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藝術典/第437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博物彙編 第四百三十七卷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藝術典
第四百三十七卷目錄
醫部彙考四百十七
小兒風寒門一
孫思邈千金方〈傷寒〉
錢乙小兒直訣〈傷風兼變證治〉
魯伯嗣學嬰童百問〈傷寒正受傷寒夾驚 小兒傷寒與時氣同異 傷
寒表裏 傷寒咳嗽傷風〉
王綸明醫雜著〈傷風流涕〉
徐春甫古今醫統〈傷寒候〉
王肯堂證治準繩〈小兒傷寒表裏攻發〉
小兒衛生總微方論〈傷寒論〉
董鳳翀活幼精要〈傷寒〉
藝術典第四百三十七卷
醫部彙考四百十七
[編輯]小兒風寒門一
[編輯]《唐孫思邈千金方》
[編輯]傷寒
[編輯]論曰「小兒未能冒涉霜雪,乃不病傷寒也,大人解脫 之久,傷於寒冷,則不論耳,然天行非節之氣,其亦得 之,有時行疾疫之年,小兒出腹便患斑者也,治其時 行節度,故如大人法,但用藥分劑少異,藥小冷耳。」
《宋錢乙小兒直訣》
[編輯]傷風兼變證治
[編輯]傷風貪睡,口中氣熱,呵欠煩悶,用大青膏發散之。若 飲冷不止而善食者,用大黃丸微下之,餘不可下。 傷風手足冷者,脾臟怯也,當以益黃散溫脾胃,以大 青膏散風邪。
傷風自利,脾臟虛怯也。亦用益黃散、大青膏。未瘥用 調中丸。有下證,用大黃丸,後服溫驚丸。
傷風腹脹或作喘,脾臟虛也,當先發散,仍補脾。 傷風,兼肝則發搐煩悶,兼心則驚不安,兼肺則喘嗽 哽氣,兼脾則困睡,兼腎則目畏明,各隨補。其母 傷風多睡,能食,引飲吐瀉,大便色黃,此胃虛熱也,當 先用白朮散以生津,後用大青膏以發散。
傷風吐沫,瀉色青白,悶亂不渴,哽氣出氣,睡而露睛, 先用「益黃散」,後用「大青膏。」
傷風或涼或熱。多睡氣粗。大便黃白。嘔乳不消。不時 咳嗽。先用大青膏。後服「益黃散。」慎不可下。
傷風誤用下藥,而作渴飲水者,此胃亡津液而虛熱 也,多用白朮散熱渴自止。
〈註〉按:大青膏乃表散之劑,必外邪蘊結於肺,而肺氣未虧損者,方可用之。大黃丸乃疏利之劑,其食痰積滯於胃,而胃氣尚充實者,乃可施之。況前證屬脾肺氣虛,腠理不密,外邪所乘,又當臨證制宜,必以固脾胃為主。若兼肢冷自利,腹脹喘嗽者,脾肺虛寒也,六君子加木香、升麻、桔梗。若兼驚悸痰甚,飲食少思,屬心脾臟虛也,四君子加芎、歸、酸棗仁。若兼肢體倦怠,喘嗽哽氣,脾肺氣虛也,六君子、當歸、桔梗。若兼目畏明,白睛多,腎氣虛也,六味丸加五味、鹿茸。如未應,更用補中益氣湯加五味子、乾山藥以補腎母。若多睡能乳,飲水吐瀉,大便色黃,脾氣虛而下陷也,補中益氣湯升補元氣。若吐沫瀉青,睡而露睛,脾虛木所乘也,六君子加升麻、柴胡,調補脾氣。