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楞嚴經通議/首楞嚴經通議提綱略科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楞嚴經通議首楞嚴經通議提綱略科


首楞嚴經通議略科題辭(附號記)

此經文博義幽。舊解但科其文而未盡挈其義。

故於通塗一貫之旨未暢。使觀者徇文而大義難明。

以致修心三觀不得其門而入。雖古今講演流通盡大地。

而依之造修者皆不知其要。有負

 如來開示正修行路也。今愚妄為通議。直欲發明條貫。

使學者一覽便見指歸。其略科但先提揭要義以示文外之旨。

大端稍異前人。而義則昭然易見。觀者萬不得以臆見。

而忽之也。今以標科各立號記。使易尋流討源。

非特好為奇事也。幸勿厭之。   憨山老人清識


 科號次第預列以便臨文尋討。

 ○[□@(?╳)]△[○@●][□@◇][○@◇][△@△][□@○][?︽]◎[□@(?(○/(○*○)))][△@○][?╳][?(●/(○*○))][??卍]○[?(○/(○*○))][?卍][?(◇*◇)]

  o.

首楞嚴經通議提綱略科

    明南嶽沙門憨山釋德清排訂


 此經一部十卷準常分(三)

  初序分(二)

   初通序(如是)

   二別序(屬諸)

  二正宗分(二)

   初大開修證之門(四)

    初示三觀之體(三)

     初開空如來藏示空觀之體分(二)

      初約生滅門中決擇真妄以顯本覺真心(二)

       初當機請行(阿難)

       二世尊曲示(四)

        初正破五蘊八識以明人空(四)

         先徵心破色受二薀明前五識無體(六)

          初審發心(佛告)

          二斥妄本(佛言)

          三結妄元(阿難)

          四審妄處(佛告)

          五正示定體(爾時)

          六正破妄處無體(佛告)

         二斥妄心破想蘊以明六識無體分(四)

          初當機重請宗門(爾時)

          二世尊光示定體(爾時)

          三總示顛倒根本(佛告)

          四正示顛倒(三)

           初詰顛倒之心(五)

            初驗詰妄心(阿汝)

            二斥妄想非真(佛咄)

            三詰六識無體(阿難)

            四帶顯七識非真(縱滅)

            五總責顛倒(佛告)

           二詰顛倒之見(三)

            初當機重請(阿難聞已)

            二光示一真(即時如來)

            三會見歸心(阿灘汝先)

           三示顛倒之人(二)

            初請(阿難雖復)

            次答(六)

             初示凡夫顛倒(阿難)

             二示二乘顛倒(二)

              初示迷(即時)

              二詰責(於是)

             三示外道顛倒(匿王)

             四示顛倒之狀(阿難)

             五正責顛倒(佛興)

             六示迷悟同源(晦昧) 上斥妄心破想蘊竟

         三辨妄見破行薀明七識無體分(二)

          初破妄(五)

           初徵破分別妄見無體(四)

            初呈妄見(阿難)

            二揀妄緣不實(佛告)

            三示根識俱妄(若真)

            四示可還非真(離諸)

           二姑借見精以揀緣塵(二)

            初請(阿難)

            次答(三)

             初立見精(佛告)

             二揀緣塵(阿難)

             三示見性(諸可)

           三示見性離緣以顯見精(四)

            初請不還(阿難)

            二定見量(佛告)

            三揀緣塵(阿難)

            四示見精(阿難)

           四破轉計見精是物(二)

            初破轉計(若見)

            二示真見(阿難)

           五正破見量以顯真心(二)

            初立量(阿難白佛)

            二正破(佛告阿難)

          二顯真(一切)

         四非見精破識薀滅第八識的指正修行路(三)

          初破我執以顯一真(三)

           初當機出計(阿難白佛)

           二世尊委破(二)

            初即物破是見(今汝)

            二即物破非見(佛復)

           三文殊顯真(是時文殊)

          二破自證以顯一真(四)

           初當機出計(誠如法王)

           二世尊委破(二)

            初破自然(我今如是)

            二破因緣(佛言汝言)

           三的示精覺(當知如是)

