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律全書 (四庫全書本)/卷18
樂律全書 卷十八 |
欽定四庫全書
樂律全書卷十八
明 朱載堉 撰
律呂精義外篇八
古今樂律雜説並附録
論歌二者不可偏廢第七
序曰歌以為體以歌為用歌二者不可偏廢故論之
書名歌要旨者臣父恭王之所傳而臣之所受者也其旨有四曰摠條理以安節致中和以安律始操縵以安終博依以安詩四者所謂歌之要旨也原夫為書之意蓋慮世儒習歌詠者則有矣鼓琴瑟者或鮮焉故先之以琴瑟又慮學琴瑟者則有矣通律呂者或鮮焉故先之以律呂又慮講律呂者則有矣明節奏者或鮮焉故先之以節奏觀其次序先後察其本末始終無非微顯闡幽之意謂之要旨不亦宜乎謹録如左
歌要旨序
夫歌詠所以養其性情舞蹈所以養其血脈故曰禮樂不可斯須去身孔門禮樂之敎自興於詩始論語曰取瑟而歌又曰子於是日哭則不歌其非病非哭之日蓋無日不不歌由是而觀則知歌乃素日常事所謂不可斯須去身信矣至若子遊子路曾晳之徒皆以詠相尚伯魚未學周南召南則以面牆之喻規之其諄諄誘以詩樂而無間也宋朝道學之興老師宿儒痛正音之寂寥甞擇取二南小雅十數篇寓之塤籥使學者朝夕歌詠近世行鄉飲亦不廢歌詩儒生徃徃習此雖不以為異事然而徒歌無歌又不能造夫精妙之地使人聽之而惟恐臥實有以致臥也臣父南還得秘傳操縵譜以授臣曰徒徒歌非所謂歌也欲學歌慎毋忽此臣對曰唯遂習而傳之因為之序曰操縵安其來尚矣今琴家定所彈操縵譜即古操縵之遺音也口耳相傳不記文字詞旨淺俗學者輕之殊不思禮失求諸野樂失亦然殆未可輕之也按舊譜雲定當達理定達理定定當達理定凡三句共計十三字從頭再作是為二章合二章為一篇名曰古操縵引詳其詞旨蓋謂定之人當達定之理然後可定也下文二句嗟嘆之耳雖擬音而作亦未必無謂也別傳譜雲風清月朗聲月朗聲風清月朗聲是亦有謂而作蓋此五字而具四義謂正應和同也正者本律散音風月二字是也應者本律實音清字是也和者相生之音朗字是也同者齊撮之音聲字是也風清二聲為同月朗二聲為和凡律為陽而呂為隂以律應律以呂應呂曰應以律和呂以呂和律曰和以陽配陽以隂配隂謂之同而不和以陽召隂以隂召陽謂之和而不同琴瑟譜中皆有正應和同四義具此四義謂之操縵否則左傳所謂專壹是也故學記曰不學操縵不能安不學博依不能安詩安樂也安樂於也安詩樂於詩也操者持也縵者緩也持於聲則歌聲緩所謂歌永言也博者多也依者𠋣也𠋣於歌聲則聲多所謂聲依永也歌彼一字此二叚二叚既盡一字方終勿令歌聲先盡而聲未盡勿令聲先終而歌聲未終與歌歌與交相操持互相依𠋣不知歌之為之為歌物我兩忘而與俱化養性情致中和由乎此也前叚第一聲擊金鐘為節後叚第一聲擊玉磬為節所謂始終條理者也無鐘磬則以缶為節趙王鼓瑟秦王擊缶是也聲數十擊節止二此所謂繁文簡節之音也初學琴瑟必先學此雖然甞繹思之舊譜一篇分作二章每章三句象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也首句五字象五聲也次則八字象八音也共十三字象琴十三徽也一篇之間總節有二象兩儀也一章之間細節有八象八卦也聲十三象十二月及閏月也其旨深奧非聖人不能作然昔人所傳譜詞渉鄙俚故好事者頗潤色之或借風清月朗字義或采古人見成語言用擬音猶樂家所謂填詞也不過識音律明節奏開示初學而已若夫魚兎既得筌蹄宜棄聲添減存乎其人不必拘於十三聲也惟總節二與細節八則不敢添減耳故操縵譜有十三字者有十六字者聲多寡大同而小異也今列數種於左庶後世學者知所變通雲
十三字操縵
前叚名曰金聲 定當□理□ □理□ □當□理□後叚名曰玉振 □當□理□ □理□ □當□理□
右係琴家所傳舊譜乃太古遺音也
又十三字操縵
前名曰金聲 □清□朗□ □朗□ □清□朗□後名曰玉振 □山□水□ □水□ □山□水□
右係琴家別譜亦名風清月朗是也
又十三字操縵
前叚名曰金聲 □浪□水□ □水□ □以□我纓後叚名曰玉振 □浪□水□ □水□ □以□我□
右係借古語擬音猶詞家填腔也
十六字操縵
前叚名曰金聲 □浪□水□兮□水□兮□以□我□兮後叚名曰玉振 □浪□水□兮□水□兮□以□我□兮
右係借古語擬音猶詞家填腔也
又十六字操縵
前叚名曰金聲 □朗□清□水□山□朗□清□水□山後叚名曰玉振 □清□朗□高□流□清□朗□高□流
右係琴家別譜亦名月朗風清是也
又十六字操縵
前叚名曰金聲 □禮□視□禮□聽□禮□言□禮□動後叚名曰玉振 □不□長□不□從□不□滿□不□極
