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藝術典/第235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博物彙編 第二百三十五卷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藝術典
第二百三十五卷目錄
醫部彙考二百十五
筋門二
方〈雞屎白散 橘皮通氣湯 丹參散 地黃煎 五加皮酒 人參酒 真武湯 甘草
乾薑湯 芍藥甘草湯 調胃承氣湯 四逆湯 附朮散 香薷散 祕真丸 附子湯
加減建中湯 柏子仁散 金花散 風引湯 活血通經湯 四物湯 理中湯 藿香散
大補丸 腳軟筋痛方 黃芪丸 當歸龍膽丸 茖蔥丸 左經丸 半夏湯 五苓散
理中丸 青娥丸 黃芪酒 續斷丸 牛黃散 涼驚丸 白虎丸 太公丸 牛膝丸
四君子湯 加味逍遙散 麥門冬散 補中益氣湯 十全大補湯 薏苡仁散 五積
散 烏頭湯 木瓜散 柴胡飲子 瀉青丸 五加皮湯 人參益氣湯 防風散 養血
地黃丸 羚羊角湯 煨腎散 防風散 羚羊角散〉
單方
鍼灸
醫案
藝術典第二百三十五卷
醫部彙考二百十五
[編輯]筋門二
[編輯]方
[編輯]雞屎白散〈仲景〉
[編輯]治轉筋入腹
雞屎白。
右一味,為散。取方寸匕,以水六合,和溫服。
橘皮通氣湯〈千金方下同〉
[編輯]治「筋實極則欬,欬則兩脅縮痛,痛甚則不可轉動。」
橘皮四兩, 白朮, 石膏各五兩, 細莘, 當歸, 桂心, 茯苓各三兩, 香豉一升
右八味,㕮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
丹參散
[編輯]治「筋實極,則兩腳下滿而痛,不得遠行,腳心如割,筋如斷折,痛不可忍者。」
丹參 芎藭 杜仲 續斷 地骨皮各二兩 乾地黃 當歸 通草 升麻 麥門冬 麻黃 禹餘糧各一兩十八銖 牛膝二兩六銖 甘草 桂心各一兩六銖 生薑炒 牡蠣各二兩半
右十七味,治下篩,為粗散,以絹袋子盛二方寸匕,以井華水二升,煮數動袋子,煮取一升,頓服,日二。
地黃煎
[編輯]治筋實極,手足爪甲或青、或黃、或黑烏黯,四肢筋急煩滿。
生地黃汁,三升, 生葛汁、 生元參汁各一升 大黃 升麻各二兩 芍藥四兩 麻黃 梔子、 犀角各三兩 石膏五兩
右十味,㕮咀,以水七升,先煮七物,取二升,去滓,次下地黃汁,煎一兩沸;次下葛汁,煎取三升。分三服,日再。
五加皮酒
[編輯]治「筋虛極,筋痹,好悲思,顏色蒼白,四肢噓吸,手腳拘攣,伸動縮急,腹中轉痛。」
《五加皮》一升, 乾薑 芎藭各五兩 薏苡半升, 枳刺 天麻仁各二升, 豬椒根白皮 丹參各八 兩, 桂心 當歸 甘草各三兩, 天雄, 秦椒 白蘚 通草各四兩
右十五味,㕮咀,以絹袋盛,清酒四斗漬,春夏四日,秋冬六七日。初服六七合,稍稍加,以知為度。
人參酒
[編輯]治「筋虛極,則筋不能轉,十指爪皆痛,數轉筋,或交接過度,或病未平復,交接傷氣,內筋絕,舌捲脣青,引卵縮胻,脈疼急,腹中絞痛,或便欲絕,不能飲食。」
人參 防風 白茯苓 細莘 秦椒 黃芪炙 當歸 牛膝 桔梗各一兩半 乾地黃 丹參 薯蕷 鍾乳石 礬石 山茱萸 芎藭各二兩 白朮 麻黃各二兩五錢 大棗三十枚,擘
《五加皮》一升 生薑切,炒乾 烏麻碎,各二升
右二十二味,㕮咀,鍾乳別研,以小袋子盛,清酒二斗半,浸五宿,溫服三合,日再。不知,隨意增進。《一本》無烏麻,用杜仲一兩半。
真武湯〈仲景下同〉
[編輯]治誤發太陽汗,致筋惕肉瞤者。
白茯苓 芍藥炒 生薑切 白朮炒,各三兩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右五味,以水八升,煮去滓,溫服七合,日三服。「若欬者,加五味半合,細莘、乾薑各一兩。」
