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山川典/第216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二百十六卷 |
第二百十六卷目錄
汾水部彙考
考
汾水部藝文一
汾河義橋記 唐崔祐甫
汾水部藝文二〈詩〉
汾上警秋 唐蘇頲
過汾上關 張祜
登汾上閣 鄭中丞
汾水秋風 金段成己
遊汾河 元陸宣
過汾河 明李夢陽
汾河晚渡 張頤
曉渡汾水將赴晉祠告成 蘇祜
汾河晚渡集古 夏宏
汾河晚渡 王新環
汾水部選句
汾水部紀事
汾水部雜錄
汾水部外編
山川典第二百十六卷
汾水部彙考
[編輯]山西之汾水
汾水源委俱在山西境內,源出太原府靜樂縣管涔、 林溪二山中,下至支鍋石始合流。至寧化所,則定河 水注之。至本縣城南,則碾河諸水注之。至樓煩鎮,則 監河諸水注之。東南至太原府城西門外,則南社河 諸水自北來注之。又西南至太原縣城東南,則洞渦、 沙河二水自北來注之。又西南至清源縣城南,則白 石、清源二水自北來注之。又西至交城縣城南,則孔 河諸水自西來注之,塔莎水自北來注之。又西至文 水縣南,則迴馬河諸水自西北來注之。而其南岸則 汾州府之平遙、介休及平陽府之靈石數縣界也。又 有源祠諸水自平遙注之,三道河諸水自介休注之, 監河諸水自靈石注之。轉而西又有孝河、義河,自孝 義注之,水潺澗水亦自汾西注之。過此而西南,其左 岸為霍州,則彘水、圓泉諸水注之。又東南為趙城縣, 則諸澗水注之。又南為洪洞縣,則澗河水注之。又南 則平陽府城矣,而臨汾之原公諸水亦注之。而更有 浮山縣之南河諸水亦注之。又南為曲沃縣,則合水 注之。其右岸為襄陵縣,則高石河、巢溪水注之。又南 為太平縣,至絳州則澮水、王澤水注之。轉而西北岸 為稷山縣,則有葫蘆水注之。又西為河津縣,南岸為 滎河縣。由此而西,乃歸於黃河。其源委及所受之水, 大概如此。而至於隨地鑿渠,引以灌田,其利又有不 可勝言者。
考
按《周禮夏官職方氏》:「河內曰冀州,其浸汾潞。」〈訂義〉黃氏 曰:「汾水出憲州靜樂縣,南流至河中府滎河縣入河。」 易氏曰:「『《漢志》太原郡汾陽縣北山,汾水所出,西南至 汾陽入河』。攷唐嵐州靜樂縣,今屬澤州,即漢汾陽縣 之地。汾水東南流入太原府之交城、陽曲、太原、清源、 文水五縣,又東南流至汾州溫城、介休、靈石、汾西四 縣,又東南流入晉州之霍邑、趙城、洪洞、臨汾四」縣,又 東南流至絳州之正平、稷山、龍門三縣,又南流至河 中府寶鼎縣北,入於河。
按:《山海經。北山經北次二經》之首,在河之東,其首枕 汾,其名曰「管涔之山。」汾水出焉,而西流注於河。〈註〉「枕 汾」,臨汾,水上也。
《海內東經》:「汾水出上窳北,而西南注河,入皮氏南。」〈註〉 今汾水出太原晉陽故汾陽縣。
按:《戰國策》,「秦汾水利以灌安邑。」〈註〉汾水出汾陽,屬河 東。
按:《漢書地理志》:「太原郡汾陽。」〈註〉北山,汾水所出,西南 至汾陰入河。
按《水經》,「汾水出太原汾陽縣北管涔山。」〈註〉《十三州志》 曰:「出武州之燕京山,亦管涔之異名也。其山重阜修 巖。」〈舊本作層〉有草無木,泉源道於南麓之下,蓋稚水濛流 耳。又西南夾岸連山,聯峰接勢。劉淵族子曜,嘗隱居 於管涔之山,夜中忽有二童子入跪曰:「管涔王使小 臣奉謁趙皇帝」,獻劎一口。置前再拜而去。以燭視之, 劍長二尺,光澤非常,背有銘曰:「神劎服御除眾毒。」曜 遂服之,劎隨時變為五色也。後曜遂為胡王矣。汾水 又南與東西溫谿合,水出右近谿,聲流翼注,水上雜樹交蔭,雲垂煙接,自是水流潭漲,波襄轉泛。又南逕 一城東,憑墉積石,側枕汾水,俗謂之代城。城又南出 二城間,其城角倚翼枕汾流,世謂之「侯莫於城」,蓋語 出戎方,傳呼失實也。汾水又南逕汾陽縣故城東,川 土寬平,峘山夷水。故《地理志》:「汾水出汾陽縣」北山西 南流者也。漢高帝十一年,封靳彊為侯國,後立屯農, 積粟在斯,謂之羊腸倉山。有羊腸坂,在晉陽西北,石 磴縈委,若羊腸焉,故倉坂取名矣。漢永平中,治呼沱 石臼河。按司馬彪《後漢郡國志》,「常山南行唐縣有石 臼谷。」蓋《咨乘》〈據御覽作資承〉《呼沱》之水,轉山東之費。〈李雲疑作漕〉 自都盧至羊腸倉,將憑汾水以漕太原,用實秦晉,苦 役連年,轉運,所經凡二百八十九隘,死者無筭。拜鄧 訓為謁者,監護水功。訓隱括知其難,立具言肅宗,肅 宗從之,全活數千人。和憙,鄧後之立,叔父以為訓積 善所致也。羊腸,即此倉也。《魏土地記》曰:「秀容,胡人徙 居之,立秀容護軍治,東去沿水六十里,南與酸水合。」 水源西出少陽之山,東南流注於汾水。汾水又南出 山,東南流,洛陰水注之。水出新興郡,西流逕洛陰城 北,又西逕盂縣故城南。《春秋左傳昭公二十八年》,分 祁氏七縣為大夫之邑,以孟丙為盂大夫。水又西逕 狼孟縣故城南,王莽之狼調也。左右夾澗幽深,南面 大壑,俗謂之狼馬澗。舊斷澗為城,有南北門,門闉故 壁尚在。洛陰水又西南,逕陽曲城北。《魏土地記》曰:「陽 曲胡寄居太原界,置陽曲護軍治。」其水西南流注於 汾水。汾水又南,逕陽曲城西南注也。
