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山川典/第013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十三卷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山川典
第十三卷目錄
泰山部彙考一
圖
考
山川典第十三卷
泰山部彙考一
[編輯]東嶽泰山
《書》曰:「岱宗」,《詩》曰「泰山」,《禮記》曰「岱宗」,《周禮》曰「岱山」,《爾雅》 曰:「岱嶽」,又曰「東嶽。」見於《詩》《書》者如此。其陽則魯,其陰 則齊。漢置泰山郡,今屬濟南府泰安州。山周圍一百 六十里,高四十餘里,聯新泰、萊蕪、海豐、歷城諸縣界。 凡徂徠、新甫等山,皆其輔也。其他峰巒綿亙,岡阜迴 環,雖隨地異名,要皆此山之支麓也。
東嶽泰山圖
考
[編輯]按:《書經夏書禹貢》:「海岱惟青州。」〈蔡傳〉青州之域,「東北至 海,西南距岱。」岱,泰山也。在今襲慶府奉符縣西北三 十里。
海岱及淮惟徐州。〈蔡傳〉徐州之域,「東至海,南至淮,北至 岱。岱之陽,濟東為徐,岱之北,濟北為青。」
按《詩經魯頌閟宮》:「泰山巖巖,魯邦所詹。」〈疏〉泰山在齊、 魯之界,故言「所詹」,見其不全屬《魯》也。〈朱註〉《泰山》,魯之望 也。
按《禮記王制》:「天子五年一巡守,歲二月東巡守,至於 岱宗。」〈註〉「歲二月」,當巡守之年二月也。岱,泰山也。宗,尊 也。東方之山莫高於此,故祀以為東嶽,而稱「岱宗」也。 〈疏〉嶽者何?嶽之為言誦也,誦功德也。必先於此。岱山 者,言萬物皆相代於東方,故歲二月東巡守,至於岱 宗。宗者,尊也。岱為五嶽之首,故為尊也。
《禮器》:「齊人將有事於泰山,必先有事於配林。」〈註〉《配林》: 林名,泰山之從祀也。〈疏〉「有事於泰山」,謂祭泰山也。「先 告配林」,配林是泰山之從祀者也,故先告從祀,而後 祭泰山,此得積漸從小至大之義也。
按《周禮夏官職方氏》:「河東曰兗州,其山鎮曰岱山。」〈訂義〉 易氏曰:《漢志》泰山郡博縣,泰山在西北。博在唐為乾 封,屬兗州,今為襲慶府奉符縣。泰山,一曰岱山。《禹貢》 「海岱惟青州,海岱及淮惟徐州。」是青州在岱山東北, 徐州在岱山東南。周並徐入青,而不以岱屬青州,兗 在西北,實兼有其地。又曰:「夏、殷皆言濟河為兗州」,謂 東河之東,濟水之北也。周人以青兼徐,而兗州又得 越乎濟之東南,故徐之岱山,《職方》以為兗之所鎮。 按《爾雅釋地》「中有岱嶽,與其五穀魚鹽生焉。」〈註〉言泰 山有魚鹽之饒。
釋「山河東岱。」〈註〉岱宗、《泰山》〈疏〉岱宗泰山者,在東河之 東,一名岱宗,一名泰山。
泰山為東嶽。〈疏〉《風俗通》云:「泰山,山之尊,一曰岱宗。」岱, 始也。宗,長也。萬物之始,陰陽交代,故為五嶽長。王者 受命,恆封禪之。
按《山海經·東山經》:「獨山又南三百里曰泰山,其上多 玉,其下多金。有獸焉,其狀如豚而有珠,名曰狪狪,其鳴自䚯。環水出焉,東流注於江。」〈一作海〉其中多水。玉 按:桑欽《水經》汶水「又東南過奉高縣北。」〈酈道元注〉奉高縣 漢武帝元封元年立,以奉泰山。
屈從縣西南流。〈注〉汶出牟縣故城西南阜下,又西南 逕奉高縣故城,而西南流注於汶。汶水又南,右合北 汶水,出分水谿源與中川分水,東南流,逕泰山東。右 天門下。谿水水出泰山天門下谷,東流。古者帝王升 封,咸憩此水,水上往往有石竅存焉,蓋古設舍所跨 處也。《馬第伯書》云:「光武封泰山,第伯從登山,去平地 二十里,南向極望」,無不睹其為高也,如視浮雲。其峻, 石壁窅窱,仰視岩石松樹,鬱鬱蒼蒼,如在雲中;俯視 谿谷,碌碌不可丈尺,直上七十里天門,仰視天門,如 從穴中視天矣。應劭《漢官儀》云:「泰山東南山頂名曰 日觀者,雞一鳴時,見日始欲出,長三丈許,故以名焉。」 《從征記》曰:「泰山有下中上三廟,牆闕嚴整,廟中柏樹 夾兩階,大二十餘圍,蓋漢武所植也。赤眉嘗斫一樹, 見血而止,今斧創猶存。」門閤三重,樓榭四所,三層壇 一所,高丈餘,廣八尺。樹前有大井,極香冷,異於凡水。 不知何代所掘,不常浚渫,而水旱不減。庫中有漢時 故樂器及神車、木偶,皆靡密巧麗。又有石勒建武十 三年,永貴侯張余上金馬一匹,高二尺餘,形制甚精。 中廟去下廟五里,屋宇又崇麗於下廟,廟東西夾澗, 上廟在山頂,即封禪處也。其水又屈而東流,入於汶 水。又東南流,逕南明堂下。漢武帝元封元年封泰山, 降坐明堂於山之東北阯。武帝以古處險狹而不顯 也,欲治明堂於奉高旁,而未曉其制。濟南人公玉帶 上黃帝時《明堂圖》。圖中有一殿,四面無壁,以茅蓋之, 通水圜宮垣為複道,上有樓,從西南入,名曰崑崙,天 子從之入,以拜祀上帝焉。於是上令奉高作明堂於 汶水,如帶圖也。古引水為辟雍處,基瀆存焉,世謂此 水為石汶。《山海經》曰:「環水出泰山,東流注於江。」即此 水也。
按《晉書天文志》:「泰山入角十二度。」
按《唐書天文志》:「降婁、元枵與山河首尾相遠,鄰顓頊 之墟,故為中州負海之國也。其地當南河之北,北河 之南,界以岱宗至於東海,自析木紀天漢而南曰大 火,得明堂升氣,天市之都在焉。其分野自鉅野、岱宗, 西至陳留,北負河濟,南及淮,皆和氣之所布也。斗杓 謂之外廷,陽精之所布也;斗魁謂之會府,陽精之所」 復也。杓以治外,故鶉尾為南方負海之國。魁以治內, 故陬訾為中州四戰之國。其餘列舍在雲漢之陰者 八,為負海之國;在雲漢之陽者四,為四戰之國。降婁、 元枵以負東海,其神主於岱宗,歲星位焉。須女、虛、危, 元枵也。其分野自濟北,東踰濟水,循岱嶽眾山之陰, 其地得陬。訾之下流,自濟東達於河外,故其象著為 天津,絕雲漢之陽,凡司人之星與群臣之錄,皆主虛 危,故岱宗為十二諸侯受命府。奎、婁,降婁也,自蛇丘、 肥城南屆鉅野,東達梁父,循岱嶽眾山之陽,以負東 海,在陬訾下流,婁、胃之墟。