若小便利者去茯苓
若下利者。去芍藥。加乾薑二兩。
若嘔者。去附子。加生薑。足前成半斤。
甘草乾薑湯
[編輯]治「太陽病。小便數。心煩。腳攣急。厥逆。咽中痛。煩躁。」
吐逆者
甘草四兩 乾薑炮,二兩
右㕮咀,以水二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溫再服。
芍藥甘草湯
[編輯]治前證足溫者
白芍藥 甘草炙,各四兩
右二味,㕮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溫再服。
調胃承氣湯
[編輯]治前證兼「胃氣不和,讝語者。」
大黃四兩 甘草炙,二兩 芒硝半斤
右三味,㕮「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內芒硝,更上火微煮令沸,少少溫服。」
四逆湯
[編輯]治前證重發汗加燒針者。
乾薑一兩半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甘草炙,二兩
右三味,㕮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再服。「強人可用大附子一枚、乾薑三兩,涼服。」
附朮散
[編輯]治傷寒手足逆冷。筋脈拘急。汗出不止。項強直。搖頭口噤。
附子炮 白朮各一兩, 獨活半兩, 川芎三錢, 桂心二錢。
右搗羅為末,每服三錢,水一鍾,棗子二枚,同煎至五分,溫服。
香薷散
[編輯]治「霍亂吐利不已,百脈昏亂,榮衛俱虛,冷搏於筋,令轉筋,宜服此方。」
厚朴 黃連各二兩,入生薑四兩,取汁同杵,炒紫 香薷穗一兩半
右搗為粗末,每服三錢,水一盞,酒一盞半,同煎至七分,去滓,用新汲水頻頻浸換,令極冷,頓服之,藥冷則效速也。仍煎服時不得犯鐵器,慢火煎之。兼治非時吐利霍亂,腹中撮痛,大渴煩躁,四肢逆冷,冷汗自出,兩腳轉筋,疼痛不可忍者,須井中沉令極冷,頓服之,乃有神效。一方有白扁豆尤良。
祕真丸〈河間下同〉
[編輯]治「筋痿。及白淫隨溲而下。」
訶子皮大者五箇 縮砂仁去皮,半兩 龍骨研 硃砂各一兩,研細一分,為衣
右為末,麪糊為丸,如菉豆大,每服一丸,空心溫酒下,冷水亦得,不可多服。《大祕》,蔥白湯茶下。
附子湯
[編輯]治筋弱攣急,身寒大衣不能熱者。
附子炮 獨活、 防風去苗 川芎、 丹參
萆薢 菖蒲 天麻 官桂 當歸各一兩
黃芪 細莘去苗 山茱萸 白朮 甘菊花 牛膝酒浸 甘草炙 枳殼麩炒,去穰,各半兩
右為末,每服三錢,水一大盞,生薑五片,煎至七分,去滓溫服,不計時候,日進三服。
加減建中湯
[編輯]治「筋脈不榮。灌而引急。」
人參 甘草炙 官桂 白茯苓去皮 附子炮 當歸 厚朴生薑製,各一兩 龍骨 麥門冬 黃芪 白芍藥 生地黃各四兩
右為末,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生薑五片,棗一枚,餳少許,煎至一盞,去滓溫服。
柏子仁散
[編輯]治筋急見於腹外
柏子仁, 茯苓, 防風, 細莘 白朮, 官桂 枳殼 川芎各三兩 附子 當歸 檳榔各半兩
右為末,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生薑三片,棗二枚,同煎至八分,去滓溫服,不計時候。
金花散
[編輯]治打撲墜墮傷筋,先以此吐之,後以「承氣湯下之。」
半夏湯洗,一兩 檳榔二錢 雄黃一錢半
右為細末,薑汁浸蒸餅為丸,如桐子大,小兒另丸,生薑湯下,從少至多,漸次服之,以吐為度。羈絆於脾,故飲食不下。
風引湯〈仲景〉
[編輯]治風熱瘛瘲。及驚癇瘛瘲。
紫石英、 白石英、 《寒水石》、 石膏、 乾薑。
大黃、 龍齒、 牡蠣, 甘草、 滑石各等分。
