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東原攷古錄/伏濟再出東原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伏濟再出東原攷
作者:蔣作錦 清朝


東平禹貢東原也,濟水會汶之地。西南諸郡縣濟瀆交錯,攷自陶邱,伏流不見,山東無濟久矣。東原汶濟合流大清河,濟水經流也。瀆惟受汶水,西南諸瀆始則受河於鴻溝,經則受河於荊隆口,實濟瀆而河流。明築黃陵崗,河流斷絕,濟瀆僅滙陂水以成川,時稱枯渠。東漢至今,何嘗見一,陶出濟水,余謂陶邱以北,濟脈伏流,時嘗發見,濟因未嘗絕也。

禹濟經過故道,多爲濁則澄,煎爲膠,清肺墜痰,謂非濟水乎?明正德六年,定陶知縣紀洪,與城西北掘出一泉,勢極洶湧,急塞乃止。正出陶邱故地謂非濟水乎?濟南伏流經過,隨掘得泉,謂非濟水乎?他如汶陽桃山故城水伏流,歷城渴馬崖水伏流皆濟脈也。東平濟水會汶舊壤,明永樂九年,席橋窪諸泉遍地湧出,水色澄清,性沉勁衡,輕重於濟同,謂非陶邱伏流,安得同時迸發?泉如是多且旺,味於濟毫無殊,蓋東出於陶邱。

北者淤,經千餘年,又東出於東原,南滙於汶,又西南至於南旺,分爲二:一南會於泗,又南會於淮,東入海;一北經安民山北,又西經徵鄉南,西入於河,歷今五百餘年矣。吾不知濟運濟世,再經幾千百年。觀其泉出東原宿城之東,原在州境者四十三,周圍三十餘里,岱西築峰環抱泉流,與汶同論,泰山之庇蔭,謝黃河之憑陵,天一清派,長流人間,與海岱同流峙未可知也。竊嘗仰觀近取,四之經地,優七政之經天,時或蝕光告實,終南難掩此曜。諸水流地,猶二腸之運腹,時或分金未淆,終不絕此腑。濟與河一濁一清,同居北瀆,時與河會,時被河淤,河終不能淆其清,且能以天生勁質,斷瀆出沒於其間,遭淤易伏,透地復出,席橋諸泉其明證也。澄清本體,易地皆然,隱見隨時,出爲世寶,清濁同鄉,卒各成其爲瀆,造物亦奇哉?全於此,見君子之性,推爲聖之清,識陰陽消長升沉哉。循還之天道,忍令清流一脈,湮沒東原,世將謂清不敵濁,致再見伏濟絕傳人間,終古缺此清瀆,於地理爲失實,於天理爲反正。禹立尋沇條,細辨伏見經絡,特存清濟一瀆,神識超越千古,其此意也夫。若謂濟既伏流,子安得之?前無溢出公案,余亦不敢空談無稽故作欺人語。

本清朝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