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治淮河的兩條路線鬥爭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根治淮河的兩條路線鬥爭

——批判叛徒、內奸、工賊劉少奇及其代理人的反革命修正主義治水路線
水利電力部革命大批判寫作小組 安徽省革命大批判寫作小組
1970年9月19日

本作品收錄於《人民日報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初,偉大領袖毛主席發出了「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號召。這個號召,標誌着淮河歷史的轉折。 淮河,是我國一條重要的河流。由於歷代反動統治階級的破壞,千百年來,大雨大災,小雨小災,無雨旱災,淮河流域人民受盡了苦難。新中國誕生不久,國民經濟剛開始恢復,抗美援朝戰爭正在進行,毛主席以偉大的氣魄,作出了根治淮河的重大決策。它表明了中國人民與天斗,與地斗,與美帝國主義及其一切走狗鬥爭到底的英雄氣概,也表達了世世代代受盡災難的淮河流域人民的強烈願望。

毛主席的親切關懷,給淮河流域人民帶來了無比溫暖。人們奔走相告,激動得熱淚盈眶。毛主席的偉大號召,鼓舞着億萬軍民,掀起了一個規模宏偉的治淮人民戰爭。偉大的毛澤東思想武裝群眾,煥發出改天換地的無比威力。喜看高山峽谷出平湖,千里平原嵌玉帶。災難深重的淮河流域,成批的社隊糧棉產量超過了《全國農業發展綱要》規定的指標。淮河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二十年來,在治淮戰線上,充滿着兩條路線的激烈鬥爭。叛徒、內奸、工賊劉少奇及其代理人的破壞,嚴重地干擾了治淮的進程。今天,在工農業生產飛躍發展的新形勢下,徹底清算劉少奇一夥破壞治淮的滔天罪行,對於分清路線是非,提高路線覺悟,更好地實現毛主席「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偉大號召,全面落實毛主席「備戰、備荒、為人民」的戰略方針,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為人民治淮[編輯]

偉大領袖毛主席教導我們:「為什麼人的問題,是一個根本的問題,原則的問題。」在治淮戰線上,是為人民治淮,還是破壞治淮、危害人民,這是毛主席革命路線和劉少奇反革命修正主義路線的根本分歧。

淮河流域地處我國腹心,有一億人口,兩億畝耕地和豐富的資源,在政治、經濟、軍事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淮河的災害,直接威脅人民的生命財產,影響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修好淮河,就可保障一億人民的切身利益,促進社會主義建設的發展,進一步鞏固無產階級專政。因此,要不要治淮的問題,就是要不要「備戰、備荒、為人民」,要不要搞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大問題。

長期以來,劉少奇一夥瘋狂反對毛主席「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偉大號召,進行了一系列的罪惡活動。他們大刮右傾機會主義黑風,大喊大叫:治淮是「無底洞」,「治淮不合算」,「淮河治不好」,「淮北是救災問題,應該移民就食」等等,竭力阻撓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闊步前進,使有些地區的治淮工作一度停滯不前。

毛主席指出:「社會主義不僅從舊社會解放了勞動者和生產資料,也解放了舊社會所無法利用的廣大的自然界。」英雄的淮河流域人民,高舉毛澤東思想偉大紅旗,以光輝的成就,徹底粉碎了淮河「治不好」的反動謬論。二十年來,在全國人民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大力支援下,淮河流域人民樹雄心,起宏圖,進行了大量的農田基本建設。興建了二千多座中小型水庫和佛子嶺、梅山、南灣等三十多座大型水庫。修建了蓄洪工程,整修了河道,開闢了新沂河、新沭河和蘇北灌溉總渠等入海出路。灌溉面積迅速增加。抗禦洪、澇、旱災能力大大增強。淮河流域湧現了成批的糧食畝產過千斤、皮棉畝產過百斤的先進單位,工業、農業、水電、航運等各項事業飛速發展。所有這些,都雄辯地證明:淮河一定能修好。「在共產黨領導下,只要有了人,什麼人間奇蹟也可以造出來。」

