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藝術典/第538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博物彙編 藝術典 第五百三十七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博物彙編 第五百三十八卷
博物彙編 藝術典 第五百三十九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藝術典

 第五百三十八卷目錄

 醫部藝文一

  扁鵲倉公傳贊      漢司馬遷

  漢書藝文志序        班固

  又             前人

  勸醫論         梁簡文帝

  言醫           唐李華

  述醫          宋龔鼎臣

  醫銘            呂誨

  翰林醫官尚藥奉御王永可依前尚藥奉御直

  翰林醫官         李清臣

  蓋公堂記          蘇軾

  藥誦            前人

  送夏醫序          朱熹

  與楊元甫論梁寬甫病證書  元許衡

  讀藥書漫記         劉因

  又             前人

  丹溪翁傳贊         戴良

  贈賈思誠序        明宋濂

  贈醫師葛某序        前人

  贈醫師賈某序        前人

  論醫            王褘

  明醫箴           龔信

  庸醫箴           前人

  病家箴           前人

  警醫箴           前人

  原道統說          李梴

藝術典第五百三十八卷

醫部藝文一

[編輯]

《扁鵲倉公傳贊》
漢·司馬遷

[編輯]

《太史公》曰:女無美惡,居宮見妒;士無賢不肖,入朝見 疑。故扁鵲以其伎見殃,倉公乃匿跡自隱而當刑。緹 縈通尺牘,父得以後寧。故《老子》曰:「美好者不祥之器。」 豈謂扁鵲等邪?若倉公者,可謂近之矣。

《漢書藝文志序》
班固

[編輯]

《醫經》者,原人血脈經絡骨髓陰陽表裡,以起百病之 本,死生之分,而用度鍼石湯火所施,調百藥齊和之 所宜。至齊之得,猶慈石取鐵,以物相使。拙者失理,以 瘉為劇,以生為死。「《經方》者,本草石之寒溫,量疾病之 淺深,假藥味之滋,因氣感之宜,辯五苦六辛,致水火 之齊,以通閉解結,反之於平。及失其宜者,以熱益熱」, 以寒增寒,精氣內傷,不見於外,是所獨失也。故諺曰: 「有病不治,常得中醫。」

又             前人

[編輯]

方技者,皆生生之具,王官之一守也。太古有岐伯、俞 跗,中世有扁鵲、秦和,蓋論病以及國,原診以知政。漢 興有倉公。今其技術晻昧,故論其書以序《方技》。

《勸醫論》
梁·簡文帝

[編輯]

《勸醫》曰:「天地之中,惟人最靈。人之所重,莫過於命。雖 修短有分,夭壽懸天。然而寒暑反常,嗜欲乖節。故瘧 寒痟暑,致斃不同。伐性爛腸,摧年匪一。拯斯之要,實 在良方。故祇域醫王,明於釋典,如大師乃以醫王為 號。以如來能煩惱病,祗能治四大乖為。故亦有騷人 之詠彭城,秦國之稱和緩,季梁之遇盧氏,虢子之值」 越人爰至。久視飛仙,長生妙道。猶變六一於金液,改 三七於銀丸。蓄玉匣之祕,研紫書之奧。桃膠何是,北 斗靡遯其形;金漿非遠,明珠還恥其價。能使業門之 下,鼓響獨傳;雍祀之傍,簫聲猶在。《周禮》「疾醫掌萬民 之疾,凡民之有病者,分而治之。」歲終則各書其所治, 而入於醫師,知其愈與不愈,以為後「之法戒也。」至如 研精元理,考覈儒宗,盡日清談,終夜講習,始學則負 墟尚諛,積功則為師乃著,日就月將,方稱碩學。專經 之後,猶須劇談,網羅愈廣,鉤深理見,厭飫不寤,惟日 不足。又若為詩,則多須見意,或古或今,或雅或俗,皆 須寓目,詳其去取,然後麗辭方吐,逸韻乃生。豈有秉 筆不訊而能善詩,塞兌不談,而能善義。揚子雲言:「讀 賦千首,則能為賦。」況醫之為道,九部之診甚精,百藥 之品難究,察色辨聲,其功甚祕;秋辛夏苦,幾微難識。 而比之術者,未嘗稽合,曾無討論。多以少壯之時,涉 獵方疏,略知甘草為甜,桂心為辢,便是宴馭自足,經 方泯棄。同庾敳之讀《莊子》,異孔丘之好《周易》。然而疾 者求我,又不能盡意攻治,假使不能為地,自可即為己益。所以然者,若無隔貴賤,精加消息,以前驗後,自 可解之。日知所亡,坐成妙術,而又告以不能也。治疾 者眾,必以孟浪酬塞,悞人者多,愛人者鮮,是則日處 百方,月為千軸,未嘗不輕其藥性,任其死生,浮華之 功,於何而得?及其愛深親屬,情切支肌,患起膏肓,疴 興府俞,雖欲盡其治功,思無所出。何以故?然本不素 習,卒難改變故也。胡麻鹿藿,纔救頭痛之疴;麥麴芎 藭,反止河魚之疾。思不出位,事局轅下,欲求反死者 於元都,揚己名於綠帙,其可得乎?術道困窮,於斯實 至,誠當善思此意,更興其美,非直傳名於後,亦是功 德甚深。比夫脫一鴿於權衡,活萬魚於池水,不可同 日而論焉。

