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藝術典/第183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博物彙編 藝術典 第一百八十二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博物彙編 第一百八十三卷
博物彙編 藝術典 第一百八十四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藝術典

 第一百八十三卷目錄

 醫部彙考一百六十三

  咽喉門四

  單方

  鍼灸

  導引

  醫案

藝術典第一百八十三卷

醫部彙考一百六十三

[編輯]

咽喉門四

[編輯]

單方

[編輯]

纏喉風:白礬末半錢,烏雞子清一箇,調勻,灌入喉中, 立效如神。綱目

𥐚硝治喉痹神驗,含口中細細嚥汁立瘥。馬牙硝與 焰硝同功。本草

咽中瘡腫:𥐚硝一錢,蓖麻子去皮一粒,同研,新水和 服,即效。綱目

硼砂治咽喉痹,最為要切。含化嚥津。本草下同 咽喉痹痛:「升麻剉煎,取汁含之。」

喉閉垂死:取馬藺根,擣絞取汁,稍稍嚥之。口噤者,灌 下。葉及子同功,子則取四十九枚為末,水調服,葉則 取二兩,水煎服。

喉痹:取牛蒡子一合,半生半炒,為末,熱酒調下一錢。 又方:牛蒡子六分,馬藺子八分,為末,煖水調一錢服, 立瘥。

喉痹腫痛:露蜂房灰、白殭蠶等分為末,每乳香湯服 半錢。

又方用蜂房燒灰,每以一錢吹入喉內,不拘大人小 兒。心鏡

喉閉水漿不入:採射干根搗取汁,細呷之,治喉痹最 捷。或釅酢同研,取汁噙,引出涎更妙。丹溪

喉痹咽腫生瘡。請幫助識別此字。麻子取肉搥碎,紙捲作筒,燒煙吸 之,治喉痹,名「聖煙筒。」正傳

《馬勃》治喉閉咽痛,以蜜揉拌,以水調呷。本草

又方馬勃、白礬等分為末,以鵝翎管吹入喉中,吐痰 妙。綱目

咽瘡喉痹:用好米酢噙漱,吐痰為妙。回春

纏喉風食不能下:取大麥麪作稀粥,令嚥之,既滑膩 容易下咽,以助胃氣。本草下同

急喉閉:皂莢搥碎去皮子,挼水一盞灌下,或吐或不 吐,即安。

急喉閉:取蠡魚膽汁少許,點患處,藥至即瘥,病深則 水調灌之,臘月收者佳。

喉痹雙乳蛾壁錢窩一箇,取患者腦後髮拔一根,纏 定錢窩,燈上以銀簪挑而燒之,存性為末,吹入患處, 立消。回春

又方壁錢燒存性,白礬、枯髮灰等分,為末,吹入喉中。 治喉閉,名「吹喉散。」醫鑑

喉痹蠐螬,取汁點在喉中,即喉開。本草下同

喉閉:蛇蛻燒為末,吹入喉中。

纏喉風氣不通:蛇蛻炙黃、當歸等分為末,酒服一錢 愈。

喉閉蚯蚓取汁吞之,咽喉即開。

急喉閉:白殭蠶為細末,薑汁調灌下立愈。

又方殭蠶炒、白礬生,等分為末,白梅肉和丸皂子大。 綿裹含化嚥汁,瘥。直指

咽喉腫塞:石蟹搗絞取汁灌之,即開。本草

咽喉閉塞口噤:取雄雀糞細研,濕水調灌半錢, 咽喉閉塞:生雞卵一枚,去黃留白,著米酢煻火沸起, 就熱飲酢盡,一二次即瘥。綱目

咽喉腫痛閉塞:「瓠花上飛蛾,燒為末,吹入喉中,神效。」 俗方

喉痹熱痛:上好消梨,杵取汁頻飲之,多服為良。正傳 喉痹水穀不下,取蘿蔔汁,徐徐嚥之,即愈。綱目 咽喉乳蛾:取土蜂窩一箇為末。先用楮葉擦破令出 血,以酢和末,用翎點之,令痰涎出為效,後用扁竹根 擂水服數口取利。瑞竹堂方

咽中結塊,不通水食,危困欲死:百草霜蜜和丸芡子 大,每新汲水化一丸灌下。甚者不過二丸,名「百靈丸。」 普濟方

喉痹乳蛾:用烏龍尾、枯礬、豬牙皂莢,以鹽炒黃,等分 為末,或吹或點皆妙。烏龍尾即梁上塵也。集效方 喉痹腫痛:鉛白霜、甘草各半兩,青黛一兩,為末,酢糊 丸芡子大,每含嚥一丸,立效。聖濟錄

喉痹腫痛:菖蒲根嚼汁,燒鐵秤錘淬酒一杯飲之, 咽生瘜肉及舌腫痛,秤錘燒赤淬酢一盞嚥之。 咽喉疼痛,銀硃、海螵蛸末等分,吹之取涎。救急方 纏喉風痹:雄黃磨新汲水一盞服,取吐下愈。續千金方 咽喉腫痛,五心煩熱:取不灰木,以牛糞燒赤,太陰、元精石煆赤各四兩,真珠一錢為末,糯米粥丸如芡子 大,每服一丸,以生地黃汁、粟米泔研化服,日二次。聖濟 總錄

喉痹腫痛:「土硃煑汁飲之。」普濟方 喉痹李實根皮一片,噙口內,更用李實根研水,敷項 上一週遭,用新採園中者。

喉中生肉:綿裹筯頭,拄鹽揩之,日五六度。千金方 《帝鍾》喉風,垂長半寸,煅食鹽頻點之,即消。聖惠方 喉痹風熱痰:豬牙皂角為末,和霜梅噙咽。 又方:「木𪔀子,用鹽水浸,噙一丸。」 喉痹口噤,硇砂、馬牙硝等分,研勻點之。聖濟方 喉痹風熱:「茜草一兩一服,降血中之火。」

