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梵網六十二見經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聞如是:

一時,佛遊於俱留國,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爾時,異道人須卑及弟子梵達摩納,隨佛及比丘僧。異道人須卑,謗佛無央數,及謗法、比丘僧;弟子梵達摩納,嗟歎佛及法、比丘僧無央數。是師弟子便共諍言,各自非其所說,常隨佛比丘僧受請。是時,佛從俱留國,往至舍衛國,止在祇樹給孤獨園。時,諸比丘會於迦梨羅講堂上,坐共議言:「是事當云何?異道人須卑,及弟子梵達摩納,常隨佛及比丘僧受請。異道人須卑,謗佛及法、比丘僧無央數;弟子梵達摩納,嗟歎佛及法、比丘僧無央數。」

佛徹聽遙聞諸比丘共議說是事,佛便起往至講堂。佛則坐,佛問諸比丘言:「屬者會迦梨羅講堂,所議何等?」

諸比丘白佛言:「向者會共議言:『異道人須卑,及弟子梵達摩納,常隨佛及比丘僧受請。異道人須卑,謗佛及法、比丘僧無央數;弟子梵達摩納,嗟歎佛及法、比丘僧無央數。』」

佛言:「善哉!諸比丘!會常當行二事。何等為二?一者說法、二者思惟。」

佛告諸比丘:「若有謗我及法、比丘僧,汝曹不瞋恚念惡愁憂者為善;若有謗我及法、比丘僧,卿曹便瞋恚愁憂者為有衰。比丘!若有嗟歎我及法、比丘僧者,汝便當不喜亦不愁憂,亦不憘憘者,汝便有衰。若復有謗我及法、比丘者,汝意便當念言:『彼人所說,非至誠言,佛無有是事。』比丘!若有嗟歎我及法、比丘僧者,汝當念言:『實有是事。』所以者何?其少知者但有誡不能多聞者,便嗟歎佛。」

諸比丘問佛言:「何所是少知但有誡不多聞嗟歎佛者?」

佛言:「其人說言:『佛不殺生,無怨結,不持刀杖,教人為善,慈哀一切及蜎蜚蠕動之類;亦不取他人財物,但欲布施,心亦念布施,見人劫掠人者哀念之;身自行清淨,不入人罪法。修清淨梵行,樂清淨行;不樂惡愛欲之法,亦不妄語。所言至誠,樂實無虛,世間人皆信其言,無有異意,亦不妄念。不兩舌、傳語、鬪人,若有諍者和解,各令安隱;不罵詈,亦不惡口。所說令眾人歡喜,但說善不欺言。知時至誠,有義行法,所言柔軟;不坐高綺好牀,亦不著香花;不聽歌舞;不飲酒,亦不著金銀珍寶。常以法食食不失其時;不受男女奴婢。不絕生穀,亦不受鷄羊豬;無有舍宅,亦不市買;不行斤斗寸尺欺侵人。皆離於刀杖撾捶恐怖人。

「『譬如異道人,貪著食,以是比著行,多居穀食酒畜生衣被醫;沙門瞿曇,皆無是。

「『譬如異道人,受人信施食,以是故常作癡業,徐行出入,誹謗嫉妬,但欲得自恭敬;佛常離是癡業。

「『譬如異道人,受人信施食,畜、聚落、舍宅、穀食、樹木、果蓏、菜園,自取食之;佛皆離是事。

「『有異道人受人信施食,在高廣綺牀上臥起,以金銀好畫之上布施[袖-由+延],及諸象馬畜生諸飛鳥之毛,以布座上;佛皆離是事。

「『譬有異道人,受人信施食,便共相問言:「王者云何?賊云何?兵云何?鬪云何?大臣云何?郡國縣邑云何?女人云何?婬妷者云何?」說世間事、說開事海事;佛皆離是事。

「『有異道人,受人信施食,行虛現實應,表裏不相副,示光法明,以求財利,常貪鉢;佛皆離是癡見。

「『有異道人,受人信施食,便共諍訟言:「我知法律,卿不知法律,卿為邪見,豈能知法耶?我為正見。」語言前後顛倒:「我為正見,卿則見邪;卿為負,我得勝;卿惡、卿邊。」至無復受其言,「卿當學行,為有保任不?」佛離是畜生果。