東南過晉陽縣東,晉水從縣東南流注之。〈注〉太原郡 治晉陽城,秦昭襄王三年立,《尚書》所謂「既修太原」者 也。《春秋說題辭》曰:「高平曰太原。原,端也,平而有度,廣 延曰」〈延當作疋古雅字〉大鹵,太原也。《釋名》曰:「地不生物曰鹵 盧。」〈釋名曰鹵罏也如罏火處也〉《榖梁傳》曰:中國曰太原,夷狄曰太 鹵。《尚書大傳》曰:「東原底平。」大而高平者謂之太原,郡 取稱焉。《魏土地記》曰:城東有汾水南流,水東有晉使 持節都督并州諸軍事鎮北將軍太原成王之碑。水 上舊有梁,清洴殞於梁下,豫讓死於津側,亦襄子解 衣之所在也。〈呂氏春秋雲趙襄子遊於囿中至於梁馬卻不進使青荓進視則豫讓佯為死 人叱青荓曰吾且有事青荓退而自殺史記索隱引古本趙策雲襄子使持衣與豫讓讓拔劎三睢而擊 之衣盡出血〉汾水西逕晉陽城南,舊有介子推祠,前有碑, 廟宇傾頹,唯單碑獨存矣。今文字剝落,無可尋也。 又南,洞渦水從東來注之。〈注〉汾水又南,逕梗陽縣故 城東,故榆次之梗陽縣也,魏獻子以邑大夫魏戊也。 京相璠曰:「梗陽,晉邑也。」今太原晉陽縣南六十里榆 次界有梗陽地。汾水又南,即洞渦水會者也。
又南過大陵縣東。〈注〉昔趙武靈王遊大陵,夢處女鼓 琴而歌,想見其人。〈史記載其歌曰美人熒熒兮顏若苕之榮命乎命乎曾無我嬴〉吳 廣進孟姚焉,即於此縣也。王莽改曰大寧矣。汾水於 縣左迤為鄔澤。《廣雅》曰:「水自汾出,為汾陂。其陂東西 四里,南北一十餘里,陂南接鄔。」《地理志》曰:「九澤在北, 并州藪也。」《呂氏春秋》謂之大陸,又名之曰漚洟之澤, 俗謂之鄔城。〈呂氏春秋九藪吳之具區楚之雲夢秦之陽華晉之大陸梁之囿田孟諸齊之 海隅趙之鉅鹿燕之大昭周禮雲正北并州其川虖池嘔夷注云嘔夷祁夷也〉許慎《說文》曰: 漹水出西河中陽縣之西南,入河。即此水也。漹水又 會嬰侯之水,《山海經》稱:謁戾之山,嬰侯之水,出於其 陰,北流注於汜水。右出汜山,共水殊源,其合注於嬰 侯之水,亂流逕中都縣南,俗又謂之中都水。侯甲水 注之。水發原平縣胡甲山,有長坂,謂之胡甲嶺,即劉 歆《遂初賦》所謂「越侯甲而長驅」者也。蔡邕曰:侯甲亦 邑名也,在祁縣。侯甲水又西北,歷宜歲郊逕太谷,謂 之太谷。水出谷西北流逕祁縣故城南,自縣連延,西 接鄔澤,是為祁藪也,即《爾雅》所謂「昭余祁」矣。賈,辛邑 也。辛貌醜,妻不為言。與之如皋射雉,雙中之則笑也。 〈左傳賈辛為祁大夫將適縣魏獻子舉叔向言昔賈大夫事則貌醜者指賈大夫非賈辛也〉王莽 之示縣也。又西逕京陵縣故城北,王莽更名曰致城 矣,於《春秋》為九原之地也。故《國語》曰:「趙文子與叔向 遊於九原,曰:『死者若可作也,吾誰與歸』?叔向曰:『其陽 子乎』?文子曰:『夫陽子行廉直於晉國,不免其身,智不 足稱,吾其隨會乎,納諫不忘其師矣』」,故其京尚存。漢 興,增陵於其下,故曰京陵焉。甲水又西北,逕中都縣 故城南,臨城際,水湄。《春秋?昭公二年》,晉侯執陳無宇 於中都者也。漢文帝為代王,都此。武帝元封四年,上 幸中都宮殿上見光,赦中都死罪以下。甲水又西,合 為嬰侯之水,逕鄔縣故城南,晉大夫司馬彌牟之邑 也。謂之鄔水也。俗亦曰慮水。慮、鄔聲相近,故因變焉。 又西北入鄔陂,而歸於汾流矣。
又南過平陶縣東,文水從西來流注之。〈注〉汾水又南, 與石桐水合,即綿水也。水出介休縣之綿山,北流逕 石桐寺西,即介子推之祠也。昔子推逃晉文公之賞, 而隱於綿上之山也。晉文公求之不得,乃封綿為介 子推田,曰:「以志吾過,且旌善人。」因名斯山為介山。故 袁崧《郡國志》曰:「介休縣有介山,有綿上聚子推廟。」王 肅《喪服要記》曰:「昔魯哀公祖載其父,孔子」曰:「寧設桂 樹乎?」哀公曰:「不也。」桂樹者,起於介子推。子推晉之人也。文公有內難,出國之狄,子推隨其行,割肉以續軍 糧。後文公復國,忽忘子推,子推奉唱而歌,文公始悟 當受爵祿。子推奔介山,抱木而燒死。國人葬之,恐其 神魂賈於地。〈賈字疑誤當作貿貿檀弓蒙袂輯屨貿貿然來注云貿貿目不明貌〉故作 桂樹焉。吾父生於宮殿,死於枕席,何用桂樹為?余按 夫子尚非璵璠送葬,安能問桂樹為禮乎?王肅此證, 近於誣矣。石桐水又西流,注於汾水。又西南逕介休 縣故城西,王莽更名之曰介,美矣。城東有徵士郭林 宗、宋子浚二碑。宋沖以有道,司徒徵,林宗,縣人也。辟 司徒,舉太尉,以疾辭,其碑文之。〈之字疑衍〉雲,「將蹈洪崖之 遐跡,紹巢由之逸軌。」翔區外以舒翼,起〈一作超〉天。路以 高峙,稟命不融,享年四十有三,建寧四年正月丁亥 卒。凡我四方同好之人,永懷哀痛,乃樹碑表墓,昭銘 景行。雲陳留蔡伯喈、范陽盧子幹、扶風馬日磾等,遠 來奔喪,朋友服心。喪期年者,如韓子助、宋子浚等二 十四人,其餘門人著錫衰者千數。其《碑文》故蔡伯喈 謂盧子幹、馬日磾曰:「吾為天下碑文多矣。」皆有慚容, 唯郭有道無愧於色矣。汾水之右,有左部城,側臨汾 水,蓋劉淵為晉都尉所築也。