又方「焰硝半錢,枯礬半錢,硇砂一錢,為末,杜仲、牛膝 搗汁調敷。」

喉風腫閉:用皂礬一斤,好米酢三升,拌曬乾,為末吹 之。痰涎出盡,用良薑末少許,入茶內,漱口嚥之即愈。 集效方

喉痹作痛:「遠志肉為末吹之,涎出為度。」直指方 喉痹陳年白梅入蜒蚰令化,噙梅於口中。

咽喉熱痛:「龍膽擂水服之。」集簡方

喉閉腫痛:馬蹄草根搗井華水調下,即效。救急方 咽喉腫痛「百兩金,一寸噙嚥津。」

咽喉痹腫:硃砂磨水或酢嚥之,甚良。

冬月喉痹腰痛不可下藥者,蛇牀子燒煙於瓶中,口 含瓶嘴吸咽,其痰自出。聖惠方

熱擁咽毒:砂仁殼為末,水服一錢。戴原禮方

急喉風,用瑞香白花者,研水灌之。醫學集成

咽喉腫痛:用嫩艾搗汁細嚥之。

又方青艾和莖葉一握,同酢搗爛,傅於喉上。冬月取 乾艾亦得。

喉閉腫痛:益母草搗爛,新汲水一椀,絞濃汁頓飲,隨 吐愈。冬月用根。易簡方下同

喉痹壅塞不通:紅藍花搗絞取汁一小升服之,以瘥 為度。如冬月無生花,以乾者浸濕絞汁煎服,極驗。 喉風喉痹,大青葉搗汁灌之,取效止。

喉痹腫痛:用蠡實一合,升麻五分,水一升,煎三合,入 少蜜攪勻細呷,大驗。

又方:馬藺子三升,升麻一兩,為末,蜜丸,水服一錢, 喉風腫痛,鹽、蟹汁滿含細嚥,即消。時珍

喉痹口噤:「馬藺花二兩,蔓荊子一兩,為末」,溫水服一 錢。

喉痹牙疳:「盆砂末吹竝擦之。」集簡方 走馬喉痹,用白礬末塗綿針上,按於喉中,立破。綿針 者,用榆條上,以綿裹作棗大也。儒門事親

風熱喉痛:「白礬半斤,研末化水,新磚一片,浸透取曬, 又浸又曬至水乾,入糞厠中浸一月,取洗,安陰處,待 霜出掃收。」每服半錢,水下。普濟方

喉痹乳蛾等證:用癩蝦蟆眉酥和草烏尖末、豬牙皂 角末等分,丸小豆大。每研一丸,點患處神效。活人心統 纏喉風病:取蒼耳根一把,老生薑一塊,研汁入酒服。 聖濟總錄

咽喉腫塞,痰涎壅滯,水不可下者,地松連根葉搗汁, 鵝翎掃入,去痰最為妙。

又方「用土牛膝、鼓鎚草,同搗汁灌之。不得下者,灌鼻 得吐為妙。」

又方「土牛膝,春夏用莖,秋冬用根一把,青礬半兩,同 研,點患處,令吐膿血痰沫即愈。」

纏喉風腫:蚵蚾草,即皺面草,細研,以生蜜和丸彈子 大,每噙化一二丸即愈。乾者為末,蜜丸亦可,名「救生 丸。」

咽喉閉痛:箬葉、燈心草燒灰等分,吹之,甚妙。集簡方 喉舌瘡爛:酒漬蘘荷根半日,含漱其汁,至瘥乃止。外臺 祕要

咽喉不利,風冷失聲:蘘荷根二兩,搗絞汁,入酒一大 盞,和勻,細細服,取瘥。肘後方

屍咽痛痹,語聲不出,麻黃以青布裹,燒煙筒中熏之。 急喉痹塞,木賊以牛糞火燒存性,每冷水服一錢,血 出即安也。聖惠方

喉風痹塞:燈心一握,陰陽瓦燒存性,每吹一捻,數次 立愈。

又方用燈心灰二錢,硼砂末一錢,吹之。

又方:「燈心草、紅花燒灰,酒服一錢,即消。」

喉痹乳蛾:新鮮牛膝根一握,艾葉七片,搗和人乳,取 汁灌入鼻內,須臾痰涎從口鼻出即愈。無灰酒亦可。 又方:用牛膝搗汁,和陳酢灌之。

纏喉風痹不通欲死者,用返魂草根一莖,洗淨納入 喉中,待取惡涎出即瘥,神效。更以馬牙硝津嚥之,即 絕根。返魂草即紫菀也。

咽喉生瘡,脾肺虛熱上攻也。麥門冬一兩,黃連半兩 為末,煉蜜丸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麥門冬湯下。 喉瘡作痛,燈籠草炒焦研末,酒調呷之。醫學正傳喉痹乳蛾:取蝦蟆衣、鳳尾草擂爛,入霜梅肉煑酒各 少許,即研絞汁,以鵝翎刷患處,隨手吐痰即消也。養疴 漫筆

咽喉痹風躁腫連頰,吐血數者:馬鞭草一握,勿見風, 截去兩頭,搗汁飲之,良。

喉痹腫痛:箭頭草葉入醬少許研膏,點入取吐。普濟方 喉卒攻痛:商陸切根炙熱,隔布熨之,冷即易,立愈。 風毒咽腫,嚥水不下,及瘰𤻤咽腫水,服莨菪子末兩 錢匕,神良。

喉痹欲絕,不可針藥者,乾漆燒煙,以筒吹之。聖濟總錄 急喉痹塞,逡巡不救:皂莢生研末,每以少許點患之, 外以酢調厚封項下,須臾便破出血即愈。或挼水灌 之亦良。

又方「用皂角肉半截,水酢米泔煎七分服,破出膿血 即愈。」

喉卒癰腫。吞薏苡仁二枚良。外臺祕要

喉痹不語:「大豆煑汁,煎稠如飴,含之,並飲汁。」肘後方 喉痹不語:煑豉汁一升服,覆取汗,乃著桂末於舌下 嚥之。千金方下同

咽生瘜肉,鹽豉和搗塗之,先刺破出血乃用,神效。 咽喉妨礙,如有物吞吐不利。杵頭糠、人參各一錢,石 蓮肉炒二錢,水煎服,日三次。聖濟總錄

喉腫難食:韭一把,搗熬傅之,冷即易。千金方

喉中腫痛,塞氣不通者,蔥鬚陰乾為末,每用二錢,入 蒲州膽礬末一錢和勻,每用一字吹之。杜壬方 咽喉腫痛:薤根,酢搗傅腫處,冷即易之。聖惠方 喉咽氣塞,喘息不通,須臾欲絕。用獨頭蒜二枚,削去 兩頭,塞鼻中。左患塞右,右患塞左,候口中膿血出,立 效。

