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柯汀遺稿/卷九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八 柯汀遺稿
卷九
作者:趙鎭寬
1847年
卷十

易問上

[編輯]

易問自序

[編輯]

夫易莫尙於先天。文王曷爲變後天哉。天地之生久矣。風氣所邅。萬象隨之。微後天。吾知先天之用。幾乎息矣。號卦之數八。其變七。爲配爲流爲倒爲像爲互爲動爲環。纔變乎先天。卽後天也。於流行也而文王取之以序序卦。於互體也而孔子取之以序雜卦。二者同出於後天而序不同者。其取象擬數不同也。是以作易之序。序先之。辭次之。義次之。吉凶最後焉。然則姬孔之易。豈出於二序之外哉。竊謂先天之體。從中而起。後天爲用。循環而復。中起者以卦重卦。成於六十有四。循環者以爻演卦。極於三百八十有四。知此則知流行之象矣。卦有反對。先天所倒。倒者非他。參伍以變。知此則知方圖之變矣。圖之旣變。序雜生焉。序卦者錯綜區分。其方如劃井。雜卦者中爻相聯。其曲如中矩。凡此皆取象之不同也。天地之數。不出乎蓍。方圓之體。各有其紀。絡以扐揲之策。則序卦當爻。雜卦當期。究其積周之實。則序卦全八。雜卦去四。此則出於大衍者也。懸兩曜而驗六卦之象。重之爲直日之本。祖八卦而別二天之數。衍之爲推策之原。此則出於曆數者也。是以序卦之數十之。當二篇之策。雜卦之策十有二之。當一元之率。凡此皆擬數之不同也。以是配氣而四時序。以是體物而萬品遂。以是究天人之奧。探性命之微。察古今之變。蓋無往而不相準。是則姬孔之旨。又未始不同也。其在乎人。神而明之。默而成之。硏於義窮於理至於命。然後易不在書而在乎人。又豈象數之所得囿哉。卲子有言曰林下二十年。可以學數。予自爲僇人。屛居探索蓋久矣。卒無得焉。卲子其欺予哉。蠡海管天。無所於質。設爲疑辭。名曰易問。蓋欲就正於後天之學者。非敢有呈堯夫待子雲之意也。覽者恕之。歲在玄枵月在復日在益。柯汀幽士自序。

南山豐豐。其下種豆。瀼水東流。爰得樂土。越予降戌。月宿小微。雕玉爲瑱。金耳有煒。二十而冠。利見之吉。胡爲短衣。棲彼空谷。心焉有失。慕君如惄。孶孶終日。庶免昏德。

太極問

[編輯]

易有太極。太極無而無不有。太一肇分。陰陽立矣。河洛中虛。五行列矣。去一乎大衍。中起乎先天。策數行而卦象著焉。人心惟虛。乃湛然中處。準乎天地而參且一。立人極焉。易在其中矣。眞精感化象乎蓍。形氣構合體乎畫。稟其秀而靈焉者。卦之善物也。形也者卦之方也。神也者蓍之圓也。五性迭感。剛柔變矣。善惡羣分。吉凶生矣。立中正者存乎位。體仁義者觀乎爻。主乎靜者乃利貞也。夫易一聖人也。天地鬼神。莫昭乎易。故其德合焉。君子惕若修之吉。小人反是凶。周氏之易。其庶幾乎。

龜山圖半白半黑。雙湖去坎離。以六卦爲圖。章氏潢,來氏知德圖並下同。

昔楊龜山,胡雙湖其易主程朱。而章氏,來氏則渺然晩出。以象自鳴。其學雖不同。其爲圖蓋彷彿焉。易曰殊道同歸非耶。○夫主宰之謂理。流行之謂氣。著見之謂象。待對之謂數。是圖也。盈朒配乎日月。變通合乎四時。消長體乎卦象。位數協乎河圖。雖欲勿取。姬孔其舍諸。

合濂溪與章氏兩圖。象弦望。六卦之坎離在中。見下雜卦圖。

退溪李先生名滉配聖廡。著啓蒙附註。序鄭秋巒名之雲之天命圖。卽此圖也。或疑其歧於濂圖。先生曰彼主待對。故包客在主中。此主流行。故當時者在內。成功者處外。其實一也。竊謂濂圖象坎離。章圖象六卦。六卦匡郭。坎離運轂。合內外之道也歟。坎離氣之體。六卦氣之節度。

聖人之作易也。旣畫奇耦焉。繼之以方圓之圖。天下之象。不可勝變也。旣則河洛焉。申之以大衍之法。天下之數。不可勝紀也。設卦立爻。觀象倚數。又本之以一太極。於是乎天下之理盡之歟。

太極者有無之極也。蓍之掛一。著於有形。畫之兩儀。本於無形。有物則太極在物之中。無物則在物之先。故太極不言象。包有無而言之歟。○鮮于遯庵名浹箕子之後。著大易理象。雲易之無極。無形之極也。範之有極。有形之極也。易範均出於太極。亦有有無之分歟。

易於太極。不曰一太極生兩儀。而曰是生兩儀。聖人下一是字。與儀生象象生卦。書法不同。故曰太極。不言數。其言數始於邵子。所謂一生二也。陰陽固二矣。太極非可以一言也。晦翁所謂先天不如太極之精。正指是歟。

太極不言象不言數。疑於無亦不言無。自濂翁而立其象。自邵子而擬其數。雖然濂翁之圖。非圖太極也。圖陰陽也。邵子亦曰一者數而非數。豈眞以太極爲有象有數乎。有老氏出。始言無極。而後之則有濂翁。濂翁果近於老乎。晦齋李先生名彥迪配聖廡。曰老氏之言有無。有無爲二。濂翁之言有無。有無爲一。媺哉言乎。雖謂通書之素臣可歟。

太極爲心。中虛理也。郛郭其氣也。是故滿腔子是道心。其發也。乃理發而氣乘之。其有人心之別。由其感於形氣之私也。雖其感於形氣。而其發也亦四端而已。疾病之知痛仁也。癰疽之思決義也。飢欲食渴欲飮。好色富貴。凡屬七情者。莫非性也。惟發於私者。易失乎正。故謂之危耳。陰陽同出於太極。謂陰易流於惡則可。謂陰元是惡則不可。人道之別。其不猶是歟。○五氣之賦於人。聖全而凡偏。金之偏也。剛者肖乾。柔者肖兌。木之偏也。陽則象震。陰則象巽。聖人之敎。如弓人然。揉其剛矯其柔。和其陽調其陰。以成其中正之體。中正者太極之妙乎。○延平雲太極動而生陽。做已發看不得。夫陰陽未生之前。誠未發也。陰陽之旣生。均爲已發。已發矣。陽爲水爲木。陰爲火爲金。其於人也。陽之屬喜樂也。陰之屬哀怒也。李先生之難言之何也。爲其嫌於以未發屬之靜歟。不然又何雲就人身上推尋。不於已發未發處看。何緣知之云乎。