右係借古語擬音猶詞家填腔也
論曰音節之生由乎人之心也天君泰然則百體從令條貫乖方則音節違和曰和曰節無餘藴矣周禮小師掌六樂聲音之節與其和和者齊聲如一之謂也節者板眼如一之謂也故孟子稱仲尼金聲而玉振之取譬於鐘磬也虞書擊石拊石百獸率舞商頌既和且平依我磬聲周禮鍾師磬師掌金奏敎縵樂儀禮奏騶虞間若一註謂間若一者重節古人於樂重在節奏今人學歌學琴多無板眼何也板眼者節奏之謂也節奏者操縵之謂也故學記曰不學操縵不能安不學博依不能安詩學琴學歌先學操縵為第一之要務操縵失傳則雅樂失傳矣舊傳操縵每叚各十六聲今或省去三聲蓋所省三聲者亦猶文章中助字雲已上摠條理以安節〈條理猶言脈絡安節安於節奏後凡言安律安安詩皆倣此〉
按魏書樂志曰平調以角為主清調以商為主瑟調以宮為主已上三句互見杜氏通典文獻通考而人不曉其義蓋琴家謂琴一為宮二為商三為角又謂黃鍾為諸均主董仲舒曰琴瑟不調甚者必解而更張之以角為主者先上第三吹黃鍾律管令與散聲協是為平調也以商為主者先上第二吹黃鍾律管令與散聲協是為清調也以宮為主者先上第一吹黃鍾律管令與散聲協是為瑟調也由是推之古調當先上第四吹黃鍾以協之而魏志不言者葢古調乃琴之正調而平清瑟皆變調也昔人論樂多雲三調皆指琴之變者而言故不言正調也然則各調皆當以其本律定無律以笙代之而笙簧或不全故又以琴代之依前項𥿄條所貼處按而彈之則諸律皆備矣
論琴五音七音
琴有七當具七音世所傳者五音為均何也葢五音為均者古謂之五琴其第三舊名中故史記謂琴宮居中央君也商張右傍不失其次序則君臣之位正矣猶瑟宮為君而居中央者也七之琴係七音為均者宮亦居中央惟五音為均者則以第三為黃鍾此乃五琴宮之舊位而未甞改也故管子謂宮數八十一徵數一百八羽數九十六徵羽之數各加一倍即此理也近世琴家不曉此理指第一散聲為宮誤矣論琴九徽十徽
琴之徽十有三惟第十徽與第九徽古人謂之中聲乃琴之最要也調定律不過二者之間而已律從濁漸清謂之降琴從第十徽降至第五徽謂之五節自十降九為第一節自九降八為第二節自八降七為第三節自七降六為第四節自六降五為第五節五節之外濁者益濁清者益清皆非中聲雖有餘徽而雅樂不用也昭元年左傳曰先王之樂所以節百事也故有五節遲速本末以相及中聲以降五降之後不容彈矣於是有煩手淫聲慆堙心耳乃忘平和君子弗聽也君子之近琴瑟以儀節也非以慆心也此之謂也
秘傳定琴瑟法
孟子曰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後漢律厯志曰以緩急清濁非管無以正也詩云鼓瑟鼓琴笙磬同音雖無律而有笙定不難矣拔出笙簧而單吹之令善琴善箏者解去琴瑟之從新上之葢瑟與箏大小雖殊而其上之法無異知箏不識瑟亦能上耳琴有五聲為均者亦有七音為均者上法略不同且論五聲者初學易曉也琴散聲為律之正音按第十徽為律之母按第九徽為律之子律母雲者能生散聲者也律子云者散聲所生者也先吹合字上第一按第十徽彈之令與笙音相同是為黃鍾次吹四字上第二按第十徽彈之令與笙音相同是為太蔟次吹上字上第三按第十徽彈之令與笙音相同是為仲呂次吹尺字上第四按第十徽彈之令與笙音相同是為林鍾次吹工字上第五按第十徽彈之令與笙音相同是為南呂其第六第七散聲與第一第二散聲相應此五聲為均之琴也吹笙定畢復照調法再詳定之是上琴大略也
上瑟大略與上箏同將瑟通觧畢新布拂拭乾淨尾端用錦一幅或用色𥿄代之先上中空彈散聲令與琴第三散聲相同復從中間挨次上之上聽音空彈散聲不須安柱第一第二散聲比琴第一散聲微低第三第四散聲與琴第一散聲同第五第六散聲比琴第二散聲微低第七第八散聲與琴第二散聲同第九第十散聲比琴第二散聲微高第十一第十二散聲比琴第三散聲微自第十三起至第二十五散聲皆與琴第三散聲同如是聽畢然後安柱外邊大安柱離尾岳內約有一肘裏邊小安柱離首岳內約有一肘然瑟長短不同但言離岳勿太遠勿太近可也餘安柱形如鴈陣排作一行勿作兩行俗士不曉排作兩行甚可笑也其定法以笙定琴以琴定瑟則十二律之音全矣
右是小樣𥿄條長短廣狹與瑟岳山一般
論黃不可不彈
