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禽蟲典/第009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博物彙編 第九卷 |
第九卷目錄
鶴部紀事
鶴部雜錄
鶴部外編
禽蟲典第九卷
鶴部紀事
[編輯]《雲笈七籤》:「黃帝習樂以舞,眾神,感元鶴二八翔舞左 右。」
《墨子·非攻篇》:「至桀天有。」命「日月不時,寒暑雜至,五 穀焦死,鬼呼國鶴鳴十夕。餘乃命湯於鑣宮,用受夏 之大命。」〈字,查字典並無此字,不知音釋。〉 《汲冢周書》:「成周之會,墠上張,赤弈陰羽。」〈注〉王城既成, 大會諸侯及四裔也。陰,鶴也,以羽飾帳也。除地曰「《墠 弈》帳」也。
《穆天子傳》:「天子射鹿於林中,乃飲於孟氏,爰舞白鶴 二八,還宿於雀梁。」
《左傳:閔公二年》冬十二月,狄人伐衛。衛懿公好鶴,鶴 有乘軒者。將戰,國人受甲者皆曰:「使鶴,鶴實有祿位, 余焉能戰?」
《史記·衛世家》〈注〉《括地誌》云:「故鶴城在滑州匡城縣,俗 傳懿公養鶴於此城,因名。」
《臨城縣志》:「空山在縣西五十里,下有青羊頭、紅鶴二 村,相傳虢太子修煉於此,曾有青羊、紅鶴相隨去。」 《列仙傳》:「蕭史善吹簫,能致白鶴。」
《韓子十過篇》:衛師涓鼓新聲。晉平公問師曠曰:「此何 聲也?」曰:「清商。」公曰:「清商固最悲乎?」師曠曰:「不如清徵。」 公曰:「可得聞乎?」師曠曰:「古之聽清徵者,皆有德義之 君。」公曰:「寡人之所好者,音也,願試聽之。」師曠不得已, 援琴一奏,有元鶴二八道南方來,集於郭門之垝;再 奏之,而列;三奏之,延頸而鳴,舒翼而舞,音中宮商之 聲,聲聞於天。平公大悅,提觴而起,為師曠壽。
《吳越春秋》:「吳王有女自殺,闔閭痛之,葬於國西閶門 外。鑿池積土,文石為槨,題湊為中,金鼎玉杯,銀樽珠 襦之寶,皆以送女。乃舞白鶴於吳市中,令萬民隨而 觀之,還使男女與鶴俱入羨門,因發機以掩之。」 《琴操》:商陵牧子取妻五年無子,父兄欲為改娶,妻聞 之,中夜驚起,倚戶悲嘯。牧子聞之,援琴鼓之云:「痛恩 愛之」永離。歎別鶴以舒情。故曰《別鶴操》。
《漢書武帝本紀》:後元元年「春二月,詔曰:朕郊見上帝, 巡於北邊,見群鶴留止,以不羅罔,靡所獲獻。薦於泰 畤,光景並見。其赦天下。」
《郊祀志》:「宣帝即位,尊孝武廟為世宗廟,告祠世宗廟 日,有白鶴集後庭。」
王莽種五粱禾於殿中,各順色置其方面,先鬻鶴髓、 毒冒犀玉二十餘物漬種。〈注〉師古曰:「鬻,古煮字,謂鬻 取汁以漬穀子也。」
《西京雜記》:「梁孝王遊於忘憂之館,集諸遊士,各使為 賦。路喬如為《鶴賦》,其辭曰:『白鳥朱冠,鼓翼池干。舉修 距而躍躍,奮皓翅之𦐂𦐂。宛修頸而顧步,啄沙磧而 相歡。豈忘赤霄之上,匆池籞而盤桓。飲清流而不舉, 食稻粱而未安。故知野禽野性,未脫籠樊。賴吾王之 廣愛,雖禽鳥兮抱恩。方騰驤而鳴舞,憑朱檻而為歡』。」 《三輔黃圖》:「茂陵富民袁廣漢於北山下築園,積沙為 洲嶼,激水為波濤,致江鷗海鶴,孕雛產鷇,延漫林池。」 《東觀漢記》:章帝至岱宗,柴望畢,白鶴三十從西南來, 經祀壇上。
華嶠《後漢書》:「崔琦作《白鶴賦》以諷梁冀,冀幽殺之。」 《魏志·邴原傳》〈注〉原從遼東遁還,南行已數日,而公孫 度甫覺,知其不可復追也,因曰:「邴君所謂雲中白鶴, 非鶉鷃之網所能羅矣。」
《方輿勝覽》:「晉羊祜鎮荊州,江陵澤中多有鶴,嘗取之 教舞,以娛賓客,因名鶴澤。後人因之,遂呼江陵郡為 鶴澤。」
《晉書嵇紹傳》:「紹始入洛,或謂王戎曰:『昨於稠人中始 見嵇紹,昂昂然若野鶴之在雞群』。戎曰:『君復未見其 父耶』?」
《世說》:陸平原河橋敗,為盧志所讒,被誅。臨刑嘆曰:「欲 聞華亭鶴唳,可復得乎?」〈注〉《語林》曰:機為河北都督,聞 警角之聲,謂孫丞曰:「聞此不如華亭鶴唳。」故臨刑而 有此嘆。
劉遵祖少為殷中軍所知,稱之於庾公。庾公欣甚,便 取為佐,引見,坐之獨榻上,與語,劉所對殊不稱,庾少 失望,遂名之為「羊公鶴。」昔羊叔子有鶴能舞,嘗向客 稱之,客至,試使驅來氃。而不能舞,故稱雲 僧。支道林好鶴,時有遺其雙鶴者,翅長欲飛,林意惜 之,乃鎩其翮。鶴軒翥不能起,復乃舒翼,反顧視之,如似懊喪意。林公曰:「既有凌霄之資,何肯為人作耳目 近翫乎?」養翮成,遂放之。
《晉書王恭傳》:恭美姿儀,人多愛悅,或目之云:「濯濯如 春月柳。」嘗被鶴氅裘,涉雪而行,孟昶窺見之,嘆曰:「此 真神仙中人也。」
《苻堅載記》:堅伐晉,大敗,聞風聲鶴唳,皆謂晉師之至。 《吳隱之傳》:隱之事母孝謹,及其執喪,哀毀過禮。家貧 無人鳴鼓,每至哭臨之時,恆有雙鶴警叫。
《拾遺記》:張承之母孫氏,懷承之時,鄰中相謂曰:「昨見 張家有一白鶴聳翮入雲,以告承母,母使筮之,筮者 曰:『此吉祥也。蛇鶴延年之物,從室入雲,自下升高之 象也』。」
《永嘉郡記》有沭溪野,去青田九里,中有雙白鶴,年年 生子,長大便去,只恆餘父母一隻耳。精白可愛,多雲 神仙所養。浮丘公相《鶴經》云:「青田之鶴。」
《湘中記》:「衡山有懸泉,滴瀝嵒間,聲泠泠如絃,有白鶴 迴翔其上如舞。」
《異苑》:「衡山有三峰極秀,其一名華蓋,又名紫蓋。澄天 明景,輒有一雙白鶴,迴翔其上。」
《述異記》:「宋元嘉初,鎮北將軍王仲德鎮彭城,左右出 獵,遇一鶴,將二子悉禽之,歸以獻王,王使養之,其小 者口為人所裂,遂不能飲食,大者即含粟哺之,含水 飲之,先令其飽,未曾忘也。王甚愛之,令精加養視,大 者羽翮先成,每翥沖天,小者尚未能飛,大者終不先 去,留飲飴之,又於庭中鶱躍,教其飛颺,六十餘日,小」 者能飛,乃與俱去。
