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潭遺稿/卷三
雜著
[編輯]道學六圖
[編輯]竊觀朱夫子與子受之書曰日間思索有疑。用冊子隨手箚記。候見質問。秋巒鄭公作天命圖。求質於退溪老先生。先生爲之考證改正。客有過之者以爲僭妄而深非之。先生曰士之論義理。如農夫之說桑麻。匠石之議繩墨。亦各其常事也。然則後學之或爲圖爲說以求正於先覺者。亦未必僭率也。相說晩生鈍滯。幼旣失學。壯而無聞。年過志學。猶未知何者爲爲己之學。幸於辛丑年間。趨拜於大山先生。得蒙循循指敎之方。然後乃粗知吾儒自有眞箇事業。而顧頹惰不才。無以振拔。加以稟質甚薄。疾病連仍。自承至敎凡六年於玆。而尙無一言奉服。惟見疑晦之生。鄙吝之萌日深一日。而將不免爲小人之歸。則其孤負之罪。蓋不可勝贖也。間於披閱思繹之際。粗似有一得之愚。然編秩浩渺。有難領會。精神昏瞀。輒復遺失。於是或考古而有證。或因思而有疑者。悉以隨手箚錄。或排之爲圖。或綴之爲說。以備遺忘便考閱。總六箇圖若說矣。僭妄之罪。知無所逃。然其意則竊取於前賢而非敢有所創說矣。先生長者憫其愚而恕其僭。深加鐫誨則區區之幸也。丙午十二月甲辰。興海裴相說書。
借紙之白。喩理之無形。借紙之質。喩氣之有形。白與質相附者。理氣不相離之象。其相附之中。白自白質自質而不相亂者。理氣不相雜之象。非質則白無以附。是則非氣則理無掛撘之象。元有質時。便亦有白。是則理氣無先後之象。〈白浮於質者。理乘氣行之象。以墨而界之。使之圓其白者。理之渾淪極至之象。使之環其質者。氣之動靜無端之象。〉竊詳原初。雖未有一物。這箇太虛則終不可無矣。旣有此虛則這箇物事。不動則必靜。不靜則必動。必有甚麽模樣。其所以有甚麽模樣者。乃所謂氣也。虛本有故氣亦本有。虛無始故氣亦無始。非虛生氣也。虛便是氣也。這箇旣有動靜則一淸一濁而不能無陰陽。旣有陰陽則或變或合而不能無五行。陰陽五行備。而生物之具。於是焉大成。〈理無形跡。本不可知。只是因氣而知理。故今先論氣。〉然不成只是空箇氣。惟其有本有之理。故氣能本有。有無始之理。故氣能無始。有動靜之理。故氣能動靜。以至於陰陽之分。五行之生。二五變化而萬物之生生不已。無不以此理爲樞紐焉。然則理者氣之主宰也。聖人因是氣之主宰者。名之曰理。理之爲字。有確然不易之義。又有粲然不亂之義。然其所以主宰者。非氣外別有物宰之。如君之統民。將之御兵也。只是其氣機之自能如此而不失端緖。萬古常然者。便與有物主宰者一般。故曰主宰。然則理與氣。元不是二物。又何以有理氣之異名乎。氣者只是其然者也。理者其所以然者也。其然者何也。如流行變化現在目前者是也。其所以然者何也。如萬古不易而必爲如此者是也。如使只言氣而不言理則如只言舟車之行水行陸。而不言舟車之具行水行陸之理。孰爲知舟必行水車必行陸耶。舟之行水車之行陸氣也。舟必行水車必行陸者理也。若無理則車亦行水。舟亦行陸而其無樞紐主宰之妙久矣。所以易明道器。詩言物則。而其言氣又言理者。若此其丁寧也。蓋理之與氣。本自渾融。初無先後之可論。又無離合之可言。而先儒之說理氣者。或以爲不相離。或以爲不相雜。或以爲一時有。或以爲先有理。蓋其說之若相抵捂而不一者何也。蓋理氣二者。雖若一物。而其所就而得名者旣不同則又不容無別焉。所謂一而二二而一者也。故只管合言而不分言之則理氣不明。固不可也。只管分言而不合言之則判爲二物。亦不可也。以爲有先後則理卻懸空而爲無氣之理矣。以爲無先後則又理卻無樞紐根柢之妙而大本有所不立矣。亦不可也。先儒於此不奈何。故旣說理氣之不相離而又以爲不相雜。旣說理氣之一時有而又以爲先有理。〈理氣無始。安有先後。但欲推是物之所從來。須說先有是理。如未有天地之前。不可謂無天地之理也。且以二氣之循環言之。陽前是陰。陰前又是陽。謂陽前先有陽之理。陰前先有陰之理。未爲不可也。然後理爲樞紐之妙。不然安足爲太極雲耶。圖說所謂太極動而生陽靜而生陰者。其意亦如此。非謂陰陽本無待太極動靜而後始有也。〉蓋其說互相發明者然也。初豈嘗有抵捂之理耶。〈若是有形之物則有一定之體。故不得如此說。至於理則自是無形底物事。故無方體無分段。若不如此說。終不分曉也。〉理之爲體。虛而無對。故無本末無彼此。雖流行萬變而其本然之妙。無乎不在。〈如天地之理。卽萬物之理。萬物之理。卽吾人之理。卽所謂理之通也。〉至於氣也則已涉形跡而有二五分合之運。故或淸或濁或偏或正。有失湛一之源而參差不齊焉。〈天地之氣。異於萬物之氣。萬物之氣。異於吾人之氣。卽所謂氣之局也。〉理本無爲。何以有流行乎。氣有動靜而理乘其機也。乃有流行也。〈理雖乘機流行。而其無爲之體常自若也。故朱子曰太極者本然之妙也。陰陽者所乘之機也。氣雖動靜而其所以動之靜之者實理也。故朱子曰理有動靜故氣有動靜。〉理本渾然。何以有四德乎。其流行也必有始。有始則必有通。有通則必有遂。有遂則必有成。始通遂成之異而四德之名立焉。理本一。何以有萬殊乎。氣到這裏。便爲這理。氣到那裏。便爲那理。氣全則理亦全。氣偏則理亦偏。在人則爲人之理。在物則爲物之理。偏全人物之局而萬殊之分由焉。
