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草木典/第105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博物彙編 草木典 第一百四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博物彙編 第一百五卷
博物彙編 草木典 第一百六卷


考證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草木典

 第一百五卷目錄

 藍部彙考

  藍圖

  詩經小雅采綠

  禮記月令

  爾雅釋草

  大戴禮記夏小正

  賈思勰齊民要術種藍

  鄭樵通志昆蟲草木略

  陸佃埤雅

  羅願爾雅翼藍 葴

  便民圖纂藍靛

  徐光啟農政全書大藍考

  本草綱目藍 甘藍 藍澱

  王象晉群芳譜藍 附擘藍

  直省志書歷城縣 上海縣

 藍部藝文

  青出藍         唐王季友

  青出藍           呂溫

 藍部選句

 藍部紀事

 藍部雜錄

 青部彙考

  大青圖

  小青圖

  本草綱目大青 小青 青黛 附雀翹

 葎部彙考

  葎圖

  徐光啟農政全書葛勒子秧考

  本草綱目葎草

 蒒部彙考

  本草綱目蒒草

 苦部彙考

  本草綱目

 剪部彙考

  本草綱目剪草

草木典第一百五卷

藍部彙考

[編輯]

《釋名》

[編輯]

藍:詩經     《葴》。爾雅

馬藍:爾雅    吳藍:蘇頌

《木藍》:蘇恭    淞、藍,蘇恭

《蓼藍》。蘇恭    冬藍:李時珍

板藍:李時珍   《甘藍》。李時珍

藍菜:千金方   《藍澱》:綱目

藍圖

藍圖

《詩經》

[編輯]

小雅采綠

[編輯]

終朝采藍,不盈一襜。

藍染草也。以藍可以染青。故《淮南子》云:「青出於藍。」《月令》:「仲夏無刈藍,可以染之草。」大全濮氏曰:「藍可以為靛,染青以之。」

《禮記》

[編輯]

月令

[編輯]

仲夏之月,令民毋艾藍以染。

為傷長氣也。此月藍始可別。《夏小正》曰:「五月啟灌藍蓼。」藍之體,初必叢生,若及早栽移,則有所傷損。此月藍既長大,始可分移布散,引《小正》啟灌藍蓼,證此月養藍。熊氏云:「灌,叢生也」,謂開闢此叢生藍蓼,分移使之布散。陳注「藍之色青,青者赤之母」,刈之亦是傷時氣。

《爾雅》

[編輯]

釋草

[編輯]

葴,馬藍

今大葉冬藍也。葴一名馬藍。郭云:「今大葉冬藍也,今為澱者是也。」

《大戴禮記》

[編輯]

夏小正

[編輯]

「五月,啟灌藍蓼。」啟者,別也,陶而疏之也。灌者,藂生者 也,記時也。

《賈思勰齊民要術》

[編輯]

種藍

[編輯]

《爾雅》曰:「葴,馬藍。」 注曰:「今大葉冬藍也。」 《廣志》曰:「有木藍,今世有茭赭藍是也。」

藍地欲得良。三遍細耕。三月中浸子令芽生。乃畦種 之。治畦下水。一同葵法。藍三葉澆之。

晨夜再澆之

薅治令淨。五月中新雨後,即挼濕耬溝拔栽。

《夏小正》曰:「五月,啟灌藍蓼。」

三莖作一科,相去八寸。

「栽時溉濕」 ,向背不急,鋤豎確也。

「五遍為良。七月中作坑,令受百許束。作麥稈泥泥之, 令深五寸,以苫蔽四壁。刈藍倒豎於坑中,下水以木 石鎮壓令沒,熱時一宿,冷時再宿,漉去荄,內汁於甕 中,率十石甕,著石灰一斗五升,急秤之,一食頃止,澄 清瀉去水,別作小坑,貯藍澱著坑中,候如強粥,還出 甕中盛之,藍澱成矣。」種藍十畝,敵穀田一頃。能自染 青者,其利又倍矣。

《崔寔》曰:「榆莢落時可種藍,五月可刈藍,六月種冬藍。」

冬藍,木藍也,人日用藥也。

《鄭樵通志》

[編輯]

昆蟲草木略

[編輯]

藍有三種:蓼藍,如蓼染綠;大藍,如芥染碧;槐藍,如槐 染青。三藍皆可作澱,色成勝母,故曰「青出於藍而青 於藍。」

《陸佃埤雅》

[編輯]

[編輯]