按:《宋史天文志》:「東方蒼龍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其 神為青帝,司春、司木,司泰山。」
按《中興天文志》:「泰山入角十二度。」
按:《天原發微》,「天下山分為四條,上應二十八宿,負海, 貨殖所阜之國。自北河下流,南距岱山,為三齊;自南 河下流,北距岱山,為鄒魯。此負海之國也。」
按《三才圖會泰山圖考》,泰山在山東濟南府泰安州, 五嶽之東嶽也。《博物志》云:「泰山,一曰天孫,言為天帝 孫也,主召魂。東方萬物始成,故知人生命之長短。」《五 經通義》云:「一曰岱宗,言王者受命易姓,報功告成,必 於岱宗也。東方萬物始交代之處。宗,長也,言為群嶽 之長。」《白虎通》云:「王者受命必封禪。封者,增高也。禪者」, 廣厚也。皆刻石紀號,著己之功績,以自效也。天以高 為尊,地以厚為德,故增泰山之高以示報天,禪梁父 之趾以示報地。《漢官儀》及《泰山紀》云:「盤道屈曲而上, 凡五十餘盤,自下至古封禪處,凡四十里。出泰安可 二里許,即入山,自是皆結曲逶迤而上,峰勢巀嶭若 相噬,而傍多溪澗,泉流碨礧,間作悲」鳴,與笳吹相應。 久之,至迴馬嶺。又四里,抵禦障巖,一曰「御仗」,宋永定 陵東封止仗衛處。其前為巨澗,澗底白石砥平如玉 色,而巖陟上廟,其巔頗寬。又行可三里,抵黃峴。黃峴 者,不知其所繇名,有松五,即所謂「五大夫」者也,以厄 於石,不能茂,而稍具虯虺狀。又上里許,為百丈崖,崖 凹深如屋,傍有石洞,槎口而下黑,其究叵測。已度石 壁峪,為十八盤者三,而穿中竇曰「天門。」行可里許,為 元君祠。元君者,不知其所由始。或曰「即華山玉女也」, 天下之祝釐祈福者趨焉。祠宇頗瑰偉,後一石三尺 許,刻《李斯篆》二行一石池,縱廣及深俱二尺許,亦曰 「玉女洗頭盆」也。自是左折而上里許,曰嶽帝祠,陋不 能勝香火。其後峭壁造天,左為《開元帝紀泰山銘》,唐 隸,徑可二寸而嬴,勢若飛動;右為蘇頲《東封頌》,字形 頗秀媚,尚可辨。又有顏魯公題名。自是益北上數百武,為絕頂,曰玉皇祠。祠之前有石柱,方而色黃,可丈 許,所謂「秦皇無字碑」也。其石非山所有。或曰:「中有碑 石冒之。」復折而東,稍下百步,復上百步,石室冠之,高 如玉皇祠。中有黧色石,蓋方丈,瑩潤可鑑,雲漢武帝 所藏金泥玉檢。《地傳》云:「白雲起封中者」是已。其前地 稍闢,即所稱日觀、秦觀、越觀諸峰者。蓋五鼓而起,觀 日之出則為日觀;西望而見秦,則為秦觀;南望而為 越觀,天霽,日益弄色。其東南盡目力微白而晃漾者 則為海。直北而西,隱隱一抹蒼碧若長城之堞者,則 為太行恆崧。至稍遠而淄、澠、濟、泗千流疊帶,近而諸 山皆若培塿。俄而諸山各出白雲一縷,若冢中起,稍 上,大如席,凡數百道,則狂馳而遇輒合,其起無盡。其 狂馳而遇亦如之。頃刻遂遍成白玉地,而仰視則空 青瑩然,上下異色。所謂「野馬絪縕」,信也。
《靈巖圖考》:「循岱山之陰,至靈巖,沿澗入,夾道皆土檀, 脫膚而虯節。入山門,紅鶴滿林,為開山師法定雙鶴 之瑞。定師佛圖澄於石趙間創寺,無泉,則見雙鶴棲 山麓,遂卓錫而視,鶴立與錫卓處,咸湧二池,為雙鶴、 卓錫二泉。殿製三層,二十八角,中須彌,南觀音,北藥 師,東釋迦,西阿彌,各以其方鎮之,為寺正殿。殿右一 古柏,不知種於何年。」折柏西,有石竇於地下,門扄不 開,為魯班洞,北數十武,浮圖高十三級,下與洞通,為 辟支塔。繇龍藏折而北,過千佛閣,片鐵高七尺,作水 田狀,或古佛所遺衣身也,為鐵袈裟香積。廚東石龜, 高空其中,以盛甘露泉,泉脈近塞,而龜遂裂。好事者 引別流以存故實,為「甘露亭。」又北攝而上,後倚獅子 巖,前對雞鳴山。鐵嶂正方如削,下藏一洞,洞下標一 亭,環四山而立,夕陽之景,收一寺盡矣。為「抱靈亭。」遠 望東巖縹緲,有石如人立,為「朗公山。」寺碑不下數百, 惟蔡卞書大碑一幅,《橫經》四片為佳。刻寺南一山,有 穴,穿見南天,乍視之如明星爛然。冬日之午,正與寺 對,為通明竅。
按:《岱史山水錶》:山之得名者,曰峰,曰巖,曰洞,曰嶺,曰 崖,曰臺,曰門,曰峪,曰寨,曰園。水之得名者,曰泉,曰池, 曰井、曰溪、曰河,曰灣,其他曰橋,曰坊、曰題勒,總之皆 岱嶽之勝也。
鳳凰山:在嶽頂西南白雲洞之上。
象山在鳳凰山之下。
石閭山在州南,漢武帝禪於此。
介石山,在州南五十里。宋真宗禪於此。
亭亭山,在州南五十里。黃帝禪於此。
梁父山,在州南一百里。秦始皇禪於此。
云云山,在梁父山之東,古稱七十二君多禪於此。 傲來山,在嶽頂西南竹林寺,其石巑岏矗矗,至御帳 俯視之,更奇。
青山在嶽東南麓,漢明堂東北。
黃山,在嶽頂西四十里,以土色名,與「青山」皆嶽之翼 山也。
東神霄山:在嶽頂東十里。
西神霄山:在嶽頂西十里。
石後山在嶽頂西十里。前多巨石,故名。
孤山,在嶽頂北十里,崢嶸特起。
玉女山,在嶽頂東北十里許,有玉女修真石屋在其 下。
石馬山:在嶽頂西北十五里。
鵰窩山,在嶽頂西十五里,厓多鵰巢,故名。 「襁山」,在嶽北十里,如駝負子狀。
鶴山在嶽頂北十里。林木蔥鬱,野鶴巢此,故名。 「亭禪山」一名「高里」,又名「蒿里。」聯屬社首,在嶽南三里。 「三尖山」在嶽頂西十里。
徂徠山在嶽南三十里,嶽之案山也。上有紫源池,有 玲瓏山、獨秀峰、天平東西二寨。其下曰白河灣,曰竹 溪。唐李白、孔巢父、韓準、裴政、陶沔、張叔明隱此,號「竹 溪六逸。」宋石介因故址築室著書,學者稱徂徠先生。 蠟燭山在玉女山北,其石獨立如燭。
