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 (四部叢刊本)/卷第六十八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第六十七 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 卷第六十八
宋 朱熹 撰 景上海涵芬樓藏明刊本
卷第六十九

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第六十八

 雜著

   跪坐拜說

古人之坐者兩𰯌著地因反其蹠而坐於其上正如今之

胡跪者其爲肅拜則又拱兩手而下之至地也其爲頓首

則又以頭頓於手上也其爲稽首則又郤其手而以頭著

地亦如今之禮拜者皆因跪而益致其恭也故儀禮曰坐

取爵曰坐奠爵禮記曰坐而遷之曰一坐再至曰武坐致

右軒左老子曰坐進此道之𩔖凡言坐者皆謂跪也(⿱艹石)

文帝與賈生語不𮗜𰯌之前於席管寕坐不箕股榻當𰯌

處皆穿皆其明驗老子云雖有拱璧以先駟馬不如坐進此道蓋坐即跪也進猶獻也言以重寶

厚禮與人不如跪而吿之以此道也今說者乃以爲坐禪之意誤矣然記又雲授立不跪授

坐不立莊子亦云跪坐而進之則跪與坐又似有小異處

疑跪有危義故兩𰯌著地伸腰及股而勢危者爲跪兩𰯌

著地以凥著蹠而稍安者爲坐也又詩云不遑啓居而其

傳以啓爲跪爾雅以妥爲安而䟽以爲安定之坐夫以啓

對居而訓啓爲跪則居之爲坐可見以妥爲安定之坐則

跪之爲危坐亦可知蓋兩事相似但一危一安爲小不同

耳至於拜之爲禮亦無所考但杜子春說太祝九拜處解

竒拜雲拜時先屈一𰯌今之雅拜也夫特以先屈一𰯌爲

雅拜則他拜皆當齊屈兩𰯌如今之禮拜明矣凡此三事

書傳皆無明文亦不知其自何時而變而今人有不察也

頃年屬錢子言作白鹿禮殿欲據開元禮不爲塑像而臨

𥙊設位子言不以爲然而必以塑像爲問予旣畧爲考禮

如前之雲又記少時聞之先人云嘗至鄭州謁列子祠見

其塑像席地而坐則亦並以告之以爲必不得巳而爲塑

像則當放此以免於蘇子俯伏匍匐之譏子言又不謂然

㑹予亦辭江東之節遂不能強然至今以爲恨也東坡文集私試

䇿問雲古者坐於席故籩豆之長短簠簋之髙下適與人均今𡈽木之像旣巳巍然於上而列器皿於地使鬼神不

享則不可知若其享之則是俯伏匍匐而就地其後乃聞成都府學有漢時禮殿

諸像皆席地而跪坐文翁猶是當時𤥨石所爲尤足據信

不知蘇公蜀人何以不見而雲爾也及楊方子直入蜀帥

幕府因使訪焉則果如所聞者且爲冩放文翁石𧰼爲小

上偶以來而塑手不精或者猶意其或爲加跌也去年又

以屬蜀漕楊王休子羙今乃並得先聖先師二像木刻精

好視其坐後兩蹠𨼆然見於帷裳之下然後審其所以坐

者果爲跪而亡疑也惜乎白鹿塑像之時不得此證以曉

子言使東南學者未得復見古人之像以革千載之繆爲

之喟然太息姑記本末冩𭔃洞學諸生使書而掲之廟門

之左以俟來者考焉

   周禮太祝九𢷎辯

䟽雲此九拜之中四種是正拜五者逐事主名還依四種

正拜而爲之也又雲稽首頓首空首此三者正拜也肅拜

婦人之正拜也其餘五者附此四種振動吉拜㓙拜褒拜

附稽首竒拜附空首又雲空首一拜其餘皆再拜肅拜或

再 故郤至三肅使者

 一曰稽首

  江曰拜頭至地也䟽曰先以兩手拱至地及頭至手

  又引頭至地多時也稽首稽留之字也稽首拜中最

 重臣拜君之拜哀十七年公㑹齊侯盟於蒙孟武伯

 相齊侯稽首公則拜齊人怒武伯曰非天子寡君無

 所稽首襄三年公如𣈆孟獻子相公稽首知武子曰

 天子在君辱稽首寡君懼矣郊特牲曰大夫之臣不

 稽首非尊家臣以避君也是諸侯於天子大夫於諸

 侯皆當稽首

 二曰頓首

 注曰拜頭叩地也䟽曰先以兩手拱至地乃頭至手

 而又引頭即舉也頭叩地謂(⿱艹石)以首叩物然此平敵

 自相拜家臣於大夫及凢自敵者皆當從頓首之拜

 也記䟽曰頭叩地不停留地也又曰諸侯相拜則然

 三曰空首

 注曰拜頭至手所謂拜手也䟽曰先以兩手拱至地

  乃頭至手也以其頭不至地故各空首各疑名字之誤君答

  臣下拜也其有敬事亦稽首洛誥曰拜手稽首是也

  又曰稽首頓首空首此三者相因而爲之空首而引

