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山川典/第114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方輿彙編 山川典 第一百十三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一百十四卷
方輿彙編 山川典 第一百十五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山川典

 第一百十四卷目錄

 雲門山部彙考

  圖

  考

 雲門山部藝文一

  修禊雲門獻之山亭敘    唐王勃

  雲門寺壽聖院記      宋陸游

  雲門寺記         元虞集

  遊雲門山記        明劉基

  雲門山記         黃汝亨

 雲門山部藝文二

  雲門山         梁釋洪偃

  遊雲門寺        唐宋之問

  宿雲門寺          前人

  遊雲門寺寄越府包戶曹徐起居

               孟浩然

  雲門寺西六七里聞符公蘭若最幽與薛八同

  往             前人

  奉和崔司馬遊雲門寺     孫逖

  酬萬八賀九雲門下歸溪中作  前人

  雲門山五首         崔顥

  雲門山           張渭

  前題            秦系

  宿雲門上方道一上人院    王維

  上巳日與鮑侍御汎若耶遊雲門

               劉長卿

  雲門寺訪靈一上人      前人

  寄靈一上人初還雲門     前人

  同韓翃員外宿雲門寺     嚴維

  奉和獨孤中丞遊雲門寺作   前人

  雲門寺二首         姚合

  雲門寺           喻鳧

  前題           劉得仁

  同皇甫冉赴官留別靈一上人 李嘉祐

  雲門寺           項斯

  前題            羅鄴

  前題           僧皎然

  酬皇甫冉         僧靈一

  雲門寺          僧德圓

  前題          宋錢惟演

  雲門山          范仲淹

  雲門寺          蘇舜欽

  前題            陸游

  雲門山          明劉基

  前題            高啟

  雲門寺          唐之淳

  雲門山          汪應軫

  泛若耶至雲門寺三首    陶望齡

 雲門山部紀事

 雲門山部雜錄

山川典第一百十四卷

雲門山部彙考[編輯]

晉王獻之所居之「雲門山。」

雲門山在今浙江紹興府城南三十里秦望山之南。 相傳晉中書令王獻之居此,有五色雲見,詔建雲門 寺,山遂以此得名。「若何山」,若刺涪山,皆其支脈也。雲 門寺後分為雲門、廣孝、明覺三寺,雍熙顯聖、壽聖三 院。

雲門山圖

雲門山圖

[編輯]

按《方輿勝覽》:「浙東路紹興府雲門寺在會稽縣南三 十一里,今名雍熙,為州之偉觀。昔王子敬居此,有五 色祥雲,詔建寺,號雲門。」

按《廣輿記》:「浙江紹興府雲門山,在府城南,王獻之居 此,舊有子敬亭。」

按《紹興府志山川攷》:「雲門山在府城南三十里,秦望 山之南。晉義熙二年,中書令王獻之居此,有五色雲 見,詔建雲門寺。後析為六,曰廣孝、顯聖、雍熙、普濟、明 覺。今廣孝寺獨存。寺僧云:『山本小阜,高可丈許。嘉靖 十年,僧法慶建樓其上,名曰看竹』。今竹間土阜,其故 址也。其旁有好泉亭、松花壇、麗句亭,今皆不存。」 何山在府城東南四十七里,與雲門山相接,南宋何 引所居,王十朋謂「秦刻石在其上。」

刺涪山,在雲門山南,一名「明覺山」,蓋明覺寺基也,頂 有池。

《祠祀攷》:「雲門寺在雲門山。《舊志》云:『或謂雲門寺本面 東,主秦望,而對陶、宴等山,如列屏障。會昌間寺廢,止 存一小殿,面南未毀,遂附益以為寺,非復舊址。而舊 址乃皆犁以為田。宋紹興中,淮僧廣勤為雍熙副院, 嘗因牛足陷得小銅維衛佛像於田中,蓋古雲門寺 地也。明天啟二年,僧福坤於舊址重建,有僧雪嶠住』」 持本寺,尋卒,瘞於寺之右壟,今修「雪嶠塔。」