渾然一界者。太一元氣也。分爲二界者。太一判而爲陰陽者也。分爲四界者。陰陽變合而生水火木金土者也。二氣默運。循環而不已者。流行之用也。五行分峙。定位而不亂者。對待之體也。〈然此槩以言之耳。若詳而分之。分陰分陽。兩儀立焉。則其流行之中。定分未嘗無也。五氣順布。四時行焉。則其對待之中。妙用實相流通也。〉水火木金土而先北次南者。洪範所謂一疇而質生之序也。〈天地生物之序。先輕淸以及重濁。故水火居先。木金土次之。〉木火土金水而自東向南者。臯陶謨所謂五辰而氣行之序也。〈木火陽故居先。金水陰故居後。土沖氣故居中。〉其運則春夏秋冬。其氣則生長遂成。其理則元亨利貞。大而一元之長消。小而一日之昏朝。遠而古今之世變。近而人物之生死。無不是這箇圈子之所爲也。〈圖旣成。又自然與先天圖符合。午位則陽全盛。是乾卦之象。子位則陰全盛。是坤卦之象。卯位則陽半盛。是離卦之象。〈以離卦配於春分則正當陽半盛之時。〉酉位則陰半盛。是坎卦之象。〈以坎卦配於秋分則正當陰半盛之時。〉辰巳之位則上一陰下多陽。是兌卦之象。丑寅之位則上多陰下一陽。是震卦之象。餘卦放此。旣先天八卦渾然自成。則先天六十四卦之自包在其中者可見矣。若於八箇象中。拈出坎離二象而虛其位。則又便是小成底辟卦。〈陰陽變合之初。水火始生。而猶未離乎氣。故其用爲最盛。凡萬物之生成也。皆必資始於水。而揫斂於火。盈於天地。相盪變化。無非這箇。木特水之發散而成形者。金特火之收斂而成質者。土特以水之滓而得火而成體者。不比水火之融液貫徹而爲造化關鍵也。所以大易以坎離各在上下經之終於先後天。以坎離均布四方之位。以見水火之用最爲盛旺。然則於八卦中。雖虛卻坎離二象。又未嘗無說也。〉旣小成底辟卦渾然自成。則大成底辟卦之自包在其中者。亦可見矣。○或曰陽始生於北方。或曰陽始生於地下。其說若相不同者何也。蓋一則主氣之循環四方而言。〈如河洛及先後天之說是也。〉一則主氣之升降上下而言。〈如易卦剝復之說是也。〉蓋其所主而言者不同。故其說有如此。然陽生於北方之時。又必始於地下。陽生於地下之時。又必始於北方。是則二說又初未嘗不同也。就此圖而觀之。下面北方之子位。以方則實北也。以位則又下也。是則北與下。又非爲截異也。更按氣之循環者。只是直布於春夏秋冬耳。非必橫周於東西南北也。然則此圖之位置環列四方者。特以四行之用事而各配其方耳。非謂水位專用事於北。火位專用事於南也。試看四月陽盛之時。八方皆熱。十月陰盛之時。八方皆寒。豈嘗偏寒偏熱於一方云乎哉。然則說氣之循環者。不泥於橫致。又將來直看可也。知此則陽生下陽生北之說。尤有所歸着矣。○以水木土爲陽。以金火爲陰者。以生之序言之。以金火爲陽。以水木土爲陰者。以成之序言之。以木火爲陽。以金水爲陰。以土爲沖氣者。以行之序言之。以水火木金土總謂之陰者。以質具於地而定位者言之。以木火土金水總謂之陽者。以氣行於天而循環者言之。以水火爲陽。以金木土爲陰者。於質具之中。又分動靜而言之。以木爲陽以金爲陰。以水火互謂之陰陽者。於質具之中。又分氣形而言之。〈水火未離乎氣。故互言陰陽而皆當。木金已有定形則不可以互言。〉水木土生於陽而成於陰則又體陽而用陰。金火生於陰而成於陽則又體陰而用陽也。蓋五行之分屬陰陽。如是不一。先儒所謂無截然爲陽截然爲陰者此也。然旣曰五行則其意主於運行也。故談之者多以氣行之序爲主。而以木火爲陽。金水爲陰。土爲沖氣焉。將此圖而觀之。水木位於陰。金火位於陽者。此對待而質成者然也。〈土則持載萬物而爲四行之本。故其位無定。河圖所以虛中而象太極者此也。〉若又觀其氣行之序。其木火之運則在內而爲主者都是陽氣。金水之運則在內而當時者都是陰氣。〈在表者卻是客底。卻是成功底。〉土則卻居四行之中而其氣無專。是則又氣行之序然也。氣行之序。與質生之序不同何也。蓋質生則陰陽交變而各成。氣行則一氣推遷而相因。交變而各成者。卽所謂質具於地者而對待之體也。故其序對待而得名。推遷而相因者。卽所謂氣行於天者而循環之用也。故其序相因而得名。然以邵子所謂用起天地先。體立天地後之語及黃勉齋所謂生之序便是行之序之說詳之。則其質生與氣行。初無有先後也。其序亦初無有兩樣也。〈勉齋說曰元初只是水。水煖後便成火。此兩箇是母。木者水之子。金者火之子。冬是太陰。春是少陽。夏是太陽。秋是少陰。從冬起來。故水木火金。自成次序。以水生木。以火生金。故生之序便是行之序也。天一生水。地二生火。天三生木。地四生金。此便是造化本原。其後流行。亦只如此。所以洪範亦只說水木火金土謂之五行。又曰水者初生之陽。木者極盛之陽。火者初生之陰。金者極盛之陰。陽極而生陰。陰極而生陽。故但當以水木火金土爲次第也。自初生至流行。皆是如此。若要看陰陽奇耦一初一盛。則當曰水火木金土。非謂次序如此也。又曰五行之序。某欲作三句斷之。曰論得數奇耦多寡則曰水火木金土。論始生之序則曰水木火金土。論相生之序則曰木火土金水。如此其庶幾乎。〉○濂溪太極圖。陽中有陰。陰中有陽。以見一動一靜。互爲其根。且以五行挑出在陰陽之外。以陰陽在太極之下。而此則不爾者何也。濂溪則分其陽動陰靜。旣分動靜則其意主於對待。對待者。定位而不移。此圖則明其分合消長。旣明消長則其意主於流行。流行者積漸而推遷。故其圖象各如此。然陰之自子至午者。是陽中之陰而爲陰靜之根。陽之自午至子者。是陰中之陽而爲陽動之根。是則此圖與濂溪非有異也。至於太極二五之異圈。則濂溪則闡理氣之本原。故以五行置於陰陽之下。以見其五行生於陰陽。以陰陽置於太極之下。以明其陰陽本於太極。此圖則明萬化之同運。故首圖則以太極之理。包陰陽之氣。以見精粗本末無彼此。卽所謂陰陽一太極也。是圖則以陰陽之氣。包五行之運。以見五殊二實無餘欠。卽所謂五行一陰陽也。然於太極中。不雜以陰陽。於陰陽中剔出其五行。而推求其道器顯微之分。則於同化之中。濂溪所闡本原者果在是矣。而理與氣。二與五。不相混其實矣。是則又初非有異義也。○又按程傳釋坎卦雲一始於中。有生之最先者也。此又與陽氣始下之說不同何也。蓋地居天之中。而陰陽之生。皆始於此。漸次充滿於地之上下四旁。以極於天。以此言之則亦謂之始於中可也。方其陰盛也。地之上下四旁皆陰。而地之裏面一陽始生。則是坎卦之象。方其陽盛也。地之上下四旁皆陽。而地之裏面一陰始生。則是離卦之象。然則陰陽始下之說。只據地上一面人所見處而言之。此則又以地之處中而言。其實非有異旨也。〉
