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村隱集/卷二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村隱集
卷之二
作者:劉希慶
1707年
卷三

[編輯]

劉生名希慶。號村隱。長安寒微人也。無手業。所事惟詩禮。抵老不易他伎。雖窮餓。猶恬如也。知生者。憐其老不易名。勸託名都監。蒙例賞加折衝階。年七十。常閑居。余觀吾東方自箕子以來。分別貴賤殊甚。至季葉。尤重科擧。雖有宏才邃學奇儁之士。不幸出於賤孽。則不令齒仕路。如地位不當繇文武科進者。於譯於醫。於陰陽算數。監天相地。皆有科以應時用。下此則爲胥徒農工賈㒒隷。各遂其生謀。故苟不宜赴大科者。各自書其書。其書非詩書。有業之儕類。目笑之以爲迂。中世有魚無跡,朴繼姜,鄭玉瑞。以辭章名。徐起,朴仁壽,權千同,孔億健。以學行稱。當時大夫士多假之顔色。不以賤隷視。毋論名實端窽。槩是百年間寡聞者也。若劉生。所處庳。不得應科第。則入他伎以圖生。乃其職也。早學詩。不事生産。與書吏白大鵬。酬唱若塤箎。一時搢紳諸彥。多奬譽之。始遊東湖讀書堂。見名官佳什。和其韻。相國思菴公朴淳大嘉賞之。仍敎以唐詩。俾成其才。時朝士尙理學。必繩以家禮,小學。洪可臣,徐仁元,許鏛,安敏學之輩。許生以可敎。敎之家禮。於居家孝友。及冠婚喪祭。節目度數。無不盡詳。參以儀禮經典,杜氏通典,丘氏儀節。悉用時人所不用之文。按圖籍先儒遺論。畢究其終始。故士有喪。咸請生執禮經論五服之制。仰生口以成禮。又甞事親。單其誠孝。居喪也。哀禮俱至。衆以此益敬之。名儒許筬。愛之特甚。當其使日本也。欲與白大鵬洎生偕。生以養老辭。獨以大鵬行。逮壬辰之亂。廵邊使李鎰。以大鵬諳倭中事。強之同行。大鵬死軍中。生益孤。猶不廢舊業。棲遑食貧。遇物。輒哦詠以自遣。長安之北村。有凈業院。地僻近山。有淸泉一條出巖洞間。買其地居之。手種桃杏四五樹。壘石爲小㙜。日坐臥其上。名之曰枕流㙜。仍有詩若干首。今之文士若車五山天輅,李芝峯睟光,申玄翁欽,金南窓玄成,洪鹿門慶臣,任踈菴叔英,曹峴南友仁,成雙泉汝學。或登其㙜而賦之。或見其詩而和之。或聞其風而贈之。緫諸篇成一帙。悉以文鳴世者也。若余則與生識面。已四十年。始遊莊義洞之淸風溪。時李潑家住溪上。愛生淸踈。引於其家。余與洪生永弼。遇生於永敬殿前。洪曰。子不識劉生乎。此詩人也。吾伯叔父莫逆交也。子何見之晩也。洪伯叔。卽騷家哲匠天民,聖民也。余奇生爲人雅朗恭謹。通曉古禮。且能詩。指雨後靑山。呼韻使賦之。生應口對曰。石帶苔痕老。山含雨氣靑。余愛其淸麗。常往來心曲。自此頗相欵。今者裒其卷徼余文。不遇虛還者數矣。及得觀之。生之好文學。七十猶篤。於是乎知君子人矣。余雖不佞。竊不自遜。妄期以不朽。其贈生也。不以詩序記而以傳者。欲使劉生志業。永有以傳之也。萬曆四十三年歲次乙卯。高興後人寒泉嘿好翁柳夢寅書。

墓表

[編輯]