「『有異道人,受人信施食,常行摴蒱博掩,便言:「我以得鞬橛兜摴蒱君犢塞盧。」佛皆離是事。

「『有異道人,受人信施食,便沐浴以雜香塗身,自莊嚴,以鏡自照,持高繖蓋,著履結髮,以珠珞毦;佛皆離是事。

「『有異道人,受人信施食,常行現惡事,便持手鬪足,以頭面相觸,鬪象馬牛羊、鬪男子女人及小兒、鬪鷄豬鴨;佛皆離是邪惡見。

「『有異道人,受人信施食,作畜生業,以自給活,別知刀矛弓箭、別相男女大小、別知相象馬牛羊;佛皆離是事。

「『有異道人,受人信施食,作畜生業,以自給活,作男女小兒醫、作象馬牛羊之醫;佛皆離是事。

「『有異道人,受人信施食,作畜生業自給活,作鬼神事、作衣被、作自醫、作女人座醫、作呪嬈。女人往來之時,持草化作美食,與人食之,便詐隨索好物,化盧服與人,能令飛行;佛皆離是事。

「『有異道人,受人信施食,以作畜生業自給活,持藥與人使吐;佛皆離是事。

「『有異道人,受人信施食,以畜生業自給活,呼人言使東西行,呪令共鬪諍訟,相撾捶人,墮人著地,呪女人使傷胎,以葦呪著人臂;佛皆離是事。

「『有異道人,受人信施食,以畜生業自給活,持薪然火,呪栗皮毒蒲萄子作煙,呪鼠傷殺人,學呪知人生死時;佛皆離是事。

「『有異道人,受人信施食,以畜生業自給活,一人言當大雨,一人言當小雨。一人言米穀當豐熟,一人言不熟。一人言米穀當貴,一人言當賤。一人言當大病疫,一人言不。一人言當有賊來破壞此國,一人言當有大死亡。一人言當有崩王,當有立王,一人言地當大動,一人言不。一人言月當蝕,一人言月不蝕。一人言日當蝕,一人言日不蝕。一人言日從東西行,一人言從西東行。一人言月星宿,從東西行,一人言從西東行,用是故有吉西,一人言用是故日月星宿,從東西行。一人言用是故日月星出,一人言用是故日月星入。一人言雲當覆日,一人言當出於雲,一人言天當清無雲。佛皆離是事。

「『有異道人,受人信施食,以畜生業自給活,一人言此國王當往破彼國,彼國王當來破此國,一人言此國王車馬畜少。為人解夢,呪人使不能語,令人口噤,為人書取其價、為人持校計取其價,分別好惡色取其價。佛皆離是事。』」

佛言:「沙門一飯,暮不食,以時食,離不時食。行知止,足於衣鉢,食取足而已。所行至處,皆齎衣鉢自隨身。譬如飛鳥所行至處,兩翅隨其身,比丘亦如是。於衣被飯食,鉢取足而已,所行至處,衣鉢皆隨身,比丘亦如是。受賢者誡奉行,自觀身,不諍訟,思惟道,所作安諦。見色不作想,亦不互相見鬪人變者。續寂寞,不癡亂,諸不可意惡不善之法,不能亂其志,皆護眼根。是為比丘奉賢者誡品。賢者如是寂定根門於內,不念鬪亂,飯食取足而已。食亦不多亦不少,適得其中,常爾一食不增減,趣支命不用作筋力,但欲令身安不苦痛,有氣力得定行。若有當來比丘,當以是賢善,奉行戒,當以是賢善。飯食取足而已,思惟道,初夜後夜行道,應妙不傾動行道念。晝日若坐、若經行,不念惡法。初夜若經行、若坐。中夜猗右脇累兩足而臥,意即念起常欲見明。後夜復坐念道,若經行不念惡法。

