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江文通文集 (四部叢刊本)/校補一卷
梁江文通文集 校補一卷 梁 江淹 撰 清 葉樹廉 編校補 景烏程蔣氏密韻樓藏明翻宋本
|
江文通文集校補
烏程蔣氏密韻樓藏明翻宋書棚本江文通集中有校補蓋馮
己蒼依元人鈔本手校而葉石君過錄者也明刻亦源於宋豈
明人校刻不免竄改致失其眞歟今迻錄校語附於卷後江集
當以此爲致佳之本矣庚申六月無錫孫毓修記
卷一
倡婦思悲賦 露色未晞〈稀〉 哀 千里賦 嶄〈㟻〉岩生岸 靑苔
賦 春禽思〈忠〉兮 水上神女賦 日炯炯而光舒〈舒光〉 待 罪
江南思北歸賦 寒蕪〈蒹〉葭於余馬 涉桂水與𢚩〈碧〉湍 鷹隼
戰而橧〈櫓〉巢 蛟夔尼而共〈失〉穴 共魍魎而相偶〈偶作◍〉 憂 而
塡谷〈骨〉 丹 砂可學賦 騎烈〈列〉星之綵色 骨𥥆窕〈窈〉而見怪
卻交〈文〉甫之玉質
卷二
赤虹賦 騎傅〈稟傳〉說之一星 金燈草賦 紫縈〈榮〉晨光 橫
吹賦 赤赮〈�〉紫駮 至於貝胄〈具曹〉𧰼弭之威傷友人賦 庶
同嵇尙駕從〈篤徒〉之哀 握隨〈隋〉珠而比麗 卜〈十〉圖兮炤籍
信朝口之徒𣅳〈昊〉 擥 〈覽〉秋實於西苑 貴楊蕤〈𪌜〉於後烈 麗
色賦 露〈霧〉辭楚而容裔 莫不輟鏡徙〈徒〉倚 春蠶度繭〈網〉
不覿〈觀〉其容 江上之山賦 巖岍兮穴〈空〉鑿 亦緯〈繙〉繣而已
遷 雖不敏而無操〈懆〉 空 靑賦 䃕確〈磪〉堅英
卷三
就謝主簿宿 北風縹〈漂〉夜色 寧濕阻〈岨〉雲梁 燈夜和殷長
史 客子依〈仿〉永夜 感春冰遙和謝中書 流瀾〈爛〉新光生
暮意歌上春〈眷〉 遊 黃櫱山 殘屼〈㞦〉十代木 還故國 請學
碧山草〈靈萆〉 傷 內弟劉常侍 蘭杜〈社〉信嘉名 從蕭驃騎新
亭〈帝〉壘
卷四
惜晚春應劉秘書 玉瀝〈歷〉乃共酌 應劉豫章別 裂◍◍◍
◍◍〈分〉◍分〈◍◍〉郊外望秋答殷博士 雲稍〈精〉無永滯 冬盡
難離和丘長史 山川吐幽氣〈◍〉 當 春四韻同◍◍◍左丞〈刻左〉
〈上僅空一字〉淡〈◍〉煙漾璇景 班媫妤〈好〉詠扇 王侍中懷德 崤〈�〉
函蕩丘墟 阮步兵詠懷 飄飄可終年〈極〉 張 黃門苦雨 有
渰〈弇〉興春節 盧侍郞感交勉〈〉力在無逸 許徵君自序 苕
苕寄意〈勝〉勝〈景〉 謝 臨川遊山 山嶠〈矯〉備盈缺 幸遊見〈建〉德
鄕 謝法曹贈別 子衿〈矜〉怨勿往 凝睇〈涕〉在何辰 王徵君
養疾〈微 刻本無 微字〉 鮑 參軍戎行 執〈軌〉覊輕去鄕 悼室人十
首 湘醽徒有約〈酌〉 漱 漱〈䔩蓛〉淸衾單
卷五
報袁叔明書 平原彯影〈色〉 與 交友論隱書 而飄〈彯〉然十載
◍◍◍◍〈此空格在輒被◍語句下刻空三格〉 心 頑質堅〈頑校作◍〉 性 斂眉〈骨〉折
奏記詣南徐州新安王 長匱芹〈斤〉藻之德 到主簿日事詣
右軍建平王 從後軍〈車〉於河楚竟不能曜丹臒〈雘〉 被 黜爲吳
興令辭牋詣建平王 山川間〈聞〉之 詣建平王上書 隱於簾