又南過寇爵津。〈一作冠御覽引此作冠爵津 注〉汾,津名也。在介休 縣之西南,俗謂之「雀鼠谷。」數十里間道隘水,左右悉 結偏梁閣道,纍石就路,縈帶巖側,或去一丈,或高六 丈。〈御覽引此偏作編下作或去水一尺或高五六尺〉上戴山阜,下臨絕澗,俗 謂之為「魯般橋」,蓋通古之津隘。又〈一作矣〉「亦在今之《地 嶮》」也。
又南入河東界,又南過永安縣西。〈注〉故彘縣也。周厲 王流於彘,即此城也。王莽更名黃城。漢順帝陽嘉三 年,改曰永安縣,霍伯之都也。歷唐城東。瓚注《漢書》云: 「堯所都也」,東去彘十里。汾水又東與彘水合,水出東 北太岳山,《禹貢》所謂岳陽也,即霍太山矣。上有飛廉 墓。飛廉以善走事紂惡來。〈疑脫以字〉多力見知周王伐紂, 兼殺惡來。飛廉先為紂使北方,還無所報,乃壇於霍 太山而致命焉。得石棺,銘曰:「帝令處父,不與殷亂,賜 汝石棺以葬。」死遂以葬於〈疑作焉〉霍太山有岳廟,廟甚 靈,鳥雀不棲其林,猛虎常守其庭。又有靈泉,以供祭 事,鼓動則泉流,聲絕則水竭。湘東陰山縣有侯曇山, 上有靈壇,壇前有石井,深數尺,居常無水,及臨祈禱, 則甘泉湧出。周用則已,亦其比也。彘水又西流,逕觀 阜北,故百邑也。原過之從襄子也,受《竹書》於王澤,以 告襄子,襄子齋三月。〈舊本作日〉親自剖竹。有朱書曰:「余霍 太山。」山陽侯天史也。〈宋本作大使史記同〉「三月丙戌,余將使汝 反,滅智氏女,亦立我於百邑也。」襄子拜受三神之命, 遂滅智氏,祠三神於百邑,使原過主之,世謂其處為 觀阜也。彘水又西流,逕永安縣故城南,西南流注於 汾水。汾水又南逕霍城東,故霍國也。昔晉獻公滅霍, 趙夙為御,霍哀公奔齊,晉國大旱,卜之曰:「霍太山為 祟。」使趙夙召霍君奉祀,晉復穰也。蓋霍哀公之故居 也。汾水又逕趙城西南,穆王以封造父趙氏自此始 也。汾水又南,霍水入焉。水出霍太山,發源成潭,漲七 十步而不測其深。西南逕趙城南,西流注於汾水, 又南過楊縣東。〈注〉間水:〈疑作澗水〉東出穀遠縣西山,西南 逕楊縣霍山南,又西逕故城北,晉大夫僚公去安之 邑也。〈郡國志雲河東郡楊縣有高梁亭晉羊舌大夫叔向邑也此雲僚公去安未詳〉應劭曰: 「故楊侯國,王莽更名有年亭也。」其水西流入於汾水。 汾水逕楊城西,不如東矣。《魏土地記》曰:「平陽郡,治楊 縣,郡西有汾水南流者是也。」
西南過高梁邑西。〈注〉黑水出黑山,西逕楊城南,又西 與巢山水會。《山海經》曰:「牛首之山,勞水出焉,西流注 於潏水。」疑是水也。潏水即巢山之水也。水源東南出 巢山東谷,北逕浮山東,又西北流與勞水合,亂流西 北逕高梁城北,西流入於汾水。又南逕高梁故城西, 故高梁之墟也。《春秋·僖公二十四年》,「秦穆公納公子 重耳於晉,害懷公於」此。《竹書紀年》:「晉出公三十年。」〈今竹 書作二十年〉智伯瑤城高梁,漢高帝十二年以為侯國,封 恭侯酈介於斯邑也。
又南過平陽縣東。〈注〉汾水又南,逕白馬城西,魏刑白 馬而築之,故世謂之白馬城,今平陽郡治。汾水又南 逕平陽縣故城東,晉大夫趙晁之故邑也。應劭曰:「縣 在平河之陽,堯舜並都之也。」《竹書紀年》:「晉烈公元年, 韓武子都平陽。漢昭帝封度遼將軍范明友為侯國。」 王莽之香平也。晉立平陽郡,治此矣。水側有堯廟,前 有碑。《魏土地記》曰:「平陽城東十里汾水東原,上有小 臺,臺上有堯神屋石碑。永嘉三年,劉淵徙平陽,於汾 水得白玉印,方四寸,高二寸二分,龍紐,其文曰『有新 寶之印』」,王莽所造也。淵以為天授,改永鳳二年為河 瑞元年。汾水南與平陽合,水出平陽西壺口山,《尚書》 所謂「壺口治梁及岐」也。其水東逕狐谷亭北,春秋時, 狄侵晉,取狐廚者也。又東逕平陽城南,東入汾。俗以 為晉水,非也。汾水又南歷襄陵縣故城西,晉大夫郤 犨之邑也,故其地有犨氏鄉亭矣。縣蓋即陵以名世 也,王莽改名曰「幹昌」也又南過臨汾縣東。〈注〉天井水,出東陘山西南,北有長 嶺,嶺上東西有通道,即鈃蹬也。《穆天子傳》曰:「乙酉,天 子西絕鈃蹬,西南至鹽。」是也。〈穆天子傳蹬作鄧鈃音邢郭注云即井鈃之山〉 其水三泉奇發,西北流,總成一川,西逕堯城南,又西 南入汾。
又屈從縣南西流。〈注〉汾水又逕絳縣故城北。《竹書紀 年》:梁武王〈當作梁惠成王〉二十五年,絳中地。西絕於汾。汾 水西逕虒祁宮北,橫水有故梁,截汾水中,凡有三十 柱,柱徑五尺,裁與水平,蓋晉平公之故梁也。物在水, 故能持久而不敗也。又西逕魏正平郡南,故東州治。 大和中,皇都徙洛,罷州立郡矣。又西逕正〈一作王〉橋,澮 水入焉。
又西過長修縣南。〈注〉汾水又西與古水合,出臨汾縣 故城西黃阜下,其大若輪,西南流,故橫溝出焉。東注 於汾,今無水。又西南,逕魏正平郡北,又西逕荀城東, 古荀國也。《汲郡古文》「晉武公滅荀,以賜大夫原氏也。」 古水又西南,入於汾。汾水又西南,逕長修縣故城南, 漢高帝十一年以為侯國,封莊恬也。有修水出縣南, 而西南流入汾。汾水又西,逕清原城北,故清陽亭也。 城北有清原,晉侯蒐清原,作三軍處也。汾水又逕冀 亭南,昔臼季使過冀野,見郤缺耨,其妻饁之,相敬如 賓,言之文公,文公命之為卿,復與之冀京,相璠曰:「今 河東皮氏縣有冀亭,古之冀國所都也。」杜預《釋地》曰: 「平陽皮氏縣東北有冀亭」,即此亭也。汾水又西,與華 水合,水出北山華谷,西南流。《逕一》。〈一作於〉故城西俗謂 之「梗陽城」,非也。梗陽在榆次,在此,非。〈宋本作非在此〉案:故漢 《上谷長史侯相碑》云:「侯氏出自倉頡之後,踰殷立周。」 〈疑作歷周〉各以氏分,或著楚、魏,或顯齊、秦。晉卿士,蒍斯其 裔。〈一作冑〉也。食於〈宋本作采〉華陽,今蒲坂北亭地,即是城也。 其水西南流注於汾。汾水又逕稷山北,在水南四十 許里,山東西二十里,南北三十里,高十三里,西去介 山一十五里。山上有稷祠,山下稷亭。《春秋宣公十五 年》,「秦桓公治兵於稷,以略狄土」,是也。〈左傳秦桓公伐晉晉侯治兵於 稷以略狄土〉
