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最高法院97年度台上字第5013號刑事判決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最高法院97年度台上字第5013號刑事判決
2008年10月14日
最高法院 裁判書 -- 刑事類
【裁判字號】	97,台上,5013
【裁判日期】	971009
【裁判案由】	擄人勒贖
【裁判全文】	 
最高法院刑事判決      九十七年度台上字第五0一三號
上 訴 人 張俊宏原名張慰龍.
上列上訴人因擄人勒贖而故意殺人案件,不服台灣高等法院中華
民國九十七年六月十七日第二審更審判決(九十七年度重上更(三)
字第五一號,起訴案號:台灣桃園地方法院檢察署九十三年度偵
字第一四九一九號),提起上訴,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理  由
本件原判決認定:上訴人張俊宏(原名張慰龍)於民國八十七年
間,因恐嚇取財案件,經台灣新竹地方法院以八十七年度易字第
六八三號判決判處有期徒刑八月,上訴後,經原審法院以八十七
年度上易字第四五六0號判決駁回確定,於八十八年六月二十九
日執行完畢。又因攜帶兇器竊盜及偽造文書案件,經台灣新竹地
方法院以九十二年度易緝字第三六號判決分別判處有期徒刑二年
及三月,並定應執行有期徒刑二年二月,於九十三年二月二十五
日確定;復因詐欺案件,經台灣新竹地方法院於九十三年十月二
十九日以九十三年度易字第二三0號判決判處有期徒刑五月確定
;再因違反妨害兵役治罪條例案件,經台灣新竹地方法院以九十
二年度竹簡字第四0九號判決判處有期徒刑四月,於九十二年九
月四日確定;另因偽造文書及侵占案件,經台灣桃園地方法院於
九十四年三月十一日以九十四年度訴字第三三四號判決判處有期
徒刑八月確定(前開攜帶兇器竊盜及偽造文書、詐欺、妨害兵役
治罪條例暨偽造文書及侵占等案件於接續執行後,經台灣桃園地
方法院裁定定應執行有期徒刑三年四月,嗣除攜帶兇器竊盜罪外
,其餘各罪經依中華民國九十六年罪犯減刑條例予以減刑,再與
攜帶兇器竊盜罪定應執行有期徒刑二年六月後,於九十七年二月
八日縮刑期滿)。其係成年人,竟仍不知悔改,與同居人龍OO
和A女(姓名、年籍均詳卷)因商場相鄰而認識,並素有往來,
A女之女兒鄒宜靜(姓名、住所亦均詳卷,八十六年十月間出生,
為未滿十二歲之兒童),更稱其二人為乾爹、乾媽,龍OO之女
兒蕭OO亦經常出入A女開設於桃園縣中壢市興仁路二段六十三
號之「全家便利商店」,彼此私交甚篤,上訴人並知悉A女家中
經濟狀況。上訴人因積欠地下錢莊債務,又缺錢花用,竟於九十
三年九月十九日十時許,基於意圖勒贖而擄人之犯意,著手籌劃
綁架鄒宜靜,以向A女勒贖金錢,並打算使用其先前於同年三月間
,各以新台幣(下同)一千五百元之代價,在中壢市附近向陳宗
偉所購買,戶名分別為陳宗偉、溫國偉(以上二人另案由檢察官
偵辦),由台灣土地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壢分行(下稱土銀中壢
分行)所核發,帳戶號碼分別為000-000-00000-0號與000-000-0
0000-0號之活期存款存摺二本及提款卡二張,供作擄人勒贖取款
之用。嗣上訴人於同日駕駛不知情之龍OO所有、車號VO-OO
OO號自用小客車,先載送龍OO至新竹縣關西鎮○○路三一六
號「佳惠餐廳」上班,再趕至鄒宜靜所就讀位於桃園縣桃園市遠東
路二一0號之「桃園縣立興仁國民小學」(下稱興仁國小)時,
