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春秋之時不法不制自中丘迄於邾瑕凡書內城二十有六有益城無極者有城中城以自固者有併城二邑以困民者有用師徒城以虞難者有城其食邑以張私家者而聖人悉書於經其事則皆為橫僭而其志則存乎復古
  八年三月鄭伯使宛來歸祊庚寅我入祊
  我者對彼之稱然春秋書我者唯二事我入祊以見彼亦有同欲入之者歸我濟西田以見彼亦有同田於濟西者蓋濟西之田魯不盡有泰山之祊齊亦欲之
  九年挾卒
  案魯世卿之族其嗣不見於經者三人然益師之後傳有衆仲無駭之後傳有展禽展喜展瑕展莊叔展王父惟挾之後無人或所氏之世至挾而絶或其子孫更微無事可見或當是時國之紀綱猶在於君盟㑹侵伐多親制之故雖有世卿而名氏不登於史冊春秋之作亦據其所見者耳
  十年六月壬戌公敗宋師於菅辛未取郜辛巳取防昔孟子有言太公之封於齊為方百里也周公之封於魯亦為方百里也今魯方百里者五徒取諸彼以與此仁者且不為況於殺人以求之今觀春秋所書取田者四取邑者八取附庸者五滅國者一歸田者二歸邑者二以邑來奔者三外取內田邑者四雖未能盡合孟子之説然侵暴亦多矣聖人備存而弗削所以辨封域息爭奪也
  十有一年冬十有一月壬辰公薨
  案左氏傳羽父請殺桓公將以求太宰公曰為其少故也吾將授之矣使營菟裘吾將老焉羽父懼反譖公於桓公而請弒之十一月公祭鍾巫館於蔿氏羽父使賊弒公於蔿氏立桓公而討蔿氏有死者不書葬不成喪也又案魯十二公為內弒者二皆以賊臣當國不成喪不書葬不惟魯也宋與夷以華督當國不書葬宋捷以南宮萬當國不書葬晉卓以里克當國不書葬齊舍以公子商人當國不書葬宋杵臼以公子鮑當國不書葬齊商人以公子元當國不書葬晉夷臯以趙盾當國不書葬鄭夷以公子歸生當國不書葬晉州蒲以欒書當國不書葬齊光以崔杼當國不書葬衞剽以甯喜當國不書葬齊荼以陳乞當國不書葬
  元年鄭伯以璧假許田
  假田胡為書於策非假也非假而曰假者內辭也以是知春秋於魯事多內辭或曰此鄭伯之所以為諼也克段似仁歸祊似誼假田似禮渝平似信
  二年三月公㑹齊侯陳侯鄭伯於稷以成宋亂夏四月取郜大鼎於宋戊申納於太廟
  結平曰成左傳宋華元克合晉楚之成又鄭人使王子伯駢行成皆謂其徃來文説而使之平也華督弒其君宋人以為討故魯桓㑹諸侯以成之曰㑹曰以曰取曰納辭煩而不殺皆所以病公也又案宋人為亂而我則平之是則為之成亂宋人討亂而我則平之是不謂之成亂然則猶曰成宋亂者內辭也
  公及戎盟於唐冬公至自唐
  案公行反至必書於策者此史氏之常然春秋凡公行一百七十二而書至者八十不書至者九十二公行不出境者不書至雖出境事不在魯史者不書至公行不出境不書至者亦史氏之常也事不在魯史不書至者本所闕也
  三年夫人姜氏至自齊
  春秋歴十二公夫人之見於經者隱桓莊僖文宣成隱夫人以子氏不書葬可證自桓以下凡六公具有逆至明文其餘經所不見者閔則以方幼未娶而卒故無所書此則然矣若襄則有昭母齊歸昭則有孟子定則有哀母定弋或以為妾或以為夫人皆無逆至明文可見者也以為得禮則孟子非得禮者以為失禮則何以不備書於經惟深明夫聖人所以立教之意與其春秋內辭之㫖自當有以辨之今不盡釋也
  四年春正月公狩於郎
  狩於郎非其地也中春教振旅遂以蒐中夏教茇舍遂以苗中秋教治兵遂以獮中冬教大閲遂以狩皆天子之禮諸侯何為有此名然不時則傷農不地則害稼故春秋因事以明僭
  五年大雩
  諸侯曰雩雩於山川天子曰大雩雩於上帝此亦因事以明僭又案天子有雩諸侯亦有雩天子有社諸侯亦有社雩社雖同所以為雩社則異故春秋大雩則書鼓於社則書皆非禮之禮也
  六年九月丁夘子同生
  世子生不書而獨書子同者左氏傳雲以太子生之禮舉之穀梁雲疑故志之以太子生之禮舉之者事也疑故志之者意也春秋書其事所以使後世微見其意或曰莊公信非桓公之子聖人當明言之曰不然夫桓莊之事聖人烏得而知之假使知之而亦烏可言也昭公娶呉孟子此事之顯然者聖人猶為之隱曽謂桓莊之事而聖人肯言之乎且春秋一書聖人誼存筆削其善其惡為法為戒則皆付諸後人故先儒嘗言春秋議而不辨又曰婉而成章謂桓莊之事而聖人言之豈春秋㫖哉
  八年冬十月雨雪
  冬十月今之八月書失時也詩小雅十月之交朔日辛夘日有食之今以授時厯推之周幽王六年歲在乙丑距延祐丁巳二千九十二年是歲實以夏正八月辛夘朔入食限是周人改月數之一證也故春秋凡三書雨雪兩皆言大此獨不言大言大者以大為異不言大者以失時為異又案三代正朔商則改正不改朔周則正朔時皆改以十一月為正月正也月數從子起朔也以子為孟春時也故孔子告顔淵曰行夏之時是言周時之不正也至書於春秋則曰春王正月並存當時之實使後世觀其得失而損益可知是則聖人之志也
  十有二年十有二月及鄭師伐宋丁未戰於宋
  戰伐不書主帥者凡九桓二年入杞八年伐邾十年齊衞鄭來戰於郎此年及鄭伐宋十七年及齊師戰於奚及宋人衞人伐邾莊九年及齊師戰於乾時僖四年及江人黃人伐陳二十二年及邾人戰於升陘以上九事內省文者三以國與之者三闕文者三先書十有一月丙戌公㑹鄭伯盟於武父次書十有二月及鄭師伐宋先書夏公伐齊納糾次書八月庚申及齊師戰於乾時先書春正月公㑹諸侯伐楚次書秋及江人黃人伐陳皆一出而再有事其不書主帥者省文也戰於郎於奚於升陘郎奚升陘皆魯地或經以來戰為文或傳以疆事為解其不書主帥者國與之也桓二年入杞八年伐邾十七年再伐邾其不書主帥者闕文也
  十有四年秋八月壬申御廩災乙亥嘗
  經書烝祭二嘗祭一禘祭二是皆天子之禮而諸侯所不得為者故特書祭名以明其僭若如舊説以再烝見瀆則古人有時享月薦相距五月不可謂瀆御廩災乙亥嘗以為未易災之餘則但書有事其誼已明何必曰嘗故嘗考之他書詩歌載嘗禮舉重祭明堂位備言魯僭禮樂之事而嘗烝省蠟與大禘並書蓋四時之祭雖通乎下而等差名品貴賤不同是豈可以毫髮僭差哉此聖人所以因事以著其罪也
  十有八年公㑹齊侯於濼公與夫人姜氏遂如齊僖十一年書公及夫人姜氏㑹齊侯於陽榖此書公與夫人姜氏遂如齊及者尊卑之辭公夫人同行者也與者不相屬之辭公夫人不同行者也夫人之惡於是乎見
  夏四月丙子公薨於齊
  元年三月夫人孫於齊
  桓公薨夫人猶避在齊是年三月始歸於魯春秋欲見其事故因其告至之日而追言其去國之久夫人之罪著矣其曰夫人孫於齊而不稱姜氏者承上如齊文是謂一事而再見故前目而後凡
  夏單伯送王姬
  送王姬當依公穀作逆單伯王卿士而宦於諸侯者魯有單伯鄭有祭仲陳有女叔皆是又案左傳齊有王子成父王孫揮鄭有王子伯駢當是時不惟異姓之臣雖王族亦有宦於諸侯者
  二年秋七月齊王姬卒
  春秋於齊王姬書之如魯夫人書單伯逆王姬即公子翬公子遂叔孫僑如之逆女也書王姬歸於齊即文姜穆姜齊姜之書至也書齊王姬卒即魯夫人之一切書薨也我魯侯也既為齊逆又為齊歸又為齊卒而喪之由是觀之孰謂莊公非齊襄之子者
  三年春王正月溺㑹齊師伐衞
  內大夫將不稱帥師者凡九此年溺㑹齊師伐衞十四年單伯㑹伐宋文三年叔孫得臣㑹伐沈九年公子遂㑹救鄭宣十一年公孫歸父㑹伐莒成八年叔孫僑如㑹伐鄭襄元年仲孫蔑㑹圍彭城十四年叔孫豹㑹伐秦十六年叔老㑹伐許皆闕文或曰凡大夫㑹伐不稱帥師者不以師㑹也
  四年冬公及齊人狩於禚
  齊人者齊侯也其不言齊侯者蓋言侯則醜公從之言人則從公不疑是亦內辭也莊公越禮不顧逺㑹齊侯以狩猗嗟之刺實作於此觀其末句曰展我甥兮蓋為疑辭以諷之也孰謂莊公非齊襄之子者
  八年春王正月師次於郎以俟陳人蔡人甲午治兵夏師及齊師圍郕郕降於齊師秋師還
  師次於郎為一事治兵至師還為一事莊公將㑹齊圍郕厲兵以出振旅而入樂收滅同姓之惡於己而歸降郕之利於齊春秋書魯用師蓋未有如是之詳孰謂莊公非齊襄之子者
  九年夏公伐齊納子糾