《爾雅》曰:「葴馬藍,染草也。」即今大葉冬藍為澱者是。《月 令》仲夏,令民無艾藍以染。鄭氏云:「為傷長氣。」然則艾 藍於夏,先王法禁焉。制字從監,以此故也。由是觀之, 先賢所云藏冰所以無雹,而原蠶惡其害馬,豈虛言 也哉!《齊民要術》以為種藍一同葵法。藍三葉澆之,薅 治令淨。五月中新雨後,即拔栽之。故《夏小正》五月蓄 「蘭,灌沐藍蓼。」灌,澆灌也;沐,剝沐也。《詩》曰:「終朝采綠,不 盈一匊。終朝采藍,不盈一襜。」藍,綠易得之物,今以憂 思貳之,故雖終朝采掇,而綠不盈一匊,藍不盈一襜 也。藍大於綠,又其畦植如鱗,則其采之盈襜易矣。故 《詩》以為後綠可以染黃,藍可以染青,則皆婦人致飾 之物,故《詩》正言之。荀子曰:「青出於藍而青於藍;冰生 於水,而寒於水。」說者以為冰藍皆喻學,則才過其本 性,明學不可以已也。《漢記》曰:「欲以素絲之質,附近朱 藍。」蓋亦明就士之多益。《脈要精微論》曰:「赤欲如白裹 之朱,不欲如赭;青欲如蒼璧之澤,不欲如藍。」《齊民要 術》曰:「蓼中之蟲,豈知藍之甘乎?」人之域於一方,何以 異此?故河伯謂北海若曰:「吾非至於子之門,則殆矣。 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是也。」

《羅願爾雅翼》

[編輯]

[編輯]

藍者,染青之草。《荀子》曰:「青出於藍而青於藍。」言染反 勝於其質。菘藍,其汁抨為澱,堪染青。蓼藍苗似蓼而 味不辛,不堪為澱,惟作碧色耳。崔寔曰:榆莢落時可 種藍,五月可刈藍。故《小雅》曰:「終朝采藍,不盈一襜。」五 日為期,六日不詹。襜,衣蔽膝也。牋云:期至五月而歸。 今六月猶不至五月者,正藍之候。《月令》仲夏之月乃 雲「令民毋刈藍以染。」注云:「此月藍始可。」別引《夏小正》 曰「五月啟灌藍蓼。」灌謂叢生也。種藍之體,初必叢生, 藍既長大,始可分移,使之稀散。以言正養藍之時,非 刈藍之候也。夫民之於利甚勤,其於物也,封植養長 者惟恐不至。苟藍於勢未可刈,當分移之候,豈不知 養之以待其成,何待上之人屑屑出令而止之乎?苟 如是,則蓼菜之行,菜茹之畦,在上者不勝禁矣。夫藍 之禁刈,必於民有私利,而於陰陽或國事有不便者, 故禁而止之。蓋自四月微陰始起,為政者繼長增高, 毋有壞墮。此月又陰陽爭死,生分之月,君子戒靜以 待宴陰之所成,則微陰未成也。蓋刈藍以損生氣,恐 微陰不勝故耶?又是月班馬政,游牝別群。縶駒之月, 馬之為性,畏新出之灰,駒遇者輒死。石礦之灰,亦能 令馬落駒。刈藍以染也,燒灰也,暴布也,三者皆有出 灰之氣。令而禁之者,蓋為馬歟。秦法棄灰於道者棄 市,棄灰或古法,但刑重耳。刈藍之禁,與《馬質》禁原蠶 同意。不然,蠶之再養,藍之早刈,聖人何留意哉?藍於 草中「獨有禁,故字從監。」漢楊震伯起,常種藍自業,又 趙岐邠卿道經陳留,此境人皆以種藍染紺為業。藍 田彌望,黍稷不殖。慨其遺本,遂作賦一章。

===葴===藍數種總謂之藍。其大葉者,別名馬藍。《釋草》云:「葴,之 林切,馬藍。」郭氏曰:「今大葉冬藍也。」疏云:「今為澱者是 也。」凡物大於其類者,多以馬名之,今人言亦然。蓋諸 藍之類,菘藍惟堪染青,蓼藍不堪為澱,惟作碧色,故 以馬藍為作澱之藍。崔寔曰:「榆莢落時可種藍,五月 可刈藍,六月可種冬藍。」冬藍,木藍也,八月用染。《子虛 賦》曰:「其高燥則生葴菥苞荔,薜莎青薠。」葴,馬藍也。菥, 似燕麥,苞藨也。荔,馬荔。薜,藾蒿莎。薃侯青薠,似莎而 大。凡此皆非佳草,於用亦希,何足以侈雲夢?蓋古之 君子,觀地之所產,以知其土之美惡。今高燥埤濕,眾 物居之,則地之美富可知。故自馬藍以下,皆載之也。 《本草唐本》注云:「藍圓徑二寸許,厚三」、四分。出嶺南。雲 療毒腫。太常名此草為「木藍子。」

《便民圖纂》

[編輯]

藍靛

[編輯]

夏至前後,看葉上有皺紋,方可收割。每五十斤用石 灰一斤,於大缸內水浸,次日變黃色,去梗,用木杷打 轉粉青色,變過至紫花色,然後去清水成靛。

《徐光啟農政全書》

[編輯]

大藍考

[編輯]