又西過皮氏縣南。〈注〉汾水西逕鄧丘北,故漢氏之方 澤也。賈逵云:漢法三年祭地汾陰方澤,澤中有方丘, 故謂之方澤丘即鄧丘也。許慎《說文》稱「從邑,登聲。」河 東臨汾,地名矣,在介山北,山即汾山也。其山特立,周 七十里,高三十里。文穎言在皮氏縣東南,側可三十 里,乃非也。今準此山,可高十餘里,山上有神廟,廟側 有靈泉,祈祭之日,周「而不耗。世亦謂之子推祠。」揚雄 《河東賦》曰:「靈輿安步,周流容與,以覽於介山。嗟文公 而愍推兮,勤大禹於龍門。」《晉太康記》及《地道記》與《永 初記》並言子推所逃隱於是山,即實非也。余按介推 所隱者,綿山也。文公環而封之,為介推田,號其山為 介山。杜預曰:「在西河介休縣者是也。」汾水又西逕耿 鄉城北,故殷都也。帝祖乙自相徙此,為河所毀,故《書 敘》曰:「祖乙圯於耿。」杜預曰:「平陽皮氏縣東南耿鄉是 也。」盤庚以耿在河北,迫近山川,乃自耿遷亳。後晉獻 公滅之,以封趙夙。後襄子與韓、魏分晉,韓康子居平 陽,魏桓子都安邑,號為三晉,此其一也。漢武帝行幸 河東,濟汾河,作《秋風》辭於斯水之上。汾水又西,逕皮 氏縣南。《竹書紀年》:「魏襄王十二年,秦公孫爰率師伐 我,圍皮氏。翟章率師救皮氏,圍疾西風。十三年城皮 氏者也。漢河東太守潘」〈舊本作番〉《係》穿渠,引汾水以溉皮 氏縣,故渠尚有,今無水。
又西至汾陰縣北,西注於河。〈注〉水南有長阜,背汾帶 河,阜長四五里,廣二里餘,高十丈,汾水歷其陰,西入 河。《漢書》謂之「汾陰脽。」應劭曰:「脽,丘類也。」汾陰男子公 孫祥望氣寶物之精,上見祥言之於武帝,武帝於水 獲寶鼎焉。遷於甘泉宮,改其年曰元鼎。即此處。 按《隋書地理志》,樓煩郡靜樂〈註〉有管涔山、天池、汾水。 按《地理通釋》《十道山川攷》,「汾水,《職方》冀州浸,出憲州 靜樂縣。」〈漢汾陽縣地〉北:管涔山,南流至河中府寶鼎縣北 入河。〈寶鼎漢汾陰縣〉《說文》:出太原晉陽山,西南入河。《詩》:「彼汾 沮洳。」《國語》,宰孔曰:「晉景霍以為城,汾河涑澮以為淵。」 〈註〉《山海經》。「管涔之山,汾水出焉。」又云:「汾水出上窳北。」 按《金史地理志》。太原府陽曲〈註〉有汾水。
清源。〈註〉有汾水。
文水:〈註〉有汾水。
交城。〈註〉有汾水。
汾州。「西河。」〈註〉有汾水。
介休。〈註〉有汾水。
平遙。〈註〉有汾水。
《靈石》:〈註〉有汾水。
平陽府,臨汾。〈註〉有汾水。
襄陵。〈註〉有汾水。
洪洞。〈註〉有汾水。
趙城。〈註〉有汾水。
霍邑。〈註〉有汾水。
汾西。〈註〉有汾水河中府滎河。〈註〉有汾水。
絳州「正平。」〈註〉有汾水。
曲沃。〈註〉有汾水。
稷山。〈註〉有汾水。
《太平》。〈註〉有汾水。
按:《續文獻通考》:「山西太原府汾河在府城西二里,西 北出靜樂縣管涔山,經太原、清源、交城、文水、祁縣,至 平遙、介休,南入平陽府靈石縣界。」
汾州府汾河在府城東二十五里,流經介休、平遙二 縣。
平陽府「汾河」源出岢嵐州,流經靈石、趙城、洪洞、臨汾 諸縣,南歷襄陵、太平、絳州稷山、河津、榮河諸縣,入於 黃河。
按《山西通志》:「汾河,其源出太原府靜樂縣北,有二,一 在縣北管涔山天池,一出林溪山龍眼泉,至支鍋石 村合流至寧化所五里,禹之孫昌寧公所定。」〈縣志作少昊孫〉 名「定河」,至縣城西南流,經樓煩,歷交城、陽曲、太原、清 源、文水、祁縣、平遙、介休、孝義、靈石、霍州、汾西、趙城、洪 洞、臨汾、襄陵、太平,至絳州東稷山、河津、榮河諸州縣 界,入於黃河。所經州縣,多引渠灌田。
按《靜樂縣志》:縣城東北一百六十里,有管涔山,一名 燕涼山,與林溪山龍眼泉盤曲相連。《山海經》云:「管涔 之山,汾水出焉」,此汾河源也。世傳劉淵隱此得神劎, 又為文中子王通教授之地。
汾河源,一自管涔山天池,一自林溪山龍眼泉,二水 過支鍋石,合流而下。其所經諸州縣,多開渠灌田,獨 靜樂水勢疾急,多衝決之患。
碾河,源出娘娘山,逕縣城南,西下入於汾。
羊兒河,源出自鹿徑嶺下,東流至縣西南一里,入於 汾。
社干河在縣南十五里。源出嵐縣,至縣南王端莊入 於汾。
嵐河即嵐州河源,經流古石門,會龍泉川,過靜遊,東 北入於汾。
監河,源在獨石河村,流至樓煩,南入於汾。
按《嵐縣志》:大賢河在縣南四十里柳峪村,流至劉莊, 合昭濟聖母廟前泉,經樓煩鎮入於汾
按《五臺縣志》,「清水河源出嵐縣北五十里雙松山,經 流樓煩鎮界八十里,入於汾」
