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坤輿典/第079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方輿彙編 坤輿典 第七十八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七十九卷
方輿彙編 坤輿典 第八十卷


考證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坤輿典

 第七十九卷目錄

 輿圖部彙考三十七

  唐十一通典州郡三

坤輿典第七十九卷

輿圖部彙考三十七

[編輯]

唐十一

[編輯]

按通典禹貢曰荊河之州伊洛瀍澗既入於河滎波既瀦道荷澤被孟瀦厥土惟壤下土墳壚浮於洛河舜為十二牧之一周禮職方河南曰荊河州其山曰

[編輯]

「華,藪曰圃田,川曰滎、雒,寖曰波溠。其利麻、漆、絲、枲,人 二男三女,畜宜六擾,穀宜五種。荊、河州在九州之中, 言常安逸也。」又云:「逸者,舒也。言稟中和之氣,性理安 舒也。其在天官,柳、七星。張則周之分野,房、心則宋之 分野,觜、觿、參則魏之分野,角、亢、氐則韓之分野,兼得 秦楚之交。」秦分天下,置郡為三川:碭、潁川、南陽郡之 東境北境,南郡之北境。漢武置十三州,此為荊河州。 後漢為司,隸荊河州,魏亦同。晉分置司州及荊河州。 永嘉之亂,荊河州沒於劉、石、苻、姚。宋初有其南境,置 荊河州。後魏以後,分裂不詳焉。大唐分置十五部,此 為「都畿河南道,兼分入山南東道及河東道。」

河南府 東至滎陽郡二百一十里。南至臨汝郡一 百八十里。西至陜郡三百三十里。北至高平郡二百 八十里。東南到潁川郡三百二十里。西南到弘農郡 四百六十五里。西北到絳郡五百里。東北到河內郡 一百四十里。去西京八百五十里,去東京五百五十 里。戶十九萬三千四百八十,口一百十五萬七百八 十。

「洛州,蓋周之舊都。昔武王剋殷,定鼎於郟鄏。至成王 營成周,卜澗水東,瀍水西而宅洛邑,是為王城。」又於 瀍水東卜亦吉,遷殷頑人居之。平王因犬戎之亂,自 酆東遷而居王城,則東周之始王也。至敬王與王子 朝爭立,出奔。晉定公使魏舒率諸侯之大夫會於狄 泉,以其地本成周而居敬王。至孝王封其弟桓公於 河南,以續周公之官職。至孫惠公,乃封少子於鞏,號 東周惠公。王赧立,東西周分理,又徙都西周。初,平王 時,雒邑與宗周通封畿,東西長,南北短,長短相覆為 千里。後為諸侯所侵,比周之亡,七城而已。秦平天下, 置三川郡。漢高帝置河南郡。後漢改為河南尹,兼置 司隸。魏晉郡因之,兼置司州。後魏孝文自代徙都之, 亦為河南尹。至東、西魏分有其地。北齊為洛州,齊滅, 屬後周。隋初為洛州,煬帝之初,移都創制,復曰荊河 州,尋改為河南郡,置尹。大唐平偽鄭王充,置洛州,開 元元年改為河南府。凡周、漢、魏、晉、後魏、隋至於我唐, 並為帝都,今號為東京,後改號東都。領縣二十六:

河南 ,古《郟鄏》地也,是為王城。又一雲郟,山名。鄏,邑名,在縣西南。後漢為河南縣。有闕塞山,俗曰「龍門。」 有穀城山,瀍水所出。金谷、梓澤,並在東北。其古穀城在縣西北。北齊常山王演築川以拒周師。又築孝水戍,在縣西北。其天津橋、中橋、石腳,並長壽中中書侍郎李昭德造。

洛陽 古成周之地,亦謂之周南。漢為縣。魚豢曰:漢火德火,忌水,光武去「洛」 字水而加佳焉。有卭山。東北有盟津,本孟地名,都水所湊,古今以為津。武王會八百諸侯,同於此盟,故曰盟津。後漢明帝陵在西北,章帝陵在東南。漢平陰縣城在縣北五十里。白社裡,在故城建春門東。其金墉城在故城西北角,魏明帝築也。

汜水 古東虢國,為鄭滅之。鄭為制邑,《左傳》曰:「制,巖邑也。」 有故虎牢城。周穆王獲虎,命畜之,故曰虎牢。漢謂之成皋縣。後漢置成皋關。宋毛德祖戍虎牢,後魏晝夜攻圍,二百日方破。其側有廣武城。東魏武定中,將陸子章又增築虎牢城。後魏孝文帝置東中郎將府於此城中。

告成 漢陽城縣。有箕山、潁水、測影臺。漢輪氏縣故城在西南。有鬼谷,即鬼谷先生所居,在今縣北。武太后封中嶽,故改曰「告成」 焉。

登封 漢崇高縣。大唐永徽中置嵩陽縣,武太后改為登封縣。有中嶽嵩高山,其神祠後魏移於岳東南。山下有少室山、崿嶺、故關、五渡水。

緱氏 古滑國。漢舊縣。有緱氏山、軒轅坂,縣西南公路澗上有袁術固,四周絕澗甚險,俗雲「光祿澗。」 柏谷塢在縣東北。

密 古密國。亦古鄶國。《左傳》魯僖公六年,「圍新密。」 是也。又漢舊縣。有洧水、鄶水。

溫 蘇忿生所封,春秋王畿內之邑也。

伊闕 有「陸渾山」 ,伊水所出。漢新城縣也。陸渾山在西南。

伊陽 後周置兵於此備齊。

壽安 有九曲城,所謂「九河」 也。高齊置孔城防以備周,在今縣東南。又有後漢八關城,在縣東北,函谷關都尉所理。

福昌 後漢宜陽縣。故韓城在今縣東,劉盆子降光武處。魏尚書僕射杜君畿、幽州刺史杜君恕墓並在今縣北。縣城即魏之「一金塢。」 城東南北三高,峭絕天險。後周重兵於此,以備高齊。有金門山,其竹可為律管。