《南史荀伯玉傳》:高帝為宋明帝所疑,被徵為黃門郎, 深懷憂慮,見平澤有群鶴,乃命筆詠之曰:「八風儛遙 翮,九野弄清音。一摧雲間志,為君苑中禽。」以示伯玉。 《劉訏傳》:訏與族兄敲俱履高操,族祖劉孝標為書稱 之曰:「訏超超越俗,如天半朱霞;敲矯矯出塵,如雲中 白鶴。」
《劉霽傳》:「霽母胡氏亡,霽廬於墓,哀慟過禮,有雙白鶴 翔廬側,循」
《庾域傳》:「域為懷寧太守,母好鶴唳,域在位營求,孜孜 不怠。一旦雙鶴來下,論者以為孝感所致。」
《徐羨之傳》:「羨之拜司空,當拜時,雙鶴集太極殿東,鴟 尾鳴喚,竟以凶終。」
《誠齋雜記》:舒州潛山最奇絕,而山麓尤勝。誌公與白 鶴道人皆欲之,因稟武帝。帝以二人俱有靈通,俾各 以物識其地,得者居之。道人云:「某以鶴止處為記。」誌 公云:「某以卓錫處為記。」而鶴先飛去。至麓將止,忽聞 空中錫飛聲,誌公之錫,遂卓於山麓,而鶴驚止他所。 《渚宮故事》:湘東王修竹林堂,新陽太守鄭裒送雌鶴 於堂,留其雄者尚在裒宅。霜天夜月,無日不鳴,商旅 江津,聞者墮淚。時有野鶴,飛赴堂中,驅之不去,即裒 之雄也。交頸頡頏撫翼,聞奏鐘磬,翻然共舞,婉轉低 昂,妙契絃節。
《江總集》:「廬山遠法師未出家,善弩射。常於鶴窟射得 鶴雛。後復伺鶴母見,將射之,鶴不動翅,觀之,已死於 窠中。疑其愛子致死,破視心腸皆寸絕。法師於是放 弩,發菩薩心。」
《通鑑紀事》:「煬帝大業二年二月丙戌,詔吏部尚書牛 弘等議定輿服儀衛制度,以開府儀同三司何稠為 太府少卿,使之營造送江都。稠智思精巧,博覽圖籍, 參會古今,多所損益。袞冕畫日月星辰,皮弁用漆紗 為之。又作黃麾三萬六千人仗,及輅輦車輿、皇后鹵 簿。百官儀服,務為華盛,以稱上意。課州縣送羽毛,民」 求捕之。網羅彼水陸禽獸,有堪氅毛之用者,殆無遺 類。烏程有高樹踰百尺,旁無附枝,上有鶴巢,民欲取 之,不可。上乃伐其根,鶴恐,殺其子,自拔氅毛投於地。 時人或稱以為瑞,曰:「天子造羽儀,鳥獸自獻毛羽。」所 役工十萬餘人,用金銀錢帛鉅億計。帝每出遊幸,羽 儀填街溢路,亙二十餘里。
《唐書張易之傳》:「輕薄者謟言昌宗乃王子晉後身,後 使被羽裳吹簫,乘寓鶴,裴回庭中,如仙去狀。祠臣爭 為賦詩以媚後。」
《道教靈驗記》:天皇東封,鶴集其壇,使諸州為老氏築 宮,號以「白鶴。」
《冊府元龜》:「天寶九載,華陰郡奏,白鶴見於西嶽五福 峰。」
十載十月癸酉,丹陽郡茅山慶雲見,白鶴群飛。 肅宗以天寶十五載七月,即位於靈武,改元至德。是 年九月三日,帝降誕之辰,有慶雲屬天,白鶴飛舞於 上所居殿宇,翱翔二十餘匝而去。
珍珠船。上皇移入大內,日悼妃子。張後進櫻桃、蔗漿, 並不食。常玩一紫玉笛,吹數聲,有雙鶴下於庭,徘徊 而去。上皇曰:「吾奉上帝命為元始孔昇真人,此期可 再會妃子耳。笛可送與大牧」,大牧,代宗小字也。即令 具湯沐我就枕,慎勿驚我。俄聞睡中有聲,已崩矣。
《冊府元龜》:代宗寶應元年四月己巳即位。初,帝至飛龍廐,座前有紫雲見,雲中有三白鶴徊翔。《尚書故實》:司馬天師承禎,形狀類陶隱居,天降車上 有字曰:「賜司馬承禎屍解。」去日,白鶴滿庭,異香郁烈。 《冊府元龜》:大曆八年四月壬申,潞州上言,「元宗十九 瑞閣有白鶴來翔。」〈十九瑞閣四字原本恐有誤〉 《唐書李抱真傳》:抱真好方士,謂不死可致。有孫季長 者為治丹,且曰:「服此當僊去。」抱真表署幕府。嘗語左 右曰:「秦漢君不遇此,我乃得之。後升天,不復見公等 矣。」夜夢駕鶴,寤而刻寓鶴,衣羽服,習乘之。
《雲笈七籤》:「崔公元亮,奕葉崇道,雖登龍射鵠,金印銀 章,踐鵷鷺之庭,列珪組之貴,參元趨道之志,未嘗怠 也。寶曆初,除湖州刺史。二年乙巳,於紫極宮修黃籙 道場,有鶴三百六十五隻翔集壇所,紫雲蓬勃,祥風 虛徐,與之俱自西北而至。其一隻朱頂皎白,無復元 翮者。棲於虛皇臺上,自辰及酉而去。杭州刺史白居」 易聞其風而悅之,作《吳興鶴讚》曰:「有鳥有鳥,從西北 來。丹頂火綴,白翎雪開。遼水一去,緱山不回。噫吳興 郡,孰為來哉?寶曆之初,三元四齋。當白晝下,與紫雲 偕。三百六十,拂壇徘徊。上昭元貺,下屬仙才。誰其屍 之?太守姓崔。」
《記事珠》:衛濟川養六鶴,日以粥飯啖之,三年識字。濟 川檢書,皆使鶴銜,取之無差。
《因話錄》:祕書省內有落星石,薛少保畫鶴,賀監草書 郎餘令畫鳳,相傳號為「四絕。」元和中,韓公武為祕書 郎,挾彈中鶴一眼,時謂之「五絕。」
《廣陵妖亂志》:「高駢惑於神仙之說,於道院庭中刻木 為鶴,大如小駟,羈轡中設機棙。人或逼之,奮然飛動。 駢嘗羽服跨之,仰視空闊,有飄然之思。」
《商芸小說》:有客相從,各言所志,或願為揚州刺史,或 願多貲財,或願騎鶴上昇。其一人曰:「腰纏十萬貫,騎 鶴上揚州。」欲兼三者。
《錄異記》:「湖南判官鄭郎中堯庭,今為連州刺史。頃於 岳下寄褐其兄魚監糾,誕一男。當生之時,有鶴七隻, 盤旋居處,至七日,鶴又來。至百二十日,二十七鶴俱 來,天地晴朗,雲物稍異,皆經日而去。所產之子,性頗 淳厚,儀貌整肅,即以鶴為名,天復庚申年也。四明山 道士焦隱黃立傳記其事。」