雲門廣孝寺在雲門山,晉義熙三年建。寺有彌陀道 場,杭僧元照書額。門外有橋亭,名麗句。亭,刻唐以來 名土詩最多。先唐時,雲門止有此一寺,後乃裂而為 四。「雍熙」者,懺堂也;「顯聖」者,看經院也;「壽聖」者,老宿所 棲菴也。有宋高宗御書「傳忠廣孝之寺」六字碑。寺之 前有辨才塔。今按虞集所撰記,言雲門,言廣孝,其沿 革有分合矣。寺在雲門山者,皆得稱以「雲門寺」,故昔 人題詠,動曰「雲門。」今雲門與廣孝,號分為二。又山中 有六寺之目,而題詠自昔共之。無從分屬,聊附於後 雲。

雍熙院在雲門寺南一里十步。初,僧重曜於拯迷寺 之西建懺堂,號淨名菴。宋開寶五年,觀察使錢儀廣 之,為大乘永興禪院。懺堂在佛殿後、法堂前。當時觀 音像猶在。雍熙二年,改賜今額。紹興元年,賜尚書陸 佃為功德院院額。錢惟治書院前橋亭曰好泉亭,取 範文正「巖有好泉來」之句。又有牧菴、朝陽亭,及范丞 相純仁兄弟、章樞密楶、曾舍人鞏、晁侍讀說之、江少 卿緯、廉博士布題名今廢。

顯聖院周顯德二年,於拯迷寺石壁峰前建,號「看經 院。」宋乾德六年賜號「雲門寺」,至道二年改今額。院後 有王子敬《筆倉》,有經藏,甚靈異。院嘗無主僧,郡牧或 毀其法堂以修園館,然經藏如故。已復小葺,僧童無 產業,賴經藏以給。今廢。

壽聖院晉天福六年建,初名上菴。宋熙寧三年,賜壽 聖額。隆興元年改廣福,今廢。《嘉泰志》云:「雲門四寺相 比,廣福最在其上,小而秀邃可喜。旁又有雲泉、雲峰 菴,皆幽勝。」而《虞記》則云:「雲門寺六,有普濟、明覺。要之, 二寺相去遠,只四寺為是。」

明覺寺在刺涪山,唐開元十八年建,會昌廢,晉天福 八年復建。有千歲和尚塔,亦有碑,而其說荒怪,不可 考質。然院頗幽絕可愛,門外諸峰如柳,柳州所謂「林 立四野」者。入門,石壁屹立,盛夏爽然如秋。今廢。

雲門山部藝文一[編輯]

《修禊雲門獻之山亭敘    》唐·王勃

觀夫天下四方,以宇宙為城池;人生百年,用林泉為 窟宅。雖朝野殊致,出處異途,莫不擁冠蓋於煙霞,披 薜蘿於山水。況乎山陰舊地,王逸少之池亭;永興新 郊,許元度之風月。琴堂寥落,猶停隱遁之賓;釀渚荒 涼,尚有逢迎之客。仙舟蕩漾,若海上之槎來;羽蓋參 差,似遼東之鶴起。或昂昂騁驥,或泛泛飛鳧。俱安名 「利之場,各得逍遙之地。而上屬無為之化,下棲元邈 之風。永淳二年暮春三月,修禊事於獻之山亭也。」遲 遲風景,出沒媚於郊原;片片仙雲,遠近生於林薄。雜 花爭發,非止桃溪;群鳥亂飛,有踰鸎谷。王孫春草,處 處皆青;仲統芳園,家家並翠。於是攜旨酒,列芳筵,先 祓禊於長洲,卻申交於促席。良談吐玉,長江與斜漢 爭流;清歌遶梁,白雲將紅塵並落。他鄉易感,且悽恨 於茲辰;羈客何情,更歡娛於此日。加以今之視昔,已 非昔日之歡;後之視今,豈復今時之會。人之情也,能 不感乎?宜題姓字,以傾懷抱。使夫會稽竹箭,或推我於東南;崑阜琳琅,亦歸余於西北。

雲門寺壽聖院記      宋陸游[編輯]