  頭頓地即舉故名頓首而引頭至地稽留多時故名

 稽首此三者之正拜也

 四曰振動

  注曰戰栗變動之拜書曰王動色變記䟽曰謂有敬

  懼故爲振動䟽曰案中候膺雲季秋七月甲子赤雀

  衘丹入鄷王再拜稽首受案今文太誓得火烏之瑞

  使以周公書報於王王動色變雖不見拜文與文王

 受赤雀之命爲稽首拜也

 五曰吉撡六曰㓙撡

 注曰吉拜拜而後稽顙謂齊衰不杖以下者言吉者

 此殷之㓙拜周以其拜與頓首相近故謂之吉拜雲

  㓙拜稽顙而後拜謂三年服者 䟽曰拜而後稽顙

  謂先作頓首後作稽顙稽顙還是頓首但觸地無容

  則謂之稽顙 記曰拜而後稽顙頺乎其順也稽顙

  而後拜頎乎其至也 䟽曰拜是爲親痛深貌惻𨼆

  之至也 記又曰𣈆獻公薨秦穆公使人弔公子重

  耳勸其反國重耳稽顙而不拜𡘜而起穆公曰稽顙

  而不拜則未爲後也故不成拜𡘜而起則愛父也

  䟽曰(⿱艹石)爲後則當拜謝其恩今不受其勸故不拜謝

 所以稽顙者自爲父喪哀號也凡喪禮先稽顙而後

 拜乃成直稽顙而不拜故云不成拜也今旣聞父死

 勸其反國之義哀慟而起(⿱艹石)欲攀轅然故云則愛父

 也

 七曰竒撡八曰襃撡

 注曰杜子春雲竒讀爲竒偶之竒鄭大夫雲竒拜謂

  一拜答臣下拜襃拜再拜神與屍杜子春書又曰竒

  拜先屈一𰯌今雅拜是䟽雲後鄭不從此說

 九曰肅撡

  注曰肅拜但俯下手今時撎是也介者不拜故曰爲

  事故敢肅使者 䟽曰肅拜者拜中最輕唯軍中有

  此肅拜婦人亦以肅拜爲正又曰儀禮賔撎入門推

  手曰揖引手曰撎記䟽曰少儀妨人告事雖有君賜

  肅拜

   壼說

今詳經文不言壼之圍徑而但言其髙之度容之量以爲

相求互見之功且經言其所容止於斗有五升而注乃以

二斗釋之則經之所言者圓壼之實數而注之所言乃借

以方體言之而筭法所謂虛加之數也蓋壼爲圓形斗五

升爲竒數皆繁曲而難計故筭家之術必先借方形虛加

整數以定其法然後四分去一以得圓形之實此鄭氏所

以舎斗五升之經文而直以二斗爲說也然其言知借而

不知還知加而不知減乃於下文遂並方體之所虛加以

爲實數又皆必取全寸不計分釐定爲圓壼腹徑九寸而

圍二尺七寸則爲失之䟽家雖知其失而不知其所以失

顧乃依違其間訖無定說是以讀者不能無疑今以筭法

求之凢此定二斗之量者計其積實當爲三百二十四寸

而以其髙五寸者分之則毎髙一寸爲廣六十四寸八分

此六十四寸者自爲正方又取其八分者割裂而加於正

方之外則四靣各得二釐五毫之數乃復合此六十四寸

八分者五爲一方壼則其髙五寸其廣八寸五釐而外方

三尺二寸二分中受二斗如注之𥘉說矣然此方形者筭

術所藉以爲虛加之數爾(⿱艹石)欲得圓壼之實數則當就此

方形規而圓之去其四角虛加之數四分之一使六十四

寸八分者但爲四十八寸六分三百二十四寸者但爲二

百四十三寸則壼腹之髙雖不減於五寸其廣雖不減於

八寸五釐而其外圍則僅爲二尺四寸一分五釐其中所

受僅爲斗有五升如經之雲無不諧㑹矣

   深衣制度並圗

裁用細白布度用指尺

 中指中節爲寸

衣二幅不裁其長過脇下屬於裳

 用布二幅中屈而下垂之如今之直領衫但不裁破掖

 下每幅之下屬裳三幅

裳交解十二幅上屬於衣其長及踝

 用布六幅每幅裁爲二幅一頭廣一頭狹狹頭當廣頭

 之半以狹頭向上而聮其縫以屬於衣每三幅屬衣一

 幅

圓𬒮

 用布二幅各中屈之如衣之長屬於衣之左右而縫合

 其下以爲𬒮其本之廣如衣之長而漸圓殺之以至𬒮

 口則其徑一尺二寸

方領

 兩𬓛相掩祍在掖下則兩領之㑹自方

曲𥚑

 用布一幅如裳之長交解裁之疊兩廣頭並令向上布

 𫟪不動但稍裁其內旁太半之下令漸如魚腹末如鳥

 喙內向而緝之相沓綴於裳上之右旁以掩裳際右幅

 在下左幅在上布𫟪在外裁處在內

衣裳皆縁

 縁用黒繒具父母以青大父毋以繢領表裏各二寸裳

 下及邉表裏各一寸半皆就布縁𬒮口表裏亦寸一半

 布外接出

大帶

 帶用白繒廣四寸夾縫之其長圍要而結於前再繚之

 爲兩耳及垂其餘爲紳下與裳齊以繒縁其紳之兩旁

 及下表裏各半寸如縁之色復以五綵絛廣二分約其

 相結處長與紳齊

緇冠