《南唐近事》:「廬山九天使者廟有道士,忘其姓名,體貌 魁偉,飲啗酒肉,有兼人之量。晚節服餌丹砂,躁於沖 舉。魏王之鎮潯陽也,郡齋有雙鶴,因風所飄,憩於道 館,迴翔嘹唳,若自天降。道士且驚且喜,焚香端簡,前 瞻雲霓,自謂當赴上天之召,命山童控而乘之。羽儀 清弱,莫勝其載。毛傷背折,血灑庭除。仰按久之,是夕」 皆斃。翌日,馴養者詰知其狀,訴於公府,王不之罪。處 士陳沆聞之,為絕句以諷云:「啗肉先生欲上昇,黃雲 踏破紫雲崩。龍腰鶴背無多力,傳語麻姑借大鵬。」 《宋史陳洪進傳》:「洪進在泉州日,方晝,有蒼鶴翔集內 齋前,引吭向洪進視之,有魚鯁其喉,即以手控取之, 魚猶活。鶴馴養齋中,數日而後去,人皆」異之。
《石揚休傳》:「揚休喜閒放,平居養猿鶴,玩圖書,吟詠自 適,與家人言,未嘗及朝廷事。」
《五行志》:「雍熙四年十月,知潤州程文慶獻鶴,頸毛如 垂纓。」
「至和三年九月,大饗明堂,有鶴迴翔堂上。明日,又翔 於上清宮。是時,所在言瑞鶴,宰臣等表賀,不可勝紀。」 《王濟傳》:「濟,雍熙中補龍溪主簿,時調福建,輸鶴翎為 箭羽。鶴非常有物,有司督責急,一羽至直數百錢,民 甚苦之。濟諭民取鵝翎代輸,仍驛奏其事。因詔旁郡 悉如濟所陳。」
《歸田錄》:石資政中立好諧謔,楊大年方與客棋,石自 外至,坐於一隅。大年因誦賈誼《鶴賦》以戲之,云:「止於 坐隅,貌甚閒暇。」石遽荅曰:「口不能言,請對以臆。」 《宋史富弼傳》:弼母韓有娠,夢旌旗鶴鴈降其庭,雲有 天赦,已而生弼。
《珍珠船》李昉慕白居易園林,畜五禽,皆以「客」名,鶴曰 「仙客。」
《春渚紀聞》:「楊文公之生也,其胞蔭始脫,則見兩鶴翅 交掩塊物而蠕動,其母急令密棄諸溪流。始出戶而 祖母迎見,亟啟視之,則兩翅欻開,中有玉嬰,轉仄而 啼。舉家驚異,非常器也。」余宣和間於其五世孫德𥙿 家見其八九歲時病起謝郡官一啟,屬對用事,如老 書生,而筆蹟則童穉也。 《湘山野錄》:「大中祥符四年正」月,天書至鄭州,有鶴一 隻西來,兩隻南來,盤旋久之不見。是日午時,車駕至 行宮,復有鶴三隻飛於行宮之上。
《儀真縣志》:「青鸞白鶴亭在西小山。大中祥符間,鑄金 像成,有青鸞白鶴翔舞之異,因建二亭於此。」
《東軒筆錄》:丁晉公為玉清昭應宮使,每遇醮祭,即奏 有仙鶴盤舞於殿之上。及記真宗東封事,亦言宿奉 高宮之夕,有仙鶴飛於宮上,及升中展事,而仙鶴迎 舞,前導者塞望,不知其數。又天書每降,必奏有仙鶴前導。是時萊公判陝府,一日坐山亭中,有烏鴉數十 飛鳴而過,萊公笑顧屬僚曰:「使丁謂見之,當目為元」 鶴矣。又以其令威之裔,而好言仙鶴,故但呼為鶴相, 猶李逢吉呼牛僧孺為「丑座」也。
《楓窗小牘》:「余汴城故居,近陳州門內蔡河東畔,居後 有圃,喬林深竹,映帶城隅。中有來鶴亭,王大父時有 野鶴來棲,遂馴狎不去。蘇子瞻有詩云:『鴻漸偏宜丹 鳳南,冠霞披月羽毿毿。酒酣亭上來看舞,有客新名 喚作耽』。每誦此詩,未嘗不淚滿青衫也。」
蘇軾《後赤壁賦》:「是歲十月之望,二客從予遊於赤壁 之下,反而登舟,放乎中流,聽其所止而休焉。時夜將 半,四顧寂寥,適有孤鶴橫江東來,翅如車輪,元裳縞 衣,戛然長鳴,掠予舟而西也。須臾客去,予亦就睡。夢 一道士,羽衣翩躚,過臨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 遊樂乎?問其姓名,俯而不荅。嗚呼噫嘻,我知之矣。疇 昔之夜,飛鳴而過我者,非子也耶』?」道士顧笑,予亦驚 悟。開戶視之,不見其處。
《夢溪筆談》:「趙閱道為成都轉運使,出行部內,唯攜一 琴一鶴,坐則看鶴鼓琴。」
《宋史趙抃傳》:抃知成都,以寬為治。神宗立,召知諫院。 故事,近臣還自成都者,將大用,必更省府,不為諫官。 大臣以為疑,帝曰:「吾賴其言耳,苟欲用之,無傷也。」及 謝,帝曰:「聞卿匹馬入蜀,以一琴一鶴自隨,為政簡易, 亦稱是乎?」未幾,擢參知政事。
《張愈傳》:「愈樂山水,遇有興,雖數千里,輒盡室往。遂浮 湘沅,觀浙江,升羅浮,入九疑,買石載鶴以歸。」
《樂志》:「崇寧四年九月朔,以鼎樂成,帝御大慶殿受賀。 是日初用新樂,太尉率百僚奉觴稱壽,有數鶴從東 北來,飛度黃庭,迴翔鳴唳。」
《冷齋夜話》:劉淵材迂闊好怪,嘗畜兩鶴,客至指以誇 曰:「此仙禽也,凡禽卵生而此胎生。」語未卒,園丁報曰: 「此鶴夜產一卵,大如梨。」淵材面發赤,訶曰:「敢謗鶴也!」 卒去,鶴輒兩展其脛伏地,淵材訝之,以杖驚使起,忽 誕一卵。淵材嗟咨曰:「鶴亦敗道,吾乃為劉禹錫佳話 所誤。自今除佛老子、孔子之語,予皆勘驗。」予曰:「淵材 自信之力,然讀《相鶴經》未熟耳。」
《夢溪筆談》:林逋隱居杭州孤山,常畜兩鶴,縱之則飛 入雲霄,盤旋久之,復入籠中。逋常汎小艇遊西湖諸 寺,有客至逋所居,則一童子出應門,延客坐,為開籠 縱鶴,良久,逋必棹小船而歸,蓋嘗以鶴飛為驗也。 《因話錄》:周丞相與客閒步園中,玩群鶴,問曰:「此牝鶴 耶?牡鶴耶?」客從旁曰:「獸為牝牡,禽為雌雄。」丞相曰:「雄 狐綏綏,狐非獸乎?牝雞之晨,雞非禽乎?」客不能對。 《宋史謝方叔傳》:方叔罷左丞相致仕,度宗即位,方叔 以一琴、一鶴、金丹一粒來進。
《齊東野語》:謝方叔惠國自寶祐免相,歸江西寓第。壬 申正月,公燕居無他,忽報雙鶴相繼而斃,公喟然嘆 曰:「鶴既仙化,余亦從此逝矣。」於是區處家事,凡他人 負欠文券,一切焚之。沐浴朝衣,焚香望闕遙拜,次詣 家廟祝白,招親友從容敘別,具有條理。遂大書偈曰: 「罷相歸來十七年,燒香禮佛學神仙。今朝雙鶴催歸 去,一念無慚對越天。」瞑目靜坐,須臾而逝。
《內觀日疏》:晁采畜一白鶴,名素素。一日雨中忽憶其 夫,試謂鶴曰:「昔王母青鸞,紹蘭燕子,皆能寄書達遠, 汝獨不能乎?」鶴延頸向采,若受命狀。采即援筆直書 二絕,繫於其足,竟致其夫,尋即歸矣。