  當依公榖無子字又十六年盟幽當依公羊有公字三十年次成當依公榖有師字僖十九年盟齊當依公榖有公字二十九年盟翟泉當依公榖有公字襄十七年圍防高厚字上當依公穀有齊字以上並左氏闕文隱三年君氏卒當依公穀作尹氏卒宣十六年宣榭火當依公穀作宣榭災襄十四年衞侯出奔齊當依公穀有衎字昭二十一年蔡侯朱出奔楚當依穀梁作蔡侯東即東國一人闕國字隱六年鄭人來渝平當依公穀作輸平成十五年晉侯執曹伯歸於京師當依公羊作歸之於京師定四年呉入郢當依公穀作呉入楚他非書法所闗者不録故嘗謂春秋一經左氏尤多闕誤
  八月庚申及齊師戰於乾時我師敗績
  魯師未有書敗績者誼不係於敗故因削而不書以示教若乾時之敗莊公本以伐齊納糾已為非誼及小白既入公乃遂不量力至與齊戰師徒崩喪而子糾不免於死為莊公者其罪為如何也誼係於敗故備書以重其惡
  十有九年秋公子結媵陳人之婦於鄄遂及齊侯宋公盟
  此一章主書本以效莊公失馭臣之柄書單伯逆王姬則父子之倫絶書夫人姜氏入則夫婦之恩乖書齊人取子糾殺之則交鄰之誼虧書築郿書新延廏書城諸防書築臺於郎於薛於秦則君民之道喪結諸公子也而任為大夫私媵於陳既不出於君命專盟於鄄又非有干國論是莊公失馭臣之柄矣故傳者以莊公為多失道
  冬齊人宋人陳人伐我西鄙
  春秋詳內事故凡書加兵於魯者必言某鄙其言者見於魯史者也其不言者魯史所不見而事具於彼國之史者也故哀八年呉伐我不言鄙十一年齊國書帥師伐我不言鄙事具於彼國之史則其不言者本所闕也
  二十有二年春王正月肆大眚
  眚公羊作省案禮記有大省讀音獮由是考之肆大省猶文十六年書毀泉臺昭十一年書大蒐於比蒲謂為過眚者非肆者屬事之辭
  二十有四年八月丁丑夫人姜氏入戊寅大夫宗婦覿用幣
  哀姜書入以孟任故也蓋孟任者既已許之為夫人且又割臂盟公生子般矣則哀姜胡為而至焉故入者逆辭也纂辭也有內主之辭也方其時莊公冒喪納幣二年之間三至齊廷又遇於穀盟於扈越禮不顧如此其急而齊人有疑如此其緩親逆而不與俱入既至而覿見有加聖人備書於經則不惟見夫人之伉而莊公不能正身率禮遂使嗣子受禍㡬至亡國其是非得失之跡設施於前而成敗吉凶之效驗於後此春秋所以為聳善抑惡之書見諸行事深切著明
  二十有五年冬公子友如陳
  聘禮圖使於朝君親命之宰書幣宰夫具齋人皆公選命皆廷授幣皆官具春秋之聘則異於是矣國政多專於大夫出使非由於君命故縣子荅繆公之問古者大夫束脩之問不出疆埸雖欲哭安得而哭之今之大夫交政中國雖欲勿哭安得而勿哭其時事可知也故春秋於外大夫來魯者皆書使書聘各從其傳致之辭於自魯出者或以聘行或不以聘行一書曰如而不與其私交正其本之意也或曰外大夫以君命來則書不以君命來則不書內大夫以君命出則不書不以君命出則書其説亦通
  二十有八年冬築郿
  臺囿曰築郿字上下疑有闕文案詩小序言秦襄公始命有田狩之事園囿之樂是周制非有天子之命凡田狩遊觀之事皆諸侯所不得為者矧莊公比年以來書日食者三大水者二大無麥禾者一告糴者一有蜚者一不雨者一而築郿新延廏城諸防築臺於郎於薛於秦城小穀不思所以畏天災恤民隱屢興工築為其所不當為宜乎春秋備書之以甚其惡
  三十有二年八月癸亥公薨於路寢
  元年季子來歸
  案左氏傳公及齊侯盟於落姑請復季友齊侯許之使召諸陳公次於郎以待之季子來歸嘉之也史記稱慶父殺子般季友奔陳二年慶父殺閔公季友自陳與閔公弟申如邾慶父奔莒於是季友奉子申入立依史記則季子來歸當在閔二年依左氏則季子元年來歸二年慶父殺閔公季子再以僖公適邾慶父奔莒復入立之二説不同然以今考之閔公雖立尚幼慶父夫人當國季友者子般之黨誰為復之假使來歸既不能消除禍亂臨難苟免何以稱賢以此推之史記為是但恐經文錯簡誤在此耳
  二年夏五月乙酉吉禘於莊公
  不稱宮廟而但言莊公者蓋禘祭之禮本以文王為所出之帝祀之於周公之廟而周公配之故稱宮廟則疑於莊公可以配文王不稱宮廟則見其獨祭莊公而但假用其禘之儀制耳言吉又言禘者一事而兩失禮也
  秋八月辛丑公薨
  春秋諸國統紀卷一



  欽定四庫全書
  春秋諸國統紀卷二
  元 齊履謙 撰
  魯國第一下
  僖公  文公  宣公  成公
  襄公  昭公  定公  哀公
  元年十有二月丁巳夫人氏之喪至自齊
  夫人氏而不言姜者公不為之喪也既雲請而葬之復曰不為之喪者蓋僖公於時外示居厚不絶之恩內乏忠孝惻怛之志而成風在國已稱為夫人其曰夫人氏之喪者見其皆哀姜之私黨不以為公家之所與
  六年夏公會齊侯宋公陳侯衞侯曹伯伐鄭圍新城秋楚人圍許諸侯遂救許冬公至自伐鄭
  凡一出而再有事有以前事致者有以後事致者蓋公或與後事或不與後事與後事則以後事致不與後事則但以前事致諸侯遂救許而仍以伐鄭致者公不與救許也
  八年秋七月禘於太廟用致夫人
  致者三月廟見以禮成婦之名季孫行父如宋致女即其事也夫人者聲姜也觀其名所以知其人聲姜之不氏者是不必知其人也以禘禮致夫人瀆莫甚於此者何為不必知其人夫人之見於經者凡六或為締禍或為不允或虧於晩節惟聲姜在春秋中獨為保其完吉者禘於太廟用致夫人其失禮在事而不在夫人故不必知其人是亦書法也
  十年春王正月公如齊
  經書諸侯來朝於魯者三十六書公之朝於他國者齊十四晉二十一楚二夫朝者邦國所以事天子之名也春秋之時以諸侯而廷見於諸侯是則失禮之大者春秋欲悉正之則無以紀實而傳信欲並從而書之則又不足垂訓以示後故聖人於是毎為之內辭凡我公之朝皆一書曰如所以起問者見是非其辭似迂而實盡其事似諱而實彰初非有私於魯也諸凡言內辭者誼皆倣此
  二十年春新作南門
  新作南門新作雉門及兩觀凡言作者皆志其僭然雉門兩觀則因災而作其僭在前南門則無所因而作其僭自此其僭在前而亦謂之作者習而不知以為非失而不能正以禮是亦創始而已言南門而不名其門非一門也
  二十有六年公子遂如楚乞師公以楚師伐齊取榖定四年蔡侯以吳子及楚人戰於柏舉不言乞師桓十四年宋人以齊人蔡人衞人陳人伐鄭不言乞師而於此獨言乞師者案左氏傳稱東門襄仲臧文仲如楚見子玉道之以伐齊宋摟荊蠻以殘中國故特書乞師以甚其惡
  二十有八年公子買戍衞不卒戍刺之
  買避晉故不卒戍而還魯畏楚故殺子叢以説然春秋殺大夫不言故此獨言故者罪僖公也盟於齊盟於薄盟於宋以師伐齊遣兵戍衞妄殺無罪之人其亦忝周公之裔矣故特書故以甚其惡
  三十有三年乙巳公薨於小寢
  二年丁丑作僖公主
  作僖公主志僭也諸侯之主一尺天子之主尺有二寸故左氏傳曰作主非禮也誼自可見春秋凡宮廟製作非僭不志
  三月乙巳及晉處父盟
  案左氏傳晉人以公不朝來討公如晉夏四月己巳晉人使陽處父盟公然適晉不言如反國不書至盟不稱公處父去氏是皆晉史闕文非魯春秋之所記或曰內辭也適人之國而與人之人臣盟失正莫甚焉
  八月丁卯大事於太廟躋僖公
  大事祫也禮羣廟之主皆升合食於太祖今魯不行此禮但躋僖公而祀之一説喪制未終新主未當祔祭故上書躋僖公下書公子遂如齊納幣其失禮並見
  四年夏逆婦姜於齊
  聲姜自為逆婦也宋蕩伯姬來逆婦杞伯姬來求婦逆婦姜於齊同為母為子逆然自外來者必明其為某國某人自內出者則省文可見故或書或不書書之以為罪不書以示訓
  五年三月辛亥葬我小君成風
  哀姜以罪誅死雖還其喪而葬之於誼不可以入宗廟故僖公縁此誼尊成風為夫人以妾亂嫡非所以正名分尊君父也至其後世宣母敬嬴襄母定姒昭母齊歸哀母弋氏皆援例以立失禮自成風始也春秋惟弋氏文獨異説者以為哀未逾年餘並同夫人書之不沒其實而已
  六年閏月不告月猶朝於廟
  猶者欲已而不已之辭閏月不告月猶朝於廟志不誠也不郊猶三望僭不能遏也壬午猶繹萬入去籥大夫強也皆欲已不已之辭
  九年三月夫人姜氏至自齊
  凡夫人如往法皆不書至何為法皆不書至古者婦人無外事無所見乎春秋故法不書至也此獨書至者以為得禮則夫人書如者六書㑹者五書歸者一書孫者二未有得禮者以為不安於魯經書夫人姜氏如齊一如常辭則亦未見其不安者此葢錯簡本當在四年逆婦姜於齊之下而後世傳冩誤屬於此耳
  十有五年單伯至自齊