若乍涼乍熱,喘嗽氣粗,大便黃白,嘔乳不消,脾肺氣虛而有邪也,先用惺惺散,後用四君子湯。若誤用下藥而作渴者,脾胃之氣傷也,用白朮散,或六君子、補中益氣二湯補之。大凡前證,若病邪急而元氣無虧者,先用原方,或用輕清表散之劑。若元氣不足者,當如前法固其元氣,則外邪自退。若因病久,或因服尅伐之藥而未愈,或更加變證者,但調補脾胃,諸證自愈。其小兒傷風發熱鼻塞,或痰壅發搐,多因乳母鼻吹顖門,但服「惺惺膏」,或用蔥頭三五莖,細切擂爛,以紙寸餘,攤蔥在上,兩掌合蔥待溫,貼於顖門,其邪即解,乃去其蔥,卻用絹段寸餘,塗以麵糊,仍貼顖門,永無傷風之患。
《魯伯嗣學嬰童百問》
[編輯]傷寒正受傷寒夾驚
[編輯]小兒傷寒,初得渾身發熱無汗,多啼哭,看眼急有如 驚風,但用發散退熱,莫令發渴。如渴,便欲飲水不歇, 當發散、羌活散、三黃散、柴胡散、抱龍丸。或虛煩可用 竹葉湯。如嫩小兒,當服洗心散、薄荷散、紅綿散。四肢 發汗,自然精神喜悅。感傷寒之重者,當依仲景之法 治之。又有傷寒夾驚,先要發散,其熱乃退,化痰截驚,
乳下嬰兒。抱龍丸、羌活散加荊芥、防風。三黃散。微利痰熱。次用柴胡、黃芩藥調理。管取向安。蔥白湯亦可服。
小兒傷寒與時氣同異
[編輯]夫小兒傷寒得之,與大人無異,所異治者,兼驚而已。 又有因夾驚食而得,治法與大人一同,但小其分劑, 使藥性少差耳。仲景云:「春氣溫和,夏氣炎熱,秋氣清 涼,冬氣冷冽」,此則四時正氣之序也。冬時嚴寒,觸冒 之者,乃名傷寒耳。其傷於四時之氣,皆能為病。冬受 寒毒之氣,其即時而病者,頭痛身疼,肌膚熱而惡寒, 名曰傷寒。其不即時病者,寒毒藏於肌膚之間,至春 夏陽氣發生,則寒毒與陽氣相搏於榮衛之間,其病 與冬時即病無異。但因春而發,名曰溫病;至夏而發, 名曰熱病。陽熱未盛,為寒所制,病名為溫;陽熱已盛, 寒不能制,病名為熱。故《太醫》均謂之「傷寒」也。然熱病、 傷寒、溫病時氣傳變無異也。凡時氣者,四時之間,有 不正之氣也。如春應暖而反寒,夏應熱而反冷,秋應 涼而反熱,冬應寒而反溫,非其時而有其氣。氣之中 人,則頭疼壯熱,咳嗽氣粗,煩渴心躁,恍忽驚悸,傳變 與傷寒無異。故一歲之中,病無長少,率相似者,此則 時行之氣,俗謂之「天行」是也。治法三四月或有暴寒, 其時陽氣尚弱,為寒「所折,病熱猶輕,升麻湯、解肌湯 主之。五六月陽氣已盛,為寒所折,病熱則重;七八月 陽氣已衰,為寒所折,病熱亦微,調中湯、射干湯、半夏 桂甘湯,可選用也。」秋溫冬溫,治濕則利小便;治冬溫, 亦宜解利。其利小便也,則以五苓散輩,其解利冬溫, 宜葳蕤湯。蓋冬溫者,感溫氣而作;寒疫者,暴寒折人, 非觸冒之過,其治法不同,所施寒熱溫涼之劑亦異, 不可拘以日數,發汗、吐、下,隨證施行。要之,治熱以寒, 溫而行之,治溫以清冷而行之,治寒以熱,涼而行之, 治清以溫熱而行之,以平為期,不可以過。此為大法。 湯氏有「七寶散」加減服之,併與乳母尤好。有熱者,升 麻湯加柴胡、黃芩等劑治之,柴胡石膏湯極效。