《祕閣閒話》:池州鳳凰山道士趙自然,夢陰真君與柏 葉一枝九疊,食之,因不食,神氣異常。為詩:「嘗欲棲山 島,閒眠玉洞寒。丹哥時引舞,來去跨雲鸞。」或問何名, 丹哥曰:「鶴也。」
《祛疑說》:向遇一道友,能呼鶴雀之類,從而求之,幾月 乃許,傳授其法用活雄鳩血書符,殺命助靈,心已不 喜,先授七字咒,約旦日教以作用。閱其咒語,盡從反 犬有狐狸等字,方知此為嶺南妖術耳,遂不卒受其 說。
《研北雜志》:虎丘有清遠道士養鶴磵。 《墨客揮犀》:崆峒山廣成子修道所,絕壁有石穴,謂之 早鶴祠。鶴頂如丹,毛羽皆黑,日照之,金色燦然。 《辨疑志》:幽州石老者賣藥為業,年八十,忽然腹大,十 餘日不下食,飲水而已,其疾猶扶持而行。比明,其子 號叫四鄰云:「適來有兩白鶴入我父室中,吾父亦化 為白鶴,同飛去。」遂指雲中,鶴擗地號叫。頃之,人異而 觀之,皆焚香跪拜。節度使李懷山及兵馬使朱希采 驗,見室中有穿紙格出入處,遍問邑人四鄰,皆言石 老化為白鶴飛去,翔翥雲間。移時,節度使賜石老子 米一百石,絹一百疋。遠近傳石老得仙。太清宮道士 段常者,《續仙傳》備載石老得升仙事。月餘,其子與鄰 人爭鬥官中推。乃為《絹不平》,雲「石老病久」,其夕奄 然將終。其子以木貫大石,縛父屍沉於桑乾河水,妄 指雲中白鶴是父。州縣復差人檢驗,兼於所沉處撈 漉得屍。懷山怒,遂杖殺其子。里伍節級科次瘞其石老死屍。
《曲阜縣志》:「金貞祐二年正月二十四日,北鹵犯孔廟 殿堂,廡廊灰燼什伍。植檜三株,亦遭厄數。適有四十 九世孫廟學正族人避於其間。俄有五色雲覆其上, 雲中群鶴翔鳴,良久而去,田夫野老無不見之。」 《元史孔思晦傳》:「思晦卒之日,有鶴百餘翔其屋上,又 見神光自東南落其舍北。」
《佩楚軒客談》:「潘昉字庭堅,號紫崖,有鶴字紫卿。」 《兗州府志》:「瑞鶴亭,元學士司允德廬墓,有鶴數百飛 集其上,因以名亭。」
《汾陽縣志》:「長春觀在城西十里田村之鶴鳴洞,初為 西巖古洞,元初村民田氏延羽客張真一修煉居之, 因建西巖菴。後真一參丘祖錫號丹華子,還守舊址, 益邃元宗於丁亥五月二十八日,有白鶴自艮方飛 來,止於巖際,蹁躚久之,向坤方飛去。明年是日復至, 如是者三。及真一羽化,而遺音至今焉。」
「鶴鳴古洞」,在長春觀。洞處丘壑之門,穹窿窈窕,空而 正中,傳張真人羽化之所,後人建長春觀焉。琳宮炳 煥,翠木森叢,幽人元客,托以棲遯。每拍手洞中,則鶴 聲應手而至。天清月明,更復嘹唳可聽,故名。
《偃曝餘談》:趙文監,平涼人,言其家去崆峒山四十里, 舊常與張同知者遊山,見山中二鶴,元色,高七八尺, 首大如瓜,視常鶴不止加倍,飛鳴下上。趙武臣欲彎 弓射之,張不可,乃止,遂飛入洞中。歸以語其祖,祖驚 曰:「此千歲鶴也,汝何幸見之?」
《見聞錄》:馬端肅公之終前二日,州城西大劉山忽崩, 天鼓再鳴,群鶴飛繞廳事,久之乃去。翌日,里人王自 誠適自葉縣回,惚若夢寐,見公蟒衣玉帶,肩輿南邁, 導從若出師狀,雲「往武當山。」
《巖棲幽事》:余山中徐德夫送一鶴至已受所,張公復 送一鶴配之。每欲作詩詠其事,偶讀皇甫湜「《鶴處雞 群賦》,遂為閣筆。」
《眉公筆記》:「關中孫太白山人與許九杞善,寓南屏時, 一鶴自隨,九杞為買鶴田,歲輸糧於萬峰深處,而納 券曰:『太白山人鶴田在九杞山書院之陽,倚山面湖, 左林右塗,廣從百步,計歲入粟三石有奇,以其奇為 道里費,而歸其成數於杭之西湖南屏山,歉歲則沃 其半,以九杞潤筆金取盈焉。佃之者主人之鄰李仁』」, 輸之者主人之僕歸義,董之者主人之弟牆卿、舟仲。 主人謂誰?山人之友杞泉子許台仲甫也。名鶴田券 長《青縣志》:「雙鶴泉在靈巖,法定禪師居此,患無水,遇 樵人指東去。不數里有雙鶴飛鳴其下,涓涓更得二 泉。」
《濟南府志》:來鶴堂在府治內,明知府蔡昂記。成化乙 巳中秋,有白鶴凌空而下,飛鳴翔舞,若素馴然。明年 仲春,又有青鶴一自東北來,亦集於庭,而吾堂適成。 是堂始建於洪武庚戌,名曰琴鶴。重修於天順癸卯, 改名思政。時同寅有為余言曰:「公嗜鶴而鶴適至。」遂 以名堂。
《泰興縣志》:「來鶴亭,謝令讜建。令有贈以一鶴者,不數 日,有侶從西北來,相與翱翔,彌日不去。令喜,構一小 亭於縣治之西,顏曰『來鶴亭』,以擬趙抃風雲。」
《廣信府志》:「舊豐邑鶴山有野鶴棲其巔,高吭修翎,狀 異凡鶴。呂子住西山時,常飛來鳴舞於山趾,故土人 名西郊為大鶴阪雲。後呂去,鶴亦不來。屬歲亢旱,邑 中俱言鶴山有龍峽,禱之立應。豐令因入山致禱,則 見罏上置一大紙鶴,諸人乞靈者,各持鶴幡為招。既 而挹峽水迎紙鶴至城中,翌日雨如注,似有神物相」 之者,詢其故,曰:「鶴即龍也。」因疑龍子之屬固多,未聞 其化鶴。
《南康府志》:「萬曆己卯年,張江陵禁革白鹿書院。先是 常有紅鶴百十巢於書院後山松杪,是年忽飛去。越 三年鶴仍來巢書院,遂議復。」
《江山縣志》:「萬曆四十七年二月,有紫芝生於黌宮,鶴 飛入城中,棲靈寶經堂柏樹,三日乃去。次日捷報,徐 日葵登第。」
《揚州府志》:「盧守常倅陳州日,蓄二鶴甚馴,一創死,一 哀鳴不食,盧勉飼之,乃就食。一旦鳴繞廬側,盧曰:『爾 欲去也,有天可飛,有林可棲,不爾羈也』。鶴振翮雲際 數四,徊翔乃去。盧老病無子,後三年歸臥黃蒲溪上, 晚秋蕭索,曳杖林間,忽有一鶴盤空,聲鳴淒斷,盧仰 祝曰:『若非我陳州侶耶?果爾即當下鶴竟投入懷中』」, 以喙牽衣,旋舞不釋。盧撫之泣曰:「我老無嗣,形影相 弔,爾幸留此,當如孤山逋老,共此殘年。」遂引之歸。盧 歿,鶴亦不食死。家人瘞之,墓在丁堰
鶴部雜錄