莊子文子及淮南子之言瑟也皆云鼓之二十五皆動此乃古法至唐宋猶然也杜氏通典曰頌瑟長七尺二寸二十五盡用之盡用之者則中亦用矣文獻通考曰第一黃鍾中聲第十三黃鍾清聲即中也第二大呂中第十四大呂清第三太蔟中第十五太蔟清第四夾鍾中第十六夾鍾清第五姑洗中第十七姑洗清第六仲呂中第十八仲呂清第七蕤賔中第十九蕤賔清第八林鍾中第二十林鍾清第九夷則中第二十一夷則清第十南呂中第二十二南呂清第十一無射中第二十三無射清第十二應鍾中第二十四應鍾清其第二十五文獻通考雖不言之蓋即中黃鍾之應聲也諸律中清各具二均而惟黃鍾則有大中小三聲者其中猶正律也大者倍律也小者半律也亦猶厯家履端於始舉正於中歸餘於終之義然餘律惟有二獨黃鍾有三者黃鍾至尊特異於餘律也和笙之十三簧律準之十三十二律外而餘其一皆以小者為黃鍾之清聲瑟之末為黃鍾之清聲亦猶是耳中雖為黃鍾元史已前都無黃之説不知始於何時初意原為使鼓瑟者易識庶免錯誤覩其黃色則知是黃鍾矣無別意也後乃傳訛遂謂黃為君而不敢彈夫謂黃為君而不敢彈則是樂聲中無君矣天下豈有無君之禮樂哉古人遇有變故則樂設而不作無故而於黃之君設而不作則不祥矣此不可不辨也宜照文獻通考改正為便
論定瑟必須吹笙
詩云我有嘉賔鼓瑟吹笙又雲鼓瑟鼓琴笙磬同音葢琴瑟與笙最相合者也今人定瑟不用笙而用排簫則誤矣排簫之精製者亦無不可但恐不精製則不如笙也笙定瑟法先吹合字定第一為黃鍾之中聲又吹合字定第十三即是中間黃為黃鍾之清聲復吹六字定第二十五為黃鍾之子聲次吹四字定第三及第十五為太蔟隔第二不先定者以俗笙無背四故也次吹一字定第五及第十七為姑洗隔第四不先定者以俗笙無背一故也次吹上字定第六及第十八為仲呂次吹勾字定第七及第十九為蕤賔次吹尺字定第八及第二十為林鍾次吹工字定第十及第二十二為南呂次吹凡字定第十二及第二十四為應鍾隔夷則無射而不先定者恐俗笙無啞工啞凡二音故也俗笙雖無此音其有者既已定則無者可推矣大呂在於合四二音之間比合微清比四微濁夾鍾在於四一二音之間比四微清比一微濁夷則在於尺工二音之間比尺微清比工微濁無射在於工凡二音之間比工微清比凡微濁俗呼背四背一啞工啞凡是也世俗之樂不用此音古樂旋宮則用之矣今太常瑟無此四律者旋宮法久廢故也是以合字上字尺字獨彈獨應四字一字工字𩀱彈雙應非古人彈瑟之法也已上一節專為天下郡學之習雅樂者而論也若夫知音之士用子午琴以定之則又不必拘於笙矣
已上致中和以安律〈中者平也漸次而高不忽然高漸次而低不忽然低雖低不至於咽不出雖高不至於揭不起是為中也和者齊也衆齊彈如同一衆管齊吹如同一管衆聲齊響如同一聲衆口齊歌如同一口是為和也致者務要如是雲耳〉論學樂先學操縵
學記曰不學操縵不能安不學博依不能安詩古人學樂之要在此顧讀者未達耳今詳解之夫操之為言持也縵之為言緩也謂持歌聲使之緩也又操乃操演之操縵乃緊縵之縵謂演習之不許緊也此操縵二字之義也周禮笙師掌敎縵樂謂此樂也博當觧作博物之博依當解作依永之依謂依於衆聲使永其言耳詩云依我磬聲然不獨磬金石絲竹匏土革木皆可依也故曰博依書曰八音克諧無相奪倫是也樂記曰歌之為言長言之也不有依據不能永長故曰歌永言聲依永聲依於八音方能永言也
論學操縵㨗徑法
古操縵有二種十六字者聲無間斷故不用齊撮十三字者聲有間斷故用齊撮耳二者不可偏廢各有妙趣存焉學十六字者專學十六字學十三字者專學十三字學笙者專學笙學歌者專學歌不許混亂務要精熟用志不分乃凝於神是為妙矣凡曰齊撮曰勾曰挑曰散曰按之類係是琴譜琴士知之係是笙譜僧道知之故不細解恐文煩也然起初學琴須琴士敎之學笙亦須僧道敎之最為省力仍須儒者依此書中所説而料理之方為雅樂不然則類乎俗琴俗笙矣笙吹出一口氣琴彈操縵一叚笙吸入一口氣亦彈操縵一叚琴要縵笙要隨琴縵不許緊吹及彈舌吹亦不許忽吹忽吸此謂之俗樂聲雅樂之笙最忌此也譬如學急口令偷換氣則罰之學吹笙亦如此知其甚難而固執之方稱操縵二字之義慎勿信口吹也記曰嘽諧慢易之音此之謂也儒者料理之料理此事耳
論雅琴只按十徽
琴有十三徽徽間復有二十四律之位每調按各照律位取其實音以配散聲迭相應和皆可以彈操縵而其指法則皆不同大率七徽以左是為正律七徽以右是為半律或正或半隨歌高下音調既熟通變由人今不悉載也如或未然只用九徽十徽一節其音亦無不備葢此兩徽實乃琴體三分之二四分之三黃鍾損益上下相生之正位焉其音純正超勝諸徽故琴道尚之耳
論雅琴不用吟猱
凡琴之曲有雅有鄭鄭衛之聲貴泛音而尚吟猱雅頌之聲貴實音而尚齊撮是故先王之樂琴曲之中以十分言之齊撮居其三蓋琴瑟之與笙此三器最相似瑟無吟猱則知琴亦無之笙之獨簧不能成音必合兩三簧而後成音則知琴瑟亦然獨彈一不能成音必撮兩三而後成音先王之樂琴瑟笙簧未有不相合者詩云鼓瑟鼓琴笙磬同音此之謂也世俗琴曲則不然葢吟猱多而齊撮少古所謂鄭衛之音也切宜忌之
先學五音操縵共十八首
惟角音按九徽其餘皆按十徽秘傳口訣有雲凡彈操縵者皆按十徽音十徽尋不見方去九徽尋此之謂也
十徽按一散三相應 十六字者