雲門寺,自晉、唐以來名天下。父老言:「昔盛時,繚山並 溪,樓塔重複,依巖跨壑,金碧飛踴,居之者忘老,寓之 者忘歸,遊觀者累日乃遍,往往迷不得出,雖寺中人, 或旬月不相覿也。」入寺稍西石壁峰,為看經院,又西 為藥師院,又西繚而北為上方,已而少衰。於是看經 別為寺,曰顯聖,藥師別為寺,曰雍熙,最後上方亦別 曰「壽聖」,而古雲門寺更曰淳化。一山凡四寺,壽聖最 小,不得與三寺班。然山尤勝絕。遊山者自淳化歷顯 聖、雍熙,酌煉丹泉,闚《筆倉》,追想葛稚川、王子敬之遺 風,行聽灘聲,而坐蔭木影,徘徊好泉亭上,山水之樂, 饜飫極矣。而亭之旁,始得支徑,逶迤如線,修竹老木, 怪藤醜石,交覆而角立。破崖絕澗,奔泉迅流,喊呀而 噴薄。方暑,凜然以寒。正晝仰視,不見日景。如此行百 餘步,始至壽聖,嶄然孤絕,老僧四五人,引水種蔬,見 客不知拱揖,客無所主而去,僧亦竟不知辭謝,好奇 者或更以此喜之。今年予來南,而四五人者相與送 予至新溪,且曰:「吾寺舊無記,願得君之文,磨刻崖石。」 予異其樸野而能知此也,遂與為記。然憶兒時往來 此中,今三十年,屋益古,竹樹益蒼老,而物色益幽奇。 予亦有白髮久矣,顧未知予之文辭,亦能少加老否? 寺得額以「治平後九十餘年。」紹興丁丑吳興陸游記。

雲門寺記         元虞集[編輯]

今天下名山為佛氏之奧區者,有五臺、峨嵋、廬阜、衡 嶽、天台之屬,皆雄高奇偉,非堅志強力,忘年歷險者, 不足以窮其勝也。其在國都會府,貴重嚴閟,遊者以 瞻望為艱。而一丘一壑,昔人遺跡所存,其惟會稽雲 門乎?曩有斷江禪師恩公,住吳郡之開元,則韋太守 賦詩之地。予適吳,與之遊,未嘗不道雲門也。蓋會稽 有剡溪、鑑湖、蘭亭、東山、禹穴,六朝以來幽人勝士之 所經歷,好事者喜傳之。且其為郡,地偏而安,俗醇而 秀,非有靈怪瑰異以蕩人心,而故家遺俗,流風餘韻, 接千歲而不泯。良田沃澤,可以自給,無風塵陸梁之 虞,干戈不及。士大夫尚文而好靜,樂仕是邦者,或不 復思去,有餘不至於侈,不足不至於陋,海內未有能 過之者也。予先世自永興公始仕於唐,陪葬昭陵,遂 封其郡為雍人。永興公之父太傅公墓猶在定水院 後也。後遷蜀而至於予,蓋二十世矣。故聞恩公之說, 悠然故鄉之思也。且雲門之為寺,在秦望山之麓,寬 衍紆徐,無捫歷之勞,千仞可以馴至。其人不厭賓客, 終年忘歸,精舍靜居,「環數十里,絕凡俗勢利之紛紜, 秦望之高巔,杯分江海,一顧盼而盡得之。古人所謂 山川景物,應接不暇者。東峰西崦,不出於徙倚之從 容,而茂林修竹,崇山峻嶺之內,又詎可一言而盡乎?」 自與恩公別二十有五年,雖隔存歿,而雲門常往來 於懷也。於是雲門僧住溧水之開福者曰清昱,使其 徒前龍潛侍者法堅來請《雲門寺記》,則猶有恩公之 遺意也。其言曰:「寺本中書令王獻之舊宅,東晉安帝 義熙三年,有五色雲現其上。事聞安帝,是以有雲門 之稱也。」高僧帛道猷始居之。前有法曠之幽棲,中有 竺道一,從猷之招而至。後支遁、道林講經於茲山焉。 逮至梁代,受業雲門者,則有洪偃,避兵縉雲,歸葺廬 舍,結眾勵業。智永,名法極,右軍七世孫,書有家法。其 兄子惠欣,亦出家能書,與永齊名,武帝重之,改號永 欣寺。智果,其弟子;智諧,其兄師也,皆以善書聞。辯才, 永師之孫,世傳寶藏。右軍《蘭亭修禊序》:唐太宗使御 史蕭翼以計取之,其人也。六祖慧能禪師說法曹溪 時,秦望山有「善現在弟子」之目。代宗時,茂亮以法師 教內庭,不自安而歸其學者,曇一律師與之終老山 中。弘明法師誦《法華經》而瓶水自滿,靈一、靈澈兩律 師皆有盛名,於是時徹通禪觀,詩文藏祕府,數百年 來,與地相接。因而聞者,則有任公釣石、陶隱君書堂、 葛元井、何引基、謝敷宅、鄭弘泉。唐人之與寺僧遊而 見諸吟詠者,則有王維、杜牧之、宋之問、顧況、劉長卿、 元微之、嚴維、郎士元、皇甫冉之流也。會昌,唐武宗沙 汰寺毀,宣宗大中六年,觀察使李褒奏請重建,賜號 「拯迷寺。」五代之亂,淨侶散去,海晏居之。為石霜諸弟 子,則青原石頭、藥山道吾之緒也。度人傳派,以甲乙 主之,然門人去而為禪、為教、為律,不一也。晉高祖天 福中,子蒙作上庵。宋建隆壬戌,希宴作看經院。開寶 壬申,重曜作永興懺院。曜從天台韶國師學,淳化五 年,又改曰淳化寺。天禧中,清外蘊言志、智圓、智端,皆 以其淨行願力,大修其寺。慶曆七年,國子博士齊某 造山門殿棟,有皇祐元年識焉。彥強、仲皎有詩名禪 照大師者,楊文公億、錢太傅惟演、王學士隨,皆賦詩 送其歸雲門焉。是時明教嵩禪師嘗過之,比至蜀,還 有詩賦,其懷慕之意,諸方誦之。咸淳中,宋且亡,廣勤 居之,勢家奏為墳寺,更曰「傳忠廣孝之寺」雲。寺舊有 地田山三百餘畝,郡於南宋,為畿甸。將相家若韓、若 陸、若賈等,多所施與。為師者求弟子,極慎重,祝髮於寺者,多衣冠子孫,是以至於我元而日加盛也。其寺 凡十有二房:曰紫霞、丹井、凝暉、朝陽、長春、雲壑。西巖、 東隱、東院、東谷、東巖、寂照寺。常推尊宿以為之主,收 租賦供給寺事。每四房每歲擇一人以相之,豐則分 其贏,儉則助其不給。又築三庵於勝處:曰龍山、紫霞 之曇密、曰慶雲、東巖之善用、曰深居,則丹井之允若 也。僧皆修潔,樂其幽暇,不事馳騖,是以能久安山川 之勝焉。力相與謀曰:「前代之可書者多矣,而湮沒無 聞,其可慨乎!」各錄其所知於書者,允若、清昱、起潛也。 其參伍不齊,則稽諸《法堅》而得之。數人者,又皆能詩 善書,其所由來遠哉!今雲門有寺六,廣孝、恩、昱諸公 所居也。上庵曰廣福看經院,曰顯聖永興懺院曰「雍 熙」,西曰「普濟」,南曰「明覺」,各有勝地。歲月可書,茲不盡 記雲。

