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坤輿典/第046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四十六卷 |
第四十六卷目錄
輿圖部彙考四
漢二〈漢書地理志二〉
坤輿典第四十六卷
輿圖部彙考四
[編輯]漢二
[編輯]按漢書地理志魏郡高帝置莽曰魏城屬冀州
[編輯]戶二十一萬二千八百四十九。口九十萬九千六百 五十五。
縣十八:
鄴故大河在東北入海
館陶河水別出為屯氏河,東北至章武入海,過郡四,行千五百里。
斥丘,莽曰利丘。應劭曰:「斥丘在西南也。」 師古曰:「闞駰雲地多斥鹵,故曰斥丘。」
沙
內黃,清河水出南。應劭曰:「《春秋》,吳子,晉侯會於黃池。今黃澤在西。陳留有外黃,故加內雲。」 臣瓚曰:「《國語》曰『吳子會諸侯於黃池,掘溝於齊魯之間』,今陳外黃有黃溝是也。《史記》曰『伐宋,取黃池』。然則不得在魏郡明矣。」 師古曰:瓚說是也,應說失之。清淵,應劭曰:清河在西北。
魏都尉治。莽曰魏城亭。應劭曰:魏武侯別都繁陽。應劭曰:「在繁水之陽。」 張晏曰:「其界為繁淵。」 元城,應劭曰:「魏武侯公子元,食邑於此,因而遂氏焉。」
梁期
黎陽,莽曰黎蒸。晉灼曰:黎山在其南,河水經其東。其《山上碑》云:「縣取山之名,取水在其陽以為名。」 即裴侯國。莽曰「即是。」 應劭曰:「裴音非。」
《武始》漳水東至邯鄲入漳。又有拘澗水,東北至邯鄲入白渠。應劭曰:「拘音矩。」
邯會侯國。張晏曰:「漳水之別,自城西南與邯山之水會,今城旁猶有溝渠在也。」 師古曰:「邯,音下安反。」
陰安
平恩侯國。莽曰「延平。」
邯溝侯國,《師古》曰:「邯水之溝。」
武安欽口山,白渠水所出,東至列人入漳。又有浸水,東北至東昌入虖沱河,過郡五,行六百一里。有鐵官。莽曰「桓安。」 師古曰:「浸音子衽反。虖音呼。沱音徒何反。其下並同。」
《鉅鹿郡》秦置,屬冀州。
戶十五萬五千九百五十一。口八十二萬七千一百 七十七。
縣二十:
鉅鹿《禹貢》大陸澤在北,紂所作。沙丘臺在東北七十里。應劭曰:「鹿林之大者也。」
南䜌莽曰「富平。」 孟康曰「䜌音良全反。」 廣阿。
象氏侯國。莽曰「寧昌。」
《廮陶師古》曰:「廮音一井反。」
《宋子莽》曰「宜子。」
楊氏莽曰功陸
臨平
下曲陽都尉治。應劭曰:「晉荀吳滅鼓,今鼓聚晉陽亭是也。」 師古曰:「常山有上曲陽,故此雲下貰。」 師古曰:「音式制反。」
郻,莽曰「秦聚。」 師古曰:「音若幺反。又差梟反。」 新市,侯國。莽曰「市樂。」
堂陽有鹽官。應劭曰:「在堂水之陽。」
安定侯國
敬武
歷鄉,侯國。莽曰「歷聚。」
樂信侯國
武陶侯國
柏鄉侯國
安鄉侯國
常山郡,高帝置。莽曰井關。屬冀州。張晏曰:「恆山在 西,避文帝諱,故改曰常山。」
戶十四萬一千七百四十一。口六十七萬七千九百 五十六。
縣十八:
元氏沮水,首受中丘西山窮泉谷,東至堂陽入黃河。莽曰井關亭。師古曰:「闞駰雲趙公子元之封。」
邑故曰元氏
石邑井陘山在西,洨水所出,東南至廮陶入泜。師古曰:「洨音效,又音爻。泜音脂,又音丁計反。」 其後亦同。
桑中侯國
靈壽中山,桓公居此。《禹貢》「衛水出東北,東入虖沱。」
蒲吾有鐵山。大白渠水,首受綿曼水,東南至下曲陽入斯洨。應劭曰:「蒲水出中山蒲陰,東入河,上曲陽。」 恆山北谷在西北,有祠。并州山,《禹貢》恆水所出,東入滱。莽曰常山亭。應劭曰:「滱音彄。」 九門,莽曰久門。
《井陘》,應劭曰:「井陘山在南。音刑。」
房子贊皇山,石,濟水所出,東至廮陶入泜。莽曰「多子。」 師古曰:「濟音子詣反。」
中丘逢山,長谷諸水所出,東至張邑入濁。莽曰「直聚。」
封斯侯國
關
平棘應劭曰:「伐晉取棘蒲也。」 師古曰:「《功臣表》棘蒲侯陳武,平棘侯林摯。」 是則平棘、「棘蒲非一地也。」 應說失之。
「鄗」 ,世祖即位,更名高邑。莽曰「禾成亭。」 師古曰:「鄗音呼各反。」
樂陽侯國。莽曰「陽苗。」
平臺侯國。莽曰「順臺。」
都鄉,侯國。有鐵官。莽曰「分鄉。」
南行唐牛飲山,白陸谷,滋水所出。東至新市,入虖沱水。都尉治。莽曰「廷億。」
清河郡高帝置。莽曰「平河。」屬冀州。
戶二十萬一千七百七十四。口八十七萬五千四百 二十二。
縣十四:
清陽王都
東武城