           四重拂妄計(世尊必妙)

          三破見精以示始覺(三)

           初徵破妄計(吾復問汝)

           二的示始覺(二)

            初揀緣(汝今當知)

            次的示(四義成就)

           三結責勸修(汝等聲聞)

        二例破二種世界以明法空[△@△]

        三顯本覺離緣以示真如出纏[△@△]

        四拂跡入玄以顯真如絕待[△@△]

      二約不生不滅會妄歸真以顯真空藏性[□@◇]

     二開不空如來藏以示假觀之體[○@●]

     三開空不空如來藏示中道觀體[○@●]

    二示三觀之相△

    三示三觀之相△

    四結三觀之名△

   二曲示迷悟差別[□@(?╳)]

  三流通分○

上正破八識以明人空竟。


 [△@△]二例破二種世界本空以明法空分(二)

  初當機顯請(阿難白佛)

  二世尊許說(二)

   初許說誡聽(爾時世尊)

   二正示二妄(二)

    初總示(阿難一切)

    二別示(三)

     初別業妄見(云何)

     二同分妄見(云何)

     三進退合明(三)

      初進別例同(阿難如彼)

      二退同例別(阿難如彼)

      三進退合明(一病目人)


 [△@△]三顯本覺離緣以示真如出纏(若能遠離)


 [△@△]四拂跡入玄以顯真如絕待分(二)

  初世尊特示(汝雖)

  二重拂妄計(二)

   初破和合(吾今)

   二破不和合(白佛)


 [□@◇]二約不生不滅會妄歸真以顯真空如來藏性分(二)

  初直指一心(汝猶)

  二頓融萬法(三)

   初會三科以顯即事即理(四)

    初會五陰

    二會六入

    三會十二處

    四會十八界

   二會七大以顯事理無礙(五)

    初當機疑請(白佛)

    二許說誡聽(爾時)

    三總出妄計(如汝)

    四特示一源(如水)

    五遍示大性(七)

     初示地大

     二示火大

     三示水大

     四示風大

     五示空大

     六示見大

     七示識大

   三當機領悟說偈陳情(及諸)

前開空如來藏體竟。


 [○@●]第二開不空如來藏以示假觀之體從四卷初至妙覺妙性止分(三)

  初當機疑請(爾時)

  二正迷疑情(二)

   初疑真不容妄(世尊)

   二疑四大相陵(又佛)

  三世尊窾啟(五)

   初許說誡聽(爾時)

   二示妄依真起(五)

    初立一心為迷悟之本(如汝)

    二雙詰二門為生起之因(佛言)

    三認妄失真(富那)

    四生滅門中依無明不覺生三細(佛言)

    五境界為緣長六麤(三)

     初總顯六麤(無同異中)

     二別示相續(三)

      初明世界相續(覺明空昧)

      二明眾生相續(復次富那)

      三明業果相續(富那想愛)

     三結顯妄相(如是三種)

   三示本無生滅(二)

    初執妄疑真(富那)

    二示本無生滅(佛言)

   四顯理事無礙(又汝)

   五顯迷悟同源以結事理無礙(汝以色空)

前開不空如來藏體竟。


 [○@●]第三開空不空如來藏示中道觀體從離即二章至得少為足分(四)

  初約遮照以顯圓(四)

   初約雙遮以顯圓(而如)

   二約雙照以顯圓(以是)

   三約同時以顯妙(俱即)

   四結示離言(如何)

  二示一心以顯頓悟頓得(富那)

  三示真妄雙絕以顯妙(二)

   初當機執迷猶疑因緣自然(即時阿難)

   二世尊曲借旁通即事以顯真如絕待分(六)

    初總顯迷悟俱非(佛告)

    二顯真妄雙絕分(二)

     初例真絕分(二)

      初絕自然(阿難)

      次絕因緣(若自)

     二例妄絕分(二)

      初絕自然(本狂)

      次絕因緣(不狂)

    三結妙絕言思(若悟)

    四遣妄緣(是故)

    五觀智雙泯(滅生)

    六泯同果海(離合)

  四結責勸修以發行(菩提)


 △第二詳陳眾行以示三觀之相分(二)