[編輯]《易經中孚》九二:「鶴鳴在陰,其子和之。」〈大全〉張氏曰:鶴,陽 鳥,謂九也。在陰,謂二也。鶴鳴於幽陰之地,而其子和 之。「鶴鳴而感」,指二而言。「子和而應」,指五而言,蓋出於 中心所願也。胡氏曰:《兌》為正,秋為口舌,感於秋而鳴, 鶴之象也。卵生為孚,故又取鶴母子之象。
《詩經小雅鶴鳴章》:「鶴鳴於九皋,聲聞於天。」〈注〉言誠之 不可揜也。
《小雅白華章》:「有鶖在梁,有鶴在林。」〈注〉鶖鶴皆以魚為 食,然鶴之於鶖,清濁則有間矣。今鶖在梁而鶴在林, 鶖則飽而鶴則饑矣。幽王進褒姒而黜申後,譬之養 鶖而棄鶴也。
《陰符經》:「狼犿嚙鶴。」
《莊子·駢拇篇》:「鳧脛雖短,續之則憂;鶴脛雖長,斷之則 悲。故性長非所斷,性短非所續,無所去憂也。」
徐《無鬼篇》。「鴟目有所適。鶴脛有所節。解之也悲。」 《漢書東方朔傳》。「朔為隱。」〈隱語也〉曰:「尻益高」者,鶴俛喙也。 《易林》:「訾陬開門鶴鳴,彈冠,章甫進用,舞韶和鸞,三人 翼事,國無災患。」
鶴盜我珠,逃於東隅。「求我郭墟,不見所居。」
《鶴鳴九皋》,避世隱居。抱朴守貞,竟不相隨。
鳴鶴北飛,下就稻池。鱣鮪鰋鯉,眾多饒有。一笥獲兩, 利得過倍。
《白鶴銜珠》,夜食待明。《懷胡德音》,身受光榮。
持鶴抱子,見蛇何咎?室家俱在,不失其所。
「《白鶴銜珠》,夜食為明。」膏潤優渥,國歲年豐。
「三鶴南飛,俱就塘池;蝦鰌饒有,利得過倍。」 《淮南子說山訓》:「雞知將旦,鶴知夜半,而不免於鼎俎。」 《說林訓》:「鶴壽千歲,以極其游。」
《新序》:「黃鵠白鶴,一舉千里,使之與燕服翼。試之堂廡 之下,廬室之間,其便未必能過《燕服翼》也。」
《參同契》,「御白鶴,駕龍鱗,遊太虛,謁仙君,籙天圖,號真 人。」
《論衡就日篇》:「從平地望泰山之巔,鶴如烏。烏如爵」者, 泰山高遠,物之小大,失其實。
《抱朴子·對俗篇》:《抱朴子》曰:「人知龜鶴之遐壽,故效其 導引以延年。龜鶴體貌,與眾蟲殊,眾蟲不能學龜鶴, 是以短折耳。」或難曰:「龜鶴長壽,蓋世間之空言耳。誰 與二物終始相隨而得知之也?」《抱朴子》曰:《玉策記》曰: 「千歲之龜,五色具焉。其額上兩骨起似角,浮於蓮葉 之上,或在叢蓍之下,其上時有白雲蟠蛇。千歲之鶴」, 隨時而鳴,能登於木。其未千載者,終不集於樹上也。 色純白而腦盡成丹,如此則見便可知也。
《金丹篇》:「康風子丹法,用羊鳥鶴卵、雀血,合少室天雄 汁和丸,內鵠卵中漆之,內雲母水中,百日化為赤水。 服一合輒益壽十歲,服一升千歲也。」
《博喻》篇:「鵠識夜半不能極晷影之道度。」〈按淮南子鶴知夜半故附 鶴部鵠即鶴也〉
《唐書南蠻驃國傳》:凡曲名十有二四,曰《白鶴游》驃雲 「蘇謾底哩」,謂翔則摩空,行則徐步也。
《唐六典》:「元鶴為上瑞。」
《養生要論》:「道家之言,鶴曲頸而息,此其所以為壽,服 氣養性者法焉。」
《圖畫見聞志》:黃筌寫六鶴,其一曰唳天,舉首張喙而 鳴。其二曰警露,回首引頸而望。其三曰啄苔,垂首下 啄於地。其四曰舞風,乘風振翼而舞。其五曰疏翎,轉 項,毨其翎羽。其六曰顧步,行而回首,下顧後背丹青, 則而象之。杜甫詩稱「薛公十一鶴,皆寫青田真。」恨不 見十一之勢,復何如也。
《貴耳集》:東坡作《病鶴》詩,嘗寫「三尺長脛瘦軀」,闕其一 字,使任德翁輩下之,凡數字,東坡徐出其槁,蓋「閣」字 也。此字既出,儼然如見病鶴矣。
《談苑》:「秀州華亭鶴,胎生者,真鶴也,形體緊小,不食魚 蝦,惟食稻粱,人餧以飯則食之。其體大,好食魚蝦。啄 蛇鼠者,鸛合所生,乃卵生也。食稻粱者,雖甚馴熟,久 須飛去。惟食魚蝦者,不能去耳。」
《輟耕錄》:道家者流為人典行醮事,曰高功。其有行業 精白者,則必移檄南嶽魏夫人請借仙鶴,或二隻,或 四隻,青鸞導衛,翔鷺澄空,昭揚道妙,往往親見之。偶 讀《本草》有云:「降真香出黔南,拌和諸雜香,燒煙直上 天,召鶴得盤旋於上。」注按《仙傳》云:燒之或引鶴降醮 星辰,燒之甚為第一度,籙燒之功力極驗,若然,則鶴 之來香所致也。非歟。
《野客叢談》化鶴二事相類。《續搜神記》云:「遼東城門有 華表柱,忽一白鶴飛集,言曰:『有鳥有鳥丁令威,去家 千載今來歸,城郭皆是人民非,何不學仙冢纍纍』。」又 《神仙傳》云:「蘇仙公,桂陽人,昇雲而去,後有白鶴來止 郡城樓上,人或彈之,鶴以爪書曰:『城郭是,人民非,三 百甲子一來歸。吾是蘇君,彈我何為』?」《洞仙傳》謂仙公 即蘇眈也。是以魯直《次韻蘇翰林公出遊》詩曰:「人間 化鶴三千歲,海上看羊十九年。」正均用蘇家故事也
鶴部外編
[編輯]《太平御覽》。「周穆王南征,一軍盡化。君子為猨鶴,小人 為蟲沙。」
《雲笈七籤》:「王子喬者,周靈王太子晉也。好吹笙,作鳳 鳴,游伊、洛之間,道人浮丘公接以上嵩高山。三十餘 年後,求之於山上,見桓良曰:『告我家,七月七日待我 於緱氏山頭』。至時果乘白鶴駐山頭,望之不得到,舉 手謝時人,數日而去。」
《玉符瑞圖》:「晉平公鼓琴,有元鶴二八而下,銜明珠而 舞於庭。一鶴失珠,覓得而走,師曠掩口而笑。」
《拾遺記》:「老聃居反景日室之山,有老叟五人,或乘鴻 鶴,或衣羽毛,與聃共談天地之數。」
《瑯嬛記》:姑蘇城中皮日休市有小橋,名鶴舞。父老相 傳,吳時有二鶴在其地對舞,已而飛集金昌門外青 楓橋東,化為鳳凰,飛入雲際。今鳳凰橋是也。沈學士 詩曰:「不如雙白鶴,對舞石橋邊。」
《神異經》:「西海之外有鵠國焉,男女皆長七寸,為人自 然有禮,皆壽三百歲。行如飛,日行千里,百物不敢犯 之,惟畏海鶴。」