遊雲門山記        明劉基[編輯]

語東南山水之美者,莫不曰:「會稽豈其他無山水哉? 多於山,則深沉杳絕,使人憯悽而寂寥;多於水,則曠 漾浩瀚,使人望洋而靡漫。獨會稽為得。其中雖有層 巒複岡,而無梯磴攀陟之勞;大湖長溪,而無激衝漂 覆之虞。」於是適意者莫不樂往。而余宿聞會稽有雲 門、若耶之勝,思一遊而不可得。甲午之歲,始至越,以 事不得遊。明年春,乃與天台朱伯言、東平李子庚、會 稽富好禮、開元寺僧偕往遊,則知所謂「雲門若耶」,果 不謬於所聞。於是慨然有留連徘徊之意,而以事復 止,不能如其願,遂自廣孝寺度嶺,至法華山而歸於 普濟、明覺諸寺,名山古跡,多不得一寓目,而余之興 終未已也。其年六月,乃復與靈峰奎上人往,頗得觀 所未歷,而向時同遊之人皆不在焉。予每怪古人於 歡會之際,輒興悲感,良非過矣。昔唐柳先生謫居嶺 外,日與賓客為山水之遊,凡其所至,一丘一壑,莫不 有記。夫嶺外黃茆苦竹之地,有一可取,猶必表而出 之,而況於雲門、若耶,以山水名於天下者哉!