《繹幕》應劭曰:「繹音亦。」 師古曰:「本音弋尺反。」
靈河水別出為鳴犢河,東北至蓨,入屯氏河。莽曰播。師古曰:「蓨音條,其下亦同。」
厝莽曰厝治。應劭曰:「安帝以孝德皇后葬於厝,改曰甘陵也。」 師古曰:「音趨亦反。」
《鄃莽》曰善。陸師古曰:「音輸。」
貝丘都尉治。應劭曰:「《左氏傳》齊襄公田於貝丘,是。」
信成張甲河首受屯氏別河,東北至蓨入《漳水》。𢘿《題師古》曰:𢘿古「莎」字。東陽侯國。莽曰「胥陵。」
信鄉侯國。孟康曰:「順帝」 更名「安平。」
《繚》,師古曰:「音良笑反。」
棗彊
復陽,莽曰「樂歲。」 應劭曰:「音腹。」
涿郡高帝置。莽曰「垣翰。」屬幽州。
戶十九萬五千六百七。口七十八萬二千七百六十 四。有鐵官。
縣二十九:
涿桃水首受淶水,分東至安次入河。應劭曰:「涿水出上谷涿鹿縣。」 師古曰:「淶音來。」
遒莽曰「遒屏。」 師古曰:「遒,古遒字,音字由反。」
穀丘
故安閻鄉,易水所出,東至范陽入濡也。并州浸水亦至范陽入淶。師古曰:「言易水又至范陽入淶也。濡音乃官反。」
南深澤
范陽,莽曰「順陰。」 應劭曰:「在范水之陽。」
「蠡吾」 ,《師古》曰:「蠡音禮。」
容城莽曰深澤
易
廣望侯國
《鄚莽》曰:「言符。」 應劭曰:「音莫。」
高陽,莽曰「高亭。」 應劭曰:「在高河之陽。」
州鄉侯國
安平都尉治。莽曰「廣望亭。」
樊輿侯國。莽曰「握符。」
成侯國,莽曰「宜家。」
良鄉,侯國。垣水南東至陽鄉入桃。莽曰「廣陽。」 利鄉,侯國。莽曰「章符。」
臨鄉侯國
益昌,侯國。莽曰「有袟。」
陽鄉侯國。莽曰「章武。」
西鄉侯國。莽曰「移風。」
饒陽應劭曰:「在饒河之陽。」
中水應劭曰:「在易、滱二水之間,故曰中水。」
武垣,莽曰垣翰亭。應劭曰:「垣水出良鄉,東入桃。」 阿陵,莽曰「阿陸。」
阿武侯國
高郭侯國。莽曰「廣隄。」
新昌侯國
勃海郡,高帝置。莽曰迎河。屬幽州。師古曰:「在勃海 之濱,因以為名。」
戶二十五萬六千三百七十七。口九十萬五千一百 一十九。
縣二十六:
浮陽莽曰浮城
陽信
東光有胡蘇亭
阜城莽曰吾城
千童 應劭曰:「靈帝改曰饒安。」
重合
南皮,莽曰迎河亭。師古曰:「闞駰雲,章武有北皮亭,故此雲南。」
定侯國
章武有鹽官。莽曰「桓章。」
中邑莽曰檢陰
高成都尉治也
高樂莽曰為鄉
參戶侯國
成平虖沱河民曰「徒駭河。」 莽曰「澤亭。」
柳侯國
臨樂侯國。莽曰「樂亭。」
東平舒師古曰:「代郡有平舒,故此加東。」
重平
安次
脩市侯國。莽曰「居寧。」 應劭曰:「音條。」
文安
景成侯國
束州
建成
章鄉侯國
蒲領侯國
平原郡高帝置。莽曰「河平。」屬青州。
戶十五萬四千三百八十七。口六十六萬四千五百 四十三。
縣十九:
平原有篤馬河,東北入海五百六十里。
鬲平當以為鬲津。莽曰「河平亭。」 師古曰:「讀與『隔』同。」
高唐,桑欽言漯水所出。師古曰:「漯,音它合反。」 重丘
平昌侯國
羽侯國。莽曰「羽貞。」
般,莽曰分明。如淳曰:「般音如面般之般。」 韋昭曰:「音逋垣反。」 師古曰:「《爾雅》說九河雲鉤般,郭璞以為水曲如鉤,流般,桓也。」 然今其土俗用如韋之音。樂陵都尉治,莽曰美陽。師古曰:樂音來各反。祝阿,莽曰安成。
瑗莽曰東順亭
阿陽
漯陰,莽曰「翼成。」 應劭曰:「漯水出東武陽,東北入海。」 師古曰:「漯音它合反。」
《朸莽》曰「張鄉。」 應劭曰:「音力。」
富平,侯國。莽曰樂安亭。應劭曰:「明帝更名厭次。」 安德。師古曰:「德,古德字。」
合陽侯國。莽曰「宜鄉。」
樓虛侯國
龍額侯國,莽曰清鄉。師古曰:「今書本『額』字或作額,而崔浩雲『有龍額村』,作額者非。」
安侯國
千乘郡,高帝置。莽曰「建信。」屬青州。應劭曰:「和帝更 名樂安。」
戶十一萬六千七百二十七。口四十九萬七百二十。
有鐵官、鹽官、均輸官。
縣十五:
千乘有鐵官
東鄒
「溼沃」 ,莽曰「延亭。」
平安侯國。莽曰「鴻睦。」
博昌博水東北至鉅定入馬車瀆,幽州浸。應劭曰:「昌水出東萊昌陽。」 臣瓚曰:「從東萊至博昌,經歷宿水不得至也,取其嘉名耳。」
蓼城都尉治。莽曰「施武。」
建信
狄莽曰「利居。」 應劭曰:安帝更名曰「臨濟。」
《琅槐》,《師古》曰:「槐音回。」
樂安
被陽侯國,如淳曰:一作「疲」 ,音罷軍之罷。師古曰:「音皮彼反。」
高昌
繁安,侯國。莽曰「瓦亭。」
高宛莽曰常鄉
