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東西晉演義/34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目錄 東西晉演義
◀上一回 第三四九回 宋公受晉之禪位 下一回▶

  卻說宋王劉裕,置酒會留宴文武,議謀外略。太師令駱達出席上曰:「臣常觀天文符應,晉該禪於宋,不可遠征。」劉裕曰:「如何?且言。」達曰:「晉義熙元年至今,太白晝見,經天凡七。占曰:『太白經天,人主更而異姓興。』義熙七年,『五虹』見於『東方。』占曰:『五虹見,天子黜,聖人出。』九年,『鎮星』、『歲星』、『太白』、『熒惑』聚於『東井』。十三年,『鎮星』入『太微』,占曰:『鎮星』入『太微,有立王有徙王。』今天命已歸大王,大王宜受晉位,撥兵去伐,不必親行。」劉裕謂駱達等文武曰:「吾聞魏武帝有言,若天命在吾,吾為周文王矣。吾思此事。」達曰:「魏武帝不忍為之,世受漢祿,恐人議論篡逆之名,故有此語。是明使其子曹丕為天子也。」劉裕曰:「吾功德比跡魏武帝若何?」達曰:「大王輔晉,絕而再興,與魏大不同也!魏雖功蓋天下,民恨其威,不懷其德,其子承統,差役繁重,東西馳驅,無有寧歲。今大王累立大功,恩布天下,民心歸之久矣!故與曹氏不同。況今天心示變,宋豈可逆也!」裕曰:「吾記讖云:昌明之後,尚有二帝。吾若受禪,難逃篡逆之名,末可行之也!」

  駱達知裕之意欲受禪,而恐天下人議論,乃即出與中書侍郎王韶之議計,請晉帝左右宦者李英、劉益至府,謂曰:「今晉室天下,皆是宋公再造,民心都歸,況天文屢應,宋該受禪,我眾文武共議,欲立宋公劉裕為帝,宋公執讖識言:『昌明之後,尚有二帝』,不肯受禪,故請二公商議計策,二公若從吾言,富貴不輕!」李英、劉益曰:「吾受劉公之恩久矣,屢思報效,今吾等議計,若有用我之處,萬死不辭!」韶之曰:「二公既有此心,我眾文武議欲謀弒晉帝,而立宋公劉裕為帝,君意如何?」英、益曰:「列位休言,且容旦日便有捷報,不須盡言。」言訖,二人遂辭人宮。

  及至次日,以鴆酒毒死晉帝,詐稱發背而死,瞞過百官。

  百官舉哀,停屍於白虎之殿。喪事畢,太史令駱達及中書侍郎王韶之謂文武曰:「晉室天下幾絕,咸賴宋公一人,功蓋天下,德及萬民,自古迄今,雖唐虞無以過此。今晉帝已晏駕,理宜宋受禪,汝諸文武意下如何?」眾皆曰:「宋公可當!」劉裕堅執不從,且曰:「今皇帝屍肉尚未冷,琅玡王德文還在,吾必不從。」言訖,親扶琅玡王德文上龍座,喚文武出班山呼萬歲,拜舞畢,分列兩班。上賀罷朝訖。

  卻說晉恭帝諱德文,晉安帝同母弟也。初封琅玡王,及劉裕、王韶之謀戮安帝,裕乃迎德文而立之。在位二年,禪於宋劉裕。劉裕廢為零陵王,卒弒之。壽三十七歲,葬中陵,按謚法尊賢讓善曰「恭」。

  己未,元熙元年七月,恭帝設朝,加封宋公裕爵王位,裕辭不受。

  時劉裕有受禪之意,難於發言,乃集朝臣宴飲,從容謂文武曰:「昔桓玄暴篡,鼎命已移。我首倡大義,興復晉室,孤年已衰暮,欲歸世矣!」眾臣皆曰:「明公盛德,雖周公、伊尹莫及之,何可歸致也?」眾臣皆莫曉其意,惟中庶子傅亮知之,一同飲罷,遂出還本鎮。