傷寒表裏
[編輯]凡治小兒傷寒,須辨表裏。表裏不分,汗下差誤。古人 云:桂枝下咽,陽盛即斃;承氣入胃,陰盛以亡。傷寒有 表證,有裏證,有半在表,半在裏。有表裏二證俱見。然 在表者宜汗,在裏者宜下,在半表半裏者宜和解。表 裏俱見,隨證施治。無表裏證,用大柴胡湯下之。其表 證者,發熱惡寒,身體痛,而脈浮無汗,頭疼項強,腰脊 「痛,此足太陽膀胱經受病也,宜汗之。」然傷寒發表,當 隨病輕重而汗之。頭疼發熱兼驚,亦只用蔥白湯汗 之,甚則麻黃湯、各半湯、解肌湯、葛根湯、柴胡散,皆可 選而用之。其裏證者,惡熱而不惡寒,手掌心並腋下 濈濈汗出,胃中乾,咽燥糞,結聚潮熱,大便鞕,小便如 常,腹滿而喘,躁渴,脈沉而滑,內熱而譫語,此屬足陽 明胃經也,宜下之,小承氣湯、大承氣湯、四順飲、洗心 散,斟酌輕重用之。其在半表半裏者,心下滿,口不欲 食,大便鞕,脈沉細,是裏證,當下。其人頭汗出,微惡寒, 手足冷,即當汗。此兩證俱見者,仲景所謂半在表半 在裏也,小柴胡湯主之。太陽病不解,傳入少陽,脅下 鞕滿,乾嘔,不能入飲「食,往來寒熱,尚未吐下,診其脈 弦緊者,小柴胡湯主之。此屬少陽膽經也,宜和解。」其 表裏兩證俱見者,「病人脈浮而大,是表證當汗。其人 發熱煩渴,小便赤,是裏證當下,是表裏證俱見,五苓 散主之。」又傷寒不大便六七日,頭痛有熱者是也。裏 證當下,其人小便清者,知不在裏,仍在表,當須發汗。 此是兩證俱見,即未可下,宜與桂枝湯。又太陽病,醫 反下之,因亦腹痛,是有表復有裏,仲景用桂枝加芍 藥湯。痛甚者,桂枝加大黃湯。或腹滿時痛,尺寸脈俱 浮洪者,此足太陰脾經也。自利不渴,當溫之,四逆湯、 理中湯。其無表裏者,傷寒四五日以後,以至過經,無 表裏證,又於裏證未可下者,既非下證,亦非汗證,皆 可用小柴胡湯,隨證加減用之。以至十餘日外,用小 柴胡湯不愈者,若大便鞕,看可汗,則用大柴胡湯下 之。仲景云:「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無表裏證,大 便難,身微熱,此為實也,當下,宜大承氣湯。若不渴,口 不燥,舌乾而目沉者,急溫之,宜四逆湯」,此足少陰腎 經也。其表熱裏寒者,身大熱而反欲得衣,熱在皮膚, 寒在骨髓也,宜先與陰旦湯,寒已次以小柴胡湯加 桂以溫其表。又身大寒而反不欲近衣,寒在皮膚,熱 在骨髓也,宜先與白虎加人參湯,熱除次以桂枝麻 黃各半湯,以解其外。又厥陰證脈浮緩者,必囊不縮, 外證必發熱惡寒似瘧,為欲愈,宜桂枝麻黃各半湯。 若脈尺寸俱沉短者,必囊縮,毒氣入臟,宜承氣湯下 之。厥陰病,其脈微浮為欲愈,不浮為未愈,宜小建中 湯。此足厥陰肝經也。然以表裏證內近似三陰三陽 之證,而疏於各證之下,非可以盡備六經之大法也。 當以《活人書》《傷寒論》為主,其瘧證與大方治法同。後 有本條,夏傷於暑,秋必痎瘧,其暑證玉露散主之。其 詳亦與大方同。其治法但用分劑輕耳。《口議》有脫甲 散。大能除熱。扶表救裏。真良方也