喉痹腫痛:大蒜塞耳鼻中,日二易之。肘後方

喉痹腫痛:芥子末水和傅喉下,乾即易之。

又方辢芥子研末,酢調取汁,點入喉內,待喉內鳴,卻 用陳麻骨燒煙吸入立愈。聖惠方

喉痹腫痛:蘿蔔和皂莢漿服,取吐。普濟方

喉痹毒氣:生薑二片搗汁,蜜五合,煎勻,每服一合,日 五服。

喉痹腫痛。《野苦》。請幫助識別此字。搗汁半盞,燈心湯浸。捻汁半盞,和 勻服。

喉痹腫痛:糟茄或醬茄細嚼嚥汁。德生堂方

咽喉腫痛:老黃瓜一枚,去子,入硝填滿,陰乾為末,每 以少許吹之。醫林集要

喉閉腫痛:天羅瓜研汁灌之。普濟方

喉痹口噤不開欲死:草烏頭、皂莢等分為末,入麝香 少許,擦牙並㗜鼻內,牙關自開。 又方:草烏尖、石膽等分為末。每用一錢,酢煑皂莢汁 調稀掃入腫上,流涎數次,其毒即破也。

喉痹腫痛:「白附子末、枯礬等分研末,塗舌上,有涎吐 出。」聖惠方

喉風喉痹:用天南星一箇,剜心,入白殭蠶七枚,紙包 煨熟,研末,薑汁調服一錢,甚者灌之吐涎愈。名「如聖 散。」

喉痹引痰法冬月青魚膽,用白礬入內,臨用加百草 霜、炒鹽少許,酢調,以鴨毛蘸藥,引吐痰出。如無魚膽, 用白礬半兩,巴豆肉十枚,同枯過,去巴豆用礬。如上 法吐痰神效。吐後用金鎖匙吹之。《常服必用方》甘桔 湯最妙。

喉痹腫塞痛:生半夏末㗜鼻內,涎出效。集簡方 咽喉腫痛:射乾花、山豆根陰乾為末,吹之如神。袖珍方 又方扁竹新根,擂汁嚥之,大腑動即解。或酢研汁噙, 引涎出亦妙。

又方用紫蝴蝶根一錢,黃芩、生甘草、桔梗各五分,為 末,水調頓服,立愈。名「奪命散。」

喉痹作痛:番木𪔀、青木香、山豆根等分為末吹之。 纏喉風腫:番木𪔀仁一箇,木香三分,同磨水調熊膽 三分,膽礬五分,以鷄毛掃患處,取效。經驗方 喉痹腫痛:「榼藤子燒研,酒服一錢。」聖惠方

喉中發癰山豆根磨酢噙之,追涎即愈。勢重不能言 者,頻以鷄翎掃入喉中,引涎出,就能言語。永類方 喉風急證,牙關緊閉,水穀不下,山豆根、白藥等分,水 煎噙之,嚥下,二三日即愈。楊清叟外科

咽喉腫痛,水漿不下:「苦藥、山豆根、甘草、硝石各一分, 射干、柑皮、升麻各半錢,為末,蜜丸噙之。」聖惠方 喉中熱塞腫痛,散血消痰:白藥、𥐚硝等分為末吹之, 日四五次。直指方

咽喉腫痛:白藥末一兩,龍腦一分,蜜和丸芡子大,每 含嚥一丸。聖惠方

又方五爪龍草、車前草、馬藺草各一握,擣汁頻嗽,咽 喉痹腫塞,喘息不通,須臾欲絕用絡石草一兩,水一 升,煎一大盞,細細呷之。

喉痹不語:羊蹄獨根者,勿見風日及婦人鷄犬,以三 年酢研如泥,生布拭喉外令赤,塗之。千金方咽喉腫痛,嚥物不得:「馬勃一分,蛇退皮一條,燒末,綿 裹一錢,含嚥立瘥。」

走馬喉痹:馬屁勃即灰菰,焰硝一兩,為末,每吹一字, 吐涎血即愈。

喉痹腫痛:生油一合灌之,立愈。

飲酒咽爛,口舌生瘡:大麻仁一升,黃芩二兩,為末,蜜 丸含之。千金方

咽喉腫痛,卒不可食:白麪和酢塗喉外腫處。普濟方 喉痹痄腮:「用糯米三升,於端午前四十九日,以冷水 浸之,一日兩換水,輕淘轉,勿令攪碎,至端午日取出 陰乾,絹袋盛,掛通風處。」每用旋取炒黑為末,冷水調 如膏藥,貼項下及腫處,一夜便消。乾即換之,常令濕 為妙。

喉痹腫痛:稻草燒取黑煙,酢調吹鼻中,或灌入喉中, 滾出痰,立愈。普濟方

喉風腫痛:絲瓜根以瓦瓶盛,水浸飲之。海上名方 咽喉痹痛:五月五日收桑上木耳白如魚鱗者。臨時 搗碎。綿包彈子大。蜜湯浸含之。立效。便民方

喉痹乳蛾:用青梅二十枚,鹽十二兩,醃五日,取梅汁, 入明礬三兩,桔梗、白芷、防風各二兩,豬牙皂角三十 條,俱為細末,拌汁和梅,入瓶收之。每用一枚,噙嚥津 液。凡中風痰厥,牙關不開,用此擦之尤佳。

又方梅包生礬末作丸,含嚥,或納吞之。

喉痹塞痛:桃皮煑汁三升服。千金方 咽喉作痛:茱萸末傅調塗足心,一夕愈。

咽喉閉痛:生烏藥即矮樟根,以酸酢二盞,煎一盞,先 噙後嚥,吐出痰涎為愈。

風熱喉痹:「燈心一錢,黃蘗五分,並燒存性,白礬七分, 煅過冰片三分,為末,每以一二分吹患處。」集簡方 卒喉痹痛:「黃蘗片含之。」又以一斤,酒一斗,煑二沸,恣 飲便愈。肘後方

咽喉卒腫,食飲不通:苦酒和黃蘗末傅之,冷即易。 喉風閉塞臘月初一日,取豬膽不拘大小五六枚,用 黃連、青黛、薄荷、殭蠶、白礬、𥐚硝各五錢,裝入膽內,青 紙包了,將地掘一孔,方深各一尺,以竹橫懸此膽在 內,以物蓋定,候至立春日取出,待風吹去膽皮青紙 研末密收,每吹少許,神驗,乃萬金不傳之方。

