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東岳先生集/卷五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四 東岳先生集
卷之五
作者:李安訥
1640年
卷六

關西錄[編輯]

萬曆壬寅秋九月二十二日庚辰。以災傷按覈御史往平安道。十一月二十日丁丑。還朝。往返凡五十八日。

平山途中時九月二十六日。雷雨大作。[編輯]

豬灘昨夜失平津。蓐食東陽起犯晨。白晝霧雲低壓地。靑山雷霹遠嗔人。客程三日大風雨。老子一生多苦辛。策馬驅驅且登道。敢將王事惜微身。

洞仙嶺[編輯]

大嶺高高小嶺長。行人秋日汗如漿。一年重作西遊客。此地何堪北望鄕。天際斷雲低度海。雨餘殷葉冷酣霜。洞中儻有仙翁在。應笑吾生到底忙。

九月三十日。入平壤府。[編輯]

今日秋風盡。吾人猶遠征。誰知蓮幕佐。更作繡衣行。兩歲關河路。七過箕子城。江洲白鷗在。深愧負平生。

江西館記事。絶句五首。[編輯]

舞鶴山前舞鶴亭。白雲流水幾千齡。只今不見仙人在。鶴去亭空山自靑。

容齋相國吾曾祖。北斗名高天下聞。八十年來人事改。壁間遺記至今存。縣館重新記。卽容齋先生正德丙子夏所撰也。距今萬曆壬寅。八十有七年。

馹騎翩翩御史行。弊袍當日老書生。可憐徒步避兵地。十載重來還眼明。癸巳年。避倭亂。曾過此邑。

小池氷合衰蓮倒。古院人稀幽鳥鳴。風景依俙身易老。夕陽懷舊更傷情。

關外相逢洛下士。樽前一曲伽倻琴。夜深醉睡無人喚。寒雨蕭蕭風滿林。

龍岡館記事。絶句四首。[編輯]

一年三踏關西路。聞慣龍岡縣最雄。今日行窮未到處。海山都入小詩中。

滿池荷葉滿庭花。西路風光此地多。見說堂成今百載。慕齋詩後更誰過。澄心堂在客舍東北隅池中。故縣監安公璁正德丙寅年所創。慕齋金相國詩幷記。刻在其上。

小雨霏霏庭院空。驚風索索響枯桐。方池水凍芙蓉死。獨對金鳧聽塞鴻。

九十慈親六十兒。專城爲養古來稀。自恨年年遠遊子。夕陽空望白雲飛。主倅權公詗年六十二。大夫人八十五歲。

咸從縣作[編輯]

曾王父容齋公。爲金安老所斥。嘉靖壬辰春。謫是邑。甲午十月二十五日。卒於謫所。至丁酉冬。安老伏辜。命復公舊職左議政。公十八。登第。五十。拜相。享年五十七歲。

先祖謫中捐館地。至今故老不勝哀。誰知六十九年後。卻有遺孫乘傳來。

東韓百代文章伯。西郡三年放逐臣。道屈未應無聖主。痛深非獨爲先人。

南里古村煙黯黯。北風殘日草蕭蕭。行吟遺地神如在。泣寫新詩擬大招。南里坊縣村名。卽公謫居時所寓之處也。

題永柔館[編輯]

迢遞淸溪縣。飄零癸巳年。攜家經此地。寄食問誰憐。萬死身仍在。重來意惘然。新詩記往事。留與邑人傳。曾避倭亂來過是縣

百祥樓夜坐書懷。自春徂夏。三過於此。舒慘異時。氣像蕭索。東槎唱酬之盛。杳然若夢中事。臨風追想。其能不一嘅乎。[編輯]

春日笙歌地。樓臺夜寂寥。盛遊如一夢。孤嘯憶群僚。月壓香山雪。江鳴渤海潮。天時與人事。愁鬢不禁凋。

夜渡澄心江。入泰川縣。[編輯]

渡頭驛程盡。日夕放輕舠。爲喜江山靜。便忘鞍馬勞。暗風吹水急。寒月出林高。叩枻且乘興。夜深霜滿袍。

題泰川館[編輯]

峽裏松林翳薜蘿。縣齋寥落傍巖阿。山連香嶽螺鬟擁。水到滄浪玉鏡磨。峯老坰翁誰甲乙。臘天梅雨互經過。羈遊述興須篇什。敢道分留物色多。壁上有五峯李尙書長律一首。辛丑季冬作。西坰柳相公近體二首。庚子四月日作。

憶具大受[編輯]

