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杞縣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主要數據公報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杞縣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主要數據公報
制定機關:杞縣自然資源局
2022年3月29日
http://www.zgqx.gov.cn/2022/0329/33683.html

按照國家、省,市級統一部署,2018年我縣全面開展了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以下簡稱「三調」),以2019年12月31日為標準時點匯總數據。「三調」廣泛應用移動互聯網、雲計算、無人機等新技術,創新運用「互聯網+調查」機制,全流程嚴格實行質量管控,歷時3年,匯集了約13萬個調查圖斑數據,全面查清了全縣國土利用狀況。經縣政府同意,現將全縣主要地類數據公布如下:

一、耕地

耕地90862.26公頃。其中水澆地 90842.53公頃(1362637.95畝),占99.98 %;旱地19.73 公頃(295.95畝),占 0.02%。

全縣耕地均位於2度以下坡度。

二、園地

園地 458.43公頃(6876.45畝)。其中果園450.04公頃(6750.6畝),占98.17 %;其他園地8.39公頃(125.85畝),占1.83 %。

三、林地

林地6475.63公頃(97134.45畝)。其中喬木林地4562.53公頃(68437.95畝),占70.46%;其他林地1913.1公頃(28696.5畝),占29.54%。

四、草地

草地12.96公頃(194.4畝),均為其他草地。

五、濕地

我縣沒有濕地。

六、城鎮村及工礦用地

城鎮村及工礦用地21525.23公頃(322878.45畝)。其中建制鎮用地2685.16公頃(40277.4畝),占12.47%;村莊用地18701.93公頃(280528.95畝),占 86.88%;採礦用地29.17公頃(437.55畝),占0.14 %;風景名勝及特殊用地108.97公頃(1634.55畝),占0.51%。

七、交通運輸用地

交通運輸用地2726.67公頃(40900.05畝)。其中鐵路用地 13.16公頃(197.4畝),占0.48 %;公路用地1109.56公頃(16643.4畝),占40.69 %;農村道路1603.95 公頃(24059.25畝),占58.83 %。

八、水域及水利設施用地

水域及水利設施用地2813.19公頃(42197.85畝)。其中河流水面 892.75公頃(13391.25畝),占31.74 %;坑塘水面 491.47公頃(7372.05畝),占17.47 %;溝渠1258.4公頃(18876畝),占44.73 %;水工建築用地 170.57公頃(2558.55畝),占6.06 %。

「三調」是一次重大國情國力、省情省力、市情市力和縣情縣力調查,也是機構改革後統一開展的自然資源基礎調查。「三調」數據成果全面客觀反映了我縣國土利用狀況,也反映出耕地保護、生態建設、節約集約用地方面存在的問題,必須採取有針對性的措施加以改進。要堅持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壓實地方各級黨委和政府耕地保護責任,實行黨政同責。要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嚴格管控「非糧化」,從嚴控制耕地轉為其他農用地。從嚴查處各類違法違規占用耕地或改變耕地用途行為。規範完善耕地占補平衡。確保完成國家確定的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目標任務。要堅持系統觀念,加強頂層規劃,因地制宜,統籌生態建設。要堅持節約集約,合理確定新增建設用地規模,提高土地開發利用效率。要繼續推動城鄉存量建設用地開發利用,進一步完善和落實政府引導市場參與的城鎮低效用地再開發政策體系。強化土地使用標準和節約集約用地評價,大力推廣節地模式。

「三調」成果是全縣制定經濟社會發展重大規劃、重要政策舉措的基本依據。要加強「三調」成果共享應用,將「三調」成果作為國土空間規劃和各類相關專項規劃的統一基數、統一底圖,落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本作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法規,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譯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五條,本作品不適用於該法,在中國大陸和其他地區屬於公有領域


註:中文維基文庫社群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演講,不總是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