  初特請行門(阿難)

  二世尊委示行相(三)

   初示自利妙圓理行(四)

    初通示迷悟之根(四)

     初總示發覺初心(爾時)

     二別示二決定義(二)

      初以不生滅心為本修因(三)

       初示能觀之心(云何)

       二示所觀之境(三)

        初示生滅源(則汝)

        二喻生滅相(云何)

        三別明生滅(五濁)

       三示觀行之因(三)

        初明因真果正(阿難)

        二喻斷惑淺深(二)

         初喻漸斷(如澄濁水)

         二喻頓斷(去泥純水)

        三結真窮惑盡(明相)

      二審煩惱根本意擇圓根(六)

       初敕令詳審(第二)

       二正指結根(阿難)

       三顯根因妄織(云何)

       四顯力用不齊(六)

        初眼根

        二耳根

        三鼻根

        四舌根

        五身根

        六意根

       五誡選圓根(汝今)

       六使一門深入(十方)

     三略示妄盡還源(二)

      初當機疑請(阿難)

      二世尊的示(十)

       初總明機淺法深(佛告)

       二令觀六一虛妄(今汝)

       三的示真妄兩忘(阿難)

       四責迷執一(汝須)

       五喻出形名(如太)

       六別示妄源(二)

        初別顯妄源(六)

         初眼根

         二耳根

         三鼻根

         四舌根

         五身根

         六意根

        二總結虛妄(阿如)

       七指歸觀心(汝但)

       八智起惑忘(伏歸)

       九略顯大用(明不)

       十顯妄盡還源(今汝)

     四密示最初方便(二)

      初當機重疑斷滅(二)

       初以真疑妄(阿難)

       二以妄疑真(世尊)

      二巧示真常(五)

       初責許除疑(佛告)

       二擊鐘以驗(即時)

       三正顯真常(五)

        初揀定

        二正示

        三責迷

        四喻顯

        五結顯

       四總結顛倒(以諸)

       五指歸觀心(三)

        初滅塵同覺(若棄)

        二智起惑忘(常光)

        三塵消覺淨(想相)

    二正示三觀之相[○@◇]

    三略示解結之方[○@◇]

    四廣示最初方便[○@◇]

   二示利他妙圓事行[□@◇]

   三示俱利妙嚴密行[□@◇]


 [○@◇]第二正示一心三觀之相分(二)

  初當機以真疑妄(阿難)

  二佛示迷悟同源(四)

   初本尊安慰(爾時)

   二諸佛證成(二)

    初光證道同(即時)

    二言顯一真(於是)

   三當機重請(阿難)

   四世尊宣示(二)

    初長行分(六)

     初指真源不二(佛告)

     二示無明體空(識性)

     三明根塵妄發(由塵)

     四明妄元無體(相見)

     五示迷悟同源(是故)

     六指歸真際(云何)

    二偈頌正示觀相(六)

     初依一心立三觀之相(真性)

     二即一心為所觀之境(言妄)

     三依圓根為入理之門(解結)

     四指生相無明為所斷之惑(陀那)

     五頓證一心顯三觀之用(自心)

     六諸佛同證結三觀之名(是名)


 [○@◇]第三略示解結之方分(三)

  初經家敘致(於是)

  二當機啟請(二)

   初問六解一亡(心猶)

   二問舒結倫次(結倫)

  三世尊巧示(二)

   初答六解一亡(三)

    初示根結所由(五)

     初借顯迷妄一心而成五陰(即時)

     二借顯妄結五陰而成六根(於大)

     三借顯一六義生(我初)

     四借顯六根同異(此寶)

     五結合六根同異(如是)

    二示六解一亡(二)

     初借顯六解一亡(佛告)

     二法合真妄不立(佛言)

    三示解結之方(五)

     初借顯二邊無力(言此)

     二借顯中道收功(白佛)

     三借令直觀中道(佛言)

     四正示成佛真因(阿我)

     五結示由根證入(是故)

   二答舒結倫次(四)

    初借顯生因識有(阿吾)

    二借顯滅從色除(今日)

    三法合解結次第(三)