〈篇〉肆之間 昔上將之恥絳〈降〉侯 到功曹參軍牋詣驃騎竟陵
王 旣乏〈之〉脩短之術 馳淄澠〈繩〉之幣 身蒙靑雘〈㬦〉 拜 正
員外郞表 由學末〈未〉徒 奉〈春〉役丹殿
卷六
始安王拜征虜將軍丹陽平章 爽泗〈元鈔空四格無此二字〉 始 安王拜
征虜將軍南兗州刺史章 職右南◍〈刻脫◍〉 建 平王拜右衞將
軍荊州刺史章 祇祑漳土〈士〉 建 平王謝賜石硯〈視〉等啟 建
平王慶改號啟 旣覯昭〈招〉晨 建平王慶江皇后正位章 翬
〈翠〉珩炤品 黎玄滲〈湊〉仁 建平王讓鎭南徐州刺史啓 頻瀉
四析〈折〉
卷七
勑爲朝賢答劉休範書 道鬱◍〈刻本脫〉終 尙書符 喑嗚則〈別〉
左右激電 投〈救〉命軍門 皦〈激〉然無二 蕭領軍讓司空幷敦
勸啓 蕭領軍拜侍中刺史章〈此二篇馮氏雲元鈔本失落未校〉 蕭 驃騎上頓
表 親駕◍〈悚〉悚 蕭驃騎築新亭壘埋枯〈骸〉教 並爲◍◍〈收〉
〈改〉 蕭 驃騎讓太尉増封第三表 未嘗不麗選◍〈刻本脫〉台 吳
鄧之盛◍〈功〉 中 原〈源〉久蕪
卷八
蕭太尉上便宜表 管〈君〉晏之制書 約性撝僞操 思裁奢〈奓〉
忲〈太〉 讓 太傅揚州牧表 祗畏險〈驗〉盛 ◍〈刻本脫〉凝煙露之潤
蕭重讓揚州表 ◍〈乃〉假翼於皇極 管庫之寮〈家〉寂寞 尙
㨿晦撓〈橈〉 臣 實空懦〈儒〉 蕭 被侍中敦勸表 巡今〈令〉逾疑
視聽敬其◍〈炎〉貴 蕭被尙書敦勸重讓表 燈燼罕〈空〉舉 蕭
讓劍履殊禮表 且今〈令〉所慮受 蕭拜太尉揚州牧表 而神
居寂◍〈阻〉 寧 班◍〈袞〉司之上 臣績不炤◍〈刻脫◍〉 蕭 大尉子
姪爲◍〈領〉軍江州兗州豫州淮南黃門謝啟 臣頻結崇寵〈籠〉
蕭太傅謝追贈父祖表 星〈𣅳〉日不追 澤演慶丹〈刻慶字下有世字〉謙
〈刻本脫〉請靡諒 蕭太傅東耕教 產殷◍〈刻作絃〉縣 蕭太傅辭輿
馬駕親幸表 ◍〈刻作紫〉靑變禮 蕭讓前部羽葆鼔吹表 常䘖
◍〈刻作�〉燿 謝開府辟召表 臣府自辟◍〈刻作僚〉賢 ◍〈刻作賓〉資
山東之英 旣乖◍◍〈刻作覆業〉 蕭 上銅鍾芝草衆瑞表 炳〈柄〉據
有徵 ◍〈刻本脫〉東太守臣朏〈腦〉解所統武進令臣◍〈刻作紀〉法宗
卷九
蕭讓太傅相國齊公十郡九錫表 秬〈�〉鬯彤弓 第二表 恃
險與〈輿〉馬 具曰〈日〉遺氓 被百僚敦勸受表 諸侯方〈放〉命
伊摯叔旦〈且〉之爵呂牙申伯〈明〉之賞 齊王謝冕旒諸法物表
光〈先〉宅曲阜 粉〈枌〉璽爭輝 遣大使巡詔 若無津際〈漈〉 斷
募士詔 且〈旦〉滋長逋逸 封江冠軍等詔 皆績〈繢〉幹兩宣
謐〈抄無此字〉北伐詔 無勞遂〈遠〉兵 駱驛繼〈旣〉進 肅淸河洛〈路〉
曲赦丹陽等四郡詔 昧旦〈且〉求政 王光祿爲征南湘州詔
沖素之◍〈刻脫◍〉 褚 侍中爲征北長史詔 思懷淹〈掩〉暢
卷十
齊太祖高皇帝誄 叫怨〈然〉靑墀 ◍〈街〉號燿盛 國圖方匿〈匱〉
淫◍〈祀〉若旍 ◍〈瀉〉家提國 襄〈衍文〉 任 ◍〈卷〉文武 陰圖
食昴〈昂〉 ◍ 〈樊〉稚斵櫬 ◍〈�〉彼皇維 玄英◍〈最〉節 宋故尙