中下二圖。非求多於上圖也。但元有十二會。運有十二世。歲有十二月。日有十二辰。十二者陰陽消息之分限也。自子至巳作息。自午至亥作消。作息則陽進陰退。作消則陰進陽退。陽有一分則陰有五分。陰有一分則陽有五分。陽有四分則陰有二分。陰有四分則陽有二分。其位終未嘗不在於六。六位者陰陽動靜之次第也。故於此又橫分爲十二。竪分爲六位以明之。而於其內遂以元運歲日之數詳載以見例焉。引而伸之則竆天地之數可知矣。此中圖之義也。元氣渾淪流轉中。一動則生東邊一陽。一靜則生西邊一陰。而動中又有動靜。故一陽上又生一陽一陰。靜中又有動靜。故一陰上又生一陽一陰。如此生來生去。以至三次則先天八卦之位自成。以至六次則先天六十四卦之位自成。此豈非自然之妙耶。以分陰分陽陽先陰後而言。則乾居一焉。坤居八焉而卦畫生出之序在中。以其對待流行陰逆陽順而言。則乾與姤接。坤與復接而消長交易之妙渾成。於是乎萬化之屈伸往來。萬事之進退盈虛。莫不由乎此矣。此下圖之義也。〈橫圖者。卦畫生出之序也。圓圖者。卦氣運行之序也。二圖雖若稍異。然邵子一二四八十六三十二六十四生出之序。亦於圓圖而言之。是則圓圖雖曰卦氣之運。亦可見卦畫之成。而二圖實二而一者也。故今依朱子黑白橫圖之體。作圓圖之畫。○卦外第一層。主一歲而言。第二層。主一元而言。第三層。主一月而言。第四層主一日而言。第五層。主一生而言。第六層。主一代而言。不七層。主一事而言。引而伸之則餘者皆可觸類而長矣。○人之處事接物。非係於造化之流行。而亦書之何也。邵子曰圖雖無文。吾終日言而未嘗離乎是。胡玉齋曰心爲太極而萬化萬事生於心。猶圖之中爲太極而儀象卦生於中也。故亦附之。○一歲節氣之推遷也。節當二卦。氣當三卦。似不齊整者何也。節是相禪處。故在兩卦相交之間〈如冬至在坤震之內也。〉而主二卦。氣是運行處。故在一卦分布之內〈如大小寒在震卦內。〉而主三卦。然節則外卦必乾坤主之而皆正。氣則外卦必六子主之而一正一反。二反卦當一正卦則二卦非不足而三卦非有餘也。且一節一氣並內外卦則均是四卦而無欠剩。尤可見其極齊整矣。○上圖以陰陽消息之次第排列。下圖以陰陽動靜之次第模出。此雖少異。然動靜實因於消長。葉平巖所謂卦爻所以擬造化者此也。〉
圓於外者天也。日月星辰之類皆屬焉。方於中者地也。山川人物之類皆屬焉。流於兩間者造化也。風雨霜雪糟粕煨燼。無非敎也。蓋逼塞兩間者。只是這箇氣也。氣者何也。卽上圖二五之管分合運行者是已。是氣之騰上而皷之極則爲天。是氣之墜下而結之極則爲地。日月星辰者。氣之精也。山川人物者。氣之凝也。風雨霜雪者。氣之合也。糟粕煨燼者。氣之散也。亙古亘今消長萬變者。曷嘗有外氣而別有者哉。然氣不能自爾也。必有以使之者。曰理是也。理在其中。爲之樞紐。故氣之變化也能如是而不失其所以然之正矣。嗚呼。橫渠張子嘗作西銘曰乾稱父坤稱母。予玆藐焉。乃渾然中處。故天地之塞吾其體。天地之帥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與也。程夫子推而明之曰西銘明理一而分殊。今按圖而觀之。尤可見其旨之實而不誣矣何者。凡天地間有生之類。同稟是氣而爲體。亦同具是理而爲性。無不有以乾坤爲父母焉。人爲兄弟焉。物爲儕類焉。是非理一之故歟。然又人各有父母焉有兄弟焉。親踈異情。貴賤異等。則是又非分殊之驗歟。徒知理一而不知分殊則必流於墨子之兼愛。徒知分殊而不知理一則必梏於楊氏之爲我。必也一視同仁而體夫理之一。不流兼愛而亦知分之殊。因事親之誠以事天。推親親之心以仁民。推仁民之心以愛物焉。則天下一家。中國一人。而凡天地間若動若植有情無情。無不有以若其性遂其宜焉。吁吾儒事業。於斯盡矣。先儒所謂與天地萬物爲一體者。儘不虛矣。〈天之常轉而不息。地之懸空而不墜者何也。天者氣也。地者形也。氣包形外。形載氣中。而氣之爲物。每騰上者也。形之爲物。每墜下者也。氣欲騰上則礙於形。只須左右圜轉而已。旣圜轉則往者進來者繼。其勢當常轉而不息也。形欲墜下則撐於氣。只須懸空安靜而已。今谷中之氣至些。而一浮葉載則能氣抗而不墜。況其氣無涯。其形有涯。有涯之視無涯。不啻浮葉。地又安得以墜下哉。〉