二十年來,治淮與破壞治淮的尖銳鬥爭,實質上是千百年來勞動人民和剝削階級長期鬥爭的繼續,是共產黨及其領導下的廣大革命群眾和國民黨反動派鬥爭的繼續,也是中國人民與國內外反動勢力進行激烈較量的一個方面。豎看歷史,有哪一個剝削階級沒有破壞淮河?南宋時金的統治者曾縱黃奪淮,明清兩代又為了維持皇糧漕運而亂阻淮水,國民黨反動派更喪心病狂地決黃奪淮,他們使洪水橫流,根本不管人民死活。橫覽中外,又有哪個帝國主義不是瘋狂地敵視中國人民的建設事業,並且期待着我們的失敗?四十年代的艾奇遜之流,曾經妄言:中國人不可能「解決吃飯問題」,只有淪為美國的殖民地才能活下去。六十年代的美帝國主義、社會帝國主義,也算計中國只有變為帝國主義的附庸國才有出路。劉少奇一夥大造淮河「治不好」的反革命輿論,大干破壞治淮的反革命勾當,正是和歷史上反動階級一脈相承,和美帝國主義及其同夥遙相呼應。他們奉行破壞治淮的反動方針,就是為了適應帝修反的需要,在中國推行反革命復辟總陰謀的一部分。用毛澤東思想武裝起來的革命人民,徹底粉碎了他們的罪惡陰謀。淮河流域人民用光輝的實踐向全世界宣告:「我們不但善於破壞一個舊世界,我們還將善於建設一個新世界。

依靠人民治淮[編輯]

偉大領袖毛主席教導我們:「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必須堅持群眾路線,放手發動群眾,大搞群眾運動。」群眾路線是我黨一切工作的根本路線。在根治淮河的偉大鬥爭中,只有堅持群眾路線,大搞群眾運動,才能充分發揮廣大群眾的社會主義積極性,變千年水害為水利。

劉少奇一夥竭力反對黨的群眾路線,破壞革命的群眾運動。他們否定群眾的智慧和力量,鼓吹「在治淮中真正起作用的是專家」;他們見物不見人,叫囂「水利工程要三材(鋼材、木材、水泥)掛帥」;他們反對突出無產階級政治,胡說「不搞點物質刺激,搞水利就沒有積極性」。 什麼「真正起作用的是專家」!這是劉少奇一夥否定人民群眾的偉大作用,妄圖篡奪治淮技術大權而散布的反革命輿論。

用毛澤東思想武裝起來的淮河流域人民,不斷地同反動的專家路線進行鬥爭,創造了許多奇蹟。大躍進中,安徽省九縣、兩市人民,衝破劉少奇一夥和反動「權威」的重重阻撓,自己動手興建淠史杭大型灌區。沒有技術干中學,沒有儀器自己造。一千五百多名工人、貧下中農和幹部、技術人員「三結合」,四個月完成了「專家」認為四年才能完成的勘測選線任務。他們拋棄了要用五千萬元、花幾年時間建立電灌站引水過崗的「專家方案」,奮戰幾個月,平崗切嶺,建成了引水渠道。現在,灌溉面積達七百萬畝。

毛主席教導我們:「卑賤者最聰明!高貴者最愚蠢。」依靠廣大群眾,多快好省,威力無窮;只靠少數「專家」,少慢差費,無所作為。我們依靠群眾治水,並不排斥專家的作用。但是,專家必須向群眾學習,與工農相結合,在實踐中邊改造,邊提高,才能有所作為。

什麼「水利工程要三材掛帥」!這是鼓吹坐等物質條件,向上伸手,依賴國家的一派無恥讕言。

毛主席教導我們:「決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物質條件的創造,自然面貌的改變,首先決定於幹部和群眾的精神面貌。在水利建設中,由國家興建一些必要的骨幹工程,提供一定的物質條件是必要的。但是,必須充分發揮地方和群眾的積極性,自力更生地創造條件。安徽省天長縣過去靠國家包辦,在汊澗公社修建時灣水庫,十二年沒有建好,花錢多,收益慢,質量差。一九六九年,依靠當地群眾,一年之內就把水庫建成,花錢少,收益快,質量高。兩條路線,兩種結果。它說明,自力更生無價寶,依賴思想不能要。只要依靠群眾,土法上馬,土洋結合,就能挖掘一切潛力,多快好省地進行水利建設。