傷寒咳嗽傷風
[編輯]仲陽云:「咳嗽者,肺感微寒,八九月間,肺氣大旺,病嗽 者,其病必實,非久病也。」其證面赤身熱痰盛,法當以 葶藶丸下之,若久嗽不可下也。冬月嗽,乃傷風咳也, 當以麻黃湯汗之。有熱證面赤飲水,涎痰濃稠,咽喉 不利者,宜甘桔湯。有肺盛者,嗽而後喘,面腫欲飲水。 有不飲水者,其身即熱,以瀉白散瀉之。有嗽而吐涎 「痰乳食者,以白餅子下之。」然肺主氣,應於皮毛,肺為 五臟華蓋。小兒感於風寒,客於皮膚,入傷肺經,微者 咳嗽,重者喘急。肺傷於寒,則嗽多痰涎,喉中鳴急。肺 傷於暖,則嗽聲不通。壅滯傷於寒者,必散寒邪,傷於 暖者,必泄壅滯發散,屬以甘辛,即桂枝、麻黃、細辛是 也。湧泄係以酸苦,即葶藶、大黃是也。更五味子、烏梅 之酸,可以斂肺氣,亦治咳嗽之要藥也。久嗽不已,必 主驚悸頑涎,血脈灌臉,其嗽傳受五臟,或吐逆,或痰 涎,或厥冷,或恐悸,甚而至於眼目兩眶紫黑,如被物 傷損,眼白紅赤如血,謂之「血眼。」治之之法,當用生地 黃及濕黑豆研成膏,掩眼上,而眼腫黑自消,其血皆 自眼淚而出,真良方也。兼服麥煎散而嗽自止。久嗽 成癇,當服散癇等劑。凡治嗽先要發散寒邪,然後服 寬氣化痰止嗽之藥,即得痊瘥。先服九寶丸、華蓋散、 葶藶丸、抱龍丸,或細辛五味子湯。如有熱,可服涼肺 之藥,柴胡、黃芩等劑,並瀉白散。痰多氣喘,用金星丸 利痰了,卻服前藥,後服百部丸、生犀散、天麻定喘飲, 調理而安。冷證咳嗽,小青龍湯加杏仁,去麻黃亦可 服。有熱及時氣咳嗽,柴胡散加杏仁、五味子、柴胡石 膏湯亦可。錢氏生犀散加減亦佳。有驚咳嗽,天麻防 風丸治之,惺惺散、化風丹皆可服。金沸草散、三拗湯 加減,及治傷風咳嗽之常劑也。和解湯治四時感冒, 可加減服。
《王綸明醫雜著》
[編輯]傷風流涕
[編輯]小兒八歲以下無傷寒,雖有感冒傷風,鼻塞流涕,發 熱咳嗽,以降痰為主,略加微解。凡散利敗毒,非幼稚 所宜。感冒輕者,不必用藥,候二三日多有自愈。
〈註〉按前證若手足冷或腹脹,脾虛也,用六君子湯加升麻、柴胡。若腹脹或氣喘,肺虛也,用四君子湯加柴胡、升麻。《經》云:「肺主氣而司皮毛。」肺虛則腠理不密,外邪易感。凡發表之後,其邪既去,用補脾肺以實其表,庶風邪不能再入。往往表散之後,熱嗽不退,復行發表,多變壞證。
《徐春甫古今醫統》
[編輯]傷寒候