  大夫恆出不書至惟見執於大國則書故書單伯至自齊意如婼至自晉皆所以見仇好之情成事序之體
  十有六年夏五月公四不視朔
  謁上曰告臨下曰視閏不告月簡宗廟也四不視朔厭朝政也
  秋八月辛未夫人姜氏薨毀泉臺
  毀泉臺穀梁氏曰喪不貳事貳事緩喪也以文為多失道矣昭十一年大蒐於比蒲左氏亦曰君有大喪國不廢蒐有三年之喪而無一日之慼三傳正相發明
  十有八年春王二月丁丑公薨於臺下
  冬十月子卒
  春秋之法凡未即位之君皆稱子卒則皆名子般子野未葬而名者也王子猛既葬而名者也皆未即位之君也子卒不名闕文也
  元年三月遂以夫人婦姜至自齊
  夫人何為或稱婦或不稱婦有姑則稱婦無姑則不稱婦何為或書氏或不書氏娶於諸侯者書氏娶於大夫者不書氏故穆姜稱婦齊姜稱婦齊姜書氏穆姜不書氏
  五年秋九月齊髙固來逆子叔姬
  一説子叔姬即文十五年齊人來歸者至是髙固逆為己妻春秋不罪髙固之非禮而著叔姬之不正故書執書歸書逆書來書之重辭之複其中必有美惡焉者此類是也莊二十七年莒慶來逆叔姬不詳書其始末者葢欲因此以明彼也著其不正之甚者爾
  八年夏六月公子遂如齊至黃乃復辛巳有事於太廟仲遂卒於垂壬午猶繹萬入去籥
  公子遂而曰仲遂者世仲氏也大夫皆世也然其世有自其身者有不自其身者世自其身故卒曰季友曰仲遂曰叔𦙝不自其身故卒曰公子牙奔曰公子慶父
  十有五年初稅畝
  孟子曰耕者助而不稅助謂借力以耕其公田稅謂履畝而收其私穀又案經書初者凡二事初獻六羽及初稅畝皆志其變法之端為後世鍳故獻羽書初則禘嘗烝不必書矣稅畝書初則用田賦不必書矣
  十有八年冬十月壬戌公薨於路寢
  元年三月作丘甲
  傳稱晉作州兵鄭作丘賦經書魯作丘甲當是時去古日逺諸侯僭恣已極丘乘之法無復先王之制諸如此類皆假其名誼以為稱號耳其事則但為增立軍行傳曰為齊難作丘甲按魯舊有三軍今復増立丘甲是為四軍矣所以明年有四卿並將
  六年二月辛巳立武宮
  武公成公十一世祖禮記魯公之廟文世室也武公之廟武世室也雖然魯公之廟自始不毀武公之廟既毀復立又若桓宮僖宮自始不毀者也煬宮既毀復立者也魯之廟制備見於此又案二傳獨魯公稱世室
  十有六年公至自會
  上言伐鄭此言公至自會傳冩之誤
  十有七年九月辛丑用郊
  因事以享曰用與禘於太廟用致夫人誼同書稱肆類禮稱類造皆因事以享之謂夫僭莫重於郊故春秋書之特詳其書三卜不從者一四卜不從者二五卜不從者一乃免牲者二乃免牛者一乃不郊者二不郊者一改卜牛者四猶三望者三郊者二用郊者一曰改卜牛曰猶三望曰用郊葢魯人之心方將以是為勤而聖人從而書之用備見當時僭竊不能自己之意諸凡言僭祭者誼皆倣此
  十有八年己丑公薨於路寢
  十有一年春王正月作三軍
  古者元侯之國有軍作師以承天子諸侯之國無軍敎衞以聽元侯故丘甲曰作三軍曰作皆僭作也故書
  十有九年公至自伐齊
  凡兵事侵以侵致定六年公至自侵鄭八年公至自侵齊是也圍以圍致僖二十九年公至自圍許定十二年公至自圍成是也救以救致襄五年公至自救陳是也今上書同圍齊下言公至自伐齊是亦傳冩之誤
  二十有九年春王正月公在楚
  魯公嵗首去在他國者有之莊二十三年在齊文三年在晉十四年在晉成十一年在晉襄五年在晉十三年又在晉皆不書獨此及昭公在乾侯書者皆失國者也昭公遂死於外襄公非有榮成伯之言亦㡬於不得入是以唯此二公獨書所在夫諸侯無王故每嵗必書王以謹始季氏無君故正月必存君以示誼
  三十有一年夏六月辛巳公薨於楚宮
  八年秋蒐於紅
  春秋凡五書蒐昭十一年二十二年定十三年十四年皆言大蒐此傳亦言大蒐於紅自根牟至於商衞革車千乗而經無大字者闕文也大蒐者簡車徒也在他公不書惟書於昭定者當二公在位君不得有其國而奪於大夫大夫不得専其政而制於陪臣私邑內畔日虞干戈軍旅困弊名侈實違故屢假蒐田之禮以聲威於國人狩者意在從禽故書公以斥其惡蒐者本於耀武故言大以見其夸
  十有三年春叔弓帥師圍費
  圍費圍成圍鄆圍郈皆內邑也案左氏傳南蒯以費畔叔弓帥師圍費弗克敗焉而經不書畔者內辭也上卿為主帥舉大衆圍其城屹然若敵國而經不書畔者著家臣之強也二者相須其誼乃備
  十有五年二月癸酉有事於武宮籥入叔弓卒去樂卒事
  萬武舞籥文舞萬入去籥樂不盡去也去樂卒事則盡去矣古者大夫以君命出聞喪徐行而不反死而以屍將事又大夫有變當祭不以告書曰有事於武宮籥入叔弓卒去樂卒事見大夫之益強也
  三十有一年十有二月己未公薨於乾侯
  八年從祀先公盜竊寳玉大弓
  從猶陪從之從稱先公而不言宮廟者非一公也魯自昭公去國君不得朝正於廟而季氏主其祭及季氏更微受制於陪臣而陽虎攝其事然春秋不得而書也故於是因寳玉大弓而並及之寳謂龜青純玉謂璋判白大弓謂弓繡質皆國之分器而藏之宗廟子孫世守之者然不曰攝而曰從者使若公之在祭者然為內辭以重著其失也
  十有五年壬申公薨於髙寢
  十有二年春用田賦
  賦謂兵賦用田賦者計其私田以為兵也與稅畝之誼略同當是時井地既廢民田不均所謂稅畝田賦者殆類秦之實田雲傳曰悉索敝賦
  夏五月甲辰孟子卒
  孟子何以不書薨不以夫人之禮卒葬之也既曰夫人矣何為不以夫人之禮卒葬之昔陳司敗問昭公知禮乎孔子曰知禮孔子退揖巫馬期而進之曰吾聞君子不黨君子亦黨乎君娶於吳為同姓謂之吳孟子君而知禮孰不知禮夫以孟子為夫人昭公之失也不以夫人之禮卒葬之哀公之過也或書或不書書之以為罪不書以示訓






  春秋諸國統紀卷二
<經部,春秋類,春秋諸國統紀>



  欽定四庫全書
  春秋諸國統紀卷三
  元 齊履謙 撰
  周王第二
  周姬姓其先后稷封邰夏後之衰不窋奔戎太王去邠居岐文王始興武王克殷而有天下都於鎬京自武王十二世至平王宜臼東遷洛邑是謂東周平王四十九年春秋之始
  平王 桓王 莊王 僖王 惠王 襄王頃王 匡王 定王 簡王 靈王 景王敬王
  隱元  平四十九秋七月天王使宰咺來歸惠公仲子之賵王朝大夫有爵者則書爵無爵者但書名惟冢宰則書官書名冢宰而兼三公者則書宰書公而復不書名有爵則書爵所以視列侯惟冢宰則書官所以重首相歸下曰賵賵者冒也歸上曰賻賻者傅也
  冬十有二月祭伯來
  祭國伯爵也直來曰來外諸侯相朝猶為失禮以王臣而下來廷見於魯其非可知故春秋不言其朝以正私交之罪雖書王臣事然自魯與接是亦內辭也
  隱三  平五十一三月庚戌天王崩
  春秋歴十有三王志崩者九平桓惠襄匡定簡靈景不志者四莊僖頃其一敬王在春秋後然春秋列書天王崩諸侯卒者凡二十國其世次則一從本史間有闕而不書者皆本史遣脫官失其守聖人不妄増也一以存當時文獻之實一以示後世傳疑之誼
  夏四月辛卯君氏卒
  君氏當依公穀作尹氏葢尹氏武氏仍叔榮叔家父曰氏曰叔曰父皆世稱也如晉稱趙孟之類世世稱之故詩有仍叔春秋亦有仍叔詩有家父春秋亦有家父詩有尹氏春秋終始凡兩書尹氏又案春秋卒尹氏以見諸卿之世卒王子虎以見公族之世葬劉卷以見王臣稱公之僭
  桓五 桓十三秋蔡人衞人陳人從王伐鄭
  此年蔡人衞人陳人從王伐鄭莊六年王人子突救衞成元年王師敗績於茅戎一則傷威毀重親屈伐鄭之師一則兵寡力弱不成救衞之功一則背盟棄信卒致徐吾之敗文屬事比則周之綱維日就委靡有不待辨而明者餘事亦多類此宜細推之
  桓六 桓十四春正月寔來
  言寔來者承上文也州公一出而私交二國往外曰遂內來曰寔皆兼事之辭也
  桓九 桓十七春紀季姜歸於京師
  逆後二祭公來遂逆王后於紀襄十五年劉夏逆王后於齊一書歸一不書歸書歸者逆而得者也不書歸者逆而不得者也祭公將逆後於紀不能以王命自將其書曰祭公來遂逆王后於紀則託魯之意可見矣
  桓十五 桓二十三三月乙未天王崩
  莊三莊六五月葬桓王
  天王之葬魯會者二文九年叔孫得臣如京師葬襄王昭二十二年叔鞅如京師葬景王不㑹者三此年葬桓王宣三年葬匡王襄二年葬簡王而亦書者葢有他國會之禮天子之葬動天下屬諸侯故苟有會之者則書其不書者皆諸侯之不會者也