「若入郡國縣邑分衛,明旦起著衣持鉢,入郡國縣邑分衛,皆護身諸根常念著意。分衛訖出,飯食已,澡手洗足去鉢,便入在獨夜坐,若空閑樹下、若露處山間巖石間、若草屋水所盪處,正坐不左右顧視,離世間癡意念行不作惡意,以慈心哀傷一切人民及蜎飛蠕動之類。意亦不念惡,去愛欲,去離睡眠,常念疾得定,行意而不念睡眠。去離猶豫眾想,不說惡亦不作想,內意寂定,去離外疑,去離眾想。行不行惡法,意亦不念眾想,皆棄五蓋及塵勞意。譬如人舉息錢,行賈作如意,還本償息常有餘末,饒足自活,其人自念心亦歡喜。譬如人久行作奴婢,得脫奴身,出入自在,自念言:『我本作奴,今得脫為民。』其人自念,心亦歡喜。譬如人拘閉牢獄,遇赦得脫,其人自念,心亦歡喜。譬如人得重病,連年累歲,遭遇良醫,攻治得愈,有氣力行步出入飯食,其人念言:『昔時病累歲,今得除愈,有氣力飯食出入。』其人自念亦歡喜。譬如人持重財,經過惡道,財物畜甚安隱得至善道,其人自念亦歡喜。比丘亦如是,去離五蓋,譬如負債以償拘閉得脫,久病除愈,奴免為民,經過惡道以脫,是心歡喜。」

佛言:「其少知或不多聞者,便謗如來。」

佛言:「我所解法深妙,我所知所了者,賢者弟子聞者便嗟歎如來。」佛言:「何所是深妙之法,我所可了知?賢者弟子聞之便嗟歎如來。」

佛言:「若有異道人,於過去劫中,見過去事,於無央數道,各各學其事,知其中事,皆在十八見中。若有異道人,於當來劫中,見當來事,學當來事,於無央數道,各各了其事,皆在是四十四見中。彼異道人,於過去劫中,見過去事,於無央數道,各各了其事,悉在十八見中者,有異道人,行常見常,自為世間說有常,在是四見中。」

佛言:「其異道人,何以在四見中?各見常說,自為世間人說有常。若有異道人,斷愛欲行禪,即如其像三昧正受,能念過去二十劫事。其人言:『我與世有常。所以者何?我知過去劫成敗時,不知當來劫成敗時。』其人便念:『知過去事,捨當來事。』是為第一見。第二若有異道人,斷愛欲,即如像三昧正受,能念當來四十劫事。其人言:『我與世有常。所以者何?我不知過去劫成敗時,但知當來劫成敗時。』其人便捨過去事不知之,念當來事,是為第二見。第三若異道人,斷愛欲,精進行寂,即如其像三昧定意,念過去當來八十劫事,其人便言:『我與世有常。所以者何?我知過去、當來劫成敗時。』其人便念過去、當來之智,是為第三見。第四若有異道人,精進寂一心,行斷惡行,即如其像三昧定意,念寂根住癡念。其人自為世間說:『有常。所以者何?我不知過去劫成敗時,亦不知當來劫成敗時。』是為第四見。所可謂異道人,說常見常,自為世間人說有常者,皆在是四見中,不能復過上。如來皆知,是復過、是上、微妙知,是以不誡之,離於誡得無為。如來知痛癢所更樂盡滅,知所從起,佛見以無所受意善解。」