《漢武內傳》:帝閒居承華殿,仙女王子登來語帝曰:「七 月七日王母暫來。」到七月七日夜二更之後,忽見西 南如白雲起,鬱然直來,逕趨宮庭,須臾轉近,聞雲中 簫鼓之聲,人馬之響,半食頃王母至也。縣投殿前,有 似鳥集,或乘白鶴。
《述異記》:「天姥山南峰,昔魯班刻木為鶴,一飛七百里, 後放於北山西峰上。漢武帝使人往取之,遂飛上南 峰。往往天將雨,則翼翅搖動,若將奮飛。」
《萬年縣志》:「仙鶴山在仙雩村,漢張道陵煉丹於此,丹 成置案上,雞啄而食之,化為仙鶴飛去,因以為名。」 《後漢書·鄭弘傳》〈注〉孔靈符《會稽記》曰:「射的山南有白 鶴山,此鶴為仙人取箭。」
《雲笈七籤》:「玉局治在成都南門內,以漢永壽元年正 月七日,太上老君乘白鹿、張天師乘白鶴來至此,坐 局腳玉床,即名玉局治也。」
《神仙傳》:成僊公者,諱武丁,後漢為縣小吏。時先被使 京,還過長沙郡,投郵舍不及,遂宿於野樹下,忽縣上 人語云:「向長沙市藥。」平旦視之,乃二白鶴。
《佛祖歷代通載》:「第二十二祖摩拏羅者,那提國常自 在王之子也。年三十,遇婆修祖師出家,傳法至西印 度。彼國王名得度,即瞿曇種族,皈依佛乘,勤行精進。 一日,於行道處現一小塔,欲取供養,眾莫能舉。王即 大會,梵行、禪觀、咒術等三眾欲問所疑,時尊者亦赴 此會,是三眾皆莫能辨,眾者即為王廣說塔之所因。 今之出現,王福力所致也。」王聞是說乃曰:「至聖難逢, 世樂非久。」即傳位太子,投祖出家,七日而證四果。尊 者深加慰誨曰:「汝居此國,善自度人,今異域有大法 器,吾當化令得度。」曰:「師應跡十方,動念當至,寧勞往 耶?」尊者曰:「然。」於是焚香遙語月氏國鶴勒那比丘曰: 「汝在彼國教導鶴眾,道果將證,宜自知之。」時鶴勒那 為彼國王寶印說《修多羅偈》,忽睹異香成穗,王曰:「是 何祥也?」曰:「此是西印度傳佛心印,祖師摩拏羅將至, 先降信香耳。」曰:「此師神力何如?」答曰:「此師遠承佛記, 當於此土廣宣元化。」時王與鶴勒那俱遙作禮,尊者 知己,即辭得度比丘,往月氏國,受王與鶴勒那供養。 後鶴勒那問尊者曰:「我止林間,已經九白。有弟子龍 子者,幼而聰慧,我於三世推窮,莫知其本。」尊者曰:「此 於第五劫中,生妙喜國婆羅門家,曾以栴檀施於佛 宇,作槌撞鐘,受報聰敏,為眾欽仰。」又問:「我有何緣,而 感鶴眾?」尊者曰:「汝第四劫中嘗為比丘,當赴會龍宮, 汝諸弟子,咸欲隨從。汝觀五百眾中,無有一人堪任 妙供。」時諸子曰:「師常說法,於食等者,於法亦等。今既 不然,何聖之有?」汝即命赴會:「自汝捨生趣生轉化諸 國,其五百弟子以福微德薄生於羽族,今感汝之惠, 故為鶴眾相隨。」鶴勒那聞語曰:「以何方便令彼解脫?」 尊者曰:「我有無上法寶,汝當聽受化未來際。」而說偈 曰:「心隨萬境轉,轉處實能幽,隨流認得性,無喜復無 憂。」時鶴眾聞偈,飛鳴而去。尊者跏趺,寂然奄化。鶴勒 那與寶印王起塔,當後漢桓帝十九年乙巳歲也。〈按第 二十三祖鶴勒那注勒那以尊者出世常感群鶴戀慕故氏〉 《幽明錄》:孫鍾以種瓜為業,有三少年詣鍾乞瓜,曰:「此 山下不可作冢。」鍾隨下山三十步,三人化白鶴而去。 即孫權所葬地。
《珍珠船》盧聃為廣州治中從事,有仙術。嘗元會,至曉 不至,及朝列化為白鶴,迴翔欲下。威儀以箒擲之,得 聃雙履,乃驚還就列。
《神仙傳》:「介象死,吳先帝思之,以象所住屋為廟,時時 往祭之,有白鶴來止。」
《群碎錄》:「黃鶴樓,舊傳費禕昇仙於此,後忽乘黃鶴來 歸。」
《搜神記》:「丁令威,本遼東人,學道於靈虛山,後化鶴歸 遼,集城門華表柱。時有少年舉弓欲射之,鶴乃飛,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鳥有鳥,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歸, 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學仙,冢纍纍,遂高上沖天。今 遼東諸丁雲,其先世有昇仙者,但不知名字耳』。」 噲參養母至孝,曾有元鶴,為弋人所射,窮而歸參,參 收養療治,其瘡愈而放之。後鶴夜到門外,參執燭視 之。見鶴雌雄雙至,各銜明珠以報參焉。
滎陽縣南百餘里,有蘭巖山,峭拔千丈,常有雙鶴,素 羽皦然,日夕偶影翔集。相傳云:昔有夫婦隱此山,數 百年化為雙鶴,不絕往來。忽一旦一鶴為人所害,其 一鶴歲常哀鳴,至今響動巖谷,莫知其年歲也。 《神仙傳》:「蘇仙公者,桂陽人也,以仁孝聞。數歲之後,先 生灑掃門庭,修飾牆宇。友人曰:『有何邀迎』?答曰:『仙侶 當降』。」俄頃之間,乃見天西北隅,紫雲氤氳,有數十白 鶴,飛翔其中,翩翩然降於蘇氏之門,皆化為少年,儀 形端美,如十八九歲人,怡然輕舉。先生歛容逢迎,乃 跪白母曰:「某受命當仙,被召有期,儀衛已至,當違色 養。」即便拜辭,母子歔欷。母曰:「汝去之後,使我如何存 活?」先生曰:「明年天下疾疫,庭中井水,簷邊橘樹,可以 代養。井水一升,橘葉一枚,可以療人。兼封一櫃留之。 有所闕乏,可以扣櫃言之,所須當至,慎勿開也。」言畢 即出門,踟躕顧望,聳身入雲,紫雲捧足,群鶴翱翔,遂 昇雲漢而去。來年果有疾疫,遠近悉求母療之,皆以 水及橘葉,無不愈者。有所闕乏,即扣櫃,所須即至。三 年之後,母心疑,因即開之,見雙白鶴飛去。自後扣之, 無復有應。母年百餘歲,一旦無疾而終,鄉人共葬之, 如世人之禮。後有白鶴來止郡城東北樓上,人或挾 彈彈之,鶴以爪攫樓板,似漆書云:「城郭是,人民非,三 百甲子一來歸。吾是蘇君,彈吾何為?」至今修道之人, 每至甲子日,焚香禮於仙公之故第也。