因鄒宜靜已放學,遂決定翌日再行動手。上訴人於同年月二十日復
駕駛上開車輛,載送龍OO上班後,獨自於同日十二時五分許前
往興仁國小對面之電器行路旁等待,俟鄒宜靜行經該處時,即佯稱
欲搭載其外出遊玩。鄒宜靜因與上訴人原即熟識,不疑有他,乃上
車隨上訴人至中壢市興仁路二段三八一巷十弄十七號其與龍OO
租住處。上訴人於請鄒宜靜在該址觀看電視及飲用食物後,即單獨
於同日十二時三十分許前往A女所經營之便利商店察探消息,佯
向A女詢問為何鄒宜靜尚未回家,並帶回當時在該店內之蕭OO,
A女見鄒宜靜未按時返家,乃至興仁國小附近尋找。上訴人為掩人
耳目,於同日十三時二十二分三十一秒,以設於中壢市○○路五
十三巷三十九號前之公共電話(電話號碼代碼為00-0000000號)
,撥打A女前開便利商店內之電話(電話號碼為00-0000000號)
,告知接聽電話之該商店員工孫OO稱:「小孩在我手上,要一
百萬元」,在孫OO回稱:「是嗎?」後,即將電話掛斷;嗣於
當日十三時二十三分二十九秒,復以相同之公共電話撥打上開便
利商店之電話,再向接聽電話之孫OO稱:「小孩就是在我手上
」,於孫OO答稱:「要跟小孩說話」後,在回稱「好」,即再
掛上電話。孫OO在A女外出遍尋鄒宜靜不著,返回便利商店後,
告知上情。上訴人於撥打前開電話後,為免A女辨識出其身分,
乃於同日十三時三十五分三十二秒、四十三分十六秒及四十八分
四十四秒,各以其使用之行動電話(門號為0000000000號),撥
打至其胞兄張慰益(亦為成年人,業經判刑確定)所使用之行動
電話(門號為0000000000號),稱因缺錢花用,央請其以公共電
話撥打至上開便利商店之電話,向A女恐嚇稱:「準備一百萬元
,小孩在我這裡,拿了錢就放人」等語,並答應事成後付給張慰
益三萬元。張慰益應允後,乃於同日十三時五十九分五十九秒,
以設於桃園縣楊梅鎮○○路○段六二一號前之公共電話(電話號
碼代碼為00-0000000號)撥打上開便利商店之電話,由A女接聽
,張慰益用閩南語向A女恫嚇稱:「我跟你商量一下,你女兒在
我這裡」,並在A女答稱:「不可能」後,再稱「請你相信我,
我不會騙你,你女兒真的在我手上,趕快匯款一百萬元」,在A
女要求面對面洽談時,張慰益即將電話掛斷。嗣上訴人為查悉張
慰益與A女談話結果,乃於同日十四時三分三十八秒及四分三十
秒,以其前開行動電話,撥打前揭張慰益使用之行動電話,在得
知前述情形後,隨即指示張慰益再次撥打電話予A女,告知贖金
降為三十萬元,同時將要求匯寄贖款之上開陳宗偉帳戶帳號告知
張慰益。張慰益乃於同日十四時十分十七秒,以設於楊梅鎮○○
路○段二五四號前之公共電話(電話號碼代碼為00-0000000號)
撥打前開便利商店之電話,於A女接聽後,張慰益即告知:「金
額降為三十萬元,收了錢就放人」及贖款匯入之銀行帳號,因A
女要求聽鄒宜靜之聲音,張慰益掛斷電話後,於同日十四時三十一
分四十八秒,以其行動電話撥打上訴人之行動電話,告知上訴人
「A女要聽小孩聲音」,上訴人始告知張慰益其確擄走小孩。張
慰益聽聞後,雖要求上訴人在取得贖款後,要放人,惟仍同意加
入上訴人意圖勒贖而擄人之計畫。旋上訴人在其租住處騙取鄒宜靜
呼喊「媽媽」並加以錄音後,於同日十四時四十九分三十三秒,
以其行動電話打給在上開便利商店等待之A女,將鄒宜靜呼喊「媽
媽」之聲音,透過電話播放予A女接聽,藉以取信A女;又於同
日十四時五十一分八秒、五十四分三十四秒,撥打行動電話予張
慰益,要張慰益打電話予A女,詢問錢已否匯入指定之帳戶。張
慰益乃於同日十四時五十六分四十八秒,再使用設於新竹縣湖口
鄉○○路○段四三0號前之公共電話(電話號碼代碼為