仁義禮智之理具於內者。性之該在心裡者也。木金火水之氣形於外者。心之包載是性者也。〈理氣渾融。元無間界。而今以一微圈界隔者。非以理別爲一物而在氣中也。只欲見心之包是性也。蓋理氣之寓於方寸。與寓於天地者。貫徹無間。無些子容隙也。〉上下四方之位定於外者。又是象心體之廣大而該萬化彌六合者也。〈圖中雖不言上下字。而竪起當中。直看下來則未嘗不在其中。〉理氣渾融。元不相離。而亦有不相雜者。故就其不相雜者而只言其理則曰本然之性。就其不相離者而兼指其氣則曰氣質之性。本然之性旣是不囿於氣。則粹然無雜。本無不善。故其發也爲四端爲道心而亦無不善。氣質之性旣是兼指其氣。則氣有淸濁。或有不善。故其發也爲七情爲人心而未必皆善。由是性而發出者情也。緣是情而商量者意也。由是情而趨向者志也。意志緣於情。情原於性而統是性情者又心也。此先儒所謂該誠神備體用者也。又嘗推而言之。是心也得天地之理以爲性。得天地之氣以爲體。虛靈洞澈。神明不測。故體雖具於方寸之中。而實與天地同其大。用雖發乎一膜之內。而實與天地同其用。萬理無所不具。萬事無所不統。寂而感感而寂。雖鬼神莫窺。事物交至而此心之妙原無間斷。親而仁仁而愛。推至彌綸四海位育天地而此心之量無有竆已。維天之命。於穆不已。而此心亦純亦不已。乾道變化。各正性命。而此心亦物各付物。此心之所以至神至妙至廣至大。可以該萬化而彌六合者也。然人有是心而或不仁則無以著此心之妙。人雖欲仁而或不學則無以致求仁之功。然則欲充此心之量者。可不於學用力乎。
此圖於上圖中。又拈出統性情及爲四端七情人心道心之意。謹依溪訓而著其說焉。〈心統性情圖說。已詳於退書。而其他訓說。又多有發明而羽翼者。故輒敢不揆僭越。合成一圖。非敢櫽括於其間。只欲類聚而便覽耳。〉
又按栗谷說。與溪訓不同。今爲此圖。以究此說本末焉。〈栗谷與牛溪論及此意者甚多。而其說散見於集中。今就其全說而節約排圖如右。〉
謹按心性情之說。於退溪老先生聖學圖及與奇存齋四七辯答。已竭盡無餘奧矣。但其訓說散在集中。乍看難以領會。故今就其全集而悉稡輯其大略。分排條列。以備便覽。至於天命以下。性理諸字。竊患其字之有異而遂疑其理之非一也。故今又妄本先儒之意。逐字皆着此理字。以明一理之貫通。又著其所就之地頭。以明各得其名之所由焉。是特一端而已。若其詳則於子朱子集註陳北溪字義及諸先生傳註。已發揮得盡矣。試就其一二而言之。如一箇天字而或有以形體言之者。或有以理言之者。一箇命字而或有就理而言者。〈如天命之謂性。五十知天命。竆理盡性至於命之命。健順五常之德是也。〉或有就氣而言者。〈如死生有命。莫非命也。仁之於父子也。義之於君臣也命也之命。貧富貴賤壽夭禍福智愚賢否之別是也。〉一箇道字而或有以體而言者。〈日用事物當行之理。摠會吾心者是也。〉或有以用而言者。〈如大而君臣父子。微而起居飮食。無一物之不有。如自古及今。流行日用。無一時之不然者是也。〉或有以一本而言者。〈如一陰一陽之謂道是也。〉或有以萬殊而言者。〈如率性之謂道是也。〉以德而言則或有就工夫上而言者。〈如論語爲政以德之德。行是道而實得於吾心者是也。〉或有就本原來歷上而言者。〈如康誥克明德之德。與明德意一般。〉明德以下。亦或如此。夫豈此一端云乎哉。就以心性情志意才言之。亦是一理貫通。何謂一理。心者以此理之主宰吾身者言之。而志則心之所之而趨向期必者也。意則心之所發而思量運用者也。性者以此理之稟受於天者言之。而情則性之動而有爲者也。才則性之具而能爲者也。亦豈一理外有別件物事歟。然則所謂理者何也。卽第一圖所謂理氣之理。而第三圖所謂天命而賦予於物者是也。在天則元亨利貞便是性。而在人則仁義禮智是也。在天則生長遂成便是情。而在人則愛恭宜別是也。在天則以元亨利貞而生長遂成便是心。而在人則以仁義禮智而愛恭宜別是也。嗚呼。合下只是一箇理。而其名字之又不一者何也。竊譬之。今有人於此。只是一箇人而已矣。而其在家則在家人也。出門則出門人也。之東則東方人也。之西則西方人也。或名或字之其稱號不一。爲父爲子之其名位有異。蓋嘗推原其人。則其出門者卽在家人之出門者也。其在東者。卽在家人之之東者也。其在西者。亦在家人之之西者也。言名則字在其中。言字則名在其中。父焉而對子故爲父。子焉而對父故爲子。要之皆一人也。夫豈有一人之身。變易爲他人。亦豈有一人之外。揷入來別人之理耶。只是在彼則就彼地頭而名之。在此則就此地頭而名之耳。然則理雖一而其名字之不一者。固其當然也。其名字雖不一而實歸於理一者。亦皆自然也。豈以人力而有所安排於其間哉。且這箇許多字。只是一下便都呈露何者。試如一件事物來到面前。必有在內而主宰者。是則心也。必有或愛或恭之發出者。是則情也。其有愛恭之理而能發出來者。是性也。思量運用。要必愛恭者。是意也。心之正面。專向於所愛所恭之人者。是志也。人之材質。能做那所愛所恭之事者。是才也。其愛恭之發見者。非我之所安排也。乃天理自然之機。是則所謂天也。其所以愛恭之理。非我之所自做也。乃天之賦予於我者然也。是則所謂命也。以愛恭之理而由於事物則道也。行愛恭之道而得於吾心則德也。是則這箇物事。又一下而都在面前。亦豈嘗截然而相離耶。其不截然而相離者。是其理之一本故也。其不相離之中。亦有粲然而不相雜者。是則理之分殊處也。又嘗錯而言之。如以心對性則心氣而性理也。以志對意則志公而意私也。以情對意則情則純善而意有善惡也。以道對理則道則較寬而理則較實也。以道對德則道是公共而德是我得也。以理對義則理是在物之則而義則所以處乎物者也。以性對道則性是渾淪之體而道是分派之用也。以性對理則理是在物之理而性是在我之理也。是則一理之中。亦不無內外同異之分矣。故朱子曰同中識其所異。異中見其所同。又曰比如看山。橫看成嶺。直看成峯。吁聖賢果不欺余矣。
按朱夫子於或問中。說物理甚備。故今取之。謹排列如右。兼以諸家訓解。䟽諸逐句下。