書左丞孫緬墓誌文 齊影儒口〈喆〉 宋 故安成王右常侍劉喬
墓誌文 雲意霜◍〈拍〉 美 懋◍◍〈徒鐫〉 蕭 太傅東耕祝〈呪〉文
山桃 引露〈霧〉如電 白雲 蕭〈簫〉瑟玉池上 秦〈泰〉女 搆
𧰼臺 流梵音兮至南〈案〉溟 訪道經 信◍〈若〉人兮先覺 鏡
論語憲嬀禹而◍〈折〉法 山中楚辭 欷㳂◍〈油〉川流帶 石�
�兮蔽日〈白〉 魂 兮歸來〈抄本魂字上空三格〉
牲出入歌辭〈山中楚辭下〉
祝詳史具禮備樂薦有牲在陳有鼓在懸騰燭𧰼星奔水𩔖電郊
燎速駕馭彼乘駽以伺質明以佇神宴
薦豆呈毛血歌辭
時恭時祀有物有則伊我上聖實挹明德犧𧰼交陳鬱尊四塞黍
唯嘉穀酒唯玄默薦通蒼祗慶覃黎黑願靈之降祚家佑國
奏宣列之樂歌辭
殷崇配天界尊明祀瑞合汾陰慶同泰畤靑幕雲舒丹殿霞起二
曜維新五精吿始於以享之景福是履
江文通集後序
余先人避地蕭山因而老焉視蕭山不啻桑梓也所居之東一里
許曰江寺蓋梁左衞將軍文通別業其子昭玄捨爲浮屠前有夢
筆橋乃後人想像其陳跡爲之文不足徵殆千年矣頃歲余領國
子學閱崇文閣舊書得江文通集欣然曰夢筆之驗其在是乎錄
以示僧有成輩咸願刻之以傳余按文通濟陽考城人今考城已
不知有文通矣唯蕭山故居獨存毋乃文通爲東海郡丞或吳興
令時往來所寓耶逸事寥寥不可考矣然名藍上人猶能追慕前
脩紀錄製作爲可尙已自今潘水之涘豈無懷錦韜筆褒然文鳴
者出焉則文通過化餘澤久而益溥亦有成諸同袍樂善之著也
工吿訖功謹誌於左
至正四年良月初吉中大夫蘄州路總管兼管內勸農事趙�翁
跋
戊子秋仲之晦初得元人抄本至季秋之十二日始校完元本
多樂府三章此本不知何以刪去而元本所缺此本又以意塡
增文理荒悖可笑今盡◍之凡◍者元本所無也旁註者元本
如而文可兩通者也孱守老人〈旁註字今未過錄〉
銅劍讚一卷 梁江淹撰
永明初始造舊宮鑿東北之地皆平岡迤隴尤多古冢墓有人得
銅劍長尺五寸余旣借看歎其古異客有謂余曰古時乃以銅爲
兵乎其可得而聞不余笑而應曰此證據甚多殆不俟言卿旣欲
知輒具言之餘按山海經曰昆吾之山其上多赤銅郭璞注曰此
山出金如火以之切玉如割泥也周穆王時西戎獻之尸子所爲
昆吾之劍也越絕書曰赤墐之山破而出錫若邪之谿涸而出銅
歐冶鑄以爲純鉤之劍又汲冡中得一銅劍長三尺五及今所記
干將者亦皆非鐵明古者以銅錫爲兵器也周書稱穆王時征犬
戎得昆吾之劍火浣布長尺有咫又有鍊銅赤刀割玉如泥焉又
左傳僖公十八年鄭伯始朝於楚楚賜之金旣而悔之盟曰無以
鑄兵故以鑄三種杜預注云楚金利故也古者以銅爲兵故禹貢
雲荊揚貢金三品余以爲古者語質而難解今者語文而又了獨
詩云元龜𧰼齒其實𧰼牙也書曰厥包橘柚乃黃柑也金品上則
黃中則赤下則黑黑金是鐵赤金是銅黃金是金黃金可爲寶赤
金可爲兵黑金可爲器韓子稱昔智伯繇之伐趙襄子初晉陽襄
子金將盡問於張孟談孟談對曰吾聞董安於治晉陽也公室悉
以銅爲柱質君可發而用之於是發之有餘金矣謂此據蓋可知
焉又昔夏后氏使九牧貢金鑄九鼎於荊山之下於昆吾氏之墟
白若甘攙之地圖其山川奇怪以形於鼎使民知神姦不逢其害
以定其祥鼎成三足而方不炊而自沸不舁而自藏不遷而自行