永寧 有三崤山,蹇叔哭其子曰:「崤有二陵焉。」 即其所也,在今縣西北。又有回溪,即馮異敗處,在今縣東北,俗名回坑。長四里,闊二丈,深二丈五尺。自漢以前,春秋時道皆由此縣。酈元注《水經》云:「漢建安間,曹公西討巴、漢,惡南路之險,更開北道,自後行旅率多從之。」 附側路有石銘云:「晉太康三年,弘農太守梁柳修復」 舊路。《括地誌》云:「按文王所避風雨,即東垣山也,俗亦號為文王山。有夏後皋墓,北可十里許,其山南臨可蔭。漢末以來,移道更於嶺岑山南,其山在夏後墓正南,可五里,公更開北道,即復春秋時路。後周之初,更復南移。隋煬帝大業三年廢,武德初,又通此道。貞觀十四年又廢。其道西入縣界,又東分」 為二道,東南入福昌縣界,北道東入澠池縣界。又有熊耳山,劉盆子積甲之所,又穀水所出。後周黃櫨、同軌、永昌三城,以備齊也。澠池 有古東西俱利之城,即秦昭王與趙惠文王會處,蓋雲「秦趙俱利」 也。又有千秋亭,晉潘岳於此喪子,有澗水也。

王屋 古召公之邑。北齊置懷州,今縣東二十里齊子嶺,周、齊分境處。後周置王屋郡。有王屋山,沇水所出。

河陽 古孟津,後亦曰富平津,在其南,謂之陶河渚,魏尚書僕射杜君畿試船沉沒之所。其地亦周蘇忿生之邑。浮橋即晉當陽侯杜元凱所立。後魏莊帝時,梁將陳慶之來伐,剋洛陽,渡河守北中府城,即此。孝文太和中築之。齊神武使潘樂鎮於此,又使高永樂守南城以備西魏,並今城也。其中潬城本東魏所築,仍置河陽關。今縣西南十三里古遮馬隄,即後魏參朱榮殺朝士千三百餘人於此。新安 縣東北一里有漢故函谷關,其秦關在今靈寶縣。漢武帝元鼎三年,樓船將軍楊僕數有大功,恥為關外人,上書乞東關,以家財給其調度,乃徙於新安。後周改故函谷關城為通洛防,以備齊。郭緣生《述征記》云:「新安縣,漢之函谷關,今猶謂之新關。項羽坑秦卒於新安城南,即斯地也。魏明帝景初元年,河南尹盧延上言,『成皋函谷二里六十步,宜卻函谷關於崤下』。」 弘農太守杜恕議,以東徙潼關著郡,下省函谷關,徙蒯關。盧氏縣下。正始元年,弘農太守孟康上言,移函谷關,再號大崤關,又為金關。《地理志》云:「今按此關,正始元年廢也。鞏 ,春秋時鞏國,戰國時有東、西周,此即東周所居,漢為縣也。」 故小平縣城在縣西北,有津曰小平。縣北又有五社渡,一名五渡津。

偃師 帝嚳所都,亦古亳邑也。商有三亳,成湯居西亳,此即一也。至《盤庚》又自河北徙理於此亳,商家從此而改國號曰殷。有首陽山。有屍鄉。周武王伐紂,迴師息戎,遂名偃師焉。漢為縣。晉當陽侯杜元凱墓在西北。天寶七載四月,河南尹韋濟奏,「於偃師縣東山下開驛路,通孝義橋,廢北坡義堂路」 也。

陸渾 故蠻國。楚莊王伐陸渾之戎於此,即蠻戎為一名耳。有三塗山在縣西,即《左傳》雲「三塗之險」 也。北齊立北荊州,在東北,故城是也。

陽翟 禹所都也。有禹山。有釣臺,《左傳》雲「夏啟有釣臺之饗」 是也,亦春秋鄭之櫟邑。有荊山。亦漢潁川郡地。有陽關聚。

濟源 。周大夫蘇忿生原邑,故城在今縣西北。漢軹縣地,故城在今縣東南。高齊拒周,使斛律光築關於此。沇水自王屋山頂崖下澄渟不流,至縣西二里平地潛源重發,名濟水,東流經溫縣入河。《尚書》云:「濟水入於河,沃為滎,東出於陶丘北至此。」 按《後漢郡國志》曰:「因王莽末旱,此渠枯涸,濟水但入河而已,不復截流」 而南。《水經》是和帝以後所撰,乃雲「南過滎陽、陽武、封丘、冤句、乘氏等縣,並今縣地,一依《尚書禹貢》舊道」 ,斯不詳之甚。酈元又從而注之,其所纂序及註解,並大紕謬。已具雍州之城西平郡篇。