00-0000000 號),撥打前開便利商店之電話,因A女適前往銀
行匯款,店內員工乃告知錢已匯出,張慰益即掛斷電話。上訴人
復於同日十五時二十二分五十九秒,以其行動電話與張慰益聯繫
。迨同日十五時四十三分五十七秒,A女在上訴人陪同下,至設
於中壢市○○路一五五號之彰化銀行北中壢分行,完成轉帳匯款
三十萬元至上開陳宗偉帳戶。上訴人於陪同A女匯款後,為避免
在自動櫃員機領款,讓人識出身分,乃開車至中壢市○○路,購
買藍色安全帽一頂,隨即頭戴該安全帽,於同日十六時二十三分
四秒、二十四分十六秒、二十四分五十三秒、二十五分二十九秒
、二十六分三秒及二十七分二十八秒,在設於桃園縣龍潭鄉○○
路五三三巷附近之台灣中小企業銀行龍潭分行自動櫃員機,以
000-000-00000-0號提款卡,分六次共提領當日最高額度十二萬
元(每次均另有六元之手續費)。上訴人又於同日十七時三十三
分三十七秒及十八時十六分十五秒,以其行動電話撥打予張慰益
,要求張慰益打電話予A女,告知錢已收到,惟因尚未領取,俟
明日領款後,再將小孩釋回等語,張慰益乃於同日十八時二十分
五十秒,以設於新竹縣市境內、電話代碼為00-0000000號之公共
電話,撥打上開便利商店內之電話,將上情告知A女後,旋於同
日十八時二十二分五十六秒,再以其行動電話撥打電話予上訴人
,轉知上情。嗣於同日二十三時許,上訴人駕駛上開車輛搭載B
女在外閒逛,於途經桃園縣平鎮市○○路附近時,因鄒宜靜哭鬧,
上訴人先以手摀住鄒宜靜口鼻,然鄒宜靜仍未停止哭鬧,又慮及與B
女熟識,釋放鄒宜靜後恐遭指認,竟單獨基於故意殺人之犯意,明
知鄒宜靜稚幼,且頸部為人體呼吸之重要器官,其中之氣管為呼吸
之管道,以手扼壓、掐住他人頸部及摀住口鼻,將造成腦部血行
障礙,頸動脈竇反射休克致死或呼吸不順,窒息死亡之結果,竟
持其所有供平時拭車用之毛巾,先繞鄒宜靜頸部一圈後,再用力緊
勒,期間鄒宜靜雖有掙扎,惟因力量過小,上訴人又不鬆手,致B
女口鼻周圍瘀傷、嘴唇挫裂傷、下頷部及頸部瘀傷,終因外力摀
掩口鼻及壓扼頸部,造成窒息死亡。旋上訴人為避免他人發現B
女身分,基於遺棄屍體之犯意,將鄒宜靜身上穿著之國小制服、裙
子、襪子及鞋子脫掉,僅留內褲未予褪去,再以先前置放於後車
廂之黑色大塑膠袋三個,將鄒宜靜裝袋、捆綁置於後車廂,再前往
平鎮市○○路○段金頂分線十經龍潭方向八.九公里處,將鄒宜靜
屍體棄置於河道旁之草叢中,以圖滅跡,隨即駕車返回住處,將
鄒宜靜衣物丟棄於其租住處附近之垃圾子母車內,始開車前往接龍
OO下班。之後,上訴人又於同年月二十一日凌晨五時四十六分
十六秒、四十七分三秒、四十八分零秒、四十九分十四秒、五十
分四十六秒、六時一分五十六秒,頭戴上開安全帽前往設於楊梅
鎮○○路二號「幼工郵局」(即楊梅第四支局)前之自動櫃員機
,以000-000-0000 0-0號提款卡,分六次共提領當日最高額度十
二萬元(每次均另有六元之手續費),於同日清晨六時三分十七
秒,復將贖金五萬九千五百元轉匯至上開溫國偉帳戶內,並撥打
電話予不知情之白牌計程車司機李OO(另經檢察官為不起訴處
分確定),請其出車代為提領贖款,並付給李OO二百元車資。
嗣李OO於同日九時二十四分十秒、二十五分三十五秒及二十七
分三秒,在設於中壢市○○○路○段二0六號「7-11便利商店」
內之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國信託銀行)之自
動櫃員機,以000- 000-00000-0號提款卡分三次,共提領五萬九
千元交予上訴人後離去。上訴人於取得上開贖款後,即予花費使
用。A女於同日中午十二時四十五分許見鄒宜靜仍未返家,乃向桃