大人喉風,筀竹油頻飲之。集簡方

咽喉卒腫,不下食,地龍十四條,搗塗喉外,又以一條 著鹽,化水,入蜜少許服之。

喉痹塞口:用韭地紅小蚯蚓數條,酢擂取食之,即吐 出痰血二三椀,神效。普濟方 又方「用地龍一條,研極爛,以雞子白攪和,灌入即通。」 聖惠方

喉痹腫塞:用蝸牛綿裹,水浸含嚥,須臾立通。

又方:蝸牛七枚,白梅肉二枚,研爛綿裹含嚥立效。 喉痹腫痛,用荔枝花及皮根,水煑汁,細細含嚥,取瘥 止。海上方

《走馬喉痹詩》云:「急喉腫痹最堪憂,急取盛燈盞內油, 甚者不過三五呷,此方原是至人留。」

喉痹腫痛:雞矢白含之嚥汁。聖惠方

咽喉腫痛:「牙皂一挺去皮,米酢浸炙七次,勿令焦,為 末。每吹少許,入咽,吐涎即愈。」

喉痹喉風,五月五日,或六月六日,七月七日,采楮桃 陰乾。每用一箇為末,井華水服之。重者以兩箇即愈。 集簡方

咽喉生瘡,層層如疊,不痛,日久有竅出臭氣,廢飲食, 用臭橘葉煎湯連服。

《纏喉風》危急用巴豆七粒,三生四熟,生者去殼生研, 熟者去殼燈上燒存性研乾桑黃茹二片雄黃一塊, 細研鬱金一枚,研右再研細,每服半字,茶清少許調 下。如口噤咽塞,以竹管吹入喉中,須臾吐利即安矣。 名「雄黃散。」

喉痹語聲不出:豬牙皂角和霜梅為末,噙之。

鍼灸

[編輯]

《素問》曰:「邪客於手少陽之絡,令人喉痹舌卷,口乾心 煩,臂外廉痛,手不及頭。刺手中指次指爪甲上,去端 如韭葉各一痏。壯者立已,老者有頃已,左取右,右取 左,此新病數日矣。」

邪客於足少陰之絡,令人「嗌痛,不可內食,無故善怒, 氣上走賁上,刺足下中央之脈,各三痏,凡六刺,立已。 左刺右,右刺左。嗌中腫不能內,唾時不能出唾者,刺 骨之前,出血立已。左刺右,右刺左肺虛則少氣不能報息,耳聾嗌乾,取其經太陰足太 陽之外,厥陰內血者。

《靈樞》曰:「足陽明之別,名曰豐隆。其病氣逆,則喉痹卒 瘖,宜取之。」

咽喉閉塞,取《照海》。

喉痹舌卷,口中乾,煩心,心痛,臂內廉痛,不可及頭,取 手小指次指「爪甲下,去端如韭葉。」

嗌乾,口中熱如膠,取足少陰。

喉痹不能言,取足陽明;能言,取手陽明。

《甲乙經》曰:「喉痛,瘖不能言,天突主之。」

喉痹胸中暴逆,先取衝脈,後取三里、雲門,皆瀉之。 咽腫難言,天柱主之。

喉痹完骨及天容,氣舍天鼎尺澤合谷商陽陽谿中 渚前谷商丘然谷陽交悉主之。

喉痹咽腫,水漿不下,「《璇璣》主之。」

喉痹食不下,鳩尾主之。

喉痹,咽如梗,《三間》主之。

喉痹不能言,溫溜及曲池主之。

喉痹氣逆,口喎,喉咽如扼狀,《行間》主之。

咽中痛,不可內食,《湧泉》主之。

《千金方》曰:「風府、天窗、勞宮,主喉嗌痛。」

扶突、天突、天谿,主喉鳴,暴忤氣哽。

少商、太衝經渠,主喉中鳴。

魚際,主喉中焦乾。

水突,主喉咽腫。

掖門、四瀆,主呼吸短氣,咽中如瘜肉狀。

間使,主嗌中如梗。

少衝,主酸咽。

少府、蠡溝,主嗌中有氣,如瘜肉狀。

中渚、支溝、內庭,主嗌痛。

復溜、照海、太衝、中封,主嗌乾。

前谷、照海、中封,主咽偏腫,不可以咽。

湧泉、大鍾,主咽中痛,不可內食。

然谷、太谿,主嗌內腫,氣走咽喉而不能言。

風池,主喉咽僂,引項攣不收。

完骨、天牖、前谷,主喉痹頸項腫,不可俛仰,頰腫引耳 後。

中府、陽交,主喉痹,胸滿塞,寒熱。

天容缺盆大杼膈腧雲門尺澤二間厲兌湧泉然谷 主喉痹,哽咽寒熱。

天鼎、氣舍、膈腧,主喉痹噎哽,咽腫,不得消,食飲不下。 天突,主喉痹,咽乾急。

大陵、《遍歷》,主喉痹嗌乾。

《璇璣》、鳩尾,主喉痹,咽腫,水漿不下。

三間、陽谿,主喉痹,咽如哽。

神門、合谷、風池,主喉痹。

三里、溫溜、曲池、中渚、豐隆,主喉痹不能言。

關衝、竅陰、少澤,主「喉痹,舌卷口乾。」

凡喉痹,脅中暴逆,先取「衝脈,後取三里、雲門」,各瀉之。 又刺手小指端出血,立已。

《東垣十書》曰:「喉閉,刺手足少陽井,即關衝、竅陰。 喉閉乳蛾,取少商鍼入一分,臥鍼向後三分,照海、太 衝。」

《丹溪心法》曰:「喉閉,少商、合谷、尺澤皆鍼之。」

累年喉痹,男左女右,手大指甲第一節,灸三小壯。 《得效方》曰:「喉閉不開,取陽靈穴出血即愈。」

《根》腳咽喉常發者,耳垂珠下半寸近腮骨,灸七壯。二 七尢妙。

咽喉腫痹。鍼風府。主咽喉諸病。及毒氣歸心等項惡 證。無不效。又鍼少商。咽喉腫痛皆治之。又鍼合谷。又 鍼上星。治頰腫纏喉風等證。又鍼足三里。

《醫學綱目》曰:「《內經》鍼灸喉痹法有二,今以經脈所過 咽喉取之驗者;及他病相干而致喉痹取之者,通六 經也。」

其一,取手足陽明。《經》云:「喉痹不能言,取足陽明,能言, 取手陽明。」又云:「胃足陽明脈,從大迎前下人迎,循喉 嚨,所生病者,頸腫喉痹,視盛虛熱寒陷下取之。」又云: 「足陽明之別,名曰豐隆,去踝八寸,別走太陰,其病氣 逆,則喉痹卒瘖,取之所別也。」又曰:「大腸手陽明脈所 生病者喉痹,視盛虛熱寒陷下取之也。」