此圖旅軒張先生嘗著見於易學圖。今謹著之。以廣事物名目。且以見體之者有次第焉。分而言之。上題卽人事也。下題卽物理也。合而言之。有是物則必有是事。事者所以處乎物者也。又渾圇不可分開說兩頭也。
詩曰有物有則。所謂物則者何也。蓋上圖言理氣之變化者詳矣。物者卽得是氣而爲器者也。則者卽具是理而爲道者也。旣理氣之變化無竆。則是物之生。固什百千萬而不一也。旣物物各具是理。則是理之用。亦什百千萬而不局也。故一身則有一身之事物。而一身事物亦各有理焉。一家則有一家之事物。而一家事物亦各有理焉。國與天下則有國與天下之事物。而國與天下亦各有理焉。以至於身心性情之有其德。則德非理耶。人倫日用之有其常則常非理耶。天地鬼神之變。變亦理也。鳥獸草木之宜。宜亦理也。手容當恭足容當重。手足是物而恭重是理也。爲子當孝爲父當慈。父子是物而孝慈是理也。居處當恭執事當敬。居處執事是物而恭敬是理也。物有彼此而理無彼此。物有大小而理無大小。放之無外者亦此理也。斂之無內者亦此理也。無形體無方所。某不用假借於公。公不用假借於某。隨處充足。無或有欠剩焉。且一物之理。而亦有表焉有裏焉。有精焉有粗焉何者。謹按饒雙峯說曰爲子必孝。爲臣必忠。此是臣子分上顯然易見之理。此則所謂表也。然其所以爲孝爲忠則非一字所能盡。如居致敬養致樂病致憂喪致哀祭致誠。皆是孝之裏面節目。此則所謂裏也。然所謂居致敬者。又如何而致敬也。如進退周旋。愼齊升降。出入揖遊。不敢噦噫嚔咳。不敢欠伸跛倚。寒不敢襲癢不敢搔之類。皆是致敬中之節文。如此則居致敬又是表而其間節文之精微曲折又是裏也。然此特敬之見於外者耳。至於洞洞屬屬。執玉奉盈如不勝。以至於視於無形。聽於無聲。又是那節文裏面骨髓也。精粗亦然。如養親一也而有所謂養口體。有所謂養志。口體雖是粗。然粗中亦有精。養志雖是精。然精中更有粗。又按程夫子曰如欲孝則當知所以爲孝之道如何而爲奉養之宜。如何而爲溫凊之節。莫不竆究然後能之。非獨守夫孝之一字而可得也。此所以有表裏精粗之說也。且理有能然處。有必然處。有自然處。有當然處。有所以然處。皆須兼之。理之爲義方明備。是則於朱夫子及陳安卿說詳矣。今參以兩說而論之。如見入井則能惻隱。見非義則能羞惡。蓋在中有是惻隱羞惡之理。故能形諸外。爲惻隱羞惡之事。若不能爲是事。則是其中無是理矣。此能然處也。如見入井則必惻隱。見非義則必羞惡。其感應之理必如是。雖欲忍之。不可得也。此必然處也。其惻隱羞惡。皆天理之眞。流行發見。自然而然。非有一毫人爲預乎其間。此自然處也。見入井則惻隱。見非義則羞惡。非是假借如此。乃道理合當如此而不容已。不如此則爲不可。此當然處也。〈當然亦有二義。一般就合做底事上。直言其大義如此。如上項所說入井當惻隱之義是也。一般又泛就事上細揀。別其是非。如視其所當視。不視其所不當視。則得其正而爲理。非所視而視。當視而不視則爲非理矣。此亦當然處也。〉其惻隱羞惡。非是人力強爲。有生之初。卽稟此理。是乃天之所與也。此所以然處也。〈所以然亦有二義。一般是就理之源頭。說所自來之由。如上項所謂非人力強爲。乃天之所與者是也。一般又就事上推原其所以然之故。如父何故而用慈。子何故而用孝。蓋父子本同一氣。只是一人之身而分成兩箇。其恩愛之相屬。自有不期然而然者。是皆天理使之如此。豈容以人力而強爲之哉。此又所以然處也。〉大抵能然必然所以然者。理在事先。當然者正就事而直言其理。自然者貫事理而言之也。五者皆不可不兼該。然若就當然及所以然處理會熟。則其餘自可類擧矣。故朱夫子大學或問。惟專以所當然而不容已。所以然而不可易者爲言。此又所以有能然必然等之說者然也。又有所謂道器物則體用之名者何也。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道是道理。器是形跡。如君臣是器而仁敬是道也。耳目是器而視聽是道也。〈器亦道道亦器。有分別而不可離也。故着一形字。以見其不相離。着上下字。以見其有分別。〉物是事物。則是法則。有物有則者。蓋言有是一物則必有一物之則。如有是君臣則必有仁敬之則。有是耳目則必有視聽之則是也。至於體用則有就道理而言者。如沖漠無眹是體而萬象森然已具是用也。有就事物而言者。如君臣父子是體而仁敬孝慈是用也。花柳是體而花柳之看折於人是用也。〈謹按朱夫子曰體是這箇道理。用是他用處。人只是合當做底便是體。人做處便是用。比如扇子。有骨有柄。用紙糊此則體也。人搖之則用也。又曰以形而下者言之。則事物又爲體而理之發見者爲之用。問或問曰心雖主乎一身而其體之虛靈。足以管乎天下之理。理雖散在萬物而其用之微妙。實不外乎一人之心。然則用之微妙。是心之用否。朱子曰理必有用。何必又說是心之用乎。又按退溪老先生曰凡謂體用者。謂是物有是體則卽其體而有其用耳。如筆有毛有竹。尖頭套甲者體也。待人而甲脫柄運。飮墨行紙者用也。以是爲筆之體用則可也。若以彼爲體而以人之用筆爲筆之用則不可。今按如是則花柳之看折於人者。待人而有用。似不可以人之看折。爲花柳之用。然用之者雖人而畢境是見用者花柳之理也。不可便謂人之處事應物。爲事物之用也。用之者人。故朱夫子有用之微妙。不外人心之訓。此主心而言也。見用者理。故朱夫子又有理必有用之訓。此主理而言也。〉或曰理者只是元亨利貞四德也。氣者只是水火木金土五行也。旣物物各得五行之氣。