園縣警察局中壢分局內壢派出所報案,經警循線於同年月二十三
日二十一時拘捕上訴人,並自其身上起出餘款一萬二千元,隨後
於同日二十二時許,在平鎮市○○路○段金頂分線十經龍潭方向
八
.九公里處河道旁之草叢中,尋獲鄒宜靜屍體;並於隔日(即二十
四日)三時許,將張慰益拘捕到案。其後,又在前開上訴人租住
處旁車庫後方,尋獲前開安全帽一頂等情。係依憑上訴人之供述
;共同正犯張慰益之陳述;證人A女、孫廣珠、溫國偉、李OO
之證述;並有代碼為00-0000000號、00-0000000號、00-0000000
、00-0000000號、00-0000000號、00-0000000號等電話之使用人
資料或雙向通聯紀錄,土銀中壢分行之帳戶申請資料、陳宗偉身
分證影本、存款印鑑卡、客戶往來明細查詢資料,中國信託銀行
客戶往來明細查詢表,台灣中小企業銀行自動櫃員機交易明細表
,上訴人領款照片,台灣桃園地方法院檢察署檢察官相驗筆錄、
驗斷書、相驗屍體證明書,法務部法醫研究所鑑定書、相驗解剖
照片,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下稱刑事警察局)鑑驗書、B
女之年籍資料等附卷;及起出之藍色安全帽一頂、裝屍垃圾袋二
只扣案可稽,以為論據。並敘明:(一)、上訴人雖坦承有與張慰益
共同擄人勒贖之犯行,但否認有殺害鄒宜靜之故意,辯稱其於案發
日當晚在KTV酒店喝酒,至深夜十一時許回家後,即開車帶同
鄒宜靜出遊、安撫,並購買宵夜點心給鄒宜靜食用,其當時因已七分
醉,又正停車接聽龍OO打來之電話,鄒宜靜忽然哭鬧不止,其深
怕哭鬧聲被通話中之龍OO聽到,且數度安撫鄒宜靜無效,一時緊
張失控,始拿車內拭車用毛巾,摀住鄒宜靜口鼻,僅係要鄒宜靜安靜
不要出聲,並無將之殺害故意,倘其在擄人之初即存有殺害之心
,就不會讓鄒宜靜單獨留在住處看電視、玩電腦,並提供麵包、飲
料予鄒宜靜取用。其當時因另案遭通緝,且積欠地下錢莊債務,只
想靠贖款支付逃亡費用,及儘快於翌日清晨取得剩餘贖款後,將
鄒宜靜釋放,實無在拿到全部贖款前,即先將鄒宜靜殺害之理由。況
其如存有殺害鄒宜靜之意,在其住處加以殺害,更可避免讓人發現
,何須大費周章,開車搭載鄒宜靜出遊、購買宵夜加以安撫,並選
擇在人車往來頻繁之路旁予以殺害,足證其絕非故意殺人,且其
當時曾誤認鄒宜靜只是暫時昏迷,等講完電話後,發現鄒宜靜尚未醒
來,即試圖喚醒鄒宜靜,並對鄒宜靜施予人工呼吸急救,但仍無法救
回,內心亦很自責,因此已完全偏離當初擄人勒贖之動機與目的
云云。然查:(1)、人體之頸部係氣管、血管、神經等重要器官所
在,而氣管為呼吸管道,以手扼壓、掐住他人頸部並摀住口鼻,
將造成腦部血行障礙,頸動脈竇反射休克致死,或呼吸不順,窒
息死亡之結果,此為眾所周知之事實。況鄒宜靜為未滿七歲之幼童
,身體之器官或機能,均尚未成熟、強壯,如以外力並輔以器具
,強行扼住其頸部及摀住其口鼻,將導致鄒宜靜覺得不舒服,若該
外力持續進行,更可造成鄒宜靜死亡。上訴人則正值壯年,於偵查
中又坦稱:「我拿起手上的毛巾,先用毛巾套住脖子,雙手往前
勒,後來他(鄒宜靜)掙扎了一下就翻轉,就變成雙手側邊勒,直
到他不動為止,從我開始勒直到他不動為止,約四分鐘左右」、
「我用毛巾將鄒宜靜勒了約四、五分鐘,看他沒有動,就把毛巾拿
掉」等語,則其在摀住鄒宜靜之口鼻,以毛巾繞住鄒宜靜之頸部,並
用力緊勒時,應明知該行為將致生鄒宜靜死亡之結果。況鄒宜靜為一
稚齡女童,在夜晚未有家人陪伴時,本即會吵鬧,此應為經常照
顧同居人龍OO幼女之上訴人所知悉,而以毛巾繞住女童之脖子