天柱峰,在嶽頂西南,仰止亭之後。
日觀峰在嶽頂東,五鼓可見海上日出,今有觀海亭。 月觀峰在嶽頂西,對日觀而言,義取《月朏庚方》耳,訛 曰越觀。
秦觀峰,在嶽頂西。
周觀峰《舊志》雲失所在,意者觀周當在嶽頂西。明都 御史胡纘宗刻石於碧霞坊之左。
《吳觀峰亦失所在》。意者「觀吳」當在嶽頂東。
丈人峰,在嶽頂西南,特立如蒼顏丈人。
雞籠峰:在傲來峰前。以其形似,取名。
「懸石峰」,在嶽頂西南。
「回鴈峰」,在嶽頂西南。
「獨秀峰」,在嶽陽,屹然挺秀,古人題刻峰名於石。 「獅子峰」,在嶽陽,以形似取名。
蓮花峰在獨秀峰之東,其奇簇如蓮花。
懸刀峰,在嶽西南西溪上「芙蓉峰」亦在西溪上。
飛鴉峰亦在西溪上。
「老鴉峰」,在嶽頂北,木多鴉巢。
龍泉峰在斗母觀東北。峰石峭拔可愛。
凌漢峰,在普照寺後。
君子峰在嶽頂。
嶽巔石在玉帝觀前。侍郎萬恭刻石曰:「表泰山之巔。」 望海石,在日觀峰東北。五鼓日初出而可見,是見海 也。
「大懸石」在嶽頂西。
「小懸石」亦在頂西,與「大懸石」對。
仙橋石:在捨身崖西。懸崖相對,相去五尺許,三石撐 拄如梁。
試心石在仙橋石西,二石鉤連,懸崖萬仞,人登踐之, 即搖動恐怖。愚民云:「惟心誠則無動。」
劍匣石在大峪西,有方石如匣。相傳匣有寶劍,仙人 取去。
試劍石在大峪口。相傳仙人取石匣寶劍,斷劈此石, 半仆於地。今觀二石,文理若中分然。
仙影石在試劍石旁。其影有巾有劍,伸一足而坐。石 平如磨,崖影處如剝如勒,而實非人為。相傳取劍劈 石者,即此仙也。
《龍文石》,在嶽陽,其文如龍。
虎阜石亦在嶽陽,其狀如虎。
《龍口石》兩石相附,中噴清泉。
牛心石:以形似名。
《羊闌坡石》,相傳仙人牧地。
《方正石》其形方正,故名。
《胭脂石》,在嶽之陰,色如塗丹。
《紅門石》:石色紅,望之如朱門。
五女圈石在嶽西北,相傳夜有呼號「相力」之聲,詰朝 見石纍成圈,蓋五仙女為之。
「石屋」,一在玉女山,一在山趾。相傅「玉女修真處」,景最 奇勝。
懶張石屋在嶽頂北麓。相傳有懶張道人修煉於此。 石舟一在白龍池,一在嶽東南麓傅家莊,宛然如舟。 白雲洞在鳳凰山下。由蓬元坊南行數武,石磴陡絕 而下,洞中時出白雲。明都御史李戴題曰「雨天下」,蓋 取《公羊傳》「不崇朝而雨天下」之意。御史譚耀勒石創 建枋亭軒,最據形勝。
「水簾洞」,在高老橋上。
迎陽洞,一曰雲陽洞,可容二十餘人。尚書朱衡勒字 於石,《厓》曰:「朝陽洞。」 黃華洞,在嶽北玉女修真處。
呂公洞,一曰「金母洞」,在嶽之南麓,玉女池側。
「《遙觀》洞」,在嶽南,一穴高深,遊者憩此,可覽群山。 鬼仙洞在蒿里之陰,窈然幽暗,人不敢入。
白鶴洞,在嶽西四十里,可容三十餘人。
黃伯陽洞,在嶽頂西十五里。戰國時黃伯陽修隱於 此。
「金絲洞」,在嶽北九十里,可容百餘人,丘長春煉丹處。 「桃花洞」,在嶽頂,唐《磨崖碑》石壁下有泉。
「朗然子洞」,在嶽半御帳東里許,可容三十人。
觀音洞:在竹林寺山後。
婁敬洞,在嶽頂西百里,漢婁敬隱地,旁一洞出硝石。 青嵐嶺,在嶽頂西南。
「回馬嶺」石磴漸峻,乘馬至此不能上。
黃峴嶺土多黃色,勢甚險峻,過此一徑平易,名曰「快 活三。」
「鴈飛嶺」,即回鴈峰,在嶽頂西南,鴻鴈南翔,多止於此。 「西橫嶺」,在嶽頂西,削壁橫亙數十丈許。
思鄉嶺,在嶽頂西。俗傳人死魂歸於此,而思鄉。 十峰嶺,在玉皇廟右。
分水嶺,在嶽頂東,漢明堂後,楊老園西。
升仙嶺,在嶽頂東南,漢明堂之東北隅。
長城嶺在嶽之西北,古長城、鉅防之地。
思谷嶺在谷山寺南。
仙臺嶺在嶽北六十里。
明月嶂,在嶽北,群峰秀列,若屏障然。
招軍嶺在嶽頂西南,傲來山前。
小龍峪,古名「小龍口」,石硤為眾水所歸,飛泉若龍噴 然。
大龍峪,古雲「大龍口。」
桃花峪,在嶽頂西南二十里,桃花洞南,多植桃花。 仙趾峪,一名「馬蹄峪」,在竹林寺後里許,有仙人草,履 跡長尺餘,馬躧長五寸許。 石經峪,在嶽之陽,坦石半畝許,右刻《金剛經》,楷書,有 近八分書者,大尺許,人傳王右軍書。
石壁峪,在嶽之陽,竦削如壁。
大峪在傲來山竹林寺下,即中溪之路。內有白龍池、 百丈崖、天紳泉諸奇景,石上有宋元詩刻酆都峪在嶽之陽,俗傳為冥司峪。南有酆都廟。 魁兒峪在嶽之陽,俗傳人死魂歸於此。本張華《博物 志》。
佛寺峪,在嶽東北四十里,即谷山寺有《石佛》。
椒子峪在嶽之陽。昔有異人種椒於此,故名。
溪里峪,在嶽之陰,巖穴深邃,上有湧泉,四時不竭。 「孔子崖」,在嶽頂西南。
捨身崖其北聯屬日觀峰下,餘三面崖壁,陡削數百 丈,中有石凸起丈許,愚民往往捨身投崖,徼輪迴之 福。尚書何起鳴設垣牆示禁,因勒石曰「愛身臺。」 東百丈崖在嶽頂西南,其瀑布下匯為天紳泉。 西百丈崖與東崖相去三百步,其高十倍東崖,而東 崖南向,西崖則東向。
仙影崖,在嶽頂西南傲來峰。其山皆蒼石,惟仙影如 白紙。
五花崖,在嶽頂南,城郭仰視嶽頂,不能見,崖蔽之也。 鵓鴿崖,在嶽北,峭壁巢野鴿。
馬棚崖在嶽陽,以形似言也。一曰「三字崖」,以其崖上 有墨書三畫,風雨不磨,世傳呂洞賓書。
御帳崖在御坪。
兩峰巖在嶽頂西,兩峰對峙,下有穴如室。
仙閭巖,《漢書武帝紀》曰:「嶽頂西巖為仙閭巖。」
蛻仙巖在嶽陽。相傳翰林王從之跏趺化此。元好問 《送張天倪詩》雲「蛻仙巖上願遲留」是也。
古雲巖在回馬嶺。
「弄月巖」以下四巖,今失所在。
《看月巖》:
彌高巖。
鎖雲巖。
《鳳凰臺》在嶽之陽。
登仙臺在嶽頂之陽。相傳呂純陽曾登此。
南拱臺在嶽之陰。巉巖拱峙,上復平坦,故以臺名。 「北拱臺」亦在嶽之陰。
堯觀臺在嶽頂東北十里玉女山。頂有石,平坦如臺, 相傳堯封禪登此。
