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林間錄後集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續藏經 林間錄後集  宋 慧洪集

  

  新編林間後錄

  

  釋迦出山畫像讚

  秦越人之於醫。望見知生死。老潘之於墨。摸索知精粗。蓋其不傳之妙。無地寄語默也。歐陽文忠公曰。小字遺教經雖不着書者之名。然非羲之莫能作也。予閱錢樂道家所蓄釋迦文佛出山像。雖不主名。然非道子不能作。以其筆意之着也。樂道人品甚高。鐵書血食之後。其忱信痛敬所致像之寄寓。決非苟然。拜手稽首為之贊曰。   徧大海味具於一滴。盡法界身足於纖埃。佇思則燈王之坐不能入毗耶之室。斂念則彌勒之門彈指即開。唯我鼻祖釋迦和尚。初出雪山即示此像。以千百億微塵數身。九十七大人之相。頓入筆端三昧。而幻此幅紙之上。垂手跣足頂螺頷絲。超然靜深出三界痴。如浩蕩春寄於纖枝。如清涼月印於盆池。鏤冰琢雪我作讚詞。關空鎖夢夫子其牢畜之。

  小字金剛經贊

  僧子瓊束毫為纖筆。其銳如菱芒。臨紙運肘快等風雨。書金剛般若經於兼寸環輪中。望之團團。如珠在薄霧間。即而視之。其行布如人梳發作煙鬟。自非思力精微。何以臻此。為之贊曰。   昔有佛子根猛利。能觀空性即是色。欲顯空色不思議。仰空書此金剛句。至今風雨被原野。諸樵木者集其下。乃知肉眼不能見。譬如水中有鹽味。唯道人瓊思精特。能觀色性即是空。視此纖管大如椽。揮翰如行九軌道。故於兼寸環輪中。備足廣大言說身。世人可見不可讀。譬如嬰兒視崖蜜。我於此經能證入。初中後善三法門。忽然落筆如建瓴。不復現行生倒想。猶色空觀入諸境。奏刀肯綮無全牛。盡持此法施群生。甚微細智願同證。

  六世祖師贊並序

  予竄海上三年而還舍於筠之石門寺。悲叢林之荒寒。念祖宗之標緻。不自知涕流也。作六祖師畫像讚以寄昭默禪師。以見其志雲。   妄想無性。證不滅受。前聖所知。轉相授手。風煙花開。器界以形。霜露果熟。王子乃生。護持佛乘。指示心體。但遮其非。不言其是。嬰兒索物。意正語偏。哆啝之中。語意俱捐。   頂峰朝露。神光夜升。堪任單傳。擔荷上乘。自尋其心。不見歸宿。如視環輪。求其斷續。用獄除間。履瘦知肥。淫坊酒肆。盡其塵機。雪中斫臂。願續佛壽。兒孫今聞。豎毛呵手。   六道暗昏。不礙明潔。毫釐弗差。證甘露滅。但赤頭顱。特諱姓氏。離見超情。欲盡世累。潛溪海山。麻衣風帽。翩然往來。被褐懷寶。精一其誠。身名俱舍。後世丘墳。猶無知者。   破頭峰下。龍象雜沓。衣付小兒。道傳懶衲。乃爾相違。求人為法。天書至門。堅臥不答。念諸眾生。捕風捉影。十地治之。由未甦醒。師微笑曰。何必眩瞑。但勿強名。自然無病。   觀前後身。兩鏡一面。左右對之。三者頓現。今非昔是。增金以黃。昔非今是。謗沈無香。已絕死生。豈纏老少。全機現前。當明而妙。夜江佐舟。吾今汝渡。句中之眼。如水有乳。   是風幡動。眼自遮護。非風幡動。心則現露。是為曹溪。顯決要旨。欲證之者。勿流汝意。暫時斂念。妙寂瞭然。汝自受用。密非我邊。負石舂糧。趂獐逐兔。鏡中之空。欲尋無路。