太極之爲象也。混沖漠超聲臭。惟無人慾者。庶幾知之。其數至虛。體物不遺。惟敦乎仁者。可以由之。其體則非陰陽。非離陰陽。非心與理一。孰得以體之哉。

河洛問

[編輯]

河圖圓而左。洛書方而右。本乎生者天道也。受其剋者地道也。其於交也。西南易而奇耦類從。東北不相易。生成各合。所以成變化也。天地交而品物章。君臣交而民國乂。夫婦交而家道成。交之義大矣哉。

圖書之變。由乎二五。二五者陰陽之階也。是故同體之繼。用二損益焉。配體之承。以五加減焉。其襲乎中者。所差二其五焉。奇與奇耦與耦。同體也。間二而得。一與六二與七。配體也。隔五而合。陰陽二也。五行五也。故天地之數。二其五行。六爻之義。二五居中也乎。○朱子論四象。嚴乎部分。太陽一九兌乾。太陰四六艮坤。少陰二八震離。少陽三七巽坎。故於河圖之析合。分裂圖位。從乎卦數。玉齋論四象。主乎互宅。太陽四九兌乾。太陰一六艮坤。少陰三八震離。少陽二七巽坎。故交易卦數。合乎圖位。其義各通。退溪曰朱說攙越位次。然卦數自然。胡說簡易齊整。但卦例可疑。尹圃巖名鳳朝官大提學。著學易淺見。曰退溪主苑洛子而非玉齋。故其言如此雲。希夷易龍圖曰二四爲孤陰。七九爲寡陽。生數爲陽。一三以五爲中。二與四無中。成數爲陰。六八以十爲中。七與九亦無中。皆無中數故相易。相易故兌四巽二。乾九坎七。反本位焉。然則玉齋之言。亦有自歟。

希夷卦數。依之洛書。乾坎兌巽其數合焉。坤與艮震與離相易然後合。在圖則西南牽其朋而相易。在書則東南自其類而相換。經緯之義。斯可見歟。

河圖生成之數。卽內外之分也。遲齋金氏名焌。著傳義後錄。曰生數爲貞。成數爲悔。其近之歟。

河圖包一方一圓。天數退六。以二十五。退六爲十九而成圓。○凡圓以六變。初圍六。再圍十二。幷心爲十九。地數進六。以三十。進六爲三十六而成方。天地之交也。圓去一方去四。方圓之心合而虛五。是爲大衍。人之用也。其數兼乎方圓。皆去一七七爲方。亦爲圓。而用四十九。於斯掛一。亦虛中也。其見三極之心乎。○人稟河圖之數。十月而生。是故其指體五體及手足指應天數。五官之用耳審五聲。目卞五色。鼻嗅五臭。心有五性。惟口知五味。又出五音。應地數。天數以形著。地數以神用者。天地之交也。惟心中虛。象圖之五。虛其心。所以配大衍也。通之以九竅。所以配全卦也。惟禽魚亦然。惟草木亦然。草有蓍魚有龜。人且假其靈而不知身之靈於物。反身而誠。德莫神焉。旅軒張氏名顯光諡文康。著易學圖說。曰聖人心眼。不待圖書。只就人物已著之象。其理自明。正謂是歟。

洛書之數。陽以七逆。七其北一。爲西之七。又七之爲南之四十九。又七之爲東之三百四十三。又七之爲北之二千四百一。陰以八順。八其西南之二。爲西北之十六。又八之爲東北之一百二十八。又八之爲東南之一千二十四。又八之爲西南之八千一百九十二。其衍也當十全蓍之掛扐焉。十全扐當二篇之策。十全掛爲六百四十。幷詳下大衍問。謂之蓍之祖。不亦宜乎。

書之數原於一而究於九。先王以之。稱物平施。於是乎九疇敍彝倫。九思通神明。九容理形氣。九德施家邦。九經治天下。其所以行之者一歟。○惟天下至誠。爲能行其數。行其數則能正其名。正其名則能盡其分。盡其分則可以幽贊天地之化。幽贊天地之化則可以與洛書參矣。

圖之數五十五。書之數四十五。河洛之合凡一百。先天之卦六十四。後天之卦三十六。羲文之合亦一百。百而去一。大衍之體用也。中而五十曰大衍。大衍之去河洛。二天也。均其數。界之洛陽乎。○蓍用七。故七其河圖。應爻數。卦用八。故八其洛書。應策數。聖人之則河洛。此其畧歟。蓍數圓故去心一。

河圖虛中。洛書中實。中實者信也。在易爲無妄。虛中者誠也。在易爲中孚。誠信存乎中爲德行。彰於外爲事業。斯之謂體天地之數者歟。

河洛者天地之心法也。書之體實。所以貞靜也。圖之用虛。所以貞動也。靜則本立。動則成物。道之本末精粗。固兼該之歟。

生生之謂河圖。故父子主恩。洛書相剋。乃君臣之義也。文王因圖以作易。其無憂者乎。箕子因書以敍範。其罔僕者乎。德豐李氏曰名純。一蠧鄭先生汝昌門人。著皇極洪範內篇補解。文王箕子同一道也。河圖洛書同一理也。得之矣。○禮樂原於河圖。而洛書應刑政。夫樂爲陽而禮主乎陰。猶圖雖相生而其對照者剋也。刑爲義而政貴乎仁。猶書雖相剋而其對照者生也。○天以生物爲體。而其用在乎剋。猶仁政不能去兵刑。亦生之之道也。春無淒風。暑無苦雨。天道之措刑也。秋不行春令。冬不行夏令。王政之去殺也。乃若所剋則有之。勾萌達矣。耒耜以墾之。風霜隕矣。斧斤以加之。此乃參贊裁成之妙歟。