  莊六莊九春王正月王人子突救衞
  王朝大夫書爵則無爵書子則無采故須冠王人於上而繫子突於下
  僖八  惠二十五春王正月公會王人齊侯宋公衞侯許男曹伯陳世子款盟於洮
  王人會盟其有采邑者因采為氏而稱子其無采邑者則但稱王人而不名葢王人則可以序諸侯之上而名氏則不可以登列會之先
  冬十有二月天王崩
  文五 襄三十王使召伯來會葬
  春秋之時王室衰微紀綱法度日以壞亂雖時以禮接諸侯有出於王命者有不出於王命者有雖出王命而實非王意者出於王命者書王又書天者是也不出王命者天王俱不書者是也雖出王命而實非王意者書王不書天者是也葢春秋之誼雖為之曲全典敎又必欲不沒其實故其書法如此昭七年衞襄公卒衞齊惡告喪於周且請王命王使成簡公如衞追命襄公云云所謂雖出王命而實非王意者魯桓似之王即周也周者天下之號王者京師之稱故春秋書周正曰王正周兵曰王師周卿士曰王人
  文八  襄三十三秋八月天王崩
  文十頃二及蘇子盟於女栗
  王人以采配子即以為爵者其文常施於會盟何為常施於會盟所以視列侯齊邦君也蘇子之於女栗劉子之於平丘尹子單子之於伐鄭納王皆是也不然一劉文公也何以會於召陵則書子卒但稱名
  宣二匡六冬十月乙亥天王崩
  宣十五定十三夏六月王札子殺召伯毛伯
  王季子王札子皆頃王子定王兄弟不曰王子某者所以別諸王子公羊氏曰王札子者長庶之稱
  成五  定二十一冬十有一月己酉天王崩
  成八簡三秋七月天子使召伯來賜公命
  自諸侯言之則曰天王自諸臣言之則曰天子誼得曰錫私恩曰賜左氏傳僖九年王使宰孔賜齊侯胙曰天子有事於文武使孔賜伯舅胙齊侯將下拜孔曰且有後命天子以伯舅耋老加勞賜一級無下拜其禮文有類此者
  襄元 簡十四九月辛酉天王崩
  襄二十八靈二十七十有二月甲寅天王崩
  昭二十二景二十五夏四月乙丑天王崩
  宋國第三
  宋子姓國紂庶兄微子啓始封十四世至穆公和入春秋
  穆公 殤公 莊公 閔公 桓公 襄公成公 昭公 文公 共公 平公 元公景公
  隱三穆九八月庚辰宋公和卒
  桓二殤九春王正月宋督弒其君與夷及其大夫孔父莊二 莊十八乙酉宋公馮卒
  莊十二閔十秋八月甲午宋萬弒其君捷及其大夫仇牧僖九  桓三十一春王三月丁丑宋公御說卒
  僖二十一襄十二十有二月公會諸侯盟於薄釋宋公
  盂薄皆宋地凡諸侯見執境外曰歸境內曰釋其曰釋宋公者葢執而未出境也
  僖二十三襄十四夏五月庚寅宋公茲父卒
  文七 成十七夏四月宋公王臣卒  宋人殺其大夫文八昭元宋人殺其大夫司馬宋司城來奔
  春秋稱人以殺大夫者凡六莊二十二年陳人殺其公子禦冦文七年宋人殺其大夫八年宋人殺其大夫司馬九年晉人殺其大夫先都晉人殺其大夫士縠及箕鄭父昭八年陳人殺其大夫公子過殺禦冦傳但言陳人殺其太子禦冦更不明稱人之㫖殺先都士縠箕鄭父傳言夷之蒐晉侯將登箕鄭父先都而使士縠梁益耳將中軍先克曰狐趙之勲不可廢也從之先克奪蒯得田於堇隂故箕鄭父先都士縠梁益耳蒯得作亂九年正月己酉使賊殺先克乙丑晉人殺先都梁益耳三月甲戌晉人殺箕鄭父士縠蒯得殺公子過傳言哀公有廢疾三月甲申公子招公子過殺悼太子偃師而立公子留夏四月辛亥哀公縊陳公子招歸罪於公子過而殺之宋人殺其大夫傳言宋成公卒昭公將去羣公子樂豫曰不可公族公室之枝葉也若去之則本根無所庇廕矣必不可君其圖之不聽穆襄之族率國人以攻公殺公孫固公孫鄭於公宮以上凡四殺大夫皆國亂無政衆人擅殺之公羊氏曰大夫相殺稱人謂此類也但先都士縠箕鄭父公子過書名氏者為殺有罪公孫固公孫鄭不書名氏者為殺無罪此其不同耳然未有以官書者此則曰司馬司空雲者又以見其執國之重為君之股肱屏翰而意不在於殺大夫也故二卿書官於前華孫不稱使於後繼書曰宋人弒其君杵臼則夫人之惡著矣或曰大夫不名非世卿也書官世不以罪也是皆夫人専國之效昭公見弒之漸
  文十五昭八三月宋司馬華孫來盟
  春秋外臣來盟不稱使者有三髙子來盟魯無君也屈完來盟楚未服也華孫來盟夫人命也穀梁氏曰無君之辭也葢得其旨其書官者又以見其為夫人之黨殺公子卭而代之位者
  文十六昭九冬十有一月宋人弒其君杵臼
  成二  六二十二八月壬午宋公鮑卒
  成十五共十三夏六月宋公固卒
  襄三十 平三十三三月甲午宋災宋伯姬卒
  宋平以千乗之君而不能救其母於火共姬之於婦道雖盡而宋平之於子職則虧故書公孫夀季孫行父二上卿納幣致女不謂不貴晉齊衞三國之人來媵不謂不尊葬則冠以夫諡不謂不正皆所以重録伯姬之變深著宋平之罪
  昭十  平四十四十有二月甲子宋公成卒
  昭二十二元十二十有一月己亥宋公佐卒於曲棘
  齊國第四
  齊姜姓國師尚父太公望始封十三世至僖公祿父入春秋
  僖公 襄公 桓公 孝公 昭公 懿公惠公 頃公 靈公 莊公 景公 悼公
  隱七 僖十五齊侯使其弟年來聘
  凡稱弟者皆本史辭案春秋諸國世卿公族居多君之弟稱弟君之子稱公子公子之子稱公孫而弟又有稱叔季者許叔蔡季是也是皆本史之異辭也春秋從而弗革以見為國不擇賢之弊公族亂政之由
  桓三  僖二十二夏齊侯衞侯胥命於蒲
  要言而不㰱血曰胥命或曰盟之有胥命猶會之有遇皆位均勢敵莫適為主之辭也伯者作則不得為爾矣故曰春秋美胥命以是為近古
  桓十四 僖三十三冬十有二月丁巳齊侯祿父卒
  莊四襄七六月乙丑齊侯葬紀伯姬
  上書楚師滅陳下書葬陳哀公上書紀侯去國下書齊侯葬紀伯姬皆國滅而為敵所葬彼不言楚人葬陳哀公者承上文可知又案春秋內女之書葬者三紀伯姬則齊侯葬之紀叔姬則紀季葬之宋共姬則魯人葬之是皆吾女之遭人倫之變者故書其本末之詳如此
  莊八 襄十二冬十有一月癸未齊無知弒其君諸兒
  莊九桓元齊小白入於齊
  凡公子取國或書歸或書入書歸者有奉之者也書入者無奉之者也有奉之者鄭突曹赤是已無奉之者齊小白許叔是巳
  九月齊人取子糾殺之
  納稱糾殺稱子糾以稱王猛卒稱王子猛同一書法曰糾曰王猛者筆削之微旨所以惡爭奪曰子糾曰王子猛者記事之常辭所以道名分又案春秋凡兩爭國者名則俱名爵則俱爵故歸稱突出稱鄭伯奔稱忽復稱世子
  閔元  桓二十五冬齊仲孫來
  仲孫湫其不稱使者以省難來非聘事
  閔二  桓二十六冬齊髙子來盟
  髙傒其不稱使者魯時無君
  僖元  桓二十七齊師宋師曹師城邢
  時未有伐邢者然則三國之師次於聶北案兵觀釁以待事遷國就安以圖存春秋之紀桓師未有善於此者故城楚丘不言救城縁陵不言救而城邢獨言救其書法可見
  秋七月戊辰夫人姜氏薨於夷齊人以歸
  自入春秋衞完魯息姑魯允宋與夷陳免鄭忽子儀齊諸兒宋捷不數十年而弒者九起天王不加誅方伯不致討人道亡天理滅矣自桓公奮起雖以哀姜之親猶誅死不赦四十年間而天下諸侯無敢有動於惡者葢桓公之功於是為大而聖人稱之以為民到今受其賜殆亦有取於此雲以其屍歸使絶之魯
  僖四 桓三十春王正月公㑹齊侯宋公陳侯衞侯鄭伯許男曹伯侵蔡蔡潰遂伐楚次於陘楚屈完來盟於師盟於召陵
  屈完不稱使楚未服也屈完來盟文與國佐如師一也或稱使或不稱使其稱使者服之也其不稱使者未服之也楚方結盟而退明年滅弦又明年圍許滅黃伐徐敗徐於婁林諸侯莫能救以此知楚為未服也故穀梁氏曰於師前定也於召陵得志乎桓公也得志者不得志也以桓公得志為僅矣是亦言楚人之未服也
  僖十七 桓四十三冬十有二月乙亥齊侯小白卒
  僖十八孝元狄救齊
  案左氏傳稱宋襄以諸侯伐齊殺無虧立孝公而還然考之於經左氏之言有不可信者無虧者長衞姬子即衞出也而衞人與伐左氏之言其不可信一也狄之救齊是不與孝公也而越明年孝公及狄盟左氏之言其不可信二也徳莫重於納已孝公於宋襄之報宜如何哉而曹南之盟齊人不與不惟忘徳背誼去順從逆而復乘其兵敗讎宋圍緡左氏之言其不可信三也春秋之法凡公子取國有奉焉曰歸無奉焉曰入伐而歸之曰納今公子昭一無稱焉左氏之言其不可信四也桓公管仲屬孝公於宋襄以為世子則伐而納之誼也今齊人及戰而經以宋為主曲宋而直齊左氏之言其不可信五也