  棗栢大士畫像讚並序

  易之深渺不可以義得。故立彖象以盡其旨。心之精微不可以言傳。故指事法以示其妙。唯棗栢大士深入此三昧門。謹拜手稽首為之贊曰。   鬚眉如畫頎而美。風神如秋氣奇偉。平生歸宿東北方。塵勞動中寂而止。翛然跣足散衣行。智智用中不乖體。帝王家生得自在。壽量不書絕終始。虎受使令心境空。女為伴助憎愛棄。冠巾傳心即俗真。方隅示法即事理。只將棗栢薦齋缽。我來閻浮非着味。自然光明生齒牙。我談詞章皆實義。佛子授汝以顯決。一言便足超十地。隨順無明起諸有。若不隨順諸有離。聖賢酪生凡乳中。只由觀照戒定慧。是謂大士同體悲。令我頓入一切智。作大佛事徧塵剎。華藏界中容頓轡。以空為座禮十身。以願為舌說此偈。如以花說無邊春。如以滴說大海味。稽首世間妙蓮華。常願清淨出泥滓。

  百丈大智禪師真贊並序

  馬祖大寂禪師已化。塔於海昏之石門。師廬其傍既久。衲子相尋日增。於是厭山之淺。乃沿馮水而上。至車輪峰之下。與希運惟政火種刀耕而食。遂成法席。予崇寧四年春至山中瞻遺像。雖冰枯雪老若不勝衣。而神峻氣逸如未度世。謹拜手稽首為之贊曰。   以實問答。空可青黃。以意求道。神落陰陽。陰陽莫測。脫略陰界。虛空莫盡。因果不昧。我有大機。佛無密語。如獅子王。露地方踞。稱性文字。隨身叢林。如以妙指。發和雅音。同世之波。壽九十二。護持心宗。諡曰大智。

  雲庵真贊

  雲庵出黃龍之門。為臨濟九世之孫。種性殊勝。契悟廣大。指示心要。辯如曹溪。決擇教乘。論如棗栢。作為偈句。詞如志公。層踐明驗。精如永嘉。退居雲庵。時已七十餘。幻滅都盡。慧光渾圓。可以想見其遺風餘烈。門人德洪謹拜手稽首為之贊曰。   於自住境。見與見緣。如夢能所。如蜜中邊。唯具正眼。入此三昧。如妙蓮華。出緣生海。祖師活意。如來密機。成就眾生。如鵾鵬飛。使其自化。不由他悟。秀出叢林。光於佛祖。趨滅陝右。誕生江南。暗中五色。天下雲庵。

  明極齋銘

  太原王徤伯強。名臣惠公之子。 皇叔嘉王之婿。方壯年則能棄官學道。閱首楞嚴經至余塵尚諸學明極即如來。嘆曰此如來之訓而予之志也。願以明極名其齋而乞銘於予。銘曰。   有而尋求。痴暗所囿。得而驚異。智濁之咎。濁澄暗澈。自覺成就。如人目精。一塵不受。開睫譬生。明發寄根。斂睫譬死。暗不能昏。聖師真慈。開此妙門。睥睨不入。夫豈知恩。枵然丈室。中置匡床。經行宴坐。晨燈夕香。勿使邪念。蔽常寂光。

  小字華嚴經偈並序

  蜂房於梁間。以漆液固其蒂。鵲巢於木杪。累百日而後成。彼會何知。而經營之妙積累之功。若習藝之神耶。蓋其靈明廓徹不思議之力雖昧略飛搖之中。而具足成就弗差毫末。況首出萬物應物而能言者乎。昔有梵僧來自五天。見晉宮闕崇麗。嘆曰。是與兜率內院何異。但彼道力所成。而此直業力耳。予嘗笑之。是安知我此妙力出生太虛容受寰宇。曾何天上人間樓觀之足雲哉。道人棲公愍世迫隘。就其所欲。書大方廣佛華嚴經於方冊中。其輕妙可以一掌置。開編蠕蠕如行蟻。熟視之其衡斜曲直重交反側曲盡其妙。不翅如擘窠大書。觀者闐門嘆未曾有。子欲稱讚是無作之功。普告大眾而說偈言。   我聞尊者龍勝師。應供曾入娑竭海。龍宮微塵妙章句。目所一瞥輙能誦。流於五天及震旦。為熱惱中甘露門。維道人棲出其後。願力猛利思精特。能於方冊紙墨間。書此大經十萬偈。誦於蝸舍巢庵中。瞭然如在龍宮見。觀者種性有差別。愛慕皆生殊異想。要當諦觀一塵中。亦有無邊妙經卷。昔有智人破此塵。十方世界一切說。以名塵故非斷空。而可破故非實有。了此兩字妙法門。亦攝一切契經海。譬如困臥俄頃際。夢中所歷更千載。乃知一念圓古今。真實際中法如是。一塵微妙不可測。當知一一塵亦然。譬如天帝網明珠。珠體瑩然俱照徹。一珠具足諸網珠。一一珠中同徧入。我今以此金剛句。壞滅彼眾下劣想。使悟塵中含此經。奚方冊中乃驚異。咨爾山君河樹神。各各當憶本願力。要當勇猛勤守護。勿令邪念輙蠧侵。毗藍風吹須彌盧。劫火焚燒大千界。為攤此經一切處。使其涼曝各得所。我此現前佛子等。作此觀者名正觀。稽首十方調御師。剎剎塵塵為作證。