箕子之東封也。設八條之敎。八條也者。班志所載。蓋倣三章法爲說。何所據也。彼誠漢人也。於高祖約法耳熟焉。謂箕子初政。同一揆歟。洪範之三八政。其六曰司寇。如三章法。卽司寇之掌。而八政之一條。箕子於吾身行其政。擧一而廢七可乎。故人於藤子姓崔名致白。明於易。雲八條者八政也。不易之論也。眉叟許氏名穆官右議政。曰箕子正經界行八政。亦以八條爲八政也歟。○人知禹之敍九疇而不知九功大禹謨九功。卽六府三事。卽九疇也。知箕子之敷八條而不知八政卽八條也。自夫白馬渡遼。而洛書之道東矣。詩不雲豐水東注。維禹之績乎。

七變問

[編輯]

易變也。變易莫大乎先後天。先天立而七象每一卦七變。故易之變有七象。七變如下爻變。中爻變。上爻變。上下變。中上變。中下變。三爻變。合七變。其一本卦不變。○七象如三爻變者其象爲配。上下變者其象爲倒之類。變。變而後成易。易其後天乎。

一曰生。橫圖之序也。二曰配。圓圖之衝也。三曰流。流行之位也。朱邵說已詳矣。四曰倒。何謂也。繫辭曰參伍以變。遂成天地之文。朱子謂揲蓍之法。夫蓍之用。亦卦之變也。凡卦之互對者不易。反對者相易。相易則其歷位也。逆三者順五。如兌倒爲巽。其歷位者逆三而順五。順三者逆五。如艮倒爲震。其歷位者順三而逆五。參伍之變卽倒也。是曰反對。序卦成焉。天地之文。不在玆乎。五曰像。何謂也。繫辭曰錯綜其數。遂定天下之象。是以乾四而巽。二而離。一而兌。象坤之三女。坤四而震。二而坎。一而艮。象乾之三子。其數相交。如繡錯而絲綜。天下之象。由是定焉。說卦之序也。雖曰減一倍法可歟。六曰動。何謂也。謂變爻也。其法衰分減焉。凡卦之數八。半之爲首衰。遞半之。如乾四而巽。二而離。一而兌。一爻動也。加外餘首衰所餘亦四。○如乾首衰四而得巽。巽加外餘之半。二爲艮爲再衰。一而坎。二而離。之半爲再衰。二爻動也。推之三爻。推之重卦盡然。或曰斯亦會通之象。其然乎。七曰互。謂中爻也。其說亦久矣。互卦之於橫圖也。乾加乾。兌左次。差之之震而得艮坤焉。坤加坤。艮右次。差之之巽而得兌乾焉。如乾倍下體爲二乾。以乾兌加乎上爲乾夬。如坤倍下體爲二坤。以坤艮加乎上爲坤剝之類。其象若魚鱗焉。爲卦凡一十有六。斯非互卦之母乎。見下互體問。八曰環變。何謂也。謂升降也。離爲巽爲兌。坎爲震爲艮。升降皆如之。乾坤純而不變。斯四者其卦變之祖乎。

夫卦一而已矣。化而裁之存乎變。是故豎看爲生卦。對看爲配卦。出乎伏羲。倒看爲反對。交看爲流行爲卦象。自乎文王。橫看爲動爻。由乎周公。從中看爲互體。循環看爲卦變。備於孔子矣乎。○伏羲之畫。無爲也。文王之卦。安行也。周公之爻。善處乎變。孔氏之翼。不踰矩。易有聖人之道四焉者。殆爲是歟。○伏羲之畫。元氣也。仲尼以之。文王之卦。三十六具體而微。顔閔庶幾焉。若夫七象之變。各得其一體。子夏子遊子張諸子所學而未能者乎。

卦之爲物。天地之影也。是故天道資始。體之爲生卦。萬物之所生也。地道順承。故象之爲配卦。太陽日一周天。故象之爲流卦。流也者周流也。月體反對。爲上弦爲下弦。故象之爲倒卦。奮爲雷故象之爲動卦。澤以蓄洩於中。故象之爲互卦。互也者從中而衍也。環變之體升降。取象乎山。像卦之數進退。取象乎風。七象之變。乃造化之傳法也歟。

洋洋乎卦蓍之間。謂之鬼神。鬼神之妙著於物。是故聚其精。爲卦之形。遊其魂。爲卦之變。原其始。爲卦之生。反其終。爲卦之倒。聚散同一氣也。始終同一卦也。是故花潭徐氏名敬德謚文康。著原理氣先天解等編。曰氣有聚散而無有無。不其然乎。

太極性之本。先天心之體。乃若其情則爲七變。其用雖不同。非卦之賦性爾殊也。才氣之不齊也。彼子雲之易不知性。焉知玄哉。○先天七變。理同而氣異。是故四端七情。情同而名異。或謂理之發。或謂氣之用。若是則情之發。疑於二本乎。而栗谷李先生名珥配聖廡。曰發之者氣也。所以發者理也。此之謂一本。譬如城門然。千蹊萬逕。咸通於四門。豈由他塗哉。○舜之友象。惻隱之充也。至其憂亦憂喜亦喜。是情也。臯陶之象刑。羞惡之充也。至其哀矜而勿喜。亦情也。四端爲經。七情爲緯。猶八卦之於七象也。由是錯綜。萬化生生。是故朱子以四端分屬七情。又曰七情自於四端橫貫了。非經緯之謂歟。○道心爲四端。人心爲七情。然而好賢好色。惡惡惡臭。其爲情一也。赤子入井。蜂蠆螫手。惻隱之發一也。蓋太極性也。兩儀猶健順也。四象猶四端也。四端各具人與道。猶八卦也。八卦各七變。猶四端之貫人道包七情也。是所謂感而遂通者耶。

二天問

[編輯]

羲文之卦。位置異焉。邵子稱先後天。特強名焉耳。分之則其理合。合之則體用殊。奚謂體。生成者數也。奚謂用。流行者氣也。數原於一。一者天也。其以乾爲統者乎。氣主乎生。生者春也。其以震爲首者乎。天之大德曰生。繼其志者惟震乎。