其二取手少陽。《經》曰:「三焦手少陽之脈,出缺盆,上項 繫耳後,是動則病嗌腫喉痹,視盛虛熱寒陷下取之。」 又曰:「邪客手少陽之絡,令人喉痹,刺手中指次指爪 甲上,去端如韭葉各一痏。壯者立已,老者頃已,左取 右,右取左」是也。

其三,以經絡所過喉咽者有二。《經》曰:肝足厥陰之脈, 循喉嚨之後,故喉之後疼者,取之累驗也。又云:腎足 少陰之脈,上貫肝鬲,循喉嚨。竇漢卿所謂必准者,《照 海》治喉中之閉塞是也。

其四,他病相干,致喉痹者有一,《經》曰:「心欬之狀,喉中

介介如梗狀,甚則咽腫喉痹,取心之俞,蓋大陵穴是
考證
也。」

治喉痹豐隆、湧泉、關衝,甚者以小三稜鍼藏筆鋒中, 詐言點藥於喉痹上,乃刺出紫血頓下,立愈。

喉閉不通,少商、隱白,少衝、湧泉。

喉痹頷腫如升。水粒不下。少商出血。手大指背、頭節。 三稜鍼刺三鍼,出血。陽谷三分。

喉痹,刺少陰,少陰在手腕當小指掌後動脈是也,鍼 入三分,補之。

《內經》灸刺咽喉腫痛有二:其一取足少陰。經云:「腎足 少陰之脈所生病者,咽腫上氣,嗌乾痛。」又云:「嗌中腫, 不能內唾,時不能出唾者,刺然骨之前,出血立已。左 刺右,右刺左。」又云:「邪客足少陰之絡,令人嗌痛,不可 納食,無故善怒,氣上走賁上,刺足下中央之脈各三 痏,凡六刺,立已。左刺右,右刺左是也。」

其二,取手太陽。《經》云:「小腸手太陽之脈是動,則病嗌 痛頷腫,視虛實寒熱陷下取之也。」

《內經》灸刺咽嗌介介如梗狀有二:其一取陽陵泉。經 云:「膽病者善太息,口苦嘔宿汁,嗌中介介然,數唾,取 陽陵泉是也。」

其二取大陵。《經》云:「心欬之狀,喉中介介然如梗狀,取 心之俞是也。」

《醫學入門》曰:「火鬱則發之,砭刺出血,即汗之之義也, 血出多則愈。有鍼瘡者,薑汁調熟水,時時呷之。凡關 上血泡,最宜鍼,關下不見者,令病人含水一口,用蘆 管尖刺鼻孔出血,妙。」

《醫方考》曰:「急喉閉,於患人手大指外邊,指甲後一韭 葉許鍼之,男左女右,血出即效。如大段危急,兩手大 指俱鍼之,其效甚捷。蓋喉嚨者,肺之系,所鍼之處,乃 少商也,為肺之井穴,故出血則愈。」

喉中紅赤,用鍼從旁鍼之,出血即愈。所以必欲旁穿 者,避瘂門穴,犯之令人失音故耳。

導引

[編輯]

《古今醫統》曰:「治喉痹,就令患人將手大拇指第二節 屈踡,急令張口,勤勤堅咬,其氣通暢,血絲自散,腫亦 消矣。」

《保生祕要》曰:「喉風可於患處推清肺經,呵而吸之。」

醫案

[編輯]

《後漢書·華佗傳》曰:佗嘗行道,見有病咽塞者,因語之 曰:「向來道隅有賣餅人,蓱虀甚酸,可取三升飲之,病 自當去。」即如佗言,立吐一蛇,乃懸於車而候佗。時佗 小兒戲於門中,逆見,自相謂曰:「客車邊有物,必是逢 我翁也。」及客進,顧視壁北懸蛇以十數,乃知其奇。 儒《門事親》曰:「一婦人病咽喉腫塞,漿粥不下,數日腫 不退,藥既難下,針亦無功。」戴人以當歸、荊芥、甘草煎, 使熱漱之,以冷水拔其兩手。不及五、六日,痛減腫消, 飲食如故。咽喉之病甚急,不可妄用針藥。

《衛生寶鑑》曰:「梁氏膏粱之子,因洪飲大熱之氣所傷, 滋溢心火,刑於肺金。故以桑白皮、地骨皮苦微寒,降 肺中伏火而補氣,用以為君;黃芩、知母苦寒,治氣息 腥臭,清利肺氣,用以為臣;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五 味子之酸溫,以收肺氣。麥門冬甘苦寒,治涕唾稠黏, 口舌乾燥,用以為佐;桔梗體輕辛溫,治痰逆,利咽膈」, 為使也。戊辰春,鄉村病喉痹者甚眾,蓋前年終之氣, 及當年初之氣,二火之邪也。用甘桔湯加芩、連、半夏、 殭蠶、鼠黏子、葛根等劑發之,虛加參、芪、當歸之類。水 漿不入,先用解毒雄黃丸,酢化灌之,痰出更灌薑汁, 服前藥無不神驗。若用膽礬酸寒點過者,皆不治,蓋 邪鬱不出故也。

《奇效良方》曰:楊立之自廣府通判歸楚州,喉間生癰, 既腫潰而膿血流注,曉夕不止,寢食俱廢,醫者束手。 適楊吉老來赴郡守招立之,兩子走往邀之至,熟視 良久,曰:「不須看脈,已得之矣。然此疾甚異,須先啖生 薑片一斤,乃可投藥,否則無法也。」語畢即出,子有難 色曰:「喉中潰膿痛楚,豈宜食生薑?」立之曰:「吉老醫術」 通神,其言不妄。試取一片啗看,如不能進,則屏去無 害。遂食之,殊有甘香,稍加益至半斤許,痛處已寬。滿 一斤,始覺味辛辣,膿血頓盡,粥飲入口,了無滯礙。明 日招吉老,謝而問之,對曰:「君居南方,多食鷓鴣,此禽 好啖半夏,久而毒發,故以薑製之。」今病源已清,無服 他藥。子記《唐小說》載崔魏公病此,醫梁新診之曰:「中 食毒。」僕曰:「常好食竹雞。」梁曰:「竹雞多食半夏苗,蓋其 毒也。」命攪生薑汁折齒灌之,遂復活,甚與此相類也《醫學綱目》曰:孫押班治都知潘元從喉閉,孫以藥半 錢吹入喉中,少頃吐出膿血,立愈。潘詣孫謝曰:「大急 之患,非明公不能救。救人之急,非藥不能療。」贈金百 兩,願求方以濟非常《之急》,孫曰:「用豬牙皂角、白礬、黃 連各等分,置新瓦上,焙乾為末耳。」既授以方,不受所 贈。