生河內平澤,今處處有之。人家園圃多種,苗高尺餘, 葉類白菜,微厚而狹窄,尖𧣪,淡粉青色。莖葉稍間開 黃花小莢,其子黑色。本草謂:菘藍可以為靛染青,以 其葉似菘菜,故名菘藍,又名馬藍,《爾雅》所謂「葴馬藍」 是也。味苦性寒,無毒。

救饑

《採葉》煠熟,水浸去苦味,油鹽調食。

《本草綱目》

[編輯]

藍釋名

[編輯]

李時珍曰:按:陸佃《埤雅》云:「《月令》仲夏令民無刈藍以 染。」鄭元言「恐傷長養之氣也。」然則刈藍先王有禁,制 字從監,以此故也。

集解

《別錄》曰:「藍實,生河內平澤,其莖葉可以染青。」

陶弘景曰:「此即今染紺碧所用者,以尖葉者為勝。」 蘇恭曰:「藍有二種,一種葉圓,徑二寸許,厚三、四分者, 堪染青,出嶺南太常,名為木藍子。陶氏所說,乃是菘 藍,其汁抨為澱,甚青者。《本經》所用,乃是蓼藍實也。其 苗似蓼,而味不辛,為澱,惟作碧色爾。」

蘇頌曰:「藍處處有之,人家蔬圃作畦種,至三月、四月 生苗,高二、三尺許。葉似水蓼,花紅白色。實亦若蓼子 而大,黑色。五月、六月采實,但可染碧,不堪作澱,此名 蓼藍,即醫方所用者也。別有木藍,出嶺南,不入藥。有 菘藍,可為澱,亦名馬藍,《爾雅》所謂『葴馬藍』」是也。又揚 州一種馬藍,四時俱有,葉類苦蕒菜,土人連根采服, 治敗血。江寧一種吳藍,二月內生如蒿,葉青花白,亦 解熱毒。此二種雖不類,而俱有藍名,且古方多用「吳 藍」,或恐是此,故併附之。

寇宗奭曰:「藍實,即大藍實也。謂之蓼藍者非是,乃《爾 雅》所謂馬藍者,解諸藥毒,不可闕也。實與葉兩用,《註》 不解實,只解葉,為未盡。」

李時珍曰:「藍凡五種,各有主治,惟藍實專取蓼藍者。 蓼藍,葉如蓼,五、六月開花成穗,細小淺紅色,子亦如 蓼,歲可三刈,故先王禁之。菘藍,葉如白菘。馬藍,葉如 苦蕒,即郭璞所謂大葉冬藍,俗中所謂板藍」者。二藍, 花子並如蓼藍。吳藍,長莖如蒿而花白,吳人種之。木 藍,長莖如決明,高者三、四尺,分枝布葉,葉如槐葉,七 月開淡紅花,結角長寸許,纍纍如小豆角。其子亦如 馬蹄決明子而微小,迥與諸藍不同,而作澱則一也。 別有甘藍可食,見本條。蘇恭以馬藍為「木藍」,蘇頌以 菘藍為「馬藍」,寇宗奭以「藍實」為「大葉藍」之實,皆非也。 今並開列於下。

藍實氣味

苦寒無毒。

甄權曰:「甘。」

藍實主治

《本經》曰:「解諸毒,殺蠱蚑疰鬼螫毒。久服頭不白,輕身。」 蚑音其小兒鬼也

甄權曰:「填骨髓,明耳目,利五臟,調六腑,通關節,治經 絡中結氣,使人健少睡,益心力。」

蘇恭曰:「療毒腫。」

藍葉汁氣味。此《蓼藍》也。

苦甘寒,無毒。

藍葉汁主治

《別錄》曰:「殺百藥毒,解狼毒、射罔毒。」

陶弘景曰:解毒不得生藍汁以青。請幫助識別此字。布漬汁亦善。汁 塗五心,止煩悶,療蜂螫毒。

李時珍曰:「斑蝥、芫青、樗雞毒。硃砂、砒石毒。」

馬藍主治

《蘇頌》曰:「婦人敗血,連根焙搗下節,酒服一錢匕。」

吳藍主治

大明曰:「寒熱,頭痛,赤眼,天行熱狂,丁瘡遊風,熱毒,腫

毒,風𤺋,除煩止渴,殺疳,解毒,藥,毒箭,金瘡,血悶,毒刺 蟲蛇傷,鼻衄,吐血,排膿,產後血運,小兒壯熱,解金石 藥毒,狼毒、射罔毒。」

發明

朱震亨曰:藍屬水。能使敗血分歸經絡。

李時珍曰:「諸藍形雖不同,而性味不遠,故能解毒除 熱。惟木藍葉力似少劣,藍子則專用蓼藍者也。至於 用澱與青布,則是刈藍浸水,入石灰澄成者,性味不 能不少異,不可與藍汁一概論也。有人病嘔吐,服《玉 壺》諸丸不效,用藍汁入口即定,蓋亦取其殺蟲降火 爾。如此之類,不可不知。」