潁陽 漢輪氏縣地,後魏改曰臨武,大唐復改之。河陰 三皇山,亦曰「㟼鄗山」 ,上有三城,即是劉、項相持處也。開元二十三年,分汜水、滎澤、武陟三縣。

考證

地,於輪場東置,以便運漕,即裴侍中耀卿立。其汴渠在縣南二百五十步。《坤元錄》云:亦名莨蕩渠,今名通濟渠,首受黃河。《漢書》有滎陽漕渠。如淳曰:「今礫溪口是也。」 《水經》云:「河水又東過滎陽北,莨蕩渠出焉。」 酈元注云:「大禹塞滎澤,開渠以通淮、泗。」 《後漢書》云:「初平帝時,河、汴決壞,明帝永平中,乃令王景理渠堤。」 《坤元錄》又云:「自宋武北征之後,復皆湮塞。隋煬帝大業元年,更令開導,名通濟渠,西通河洛,南達江淮。煬帝巡幸,每泛舟而往江都焉。」 其交廣荊、益、揚、越等州,運漕商旅,往來不絕。其汴口堰,在縣西二十里,又名梁公堰。隋文帝開皇七年,使梁睿增築漢古堰,遏河入汴也。

河清 南臨黃河,《左傳》雲「晉陰」 ,即此。漢為縣。柏崖故城在縣西,即東魏將侯景築其倉。咸亨中,考功郎中王本立置也。

長水 漢盧氏縣地。後魏置南陝縣。隋曰「長渾」 ,國家改焉。《土劃》在縣西北二十五里。荒古關之塞垣,後周以為鎮防。

陝郡 東至河南府三百三十里。南至河南府長水 縣界五十里。西至弘農郡湖城縣界八十里。北至絳 縣二百二十里。東南到河南府永寧縣界九十里。西 南到弘農郡百里。西北到河東郡二百里。東北到絳 縣二百二十里。去西京五百五十里,去東京三百三 十里。戶三萬六百八十,口十六萬八千一百八十。 陝州,周公、召公分陝之所。春秋虢國之地,所謂「北虢」 也。戰國時屬韓。秦屬三川郡。漢屬弘農郡。後漢因之。 後魏置陝州及恆農郡。後周又置陝州及崤郡。隋文 帝時郡廢,煬帝初州廢,以其地屬河南郡,後置弘農 宮。大唐復為陝州,或為陝郡。領縣五:

陝 故虢國城在今縣東。今郡西四十五里有曹陽澗,曹公改為好陽。郡北大陽橋,貞觀中丘行恭造。

硤石 縣西有莘原,《左傳》雲「神降於莘」 ,即此。有底柱山,大唐貞觀中,太宗巡幸,命魏徵勒銘,見存。平陸 漢大陽縣。有傅巖穴。有閑原,即虞芮之人讓畔處。吳山,即吳驥垂耳駕鹽車之所。顛軨阪。芮城 ,古芮國,城在其西。芮國,本在今馮翊郡馮翊縣界。魯桓三年,芮伯萬為母姜氏所逐,居於魏,即此。是具《左傳》注。亦古魏國,「為晉所滅。」

靈寶 秦桃林縣。漢弘農縣地。故秦函谷關,在縣西南十二里,漢武遷於新安。大唐又置桃林縣。開元末,其地得天寶靈符,因改元,兼改縣。東北有桑田亭,《左傳》「虢公敗戎於桑田」 ,即此也。

弘農郡 東至河南府四百六十里。南至南陽郡七 百里。西至華陰郡二百三十里。北至絳郡三百四十 里。東南到臨汝郡五百十里。西南到上洛郡四百里。 西北到河東郡一百七十里。東北到陝郡一百里。去 西京四百十里,去東京四百六十五里。戶一萬七千 七百四十五,口八萬二千九百十五。

虢州春秋時虢國地。晉滅虢,其地屬晉。戰國時屬秦、 魏二國之境。後蜀《三川郡》。漢武置弘農郡,後漢因之。 魏改為恆農。晉復為弘農郡。後魏置西恆農郡。後周 廢之。隋煬帝又置弘農郡,恭帝時改為鳳林郡。大唐 武德元年,改為鼎州。八年,廢鼎州,置虢州,其後或為 弘農郡。領縣六:

弘農 秦桃林縣地。漢弘農縣。黃卷陌,在縣西北二十餘里。潘岳《西征賦》云:「愬黃卷以濟潼。」 曹公故壘與韓遂相拒,亦在此。

湖城 ,故曰「胡」 ,漢武更為湖縣。有荊山,出美玉。黃帝鑄鼎於荊山,其下曰「鼎湖」 ,即此也。

盧氏 漢舊縣。有熊耳山。《尚書》雲「導洛自熊耳」 ,即此山也。

王城

朱陽 有湖

閿鄉 漢以「胡閿鄉」 為「戾園。」

臨汝郡 東至潁川郡百八十里。南至南陽郡四百 九十里。西至河南府伊闕縣,又北至府百八十里。北 至河南府登封縣百十里。東南到淮安郡四百二十 里。西南到弘農郡七百里。西北到河南府伊闕縣界 八十里。東北到河南府陽翟縣百七十里。去西京九 百八十里,去東京一百五十里。戶六萬四千八百九 十,口二十七萬六千八百七十九。

汝州在周為王畿。春秋時戎蠻子之邑,亦楚、鄭二國 之境。七國時屬韓。秦屬三川郡。漢屬河南、潁川二郡 地。後漢因之。魏晉屬河南、舞陽二郡地。後魏屬汝北 郡。後周屬南襄城郡。隋初,置伊州,煬帝初,改為汝州, 後廢州,以其地分屬襄城、潁川二郡。大唐為汝州,或 為臨汝郡。領縣七:

梁 漢舊縣。戰國時謂之南梁,以別大梁、少梁也。又有霍陽山,即《左傳》哀四年「楚為一昔之期,而襲梁及霍」 也。有蠻中聚,即戎蠻子國,在今縣西南。俗

謂之麻城。又漢光武封姬常為周承休公,故城在今縣東。又有陽人聚故城,在今縣西。秦滅東周,徙其君於陽人聚,即此地也。又孫堅大破董卓軍之所。又有漢霍陽縣,因山為名,俗謂之張侯城,亦在今郡西南。亦名王塢城,亦名高齊汝北郡,以備周寇也。

葉 古應國。漢城父縣也。又本楚地,楚葉公邑也。有方城山。屈完曰「楚國方城以為城」 ,即此也。又有昆陽城,在今縣北二十五里,即光武破王尋之所。有古墓在東,俗雲王喬墓也。

魯山 漢魯陽縣,今有魯陽關。古遶角城在縣東南。有漢犫縣故城,在今縣東南。後周置三鴉鎮,在縣西南十九里。亦名平高城,以禦齊。高齊則於縣東北十七里置魯城,以禦周。

龍興

臨汝

襄城 漢舊縣。楚靈王所築。又有古不羹城,在縣西南。

郟城 漢陝縣。舊曰「龍山。」

滎陽郡 東至陳留郡百四十四里。南至潁川郡二 百八十里。西至河南府二百七十里。北至河內郡獲 嘉縣界黃河、中河九十六里。東南到「陳留郡尉氏縣 百三十二里。」西南到河南府密縣百七里。西北到河 內郡百五十六里。東北到靈昌郡二百八十四里。去 西京一千一百五里,去東京二百六十里。戶七萬四 千八百九。口四十三萬四千三百六。

鄭州古高辛氏「火正祝融」之墟。周初,封管叔於此,又 曰虢、鄶之地。鄭武公與平王東遷,武公滅兩國而遷 都焉。後鄭為韓所滅,韓又徙都之,其東境屬魏。秦屬 三川郡。漢屬河南郡。後漢因之,分置滎陽郡。宋亦然。 後魏為東𢘆農郡。東魏置廣武郡。後周置滎州,後改 為鄭州。隋置管州。煬帝初,復為鄭州,尋廢州,置滎陽 郡。大唐因之。領縣七:

管城 古周初管國。故邲城在縣南,《左傳》晉、楚戰處。僕射陂,後魏孝文賜李沖,因為名也。

滎陽 故虢國,所謂東虢也。秦置敖倉。又有鴻溝在縣西,即楚、漢分境之所。又有京水、索水,楚漢戰於京、索間是也。京故鄭邑,在縣東,《左傳》所謂「京城太叔」 者也。

中牟 漢舊縣。有圃田澤。荊河州藪也。趙獻侯自耿徙此。又趙襄子時,佛肸以中牟叛,即此也。北十二里有中牟臺,是為官渡城,即曹公、袁紹相持之所。

新鄭 漢舊縣。春秋時鄭國。至韓哀侯滅鄭,自平陽徙都之。有溱、洧二水,祝融之墟,黃帝都於有熊,亦在此也。本鄶國之地。

滎澤 《禹貢》「濟水溢為滎」 ,即此。今濟水不復入滎也。有敖山,其地險固。故王宮城在今縣西北十五里,即《左傳》雲晉文公勝楚後至於衡雍,作王宮於踐土。今故城內東北隅有踐土臺是也。按《春秋》僖公二十八年四月,晉侯敗楚師於城濮,五月,盟諸侯於踐土,公朝於王所。注云:「踐土,鄭地。王在踐土,非京師,故曰王所。」

陽武 漢舊縣。有博浪沙,地名,即張良擊始皇之所。

武原 漢舊縣。故城在今縣西。漢卷縣故城在縣東。

陳留郡 東至睢陽郡三百里。南至汝南郡五百里。 西至滎陽郡百四十里。北至靈昌郡二百二十里。東 南到睢陽郡三百十八里。西南到潁川郡二百三十 里。西北到靈昌郡胙城縣界八十里。東北到濟陰郡 二百四十五里。去西京一千二百四十里,去東京四 百里。戶十一萬五千五百五十,口五十二萬九千三 百五十五。

汴州春秋時鄭地。戰國時為魏都。秦屬三川郡。漢置 陳留郡。後漢因之。晉改為陳留國。東魏置梁州及陳 留、開封二郡。北齊廢開封郡,併入陳留郡。後周改梁 州為汴州。隋廢陳留郡;煬帝初又廢州,分其地入滎 陽、潁川、濟陰、東萊等四郡。大唐復置汴州,或為陳留 郡。領縣六:

開封 有蓬池,亦曰「蓬澤。」 故衛國之匡地。夷門,侯嬴所處。

浚儀 漢開封縣故城在南。有蔡水。

陳留 有宰城,《國語》謂之華墟。陳留本鄭邑,後為陳所併,故曰陳留。漢高帝於此兵敗,母時兵死,後招魂葬,號昭靈後,其處曰小黃園。漢亦曰小黃縣,故城在今縣東北。又有漢東昏縣故城,亦在東北。俗曰緡者誤。