雲門山記         黃汝亨[編輯]

余昔遊山陰,覽蘭亭、禹穴、南鎮之勝,而雲門、秦望未 一著屐。今廿年餘矣,念之每為神往。頃過慈水訪劉 抑之光祿,經山陰訪張肅之司馬、錢仲美大參,會稽 弔陶大司成、周望,因晤其弟君奭。而肅之諸郎爾韜、 葆生、爾含、爾襲,昔余門人相留為旬日《名山遊》,余不 能辭,約自慈水還,了之。迨還,則臘月朔矣。肅之與諸 郎邀余宿陔萼樓上。次日擬作《雲門遊》,而天露甚似 釀雨,余同遊門人羅珍卿體微病,遂止。肅之謂余:先 了城以內諸山,可乎?乃命舟之蕺山。蕺山占城北,從 小石橋入,是王右軍故宅,捨為寺曰「戒珠」,與蘭亭分 勝。山不甚峻,而登其上則溪流野色相縈回鉤帶,昔 人謂萬壑爭流之狀,始驗為快飲亭「上山後吐片石, 踞溪口,余謂此地可作一漁磯,而寺前塑右軍當之 如韋馱。倘移而小築置此,庶不減此老風流也。」肅之 深頷之。過午,下山寺,覓所謂墨池、鵝池,則已溷為污 沼。還經大小能仁寺,是許元度故宅,皆蕭蕭矣。復登 怪山閣,劇飲而還。三之日始作雲門遊。是日霧氣四 塞,憂且雨,奈何爾?韜言周望先生為師,敘《天目遊記》 曰:「勇者決此時也。」遂鼓棹出南水門,溪流處處不勝 指。禹陵南鎮以舊遊地,不再登。過渡東橋,經樵風涇, 涇為漢鄭巨君微時負薪逢仙,得遺箭處。巨君云:「願 朝南風,暮北風。」迄今猶然。從此即入若耶溪,溪水湛 碧,不減蘭濲、聖湖色,而曲折沿洄過之,即西子采蓮、 歐冶鑄劍處也。頃之入平水,水受秦望、雲門諸溪,下 接鏡湖,即流波迅駛,而平廣容與,可載可弄,林木秀 繞,觸目都佳。因思「山陰如《蘭亭》,勝處儘多,偶以諸賢 觴詠,獨擅場耳。」自平水登岸,從野徑入,為顯聖寺,即 雲門六寺之一,榛蕪久矣。陶司成為重新之寺,在玉 笥峰下。巖岫環向,似東林虎谿。有僧湛然,司成亦嘗 稱之,余不得晤。寺後有王子敬《筆倉》,今為一眢井,可 慨也。復舟行,少頃又登岸,肩小輿行平野中,山靄竹 色,互映交加,令人失其遠近。所過村舍俱幽,有陶詩 「犬吠深巷,雞鳴樹巔」之景。小進則雲門矣,榜曰「雲門 古剎」,是宮諭陽和先生所題也。蓋晉義熙中王大令 所居,有五色雲見,詔建雲門寺。其前有盤古社木,大 數圍,遮映。《天日記》云:是晉唐間物。又進為辯才塔。辯 才為智永和尚弟子,藏蘭亭真蹟。唐太宗遣蕭御史 翼計取之,而厚賚師,師即以所賜建塔,今就頹敗。余 謂肅之曰:「亟新之,毋又抹殺辯老也。」又半里許,至寺 門,左轉為石橋。自秦望而下,諸山泉並注於此,流淙 活活,至冬不涸。當水盛時,飛瀉噴薄,足與吾山靈隱 迴龍橋相敵。宋蘇舜欽有「五雲山下石橋邊,六月溪 風灑面寒」之句。舊有麗句亭、聽泉閣俱廢。後宮諭為 建溪風閣,亦廢,惟溪橋無恙耳。進為宋高宗御書「傳 忠廣孝之寺」六字碑,書用硃,筆法遒勁。僧云:「每雨則 硃流滴滴,如紅汗下。硃不加益而紅不加減,真」奇事 也。又上為正殿,枕秦望山。右為金字山,環抱林木,疏

秀可挹,禪房齋閣俱楚楚,亦陶司成倡緣所重新。僧
考證
慧彬習靜其中,殿故有司成題額,司成死,易以他顏。

予笑曰:「不重司成,顧不重周望耶?」為之一嘅。復起步 出殿右,則初月一灣出松際矣。退而就僧舍小飲,為 看竹樓宮諭故讀書處。樓下題「漱石枕流」四字,是徐 天池筆,倣黃米意而稍恣。右為蕭然樓,亦宮諭題。樓 後有石刻題詠,惟西淙少谷書絕佳。肅之云:「住僧向 頗饒富家翁色。自家宮諭居此,稍稍知禪誦,有蕭然 意。今復苦蕭然,起獵心矣。」相與大噱,遂酣飲,宿此樓 中,越夕作《秦望遊》。

