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濱華僑學校
外觀
戊戌(一八九八年)政變後,康有為、梁啟超、徐勤等先後逃亡日本,有大同學校及《清議報》為其宣傳機關,實為旅日保皇黨徒之全盛時代。是時橫濱興中會員多受康、梁煽惑,存者無幾,只有尤列所創中和堂尚能別樹一幟,此外三江幫及基督教徒因其子弟為大同學校所排斥咸懷不滿。蓋大同學校原屬全體僑商集款建設。教員徐勤、陳蔭農等囿於地方主義及孔教思想,遂有排斥他省及基督教之行動。於是江浙派之郭外峰,基督徒之趙峰琴、趙明樂、關國義,中和堂之翟美徒、楊少佳、廖翼朋,中立派之鮑偉昭、盧榮彬諸人,乃募款另創華僑學校,與大同學校互相對立。總董為華俄道勝銀行買辦郭外峰,而趙峰琴、廖翼朋副之,前後所延教員有廖卓庵、楊計伯、胡毅生、桂少偉、梁博君、陸靄雲諸人,均與興中會略有關係。迄民國告成,此校遂成為國民黨之教育機關。民三、四、五年間任教員者,有黃伯群、李熙斌、陳樹人、陳蘿生、陳自覺等,華僑子弟受培植者大不乏人。及民十二,日本發生地震巨災,華僑生命財產損失過半,是校與大同學校同遭焚毀。事後僑商乃收集餘燼,合力重組國民小學,已無複有黨見存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