按《陽曲縣志》:汾河在縣城西門外,源出靜樂,至寧化 所合定河,南至諸州縣。
南社河在縣城北十里,西流入於汾。
洛陰水,在縣城北三十里。源出新昌郡,合石橋河水, 又合真谷水,數折流至陽曲灣入於汾。
掃谷水,在縣城西一百二十里掃谷,南流經天門谷 入於「汾。」
柳溪在縣城西一里汾水堤東。宋天禧中,陳堯佐知 并州,因汾水屢漲,為築堤,周圍五里,引汾水注之。 烈石泉在縣城西北四十里山下,發源與汾水合流 溉田。
按《太原縣志》:「汾水源出靜樂縣,經府城西流入本縣 南屯等村,由西南馬村流入清源縣界,至夏泛漲,多 沒禾稼。」
洞渦水,在縣城北格等村,合於汾。
沙河水,在縣城西一十里風谷中。經晉陽故城東流 入於汾。
按《清源縣志》,汾河在縣城東五里。《水經》云:「南經梗陽 故城」,是也。
白石水,在縣城西五里。源出白石峪,曲流十里,南入 汾。
清源水,在縣城北五里。源出西山下,東南入汾水。 《永濟渠》自太原縣洛陽村引汾水灌田。
按《交城縣志》,汾河水出靜樂縣管涔山,經流交城屬 地故交村,即汾孔交流之處,流至城東南一十五里, 過大陵城,合渾峪水入靈石去。
孔河,源出縣北一百三十里青崖寨下,東流經板柵 屯蘭馬蘭村,東注於汾。
步渾水在縣城西北五十里。源出馬鞍山前步渾谷, 經縣城東流入於汾。
塔莎水,一名「答沙水」,出縣城東北五十里塔莎谷,南 流經縣城東南,入於汾。
按《文水縣志》,「汾河在縣城東五十里。」
迴馬河在縣城東五十里。南入於汾。
文谷河在縣城北二十里。源出交城縣狐突山,流至 縣境入於「汾。」
按《平遙縣志》:「汾河,其源出自靜樂縣管涔山,經流本 縣二十里橋頭村,迤西介休義棠鎮,西南入雀鼠谷, 至榮河縣入於汾,夏秋泛溢,歷年為民害。萬曆三十 四年,知縣胡謐親率鄉夫,自鹽場至洪相村,相地利 兩岸築堤二十餘里,水就地中行,而民不病湮沒之 苦源祠水,在縣東南十五里,平地湧泉,灌溉民田,西入 於汾。
中都河:源出縣城東二十里中都谷橫嶺下,西流合 源祠水,經城南入於汾。
嬰澗水在縣城東三十里。流經縣東南,合中都水入 於汾。
長壽河,在縣北三十里。出自南山,經祁縣入本境,西 注「汾水。」
按《介休縣志》,「汾河在縣西北,其源出靜樂縣管涔山, 經流本縣西北二十里橋頭村,由義棠鎮西南入雀 鼠谷,至榮河縣入於河。」
三道河,在縣東北六里。源出宋。村後又名「三河」,流 至下站村北入汾。
胡甲水在縣北。源出武鄉縣,由流至張南村入汾。 洪山水,在縣城東南三十里洪山,山腰有泉數竅,四 時不竭,東北流入於汾。
小橋泊在縣城東北一十八里。西流入於汾河。 鸑鷟泉在縣城東南十五里狐岐山下,北入於汾。 龍泉在縣城東南二十里,平地湧出,北流入於汾。 按《靈石縣志》:汾河在縣城西,自靜樂縣流逕縣境冷 泉等鎮,直逼縣城之北,接小水河,環遶縣西。復轉而 東,抵翠峰山下,折而西南入霍州,至榮河縣入於黃 河。
曲美峪河在縣城東四十里。源出綿山箭藿巖諸溝 之水,流經梧桐等村,入於汾
柏溝峪河在縣北。源出綿山欒空諸澗水流張岫等 村,與小水河合,入於汾。
新水峪河在縣西南六十里。源出隰州印馬峪,而孝 義、柏枝峪諸水復自北流會之。經雙白等里,至秦王 嶺,南入於汾。
河:在縣城東一百七十里。源出雀兒山巖,東流入 於「汾。」
懷來峪河在縣西十里,入於汾。
石門峪河在縣西四十里。源出孝義諸山,流至夏門 鎮入於汾。
冷泉,在縣北四十里。下與汾河相通,視河消長以為 盈涸。
小水河在縣北門外。源出綿山興地峪,流經靜、介等 村,至縣入於汾。
仁義河在縣南四十里,源出沁源,流經尖陽、石膏諸 山之南,過仁義鎮,至南關鎮入於汾。
石村溝河在縣南五里。會東山之水,入於汾。
郭家溝河在韓侯嶺常家山之中,各山水會流,經魯 班纏入於汾。
景家溝河在索州鎮汾河西通孝義、郭壁等村諸溝 之水,入於汾。
按《孝義縣志》,「孝河在縣城東十五里,入汾河。」
義河,在縣北十五里,入汾河。
按《汾西縣志》,「汾河由靈石流遶縣東,又過縣南關乾 河鎮,經霍趙等處入於黃河。」
小潺澗,在縣東北五里,入於汾。
按《霍州志》,「汾河源出靜樂縣北管涔山,流經城西下 趙村。」
彘水源出州南谷中,西流溉田,經城西入於汾。 圓泉在州東南十五里陰地村,引渠灌田,入於汾。 方池在州南十五里郭莊村,引渠灌田,入於汾。 古魚池在州東八里大張村,引渠灌田,入於汾。 羅頭泉在州東北三十五里馮村東溝,南流灌田,入 於汾。
碧玉渠在州西北十里許村崖下,引汾水灌田。 白龍渠寺莊渠俱在州西,引汾水灌田。
按《趙城縣志》,汾河在縣西,臨河,居民多引以灌田。 南小澗在城南五里許,出霍山谷中故屯,南有龍王 廟,凡有祈禱輒應,邑人呼為小澗龍王,西入汾河。 南大澗在城南二十里上紀落鎮,南出霍山青條谷 中,上有大石橋,西入汾河。
通利渠在城西三里。元縣民閻張導汾水為渠,灌趙 城、洪洞、臨汾三縣十八村田,稱閻張渠。《通志》曰:「汾水 所過州縣,多引為渠,在洪洞,曰通澤。」利澤,至臨汾縣, 仍合入汾。通利一名閻張利澤,今改引霍泉,是也。 北小澗,在城北二十里益昌舖,出霍山谷中,有利於 民,亦有害於民,過跑地橋西入汾河。