  慈氏菩薩旃檀像讚並序

  金陵華藏禪寺慈氏菩薩旃檀像。相好之工妙天下。而神異靈感未易以一二數。居景德寺之後殿。王文公嘗夢像求易居甚切。既覺而忘之。已而復夢理前事。公夢中固留之。像則泣下。起而視之真有淚處。因大驚異。即迎置華藏之大殿。俄景德寺一夕而燼。嗚呼。三災彌綸大千減壞。像豈得久留人間世而痛自嚲免為此兒戲狹劣相耶。是蓋護法諸天以像之靈瑞佑之則然。非菩薩意也。不可以不辨。稽首為之贊曰。   何人寄逸想。遊戲浮漚間。以如幻之力。刻此旃檀像。坐令眾妙相。秀髮千光中。天冠束紺發。銖衣絡華鬘。種種妙莊嚴。成此功德聚。當時億萬眾。感極則悲號。樓觀出談笑。秘護百寶攢。如登睹史天。如集龍華會。嗟乎像教末。羽嘉成百烏。棘生薝蔔林。龍神為悲動。王臣寔外護。異夢非意思。願推明月輪。出此蓬勃煙。願回紫金山。安置清涼處。至今百福相。儼然臨天人。神力吁莫測。拜瞻涕汍瀾。我諦觀十方。寔無心外境。自然離依他。及與徧計執。即今目所見。非有亦非無。如像現鏡中。非鏡亦非面。願入此三昧。識心自然明。於十方國土。而作大佛事。稽首大悲尊。證我如是說。

  第十五祖真贊並序

  迦那提婆尊者為十五祖。傳佛心印。猶以眾生不能信受其言為憂。乃訴於大自在天之像曰。願神賜我使言不虛設。嗟乎。道之難行非獨今也。稽首贊曰。   石彪肉醉。木駒夜嘶。我此三昧。非識情知。應緣而現。不落思惟。是答缽水。以針投之。如仲尼韶。如子期琴。又如蕭何。而識淮陰。無言可寄。無跡可尋。粲然現前。傳之以心。穴像之目。我不慢神。指樹之耳。我知其因。物我如故。所立皆真。隨其妙用。見我全身。稽首真慈。為僧中王。如萬星月。見者清涼。尚以眾生。不信為傷。蓋盲者咎。非光掩藏哉。

  翠岩真和尚真贊

  我方涇渭同流。笑中軟頑滑頭。為君人境俱奪。鬧裏白拈巧偷。如水洗水。相樓打樓。從來脫略無窠臼。接得南泉嗣趙州。

  昭默和尚真贊

  辯如玄沙有邊幅。韻如睦州出風骨。默然而說珠自照。八荒光明寄毛粟。獨立南榮山嶽峻。臨濟欲傾不敢覆。笑橫玉塵氣如春。一堂嚴冷天魔哭。

  空生贊並序

  漳南僧慎修游吳中。得此畫於敗垣破壁間。拂除埃翳。神觀靖深。如從維摩大士得心解脫。時出以示予為之贊曰。   以空寂身。無所依住。而捉杖棃。以靈知心。不在散攝。而玩貝葉。不舍聲色。而證真空。與我日用。能所心同。於一切處。寂入法海。如風行空。無有妨[得-彳]。但脫二執。圓成普會。當慎以修。入此三昧。