百里鸞棲問幾年。邑氓猶頌使君賢。錦囊詩句留千首。玉樹風標隔九泉。知己世間誰復在。結廬湖畔最堪憐。懷人可待山陽笛。才渡澄江雪滿顚。澄江。卽澄心江。君家別墅。在楮子島。余家田莊。在廣津。常約結隣以終老馬。故及之。

亡友綾城具君容。字大受。號楮島。少能詩。弱冠中司馬第三名。擅名場屋。人皆以公輔期之。未及釋褐。爲貧而仕。歲丙申。出倅於是縣。未幾罷去。遺愛在民。民至今思之。後數年。又宰金化。辛丑三月。歿於官。年甫三十三。以不世出之才。不幸短命。奈何乎天。書以誌哀雲。

重題絶句三首[編輯]

安石風流子建才。那知瓊樹掩泉臺。三年作宰鳴琴地。儻有吟魂月夕來。

井邑蕭條草樹荒。憶君曾此佩銅章。鮮于亭上淸詩在。名與江流萬古長。故訓導鮮于纘。箕子之後。居於縣南十里許地。有亭名滄茫。後五峯李相公。改命曰滄浪。

平郊日落鳥飛還。十里人煙亂樹間。邑宇依然君不見。北風吹淚滴寒山。

滄浪亭。次板上韻。[編輯]

暫憩東臺上。松聲正滿聽。與山心有素。得酒眼偏靑。卜築君高臥。艱虞我飽經。日西催別去。還愧跡如萍。

亂岫重重碧。澄川曲曲奇。非仙那得到。如畫儘堪疑。獨步無人見。高情唯月知。平生卜居志。聊復與君期。亭下有臺名曰獨步

古順川館。夜吟。[編輯]

山行一百里。冬日易黃昏。谷邃時逢虎。林深不見村。如何道途險。復此雪霜繁。入夜投孤館。寒燈耿客魂。

題孟山館三首[編輯]

四面皆蒼麓。蕭然一古衙。谷陰飛雪早。山擁見天些。邑庫無餘粟。民居只數家。誰爲宣化者。科役可無差。

晨起還無事。高舂坐小軒。公庭但幽鳥。廨字似荒村。樹密雲藏壑。山寒雪擁門。莫言官況薄。深峽隔塵喧。

萬壑千峯內。官居草樹深。洞闃溪常咽。山高月易沈。可堪投絶境。況復値窮陰。滿庭今夜雪。歸路恐難尋。

今夕知何夕詞幷敍[編輯]

萬曆三十年壬寅夏四月十一日壬寅。仲兄氏授孟山縣。以五月初六日丁卯。上任。秋八月十八日丁未。奉大夫人來。越九月二十二日庚辰。弟差平安道按覈御史。上命急遣之。乃以孟山縣監臣李某於臣兄。於法當相避啓。命仍遣之。旣竣事已。乃覲大夫人於仲兄氏之縣。實是年冬十月二十一日己酉也。時觀察使陽陵許相公頊以爲有大夫人年七十。有一兄能以百里養。弟又奉使而來。甚盛事也。不可使落莫。乃以縣弊甚爲憂。乃送米油麴魚蜜等物甚豐。以爲壽席需。又令成川府。撤府內伎樂以送之。以爲之樂。遂用十一月初五日壬戌。讌於縣館之東軒。於是。縣之人賀曰。縣在窮山中。地甚荒僻。古未嘗覩斯擧也。斯豈徒一家之內一時之榮。亦一縣千百載之慶也。請爲詩以志。故作今夕知何夕詞四闋而遺之雲。

今夕知何夕。人間此會難。兄爲山縣宰。弟作水曹官。聚首緣衘命。承顏得盡歡。短篇摹盛事。傳與邑中看。

今夕知何夕。人間此會榮。靑袍御史弟。墨綬使君兄。一世五登第。吾家獨擅名。卽看餘慶在。努力愼前程。

今夕知何夕。人間此會稀。九重分使節。百里奉慈闈。玉樹聯荊樹。斑衣映繡衣。邑民相聚賀。窮峽爛生輝。

今夕知何夕。人間此會無。慈顏七十一。兒戲弟兄俱。繁吹喧金管。新粧艶繡襦。願將摩詰手。貌出壽筵圖。

孟山道上。寄上成川府伯許寒泉令公。公時新作畫堂於巫山上巓。扁以霽月雲。[編輯]