然則物物亦各有五常之德歟。曰自其稟賦之初而言之則人與物同出一原。謂物物各有五常者固也。若自夫萬物異體而後觀之則人則理具於虛靈之體而粹然全備。爲大本達道之樞機。物則理墮於偏塞之地。雖或有一點底明。牿於形體而不能統貫乎全體。豈可以理之一原而遂謂之物亦有五常之德也。故朱夫子論萬物之一原則曰人物之生。各得其所賦之理。以爲健順五常之德。論萬物之異體則曰知覺運動之蠢然者。人與物同。而仁義禮智之粹然者。豈物之所得而全哉。豈不信歟。故卽其一物之形而言之則只可謂一物之理。不可謂之五常之德也。或曰知覺運動之蠢然者。旣人與物同。則其所以知覺運動者。豈非理耶。朱子曰天下無性外之物。而性無不在。所謂性者。豈有五常外之性歟。纔曰理纔曰性則便是五常矣。子今以一物之理與五常之德。別而言之者何也。曰子以知覺運動之理。謂亦五常之德歟。子以理之一原。亦疑遂同於萬物之異體歟。子以氣質之性。亦疑吻合於天地之本性耶。夫知覺運動者。出於形氣而不原於性命也。仁義禮智者。粹然一理而不雜於形氣也。溯其一原則理固無異。而觀其異體則不容無別。不雜氣質則性固本然。而墮於氣局則各一其性何者。氣之粹則理之在是者亦得而粹。氣之偏則理之在是者亦隨而偏。人之虛靈而全備五常者此無他。其氣之粹而理亦粹故也。物之偏塞而不能通貫者此無他。其氣之偏而理亦偏故也。性之本然而又各一其性者此無他。氣之不齊而理亦不齊故也。豈更有異說耶。且近取諸身而言之。耳目則只有視聽之理。四支則只有運動之理。不能如心之無理不通。無事不該者。亦只是心爲氣之最秀。而耳目手足其秀也不得如心之最秀故也。復何有疑於其間耶。嗚呼。程夫子曰萬物各具一理。而萬理同出一原。夫萬物各具一理者。卽萬物各具之太極也。萬理同出一原者。卽萬物統體之太極也。萬物各具之太極者何也。如人有人之理。物有物之理。君臣有君臣之理。耳目有耳目之理者是也。萬物統體之太極者何也。卽最初源頭。理之一本者是也。然以一本之理。對萬物而言。則彼爲統體。此爲各具固也。且人也者。具五常於心而萬理之統會者也。故主我而言。吾心又爲統體而外物爲各具也。非但吾心爲統體也。君亦有五常。吾亦有五常。此外雖千千萬萬人。亦各有五常。若又自君而言則君之心卻爲統體。而吾卻爲君統體中之各具也。自千千萬萬人而言則千千萬萬人卻爲統體。而吾與君又卻爲千千萬萬人統體中之各具也。故爲吾人者。有能知夫吾心具萬物之統體而盡其道焉。則豈有綱擧而目不張。源淸而流不凈之理乎。吾心之統體者。果有以復其本然。則物物之各具者。亦有以得其道矣。如是則內而身心性情。外而人倫日用。大而天地鬼神。微而鳥獸草木。無不有以盡其德安其常得其變遂其宜。其效至於天地位於上。萬物育於下。不然而或安於暴棄而悖此身心性情之德。或陷於異端而反此人倫日用之常。則人之所以爲人之責者。於以廢棄。而三辰失其行。山川失其位。氣焉而不得其變。物焉而不得其宜。兩間遂爲之否塞矣。當是時。有身者欲身其身。有家國天下者欲家國天下得乎。吁爲吾人之責者。其所係如此其重矣夫。
朱夫子於中庸本章章句曰聖賢所示入德之方。莫詳於此。今竊本之。兼取章句訓誥謹排圖。而至於忠恕誠敬以下。至恆密明通。以工夫而言也。平常以下至遠大高深。以道理而言也。乃若中間強剛毅果。純粹簡易八字之添入者。元來尊德性之仁。道問學之知。皆賴一勇字以造其極故也。其工夫道理。不得不表出而言之。敬齋箴夙夜箴則又爲學用功地頭時分之甚備也。故統作圖如此。
退溪老先生曰敬齋箴有許多用功地頭。故隨其地頭而排列爲圖。夙興夜寐箴有許多用功時分。故隨其時分而排列爲圖。夫道之流行於日用之間。無所適而不在。故無一席無理之地。何地而可輟工夫。無頃刻之或停。故無一息無理之時。何時而不用工夫。
夫人之所以爲人。只是率性而已。率性之如何。性卽理也。如爲人子則理在孝。當循其孝。爲人父則理在慈。當循其慈。至於君臣夫婦長幼朋友之間。微而起居飮食之節。亦只是隨事各當其理焉耳。道之當然。理之平常。不過如牛而循耕之理。馬而循乘之理。雞之司晨。狗之司夜而不易也。牛而不循耕之理則不得爲牛。馬而不循乘之理則不得爲馬。雞而不司晨則爲不雞。狗而不司夜則爲不狗。然則人之不爲人道者。豈獨爲人哉。此聖人所以汲汲乎有脩道之敎。而使萬世得免於禽獸之歸也。然而牛馬雞犬。常不失其耕乘晨夜之性。而至於人也。或不能不失其性。又何其不禽獸若也。宜乎鄒夫子有哀哉之歎也。然自非上智大賢之資。其氣質不容無所偏。偏者須變之然後。有以明斯理而盡斯道。學也者。所以化其偏而復於正者也。〈陽性剛。得其偏者爲猛隘強梁。學而變之則可化爲剛健勇直。陰性柔。得其偏者爲懦弱邪佞。學而變之則可化爲柔順慈惠。水性潤。得其偏者爲狡譎姦險。學而變之則可化爲沈潛通達。火性燥。得其偏者爲燥暴忿戾。學而變之則可化爲高明正大。金性寒。得其偏者爲慘刻忍毒。學而變之則可化爲勁介決斷。木性溫。得其偏者爲罷劣軟拙。學而變之則可化爲溫良疏暢。土性厚。得其偏者爲頑嗇暗滯。學而變之則可化爲厚重信實。剛健勇直。柔順慈惠。沈潛通達。高明正大。勁介決斷。溫良疏暢。厚重信實。而氣質盡變化矣。〉學之目雖多端。其大略。不過曰立志曰居敬曰致知曰力行數者而已。今摭聖賢之言而溯之。顔淵之言曰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爲者亦若是。孟子道性善而必稱堯舜以實之曰人皆可以爲堯舜。