君名希慶。字應吉。村隱其號。所居枕流㙜。有諸賢之賜與名。今其地入於都揔府。所植一松猶在雲。爲人恬愨好古。少學唐詩於思菴朴公。受禮說於東崗南公。遂博綜三禮註踈及杜典,丘儀。以究雜服之學。凡所口講指畫。曲有據依。自國恤以至士喪。莫不待君而含斂。其未遍詣。則送麻裁服者。相接於枕流臺下。君一皆順應。閑則對松而哦。一時哲匠。咸造其巷。與共筆硯。要爲溟岳遊。未嘗以老疾辭。其襟韻如此。君生於嘉靖乙巳二月。歿於崇禎丙子二月。凡在輦轂下九十二年。於國家否泰平陂。所閱多矣。每値時變。輒有可觀之節。壬辰倭亂。義募市民。爲勤王擧。戊午。母后之廢。朝議䝱街居耆老使投踈。不從則刑。君不爲撓。素善李爾瞻。至是。惡而絶跡。出遇見詰。答曰。小人有母。專於奉養。未暇踵公門雲。君實有孝行。十三。喪父。葬之以禮。凍體負土。遂廬其下。母裵三十年帖席。夙夜於側。身自浣滌廁牏。而以其暇劬書。行篤而學敏。斯見其文質矣。君系出江華。祖道致。父業仝。蓋皆卑微。配許氏。年亦踰九十而歿。同葬道峯。有子五人。舜民,禹民,聖民,士民,逸民。內外曾玄。二百餘人。君始以壬辰起義。受宣廟之褒。至癸亥反正而仁廟嘉其節。命爵嘉善。其得通政資。則以甞贊肉食者。謀裕國需。是亦忠之致也。旣耋而例加嘉義。歿。用子逸民原從勳。贈君資憲大夫漢城府判尹。就其所坐地。亦旣隆顯矣。然踈菴任公。高君之賢。而陋我邦制曰。蓬蓽綺紈。才孰長短。而流品是拘。尙德哉斯言也。余以先古有枕流之契。而在今日世道之感。竊愛夫小人有母之說。是以。樂爲表闡。而忘其不文。遂書此。以與爲君孫者自勖雲。崇禎紀元後七十一年戊寅春正月日。安東金昌翕。撰。

墓誌銘幷序

[編輯]

公諱希慶。字應吉。姓劉氏。江華人。年十三而孤。負土以葬。因守不去。隣僧哀之。作土宇墓側。煮粥勸之。事母至孝。母病久帖席。夙夜其側。未嘗少懈。間取所藉褯。出東小門外川上。手濯而曝之巖石。坐其傍讀書。見者異之。甞從南東崗彥經。受文公家禮。尤明於喪制。博攷典禮。以究極古今之變。遂以善治喪名。國喪議用質殺。而無能知其制者。乃召公裁用。而下至士大夫之喪。必請以執禮。仰其口手而定。壬辰倭亂。車駕西幸。公卽涕泣慷慨。號聚義士。誓助天討。事聞。宣廟下敎褒賞曰。希慶。爾惟以奮義滅賊爲志。予用嘉之。時國家多難。詔使相望。諸用費甚多而戶部罄竭。宰相有憂之。公請召白仁豪數人問計。事可集。竟得其力。以此賞階通政。戊午。逆臣李爾瞻謀廢母后。䝱諸父老投䟽。違者刑。而公獨不肯。素與爾瞻熟。至是絶之。而遇諸塗。爾瞻怒責之。公對曰。小人有母。急於母養。未暇及公之門。及仁祖反正。大臣以其節聞。特命陞秩。始公以禮稱諸公間。及是。諸公高其節義。益敬重之。朴燁爲義州。猛甚。公子見忤於燁。將殺之。問知爲公子。釋之。人謂公之賢。能使燁失其猛雲。公爲人恬靜寡慾。性嗜山水。家在凈業院下流。卽其水涯。壘石爲㙜。名之曰枕流。傍植桃柳數十株。每春時。紅綠照爛川谷。公手唐詩一卷。一幾一罍。坐臥其中。嘯詠終日以自適。自號村隱。其爲詩。閒淡近唐。思菴朴相公亟稱之。公卿大夫咸造其㙜上。唱和歌詩。競相傳玩。世所謂枕流㙜詩帖是也。永安尉洪公日來訪。仁穆王后聞其數出。甞使人往視。則見錦袍公子與白髮老叟。對坐盤松之下。自是聞尉往。輒下禁臠。後地入禁中。爲都揔府。而其松尙存。人識之曰。此劉某手植雲。公年旣高而神骨甚強。士大夫有爲金剛之遊者。要以先導。則輒勇往。不以老辭。甞慕靜菴之賢。道峯書院之刱也。公實經紀之。而愛其山水。擬作終老之計。要李澄畫林莊圖。請諸公詩若序。以道其意。及歿。葬道峯下。公以大耋。陞嘉義。後用子逸民原從勳。贈資憲大夫漢城府判尹。生於嘉靖乙巳。卒於崇禎丙子。得年九十二。祖道致。考業仝。配曰許氏。年亦踰九十而歿。同葬道峯。有子五人。舜民,禹民,聖民,士民,逸民。內外曾玄。二百餘人。公以詩禮。聞於當世。而其忠節尤卓卓。可以愧死夫世之不卹名義而唯利之得者。余竊嘗慕公之風。而有不同時之歎。嗚呼。公固賢矣。然而非當時諸公有君子尙德之美。則孰肯以卿相之尊。而從褐之父遊。而其愛重之若此。夫以諸公之愛重。而公之賢。益可見矣。公歿七十年。三淵金公。始表其墓。式闡遺光。公之曾孫泰雄來告余。金公旣表其顯。子其誌諸幽。乃爲之銘曰。