後,再用力緊勒,既非用以安撫、阻止女童繼續吵鬧之方式,更
可因此造成女童死亡,並完全阻斷女童之哭鬧。足認上訴人於摀
住鄒宜靜之口鼻,並引發鄒宜靜更激烈反應後,係為避免他人發現及
鄒宜靜日後指認,乃以毛巾繞住鄒宜靜頸部,用力緊勒,直至鄒宜靜未
再出聲為止,顯非一時失手,而係具有殺人犯意甚明。且上訴人
倘真為避免鄒宜靜之哭鬧聲讓通話中之龍OO聽聞,將電話關機即
可,何須採取以毛巾纏繞鄒宜靜頸部,用力緊勒之致命方法。又上
訴人如確係因一時失手而致鄒宜靜昏厥,何以不即時將鄒宜靜送醫施
救,反為避免他人發現鄒宜靜身分,基於遺棄屍體之犯意,將鄒宜靜
身上所穿衣物,除內褲外,均予褪去,再將屍體裝袋、捆綁後,
開車載往河道旁之草叢中棄置,益徵上訴人有殺害鄒宜靜之故意。
(2)、A女於九十三年九月二十日十五時四十三分五十七秒已依上
訴人、張慰益之指示,將三十萬元贖款匯至其等所指定之陳宗偉
帳戶內,該筆款項之存摺及提款卡又均在上訴人手上,其隨時皆
可提領。上訴人辯陳其於翌日清晨仍須靠鄒宜靜拿取剩餘贖款,在
贖款尚未全部取得前,不可能將鄒宜靜殺害云云,亦非可採。(3)、
上訴人自九十三年九月二十日十二時五分許,在興仁國小對面電
器行之路旁帶走鄒宜靜後,即為向A女勒贖,多次以電話與孫廣珠
、A女或張慰益對話,旋為取信於A女,復須騙取鄒宜靜呼喊「媽
媽」,並加以錄音,又至A女所開設之便利商店走動,以了解A
女行動,另陪同A女至銀行轉匯贖款,購買安全帽,分次提領贖
款十二萬元,再前往KTV酒店喝酒等,直至同日深夜十一點多
,始開車搭載鄒宜靜外出。故上訴人所辯其若存有殺害鄒宜靜之心,
在擄人之初,就不會讓鄒宜靜單獨留在租住處自由行動、看電視、
玩電腦,並提供麵包、飲料等食物,給鄒宜靜取用,一直到深夜十
一點多,為安撫鄒宜靜,才開車搭載鄒宜靜出遊、安撫云云,顯係卸
責之詞。(4)、住家係供人睡覺、休息之處所,是否適合在該處殺
人,原即有待斟酌,況在住家殺人後,其棄屍未必較在郊外之車
內殺害方便。上訴人辯稱倘其原有殺害鄒宜靜之意,為避免他人發
現,逕在住處殺害鄒宜靜即可,何須選擇在停於人車往來之路邊車
內為之云云,無足採信。(二)、前述上訴人至龍潭鄉○○路台灣中
小企業銀行自動櫃員機提領贖款之交易明細表二紙,經送請刑事
警察局採取寧海德林法、指紋電腦比對法、指紋特徵點比對法,
鑑驗結果認:送鑑採自該交易明細表上之指紋二枚,經輸入電腦
比對結果,均與檔存上訴人指紋卡之右食指指紋相符;另警方自
前開裝置鄒宜靜屍體之黑色塑膠袋上,所採得可資比對之指紋三枚
,經送請刑事警察局比對結果,亦認與該局檔存上訴人指紋卡之
左拇指指紋相符,有刑事警察局OO年O月OO日刑紋字第0O
OOOOOOOO號、同年月OO日刑紋字第OOOOOOOO
OOO號鑑驗書可憑,均足佐證上訴人確有本件犯行。(三)、上訴
人已供陳其在殺害鄒宜靜後,即將鄒宜靜之屍體裝入塑膠袋內加以捆
綁,隨後把屍體棄置於河道旁之草叢中,其此部分所為,應係為
掩人耳目,以圖滅跡,顯有遺棄屍體之犯意亦明。
(四)、本件上訴人之所以殺害鄒宜靜,應係其在取得部分贖款後,因
鄒宜靜一再哭鬧,為避免遭人發現及鄒宜靜日後指認,始單獨起意予
以殺害,此應非張慰益所能預見,並得以與之共同謀議,張慰益
就上訴人此部分殺人犯行,並無犯意聯絡及行為分擔,亦可認定
。因認上訴人確有前揭成年人故意對兒童犯意圖勒贖而擄人,而
故意殺人及遺棄屍體等犯行,為其所憑之證據及認定之理由,於
理由內詳加說明及指駁。而以上訴人行為後,刑法部分條文於九
十四年二月二日修正公布,並自九十五年七月一日起施行,其中
刑法第二十八條共同正犯之範圍,已修正限縮於共同實行犯罪行