[編輯]小兒傷寒,與大人無異,所以異者,兼有夾食而已。其 或偶而中傷,謂之時氣,又與傷寒不同。若小兒在襁 褓中,或長成而稟賦怯弱,多因乳母解脫衣服,不避 風寒所致也。然小兒患此,口不能言其致病之由,脈 不能診其必然之理,但只煩啼發熱而已,故不可不 盡心焉。初得之時,嬰幼則以虎口三關脈紋紅色驗 之,長而童稚,則以一指按其三部,據左手脈之緊盛 而斷之。其喘急憎寒,心氣熱,呵欠煩悶,項急者是也。 其惡寒惡風,必猥人藏身,引衣密隱,是為表證;惡熱 內實者,必出頭露面,揚手擲足,煩渴燥糞,掀衣氣粗, 是為裏證。至若頭額冷汗,手足涼,口冷氣,面色黑暗 淡,大便瀉青,此為陰證。視其小便或「赤或白,可以知 裏熱之有無;或青或濁,可以知裏證之輕重。」舉是觀 之,則汗下清溫之法可類推矣。
《王肯堂證治準繩》
[編輯]小兒傷寒表裏攻發
[編輯]有表證,惡風惡寒者,當發。
《海藏》云:「惡風者,白朮散。惡寒者,神朮湯。」
如氣盛能食,不大便,無表證者,可攻裏。
春主溫屬木,身溫當發汗。
《海藏》云:「神朮湯。」
夏主長,屬火,身熱而煩躁,合「大發散。」
《海藏》云:「神朮加黃芪湯。」
長夏主化屬土,及居四季,同當調其飲食。
《海藏》云:「四君子湯。」
秋主收屬金,身涼納溫,合微下。
《海藏》云:「通膈丸、金花丸。」
冬主藏,屬水。「身熱而惡寒,是熱在外而寒在內;身寒 而惡熱,是熱在內而寒在外。」
《海藏》云:「熱在內者,調胃承氣湯;寒在內者,調中湯、丸。」
凡傷寒,宜依四時陰陽,升降逆順剛柔,而施治法。氣 升浮則順發之,收藏則下之。有汗,發熱,惡風,脈沉緩 者,風傷衛,桂枝湯。
無汗,發熱惡寒,不當風而自憎寒,脈浮緊者,寒傷榮, 麻黃湯。
有汗發熱惡風,脈浮緊;無汗發熱惡寒,脈浮緩,謂之 榮衛俱傷,青龍桂枝麻黃各半湯無汗發熱,不惡風寒,脈沉洪者,可下之。更詳認其厥 與不厥,量寒熱深淺而治之。
有汗,四肢厥,脈沉微者,名陰厥,四逆湯。
無汗,四肢厥,脈沉微者,名陽厥,大承氣湯加膩粉。 如四肢不厥,身熱,內外皆陽,不動三焦,宜涼藥三五 服下之。黃芩甘草湯、黃芩白朮湯、黃芩蒼朮湯、黃芩 梔子湯、連𧄍飲子、小柴胡湯、八正散、涼膈散、白虎湯、 五黃散,此上中下三焦藥,宜選用之。
中暑脈虛,背惡寒,自汗而渴者,白虎湯。
身涼脈緊,熱在內者,急下之。口燥咽乾,不大便,是 無汗,身大熱者,可發汗,升麻湯、大青膏、天麻膏。 有汗身大熱者,桂枝湯、惺惺散、解肌湯、小柴胡湯、白 朮防風湯,可選用之。
發汗者,量四時暄暑、燥濕、風寒,各宜春涼、夏寒、秋溫、 冬熱而發之。
《小兒衛生總微方論》
[編輯]《傷寒論》
[編輯]經曰:「傷寒者有五,有中風,有熱病,有溫病,有中濕,有 傷寒」,其所苦各不同。此五者配入五氣,隨四時為病, 故春風、夏熱、秋濕、冬寒、中溫,而傷寒則居一焉。其細 論在《傷寒類證集》中。其四時之病,皆謂之傷寒者,乃 總概之名也。內熱病者,乃盛暑之時,炎熱之氣中人 為病也。又名中暍濕病者,乃雨露霜霧煙嵐水漬濕 氣中人為病也。小兒無此二病,謂小兒不治家事,未 有幹辦,早臥晚起,不致衝冒故也。《外傷風》、傷寒、溫病, 小兒有此二病,謂嚴寒、厲風,溫氣無所不至,小兒肌 肉脆軟,氣血柔弱,易為傷之故也。是三病者,其證、其 脈不可診,切兒稍大者,可切脈而別之。傷風之脈,陽 浮而陰弱也;傷寒之脈,陰陽俱盛而緊濇也。溫病之 脈。行在諸經。未知何經之動。隨其經之所在而取之 也。若嬰小未能診切者。但看其形候耳。