延鄉
濟南郡故齊,文帝十六年別為濟南國。景帝二年 為郡。莽曰「樂安。」屬青州。
戶十四萬七百六十一。口六十四萬二千八百八十 四。
縣十四:
東平陵有工官鐵官
鄒
《平臺》莽曰「臺治。」
梁鄒
土鼓
於陵都尉治。莽曰「於陸。」
陽丘
般陽,莽曰「濟南亭。」 應劭曰:「在般水之陽。」 師古曰:「般音盤。」
「菅」 ,應劭曰:「音姦。」
朝陽侯國。莽曰「脩治。」 應劭曰:「在朝水之陽。」
歷城有鐵官
猇,侯國。莽曰利成。蘇林曰:「今東朝陽有猇亭。」 蔡謨音由,音鴞。師古曰:「蔡音是,音於虯反。」
著,師古曰:「音竹庶反,又音直庶反。」 而韋昭誤以為「蓍龜」 之蓍字,乃音弛咨反,失之遠矣。
宜成侯國
《泰山郡》高帝置,屬兗州。
戶十七萬二千八十六,口七十二萬六千六百四。 有工官。汶水出萊毋,西入濟。師古曰:「汶音問,毋與無 同。」
縣二十四:
奉高有明堂,在西南四里。武帝元封二年造,有工官。
博有泰山廟。岱山在西北求山上。
《茌》,應劭曰:「茬山在東北。音淄。」 師古曰:「又音仕疑反。」
「盧都尉」 治濟北,王都也。
《肥成》,應劭曰「肥子國。」
蛇丘隧鄉,故隧國,《春秋》曰「齊人殲於隧」 也。師古曰:「蛇音移,隧音遂。」
剛,故闡。莽曰柔。應劭曰:「《春秋》秋取酄及闡,今闡亭是也。」 師古曰:「酄音驩。」
柴
蓋臨樂子山,洙水所出,西北至蓋入池水。又沂水南至下邳入泗,過郡五,行六百里,青州浸。師古曰:「蓋讀如本字,又音古盍反。洙音殊。」
《梁父》,師古曰:「以山名縣也。父音甫。」
東平陽
南武陽冠石山,治水所出,南至下邳入泗,過郡二,行九百四十里。莽曰「桓宣。」 應劭曰:「武水所出,南入泗。」
萊蕪原山,甾水所出,東至博昌入泲,幽州浸。又《禹貢》「汶水出,西南入泲。」 汶水,桑欽所言。
鉅平有亭亭山祠。應劭曰:「《左氏傳》陽虎入於酄陽關以叛,今陽關亭是也。」
嬴有鐵官。《師古》曰:「音盈。」
牟故國,應劭曰:「附庸也。」 師古曰:「《春秋》桓十五年,牟人來朝,即此也。」
蒙陰《禹貢》「蒙山在西南,有祠。」 顓臾國在蒙山下。莽曰「蒙恩。」
華莽曰翼陰
寧陽侯國。莽曰「寧順。」
乘丘,師古曰:「《春秋》莊公十五年,公敗宋師於乘丘,即此是也。」
富陽
桃山,「侯國。」 莽曰《裒魯》。
桃鄉,侯國。莽曰「鄣亭。」
式
齊郡秦置。莽曰「濟南。」屬青州。
戶十五萬四千八百二十六。口五十五萬四千四百 四十四。
縣十二:
臨淄,師尚父所封。如水西北至梁鄒入泲。有服官、鐵官。莽曰齊陵。臣瓚曰:「臨淄即營丘也。故《晏子》曰『始爽鳩氏居之,逢伯陵居之,太公居之』。」 又曰「『先君太公築營之丘』,今齊之城中有丘,即營丘也。」 師古曰:「築營之丘,言於營丘地築城邑。」
昌國德,會水,西北至西安入「如」
《利莽》曰:「利,治。」
西安莽曰東寧
鉅定馬車瀆水首受鉅定,東北至琅槐入海。廣為山,濁水所出,東北至廣饒入鉅定。
廣饒
昭南
臨胊有逢山祠。石膏山,洋水所出,東北至廣饒入鉅定。莽曰「監胊。」 應劭曰:「臨胊山有伯氏駢邑。」 師古曰:「胊音劬,洋音祥。」
北鄉侯國。莽曰「禺聚。」
平廣侯國
臺鄉
北海郡「景帝中二年置,屬青州。」
戶十二萬七千,口五十九萬三千一百五十九。 縣二十六。
營陵或曰營丘,莽曰北海亭。應劭曰:「師尚父封於營丘,陵亦丘也。」 臣瓚曰:「營丘即臨淄也。營陵,春秋謂之緣陵。」 師古曰:「臨淄營陵皆舊營丘地。劇魁,侯國。」 莽曰上符。
安丘,莽曰:誅郅。孟康曰:「今渠丘是。」
瓡,侯國。莽曰「道德。」 師古曰:「瓡即『執』字。」
淳于應劭曰:《春秋》州公如曹。《左氏傳》曰:「淳于公如曹。」 臣瓚曰:「州,國名也。淳于,公國之所都。」
益莽曰探陽
平壽應劭曰:「古㘰尋,禹後,今㘰城是也。」 師古曰:「㘰,音斟劇,侯國。」
都昌有鹽官
「平望,侯國。」 莽曰「所聚。」
平的侯國,師古曰:「的音丁歷反,其字從白。」
柳泉侯國。莽曰「弘陸。」
壽光有鹽官。莽曰翼平亭。應劭曰:「古㘰灌禹後,今灌亭是。」
樂望侯國
饒侯國
斟故國禹後
桑犢覆甑山,溉水所出,東北至都昌入海。師古曰:「溉音功代反。」
平城侯國
密鄉侯國
羊石侯國
樂都侯國。莽曰「拔壟」 一作「杖」 ,一作「枝」 也。
《石鄉》侯國。一作「正鄉。」
上鄉侯國
新成侯國
成鄉,侯國。莽曰「石樂。」