為者始成立共同正犯,排除陰謀犯、預備犯之共同正犯,自屬行
為後法律有變更,而非僅屬文字修正,應有新舊法比較適用問題
。而經新、舊法比較結果,新法對上訴人並非較為有利;又其中
刑法第五十五條關於牽連犯之規定則經刪除,上訴人所犯意圖勒
贖而擄人而故意殺人及遺棄屍體二罪間,修正前,應從一重處斷
,修正後,則應予分論併罰。比較新、舊法結果,適用上訴人行
為時之法律即修正前刑法第五十五條牽連犯之規定,較有利於上
訴人;另死刑、無期徒刑均不得加重,修正施行前、後刑法第六
十四條第一項、第六十五條第一項之規定均相同,故修正施行後
刑法第六十四條第一項、第六十五條第一項之規定,均未較有利
於上訴人(按刑法第六十四條第一項、第六十五第一項既未修正
,即無須為新舊法比較,原判決誤為比較,但於判決結果顯然無
影響,僅予更正)。經綜合前述各項罪刑法律變更,依刑法第二
條第一項規定,整體為「從舊從輕」之比較結果,應一體適用上
訴人行為時即修正前刑法之規定,較有利於上訴人。至從刑附屬
於主刑,除法律有特別規定者外,依主刑所適用之法律,是褫奪
公權之規定雖經修正,仍應依主刑所適用之法律定之。再擄人勒
贖罪,係結合刑法第三百零二條第一項之妨害自由罪與第三百四
十六條之恐嚇取財罪而成立之結合犯,其本質上具有犯罪行為繼
續性,故凡在擄人之後,至取贖釋回或被擄人因其他原因脫離行
為人實力支配以恢復其身體自由之前,無時不在該罪實行狀態中
,苟於擄人之際,未實際參加,而於擄人後以共同犯罪之意思參
與實行勒贖者,仍應以共同正犯論。再數人於共同擄人勒贖過程
中,部分共同正犯另行起意殺害被害人,而其他共同正犯就此殺
人行為並無犯意聯絡或行為分擔者,自難遽令該其他共同正犯同
負殺人行為之刑責。上訴人意圖勒贖而擄走鄒宜靜,並故意殺害B
女部分,核係犯刑法第三百四十八條第一項、第三百四十七條第
一項之意圖勒贖而擄人而故意殺人罪;其將鄒宜靜殺害後,隨即將
鄒宜靜屍體棄置於河道旁之草叢中,則係觸犯刑法第二百四十七條
第一項之遺棄屍體罪。上訴人於意圖勒贖而擄人而故意殺人後,
進而遺棄屍體,係圖滅跡,屬殺人之結果,所犯意圖勒贖而擄人
而故意殺人及遺棄屍體二罪間,有方法結果之牽連關係,應依行
為時刑法第五十五條之規定,從一重之意圖勒贖而擄人而故意殺
人罪處斷。起訴書犯罪事實欄既已記載上訴人遺棄屍體部分,雖
其犯罪法條未引用刑法第二百四十七條第一項規定,應係漏引。
上訴人就擄人勒贖罪部分,與張慰益有犯意聯絡及行為分擔,應
依行為時刑法第二十八條規定論以共同正犯。另上訴人為五十九
年二月二十日生,鄒宜靜則為八十六年十月間出生,有其等年籍資
料可證,上訴人係成年人,竟故意對未滿十二歲之兒童鄒宜靜犯意
圖勒贖而擄人而故意殺人及遺棄屍體等罪,均應依兒童及少年福
利法第七十條第一項前段規定,加重其刑。但法定刑為死刑、無
期徒刑部分,依法不得加重。張慰益與上訴人共同基於擄人勒贖
犯意以前之所為部分,雖構成恐嚇取財犯行,惟其之後所犯擄人
勒贖犯行之罪質,本即包含恐嚇取財在內,自不再論以恐嚇取財
犯行。爰撤銷第一審關於上訴人部分之不當科刑判決,適用刑法
第二條第一項前段、刑法第二十八條(修正前)、第二百四十七
條第一項、第三百四十八條第一項(上開二條文並未修正,原判
決誤繕為修正前,應予更正)、第五十五條(修正前)、第三十
七條第一項(修正前)、第三十八條第一項第二款(修正前),
兒童及少年福利法第七十條第一項前段,改判論處上訴人成年人
故意對兒童犯意圖勒贖而擄人,而故意殺人罪刑(原判決主文欄
雖贅載「共同」二字,但原判決事實欄既已認定殺人部分係上訴
人「單獨起意」所為,張慰益並未參與,理由欄亦已敘明張慰益