蘇頌曰:「藍汁治蟲豸傷。」劉禹錫《傳信方》著其法云:「取 大藍汁一盌,入雄黃、麝香二物少許,以點咬處,仍細 服其汁」,神異之極也。張薦員外任劍南張延賞判官, 忽被斑蜘蛛咬頭上,一宿,咬處有二道赤色,細如箸, 繞項上,從胸前下至心經。兩宿頭面腫疼,大如數升 盌,肚漸腫,幾至不救。張公出錢五百千,並薦家財又 數百千,募能療者。忽一人應召雲「可治。」張公甚不信 之,欲驗其方。其人云:「不諳方,但療人性命爾。」遂取大 藍汁一盌,以蜘蛛投之,至汁而死。又取藍汁,加麝香、 雄黃,更以一蛛投入,隨化為水。張公因甚異之,遂令 點於咬處,兩日悉平,作小瘡而愈。

附方

小兒赤痢:搗青藍汁二升,分四服。子母祕錄

小兒中蠱,下血欲死:搗青藍汁頻服之。聖惠方 《陰陽易病》:傷寒初愈,交合陰陽,易病拘急,手足小腹 結熱,頭不能舉,名《陰陽易》。當汗之,滿四日難治。藍一 把,雄鼠屎三七枚,水煎服,取汗。聖惠方

驚癇發熱:乾藍、凝水石等分為末,水調傅頭上。聖惠方 上氣咳嗽,呷呀息氣,喉中作聲,唾粘,以藍葉水浸,搗 汁一升,空腹頻服,須臾以杏仁研汁,煮粥食之,一兩 日將息,依前法更服,吐痰盡方瘥。梅師方

飛血赤目熱痛:「乾藍葉切二升,車前草半兩,淡竹葉 切三握,水四升,煎二升,去滓溫洗,冷即再煖,以瘥為 度。」聖濟總錄

應聲蟲病,腹中有物作聲,隨人語言,名「應聲蟲病。」用 板藍汁一盞,分五服效。夏子益奇疾方

腹中鱉癥:「藍葉一升搗,以水三升絞汁,服一升,日二 次。」千金方

卒中水毒:搗藍青汁,傅頭身令匝。肘後方

服藥過劑煩悶,及中毒,煩悶欲死,搗藍汁服數升。肘後 方

卒自縊死,以藍汁灌之。千金方

毒箭傷人:藍青搗飲,並傅之。如無藍,以青布漬汁飲。 肘後方

唇邊生瘡,連年不瘥。以八月藍葉一斤。擣汁洗之,不 過三度瘥。千金方

齒𧏾腫痛:紫藍燒灰傅之,日五度。聖惠方 白頭禿瘡:「糞藍煎汁洗之。」聖濟總錄

天泡熱瘡:「藍葉擣傅良。」集簡方

瘡疹不快:板藍根一兩,甘草一分,為末。每服五分或 一錢,取雄雞冠血二三點,同溫酒少許調下。錢氏小兒方

甘藍集解

[編輯]

陳藏器曰:「此是西土藍也。葉闊,可食。」

李時珍曰:「此亦大葉冬藍之類也。」案:胡洽《居士》云:「河 東、隴西羌胡多種食之,漢地少有。其葉長大而厚,煮 食甘美,經冬不死。春亦有英,其花黃,生角結子,其功 與藍相近也。」

氣味

甘平無毒。

主治

陳藏器曰:「久食,大益腎,填髓腦,利五臟六腑,利關節, 通經絡中結氣,心下結伏氣,明耳目,健人少睡,益心 力,壯筋骨。作葅經宿色黃,和鹽食,治黃毒。」

子主治

《孫思邈》曰:「人多睡。」

藍澱釋名

[編輯]

李時珍曰:澱,石澱也。其滓澄殿在下也,亦作淀,俗作 靛。南人掘地作坑,以藍浸水一宿,入石灰攪至千下, 澄去水,則青黑色。亦可乾收用,染青碧。其攪留浮沫, 掠去陰乾,謂之「靛花」,即青黛也。

氣味

辛苦寒,無毒。

主治

陳藏器曰:「解諸毒,傅熱瘡,小兒禿瘡熱腫。」

李時珍曰:「止血殺蟲。治噎膈。」

發明

李時珍曰:「澱乃藍與石灰作成,其氣味與藍稍有不 同,而其止血拔毒殺蟲之功,似勝於藍。」按:《廣五行記》 云:「唐永徽中,絳州一僧病噎,不下食數年。臨終命其徒曰:『吾死後,可開吾胸喉,視有何物,苦我如此』。及死, 其徒依命開視,胸中得一物,形如魚而有兩頭,遍體 悉似肉鱗。安缽中跳躍不已。戲投諸味,雖不見食,皆」 化為水。又投諸毒物,亦皆銷化。《一僧方》作藍澱,因以 少澱投之,即怖懼奔走,須臾化成水。世傳澱水能治 噎疾,蓋本於此。今方士或以染缸水飲人,治噎膈,皆 取其殺蟲也。