《言醫》
唐·李華

[編輯]

晉侯方圖秦,既而有疾,秦伯使醫和視之,將行,戒之 曰:「鄰國相病,大夫何以為行?」對曰:「臣不發藥石,請以 詞痊晉侯,而國無害。」秦伯悅,以卿禮遣之。和至於晉, 晉君幄銅鞮之宮,憑豐肥,倚柔容,更衣被珠玉者,白 許人。膳夫列鼎於庭,而後延客。客辭曰:「始受命於寡 君,以除君疾為役。今大國反以色與食病臣,非臣所 及也。」中軍師對曰:「此寡君待先生之禮也,不意為過, 敬惟所擇。」客曰:「臣轡而馳千里,形甚勞而氣不足。所 欲者,酒一盛,果一器,腒鱐佐飯而已,其餘不敢煩大 國。」再拜受賜而診之,曰:「君聲流而陽,氣濁而浮,色寒 而容壯,與楚王相若,亦可為也,亦不可為也。」晉侯曰: 「楚子何如而方寡人?」客曰:「臣嘗聘楚,楚境大而富,山 川林藪之盛,踰淮而竟南海,晉與齊秦不敵也。」晉侯 曰:「寡人未嘗涉楚,且置楚王,願聞其國之說。」客曰:「君 不念臣,亦未究楚封疆之事,直以所見言之。楚也近 郊,去郢尚三百里,引車登岡,平視諸宮,丹素燭天,仰 不見空,如水漂浮,半在其中,滄波動搖,低昂隨風,藹 藹南極,山松不盡,乍」伏乍起,參差高卑,流雲重輕,或 滅或明,道路綿綿,縈山繞川,車蓋如軒,稍覺登原,赤 霄冒頂,舉手摩天,向之高者,乃在車下。陰壑冥冥,投 石無聲。狀其乳苑之內,則連山黯以當戶,容杳杳而 嶪嶪,若堅刃與幔塗,呀將拆而復合,露封隙之嵌空, 聲小往而大答,聳崖峴以日爌,穿偃仆而雲請幫助識別此字。濱江 皋衍,百里芳草。往往白沙日炙皛溔。綠野芊緜。走舉 蒼連箘請幫助識別此字。《楩梓》橘柚之林,密孕元氣,寒暑若一,翳不 流風,幽不漏日。請幫助識別此字。狙飛走經息,百態啾啾。互號終昕 竟晦。墜英紛目,如雪蔽路。四望無人,移足沒屨。黃鳥 時鳴,白鷴飛度。臨險。請幫助識別此字。江,「江隈為潭,庱庱不動,常有 神怪,龜魚涵泳,露鱗出介,纖草以颻,風颭波起,崩濤 迸沫,勢不得止,精怖魂怕,毛骨洗然,攀木暝眸猶懼 踣泉頹麓,疏冗繁源,鼻歕支流,瀠瀠,合注湯湯,晝夜 有聲,當暑清涼,透崖撲湍,躍而後逝。初疑可及,忽似 無際」,旋眩迴請幫助識別此字。「淜泊兌宕,輥石敵砦。火發川上,纔夷 又亞,傾沙委浪,白煙微蒼,通波滿望,澹澹艷艷,久而 生垠,淅淅飛雨,冥冥起雲,沅湘春生,蒼梧日晚」,聲與 聽盡,色隨望遠。蘋荇荷華,組繡一川。愕羽族之多名, 紛合散於水間,泛隨流而將下,時逆浪而復還。喧呼 雷駭,沈起雲翻,兩不相傷,貌豫體閑。緣涯疊觀,照江 成霞,碧水漣漪,淺深見沙。旁經闈闥,溢浸欄檻;上有 嬪嬙,綿音入雲。侵杳眇而將絕,隨隤風而復聞。齊宋 鄭衛之樂,張於宮中;撞金擊石,草木競發。堅城雉坼, 崇山峰墜。鳥獸狂悸,淮湖皆沸。首飾戴千金,一膳傾 千家,恥不相及,人以粒計,倉祿之眾,半於平人;秣馬 之費,倍於租入。其餘綺麗之富,奉養之侈,率與是侔。 楚王甚泰而楚人甚病,申叔請老而不與政。言未畢, 晉侯舒氣而伸幹曰:「向先生言亦可為也,何哉?」客曰: 「此未足累楚,故曰可為也。若張而無厭,則不可為也。」 晉侯色生力起,斥御者,撤膳羞而請曰:「先生終說,寡 人病幸間矣。」客乘時而動之曰:「楚使令尹司馬理兵 於北疆,以臨敝邑,敝邑大夫少者,則請開關以戰,老 者則曰『君務息人,楚恃其富強,因侈生欲,未足畏也。 寡君乃發府將賙,而四境寡小君以四時之用為請。 寡君曰:『是出於人而歸於人,無人則無是矣,夫何愛 焉』』?」申命上大夫,布幣於人而謝之曰:「孤不德,使爾父 子兄弟不自保於楚師,故罄以相勞。」秦人感君皆泣。 婦人處子亦請執報楚,楚朝聞而夕卷師,君臣震伏, 而受職於秦,此先王不戰之術也。晉侯恍以楚事而 照於晉,遂輟謀秦。由是大國修好,小國來朝,天下皆 服。客果以詞痊晉,故曰「言毉。」

