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核訛詐救不了新沙皇的命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核訛詐救不了新沙皇的命
中國人民解放軍安徽省軍區 衛東思
1969年9月11日
本作品收錄於《人民日報

在蘇修叛徒集團最近掀起的反華鼓譟聲中,新沙皇的國防部第一副部長扎哈羅夫賣力地吹起了破喇叭。扎哈羅夫大肆宣揚武器的作用,叫嚷什麼蘇修的「戰略火箭部隊」「隨時準備立即開動」,「出其不意地進行打擊」,「使敵人措手不及」。一副核訛詐的嘴臉,真是令人作嘔! 帝國主義和一切反動派,都是唯武器論者。蘇修叛徒集團也不例外。扎哈羅夫的腔調,同美國五角大樓中的人物,如福萊斯特爾、麥克納馬拉、萊爾德之流,有什麼區別?沒有。如果硬是要說有什麼不同的話,那麼只是扎哈羅夫無恥地盜用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名義,販賣反動的唯武器論的黑貨。

列寧關於決定戰爭勝敗的因素的論述,是最明確不過了。他說:「在任何戰爭中,勝利屬於誰的問題歸根到底是由那些在戰場上流血的群眾的情緒決定的。」「我們所以戰勝了地主資本家,是因為紅軍戰士和工農都知道,他們是為自己的切身事業奮鬥。」扎哈羅夫開口一個列寧,閉口一個列寧,任意歪曲列寧的光輝思想。但是,他越是這麼做,越是暴露出他們這一夥背叛列寧主義的叛徒面目。

扎哈羅夫之流嚎叫「出其不意地」打擊敵人,無非是想使用這種和那種新式武器,或者機械化快速部隊,對別的國家進行突然襲擊。這是帝國主義慣施的伎倆。希特勒法西斯匪幫進攻蘇聯以及歐洲一些國家,不正是用的這種手段嗎?蘇修社會帝國主義侵占捷克斯洛伐克,不是也用的這種手段嗎?但是,這種「出其不意」的突然襲擊,過去沒有為希特勒帶來勝利,今天也不可能為蘇修新沙皇幫忙,今後也決不可能會給帝國主義和一切反動派任何一點好處。希特勒和新沙皇所以這樣醉心於「出其不意」地搞突然襲擊,是因為他們發動的戰爭是侵略性的。這種戰爭既遭到被侵略國家人民的堅決抵抗,也遭到本國人民的強烈反對。為此,他們不得不求助於「迅雷不及掩耳」的手段,妄圖一舉得逞。但是,結果又怎樣呢?希特勒早已被押上了歷史的審判台,蘇修侵捷,也只能是在自己的脖子上套上一根絞索,逃脫不了歷史的懲罰。

新沙皇在推行社會帝國主義的侵略和擴張政策時,不可能指望得到人民的支持。因此,扎哈羅夫又在核武器的作用上大做文章,胡說什麼「導彈核武器的出現」,可以提高「精神力量的作用」,就是說,可以提高人的覺悟。按照這種奇怪的邏輯,那末,早就有核裝備的美帝國主義軍隊,豈不是世界上最有「覺悟」的軍隊嗎?真是荒謬到了極點!

導彈核武器,只不過是一種物質,不會說話,它怎能提高人的覺悟呢?人的覺悟,只能通過在鬥爭中活學活用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通過經常的階級教育,使廣大人民懂得為什麼而戰、為誰而戰的道理,才能提高。在這些方面,美帝國主義的軍隊固然不可能做到,蘇修叛徒集團控制的軍隊,也根本不可能做到。它們只能求助於欺騙和壓制、煽動沙文主義情緒、鼓動姦淫搶掠等手段,驅使廣大士兵為它們賣命。這樣的軍隊,是沒有什麼「精神力量」可言的。

中國人民解放軍,是一支打不爛、拖不垮,戰必勝、攻必克,舉世無敵的英雄軍隊。中國人民解放軍所以成為這樣一支軍隊,就是因為它是由戰無不勝的偉大的毛澤東思想武裝起來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戰士,都深深懂得為自己階級兄弟的幸福,為保衛我們偉大的社會主義祖國而戰。所以他們覺悟最高,戰鬥最勇敢,打起仗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幾十米內過得硬。進攻攻得破,沖得上,遇上敵人就猛打、猛衝、猛追,打得敵人發抖發懵。防禦打得狠,守得住,以一當百,把陣地變成埋葬敵人的墳墓。不管美帝、蘇修有多少飛機、大炮、坦克、火箭、核武器,如果它們竟然敢於侵犯我們偉大的社會主義祖國,那末,我們就堅決徹底乾淨全部地將他們消滅之。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別名發表,確實作者身份不明(包括僅以法人名義發表),在兩岸四地、馬來西亞以及新西蘭屬於公有領域。但1969年發表時,美國對較短期間規則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國仍然足以認爲有版權到發表95年以後,年底截止,也就是2065年1月1日美國進入公有領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權在原作地尚未過期進入公有領域。依據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極容忍處理,不鼓勵但也不反對增加與刪改有關內容,除非基金會行動必須回答版權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