《薛己醫按》曰:「通府李朝用咽喉腫痛,口舌生瘡,此上 焦風熱。先用荊防敗毒二劑,喉痛漸愈。又以元參升 麻湯,口舌遂愈。」

地官黃北盤喉痛,作渴飲冷。大便不通。此上下表裏 實熱。用「防風通聖散」治之頓愈。

一男子咽喉腫痛,予欲針之以泄其毒。彼畏針,止服 藥,然藥及熟,已不能下矣,始急針患處,出毒血,更飲 清咽消毒藥而愈。

地官胡誠甫咽喉燥痛,此腎經膀胱虛熱。用四物加 黃蘗、知母、元參,四劑少愈。更以「人參固本丸」,一劑,不 復發。

職方盧抑齋,咽喉腫痛,兩目矇眛,小便赤濇,此膀胱 濕熱,用四苓散加黃蘗、黃連、知母、茵陳、防己治之而 頓愈,又用六味地黃丸而痊。

儒者王文遠,咽喉腫痛,口舌生瘡,勞則愈甚。余謂脾 肺氣虛,膀胱有熱,以補中益氣加元參,酒炒黑黃蘗、 知母,稍愈。乃去黃蘗、知母,加山茱、山藥乃瘥。

一儒者,年踰五十,咽喉痛,服涼藥或過勞,痛愈甚。此 中氣虛熱,以「補中益氣」加炒黑芩、連,四劑而愈。乃去 芩、連,又數劑全愈。

一儒者腳發熱則咽喉作痛,內熱口乾,痰涎上湧。此 腎經虧損,火不歸經。用「補中益氣」加麥門、五味、加減 八味丸而全愈。

一老人咽喉痛,小便數而赤,日晡尤甚,此「膀胱陰虛, 當滋化源」,以「補中益氣」加酒炒黑黃蘗、知母二味,四 劑咽痛稍可。乃去二味,加以山茱、山藥、麥門、五味,頓 愈。

一男子咽喉腫,藥不能下,針患處出紫血,少愈。以《破 棺丹》含化,更用「清咽利膈散」而頓愈。

一男子素善飲,咽喉作痛,內熱作渴,小便不利,飲食 如常,此膀胱積熱,用四苓散加茵陳、大黃,四劑諸證 漸退,又用清心蓮子飲而安。

一星士勞而入房,喉痛漸閉,痰涎上湧,四肢乍熱,此 陰虛陽氣飛揚,用補中益氣湯加附子煎灌而愈。 憲副姜時川,癸卯冬就診於予,右寸浮數有力,口中 有瘡。余曰:「此胃火傳於肺也,當薄滋味,慎起居。」甲辰 秋復就診,尺脈洪數而無力。余曰:「此肺金不能生腎 水,宜靜養以滋化源。」彼云:「今喉間及耳內不時燥痛, 肢」體不時發熱。若無根之火。殞無疑矣。後謂劉古峽 云:立齋謂我之病可疑。至乙巳孟春,古峽謂余曰:「姜 公之病,已如尊料。」遂同餘往視。喉果腫潰。脈愈洪大。 或用湯火之藥,反速其歿。

雲間吳上舍,年踰五十,咽喉腫痛,或針出血,神思雖 清,尺脈洪數而無倫次,按之微細如無。余曰:「有形而 無痛,陽之類也,當峻補其陰,今反傷陰血,必死。」已而 果歿。蓋此證乃腎氣虧損,無根之火炎上為患,惟加 減八味丸料煎服,使火歸源,庶幾可救。

府庠歸雲橋之內,產後患喉痛,服清熱等劑益甚。余 診之,屬膀胱經血虛也。蓋膀胱之脈,上行至頸而還, 用八珍湯、牡丹皮、柴胡、酒炒黑黃蘗,二劑而愈。 沈大方咽喉間偶有痰,遂左顧吐之,以未及合而頸 骨如摧,莫能轉視,至夜增劇,潛發盜汗,手足痲冷,臥 起必藉人扶持,稍動則痛連心腹,苦楚萬狀,不可勝 數,如是者三四日。延予視之曰:「此怒動肝火,膽得火 而筋攣縮。」以六味地黃丸料加山梔、柴胡,以清肝火、 生膽血。一劑未竟日,而談笑舉動一一如常矣。接見 賓從,俱以為前日之病者罔也。

一婦人喉間作痛,兩月後而潰,遍身筋骨作痛,余以 為楊梅瘡毒,先以萆薢湯數劑而平,更以四物加萆 薢、黃芪二十餘劑,諸證悉退。 一彌月小兒口內患之,後延遍身,年餘不愈。以萆薢 為末,乳汁調服,母以白湯調服,月餘而愈。

一男子先患喉痛,後發楊梅瘡,用輕粉等劑,愈而復 發,仍服前藥,後又大發,上齶潰爛,與鼻相通,臂腕數 顆,其狀如桃,大潰年餘不斂,虛證悉見。余以萆薢湯 為主,兼以健脾之劑,月餘而安。

按《齊東野語》:喉閉之疾,極速而烈。前輩傳帳帶散,惟 白礬一味,然或時不盡驗。辛丑歲,余侍親自福建還, 沿途多此證,至有闔家十餘口一夕併命者,道路蕭 然,行旅惴惴。及扺南浦,有老醫教以用鴨嘴膽礬研 細,以釅酢調灌,歸途恃以無恐,然亦未知其果神也。 及先子守臨汀日,鈐下一老兵,素願謹,忽垂泣請告 曰:「老妻苦喉閉,絕水粒者三日,命垂殆矣。」偶《藥笈》有 少許,即授之,俾如法用。次日,喜拜庭下云:「藥甫下咽, 即大吐去膠痰,凡數升即瘥。」其後凡治數人,莫不立驗。然膽礬難求真者,養生之家不可不預儲以備用 也。