佛言:「我所解法,深奧深照,若有賢者弟子聞之便嗟歎佛。其有異道人,於過去劫中,見過去事,念過去事,於無央數道,各樂說知其中事,皆在十八見中。其異道人何。謂於過去劫中,見過去事、念過去事,於無央數道,各樂說知其中事者。若有異道人,各說常見常,各自為世間人說有常,皆在四見中。其異道人何?謂說常見常,為世間人說常。其劫壞敗時,下人民便上生第十二阿衛貨羅天上。劫壞敗時,其天福德薄,命盡展轉來下。有梵天在上虛空中生,便於彼為大尊,梵自謂:『我皆作諸事,於其上尊,為一切作父,解義千人之上。』其梵天自念言:『當於何所得人來生此?』適發意頃,餘下人即解生其上。爾時其梵天,因發見言:『我皆化作是諸人。』其人民亦自生見言:『梵天皆化作我曹。所以者何?梵天先生,我曹後生,是故化我曹。』其先生梵天,最端正好潔,威神巍巍。其餘諸天,隨法福德薄,命盡皆稍稍下生人間,行精進,離愛欲,行一心,即如其像三昧定意,念昔所生處。其人言:『上先所生梵天得常在,終不轉移亦不死。常在尊上梵天,化作我曹,非常轉移死。』是謂為說常非是,是為第一見。第二若有異道人,彼有梵天,發見如是言:『其有色法痛癢思想行識,是法為常,亦不轉移不死,其有地種、水種、火種、風種、空種,此非常不堅固。』其梵天人,祿相福德薄者,終亡來下生人間。其人精進,離愛欲,一心,即如其像三昧定意,念昔梵天。是其人言:『彼色法痛癢思想行識,其法常堅固,此人間地種、水種、火種、風種、空種,是法非常,無堅固有終亡。』是為第二見。第三若有異道人,所說何?謂有天名幾陀波屠,在其上相娛樂,快樂以後,常不復念身病著牀,其人法祿相福德薄,終亡下生人間,其人行精進,離愛欲,一心,即如其像三昧定意,念昔所生處,其人便言:『彼天人相娛樂快樂者,得常在,不動轉終亡。此人間相娛樂,非常無堅固,有終亡。彼天有常,此人間無常。』是為第三見。第四若有異道人所說,有天名散提,彼居上共止頓,平相向,生瞋恚離本座,其天人祿相福薄者,終亡下生人間。其人行精進,離愛欲,一心,即如其像三昧定意,念昔所生天上,其人言:『彼諸天共止相娛樂者,得常在堅固不終亡。我生人間者,非常無堅固,有終亡。彼天有常,我人間無常。』是為第四見。」

佛言:「諸異道人,各各所說有常,各各為世間人說有常者,皆在是四見中,不能過是四見。佛皆知是,復過是上絕妙知,是以不譏亦不毀,得無為。佛知痛癢更樂,知方便所從起、起以見,佛無所受意善解,佛所知法,深奧深照,我悉了。若有賢者弟子聞知之,便嗟歎如來。若有異道人,於過去劫中,見過去事,念昔時行,於不可計道,各樂說解知其事,皆在十八見中。其道人所知何?謂有異道人言:『我於此自然生,不從他方來生。』念無所從生見,謂本無世間,今有世間。皆在二見中。其異道人所知何?謂言:『我於此自然生,不從他方來生。』念無世間,今有世間者,有天名無想,入無有思想,無有痛癢。其天人若念思想,祿相福德便薄盡,終亡來下生世間。其人行精進,離愛欲,一心定意意,即如像像其三昧,不能復念昔時所從來生。其人便言:『本無有世間,今適有世間。我昔時無,今自然生。』是第一見。第二若有異道人,意念癡,其癡人念言:『本無世間,今適有世間。我本無,今自生有。所以者何?我本無,今自生有,是謂為本無有世間。』是為第二見。其異道人所可,謂我本無所從來生,念無所從生見,謂本無世間,今適有世間者,皆在是二見中,是二見不能復過上。佛皆知是,復過其上絕妙知。是以不譏亦不毀,得無為。佛知痛癢所更樂,知方便所從、起以見,佛無所受意善解。」

佛言:「我所知法,深奧深照,我悉曉了之。若有賢者弟子,聞知者便嗟歎佛。若有異道人,於過去劫中,見過去事,念昔時行,於可計道,各樂說解知其事者,皆在十八見中。有異道人,一人言我所見有崖底、一人言我所見無崖底、一人言我所見有崖底無崖底、一人言我所見不有崖底亦不無崖底,皆在是四見中。其異道人所知何?謂若有異道人,行如是,自為世間人說有限,我所言至誠,其餘者為癡虛妄言。自為世間人說無限,作是說:『有言,我與世間有限無限,我與世亦不有限亦不無限者。後亦為虛妄語,作是說者為誑語。所以者何?我所見世間有限。』是為第一見。第二若有異道人,所知何?謂言:我所行所見無限,謂知我與世無限。其異道人,見如是,行如是,謂我與世無限,其人說言:『我與世無限,我至誠,其餘者為癡。反言:「我與世有限無限,我與世亦無有限亦不無限。」作是說者為誑語。所以者何?我與世無限。』是為二見。第三若有異道人,所知何?謂其異道人見如是行,謂:『知我與世有限無限,我所言至誠,其餘為癡虛妄語。反言:「我與世有限無限,我與世亦不有限亦不無限。」作是說者為誑語。所以者何?我與世有限無限。』是為第三見。第四若有異道人,所知何?謂其人言:『我念如是行如是見,謂知我與世亦不有限亦不無限,我所言者至誠,其餘者為癡虛妄語。反言:「我與世有限,我與世無限,我與世有限無限。」作是說者為誑語。所以者何?我與世亦不有限亦不無限。』是為第四見。」