右㕮咀,水一升,煎至三分,食後溫服,無不效者。
活血通經湯〈東垣〉
[編輯]治「手筋攣急,大便祕澀,面赤而熱。」
芍藥五分, 升麻、 葛根、 人參、 當歸身
炙甘草各一錢。 酒黃蘗、 桂枝各二錢。
右剉如麻豆大,都作一服,水二大盞,煎至一盞,熱服,不拘時令。煖房中近火摩搓其手。
四物湯〈局方〉
[編輯]治一切血熱血虛,筋脈攣急。
當歸酒洗 生地黃各三錢, 白芍藥二錢。
川芎一錢半。
右剉如麻豆大,水二鍾,煎一鍾,去滓熱服。
理中湯〈仲景〉
[編輯]治有寒腹滿而痛,四肢拘急,轉筋下利者。
人參 甘草、 乾薑 白朮等分。
右剉,每服五錢,水煎溫服。
藿香散〈局方〉
[編輯]治「中暑霍亂。四肢冷。冷汗出。腳轉筋。」
大腹皮, 茯苓, 白芷, 紫蘇各一兩, 陳皮, 桔梗, 白朮, 厚朴, 半夏,麴, 甘草各二兩, 藿香三兩。
右為末,每服二錢,薑三片,棗一枚,煎服。
大補丸〈丹溪下同〉
[編輯]去腎經火燥,下焦濕。治筋骨軟。氣虛以補氣藥下,血虛以補血藥下,並不單用。
川黃蘗炒褐色。
右一味以水丸服
腳軟筋痛方
[編輯]牛膝二兩 白芍藥一兩半 敗龜板酒炙。
黃蘗酒炒,各一兩 知母炒 甘草各半兩
右為末酒糊為丸
黃芪丸
[編輯]治風虛勞。羸瘦虛煩。筋脈拘攣。疼痛不臥。
黃芪 人參 熟乾地黃 薏苡仁 白茯苓 山萸各一兩 酸棗仁 羌活 當歸 枸杞子 桂心 羚羊角屑各七錢半 防風 遠志各半兩
右為末,蜜丸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溫酒送下。
當歸龍膽丸〈衛生寶鑑下同〉
[編輯]治「腎水陰虛,風熱蘊積,時發驚悸,筋惕搐搦,神志不寧,營衛壅滯,頭目昏眩,肌肉瞤動,胸膈痞滿,咽嗌不利,腸胃燥澀,小便淋閉,筋脈拘急,肢體痿弱,暗風等病。」 常服宣通血氣,調順陰陽,病無再作。
當歸身、 龍膽草、 大梔子、 黃連、 黃蘗。
黃芩各一兩, 大黃、 蘆薈、 青黛各五錢。
木香二錢半 麝香五分,另研。
右十一味,為末,蜜丸菉豆大。每服二十丸,薑湯送下,食後。
茖蔥丸
[編輯]治「寒濕筋骨冷疼。不能舉動。」
川烏去皮尖生 黑牽牛頭末 鹽豉各三錢 乳香研 沒藥研,各一錢
右為末,入研藥勻,用肥蔥一握,洗去土,淡酢一升,不犯銅鐵,文武火熬蔥酢一半,濾去滓,慢火再熬成膏,滴水中不散為度,將前藥末和丸如桐子大,每服十丸,加至二十丸,溫酒送下,大便微利則愈。
左經丸
[編輯]治「筋骨諸疾,手足不隨,不能行步運動,但不曾鍼灸,傷筋脈者,四五丸必效。服後小便淋澀,其驗也。」
當歸一兩 木𪔀子去殼,另研 白膠香另研 五靈脂各三兩半 草烏生去皮臍,三兩半
螌蝥一百箇,去頭足翅,少酢煮熟
右為末,以另研二味和勻,用黑豆去皮,生杵粉一斤,酢煮為糊,共和丸如雞頭大,每服一丸,酒磨下。
半夏湯
[編輯]治「霍亂轉筋。」 吐利不止。
茯苓、 白朮、 半夏、麴各十兩, 甘草二錢半, 淡桂一錢半。
右為末,渴者涼水,不渴者溫水調下三錢,無時。
五苓散〈仲景下同〉
[編輯]治「霍亂轉筋。」 渴欲飲水者。
豬苓 茯苓 白朮炒,各十八銖 桂半兩
澤瀉一兩六銖半。
右為末,每服三錢。服後多飲熱水,汗出愈。
理中丸
[編輯]治「霍亂轉筋。」 不欲飲水者。
白朮東壁土炒 人參 乾薑炮 甘草炙,各等分
右為末,蜜丸如桐子大。
青娥丸〈三因方〉
[編輯]治腎虛腰痛。常服壯筋骨。
杜仲炒 破故紙炒,各一斤 生薑十兩,炒
右為細末,用胡桃肉一百二十箇,湯浸去皮膜,研為膏,加煉蜜些少,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鹽湯薑湯任下。
黃芪酒〈醫學正傳〉
[編輯]治「風寒濕痹,身體頑痲,皮膚燥癢,筋脈攣急,語言蹇澀,手足不遂等證。」
黃芪 防風 桂枝 天麻 萆薢 石斛