  僖二十七孝十夏六月庚寅齊侯昭卒
  文十四昭二十夏五月乙亥齊侯潘卒
  齊公子商人弒其君舍
  案左氏傳昭公弟宻姬子商人驟施於國而多聚士五月昭公卒舍即位七月乙卯夜商人弒舍而讓元元曰爾求之久矣我能事爾商人遂自立是為懿公又案舍未逾年而稱君者已即位也春秋凡所書未逾年而稱君者皆已即位也宣十年四月齊侯元卒冬書齊侯使國佐來聘則是頃公已即位成四年三月鄭伯堅卒冬書鄭伯伐宋則是悼公已即位
  文十八懿四夏五月戊戌齊人弒其君商人
  案左氏傳懿公游於申池閻職僕邴歜㕘乗二人謀弒公納諸竹中歸舍爵而行齊人立公子元是為惠公春秋稱人以弒者三此及文十六年宋人弒其君杵臼襄三十一年莒人弒其君宻州杵臼則襄夫人王姬使帥甸攻而殺之商人雖死於閻職邴歜之手而公子元實受其國二人者一為祖母一為庶兄非臣子故不以斥其名但曰國人云耳逺之之辭也何以知元之非臣子也以其曰夫已氏而知之也非臣子也而猶曰弒其君者各正其名而已名正則是非定監戒彰
  宣十惠十己巳齊侯元卒
  齊崔氏出奔衞
  左氏傳齊惠公卒崔杼有寵於惠公髙固畏其逼也公卒而逐之奔衞書曰崔氏非其罪也且告以族不以名是不然春秋凡兩書氏尹氏即其世稱而書氏崔氏即其族大宗強見逐而書氏故穀梁氏曰氏者舉族而出之之辭也其後崔杼竟以家亂遂致滅宗之禍豈亦聖人書氏之明驗歟
  成九 頃十七秋七月丙子齊侯無野卒
  襄十九 靈二十八秋七月辛卯齊侯環卒
  襄二十五莊六夏五月乙亥齊崔杼弒其君光
  哀五  景五十八秋九月癸酉齊侯杵臼卒
  哀六悼元齊陳乞弒其君荼
  哀十悼四三月戊戌齊侯陽生卒










  春秋諸國統紀卷三



  欽定四庫全書
  春秋諸國統紀卷四
  元 齊履謙 撰
  晉國第五
  晉姬姓國成王弟叔虞始封於唐至子燮遂稱晉侯十四世至晉侯緡文侯子桓叔桓叔之孫曲沃武公伐晉侯緡滅之王遂命武公為晉君武公卒子獻公佹諸立始入春秋
  獻公 惠公 文公 襄公 靈公 成公景公 厲公 悼公 平公 昭公 頃公定公
  僖二 獻十九虞師晉師滅下陽
  春秋罪戎首故雖小國主兵必序於大國之上虞師晉師滅下陽邾人鄭人伐宋之類皆是也不惟兵也凡主會主盟皆序於上如齊桓既為侯伯矣而宋猶有先書者
  僖五  獻二十二冬晉人執虞公
  春秋非世卿恆稱人然復有小國稱人自曹莒而下四夷稱人自吳楚而下弒君稱人自宋襄夫人而下殺大夫稱人自晉先都而下若晉人執虞公則其稱人又所謂自我國而略他國之辭又有以見其為君臣之通稱也諸不在前數誼者皆以此説推之
  僖九  獻二十六甲子晉侯佹諸卒
  僖十惠元晉里克弒其君卓及其大夫荀息
  春秋弒君書名不書氏者四衞州吁宋督齊無知宋萬名其為賊也名氏俱書者十二晉里克楚世子商臣齊公子商人晉趙盾鄭公子歸生陳夏徴舒齊崔杼衞𡩋喜楚公子比許世子止蔡世子般齊陳乞不以為賊也夫名其為賊我則書其賊不以為賊我則書其恆稱無襃無貶而是非之理顯然莫能揜故先儒有謂春秋者性命之文
  僖二十四惠十五晉侯夷吾卒
  僖二十八文四衞侯出奔楚
  失國未有不名者而衞侯獨不名由晉文之逐之也春秋不以諸侯名諸侯故執君不名為敵所獲不名所逐不名其名者皆死而不返者也蔡獻舞滕嬰齊戎嘉是已非死而不返則不名矣今晉文逐衞侯而立叔武聖人不沒其實故衞侯不名於上而叔武稱子於下上以明晉文之罪下以見叔武之賢或曰此與文十二年郕伯來奔皆闕文
  公朝於王所
  此句重出大抵此年事經傳相戾者最多刺公子買經在楚人救衞前而傳則在後經書執曹伯畀宋人而傳言分曹衞之田以畀宋人踐土之會經無王人而傳則載王子虎要言經書衞侯鄭自楚復歸於衞而傳則稱晉人復衞侯如此句之傳尤為虛妄劉氏權衡中已嘗略辨之史記言晉侯獻俘於周益明其不在王所矣
  六月衞侯鄭自楚復歸於衞
  曹伯襄復歸於曹不言自衞侯衎復歸於衞不言自鄭伯突入於櫟衞侯朔入於衞亦不言自凡言自者皆大夫復國辭諸侯而言自則是有不欲其復者此春秋所以別嫌明疑或曰書曰自楚見楚之未服雲
  壬申公朝於王所
  朝王盛典也雖王所非所苟有能朝事者由當備書之今不書而獨書公者見諸侯之不朝也前乎此會溫者十國之諸侯也後乎此圍許者亦十國之諸侯也固非有告命之難期會之失天子在是而不與朝焉是不臣也或曰晉侯本以諸侯不能朝王故召王使就諸侯朝今曰諸侯不朝者何也曰此晉文之所以為譎也欲致王會而為之辭也觀於上下之文則可見矣
  衞元咺自晉復歸於衞
  大夫不言復入而言復者宋魚石晉欒盈是已歸而言復者衞元咺是已皆畔國若伉君之辭也
  僖三十文六衞侯鄭歸於衞
  案左氏傳衞侯納玉於王與晉侯皆十㲄王許之秋乃釋衞侯使賂周歂冶廑殺元咺及子適子儀公入凡諸侯反國而稱復者有奉之者也不稱復者無奉之者也有奉之者鄭忽曹襄衞衎是也無奉之者衞侯鄭是也衞侯歸自晉何言無奉之者以私憤執人之君納玉而後釋之豈曰奉之雲爾
  僖三十二文八冬十有二月己夘晉侯重耳卒
  僖三十三襄元夏四月辛巳晉人及姜戎敗秦師於殽杜氏曰姜戎姜姓之戎居晉南鄙戎子駒支之先也晉人角之諸戎掎之不同陣故言及又案盟不言及僖三十二年書衞人及狄盟會不言及哀十三年書公會晉侯及吳子師不言及此書晉人及姜戎皆重左及也故僖十八年邢人狄人伐衞不言及宣八年晉師白狄伐秦不言及
  文六襄七八月乙亥晉侯驩卒
  文七靈元秋八月公會諸侯晉大夫盟於扈
  案莊九年書公及齊大夫盟於蔇此書公會諸侯晉大夫盟於扈皆無君之辭也一則小白在外而未入一則靈公疑立而不定諸侯不序者散辭也晉無君諸侯無伯莫與序焉耳
  文十二靈六冬十有二月戊午晉人秦人戰於河曲
  春秋書戰有以主及客者齊人伐衞衞人及齊人戰是也有以客及主者宋公曹伯衞人邾人伐齊宋師及齊師戰於甗是也有兩志乎是戰而交為之主者晉人秦人戰於河曲是也觀其文則罪之差等見矣不言敗績者勝負均也
  文十四靈八六月公會宋公陳侯衞侯鄭伯許男曹伯晉趙盾癸酉同盟於新城
  經書同盟者十有六幽幽新城清丘斷道蟲牢馬陵蒲戚柯陵虛朾雞澤戲亳城北重丘平丘其載辭若曰同救災患同恤禍亂同奬王室同討不服皆天下之辭所謂公言之也其不書同者若垂隴若澶淵若祝柯若湨梁若臯鼬或以復讎或以平怨或専自大夫或志在瀆貨或宋楚主盟或兩國特相盟或侯伯不與盟皆一國之辭所謂私言之也亦有天下之辭公言之而不書同者首止𡩋母洮葵丘牡丘踐土翟泉七盟是也皆桓文之盛而春秋不書同又有以見天下之一乎齊晉也故以十六盟視一時之不同者則同盟為愈以首止葵丘踐土七盟視他年之同盟者則不同為盛葢以其有不同者然後書同以別之既曰無不同矣夫又何同書之有
  文十七靈十一諸侯會於扈
  春秋有同盟有私盟有散盟同盟私盟說已見上若散盟則文七年公會諸侯晉大夫盟於扈文十五年諸侯盟於扈此年諸侯會於扈則又散會也皆諸侯自為盟會而無主之者之辭也
  宣二 靈十四秋九月乙丑晉趙盾弒其君夷臯
  宣九成七辛酉晉侯黒臋卒於扈
  宣十一景二秋晉侯會狄於攅函
  僖二十年齊人狄人盟於邢三十二年衞人及狄盟此年晉侯會狄於櫕函會盟同而書法異或來交中國或兩相欲平或就往會之
  成二 景十一六月癸酉季孫行父臧孫許叔孫僑如公孫嬰齊帥師㑹晉郤克衞孫良夫曹公子首及齊侯戰於鞌齊師敗績
  案左氏傳晉自文公蒐於被廬作三軍僖二十八年増置三行以禦狄故有中行氏清原之蒐復罷三行更為上下新軍是有五軍矣至是賞鞌之功遂作六軍郤克將中軍荀首佐之荀庚將上軍士燮佐之欒書將下軍趙同佐之韓厥將新中軍趙括佐之鞏朔將新上軍韓穿佐之荀騅將新下軍趙旃佐之其軍制僣橫如此而韓厥趙括鞏朔韓穿荀騅趙旃皆為卿矣故春秋於鞌之戰魯書四卿曹書公子首皆前此所未有也
  成十 景十九丙午晉侯獳卒
  成十三厲三春晉侯使郤錡來乞師