《述醫》
宋·龔鼎臣

[編輯]

《周官》載:「醫掌養萬民之疾病。」蓋凡受疾者,舉可治也。 唯久之不治,遂革以死。未見其有治疾而不可治者 也。巴楚之地,俗言巫鬼,實自古而然。當五氣相沴,或 致癘疫之苦,率以謂天時被是疾,非醫藥所能攻,故 請禱鬼神無少暇,雞豚鴨羊之薦,唯恐不豐。迨其不 能,則莫不自咎,事鬼神之未至。或幸而愈,乃曰「由禱 之勤也,薦之數也。不然,烏能與天時抗乎?」又有治之 不早,其疾之毒日相熏灼,一家之人皆至乎病,故雖親友之厚,百步之外不敢望其門廬,以至得病之家 懼相遷染,子畏其父,婦避其夫,若富財之人,尚得一 巫覡守之,其窮匱者,獨僵臥呻吟一室而已。如是則 不特絕醫藥之饋,其飲食之給亦絕矣。如是以死者, 未嘗不十八九,而民終不悟。余嘗訪於人,其患非他, 繇覡師之勝醫師耳。嗚呼!覡者其能必勝諸醫哉?其 所勝之者,蓋世俗之人易以邪惑也。夫疾病干諸內, 鬼神冥諸外,良藥所以治內也。今不務除疾於內,而 專求外福之來,及其甚也,其存卹訊問之宜,不復相 通,不其謬歟?夫稼茂田疇,為螟蜮所害,唯能悉除螟 蜮,則稼之秀可實也。家蓄高貨而盜入其門,主人操 刃持梃,或殺或捕,則貲之厚可全也。人之身亦然,冒 陰陽之氣,輒遇癘疫,當得醫者察聲視色,按脈授藥, 使離諸腹心肝膈,然後其體可平。若不醫之用曷異, 不除螟蜮而望稼穡之實,不驅盜賊而求家貲之全, 決不可得。矧惟國家重醫藥之書,最為事要。先朝編 輯名方,頒布天下郡國,其間述時疫之狀,實為纖悉。 及慶曆中,范文正公建言,俾自京師以逮四方學醫 之人,皆聚而講習,以精其術,其黜庸謬,救生靈,倬然 為治道之助。而世俗罔識朝廷仁愛之意,如此而徒 惑邪誕而夭性命,愚實憫之。今已戒醫博士日與醫 之徒,考神農、子儀、扁鵲、秦和之術,一會於岐伯、俞柎 之道,以正黜邪,以誠消妄,使可治之疾,不終害人,亦 濟民之一事也。而慮巴賨之俗,尚安故態,不知醫效 之神,倍禱淫祀之鬼,故刻詞以告。

《醫銘》
呂誨

[編輯]

晉人,武泰通醫術,守臣獻狀,補大醫正。還鄉里,創起應聖侯廟。藝既成,歸善於師,又將廣懋來學,其志有足稱者。予謫官,於是遷守蒲中。既行,丐文以顯於廟,因作《醫銘》。嘉乃意勤,遂成其志,知予言有以滋其善也。銘曰:

六氣五行,人稟而生,三部九候,納諸和平,昔稱絕技。 湔腸滌胃,輔以砭石,因之決潰。察脈之原,當於未然, 不攻而勝,庶幾十全。愈世之病,如持國柄,常使眾邪 不得干正,能盡己意,膏肓必起。「苟利於藝,毫釐千里。 泰也有為,心不忘師,義利之重,慎乎所治。」

《翰林醫官尚藥奉御王永可依前尚藥奉御直翰林醫官》
李清臣

[編輯]

凡方技有益於人者,皆以備王官之一守。而爾原診 察色,稱為明習,稽勤序課,遷爾之秩。其益勉哉。

《蓋公堂記》
蘇軾

[編輯]