膠陽侯國
東萊郡,高帝置,屬青州。師古曰:「故萊子國也。」
戶十萬三千二百九十二。口五十萬二千六百九十 三。
縣十七:
掖莽曰掖通
腄有之,罘山祠,居土山,聲洋,丹水所出,東北入海。師古曰:「腄音直瑞反,洋音祥。」
平度莽曰利盧
黃有萊山松林。萊君祠。莽曰「意母。」
臨胊有海水祠。莽曰監胊。師古曰:「齊郡已有臨朐,而東萊又有此縣,蓋各以所近為名也。」
曲成有參山、萬里沙祠。陽丘山,治水所出,南至沂入海。有鹽官。
牟平莽曰望利
東牟有鐵官、鹽官。莽曰「弘德。」
㡉「有百支萊王祠。有鹽官。」師古曰:㡉音堅育犁。
昌陽有鹽官。莽曰「夙敬亭。」
不夜有成山日祠,莽曰夙夜。師古曰:「《齊地記》雲,『古有日夜出見於東萊,故萊子立此城,以不夜為名』。」
當利有鹽官。莽曰「東萊亭。」
盧鄉
陽樂侯國。莽曰「延樂。」
《陽石莽》曰《識命》。
徐鄉
琅邪郡,秦置。莽曰填夷,屬徐州。師古曰:「填,音竹人 反。」
戶二十二萬八千九百六十。口一百七萬九千一百。
有鐵官
縣五十一:
東武莽曰祥善
不,其有太乙僊人祠九所及明堂,武帝所起。如淳曰:「其音基。」
海曲有鹽官
《贛榆》,《師古》曰:「贛音紺,榆音踰。」
朱虛凡山,丹水所出,東北至壽光入海。東泰山,汶水所出,東至安丘入維。有三山、五帝祠。師古曰:「前言汶水出萊蕪入濟,今此又言出朱虛入維」 ,將桑欽所說有異,或者有二汶水乎?五帝祠在維水之上。
諸,莽曰諸並。師古曰:「《春秋》城諸及鄆者。」
梧成
《靈門有高》。䂞山「壺山,浯水所出,東北入淮。」師古曰:䂞即柘字也。浯音吾。姑幕,都尉治,或曰薄姑。莽曰季睦。應劭曰:「《左氏傳》曰:『薄姑氏因之,而後太公因之』。」
虛水侯國。如淳曰:「虛音墟。」
臨原,侯國。莽曰「填夷亭。」
琅邪越王句踐嘗治此,起館臺,有四時祠。師古曰:「《山海經》云:琅邪臺在琅邪之東。」
袚侯國,《師古》曰:「音廢。」
櫃根艾水東入海。莽曰「袚」 同。如淳曰「音巨。」
缾侯國。如淳曰「音瓶。」
《邞膠》水東至平度入海。莽曰「純德。」 師古曰:「音夫,又音扶。」
雩叚侯國。師古曰:「雩音許於反。叚音工下反。」 黔陬,故介國也。師古曰:「陬音子侯反。」
雲侯國
計斤莒子始起此,後徙莒。有鹽官。師古曰:「即《春秋左氏傳》所謂介根也。」 語音有輕重。
稻侯國
皋虞侯國。莽曰「盈廬。」
平昌
長廣有萊山、萊王祠、奚養澤在西。《秦地圖》曰:「劇清地。」 幽州藪,有鹽官。
橫,故山名,台水所出,東南至東武入淮。莽曰「令丘。」 師古曰:「台音怡。」
東莞術水,南至下邳入泗,過郡三,行七百一十里,青州浸。孟康曰:「故鄆邑,今鄆亭是也。」 師古曰:「莞,音官,術水即沭水也,音同。」
魏,其侯國。莽曰「清泉。」
昌有環山祠
茲鄉侯國
箕侯國,《禹貢》「維水北至昌都入海,過郡三,行五百二十里。」 兗州浸。
椑夜頭水南至海。莽曰「識命。」 應劭曰:「音裨。」
高廣侯國
高鄉侯國
柔侯國
即來侯國。莽曰「盛睦。」
麗侯國
武鄉侯國。莽曰「順理。」
伊鄉侯國
新山侯國
高陽侯國
崑山侯國
參封侯國
折泉侯國。折泉水北至莫入淮。
博石侯國
房山侯國
慎鄉侯國
駟望侯國。莽曰泠鄉。師古曰:「泠音零。」
安丘侯國。莽曰「寧鄉。」
高陵,侯國。莽曰「蒲睦。」
臨安侯國。莽曰「誠信。」
石山侯國
東海郡高帝置。莽曰沂平。屬徐州。應劭曰:「秦郯郡。」 戶三十五萬八千四百一十四,口百五十五萬九千 三百五十七。
縣三十八:
郯故國,少昊後,盈姓。應劭曰:「音談。」
蘭陵,莽曰「蘭東。」 孟康曰「次室亭,魯伯是。」
襄賁,莽曰章信。應劭曰:「賁音肥。」
下邳萬嶧山在西,《古文》以為嶧陽有鐵官。莽曰閏儉。臣瓚曰:「有上邳,故曰下邳也。」
良成侯國。莽曰承翰。師古曰:「『《左氏傳》所謂晉侯會吳子於良』,即此是。」
平曲莽曰平端
「戚」 ,鄭氏曰:「音《憂戚》。」
《胊》。秦始皇立石海上,以為東門闕,有鐵官。
開陽,故鄅國。莽曰厭虜。師古曰:「鄅音禹,厭音一涉反。」
費,故魯季氏邑。都尉治。莽曰「順從。」 師古曰:「音祕。」 利成。莽曰「流泉。」
海曲,莽曰「東海亭。」
蘭祺侯國。莽曰「溥睦。」
繒故國,禹後,莽曰「繒治。」
南成侯國
山鄉侯國
建鄉侯國
即丘莽曰。就信。孟康曰:「古祝丘。」
祝其,《禹貢》羽山在南鯀所殛。莽曰「猶亭。」
臨沂