九鼎旣成定之國都桀有昏德鼎遷於商殷紂暴虐鼎遷於周每
人主休明鼎雖小而重其姦回昏亂雖大而輕及周顯王三十二
年姬德大衰乃淪入泗水秦始皇之初見於彭城二十七年始皇
東遊大發徒出之而不能得焉後漢武帝賓禮百神於汾陰得大
鼎時人以爲九鼎其詳不可得而審也且荊軻刺秦王之日七首
擊銅柱銅柱火出則古者非以銅爲七首亦以爲殿柱也且始
王之世長狄十二見於臨洮身長三丈足跡六尺於是始皇斂天
下之兵鑄而𧰼之故西京賦雲高門有閌列坐金狄是也又造阿
房之宮其門悉用鎡石鎡石噏鐵以防外兵之入焉以此推之明
知春秋迄於戰國戰國至於秦時攻爭紛亂兵革互興銅旣不充
給故以鐵足之鑄銅旣難求鐵甚易是故銅兵轉少鐵兵轉多年
甚一年歲甚一歲漸染流遷遂成風俗所以鐵工比肩而銅工稍
絕二漢之世逾見其微及漢建安二十四年魏文帝爲太子時鑄
三寶刀二七首天下百鍊之精利而悉是鑄鐵不能復鑄銅矣按
張華博物志亦稱鑄銅之工不復可得唯蜀地羌中時有解者由
此言之斯妙久絕余謂不復能鑄銅者正當不能使利如霜雪光
似雲霞陸斬犀兜水斷蛟龍豈復不能鑄銅鑪鋺燈耶然今太極
殿前兩大銅鏡卽周景王鑄也製作精巧獨絕晚世今之作必不
及古猶今鏡不及古鏡今鐘不及古鐘矣昔余爲吳興令鑿池又
獲銅箭鏑數十枚時有人復於彼山中伐木得銅斧一口古銅鑄
爲兵豈爲一據故備言其詳以發子之蒙矣古貴銅賤銅非獨此
事按皇覽帝王冢墓記稱吳王闔閭冢銅槨三重汞池六尺玉鳧
之流扁諸之劍三盤郢魚腸之劍在焉秦始皇冢亦以銅槨水銀
爲江河關東賊發之至銅槨而取銅深大不可多得因此穴塞漢
陳思王冢時奢侈皆生葬取愛幸奴婢蓄穀爲銅窗以通殉葬者
氣息兼以水火守冢給呼召數十年乃不復聞聲矣晚世之葬無
復此例然猶自大奢大富大盛或傾一國之財或竭一家之寶或
爭爲宏麗或競相高尙前漢奢於後漢魏時富於晉世中原旣夷
至於江左時天下凋喪制度日衰富貴之家猶或厚葬然論古論
曩亦減損千萬倍矣世愈貧狹哀禮愈薄又往古之事棺皆不用
釘悉用細腰其細腰之法長七寸廣三寸厚二寸五分狀如木秤
兩頭大而中央小仍鑿棺際而安之因普漆其外一棺凡用細腰
五十四枚大略如此亦可謂至巧矣其法旣絕亦有銅釘銅釘之
體皆如今柘釘形也銅釘旣滑多被發掘自義熙以來乃以柘代
銅爰及明器之屬亦多減省必不得已乃用烏牙焉相與皆用素
棺不得施漆及自棺之外一無所設旣由貧富之懸兼以避患之
及耳故爲此讚以明古今銅鐵之兵忍刃葬送之事焉乃成讚曰
悠悠開闢或聖或賢蚩尤鑄銅爲兵幾年天生五才實此爲先旣
古旣曩誰測誰傳紛綸百代事無不異況迺金鐵國之利器風胡
專精歐冶妙思於昔則出於今則祕聞之釋經萬物澹薄在古必
厚在今必惡徒侈徒異徒鏟徒削聊舉一槪以明鴻略
右銅劍讚一卷 陳留靑雲寺伯宇記
康熙二年仲春望後五日孫凱之示余校正本對錄孫本係故
友馮已蒼所藏從元抄本校者也其銅劍讚馮以意附之耳馮
遭酷令所誅書籍盡散今見其書如見故人不勝悵歎雲
南陽葉石君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