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暫停堂食服務期間餐飲行業工作指引(2022年5月 第二版)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暫停堂食服務期間餐飲行業工作指引(2022年5月 第二版)
北京市商務局
2022年5月6日

  為進一步落實市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和首都聯防聯控協調機制關於餐飲業「暫停堂食」「店外不聚餐」的要求,堅持「防疫優先、送取結合、質優價穩」原則,依託網絡訂餐、外賣送餐、到店自取等方式保障市民生活,防止共同就餐引起的疫情傳播風險,制定如下工作指引,適用於本市社會餐飲企業及其門店、網絡餐飲服務第三方平台。

  1、落實防疫措施

  餐飲服務單位嚴格落實主體責任,暫停堂食、戶外大排檔等經營行為,不得在店外提供桌椅等就餐設施,規勸、引導顧客不在門前「三包」區域聚集用餐。按要求落實「1米線」、測溫、驗碼、核酸檢測等措施,做好員工健康監測。

  2、加強安全管理

  嚴格落實《食品安全法》等有關要求,做好餐廳日常消毒,加強進口冷鏈食品採購、消殺、儲存、使用等環節疫情防控,規範加工操作流程,確保食品安全。外賣配送企業每日定時消毒配送箱,加強電動車安全監管,確保充電安全、行駛安全。

  3、調整菜品結構

  引導餐飲企業推出更多適合外賣、外帶、外送的快手菜、半成品等,視情開展食材銷售,做到不減量、不加價。鼓勵中央廚房、餐飲企業、便利店、商超、菜市場等發揮各自優勢,加大預製菜生產,便於市民在家製作。菜品包裝簡約、安全、密封完好,使用開啟後無法復原的封簽或一次性外包裝袋。

  4、開展外送服務

  餐飲企業做好周邊社群營銷,搭建供需對接平台,調配門店人員為周邊社區居民、單位員工送餐,為防疫站點配送保供套餐。發揮集配企業作用,為園區、工地等集體用餐人員做好保障。加強送餐人員健康管理,防止帶疫作業。

  5、提升外賣能力

  加強餐飲門店人員培訓,及時處理線上訂單,做好取餐動線指引。外賣平台統籌調配人員,增加騎手數量,有條件的社區設置固定取餐點,實現無接觸配送,原則上優先保障封控管控區居民及老年人、殘疾人等重點人群需求。鼓勵餐飲、快遞、零售等企業「共享員工」,充實配送力量。

  6、提倡到店自取

  鼓勵市民通過電話、公眾號、小程序等提前下單、預約點餐、錯峰消費,到店自取外帶回家用餐。在不影響食品安全和市容環境秩序前提下,依託門店合理設置取餐點。顧客取餐期間應規範佩戴口罩,保持1米以上安全距離,點餐、遞餐、結賬時避免直接接觸,做到不扎堆、不聚集。確需進店取餐的,配合落實各項防疫要求。

  7、倡導「回家做飯」

  鼓勵市民線上線下多種渠道訂購原材料、半成品、預製菜等,全家動手烹製菜餚,享受「全家齊上陣、每人露一手、共做一桌飯」的和睦溫情,營造安全、溫馨的生活氛圍。

  8、強化巡查執法

  相關執法部門加大執法、檢查力度,督促餐飲企業落實主體責任,對部分市民在餐廳堂外、景點、體育場館、公園等區域出現的扎堆就餐現象及時規勸。

  9、優化服務保障

  將服務封控區、管控區、臨時管控區等區域的外賣騎手、配送人員納入「白名單」管理,確保封控管理區域生活服務保障。做好「人、物、環境」核酸篩查,對餐飲、外賣企業按相關政策要求免費開展員工核酸、抗原檢測。各檢測點為外賣配送人員提供優先檢測服務,做到「先採、快送、快檢」。

  10、加強宣傳引導

  發揮媒體、協會、企業等各方力量,宣傳不聚餐等疫情防護知識。餐飲企業、外賣平台承諾「堂食雖取消、服務不打烊」,積極回應市民訴求,對高峰時段用餐集中、訂餐量大、出餐不及時等問題,耐心做好解釋工作。市民履行個人防護責任,牢固樹立「不扎堆」「不聚餐」觀念,合力阻斷共同就餐疫情傳播風險。

本作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法規,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譯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五條,本作品不適用於該法,在中國大陸和其他地區屬於公有領域


註:中文維基文庫社群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演講,不總是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