 糊𥿄爲之武髙寸許前後三寸左右四寸上爲五梁辟

積左縫廣四寸長八寸跨頂前後著於武外反屈其兩

端各半寸內向黒⿰氵𭝠 -- 𣾰之武之兩傍半寸之上竅以受笄

 笄用齒骨凡白物

幅巾

 用黒繒六尺許刺一𫟪作巾額當中作㡇兩旁三寸許

各綴一帶廣一寸許長二尺許循㡇中上反屈之當幅

 之中斜縫向後去其一角而復反之使巾頂正圓乃以

 額輙當頭前向後圍裹而繋其帶於緇後餘者垂之

黒履

 白絇繶純綦

   殿屋廈屋說

殿屋五間前皆爲堂後爲房室中間之前爲兩楹間後爲

室東間之前爲東楹之東又少東爲阼階上少北爲東序

後爲東房西間之前爲西楹之西又少西爲賔階上少北

爲西序後爲西房序即墻也設位在東西序負墻而立也其南爲序端

東序之東西序之西爲夾亦謂之廂又說文雲廂廊也廊東西序也此亦可見但疑序下

脫一外字其前爲東西堂其後爲東西夾室夾外之廣爲側階

房後爲北階此其地之盤也其棟則中三間爲一棟橫指東西至

兩序之上而盡遂自此處分爲四棟邪指四隅上接橫棟

下與霤齊此其上棟之制所謂四阿也其宇則橫棟前後即爲南北兩

下橫棟盡外即爲東西兩下四棟之旁即各連所向而下

四靣榱桷覆堂廉岀階外者謂之廡說文雲廡堂下周屋也其屋盡

水下處謂之霤此其下字之制也

廈屋則前五間後四間無西房堂中三間之後只分爲兩間東房室西其餘並如

殿屋之制但五間皆爲橫棟棟之前後皆爲兩下之宇橫

棟盡外有版下垂謂之摶風摶風之下亦爲兩廡接連南

北以覆側階但其廡亦不出摶風之外耳儀禮䟽雲卿大夫爲夏屋其室

兩下而四周之

 殿屋四阿連下爲廡四靣之簷其水皆多故其簷皆得

 以霤爲名廈屋南北兩下之廡與殿屋同故其簷亦謂

 之霤東西兩廡則但爲腰簷不連棟下又不出摶風之

 外雖或有水亦不能多故但謂之榮謂之翼而不得以

 霤名也榮翼乃接簷之名䟽乃直指摶風誤矣

   明堂說

論明堂之制者非一熹𥨸意當有九室如井田之制東之

中爲青陽太廟東之南爲青陽右箇東之北爲青陽左箇

南之中爲明堂太廟南之東即東之南爲明堂左箇南之西西

爲明堂右箇西之中爲總章太廟西之南即南之西爲總章

左箇西之北即北之西爲總章右箇北之中爲玄堂太廟北之

即東之北爲玄堂右箇北之西即西之北爲玄堂左箇中是爲太

廟太室凡四方之太廟異方所其左箇右箇則青陽之右

箇乃明堂之左箇明堂之右箇乃總章之左箇也總章之

右箇乃玄堂之左箇玄堂之右箇乃青陽之左箇也但隨

其時之方位開門耳太廟太室則毎季十八日天子居焉

古人制事多用井田遺意此恐是也

   儀禮釋宮

宮室之名制不盡見於經其可攷者宮必南郷廟在𥨊東

皆有堂有門其外有大門

 周禮建國之神位右社稷左宗廟宮南郷而廟居左則

 廟在𥨊東也𥨊廟之大門一曰外門其北蓋直𥨊故士

 喪禮注以𥨊門爲內門中門凡旣入外門其向廟也皆

 曲而東行又曲而北案士冠禮賔立於外門之外主人

 迎賔入毎曲揖至於廟門注曰入外門將東曲揖直廟

 將北曲又揖是也又按聘禮公迎賔於大門內每門每

 曲揖及廟門賈氏曰諸侯五廟太祖之廟居中二昭居

 東二穆居西每廟之前兩旁有隔墻墻皆有閤門諸侯

 受聘於太祖廟太祖廟以西隔墻有三大門東行至太

 祖廟凡經三閤門故曰毎門也大夫三廟其墻與門亦

 然故賔問  大夫迎賔入亦毎門每曲揖乃及廟門

 其說當考大夫士之門惟外門內門而巳諸侯則三天

 子則五庠序則惟有一門郷飲酒射禮主人迎賔於門

 外入門即三揖至階是也

堂之屋南北五架中春之架曰棟次棟之架曰楣

 郷射禮記曰序則物當棟堂則物當楣注曰是制五架

 之屋也正中曰棟次曰楣前曰庪賈氏曰中春爲棟棟

 前一架爲楣楣前接簷爲𢈧今見於經者惟棟與楣而

 巳棟一名阿案士昏禮賔升當阿致命注曰阿棟也又

 曰入堂深示親親賈氏曰凡賔升皆當楣此深入當棟

 故云入堂深也又按聘禮賔升亦當楣賈氏曰凡堂皆

 五架則五架之屋通乎上下而其廣狹隆殺則異爾

後楣以北爲室與房

後楣之下以南爲堂以北爲室與房室與房東西相連

 爲之案少牢饋食禮主人室中獻祝祝拜於席上坐受

 注曰室中迫狹賈氏曰棟南兩架北亦兩架棟北楣下

 爲室南壁而開戸以兩架之間爲室故云迫狹也昏禮

 賔當阿致命鄭雲入堂深明不入室是棟北乃有室也