什麼「不搞點物質刺激,搞水利就沒有積極性」!這是劉少奇之流推行反革命經濟主義,破壞根治淮河的罪惡陰謀,也是對淮河流域人民的極大誣衊。淮河流域人民說得好:「物質刺激是鴉片煙,腐蝕靈魂就會變,變心變人再變天」。一針見血地道出了物質刺激的反動實質。

二十年來淮河面貌的巨變,靠的是戰無不勝的毛澤東思想。毛澤東思想是智慧的寶庫,力量的源泉。用毛澤東思想武裝起來的淮河流域人民,不為名,不為利,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從率領蘭考縣三十六萬人民治風沙、鎖蛟龍的毛主席的好學生焦裕祿,到不滅澇鹼「死也不合眼」的三大革命鬥爭中的闖將徐度樂,出現了多少無產階級的英雄戰士,創造了多少可歌可頌的感人事跡!山東省厲家寨貧下中農在毛澤東思想指引下,憑着一雙手,兩個肩,深翻整地,建庫壘堰,「河水讓路山低頭,牽着龍王鼻子走」,奮戰二十年,基本上實現山地梯田水利化,建成了嶄新的社會主義新山區。「愚公移山,改造中國,厲家寨是一個好例。」象厲家寨貧下中農那樣為革命改造山河的英雄集體,在淮河流域,如今已如山花爛漫。這一切,是資產階級庸人和修正主義者永遠無法理解的。

用唯物辯證法治淮[編輯]

毛主席的革命治水路線,是創造性地運用唯物辯證法,認識自然、改造自然的光輝典範。毛主席關於「遇旱有水,遇澇排水」的英明指示,高度概括了治水的辯證法。一九五○年政務院規定「蓄泄兼籌」為根治淮河的方針,反映了治淮工作的客觀規律。

在對待蓄與排的關係上,用唯物辯證法治水,就必須因地制宜,蓄泄兼籌。蓄與排,是辯證的統一,沒有絕對的蓄,也沒有絕對的排。蓄和排都服從於除害興利的根本要求。從淮河流域的實際情況來看,一般是冬春雨量少,夏秋雨量特別集中,加之地形和作物的不同,因此經常發生旱澇交錯的現象。在不同地區,有的地方主要怕旱,有的地方主要怕澇;在主要威脅解決之後,次要威脅又可能轉化為突出的問題。因此,在治水工作中,必須認真調查研究,摸清災害的特點,「按照實際情況決定工作方針」,不能「一刀切」、「絕對化」。既要集中力量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又不能忽視矛盾的次要方面。必須全面規劃,綜合治理。在不同地區、不同時期,又要有所側重,抓住洪澇旱鹼等災害,一個一個地把它解決好。

「世界上只有唯心論和形而上學最省力,因為它可以由人們瞎說一氣」。劉少奇一夥為了破壞治淮,大搞形「左」實右的瞎指揮。在一個時期內,他們只准蓄,不准排,提出了所謂「一塊地對一塊天」、「把天上的降雨象消滅傘兵一樣就地消滅」的反動謬論。要求「水不出村、水不出鄉」,使有些地區一度加深了澇鹼災害。群眾痛斥這種做法是:「只准喝水,不准拉尿」。而劉少奇公然吹噓這是「平原治水的標本,全國治水的方向」,真是荒唐之極!在以後一個時期內,他們又以同樣的形而上學的觀點,鼓吹只排不蓄,只排不灌,甚至說什麼「一輩子也不引黃灌溉」。「自然界是辯證法的試金石」。劉少奇之流用形而上學治水,必然到處碰壁。