虎脛骨酥炙 當歸 白芍藥 雲母粉 白朮茵芋葉 木香 仙靈脾 甘草 續斷各一兩右細切,以生絹袋盛,用無灰好酒一斗,以磁罐浸之,包封罐口,勿令泄氣,春五、夏三、秋七、冬十日,每服一盞,溫飲之,不拘時候。
續斷丸〈醫學綱目下同〉
[編輯]治「肝勞虛寒,脅痛脹滿,眼昏不食,攣縮瘛瘲。」
續斷酒浸 川芎 當歸酒浸 半夏湯炮薑製 橘紅 乾薑炮,各一兩 桂心 甘草炙,各半兩
右為細末,蜜丸如桐子大。每服百丸,白滾湯下。
牛黃散
[編輯]治心虛風。筋脈攣搐。神昏語澀。
牛黃、 龍腦、 硃砂、 麝香各一錢 蟬蛻
烏蛇肉酒浸,各一兩 全蠍炒 白殭蠶炒
桑螵蛸 羚羊角 阿膠炒 天麻 甘菊花 防風 蔓荊子 桂心 細莘 側子炮,去皮 獨活去蘆 犀角各半兩 麻黃七錢半
右為細末,和勻再研。每服一錢,《豆淋酒》下。
涼驚丸
[編輯]治「心火亢盛。筋脈攣搐。」
草龍膽 防風 青黛研,各三兩 龍腦研,一錢 黃連末五分 牛黃 麝香各一字
右為細末,麪糊為丸,如粟米大,每服一二十丸,金銀泡湯下之。
白虎丸〈古今醫鑑〉
[編輯]治青筋。歌曰:「白虎丸丹古石灰,穀神子製救人災,臼中為末水飛過,手上成丸日曬來,引宜燒酒一二盞,每服須吞五十枚,保全世患青筋證,廣積陰功遍九垓。」
千年古石灰不拘多少,刮去雜土,為末,水飛過。
右曬,勿令太燥,量可丸即收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看輕重加減,燒酒送下。此藥能順氣散血,化痰消滯。治青筋初覺,頭疼惡心,或腹痛或腰痛,或遍身作痛,不思飲食,即進一服,當時血散。若過三五日,青筋已老,多服取效。又治心腹痛及婦人崩漏帶下,或因氣惱致病,或久患赤白痢疾,或打撲內損,血不能散,服之大效。
太公丸〈宋杏川〉
[編輯]治「緊陰青筋。心腹疼痛。」
乾薑 白礬枯過,各二兩
右為末,用糯米糊為丸,如菉豆大,每服三十丸,滾水下。「如不止,再飲滾水三口。」
牛膝丸〈保命集〉
[編輯]治肝腎損。骨痿不能起於牀。筋弱不能收持。宜益精緩中。
牛膝酒浸 萆薢 杜仲炒去絲 《白蒺藜》。
防風 菟絲子酒浸 肉蓯蓉酒浸,各等分
官桂減半。
右為細末,酒煮豬腰子,搗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空心用溫酒送下。
四君子湯
[編輯]治氣虛瘛瘲
人參、 白朮、土炒 茯苓各二錢, 甘草一錢。
右水煎服
加味逍遙散
[編輯]治「虛弱瘛瘲,或亡血,多誤汗下而致者。」
柴胡 當歸酒拌 白芍酒炒 白木土炒。
茯苓、 丹皮、 梔子各一錢 甘草炙,五分
右加煨薑薄荷煎
麥門冬散
[編輯]治風虛勞。筋攣肢疼。心神煩熱。不得睡臥。
麥門冬 茯神 柴胡 黃芪 白朮各一兩 防風 赤芍藥 枳殼麩炒 芎藭 酸棗仁 羚羊角屑,各七錢半 甘草炙,半兩
右為末,每服五錢,水一盞,生薑五片,煎至七分,去滓溫服。
補中益氣湯〈東垣〉
[編輯]治氣虛瘛瘲
黃芪「病甚熱甚者」一分, 人參三分。〈咳嗽者去之〉 甘草炙,五分 當歸身酒浸 橘皮 升麻
柴胡各二錢, 白朮三分。
右㕮咀,水二盞,煎至一盞,量氣弱氣盛,臨病斟酌水盞大小,去滓,食遠稍熱服。如傷重者,不過二服即愈。若病久者,以權立加減之法治之。
十全大補湯
[編輯]治「筋脈抽掣顫掉」 ,陽氣虛敗者。
人參 白朮 茯苓 熟地黃 川芎 當歸 芍藥 肉桂 黃芪各等分, 甘草減半。
右㕮咀,水一盞半,生薑三片,棗二枚,煎八分,不拘時溫服。
薏苡仁散
[編輯]治熱攣大筋緛短
薏苡仁 石膏煅 川芎 肉桂 防風 防己羚羊角鎊 赤芍藥 杏仁去皮尖並雙仁,麩炒 甘草炙,各等分
右㕮咀,每服四錢,水一盞,薑五片,煎服無時。
五積散
[編輯]治感寒筋攣骨痛
白芷 茯苓 半夏湯洗七次 當歸 川芎 甘草炙 肉桂 芍藥各三兩 麻黃去節根 枳實麩炒 陳皮去白,各六兩 桔梗十二兩 厚朴薑製 乾薑爁各四兩 蒼朮泔浸,二十四兩