對意圖勒贖而擄人部分,與上訴人有犯意聯絡及行為分擔,為共
同正犯,但殺害鄒宜靜部分,則係上訴人「單獨起意」而為,張慰
益並無任何行為分擔,與上訴人亦無犯意聯絡等語,則原判決主
文欄此項贅載,於全案情節及判決本旨,即不生影響),並審酌
上訴人正值壯年,本可自食其力,奮發上進,且與同居人龍OO
和A女原為舊識,鄒宜靜更稱呼渠等為乾爹、乾媽,龍OO之女兒
蕭OO亦經常出入A女所開設之便利商店,彼此私交甚篤,上訴
人於意圖勒贖而擄走鄒宜靜時,甚且尚將蕭OO託由A女照顧,惟
其竟為圖得非分之財,利用A女愛女之心,以鄒宜靜之人身安全作
為要脅,逼迫A女付出贖款,更利用張慰益與A女交涉之際,佯
裝好心陪同A女找尋鄒宜靜及匯付贖款,藉以掌控全局,嗣在取得
贖款後,不顧鄒宜靜稚嫩之生命尚未真正開展及瞭解世界,即取走
鄒宜靜寶貴生命,徒留傷心欲絕之A女,獨自與孤獨、寂寞、痛苦
作伴,所作所為,人神共憤,天理難容,且其為求取得金錢,更
不惜邀胞兄張慰益參與其事,藉以混淆A女之注意,犯後雖坦承
擄人勒贖犯行,卻仍否認故意殺人,圖卸刑責,尚無悛悔之意,
其殺人之手段又甚為凶殘,難以宥恕,再參以上訴人以前即有上
述之恐嚇取財、攜帶兇器竊盜、偽造文書、詐欺、妨害兵役治罪
條例及侵占等案件前科,有原審法院被告全國前案紀錄表可按,
雖
本件非於上述案件判決所處徒刑執行完畢後五年內所犯,尚未構
成累犯,然觀諸上訴人前科累累,其行為之不法程度,並未因經
前開有期徒刑之執行而收斂,反而益形嚴重,參酌上訴人雖已與
鄒宜靜之父母成立和解,然迄今仍未實際賠償任何損害,已據A女
陳明在卷,上訴人復供陳係將部分贖款供其喝花酒之用等一切情
狀,認上訴人罪無可逭,已無由教化,欲求其生而不可得,有與
社會永遠隔離之必要,以實現理性正義之需求,並為維護社會秩
序或增進公共利益所必要,乃量處死刑,並依法宣告褫奪公權終
身。扣案藍色安全帽一頂,上訴人已坦陳係其所有並用以領取贖
款,為供本件犯罪所用之物,爰依法宣告沒收。至於前開上訴人
向陳宗偉所收購,戶名為「陳宗偉」、「溫國偉」之存摺各一本
、提款卡各一張,雖係供作本件贖款匯入、轉出及領取之用,但
非屬違禁物,且依本件犯罪性質,亦無沒收必要,不予宣告沒收
。其採證認事用法,經核於法均無違誤。上訴意旨略以:(一)、上
訴人自案發後,已坦陳擄人勒贖部分之犯行,並帶領警方尋獲B
女之屍體,顯見係真心後悔,況其於原審更(一)審時亦與鄒宜靜之父
母達成和解,A女且表示不再追究,原審仍以上訴人未履行和解
條件,資為不利於上訴人之量刑準據,自屬違法。(二)、上訴人於
案發日當晚在KTV酒店喝酒,而於深夜十一時許回家後,即帶
同鄒宜靜乘車出遊、安撫,並購買點心給鄒宜靜食用,其當時因已七
分醉,又正停車接聽龍OO打來之電話,鄒宜靜忽然哭鬧不止,其
深怕哭鬧聲音被通話中之龍OO聽到,且數度安撫鄒宜靜無效,一
時緊張失手,始拿取車內擦車用毛巾,摀住鄒宜靜之口鼻,要鄒宜靜
安靜不要出聲,並無殺害鄒宜靜之意思,倘其在擄人之初即存有殺
害之心,就不會讓鄒宜靜單獨、自由留在其住處看電視、玩電腦,
並提供麵包、飲料予鄒宜靜食用。其當時因另案遭通緝,復積欠地
下錢莊債務,只想靠贖款支付逃亡費用,及儘快於翌日清晨取得
剩餘之贖款後,將鄒宜靜釋放,實無在拿到全部贖款之前即將鄒宜靜
殺害之理由。況其如存有殺害鄒宜靜之意,在其住處加以殺害即可
,並可避免讓人發現,何須大費周章,開車搭載鄒宜靜出遊並購買
宵夜予以安撫,且選擇在人車往來頻繁之路旁將之殺害,足證其
絕非故意殺人,當時其原誤認鄒宜靜只是暫時昏迷,等講完電話後
,發現鄒宜靜尚未醒來,即試圖喚醒鄒宜靜,並對鄒宜靜施予人工呼吸