滄浪之水〈清濁〉兮之水〈清濁〉兮可以濯我〈纓足〉兮兩叚譜同□□芍□□芍□□□芍□從豆乍十徽按一散三相應 十三字者
滄浪之水〈清濁〉 之水〈清濁〉 可以濯我〈纓足〉 兩叚譜同□□芍□ □芍□ □□芍□ 從豆乍十徽按二散四相應 十六字者
滄浪之水〈清濁〉兮之水〈清濁〉兮可以濯我〈纓足〉兮兩叚譜同□□□□□□□□ 從豆乍十徽按二散四相應 十三字者
滄浪之水〈清濁〉 之水〈清濁〉 可以濯我〈纓足〉 兩叚譜同□□□ □□ □□□ 從豆乍十徽按三散五相應 十六字者
滄浪之水〈清濁〉兮之水〈清濁〉兮可以濯我〈纓足〉兮兩段譜同□□□□□□□□ 從豆乍十徽按三散五相應 十三字者
滄浪之水〈清濁〉 之水〈清濁〉 可以濯我〈纓足〉 兩段譜同□□□ □□ □□□ 從豆乍十徽按四散六相應 十六字者
滄浪之水〈清濁〉兮之水〈清濁〉兮可以濯我〈纓足〉兮兩段譜同□□□□□□□□從豆乍十徽按四散六相應 十三字者
滄浪之水〈清濁〉 之水〈清濁〉 可以濯我〈纓足〉 兩段譜同□□□ □□ □□□ 從豆乍十徽按五散七相應 十六字者
滄浪之水〈清濁〉兮之水〈清濁〉兮可以濯我〈纓足〉兮兩叚譜同□□□□□□□□從豆乍十徽按五散七相應 十三字者
滄浪之水〈清濁〉 之水〈清濁〉 可以濯我〈纓足〉 兩叚譜同□□□ □□ □□□ 從豆乍十徽按四散一相應 十六字者
滄浪之水〈清濁〉兮之水〈清濁〉兮可以濯我〈纓足〉兮兩叚譜同□□□□□□□□□從豆乍十徽按四散一相應 十三字者
滄浪之水〈清濁〉 之水〈清濁〉 可以濯我〈纓足〉 兩叚譜同□□□ □□ □□□ 從豆乍十徽按五散二相應 十六字者
滄浪之水〈清濁〉兮之水〈清濁〉兮可以濯我〈纓足〉兮兩叚譜同□□□□□□□□□從豆乍十徽按五散二相應 十三字者
滄浪之水〈清濁〉 之水〈清濁〉 可以濯我〈纓足〉 兩叚譜同□□□ □□ □□□ 從豆乍十徽按六散三相應 十六字者
滄浪之水〈清濁〉兮之水〈清濁〉兮可以濯我〈纓足〉兮兩叚譜同□□□□□□□□□從豆乍十徽按六散三相應 十三字者
滄浪之水〈清濁〉 之水〈清濁〉 可以濯我〈纓足〉 兩叚譜同□□□ □□ □□□ 從豆乍十徽按七散四相應 十六字者
滄浪之水〈清濁〉兮之水〈清濁〉兮可以濯我〈纓足〉兮兩叚譜同□□□□□□□□從豆乍十徽按七散四相應 十三字者
滄浪之水〈清濁〉 之水〈清濁〉 可以濯我〈纓足〉 兩叚譜同□□□ □□ □□□ 從豆乍九徽按一散四相應 十六字者
滄浪之水〈清濁〉兮之水〈清濁〉兮可以濯我〈纓足〉兮兩叚譜同□□芍□□芍□□□芍□從豆乍九徽按一散四相應 十三字者
滄浪之水〈清濁〉 之水〈清濁〉 可以濯我〈纓足〉 兩叚譜同□□芍□ □芍□ □□芍□ 從豆乍九徽按二散五相應 十六字者
滄浪之水〈清濁〉兮之水〈清濁〉兮可以濯我〈纓足〉兮兩叚譜同□□□□□□□□從豆乍九徽按二散五相應 十三字者
滄浪之水〈清濁〉 之水〈清濁〉 可以濯我〈纓足〉 兩叚譜同□□□ □□ □□□ 從豆乍九徽按三散六相應 十六字者
滄浪之水〈清濁〉兮之水〈清濁〉兮可以濯我〈纓足〉兮兩叚譜同□□□□□□□□從豆乍九徽按三散六相應 十三字者
滄浪之水〈清濁〉 之水〈清濁〉 可以濯我〈纓足〉 兩叚譜同□□□ □□ □□□ 從豆乍九徽按四散七相應 十六字者
滄浪之水〈清濁〉兮之水〈清濁〉兮可以濯我〈纓足〉兮兩叚譜同□□□□□□□□從豆乍九徽按四散七相應十三字者
滄浪之水〈清濁〉 之水〈清濁〉 可以濯我〈纓足〉 兩叚譜同□□□ □□ □□□ 從豆乍九徽按三散一相應 十六字者
滄浪之水〈清濁〉兮之水〈清濁〉兮可以濯我〈纓足〉兮兩叚譜同□□□□□□□□從豆乍九徽按三散一相應十三字者
滄浪之水〈清濁〉 之水〈清濁〉 可以濯我〈纓足〉 兩叚譜同□□□ □□ □□□ 從豆乍九徽按四散二相應 十六字者
滄浪之水〈清濁〉兮之水〈清濁〉兮可以濯我〈纓足〉兮兩叚譜同□□□□□□□□從豆乍九徽按四散二相應 十三字者
滄浪之水〈清濁〉 之水〈清濁〉 可以濯我〈纓足〉 兩叚譜同□□□ □□ □□□ 從豆乍九徽按五散三相應 十六字者
滄浪之水〈清濁〉兮之水〈清濁〉兮可以濯我〈纓足〉兮兩叚譜同□□□□□□□□從豆乍九徽按五散三相應 十三字者
滄浪之水〈清濁〉 之水〈清濁〉 可以濯我〈纓足〉 兩叚譜同□□□ □□ □□□ 從豆乍九徽按六散四相應 十六字者