  晉為主盟徴師於諸侯常事耳而皆不書至是而特書之者以王人會伐故也竊嘗考之此年春書來乞師夏劉康公成肅公會伐秦十六年夏書來乞師秋尹子會伐鄭十七年夏尹子單子再會伐鄭其年九月又書來乞師冬單子會伐鄭惟十八年冬書來乞師後無其事不可考王人會伐何以特書乞師卑王室也以侯伯之命而至矣始也王人與會而不與盟其後也與盟而不與伐至是則與伐矣卑王室所以罪諸侯也定四年會侵楚不書乞師者葢劉子在會謀之
  成十八厲八庚申晉弒其君州蒲
  案左氏傳厲公將作難胥童曰必先三郤遂攻郤氏皆屍諸朝胥童以甲刼欒書中行偃書偃遂執厲公殺胥童正月庚申欒書中行偃使程滑弒厲公葬於翼東門之外以車一乗公羊氏曰稱國以弒者衆弒君之辭故殺胥童不稱人而州蒲之死不著其賊之名氏見其事出於衆而辭不可加之一人吳僚薛比莒庶其誼亦倣此
  襄二悼二冬仲孫蔑會晉荀罃齊崔杼宋華元衞孫林父曹人邾人滕人薛人小邾人於戚遂城虎牢
  城楚丘不係衞城縁陵不係杞城虎牢不係鄭皆天下之辭
  襄十一悼十一公會晉侯宋公衞侯曹伯齊世子光莒子邾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伐鄭會於蕭魚
  案左氏傳諸侯之師觀兵於鄭東門鄭人使王子伯駢行成甲戌晉趙武入盟鄭伯冬十月丁亥鄭子展出盟晉侯十有二月戊寅會於蕭魚出鄭囚禁侵掠納斥候使叔𦙝告於諸侯夫召陵之盟楚子實使屈完而經不書使蕭魚之會子展實盟晉侯而經不書盟此二役者觀齊桓之禮楚使晉悼之出鄭囚名雖可嘉實則未服故其筆削如此於以見春秋之不急近功不尚夸詐之意或以為春秋美蕭魚之會者其説非矣
  襄十四悼十四春王正月季孫宿叔老會晉士匄齊人宋人衞人鄭公孫蠆曹人莒人邾人滕人薛人𣏌人小邾人會吳於向夏四月叔孫豹會晉荀偃齊人宋人衞北官括鄭公孫蠆曹人莒人邾人滕人薛人𣏌人小邾人伐秦春秋詳世卿故在魯則世卿書卒非世卿不書卒諸國則凡盟會侵伐世卿書名氏非世卿但書人惟小國稱人四裔稱人弒君稱人殺大夫稱人自我國而目他國稱人不用此誼其說各見本章餘並通故向之會齊人宋人衞人非世卿也伐秦之師齊人宋人亦非世卿也
  襄十五悼十五冬十有一月癸亥晉侯周卒
  襄十六平元三月公會晉侯宋公衞侯鄭伯曹伯莒子邾子薛伯杞伯小邾子於湨梁戊寅大夫盟
  雞澤之會諸侯皆在而大夫盟則曰叔孫豹及諸侯之大夫及陳袁僑盟宋之盟諸侯不在而大夫盟亦曰豹及諸侯之大夫盟未有大夫而不係之諸侯者大夫而不係之諸侯無君之辭也湨梁之盟是也故盟有內大夫則必特名內大夫而湨梁之盟不名會盟異日則必再言地而湨梁之盟不地皆無君之辭也
  襄十九平四春王正月諸侯盟於祝柯
  案去年冬公會諸侯同圍齊正月諸侯盟於祝柯再言諸侯者公不與盟也何以知公不與盟以書公至自伐齊知公不與盟也經書先會而後盟者十一內再言諸侯者五僖五年以王世子不與故再言諸侯僖九年以宰周公不與故再言諸侯此年以公不與故再言諸侯襄二十五年亦以公不與故再言諸侯與祝柯同定四年以劉子不與故再言諸侯惟昭十三年盟於平丘以有劉子不可再言諸侯故曰八月甲戌同盟於平丘公不與盟皆實録也
  襄二十三平八晉欒盈復入於晉入於曲沃
  言復言入者畔而後入者也言入不言復者入而後畔者也畔而入者宋魚石晉欒盈是已入而畔者鄭良霄宋樂大心是已
  晉人殺欒盈
  春秋凡殺公子不稱公子大夫不稱大夫者皆討賊之辭公子不稱公子衞州吁齊無知是已大夫不稱大夫晉欒盈鄭良霄是已見殺於他國者陳佗公子也陳夏徴舒陳孔奐齊慶封大夫也亦皆討賊辭也
  昭十  平二十六戊子晉侯彪卒
  昭十二昭二晉伐鮮虞
  鮮虞杜氏謂白狄之族在中山者二傳欲附狄晉之說故或以鮮虞為中國或以為晉同姓國皆非也文十年秦伐晉成三年鄭伐許及此年晉伐鮮虞要之三者皆春秋闕文若舊說以為外秦外鄭外晉則秦之不通中國鄭之背晉從楚其外已久又何待至此闕其主帥然後以為外非聖人意也
  昭十六昭六秋八月己亥晉侯夷卒
  昭三十頃十四夏六月庚辰晉侯去疾卒
  定十三定十五晉荀寅士吉射入於朝歌以叛
  案士氏之後或別為隨氏或別為范氏荀氏之後荀庚荀偃荀吳荀寅別為中行氏荀首荀罃荀躒別為知氏然而春秋但曰士曰荀並從本氏皆不取其所別所以傳其為世官雲
  哀四  定二十一晉人執戎蠻子赤歸於楚
  案左氏傳楚圍蠻氏蠻氏潰蠻子赤奔晉隂地楚司馬起使謂隂地之命大夫士蔑曰晉楚有盟好惡同之若將不廢寡君之願也不然將通於少習以聽命士蔑請諸趙孟遂執戎蠻子以畀楚師故春秋執君不名名戎蠻子名滕子皆死而不返者也又案書歸有二誼歸之於者歸自我者也歸於者歸不自我者也歸自我者彼不受而強致之也歸不自我者有欲受其歸者也











  春秋諸國統紀卷四



  欽定四庫全書
  春秋諸國統紀卷五
  元 齊履謙 撰
  衞國第六
  衞姬姓國武王少弟康叔始封十二世至桓公完入春秋
  桓公 宣公 惠公 懿公 文公 成公穆公 定公 獻公 襄公 靈公 出公
  隱四 桓十六戊申衞州吁弒其君完
  冬十有二月衞人立晉
  經書弒君二十四其弒而自代者不論至為弒君者所立因遂不討賊有雖討之而不以其罪若晉惠公夷吾成公黒臋悼公周齊景公杵臼悼公陽生宋莊公馮文公鮑鄭襄公堅陳成公午此數君即胡氏所謂幸於禍而忘其讎誘於利而忘其辱者亦非春秋所與獨衞晉者則異於是石碏得討賊之誼宣公無取國之嫌故特書衞人立晉於殺州吁之下見其不與晉惠齊景宋莊諸公同宋桓公御說亦討賊而後立然而不書者以其有殺子游之惡故亦不得與衞晉偕也或曰名宣公而書立惡之也此即納伋之妻而殺伋者
  桓十二宣十九丙戌衞侯晉卒
  莊六 惠十二夏六月衞侯朔入於衞
  案左氏傳初衞宣公生伋屬之右公子生夀及朔屬夀於左公子宣姜與公子朔搆伋並及夀殺之二公子故怨惠公桓十六年左公子洩右公子職立公子黔牟惠公奔齊至是諸侯伐衞納衞侯放公子黔牟乃即位凡諸侯復國有奉焉稱復歸無奉焉但稱歸未有稱入者其稱入者皆二君之辭也鄭突以子儀衞衎以剽衞朔以黔牟皆以二君之辭言之然則孰與曰皆莫適與也不沒其實而已其善其惡為法為戒則付諸後人是則春秋之敎也
  莊二十五惠三十一夏五月癸丑衞侯朔卒
  莊二十八懿三春王三月甲寅齊人伐衞衞人及齊人戰衞人敗績
  敗者稱師衞獨不稱師者師未敗也其書曰衞人敗績亦猶鄢陵之稱楚子云
  僖二十五文二十五夏四月癸酉衞侯燬卒
  宣九  成三十五冬十月癸酉衞侯鄭卒
  成二 穆十一庚寅衞侯遫卒
  成十四定十二冬十月庚寅衞侯臧卒
  襄二十五獻二十九衞侯入於夷儀
  案左氏傳衞孫林父𡩋殖出衞侯衎衞侯衎奔齊齊人以郲寄衞侯衞人立公孫剽孫林父𡩋殖相之以聽命於諸侯故經書十六年會湨梁十八年同圍齊二十年盟澶淵二十一年會商任二十二年會沙隨二十四年會夷儀二十五年會夷儀皆為公孫剽湨梁之會傳又言荀偃使諸大夫盟髙厚髙厚逃歸於是叔孫豹晉荀偃宋向戌衞𡩋殖鄭公孫蠆小邾之大夫盟是即孫𡩋相剽以會諸侯之證今又書衞侯入於夷儀是衞有二君矣聞之蘇氏曰春秋有一國而二君者鄭突與儀衞衎與剽是也突衎始終為君儀之君鄭十有四年剽之君衞十有一年皆既能君者也故春秋因其實而君之然突之入也以簒衎之出也以惡儀剽雖國人之所立而突衎在焉非所以為安也君子不幸而處於此如子臧季札可也不如是則亂不止此說是也又案鄭伯突入於櫟則書名此不書名者闕文也
  襄二十九獻三十三庚午衞侯衎卒
  昭七襄九秋八月戊辰衞侯惡卒
  哀二  靈四十二夏四月丙子衞侯元卒
  蔡國第七
  蔡姬姓國文王子叔度始封叔度以罪放其子蔡仲俾繼其國十四世至宣侯考父入春秋
  宣公 桓侯 哀侯 穆侯 莊侯 文公景公 靈公 平公 悼侯 昭侯
  隱八  宣三十五夏六月己亥蔡侯考父卒