「讀書臺」,在晉照寺西北後山,過投書澗,山麓有石,方 四五丈許,宋孫泰山、石徂徠胡安定讀書之所,姑蘇 李果八分書刻石。
瞻魯臺:在捨身崖上。
一「天門」有坊在嶽陽岱宗坊內里許。
紅門在嶽陽,扁曰「飛雲閣」,又曰「梯雲。」
「二天門」,有坊在嶽陽,一名「小天門」,即「御帳」,蓋宋真宗 曾此駐蹕也。
「誠意門」,在御帳上半里許。
《三天門》石門,一曰「南天門」,即《十八盤》盡處。
東天門,在嶽頂東。
「西天門」,在嶽頂西。
「元武門」,在嶽北阯。
楊老園,在嶽之陽,石崖險阻,世傳楊老避兵於此。 「藥園」,在嶽東南,世傳有修真之士種藥於此。
「水仙寨」,在嶽頂西,可容千人。
「仙人寨」,在嶽頂北,亦容千人。
「九女寨」,在嶽頂西三尖山下一峰高處,相傳九女避 兵於此。
「凌漢寨」,在嶽陽,可容數百人。
「天勝寨」,在傲來山前,可容萬人。劉盆子、赤眉等曾此 聚兵,上有招軍嶺,張旗石《磪磑》之類。
高老橋在紅門上五里許。相傳有學黃老者,姓高,始 開此道。
《住水流橋》,在水簾洞之下。
聖仙橋在馬棚崖下。
龍橋在小龍峪。
步天橋在二天門。
漱玉橋在石經峪道中。勒名於石。
王母橋在王母池上。橋之東則呂公洞,橋之西則嶽 廟舊址。此第一勝境也。
渿河橋在渿河上,州城西南河津。
《金銀橋》即《渿河橋》之西南隅。
《碧天泉》在嶽頂廣生殿東。
碾駝泉在丈人峰下。嶽頂,居人皆取給於此。
天紳泉,在傲來山百丈崖下。巔崖十丈許,懸流下瀉 如垂紳。
白鶴泉,在嶽南麓。冽而甘美,以城中「井泉」稱,校之輕 重亦異。
「護駕泉」在黃峴嶺御帳之下。
聖水泉在回馬嶺。
水簾泉一在西百丈崖,一在巖巖亭右。
滌塵泉在嶽南麓后土廟內。遊人多掬水滌目,又名 「眼光泉。」
「飛鸞泉」在王母池右。水甚清冽,流注池中。
醴泉,一在天書觀,即宋王欽若所奏於真宗者,今雖不竭,無異凡水。《法苑》所稱「醴泉」,今失所在。王母池,一名「瑤池」,在嶽之南麓。池水之源,乃岱嶽山 澗之水也。自黃峴嶺會石經峪、水簾洞諸源,匯而為 斯池焉。昔黃帝建觀岱嶽,遣女七人,雲冠羽衣,修奉 香火,以迎西王母,故名。
玉女池,在嶽頂元君祠右,甘冽,四時不涸,一名「聖母 水池」,豫章謝廷傑勒石。
白龍池,在傲來山。址廣數尋,深不可測。池上有龍神 祠,歲旱禱雨輒應。明按察黃鰲刻石曰「霖原。」
封家池在嶽南麓封家墅中,通白鶴泉之下流,涓涓 匯焉。
渿河:源出嶽頂西南諸谷,匯為西溪。由白龍池出大 峪口,南流入泮河,會汶水以達於漕水。
梳洗河源出黃峴嶺,諸谷之水匯為中溪,過王母池, 池上有「王母梳妝樓」,故名。其水由州東南會泮河入 汶水。
泮河:源出嶽頂西桃花峪諸水,轉州治東南二十里 入汶。
汶河其源有三:一出嶽之東麓萊蕪縣原山,一出萊 蕪縣寨子村,皆經徂徠山之陽。一出嶽北仙臺諸谷 之水,西流經徂徠山陰,會泮水南流三十里曰「大汶 口。」又西南經汶上縣以達漕河。
東溪,其源出嶽陽登仙臺下及青山諸水。《經漢明堂》。 西溪,其源出嶽頂以西諸水,會百丈崖、白龍池。大峪。 中溪,其源出黃峴嶺下會諸谷之水。
鷹愁澗在十八盤下。
投書澗在凌漢峰下。以胡安定投家書於此,故名。何 東魯刻李果八分書「澗名」三大字於石。
《三汊澗》,在嶽北,凡三交流,而分逝東西。
香井在嶽南古嶽廟前。伍緝之《從征記》曰:「泰山廟前 有大井,水極香冷,異於凡水。」朱曰藩詩曰:「廟前香井 識投錢」,蓋謂此也。
天井在嶽之東北十里許,廣數畝,匯諸峪之水,由東 轉南,入於汶河。又曰「天井灣。」
龜兒灣在嶽之陽。
《黑水灣》在嶽之西。
忽雷灣在西溪。天將雨時,每聞雷聲迅發於此。 飲馬灣:在西溪。
天井灣:一在嶽北,一在西南。
《虯在》灣在王母池上,奇石可愛。呂純陽詩曰「無賴蛟 虯知我字」是也。
鑼鼓灣在大峪西溪。俗傳:七月中元日有聲如鑼鼓。 《遺蹟紀石閭漢書》曰:「武帝封泰山,禪石閭。」應邵曰:「石 閭在泰山下,南方士言仙人閭。」《泰山記》曰:「山頂西巖 為仙人石閭。」今莫詳故址。
登封臺有二,其一在嶽頂,相傳為古帝王登封所築, 今為玉帝觀,臺下小碣題曰「古封禪壇。」其一在日觀 峰,相傳為宋築,石函方丈許,亦題刻曰「古封禪壇。」蓋 古封壇而並以禪言,誤矣。俗曰寶藏庫,以所瘞金書 玉簡雲。《管子》曰:「無懷氏封泰山,刻石紀功。」國儉《角賦》 曰:「黃帝會群臣於泰山,作清角之音。」《史記》曰:「古者封 泰山禪梁父者七十二家,而夷吾所記者十有二焉。」 昔無懷氏在伏羲之前,封泰山,禪梁父。李奇曰:「無懷 氏為封禪之始。」《淮南子》曰:「上古之王,封泰山,禪梁父, 七十餘聖,由諸家之說。」則封禪肇自古帝王,非始於 秦也。而《文中子》乃云:「封禪非古,諸儒皆韙之。」則彼諸 家之說,豈當時附會以中世主之侈心乎?茲並存之, 以表古蹟。
周明堂在嶽之東北山谷聯屬四十里,遺址今尚存。 旁有谷山寺,其形勝具金党懷英《學士寺記》。
漢明堂在嶽趾東南,去州治十里。武帝元封間,用齊 人公玉帶所獻圖創焉。其上有元人題刻「明堂故基」 四字。其地舒衍,突起一石岡巔平而高四丈許,週三 畝許。後枕嶽麓支山如扆障,而左右如衛從然。澗水 縈迴,南會於汶。遙望徂徠諸山,如列屏案。當時朝會 規模,宛然在目。
長城鉅防在泰山西,緣河千里餘,至琅邪臺入海。蘇 代說燕曰:「齊有長城鉅防。」《韓非子》曰:「長城鉅防,足以 為基。」《齊記》云:「齊宣王乘山嶺之上築長城,東至海,西 至濟州千餘里,以備楚。」《括地誌》云:「長城西北起濟州 平陰縣,緣河歷泰山北岡,上經濟州淄川,即西南兗 州博城縣北。東至密州琅邪臺入海。」《竹書紀年》云:「梁 惠王二十年,齊閔王築防以為長城。」今泰山西北有 嶺鋪,俱名長城,遺址尚存。