後天之變。資於先天。一曰方交。天地中易生坎離。水火上下易生震兌。澤雷上下兩易生巽艮。風山中上及中下兩易生乾坤。已上盤澗董氏之言。其爲體也。緯三經一。律天度耶。一升一降。流倒皆一倒一豎。配日月耶。貴和賤淫。四正一交。四隅兩交。四正配體相承。四隅同體相繼。襲禮樂耶。二曰二五。凡卦之生。肖乎圖書。圖書之變。由乎二五。是故卦於二天也。坎離艮巽歷二而變。乾坤與兌歷五而變。惟震爲首。其變兼二五。夫河洛中交。其數倍差。震其象之乎。三曰繼體。於流行之序。肩比而配合者。惟震巽爲然。故曰帝出乎震。齊乎巽。齊亦齊體之象歟。震交於巽。生離坤兌焉。巽交於震。生乾坎艮焉。其三索若乾坤焉。震巽者男女之長也。克紹父母。其猶文王乎。文王纘王季之緖。太姒嗣太妊之德。則百斯男。化被二南。蓋取諸震巽乎。

伏羲以乾爲首者。統於天也。文王以震爲主者。主乎寅也。歸藏連山以坤艮爲始者。本乎質也。三正迭用。斯其類也歟。

二天變化而道義生焉。夫子以前先天也。以後後天也。後天者。效法而已矣乎。

震生獸類。兌生羽族。巽生根荄之品。艮生枝榦之屬。邵子之言也。人惟最靈。受天地之中。稟陰陽之正。四正是也。先天爲性。故人正而物偏。四正居正。四維居偏。後天爲情。故人與獸同有此知覺。坎離居正。震兌亦居正。而植物之頑然。與金土均。艮巽居偏。乾坤亦居偏。雖然坎離中交。故其氣通。震兌偏交。故其氣局。人可不知其貴於物耶。

釋氏主心。丹家主氣。主心者疑乎先天。主氣者疑乎後天。然而寂滅之敎。以太極爲虛器而不能生八卦矣。修鍊之術。以造化爲磨驢而非復生生之易矣。烏足與語於盡性盡命之域哉。

顔淵克己復禮。乾道也。仲弓居敬而行簡。坤道也。乾道變化。在易爲先天。坤道順承。在易爲後天。先天後天。合而成易。是故惟敬與禮配以適道焉。有不居敬而能復禮者乎。

後天之位。陽剛處北。陰柔處南。故天下之地勢。北多山南多水。民生於其間者鍾之。故南人文北人愨。南方富北方壽。冀雍多男。荊楊多女。是故治天下者。因地而制治。聚財於南。收兵於北。荊楊之化。不可施於函秦。此陰陽之大分也。惟震居東而齊魯質弱。兌居西而函秦稟強。大抵陰陽言乎體則陽柔陰剛。言乎用則陽剛陰柔。言乎變則陽極生陰。陰極生陽。是故秦強魯弱。仁暴之象也。南柔北剛。冬夏之變歟。

乾以統之。冢宰象之。坤以養之。司徒倣之。離以助之。宗伯效之。坎以通之。司空同之。取威於震。司馬之似。而兵不可不弭。故其反爲艮。艮止也。取伏於巽。司寇之法。而刑不可不恤。故其反爲兌。兌悅也。六職環布而天下理。蓋取諸先天也歟。○箕範八政。食貨居先。周官六典。冢宰爲首。理財主乎坤。歸藏之體也。用人統乎乾。姬易之序也。斯二者乃大學平天下之術。曾子亦善用易歟。

倒卦問見下先變問。

[編輯]

像卦問

[編輯]

乾☰坤☷震☳巽☴坎☵離☲艮☶兌☱。右說卦卦象之序。繫辭曰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象莫備於人。乾坤相錯。是稱父母。六卦相綜。男從父女從母。先天橫圖。乃減一倍法也。乾爲馬故三子皆稱馬。取象乎綜。坎爲耳故離爲目。取象乎錯也。引而伸之。錯綜迭用。象在其中矣乎。聖人立象以盡意。繫辭以盡言。像物以擬其形容。倚數以成其變化。然後天下之爲象者定。故邵子曰意言象數。猶元亨利貞。又曰象數筌蹄也。意言魚兎也。妙哉言乎。○凡卦之體之性之材之變。皆意象也。其愛惡相攻。遠近相取。情僞相感。言以顯象以著數以明。乃以意逆志也歟。○辭之不假象數者言象也。係乎卦者。孰非辭也。而元亨利貞爲綱。斷之占者。孰非言也。而吉凶悔吝爲大歟。

象之擬諸物者像象也。來氏之集諸說頗悉。蓋以五象爲體。行之以四變。五象一曰情象。如乾之龍。取乾道變化也。咸之感。取男女之感少爲甚。蓋本乎乾健坤順之意歟。二曰形象。如剝之宅廬。爲其似也。蓋本乎鼎象鼎。小過象飛鳥歟。三曰體象。如頤益中虛似離。故言龜。朱子亦云大壯似兌。有羊象。其說久矣。四曰受象。如乾爲馬。坎受乾一畫故言馬。坤爲牛。離受坤中爻故亦言牛。蓋本乎三索之象歟。五曰因象。如革五言虎上言豹。鼎五言金上言玉。蓋本乎初擬卒終之義歟。其四變。曰錯曰綜曰動爻曰中爻。中爻之象古也。動爻如漸之三。三爲夫坎爲孕。惟變也。故爲夫往不復。婦孕不育。歸妹之四。離日坎月期之象。惟變也。故爲愆期。其於錯也。曰履下革上。兌錯艮。故幷言虎。艮三薰心。其互爲坎。坎奚薰焉。乃離火之錯也。其於綜也。曰損五乃益二。夬四乃姤三。故並言龜言臀言說。古人已言之。來氏之求之。輒輾轉三四。亦固矣哉。○林湖朴氏名守儉。尤庵宋先生時烈門人。著絶韋餘篇。之說易也。凡一字一義。皆傅之象。如彖斷一卦。象爲六爻之象。其亦大東之矣。鮮來知德字也歟。○智阜崔氏名宣。著易象補遺。之易。其取象也。或以三畫。或以六畫。或以爻之陰陽。或以卦位卦序。或以爻位爻序。或以卦體。或以卦變。其例固悉矣。獨不言取捨之方何也。是固不可以言傳者耶。

數象非一。有言生卦之序者。乾一兌二。晉之三接。上戴離也。萃之一握。下伏乾也。有言四象之位者。河圖陰陽老少之位。震二乘剛故曰九陵。九陽爻也。有言五行之數者。損益之十朋。取坤土成數也。震言百者。重坤之變也。巽爲三倍。巽爲木也。有言爻位者。乾之六龍。震復之七日是也。有言動爻者。訟之二曰三百戶。以訟變否。爻之相去橫圖之序。非二百九十四乎。