  桓十七桓二十夏六月丁丑蔡侯封人卒 癸巳葬蔡桓侯公羊氏言卒從正葬從主人故春秋凡諸侯卒皆書其本爵而至葬則無不稱公書其本爵者春秋法也正也無不稱公者臣子辭也僭也然其僭多自東周始嘗考之史記晉自武公以上凡十四世皆稱侯至武公始稱公衞自武公以上凡再世稱侯六世稱伯至武公始稱公燕自莊公以上凡十六世皆稱侯至莊公始稱公曹自繆公以上凡八世皆稱伯至繆公始稱公惟魯齊宋陳杞鄭秦凡七國自始封遂稱公而蔡自始封訖於亡皆稱侯左氏傳蔡亦多稱侯若哀侯穆侯文侯景侯靈侯昭侯凡見於傳者皆是今經於封人亦書曰侯豈蔡在春秋獨為率由舊章者故其實録如此
  僖十四 穆二十九冬蔡侯𦙝卒
  宣十七文二十丁未蔡侯申卒
  襄三十 景二十九夏四月蔡世子般弒其君固
  昭十一靈十二夏四月丁巳楚子䖍誘蔡侯般殺之於申昭二十平八十有一月辛卯蔡侯廬卒
  昭二十三悼二夏六月蔡侯東國卒於楚
  哀四  昭二十八春王二月庚戌盜殺蔡侯申
  陳國第八
  陳媯姓國舜之孫閼伯之子滿始封是為胡公十二世至桓公鮑入春秋
  桓公 厲公 莊公 宣公 穆公 共公靈公 成公 哀公 惠公 懷公 湣公
  桓五  桓三十八春正月甲戌己丑陳侯鮑卒
  桓十二厲七八月壬辰陳侯躍卒
  莊元莊九冬十月乙亥陳侯林卒
  莊二十二宣二十一陳人殺其公子禦冦
  左氏傳作太子禦冦凡殺公子者公子為大夫則稱大夫冠於公子之上公子不為大夫則但稱公子公子側公子申公子壬夫公子嘉公子燮公子追舒公子過公子駟皆為大夫者公子瑕公子比公子禦冦公子意恢皆不為大夫者鄭三卿皆為大夫而不書大夫者從盜殺文誼可見也
  僖十二 宣四十五冬十有二月丁丑陳侯杵臼卒
  僖二十八穆十六陳侯欵卒
  文十三共十八夏五月壬午陳侯朔卒
  宣十 靈十五癸巳陳夏徴舒弒其君平國
  襄四 成二十春王二月己酉陳侯午卒
  昭八  哀三十五夏四月辛丑陳侯溺卒
  定四  惠三十八春王二月癸巳陳侯吳卒
  定八懐四秋七月戊辰陳侯栁卒
  鄭國第九
  鄭姬姓國宣王母弟友始封三世至莊公寤生入春秋
  莊公 厲公 文公 穆公 靈公 襄公悼公 成公 僖公 簡公 定公 獻公聲公
  隱元  莊二十二夏五月鄭伯克段於鄢
  伐始於京而勝於鄢不言伐京書其重者也不稱氏討賊辭也不言出奔書其重者也僅從而勝曰克
  隱六  莊二十七鄭人來渝平
  渝當依公穀作輸彼欲而求成於我曰輸我欲而往平於彼曰暨兩相欲曰及鄭人以王師伐宋宋人使來告命公將救之使者失辭公怒乃止鄭人來輸平是彼欲而求成於我也楚子圍宋夏五月楚師將去申犀稽首於王之馬前曰無畏知死不敢廢王命王棄言焉王不能荅申叔時僕曰築室反耕者宋必聽命從之宋人懼使元以病告子反與之盟而告王退三十里宋及楚平是兩相欲也惟暨齊平左傳誤解作燕齊平今以下書叔孫婼如齊涖盟及宋公之弟辰之事證之是我欲而往平於彼也
  桓十一 莊四十三夏五月癸未鄭伯寤生卒
  莊二十一厲二十八夏五月辛酉鄭伯突卒
  僖三十二文四十五夏四月己丑鄭伯捷卒
  宣三  穆二十二冬十月丙戌鄭伯蘭卒
  宣四靈元夏六月乙酉鄭公子歸生弒其君夷
  成四 襄十八三月壬申鄭伯堅卒
  成六悼二壬申鄭伯費卒
  襄二 成十四六月庚辰鄭伯睔卒
  襄七僖五十有二月公會晉侯宋公陳侯衞侯曹伯莒子邾子於鄬鄭伯髠頑如會未見諸侯丙戌卒於鄵
  案左氏傳鄭僖公之為太子也與子罕適晉不禮焉又與子豐適楚亦不禮焉及將會於鄬子駟相又不禮焉侍者諫不聽又諌殺之及鄵子駟使賊夜弒僖公而以瘧疾赴於諸侯簡公嘉生五年奉而立之春秋書弒君有三誼有名其為賊者有不名其為賊者有實弒而書卒者其事則一從本史聖人不得而加損之故曰春秋之信史也信以傳信疑以傳疑又孔子嘗曰葢有不知而作之者我無是也
  昭十二 簡三十六三月壬申鄭伯嘉卒
  昭二十八定十六夏四月丙戌鄭伯寧卒
  定九 獻十三夏四月戊申鄭伯蠆卒
  曹國第十
  曹姬姓國文王子振鐸始封十二世至桓公終生入春秋
  桓公 莊公 僖公 昭公 共公 文公宣公 成公 武公 平公 悼公 聲公靖公 哀公
  桓十  桓五十五春王正月庚申曹伯終生卒
  莊二十三莊二十八冬十有一月曹伯射姑卒
  莊二十四僖元赤歸於曹
  史記僖公名夷今案經書曹羈出奔陳赤歸於曹赤葢僖公名謂之夷者史異聞
  僖七昭九曹伯班卒
  文九  共三十五秋八月曹伯襄卒
  宣十四 文二十三夏五月壬申曹伯夀卒
  成十三宣十七曹伯廬卒於師
  成十六成三曹伯歸自京師
  執君歸則名而曹伯不名執君歸則稱復而曹伯不稱復其曰曹伯歸自京師亦猶魯書公至自某葢歸之善者也或曰不以曹伯同失地之君者尊京師也亦通
  襄十八 成二十三曹伯負芻卒於師
  昭十四 武二十七春三月曹伯膝卒
  昭十八平四春王正月曹伯須卒
  昭二十悼二夏曹公孫會自鄸出奔宋
  自鄸出奔與華亥自南里宋辰自蕭何皆據邑以畔者然春秋自曹以下有本史者若杞滕薛莒邾許凡七國其世卿惟出奔見殺及好事接魯則名見於經若其餘會盟侵伐等事或從諸侯或本國専行不分世卿皆但書曰某人葢以其國小任輕其於時故不足以為盛衰故春秋不為之詳録雲
  昭二十七悼九冬十月曹伯午卒
  定八靖四曹伯露卒
  秦國第十一
  秦嬴姓國伯翳十九世孫非子始封非子曽孫秦仲始命有禮樂侍御之好秦仲之孫襄公始列於諸侯九世至穆公任好始入春秋
  穆公 康公 共公 桓公 景公 哀公惠公 悼公
  文九康三秦人來歸僖公成風之襚
  成風之喪賵襚者多矣春秋皆削而不書而獨書周秦者僖公厚於其母生則以夫人之名號尊異之死則以夫人之禮秩卒葬之既請於王恩數有加而又赴告諸侯秦人逺至春秋別嫌疑明是非故王不書天於前秦則稱人於後其不曰秦伯使某來歸僖公成風之襚者若曰不出於其君之意雲耳僅致其來之辭也見其為魯人求之
  文十八康十二秦伯罃卒
  宣四共四秦伯稻卒
  成十  桓二十八秦伯卒
  昭五 景四十秦伯卒
  定九  哀三十六秋秦伯卒
  哀三惠九冬十月癸卯秦伯卒
  薛國第十二
  薛任姓國黃帝苗裔奚仲之後夏封奚仲為薛侯武王克商復以其胄紹故封春秋隱十一年稱侯莊三十一年稱伯遂終春秋
  薛伯 獻公 襄公 薛比 惠公
  莊三十一薛伯夏四月薛伯卒
  昭三十一獻夏四月丁巳薛伯穀卒
  定十二襄春薛伯定卒
  定十三伯比元薛弒其君比
  哀十 惠十二夏五月薛伯夷卒










  春秋諸國統紀卷五



  欽定四庫全書
  春秋諸國統紀卷六
  元 齊履謙 撰
  杞國第十三
  杞姒姓國夏亡湯封夏後於杞周武王克殷求禹之後得東樓公於杞仍封其故國自東樓公五世至武公入春秋桓三年書侯莊二十七年書伯僖二十三年書子文十二年又書伯襄二十九年又書子昭六年又書伯遂終春秋又案公穀杞侯並作紀侯
  武公 靖公 惠公 成公 桓公 孝公文公 平公 悼公 僖公 湣公
  僖二十三成十八冬十有一月杞子卒
  襄六 桓七十春王三月壬午杞伯姑容卒
  襄二十三孝十七春王三月己巳杞伯匄卒
  昭六 文十四春王正月杞伯益姑卒
  昭二十四平十八秋八月丁酉杞伯郁釐卒
  定四 悼十二杞伯成卒於會
  哀八 僖十九冬十有二月癸亥杞伯過卒
  滕國第十四
  滕姬姓國文王子錯始封十六世至滕侯入春秋
  滕侯 宣公 昭公 文公 成公 悼公哀公 頃公 隱公
  隱七滕侯春三月滕侯卒
  僖十九 宣七十五春王三月宋人執滕子嬰齊
  宣九  昭四十一秋八月滕子卒
  成十六 文二十五夏四月辛未滕子卒
  昭三  成三十六春王正月丁未滕子原卒
  昭二十八悼二十五秋七月癸巳滕子寧卒
  哀四  頃二十四秋八月甲寅滕子結卒
  哀十一隱七秋七月辛酉滕子虞母卒
  莒國第十五
  莒姒姓國顓帝之後陸終氏産六子一曰樊武王封其裔茲輿期於莒自茲輿期十世至莒子入春秋
  莒子 茲丕公 紀公 渠丘公 黎比公著丘公 共公
  文十八紀八冬莒弒其君庶其
  成十四渠丘公春王正月莒子朱卒