傷風者,乃四時八方為厲之風。傷人。其候昏睡,呵欠 煩悶,口中氣熱,或自汗惡風,發熱鼻鳴,乾嘔,熱多寒 少,面光而不慘,手足皆熱,煩躁,治當發散。有飲水者, 有能食者,有不能食者。其飲水能食者,可微下之,餘 不可下也。
傷寒者,乃冬時嚴寒之氣,傷人入於腠理。當是之時, 壯者氣行而已,怯者則著而為病。其即發者為傷寒, 至春發者為溫病。
一雲「在夏至之前,非時行溫氣之病。」
夏發者為熱病。
一雲「在夏至之後,非中暍之熱病。」
其候「面赤,渾身壯熱,頭痛體疼,鼻塞聲重,清涕咳嗽, 寒毛立,氣促急,或嘔吐白水,寒多熱少,面色慘而不 舒,手足指末微冷,不煩躁而惡寒。」
傷風者,不惡寒而惡風。傷寒者,不惡風而惡寒。其惡風者,當風而乃憎寒也。其惡寒者,雖不當風而亦自憎寒也。以此別之。
治者:「若脈洪盛,身體壯熱,頭痛面赤,四肢暖者,為陽 證,宜汗之。若脈微細,身冷不甚,頭痛體疼,面青,四肢 冷者,為陰證,宜溫之。」
溫病者,四時之間,非節候邪氣傷人。如春應溫而反 寒,夏應熱而反冷,秋應涼而反熱,冬應寒而反溫,言 此時通行,此氣為病,無少長略同,故名天行時氣,又 名「時行溫病。」其候頭痛身重,壯熱體疼,與傷寒相似, 但臨時看其脈與其證,以屬何經受病,隨經而求之 為治也。已上三病,通以傷寒為治。邪在外者,解之汗 之,邪在內者,溫之下之,當隨證按法而行之。《錢乙》言: 傷寒,男體重面黃,女喘急面赤,各憎寒,口中氣熱,呵 欠,煩悶項急。此乃不分傷風傷寒而概言之也。況傷 風傷寒證候,傳變多端,自有專經可憑。孫真人云:「治 小兒與大人無異,惟減用湯劑極少耳。」更有傷風寒 而兼食者,俗呼謂之夾食傷寒也。其「候壯熱煩渴,鼻 塞聲重,四肢睏倦,眼黃,腹中脹痛,涎唾嘔逆,或呵欠 煩悶。」治者不先攻所傷,但先解表候,表解然後下之, 則病與食皆去也。若不顧其表,便以藥攻之,多致結 痞也。又有因失饑而食寒飲冷,傷於脾胃而中風寒。 其候胸膈不快,腹脹而痛,面色脣口皆青,手足逆冷, 脈沉細者。此寒傷於脾,寖屬太陰,庸工不識,以為胸 膈不快,妄用針灸,或便投駛藥,則胸膈愈不快而吐 利,只一兩日間,便致危殆,此不明之誤,非其治也。所 謂傷寒,《本經》藥證甚多,難以具述,今採其小兒常所 患者之方,及有兼見之證,略為條敘。傷風寒手足冷, 身熱面赤頭痛者,此脾怯也,宜先和脾,然後發散。傷 風寒自利者。脾虛也。宜先補脾。然後發散。未差者。先 調順其中。有下證者微下之。有驚者退之。
傷風腹脹而喘者,脾虛也。宜先補脾,去脹定喘,候喘 定然後發散。