 序之制則無室案郷射禮記曰序則物當棟堂則物當

 楣注曰序無室可以深也又禮席賔南靣注曰不言於

 戸牗之間者此射於序賈氏曰無室則無戶牗故也釋

 宮曰無室曰榭榭即序也

人君左右房大夫士東房西室而巳

聘禮記(⿱艹石)君不見使大夫受聘升受負右房而立大射

儀薦脯⿰酉𬐚 -- 醢由左房是人君之房有左右也公食大夫禮

 記筵出自東房注曰天子諸侯左右房賈氏曰言左對

右言東對西大夫士惟東房西室故直雲房而巳然按

聘禮賔舘於大夫士君使卿還玉干舘也賔亦退負

房則大夫亦有右房矣又郷飲酒禮記薦出自左房少

 牢饋食禮主婦薦自東房亦有左房東房之稱當攷

室中西南隅謂之奧

 邢昺曰室戸不當中而近東西南隅最爲深隠故謂之

 奧而𥙊祀及尊者常處焉

東南隅謂之窔鳥吊

 郭氏曰窔亦𨼆闇

西北隅謂之屋漏

 詩所謂尚不愧於屋漏是也曽子問謂之當室之白孫

 炎曰當室日光所漏入也鄭謂當室之白西北隅得戸

 明者經止曰西北隅

室南其戸戸東而牗西

說文曰戸半門也牗穿壁以木爲交窓也月令正義曰

 古者窟居開其上取明雨因霤之是以後人戸室爲中

 霤開牗者象中霤之取明也牗一名郷其扇在內案士

虞禮祝闔牗戸如食間啓戸啓牗郷注曰牗先闔後啓

扇在內也郷牗一名是也

戸牗之間謂之依

郭氏曰窓東戸西也覲禮斧扆亦以設之於此而得扆

 名士昏禮注曰戶西者尊處以尊者及賔客位於此故

 又曰客位

戸東曰房戸之間

 士冠禮注曰房西室戶東也寢廟以室爲主故室戸專

 得戸名凡言戸者皆室戸(⿱艹石)房戸則兼言房以別之大

 夫士房戶之間於堂爲東西之中按詩正義曰郷飲酒

 義雲尊於房戸之間賔主共之由無西房故以房與室

 戸之間爲中也又郷飲酒禮席賔於戸牗間而義曰坐

 賔於西北則大夫士之戸牗間在西而房內間爲正中

 明矣人君之制經無明證按釋宮曰兩階間謂之郷郭

 氏曰人君南郷當階間則人君之室正中其西爲右房

 而戸牗間設戾處正中矣又按詩斯干曰築室百堵西

南其戸箋曰天子之寢左右房異於一房者之室戸也

 正義曰大戸唯有一東房故室戸偏東與房相近天子

諸侯旣有右房則室當在其中其戸正中比一房之室

戸爲西當攷

房戸之西曰房外

 士昏禮記母南靣於房外女出於母左士冠禮尊於房

戸之間(⿱艹石)庶子則冠於房外南靣注曰謂尊東也是房

戸之西得房外之名也房之戸於房南壁亦當近東案

士昏禮注曰北堂在房中半以北南北直室東隅東西

直房戸與隅間隅間者蓋房東西之中兩隅間也房中

 之東其南爲夾洗直房戸而在房東西之中則房戸在

房南壁之東偏可見矣

房中半以北曰北堂有北階

士昏禮記婦洗在北堂直室東隅注曰北堂房中半以

北賈氏曰房與室相連爲之房無北壁故得北堂之名

 按特牲饋食禮記尊兩壼於房中西墉下南上內賔立

 於其北東靣南上宗婦北堂北上內賔在宗婦之北乃

 雲北堂又埽洗在北堂而直室東隅是房中半以北爲

 北堂也婦洗在北堂而士虞禮主婦洗足爵於房中則

 北堂亦通名房中矣大射儀工人士與梓人升下自北

 階注曰位在北堂下則北階者北堂之階也

堂之上東西有楹

 楹柱也古之築室者以垣墉爲基而屋其上惟堂上有

 兩楹而巳楹之設蓋於前楣之下按郷射禮曰射自楹

 間注曰謂射於庠也又曰序則物當棟堂則物當楣物

 畫地爲物射時所立處也堂謂庠之堂也又曰豫則鉤

 楹內堂則由楹外當物北靣楫豫即序也鉤楹繞楹也

 物當棟而升射者必鉤楹內乃北靣就物則棟在楹之

 內矣物當楣而升射者由楹外北靣就物又鄭氏以爲

 物在楹間則楹在楣之下也又按釋宮曰梁上楹謂之

 梲梲侏儒柱也梁楣也侏儒柱在梁之上則楹在楣之

 下又可知矣

堂東西之中曰兩楹間

 公食大夫禮致豆實陳於㨕外簠簋陳於楹內兩楹間

 言楹內外矣又言兩楹間知凡言兩楹間者不必與楹

 相當堂東西之中爾

南北之中曰中堂

 聘禮受玉於中堂與東楹之間注曰中堂南北之中也

 入堂深尊賔事也賈氏曰後楣以南爲堂堂凡四架前

 楣與棟之間爲南北堂之中公當楣拜訖更前北侵半

 架受玉故曰入堂深也案東楹之間侵近東楹非堂東

 西之中而曰中堂則中堂爲南北之中明矣又按士喪

 禮注曰中以南謂之堂賈氏曰堂上行事非專一所(⿱艹石)