禮失而求諸野。若公所樹立。有出於當世之在位者。其人雖眇。其名則重。嗟後其式。毋視枯冢。

崇禎紀元後七十八年乙酉夏四月日。唐城洪世泰。撰。

行錄

[編輯]

劉君希慶。字應吉。號村隱。本江華。考業仝。啓功郞。嘉靖乙巳二月二十七日寅時。生於大廟洞。誠孝出天。自離襁褓。在父母側。夔夔然無違色。

十三。喪考。將窆於外氏塋近地。淸原尉韓公墓奴。怙勢驅逐。君呈狀憲府。憲官憐君單弱。刑淸原奴。仍令合力造墓。君仍廬墓。哭泣每日。終夕危坐。間又躬負土爲階級。唯朔望。歸奠几筵。仍覲母氏。一州無不稱道。東崗南先生彥經。往來水落山先壠。聞而異之。來見。憫其寒苦。乃以麻滓厚織者俗號三丁遺之。又令望月菴僧。作土宇於墓側。煮粥勸之。俾得依接。服闋。敎之以禮文。自此名士大夫與東崗遊者。莫不招見嘉歎。

母裵自失所天。悲毀過制。除喪而不御肉味。臥席三十餘載。君夙夜泣諫。躬執薪水之役。及喪。治斂送終一如禮。祭祀盡誠。至老不懈。家有疫癘。猶不廢。時禮學不明。士大夫家亦鮮制服。君斷然行之。

少好讀書。慈母病久。不得出入便旋。著襁褓於席間以承之。君時出東小門外。手浣而鋪於裳巖。坐其傍。終日讀書。

季希雲染病。君出外纔歸。隣里皆勸避。君曰。小兒有大病。如不趁時勤救則必死矣。兄弟卽一身。今若不入見。便是自棄吾身也。卽入躬自護視。居數日退熱。終亦不染焉。

雷風雨雪之日。則雖夜深。必燃燭端坐。

以禮學見稱。士大夫之喪。必請以執禮。時爲之諺曰。楊禮壽從後門出。劉希慶從前門入。

喜爲詩。多有佳句。與書吏白大鵬齊名。幷稱一時。諸名公多奬與之。思菴朴相國淳嘗觀其詩。深賞之。因敎以唐詩。俾至成才雲。有詩集印行。

家在凈業院下流。俗稱院洞門前溪水淸澈。甃石爲㙜。名曰枕流。傍植桃柳。春夏間景致淸絶。當時諸學士。賦詠而誇耀之。踈菴,五山尤。頻往來。踈菴之喪。篋無遺衣。君爲脫所着而斂之。

完平相公最許與。微服頻來。圍碁於枕流㙜。完平卜小宅於金虎門外。孝宗朝。搆萬壽殿。闕中無餘地。枕流㙜,完平宅皆斥入爲都捴府。盤松至今猶在。

壬辰倭亂。宣廟去邠。君募聚義兵。以助天討。朝家特施褒賞。有敎旨尙在。其文曰。惟爾希慶。國事罔極之時。爾等悉皆思漢。一以奮義滅賊爲志。或倡義聚兵。或偵探賊勢。以助進取之策。極爲可嘉云云。萬曆二十二年正月日

己酉。詔使之來。將多糜費。而戶曺銀貨蕩竭。諸宰招君問計。君對曰。耕當問奴。織當問婢。請召白仁豪金敘愼天龍計之。三人皆市民之豪也。於是。聚五部婦女指環而用之。館接無缺。朝廷幷賞君及三人。賜階通政。