附方

時行熱毒,心神煩躁:用藍澱一匙,新汲水一盞服。聖惠 方

小兒熱丹:藍澱傅之。祕錄方

口鼻急疳,數日欲死:以藍澱傅之,令遍身,日十度,夜 四度。千金翼

誤吞水蛭,青澱調水飲,即瀉出。普濟方

《王象晉群芳譜》

[編輯]

[編輯]

大藍葉如萵苣而肥厚,微白,似擘藍色。小藍莖赤葉 綠而小。槐藍葉如槐葉,皆可作靛,至於秋月,煮熟染 衣,止用小藍。

大藍,宜平地耕熟種之爬勻,上用荻簾蓋之。每早用 水灑至生苗,去簾長四寸,移栽熟肥畦,三四莖作一 窠,行離五寸。雨後併力栽,勿令地燥。白背即急鋤,恐 土堅也。須鋤五遍,日灌之。如瘦,用清糞水澆一二次, 至七月間,收刈作靛。

今南北所種,除大藍、小藍、槐藍之外,又有蓼靛,花、葉、 梗莖皆似蓼,種法各土農皆能之。種小藍宜於舊年 秋及臘月,臨種時俱各耕地一次,爬平撒種後,橫直 復爬三四次,僅生五葉即鋤,有草再鋤五月收割留 根,候長再割一次。

小藍每擔用水一擔,將葉莖細切,鍋內煮數百沸,去 渣,盛汁於缸。每熟藍三停,用生藍一停,摘葉於瓦盆 手揉三次,用熟汁澆挼濾相合,以淨缸盛用。以染衣, 或綠、或藍、或沙綠。沙藍染工俱於生熟藍汁內斟酌。 割後仍留藍根,七月割𠋫,八月開花結子,收來春三 月種之。

附錄擘藍

[編輯]

擘藍,一名芥藍,葉色如藍,芥屬也,南方謂之「芥藍」,葉 可擘食,故北方謂之「擘藍。」葉大如菘,根大於芥薹,苗 大於白芥,子大於蔓菁,花淡黃色,三月花,四月實,每 畝可收三四石。葉可作葅,或作乾菜,又可作靛染帛 《勝福青》。

種無時收根者須四五月種少長擘其葉,漸擘根漸 大,八九月並根葉取之。地須熟耕,多用糞土,喜虛浮。 土強者多用灰糞和之。疏行則本大而子多,每本約 相去一尺,即乾枯之後,根復生葉或並劚去大根稍 存,入土細根,來年亦生,經數年不壞。

苗、葉、根、心俱堪為蔬,四時皆可食。子可壓油食。根之 菜本皆在土中,獨此在土上。根剝去皮,可煮食,或糟 藏醬豉皆可。莖葉用麻油煮食並飲汁,能散積痰。葉 及子能消食積,解麪毒,蔬中佳品也。

《直省志書》

[編輯]

歷城縣

[編輯]

《方產》藍種,有大藍、小藍、槐藍,以石灰和之成質曰靛, 可染青藍。上浮者為靛花。清潔者為青黛。

上海縣

[編輯]

《物產》:藍出吳淞江南北,刈其葉漚為靛,可以染青,土 人謂之「青秧。」清明種,五月黃梅時刈,凡五六刈。

藍部藝文

[編輯]

《青出藍》
唐·王季友

[編輯]

芳藍滋匹帛,人力半天經。浸潤加新氣,光輝勝本青。 還同冰出水,不共草為螢。翻覆依襟上,偏知造化靈。

《青出藍》
呂溫

[編輯]

物有無窮好,藍青又出青。朱研方比德,白受始成形。 袍襲宜從政,衿垂可問經。當時不採擷,佳色幾飄零。

藍部選句

[編輯]

漢趙岐《藍賦》:「同丘中之有麻,似麥秀之油油。」

唐李程《青出於藍賦》:「藍蘊嘉色,青出其中。行采之際, 詎盈詩人之襜;俯拾之時,豈異炎洲之翠。」

《許渾詩》:「藍塢寒先燒。」

宋蘇軾詩:「芥藍如菌蕈,腕黃牙頰香

藍部紀事

[編輯]

《東觀漢記》:童子魏照求入事郭泰,供給灑掃。泰曰:「當 精義講書,何來相近?」照曰:「經師易獲,人師難遭,欲以 素絲之質,附近朱藍。」

《續漢書》:「楊震植藍以供母,諸生嘗有助種者,輒拔更 種,以拒其後。」

趙岐《藍賦序》:「余就醫偃師,道經陳留,此境人皆以種 藍染紺為業,藍田彌望,黍稷不植。慨其遺本,念末,遂 作賦。」

《北史李謐傳》:「謐少好學,周覽百氏。初師事小學博士 孔璠,數年後,璠還就謐請業,同門生為之語曰:『青成 藍,藍謝青。師何常,在明經』。」

《貴州通志》:「永寧州靛山,在慕役司水迴山轉,其中深 箐可種藍,藍有木藍、蓼藍,耕久而益有收。山箐之中 積數百年之枯葉爛柯,刀耕火耨,土尚暖,寒則不生, 歲必異地以植。」