厚丘,莽曰「祝其亭。」
容丘,侯國祠。水東南至下邳入泗。
東安侯國。莽曰「業亭。」
合鄉莽曰合聚
《承莽》曰「承治。」 應劭曰「音證。」
建陽侯國。莽曰「建力。」
曲陽莽曰「從陽。」 應劭曰:「在淮曲之陽。」
司吾,莽曰息吾。應劭曰:「《左傳》吳執鍾吾子。」
於鄉侯國
平曲侯國。莽曰「端平。」
都陽侯國。應劭曰:「《春秋》齊人遷陽是。」
陰平侯國
郚鄉,侯國。莽曰「徐亭。」 師古曰:「郚音吾,又音魚。」 武陽,侯國。莽曰「弘亭。」
新陽侯國。莽曰「博聚。」
建陵,侯國。莽曰「付亭。」
昌慮侯國。莽曰「慮聚。」 師古曰:「慮音廬。」
都平侯國
臨淮郡武帝元狩六年置。莽曰「淮平。」
戶二十六萬八千二百八十三。口百二十三萬七千 七百六十四。
縣二十九:
徐,故國,盈姓。至春秋時,徐子章禹,為楚所滅。莽曰「徐調。」
《取慮,師古》曰:「取音趨,又音秋,慮音廬。」
淮浦游水北入海。莽曰「淮敬。」 應劭曰:「淮涯也。」 盱眙,都尉治。莽曰「武臣。」 應劭曰:「音吁怡。」
厹猶莽曰「秉義。」 師古曰:「厹音仇。」
僮莽曰成信
射陽,莽曰「監淮亭。」 應劭曰:「在射水之陽。」
開陽
《贅其》,《師古》曰:「贅音之銳反。」
高山,應劭曰:「高山在東南。」
睢陵莽曰睢陸
鹽瀆有鐵官
淮陰莽曰嘉信
睢陵莽曰睢陸
「下相。」莽曰從德。應劭曰:「相水出沛國,故加」下。富陵。莽曰𣝇虜。𣝇音朔。東陽。
「播旌」 ,莽曰「著信。」
「西平,侯國。」 莽曰「永聚。」
高平,侯國。莽曰「成丘。」
開陵,侯國。莽曰「成鄉。」
昌陽侯國
廣平侯國。莽曰「平寧。」
蘭陵,侯國。莽曰「建節。」
襄平,侯國。莽曰「相平。」
海陵有江海會祠。莽曰「亭間。」
輿莽曰美德
堂邑有鐵官
樂陵侯國
《會稽郡》秦置。高帝六年為荊國,十二年更名吳,景 帝四年屬江都,屬揚州。
劉敞曰:「景帝四年,封江都王,並得鄣郡而不得吳,名曰江都。」 然則會稽不得雲屬江都。
戶二十二萬三千三十八。口百三萬二千六百四。 縣二十六。
吳故國,周太伯所邑。具區澤在西,揚州,藪,古文以為震澤。南江在南,東入海。揚州川。莽曰泰德。曲阿,故雲陽。莽曰「風美。」
《烏傷莽》曰《烏孝》。
毗陵,季札所居。江在北,東入海,揚州川。莽曰「毗壇。」 師古曰:「舊延陵,漢改之。」
餘暨蕭山,潘水所出,東入海。莽曰餘衍。師古曰:「暨音既,下《諸暨》亦同。潘音甫元反。」
陽羨
諸暨莽曰疏虜
無錫有歷山,春申君歲祠以牛,莽曰「有錫。」
山陰會稽山在南,上有禹冢、禹井。揚州山,越王句踐本國,有靈文園。師古曰:「靈文侯,薄太后父。」 丹徒,師古曰:「即《春秋》雲朱方也。」
餘姚
婁有南武城,闔閭所起以候越。莽曰「婁治。」
上虞有仇亭。柯水東入海。莽曰「會稽。」
海鹽故武原鄉。有鹽官。莽曰「展武。」
剡,莽曰「盡忠。」 師古曰:「音上冉反。」
由拳柴辟故就李鄉,吳越戰地。應劭曰:「古之檇李也。」 師古曰:「拳音權,辟讀曰壁。檇音子遂反。」 大末穀水東北至錢塘入江。莽曰末治。孟康曰:「大音如闥反。」
烏程有歐陽亭。師古曰:「歐音烏侯反。」
句章渠水東入海
餘杭,莽曰「進睦。」 孟康曰:「杭音行伍之行。」
鄞有鎮亭,有鮚埼亭。東南有天門水,入海有越天門山。莽曰謹。師古曰:「鄞,音牛斤反。鮚音結,蚌也,長一寸,廣二分,有一小蟹在其腹中。埼,曲岸也。其中多鮚,故以名亭。埼音鉅依反。」
錢唐西部都尉,治武林山,武林水所出,東入海,行八百三十里。莽曰「泉亭。」
《鄮莽》曰。《海治》。孟康曰:「音貿。」
富春莽曰誅歲
治師古曰:「本閩越地。」
回浦南部都尉治
丹陽郡故鄣郡,屬江都,武帝元封二年更名丹陽, 屬揚州。
劉敞曰:「秦分三十六郡,無鄣郡,鄣郡之置又不知何帝。」 按《吳王濞傳》,「王三郡,謂會稽、豫章故鄣也。廣陵國」 註云:「易王非、厲王胥並得鄣郡而不得吳」 ,然則吳與鄣皆非郡明矣。實說武帝以故鄣地為丹陽郡,後人追書吳地,故云三郡。此註但當雲「故鄣屬江都,武帝置丹陽郡。」 不知傳寫誤故若此,或班氏亦自誤也。又故鄣,地名,自有故耳。又以其似言「故物」 ,遂益「郡」 字,皆非也。
戶十萬七千五百四十一。口四十萬五千一百七十 一。有鹽官。有銅官。
縣十七:
宛陵彭澤聚在西南。清水西北至蕪湖入江。莽曰「無宛。」
於朁,《師古》曰:「朁音潛。」
江乘莽曰相武
春穀