望仙臺:在州治東北三十里,漢武帝築。
鳳凰臺在登封門外。漢宣帝時,鳳凰集泰山,故名。 舞鶴臺,唐高宗築。按《唐書》,「高宗築封祀壇於泰山南 四里,如圓丘。又詔立登封、降禪、朝覲之碑,名封祀壇 曰舞鶴臺,登封壇曰萬歲臺,降禪壇曰景雲臺。」今皆 頹莽,而碑亦堙沒。
社首壇在嶽南二里許,曰社首山,聯屬蒿里,前代多禪此,宋真宗命王欽若撰《壇頌》碑石。
封祀壇宋真宗築,在嶽南五里。
朝覲壇在州南。宋真宗東封群臣朝覲地也。州之風 雲雷雨壇因其故址。陳堯叟撰碑頌,今在壇下。 御帳坪在嶽之中道,即秦封「五松」之地。宋真宗東封, 駐蹕於此,故名。今石上柱窠「帳殿」之遺蹟也。
無字碑,在嶽頂登封臺下,秦始皇立,或曰石表,或曰 神主石,或言其下有金書玉簡,當是石函,古今人莫 測其意,甚矣,秦人之譎也。石黃白色,頗光瑩,無苔蘚, 非嶽之所有。自他山至是,不知用民力幾何。《史記》:「漢 武帝置五車石於嶽。」今莫知所在。
秦篆碑,在玉女池上西公署後,李斯書,《始皇二世頌 德文》。宋劉跋序「泰山秦篆譜時尚有二百二十二字, 今湮泐,僅存二十九字。」
磨崖碑,有二:一在嶽頂東嶽祠後;一為唐元宗八分 書《紀泰山銘》,字五寸許,遒勁可愛;一在崖右,刻唐蘇 頲撰《東封朝覲頌》,字徑寸餘,書法類晉。近閩人林焞 以「忠孝廉節」四大字覆刻其上,鑱毀殆盡。
陰字碑在州之乾封門外迤東三百餘武,是為宋真 宗《答謝天書述二聖功德序》。銘曰「陰字」者,以字鐫北 面,從俗稱也;或曰「金字」,謂當時以金塗飾也;或曰「禋 祀」,以精意享祀言也。萬曆癸酉,御史吳從憲築泰陰 亭於碑北。
白騾塚在封禪壇北一里。唐元宗登封泰山,益州進 白騾,甚偉異。上親乘之,便於登降。禮畢,方下山坳休 息。有司言「騾無疾而殪」,上歎異之,謚曰「白騾將軍」,命 有司具槥櫝,壘石為塚。
秦松,在黃峴嶺,秦始皇登泰山,遇風雨,避於松下,遂 封為五大夫,今止存其一,然非秦時故物,疑後人續 植者。老榦拳曲擁腫,宛如蒼龍,勢欲飛騰。范宗吳勒 石樹其下,曰「五大夫松。」御帳坪稍北路旁,古松一株, 緣崖依峪,盤結偃蓋,若雲覆然,其奇詭蓊鬱,殆過大 夫松遠甚。方元煥磨崖書其下曰「處士松」,蓋尚其高 隱,不羨秦封也。又按《史記》云:「封其樹為五大夫。」五大 夫者,秦官名,第九爵也,不聞有五株松之說。唐李白 《送人遊桃源亭序》:「登封泰山,風雨暴作,雖五松受職, 草木有知」云云。又陸贄《禁中春松詩》:「不羨五株封。」皆 非也。惟宋王安石《詠柏》云:「老松先得大夫官。」庶為切 當。
「漢柏」在泰山之陽,登封門外山南廟左老柏數株,相 傳漢武帝封禪時所植。
《唐槐》在《嶽廟》內,奇古特異,雖良工不能繪。
《靈宇紀》:「東嶽廟在州城西北隅。」《風俗通》曰:「岱宗廟在 博縣西北三十里,山虞長守之。按《岱嶽觀至元碑》,嶽 廟在嶽南麓。」岱嶽、升元二觀前,當為漢址。唐武則天 篡,唐時改今地,或雲宋改今地。其後歷代興廢修葺, 詳其諸記。石廟制,堞城高二丈,週三里。城門有八:南 闢者五,而正中曰嶽廟門,東偏曰仰高門,西偏曰見 「大門。」東闢者一,曰東華門;西闢者一,曰西華門;後闢 者一,曰後宰門。凡門各有樓,而角樓亦四:東南曰巽 樓,東北曰艮樓,西北曰乾樓,西南曰坤樓。由岱廟門 而上,重門為配天,次為仁安,再上為仁安殿。露臺高 下聯屬者二。殿前兩廡之中為鍾、鼓樓,樓之後各為 齋房,殿後為寢宮,宮左右為配寢。其規模宏侈,儼如 王者。居配天門左為三靈祠,右為太尉祠。祠前東廡 別殿,東曰「炳靈」,西曰「延禧」,碑亭三,其一當岱嶽、配天 二門之間,其二對峙於鐘鼓樓側。三亭皆為前朝御 製碑建。殿前古松數十株,蟠結偃蓋,非他境所有。炳 靈殿前則漢柏,延禧殿前則唐槐,皆特異,雖良繪莫 能狀。銀杏大者圍三仞,火空其中。《陰符經》曰:「火生於 樹。」信夫。奇石玲瓏者九。其上有古題刻,知自遠方來 奠獻者。碑石林立。其可為書法者,張待制漴書《宣和 廟記》。喬冢宰宇,篆御祝文。廟前有亭曰遙參,前為遙 參門,門之前為御街。宋東封警蹕之地,而實為廟之 第一門也。舊榜曰草參門。門中有臺,臺上有亭,亭重 簷四面,十有六角,峻嶒綺麗。昔凡有事於嶽者,先拜 於亭而後入廟,故曰「草參。」今有司遇當祝釐於廟罷, 則儀從由亭門而出,猶古之制也。亭今列屏鍳,方圓 各一丈六尺許。鍳前雕座,置《元君像》。四方來謁頂廟 者,亦先拜焉,故又曰「遙參亭」雲。
東嶽上廟在嶽頂磨崖碑前。元至元間,提點張志純 嘗修焉。嘉靖間,都御史曾銑重修,布政使陳儒「記。」 東嶽中廟在嶽之陽,王母池之東,昔名岱嶽觀,今土 名老君堂,僅存三清小殿。按宋李諤《瑤池記》云:「觀肇 於軒黃」,即此地也。廢址中有古柏、古松十餘株,其枝 幹如虯龍。曾覽前朝高誨《記》云:「漢武帝東封時植」,蓋 即此也。而後園洞中壁間一石碣,題「漢柏」二字,相傳 趙子昂書,玩之近是。古碑凡三。其二刻唐與偽周老 氏之徒題記行楷書,俱有古法。碑雙石並立,覆以朿 蓋,土人稱《鴛鴦碑》,真奇製也。其一刻元至元年間泰 安州禁約玉帝觀即太清宮,在嶽之絕頂,蓋古登封臺,昔嘗圮 廢,成化十九年中使以內帑金資重建。隆慶間,侍郎 萬恭撤觀於巔北,出巔石而表之,題曰:「表泰山之巔」, 萬恭自為之記。
玉皇廟在嶽之回馬嶺,按察司陳察撰《記》。廟前畝許 為崖,磴高三丈餘,磴盡處為「昇仙閣。」
會真宮在州城東南隅。舊名「奉高宮」,宋真宗駐蹕,改 今額。前朝重修玉皇殿,有呂洞賓詩二首,手書石刻 並李太白詩。四方碑刻,俱古雅可玩。
后土殿,在嶽南麓,距州治三里許。數松差類嶽祠,亦 奇古可愛。