     初由中道斷見思以證人空(此根)

     二由中道斷塵沙以證法空(空性)

     三由中道斷無明以證無生(解脫)

    四結歸觀心(是名)


 [○@◇]第四廣示最初方便分(四)

  初當機特請當根(阿難)

  二世尊借證密授(二)

   初世尊借問(爾時)

   二諸聖證成(三)

    初諸聖宣示(二)

     初二十四聖別證(四)

      初六塵(六)

       初聲塵(憍陳)

       二色塵(優波)

       三香塵(香嚴)

       四味塵(藥王)

       五觸塵(跋陀)

       六法塵(迦葉)

      二五根(五)

       初眼根(阿那)

       二鼻根(周利)

       三舌根(憍梵)

       四身根(畢陵)

       五意根(須菩)

      三六識(六)

       初眼識(舍利)

       二耳識(普賢)

       三鼻識(孫陀)

       四舌識(富那)

       五身識(波離)

       六意識(目連)

      四七大(七)

       初火大(烏芻)

       二地大(持地)

       三水大(月光)

       四風大(琉璃)

       五空大(虛空)

       六識大(彌勒)

       七見大(大勢)

     二觀音耳根圓證(三)

      初述觀行所由(爾時)

      二述根獲圓通(三)

       初此根初解先得人空(二)

        初亡前塵(初於)

        二盡內根(如是)

       二空性圓明以證法空(二)

        初遣觀智(盡聞)

        二遣重空(空覺)

       三俱空不生頓證一心(生滅)

      三述入流成正覺(二)

       初總顯頓超十地(忽超)

       二別顯妙用無方(五)

        初證同體慈能三十二應(世尊)

        二證同體悲能十四無畏(我復)

        三妙契涅槃能四不思議(二)

         初總示(世尊)

         二別示(四)

          初現眾多妙容(由我)

          二現眾多妙形(二者)

          三能過化存神(三者)

          四能感而遂通(四者)

        四結指定名(佛問)

        五述名由實立(世彼)

    二主伴齊證(爾時)

    三敕文揀選《

  三當機領悟[△@△]

  四法會獲益[△@△]


《第三敕文殊揀選智證分(二)

  初如來特命(於是)

  二文殊奉敕(二)

   初三業請加(文殊)

   二正陳頌頌(十二)

    初半偈顯一心真源(覺海)

    二偈半顯依真起妄(元明)

    三偈半顯返妄歸真(空生)

    四半偈顯歸源無二(歸元)

    五一偈顯揀選所因(聖性)

    六二十四偈揀非當機(二)

     初揀三科(三)

      初六塵

      二五根

      三六識

     次揀七大(七)

      初地大

      二水大

      三火大

      四風大

      五空大

      六識大

      七見大

    七十二偈半的指圓通要妙(二)

     初十偈半指法顯勝(二)

      初偈半指法(我今)

      次九偈顯勝(二)

       初十句讚能修人勝(離言)

       次二十六句讚所入根勝(二)

        初顯獨勝餘根(三)

         初六句圓勝(我今)

         二八句通勝(目非)

         三八句常勝(音聲)

        次結餘根不及(縱令)

     次二偈顯迷悟因依(今此)

    八十七句結法勸修(三)

     初五句結指定門(汝聽)

     二四句責多聞無益(汝聞)

     三八句勸真修有功(四)

      初正勸修(將聞)

      二聞非妙悟(聞非)

      三妙悟絕言(旋聞)

      四離言頓證(一根)

    九七偈半正示觀相(三)

     初正示三觀涉入(三)

      初四句從假入空(見聞)

      二六從空入假(淨極)

      三十三句從空假入中(二)

       初喻明(如世)

       二法合(六根)

     二二句明觀淺深(餘塵)

     三五句示解結之方(大眾)

    十兩偈半例結同證(此是)

    十一四偈報命請加(二)

     初十一句報命(誠如)

     次五句請加(頂禮)

    十二五句的受當機(堪以)


 [△@△]三當機領悟(於是)


 [△@△]四法會獲益(普會)