程夫子又曰言學便以道爲志。言人便以聖爲志。蓋聖人與衆人。雖其氣質不同。其本性則一也。苟能加學問之功。以變其氣質。則何患聖人之不及。只爲我之不肯學耳。故初學者其立志。須要遠大。勿以苟汚卑賤爲自趍。須要誠篤。勿以因循頹惰爲自安。其起頭立得果如是。則後面許多節目。皆可以次第循至。而雖從心地位。亦可以造到矣。若中間有遲回等待。或奪於外物。或安於小成。或有厭煩退轉底意。豈所謂立志耶。此是初學劈初頭最緊要處。於此若未之能焉。更做得甚事。此其立志之大要也。其持敬也奈何。程夫子曰主一無適。又曰整齊嚴肅。謝氏曰常惺惺。尹氏曰其心收斂。不容一物。蓋三先生之說。雖若不同。然朱夫子又明之曰譬如此屋。四方皆入得。若從一方入。至此則三方入處皆在其中。學者苟能從事於斯。提掇此心。常自警策。惕然若鬼神父師之臨。悚然若深淵薄冰之處。未發之前。知覺不昧。〈朱子曰程子所謂才思卽是已發一句。能發明子思言外之意。蓋言不待喜怒哀樂之發。但有所思。卽是已發。又曰未發之時。但未有喜怒哀樂之偏。若目之有見。耳之有聞。則愈當精明而不可亂。又曰程子所謂靜中有物者。只是知覺便是。問伊川卻雲才說知覺便是動。曰此恐伊川說得太過。今不曾着於事。但有知覺在。何妨其爲靜時。不成靜坐。便只是瞌睡。曰知覺雖是動。而喜怒哀樂。卻未發否。曰是。又曰若必以未有見聞爲未發處。則只是一種神識昏昧底人。睡未足時。被人驚覺。頃刻之間。不識四到時節。有此氣象。聖賢之心。湛然淵靜。聰明洞澈。決不如此。○潛室陳氏曰才着工夫。便是已發了。蓋雖是未發之初。體已含萬用在此。不比禪家空如寂如。所以惺惺主人。常在冥漠中照管。○問不知無事時。如何戒謹恐懼。若只管如此。恐執持太過。若不如此。又恐都忘了。朱子曰有甚矜持。只不要昏了他。便是戒懼。〉已發之後品節不差。〈問涵養於未發之初。令不善之端旋消則易爲力。若發以後則難制。朱子曰聖賢正要就發處制。惟子思說喜怒哀樂未發之中。孔孟敎人。多從發處說。未發時只當涵養。不成發後便都不管。○新安陳氏曰幾動之初。天理人慾。由此而分。此處加謹則人慾將萌動。便從而遏絶之矣。〉一動一靜而交致其功。隨時隨處而不失毫釐。則大本淸明。私念退聽。自不容於昏且亂矣。如是則自然無適。自然整齊嚴肅。自然常惺惺。自然其心收斂。三先生說果皆在其中。而學問之基本田地。於是焉立矣。由是而致知則心與理相涵而可無頑冥之患矣。由是而力行則身與事相安而無復扞格之病矣。此小學所以爲涵養本原之計者已熟矣。而至於聖人地位。亦放下不得者也。然則敬之一字。豈非聖學始終之要耶。此其持敬之大要也。其致知也奈何。竊觀朱夫子於或問中明之。曰或攷之事爲之著。或察之念慮之微。或求之文字之中。或索之講論之際。使於身心性情之德。人倫日用之常。以至天地鬼神之變。鳥獸草木之宜。自其一物之中。莫不有以見其所當然而不容已。與其所以然而不可易者。必其表裏精粗。無所不盡。而又益推其類以通之。至於一日脫然貫通焉。則於天下之物。皆有以究其義理精微之所極。而吾之聰明睿知。亦皆有以極其心之本體而無不盡矣。又嘗曰天下之理。逼塞滿前。耳之所聞。目之所見。無非物也。若之何而竆之哉。須當察之於心。使此心之理旣明。然後於物之所在。從而察之則不至於泛濫矣。程夫子曰致知之要。當知至善之所在。如父止於慈子止於孝之類。若不務此。而徒欲泛然以觀萬物之理。則吾恐其如大軍之遊騎出太遠而無所歸也。又曰竆理者。非謂必盡竆天下之理。又非謂止竆得一理便到。但積累多後。自當脫然有悟處。學者苟能依程朱所眎之訓。學之博問之審思之愼辨之明。自吾性情彝倫之近。以至天地萬物之多。自易而及難。先切而後泛。或沉潛反覆於宴閒讀書之時。或玩索體認於日用酬酢之際。今日而格一物。明日而格一物。如此積眞之多。歷時之久。則孟子所謂左右逢原。程子所謂一原無間者。果見其眞箇如此而不謬於當然之實。不惑於已然之故。善可擇中可執矣。此致知之大要也。至於力行則夫子所謂忠信篤敬。孟子所謂仁義之實。董子所謂不計其功不謀其利。大易損益之大象。坤卦六二之文言備矣。而子思說致中。周子說主靜而程子又明之曰有天德。便可語王道。其要只在謹獨。學者果能遵是而勿失。隨時隨處。不少放下。念念提撕。件件兢業。審幾察有而務勉於誠正。勿狃偏辟而從事於修齊。食息酬酢而涵泳乎義理。造次顚沛而一遵乎禮法。今日如是。明日如是。至於用力之久。歲月之多。則衆欲消融。萬理明盡。中和位育之功可致。天人合一之妙斯得。而向所謂變質而復於正者盡矣。隨事而各當理者得矣。蓋不離乎日用平常之中。而人之爲人道者。於斯盡矣。於是乎人斯爲人而始免於禽獸之歸。克配乎天地之德矣。此力行之大要也。大抵四件工夫。不容闕一。而立志居敬。本領根基也。致知力行。田地事功也。立其本領根基者。將以致其田地事功也。如是則四者之中。致知力行爲尤大。致知者所以明萬理於心也。力行者所以復萬善於身也。明萬理於心者。將以復萬善於身也。如是則二者之中。力行爲尤重也。抑又聞之。致知力行。又不是截然而各爲終始也。如車之兩輪。闕一則不行。如人之兩腳。相須而互用。致知之中也有力行工夫。力行之中不廢致知工夫。故程夫子曰未有致知而不在敬者。朱夫子曰若躬行上未有工夫。亦無竆理處。豈不信歟。然而工夫之序。必以知爲先。以行爲後。若將致知了後。方以行之者何也。是則於朱夫子答吳晦叔書盡矣。其書曰大學之書。雖以格物致知爲用力之始。然非謂初不涵養踐履而直從事於此也。