青帝觀凡二,其一在嶽巔,其一在嶽之南麓,肇建俱 不知何時,宋真宗加青帝懿號曰「廣生帝君。」在嶽巔 者,今巡撫都御史李輔命官修葺,於萬曆丙戌年孟 冬訖工。在南麓者,真宗御製御書贊刻,今尚存。弘治、 正德間修拓,嘉靖間尚書朱衡復加葺焉。帝即漢唐 所祀五帝之一,按《漢書》及宋《天文志》,青帝,天神也,而 「東嶽屬焉。」此廟祀之所由起也。
三皇廟,祀伏羲、神農、黃帝,在嶽南麓,距州治三里許。 碧霞靈應宮,在嶽絕頂西南下三里許,舊名昭真觀, 宋真宗東封時所建。前朝增拓其制,改署今額,累朝 修葺不廢。近自世宗朝遣工部侍郎陳策齎宮施萬 金重修,益鉅麗矣。隆慶間,巡撫傅希摰、巡按吳從憲 又加葺焉。其神曰「天仙玉女,碧霞元君。」四方謁款祈 禳者,摩肩接踵而至。諸所捐施金帛珠玉馬羖之類, 有司日監守而筦權之。萬曆乙酉,巡按韓應庚侍御 命官鳩工,更新往制。其宮故南向,凡五間則欄其東 一間,題曰「東寶庫」欄其西一間,曰「西寶庫」,用以投儲 諸所捐施焉。宮之後架殿三間,題曰「便殿。」宮之右架 亭一間,題曰「憩亭。」凡此皆創建也。宮之前左翼曰子 孫殿三間,右翼曰眼光殿三間,其中為露臺,為甬路。 而甬路之南,大門三間:東鼓樓,西鐘樓,而門外棹楔 凡三,中曰敕建碧霞坊,東曰安民坊,西曰濟世坊。而 碧霞坊之前,臨火池之上,有闕門焉,曰「金闕。」凡此皆 增飾其舊者也。繢椽藻櫨,霞駮雲蔚,儼然神居,非人 世所有,乃其形勝環拱。宮東南則五花崖。東北迤西 則嶽頂、磨崖、《曰觀》諸峰,蜿蜒峙列,三面若屏扆,前若 雙闕。由宮門西下石磴三丈許,南俯懸崖,下視城郭 若畦圃。自城郭望之,則崖峰森蔽,不見宮宇。此蓋造 化靈區,真天奇雲。
升元觀在嶽之南麓酆都廟西。石刻政和尚書省敕 牒尚存。元張志純重建,改曰朝元觀。學士徐世隆《記》。 天書觀即乾元觀,今榜曰「碧霞元君行宮」,在州城西 里許,宋大中祥符建,史載天書降於泰山西南之麓, 即其地也。
長春觀,在州城西北隅。女道士廢絕久之,禪僧寄焉。 《中統碑》刻:「元和子為女冠訾守慎作記」,丘神仙牒刻 成吉思皇帝敕旨俱存記,稱祖師為丘神仙。妙真則 守慎之賜號也。
龍泉觀又曰「斗母宮」,在嶽之小龍口。嘉靖二十一年, 德府重修,濟南陳輈《記》《石》。
風伯、雨師廟在州治東。先是,廟廢,止遺一石碣。成化 丙午,旱雩不雨,或油然雨狀,輒為風散。知府蔡晟詣 其所祭之,風頓息,大雨如注,因復立廟。廟圮,知州鄭 豸易以壇。
高真院,在嶽之南麓,曰金山,青帝觀後,俗曰「眼光殿。」 三官廟有三,其一在嶽之中道,曰「快活三。」其一在治 西關,其一在治東關。
酆都廟在嶽之南麓,升元觀東。弘治十四年建,其神 為「酆都大帝」,其左為閻王廟。嘉靖壬戌,濟南府同知 翟濤重修,有記。
森羅殿左為閻王廟,在嶽南三里,蒿里社首二山之 間有七十五司及《三曹對案》之神。神各塑像,俗傳為 「地獄」雲。
趙相公廟在社首之陽。其神見《搜神記》及宋人《元豐 記石》。
三靈侯廟在南天門,祀周諫官唐宸、葛雍、周武。又附 祠嶽廟。按《通志》:三人墓在高苑縣。
靈泒侯廟在州城西南渿河東涘。其神舊名曰「渿河 將軍」,後曰通泉侯。宋真宗東封,拓廟封靈泒侯。元重 建,教授王真記。
淵濟公廟在嶽頂西南白龍池上,有司春秋祀焉。歲 旱雩禱,自漢唐已然。其淵濟神號祠宇,則肇於宋元 豐壬戌,邑人趙合撰《白龍殿記》,元邑人王天挺撰,金 帥劉瑀《填池靈異記》,州倅李簡、謝雨文、州守路希尹 撰《感澤記》,明州學正夏靖撰《感雨記》,俱石刻。祠中。 關王廟在高老橋。
至聖殿,在嶽巔玉皇頂西稍下可半里許。其地相傳 為越觀峰,其下為孔子崖。意者《韓詩外傳》所云:「孔子 登泰山,望見吳閶門白馬,以示顏子。」此豈即其地耶? 嘉靖間,尚書朱衡謀拓基於此,構建祠宇,以奉孔子迄遷任弗果。萬曆十有一、二年間,先任濟南府推官 赫大猷創議建正殿三間,前為門一間,四圍垣牆俱 全,專為崇奉孔子設也。又以遷任未及安神奉祀,以 竟其事。今巡鹽侍御譚耀檄修《岱史》,稽考勝蹟,有司 議請重修前項殿宇,奉孔子神主,配以顏、曾、思、孟,悉 如學宮之制。春秋行釋菜禮。仍於殿之兩偏構道房, 居黃冠,以供掃除雲。
魯兩先生祠一名「泰山書院」,在州城東南隅。祀宋孫 明復、石守道。其廢興,具金學士党懷英及前朝大學 士吳寬《祠記》。
《宮室志》:「觀海亭即日觀亭,在嶽頂日觀峰,秦鈁、樊獻 科題名。扁曰日觀,楊綵立石碑二,曰東觀日本,西望 河源,蔡叔廉勒石。坡曰『天下名山第一』。」
挾仙宮在嶽頂觀海亭之西。萬恭題扁曰「憑虛御風。」 宮後石屏大書曰「孔子小天下處。」嶽頂公署,惟此最 寬廣,達官燕飲恆於斯。
過化亭在嶽頂稍西孔子崖。吳謙勒石崖曰:「泰山喬 嶽。」
仰止亭即西公署也。在碧霞宮之西。前後三間,俱有 翼室,工部尚書何起鳴題扁曰「仰止」雲。
東公署「在《碧霞宮》」之西,其制稍隘。於西公署,香稅總 巡官憩息之所。
乾坤樓:在大龍峪下。侍郎洪朝選題今名扁,侍郎萬 恭又扁前楹曰「礪山帶河。」
「半山亭」在朝陽洞之西南山上。
誠意門公署,在誠意門之西,凡三間,旁有翼室 五。松亭,前後俱三間。前廳有翼室,亭前秦始皇封松 樹五,故名,又名「御帳」,以宋真宗曾此駐蹕也。今其松 存者二焉。是亭當嶽之中道,達官每飯中火於此,或 於誠意門公署。
巖巖亭取義於《詩》。舊在嶽麓王母池東。成化間,參政 張盛移建水簾洞左。
飛雲閣在嶽南趾,曰紅門,歲久圮廢。今絫石為臺,上 有棟宇,下通梁道,猶閣之制也。方元煥書扁曰「梯雲」, 石刻曰「蓬元洞天」,邢一鳳篆書曰「仰止。」
高山流水亭在「曬經石。」隆慶間,都御史萬恭刱建,自 為之《記》。
「更衣」亭在嶽之紅門道左。凡衣冠之士登嶽,至是易 便服以行,故名。
且止亭在更衣亭西,有石刻「亭名」三大字。