見說陽臺上。新開霽月堂。憑知周茂叔。喚起楚襄王。山勢臨江斷。灘聲出峽長。明朝一樽酒。儻得共徜徉。

殷山澹澹亭。書贈洪明宰景望。[編輯]

千尺蒼巖上。紅亭迥出雲。山平天勢闊。川曲野形分。遠路經冬至。華筵賴使君。憑闌一長嘯。不復怨離群。

飛亭俯壓亂山顚。縹緲朱簾捲半天。長笛一聲人不寐。五更寒月滿前川。

降仙樓席上。敬贈許明府寒泉先生。[編輯]

千古東明館。西關第一州。峽深迷楚夢。江轉學巴流。水部非何遜。神君得許由。淸樽今日會。不敢惜淹留。

戲題降仙樓絶句十二首[編輯]

降仙樓上降天仙。仙子昇天樓宛然。碧洞桃花開自落。人間一瞥幾千年。右降仙樓

岧嶤丹棟架層空。影落琉璃萬頃中。莫向風櫺吹玉笛。洞庭君在碧雲宮。右倒影軒

上界眞人此地遊。月中環佩響琅球。回頭卻笑秦皇帝。謾遣童男入海求。右蓬萊閣

玉露無聲河漢流。銀橋直上廣寒樓。碧空夜色淸如水。不是飛仙不得留。右留仙閣

華閣玲瓏映碧琳。水晶簾隔彩雲深。黃鷄唱曉人如玉。不用丹砂煉作金。右玲瓏閣

謫下人寰三十秋。西來一上集仙樓。羽衣道士揖我去。相與乘雲天外遊。右集仙觀

白楡丹桂影婆娑。天上星辰手自摩。午夜月明霜似雪。霓裳一曲怨孀娥。右玄虛閣

月華星彩共分明。入夜天風透骨淸。十二曲闌人寂寂。紫蕭吹遍步虛聲。右伴仙觀

美人遺我紫瓊琴。絃上泠泠流水音。西望瑤池日欲暮。靑鸞飛下閬風嶺。右淸和閣

雲共逍遙鶴共眠。靑山如畫水如煙。伯陽丹訣君休問。且誦南華第一篇。右逍遙軒

雕闌曲曲掩金屛。樓迥天寒夢易醒。咫尺高唐人不見。曉雲飛散石峯靑。右通仙觀

神女峯前水急流。桂花飄盡白雲秋。天孫一去無歸日。月滿仙壇鶴自愁。右昇眞閣

自朝天以來。未滿一稔。三作西行。浿右山川。登覽殆遍。且淸風寒碧與成川降仙。談者相甲乙。數月之內。驅馳於數千里之外。身世勞勞。良可慨然。而俛仰顧眄之間。得窮二樓風致。斯亦一奇事也。戲書以識之。[編輯]

前値春風後値秋。一年三渡浿江頭。水曹自是多詩思。題遍西州處處樓。

丹樓百尺綺筵開。今古留連酒幾杯。卻喜江山全物色。翰林工部不曾來。

浮生不必厭西東。着處登樓得句工。忽把行編尋勝境。降仙寒碧一年中。

曉發黃州。夜入龍泉館。馬上口占。[編輯]

北去東還一病身。歲華催換鬢絲新。官途可算行逾遠。驛吏頻看意卻親。日落寒山天欲雪。鴉啼古堞野無人。客愁正似襄陽老。誰把吟肩更寫眞。

聞劍水驛卒。朝爲虎所攬。時瑞興一境多虎災。車踰嶺之間。人不得通行。[編輯]

莫向車踰嶺上過。荒林白虎怒磨牙。行逢古驛西村女。哭望寒山叫老爺。

平山途中[編輯]

倦馬長途任病身。客行蕭散似閑人。山城雪暗溪橋遠。便得哦詩一味眞。

長郊行盡不逢人。日暮飢鴉啄澗濱。說與虎頭能畫否。滿山風雪獨歸身。

豬灘途中[編輯]

寒鴉擭擭鵲査査。老木杈枒傍道斜。暝雪滿天雲掃地。亂峯何處見人家。

叢林雀噪人居少。落日天昏雲景深。欲向津頭問前館。陰風撼壑雪平岑。

近來西路。使星絡繹。驛置凋弊。館舍一空。行到金郊。歇馬村廬。[編輯]

弊裘羸馬倦遊身。行李蕭然似旅人。村嫗相看渾不識。暫時來憩便生嗔。

松都途中[編輯]

古城殘日半銜山。人與棲禽趁夕還。獨有片雲無處着。碧天飛去占長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