舞羊澗在城北十里石明里。南山上有一小泉,時遇 雨水,遂成大河,東入汾河。
轟轟澗在城西十里石明里北。水聲如雷,故名。源出 汾西縣,流至本縣城東入於汾。
按《洪洞縣志》:「汾河在縣西北,拱汾門外二里許。北來 南流,其水渾濁,臨河居民穿渠溉田,賴以為利。夏秋 雨水瀑漲,兩岸良田崩沒,民甚苦之。舊河身不甚大, 今七倍於昔,一望無際,漸徙而東,去城伊邇,抱遠慮 者恆憂之。伐石砌長厚大堤於河右,預為捍城計。是在賢有司。」
續公渠在趙城縣王村開口,引汾水至本縣段村,溉 張家莊、宋家莊、賈村共地四百頃有奇。
通利渠,在縣西北三十里。金縣民閻張創置。自趙城 石字村灘內置堰開渠,導汾水下流,溉趙城、石字、馬 牧二村地。
澗河在縣南安流門外,發源岳陽縣。其源有二:一出 縣北安吉嶺,一出縣西北金堆里千佛溝,西南流至 故岳陽村。二水相合,經洪洞西流入汾
按《臨汾縣志》:「汾河在城西二里。明嘉靖間,副使趙祖 元購江浙善水車者為水車,引水灌田。知縣楊君璽 造水車二十一具,疏渠十四道,灌田十八頃。後汾河 淤徙不常,盡廢。後人相形度勢,此利仍可復也。 通利渠在府城西北。金興定間,開自汾西縣師家莊, 將汾河水西分一派,歷趙城縣石明等村,經洪洞縣 杜戍」等村,流至臨汾羊黃等村,溉田一百六頃餘 利澤渠在府城北,元中統間民段佑開。大德間,臨汾 尹石林給不花疏通,自趙城縣衛店將汾河水東分 一派,歷洪洞縣皋陶等村,流至臨汾韓村等村,溉田 三十頃。
原公水,《水經》曰:「出茲氏縣西羊頭山,東過其縣北,又 東入於汾。」
麻窟水,在城西十里。水從平地湧出,民引溉田,東南 入於汾。
平水,出城西南平山下,東流至城西五里,名平湖,為 居民上巳遊觀之所。又名「晉水」,流至襄陵北門外,入 於汾。
澇水,出浮山烏嶺下,一名「黑水」,流至府城北高河,西 入於汾。
灰泉:在城西南二十五里壇底村東。土沙如炭灰,水 亦可灌田,注於汾。
按《浮山縣志》,「南河在縣南一里許,源出中條,自東南 環城,西北流至馬臺,會丞相河西入於汾」
潏水河在縣南二十里。源出壺口山,自西南來,曲流 下寨橋,入於汾。
諸葛河,在縣北六里。源出中條,經柏村西流為「丞相 河」,至馬臺界與南河交會入汾。
金水河在縣西南三十五里。源出浮山下,北流至河 裏莊入於汾。
楊村河,在縣北二十五里。發源中條,流至高梁入於 汾。
按《曲沃縣志》,「汾河在縣西十八里。」
合水,在縣北二十里。源發太尖山,與溫泉諸水合流, 西入於汾。
按《襄陵縣志》,「高石河在縣北二里,其源出平水泉,灌 本縣田數頃,東入於汾。」
橫渠,在縣西南五里。源出平水泉,灌本縣田二十三 頃,東入於汾。
巢溪,在縣東南三十里。即三交水,西注至荊村入於 汾。
李郭渠,在縣北二里。平水泉,灌田十有餘頃,東入於 汾。
中渠,在縣西南二里。源出平水泉,灌本縣田十七頃 餘,東入於汾。
興利渠在縣北半里永安里。引汾水溉本里地二頃 餘,今廢。
按《太平縣志》,「汾河在縣東二十五里,由北而南,西入 絳州。」
按《絳州志》,「汾河在州南門外。」
澮水,在州南五里。出翼城縣澮高山,過絳縣,與絳水 合,又西南至州橫橋入汾。
王澤在州南五里橫橋村,流入汾。
按《稷山縣志》,「汾水在縣南二里,扁舟通濟。」
魚兒灣,在縣東七里。汾水之灣,魚所聚也。
葫蘆泉,在縣北三里。灌田入於汾。
按《河津縣志》:汾河在縣南八里,東自稷山界來,西南 流至榮河汾陰后土祠下,入於河。明隆慶四年東徙 至葫蘆灘入河。
按《榮河縣志》:汾河在縣北后土祠旁,西流於黃河。今 移河津葫蘆灘南,入於黃河。
汾水部藝文一
[編輯]《汾河義橋記 》唐·崔祐甫
絳人有成橋於稷山縣南汾河水上,入境稱曰孝子。 詢之,三十喪父母,五十猶衰麻,故其鄉黨捨氏不名, 貴之也。初茲縣有具舟之役,鄰邑有官修之梁,自太 原西河、上黨、平陽至於絳州,達於雍,徭卒迫程,賈人 射利,濟舟為捷,渡口如肆。孝子川上喟然嘆曰:「夫來 者如斯,其可勝記!欲速不達,式在茲乎!見義不為,非 勇也;臨難不濟,非義也。」乃棄家迄諸他郡,枯槁藍縷日恆歲積。自阿關而東,陶唐儉風,食貨艱難。閭里褊 小,率令遠驟馳邇。饋飴者耋隃,美於編戶,丁男捨耒 而攻水,義聲感也。汾流湯湯,河滸牽射,隤沙徙岸,呀 呷轉騰。畚築於激射之旁,根注於沸涌之下。是慮是 圖,功就其十八九矣。其年秋七月,天作霪雨湍悍,襄 陵噫,大水不仁,前功蕩矣。邑老鄉人,涕泗弔之曰:「力 竭於子,天不恤是而已矣。顧而不應,且有後圖。」徵詩 人之嘉謨,參作者之遠慮。曳索辮篾,縶舟戾航。白露 下而謀始止於淩澌杜,春冰解而興功止於水潦降。 一嘆不可奪志,三年其有成功。廣可方軌,平可轉轂, 去其飾,成無丹雘,取其固,勢異虹霓。僉義於孝子之 功也,故曰「義橋。」昔周王以懿戚封建,吳札美盛德遺 人。西臨孟津,北對姑射,山河風土,其肯徒然?所以義 表顓門,功烈鄰境。難其一善,矧乃兼之?由是縣人志 之於石。
汾水部藝文二〈詩〉
[編輯]《汾上警秋 》唐·蘇頲
北風吹白雲,萬里渡河汾。心緒逢搖落,秋聲不可聞。