  永明和尚畫像讚並序

  永明智覺禪師。乘悲願力示生震旦。傳佛心宗為法檀越。其家名辯才學者依以揚聲議論言句浩如山海。予漁獵於其間餘二十年。至其妙處輙能識之。如鵝王擇乳無有遺余。蓋嘗自忘鄙陋。欲追禪師逸駕為之伴侶。以游十方國土作大佛事。尚未晚也。稽首為之贊曰。   三界種性。有萬妍丑。生順死逆。夢夜想晝。往復無間。聲度垣牖。皆依末那。戲論成就。而末那體。無作無受。譬如空花。實無而有。一念了知。光明通透。我如是見。無有錯謬。是為心宗。祖佛授手。孰振頹綱。秀傑奇茂。稽首永明。月臨星斗。

  永嘉和尚畫像讚並序

  永嘉尊者。初閱維摩經發明心要。欲定宗旨。遂造曹溪印可。於祖師一宿而去。世咸以一宿覺名之。予讀其歌詞。究其履踐。如尺圍鑰合。未嘗不置卷長嘆。想公之為人碩大光明壁立萬仞。而視今之學者寒酸鎖細紛紛蠢蠢。宗教興衰於茲可知矣。為之贊曰。   情根無功。意識無作。現量圓成。見聞知覺。如鏡受燈。光無壞雜。烈火焚燒。河流湍逝。谷風怒號。大地依止。俱無知思。亦復如是。此涅盤門。如鼓塗毒。曹溪撾之。聞者僵仆。以槌授公。萬象驚縮。光明之語。粲如日星。精嚴之行。清如玉冰。唯不傳者。與空相應。我初學道。如握如拳。晚乃覺之。如手安然。有時而用。搏取大千。

  清涼大法眼禪師畫像讚並序

  予元符初至臨川承天寺。寺基宏壯可集萬指。而食堂翛然。殘僧三四輩而已。讀舊碑。知為大法眼禪師開法之故基也。影堂壁間畫像存焉。神宇靖深眉目淵然。而英特之氣不沒。豈荷負大法提挈四生者其表故如是耶。稽首為之贊曰。   非風幡動。非風鈴語。見聞起滅。了無處所。何以明之。俱寂靜故。此光明藏。平等顯露。由本無明。愛欲怪妬。如隔日瘧。痛自遮護。有能了者。即同本悟。索爾隨緣。閒居靜住。一切仍舊。身無染污。為物作則。險崖之句。不可犯干。如大火聚。

  雲門禪師畫像讚並序

  富鄭公家所蓄雲門禪師之像。僧原靜移寫。其本藏於蔣山。大觀三年六月予獲拜觀焉。稽首為之贊曰。   見流滔天。公峙如山。壁立萬仞。捍其狂瀾。可望而卻。不可攬攀。犀顱虎眸。美髯繞頰。雲詞電機。霹靂為舌。邪宗墮傾。魔膽破裂。須臾清明。光風霽月。叢林驢騾。蹴踏龍象。不可系羈。逸氣邁往。我不得濟。大地是浪。忽然現前。清機歷掌。

  玄沙備禪師畫像讚

  根門有功則是心外見法。用處換機則是問時有答。問答交馳。摸索大道。心法對峙。破碎真如。異哉此老。超出兩途。亡僧面前波全露水。猛虎鬚畔光自照珠。衲僧不解。如井覷驢。

  旃檀大悲贊

  予畜四十二臂觀世音菩薩之像。如護目睛。每戴以行道。今以授其友李天輔。為之贊曰。   汝意有言。枯杌作鬼。我心不生。髑髏即水。乃知妄覺。一法成二。湛然圓明。百千一耳。稽首大士。應物而形。隨其大小。如谷答聲。千臂執持。千目觀照。以無心故。受用俱妙。譬如青春。藏於花身。因其枝葉。疎密精神。唯此瑞相。四十二臂。不越徑寸。莊嚴畢備。清淨寶目或慈或威。如欲舉足。華輪承之。碧螺之間。有佛儼容。如焦螟蟲。巢蚊睫中。隱於石間。顯出蚌蛤。以無礙慈。不擇清濁。我觀震旦。種性猛利。由聞慧入。甘露滅地。願加被我。障盡心開。如觀世音。無礙辯才。我說此偈。萬像合掌。何以無礙。敲空作響。

