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0058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五十八卷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五十八卷目錄
永平府部彙考四
永平府關梁考
永平府封建考
永平府公署考
永平府學校考
職方典第五十八卷
永平府部彙考四
[編輯]永平府關梁考 通志府縣志合載
[編輯]本府。〈盧龍縣附郭。〉
桃林口關在盧龍縣北,東至界嶺口關,凡四口。
漆河橋在府城西南一里,跨漆河。按《永平府志》:「漆河橋,俗呼小河橋,春夏濟以舟楫,秋冬架木上實土,可通輿馬。」
灤陽橋在府城西南十七里。按《遷安縣志》,「灤陽橋在縣西北一百五十里,即潵河橋。明洪武間作浮橋,永樂間置舟渡,今因之。」 按《一統志》,「灤河橋即大河橋。」 互異。
灤河橋在府西十里,俗呼大河橋。奔湍漫匯,比小河不啻七八。夏秋以舟楫,冬作橋。又按:前灤陽橋,《府志》亦載,則此自別是一橋矣。
永濟石橋在府南關。按《盧龍縣志》:「此外橋在城者三,俱磚砌。一在北門大街,一在新城街;一在下水關,今廢。在城門外者四,俱弔橋。」
遷安縣
劉家口關在遷安縣北。東至桃林口關,凡四口。
青山口在遷安縣西北,西接大喜峰口,東至冷口,凡十二口。
冷口在遷安縣西北。東至劉家口關,凡三口。其間差大者,曰「河流口」 ,曰「徐流口。」
黃臺橋在遷安縣西南三里黃臺山下。按《遷安縣志》,「舊在縣西南五里黃臺山下,數年水患為災,其河不一,移於黃臺之南六七里許,冬春撘橋,夏秋舟渡。」
三里橋在遷安縣東三里。
十里橋在遷安縣東南十里。
清河橋遷安縣東南七十里。按《遷安縣志》,「冬春置以木橋,夏秋撤去。」
青龍橋在遷安縣東北七十里。
大塞橋在遷安縣西北九十里。按《遷安縣志》,「連舟作浮橋,以跨灤河」 ,今廢作舟渡。
舊城浮橋在遷安縣西百二十里。
撫寧縣
榆關在撫寧縣東二十里。漢王諒將兵伐高麗,出臨榆關,即此。
山海關在撫寧縣東。其北為山,其南為海,相距不數里,實險要之地。明徐達移榆關於此,改今名。
董家口在撫寧縣北,東至山海關,凡十口。其間差大者,為「大毛山口、大青山口。」
義院口,按《一統志》:「在撫寧縣北,東至董家口,凡五口,其間差大者為石門寨。」
鍾家莊橋在撫寧縣東三里。
渝河橋在撫寧縣東二十里。
海洋橋在撫寧縣東六十里。
李官營石橋在撫寧縣北三里。
程家莊橋在撫寧縣北七里。
棲霞橋在撫寧舊縣北二里外撫寧陽河上。有橋七,水至則撤。
昌黎縣
界嶺口關在昌黎縣界,東至義院口,凡六口,其間差大者為「箭桿嶺口。」
石橋在昌黎縣西八里
虹橋在昌黎縣南八里
柳河橋在昌黎縣西北二十里。
梭灣橋在昌黎縣西三十里。
槐家店橋
獅子橋俱在昌黎縣西南五十里。
灤州
沂河橋在灤州西二十五里。
通津橋在灤州西南六十里。
公安橋在灤州西南九十里。
石橋在灤州南門外
嚴山橋在灤州南五里
八里橋一在灤州南八里,一在灤州西南八里。
御駕橋在灤州南二十五里。
龍塘橋在灤州南二十七里。
波落橋在灤州南三十里。
清水橋在灤州南三十五里。
榆關橋,在灤州南五十里。
歇駕橋在灤州南五十里。
磚窯店橋在灤州南九十里。
大海橋在灤州西南九十里。
龍堂橋,在灤州西南一百里。
石牛橋在灤州西六十里。
蔡家橋在灤州西八十里。
雙橋