滄浪之水〈清濁〉兮之水〈清濁〉兮可以濯我〈纓足〉兮兩叚譜同□□□□□□□□從豆乍九徽按六散四相應 十三字者
滄浪之水〈清濁〉 之水〈清濁〉 可以濯我〈纓足〉 兩叚譜同□□□ □□ □□□ 從豆乍九徽按七散五相應 十六字者
滄浪之水〈清濁〉兮之水〈清濁〉兮可以濯我〈纓足〉兮兩叚譜同□□□□□□□□從豆乍九徽按七散五相應 十三字者
滄浪之水〈清濁〉 之水〈清濁〉 可以濯我〈纓足〉 兩叚譜同□□□ □□ □□□ 從豆乍次學七音琴瑟操縵〈見內篇第七卷〉
已上始操縵以安〈操縵何為而作為歌而作也是故歌先學操縵不學操縵不能安〉
論古人非不歌非歌不
古人歌詩未嘗不彈琴瑟彈琴瑟亦未嘗不歌詩此常事也或有不彈而歌不歌而彈此則變也故爾雅曰徒歌謂之謡徒鼓瑟謂之歩別而言之著其變也歌與謡謳故當不同韓詩章句曰有章曲曰歌無章曲曰謡孟子曰河西善謳齊右善歌然則歌貴而謡賤歌尊而謳卑凡先王雅樂切忌謳之謳之是輕之也何謂謳之不鼓琴瑟而歌是也論語曰取瑟而歌家語曰彈琴而歌此則古之聖賢歌詩未甞不鼓琴瑟之明證也今人歌詩與琴不能相入葢失其傳耳是則非歌也謂之謳可也竊疑古之歌猶今之彈唱耳禮失求諸野樂失獨不可求諸野乎俗譜顔回等曲以一音配一字手彈口誦何異白念歌之聲豈如是哉詩云鼔瑟鼓琴笙磬同音試取顔回曲以笙磬協之則知其不可矣葢後世偽作而俗士信之以為出於孔子之手陋亦甚矣茲不可不論也故學歌詩必先學琴學琴必先學操縵學操縵必先學定定既熟節奏既明然後可以學歌此先後之序也論士大夫學樂八音不求備
儀禮鄉飲鄉射二篇所載樂器惟曰工四人二瑟笙入堂下磬南北面立不鼓不釋則知瑟笙磬鼓四者之外無餘樂也夫鄉飲鄉射士大夫盛禮而樂不過如此今人必求八音全備而後盛樂豈非誤歟笙鼓二物天下通有之矣惟磬瑟或少耳蓋磬者所以節樂也無則以缶代之史記趙王鼓瑟秦王擊缶缶即瓦盆其聲類磬代之者從便也若無瑟則以琴代之是故愚議士大夫學樂惟用此四者庶幾簡而不煩易而不難可以家傳戶誦聞歌之聲矣
論學歌詩六般樂器不可缺
第一鞉不可缺虞書商頌皆首言鞉魯論言播鞉武周禮凡樂事播鞉又有雷鞉靈鞉路鞉之屬禮記賜諸侯樂以柷將之賜子男樂以鞉將之鞉之為言兆也其用葢與柷同公侯以柷者柷乃一篇之綱領是以為貴也子男以鞉者鞉乃一章之綱領是以為次也鞉柷上下通用之器古人所重如此雖然儀禮言鞉倚於頌磬西紘而不言柷是知柷敔可省而鞉不可缺也作樂不用鞉非古之道也
第二拊不可缺周禮大師帥瞽登歌令奏擊拊註曰擊拊瞽乃歌也拊形如鼓以韋為之著之以穅疏曰謂凡大祭之時大師有此一事言帥瞽登歌者謂降神合樂皆升歌清廟故將作樂時大師帥取瞽人登堂於西階之東北面坐而歌者與瑟以歌詩也令奏擊拊者拊所以導引歌者故先擊拊瞽乃歌也歌者出聲謂之奏故云奏也搏拊之為器見於經者不一而足近代説經者乃以至循二字解之何哉第三鼓不可缺鼓所以節樂古今無異但歴代所制樂其擊鼓之節奏互有異焉投壺篇所載魯鼓薛鼓譜有圓形有方形先儒以為圓者擊鞞方者擊鼓又曰年代久逺無以知其得失雖見於經其詳不可得而知也周禮射人言之頗詳所謂騶虞九節貍首七節采蘋采蘩皆五節尊卑之節多少雖異四節以盡乗矢則同如騶虞九節則先歌五節以聽餘四節則發四矢也七節者三節先以聽五節者一節先以聽也儀禮鄉射歌騶虞大射歌貍首皆曰間若一間若一者疎密勻也不知所謂疎密指一字一鼓歟抑一句一鼓歟若一句畢乃擊三鼓又一句畢再擊三鼓則所謂五七九節者間皆不若一矣或謂毎一字畢擊一鼓為一節或謂每一句畢擊三鼓為一節或謂每一章畢擊三鼓為一節每字擊一鼓似乎太煩每章擊三鼓似乎太簡每句擊三鼓則煩簡得中然皆不可考也由此觀之投壺鼓譜疎密不勻亦非間若一矣宋元樂舞皆有鼓譜而元志尤詳焉文舞武舞皆始聴三鼓畢已後每歌二字擊鼓一聲歌用四言八句共計三十二字凡擊鼓十五聲志所謂三鼓畢間聲作下有小註雲二聲鐘一聲鼓是也惟我國朝太常雅樂每歌一句畢乃擊鼓三聲而間之以搏拊此與宋元之制不同葢宋元之制宮縣有應鞞登歌有搏拊故元志雲建鼓兩旁挾二小鼓曰鞞曰應又雲搏拊如鼓而小中實以糠兩手或搏或拊以節登歌之樂甞考三禮圖亦然建鼓兩旁原有二小鼓形如兩耳每擊大鼓一聲間以應鞞一聲儀禮所謂間若一所謂建鼓在阼階西應鞞在其東禮記註所謂圓者擊鞞方者擊鼓此之謂也今則建鼓兩旁除去小鼓而名大鼓曰應又以搏拊代鞞與大鼓相間作不獨與古制異亦與宋元異矣初學樂者先宜學古後乃知今今古皆通則為盡善朔應二鞞不可缺也或擊大鼓邊以代朔鞞擊鞉鼓邊以代應鞞亦可也節奏詳見下文