雍丘 古杞國。漢圉縣故城在東南。又有漢外黃縣故城,在今縣東。春秋時,齊桓公會諸侯於葵丘,即此。東晉初,祖逖鎮於此。武德中,置杞州也

考證

封丘 古封國,漢舊縣。有黃池,吳王夫差會諸侯之所。

尉氏 漢舊縣

睢陽郡 東至彭城郡西界二百十里。南至譙郡一 百三十里。西至陳留郡三百里。北至濟陰郡百六十 里。東南到譙郡酇縣百八十里。西南到淮陽郡二百 八十里。西北到濟陰郡百六十里。東北到魯郡四百 十七里。去西京千五百四十里,去東京七百八十里。 戶十二萬一千百七十,口八十一萬二千百七十。 宋州高辛氏子閼伯所居商丘也。周武王剋殷,以封 微子啟,是為宋國。戰國時,齊、楚、魏三分其地。秦置碭 郡。漢改為梁國。後漢因之。晉亦曰梁國。後周置梁州。 隋文帝置宋州,煬帝初為梁郡。大唐復為宋州,或為 睢陽郡。領縣十:

宋城 ,宋國都此。有孟諸澤。有漢梁孝王兔園、平臺、鴈鶩池。漢睢陽縣在此。春秋時隕石五,見存。僇隄,即梁孝王開道也。

襄邑 ,春秋時襄牛地,宋襄公所葬,漢為縣也。楚丘 ,古之戎州,己氏之邑,蓋昆吾之後,別在戎翟中,周襄時入居中國。己,是戎君姓也,漢曰己氏縣也。

柘城

虞城 孟諸澤,即《禹貢》所謂「明諸」 也。明音孟,又舜後所封之邑。有編城,即少康邑,漢虞縣也。

《寧陵 》古葛伯國,亦魏信陵君邑。

單父 古魯邑,漢舊縣也。又漢西防故城,在今縣北。

穀熟 漢舊縣。即殷之南亳,湯所都也。

下邑 秦漢舊縣

碭山 漢麻鄉故城,在縣之西北。

「譙郡 東至彭城郡五百里。南至汝陰郡二百五十 里。西至淮陽郡二百里。北至淮陽郡一百四十里。東 南到汝陰郡五百九十里。西南到淮陽郡二百九十 里。西北到淮陽郡二百三十里。東北到南城郡五百 里。」去西京一千七百四十里,去東京八百九十八里。 戶八萬二千四百六十八,口六十五萬五千二百。 亳州,周武王封神農之後於焦,即其地也。其後改為 譙。春秋時為陳國之譙邑。戰國時屬宋。秦屬碭郡。漢 屬沛郡。後漢為沛國,兼置荊河州。魏置譙郡。晉因之, 後置南兗州。後周改為亳州,兼置陳留郡。隋初郡廢, 煬帝初州廢,復置譙郡。大唐為亳州,或為譙郡。領縣 八:

譙 有渦水。魏黃初中,文帝自譙循渦入淮。有古焦城。

臨渙 漢銍縣。有嵇山,晉嵇康因而改姓。有渙水。永城 有碭山,漢高帝隱於芒、碭山澤間,即此地。漢芒縣故城在今縣北。又有漢太丘縣故城在西北。

酇 漢舊縣。又有漢建平縣故城,在今縣西北,名馬須城。

真源 古之苦縣,《老子》生於此。

鹿邑 漢鄲縣地

城父 春秋時陳國之夷邑。《左傳》「楚靈王敗於乾溪」 ,即此。有淝水,包漢水。

蒙城 漢山桑縣。後魏置渦州及渦陽縣。東魏置蒙郡,後曰山桑。又有漢垂惠聚,在縣西。

濟陰郡 東至魯郡三百二十里。南至睢陽郡百六 十里。西至陳留郡二百里。北至濮陽郡百七十里。東 南到睢陽郡百六十里。西南到陳留郡二百四十里。 西北到靈昌郡二百五里。東北到濟陽郡四百里。去 西京四百七十里,去東京六百五十里。戶十萬一千 二百九十,口六十萬六千二百五十。

曹州昔唐堯所居,在周為曹國之地。戰國時屬宋。秦 屬碭郡。漢改為梁國。景帝分梁為濟陰國。宣帝更名 定陶,後為濟陰郡。後漢因之。晉為濟陽郡。後魏置沛 郡及西兗州。後周改西兗為曹州。隋為濟陰郡。大唐 復為曹州,或為濟陰郡。領縣六:

《濟陰 》古三。請幫助識別此字。亭在縣東北。有曹南山。有氾水,即漢高帝即位之地。氾音泛,取泛受之義。漢濟陰郡城,今縣是也,亦漢定陶縣地。荷澤,在今縣城東北九十里,故定陶城東北。

成武 漢舊縣。有置戴州。

冤句 有漆園,莊周為吏之所。漢濟陽郡故城在今縣西南,後漢光武生於此。有古煮棗城。

考城 有北亳,成湯都也。梁國有二亳,南亳在谷,北亳在蒙北,即北庭也,亦曰景亳,亦古戴國也。又巨北部城,《左傳》雲「取郜大鼎」 ,即此。

南華 漢離孤縣地。天寶初改焉。

乘氏 古曰乘丘。漢句陽故城在今縣北,《左傳》「盟句待之丘」 是。

潁川郡 東至淮陽郡二百八十里。南至汝南郡三百二十里。西至東京三百三十里。北至滎陽郡二百 八十里。東南到睢陽郡三百里。西北到臨汝郡百八 十里。西北到東京三百三十里。東北到陳留郡三百 三十里。去西京千二百二十里,去東京三百三十里。 戶八萬六千四十,口五十二萬五千二百五十。 許州,《春秋許國。七國時為韓、魏二國之境。秦為潁川 郡。漢高帝為韓國,尋復故。後漢因之,獻帝暫都之。魏 文帝受禪於此。及晉並為潁川郡。後魏亦同為潁川 郡。西魏初得之,復入東魏,改為鄭州。後周改曰許州。 隋復為潁川郡。大唐為許州,或為潁川郡。領縣六:

長社 漢舊縣。其社中木暴長,故曰長社。有高陽里。郡城西南有荀淑故宅,相傳雲即舊西豪里。鄢陵 漢舊縣。《春秋》「鄭伯克段於鄢」 ,即此也。長葛

臨潁 後漢舊縣

許昌 漢許縣,獻帝都於此。魏文改曰「許昌」 ,在今縣南三十里許昌故城是。

扶溝 漢新汲縣故城在西。故固城在縣西南,周迴有水,勢甚固,故為名。

淮陽郡 東至譙郡二百里。南至汝南郡平輿縣二 百五里。西至潁川郡二百八十里。北至陳留郡雍丘 縣三百十里。東南到汝陰郡二百里。西南到汝南郡 二百六十里。西北到陳留郡三百三十里。東北到睢 陽郡三百八十里。去西京一千五百十四里,去東京 七百里。戶六萬二千七百十九,口二十五萬四千九 百五十。

陳州昔庖犧氏所都,曰太昊之墟。周初,封舜後媯滿 於此,以備三恪,為陳國。楚滅為縣,楚頃襄王自郢徙 於此。戰國時,為楚、魏二國之境。秦屬潁川郡。漢汝南 郡、淮陽國之地。後漢亦同。晉為汝南郡、梁國二境地, 兼置荊河州。後魏置陳郡,又置北揚州。北齊改北揚 州為信州。隋置陳州,煬帝初州廢,置淮陽郡。大唐為 陳州,或為淮陽郡。領縣六:

苑丘 周時陳都宛丘。有古固陵城,項羽南走固陵,即此也。漢淮陽郡故城在今縣西南。有百尺堰、東門池。

項城 古項子國。漢西華縣,後曰項城。

南頓 舊置南頓郡也

西華 漢長平縣

太康 漢陽夏縣。又有扶樂故城,在北。

溵水

汝陰郡 東至壽春郡二百五十里。南至弋陽郡三 百八十五里。西至汝南郡四百里。北至譙郡二百五 十里。東南到壽春郡三百五十里。西南到汝南郡褒 信縣二百二十里。西北到淮陽郡三百里。東北到彭 城郡蘄縣四百四十里。去西京一千八百里,去東京 九百九十里。戶二萬九千三十七,口十八萬九千四 百七。

潁州春秋時鬍子國也。戰國時屬楚。秦為潁川郡地。 兩漢為汝南郡地。魏置汝陰郡,後廢。晉武帝復置汝 陰郡。後魏置潁川郡。隋復為汝陰郡。大唐為潁州,或 為汝陰郡。領縣四:

汝陰 漢舊縣。有寢丘。《史記》曰:「蒙恬伐寢。」 徐廣又曰:「固始寢丘也。」 按固始,今弋陽郡縣,亦漢寢丘地也。又有漢細陽故城,在西北。

下蔡 古蔡國,又吳州來之邑也。《左傳》曰:「蔡成公自上蔡遷於州來,謂之下蔡。」 梁大同中,於硤石山築城拒東魏。今縣城也。

潁上 漢慎縣地,故城在今縣西北。又有故甘城,梁置下蔡郡。有關,吳、魏以來關防津濟之所。沈丘 隋置瀋州。神龍初,分汝陰縣置此縣。魏王凌欲興兵討司馬宣王,宣王覺,自往襲。凌懼,面縛丘頭,因曰「武丘」 ,即此。

汝南郡 東至汝陰郡四百里。南至義陽郡二百六 十里。西至淮安郡二百七十里。北至潁川郡三百二 十里。東南到弋陽郡淮水中流為界二百里。西南到 淮安郡桐柏縣界一百八十里。東北到淮陽郡一百 八十里。西北到「臨汝郡襄城縣二百八十里。」去西京 千五百四十五里,去東京六百七十里。戶七萬六千 三百六十。口四十四萬六十九。

今荊河州春秋時沈、蔡二國之地。戰國時為楚、魏二 國之境。秦屬潁川郡。漢高帝置汝南郡,後漢因之。魏 晉亦曰汝南郡。宋初因之,兼置荊河州,以為重鎮。後 魏置荊河州。東魏置行臺。後周置總管府,後改曰舒 州,尋復曰荊河州。其後改洛州為荊河州,以此為溱 州,尋改曰蔡州,後置汝南郡。隋初郡廢,煬帝初復置 汝南郡。大唐為荊河州,或為汝南郡。領縣十一。

汝陽 漢北。宜春縣故城在今縣西南。又漢平輿縣故城在今縣東。汝水南北。又有漢安城縣故城在東南。有二龍鄉、月旦里。鴻郄陂在縣東。上蔡 古蔡國,蔡叔之始封地也。漢舊縣。