 近戸即言戸東戸西近房則言房外房東近楹即言東

 楹西楹近序即言東序西序近階即言東階西階其堂

 半以南無所⿰糹⿱𢆶匹 -- 繼屬者即以堂言之祝浙米於堂是也

堂之東西墻謂之序

 郭氏曰所以序別內外

序之外謂之夾室

 公食大夫禮大夫立於東夾南注曰東於堂賈氏曰序

 以西爲正堂序東有夾室今立於堂下當東夾是東於

 堂也又按公食禮宰東夾北西靣賈氏曰位在北堂之

 南與夾室相當特牲饋食禮豆籩鉶在東房注曰東房

 房中之東當夾北則東夾之北通爲房中矣室中之西

 與右房之制無明文東夾之北爲房中則西夾之北蓋

 通爲室中其有兩房者則西夾之北通爲右房也歟

夾室之前曰箱亦曰東堂西堂

 覲禮記注曰東箱東夾之前相翔待事之處特牲饋食

 禮注曰西堂西夾之前近南爾賈氏曰即西箱也釋宮

 曰室有東西廂曰廟郭氏曰夾室前堂是東廂亦曰東

堂西箱亦曰西堂也釋宮又曰無東西廂有室曰𥨊按

書顧命䟽寢有東夾西夾士喪禮死於適寢主人降襲

絰於序東注曰序東東夾前則正寢亦有夾與箱矣釋

宮所謂無東西箱者或者謂廟之寢也歟凡無夾室者

 則序以外通謂之東堂西堂按郷射禮主人之弓矢在

東序東大射儀君之弓矢適東堂大射之東堂即郷射

 之東序東也此東西堂堂各有階案雜記夫人奔喪升

 自側階注曰側階旁階奔喪曰婦人奔喪升自東階注

 曰東階東靣階東靣階則東堂之階其西堂有西靣階

 也

東堂下西堂下曰堂東堂西

 大射儀賔之弓矢止於西堂下其將射也賔降取弓矢

 於堂西堂四即西堂下也特牲饋食禮主婦視饎㸑於

 西堂下記曰饎㸑在西壁則自西壁以東皆謂之西堂

 下矣又按太射儀執冪者升自西階注曰羞膳者從而

 東由堂東升自北階立於房中則東堂下可以逹北堂

 也

堂角有坫

 士冠禮注曰坫在堂角賈氏釋士喪禮曰堂隅有坫以

 土爲之或謂堂隅爲坫也

堂之側𫟪曰廉堂

 郷飲酒禮設席於堂廉注曰側邉曰廉喪大記正義曰

 堂廉堂基南畔廉稜之上也又按郷射禮衆弓倚於堂

 西矢在其上注曰上堂西廉則堂之四周皆有廉也

升堂兩階其東階曰阼階

 士冠禮注曰阼酢也東階所以答酢賔客也毎階有東

 西兩廉聘禮饔𪔂設於西階前當內廉此則西階之東

 廉以其近堂之中故曰內廉也士之階三等按士冠禮

 降三等受爵弁注曰下至也賈氏曰匠人云天子之堂

 九尺賈馬以爲階九等諸侯堂宜七尺階七等大夫宜

 五尺階五等士宜三尺故階三等也兩階各在楹之外

 而近序按郷射禮升階者升自西階繞楹而東燕禮勝

 爵者二人升自西階序進東楹之西酌散交於楹北注

 曰楹北西楹之北則西階在西楹之西矣士冠禮冠於

東序之筵而記曰冠於阼喪禮攅置於西序而檀弓曰

 周人殯於西階之上故知階近序也

堂下至門謂之庭三分庭一在此設碑

聘禮注曰宮必有碑所以識日景知隂陽也賈氏釋士

昏禮曰碑在堂下三分庭一在北按聘禮歸饔餼醯⿰酉𬐚 -- 醢

夾碑米設於中庭注曰庭實固當中庭言中庭者南北

 之中也列當醯⿰酉𬐚 -- 醢南列米在醯⿰酉𬐚 -- 醢南而當庭南北之中

 則三分庭一在北可見矣聘禮注又曰設碑近如堂深

 堂深謂從堂廉北至房室之壁三分庭一在北設碑而

 碑如堂深則庭蓋三堂之深也又按郷射之侯去堂三

 十丈大射之侯去堂五十四丈則庭之深可知而其降

 殺之度從可推矣


堂𡍼謂之陳

郭氏曰堂下至門徑也其北屬階其南接門內霤接凡

入門之後皆三揖至階昏禮注曰三揖者至內霤將曲

揖旣曲北靣揖當碑揖賈氏曰至內霤將曲者至門內

霤主人將東賔將西賔主相背時也旣曲北靣者賔主

各至堂塗北行向堂時也至內霤而東西行趨堂𡍼則

堂塗接於霤矣旣至堂塗北靣至階而不復有曲則堂

塗直階矣又按聘禮饔𪔂設於西階前陪𪔂當內廉注

 曰辟堂𡍼也則堂塗在階廉之內矣郷飲酒禮注三揖

 曰將進揖當陳揖當碑揖陳即堂𡍼也

中門屋爲門門之中有闑

 士冠禮曰席於門中闑西閾外注曰闑撅也玉藻正義

 曰闑門之中央所竪短木也釋宮曰樴在地者謂之臬

 郭氏曰即門橛也𤍠則闑者門中所竪短木在地者也

 其東曰闑東其西曰闑西

門限謂之閾

 釋宮曰秩謂之閾郭氏曰閾門限邢昺曰謂門下橫木

 爲內外之限也其門之兩旁木則謂之棖棖闑之間則

 謂之中門見禮記

闔謂之扉

 邢昺曰闔門扉也其東扉曰左扉門之廣狹案士昏禮

 曰納徴儷皮記曰執皮左首隨入注曰隨入爲門中阨

狹賈氏曰皮皆橫執之門中阨狹故隨入也匠人云廟

 門容大扄七箇大扄牛𪔂之扄長三尺七箇二丈一尺

彼天子廟門此士之廟門降殺甚小故云阨狹也推此

 則自士以上宮室之制雖同而其廣狹則異矣

夾門之堂謂之塾

 釋宮曰門側之堂謂之塾郭氏曰夾門堂也門之內外

 其東西皆有塾一門而塾四其外塾南郷按士虞禮陳

