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春節期間農村地區重點活動和場所疫情防控要點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春節期間農村地區重點活動和場所疫情防控要點
制定機關: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聯防聯控機制農村地區疫情防控工作專班
2023年1月
春節期間農村地區重點活動和場所疫情防控要點

根據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關於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實施「乙類乙管」的總體方案》、農村地區疫情防控工作專班《農村地區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防控工作指南(鄉村基層組織版)》等文件要求,為進一步做好春節期間農村地區重點活動和場所新冠病毒感染防護,制定本要點,供在實際工作中參考。疫情流行嚴重時,按照上級有關要求開展應急防控工作。

一、走親訪友防控要點

(一)返鄉人員回家後加強健康監測,出現新冠感染症狀後,避免外出,做好居家健康監測,必要時及時就醫。

(二)儘量控制聚餐、聚會規模,減少棋牌等活動並控制參與人數,減少村口習慣性聚集,縮短聚集時間。

(三)提倡多用電話、微信、視頻等方式拜年。

二、婚喪嫁娶等紅白喜事活動防控要點

(一)活動主辦者提前提醒感染者不參加活動。

(二)活動主辦者每天對活動產生的垃圾進行收集、分類和消毒。

(三)在飯店舉辦的活動,由村「兩委」安排專人,督促指導管理人員在活動前後分別對場所進行消毒,降低交叉感染風險。

(四)村「兩委」定期通過大喇叭、微信群、宣傳欄、明白紙等形式,倡導春節期間簡辦或不辦殺豬宴、生日宴、喬遷宴、同學宴等宴席聚會活動,提倡婚事、喪事從簡,推進移風易俗。

三、集市廟會、文藝演出等活動防控要點

(一)活動舉辦者在活動開展前後分別對場所進行至少1次消毒。

(二)活動舉辦者在活動場所劃設進出通道,根據活動規模、活動內容、活動時長、場所環境等安排專人有序引導客流,提醒參加人員保持安全距離,儘量分散不扎堆。

(三)活動舉辦者安排專人提醒參加人員全程佩戴口罩,在場所顯著位置懸掛提醒標識,並配置備用口罩。

(四)活動開展期間,組織者在活動場所內通過大喇叭、橫幅等方式進行防疫宣傳。

(五)活動舉辦者每天對活動產生的垃圾進行收集、分類和清理,做到日產日清。

(六)村「兩委」安排村防控隊人員每天在活動現場進行巡查,及時提醒糾正消毒不規範、不戴口罩或佩戴不規範、人員聚集扎堆、吐痰等行為。

四、棋牌室、網吧、小賣部、飯館等場所防控要點

(一)經營者及時對場所進行通風換氣。溫度適宜時,儘量採用自然通風。

(二)經營者要提醒進入場所人員規範佩戴口罩、勤洗手,並在場所顯著位置懸掛提醒標識。

(三)場所經營者每日對從業人員進行健康監測,出現發熱、乾咳、乏力、咽痛等症狀時,及時進行抗原或核酸檢測,陽性人員不帶病工作。

(四)場所經營者安排專人每日對衛生間、走廊、門把手、前台、座椅等高頻接觸區域和部位進行2次以上消毒。

(五)場所經營者要在門口、衛生間等區域配備洗手液、醫用酒精等消毒物品。

(六)村「兩委」定期通過大喇叭等形式宣傳防控要求,安排村防控隊人員每日對棋牌室、網吧等密閉場所進行巡查指導。

五、農村敬老院、福利院等場所防控要點

(一)通過測量體溫、血壓、血氧飽和度等方式對老年人每日進行健康監測。

(二)疫情嚴重時,在縣鄉領導下,經科學評估後,適時採取封閉管理,確需進入的外來人員需提供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及現場抗原檢測陰性結果,防範疫情引入。

(三)院內應配備退熱、清熱解毒、止咳化痰等類藥品和血氧儀、吸氧設備等必要設備。

(四)由村「兩委」安排村防控隊人員每日進行聯繫和每周不少於2次走訪,根據需要及時送醫送藥。

(五)加強場所內的通風和重點部位消毒。

本作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法規,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譯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五條,本作品不適用於該法,在中國大陸和其他地區屬於公有領域


註:中文維基文庫社群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演講,不總是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