秣陵莽曰宣亭
故《鄣莽》曰「候望。」 師古曰:「鄣音章。」
《句涇》韋昭曰:「涇水出蕪湖。」
「丹陽」 ,楚之先,熊繹所封,十八世,文王徙郢。
石城分,江水首受江,東至餘姚入海,過郡二,行千二百里。
湖孰
陵陽桑欽言,「淮水出東南,北入大江。」
蕪湖,中江,出西南,東至陽羨入海,揚州川。
黝,浙江水出南蠻夷中,東入海。成帝鴻嘉二年,為廣德王國。莽曰「愬虜。」 師古曰:「黝音伊,字本作『黟』」 ,其音同。
溧陽應劭曰:「溧水所出南湖也。」
歙都尉治。師古曰:「音懾。」
宣城
豫章郡高帝置。莽曰「九江。」屬揚州。
戶六萬七千四百六十二。口三十五萬一千九百六 十五。
縣十八:
南昌莽曰宜善
廬陵莽曰桓亭
彭澤《禹貢》「彭蠡澤在西。」
鄱陽武陽鄉右十餘里有黃金采,鄱水西入湖漢。莽曰鄉亭。孟康曰:「鄱音婆。」 師古曰:「采者,謂採取金之處。」
歷陵傅易山。傅易川在南,古文以為傅淺原,莽曰蒲亭。師古曰:「傅,讀曰敷。易,古陽字。」
餘汗餘水在北,至鄡陽入湖漢。莽曰「治干。」 應劭曰:「汗音干。」 師古曰:「鄡音口堯反。」
柴桑,莽曰「九江亭。」
艾脩水,東北至彭澤入湖《漢》,行六百六十里。莽曰「治翰。」
贛,豫章水出西南,北入大江。如淳曰:「音感。」
新淦都尉治。莽曰偶亭。應劭曰:「淦水所出,西入湖漢也。」 師古曰:「淦,音紺,又音古含反。」
南城盱水,西北至南昌入湖漢師古曰:「盱音香於反。」
建成蜀水,東至南昌入湖漢。莽曰「多聚。」
宜春南水,東至新淦入湖漢。莽曰「脩曉。」
海昏,莽曰「宜生。」 師古曰:「即昌邑王賀所封。」
雩都湖,漢水。東至彭澤入江,行千九百八十里。
師古曰音於
鄡陽莽曰豫章
南壄彭水,東入湖。漢安平侯國。莽曰「安寧。」
《桂陽郡》高帝置。莽曰「南平。」屬荊州。
戶二萬八千一百一十九。口十五萬六千四百八十 八。有《金》官。
縣十一:
郴耒山,耒水所出,西至湘南入湖。項羽所立,義帝都此。莽曰「宣風。」 師古曰:「郴音丑林反。耒音郎內反。」
《臨武》秦水東南至湞陽入匯,行七百里。莽曰「大武。」 師古曰:「湞音丈庚反,又音貞。」 匯音胡賄反。便。莽曰「便屏。」
南平
耒陽舂山,舂水所出,北至酃入湖,過郡二,行七百八十里。莽曰「南平亭。」 師古曰:「在耒水之陽也。」 酃音靈。
桂陽匯水,南至四會入鬱林,過郡二,行九百里。應劭曰:「桂水所出,東北入湘。」
陽山侯國
曲江莽曰除虜
含洭,應劭曰:「洭水所出,東北入沅。」 師古曰:「洭音匡,沅音元。」
湞陽,莽曰「基武。」 應劭曰:「湞水出南海龍川,西入秦。」
陰山侯國
武陵郡高帝置。莽曰「建平。」屬荊州。
戶三萬四千一百七十七。口十八萬五千七百五十 八。
縣十三:
索漸水,東入沅。應劭曰:「順帝更名漢壽。」 如淳曰:「音繩索之索。」 師古曰:「沅音元。」
《孱陵》,莽曰《孱陸》。應劭曰:「孱音踐。」 師古曰:「音仕連反。」
臨沅,莽曰「監原。」 應劭曰:「沅水出牂柯,入於江。」 沅陵,莽曰「沅陸。」
《鐔成康》谷水,南入海。玉山,潭水所出,東至阿林入鬱,過郡二,行七百二十里。應劭曰:「潭水所出,東入鬱。」 《孟康》曰:「鐔音譚。」
無陽無水,首受故且蘭,南入沅八百九十里。師古曰:「且音子余反。」
遷陵莽曰遷陸
辰陽三山谷,辰水所出,南入沅七百五十里。莽曰「會亭。」 應劭曰:「辰水所出,東入沅。」
酉陽應劭曰:「酉水所出,東入湘。」
義陵《鄜梁山,序》水所出,西入沅。莽曰「建平。」 師古曰:「鄜音敷。」
佷山孟康曰:「音恆,出藥草恆山。」
零陽應劭曰:「零水所出,東南入湘。」
「充酉原山,酉水所出,南至沅陵入沅,行千二百里;歷山,澧水所出,東至下雋入沅,過郡二,行一千二百里。」 師古曰:「澧音禮,雋音辭兗反。」
零陵郡武帝元鼎六年置。莽曰「九疑。」屬荊州。
戶二萬一千九十二,口十三萬九千三百七十八。 縣十:
《零陵陽海山》,湘水所出,北至酃入江,過郡二,行二千五百三十里。又有《離水》,東南至廣信入鬱林,行九百八十里。
營道九疑山在南,莽曰「九疑亭。」
始安
夫夷
營浦
都梁侯國。路山,資水所出,東北至益陽入沅,過郡二,行千八百里。
泠道,莽曰「泠陵。」 師古曰:「泠音零。」
泉陵侯國。莽曰「溥閏。」
洮陽,莽曰「洮治。」 如淳曰:「洮音韜。」
鍾武,莽曰「鍾桓。」 應劭曰:「今重安。」