佛言:「諸異道人,有言有限、有言無限、有言有限無限、有言亦不有限亦不無限,我及世間者,皆在是四見中,不能復過是四見上。佛皆知是,復過是上絕妙知。是以不譏不毀,得無為。佛知痛癢所更樂,知方便所從起,不受著,佛善解。」

佛言:「我所知法,深奧深照。若有賢者弟子聞知之,便嗟歎佛。若有異道人,於過去劫中,見過去事,念昔所生處,於不可計道,各樂說解其事者,皆在是十八見中。各異道人共諍說,所言各異,若有問事者,便共諍,所言各異,言:『教我某當如是,教彼人當如是,教餘人當如是,教人當如是不如是。』皆在是四見中。其異道人共諍說,所言各異者何?謂各有異道人,見如是行如是,言:『我不知亦不見,為有後世為無後世;我不知,一切無有後世;我亦不見,我所可不見不知不念是事,如我所說,不如餘者所說。』其人獨語自用:『我所見至誠,其餘為癡。』」

佛言:「受取癡邪見人,身死至泥犁惡道。若有沙門婆羅門,所行多知,黠慧解說,其義諦觀,所語無異,名聞遠方,棄捐他見,來到其所,安諦問之,不能發遣;其異道人,死墮惡道。是為第一見。第二若有異道人所知何?謂其異道人,見如是所說如是:『我不知為有善惡之殃福,亦不知為無善惡之殃福,我亦不知亦不見。』若作是語:『有善惡之殃福我為著,無善惡之殃福我為離著,若我不著為轉還受。』若沙門婆羅門,所行多知,黠慧解說,其義諦觀,所語無異,名聞遠方,棄捐他見,來到其所,安諦問之,不能發遣。其異道人疑,恐畏來問,若有問者,便共諍說:『教某人當如是,教餘人當如是。當如是不如是,亦當如是不如是。』是為第二見。第三若有異道人,所知何?謂其異道人,所見如是所說如是:『不我知何所善何所惡?當行何等不行何等?何所惡道、何所善道?何所是現世寶、何所是後世寶?常當作何等行為苦、當作何等行為樂?』若有沙門婆羅門,所行多知解,其義諦觀,所語無異,名聞遠方,棄捐他見,來到其所,安諦問之:『何所善惡當行?不行何等?何所善惡之道?何所是現後世寶,常當作?何等行為苦樂?』來問之,不能發遣,恐畏惡道,若有問事者便共諍,所言各異:『教某人當如是,教餘人當如是,教人當如是,亦當如是不如是。』為第三見。第四若有異道人,所知何?謂其異道人意念癡,若有問事者,便共諍,所言各異:『教某人當如是,教餘人當如是,當如是不如是,亦當如是亦不如是不如是,亦當如是亦不如是。』是為第四見。所謂異道人共諍,亦說各異,若有問事者,便共諍語:『教某人當如是,教餘人當如是,當如是不如是,亦當如是亦不如是。』者,皆在四見中,不能過是四見上,佛皆知是,所知復過上絕妙知。是以不譏亦不毀,得無為。佛知痛癢更樂,方便知所從起,佛現所受意善解。」

佛言:「我所知法,深奧深照,我悉了。若有賢者弟子聞知者,便嗟歎佛。若有異道人,於過去劫中,知過去事,念昔時行,於不可計道,各樂說解其事者,皆在是十八見中,是十八見不能復過上。佛如是所知,復過上絕妙知,是以不譏亦不毀,佛現無所受意善解。」