 𪔂門外之右匕爼在西塾之西注曰塾有西者是室南

 郷又按士冠禮擯者負東塾注曰東塾門內東堂負

 北靣則內熟北向也凡門之內兩塾之間謂之寧按聘

 禮賔問卿大夫迎於外門外及廟門大夫揖入擯者請

命賔入三揖並行注曰大夫揖入者省內事也旣有俟

 於寧也凡至門內霤爲三揖之始上言揖入下言三揖

 並行則俟於霤南門內兩塾間可知矣李廵曰寧正門

 內兩塾間義與鄭同謂之寧者以人君門外有正朝視

 朝則於此寧立故耳周人門與堂脩廣之數不著於經

案匠人云夏后氏世室堂脩二七廣四脩一堂脩謂堂

南北之深其廣則益以四分脩之一也門堂三之二室

 三之一門堂通謂門與塾其廣與脩取數於堂得其三

 之二室三之一者兩室與門各居一分也以夏后氏之

 制推之則周人之門殺於堂之數亦可得而知矣

門之內外東方曰門東西方曰門西

 特牲饋食禮注曰凡郷內以入爲左右郷外以出爲左

 右士冠禮注又曰出以東爲左入以東爲右以入爲左

 右則門西爲左門東爲右郷飲酒禮賔入門左燕禮卿

 大夫皆入門右是也以出爲左右則門東爲左門西爲

 右士冠禮主人迎賔出門左西靣士虞禮側享於廟門

 之右是也闑東曰臬右亦自入者言之也天子諸侯門

 外之制其見於經者天子有屏諸侯有朝案覲禮侯氏

 入門右告聴事出自屏南適門西注曰天子外屏釋宮

 曰屏謂之𣗳郭氏曰小墻當門中曲禮正義曰天子外

 屏屏在路門之外諸侯內屏屏在路門之內此侯氏出

 門而𨼆於屏則天子外屏明矣釋宮又曰門屏之間謂

 之寧謂寧在門之內屏之外此屏㩀諸侯內屏而言也

 諸侯路寢門外則有正朝大門外則有外朝按聘禮夕

 幣於寢門外宰入告具於君君朝服出門左南郷注曰

 寢門外朝也入告入路門而告賈氏曰此路門外正朝

 之處也是正朝在寢門外也聘禮又曰賔死介復命柩

 止於門外若介死惟上介造於朝注曰門外大門外也

 必以柩造朝逹其中心又賔拜饔餼於朝注曰拜於大

 門外賈氏曰大門外諸侯之外朝也賔拜於朝無入門

 之交則諸侯外朝在大門外明矣是外朝在大門外也

 諸侯三朝其燕朝在寢燕禮是也正朝與外朝之制度

 不見於經蓋不可得而考矣

寢之後有下室

 士喪禮記士處適寢又曰朔月(⿱艹石)薦新則不饋於下室

 注曰下室如今之內堂正寢𦗟事賈氏曰下室燕寢也

 然則士之下室於天子諸侯則爲小寢也春秋傳曰子

 大叔之廟在道南其寢在廟北其寢廟之寢也廟寢在

 廟之北則下室在適寢之後可知矣又按喪服𫝊曰有

 東宮有西宮有南宮有北宮異宮而同財內則曰由命

 士以上父子皆異宮賈氏釋士昏禮曰異宮者別有寢

 若不命之士父子雖大院同居其中亦隔別各有門戶

 則下室之外又有異宮也

自門以北皆周以墻

 聘禮釋幣於行注曰喪禮有毀宗躐行出於大門則行

 神之位在廟門外西方檀弓正義曰毀宗躐行毀廟門

 西邊墻以出柩也士喪禮爲垼於西墻下注曰西墻中

 庭之西特牲饋食禮主婦視禧㸑於西堂下記曰饎㸑

 在西壁注曰西壁堂之西墻下案門之西有墻則墻屬

 於門矣西墻在中庭之西則墻周乎庭矣西壁在西墻

 下則墻周乎堂矣墻者墉壁之總名室中謂之墉昏禮

尊於室中北墉下是也房與夾亦謂之墉冠禮陳服於

房中西墉下聘禮西夾六豆設於西墉下是也堂上謂

 之序室房與夾謂之墉堂下謂之壁謂之墻其實一也

隨所在而異其名爾堂下之壁闈門在焉案士喪禮冠

者降適東壁見於母注曰適東壁者出闈門也時母在

 闈門之外婦人入廟由闈門士虞禮賔出主人送主婦

亦拜賔注曰女賔也不言出不言送拜之於闈門之內

 闈門如今東西掖門釋宮曰宮中之門謂之闈郭氏曰

 謂相通小門也是正門之外又有闈門而在旁壁也

人君之堂屋爲四注大夫士則南北兩下而巳

 士冠禮設洗直於東榮注曰榮屋翼也周制自卿大夫

 以下其室爲夏屋燕禮設洗當東霤注曰人君爲殿屋

 也案考工記殿四阿重屋注曰四阿(⿱艹石)今之四注屋殷

 人始爲四注屋則夏后氏之屋南北兩下而已周制天

 子諸侯得爲殿屋四注卿大夫以下但爲夏屋兩下四

 注則南北東西皆有霤兩下則唯南北有霤而東西有

 榮是以燕禮言東霤而大夫士禮則言東榮也霤者說

 文曰屋水流也徐鍇曰屋檐滴處榮者說文曰屋捛之

 兩頭起者爲榮又曰梠齊謂之檐楚謂之梠郭璞註上

 林賦曰南榮屋南檐也義與說文同然則檐之東西起

 者曰榮謂之榮者爲屋之榮𩛙謂之屋翼者言其軒張

 如翬斯飛耳士喪禮升自前東榮喪大記降自西北榮

 是屋有四榮也門之屋雖人君亦兩下爲之燕禮之門

 內霤則門屋之北霤也凡屋之檐亦謂之宇案士喪禮

 爲銘置於宇西階上注曰宇梠也說文曰宇屋𫟪也釋

 宮曰檐謂之樀郭氏曰屋梠邢昺曰屋檐一名樀一名

 梠又名宇皆屋之四垂也宇西階上者西階之上上當