第四鐘不可缺如有磬兼用之無則一器足矣重擊為金聲輕擊為玉振書曰擊石拊石此之謂歟故史記曰縣一鐘而尚拊大戴禮曰縣一磬而尚拊葢謂鐘磬有一足矣惟拊不可缺以禮記論語考證則杜蕢言鐘而不言磬荷蕢言磬而不言鐘鐘磬未甞兼用亦可見矣
第五琴不可缺第六笙不可缺此二器者古今通用求之甚易習之甚便是故初學不可缺也論學歌先學堯舜夏商遺音
堯謡舜歌夏訓商頌凡在周詩三百篇已前者真乃太古遺音而琴家不識也請詳言之康衢擊壤者堯之遺音也南風賡歌者舜之遺音也夏訓五章者禹之遺音也商頌五篇者湯之遺音也初學歌詩宜先學此今各取其一為初學之門庻幾三百篇由此而入也
堯謡一首〈端如貫珠格〉
康衢之民所作稱頌堯之徳也
立我烝民莫匪爾極不識不知順帝之則
附録一首〈端如貫珠格〉
擊壤之歌亦堯民所作也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何有帝力哉
舜歌一首〈端如貫珠格〉
南風之詩舜所作也
南風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慍兮南風之時兮可以阜吾民之財兮
夏訓一首
此是大禹之訓其孫述而歌之
黃鍾徴以林鍾起調林鍾畢曲
皇祖有訓 民可近 不可下 民惟邦本 本固邦寧
予視天下 愚夫愚婦 一能勝予 一人三失 怨豈在明
不見是圖 予臨兆民 凜乎若朽索之馭六馬 為人上者
奈何不敬
商頌一首
此是湯孫祭祀其祖之樂歌也
黃鍾商以太蔟起調太蔟畢曲
猗與那與置我鞉鼓奏鼓簡簡衎我烈祖湯孫奏假
綏我思成鞉鼓淵淵嘒嘒管聲既和且平依我磬聲
於赫湯孫穆穆厥聲庸鼓有斁萬舞有奕我有嘉客
亦不夷懌自古在昔先民有作溫恭朝夕執事有恪
顧予烝甞湯孫之將
凡欲習古樂者必先擇一靜處堂上堂下阼階西階悉如古制堂上正中一席設先聖先師位使人起敬堂上學者各跪而坐於地此古所謂席地坐也其堂下樂不設坐但立奏
〈樂正先贊合樂立我烝民舉麾者如前接贊贊畢舉麾而後擊柷柷第一聲搏 牘〉
〈拊 左手輕擊為拊右手重擊為搏〉
〈柷第二聲搏 牘〉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十八>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十八>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十八>
〈拊 可 太和從 林應〉
〈搏牘 志 林正不 林應〉
〈拊 可 林正滿 太和〉
〈搏牘 樂 林正不 林應〉
〈拊 可 太和極 林應〉
烝〈姑 搏牘 鐘 敖 姑正洗 不 姑應〉
〈拊 可 姑正長 南和〉
〈搏牘 欲 姑正不 姑應〉
〈拊 可 南和從 姑應〉
〈搏牘 志 姑正不 姑應〉
〈拊 可 姑正滿 南和〉
〈搏牘 樂 姑正不 姑應〉
〈拊 可 南和極 姑應〉
〈搏牘磬 敖 姑正不 姑應〉
〈拊 可 姑正長 南和〉
〈搏牘 欲 姑正不 姑應〉
〈拊 可 南和從 姑應〉
〈搏牘 志 姑正不 姑應〉
〈拊 可 姑正滿 南和〉
〈搏 牘 樂 姑正不 姑應〉
〈拊 可 南和極 姑應〉
民〈太 搏牘 鐘 敖 太正蔟 不 太應〉
〈拊 可 太正長 南和〉
〈搏牘 欲 太正不 太應〉
〈拊 可 南和從 太應〉
〈搏牘 志 太正不 太應〉
〈拊 可 太正滿 南和〉
〈搏牘 樂 太正不 太應〉
〈拊 可 南和極 太應〉
〈搏 牘 磬 敖 太正不 太應〉
〈拊 可 太正長 南和〉
〈搏 牘 欲 太正不 太應〉
〈拊 可 南和從 太應〉
〈搏牘 志 太正不 太應〉
〈拊 可 太正滿 南和〉
〈搏 牘 樂 太正不 太應〉
〈拊 可 南和極 太應〉
〈搏 牘 朄朄鼓鳴則歌管皆止鐘鳴而後歌管方作拊〉
〈搏牘〉
〈拊〉
〈搏 牘應〉
〈拊〉
〈搏牘〉
〈拊〉
〈搏 牘鼓〉
〈拊〉
〈搏 牘〉
〈拊〉
〈搏牘 應〉
〈拊〉
〈搏 牘〉
〈拊〉
〈搏牘 鼓〉
〈拊〉
〈搏牘〉
〈拊〉
〈搏牘 應〉
〈拊〉
〈搏 牘〉
〈拊〉
〈搏牘 鼓〉
〈拊〉
〈搏牘〉
〈拊〉
〈搏牘 應〉
〈拊〉
〈搏牘〉
〈拊〉
莫〈黃 搏牘 鏞 琴敖 瑟黃正鍾 不 黃應〉
〈拊 可 黃正芍長 林和〉
〈搏 牘 欲 黃正不 黃應〉
〈拊 芍可 林和從 黃應〉
〈搏 牘 志 黃正不 黃應〉
〈拊 可 黃正芍滿 林和〉
〈搏牘 樂 黃正不 黃應〉
〈拊 芍可 林和極 黃應〉
〈搏牘 磬 敖 黃正不 黃應〉