右㕮咀,每服四錢,水一盞,薑三片,蔥白三根,煎七分,熱服。冒寒用煨薑。
烏頭湯〈本事方〉
[編輯]治寒冷濕痹,留於筋脈,攣縮不能轉側,冬月服之。
大烏頭、 細莘、 川椒、 甘草、 秦艽、 附子、 官桂、 白芍藥各一兩七錢半, 乾薑、 白茯苓、 防風、炙 當歸各一兩, 獨活一兩二錢半。
右為粗末,每服三錢,水一盞半,棗二枚,同煎至八分,去滓,空心食前服。
木瓜散
[編輯]治筋虛極,腳手拘攣,十指甲痛,數轉筋,甚則舌卷卵縮,脣青面黑。
木瓜 虎脛骨酥炙, 五加皮洗 柏子仁。
當歸身酒浸 桑寄生。 酸棗仁。製 人參。
黃芪各一兩, 炙甘草半兩
右每服四錢,薑三片,煎六分,溫服。
柴胡飲子
[編輯]治肝熱轉筋
黃芩 甘草炙 大黃 芍藥 柴胡 人參 當歸各半兩
右每服四錢,薑三片,煎六分,溫服。
瀉青丸
[編輯]治肝火轉筋
黃連:
右為末,糊丸「麻子大,每服二三十丸,白湯下。」
五加皮湯
[編輯]治「筋實極。欬則兩脅下痛。不可轉動。並腳心痛不可忍。手足爪甲青黑。四肢筋急。」
羌活 羚羊角鎊 赤芍藥 防風 五加皮洗 秦艽 枳實去瓤,麩炒 甘草炙,各半兩
右每服四錢,薑三片,煎六分,溫服。
人參益氣湯
[編輯]治虛而瘛搐
黃芪五錢 人參、 黃蘗、 陳皮、 白芍藥 升麻 柴胡各三分, 當歸、 炙甘草 白朮 生甘草各二分
右㕮咀,水二盞,先浸一時,煎至一盞,熱服。早飯後、午後各一服。
防風散
[編輯]治肝氣筋脈拘攣。四肢疼痛。心膈痰壅。不思飲食。
防風 麻黃各一兩 赤茯苓 麥冬 薏苡仁 牛膝酒浸 羚羊角屑 犀角屑各一兩 白朮 半夏湯洗七次 芎藭 人參 當歸 大黃 炙甘草各半兩 杏仁麩炒去皮尖,各七錢半
右為㕮咀,每服五錢,水一中盞,生薑五片,同煎至六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養血地黃丸
[編輯]治筋攣春夏服之
熟地黃、 蔓荊子各二錢半, 山茱萸五錢。
黑狗脊炙 地膚子 白朮 乾漆炒 蠐螬炒 天雄 車前子各七錢半 萆薢 山藥 澤瀉 牛膝各一兩
右為細末,蜜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溫酒下。
羚羊角湯
[編輯]治筋攣痹,肢節束痛,秋宜服之。
羚羊角、 肉桂、 附子、 獨活各一兩三錢半, 白芍藥、 防風、 芎藭各一兩。
右為粗末,每服五大錢,水一盞半,生薑三片,同煎至八分,取清汁服,日可二三服。
煨腎散
[編輯]治筋攣
甘遂末,三錢。
以獖豬腰子細批破,少鹽、椒醃透,摻藥末,荷葉包裹,燒熟溫酒嚼服之。
防風散
[編輯]治「風虛勞。筋脈拘攣。腰膝疼痛。」
防風 五加皮 萆薢酒浸 薏苡仁 海桐皮 枳殼麩炒 赤芍 桂心 黃芪 杜仲炒去絲 熟乾地黃 牛膝酒浸,各一兩 續斷 鼠黏子 羚羊角屑,各七錢半
右為細末,每服二錢,溫酒調下,日三四服。忌生冷。
油膩毒滑魚肉
羚羊角散
[編輯]治肝風。筋脈拘攣。四肢疼痛。
羚羊角屑,一兩 甘草炙 梔子仁各半兩
升麻、 防風、 酸棗仁、 桑白皮、 羌活各七錢半。
右㕮咀,每服三錢,水一中盞,入生薑五片,煎至六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忌熱麪豬肉大蒜。
單方
[編輯]轉筋入腹:取屠兒幾垢一雞子大,溫酒調服,得吐即 愈。〈時珍〉
人身上結筋,用木勺打之,三下自散。〈藏器〉
腳上轉筋:劉禹錫《續傳信方》:「用黃蠟半斤銷之,塗舊 絹帛上,隨患大小闊狹,乘熱纏腳,須當腳心,便著襪 裹之,冷即易,仍貼兩手心。」〈圖經〉
霍亂轉筋洗法用大蓼一握,水煎熏洗,立效。〈醫學正傳〉 肝虛轉筋:用赤蓼豆葉,切作三合,水一盞,酒三合,煎 至四合,去滓,溫分二服。〈聖惠方〉