始吾居鄉,有病寒而欬者,問諸醫,醫以為蠱,不治且 殺人。取其百金而治之,飲以蠱藥,攻伐其腎腸,燒灼 其體膚,禁切其飲食之美者,朞月而百疾作,內熱惡 寒而欬不已,纍然真蠱者也。又求於醫,醫以為熱,授 之以寒藥,旦朝吐之,暮夜下之,於是始不能食。懼而 反之,則鍾乳、烏喙,雜然並進,而漂疽、癰、疥、眩瞀之狀, 無所不至,三易醫而疾愈甚。里老父教之曰:「是醫之 罪,藥之過也。子何疾之有?人之生也,以氣為主,食為 輔。今子終日藥不釋口,臭味亂於外,而百毒戰於內, 勞其主,隔其輔,是以病也。子退而休之,謝醫卻藥,而 進所嗜,氣完而食美矣。則夫藥之良者,可以一飲而 效。」從之朞月,而病良已。

《藥誦》
前人

[編輯]

嵇中散作《幽憤詩》,知不免矣,而卒章乃曰:「採薇山阿, 散髮巖岫,永嘯長吟,頤性養壽」者,悼此志之不遂也。 司馬景王既殺中散而悔。使悔於未殺之前,中散得 免於死者,吾知其掃跡滅景於人間,如脫兔之投林 也。採薇散髮,豈其所難哉?孫真人著《大風惡疾論》曰: 《神仙傳》數十人,皆因惡疾而得仙道。何者?割棄塵累, 懷潁陽之風,所以因禍而取福也。吾始得罪遷嶺表, 不自意全,既逾年,無後命,知不死矣。然舊苦痔,至是 大作,呻呼幾百日,地無醫藥,有亦不效。道士教吾去 滋味,絕熏血,以清淨勝之。痔有蟲,館於吾後。滋味熏 血,既以自養,亦以養蟲。自今日以往,旦夕食淡麪四 兩,猶復念食,則以胡麻、茯苓。請幫助識別此字。足之,飲食之外,不啖 一物。主人枯槁,則客自棄去,尚恐習性易流,故取中 散真人之言,對病為藥。使人誦之,日三,曰:「東坡居士, 汝忘逾年之憂,百日之苦乎?使汝不幸而有中散之 禍,伯牛之疾,雖欲採薇散髮,豈可得哉。今食麻麥茯 苓多矣。居士則歌以答之曰:『事無事之事,百事治兮。 味無味之味,五味備兮。茯苓麻麥有時而匱兮。有則 食,無則已者與我無既兮。嗚呼噫嘻,館客不終,以是 為愧兮』。」

《送夏醫序》
朱熹

[編輯]

予嘗病「世之為論者,皆以為天下之事,宜於今者不 必根於古,諧於俗者不必本於經。」及觀夏君之醫,而 又有以知其決不然也。蓋夏君之醫,處方用藥,奇怪 絕出,有若不近人情者,而其卒多驗。及問其所以然 者,則皆據經考古,而未嘗無所自也。予於是竊有感 焉。因書遺之,以信其術於當世,又以風吾黨之不師古而自用者雲。

《與楊元甫論梁寬甫病證書》
元·許衡

[編輯]

梁寬甫候:「右脇,肺部也。嗽而唾血,舉動喘促者,肺脈 也。發熱脈數,不能食者,火來刑金,肺與脾俱虛也。肺 與脾俱虛而火乘之,其病為逆。如此者,例不可補瀉。 蓋補金則慮金與火持而喘咳益增,瀉火則慮火不 退位,而痃癖反盛。正宜補中益氣湯,先扶元氣,少以 活病藥加之。聞已用此藥而不獲效,意必病勢苦逆」, 而藥力未到也。當與寬甫熟論,遠期秋涼,庶就平復。 蓋脈病惡春夏,火氣至秋冬則退也,止宜於益氣湯 中,隨四時陰陽,升降浮沉,溫涼寒熱,及見有證增損 服之,升降浮沉則順之,溫涼寒熱則反之,順其順,和 其和,為治之大方也。或覺氣壅間服加減枳朮丸,或 有飲食間服《局方》枳朮湯,數月後庶逆氣少回,逆氣 回則治法可施。但恐今日以至色青、色赤,及脈弦、脈 洪,則無及矣。近世論醫,有主河間劉氏者,有主易州 張氏者。張氏用藥,依準四時陰陽而增損之,正《內經》 四氣調神之義,醫而不知此妄行也。劉氏用藥,務在 推陳致新,不使少有怫鬱,正造化新新不傷之義,醫 而不知此無術也。然「而主張氏者,或未盡張氏之妙, 則瞑眩之劑,終莫敢投,至失幾後時而不救者多矣。 主劉氏者,或未悉劉氏之蘊,則劫效目前,陰損正氣, 遺禍於後日者多矣。能用二家之長,而無二家之弊, 則治庶幾乎!」寬甫病候初感,必深所傷物,當時消導 不盡,停滯淹延,變生他證,以至於今。恐亦宜倣劉氏 推陳「致新」之意,少加消導藥於益氣湯中,庶有漸緩 之期也。鄙見如此,未敢以為必然,惟吾才卿、元甫子 益共商論之。