在工程建設與管理上,根據毛主席制定的一整套兩條腿走路的方針,應該實行大、中、小結合,骨幹與配套結合,工程的修建和管理結合,建設完整的水利系統,充分發揮工程實效。「小型水利是各縣各區各鄉和各個合作社都可以辦的」。江蘇省灌雲縣認真貫徹執行兩條腿走路的方針,小型為主,大中小結合,相輔相成;按片建網,溝渠路林橋閘涵洞配套;全面規劃,縣、社、大隊、生產隊「四級治水」;統一領導,分級管理,充分發揮了工程效益,一九六九年糧食產量比解放前增長四倍。它生動地說明,堅持兩條腿走路的方針,大中小結合,以小型為主,配套為主,社隊自辦為主,加強管理,就可充分發揮地方和群眾的治水積極性,加速水利建設,促進生產發展。

劉少奇之流竭力反對這個方針,阻撓水利建設為生產服務。在一個時期內,他們亂鋪大攤子,不配套,不管理,不問工程實效,形成「四重四輕」(重大型,輕小型;重骨幹,輕配套;重修建,輕管理;重工程,輕實效)。因此,有的工程效益未能充分發揮。群眾稱它是「完了工,報了功,沒有用。」「四重四輕」流毒很廣,必須認真加以肅清。

在治水與改土的關係上,毛主席的革命治水路線,一貫倡導治水與改土結合,搞好農田基本建設,全面貫徹執行農業「八字憲法」。厲家寨貧下中農把治水與改土密切結合,做出了顯著成績。他們深深體會到,「治水不改土,有水沒用處」。治水與改土是相互促進的關係。把水利工作做到土壤中,才能真正實現「遇旱有水,遇澇排水」,才能真正體現「水利是農業的命脈」。治水與改土結合,建設高標準的旱澇保收、穩產高產田,這是我國人民在毛澤東思想指引下,發展農業、發展水利事業的偉大創舉。它打破了一切封、資、修治水的陳腐概念,為根治水旱災害、發展農業生產闖出了一條新路。劉少奇之流百般否定群眾的創造,貶之為「亂出花樣」。他們把治水與改土割裂開來,阻撓先進經驗的推廣。

治水工作中唯物辯證法與形而上學的鬥爭,不僅是兩種方法論、兩種世界觀的嚴重鬥爭,也是兩個階級、兩條道路、兩條路線的嚴重鬥爭。毛主席教導我們:「共產黨人的任務就在於揭露反動派和形而上學的錯誤思想,宣傳事物的本來的辯證法,促成事物的轉化,達到革命的目的。」劉少奇之流在治水工作中歪曲和反對唯物辯證法,目的正是為了反對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我們堅持毛主席的無產階級革命路線,就必須尊重唯物論,尊重辯證法。掌握了這個尖銳的武器,就能無往而不勝!

統籌兼顧 團結治淮[編輯]

偉大領袖毛主席在治淮開始,就指明了淮河流域上、中、下游共保的關係,確定了上、中、下游一起動手,團結治水的方針。毛主席的英明指示,是正確處理淮河地區間水利關係、團結一億人民向大自然開戰的最高準則。

淮河流域是一個整體,上、中、下游密切相關。分割治理,不但不能解決問題,而且勢必增加水利矛盾。在舊社會,地主、資產階級根本不管人民死活,總是利用水利的矛盾,人為地加劇上、下游的對立,從中牟取他們一群一黨的私利,維護他們的私有制和反動統治。千百年來,淮河流域人民渴望統一治理,強烈要求拆除「糾紛壩」,填平「鬧事溝」,徹底根除淮患。

無產階級奪取政權後,「水利糾紛」這個歷史上遺留下來的問題,具備了解決的先決條件。從全局出發,團結治水,這是社會主義公有制的必然要求,也是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根本利益的需要。無產階級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又使我們能夠科學地認識自然界的客觀規律,全面規劃,統籌兼顧,掌握重點,分期分批地對全流域進行治理。