腳轉筋,疼痛攣急:松節二兩,細剉如米粒,乳香一錢, 用銀石器內慢火炒令焦,只留一分性,出火毒,研細, 每服一錢至二錢,熱木瓜酒調下,同。是筋病皆治之。 一方「用松節一兩。」〈孫用和祕寶方〉
轉筋:取故綿,以釅酢浸甑中蒸,及熱用綿裹病人腳, 冷更易,勿停,瘥止。〈外臺方〉
治轉筋遍身入肚不可忍者,作極鹹鹽湯,於槽中暖 浸之。〈丹溪心法〉
舒筋法治破傷後筋攣縮不能伸,他病筋縮,亦可用。 大竹管長尺餘,兩頭鑽一竅,繫以繩,掛於腰間,一坐 則舉足搓滾之,勿計工程,久當有效。有人墮馬折脛, 腳筋攣縮,不能行步,遇一道人教以此法,數日便愈 如常。〈得效方〉
風寒筋骨攣縮,溫泉內浴之,濕多者不可。〈本草下同〉 《薏苡仁》主熱風,筋脈攣急,又主筋急拘攣。煮粥常服 之。
筋骨拳攣:「獨活煮湯服之。」
筋骨攣急:淫羊藿煮湯飲之,又可釀酒服之。
何首烏:長筋力,或丸或散,或浸酒,久服佳。
五加皮:堅筋骨,或煮服,或釀酒久服。
筋骨風攣痛:酸棗仁作末,和酒服,或煮粥服。
杜仲能使筋骨強,或煮服或丸服,並佳。
木瓜入肝,故益筋,能強筋骨,凡筋病皆治之。煮服丸 服,皆佳。
覆葐子益力,又雲「倍力。」末服、丸服皆佳。
手足筋急:荊芥煮湯飲,嫩者作虀食亦可。
筋急痛:鹿髓以溫酒和服。
風病筋攣:「羚羊角鎊取屑,煮湯服。」
諸筋,食之令人多筋力。六畜及獐鹿之筋,皆可食, 筋骨痛攣,王瓜子炒開口為末,酒服一錢,日二服,仍 常服溫補藥。〈集簡方〉
腳肚轉筋:蜈蚣燒,豬脂和傅。〈肘後方下同〉
筋骨攣痛:用羊脛骨酒浸服之。
轉筋:酢煮羊毛裹腳。〈孟詵〉
風血積冷,筋急拘攣疼痛者:「取茄子五十斤切洗,以 水五斗,煮取濃汁,濾去查,更入小鐺中煎至一升以 來,即入生粟粉同煎,令稀稠得所,取出搜和,更入麝 香、硃砂末,同丸如梧子大。每旦用秫米酒送下三十 丸,近暮再服,一月乃瘥。」男子女人通用皆驗。〈本草圖經〉 筋骨疼痛:用烏龜一箇,分作四腳,每用一腳,入天花 粉、枸杞子各一錢二分,雄黃五分,麝香五分,槐花三 錢,水一椀,煎服。〈纂要奇方〉 腰腳不隨,攣急冷痛:取虎脛骨五六寸,刮去內膜,塗 酥炙黃,搗細,絹袋盛之,以瓶盛酒一斗浸之,煻火微 溫,七日後任情飲之,當微利便效也。
又方:虎腰脊骨一具,前兩腳全骨一具,並於石上以 斧搥碎,安鐵牀上,文炭火炙,待脂出,則投無灰濃酒 中密封,春夏七日,秋冬三七日,任情日飲三度。患十 年以上者,不過三劑;七年以下者,一劑必瘥。〈海上方〉 筋骨急痛:「虎骨和通草煮汁,空肚服半升,覆臥少時, 汗出為效。」切忌熱食損齒。小兒不可與食,恐其齒不 生。〈食療〉
筋攣,用酒煮木瓜,爛研成粥,裹筋急處,冷即易。〈治法彙〉 《天師》栗。久食已風攣。〈時珍〉
腳轉筋,以赤蓼莖,水酒煎服,外以大蒜摩腳心,桃、柳、 楮、桑、槐五枝,煎湯洗亦佳。〈治法彙下同〉
又《捷法》樟木煎湯,先熏後洗。
又方「荊條葉燒煙,熏湧泉穴,出汗妙。」
羚羊肉和五味炒熟,投酒中,經宿飲之,治筋骨急強 甚佳。〈本草下同〉
筋骨疼痛:鹿角燒存性,為末,酒服一錢,日二。
轉筋入腹:釜底墨末,和酒服一錢。〈肘後方下同〉風疾筋骨攣急:用茵陳蒿炙黃一斤,秫米一石,麴三 斤,如常釀酒飲。
一切風虛弱,筋骨攣痛,腳氣緩痹:松節煮汁,同麴米 釀酒飲,松葉煎汁亦可。
肝臟氣虛,風冷搏於筋,遍體轉筋,入腹不可忍。熱湯 三斗,入鹽半斤,稍熱浸之。〈聖惠方〉
筋骨痛攣:馬雹兒子炒開口為末,酒服一錢,日二次 服。〈集簡方〉
寬筋治損:「何首烏十斤,生黑豆半升,同煎熟皂莢一 斤燒存性牽牛十兩,炒取頭末薄荷十兩木香牛膝 各五兩川烏頭炮二兩,為末,酒糊丸梧子大,每服三 十丸,茶湯下。」
風痹,筋急腫痛,屈轉易常:「白蘞二分,熟附子一分,為 末。每酒服半刀圭,日二服,以身中熱行為候,十日便 覺。」忌豬肉冷水。〈千金方〉