過汾水關 張祜
[編輯]千里南來背日行,關門無事一侯嬴。山根百尺路前 去,十夜耳中「汾水聲。」
登汾上閣 鄭中丞
[編輯]汾桂秋水闊,宛似到閶門。惆悵江湖思,惟將南客論。
汾水秋風 金段成己
[編輯]一曲劉郎發棹歌,歡情未已奈悲何。只今回首空陳 跡,依舊秋風捲素波。
遊汾河 元陸宣
[編輯]「翠巖亭下問棠棃,上客同舟過柳溪。」花下停橈聽鸚 鵡,竹間把酒引玻璃。緋桃照眼春無賴,石洞關雲路 轉迷。金粟彈箏銀甲冷,朱簾度曲翠眉低。錦帆捲浪 風生座,羅襪生塵草被堤。屢舞不妨飛野馬,醉歸遮 莫報鄰雞。梵王臺畔空陳跡,鮑氏池亭憶故棲。鐵笛 吹殘山月白,竹枝唱過駟橋西。
過汾河 明李夢陽
[編輯]太行西半濁汾流,蘆荻蕭蕭八月秋。漢武樓船今不 見,《雄詞》歌罷使人愁。
汾河晚渡 張頤
[編輯]山銜落日千林紫,渡口歸人簇如螘。中流軋軋櫓聲 清,沙際紛紛鴈行起。遙憶橫流遊幸秋,當時意氣誰 能儔。樓船簫鼓今何在,紅蓼年年下白鷗。
曉渡汾水將赴晉祠告成 蘇祐
[編輯]「簫鼓渡方舟,旌旗夾岸浮。」山明汾曲曉,雲白晉祠秋。 桐葉飄宮井,蘋花薦酒甌。願言崇報祀,不是重遨遊。
汾河晚渡集古 夏宏
[編輯]馬蹄空踏幾年塵。〈胡宿〉此地還成要路津。〈劉禹錫〉一曲滄 浪桃葉渡。〈方可竹〉滿湖青草鴈聲春。〈盧允言〉舟橫沙際殘 陽沒,〈陶翰〉劍化江邊綠構新。〈王初〉南去北來人自老。〈杜牧之〉 水禽沙鳥日相親。〈沈如筠〉
汾河晚渡 王新環
[編輯]夕浪長風野色昏,煙汀渺渺隔江村。扁舟載月知何 處,深夜漁歌斷客魂。
汾水部選句
[編輯]唐武平一《奉和幸韋嗣立山莊》詩:「地若遊汾水,畋疑 歷渭濱。」
岑參《送李判官》詩:「君去試看汾水上,白雲猶似漢時 秋。」
王建《田侍郎歸鎮》詩:「萬里雙旌汾水上,玉鞭遙指白 雲莊。」
劉禹錫《和白侍郎送令狐相公鎮太原》詩:「疊鼓蹙成 汾水浪,閃旗驚斷塞鴻飛。」
張籍《寄別者》詩:「別君汾水東,望君汾水西。積雪無平 岡,空山無人蹊。」
白居易《送盧郎中赴河東》詩:「別時暮雨洛橋岸,到日 涼風汾水波。」
汾水部紀事
[編輯]《左傳僖公十六年》「秋,狄侵晉,取狐廚、受鐸,涉汾,及昆 都,因晉敗也。」
《風俗通義》:「智伯攻襄子,襄子奔之,保晉陽。三國攻晉 陽,歲餘,乃以汾水灌其城,城不沒者三版,城中懸釜 而炊,易子而食。」
《山西通志》:「漢武帝元狩二年,汾濱有光如絳。武帝幸 汾陰,汾陰男子公孫洋等見於汾水之旁。」
《漢書武帝本紀》:「元鼎元年五月,得鼎於汾水上四年,幸汾陰,立后土祠於汾陰脽上。」
《史記河渠書》:河東守番係言:「漕後山東西歲百餘萬 石,更砥柱之限,敗亡甚多,而亦煩費。穿渠引汾溉皮 氏汾陰下,引河溉汾陰蒲坂下,度可得五千頃。」天子 以為然,發卒數萬人作渠田。
《晉書劉元海載記》:永嘉二年,元海僭即皇帝位,遷都 平陽。汾水中得玉璽,文曰:「有新保之」,蓋王莽時璽也。 得者因增「泉海光」三字,元海以為己瑞,大赦境內,改 年河瑞。
《劉聰載記》:「聰遣劉粲、劉曜等攻劉琨於晉陽。琨使張 喬距之,戰於武灌,喬敗績死之。先是,琨與代王猗盧 結為兄弟,乃告敗於猗盧,且乞師。猗盧遣子日利孫 賓六須,及將軍衛雄、姬澹等率眾數萬攻晉陽。琨收 散卒千餘為之鄉導。猗盧率眾六萬,至於狼猛。曜及 賓六須戰於汾東,曜墜馬,中流矢,身被七創。討虜傅」 武以馬授曜,曜曰:「當今危亡之極,人各思免。吾創已 重,自分死此矣!」武泣曰:「武,小人,蒙大王識拔,以至於 是,常思效命,今其時矣。且皇室始基,大難未弭,天下 何可一日無大王也!」於是扶曜乘馬,驅令渡汾,迴而 戰死。
《兗州府志》:「由吾道榮,晉瑯琊人。少好道法,聞晉陽有 人大明法術,乃尋師之,遂得授受符水禁咒,曆數天 文。其師欲歸,道榮送至汾水,水漲,師以符投水,水絕 流,遂得渡。」
《隋書五行志》:後齊天統三年,并州汾水溢。讖曰:「水者, 純陰之精,陰氣洋溢者,小人專制。」是時和士開、元文 遙、趙彥深專任之應也。
《北齊書任城王湝傳》:湝拜太保、并州刺史,別封平正 郡公。時有婦人臨汾水浣衣,有乘馬人換其新靴馳 而去者,婦人持故靴詣州言之。湝召城外諸嫗,以靴 示之。紿曰:「有乘馬人在路,被賊劫害,遺此靴焉得無 親屬乎?」一嫗撫膺哭曰:「兒昨著此靴向妻家。」如其語, 捕獲之。
《斛律金傳》:「金子光,為并州刺史,率眾築平隴衛,壁統 戎等鎮戍十有三所。周柱國枹罕公普屯威,柱國韋 孝寬等步騎萬餘,來逼平隴,與光戰於汾水之北,光 大破之,俘靳千計。」
《魏書太武帝本紀》:「太平真君七年春正月,圍薛永宗 營壘。永宗出戰大敗,六軍乘之,永宗眾潰,永宗男女 無少長赴汾水死。」
《周書高祖武帝本紀》詔曰:「高氏因時妨命,據有汾漳。 建德五年十二月,齊攻晉州,恐王師卒至,於城南穿 塹,自喬山屬於汾水。」
《大業雜記》:「二年七月,自江南還洛陽,敕於汾州西北 四十里,臨汾水,起汾陽宮,即管涔山河源所出之處。 當盛暑月,臨河盥漱,即涼風凜然,如八九月。」
三年六月敕開永濟渠引汾水入河。又自汾水東北 開渠合渠水至於涿郡二千餘里通龍舟。