 宇也階之上當宇則堂廉與坫亦當宇矣特牲饋食禮

 主婦視饎㸑於西堂下注曰南齊於坫其記又注曰南

 北直屋梠是也階上當宇故階當霤郷射禮記磬階間

 縮霤是也霤以東西爲從故曰縮霤此霤謂堂之南霤

 也

此其著於經而可考者也

禮經雖亡闕然於覲見天子之禮於燕射聘食見諸侯

 之禮餘則見大夫士之禮宮室之名制不見其有異特

其廣狹降殺不可考耳案書顧命成王崩於路寢其陳

 位也有設斧扆牗間南郷則戸牅間也西序東嚮東序

 西嚮則東西序也西夾南嚮則夾室也東房西房則左

 右房也賔階靣阼階靣則兩階前也左塾之前右塾之

 前則門內之塾也畢門之內則路𥨊門也兩階戺則堂

 廉也東堂西堂則東西廂也東垂西垂則東西堂之宇

 階上也側階則北階也又雲諸侯出廟門俟則與士喪

 禮殯宮曰廟合也然則鄭氏謂天子廟及路寢如明堂

 制者蓋未必然明堂位與考工記所記明堂之制度者

 非出於舊典亦未敢必信也又案書多士傳曰天子之

 堂廣九雉三分其廣以二爲內五分內以一爲髙東房

 西房北堂各三雉公侯七雉三分廣以二爲內五分內

 以一爲髙東房西房北堂各一雉伯子男五雉三分廣

 以二爲內五分內以一爲髙東房西房北堂各一雉士

 三雉三分廣以二爲內五分內以一爲髙有室無房堂

 注曰廣榮間相去也雉長三丈內堂東西序之內也髙

 穹髙也此傳說房堂及室與經亦不合然必有所據姑

 存之以備參攷

   答社壇說

所喻社壇別𥿄奉報此是見行禮制更可計㑹法司檢淳

熈間所攽𠕋子爲佳此事在州郡爲至重今人皆不以爲

意太守乃能及此深可爲法又能擇賢者而屬之尤見其

不苟也

 州縣社壇方二丈五尺髙三尺四出陛稷壝如社壇之

 制社以石爲主其形如鍾長二尺五寸方一寸剡其上培其下半四門同一壝二十五

 歩壇飾各隨方色上蓋以黃土瘞坎於壇之北壬地南出陛方深取

 足容物

  右出政和五禮新儀第二十一卷淳熈中曽有印本

 攽行州郡法司必有之可更檢㸔又以行事儀考之

  二壇東西相並坐南向北社壇石主在壇上之南方北門壝外空

  地須令稍寛可容獻官席位空地之北乃作齊𠫊

  備風雨設獻官位獻官南向行事

 州縣社壇方二丈五尺四歩令每歩六分之一

  凡言方者皆徑也此言方二丈五尺者從東至西二

  丈五尺從南至北二丈五尺也後叚壝內二十五歩其說亦然

 髙三尺

  旣言壇髙三尺又言壇分三級則是以一尺爲一級

  也

 四出陛

  此陛之級即壇之級也但於四靣陛之兩傍各以石

  砌作慢道隔斷使其中爲陛級外爲壇級可也

 社主

  舊法惟社有主而稷無主不曉其意恐不可以已意

  增添其言壇上之南方非壇之中也蓋神位坐南向

  北而𥙊器設於神位之北故此石主當壇上南陛之

  上更宜詳考畫作圗子便可見(⿱艹石)在壇中央即無設

  𥙊處矣

 四門同一壝二十五歩

  壝方二十五歩者亦是徑二十五歩謂從東至西二

  十五歩從南至北二十五歩以丈計之六尺爲歩則

  爲十五丈也四角築土爲壝髙三尺許使壇上與齊

  𠫊相望得見壝上不用瓦蓋但以磚兩靣砌之使其

  走水尤爲堅固四門當中開門古法不言闊狹恐須

  闊一丈餘庶㡬行禮執事之人徃來寛展不相妨礙

  兩旁各立一華表髙一丈許上以橫木貫之如門之

  狀華表於禮無文但見州縣有如此者或恐易得損壞不作亦得請更依此歩數丈

  數界作方眼中間以𥿄剪作兩壇貼之便見四靣壇

  腳取壝丈數但壇靣二丈五尺乃最上一級之數下

  靣更兩級一級須展一尺即壇腳須徑二丈九尺

 壇飾

  古者社稷不屋有明文不用磚砌無所考然亦不言

  磚砌者中原土密雖城壁亦不用磚今南方土踈不

  砌恐易壊赤𡈽飾之又恐僣於郊壇不可用也

 瘞坎於壇之北壬地南出陛方深取足容物

  瘞坎在壇之北壬地即是合在北壝門內兩壇𫟪

  於中央下日隔取壬地各用磚石砌作一小天井深

  闊三四尺許其南作踏道上下閑時以土實之臨祭

  即令人取去土掃令㓗淨祭畢即使人持幣及祝版

  之屬從踏道下送入坎中然後下土築實依條差人

  守視

 燎壇

  古者祭天以燔燎𥙊地以瘞埋來喻所云燎壇爲風

  師雨師雷師設者是也古今禮制社稷風雨雷神各

  有壇又各有方位社稷於西方風師於東北雨雷於

  東南大畧如此不記子細今州縣亦皆別有壇但方位多不合

  古不謂建寜大邦乃無風雨雷神之壇而寓於社稷

  之壇也新儀所云在神壇之左而髙於神壇者不謂

   此社稷壇左設燎壇而髙於社稷壇也

 植木

   按周禮社各植之以土之所冝木今當以本府之所

   宜木植之

  尺

   壇壝等亦是禮制當用古尺不當用大尺

    井田𩔖說

 漢文帝十三年六月除田租荀氏論曰古者什一而稅以