聖人憂禮義之不明也。以爲操空言化天下。不如著之事物之深切著明也。故設爲象數以敎之。乃所以明禮義也。太極生生。父子親矣。乾尊坤卑。君臣嚴矣。陽奇陰耦。男女別矣。是故象數者。人事而已矣歟。○動作威儀。象之敎也。節文隆殺。數之敎也。徒象失之僞。徒數失之離。苟非其德。象數不凝焉歟。○詩以示其象。禮以明其數。春秋以斷其吉凶。知斯三者。則知所以讀易。知所以讀易。則知所以治天下國家矣乎。○義之所不可。象不之擬也。時之所不宜。數不之紀也。適於義爲性。協於時爲命。易之爲貴。順乎性命之正也夫。○易之法如樂譜然。雖有五聲。不以六律。不能成大樂。雖有七象。不以九數。不能成大易。月沙李氏名廷龜官領議政。曰天地有自然之氣。氣以成聲。聲以成律。象數亦然。聲音之道。與易通乎。

卦氣亦象也。其說出漢孟氏。曰易本於氣。明之以人事。其法有三。一曰節氣。復之象曰至日閉關。其象倣先天圖。邵子稱子之半是也。二曰時氣。說卦曰兌正秋也。其象倣後天圖。三曰月氣。觀之倒爲臨。觀爲八月。故於臨言之。其象亦倣先天圖。而其位置疎密不齊。周謨疑之見啓蒙善矣。夫陰陽初生。其氣微。歷十六卦而協一月。及其氣漸盛。次歷八卦次四卦次二卦次一卦。皆減一倍也。蓋伏羲之卦。加倍而生出。故其數齊。文王之卦。減倍而錯綜。故其數不齊。世皆稱易之體爲加倍。而不知其用在乎減倍。是故先天後天。理同而氣異。以不合爲合歟。

易以下京氏卦。直以爻配日。自分至之首。坎離震兌用事。皆得八十分日之七十三。頤晉井大畜皆五日十四分。餘皆六日七分。朱子曰季通雲康節亦用六日七分。長於占災眚吉凶。而一行猶非之曰減七十三分。屬之四正。其說不經。故大衍曆。自冬至中孚用事。而坎離震兌則二十四氣次主一爻。均之爲去四之法歟。○魏伯陽火候。於一月有一卦配者。乾六爻也。配六卦者。八卦去坎離也。配十二卦者。月氣也。配六十卦者。朔朝屯暮蒙晦朝旣濟暮未濟。易之序也。朱子說盡矣。○邵子易數。十二與三十以次相乘。起於乾一夬十二。至坤當無極之數。是爲元會運世。其於分數也。乾爲一分。其五爻爲大有。當三百六十。次小畜履同人姤。以次相乘。蓋與元會之法。象異而數同。若此類。皆卦氣也歟。○古人之用易。其法多門。曷之從乎。在用之以方。夫卦者象也。以象配氣。斯之謂器象。而配之存乎變。非卦有氣。卽卦配氣。是故卦之位不相襲。而並行不悖。氣之跡不相踐。而殊道同歸。會而通則和應如塤箎。執乎一則背戾如矛盾。不相通。非易也歟。

動爻問

[編輯]

卦之變。卽爻之動也。動有多寡。故衰法生。位有卑高。如等是單變之卦。或從初爻而變。或從二爻而變。故曰位有卑高。故折法起。雜乎盤錯之中。而條理齊整。其剸理之才歟。○單爻變一衰六卦。變爻之數。詳見於啓蒙圖。自三十二而遞折之。兩爻變五衰十五卦。於三十二。加外餘亦三十二之半爲首衰。又通減首衰之半二十四爲再衰。餘倣此。○三爻變十衰二十卦。四爻變同兩變。五爻變同單變。六爻變乃對望也。○凡數到窮處必返。而數之窮則返本。是謂通歟。

動爻乃自然之數。在訟二曰三百戶。訟二變否。厥爻相間。非二百九十四乎。在離三曰大耋。八十曰耋。離三變噬嗑。奇耦相間。非七十九乎。

動爻之數。糾轕紛糅。而其中井井如也。未有周不䂓折不矩者。是之謂動而中禮。四勿之顔氏其庶幾乎。○心不正焉。其動皆妄也。非妄之動。中節之發。皆生乎靜。靜而後能安。是故卦之變各六十四。皆本於一。一不動。其主靜之學歟。○動爻之數。易中之律令也。其行之者神也。先王之制治也。科條固燦然矣。其所以操之者則道也。是故治衆如寡。御煩如簡。行其所無事也。徒欲以法律把持之。天下動物也。如鹿豕然。擾而治之。必至於亂。不然商君之墾令。弘羊之榷稅。趙贊之間架。惠卿之首實。夫豈條例之不密哉。

互體問於先天方圓圖取之。見下不別立圖。○方圖則以四相聚。圓圖則左右對望。是互卦也。

[編輯]

互卦之生也。四生十六。十六生六十四。猶祖子孫焉。曰乾夬姤大過出於乾。曰坤復剝頤出於坤。曰未濟歸妹睽解出於旣濟。曰旣濟家人漸蹇出於未濟。是故乾坤二濟爲大父母。是生十六互母。互母又生六十四子。於其三世。可以觀德。乾坤之就子。本身處四子中孝子之養也。二濟之易子。旣濟入未濟子。未濟入旣濟子。嚴師之敎也。其餘皆母隱子見者。離親以事君也。生三事一。此其象乎。

金晴川名時準。陶庵李先生縡門人。著卦翼。之易。以互母較子。其爻之變一百八十八。是釋彖傳。亦自成一家言歟。○尹圃巖曰互體於乾坤旣濟未濟。見序卦終始。得之歟。

人爻之衍三畫則二五爲人。六畫則三四爲人。是故自二至五。幷稱人爻。謂之互。是則人用富於天地也。人之生也。受氣於天地於父母。而惟父母爲近。天之播性。非堯豐蹠歉而聖狂殊。由乎其人。人爻疊於用而天地讓其能。可不惕哉。