雲門山部藝文二[編輯]

《雲門山         梁》釋洪偃

杖策步前嶺,褰裳出外扉。青蘿轉蒙密,幽徑復紆回。 松高枝影細,山靜鳥聲稀。石苔時滑屐,蟲網乍粘衣。 澗旁紫芝燦,巖上白雲飛。杉梓排煙出,鴉鸛逐雲歸。 穹谷無往還,攀桂獨依依。

遊雲門寺        唐宋之問[編輯]

「維舟探靜域,作禮事尊經。投跡一蕭散,為心自杳冥。 龕依大禹穴,樓倚少微星。沓嶂圍蘭若,迴溪抱竹庭。 覺花塗砌白,甘露洗山青。雁塔騫金地,虹橋轉翠屏。 人天宵現景,神鬼晝潛形。」理勝常虛寂,緣空自感靈。 入禪從鵠繞,說法有龍聽。劫累終期滅,塵躬且未寧。 搖搖不安寐,待月詠巖扃。

宿雲門寺          前人[編輯]

雲門若耶裡,泛溢路纔通。夤緣綠篠岸,遂得青蓮宮。 天香眾壑滿,夜梵前山空。漾漾潭際月,飄飄杉上風。 茲焉多嘉遯,數子今莫同。鳳歸慨處士,鹿化聞仙公。 樵路鄭州北,舉井阿巖東。永夜豈雲寐,曙華忽蔥蘢。 谷鳥囀尚澀,源桃驚未紅。再詠期春暮,當造林端窮。 庶幾蹤謝客,開山投剡中。

遊雲門寺寄越府包戶曹徐起居[編輯]

孟浩然

我行適諸越,夢寐懷所歡。久負獨往願,今來恣遊盤。 台嶺踐磴石,耶溪泝林湍。捨舟入香界,登閣憩旃檀。 晴山秦望近,春水鏡湖寬。遠行佇應接,卑位徒勞安。 白雲日夕滯,滄海朅來觀。故國眇天末,良朋在朝端。 遲爾同攜手,何時方掛冠。

雲門寺西六七里聞符公蘭若最幽與薛八同[編輯]

往             前人。

謂余獨迷方,逢子亦在野。結交指松柏,問法尋蘭若。 小溪劣容舟,怪石屢驚馬。所居最幽絕,所往皆靜者。 密篠夾路旁,清泉流舍下。上人亦何閒,塵念俱已捨。 四禪合真如,一切是虛假。願承甘露潤,喜得惠風灑。 依止此山門,誰能效丘也。

奉和崔司馬遊雲門寺     孫逖[編輯]

繫馬清溪樹,禪門春氣濃。香臺花下出,講坐竹間逢。 覺路山童引,經行谷鳥從。更言窮寂滅,迴策上南峰。

酬萬八賀九雲門下歸溪中作  前人[編輯]

晚從靈境出,林壑曙雲飛。稍覺清溪盡,迴瞻畫剎微。 獨園餘興在,孤棹宿心違。更憶登攀處,天香盈袖歸。

雲門山五首         崔顥[編輯]

輕舟去何疾,已到雲林境。起坐魚鳥間,動搖山水影。 巖中響自答,溪裡言彌靜。事事令人幽,停橈向餘景。

其二

落日山水清,亂流鳴淙淙。舊蒲雨抽節,新花水對窗。 溪中日沒時,歸鳥多為雙。

其三

杉松引直路,出谷臨前湖。洲渚晚色靜,又觀花與蒲。

其四

入溪復登嶺,草淺寒流速。圓月明高峰,春山因獨宿。 松陰澄初夜,曙色分遠目。日出城南隅,青青媚川陸。

其五

「亂花覆東郭,碧氣銷長林。四郊一清影,千里歸寸心。 前瞻王程促,卻戀雲門深。」畢覽有餘興,到家彈玉琴。

雲門山           張渭[編輯]

共許尋雞足,誰能惜馬蹄。長空淨霧雨,斜日半雲霓。 簷下千峰轉,窗前萬木低。看花尋徑遠,聽鳥入林迷。 地與喧譁隔,人將物我齊。不知樵客意,何事武陵溪。

《前題》
秦系
[編輯]

