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東平府新學記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東平府新學記
作者:元好問 金朝
本作品收錄於《元好問集/32

鄆學舊矣,宋日在州之天聖倉有講授之所,曰成德堂者,唐故物也。王沂公曾罷相判州,買田二百頃以贍生徒,富鄭公弼《新學記》及陳公堯佐府學題榜在焉。劉公摯領郡,請於朝,得國子監書,起稽古閣貯之。學門之左有沂公祠祭之位,春秋二仲祭以望日,魯兩生泰山孫明復、徂來石守道配焉。齊都大名,徙學於府署之西南,賜書碑石隨之而遷,獨大觀八行碑,蔡京題為聖作者不預焉。齊已廢,而鄉國大家如梁公子美、賈公昌朝、劉公長言之子孫故在,生長見聞,不替問學,尊師重道,習以成俗。泰和以來,平章政事壽國張公、萬公、蕭國侯公摯、參知政事高公霖,同出於東阿,故鄆學視他郡國為最盛。如是將百年,貞祐之兵始廢焉。

先相崇進開府之日,首以設學為事,行視故基,有興復之漸。今嗣侯蒞政,以為國家守成尚文,有司當振飭文事,以讚久安長治之盛,敢不黽勉朝夕,以效萬一?方經度之始,或言阜昌所遷,乃在左獄故地,且逼近闤闠,湫隘殊甚,非弦誦所宜,乃卜府東北隅爽之地而增築之。既以事聞之朝,庀徒蕆事,工力偕作。首創禮殿,堅整高朗,視大邦君之居,夫子正南面,垂旒被袞,鄒、兗兩公及十哲列坐而侍,章施足征,像設如在。次為賢廊,七十子及二十四大儒繪像具焉。至於棲書之閣、豆籩之庫、堂宇齋館、庖湢庭廡,故事畢舉而崇飾倍之。子弟秀民備舉選而食廩餼者餘六十人,在東序,隸教官梁棟。孔氏族姓之授章句者十有五人,在西序,隸教官王磐。署鄉先生康曄儒林祭酒以主之。蓋經始於壬子之六月,而落成於乙卯六月初五。

十一代孫衍聖公元措,嘗仕為太常卿,癸巳之變,失爵北歸,尋被詔搜索禮器之散逸者。仍訪太常所隸禮直官歌工之屬,備鍾磬之縣,歲時閱習,以宿儒府參議宋子貞領之。故鄆學視他郡國為獨異。

乃八月丁卯,侯率寮屬諸生舍菜於新宮,玄弁朱衣,佩玉舒徐,畔落之禮成,而饗獻之儀具。八音洋洋,復盈於東人之耳。四方來觀者,皆失喜稱歎,以為衣冠禮樂,盡在是矣。

越翌日,學之師生合辭謂僕言:「嚴侯父子崇飾儒館,以布宣聖化,承平文物頓還舊觀。學必有記,以謹歲月,幸吾子文之石,垂示永久。」僕謝曰:「老生常談,何足以陳之齊、魯諸君之前?顧以客東諸侯者久,猥當授簡之末,俎豆之事固喜聞而樂道之,何敢以不敏辭?」興造之跡,已辱件右之矣,竊不自度量,輒以有所感焉者著於篇。

嗚呼!治國治天下者有二,教與刑而已。刑所以禁民,教所以作新民。二者相為用,廢一不可。然而有國則有刑,教則有廢有興,不能與刑並,理有不可曉者。故刑之屬不勝數,而賢愚皆知其不可犯,教則學政而已矣。去古既遠,人不經見,知所以為教者亦鮮矣,況能從政之所導以率於教乎?

何謂政?古者井天下之田,黨庠遂序,國學之法立乎其中,射、鄉飲酒、春秋合樂、養老、勞農、尊賢、使能、考藝、選賢之政皆在。聚士於其中,以鄉大夫嘗見於設施而去焉為之師,教以德、以行,而盡之以藝。淫言行,詭怪之術,不足以輔世者,無所容也。士生於斯時,揖讓酬酢、升降出入於禮文之間,學成則為卿、為大夫,以佐王經邦國;雖未成而不害其能,至焉者猶為士,猶作室者之養吾棟也,所以承之庸之者如此。庶頑讒說,若不在時,侯以明之,撻以記之;記之而又不從,是蔽陷畔逃,終不可與有言,然後棄之為匪民,不得齒於天下,所以威之者又如此。

學政之壞久矣!人情苦於羈檢而樂於縱恣,中道而廢,縱惡若崩,時則為揣摩,為捭闔,為鉤距,為牙角,為城府,為阱擭,為溪壑,為龍斷,為捷徑,為貪墨,為蓋藏,為較固,為幹沒,為麵謾,為力詆,為貶駁,為譏彈,為姍笑,為淩轢,為蒐沄,為睚眥,為構作,為操縱,為麾斥,為劫製,為把持,為絞訐,為妾婦妒,為形聲吠,為厓岸,為階級,為高亢,為湛靜,為張互,為結納,為勢交,為死黨,為囊橐,為淵藪,為陽擠,為陰害,為竊發,為公行,為毒螫,為蠱惑,為狐媚,為狙詐,為鬼幽,為怪魁,為心失位。心失位不已,合謾疾而為聖癲,敢為大言,居之不疑,始則天地一我,既而古今一我。小疵在人,縮頸為危。怨讟薰天,泰山四維。吾術可售,惡惡不可。寧我負人,無人負我。從則斯朋,違則斯攻。我必汝異,汝必我同。自我作古,孰為周孔。人以伏膺,我以發塚。凡此皆殺身之學,而未若自附於異端雜家者為尤甚也。

居山林,木食澗飲,以德言之,則雖為人天師可也,以之治世則亂。九方皋之相馬,得天機於滅沒存亡之間,可以為有道之士,而不可以為天子之有司。今夫緩步闊視,以儒自名,至於徐行後長者,亦易為耳,乃羞之而不為。竊無根源之言,為不近人情之事,索隱行怪,欺世盜名,曰「此曾、顏、子思子之學也」,不識曾、顏、子思子之學固如是乎?

夫動靜交相養,是為弛張之道。一張一弛,遊息存焉。而乃強自矯揉,以靜自囚,未嘗學而曰「絕學」,不知所以言而曰「忘言」。靜生忍,忍生敢,敢生狂,縛虎之急,一怒故在,宜其流入於申、韓而不自知也。古有之,桀紂之惡,止於一時;浮虛之禍,烈於洪水。夫以小人之《中庸》,欲為魏晉之《易》與崇觀之《周禮》,又何止殺其軀而已乎?

道統開矣,文治興矣,若人者必當戒覆車之轍,以適改新之路。特私憂過,計有不能自已者耳,故備述之,既以自省,且為無忌憚者之勸。

侯名澄,七歲入小學,師名士龍江張某,自讀誦至剖析義理者餘拾年。衍聖必其為特達之器,以其子妻之。迄今為名諸侯,二君子有力焉。是年九月朔旦,河東元某記。

本金朝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遠遠超過100年。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