爲天地立心曰人爻。其體謂之中。其用謂之和。其德謂之仁且智。仁者安土。智者樂天。安土故能載物。樂天故能覆物。天地所以成其功者。賴有是耳。牧隱李氏名穡。高麗韓山伯。曰心之用甚大。經綸天地而有餘力。非中爻之謂也歟。

環卦問

[編輯]

卦也者活物也。不凝滯於物而與時推移。故其畫相升降焉。如拔泰之初。加乎上爲損。故其彖曰損下益上。退否之上。返乎初爲益。故其彖曰損上益下。夫天地之氣。一升一降。五運行焉。四時成焉。象之者其卦變乎。

乾離各六變。至於坤坎。是爲十四變母。母卦升降皆六。惟乾坤不變。所以立天地之大經也。旣未相包。文弛而武張也。坎離包三子。六職之分也。餘九卦各包六子。衆目張也。知此義者。治國其如示諸掌乎。

卦變之說。如聚訟焉。惟各取主爻而已矣。主在乎貞。曰下曰來。在初者降。在二三則升。其在乎悔。曰上曰往。在二三則升。在四五則降。升降迭錯。其義乃著。是以君子之行不同也。或出或處。或遠或近。或遲或速。要之主乎善而已。善也者主爻之謂歟。

君子之學。莫要乎主一。是故蒞祭主乎嚴。臨喪主乎戚。行禮主乎恭。此之謂敬。徹上徹下。皆是道也。其有得乎主爻之象歟。

管仲鏤簋而朱絃。晏平仲豚肩不掩豆。僭也難爲上。偪也難爲下。不僭不偪。烏乎宜乎。惟義之主歟。

始作卦變者。其知禮乎。昏以別嫌。故配卦處比宮。祭以報本。故同體爲倒卦。喪無二孤。服不二斬。故尊歸主爻。始冠則繢緌靑纓。三加則周冕殷冔夏收。其文代有損益。而惟再加素積。三王共之。故中爻不變。優優大哉。禮在玆乎。

先變問

[編輯]

序雜奚序也。象數之合也。先天方圖。象之所兆。及圖之變。象乃大彰。象旣彰矣。數以紀之。故曰象而後有數。微矣哉。○邵子曰八卦不易者四。反易者二。重卦不易者八。反易者二十八。反易也者非他。卽參伍以變也。於生出之序。震易艮兌易巽是也。其於方圖也。貞悔之變各半之然後不易。八卦斜界乎其中。自乾坤夾爲反對。如夬姤夾乾。剝復夾坤之類。自否泰夾爲交對。如大畜升夾泰。無妄萃夾否之類。二五錯方。是爲中爻。如姤夬大過乾四卦。中爻相同而積二爲方。如大畜升泰蠱四卦。中爻相同而積五爲方。姬序孔雜。在其中歟。○君臣夫婦。一箇易而已矣。天高地下。彝常定矣。陽降陰躋。氣機交矣。四正不變。禮之經也。四維相易。義之權也。體用同源。常變相錯。齊治之術。盡在斯歟。○先天之變。卽流行之左右旋也。見下後天圖。左旋看則巽兌相易。右旋看則震艮相易。是故君子之爲政。依乎古而酌於今。以成一變之功。苟或騁其私智。變亂舊章。甚則爲衛鞅。不甚則爲鼂錯。或執泥陳跡。不達時變。是又房琯之車戰。王荊公方正學之周官。亦何補於僨敗哉。

右先天之變。

月卦之在圖也。其序圓者左旋。方者右旋。動者象天。靜者象地。是故日月生於東而沒於西。山川起於西北。歸於東南。佛家所謂坐蒲團則道在蒲團。着草履則道在草履。此言雖鄙。可以喩大也歟。

方圓者。天地之文章也。剛柔相錯。日月運行。山河淸淑之氣。窮於東南。剝復之分。於是焉蜿蜒扶輿而鬱結。民生於其間者。宜其多秀而文也。雖然古人云氣聚東南。文章太盛。亦天地之一病。中國則江南。在我東則湖嶺爲然。苟知其病。藥在中矣。體方而用靜。其藥矣哉。

八八彙分者錯綜也。其形如井。序卦出焉。三三鉤連者中爻也。其狀如矩。雜卦生焉。井之象爲方爲義。曲之體爲木爲仁。體仁者父道也。主義者君道也。易其萬世君父之準也歟。八卦之屬。錯落周布。各成圓體。以寓序雜之數。而其象又莫有同者焉。其造化之妙歟。

右序雜之原。

先天君道也。生生仁也。辨陰陽明也。仁以濟衆。明以知人。兼之者其君德之盛乎。宋藝祖仁勝於明。明高帝明勝於仁。宋仁宗仁近懦。唐宣宗明近察。漢元帝懦。唐德宗察。惟後元宣德之治其優乎。○觀乎先天之序。油然生愛敬之心。何爲而然也。生我者父母也。同我者兄弟也。愛親敬兄。是謂孝悌。易之萬變。皆生於先天。故人之百行。未有不本於孝悌。農巖金先生名昌協官大提學。曰孝悌不特爲仁之本。爲義爲禮爲智。皆以此爲本。是故學先天者。自愛敬始歟。

邵子謂皇王帝覇。如春夏秋冬。以其時考之。則覇冬久矣。皇春安在哉。天運如循環。故漢繼秦唐繼隋。世級如水下。故唐不及漢。漢不及三代。要之五覇。夏之有淒日也。元祐弘治。秋之有暖日也。斯其爲先天之活法歟。○邵子於天津聞杜宇聲。愀然曰天地之氣。北而南則治。南而北則亂。是乃先天之學也。先天復始於北。春夏生焉。姤始於南。秋冬生焉。杜宇者其姤也歟。

朝鮮箕之分。故稱銀河末派。自中國言之耳。東方之甘石。有南師古。善天文占筮之學。其說雲公州入張幾度。其然乎。京氏之易。起於斗而箕星當某卦。信斯言也。邵氏其不曰玄菟,樂浪當無妄之位也歟。

右先天說。

後變問

[編輯]