迎賓堂,在嶽祠東齊之南,有司宴王人及賓客之所。 「誠明堂」,在嶽廟內之西,延禧殿後,凡朝廷遣大臣有 事於嶽者居之。
御香亭在誠明堂後。凡朝廷遣使齎香於嶽廟,先置 於亭,擇吉而後奠神。垣周石刻名人詩文在焉。 泰山書院,在嶽南凌漢峰下。舊為唐詩人周朴庵,後 為孫復石介胡瑗講習之地。嘉靖間,按察僉事盧問 之創三楹,妥孫石靈位尚先賢,存古蹟也。邵賢有詩 曰:「千古清風仰孫石,獨遺堂址向岩隈。」
泰陰亭在州城之南,宋真宗登封古蹟也。巡按御史 吳從憲建亭有記。
環翠亭在蒿里《社首》二山之間。登此北眺岱嶽,餘三 面則鞍牛、徂徠諸山,蒼翠環峙,故名。
萃美亭在嶽之西趾,去州治十里。金知州姚建榮建, 元奉高尹王悟重修,廉訪使徐琰《記》。亭今廢,記石移 置文廟。
靈液亭在嶽頂「玉女池」北,宋建,今廢。
「醴泉亭」「在天書觀」,宋時所建。
「環詠亭」在東嶽廟御香亭西,周垣畝許,四面石刻古 今名人詩詠,故以命名也。其間有韓琦、蔡襄、范仲淹、 歐陽修、石曼卿、蘇子美、林逋諸公題識,种放《會真宮 詩》,而放刻則堙沒不可見矣。惟諸公題識姓名尚在。 歲久亭廢,諸石刻淪於荒穢中。萬曆十四年,巡按御 史毛在允行後項呈議,委濟南府通判桑東陽仍其 舊址,復構亭宇,將韓、范、歐陽諸公姓名手筆拂拭而 維新之,先賢數百年遺蹟,蓋重光焉。
《山水考》:「岱宗坊,登嶽自此始。都御史姜廷頤、翁大立, 御史羅鳳翔等同建。」
一、「天門」坊,參政龍光題,通判王之綱建。
孔子登臨處坊狀元羅洪先題,尚書朱衡建。
天階坊御史高應芳建。
《高老橋坊》:
水簾洞坊。
迴馬嶺坊。
黃峴嶺坊。
二天門坊以上五坊皆濟南同知翟濤建,知府李伯 春等重修。
迎天坊崇府修建。
小龍峪坊。
大龍峪坊。
十八盤坊蓬元坊以上四坊,修建俱同《高老橋》。
白雲洞坊「都御史李戴建。」
《濟世坊》。
安民坊。
敕建「碧霞坊。」都御史李輔、御史吳定、韓應庚等修建 「升中坊。」
《物產志》:「鹿蔥花,別名黃花菜,珍美稱於天下。」
《九里香》:
《化裏黃》,皆穀之最佳者。
女兒茶:山人棌青桐芽,曰「女兒茶。」
《仙人茶泉》崖陰趾茁如波薐者,曰「仙人茶。」皆清香異 南茗。
松苔,土人以之為茶,亦佳妙。
狪狪見《山海經》。
《跳兔》祇兩足不能走,每跳一、二丈許。
《斑文魚》,長四五寸許,四五月生嶽北溪澗中,過此則 無矣。
冰凝嶽頂北十里許陰壑中,名曰「天牢」,天日不過之 地,四時有之,不假伐藏。
《香稅志》:天下香稅,惟岱與楚之太和山。太和不以嶽 名,則嶽之有香稅,惟岱也。其初惟籍諸藩司,以贍地 方一切急需,代田賦所不給,後乃轉而入之內帑。舊 例總巡官一員,於府佐內行委,專一督理香稅,上下 稽查。分理官六員,於州縣佐內行委,遙參亭二員,一 收本省香稅,一收外省香稅,俱填單給與香客。元武 門一員,收山後香稅,亦給單。紅門、南天門各一員,俱 驗單放行頂廟碧霞宮門上,一員查放香客出入。隆 慶五年,裁革遙參亭官一員,紅門、南天門驗單官二 員,只存分理官三員,一在遙參亭,一在元武門,一在 碧霞宮。向例每年分作三季,上季自正月至四月,下 季自九月至十二月。其時香客眾多,故總巡官與分 理官俱全中季,自五月至八月。其時香客寡少,故只 委分理官,不委總巡官。又每一季完,則另行別委,故 總巡官去住不常,而分理官亦嘗有奉委未到者。舊 例本省香客每名五分四釐,外省香客每名九分四 釐,俱店戶同香客赴《遙參亭》報名納銀,領單上嶺。自 萬曆八年,有外省香客冒充本省報名短少香稅者, 因《改議》不分本省外省,香客一例香稅銀八分,其銀 各店戶包封,署名包上,儲遙參亭庫內,待夏冬二季 起解。凡香客施捨金銀珠寶、玉石首飾,並金銀娃娃 銅錢,及旛蓋袍服、紗羅緞幣等項,俱投在碧霞宮內。 夏冬二季,另委府佐一員前往,會同原總巡香稅委 官登頂啟門收檢。諸所施捨前項物件,逐一驗看估 計,將金銀珠寶玉石首飾,並金銀娃娃銅錢等,同前 項香稅銀,一併解赴布政司儲庫,以待轉解支用。其 旛蓋袍服紗羅緞幣等項,解赴濟南府儲庫支送。三 司堂上並首領與運司,濟南府各佐貳員下折俸。每 年香稅並施捨銀兩,多寡不等,照數坐派。一曰解部, 嘉靖三十七年為傳奉事,內開「泰山頂廟香錢,除旛 蓋袍服等物,照舊該省官員折俸外,其餘金銀、首飾 等項,按季類部」,等因。以後節年二季,差官起解赴部。 據近年解部,大約春季銀一萬兩有零,冬季一萬二 三千兩有零。一曰存司,專供公堂慶賀表箋、扛夫車 價、公差人役,六房文冊、紙劄,寫字、書手工食,及德、魯、 衡三藩府各郡王祿糧等項。一曰修城,其銀亦儲在 布政司,以供修理城垣之費。一曰修廟,其銀亦儲在 布政司,以供嶽頂諸廟修理之費。每香稅銀八分,內 除五厘。修廟一曰公費,供香稅各委官廩給,並跟隨 人役工食,其銀即於泰安州支給。一曰銅錢。舊例解 禮部,近歲部中久不取解。俱貯之藩司
按《山東通志》:泰山在泰安州北五里,為東嶽岱宗。《舜 典》:「歲二月,東巡狩,至於岱宗。」是也。其山周圍一百六 十里,屈曲盤道百餘,經南天門、東西三天門至絕頂, 高四十餘里,上有石表巍然,俗雲秦時無字碑。又有 碧霞祠、東嶽廟、封禪壇。其峰曰日觀,曰秦觀,曰越觀, 曰丈人,曰獨秀,曰雞籠,曰老鴉,曰獅子,曰蓮花,曰懸 石。其崖曰「百丈」,曰捨身,曰馬棚,曰「鵓鴿。」其峪曰「石經」, 曰「石壁」,曰佛寺,曰鬼兒,曰椒子,曰「酆都」,曰桃花,曰馬 蹄,曰「溪里。」其嶺曰迴馬,曰雁飛,曰黃峴,曰思鄉,曰青 峰,曰西橫。其石曰牛心,曰龍口,曰試劍,曰龍紋,曰虎 阜。其洞曰迎陽,曰呂公,曰白雲,曰遙觀,曰蝙蝠,曰鬼 仙,曰水簾。其池曰玉女,曰王母,曰白「鶴,曰白龍。」又嶽 頂東南十里有東神霄山,下有東溪神廟。西南有傲 來山。又十里有西神霄山,下有西溪神廟。又東南二 十五里有鵰窩山,又西十里有石後山、三尖山。其在 嶽陰者又有孤山、襁山、鶴山,相去俱十里,雖山各異 名,皆泰嶽之峰巒也。《史記》言古封泰山者有七十二 君,其事不見於《經》。三代以下,則秦始皇、漢武帝、光武、 唐高宗、元宗、宋真宗皆登封。其碑銘等作,並見《藝文》。 高里山在泰安州西南三里,本名高里山,俗訛為蒿 里山。《漢書》:武帝太初元年十二月,禪高里。伏儼曰:「山名,在泰山下。」顏師古曰:「此『高』字自作高下之高,而死 人之里,謂之蒿里,其字為蓬蒿之蒿。」或者誤以為蒿 里,混同一事。今山上有蒿里祠、森羅殿,皆流傳之誤 也。