《異苑》:晉太康二年冬,大寒。南洲人見二白鶴語於橋 下曰:「今茲寒不減堯崩年也。」於是飛去。
晉懷帝永嘉中,徐奭出行田,見一女子,姿色鮮白,就 奭言調。女因吟曰:「疇昔聆好音,日月心延佇。如何遇 良人,中懷邈無緒。」奭情既諧,欣然延至一屋。女施設 飲食而多魚,遂經日不返。兄弟追覓至湖邊,見與女 相對坐。兄以藤杖擊女,即化成白鶴,翩然高飛。奭恍 惚年餘乃差。
《臨海郡記》:「西北有白鶴山,周迴六十里,高三百丈,有 泄水懸注,遙望如倒掛白鶴,因以為名。古老相傳雲, 此山昔有晨飛鶴,入會稽雷門鼓中,於是雷門鼓鳴, 洛陽聞之。孫恩時,斫此鼓,見白鶴飛出,翱翔入雲,此 後鼓無復遠聲。」
《晉書陶侃傳》:「侃以母憂去職,嘗有二客來弔,不哭而 退,化為雙白鶴,沖天而去,時人異之。」
《拾遺記》:「崑崙山有昆陵之地,群仙常駕龍乘鶴遊戲 其間。」
《述異記》:「荀瓌字叔瑋,潛棲卻粒,嘗東遊,憩江夏黃鶴 樓上,望西南有物,飄然降自霄漢,俄頃已至,乃駕鶴 之賓也。鶴止戶側,仙者就席,羽衣虹裳,賓主歡對。已 而辭去,跨鶴騰空而滅。」
《龍女傳》:「梁武帝命傑公記蛇鶴二珠,以斗數雜珠散 於殿前,取黃蛇元鶴各十數處,布珠中間,於是鶴銜 其珠,鳴舞徘徊,蛇銜其珠,盤屈宛轉。」
《太元真人茅君傳》:「好道者入廟,或見一白鶴入帳中, 白鶴者皆九轉還丹,使」
《太元真人茅君內傳》:茅盈留句曲山,告二弟曰:「吾去 有局在,不復得數相往來。」父老歌曰:「茅山連金陵,江 湖據下流。三神乘白鶴,各在一山頭。時雨灌旱稻,陸 田亦復周。妻子保堂室,使我無百憂。白鶴翔金穴,何 時復來遊。」
《張氏家傳》:「禧字彥祥,除燉煌令。嘗有鶴負矢集禧庭, 以甘草湯洗之,傅藥留養十餘日,瘡愈飛去。月餘銜 赤玉珠二枚,置禧廳前。」
《雲笈七籤》:瑯琊王遠知,陳揚州刺史曇首之子,年十 五入華陽,事貞白先生,授三洞法。陳主常召入重陽 殿,特加禮敬,送還茅山。先生乃於洞西北嶺上結淨 室以居,研味元祕。大建末,淨室中忽有一神人,醉臥 嘔吐,先生然香禮候,神人曰:「卿是得道之人,張法本 亦甚有心,吾欲並將遊天台,子能去否。」先生便隨出, 上東嶺。忽思未別弟子背行三十步,迴望神人化鶴 飛去。
「雲頂山」鐵像天尊,高三四尺,則天朝濛陽匠人廖元 立所鑄。初鑄天尊之時,有紫雲如城,其上吐五色,以 捧於日,眾共瞻禮。忽有靈鶴數隻,引一大鳥,翼廣丈 餘,通身赤色,其形如鳳。眾鶴繞鑪盤旋,嘹唳相應。大 鳥飛勢迅疾,徑入鑪中。眾方驚異,即有火焰高三五 十丈,其聲如雷,邐迤屬天,迸散流溢,直遍山上。眾人 奔駭,但聞異香之氣,彌日方歇。既鑄成天尊,儀相奇 妙,四方禱請,立蒙福祐,靈驗如此。
《龍城錄》:「開元六年,上皇與申天師八月望日遊月中, 見仙人道士乘雲駕鶴,往來游戲。素娥十餘人皆乘白鶴,笑舞於廣陵大桂樹之下。」
《太平廣記》:唐開元中,戶部令史妻有色,得魅疾而不 能治之。家有駿馬,恆倍芻秣,而瘦劣愈甚,以問鄰舍 胡人,胡亦術士,笑云:「馬行百里猶勌,今反行千里餘, 寧不瘦耶?」令史言:初不出入家,又無人曷由。至是,胡 云:「君每入直,君妻夜出,君自不知。若不信,至入直時, 試察之當知耳。」令史依其言,夜還隱他所。一更,妻起, 靚籹,令婢鞍馬臨階御之。婢騎掃帚隨後,冉冉乘空, 不復見。令史大駭。明往見胡,瞿然曰:「魅信之矣,為之 奈何?」胡令更一夕伺之。其夜令史歸堂前幕中,妻頃 復還,問婢何以有生人氣,令婦以掃帚燭火遍然堂 廡,令史狼狽入堂大甕中。須臾,乘馬復往,適已燒掃 帚,婢無復可騎。妻云:「隨有即騎,何必掃帚?」婢倉卒遂 騎甕隨行。令史在甕中,懼不敢動。須臾,至一處,是山 頂林間,供帳帟幕,筵席甚盛。群飲者七八輩,各有匹 偶。座上宴飲,合昵備至。數更後方散。婦人上馬,令婢 騎向甕。婢驚云:「甕中有人。」婦人乘醉,令推著山下,婢 亦醉,推令史出。令史不敢言,乃騎甕而去。令史及明, 都不見人,但有餘煙燼而已。乃尋徑路,崎嶇可數千 里。行乞辛苦,月餘僅得至舍。妻見,驚問:「久之何所來?」 令史以他答。復往問胡,求其料理。胡云:「魅已成,伺其 復去,可遽縛取火以焚之。」聞空中乞命,頃之,有蒼鶴 墜火中焚死,妻疾遂愈。
《杜陽雜編》:「吳明國俗尚神仙術,一歲之內,乘雲控鶴 者往往有之。」
《尚書故實》公說:「表弟盧某,一日碧空澄澈,仰見仙人 乘鶴而過,別有數鶴飛在前後。適睹自一鶴背遷一 鶴背,亦如人換馬之狀。」
《雲笈七籤》:「元真子:張志和、顏真卿與之友善。其後真 卿東遊平望驛,志和酒酣為水戲,鋪席於水上,獨坐 嘯詠。其席來去遲速,如刺舟聲,復有雲鶴隨覆其上, 尋於水上撝手以謝真卿,上昇而去。」
進士崔生常遊青山,驢逸而走,馳之不能及。至一洞 口,望見巖壑間有金城絳闕,生知是仙境,願進謁仙 翁。守吏趨報,頃之,召入,見一人居殿,服羽衣,身可長 丈餘。使坐與語,忻然留宿,以女妻之。令左右取青合 中藥兩丸與生服之,但覺臟腑清瑩,體若蟬脫,瑩然 嬰兒之貌。每朔望,與崔生乘鶴而上,朝蕊宮。
朱庫者,不知何許人也。不饑不渴,強丁不老。忽雲應 得仙。剋日發,與親友別,雲「當有迎者。」須臾,有兩黃鶴 下庭中,庫便度世。又有三黃鶴相隨飛向東郭外,成 三黃衣道士攜手東行。
《桂苑叢談》:咸通初,有進士張綽者,頗有道術,常遊鹽 城。狄令求其道,日久延接。他日將欲離去,乃書琴堂 而別。初去日,乘醉,因剪紙鶴二隻,以水噀之。俄而翔 翥,乃曰:「汝先去,吾後即來。」時狄公亦醉,不暇拘留,遂 得去。