《讀藥書漫記》
劉因

[編輯]

人秉是氣以為五臟百骸之身者,形實相孚,而氣亦 流通。其聲色氣味之接乎人之口鼻耳目者,雖若泛 然,然其在我而同其類者固已。請幫助識別此字。然而相合,異其類 者固已怫然而相戾,雖其人之身,亦不得而自知也。 如飲藥者,以枯木腐骨蕩為虀粉,相錯合以飲之,而 亦各隨其氣類而之焉,蓋其原一也,故先儒謂「木味 酸,木之根立地中,似骨,故骨以酸養之。金味辛,金之 纏合,異物似筋,故筋以辛養之。」鹹水也,似脈;苦火也, 似氣,甘土也,似肉,其形固已與類矣,而其氣安得不 與之流通也?推而言之,其吉凶之於「善惡」,亦類也。

又             前人

[編輯]

天生此一世人,而一世事固能辦也。蓋亦足乎己,而 無待於外也。嶺南多毒,而有金、蛇、白藥以治毒;湖南 多氣,而有薑、橘、茱萸以治氣;魚、𪔀、螺、蜆治濕氣,而生 於水;麝香、羚羊治石毒,而生於山。蓋不能有以勝彼 之氣,則不能生於其氣之中。而物之與是氣俱生者, 夫固必使有用於是氣也。猶朱子謂:「天將降亂,必生」 弭亂之人以擬其後。以此觀之,世固無無用之人,人 固無不可處之世也。

《丹溪翁傳贊》
戴良

[編輯]

論曰:「昔漢嚴君平博學無不通賣卜成都,人有邪惡 非正之問,則依蓍龜為陳其利害,與人子言依於孝, 與人弟言依於順,與人臣言依於忠。」史稱其風聲氣 節,足以激貪而厲俗。翁在婺得道學之源委,而混跡 於毉,或以毉來見者未嘗不以葆精毓神開其心。至 於一語一默,一出一處,凡有關於倫理者,尤諄諄訓 誨。使人奮迅感慨激厲之不暇。左丘明有雲。「仁人之 言。其利溥哉。」信矣。若翁者。殆古所謂直諒多聞之益 友。又可以醫師少之哉。

《贈賈思誠序》
宋·濂

[編輯]

同里張君以書來謂濂曰:「壬辰之秋,兵發中原,大江 之南,所在皆繹騷。時惟伯嘉納公持部使者節,來蒞 浙東」,慎簡群材,官而任之,以保障乎一方。余雖不敏, 公不以為無似,俾攝錄事判官。判官職在撫治一城 生聚,凡其捍禦綏輯之策,不憚晝夜而勤行之,以酬 公知遇之萬一。然節宣之功不加,日積月深,以勞而 致疾。疾之初作,大熱發四,體中,繼之以昏仆迨。其甦 也,雙目運眩,耳中作秋蟬鳴,神思恍惚,若孑孑然離 群而獨立,若御驚飆而遊行太空,若乘不繫之舟,以 簸蕩於三峽四溟之間,殊不能自禁。聞丹溪朱先生 彥修者,名傳四方,亟延治之。先生至,既脈曰:「內搖其 真,外勞其形,以虧其陰,以耗其生。宜收視返聽於太 虛之庭,不可專藉藥而已之也。」因屬其高第弟子賈 君思誠留以護治之。賈君即視余如手足之親,無所 不至。其意慮余怒之過也,則治之以悲;悲之過也,則 治之以喜;喜之過也,則治之以恐;恐之過也,則治之 以思;思之過也,則治之以怒。左之右之,扶之掖之,又 從而調柔之。不特此「也,其逆厥也,則藥其湧泉以寤 之;其怔忡也,則按其心俞而定之。如是者數年,不可 一朝夕離去。寧食不鮮羞,衣不裼裘,何可一日以無 賈君?寧士不魯鄒,客不公侯,何可一日以無賈君?余 疾於是乎告瘳,而賈君有功於余者甚大矣,子幸賜之一言,多賈君之善,而昭余之不敢忘德於賈君,不 識可」不可乎?余發張君之書,重有感焉。世之為民宰 者,恆飽食以嬉,其視吾民之顛連,漠然若秦越肥瘠 之不相維繫。非惟不相維繫,又盬其髓,刳其膏而不 知止。孰有如張君勤民之疾者乎?世之醫者,酬接之 繁,不暇雍容,未信宿輒謝去。至有視不暇脈,脈不暇 方,而不可挽留者。孰有如賈君調護數年之久,而不 生厭者乎?是皆可書。余方執筆以從文章家之後,此 而不書,烏乎書?雖然,今之官政苛虐,敲扑椎擊,惟日 不足,我民病此久矣。我瞻四方,何林林乎州邑之間, 其有賢牧宰能施刀圭之劑以振起之者乎?設有是, 余雖不敏,猶能研墨濡毫,大書而不一書。是為序。