從請入華屋至此通明自利妙圓理行竟。

自四卷中尚留觀聽後阿難起至六卷中三菩提心止共計一萬二千六百餘言。


 [□@◇]二示利他妙圓事行分(二)

  初當機陳請(三)

   初自利功圓(整衣)

   二陳利他願廣(常聞)

   三陳利他所為(二)

    初為邪道亂真(世尊)

    二為推邪顯正(二)

     初問攝心軌則(欲攝)

     二問安立道場(云何)

  二世尋許說(二)

   初讚許誡聽(爾時)

   次許說分際(二)

    初答攝心軌則(二)

     初總示三無漏學為修行之本(佛告)

     二別示三聚戒為成佛之基分(四)

      初略出戒體(阿難)

      二正示修相(五)

       初令持四根本戒斷發業無明(四)

        初不婬戒(六)

         初通顯能持利益(若諸)

         二顯不持過誤(汝修)

         三令依教當持(汝教)

         四顯持犯得失(是故)

         五以必斷為真(必使)

         六以實相印定(如我)

        二不殺戒(六)

         初通顯能持利益(若諸)

         二顯不持過誤(汝修)

         三令依教當持(汝教)

         四顯持犯得失(是故)

         五以必斷為真(必使)

         六以實相印定(如我)

        三不偷戒(六)

         初通顯能持利益(若諸)

         二顯不持過誤(汝修)

         三令依教當持(汝教)

         四顯持犯得失(是故)

         五以必斷為真(必使)

         六以實相印定(如我)

        四不妄語戒(六)

         初通顯能持利益(若諸)

         二顯不持過誤(汝修)

         三令依教當持(汝教)

         四顯持犯得失(是故)

         五以必斷為真(必使)

         六以實相印定(如我)

       二令持祕密神咒重斷俱生習氣(二)

        初明現行易制(汝問)

        二明宿習難除(三)

         初教誦咒(若有)

         二顯咒妙(斯是)

         三顯咒力(且汝)

       三令依清淨戒師深防邪誤(若有)

       四令擇阿蘭若處止絕外緣(戒成)

       五請佛冥加冀觀行易就(求於)

      三刻期修證(如是)

      四感應冥符(我自)

    二問安立道場(二)

     初當機重請道場軌則(阿難)

     二世尊詳示修治法式(二)

      初詳答(十)

       初塗地法式(佛告)

       二立壇法式(方圓)

       三供養法式(每以)

       四設像法式(令其)

       五觀行法式(又取)

       六行道法式(三)

        初七禮拜稱名(於初)

        二七專心發願(第二)

        三七一向持咒(第三)

       七感應法式(至第)

       八結顯功效(即於)

       九使離過絕非(若此)

       十刻期取證(從三)

      二結示(汝問)

從前問攝心軌則安立道場以來至此通示妙淨事行竟。


 [□@◇]三示俱利妙嚴密行(三)

  初當機三業顯請(頂禮)

  二如來光相密酬(三)

   初現瑞(爾時)

   二眾仰(大眾)

   三說咒(南無)

  三廣顯密行利益(二)

   初正行成益(二)

    初如來密因(二)

     初能出生諸佛(阿難)

     二能為密因(十方)

    二菩薩萬行(二)

     初能成萬行(二)

      初自利行(十)

       初能遠魔事(若我)

       二能遠毒害(若諸)

       三能令惡神守護(一切)

       四能知宿命(當知)

       五能離惡道(從第)

       六能生善處(是善)

       七能成善行(此諸)

       八能離染行(是善)

       九能滅眾業(若造)

       十能消積障(若有)

      二利他行(二)

       初能隨所願(復次)

       二能滅災難(若諸)

     二結成真行(是故)

   次保護成益(二)

    初諸神守護(說是)

    二菩薩守護(爾時)

已上從請入華屋以來至此詳陳眾行以示三觀之相竟。


 △第三顯三觀之用(二)

  初當機特請修證階差(即從)

  次世尊特示迷悟因果(二)

   初讚許(爾時)

   次正說(二)

    初總立一真法界如來藏性為生死涅槃因分(三)

     初直指一心(佛言)

     二真妄因依(因妄)