佛言:「我所知法,深奧深照,我悉了。若有賢者弟子聞知之,便嗟歎佛。若有異道人,於當來劫中,見當來事,念當來事,行不可計道,各樂解說其事者,皆在四十四見中。其異道人所知何?謂於當來劫中,知當來事,行不可計道,各樂說解其事。若有異道人,行想見想,自為世間人說想,在十六見中。其異道人所知何?謂行想見想,為世間說想,在十六見中。其異道人,所見如是行如是,有我色為有後世想,言:『我至誠,其餘為癡。』是為第一見。若有異道人,言:『無色為有我,無後世。』言:『我至誠,其餘者為癡。』是為第二見。若有異道人,行想見想,自為世間人說想者,言:『有色無色有我,我所語至誠其餘者為癡。』是為第三見。若有異道人,言:『亦不有色亦不無色為有我,我至誠,其餘者為癡。』是為第四見。第五若有異道人,言:『有限為我,我至誠,其餘者為癡。』是為第五見。第六若有異道人,言:『無限為有我,我至誠,其餘者為癡。』是為第六見。第七若有異道人,言:『有限無限為有我,我至誠,其餘者為癡。』是為第七見。第八若有異道人,言:『亦不有限亦不無限為有我,我至誠,其餘者為癡。』是為第八見。第九若有異道人,言:『一想為有我,我至誠,其餘者為癡。』是為第九見。第十若有異道人,言:『少思想為有我,我至誠,其餘者為癡。』是為第十見。第十一若有異道人,言:『種種思想為有我,我至誠,其餘者為癡。』是為第十一見。第十二若有異道人,言:『無央數思想為有我,我至誠,其餘者為癡。』是為第十二見。第十三若有異道人,言:『一樂為有我,我至誠,其餘者為癡。』是為第十三見。第十四若有異道人,言:『苦為有我,我至誠,其餘者為癡。』是為第十四見。第十五若有異道人,言:『苦樂為有我,我至誠,其餘者為癡。』是為第十五見。第十六若有異道人,言:『亦不苦亦不樂為有我,我至誠,其餘者為癡。』是為第十六見。」

佛言:「其異道人,行想見想,自為世間說想者,皆在是十六見中,不能復過上。佛皆知是,所知復過上絕妙。佛知是,以不譏亦不毀,得無為。佛知痛癢更樂,知方便所從起,佛現無所著受意善解。」

佛言:「我所知法,深奧深照,我悉了。若有賢者弟子聞知之,便嗟歎佛。若有異道人,於當來劫中,見當來事,念昔時行,於不可計道,各樂解說其事,悉在四十四見中。其異道人何?謂若有異道人,行無常見無常,自為世間人說無常,悉在八見中。其異道人所行何?謂行無想見無想,自為世間人說無想。其異道人,見如是行如是,有色為有我無想,死無後世。言:『我至誠,其餘者為癡。』是為第一見。第二若有異道人,所知何?謂行無想見無想,自為世間人說無想,謂:『無色為有我無想,死無後世,我至誠,其餘者為癡。』是為第二見。第三見若有異道人,言:『有色無色為有我無想,死無後世,我至誠,其餘者為癡。』是為第三見。第四見若有異道人,亦非有色亦不無色,為有我及世,死無後世,我至誠,其餘者為癡。是為第四見。第五見若有異道人,言:『我為與世有限,我至誠,其餘者為癡。』是為第五見。第六見若有異道人,言:『我與世無限,我至誠,其餘者為癡。』是為第六見。第七見若有異道人,有限無限,我至誠,其餘者為癡。是為第七見。第八見若有異道人,言:『亦不有限亦非無限,我至誠,其餘者為癡。』是為第八見。」

佛言:「若有異道人,於當來劫,見當來事,所知言各異,皆在四十四見中。其異道人,所知何?謂見無想行無想,亦不無想見,謂知我與世無有想,皆在是八見中。第一見若有異道人,見如是行如是,有色為有我,亦不有想亦不無想,死有後世,我至誠,其餘者為癡。是為第一見。若有異道人,言:『有色無色為有我,亦不有想亦不無想,死有後世,我至誠,其餘者為癡。』是為第二見。第三見若有異道人,言:『有色無色為有我,亦不有想亦不無想於後世,我至誠,其餘者為癡。』是為第三見。第四見若有異道人,亦不有色亦不無色為有我,亦不有想亦不無想於後世,我至誠,其餘者為癡。是為第四見。第五見若有異道人,言:『有限為有我,亦不有想亦不無想於後世,我至誠,其餘者為癡。』是為第五見。第六見若有異道人,言:『無限為有我,亦不有想亦不無想於後世,我至誠,其餘者為癡。』是為第六見。第七見若有異道人,言:『有限無限為有我,亦不有想亦不無想於後世,我至誠,其餘者為癡。』是為第七見。第八見若有異道人,言:『亦不有限亦不無限為有我,亦不有想亦不無想於後世,我至誠,其餘者為癡。』是為第八見。」