傷風寒,得下後,大熱已退,而餘熱未解者,是下之太 過,胃虛而熱乘之故也。胃中虛熱者,雖是無多,當生 胃中津液,津液得生,則熱自退矣傷風寒,其熱在外者,為表病。若未入於裏,兩解之。夫 裏虛氣逆,熱結胸中,堅硬而痛者,此為結胸;若但硬 滿而不痛者,此為痞氣。若因飲水得者,則為水結。若 三四日外熱入於「裏,則腹滿痞,內實有燥糞者,當下 之。若熱入大腸,則為大便結澀不通。若熱入小腸,則 為小便難澀不通;熱入大小腸,則為大小便不通。」熱 入脾胃,脾胃屬土,候於肌肉,熱盛蘊蒸於外,則為發 黃。熱熏於心胸,則為煩躁。津液耗減者,則為發渴。熱 上衝咽喉口舌者,則生瘡腫疼痛。有血泄者,血得熱 則「流溢妄行。從鼻出者則為衄血。從口出者則吐血。 從大便出者則便血。從小便出者則遺血。若壯熱未 汗,躁喘鼻鳴,因衄一升數合,而熱得歇者,病則解矣。 若出至二三升者危矣。」若熱毒積滿於內,不得時下, 致毒乘瘀血,則煩盛發狂。若燠寒昏冒悶亂者死。若 胃有寒氣相搏,則嘔啘咳逆。若肺有寒相搏。則咳嗽 氣急。若氣怯者。傳變入陰。則四肢厥逆。面青體冷。下 利清穀。並當隨證施治。
《錢乙論》:傷風、傷寒、瘡疹、傷食、壯熱、昏睡,一皆相似。若 倉卒未能辨認之間,但與升麻葛根湯、惺惺散、小柴 胡湯,此數藥通治甚驗。
《聖惠》論:「嬰孩傷寒,不可用性燥藥發汗,燥加臟腑,熱 極傷心,則厥逆難治。又不可用性熱藥,熱乃助陽,陽 極則陰爭,四肢汗出如油,手足或冷或熱,多致發狂、 顛癇、搐搦,為難治。又不可用性寒藥,寒則陽受其冷, 則寒熱相擊,一向叫啼不睡,使熱上衝於腦,則頭骨 縫開,為難治。」予流落錢塘,就館於親豪蘇伯正防禦 家,伯正以「醫治傷寒」名,予常觀其用藥次第,若小兒 傷寒,壯熱、頭痛、體疼、脈大、鼻塞、聲重、嚏咳、呵欠、惡風 憎寒,病在表可汗者,用銀白散;熱多者,甘露散。有食 飲宿滯,脾胃不和者,以「安胃丸間服;胸鬲不快者,以 香殼散間服;煩渴飲水,或作寒熱者,靈砂散間服;有 驚者,天麻防風丸、人參化風膏;涎盛」咳嗽者,小珍珠 丸。如此施治,隨手得愈者,十有八九。餘一二者,乃病 久傳深,或已成變證,方纔請召,亦依法調治,乃得痊 可。其所用之藥,多非古方,性不燥熱,率皆溫平,是謂 曉南北之異地,識寒熱之所宜,深通古人治病之大 體也。
《董鳳翀活幼精要》
[編輯]傷寒
[編輯]「凡治傷寒,須別表裏,表裏不分,汗下差誤。表證當汗, 裏證當下,發表攻裏,不易之法。表證屬陽,病在六腑; 裏證屬陰,病在五臟。陽盛陰虛,汗之即死,下之當愈; 陽虛陰盛,下之即死,汗之即愈。陽虛外寒,陰虛內熱; 陽盛外熱,陰盛內寒。不汗強汗,津溢枯竭;合汗不汗, 竅悶閉絕;不下強下,洞泄不禁;合下不下,腫脹悶亂。」 犯此數者。皆是死證。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