昏朝議廢大妃。迫䝱閭巷耆老投䟽。君終不撓屈。反正後。完平陳達其節義。特陞嘉善。辛未。以大耋。加嘉義以奬之。昏朝。㙜官欲刑訊君。其時大憲止之雲。

君家在宮墻之外。癸亥反正前一日。君子舜民。以譯官赴椵島。君出送之弘濟院。歸至院後寺洞。見綾陽君仁祖潛邸封號率武士數人。呼鷹而出。君歸家。卽令婦女出避他處。事定。家人問其由。曰。伊日路拜天顔。氣像似必有爲。故揣知之矣。

道峯書院院本寧國廢寺基。故初以靈谷書院稱之。東北隅卽君墓。山有泉石幽致。擬作終老之計。而子孫以年老挽止。未果。然志猶未已。倩李澄畫出林莊圖。請諸公詩若序。積成大軸。

家本寒薄。無立錐之地。頼名公詞伯之顧助。得以資朝夕焉。

癖於山水。國中名山。足跡殆遍。士大夫往金剛者。必請君爲山門主人。年至八十。而猶不憚行。子孫或以老病諫止。君曰。士大夫之愛惜。以我有此癖也。今以老爲懈。則將安所取我也。

少遊扶安邑。有名妓癸生者。聞君爲洛中詩客。問曰。劉白中誰耶。蓋君及大鵬之名動遠邇也。君未甞近妓。至是破戒。蓋相與以風流也。癸亦能詩。有梅窓集刊行。

景慕先賢。從事於道峯書院。有如己家事。東崗爲楊牧。立議而創。使君主張經營。文券中。君之姓名尙存。

光海時。鄭仁弘之徒。爲曹南冥將創書院於三角山之中興洞。其意以仁弘傳南冥之統。而後日將以仁弘配享也。諸議欲委君幹其事。利誘而威怵之。君辭不肯。終不濡跡於其間。諸公多之。

國恤議用質殺。而無知其制者。招君裁用。一時士夫遭喪家。非親厚者。不敢招致。委遣子弟及女㒒。持布往請則君裁出分授製去。其時禮學未明。申君義慶亦晩出。非君則無所論質。林命吉十三歲時。學於君雲。

君之子見忤於義州府尹朴燁。燁將殺之。問知爲君之子。特赦之。君治喪具到中和。始相値而率歸。可見一時重君者如此。

君有名閭井間。李爾瞻少與之交。頗相厚。及其主廢母論。君絶不還往。一日。瞻道遇君。招與語曰。汝近何絶跡於我。君答曰。小人有母。爲侍偏母在鄕村。故足不暇及公之門雲。

永安尉洪公。逐日來訪。仁穆王后下敎曰。所謂劉同知何許人。尉之往來何太頻耶。命掖庭人往視。蒼顔白髮。與少年駙馬。對坐盤松之下。自是。慈聖聞尉到君家。輒下酒饌。

甞往鷄林府院君宅。臨歸。府院命扶攜而出。子弟招奴人。府院責其不恭。諸郞親自扶擁上馬雲。

一日。遇踈菴於鍾樓。下馬而立。踈菴初欲自下。更令掖扶君上馬。而後與之語。市人皆艷看雲。

君九十二歲而終。卽崇禎丙子二月六日也。配許。後君二十二年丁酉終。年九十有六。以子逸民參寧國原從一等勳。贈君資憲大夫漢城府判尹。

子五人。舜民,禹民,聖民,士民,逸民。內外曾玄二百餘人。逸民子自勖。官今僉使。

聞君之喪。士大夫無不嗟悼來吊。洞中老㓜。相率號哭。南三陟橃。優致賻物。三陟。卽東崗之從子也。葬楊州莊義洞午向之原。貞夫人許氏祔左。卽靈谷之東先塋側也。

宜寧南鶴鳴。述。

遺事

[編輯]

劉希慶。寒微人也。居京城。作枕流㙜。緣溪種桃。自號村隱。性恬淡寡慾。喜文辭。諸公多顧遇。先君亦嘗贈詩。有曰惟追唐李,杜。不學宋陳,黃。雪屋琴書冷。梅窓笑語香者是已。死今三十年。忽夢見。從容如似爲仙人者。盛論巖洞之美。請余賦詩。覺而記之。其詩曰。臞仙一去海生塵。電露茫茫閱世頻。管領丹崖好風日。無人共賞碧桃春。出東州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