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中黎建交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歡迎中黎建交
《人民日報》社論
1971年11月12日
本作品收錄於《人民日報

我國政府和黎巴嫩共和國政府經過友好談判,決定根據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干涉內政和平等互利的原則,互相承認並建立外交關係。我們對此表示熱烈歡迎。

黎巴嫩是西亞的文明古國之一。黎巴嫩人民有着反對外來侵略的光榮傳統。他們為了捍衛國家主權和民族獨立,同帝國主義進行了長期的不屈不撓的鬥爭。一九五八年,黎巴嫩人民掀起了反對「艾森豪威爾主義」、反對美軍登陸黎巴嫩的革命風暴,有力地打擊了美帝國主義對中東的侵略氣焰,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同情和支持。

中黎兩國人民在反對帝國主義的共同鬥爭中,一向互相支持。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中黎兩國建立了貿易關係。兩國群眾團體曾經互相訪問,促進了兩國人民之間的友好關係。現在,兩國宣布建交,完全符合中黎兩國人民的共同利益,表達了兩國人民的共同願望。

中國人民的偉大領袖毛主席指出:「中華人民共和國一貫尋求在平等互利、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基礎上建立和發展同一切國家的友好關係,並且對所有鄰國執行睦鄰政策。」我們正是依據這一原則,同許多國家建立了外交關係。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代表全中國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台灣是我國神聖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解放台灣完全是中國的內政,不容任何外人干涉。我們堅決反對所謂「兩個中國」、「一中一台」、「一個中國、兩個政府」或類似的荒唐主張,堅決反對所謂「台灣地位未定」的反動謬論。任何策劃「台灣獨立」的陰謀活動,必將遭到可恥的失敗。

中黎建交,揭開了兩國友好關係新的一頁。我們深信,在兩國的共同努力之下,中黎兩國政府和人民之間的友好關係,今後必將獲得進一步發展。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別名發表,確實作者身份不明(包括僅以法人名義發表),在兩岸四地、馬來西亞以及新西蘭屬於公有領域。但1971年發表時,美國對較短期間規則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國仍然足以認爲有版權到發表95年以後,年底截止,也就是2067年1月1日美國進入公有領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權在原作地尚未過期進入公有領域。依據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極容忍處理,不鼓勵但也不反對增加與刪改有關內容,除非基金會行動必須回答版權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