  源禪師贊

  十年積翠侍立。學得眼橫鼻直。平生氣壓叢林。問着左科背聽。一庵深藏霹靂舌。從教萬像自分說。百非四句無處蹲。孤風照人眾星月。

  明白庵銘並序

  予世緣深重夙習羈縻。好論古今治亂是非成敗。交遊多譏呵之。獨陳瑩中曰。於道初不相妨。譬之山川之有煙雲。草木之有華滋。所謂秀媚精進。予心知其戲。然為之不已。大觀元年春結庵於臨川。名曰明白。欲痛自治也。瑩中聞之以偈見寄曰。庵中不着毗耶座。亦許靈山問法人。便謂世間憎愛盡。攢眉出社有誰瞋。於是堤岸輒決。又復袞袞多言。然竟坐此得罪。出九死而僅生。恨識不知微。道不勝習。乃收招魂魄料理初心。為之銘曰。   雷霆發聲。萬國春曉。聞者不言。心得意了。木落霜清。水歸沙在。忽然震驚。聞者駭怪。合妙日用。如春雷霆。背覺塵勞。如冬震驚。萬機俱罷。隨緣放曠。尚無了知。安有倒想。永惟此恩。妍味其旨。一庵收身。以時臥起。語默不昧。絲毫弗差。蒙雜而着。隨孚於嘉。

  延福鍾銘並序

  梁武帝假寶公神力見地獄相。問何以救之。寶公曰。眾生定業不可即滅。唯聞鐘聲其苦暫息耳。武帝於是詔天下佛廟擊鐘當舒徐其聲。欲以佇苦也。宜豐李某與弟某施延福院大鐘。願資延母夫人某氏壽祺且雪夙障。予以謂知所施矣。晉許遜白日仙去。天詔書曰赦汝不事先祖之罪。佳施藥咒水之功。夫施藥咒水脫人於苦者也。唐崔佑甫本貴且壽。以任情煞戮囚系不釋。遂不壽。囚系煞戮置人於苦者也。嗚呼。壽固無象。脫人之苦則增。置人於苦則損。夫鍾之功利博大昭着者也。以之為施。某人罪滅壽延。理有固然者矣。為之銘曰。   眾生大夢營黑業。玲瓏擊撞與開睫。功德之大吾敢喋。願移慈母離障結。如聲度垣即超越。孝哉伯仲但勇逸。依仗佛力等痛切。如取寓物執卷牒。願壽慈母春在頰。如鍾常撞無盡竭。政和甲午夏五月。誰為之銘甘露滅。

  旃檀白衣觀世音像讚並序

  筠州太平寺泗州院僧元鑒所畜觀世音菩薩之像。慈嚴妙麗靈異殊勝。如上天竺所見者。問何自得之。鑒曰。始有客舟載而至。傳數家。家輙禍至滅亡者。皆畏不敢迎。獨吾迎事之而無異焉。予曰。昔廬山文殊師利之像不肯留寒溪。而喜隨遠公歸東林。金陵彌勒像不肯留景德。而見夢於舒王求居華藏。今此像乃獨寓於鑒。是皆與菩薩大有因緣。不然。聖心豈有所擇而避就之耶。為之贊曰。   我聞菩薩昔因地。所供養佛名觀音。從聞思修而悟心。心精遺聞而得道。見聞覺知不可易。譬如西北與東南。而此乃曰聞可遺。令人惘然墮疑網。龍本無耳聞以神。蛇亦無耳聞以眼。牛無耳故聞以鼻。螻蟻無耳聞以身。六根[牙-(必-心)+?]用乃如此。聞不可遺豈理哉。彼於異類昧劣中。而亦精妙不間斷。況我自在慈忍力。無礙解脫獨不然。鼓鍾俱擊聲不同。知其不同是生滅。而二種聲不相參。即是同時寂滅法。稽首淨智功德聚。廣大莊嚴悲願海。憫我心明力不逮。時時種子發現行。如人因酒而發狂。誡飲輙復逢佳醞。願滅顛倒痴暗障。願獲辯才智慧藏。遊戲十方微塵剎。亦施無畏利眾生。凡曰有心能聞者。同入圓通三昧海。