《瀟湘錄》:「益州有一老父,攜一藥壺,於城中賣藥。忽一 日探壺中選一丸吞之,化為白鶴飛去。」
《酉陽雜俎》:同州司馬裴沆常說,再從伯自洛中將往 鄭州,在路數日,晚程偶下馬,覺道左有人呻吟聲,因 披蒿萊尋之,荊叢下見一病鶴,垂翼俛咮翅,關上瘡 壞無毛,且異其聲。忽有老人曳杖數十步而至,謂曰: 「郎君年少,豈解哀此鶴耶?若得人血一塗,則能飛矣。」 裴頗知道,性甚高逸,遽曰:「某請刺此臂血不難。」老人 曰:「君此志甚勁,然須三世是人,其血方中。郎君前生 非人,唯洛中葫蘆生三世是人。郎君此行,非有急切, 可能卻至洛中干葫蘆生乎?」裴欣然而返。未信宿至 洛,乃訪葫蘆生,具陳其事,且拜祈之。葫蘆生初無難 色,開襆取一石合,大若兩指,援針刺臂,滴血下滿其 合。授裴曰:「無多言也。」及至鶴處,老人已至,喜曰:「固是 信士。」乃令盡其血,塗鶴言,與之結緣。復邀裴曰:「我所 居去此不遠,可少留也。」裴覺非常人,以丈人呼之。因 行纔數里,至一莊,竹籬草舍,庭廡狼藉。裴渴甚求茗。 老人指一土龕:「此中有少漿,可就取。」裴視龕中,有一 杏核,一扇如笠,滿中有漿,漿色正白。乃力舉飲之,不 復饑渴,漿味如杏酪。裴知隱者,拜請為奴僕。老人曰: 「君有世間微祿,縱住亦不終其志。賢叔真有所得,吾 久與之遊,君自不知。今有一信,憑君必達。」因裹一襆 物,大如羹碗,戒無竊開。復引裴視鶴,鶴所損處,毛已 生矣。又謂裴曰:「君向飲杏漿,當哭九族親情,且以酒 色為誡也。」裴還洛,中路悶其附信,將發之,襆四角各 有赤蛇出頭,裴乃止。其叔得信,即開之,有物如乾大 麥飯升餘。其叔後遊王屋,不知其終,裴壽至九十七。 《河東記》:「太和中,長安城南韋曲慈恩寺塔,月夜有美 人從,三四青衣繞塔言」忽顧侍者,白院僧取筆研 來,於梁上題詩:「皇子坡頭好月明,忘卻華亭倒遶行。 煙收,山低翠黛橫,折得荷花遠恨生。」僧燭之,化為白 鶴飛去。
《集異記》:「明皇天寶十三載重陽日,獵於沙苑,雲間有 孤鶴徊翔焉,上親御弧矢,一發而中,其鶴則帶箭徐墜,將及地丈許,欻然矯翰西南而逝,萬眾極目,良久 乃滅。」益州城距郭十五里,有明月觀焉,依山臨水,松 桂深寂,道流非修習精愨者,莫得而居。觀之東廊第 一院,尤為幽絕,每有自稱「青城道士徐佐卿者,風局」 清古,一歲率三四而至焉。觀之耆舊,因虛其院之正 堂,以俟其來,而佐卿至則棲焉。或三五日,或旬朔,言 歸青城,甚為道流之所傾仰。一日,忽自外至,神爽不 怡,謂院中人曰:「吾行山中,偶為飛矢所加,尋已無恙 矣。然此箭非人間所有,吾留之於壁上,後年箭主到 此,即宜付之,慎無墜失。」仍援毫記壁云:「留箭之時」,則 十三載九月九日也。及元宗避寇幸蜀,暇日命駕行 遊,偶至斯觀,樂其佳景,因遍幸道室。既入此堂,忽睹 掛箭,則命侍臣取而玩之,蓋御箭也。深異之,因詢觀 之道士,皆以實對,即是佐卿所題,乃前歲沙苑縱畋 之日也。佐卿蓋中箭孤鶴耳。究其題,乃《沙苑翻飛》,當 日集於斯歟。上大奇之,因收其箭而寶焉。自後蜀人 亦無復有逄佐卿者矣。
《逸史》:李衛公遊嵩山,見鶴呻吟曰:「我鳥仙,為樵者傷 腳,得人血則愈。」李公解衣即刺血,鶴曰:「世間人至少, 且未是。」乃令拔眼睫毛,持往來都下,但映眼照之,即 是矣。公中路自視,乃馬頭也。至東洛,所遇非少,悉非 全人,皆犬彘驢馬之類,惟一老翁是人。李公言病鶴 之意,老翁。下驢,宣臂刺血。李公得之,以塗鶴即愈。 鶴謝曰:「公即為明時宰相,當復上昇。相見非遙,慎毋 懈惰。」李公謝鶴,遂沖天而去。
《錄異記》:合州巴川縣兵後官舍殘毀,移居塞中,稍可 自固。崔令在官日,有健卒盜拔寨木,擒之送鎮將斬 之。卒家元事壁山神,卒死之後,神乃與令家為祟。忽 一旦舉家聞大鳥鼓翼之聲,俯近屋上,久之,空中大 呼曰:「我來矣。」一家大小皆迎事之,祟自稱大王曰:「汝 比有災,值我雍溪兄弟,非理破除汝家活計,損失財」 物,作諸怪異計汝必甚異之,今並與發遣去矣。自此 日夕常在,往往召主人語話。忽令小大念詩賦,作音 樂,一一能隨聲唱之。所念文字,或有錯呼,必為改正。 言論間多勸人為善,亦令人學氣術修道。或云:尋常 乘鶴往來天上。初,邑中有群鶴現神云:「數內只有兩 隻真鶴,我所騎來,其餘皆常鳥矣。」
《乘異記》:許遨有幻術,每為人燒丹,必厚取其資元,市 藥造爐,使其人自守而候之。每燒四十九日將成,必 有犬逐貓觸其爐破,雙鶴飛去,屢如此,時人呼為「化 鶴丹。」
《淮安府志》:「鶴井在紫霄宮。呂祖訪林靈素,掩鶴首而 不得飛鳴。」
《癸辛雜識》:「楊纘繼翁大卿倅湖日,七夕夜,其侍姬田 氏及使令數人露坐至夜半,忽有一鶴西來,繼而有 鶴千百從之,皆有仙人坐其背,如畫圖所繪者,綵霞 絢燦,刻數乃沒。」
《平陽縣志》:智覺寺有鶴巢於殿脊,鄰人探其卵,既煮 之矣。僧慧永聞鶴悲鳴,乃亟取還置巢中,已而成雛 飛翔。永怪之,登視其巢,惟見一石,石傍有草,永取置 瓶中。一日有道士過之,見草曰:「遍尋不見,乃在此耶。」 掇入袖中,化鶴而去。
《瑯嬛記》:昔有仙人鳳子者,欲有所度,隱於農夫之中。 一日大雨,有鄰人來借草履,鳳子曰:「他人草履則可 借,我之草履乃不借者也。」其人怒詈之,鳳子即以草 履擲與,化為鶴飛去。
《甲乙剩言》:「胡孟弢嘗言於任城客邸遇一道流,拉上 太白樓,相與對飲。道流曰:『明月在酒,清風滿衿,不有 歌舞,多負佳客』。因向南招之。頃之,有白鶴一雙自南 而來,下集客前,相對鳴舞。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