     三即妄明真(阿汝)

    二委示一心由染淨熏成迷悟因果差別之相(三)

     初約無明熏真如染法為十二類生因(二)

      初總明眾生世界之本(阿雲)

      二別明二種顛倒之因(四)

       初眾生顛倒(迷本)

       二世界顛倒(阿雲)

       三示熏變之相(是故)

       四示輪迴之狀(二)

        初總列十二類生之名(乘此)

        次別示十二類生之果(二)

         初示行(十二)

          初卵生

          二胎生

          三溼生

          四化生

          五有色

          六無色

          七有想

          八無想

          九非有想

          十非無想

          十一非非有想

          十二非非無想

         次結名(是名)

     二約真如熏無明成淨用為五十五因(三)

      初明染淨同源(如是)

      二明真依妄立(二)

       初正明(汝今)

       次喻明(如淨)

      三正明因行階差(二)

       初總明依三漸次頓悟一心為返妄歸真之本(二)

        初徵標(名為)

        二釋分(三)

         初除助因(云何)

         二刳正性(云何)

         三違現業(云何)

       次別明圓依一心三觀之相漸斷無明為轉凡成聖之因(三)

        初世間差別因分(三)

         初由中道妙觀攝假入真證空如來藏(三)

          初乾慧地(阿難)

          二十信(即以)

          三十住(是善)

         二由中道妙觀帶真涉假證不空如來藏(十行)

         三由中道妙觀空假互入證空不空如來藏(十向)

        二出世間平等因(二)

         初遣差別因相四加行(四)

          初煖地(是善)

          二頂地(又以)

          三忍地(心佛)

          四世第一地(數量)

         二正入平等因相十地(二)

          初有功用行(二)

           初列位次(阿是)

           次結因圓(是諸)

          次無功用行(慈陰)

        三結果滿(如來)

     三結指觀行圓證一心泯同果海成無上妙覺之果分(二)

      初正結(阿從)

      次勸修(作是)

上通顯三觀之用竟。


 △四總結三觀之名(二)

  初文殊請問經名(爾時)

  二世尊具答五目(佛告)

從前初卷啟請至此總科大開修證之門竟。


 [□@(?╳)]後從精研七趣起總科曲示迷悟差別分(二)

  初精研七趣示迷中差別之相(三)

   初經家敘益(說是)

   二當機啟請(三)

    初陳自益(即從)

    二正陳所疑(六)

     初疑真本無妄六道從何而有(世若)

     二疑六道為是本有為從妄習生(世此)

     三疑妄性無體妄業如何受報(世若)

     四疑眾生即是無生如何生陷地獄(琉璃)

     五疑世界既無所住地獄可有定處(此諸)

     六疑妄業是同受報何以各別(為復)

    三結請意(惟垂)

   三世尊曲示(二)

    初讚許(佛告)

    次開示(五)

     初通示七趣根本(三)

      初約妄見妄習立內外分為三界之因(阿一)

      二約內外情想為染淨生死之因(二)

       初內分純染(阿內)

       次外分兼淨(阿外)

      三約情想多寡示七趣升沈之相(三)

       初總明生死交際之相(阿一)

       二約情想多寡細示升沈相(二)

        初列示其相(六)

         初天道(純情)

         二天神仙道(情少)

         三三人道(情想)

         四畜道(情多)

         五鬼道(七情)

         六地獄道(九情)

        二略示報地(循告)

       三廣示七趣輪迴因果之相(二)

        初各示其相(七)

         初示地獄道因果之相(五)

          初總標十因六報(阿難)

          二別示其相(二)

           初徵釋十習因相(十)

            初婬習(四)

             初因能感果

             二舉果驗因

             三諸佛所呵

             四行人當避

            二貪習(四)

             初因能感果

             二舉果驗因

             三諸佛所呵

             四行人當避

            三慢習(四)

             初因能感果

             二舉果驗因

             三諸佛所呵

             四行人當避

            四瞋習(四)

             初因能感果

             二舉果驗因

             三諸佛所呵

             四行人當避

            五詐習(四)

             初因能感果

             二舉果驗因

             三諸佛所呵

             四行人當避

            六誑習(四)