藍部雜錄

[編輯]

《孫卿子》:「青出於藍而青於藍,冰生於水而寒於水。」 秦子常聞:作人當如園囿之藍,不異眾草染而後朗。 《漢官儀》:葼園供染綠紋綬小藍曰葼。 《說文》:「藍染青草也。」

青部彙考

[編輯]

《釋名》

[編輯]

大青,別錄    小青:圖經

青黛。綱目    靛花:綱目

青蛤粉。李時珍

小青圖

小青圖

{{{2}}}

{{{2}}}

《本草綱目》

[編輯]

大青釋名

[編輯]

李時珍曰:「其莖葉皆深青,故名。」

集解

《別錄》曰:「大青,三四月采莖,陰乾。」

陶弘景曰:「今出東境及邊道。紫莖,長尺許,莖、葉皆用。」 蘇頌曰:「今江東州郡,又荊南、眉、蜀、濠諸州皆有之。」春 生青紫,莖似石竹;苗、葉、花紅紫色,似馬蓼,亦似芫花, 根黃。三月、四月采莖葉,陰乾用。

李時珍曰:「處處有之。高二、三尺,莖圓,葉長三、四寸,面 青背淡,對節而生。」八月開小花,紅色成簇,結青實,大 如椒顆。九月色赤。

莖葉氣味

苦大寒,無毒。

甄權曰:「甘。」

李時珍曰:「甘、微鹹,不苦。」

主治

《別錄》曰:「時氣頭痛,大熱口瘡。」

陶弘景曰:「除時行熱毒,甚良。」

甄權曰:「治瘟疫寒熱。」

《大明》曰:「治熱毒風,心煩悶,渴疾口乾,小兒身熱疾,風 𤺋及金石藥毒,塗罯腫毒。」 李時珍曰:「主熱毒痢,黃疸,喉痹,丹毒。」

發明

蘇頌曰:「古方治傷寒黃汗、黃疸等,有大青湯,又治傷 寒,頭身強,腰脊痛。葛根湯內亦用大青,大抵時疾多 用之李時珍曰:「大青氣寒,味微苦鹹,能解心胃熱毒,不特 治傷寒也。」朱肱《活人書》:治傷寒發赤斑煩痛,有犀角 大青湯、大青四物湯。故李象先《指掌賦》云:陽毒則狂 斑煩亂,以大青、升麻,可回困篤。

附方

喉風喉痹:大青葉擣汁灌之,取效止。衛生易簡方 小兒口瘡:大青十八銖黃連十二銖,水三升,煮一升 服,一日二服,以瘥為度。千金方

熱病下痢困篤者,大青湯:用大青四兩,甘草、赤石脂 三兩,膠二兩,豉八合,水一斗,煮二升,分三服,不過二 劑瘥。肘後方

熱病發斑赤色煩痛,大青四物湯:用大青一兩,阿膠、 甘草各二錢半,豉二合,分三服,每用水一盞半,煎一 盞,入膠烊化服。又犀角大青湯:用大青七錢半,犀 角二錢半,巵子十枚,豉二撮,分二服,每服水一盞半, 煎八分,溫服。南陽活人書

肚皮青黑小兒卒然肚皮青黑,乃血氣失養,風寒乘 之,危惡之候也。大青為末,納口中,以酒送下。保幼大全方

小青集解

[編輯]

《蘇頌》曰:「小青,生福州。三月生花,彼土人當月采葉用 之。」

主治

《蘇頌》曰:「生擣,傅癰腫瘡癤,甚效。」

李時珍曰:「治血痢腹痛,研汁服,解蛇毒。」

附方

蛇虺螫傷衛生:《易簡方》:用小青一握,細研,入香白芷 半兩,酒調服,手挼患處,候黃水出為效。《摘元方》:用 小青、大青、牛膝葉,同擣汁和酒服,以渣傅之。

中暑發昏:小青葉,井水浸去泥,控乾,入沙糖擂汁,急 灌之。壽域方

青黛釋名

[編輯]