  襄三十一黎比公冬十有一月莒人弒其君宻州
  昭十四著丘公秋八月莒子去疾卒
  邾國第十六
  邾曹姓國顓帝之後陸終氏第五子晏安武王克商封其苗裔曹俠於邾為附庸十二世至邾子克入春秋
  邾克 子瑣 文公 定公 宣公 悼公莊公 隱公
  莊十六子克冬十有二月邾子克卒
  莊二十八子瑣十二夏四月丁未邾子瑣卒
  文十三 文四十九夏五月邾子籧篨卒
  成十七定四十冬十有二月邾子貜且卒
  襄十七宣十八春二月庚子邾子牼卒
  昭元 悼十四夏六月丁巳邾子華卒
  定三  莊三十四春二月辛卯邾子穿卒
  許國第十七
  許姜姓國炎帝裔孫伯夷為堯四岳武王封其苗裔文叔於許十一世至莊公入春秋
  莊公 穆公 僖公 昭公 靈公 悼公許男斯 元公
  僖四  穆四十二夏許男新臣卒
  文五  僖二十四冬十月甲申許男業卒
  宣十七昭三十春王正月庚子許男錫我卒
  襄二十六靈四十秋八月壬午許男𡩋卒於楚
  昭十九 悼二十四夏五月戊辰許世子止弒其君買
  哀十三元夏許男成卒
  宿國第十八
  宿風姓國伏羲之後世次不可詳考
  隱八宿男夏六月辛亥宿男卒
  楚國第十九
  楚芊姓國重黎之後鬻熊曽孫熊繹始封於楚蠻以子男之田十七世至武王史記皆不著其爵號武王三十五年自立為武王武王卒子文王熊貲立始入春秋書荊文王卒子熊囏立五年為弟熊惲弒而代立是為成王始書楚後二世莊王旅始書卒
  文王 成王 穆王 莊王 共王 康王郟敖 靈王 平王 昭王 惠王
  僖元 成十二秋楚人伐鄭
  案史記成王即位布徳施惠結舊好於諸侯使人獻天子天子賜胙曰鎮爾南方夷越之亂無侵中國於是楚地千里然則楚自此始為列國與周室通矣而春秋所以改書楚者以此
  僖二十一成三十三秋宋公楚子陳侯蔡侯鄭伯許男曹伯㑹於盂執宋公以伐宋
  子者男子之美稱君國之通號故在春秋自五等本爵之外有以氏配子者髙子季子是也有以采配子者蘇子劉子是也有以號配子者潞子戎蠻子是也有以國配子者楚子吳子是也何以謂之以國配子由中國進之也夫吳楚僭王久矣而春秋不道也其恆稱不過曰吳曰荊曰吳人楚人而已柏舉之勝蔡侯進之黃池之亢魯晉進之此吳之所以始稱子也盂之張五國進之厥貉之夸四國進之此楚之所以始稱子也然春秋吳至黃池而終楚則自厥貉以下歴莊共康郟靈平昭惠凡世更八王中國之霸益衰諸侯之進楚者日衆極之至於宋之盟合左師以弭兵為名而晉楚之從交相見申之會大合十有一國之師而宋向戌鄭子産皆獻禮焉善乎世之醫氏之談曰人之一身元氣與客邪相為盛衰非客邪自能盛衰也由元氣之盛衰以致之也斯言也其得春秋聖人所以子吳楚之意歟故吳楚一也彼以蠻荒之禮接之我則書之為蠻荒稱荊稱吳者是也彼以從諸侯之禮接之我則書之為從諸侯稱楚人吳人者是也彼以大國之禮接之我則書之為大國稱楚子吳子者是也我不以匹夫而擅進退諸侯亂名實也實録而已
  文元  成四十六冬十月丁未楚世子商臣弒其君頵
  宣十八 莊二十三楚子旅卒
  襄十三 共三十一楚子審卒
  襄二十八康十五楚子招卒
  昭元 郟敖四楚子麇卒
  昭十一靈十楚子䖍誘蔡侯般殺之於申
  春秋有以諸侯殺諸侯者矣未若楚子䖍之施不以恕有以諸侯見殺於諸侯者矣未若蔡侯般之討得其罪觀其名所以知其人故楚平之誘殺戎蠻與楚靈之誘殺蔡侯一也或名或不名或誼繫於人則名以知其人或誼不繫於人則不必名以知其人
  昭十三靈十二楚公子比自晉歸於楚弒其君虔於乾谿蔡侯廬歸於蔡陳侯吳歸於陳
  案左氏傳平王即位封陳蔡復遷邑隱太子之子廬歸於蔡悼太子之子吳歸於陳桓十一年突歸於鄭不言爵莊二十四年赤歸於曹不言爵而此獨言爵者自楚封之故異於突赤入國而後位定者
  昭二十六平十三楚子居卒
  哀六  昭二十七楚子軫卒
  吳國第二十
  吳姬姓國周太王長子太伯與弟仲雍避季歴去之荊蠻自號句吳荊蠻歸之者千餘家為吳太伯太伯卒無子仲雍嗣立武王克商求其後得周章已為吳君別封其弟虞仲為虞虞在中國吳在蠻夷自太伯五世而得封十二世晉滅虞虞滅二世而吳始大至夀夢稱王始入春秋
  夀夢 諸樊 餘祭 夷末 王僚 闔廬夫差
  襄十二  夀夢二十五吳子乗卒
  襄二十五諸樊十三吳子遏伐楚門於巢卒
  襄二十九餘祭四閽弒吳子餘祭
  昭十五 夷末十七吳子夷末卒
  昭二十七僚十二吳弒其君僚
  定十四 闔廬十九吳子光卒
  諸小國第二十一
  祭 州 隨 鄧 凡 毛 北燕 燕
  穀 郜 巴 小邾 郯 麇 越 厲
  崇 牟 英 介 葛 於餘丘
  隠元冬十有二月祭伯來
  桓八冬祭公來遂逆王后於紀
  莊二十三春祭叔來聘
  祭或稱伯或稱公或稱叔者葢以本封絶滅世仕王朝食采畿內故其爵不同雲
  桓七夏鄧侯吾離來朝
  書名未詳
  隱七冬天王使凡伯來聘戎伐凡伯於楚丘以歸凡今衞州共城縣是亦本封絶滅食采畿內者
  襄二十九秋九月齊髙止出奔北燕
  昭三冬北燕伯欵出奔齊
  昭六冬齊侯伐北燕
  昭十二春齊髙偃帥師納北燕伯於陽
  燕在於春秋有二此獨言北燕者見其僻逺亦以別姞姓燕
  桓七夏穀伯綏來朝
  書名未詳
  僖二十夏郜子來朝
  或言春秋有二郜來朝者為南郜郜鼎為北郜葢為宋所滅雲
  諸亡國第二十二
  滅國
  紀 譚 遂 下陽 弦 虞 溫 黃項 梁 邢 夔 江 六 庸 舒蓼蕭 舒庸 鄫 萊 偪陽 舒鳩 賴州來 巢 徐 沈 頓 胡
  取國
  戴 舒 須句 根牟 鄟 邿
  遷國
  陽
  降國
  郕 鄣
  入國
  向 極 滑 鄀 鄅
  僖二夏虞師晉師滅下陽
  下陽虢邑不曰號而曰下陽者所以別東虢
  僖五冬晉人執虞公
  左氏傳晉滅虢師還館於虞遂襲虞滅之執虞公及其大夫井伯以媵秦穆姬而修虞祀且歸其職貢於王此葢釋虞之所以不言滅修虞祀若紀季後五廟之類
  僖十春王正月狄滅溫溫子奔衞
  左氏傳狄滅溫蘇子無信也蘇子叛王又不能於狄狄人伐之王不救故滅蘇子奔衞以溫子為蘇子未詳程氏曰蘇子國於溫
  僖二十六秋楚人滅夔以夔子歸
  夔子不名者其辭初不服強執以歸
  昭三十冬十有二月吳滅徐徐子章羽奔楚
  啖子曰徐子名者初已自服吳子吳子唁而送之非能自奔又案舊說毀其宗廟曰滅奪以歸已曰取徙入封內曰遷服為臣虜曰降得而不居曰入其實等為亡國但亡之事異所以異辭耳當是時也江南之國楚為大而弦黃夔江六庸舒蕭賴頓胡之屬介於其境既滅其國或執其君在春秋獨為強暴其餘若極項須句根牟鄟邿則魯滅之譚遂郕鄣陽萊則齊滅之虢偪陽則晉滅之州來巢徐則吳滅之滑鄀則秦滅之邢則衞滅之沈則蔡滅之鄫向則莒滅之鄅則邾滅之舒則徐滅之溫則狄滅之視楚之暴雖若有間至於侵敗王略陵蔑小寡則其為亂一也惟紀侯之棄國不守虞公之貪以致亡梁之淫湎自取此三國者其庶乎惡有所分矣














  春秋諸國統紀卷六
  春秋諸國統紀後序
  延祐丁巳夏大兄司成君居閒纂春秋統紀凡若干卷客有問者曰大經若春秋自胡氏傳行於世儒者拱嘿朱子嘗曰看春秋且當先從胡氏是來者不復有所作矣及觀統紀剖析淵微發露大中條貫參差指歸攸當其說卓然不蹈前人一句一誼昔雲春秋寓王法於魯史又雲春秋無襃貶又雲治春秋當先治五霸之功罪至於大法大訓葢未有若統紀之能斥言而指明者俾讀之者思過半矣僕應曰非然夫士之間居退處匪賴聖賢典訓朝夕殆無為也汗漫涉獵而不深潛心思則亦無得於己深潛心思矣苟不筆之於紙則亦不能有以驗夫日新之功此統紀所以作也為㓜而學老而未衰者焉客又曰若然信其功多於前矣夫較瑚璉珪璋之制者無勤於陶鎔追琢凡為陶鎔追琢者先賢也其功盛矣大矣若統紀之作謂有功遺經則可謂功多前人則不可客謝而去因記其說於卷末是年秋九月日思恭頓首書














  春秋諸國統紀卷六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