十年四月車駕幸汾陽宮避暑宮地即汾河之源上 有名山管涔高可千仞。
《唐書太宗本紀》:「大業中,突厥圍煬帝鴈門。煬帝從圍 中以木繫詔書,投汾水而下,募兵赴援。」
《山西通志》:「蕭顗,武德間汾州刺史,引常渠水過文水 南入汾,溉田數百頃。」
李勣曹州人太宗時為并州都督嘗築東城引晉水 駕汾水入城以資民用人咸便之。
《唐書韋待價傳》:「待價曾孫武為絳州刺史,鑿汾水灌 田萬三千餘頃,璽書勞勉。」
《馬燧傳》:「燧字洵美,系出右扶風,徙為汝州郟城人。以 功遷尚書左僕射。時天下方騷,北邊數有警,燧念晉 陽王業所基,宜固險以示敵,乃引晉水架汾而屬之 城,瀦為東隍,省守陴萬人。又釃汾環城,樹以固隄,詔 兼保寧軍節度使。」
《五行志》:「僖宗乾符五年秋,大霖雨,汾、澮及河溢流害 稼。」
《宋史太祖本紀》:「開寶二年三月辛丑,幸汾河,作新橋, 發太原諸縣丁數萬集城下。乙巳,臨城南,謂汾水可 以灌其城,命築長隄壅之,決晉祠水注之,遂砦城四 面。李繼勳軍於南,趙贊軍於西,曹彬軍於北,黨進軍 於東,乃北引汾水灌城。」
四月壬戌,幸汾河觀造船。
《太宗本紀》:「太平興國三年春正月甲午,浚汾河。 五年夏四月癸未,壅汾河、晉祠水灌太原,隳其故城。」 《五行志》:「真宗咸平元年七月庚午,寧化軍汾水漲,壞 北水門,山石摧圮,軍士有壓死者。」
大中祥符三年十一月丁酉,陝西河清。十二月乙巳, 河再清。當汾水合流處,清如汾水。
《王素傳》:素字仲儀,太尉旦季子也。賜進士出身,以學 士知太原府。汾河大溢,素曰:「若壞平晉,遂灌州城矣。」 亟命具舟楫,築堤以捍之。一夕水驟至,人賴以安。 《五行志》:神宗熙寧九年七月,太原府汾河夏秋霖雨水大漲。
《金史太宗本紀》:「天會三年十二月戊午,宗翰圍太原, 耶律余睹破宋河東、陝西援兵於汾河北。」
《宗翰傳》:「宗翰為左副元帥,自太原路伐宋。宗翰發自 河陰,遂降朔州,克代州,圍太原府。宋河東陝西軍四 萬救太原,敗於汾河之北,殺萬餘人。」
《元史五行志》:「泰定帝泰定二年六月丁未,冀寧路汾 河溢。」
《泰定帝本紀》:「泰定三年九月戊辰,汾州平遙縣汾水 溢。」
《順帝本紀》:「至正二年六月,汾水大溢。」
《五行志》:「至正十年七月,汾州平遙縣汾水溢。」
十一年七月,冀寧路平晉、文水二縣大水,汾河汎溢 東西兩岸,漂沒田禾數百頃。
《順帝本紀》:「至正十九年夏四月癸亥朔,汾水暴漲。」 《五行志》:「至正二十六年七月,汾州介休縣汾水溢。」 《山西通志》:「明弘治十四年秋七月,太原汾水漲,高四 丈許,將臨河,村落房屋及禾稼漂沒殆盡,是年大饑。」 《汾州府志》:「石宗璽,弘治十四年任縣丞,勤敏有為,受 知當道,修築小水汾河堤堰,開渠引水,貽利惠民。」 《山西通志》:「太原縣崇善寺,一名回鑾,在縣東十里舊 寨後,宋太宗平太原,豎碑於此。韓絳撰文,碑制甚大, 弘治十四年七月,碑無故吼三日夜,一夕汾水泛漲, 碑入汾水中。父老相傳,始立碑時碑額甚重,眾弗能 舉,遇一老叟,過而問計焉,叟曰:『已半身入土矣,何計 之有』?眾悟,以土壅之,額乃得安。」
《青州府志》:「黃卿字時庸,益都人。正德間進士。擢守太 原,修廢決滯,五閱月而郡大理。汾河決,城將墊,具詞 祭告,水徙三里,民神之。陞浙江右參政。」
《山西通志》:「嘉靖二十二年,襄陵汾水泛漲,中流舟覆, 平陽衛馬指揮沒其中,同沒者眾。」
《平陽府志》:「嘉靖二十三年,靈石汾河水溢,城垣俱傾。」 《山西通志》:「宋應昌,仁和人,隆慶初任絳州,創建石堤, 免汾水囓城之患。」
萬曆十年秋七月,趙城汾水溢,齧城西隅。
《汾州府志》:「萬曆三十二年,城北汾水泛漲,徑入沙河, 夏秋二禾盡沒,農家失望。」
《山西通志》:「萬曆三十三年,汾水徙文水東,民多災。孝 義汾溢入城,毀官民房舍無算。」
三十五年,汾水環抱省城。汾水漲於城東,形如環抱。 堪輿家云:「主發科。」是科中十人。
王堯欽,陽曲人。萬曆年,汾水為患,議建橋梁。堯欽捐 銀一千兩,兩院表給冠帶。
《山西通志》:「崇禎十三年,汾、漳水竭。」
傅氏,王槐三妻。己丑冬亂,為賊所執。氏紿賊曰:「我有 珠寶首飾一小篋,埋汾湄,棄之可惜,同爾取之。」賊信 且喜,至則一踴而入,賊相視愕然。
汾水部雜錄
[編輯]《淮南子·地形訓》:「汾水濛濁而宜麻。汾出燕京。」
《說苑敬慎》篇:「汾水可以灌安邑。」
《博雅·釋水》:「水自汾出為泒。」
汾水部外編
[編輯]《搜神記》:晉永嘉之亂,劉元海僭稱漢,於此置都,築平 陽城,晝夜興作,不久旋崩,募能成者賞之。先有韓媼 者,於埜田見巨卵傍有嬰兒,收養之,字曰橛兒,時已 四歲,乃白媼曰:「我能城母,其應募。」媼從之,橛兒乃變 為蛇,令媼持灰隨後遺誌,謂媼曰:「憑灰築城可立矣。」 竟如所言。元海問其故,橛兒遽化為蛇,投入山穴,露 「尾數寸,使者斬之,乃掘其穴,忽有泉湧出,激流奔注, 與晉水合流,東入於汾。」至今近泉出蛇,悉皆無尾,以 為靈異。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