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東瀛識略/序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目錄 東瀛識略
全書始 下一卷▶

周序

[編輯]

凡人讀書立說,咸思有裨於用。尋章摘句,固不足貴;即鎔鑄經史,發為偉詞,而於朝章政典、今昔形勢、閭閻風尚與夫因革損益諸端委,不能察微知著、洞悉利病,甚或喜新非故、專務嚴刻,昧大體而炫私智,縱言之娓娓動聽,而用之適足害道,則亦等之卮言,君子無取焉。若杏舲丁丈東瀛識略一編則異是。丈昔遊臺灣,就所見聞,筆誌而論列之,僅五萬餘言,而臺事已包羅備具;意在厚民生、移習俗,防微杜漸,奠巖疆於磐石。彼時丈年方壯,坐而言者將起而行之。乃仕閩未久,擅責大吏,輿人為所慍,會中丞檄丈帶兵解泉州圍,指為違例夤緣,被劾去。知者咸為丈惜。然以丈之才而自甘永遁不復出,濂獨深為斯民惜耳。是書久秘笥中,今值濂自臺內渡,命加參訂,且言將付之梓,供他日覆瓿之需。濂承乏鹿港、淡水近兩年,簿書鞅掌,不克有所建樹,亦不遑有所記述,愧無以副委囑;請綴數語,用廣丈意。夫瓿蓄醬器也,有物覆之,則醬不敗。即小喻大,其為用也,烏可少哉?又豈小補已哉!質之通儒,當不以鄙言為謬。時同治癸酉春三月中浣,愚姪濬周式濂拜序。

自序

[編輯]

道光丁未秋,余以歸妹至彰化;及冬禮成,省黃浣雲師於臺灣郡廨。時守臺者父執同澗南太守適兼臺灣道篆,囑余襄理度支,並佐浣雲師稽核臺郡文冊,勾留者八閱月。凡臺事之堪資談助者,入耳經目,輒筆識之,並附綴管窺所及,竟得八卷。內渡後,棄置篋衍,久不省記。戊辰夏,禧兒承乏噶瑪蘭;將行,因檢錄數條畀之。會張煥堂觀察邀辦通商筆墨,得於案牘中略稔時事,復墨數行於後。去歲歸省松楸,次婿鍾偉臣請任刊資;隨遣佛奴三十輩來,爰即付之手民。古人言儒者胸懷當上下三千年、縱橫一萬里;今所識地不越千里、時不及二百年,而筆又冗弱,顧乃災及棗梨,非敢謂足備誌乘之采,聊供覆瓿而已。時同治十二年癸酉夏四月,丁紹儀識於福州寓廬。

書刊未半,資已不敷,禧兒又以鄰封及民捐事橫罹降秋,心情煩劣,謀食方艱;剞氏頻催,力無以應。黃星樵妹婿惜其半途而廢,慨然以番銀三十枚見助,乃克告成。時已越秋徂冬,虹藏不見矣。紹儀又識。

全書始 下一卷▶
東瀛識略

本清朝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