十峰遊罷古招提,路入雲門峻似梯。秀氣漸分秦望 嶺,寒聲猶入若耶溪。天開霽色澄千里,稻熟秋香亙 萬畦。多少靈蹤待窮覽,卻愁回馭日平西。

宿雲門上方道一上人院    王維[編輯]

一公棲太白,高頂出雲煙。梵流諸澗遍,花雨一峰偏。 跡為無心隱,名因立教傳。鳥來還語法,客去更安禪。 晝涉松蹊盡,暮投蘭若邊。洞房隱深竹,靜夜聞遙泉。 向是雲霞裡,今成枕簟前。豈惟蹔留宿,眠坐將窮年。

上巳日與鮑侍御汎若耶遊雲門[編輯]

劉長卿

蘭橈縵轉傍汀沙,應接雲峰到若耶。舊浦滿來移渡 口,垂楊深處有人家。永和春色千年在,曲水鄉心萬 里賒。更見漁舟時借問,前洲幾路入煙霞

雲門寺訪靈一上人      前人[編輯]

所思勞日夕,惆悵去西東。禪客知何在,春山到處同。 獨行殘雪裡,相見白雲中。請近東林寺,窮年事《遠公》。

寄靈一上人初還雲門     前人[編輯]

寒霜白雲裡。法侶自相攜。竹徑通城下。松風隔水西。 方同沃洲去。不作武陵迷。髣髴知心處。高峰自會稽。

同韓翃員外宿雲門寺     嚴維[編輯]

《中令》遺蹤在,仙郎此夕過。潭空觀月定,澗靜見雲多。 竹翠煙深色,松聲雨點和。萬緣俱不有,對境自垂蘿。

奉和獨孤中丞遊雲門寺作   前人[編輯]

絕壑開花界,耶溪極上源。光輝三石座,登陟五雲門。 深木鳴騶馭,晴山耀《武賁》。亂泉觀坐臥,疏磬發朝昏。 蒼翠新秋色,莓苔積雨痕。上方看度鳥,後殿聽吟猿。 異跡焚香對,新詩酌茗論。歸來還撫俗,諸老莫攀援。

雲門寺           姚合[編輯]

千重山崦裡,樓閣影參差。未暇尋僧院,先看署寺碑。 竹深行漸暗,石隱坐多時。古塔龍蛇善,陰廊鳥雀癡。 雲開上界近,泉落下方遲。為愛青桐葉,因題《滿樹詩》。

長松落落勝天台,佛殿經窗半嶺開。郭裡鐘聲山裡 去,上方流水下方來。

雲門寺           喻鳧[編輯]

幽深誰掩關,清淨自多閒。一雨收眾秫,孤雲還遠山。 花萎綠苔上,鴒乳翠樓間。嵐靄焚香夕,容聽半偈還。

《前題》
劉得仁
[編輯]

上方僧又起,清磬出林初。吟苦曉燈暗,露零寒草疏。 舊山多夢到,流水送愁餘。寄寺欲經歲,慚無親故書。

同皇甫冉赴官留別靈一上人 李嘉祐[編輯]

法許廬山遠,詩傳休上人。獨歸雙樹宿,靜與百花親。 對劫雖留興。觀空已悟身。能令折腰客,遙想竹房春。

雲門寺           項斯[編輯]

松葉重重覆翠微,黃昏溪上見人稀。月明古寺客初 到,風度閑門僧未歸。山果經霜多自落,水螢穿竹不 停飛。中宵能得幾時睡,又被鐘聲催著衣。

《前題》
羅鄴
[編輯]

千峰白露後。石壁掛殘燈。曙色海邊日。經聲松下僧。 意閒門不閉。年去水空澄。稽首如何問。森羅盡一乘。

《前題》
僧皎然
[編輯]

「越山千萬雲門絕。」西僧貌古還明月。清朝掃石行道 歸,松下眠禪看松雪。

酬皇甫冉         僧靈一[編輯]

湖南通古寺,來往意無涯。欲識雲門路,千峰到若耶。 春山子敬宅,古木謝敷家。自可長偕隱,那雲相去賒。

雲門寺          僧德圓[編輯]

若耶溪邊寺,幽勝絕塵囂。一洞花將發,千巖雪未消。 依陰生徑竹,野色映溪橋。漸賞登高處,鐘聲應寂寥。

《前題》
宋·錢惟演
[編輯]

