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如何理解《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31條第2款的批覆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本司法解釋已於2020年被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廢止部分司法解釋及相關規範性文件的決定廢止。
最高人民法院1998年司法解釋第4號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如何理解《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31條第2款的批覆
法釋〔1998〕5號
制定機關: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
1998年4月17日
最高人民法院1998年司法解釋第6號
本作品收錄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公報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如何理解《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31條第2款的批覆 Edit this on Wikidata
法律位階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釋 Edit this on Wikidata
立法機關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 Edit this on Wikidata
有效區域中華人民共和國 Edit this on Wikidata
公布日期1998年4月17日 Edit this on Wikidata
施行日期1998年4月25日 Edit this on Wikidata
收錄於 國家法律法規數據庫 Edit this on Wikidata
1998年4月2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970次會議通過
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
公  告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如何理解《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31條第2款的批覆已於1998年4月2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970次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1998年4月25日起施行。

1998年4月17日



山西省高級人民法院:

你院晉高法〔1996〕148號關於對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31條第2款如何理解的請示》收悉。經研究,答覆如下: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31條第2款的規定是指:在人民法院採取訴前財產保全後,申請人起訴的,應當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提起。採取訴前財產保全的人民法院對該案有管轄權的,應當依法受理;沒有管轄權的,應當及時將採取訴前財產保全的全部材料移送有管轄權的受訴人民法院。

此復。


本作品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的司法解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五條,本作品不適用於該法,所以屬於公有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