《贈醫師葛某序》
前人

[編輯]

古之醫師,必通於三世之書。所謂三世者,一曰鍼灸, 二曰《神農本草》,三曰《太素脈訣》。脈訣所以察證,《本草》 所以辨藥,鍼灸所以去疾,非是三者,不可以言醫。故 記禮者有云:「醫不三世,不服其藥也。」傳經者既明載 其說,復斥其非,而以父子相承三世為言,何其惑歟? 夫醫之為道,必志慮淵微,機穎明發,然後可與於斯, 雖其父不能傳其子也。吾鄉有嚴生者,三世業醫矣。 其為醫專事乎《大觀》之方,他皆憒憒絕弗之省。又有 朱聘君,家世習儒,至聘君始以醫鳴,醫家諸書,則無 不精覽。一少年病肺氣上喀喀鳴,喉中急則唾,唾血 成縷。嚴曰:「此瘵也。」後三月死。聘君曰:「非也。氣升而腴, 中失其樞,火官司令,爍金於爐,是之謂肺痿,治之生。」 已而果生。一六十翁患寒熱,初毛洒淅,齒擊下上,熱 繼之,盛如蒸甑。嚴曰:「此痰也,不治將差。」聘君曰:「非也。 脈淫以芤,數復亂息,外彊中乾,禍作福極,是之謂解 㑊。藥之則瘳,不藥則劇。」已而果劇,治乃愈。一婦女有 噦疾,每吐涎數升,腥觸人,人近亦噦。嚴曰:「此寒噦也, 法宜溫。」聘君曰:「非也。陰陽未平,氣苞血聚,其勢方格, 靡有攸處,是之謂惡阻。在法不當治,久則自寧,且生 男。」言後輒驗。夫嚴生之醫三世矣,聘君則始習為之, 而優劣若是者,醫其可以世論否耶?嗟夫,昔之名醫 眾矣,未暇多論,若華元佗、若張嗣伯、若許智藏,其治 證皆入神,初不聞其父子相傳也。自傳經惑於是非, 使《禮經》之意晦而不白,三千年矣。世之索醫者,不問 其通書與否,見久於其業者,則瞀瞀焉從之。人問其 故,則曰:「是記《禮》者雲爾也。其可乎哉?」葛生某,淮之鉅 族也,明於醫,三世之書皆嘗習而通之。出而治疾,決 死生,驗差劇,若燭照而龜卜無爽也者。士或不能具 藥,輒注之,不索其償,士君子翕然稱譽之。名上丞相 府,賜七品服,俾提舉諸醫官,有疾者遂倚之以為命。 嗚呼!若葛生者,其無愧古之醫師者歟!

《贈醫師賈某序》
前人

[編輯]