 爲天下之中正也今漢民或百一而稅可謂鮮矣然豪彊

冨人占田逾侈此處疑有闕字輸其賦太半官收百一之稅民𭣣

太半之賦官家之惠優於三代豪彊之𭧂酷於亡秦是上

惠不通威福分於豪彊也今不正其本而務除租稅適足

以資富疆夫土地者天下之大本也春秋之義諸侯不得

專封大夫不得專地今豪民占田或至數百千頃富過王

侯是自專封也買賣由巳是自專其地也孝武時董仲舒

嘗言冝限民占田至哀帝時乃限民占田不得過三十頃

雖有其制卒不得施然三十頃有不乎矣且夫井田之制

冝於民衆之時地廣民稀勿爲可也然欲廢之於寡立之

於衆土地旣富列在豪彊卒而規之並起怨心則生紛亂

制度難行由是觀之(⿱艹石)髙帝𥘉定天下及光武中興之後

民人稀少立之易矣就未悉備井田之法冝以口數占田

爲立科限民得耕種不得買賣以贍貧弱以防兼併且爲

制度張本不亦冝乎雖古今異制損益隨時然綱紀大畧

其致一也本志曰古者建歩立畒六尺爲歩歩百爲𤱔𤱔

百爲夫夫三爲屋屋三爲井井方一里是爲九夫八家共

之一夫一婦受私田百畆公田十畆是爲八百八十𤱔餘

二十畆以爲廬舎出入相交佇班志作守望相接疾病相救民

受田上田夫百畆中田夫二百畆下田夫三百畆歲更耕

之換易其處何休曰司空謹別田之髙下善惡分爲三品上田一歲一墾中田二歲一墾下田三歲一

墾肥饒不得獨樂墝埆不得獨苦■三年一換土易居其家衆男爲餘夫亦以口受

田如此比士工啇家受田五口乃當農夫一人有賦有稅

賦謂計口發財六字係班志顔注稅謂公田什一及工啇衡虞之

入也賦供車馬兵甲士徒之役充實府庫賜予之費稅給

郊宗廟百神之祀天子奉養百官祿食庶事之費充實以下並班

民年二十受田六十歸田種糓必雜五種以備災害中

弗得有𣗳以妨五糓力耕數耘𭣣穫如㓂盜之至環廬種

桑菜茹有畦𤓰瓠果蓏𦵔於彊畔雞豚狗豕無失其時女

蠶織五十則可以衣帛七十則可以食肉五家爲比五

比爲閭四閭爲族五族爲黨五黨爲州五州爲郷郷萬二

千五百戸比長位下士自此以上稍登一級至郷爲大夫

矣於是閭有序而郷有庠序以明教庠以行禮而視化焉

春令民畢出於野其詩云同我婦子饁彼南畆田畯至饎

冬則畢入於邑其詩云同我婦子曰爲改歲入此室處春

則出民閭胥平旦坐於左塾比長坐於右塾畢出而後歸

夕亦如之入者必薪樵輕重相分班白不提挈何休曰晏出後時者

不得出暮不持樵者不得入冬則民旣入婦人同巷夜績女工一月得

四十五日功必相從者所以省費燭火同工拙而合習俗

也男女有不得其所者因而相與歌詠以言其情是月餘

子亦在序室未征役爲餘子八歲入小學學六甲四方五行書計

之事始知室家長㓜之節始知以下班志文十五入大學學先王

禮樂而知朝廷二字班志君臣之禮其有秀異者移於郷學郷

學之秀移於國學學於小學諸侯歳貢小學之秀者於天

子學於大學其有秀者命曰造士行同而能偶別之以射

於郷學以下以何休說増損脩定然後爵命焉孟春之月群居將散行人

振木鐸以狥於路以採詩獻之太師比其音律以聞於天

何休曰男年六十女年五十無子者官衣食之使之民間求詩郷移於邑邑移於國國以閒於天子三年

耕則餘一年之畜故三年有成成此功也故王者三載考

績九年耕餘三年之食進業曰登故三考黜陟再登曰平

餘六年食三登曰㤗平二十七歳餘九年食然後至徳流

洽禮樂成焉故曰如有王者必世而後仁繇此道也九年以下

並以班志修定書曰天秩有禮天罰有罪故聖人因天秩而制五

禮因天罰而制五刑建司馬之官設六軍之衆因井田而

制軍賦地方一里爲井井十爲通通十爲成成方十里成

十爲衆衆班志並作終字十爲同同方百里同十爲封封十爲畿

畿方千里地四井爲邑四邑爲丘丘十六井有戎馬一匹

牛三頭四丘爲甸六十四井有戎馬四匹兵車一乗牛十

二頭甲士三人歩卒七十二人干戈備具是謂司馬之法

一同百里提封萬井除山川坑塹城池邑居園囿街路三

千六百井定岀賦六千四百井戎馬四百匹兵車百乗此

卿大夫采地之大者是謂百乗之家一封三百一十六里

提封十萬井定出賦六萬四千井戎馬四千匹兵車千乗

此諸侯之大者謂之千乗之國天子畿方千里提封百萬

井定出賦六十四萬井戎馬四萬匹兵車萬乗戎馬車徒

干戈素具春振旅以蒐夏㧞舎以苗秋治兵以彌冬大閱

以狩於農隙以講事焉五國爲屬屬有長十國爲連連有

帥三十國有卒卒有正二百一十國爲州州有牧牧有連

帥比年簡車卒正三年簡徒群牧五年大簡輿徒此先王

爲國立武足兵之大畧也連帥以下並依班志


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第六十八終

           福州府儒學訓導鄭璉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