〈拊 可 黃正芍長 林和〉
〈搏牘 欲 黃正不 黃應〉
〈拊 芍可 林和從 黃應〉
〈搏牘 志 黃正不 黃應〉
〈拊 可 黃正芍滿 林和〉
〈搏牘 樂 黃正不 黃應〉
〈拊 芍可 林和極 黃應〉
匪〈南 搏牘 鐘 敖 南正呂 不 南應〉
〈拊 可 南正長 姑和〉
〈搏牘 欲 南正不 南應〉
〈搏 可 姑和從 南應〉
〈搏牘 志 南正不 南應〉
〈拊 可 南正滿 姑和〉
〈搏牘 樂 南正不 南應〉
〈拊 可 姑和極 南應〉
〈搏牘 磬 敖 南正不 南應〉
〈拊 可 南正長 姑和〉
〈搏牘 欲 南正不 南應〉
〈拊 可 姑和從 南應〉
〈搏牘 志 南正不 南應〉
〈拊 可 南正滿 姑和〉
〈搏牘 樂 南正不 南應〉
〈拊 可 姑和極 南應〉
爾〈林 搏牘鐘 敖 林正鍾 不 林應〉
〈拊 可 林正長 太和〉
〈搏牘 欲 林正不 林應〉
〈拊 可 太和從 林應〉
〈搏牘 志 林正不 林應〉
〈拊 可 林正滿 太和〉
〈搏牘 樂 林正不 林應〉
〈拊 可 太和極 林應〉
〈搏牘 磬 敖 林正不 林應〉
〈拊 可 林正長 太和〉
〈搏 牘 欲 林正不 林應〉
〈拊 可 太和從 林應〉
〈搏 牘 志 林正不 林應〉
〈拊 可 林正滿 太和〉
〈搏牘 樂 林正不 林應〉
〈拊 可 太和極 林應〉
極〈姑 搏牘 鐘 敖 姑正洗 不 姑應〉
〈拊 可 姑正長 南和〉
〈搏牘 欲 姑正不 姑應〉
〈拊 可 南和從 姑應〉
〈搏牘 志 姑正不 姑應〉
〈拊 可 姑正滿 南和〉
〈搏牘 樂 姑正不 姑應〉
〈拊 可 南和極 姑應〉
〈搏 牘 磬 敖 姑正不 姑應〉
〈拊 可 姑正長 南和〉
〈搏牘 欲 姑正不 姑應〉
〈拊 可 南和從 姑應〉
〈搏牘 志 姑正不 姑應〉
〈拊 可 姑正滿 南和〉
〈搏牘 樂 姑正不 姑應〉
〈拊 可 南和極 姑應〉
〈搏牘 朄〉
〈拊〉
〈搏牘〉
〈拊〉
〈搏牘應〉
〈拊〉
〈搏牘〉
〈拊〉
〈搏 牘 鼓〉
〈拊〉
〈搏牘〉
〈拊〉
〈搏牘應〉
〈拊〉
〈搏牘〉
〈拊〉
〈搏牘鼓〉
〈拊〉
〈搏牘〉
〈拊〉
〈搏牘 應〉
〈拊〉
〈搏牘〉
〈拊〉
〈搏牘鼓〉
〈拊〉
〈搏牘〉
〈拊〉
〈搏牘 應〉
〈拊〉
〈搏牘〉
〈拊〉
不〈太 搏 牘鏞琴 敖瑟太正蔟 不 太應〉
〈拊 可 太正長 南和〉
〈搏牘 欲 太正不 太應〉
〈拊 可 南和從 太應〉
〈搏牘 志 太正不 太應〉
〈拊 可 太正滿 南和〉
〈搏牘 樂 太正不 太應〉
〈拊 可 南和極 太應〉
〈搏 牘 磬 敖 太正不 太應〉
〈拊 可 太正長 南和〉
〈搏牘 欲 太正不 太應〉
〈拊 可 南和從 太應〉
〈搏牘 志 太正不 太應〉
〈拊 可 太正滿 南和〉
〈搏牘 樂 太正不 太應〉
〈拊 可 南和極 太應〉
識〈黃 搏牘鐘 敖 黃正鍾 不 黃應〉
〈拊 可 黃正芍長 林和〉
〈搏牘 欲 黃正不 黃應〉
〈拊 芍可 林和從 黃應〉
〈搏牘 志 黃正不 黃應〉
〈拊 可 黃正芍滿 林和〉
〈搏牘 樂 黃正不 黃應〉
〈拊 芍可 林和極 黃應〉
〈搏牘磬 敖 黃正不 黃應〉
〈拊 可 黃正芍長 林和〉
〈搏牘 欲 黃正芍不 黃應〉
〈拊 芍可 林和從 黃應〉
〈搏 牘 志 黃正不 黃應〉
〈拊 可 黃正芍滿 林和〉
〈搏牘 樂 黃正不 黃應〉
〈拊 芍可 林和極 黃應〉
不〈南 搏牘 鐘 敖 南正呂 不 南應〉
〈拊 可 南正長 姑和〉
〈搏牘 欲 南正不 南應〉
〈拊 可 姑和從 南應〉
〈搏 牘 志 南正不 南應〉
〈拊 可 南正滿 姑和〉
〈搏 牘 樂 南正不 南應〉
〈拊 可 姑和極 南應〉
〈搏 牘磬 敖 南正不 南應〉
〈拊 可 南正長 姑和〉
〈搏牘 欲 南正不 南應〉
〈拊 可 姑和從 南應〉
〈搏 牘 志 南正不 南應〉
〈拊 可 南正滿 姑和〉
〈搏牘 樂 南正不 南應〉
〈拊 可 姑和極 南應〉
知〈林 搏牘 鐘 敖 林正鍾 不 林應〉
〈拊 可 林正長 太和〉
〈搏牘 欲 林正不 林應〉
〈拊 可 太和從 林應〉
〈搏牘 志 林正不 林應〉
〈拊 可 林正滿 太和〉
〈搏 牘 樂 林正不 林應〉
〈拊 可 太和極 林應〉
〈搏牘 磬 敖 林正不 林應〉
〈拊 可 林正長 太和〉
〈搏牘 欲 林正不 林應〉
〈拊 可 太和從 林應〉
〈搏牘 志 林正不 林應〉