劉少奇及其代理人站在資產階級的反動立場上,瘋狂破壞團結治水,到處推銷「以鄰為壑」、「邊界圈圩」、「節節攔蓄」的修正主義黑貨。他們利用封建主義和資產階級的派性,竭力挑動群眾斗群眾,製造省與省、縣與縣甚至社隊之間的水利糾紛。他們大肆鼓吹地方利己主義,公然對抗毛主席的團結治水方針,提出「三分天下,分而治之」的反動口號。什麼「三分天下,分而治之」!他們所謂的「分」,就是破壞黨的集中統一領導。他們所謂的「治」,就是妄想用反革命修正主義的條條框框來束縛群眾,扼殺治淮事業。

毛主席教導我們:「共產黨員必須懂得以局部需要服從全局需要這一個道理。」在治淮戰線上,各地區之間的團結協作,是奪取治淮勝利的重要保證。團結則勝,不團結則敗。要不要團結治水,這是執行不執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線的重大原則問題。

二十年來,淮河流域人民同劉少奇及其代理人破壞團結治水的罪惡陰謀,進行了堅決的鬥爭,譜寫出一曲曲社會主義大協作的勝利凱歌。治淮初期,山東、江蘇人民同心協力,密切配合,勝利開挖了新沭河和新沂河。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中,豫、皖、蘇三省人民開挖新汴河、治理沱河的戰鬥,又是一個團結治水的光輝範例。河南人民在遇到特大春汛時,寧願自己工段增加困難,主動築壩截水,保證安徽三十萬建河大軍的正常施工,並派出十萬民工去安徽境內參加挖河戰鬥。安徽人民為了解決豫、皖兩省排洪排澇和擴大下游灌溉面積、溝通航運,派出治水大軍到江蘇境內施工。江蘇人民以大局為重,為工程讓地拆房,並積極從人力、物力等方面支援。這種高尚的共產主義風格和社會主義大協作的精神,是偉大領袖毛主席團結治水方針的生動體現。今天,在淮河流域,團結花開遍地紅,勝利碩果分外香。英雄的淮河流域人民正沿着毛主席指引的航向,高舉「九大」「團結起來,爭取更大的勝利」的旗幟,昂首闊步,乘勝前進!

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偉大風暴,徹底摧毀了以劉少奇為首的資產階級司令部,激發了億萬人民的沖天幹勁。一個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新高潮,正在蓬勃興起。在革命和生產飛速發展的形勢下,治淮怎麼辦?淮河流域人民豪邁地回答:要干,要革命!要以大寨貧下中農為榜樣,在淮河大地繪出最新最美的畫圖。

在根治淮河的偉大鬥爭中,我們一定要牢記二十年來兩條路線鬥爭的歷史經驗,堅持用毛澤東思想武裝治淮大軍,用毛澤東思想指揮治淮戰鬥;堅持以階級鬥爭為綱,狠抓兩條路線鬥爭,深入開展革命大批判;堅持黨的一元化領導,狠抓各級領導班子思想革命化;堅持群眾路線,把淮河流域一億人民擰成一股勁,革命加拚命,改造大自然,實現糧棉超《綱要》。

在以毛主席為首、林副主席為副的黨中央領導下,英雄的淮河流域人民,已經擂響了勝利前進的戰鼓。淮河兩岸紅爛漫,人民鬥志沖霄漢,征服淮河的宏偉理想,即將成為革命的現實。我們一定要高舉毛澤東思想偉大紅旗,發揚大寨精神,迎着困難上,頂着風浪闖,儘快實現毛主席「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偉大號召,為中國革命和世界革命作出更大的貢獻!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別名發表,確實作者身份不明(包括僅以法人名義發表),在兩岸四地、馬來西亞以及新西蘭屬於公有領域。但1970年發表時,美國對較短期間規則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國仍然足以認爲有版權到發表95年以後,年底截止,也就是2066年1月1日美國進入公有領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權在原作地尚未過期進入公有領域。依據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極容忍處理,不鼓勵但也不反對增加與刪改有關內容,除非基金會行動必須回答版權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