  駱達、王韶之與百官商議曰:「元熙元年冬,黑龍西登於天,易曰:『冬龍見,天子亡社稷,大人受命。』及聞冀州道人釋法柳告其弟子曰:「嵩神言江東有劉將軍,是漢家苗裔,當受天命。吾以璧三十二鎮金一並與之。劉氏卜世之數,漢建武至建安末,一百九十六年,該禪魏。魏自黃初至咸熙末四十六年,而禪晉。晉自泰始至今一百五十六年,該禪於宋公,揖讓咸窮於六。今天垂景象,宋當代晉,可安排受禪之禮,請晉天子詔將天下讓與宋王。」眾皆曰:「此天命已歸劉氏,可奏知恭帝。」眾曰:「可!」

  至晚來見宋公,時宮門已閉,亮叩扉請裕出見曰:「臣暫且還都,不久即至,故來辭耳。」裕亦知亮意,無復他言,只云:「還須幾人隨送?」亮曰:「須數十人足耳!」劉裕從之。

  亮於是星夜來都,及出,忽見長星竟天,亮拊髀嘆曰:「我常不信天文,今始驗矣!」亮至,與文武官僚等及中書侍郎王韶之、太史令駱達,皆直入內殿,來見天子,奏曰:「伏睹宋王自征討以來,功蓋天下,德布四方,真越古超今,雖唐虞無以過此。然群臣會議,皆言晉褘已終,伏望陛下效堯帝之道,將江山社稷禪位與宋王,上合天心,下得民意。則陛下祖宗幸甚!臣等議定,今乃奏知。」帝大驚,汗流滿面,半晌不能言。

  覷百官曰:「朕雖不達,又無罪惡,爭忍以祖宗之基等閒棄之!朕思桓玄之時,晉氏已五天下,天下重為劉公再造,所延將二十載矣!今日之事,本所甘心,但恐後代議朕不德,以天下輕易與人,汝百官再宜從公議之!」

  駱達出班奏曰:「天文符應數十條,皆言晉氣數已盡,宋祚將興。」恭帝猶豫。尚書傅亮奏曰:「陛下差矣!昔日三皇五帝,互相推遜,無德讓有德。次後三王,各傳子孫,至於桀紂無道,天下伐之。春秋雖霸,各相吞並,有賢者歸之,後並入秦,方歸於漢。漢禪於魏,魏禪於晉。以此論之,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也。須不是陛下祖宗自傳至今,陛下早決去就,勿令生變。」司空徐羨之曰:「自古以來,有興必有廢,而有盛必有衰,豈有不亡之國,安有不敗之家?陛下兩晉,相傳以來,一百餘年,氣數已盡矣!宜從眾請,可急降詔,以安眾心。」

  帝始勉應,乃命尚書僕射傅亮草詔,亮承旨即草詔曰:

    朕承晉祚,罹天下蕩覆幾無遺,幸祖宗之靈,得劉氏之力為輔政,南征北討,東蕩西除,而得大平。今仰瞻天地,俯察民心,晉之氣數已盡,大歷合歸於宋。以前生既極神跡,今生主有光輝明德,以應有期,歷數昭然已可知矣。夫人道相繼,為賢為能,故唐堯不私於厥子而名無窮,羨而慕之。今命陪臣獻上玉璽,追則堯典,禪位於宋王,無致辭焉。

  當傅亮草詔,使帝書之,帝無奈秉筆,遂人之言,令百官齎丹詔並玉璽,請宋王受之。宋王不受,上表謙讓,表曰:

    臣裕昨奉詔受禪,陛下以垂世之詔,禪無功之臣,使天下人聞知,肝膽碎裂,不知所措。昔者堯以位遜大賢,巢由避跡,後世稱之。臣德鮮薄,臣豈敢奉命?請於盛世別求大賢,以禮讓之,則免萬世之議論也。臣權納璽綬,待罪闕下,不勝惶怖戰慄之至!

  帝覽表,顧謂群臣曰:「宋王謙讓不受,當如之何?」太尉王道鄰奏曰:「宋王雖辭,宜再詔奉禪。」帝聞言,又使傅亮持詔璽至宋王府。

  宋王裕謂左右檀道濟等曰:「雖二次詔命,孤恐天下不能逃篡逆之名!」道濟曰:「此事甚易,令傅亮再捧詔璽而還,卻變其命,築高臺名為受禪臺,卜吉日良時,聚集內外公卿並四夷八方之人,都至台下,令恭帝親捧璽綬,以禪天下於大王,可以絕群謗之言也!」宋王裕大喜,傅亮依計而行。

◀上一回 下一回▶
東西晉演義

本明朝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遠遠超過100年。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