考證

平輿 古沈子國,今沈亭是也,漢舊縣。

郾城 漢舊縣。又有古邵陵城,在今縣東,即齊桓公盟會之所。又有堂谿。又有漢定陵故城,在縣西北。又有漢西平縣故城,在今縣南。古征羌城在東南。

西平 古柏子國也,漢舊縣。

吳房 漢舊縣。古房子國。漢安城縣故城在今縣東南。

郎山 有郎陵山。漢郎陵縣在今縣西南。有道城,即道國也。

真陽 漢真陽縣。又漢新陽縣故城在西南。梁白狗城戍城在此。後魏將堯雄曰:「梁之北面重鎮也。」 新息 古息國,漢舊縣也。又有漢安陽縣故城,即春秋時江國也。

褒信 漢郾縣也

新蔡 古呂國。後蔡侯自下蔡徙都於此,故曰新蔡。漢鮦陽縣故城在北。又有葛陂,俗雲「後漢費長房投竹化成龍處」 ,亦後漢舊陵縣也。

淮安郡 東至汝南郡二百七十里。南至漢東郡四 百里。西至南陽郡三百二十里。北至臨汝郡四百二 十里。東南到義陽郡二百六十里。西南到襄陽郡三 百二十里。西北到「臨汝郡魯山縣四百四十里。東北 到汝南郡吳房縣三百十九里。」去西京千四百八十 里,去東京六百四十里。戶四萬一千七百五十,口十 六萬三千四百九十

唐州春秋楚地。戰國時屬韓。秦漢並南陽郡地,後漢 亦然。晉屬南陽國。後魏置東荊州,西魏改為淮州,為 重鎮。隋改為顯州,煬帝改為淮安郡。大唐為唐州,或 為淮安郡。領縣七:

比陽 漢舊縣。後魏置殷州及陽城郡。方城山自比陽相比連百里,號曰「方城」 ,亦曰「長城。」 馬仁陂在縣北,溉田萬頃。

慈丘 後魏置江夏郡

方城 漢堵陽縣。西魏置襄邑郡。有方城山,一名「黃成山。」

湖陽 古之蓼國。前漢湖陽縣、後漢棘陽縣故城在今縣北。古謝國也。在棘水之陽。有唐子山,又曰「西唐山」 ,即漢高鳳所隱處。

平氏 漢舊縣

桐柏 因山為名,淮水所出。梁置華州及上川郡大木山,祖逖為荊河州刺史,藏家屬於此山。泌陽 漢舞陰縣故城在今縣北。有泌水。

南陽郡 東至淮安郡三百二十里。南至襄陽郡百 八十里。西至上洛郡六百四十八里。北至臨汝郡四

九十里。東南到淮安郡四百十里。西南到武當郡

三百四十里。西北到弘農郡七百里。東北到淮安郡 四百五十里。去西京九百二十里,去東京六百七十 里。戶四萬二千七百五十,口十六萬六百七十。 鄧州本夏禹之國。春秋時申伯、鄧侯二國之地。戰國 屬韓,後沒於秦,封魏冉為穰侯,尋而屬楚。始皇平天 下,置南陽郡。兩漢因之。晉為南陽國及順陽、義陽二 郡之境。宋齊並為南陽郡。後魏置荊州,西魏為「重鎮。」 隋初,改為鄧州;煬帝初,為南陽、淯陽二郡地。大唐為 鄧州,或為南陽郡。領縣七:

穰 漢順陽故城在今縣西,亦後漢穰縣地。後魏馬圈鎮在縣北,蕭齊大將陳顯達攻圍不下,敗歸。亦漢涅陽縣地。又有六門。請幫助識別此字。鉗盧陂並漢邵信臣所作,溉田三萬頃。又有漢朝陽縣故城,在今縣東南,今謂之「朝城。」

南陽 古申國。漢置范縣。縣南三十七里有小長安。又有漢仕衍縣,在今縣西。又有後漢淯陽縣故城,在渠水之陽。

向城 漢西鄂縣故城在今縣南。有魯陽關及魯陽山及青山。漢張衡墓亦在縣南,崔瑗作碑,見在。北重山在縣北,即是三鴉之第一。又北分嶺山,嶺北即三鴉之二鴉也。其第三鴉入臨汝郡魯山縣界。

「內鄉 於中」 ,即此地。本楚之丹邑。有丹水。淅水舊置淅郡,即漢淅縣,楚之白羽也。又有漢丹水縣故城,在今縣西南。《括地誌》云:「戰國時張儀所言商於地。」 按《荊州圖》則雲,「今縣東七里於村」 ,蓋昔所言商於也。

《菊潭 》有菊水,傍水居人飲此水多壽也。

新野 漢舊縣,或曰棘陽縣。有樊陂在西南。有光武臺、鄧晨宅。

臨湍 漢冠軍縣,霍去病所封。有湍水。

武當郡 東至南陽郡二百四十里。南至房陵郡二 百六十八里。西至康安郡七百里。北至南陽郡內鄉 縣二百六十里。東南到襄陽郡三百七十里。西南到 房陵郡三百六十里。西北到上洛郡上津縣石丹山 界三百里。東北到南陽郡三百四十里。去西京九百二十里,去東京九百十里。戶九千一百,口四萬六千 二百九十。

均州戰國時屬韓。秦屬南陽郡。漢為南陽、漢中二郡 地。後漢因之。魏屬南鄉郡。晉宋並屬順陽郡,後置武 當郡。齊於此僑立始平郡,尋改為齊興郡。梁置興州。 後周改為豐州。隋初郡廢,改為均州;煬帝初州廢,改 為淅陽郡。大唐為均州,或為武當郡。領縣三:

武當 漢舊縣。有古塞城,在縣北。戰國時楚築以備秦,所據之山,高峻嶮峭,今名「大塞山。」 有武當山。鄖鄉 漢錫縣也。古麋國地。春秋時,楚潘崇伐麋,至於錫穴,即此也。西晉改為鄖鄉。

《豐利 》漢長利之地。

襄陽郡 東至漢東郡三百五十里。南至江陵郡四 百七十里。西至房陵郡四百九十里。北至南陵郡一 八十里。東南到當水郡三百十六里。西南到夷陵 郡五百七十里。西北到武當郡三百七十里。東北到 淮安郡三百二十里。去西京一千八十里,去東京八 百五十里。戶四萬六千五十六,口二十三萬一千四 百。

襄陽《禹貢》荊河,州之南境。春秋以來楚地。秦南郡之 北界。二漢屬南郡、南陽二郡地。至獻帝時,魏武始置 襄陽郡,亦為重鎮。晉初因之,兼置荊河州。東晉僑置 雍州,宋文帝割荊州置雍州。襄陽去江陵步道五百, 勢同唇齒,無襄陽則江陵受敵。自東晉庾翼為荊州 刺史,將謀北伐,遂鎮襄陽。田土肥良,桑梓遍野,常為 大鎮。北接苑洛,跨對楚沔,為鄢郢北門,部領蠻左。齊、 梁並因之,亦為重鎮。後梁蕭察附庸於西魏而都於 此。西魏改曰襄州。隋復為襄陽郡。大唐因之。領縣七:

襄陽 漢中廬縣也。蓋駱越人徙於此,在襄水之陽。又有漢水及峴山。又有馬鞍山,昔晉劉弘《山簡九日宴處》。

臨漢 漢樊縣也。西魏置河南郡。有古樊城及苑水。又有鄾城,即今鄾子國也。蕭齊明帝建武中,將曹虎鎮守。後魏主孝文帝率兵十萬攻圍樊城不下。舊名「安養」 ,天寶中改焉。

穀城 春秋時穀國也。有陰縣城,亦在北。又有漢故酇城,在縣東北,漢之酇縣也,蕭何所封。《說文》云:「酇音贊,縣在南陽。」請幫助識別此字。在何反,縣在沛郡。按班固《泗水亭高祖碑》云:「文昌四友。」漢有蕭何,序功第一,受封於䣜又:江統《徂淮賦》云:「戾。」䣜城而「倚軒。」實「蕭公之故國謂何」,封沛郡之䣜明矣。近代戴規辯字,與姚察《訓纂》,傍將眾說俱因此論。規即斷云:「何封沛之」䣜夫人封南陽之酇:臣瓚及文潁等注皆據《茂陵書》,蕭何所封在南陽。按《茂陵書》在武帝崩日,去何不遠,指事為親,且《地理志》以酇為侯國。䣜則不言又《何本傳》:「子祿薨,無子。高后封何夫人同為酇侯,小子延為築陽侯。孝文元年,罷同,更封延為酇侯。」尋築陽距酇三十餘里。若唯夫人封酇,則小子延獨繼其母。予謂不然也。鮑至《南雍州記》云:「城內現有蕭相國廟,相傳謂為城隍神。」遠近而推茂陵書,亦可依矣。

宜城 楚之鄢郢。有蠻水。漢黎丘城在縣北。又漢宜城縣,在今縣南,其地出美酒。舊名「率道」 ,天寶中改焉。

《義清 春秋》廬戎國。秦山都縣故城在合縣之東南。

樂鄉 《春秋》若國之地。有若鄉、若水。中城山在縣西南,山有城壘,極峻嶮。

南漳 漢臨沮縣。有荊山。《禹貢》曰:「荊及衡陽惟荊州即此。」 山十和得玉之處。

漢東郡 東至安陸郡一百五十里。南至富水郡四 百六十里。西至襄陽郡一百五十里。北至淮安郡四 百里。東南到安陸郡一百五十里。西南到富水郡四 百六十里。西北到淮安郡四百三十里。東北到襄陽 郡一百四十里。去西京一千四百里,去東京一千八 百里。戶二萬二千七百五十,口十萬三千七百十。 隋州,春秋隋侯之國。《左傳》曰:「漢東之國」,隋為大,其後 屬韓。秦、二漢並屬南陽郡。晉屬義陽郡,後分置隋郡。 宋齊因之。西魏置并州,後改曰隋州。隋分其地置漢 東、舂陵二郡。大唐併為隋州,為漢東郡。領縣四:

隋 漢舊縣。後漢初,斗林兵起,在縣東北,地名也。梁置曲陽郡。東北有三鍾山。

棗陽 後漢蔡陽縣。光武舊宅在今縣南二里,有白水焉。又有漢舂陵故城,在今縣東。漢元帝時,自零陵令道縣徙於此,即張衡所謂「龍飛白水。」 後魏置南荊州。隋置舂陵郡。戍。有漢襄鄉故城在東北。梁下溠戍,在縣東南百餘里。後魏宣武正光初南伐,破之,置鎮。梁又破鎮置郡。

唐城 後魏曰厥西。置義陽郡。後曰肆州,或曰唐州。

光化 自漢至宋,為隋縣地。蕭齊為安化縣,西魏

考證
文帝改焉。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30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