李時珍曰。黛,眉色也。劉熙《釋名》雲。「滅去眉毛,以此代 之,故謂之黛。」

集解

《馬志》曰:「青黛從波斯國來,今以太原並廬陵、南康等 處染澱甕上沫,紫碧色者用之,與青黛同功。」

李時珍曰:「波斯青黛,亦是外國藍靛花。既不可得,則 中國靛花亦可用。或不得已,用青布浸汁代之,貨者 復以乾澱充之。然有石灰入服餌藥中,當詳之。」

氣味

鹹寒無毒。

甄權曰:「甘,平。」

主治

《開寶》曰:「解諸藥毒,小兒諸熱,驚癇發熱,天行頭痛,寒 熱,並水研服之。亦磨傅熱瘡惡腫,金瘡下血,蛇犬等 毒。」

甄權曰:「解小兒疳熱,殺蟲。」

陳藏器曰:「小兒丹熱,和水服之。同雞子白、大黃末,傅 瘡癰、蛇虺螫毒。」

朱震亨曰。瀉肝散五臟鬱火。解熱消食積。 李時珍曰。去熱煩吐血喀血。斑瘡陰瘡。殺惡蟲。

發明

寇宗奭曰:「青黛乃藍為之者。有一婦人患臍下、腹上、 下連二陰,遍生濕瘡,狀如馬爪瘡,他處並無,癢而痛, 大小便澀,出黃汁,食亦減,身面微腫。醫作惡瘡治,用 鰻鱺魚、松脂、黃丹之藥塗之,熱痛甚。問其人,嗜酒食, 喜魚蟹發風等物,急令洗其膏藥,以馬齒莧四兩,杵 爛,入青黛一兩,再研勻塗之,即時熱減,痛癢皆去。仍」 以八正散日三服之。分敗客熱藥乾即上。如此二日 減三分之一,五日減三分之二,二十日愈。此蓋中下 焦蓄風熱毒氣也。若不出。當作腸癰內痔。仍須禁酒 色發風物。然不能禁。後果患內痔。

附方

心口熱痛:薑汁調青黛一錢服之。醫學正傳

內熱吐血:「青黛二錢,新汲水下。」聖惠方

肺熱喀血,青餅子用青黛一兩,杏仁以牡蠣粉炒過, 一兩研勻,黃蠟化和,作三十餅子。每服一餅,以乾柿 半個夾定,濕紙裹煨香,嚼食,粥飲送下,日三服。華陀中藏 經

小兒驚癇:「青黛量大小,水研服之。」生生編

《小兒夜啼》:方同上。

小兒疳痢宮氣方歌云:「孩兒雜病變成疳,不問強羸 女與男,煩熱毛焦鼻口燥,皮膚枯槁四肢癰,腹中時 時更下痢,青黃赤白一般般,眼澀面黃鼻孔赤,穀道 開張不可看,此方便是青黛散,孩兒百病服之安。 耳疳出汁青黛黃蘗末乾搽。」談埜翁方

爛弦風眼:「青黛、黃連泡湯日洗。」明目方

產後發狂,四物湯加青黛,水煎服。摘元方

傷寒赤斑:「青黛二錢,水研服。」活人書

豌豆瘡毒未成膿者。波斯青黛一束許,水研服。梅師方 瘰𤻤未穿靛花馬齒莧同擣,日日塗傅,取效。簡便方諸毒蟲傷:青黛、雄黃等分研末,新汲水服二錢。古今錄驗

附錄雀翹

[編輯]

《別錄》曰:「味鹹,益氣,明目。生藍中。葉細黃,莖赤有刺。四 月實銳,黃中黑。五月採,陰乾。」一名「去母」,一名「更生。」

葎部彙考

[編輯]

《釋名》

[編輯]

勒草。別錄    《葛勒蔓》。蜀圖經

《來苺草》。別錄   《葛,葎》蔓。蘇恭

葎圖

葎圖

《徐光啟農政全書》

[編輯]

葛勒子秧考

[編輯]

《本草》名葎草,亦名「葛勒蔓」,又名「澀蘆。」延蔓而生,藤長 丈餘,莖多細澀刺,葉似蓖麻葉而小亦薄,莖葉極澀, 能抓挽人。莖葉間開黃白花,結子類山絲子。其葉味 甘苦,性寒無毒。

救饑

采嫩苗葉,煠熟換水,浸去苦味,油鹽調食。

《本草綱目》

[編輯]

葎草釋名

[編輯]