佛言:「若有異道人,亦不有想亦不無想行,亦不有想亦不無想見,亦不有想行亦不有想見,皆在是八見中,不能復過是八見上。佛皆知是,所知復過上絕妙知,是以不譏亦不毀,得無為。佛知痛癢所更樂,方便知所從起,佛現無所著意解脫。」

佛言:「我所知法,深奧深照,我悉了。若有賢者弟子聞知,便說佛功德。」

佛言:「若有異道人,當來劫見當來事,於無央數道,所知言各異,皆在四十四見中。其異道人,所知何?謂若有異道人,言:『無行無有見,無有人念空知。』皆在七見中。其異道人,言:『無行無有見,無有人念空者,所知何?謂若有異道人,見如是如是諸我色四大,父母所生,以飲食而長,在非常沐浴衣,身死在地,骨節解墮,別離異處,風吹其身,破碎壞敗,以後世不復生死,如是便滅盡。』是為第一見。第二見復有異道人,言:『死非如此破敗,更有我復過其上。何所是我踰上者?其我者,色天及欲行天,彼我者若死壞敗,後世不復生死。』是為第二見。第三見若有異道人,言:『我者死非如此壞敗,更有異我,復過其上。其我者色無意故,彼我若死壞敗,後世不復生死。』是為第三見。第四見復有異道人,言:『我者非如此死壞敗,更有我復過其上。其我者何?謂其我皆過諸色想天,悉踰瞋恚想天,念種種無央數虛空知行。其我若死壞敗,後世不復生死。』是為第四見。第五見復有異道人,言:『我者不如死壞敗,更有我復過其上。其我者何?謂其我皆喻一切虛空知天,無央數名識知天。所念行其天,若不壞敗時,後世便不復生死。』是為第五見。第六見復有異道人,言:『我者不如此死壞敗,更有我復過其上。其我者何?謂皆踰一切識知天,不復著,名無識知念行。其天我者死壞敗,後世不復生死。』是為第六見。第七見復有異道人,言:『我者非如此死壞敗,更有我復過其上。其我者何?謂皆踰一切無識知天。其天人無想有想念行。其天我者死壞敗時,後世便不復生死。』是為第七見。」

佛言:「所可謂異道人行滅壞見無行無有想無人念空,皆在是七見中,於七見中不復能過上。佛皆知是,所知復過其上絕妙知,是以不譏亦不毀之,得無為。佛知痛癢所更樂故,便知所從起、起以現,佛無所著意善解。我所知法,深奧深照,悉了知。若有賢者弟子聞知,便說佛功德。」

佛言:「若有異道人,於當來劫中見當來,於無央數道,所說各異,皆在四十四見中。復有異道人自說:『今現念行無為,現在見無為。』若人至其所,便為說:『現在無為。』皆在五見中。有異道人,見如是,說行亦爾,其在殿舍自快,以五欲自娛樂。其人言:『我現在得無為。』是為第一見。第二見復有異道人,言:『不如餘者言有我,現在無為也,更有現在得無為。何謂現在無為?若比丘離欲,脫惡不善之法,意念行善安樂,便第一禪。其人滅盡,我者後世不復生死,是我現在得無為。』是為第二見。第三見復有沙門道人,復言:『不如餘者所說,不用此我現在得無為,更有現無為,復過其上。何謂現在無為?其比丘滅意內寂定,其志一不念亦不行,三昧喜樂,便行第二禪,其人滅盡現在得無為。』是為第三見。第四見復有沙門道人言:『不如餘者言,不用此我現在得無為,更有現無為,復過其上。何謂現在無為?其有比丘,喜離婬妷悅觀行,常寂悅身行如賢者,所觀行常安,便行第三禪。』是為第四見。第五見復有沙門道人,言:『不如餘者言,不用此現在得無為。更有現在無為,復過其上。何謂現在無為?其有比丘,斷樂斷苦,無有昔時可意不可意,亦不苦亦不樂,常奉清淨,便行第四禪。其人現在得無為滅盡,以後世不復生死。』是為第五見。」