             初因能感果

             二舉果驗因

             三諸佛所呵

             四行人當避

            七怨習(四)

             初因能感果

             二舉果驗因

             三諸佛所呵

             四行人當避

            八見習(四)

             初因能感果

             二舉果驗因

             三諸佛所呵

             四行人當避

            九枉習(四)

             初因能感果

             二舉果驗因

             三諸佛所呵

             四行人當避

            十訟習(四)

             初因能感果

             二舉果驗因

             三諸佛所呵

             四行人當避

           次釋六交報相(二)

            初標六報總相(云何)

            次釋六報別相(六)

             初見報(二)

              初當根招報(三)

               初現報(一者)

               二生報(亡者)

               三後報(發明)

              二六根交報(如是)

             二聞報(二)

              初當根招報(三)

               初現報(一者)

               二生報(亡者)

               三後報(發明)

              二六根交報(如是)

             三嗅報(二)

              初當根招報(三)

               初現報(一者)

               二生報(亡者)

               三後報(發明)

              二六根交報(如是)

             四味報(二)

              初當根招報(三)

               初現報(一者)

               二生報(亡者)

               三後報(發明)

              二六根交報(如是)

             五觸報(二)

              初當根招報(三)

               初現報(一者)

               二生報(亡者)

               三後報(發明)

              二六根交報(如是)

             六思報(二)

              初當根招報(三)

               初現報(一者)

               二生報(亡者)

               三後報(發明)

              二六根交報(如是)

          三結示所由(阿是)

          四校量輕重(三)

           初六根同造(若諸)

           二六根各造(六根)

           三三業分造(三)

            初三業兼造(身口)

            二三業不兼(三業)

            三六根獨造(見見)

          五結答略問(由是)

         二示鬼道因果之相(三)

          初標示因果總相(復次)

          二別示因果別相(十)

           初貪習(若於)

           二婬習(貪色)

           三詐習(貪惑)

           四怨習(貪恨)

           五瞋習(貪憶)

           六慢習(貪傲)

           七誑習(貪罔)

           八見習(貪明)

           九枉習(貪成)

           十訟習(貪黨)

          三結示因由(二)

           初結升墜因由(阿是)

           二結答有無所以(此等)

         三示畜生道因果之相(三)

          初標示因果總相(復次)

          二列示因果別相(十)

           初貪習(物怪)

           二婬習(風魃)

           三詐習(畜魅)

           四怨習(蟲蠱)

           五瞋習(衰厲)

           六慢習(受氣)

           七誑習(綿幽)

           八見習(和精)

           九枉習(明靈)

           十訟習(依人)

          三結示因由(三)

           初結示輪迴因由(阿是)

           二結答有無所以(此等)

           三牒示問意(如汝)

         四示人道因果之相(三)

          初標示因果總相(二)

           初示因果酬償(復次)

           二示輪迴不已(阿當)

          二列示因果別相(十)

           初貪習(汝今)

           二婬習(彼答)

           三詐習(彼狐)

           四怨習(彼毒)

           五瞋習(彼蛔)

           六慢習(彼食)

           七誑習(彼服)

           八見習(彼應)

           九枉習(彼休)

           十訟習(彼諸)

          三結示輪迴之相(阿是)

         五示仙道因果之相(三)

          初標示因果總相(阿復)

          二列示因果別相(十)

           初地行仙(阿彼)

           二飛行仙(堅草)

           三遊行仙(豎金)

           四空行仙(堅動)

           五天行仙(堅津)

           六通行仙(堅精)

           七道行仙(堅咒)

           八照行仙(堅思)

           九精行仙(堅交)

           十絕行仙(堅變)

          三結示輪迴之相(二)

           初揀不解真修(阿是)

           次示輪迴根本(斯亦)

         六示天道因果之相(二)

          初通示三界因果之相(三)

           初欲界六天(二)

            初列示器界因果之相(六)

             初四天王(阿諸)

             二忉利天(於己)

             三夜摩天(逢欲)

             四兜率天(一切)

             五化樂天(我無)

             六他化天(無世)