醫之為道,難言久矣。然必審診以起度量,立規矩,稱 權衡,合色脈,表裡有餘不足,順逆之法,復參其人之 動靜,與其息之相應,然後從而治之,則其事為甚不 輕矣。非洞明應世群書之得失,尚可與於斯乎?《黃帝 內經》雖疑先秦之士依倣而託之,其言深,其旨邃以 弘,其考辨信而有徵,是當為醫家之宗。下此則秦越 人和緩,無書可傳。越人所著《八十一難經》,則皆舉《內 經》之要而推言者也。又下,此則淳于意、華佗之熊經 鴟顧,固亦導引家之一術。至於刳腹背,湔腸胃而去 疾,則涉於神怪矣。意之醫狀,司馬遷備志之,其所謂 迥風、杳風者,今人絕不知為何證,況復求於治療之 深旨乎?又下則張機機之《金匱玉函經》及《傷寒》諸論, 誠千古不刊之典。第詳於六氣所傷,而情慾食飲罷 勞之所致者,略而弗議,兼之文字錯簡,亦未易以序 次求之也。又下此則王叔和,叔和纂岐伯、華佗等書, 為《脈經》,敘陰陽內外,辨三部九候,分人迎氣口,條陳 十二經絡,洎夫三焦五臟六腑之病,最為著明。惜乎 為妄男子括以膚陋「之脈歌,遂使其本書不盛布於 世也。又下此則巢元方,其《病源候論》,似不為無所見 者,但言風寒二濕,而不著濕熱之文,乃其失也。又下 此則王冰,冰推五運六氣之變,撰為《天元玉策》,周詳 切密,亦人之所難,苟泥之,則局滯而不通矣。」又下此 則王燾、孫思邈,思邈以絕人之識,操慈仁惻厚之心, 其列《千金方翼》及工害人之禍,至為憤切。後人稍闖 其藩垣,亦足以其術鳴,但不知傷寒之數,或弗能無 遺憾也。燾雖闇劣,《外臺祕要》所言方、證、符禁、灼灸之 詳,頗有所祖述。然謂鍼能殺生人,而不能起死人者, 則一偏之見也。又下此則錢乙、龐安時、許叔微,叔微 在準繩尺寸之中,而無所發明。時安雖能出奇應變, 而終未離於範圍。二人皆得機之粗者也。惟乙深造 機之閫奧,而擷其精華,建為五臟之方,各隨所宜。肝 有相火,則有瀉而無補;腎為真水,則有補而無瀉。皆 啟《內經》之祕,尤知者之所取法。世概以「嬰孺醫」目之, 何其知乙之淺哉!其遺書散亡,出於閻孝忠所集者, 多孝忠之意,初非乙之本真也。又下此,則上谷張元 素、河間劉完素、雎水張從正。元素之與完素,雖設為奇夢異人,以神其授受,實聞乙之風而興起然者,若 從正則又宗夫完素者也。元素以古方新病,決不能 相值,治疾一切不以方,故其書亦不傳。其存於今者, 皆後來之所傅會,其學則東垣李杲深得之。杲推明 內外二傷,而多注意於補脾土之說。蓋以土為一身 之主,土平則諸臟平矣。從正以吐、汗、下三法,風、寒、暑、 溼、火、燥六門,為醫之關鍵。其治多攻,其劑多峻厲,不 善學者殺人。完素論風火之病,以《內經》病機氣宜十 九條,著為《原病式》,簡奧粹微,有非大觀局諸醫所可 彷彿。究其設施,則亦不越補攻二者之間也。嗟乎!自 有《內經》以來,醫書之藏有司者,凡一百七十九家,二 百九部,二千二百五十九卷,亦不為不多也。他未遑 深論,即今所論者言之,世之醫師,果能盡心於斯否 乎?脫或未盡心於斯,則夫起度量,立規矩,稱權衡,合 色脈之屬焉能察而行之,不至以人命為戲也,幾希 矣。雖然,亦有要焉,逆與順之謂「也。曰升降,曰浮沈,吾 則順之;曰溫涼,曰寒熱,吾則逆之。」果能此道矣,則去 夫先醫之所治,雖不中不遠矣,然又未易以一蹴至 也。非求之極博而觀其會通,安可遽反於至約之域 乎?醫之道所以難言者,蓋若此而已。烏傷賈思誠,濂 外弟也,性醇介,有君子之行。嘗同濂師事城南,聞先 生學治經。久之,思誠復去,受醫說於彥修朱先生之 門。諸儒家所著,無所不窺,出而治疾,往往有奇驗。薦 紳間多為賦詩,而屬濂以序。濂非知醫者,將何以為 思誠告哉?而思誠請之不倦,因為直疏歷世群書之 得失,而勖思誠以「學者如此,初不暇如他日作者簸 弄筆舌,交錯以成文也。」

《論醫》
王褘

[編輯]

予觀近時言醫者,莫盛於吳中。而吳中世業醫者,莫 盛於葛氏。葛氏之醫,其術善於推五運六氣之盛衰, 以審病證而定治法。此仲正之術所以異於人人也。 蓋仲正之諸父曰恆齋者,嘗自著書,其說以謂「醫當 視時之盛衰而為損益。劉守真、張子和輩,值金人強 盛,民悍氣剛,故多用宣洩之法。及其衰也,兵革之餘, 饑饉相仍,民勞志困,故張潔古、李明之輩,多加補益 之功。至宋之紀年,醫者大抵務守護氣元,而不知攻 伐之機,能養病而不能治病,失在不知通其變也。」其 說如此,可謂能明夫氣運之變,而通於陰陽之化者 矣。

《明醫箴》
龔信

[編輯]

今之明醫,心存仁義,博覽群書,精通道藝,洞曉陰陽, 明知運氣,藥辨溫良,脈分表裡,治用補瀉,病審虛實, 因病製方,對證投劑,妙法在心,活變不滯,不衒虛名, 惟期博濟。不計其功,不謀其利,不論貧富,藥施一例, 起死回生,恩同天地,如此明醫,芳垂萬世。

《庸醫箴》
前人

[編輯]

今之庸醫,衒奇立異,不學經書,不通字義,妄自矜誇, 以欺當世,爭趨人門,不速自至,時獻苞苴,問病為意, 自逞以能,百般貢諛。病家不審,模糊處治,不察病源, 不分虛實,不畏生死,孟浪一時,忽然病變,急自散去, 悞人性命,希圖微利。如此庸醫,可恥可忌。

《病家箴》
前人

[編輯]

今之病家,多惜所費,不肯急醫,待至自愈,不求高明, 希圖容易,不察病情,輕投妄試,或禱鬼神,諸船不啻 履霜不謹,堅冰即至。及請明醫,病已將劇,縱有靈丹, 難以救治,懵然不悟,遲悞所致。惟說命盡作福,未至 這般糊塗,良可歎息。如此病家,當革斯弊。