社首山在高里山之左。周成王、唐高宗、元宗、宋真宗 皆禪此,上有社首壇。
石閭山,在泰安州南四十里。漢武帝封泰山,禪此。《史 記》:「石閭者在泰山下,南方方士多言此仙人之閭也, 故上親禪焉。」
亭亭山,在泰安州南五十里。《史記》曰:「黃帝封泰山,禪 此。」
梁父山,在泰安東南一百十里。秦始皇封泰山,禪此。 漢光武亦禪焉。
云云山在梁父山之東。《史記》:「無懷氏、伏羲、神農、炎帝、 顓頊、帝嚳、堯、舜、湯封泰山,皆禪此。」
宮山在新泰縣西四十里,連萊蕪縣界,泰山之左翼 也。舊名小泰山。上有雲衢岫,東有毬杖壑,西有水寨 溪、五雲澗。西北有千人洞,相傳漢武帝求仙,建宮於 此,上有石鞦韆架尚存。宋常曾《記》云:「武帝易小泰山 為宮山,封三峰為義山,其義山之地曰黃嶺,下有洞 極深。」
孤山在新泰縣東北三十里,山形獨立,迤東南有平 阜山,上有「雷公壇。」
甕口山,在萊蕪縣東北九十里。自上門道至青石關 二十里,兩山夾溪,崖壁峻竦,巖樹交參,單車徐引,數 步一息,岱東之勝境也。
三尖山在萊蕪縣東南三十里,山有三峰,形如筆架。 肅然山,在萊蕪縣西北五十里,脈從楊丘山來,其勢 肅然可畏。《史記》:「漢武帝禪肅然山。」《文獻通考》:「萊蕪有 肅然山。」
冠山在萊蕪縣西南五十里,脈起泰山。漢昭帝元鳳 三年,山忽洶洶如千人聲,視之,有大石自立,高丈五 尺,大四十八圍,三石為足,一石居上,其形如冠。 馬谷山,在海豐縣北八十里,一名「大山」,中有洞,深廣 二丈餘,劉世偉以為即古之碣石。
騮山,在海豐縣北一百二十里,一名「小山」,海豐二山, 泰山極北之培塿也。
日觀峰,在泰山。應劭《漢官儀》曰:「泰山東南頂名曰日 觀,雞鳴時見日出,高三丈。」
秦觀峰在泰山頂西可望長安。相傳秦始皇嘗登此 西望。
越觀峰,在泰山頂,可望會稽,一名「月觀」,謂與「日觀」相 對雲。
丈人峰在泰山頂西南,特出群峰,世稱嶽丈取此。 回馬嶺在泰山陽,石磴陡險,馬至此不敢行,有「回馬 嶺」三字刻於石。
黃峴巖在泰山頂之南。勢甚險峻,土多黃色。
呂公洞,在泰山下,王母池東。壁一穴如空方丈餘,內 有呂公石像。相傳呂洞賓到此,有詩曰:「昔日曾遊此, 如今九十春。紅塵多少客,誰是識予人。」
白雲洞,在泰山頂西,窈然深邃,天將雨,雲出其中。 迎陽洞,在泰山陽,由石磴而上,洞中深廣可容二十 人。
「遙觀」洞,在泰山陽,一穴高深,遊人憩此。
黃華洞,在泰山頂東北,一名「後石屋。」
捨身崖在泰山頂東南,峭壁直下,約千丈餘。四方愚 民惑於輪迴之說,多捨身其中。官設藩籬禦之,亦不 能禁。
馬棚崖在泰山陽,若覆棚。其上有「馬棚崖」三字,又名 三字崖,世傳洞賓所書。
桃花峪,在泰山頂西南。世傳仙人種桃於此,大而且 紅。
石經峪,在泰山頂東南有古刻《金剛經》,楷書,有近八 分者,俗傳王右軍書,非也。
酆都峪在泰山之陽,世傳為冥司,亦名「酆都城。」有元 李簡明、《楊撫詩》。
明月嶂在泰山陰,群峰列秀,若屏障然。
登僊臺在泰山頂陽,世傳呂洞賓嘗至此。又山陰有 南拱臺、北拱臺,巉巖對峙,上復平坦。
蛻僊巖在泰山陽。俗傳王從之跏趺化此,人以為昇 仙。
龍口在泰山十八盤下,眾水所歸,飛流直下,如龍噴 然,曰「大龍口。」其下又有小龍口。
按《濟南府志》祠祀:「東嶽廟在泰安州城西北隅,歷代 修葺,詳在諸石記。唐宋元皆加封號,明洪武二年詔 去封號,稱為東嶽泰山之神,有司春秋致祭,有事則 遣廷臣祭告。永樂、天順、嘉靖、萬曆間皆重修。」
碧霞靈應宮,在泰嶽絕頂西南下三里許。
《寺觀》:天封寺在州東南三十里,宋開寶間移嶽祠下。 金党懷英下第時,曾得夢,知己必貴,已而果然。 冥福寺在州治西嶽廟之東谷山寺一名「佛峪」,在州東北五十里,其左則明堂故 址,春月櫻桃最盛。
竹林寺在州西十里「傲來峰下。谷邃徑曲,穿百丈崖, 一線忽開,朗如月滿,古木交天,濃陰匝地,眾竹清裊。 每雨後雲來,日彩薄之,寺影輒懸雲中如蜃樓。」 普照寺,在州西五里凌漢峰下。寺隱山坳,沓嶺間之 鐘磬𥔀「然,而寺不可見,路轉峰迴,則已至也。林木蔚 雲,松篁飛雨,異氣靈光,輪囷其上,高僧往往卓錫焉。」 三陽庵在嶽西南麓,距州十五里,與普照共一羅城, 乳峰雙絡,投書澗為之限。帶由書院旋螺而上,五里 許,抵山門。青松落陰,雲物泠泠,層巒斷壁,積翠欲流。 左殿龕下,龍口吐泉,承以曲池,涓涓可愛。
潛山庵一名「四陽」,在嶽東南麓。明崑山羽人柴慧庵 修煉於此,郡人蕭大亨為之碑記。
《古蹟》:唐雙碑,在泰山東南麓,王母池西,有唐岱嶽觀, 今存茅屋三楹,土人稱為老君堂。其前有二碑,高八 尺許,上施石蓋,合而束之,俗呼為鴛鴦碑。凡四面,每 面作四五層書之,皆唐朝建醮修齋文字。唐碑自磨 厓外,存者唯此唐六帝一後修齋建醮凡二十許,共 此二碑,亦異乎後世之每歲一碑者矣。
按:《歷城縣志山川》:「玉函山在城南三十里,泰山之北 麓也。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