筋骨攣急:用秫米一石,麴三斗,地黃一斤,茵陳蒿炙 黃半斤,依釀酒法服之,良。
腳肚轉筋:大蒜擦足心,令熱即安。仍以冷水食一瓣。 〈攝生方〉
足躄筋急:「桂末白酒和塗之,一日一上。」〈甲乙經〉 強筋補益,四聖不老丹用明松脂一斤,以無灰酒砂 鍋內桑柴火煮數沸,竹枝攪稠,乃住火,傾入水內結 塊,復以酒煮九遍,其脂如玉,不苦不澀乃止。為細末, 用十二兩入白茯苓末、黃菊花末、柏子仁去油取霜 各半斤,煉蜜丸如梧子大。每空心好酒送下七十二 丸,須擇吉日修合,勿令婦人雞犬見之。
又方「松梅丸用松脂以長流水、桑柴煮拔三次,再以 桑灰滴汁煮七次,扯拔,更以好酒煮二次,仍以長流 水煮二次,色白不苦為度。」每一斤入九蒸地黃末十 兩、烏梅末六兩,鍊蜜丸梧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鹽 米湯下。健陽補中,強筋潤肌,大能益人。〈方外奇方〉
鍼灸
[編輯]《素問》曰:「春刺秋分,筋攣逆氣,環為咳嗽,病不愈,令人 時驚,又且哭。」
病有在脈者,刺脈無傷筋,筋傷則內動肝,肝動則春 病熱而筋弛。
「刺筋無傷肉」者,至肉而去,不及筋也。「刺肉無傷筋」者, 過肉中筋也。此之謂反也。
病在筋,筋攣節痛,不可以行,名曰筋痹。刺筋上為故。 刺分肉間,不可中骨也。病起筋炅,病已止。
《靈樞》曰:「關刺者,直刺左右盡筋上,以取筋痹,慎勿出 血,此肝之應也,或曰淵刺,一曰豈剌。」
《恢刺》者,直刺旁之,舉之前後,恢筋急,以治筋痹也。 「手屈而不伸者,其病在筋;伸而不屈者,其病在骨。在 骨守骨,在筋守筋。」
「轉筋於陽,治其陽;轉筋於陰,治其陰。」皆卒刺之, 暴攣癇眩,足不任身,取天柱。
筋癲疾者,身倦攣急大,刺「項《大經》之大杼脈。」嘔多沃 沫,氣下泄,不治。
熱病面青腦痛,手足躁,取之筋間,以第四鍼於四逆, 筋躄目浸,索筋於肝,不得,索之金,金者肺也。
熱病數驚,瘛瘲而狂,取之脈,以第四鍼,急瀉有餘者, 癲疾毛髮去,索血於心,不得,索之水,水者腎也。 厥心痛,與背相控,善瘲,如從後觸其心傴僂者,腎心 痛也,先取京骨、崑崙,發鍼不已,取然谷。
黃帝曰:「人之嚲者,何氣使然?」岐伯曰:「胃不實,則諸脈 虛,諸脈虛,則筋脈懈惰,筋脈懈惰,則行陰用力,氣不 能復,故為嚲。因其所在,補分肉間。」
黃帝問於伯高曰:「何以知筋之病也?」伯高曰:「目色青 黃赤白黑者,病在筋。筋部無陰無陽,無左無右,候病 所在。」黃帝曰:「取之奈何?」伯高曰:「百病變化,浮沉深淺, 不可勝窮,各在其處。病間者淺之,甚者深之;間者少 之,甚者眾之,隨變而調氣,故曰上工。」
《甲乙經》云:「卒心中痛,瘛瘲互相引,肘內廉痛,心熬熬 然,間使主之。」
熱病先手臂瘛瘲,脣口縱,鼻張,目下汗出如轉珠,兩 乳下二寸堅,脅滿悸,《列缺》主之。
振寒瘛瘲,手不伸,欬嗽唾濁,氣膈善嘔,尺澤主之。 大風默默,不知所痛,嗜臥善驚,瘛瘲,天井主之。 頭重鼻衄及瘛瘲,至陰主之。
身熱狂走,讝語見鬼,瘛瘲,身柱主之。 《難經》云:「筋會陽陵泉,筋病治此。」
《千金方》云:「腹滿瘛瘲,心痛氣滿不得息,巨闕主之。 嘔血時瘛,善搖頭,顏青汗出不過肩,傷寒溫病,曲澤 主之。」
《轉筋》十指攣急,不得屈伸,灸腳外踝骨上七壯失精筋攣,陰縮入腹相引痛,灸中封五十壯,在「內踝前筋裏宛宛中。」
又云:「灸下滿各五十壯,老人加之,小兒隨年壯法。」 又云:「此二穴喉腫厥逆,五臟所苦鼓脹,悉以主之。 轉筋脛骨痛不可忍,灸屈膝下廉橫筋上三壯。 腹脹轉筋,灸臍上一寸,二七壯。」
勞冷氣逆。腰髖冷痹。腳屈難伸。灸陽蹻一百壯。在「外 踝下容爪。」