廷評張汝翰患喉痛,日晡益甚。此氣血虛而有熱,用 八珍湯而愈。後每入房,發熱頭痛,用補中益氣加麥 門、五味,及六味丸常服,後不復作。

秋官葉任菴,素陰虛,因怒忽喉腫,寒熱頭痛,項強目 直,小便自出,此皆肝火之證。肝主筋膜,火主腫脹,火 旺則血涸筋攣,目系緊急,頸項如拔,陰挺痿弱,則小 便自遺。遂刺患處出毒血,用四物、柴胡、山梔、元參、甘 草而甦。再用六味丸料,以生肝血,滋腎水,諸證悉愈。 太守葉天培,咽喉腫痛,痰涎不利,手足發熱,喜冷飲 食,用「清咽利膈湯」二劑不應。刺少商穴,喉少寬,痰從 鼻出如膠,患處出紫血稍寬,至七日咳出穢膿而愈。 一儒者三塲畢,忽咽喉腫閉,不省人事,喘促痰湧,汗 出如雨,肢體痿軟,脈浮大而數。此飲食勞役無根,虛 火上炎,用「補中益氣」加肉桂一劑頓甦。

義士顧克明咽喉作痛,至夜發熱,此肝盛陰虛之熱, 用四物加酒炒黑黃蘗、知母、麥門、五味,治之而愈。後 因勞,咽喉腫閉,刺患處出血,用桔梗湯吐痰而消。至 仲夏,乾咳聲嘶,作渴發熱,日晡足熱,用「滋腎丸」、加減 八味丸,間服三月餘,喜其年富謹疾得愈。

一婦人咽喉腫痛,大小便祕,以防風通聖散一劑,諸 證悉退,又以荊防敗毒散,三劑而安。常治此證,輕則 荊防敗毒散、吹喉散,重則用金鑰匙及刺患處出血 最效,否則不救。針少商二穴亦可,不若刺患處之為 神速耳。

一男子咽喉腫痛,脈數而實,以「涼膈散」一劑而痛止; 以「荊防敗毒散」加牛蒡子,二劑而腫痛退;以「荊防敗 毒散」,二劑,又以甘草、桔梗、荊芥、防風、元參、牛蒡子,四 劑而平。

一男子咽喉腫閉,痰涎壅甚,以膽礬吹咽中,吐痰椀 許,更以「清咽利膈湯」,四劑而安。

一男子咽喉腫痛,藥不能下,針患處出紫血少愈,以 《破棺丹》噙之,更以「清咽消毒散」,服之而愈。

一男子咽喉乾燥而痛,以「四物湯」加黃蘗、知母、元參, 四劑,少愈;更以「人參固本丸」,一劑,不再發。

一男子咽痛,午後益甚,脈數無力,以四物湯加黃蘗、 知母、荊、防,四劑而愈,仍以前藥去荊、防,加元參、甘、桔, 數劑,後不再發。

莆田史侍御患喉閉,以「防風通聖散」治之,腫不能嚥。 予謂此證須針乃可,奈牙關已閉,遂刺少商穴出血, 口即開。更以膽礬吹患處,吐痰二椀許,仍投前藥而 愈。嘗見患此疾者,畏針不刺多斃。

一老人咽痛,日晡尤甚,以「補中益氣湯」加酒炒黃蘗、 知母,數劑而愈。

一男子乳蛾腫痛,脈浮數,尚未成膿,針出惡血,飲「荊 防敗毒散」,二劑而消。

一男子乳蛾腫痛,飲食不入,瘡色白,其膿已成,針之 膿出即安。

一男子嗌癰腫痛,脈浮數,更沉實,飲防風通聖散一 劑,瀉一次,勢頓退;又以荊防敗毒散二劑而消。 一患者其氣已絕,心頭尚溫,急針患處,出黑血即蘇。 如鮑符卿、喬侍御,素有此證,每患皆以針去血即愈。 大扺!咽喉之證,皆因火為患,其害甚速,須分緩急及 膿成否。若腫閉及壅塞者,死在反掌之間,宜用金鑰 匙吹患處,吐出痰涎,氣得通即蘇。若吐後仍閉,乃是 惡血或膿毒為患,須急針患處,否則不治。前人云:「治 喉閉之火,與救火同」,不容少待。又云:「走馬看喉閉。」信 夫治喉之方固多,惟用針有回生之功,即不用針,只 以《萬年青》取汁入喉,吐出即愈。

一男子咽喉作痛,痰涎上壅,予欲治以荊防敗毒散 加連𧄍、山梔、元參、牛蒡子。彼自服甘寒降火之藥,反 加發熱,咽愈腫痛,急刺少商二穴,仍以前藥加麻黃 汗之,諸證竝退,惟咽間一紫處仍痛,此欲作膿,以前 藥去麻黃一劑,膿潰而愈。凡咽痛之疾,治之早或勢 輕者,宜用荊防敗毒散以散之。治之遲或勢重者,須 刺少商穴。瘀血已結必刺患處。亦有刺少商咽雖利 而未全消者。必成膿也。然膿去即安。若有大便祕結 者。雖經針刺去血。必欲以防風通聖散攻之。甘寒之 劑非虛火不宜用。

於縣尹,喉閉腫痛寒熱,脈洪數。此少陰心火,少陽相 火二經為病,其證最惡,惟刺患處出血為上。因彼畏 鍼,先以涼膈散之藥從鼻出,急乃願刺,則牙關已緊 不可鍼。遂刺少商二穴,以手勒去黑血,口即開,仍刺 喉間,治以前藥及金鑰匙吹之頓退。又以人參敗毒 散,加芩、連、元參、牛蒡子,四劑而平。《經》曰:「火鬱發之,謂」 發汗出血,乃發汗之一端也。河間云:「治喉閉之火,與 救火同,不容少怠。常見喉閉不去血,喉風不去痰,以 至不救者多矣。」每治咽喉腫痛,或生瘡毒,以荊防敗 毒散加芩連,重者用防風通聖散竝效。 杜舉人咽喉腫痛,口舌生瘡,先以清咽消毒散二服更以元參升麻湯而愈。