《警醫箴》
前人

[編輯]

至重惟人命,最難卻是醫。病源須洞察,藥餌要詳施。 當奏萬全效,莫趁十年時。死生關係大,惟有上天知。 叮寧同志者,濟世務加思。

《原道統說》
李梴

[編輯]

大哉醫乎,其來遠矣。粵自混沌既判,洪荒始分。陽之 輕清者,以氣而上浮為天;陰之重濁者,以形而下凝 為地。天隆然而位乎上,地隤然而位乎下。於是陽之 精者為日,東升而西墜;陰之精者為月,夜見而晝隱。 兩儀立矣,二曜行焉。於是元氣凝空,水始生也;赤氣 炫空,火始生也;蒼氣浮空,木始生也;素氣橫空,金始 生也;黅氣際空,土始生也。五行備,萬物生,三才之道 著矣。是以惟人之生,得天地之正氣。頭圓象天,足方 象地。天有陰陽,人有氣血;天有五行,人有五臟。葛天 氏之民,巢居穴處,茹毛飲血,動作以避其寒,陰居以 避其暑。大朴未開,何病之有?迨夫伏羲氏占天望氣 而畫卦,後世有《天元玉冊》,目為《伏羲》「之書」者,乃鬼臾 區十世口誦而傳之也。神農氏嘗百草,一日而七十 毒,厥後《本草》興焉。黃帝垂衣裳而天下治,與岐伯、天 師更相問難,上推天文,下窮地理,中拯民瘼,《內經》自 此而作矣。《此經》既作,民之有疾,必假砭針以治其外, 湯液以療其內,厥後大朴散而風化開,民務繁而慾 心縱,災沴多端,非大毒、小毒、常毒、無毒之藥,弗能蠲 矣。醫之大原,《素問》一書而已矣。二十四卷,八十一篇其間推原運氣之加臨,闡明經絡之標本,論病必歸 其要,處治各得其宜,井然而有條,燦然而不紊。若《天 元紀大論》《六元正紀大論》《五常政大論》《氣交變大論》 《至真要大論》數篇,乃至精至微之妙道,誠萬世釋縛 脫難,全真導氣,拯黎元於仁壽,濟羸劣以獲安者之 大典也。軒岐以下,代不乏人。扁鵲得其一二,演而述 《難經》,皇甫士安次而為《甲乙》,楊上善纂而為《太素》。如 全元起之解,啟元子之註,所謂「源潔則流清,表端則 影正」,歷代之明醫也。獨有漢長沙太守張仲景者,揣 本求源,探微索隱,取其大小奇偶之制,定「君臣佐使 之法,而作醫方。」表裡虛實,真千載不傳之祕,乃大賢 亞聖之資,有繼往開來之功也。漢唐以下,學者豈不 欲涉其淵微之旨矧?《內經》之理,深幽無徑可入,如巢 元方之作《病源書》,孫思邈之作《千金方》,辭益繁而理 愈昧,方彌廣而法失真,《內經》之書,施用者鮮矣。及朱 奉議宗長沙太守之論,編南陽活人之書,仲景訓陰 陽為表裡,奉議解陰陽為寒熱,差之毫釐,謬以千里, 其活人也固多,其死人也不寡矣。幸而守真劉子《要 旨論》《原病式》二書既作,則《內經》之理,昭如日月之明; 《直格書》《宣明論》二書既作,則長沙之法,約如樞機之 要。如改桂枝麻黃各半湯為雙解散,變十棗湯為三 花神佑丸,其有功於聖門也不淺矣。同時有張子和 者,出明《內經》之大道,續河澗之正源,與麻知幾講學, 而作《儒門事親》之書,乃曰:「吐中有汗,瀉中有補,聖人 止有三法,無第四法。」乃不易之確論,至精之格言,於 是有劉張之泒矣。若東垣老人明《素問》之理,宗仲景 之法,作《濟生拔萃十書》,以傳於世。明脈取權衡規矩, 用藥體升降浮沉,是以有王道霸道譬焉。至於丹溪 朱氏,傷寒內傷雜病,無不精研,痰火奧義,尤其獨得。 宋太史濂謂其「集醫家之大成」,誠哉是言也。迨及我 朝修《大觀本草》,制《銅人俞穴針灸經》《御賜醫方》等書, 設太醫以輔聖躬,立良醫以佐王府惠民,藥局以濟 民間夭札,其仁天下之心,宛如軒岐一揆,而遠邁漢 唐。是以明醫迭出,如陶節菴之《傷寒》,發仲景之所未 發;薛己之外科,補東垣之未備;葛可久之內傷,錢瑛 之小兒,亦無脈於丹溪。昭代作人之功,其盛矣乎!後 學知道統之自,則門徑不差,而醫道亦可近矣。故曰: 「知其要者,一言而終。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