急救,但仍無法救回,內心亦很自責,因此已完全偏離當初擄人
勒贖之動機與目的,所為應僅成立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條第二項之
意圖勒贖而擄人,因而致人於死罪刑,原審未予詳查,率行判決
,亦嫌調查未盡。(三)、原審於九十七年五月一日進行準備程序,
旋即於同年月二十日審理、辯論,對上訴人主張有利之陳述,復
不予置理,並難認為適法云云。惟查原判決已就所認定上訴人意
圖勒贖而擄走鄒宜靜後,旋即撥打電話向A女勒索贖款,嗣為避免
讓A女辨識出身分,乃商請胞兄張慰益共同參與擄人勒贖,並於
取得A女依指示所匯之部分贖款後,即單獨起意殺人,先以手摀
住鄒宜靜口鼻,再用毛巾緊勒鄒宜靜頸部,導致鄒宜靜窒息死亡,隨後
又將鄒宜靜屍體棄置於河道旁草欉中等犯罪事實,說明所憑之依據
及理由;並就上訴人所辯其係為制止鄒宜靜哭鬧,一時緊張拿取毛
巾,摀住鄒宜靜口鼻,遂失手造成鄒宜靜窒息死亡,實無殺害鄒宜靜之
故意一節,係如何之不足憑採,亦於理由內詳加說明及指駁。其
事實認定與理由論敘,並無違背法經驗及論理法則。又依卷內資
料,上訴人及其選任辯護人於九十七年五月一日及同年月二十日
原審行準備程序及審理,對法院詢問其有無證據需要調查時,均
答稱:「無」,原判決復已就上訴人所辯各節,於理由內詳敘其
如何不足採之理由,尚無對上訴人主張有利之陳述不予置理之違
誤。其餘上訴意旨對量刑所執之辯詞,原判決已在理由內以上訴
人之責任為基礎,參酌刑法第五十七條各款所列情形,就刑之量
定論敘綦詳,上訴意旨仍執己見,漫事爭執,非有理由。綜上所
述,上訴人之上訴,難認有理由,應予駁回。
據上論結,應依刑事訴訟法第三百九十六條第一項,判決如主文
。
中    華    民    國  九十七  年    十    月    九    日
                      最高法院刑事第七庭
                          審判長法官  謝  俊  雄  
                                法官  陳  世  雄  
                                法官  魏  新  和  
                                法官  吳  信  銘  
                                法官  徐  文  亮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  記  官  
中    華    民    國  九十七  年    十    月   十四   日
                                                A
附錄:本件論罪法條
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條第一項
意圖勒贖而擄人者,處死刑、無期徒刑或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刑法第三百四十八條第一項
犯前條第一項之罪而故意殺人者,處死刑或無期徒刑。
刑法第二百四十七條第一項
損壞、遺棄、污辱或盜取屍體者,處六月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

本作品來自中華民國最高法院刑事判決,依據《著作權法》第九條,不得為著作權之標的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