佛言:「所可謂有沙門道人,說現在無為,見現在無為者,念現在無為者,皆在是五見中,不能復過是五見上。佛皆知是,所知復踰上絕妙知。是以不譏亦不毀,得無為。佛知痛癢所更樂,方便知所從起以現,佛無所著意善解,我所知法,深奧深照,我悉了知。若有賢者弟子聞知之,便說佛功德。」

佛言:「彼異道人,念常見常,為人說:『我世有常在。』是四見中者,用不知示現,故不得道行精進。乃知是習因緣,不習因緣,用是成因緣,用是不成因緣,不得其處。」

佛言:「彼異道人說上中行各現所各自為人說世常,在二見中者,用不知不見不得道行精進,乃知是習因緣、不習因緣,用是成因緣,不得其處。」

佛言:「若有異道人,各念常見常,各為人說,我與世有常,在四見中者,用不知不見故不得道,習因緣、不習因緣,是用因緣成,用是因緣不成,不得其處。」

佛言:「彼諸異道人,有言有限,又言無限,有言有限無限,又言亦不有限亦不無限,我及世,在四見中者,用不知不見不得道行精進,乃知是習因緣、不習因緣。用是因緣成,用是因緣不成,不得其處。」

佛言:「彼諸異道人共諍言,所說各異,在四見中者,用不知不見故,不習道行精進,乃知是習因緣、不習因緣。用是因緣成,用是因緣不成,不得其處。」

佛言:「彼諸異道人,說想行想,為人說:『我與世有想。』在十六見中者,用不知不見故,不得道行精進,乃知是習因緣、不習因緣。用是因緣成,用是因緣不成,不得其處。」

佛言:「彼諸異道人,念無想見無想,為人解說我與世無想,在八見中者,用不知不見故,不得道行精進。乃知是習因緣、不習因緣。用是因緣成,用是因緣不成,不得其處。」

佛言:「彼諸異道人,亦不念想亦不無想,為人說:『我與世無想。』在八見中者,用不知不見故,不得道行精進。乃知是習因緣、不習因緣。用是因緣成,用是因緣不成,不得其處。」

佛言:「彼諸異道人說滅壞,常為人說:『我與世滅壞。』在七見中者,用不知不見故,不得道行精進。乃知是習因緣、不習因緣。用是因緣成,用是因緣不成,不得其處。」

佛言:「彼諸異道人,說現在無為,見現在無常,為人說現在無為,在五見中者,用不知不見故,不得道行精進。乃知是習因緣、不習因緣。用是因緣成,用是因緣不成,不得其處。」

佛言:「若有異道人,於過去劫中,見過去事,於無央數道各各異,在十八見中。彼諸異道人,於當來劫中,見當來事,於無央數道,所說各異,在四十四見者,合皆在是六十二見,往還其中,於彼住在,厥中生俱會行,於網中生死不得出。」

佛言:「譬如工捕魚師,若捕魚弟子,持尛目網下著小泉中,下以便前住若坐,其人念言:『水少,諸魚浮游,皆上網上。』往往在其中不得出。」

佛言:「如是諸異道人,於過去劫中,見過去事,識昔時行,於無央數道,所說言各異,在十八見者,若有異道人,於當來劫中,見當來事,念說當來事,於無央數道所說各異,在四十四見中者,皆在是六十二見往還,於其中住,在其中生死,俱合會行,在羅網中不得出。」

佛言:「比丘!佛身皆斷諸著,常在厥住。諸天及人民悉見,佛般泥洹後不能見也。」

佛說是經時,三千大千世界六反震動。爾時,那耶和留比丘,在佛前住,以扇扇佛。於是賢者那耶和留,長跪叉手白佛:「未曾有天中天!是經深,乃如是深照,天中天!是經名為何等?云何持名?」

佛告那耶和留:「拘樓秦佛.如來.無所著.等正覺說是經時,名為「法網」;迦葉佛.如來.無所著.等正覺說是經時,名為「見網」;今我亦說是經,名為「梵網」。」

佛說如是。諸比丘皆歡喜,前為佛作禮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