精舍依巖巘,香林結薜蘿。崇臺含夕靄,危閣架春波。 淨飯供蒲寡,真詮譯《貝多》。幾時輝晝錦,松下駐鳴珂。

雲門山          范仲淹[編輯]

一路入嵐堆,還經禹鑿開。林無惡鳥在,巖有好泉來。 雲陣藏雷去,山根到海迴。莫辭登絕頂,南望即天台。

雲門寺          蘇舜欽[編輯]

翠嶂環合封白雲,中有蕭寺山為鄰。老松偃蹇若傲 世,飛湍奔薄如避人。蒼猿嘯斷夜月古,丹花開落陽 崖春。盤桓幾日不忍去,舟出耶溪猶慘神。

《前題》
陸游
[編輯]

「蕭寺久不到,偶來幽興長。」螘穿珠九曲,蜂釀蜜千房。 雨過山橫翠,霜新橘弄黃。年衰道不進,珍重一爐香。

雲門山          明劉基[編輯]

《平旦出雲門亭午至靈峰山》「盤澗縈紆谷,深巖錯重 竹。露滴皎皎,林霞散溶溶。度石苔蘚滑,披蘿煙靄濃。 頗喜禾黍成,可以慰老農。野草各有色,照水似衒容。 徐行恐觸熱,聊憩崖下松。時聞幽鳥鳴,亦足開心胸。 慨懷陶隱居,丹竈今無蹤。干將與莫邪,俱已化為龍。 空餘遠山色,菡萏青芙蓉。」

《前題》
高啟
[編輯]

旅思曠然釋,置身蒼林杪。群山為誰來,歷歷散清曉。 奇姿脫露雨,奮首爭欲矯。氣通海煙長,色帶州郭小。 曲疑藏啼猿,橫恐截歸鳥。流暉互蕩激,下有湖壑繞。 佳處未遍經,一覽心頗了。秦皇遺跡泯,晉士風流杳。 願探《金匱篇》,振袂翔塵表。

雲門寺          唐之淳[編輯]

「昔在晉義熙,茲山有卿雲。」問之何人居,丞相中書君。 雲門詔所錫,塔廟日以蕃。珠宮映璇題,縹緲飛鴻騫。 長廊夾修竹,仰不見埃氛。天樂六時作,異香十里聞。 一緣兵馬興,烽火若雲屯。嚮來五色物,化作烈焰焚。 蕭條紺園夕,零落碧草根。山僧或哀號,識者興歎言。 峨峨此名山,上與星辰連。宮牆被其臆,丹青涴其顏。 人事幾摧滅,蒼翠終古存。山川有至性,外物奚足論。

===雲門山          汪應軫===
考證
「不到雲門路,曾為越上人。」千年夢青嶂,萬里脫紅塵。

山鳥如迎客,林花欲駐春。登高有餘興,子敬亭相鄰。

泛若耶至雲門寺      陶望齡[編輯]

兩岸十里蒼筤根,中藏一溪雲月髓。嫩粉生香筍出 林,老枝壓地花成米。溪上老翁撐竹船,摘米炊枯弄 清泚。月下何人見往來,惟有山猿同臥起。

「結葉垂花老榿臥,四山無風午剛蹉。」攀花蔭葉橋畔 涼,葛屨僧衣安穩坐。田家初飽麥上場,溪雨新過水 推磨。林間起步餘睡清,青梅滿架雀卵大。

「五雲山前盤古樹,曾見前朝老謝敷。」六寺鐘聲何處 盡,殘僧惟有粥呼魚。筍天已過麥地瘦,一飯山廚鮭 菜無。青鞋布襪客何意,擔水揭揭來澆蔬。

雲門山部紀事[編輯]

《梁書何引傳》:「引以會稽山多靈異,往遊焉,居若耶山 雲門寺。初,引二兄求、點並棲遁,求先卒,至是引又隱。 世號點為大山,引為小山,亦曰東山。」

雲門山部雜錄[編輯]

元韓性《明覺寺記》:「沿若耶溪而南十里許,是為雲門。 溪迴路轉,蒼崖壁立,佛燈僧梵,危出山半,稍上數十 步,俯視飛鴻,遠數眾皺。山門橫陳,是為明覺寺。寺右 蒼石磊磊,是為宴坐巖。循廡而西,有小浮屠,是為寶 掌師塔。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