先天圖本乎說卦。希夷特傳之耳。後天之卦。亦先天也。有八卦而無六十四何也。古之人特無傳之者耳。其實亦存乎說卦。說卦天地定位一節。言待對也。待對故卦皆從中起。從中起。邵子言也。言圓圖卦畫。由內而達外也。帝出乎震一節。言流行也。流行故卦皆循環生。循環生。古無是言。言衆卦循環於外。首尾相銜而生。中起者橫圖之半轉也。朱子曰伏羲橫圖。割半拗轉而成圖。循環者圓圖之半倒也。文王圓圖。自巽至兌一半自倒。故巽兌相易。坤離不相易。以八卦加八卦。成於六十四。先天也。以一爻演一卦。極於三百八十四。後天也。後天八卦二十四爻。演爲二十四卦。而每卦各三疊。故其於六十四卦。逐爻演成凡三百八十四。每卦各六疊。或主貞或主悔。先天以內卦爲主。其上各加八卦。後天以外卦爲主。其下各添八卦。二天之象。其反若此。世傳文王圖。蓋其體耳。不知其用乃藏乎循環。羑里之易。不幾泯乎。南塘韓氏名元震官執義。權遂庵尙夏門人。曰後天八卦之各遇八卦。當以始震終艮者爲序。得之矣。○易之變。惟文王八卦。循環相次。七象具焉。八卦之循環成二十四也。每卦相次爲變。如乾上變爲兌。兌中變爲震。凡上變下變上下變。不變各三。中變三變各四。上中變中下變各二。推之重卦盡然。煥乎周之文也。斯義也愚得之龍門樵子云。龍門樵子。不知何許人。棲於龍門。讀易而罕言易。蓋隱於易雲。

流行之爲對也倒而方艮與巽對。震與兌對。其對皆爲倒爲方。何也。方其義也。倒其交也。地道也臣道也。士之出處。不愧斯義。漢氏以降。惟子陵,孔明是已。張曲江,抑可以爲次。彼自毀其方。上交以諂不足論。其守正不撓。能獲乎上者。天下凡幾人矣。嗚呼。君臣之際。不亦難哉。

士之遇於世。宜其罕矣。才德存乎人。所處本乎地。時命係乎天。古之人得其志。能行其道者。於斯三者。蓋兼之矣。是故羲之圖文之序孔氏之翼具而後。易道大行。其象一也。益齋李氏名齊賢。高麗平章事。曰人生如舟。有其才爲之楫。有其命爲之順風。是固然矣。獨不言有其地爲之水何哉。

後世雖有作者。文王不可及也已矣。後天之爲道也。周流生物。其德庇民矣。方而守義。不敢有君民之心。是以文王卑以自牧。恭以事君。仁政以施民。隤乎其順也。亹亹乎其純也。非周之至德。其孰能如是哉。芝峰李氏名晬光官吏曹判書。曰至方若圓。至德如愚。惟深於道者能之。亦可謂善言後天也歟。

植物本乎地故重根。動物本乎天故重首。心肺之倒懸非倒也。以系爲首。花果之正結非正也。以蒂爲根。是故先天主貞。後天主悔。其猶動植之分歟。

震爲東方之卦。氣之始也。是故東方氣運。與中華常相通。中華文明。莫盛於唐虞。在先天。當乾之五。其於後天。乃黃離之際乎。時則東方有檀君焉並立。唐堯二十五年戊辰。及周武歸馬之歲。殷師渡遼。若夫新羅之立。在於漢興後百年。漢五鳳元年甲子。新羅開國。高麗先乎宋亦百年。後梁貞明四年戊寅。高麗開國。惟我朝値洪武而並興。明洪武二十五年壬申。我太祖元年。所以軼羅麗而比隆檀箕。斯非震居東之應也歟。

右後天統論。

序卦問

[編輯]

昔者文王之序易也。觀變於先天而立象。包涵於大衍而倚數。循蹈乎後天而配氣。崇德廣業而理於義。樂天知命而至於神。

序卦一後天也。其倚數也如於象歟。八卦奇耦三十六。故流行之數如之。重卦奇耦五百七十六。故序卦之數如之。

乾,坤,泰,否,坎,離,旣濟,未濟。右八卦。一連直敍。皆左旋逆行。卽方圖之斜中故也。巽,兌,震,艮,損,益,咸,恆。右八卦。亦一連直敍。皆右旋順行。接於旣濟未濟之下。

需,訟,師,比。四卦附於咸恆之下。晉,明夷,同人,大有。四卦與需訟偏對。從中孚小過而背接焉。

頤,大過,漸,歸妹。四卦附於乾坤之次。中孚,小過,隨,蠱。四卦與頤大過中孚。從晉明夷而背接焉。晉與中孚之間。卽左右之分也。頤與乾之間。咸與需之間。卽偏正之界也。髣髴若三分焉。

夬,姤,剝,復。居於漸歸妹之上。臨,觀,遯,大壯。居於同人大有之上。與剝復爲仄對。家人,睽,蹇,解。居於臨觀之上噬嗑,賁,困,井。居於革鼎之下。與家人蹇爲橫對。萃,升,無妄,大畜。居於師比之下。屯,蒙,革,鼎。居於隨蠱之下。與萃升爲仄對。

謙,豫,渙,節。四卦非耦而錯。故居於無妄大畜之下。小畜,履,豐,旅。四卦亦非耦而錯合。居於夬姤之下。與謙渙爲橫對。

右井圓之象。

井分之爲圖也。異乎先天之直敍。必睽乖分裂而後成。此所以爲後天也。○每八卦爲一蔀。各以類從而其排比之象八蔀。莫有同者焉。是之謂睽而合歟。

序卦之數依於蓍。所以卦與蓍參也。

乾坤含四。自八加倍。至於三十二卦數也。合六十。

蓍分左右。四又四。八又八。扐象也。合二十四。

倍其四象之扐策。其位各八。以卦有八也。合三百八十四。

象乎十八之蓍。變其位並六。以爻有六也。合一百八。

右序數之原。

進退六卦。言進則退在其中。

凡八蔀之卦。各於類同同謂同蔀而肩比者。爲進退焉。

需訟師比緯數之始。故進退生乎其間。自八二字缺至於三十二卦數也。

右進退之數。

經數自乾坤至咸恆。爲單行。緯數自左之頤大過。至右之需訟。爲雙行。單行爲直。雙行爲橫。於橫之中。小過晉爲中分。於左右之中。各相對者。又爲橫中之直。是故緯數之用。一直一橫。象方圖之夾對也。

卦爲宮兩卦相合。數爲紀。兩卦相連。經行則直。故紀宮之數同。緯行則橫。故紀宮之數差。是故直以紀名。橫以宮言。紀以奇居。宮以耦處。此經緯之異體也。

右紀宮之分。

十八爲紀者六。起於升之下。至於剝之上。首尾十八宮。是爲紀數之中也。自初起處間四卦。又間二紀。各爲之位。是爲直對。又間卦紀如右。其爲對也可直可橫。以中孚晉爲中分也。