  照默真贊一首

  衲子無處摸索。畫師筆筆畫着。山僧醉眼難憑。付與眾人彈駁。似則打煞靈源。不似幀子燒卻。

  觀音菩薩畫像讚並序

  大觀四年春二月戊子之夕。病比丘慧洪累然臥縲紲之中。夢至一處。庭宇闃然有僧導入密室中。舉燭視壁間有鍾山寶公菩薩之像。意忻然欲得之。而像輙自墮手中。復展視之。則化而為十二面觀音慈嚴之相。心大驚異遂覺。三鼓矣。三月甲辰。南州德逢上人以書來訊。且曰吾以衣缽遣僧詣漣水畫觀世音像至。其莊嚴妙天下之手。慧洪追憶前事。問其遣像之日。乃其得夢之夕。因自感嘆菩薩以大悲等慈哀憐照臨如是昭着。其何恩何德能報之也。唯以筆舌言辭喻海之深夸日之明耳。謹稽首為之贊曰。   稽首淨聖甘露門。無量聖身徧沙界。應諸眾生心所求。譬如春色花萬卉。西方肅煞憂愁地。故住寶陀洛迦山。此方教體在音聞。故稱名者得解脫。一切眾生煞心盛。痴暗不見不發心。故現鷹巢蚌蛤中。亦作畫師畫其像。菩薩豈有種種心。皆其悲願力如是。何人毫端寄逸想。幻出百福莊嚴身。屹然欲動千光集。譬如將回紫金山。湛然欲瞬眾好生。譬如欲拆青蓮華。蠻奴水王來獻誠。想見細雨天花落。眾生五濁熱惱中。色慾愛見所熏煮。忽然睹此寶月相。一切毛孔皆清涼。成此不思議功德。皆因上人心所獻。願我早熏知見香。願我恆被慈忍服。願魔障山速崩裂。願大智慧常現前。心精遺聞證圓通。自然靜極光通達。我當定如觀世音。一切眾生願如我。

  甘露滅齋銘並序

  政和四年春予還自海外。過衡岳謁方廣譽禪師。館於靈源閭之下。因名其居曰甘露滅。道人法太請曉其說。予曰。三祖北齊天平二年得法於少林。隱於皖公。終身不言姓氏。老安隋文帝開皇七年括天下私度僧尼驗勘。安曰。本無名。遂遁於嵩山。二大老厭名跡之累。而精一其道蓋如此。予寔慕之。乃為之銘曰。   吾聞甘露。食之長生。而寂滅法。乃有此名。寂滅而生。穀神不死。唯佛老君。其意謂此。我本超放。憂患纏之。今知脫矣。鬚髮伽棃。安遁嵩少。粲逃潛霍。是故覺范。老于衡岳。山失孤峻。玉忘無瑕。當令舌本。吐青蓮華。

  漁父六首   萬回

  玉帶雲袍童頂露。一生笑傲知何故。萬里回來方旦暮。休疑慮。大千捻在毫端聚。不解犂田分畝步。卻能對客鳴華鼓。忽共老安相耳語。還推去。莫來攔我球門路。

  藥山

  野鶴神情雲格調。逼人氣韻霜天曉。松下殘經看未了。當斜照。蒼煙風撼流泉繞。閨合珍奇徒照耀。光無滲漏方靈妙。活計現成誰管紹。孤峰表。一聲月下聞清嘯。

  寶公

  來往獨龍崗下路。杖頭落索閒家具。後事前觀如目睹。非讖語。須知一念無今古。長笑老蕭多病苦。笑中與藥皆狼虎。蠟炬一枝非囑付。聊戲汝。熱來脫卻娘生袴。

  亮公

  講處天花隨玉塵。波心月在那能取。旁舍老師偷指注。回頭覷。虛空特地能言語。歸對學徒重自訴。從前見解都欺汝。隔岸有山橫暮雨。翻然去。千岩萬壑無尋處。

  香嚴

  畫餅充飢人笑汝。一庵歸掃南陽塢。擊竹作聲方惺悟。徐回顧。本來面目無藏處。卻望溈山敷坐具。老師頭角渾呈露。珍重此恩逾父母。須薦取。堂堂密密聲前句。

  丹霞

  不怕石頭行路滑。歸來那受駒兒踏。言下百骸俱潑撒。無剩法。靈然晝夜光通達。古寺天寒還惡發。夜將木佛齊燒殺。炙背橫眠真快活。憨抹撻。從教院主無鬚髮。

  新編林間後錄(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