「腰背不便轉筋,急痹筋攣,灸第二十一椎,隨年壯。」 《衛生寶鑑》曰:「張仲文傳神仙灸法,腰膝重痛,不可轉 側,起坐難及冷痹,腳筋攣急,不可轉側屈伸,灸曲膝 兩文頭,左右腳四處各三壯。每灸一腳,二火齊下,艾 炷到肉。初覺疼痛,用二人兩邊齊吹至火滅,午時著 灸,人定已來,臟腑自動一兩行,或轉動如雷聲,其疾 立」愈。此法神效。卒不可量也。
尺澤去肘疼筋緊,尺澤,《肺經》,在肘約橫紋中。
《醫學綱目》曰:「筋攣骨痛,補魂門。」
膝曲筋急不能舒,取《曲泉》。
筋急不能行,「內踝筋急,灸內踝四十壯。外踝筋急,灸 外踝三十壯,立愈。」
膝筋攣急不開,「兩膝內外曲交尖,各灸二七壯」,即委 陽穴。
轉筋而痛,瀉承山,或灸二七壯。
肝熱生筋痿,補行間,瀉太衝。
「筋攣陰縮痛,灸《中封》」五十壯。
醫案
[編輯]《儒門事親》曰:「黃如村一叟,兩手搐搦,狀如拽鋸,冬月 不能覆被。適戴人之舞《陽道經》,黃如不及用藥,鍼其 兩手大指後中注穴上。戴人曰:『自肘己上皆無病,惟 兩手搐搦,左氏所謂風淫末疾者,此也。或刺後谿,手 太陽穴也,屈小指握紋盡處,是穴也』。」
李杲《十書》曰:「靈壽縣董監軍,癸卯冬大雪時,因事到 真定,勿覺有風氣暴至,診得六脈俱弦甚,按之洪實 有力。其證手攣急,大便祕澀,面赤熱,此風寒始至加 於身也。四肢者脾也,以風寒之邪傷之,則搐急而攣 痹,乃風淫末疾,而寒在外也。《內經》曰:『寒則筋攣,正謂 此也。本人素飲酒,內有實熱,乘於腸胃之間,故大便 祕澀而面赤熱,內則手足陽明受邪,外則足太陰脾 經受風寒之邪』。」用桂枝甘草以祛其寒邪,而緩其急 搐;又以黃蘗之苦寒,以瀉實而潤燥,急救腎水;用升 麻、葛根以升陽氣,行手足陽明之經,不令遏絕;更以 桂枝辛熱,入手陽明而潤燥;復以芍藥甘草專補脾 氣,使不受風寒之邪,而退木邪,專益肺金也。加人參 以補元氣,為之輔佐。加當歸身去裏急,而和血潤燥, 名活血通經湯。更令暖房中,近火摩搓其手,乃愈。 《薛己醫按》曰:「一產婦筋攣臂軟,肌肉抽掣,皆屬氣血 虛,用十全大補湯而痊。」
一婦人素有痰火,忽然昏憒,瘛瘲抽搐,善驚數欠,四 肢筋攣,痰涎上升。此肺金燥甚,血液衰少而然也。用 清燥湯、六味丸兼服,尋愈。
《寓意草》曰:「徐嶽生軀盛氣充,昔年因食指微傷見血, 以冷水濯之,遂至血凝不散,腫潰出膿血數升,小筋 脫去三節,指廢不伸。邇來兩足間纔至秋月,便覺畏 冷,重綿蔽之,外拊仍熱,內揣獨覺其寒。近日從踵至 膝後筋痛,不便遠行。雲間老醫令服八味丸,深中其 意。及僕診,自云:『平素脈難摸索,乃肝肺二部,反見洪』」 大,大為病進,況在冬月木落金寒時,尤為不宜,方來 之勢,將有不可嚮邇者。八味丸之桂附,未可輕服。何 也?筋者,肝之合也。附筋之血,既經食指之挹取,存留 無幾,不能榮養筋脈,加以忿怒數動,肝火傳熱於筋 足跗之大筋,得熱而短,是以牽強不便於行也。然肝 之所主者惟肺,水性畏金,稟令擁戴,若君主然。故必 肺氣先清,週身氣乃下行。今肺脈大,則肺氣又為心 主所傷,壅窒不清,是以陽氣不能下達而足寒也。然 則所患雖微,已犯三逆。平素脈細而今脈大,一逆也; 肝脈大而熱下傳,二逆也;肺脈大而氣上壅,三逆也。 設誤以桂附治之,熱者愈熱,壅者愈壅,即日便成痿 痹矣。此際用藥,淵乎微乎,有尋常不能測識者。蓋筋 脈短勁,肝氣內錮,須亟講以「金伐木榮」之道。以金伐 木,而木反榮筋反舒,匪深通元造者,其孰能知之。然 非金氣自壅,則木且奉令不暇,何敢內拒。惟金失其 剛,轉而為柔,是以木失其柔,轉而為剛。故治此患,先 以清金為第一義也。然清金又先以清胃為第一義, 不清「其胃,則飲酒焉而熱氣輸於肺矣。厚味焉而濁 氣輸於肺矣。」藥力幾何,能勝清金之任哉。金不清如 大敵在前,主將懦弱,已不能望其成功,況舍清金而 更加以助火鑠金,倒行逆施以為治耶?必不得之數 矣。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