漢中郡秦置。莽曰「新成。」屬益州。
戶十萬一千五百七十,口三十萬六百一十四。 縣十二:
西城應劭曰:「《世本》:『媯虛在西北,舜之居』。」
《旬陽北山》,旬水所出,南入沔。
南鄭旱山,池水所出,東北入漢。
褒中都尉治漢陽鄉
房陵淮山,淮水所出,東至中廬入沔。又有築水,東至筑陽,亦入沔。東山,沮水所出,東至郢入江,行七百里。師古曰:「築音逐。」
安陽鬵谷水出西南,北入漢。在谷,水出北,南入漢。師古曰:「鬵音潛,其字亦或從水。」
成固
沔陽有鐵官。應劭曰:「沔水出武都,東南入江。」 如淳曰:「北方人謂漢水為沔水。」 師古曰:「漢上曰沔,音莫踐反。」
鍚,莽曰鍚治。應劭曰:「音陽。」 師古曰:「即《春秋》所謂鍚穴。」
武陵
上庸
長利有鄖關。師古曰:「鄖音雲。」
廣漢郡高帝置。莽曰「就都。」屬益州。
戶十六萬七千四百九十九。口六十六萬二千二百 四十九。有工官。
縣十三:
梓潼,五婦山,馳水所出,南入涪,行五百五十里。莽曰「子同。」 應劭曰:「潼水所出,南入墊江。」 墊音徒浹反。師古曰:「潼音童。涪音浮。」
《什方》,莽曰:「美信。」 應劭曰:「什音十。」
涪有孱亭。莽曰「統睦。」 應劭曰:「涪水出廣漢,南入漢。」
雒章山,雒水所出,南至新都谷人湔。有工官,莽曰「吾雒。」 師古曰:「湔音子先反。」
綿竹紫巖山,綿水所出,東至新都,北入雒。都尉治。
《廣漢》,莽曰「廣信。」
《葭明》,應劭曰:「音家盲。」 師古曰:「明,音萌。」
《郪》,師古曰:「音妻,又音千私反。」
新都
甸,氐道,白水出徼外,東至葭明入漢,過郡一,行九百五十里。莽曰「致治。」 李奇曰:「甸,音賸。」 師古曰:「音食證反。」
白水,應劭曰:「出徼外,北入漢。」
剛氐道,涪水出徼外,南至墊江入漢,過郡二,行千六十九里。
陰平道,北部都尉治。莽曰「摧虜。」
蜀郡秦置。有小江入,並行千九百八十里。《禹貢》「桓 水出蜀山西南行羌中,入南海。」莽曰導江。屬益州。 戶二十六萬八千二百七十九,口百二十四萬五千 九百二十九。
縣十五:
《成都戶》七萬六千二百五十六,有工官。
郫,《禹貢》:「江沱在西,東入大江。」 師古曰:「郫音疲,沱音徒何反。」
繁
廣都,莽曰「就都亭。」
臨卭僕千水,東至武陽入江,過郡二,行五百一十里。有鐵官、鹽官。莽曰監卭。應劭曰:「卭水出嚴道卭來山,東入青衣。」 青衣,《禹貢》:「蒙山溪。大渡水東南至南安入渽。」 應劭曰:「順帝更名漢嘉也。」 師古曰:「渽,音哉。」
江原。𨞪水首受江,南至武陽入江。莽曰「卭原。」應劭曰:𨞪音壽。嚴道。卭來山,卭水所出,東入青衣。有木官。莽曰「嚴治。」
綿虒玉壘山,湔水所出,東南至江陽入江,過郡三,行千八百九十里。應劭曰:「虒音斯。」 師古曰:「湔音子千反。」
旄牛鮮水出徼外,南入若水。若水亦出徼外,南至大莋入繩,過郡二,行千六百里。師古曰:「莋音才各反。」
《徙》,師古曰:「音斯。」
湔氐道,《禹貢》「岷山在西徼外,江水所出,東南至江都入海,過郡七,行二千六百六十里。」
汶江,渽水出徼外,南至南安,東入江,過郡三,行三千四十里。江沱在西南,東入江。
廣柔
蠶陵莽曰步昌
犍為郡,武帝建元六年開。莽曰「西順。」屬益州。應劭 曰:「故夜郎國。」
戶十萬九千四百一十九。口四十八萬九千四百八 十六。
縣十二:
僰道,莽曰僰治。應劭曰:「故僰侯國也。」 音蒲北反。江陽。
武陽有鐵官。莽曰「戢成。」
南安有鹽官鐵官
資中
符溫水南至鄨入黚水。黚水亦南至鄨入江。莽曰「符信。」 師古曰:「鄨音蔽,又音鱉。黚音紀炎反。《牛鞞》」 ,孟康曰:「音髀。」 師古曰:「音必爾反。」
南廣汾關山,符黑水所出,北至僰道入江。又有大涉水,北至符入江,過郡三,行八百四十里。
漢陽,都尉治。山闟谷,漢水所出,東至鄨入延。莽曰「新通。」 師古曰:「闟音它盍反。」
郁。䣕莽曰「孱。」䣕師古曰:䣕音莫亞反。朱提山出銀。應劭曰:「朱提山在西南。」蘇林曰:「朱音銖,提音時。北方人名匕曰匙。」
堂琅
越嶲郡,武帝元鼎六年開。莽曰集嶲,屬益州。應劭 曰:「故卭都國也。」有嶲水,言越此水以章休盛也。師古 曰:「嶲,音先蕊反。」
戶六萬一千二百八。口四十萬八千四百五。
縣十五:
邛都南山出銅。有邛池澤。
遂久繩水出徼外,東至僰道入江,過郡二,行千四百里。
靈關道
臺登孫水,南至會無,入若,行七百五十里。應劭曰:「今曰臺高。」