又非謂物未格知未至則意可以不誠。心可以不正。身可以不修。家可以不齊。但以爲必知之至然後。所以治人治己者。始有以盡其道耳。若曰必俟知至而後可行。則夫事親從兄承上接下。乃人生之所不能一日廢者。豈可謂吾知未至而暫輟。以俟其至而後行哉。此又學者之所當深省也。知行之外。復有始終本末體用之名者何也。自始至終而功力相因。則不得無始終之名。此本彼末而彼己相對則不得無本末之名。立體行用而源流不同則不得無體用之名。如是則始終者只是就成始成終之先後而立言。本末者只是就成己成物之先後而立言。體用者只是就此立彼行之先後而立言。豈嘗知行之外。有別件工夫歟。只是就知行上實下工夫。則這箇條目。無不兼攝也。非特此也。擧知行而言之。亦多頭緖。如書言精一。庸言擇執。孔子言博約。孟子言智聖。其說固不一。然其實卻亦只是一理而異其言者也。若就一處着力。則餘者皆擧矣。亦不必一一而就下工夫也。故朱夫子曰聖賢之道如一室。雖門戶不同。一處行來都入得。吁聖賢豈欺余哉。
當初元無一物。只有此理。才有此理。便有此氣。故以理氣爲首焉。旣有理氣矣。則陰陽五行大備而爲生物之本也。故二五次之。陰陽五行大備則天地闢而萬物生。造化行而遊氣紛。故天地萬物次之。天地間有生之物。孰不具斯理。而惟人也得其秀而最靈。心具萬理而該萬化。故心該萬化次之。欲充此心之量。當竆物理而盡人事。故人事物理次之。其竆盡之要。孰如學問之功。故以爲學用力而終焉。以太極圖證之。首圖卽無極而太極而不離於器者也。二圖卽陽動陰靜而生水火木金土者也。〈五氣順布。四時行焉者。亦在其中。〉三圖卽眞精妙合而化生萬物者也。四圖卽五性感動而善惡分焉者也。五圖卽萬事出焉者也。六圖卽君子修之者也。以易理究之。首圖卽太極之未判而形器已具者也。二圖卽自一而二。自二而四。以至於六十四之其勢不能自已者也。三圖卽易之變化而成象成形者也。四圖卽易之具於心者也。五圖卽易之廣大卽物而理存者也。六圖卽人之體斯易者也。然凡六圖摠而括之則又不過道之一字何者。首圖道之原也。二圖道之流行者也。三圖道之流行而賦於物者也。四圖道之具於心者也。五圖道之廣大而散在事物者也。六圖人之盡斯道者也。故摠名之曰道學六圖。然則其學之也如何。由上五圖而求端。以定其䂓模。由下一圖而用力。以盡其節目。自卑而升高。由近而及遠。復溯極於本原而後已。則所以下學而上達者。於斯盡矣。其用力之序。亦未嘗不在也。
嶠南鄒魯鄕。余願一遊。得見道學之士。壬子秋。始踰嶺。自海底尋三溪。入陶山過河洄。所過諸君子。雅飭淳謹。不失先賢典刑。可敬也。最後金學士煕稷氏。袖眎槐潭處士所著道學六圖。一曰理氣渾融。二曰二五分合。三曰萬物造化。四曰心該萬化。五曰人事物理。六曰爲學用力。天地理數。剖析無餘。聖學工夫。蘊奧畢著。處士以前無此文字。處士以後亦無此文字。嗚呼。千歲在前。百世在後。如處士從當俎豆以享之。莫言後世無子雲也。處士姓裴名相說字君弼。興海人。槐潭其號也。家素寒。天才卓絶。於書無不通。謙恭自持。人不知所蘊。親黨化之。不敢爲非。英宗庚辰生。今上己酉短命死。年三十。子曰朝聞道夕死可也。處士旣聞道。死亦可。所可恨者。余晩踰嶺。未得親聞緖論。處士所著有四書要語,書計鎖錄等書數十編。道學六圖其一也。
癸丑三月吉日。陽川許晩書於竹溪。
於乎。此道學六圖者。故槐潭處士裴君相說所著也。君生僻陋之鄕。有絶異之資。無見聞傳襲之事。而潛心典訓。早自得師。纔踰弱冠。已作道學六圖。上自天命源流。下洎物理人事之始終。靡不排列鋪敘。以爲爲學用力之田地。其䂓模廣矣。意趣高矣。使假之以年壽。以充其所期。則其進不可量也。不幸年三十而夭。惜哉。余始見君於舅氏素菴公門下。其後又訪君於槐潭上。契許不凡。君歿後吾黨諸君子重哀其有才無命。各爲文以發揮之。而余以地遠文拙。有志未能。今君之子顯斗。不遠數百里。抱此圖來示。願有以訂正而闡述之。余旣非其人。近又病昏。不堪筆硏之役。無以副遠來之意。然余意君負高才絶識。立志甚早。而不能大成於終。以此圖觀之。早歲所立已如此。譬如大匠營立千門萬戶。其基址已完。材具亦美。而或少磨礱鍊削之功。苟使稍加數年。庶幾無未盡之恨。況其進於老成耶。此其所以爲眞可惜也。雖然拙匠代斲。不惟無益。而反致疵纇未可知。莫如寶而傳之。使百世之下。知吾黨秀而不實者有此等人。莫不爲之想慕歎惜。於以興起其及時勉勵之心。則其有補於學者進修之道。顧不大矣哉。余旣有負於君。略書所感於卷末以歸之。
戊辰端陽節。情契宜寧南漢朝稿。
勝菴吾宗長。往年嶠南遊。歸言鄒魯鄕。濟濟賢士流。槐潭裴處士。天資古罕儔。不幸短命死。殘編箱篋留。聞之心如失。千里遠回頭。其人嗟已矣。其書見何由。乃城金學士〈煕洺〉自言同里舊。蒐取若干篇。意欲傳之壽。泮水之西畔。見我出諸袖。盥手而開卷。六圖萬化囿。先天後天數。無極太極玅。屈伸往來地。玄玄見其竅。不惟止於斯。學海孤帆艤。波涵今退溪。源泝古洙水。心性理氣說。發明蘊奧旨。窮理而致知。造詣能於此。君子貴通明。通明之子是。士有曠世感。千歲猶朝暮。況吾生幷時。如何不傾慕。所嗟九原深。幽顯各殊路。歎息中夜起。嶺月照庭樹。南紀問歸楫。欲哭靑山墓。
化翁將汝弄如丸。擲在鄒鄕魯邑間。圖說纔成飜奪去。寒潭月落一輪團。
丁巳臈月吉日。孔碞許源謹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