李時珍曰:此草莖有細剌,善勒人膚,故名勒草,訛為 「葎草」,又訛為來苺,皆方音也。《別錄》「勒草」即此,今併為 一。

集解

蘇恭曰:「葎草生故墟道旁。葉似蓖麻而小且薄,蔓生, 有細刺,亦名葛葎蔓。古方亦時用之。」

韓保昇曰:「野處多有之。葉似大麻,花黃白色。子若大 麻子,俗名『葛勒蔓。夏采莖葉,暴乾用』。」

《別錄》曰:「勒草,生山谷,如栝樓。」

李時珍曰:「二月生苗,莖有細刺,勒人葉對節生。一葉 五尖,微似蓖麻而有細齒。八、九月開細紫花成簇結 子狀如黃麻子。」

氣味

甘苦寒,無毒。

主治

《別錄》曰:「勒草,主瘀血,止精,益盛氣。」

蘇恭曰:「葎草,主五淋,利小便,止水痢,除瘧,虛熱渴。煮 汁或生擣汁服。」

《寇宗奭》曰:「生汁一合服,治傷寒汗後虛熱。」

《蘇頌》曰:「療膏淋,久痢疥癩。」

李時珍曰:「潤三焦,消五穀,益五臟,除九蟲,辟瘟疫,傅 蛇蠍傷。」

附方

小便石淋:「葛葎掘出根挽斷,以盂於坎中承取汁」,服 一升,石當出,不出更服。范汪方

小便膏淋:葛葎草擣生汁三升,酢二合,和合頓服,當 尿下白汁。

尿血淋瀝:同上。

產婦汗血污衣赤色:方同上。

久痢成疳:葛勒蔓末,以管吹入肛門中,不過數次,如 神。

新久瘧疾:用葛葎草一握,一名「勒蔓」,去兩頭,秋冬用 乾者、恆山末等分,以淡漿水二大盞浸藥,星月下露 一宿,五更煎一盞,分二服,當吐痰愈。

遍體癩瘡:葎草一擔,以水二石,煮取一石漬之,不過 三作愈。並韋宙獨行方

烏癩風瘡:「葛葎草三秤切洗,益母草一秤切,以水二 石五斗,煮取一石五斗,去滓入瓮中浸浴,一時方出, 坐密室中,又暖湯浴,一時乃出,暖臥取汗,勿令見風, 明日又浴。如浴時瘙癢不可忍,切勿搔動,少頃漸定, 後隔三日一作,以愈為度。」聖濟錄

蒒部彙考

[編輯]

《釋名》

[編輯]

蒒草:海藥    《自然穀》。海藥 《禹餘糧》。博物志

圖缺

《本草綱目》。

蒒草集解

[編輯]

陳藏器曰:《博物志》云:「東海洲上有草,名曰蒒,有實,食 之如大麥,七月熟,民斂穫,至冬乃訖。呼為自然穀,亦 曰禹餘糧。」此非石之禹餘糧也。

李珣曰:「蒒實如毬子,八月收之,彼民常食,中國未曾 見也。」

李時珍曰:按《方孝孺集》有《海米行》,蓋亦蒒草之類也。 其詩云:「海邊有草名海米,大非蓬蒿小非薺。婦女攜 籃晝作群,採摘仍於海中洗。歸來滌釜燒松枝,煮米 為飯充朝饑。莫辭苦澀咽不下,性命聊假須臾時。」

子氣味

甘平無毒。

主治

陳藏器曰:「不饑輕身。」

李珣曰:「補虛羸損乏,溫腸胃,止嘔逆。久食健人。」

苦部彙考

[編輯]

圖缺

《本草綱目》。

集解

李時珍曰:「生湖澤中。長二、三尺,狀如茅蒲之類。」

主治

李時珍曰:「婦人白帶煎湯服。又主好嗜乾茶不已,面 黃無力,為末和炒脂麻,不時乾嚼之。」

剪部彙考

[編輯]

圖缺

《本草綱目》。

剪草釋名

[編輯]

陳藏器曰:「剪草,生山澤間。葉如茗而細,江東用之。」 蘇頌曰:「生潤州。二月、三月采,曝乾用。」

李時珍曰:按:許叔微《本事方》言:「剪草狀如茜草,又如 細辛。」婺、台二州皆有之,惟婺州者可用。其說殊詳,今 遍詢訪無識者,或雲即茜草也,未有的據。

根氣味

苦涼無毒。

《蘇頌》曰:「平。」

根主治

《大明》曰:「諸惡瘡疥癬,風瘙瘻蝕有蟲。浸酒服。」 李時珍曰:「主一切失血。」

發明

張元素曰:「上部血,須用剪草、牡丹皮、天門冬、麥門冬。」 李時珍曰:「許學士《本事方》云:『剪草治勞瘵吐血損肺, 及血妄行,名曰神傳膏』。」其法每用一斤,淨洗曬為末, 入生蜜二斤,和為膏,以器盛之,不得犯鐵器。一日一 蒸,九蒸九暴乃止。病人五更起,面東坐,不得語言,以 匙抄藥四匙食之,良久,以稀粟米飲壓之。藥只冷服, 米飲亦勿大熱,或吐或否不妨。如久病肺損喀血,只 一服愈。尋常嗽血妄行,每服一匙可也。有一貴婦病 瘵,得此方,九日藥成,前一夕病者夢人戒令翌日勿 亂服藥,次日將服藥,屋上土墜器中,不可用,再合成 將服為婢覆器又不得食,再合未就,而夫人卒矣。此 藥之異有如此。若小小血妄行,只一啜而愈也。此藥 絕妙若此。而世失傳。惜哉。

附方

風蟲牙痛:剪草、細辛、槁本等分,煎水熱漱,少頃自止。 中藏經

風瘡瘙癢「滑肌散」治風邪客於肌中,渾身瘙癢,致生 瘡疥,及脾肺風毒攻衝,生瘡乾濕,日久不瘥。用剪草 七兩,不見火,輕粉一錢,為末摻之,乾者麻油調摻。和劑 局方。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