〈拊 可 林正滿 太和〉
〈搏牘 樂 林正不 林應〉
〈拊 可 太和極 林應〉
〈搏牘朄〉
〈拊〉
〈搏牘〉
〈拊〉
〈搏牘 應〉
〈拊〉
〈搏牘〉
〈拊〉
〈搏牘鼓〉
〈拊〉
〈搏牘〉
〈拊〉
〈搏牘應〉
〈拊〉
〈搏牘〉
〈拊〉
〈搏牘 鼓〉
〈拊〉
〈搏牘〉
〈拊〉
〈博牘應〉
〈拊〉
〈搏 牘〉
〈拊〉
〈搏牘 鼓〉
〈拊〉
〈搏牘〉
〈拊〉
〈牘應〉
〈拊〉
〈搏牘〉
〈拊〉
順〈姑 搏牘 鏞 琴敖 瑟姑正洗 不 姑應〉
〈拊 可 姑正長 南和〉
〈搏 牘 欲 姑正不 姑應〉
〈拊 可 南和從 姑應〉
〈搏牘 志 姑正不 姑應〉
〈拊 可 姑正滿 南和〉
〈搏牘 樂 姑正不 姑應〉
〈拊 可 南和極 姑應〉
〈搏 牘 磬敖 姑正不 姑應〉
〈拊 可 姑正長 南和〉
〈搏牘 欲 姑正不 姑應〉
〈拊 可 南和從 姑應〉
〈搏 牘 志 姑正不 姑應〉
〈拊 可 姑正滿 南和〉
〈搏牘 樂 姑正不 姑應〉
〈拊 可 南和極 姑應〉
帝〈太 搏牘 鐘 敖 太正蔟 不 太應〉
〈拊 可 太正長 南和〉
〈搏牘 欲 太正不 太應〉
〈拊 可 南和從 太應〉
〈搏 牘 志 太正不 太應〉
〈拊 可 太正滿 南和〉
〈搏 牘 樂 太正不 太應〉
〈拊 可 南和極 太應〉
〈搏牘 磬 敖 太正不 太應〉
〈拊 可 太正長 南和〉
〈搏 牘 欲 太正不 太應〉
〈拊 可 南和從 太應〉
〈搏 牘 志 太正不 太應〉
〈拊 可 太正滿 南和〉
〈搏 牘 樂 太正不 太應〉
〈拊 可 南和極 太應〉
之〈黃 搏牘 鐘 敖 黃正鍾 芍不 黃應〉
〈拊 可 黃正芍長 林和〉
〈搏牘 欲 黃正不 黃應〉
〈拊 芍可 林和從 黃應〉
〈搏 牘 志 黃正不 黃應〉
〈拊 可 黃正芍滿 林和〉
〈搏 牘 樂 黃正不 黃應〉
〈拊 芍可 林和極 黃應〉
〈搏 牘 磬敖 黃正不 黃應〉
〈拊 可 黃正芍長 林和〉
〈搏 牘 欲 黃正不 黃應〉
〈拊 可 林和從 黃應〉
〈搏牘 志 黃正不 黃應〉
〈拊 可 黃正芍滿 林和〉
〈搏牘 樂 黃正不 黃應〉
〈拊 芍可 林和極 黃應〉
則〈南 搏牘鐘 敖 南正呂 不 南應〉
〈拊 可 南正長 姑和〉
〈搏牘 欲 南正不 南應〉
〈拊 可 姑和從 南應〉
〈搏牘 志 南正不 南應〉
〈拊 可 南正滿 姑和〉
〈搏牘 樂 南正不 南應〉
〈拊 可 姑和極 南應〉
〈搏牘磬 敖 南正不 南應〉
〈拊 可 南正長 姑和〉
〈搏牘 欲 南正不 南應〉
〈拊 可 姑和從 南應〉
〈搏牘 志 南正不 南應〉
〈拊 可 南正滿 姑和〉
〈搏牘 樂 南正不 南應〉
〈拊 可 姑和極 南應〉
〈搏 牘 朄〉
〈拊〉
〈搏牘〉
〈拊〉
〈搏牘應〉
〈拊〉
〈搏牘〉
〈拊〉
〈搏牘鼓〉
〈拊〉
〈搏牘〉
〈拊〉
〈搏 牘 應〉
〈拊〉
〈搏 牘〉
〈拊〉
〈搏牘 鼓〉
〈拊〉
〈搏牘〉
〈拊〉
〈搏 牘 應〉
〈拊〉
〈搏 牘〉
〈拊〉
〈搏 牘 鼓〉
〈拊〉
〈搏牘〉
〈拊〉
〈搏牘 應〉
〈拊〉
〈搏牘〉
〈拊〉
〈敔第一聲搏 牘〉
〈拊〉
〈敔第二聲搏 牘〉
〈拊〉
〈敔第三聲搏 牘〉
〈拊〉
論八音指法雖異而音則同
八音全用者瑟與琴指法雖異而音則同精於琴者雖不識瑟但論以瑟與琴相合聞此一言彼若有悟性即知其理矣塤篪簫管籥篴與笙指法雖異而音則同精於笙者亦能吹之務使與笙相合而已是故琴笙鐘鼓鞉拊節奏乃初學之門戸切不可忽也書曰八音克諧無相奪倫此之謂歟論先學詩樂而後經義益明
歌聲極長是為永言聲極長是為依永吹聲極長是為和聲衆聲相合是為克諧始作相合是為翕如縱之相和是為純如明白不差是為皦如接續不斷是為繹如初叚擊鐘是為金聲末叚擊磬是為玉振初叚為倡末叚為歎一人倡之三人歎之是故善歌者使人繼其聲子與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後和之闗雎之亂亂猶斷也擊朄鼓時樂聲雖斷而餘音嫋嫋不絶如縷也故曰洋洋乎盈耳哉凡此之𩔖學樂而後經義益明樂之於經豈小補耶
已上終博依以安詩〈博者多也謂非止一器也依者𠋣也漢書曰上自𠋣瑟而歌商頌曰依我磬聲是也所依之器多多益善故曰博依〉
樂律全書卷十八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