            二總結當界得名(阿如)

           二色界四禪天(二)

            初列示當界因果之相(四)

             初初禪三天(二)

              初列示其相(三)

               初梵眾天(阿世)

               二梵輔天(欲習)

               三大梵天(身心)

              二結示當天得名(阿此)

             二二禪三天(二)

              初列示其相(三)

               初少光天(阿其)

               二無量光天(光光)

               三光音天(吸持)

              次結示當天得名(此三)

             三三禪三天(二)

              初列示其相(三)

               初少淨天(阿如)

               二無量淨天(淨空)

               三遍淨天(世界)

              二結示當天得名(阿此)

             四四禪九天(二)

              初列示當界因果之相(二)

               初當界凡夫四天(二)

                初列相(二)

                 初凡夫天(三)

                  初福生天(阿復)

                  二福愛天(捨心)

                  三廣果天(阿難)

                 次無想外道一天(若此)

                次結名(阿此)

               次凡聖同居五天(三)

                初總標因果總相(阿此)

                二列示因果別相(五)

                 初無煩天(阿若)

                 二無熱天(機括)

                 三善見天(十方)

                 四善現天(精見)

                 五色究竟天(究竟)

                三結歎勝能(阿此)

              次總結當界得名(阿是)

            次結示當界得名(阿是)

           三無色界四天(二)

            初總示當界聖凡因果之相(二)

             初列示(二)

              初寄顯界外因果(復次)

              二正示界內因果(四)

               初空處(若在)

               二識處(諸礙)

               三無所有處(空色)

               四非非想處(識性)

             次結屬(二)

              初結屬界外聖人(此等)

              二結屬界內外道(若復)

              三結屬實報凡夫(阿是)

              四結屬寄位菩薩(彼之)

            二別結當界得名(阿此)

          次總結三界之因(此皆)

         七示修羅道因果之相(四)

          初標名(復次)

          二辯相(四)

           初卵生鬼趣攝(若於)

           二胎生人趣攝(若於)

           三化生天趣攝(有阿)

           四溼生畜趣攝(阿別)

        次總結虛妄(阿如)

     二結示迷悟因依(二)

      初迷時妄有(阿此)

      二悟後元空(若得)

     三結答問意(阿不)

     四誡勗真修(汝勗)

     五結指正說(作是)

  二詳辯陰魔示悟中差別之相△

已上曲示迷中差別之相竟。


 △二詳辨陰魔曲示悟中差別(二)

  初示五陰魔事(十二)

   初世尊無問自說(即時)

   二略示魔事因緣(汝等)

   三示迷悟之本(佛告)

   四示動魔之由(汝等)

   五示悟則勝邪(然彼)

   六示迷則邪勝(若不)

   七正陳魔事(五)

    初色陰(三)

     初當陰未破(各有)

     二示定境差別(十段)

     三誡勗深防

    二受陰(三)

     初當陰未破(各有)

     二示定境差別(十段)

     三誡勗深防

    三想陰(三)

     初當陰未破(各有)

     二示定境差別(十段)

     三誡勗深防

    四行陰(三)

     初當陰未破(各有)

     二示定境差別(十段)

     三誡勗深防

    五識陰(三)

     初當陰未破(各有)

     二示定境差別(十段)

     三誡勗深防

   八敕令弘宣(汝等)

   九諸佛同證(如是)

   十陰盡功圓(識陰)

   十一先佛授受(此是)

   十二重示密修(若諸)

  二示五陰妄想(二)

   初當機請問(阿難)

   二世尊委示(五)

    初總示妄元(佛告)

    二別示五陰本因(二)

     初列(五)

      初色陰(汝體)

      二受陰(即此)

      三想陰(由汝)

      四行陰(化理)

      五識陰(又汝)

     次結(阿是)

    三示陰界邊際(汝今)

    四示迷悟頓漸(此五)

    五結勸修持(汝應)

已上通開正宗分竟。


○第三流通分(四)

  初校量功德(阿若)

  二獲福殊勝(阿答)

  三總顯勝益(佛告)

  四都結法會(佛說)

上流通分竟。


首楞嚴經通議提綱略科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