需以對頤。緯行之始終也。間二十四宮。漸以對小過。緯數之中分也。間十紀各以其配相對。故三十六對二十四。是四宮一直一橫。當二老之策。無妄之下與夬之上。是一圈之中也。間十六宮。又於夬履之交上下。皆間一紀爲之位。間五紀。其對以二十八對三十二。是四宮亦一直一橫。當二少之策。右皆正對。

比至屯間十二宮。觀至賁。間八宮。是四宮皆橫對。當二老之扐。以二十四對十二。豫至晉蒙至小畜。是四宮或間四宮。或間四紀。皆直對。二十以二十對。十六以十六對。當二少之扐。

右用數之象。

八卦之數進退乾。○序卦之數十六卅二旣濟卄四進退卄四十八大畜卅二十八家人進退十八十二十八同人卅六小過十八十二十六進退卄四噬嗑卅二十六小畜卄八十八卄八卄四大過卅六乾。

乾起於八。加倍以行者卦數也。旣濟起於四。四八疊行者蓍象也。一順一逆。經數在中矣。自乾坤至旣濟未濟用倍數。故去四維則復。自旣濟未濟十六而益損。八而咸恆變爲減倍。夫四維虛位也。斯其爲所去也耶。緯之以八象之扐策。四象倍之爲八象。其扐合一百四十四。其策合二百四十。爻之實也。附之以六爻之均扐。牝牡之扐均分爲十八。六爻合百八。蓍之通也。特行爲幹。經數耦行爲支。緯數八區以分合之。六候以進退之。一部序卦。纍纍如貫珠也歟。經數去維。當七十二候。緯數附之。合加進六退六。當綱扐。

有爲序卦之說者曰數在內象在外。何以謂數內象外也。曰象體之滋也。數其絡也。猶學於聖人之門。數譬則敬也。象譬則義也。其爲道也配敬與義。無是荒矣。仙家之罏藥。兵法之戰守。治道之修攘。皆不外是。其不可偏廢。有如斯乎。○樂由中出猶數也。禮自外作猶象也。其本一也。然而傳禮者衆而樂則寡何也。乖厓金氏名守溫官領中樞。曰發於威儀度數之著。故言禮易。本於精神心術之微。故言樂難。愚於象與數也。亦云可乎。

雜卦問

[編輯]

古者聖王代興。各有易。其序不同。至雜卦又異焉。其孔氏之易乎。春秋天子事也。故子曰知我乎罪我乎。雜卦亦一春秋也。故微其名而婉其象。附於十翼之末。其夫子之讓乎。○先天序數。數莫逃乎天。故生成爲體。後天序氣。氣莫著乎地。故方位爲次。說卦序象。象莫備於人。故彝倫爲紀。三才之道亦備矣。雜卦之序。又何序也。蓋兼三而損益者歟。○雜卦首乾坤而中咸恆。師乎文王之序卦。咸已上坤用事。已下乾次焉。祖乎宋之坤乾焉。夫子殷人也。別有感於斯歟。

文周之跡熄而易衰。易衰然後雜卦作。魯之頌費之誓孔氏之雜卦一也。其數則陰陽奇耦。其象則中爻。其義則夫子蓋竊取之歟。

雜卦之法。亦出於方圖。主中爻也。中爻昉乎孔氏。而雜卦卽孔氏易也。故雜卦主中爻。○雜卦以三聯爲蔀。其排比之序。如井分之爲序卦。其蔀有十而莫有同者。卽後天也。

雜卦之序。隨蠱中孚小過混於中。而其數不繫於六十子。龍門子云今之易本。隨蠱序在巽兌之下。而今以韻葉之。以句法考之。以數紀之。以象觀之。當在巽兌之上。其說似矣。未敢信也。其猶序卦之四維乎。○月氣六十子以互羣分。有比者錯者疎者密者。皆三三爲區。乾,坤,夬,姤,剝,復○旣濟,未濟,家人,睽,蹇,解○恆,咸,大壯,遯,鼎,革○益,損,觀,臨,屯,蒙○巽,兌,井,履,小畜,困○震,艮,噬嗑,賁,豫,謙○離,坎,旅,節,豐,渙○泰,否,升,無妄,大畜,萃○大過,頤,大有,同人,比,師○歸妹,漸,需,晉,訟,明夷○小過,中孚,蠱,隨於玆焉扐策以維之。進退以候之。夫子之易。庶不遠歟。

八卦之數。二陰陽也。四四時也。七與七蓍也。六與六爻也。摠之三十二卦宮也。以十八乘之。則蓍之變也其積爲五百七十六。乃重卦之奇耦也。其行數也。兩其四象之扐策。六其十八之蓍變。加之以少陽之扐策。又加居中太陽之策。合成奇耦之數。其加太陽之策者。八卦之奇耦也。少陽之扐策者。大衍之用掛去一也。倍之爲一千一百五十二。摠扐也。去居中之數七十二。卽三朞之日也。四約其中數爲一十八。是三年一閏之氣盈而餘三。是故五年之氣盈爲三十。當再閏之半。其半則朔虛存焉。朔虛包朞數之中。○雜卦之法。出於中爻。以三爲蔀。而頤大過漸歸妹。以漏於中爻者爲類。隨蠱中孚小過無其類。故去之如六卦之坎離焉。凡中爻相同者。各以四卦爲類。如乾之中爻相同者。卽乾姤夬大過四卦。而乾姤夬則爲三聯。而大過則漏焉。蓋六十四卦之中。中爻相同者爲十六蔀。而一蔀之中。漏於三聯者每一卦。合爲十六卦。十六卦之中。各以其類取爲四蔀。如頤與師明夷及大過與同人訟爲聯是也。獨隨蠱中孚小過四卦則無其類也。故又漏焉。處於中。以象盈虛之數。以是錯落分布。擬之以數。雜卦生焉。

卦雖出於中爻。各從其類。而若橫看排布則月卦之序成焉。以升降爲體。謂月卦六十子非出於雜卦可乎。象數合而生序雜。序雜生而義附焉。其區分者象也。錯綜者數也。於其錯綜焉。而求之以鱗比。此象與數之兩失也歟。

右雜卦之象之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