定莋,出鹽步北澤,在南都尉治。師古曰:「莋音才各反。」
會無東山出碧
莋秦
大莋
姑復臨池澤在南。師古曰:「復音扶目反。」
三絳
《蘇示》:𡰱「『江在西北。」師古曰:「示』,讀曰祇。」𡰱古「夷」字闌,師古曰:「音蘭。」
《卑水》孟康曰:「音班。」
《灊街》,師古曰:「灊音潛,又音才心反。」
青蛉臨池,灊在北。僕水出徼外,東南至來唯入勞,過郡二,行千八百八十里,則禺同山。有金馬碧雞。應劭曰:「青蛉水出西,東入江也。」 師古曰:「蛉音零,禺音愚。」
益州郡,武帝元封二年開。莽曰就新。屬益州。應劭 曰:「故滇王國也。」師古曰:「滇,音顛。」
戶八萬一千九百四十六。口五十八萬四百六十三。 縣二十四:
《滇池大澤》在西。滇池澤在西北,有黑水祠。
雙柏
同勞
銅瀨談虜山,迷水所出,東至談槁入溫。
連然有鹽官
俞元池,在南橋水所出。東至母單入溫,行千九百里。懷山出銅。
收靡南山,臘塗水所出,西北至越嶲入繩,過郡二,行千二十里。李奇曰:「靡,音麻,即升麻,殺毒藥所出也。」 師古曰:「塗,音途。」
穀昌
《秦臧牛》蘭山,即水所出,南至雙柏入僕,行八百二十里。
邪龍
《味孟康》曰:「音昧。」
昆澤
葉榆,葉榆澤在東貪水首受青蛉,南至邪龍,入僕行五百里。師古曰:「葉音弋涉反。」
律高西石空,山出錫東南。「町山出銀鈆。」師古曰:音呼鶪反。《町》音挺《不韋》。
雲南
《嶲唐周》水首受徼外。又有類水,西南至不韋,行六百五十里。
弄棟,東農山,母血水出,北至三絳,南入繩行五百一十里。
《比,蘇師古》曰:「比音頻二反。」
「賁古,北采山出錫,西羊山出銀鈆,南烏山出錫。」 師古曰:「賁音奔。」
毋棳橋水首受橋山,東至中留入潭,過郡四,行三千一百二十里。莽曰「有棳。」 師古曰:「毋讀與無同。棳音之悅反,其字從木。」
勝休河水東至毋棳入橋。莽曰「勝僰。」
《建伶》應劭曰:「音零。」
「來。」唯從。「山出銅勞,水,出徼外,東至麋伶,入南海,過郡三,行三千五百六十里。」師古曰:音胡工反。《伶》音零。
牂柯郡,武帝元鼎六年開。莽曰同亭。有柱蒲關,屬 益州。應劭曰:「臨牂柯江也。」師古曰:「牂柯,係船杙也。」《華 陽國志》云:「楚頃襄王時,遣莊蹻伐夜郎,軍至且蘭,椓 船於岸而步戰。既滅夜郎,以且蘭有椓船牂柯處,乃 改其名為牂柯。」杙音弋。
戶二萬四千二百一十九,口十五萬三千三百六十。 縣十七:
故且蘭沅水東南至益陽入江,過郡二,行二千。
五百三十里。應劭曰:「故且蘭侯邑也。且音苴。」 師古曰:「音子閭反。」
鐔封溫水東至廣鬱入鬱,過郡二,行五百六十里。師古曰:「鐔音尋,又音淫。」
鄨不狼山,鄨水所出,東入沅,過郡二,行七百三十里。孟康曰:「鄨音鷩。」 師古曰:「音不列反。」
漏臥應劭曰:「故漏臥侯國。」
平夷
同並應劭曰:「故同並侯邑。」 並,音伴。
談拒
《宛溫》,師古曰:「宛音於元反。」
《毋斂,剛》。水東至潭中入潭。莽曰「有斂。」 師古曰:「潭音大含反。」
夜郎豚水東至廣鬱都尉治。莽曰「同亭。」 應劭曰:「故夜郎侯邑。」
《毋單》,師古曰:「毋讀與『無』同。單音丹。」
漏江
西隨糜水,西受徼外,東至糜伶入尚龍谿,過郡二,行千一百六里。
都夢壺水,東南至糜伶,入尚龍谿,過郡二,行千一百六十里。
「談槁」 ,師古曰:「槁音工老反。」
《進桑》南部都尉治。有「關。」
《句町文象》水,東至增食入鬱。又有盧唯《水來》細水伐水。莽曰「從化。」 應劭曰:「故句町國。」 師古曰:「音《劬挺》。」
巴郡秦置,屬益州。應劭曰:「《左氏》巴子使韓服告楚。」 戶十五萬八千六百四十三,口七十萬八千一百四 十八。
縣十一:
江州
臨江莽曰監江
《枳》,如淳曰:「音徙,或音抵。」 師古曰:「音之爾反。」
閬中,彭道將池在南,彭道魚池在西南,師古曰:「閬,音浪。」
《墊江》孟康曰:「音重疊」 之「疊。」
胊忍,容母水所出,南有橘官、鹽官。師古曰:「胊音劬。」
安漢是魚池在南。莽曰「安新。」
宕渠符特山在西南。潛水西南,入灊徐。曹水出東北,南入灊徐谷。師古曰:「宕音徒浪反。」
魚復江關都尉治。有橘官。應劭曰:「復音腹。」
充國
涪陵,莽曰「巴亭。」 師古曰:「涪,音浮。」 。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