一男子年三十餘,口舌常破,如無皮狀,或咽喉作病, 服「清咽利膈散」愈甚,予以理中湯治之而愈。

王文遠咽喉腫痛,口舌生瘡,勞而愈甚,以補中益氣 湯加元參、酒炒知母、黃蘗治之而愈。

一男子咽痛而脈數,以「荊防敗毒散」,加芩、連二劑少 愈;乃去芩、連,又二劑而愈。

一男子咽喉腫閉,牙關緊急,針不能入,先刺少商二 穴,出黑血,口即開,更針患處,飲「清咽利膈散」一劑而 愈。

《醫學綱目》曰:文潞公一日喉腫,翰林咽喉科治之,經 三日,愈甚。上命孫召治之,孫曰:「得相公書判筆一管, 去筆頭水,霑筆管,點藥入喉便愈。」孫隨手便刺,相公 昏仆,不省人事,左右皆驚愕流汗,孫乃笑曰:「非我不 能救相公。」須臾嘔出膿血升餘,旬日乃平復如故。見 上,上喜曰:「孫召良醫,甚有手段。予嘗治一男子喉痹」, 於太谿穴刺出黑血半盞而愈。由是言之,喉痹以惡 血不散故也。凡治此疾,暴者必先發散,發散不愈,次 取痰,取痰不愈,次去污血也。

《古今醫統》曰:「一人。」請幫助識別此字。二僕入京,其一忽患喉風脹滿, 氣塞不通,命在須臾。詢諸郡人,雲有李家世醫喉痹, 即令僕往就醫。李駭曰:「證候甚危,猶幸來此,不然即 死何疑?」乃於笥中取一紙撚,用火點著,纔煙起,吹滅 之,令僕張口刺於喉間,俄吐出紫血半合,即時氣寬 能言,及啖粥飲,摻藥傅之,立愈。其人神其藥,竊訪其 祕,蓋預以巴豆油塗紙故,施火即著,藉其毒氣,往赴 病處。

一人患咽喉腫痛,下食不得,身熱頭疼,大便不通。眾 醫之論紛然,皆以為熱,當服涼藥。一善醫云:「脈緊數, 是感寒所致。」眾醫不從。善醫者曰:「我有法驗,得寒熱, 室中生火,用煎蔥湯淋浴。若是熱病,則此煖處必有 汗,而咽喉痛不減。若是感寒,雖浴無汗。」患者信其言, 遂入浴,洗而無汗,就浴室中服麻黃湯一服,須臾大 汗出。大便通。即時無事。眾醫服其神。凡辨熱病感寒。 用此法最妙。

《醫方考》曰:《名醫錄》云:「李王公主患喉癰,數日痛腫,飲 食不下。召到醫官,盡言須用鍼刀潰破。公主聞用刀 鍼,哭不肯治,痛迫水穀不入。一草澤醫曰:『某不用刀 鍼,只用筆頭蘸藥癰上,霎時便潰。公主喜,令召之,方 兩次上藥,遂潰出膿血一盞餘,便寬。兩日瘡無事。令 供其方,醫云:『乃以鍼繫筆心中,輕輕劃破而潰之爾』』」, 他無方也。

《外科正宗》曰:「一男子咽喉腫痛,發寒體倦,脈弦有力, 此邪在表。以荊防敗毒散加牛蒡、元參一劑,表證已 退,腫痛仍作;又以元參解毒湯二劑,腫痛減半,又二 劑而安。」

一男子咽喉腫痛,痰涎壅盛,用金鎖匙先吐稠痰,清 咽利膈湯推蕩積熱,腫痛稍減。惟色紅甚,此火熱也, 又以黃連解毒湯加桔梗二劑,紅腫亦退而安。 一男子素飲火酒,一時咽喉腫閉,口噤舌強,痰涎壅 塞,勢頗危急。用鍼先刺少商二穴,口噤方開,以桐油 餞雞翎,探吐稠痰數椀,語聲方出。仍用鍼刺腫上,出 紫血鍾許,溫湯漱淨,冰硼散搽之,以涼膈散加芒硝、 天花粉利去積熱,又以連𧄍散二劑而安。 一婦人咽痛微腫,色白,吐嚥不利,診之脈亦細微,此 中氣不足,虛火假證也,用理中湯二服,其疼頓止;以 補中益氣湯加炒黃蘗、知母數服,再不復作。

一婦人肥甚,暑熱咽間腫痛,痰涎上壅,語聲不出,甚 危。先用針刺毒血,次以金鎖匙吐去稠痰五六椀,以 「清咽利膈湯」一服,腫痛少減,去硝、黃,又服而安。 一男子勞甚,咽喉腫痛,自服清咽利膈藥不應。診之, 脈細而虛,此勞傷虛火之證。朝以「補中益氣湯加麥 冬、五味子、桔梗、元參,晚以四物湯加黃蘗、知母、炒黑 乾薑」服,加童便,不數日腫痛亦消,疲回咽愈。

一男子腫痛日甚,服清咽利膈藥不應,必欲作膿,以 防風通聖散去硝、黃,二服喉膿脹痛,下針而愈。 《景岳全書》曰:「余友王蓬雀,年出三旬,初未識面,因患 喉痹十餘日,延余診視,見其頭面浮大,喉頸粗極,氣 急聲啞,咽腫口瘡,痛楚之甚。一婢倚背坐而不臥者 累日矣。及察其脈,則細數微弱之甚,問其言,則聲微 似不」能振者,詢其所服之藥,則無非芩、連、梔蘗之屬。 此蓋以傷陰而起,復為寒涼所逼,以致寒盛於下,而 格陽於上,即水飲之類,俱已難入,而尤畏煩熱。余曰: 「危哉!再遲半日,必不救矣。」遂以鎮陰煎以冷水頓冷, 徐徐使嚥之,用畢一煎過宿而頭項腫痛盡消如失。 余次早見之,則請幫助識別此字。「然一瘦質耳。何昨日之巍然也。」遂 繼用五福飲之類。數劑而起。疑者始皆駭服。自後感 余再生。遂成莫逆。

來宅女人,年近三旬,因患虛損,更兼喉癬疼痛,多醫 罔效。余診其脈,則數而無力,察其證,則大便溏泄,問 其治,則皆退熱清火之劑,然愈清火而喉愈痛。察之既確,知其本非實火,而且多用寒涼,以致肚腹不實, 總亦格陽之類也。遂專用理陰煎及大補元煎之類 出入間用,不半月而喉痛減,不半年而病全愈。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