牤牛橋俱在灤州西八十里。馬家橋,在灤州西八十五里。
唐山橋在灤州西一百里。
榛子鎮東五里橋、西五里橋,俱在灤州西北九十里。
樂亭縣
商家社橋在樂亭縣北六里。
清河橋在樂亭縣西三十里。
解家橋在樂亭縣南三十五里。
迎恩橋在樂亭縣北門外。
阜民橋在樂亭縣南門外。
布德橋在樂亭縣東門外。
悅澤橋在樂亭縣西門外。
崇信橋在樂亭縣本街
山海衛
探海橋在山海衛南門外。
登仙橋在山海衛東門外。
文明橋在《山海》儒學前。
大明橋「在山海」 鐘樓北。
臥牛橋在山海西關
石河橋在山海西二里
「咽喉橋」 在《山海》羅城。
津渡附
漆河渡在府西門外
石梯子渡在府西十里
虎頭石渡在府南十里
於家河渡在府南二十里。
念經河渡在府東北三十里。
蔡家莊渡在遷安縣西十二里。
瓜村渡在遷安縣南十五里。
稔子口渡在遷安縣西北七十里。
灤河渡在昌黎縣西七十里。
白石店渡在灤州東四里。
偏涼汀渡在灤州北五里。
橫河夏渡在灤州北七里。
甯家莊渡在灤州東南二十八里。
馬城渡在灤州南二十里。
邊落灣渡在灤州南九十里。
李家莊渡在樂亭南十八里。
陳家莊渡在樂亭南三十里。
馬家莊渡在樂亭南十二里。
楊家莊渡在樂亭西北十五里。
淀流河渡在樂亭縣西北二十里。
明佛陀渡在樂亭縣北十里。
井家莊渡在樂亭縣西南十里。
闞家莊渡在樂亭縣南二十五里,俱灤河渡,今廢。
永平府封建考
[編輯]三代
「孤竹」 商封國,今永平府地。
《春秋》為「肥子國」 ,為山戎國。肥,古小國,春秋時猶存,今永平府是。
漢
北平文侯張蒼,以客從,至灞上,得《陳餘侯》,千二百戶。傳至蓋宗。
肥如侯蔡寅諡曰「敬。」 傳子戎孫奴,無後,國除。海陽侯搖母餘諡曰《齊信》。傳子昭襄孫建,曾孫省,無後,國除。
晉
遼西公段務勿塵按《盧龍縣志》,本遼西鮮卑,晉封為公。傳子疾六眷,弟匹磾,從弟末柸。末柸弟牙,疾六眷之孫。遼殺牙自立,後為趙石虎所滅。
燕
遼西王農
遼西公定,後立為太子。
北燕
遼西公素弗
魏
遼西王馮崇
北平王長孫嵩,諡曰「宣王」 ;子頹諡「安王。」 頹子敦,諡「簡王。」 敦子道,降為公,諡曰「慎」 ;道子悅,復王爵,又降為公。
《北平王拔》。《拔子》《右文肱》。
北平王超
《北平王馮風》一作「夙。」
北平王馮始興
遼西公意烈按《通志》:「昭成孫,太武時進封為王,後坐罪賜死。」
遼西公嬰文
遼西公賀賴盧
遼西公馮朗
遼西公常英,以太后兄賜爵,追贈祖海遼西簡公;父澄遼西憲王。英卒,諡「遼西平王。」
北平侯安國
肥如侯賀護
肥如子高育
朝鮮侯常泰
新昌子畢祖暉
新昌子孫紹
新昌男竇瑗讓爵於其兄叔珍。
北齊
北平王仁堅
北平男王峻
後周
北平公寇紹
北平侯和雄
隋
北平侯段《文振》追封。
唐
平王隆基,後為帝,廟號元宗。按此亦取「平州」 之名,然與本郡實不相關也。
北平郡王高開道
北平郡王武居常
北平郡王偕
北平郡王阿史那什缽苾
北平郡王李過折
遼西王高交簡
後晉
《北平郡王》劉知遠,後為帝,國號「漢。」
遼
平王隆先
遼西郡王旅墳,《遼史皇族表》有遼西郡王驢糞,疑即一人。
遼西郡王蕭虛烈
遼西郡王耶《律良》追封。
遼西郡王蕭余里也。按《通志》:阿剌次子,太康時封。
遼西郡王耶律白
遼西郡王楊晳按《通志》,「太平十一年擢進士,官樞密使,以積勞初封趙國公,太康中進封遼西。」
遼西郡王馬績,太平十一年以積功封趙王,太康中改封。按《府志》有楊績,亦遼時人。
遼西郡王楊績
北平郡王淳
元
《北平王》《南木合》。
北平王鎮國子聶古台襲爵。《表》作「聶古䚟」 北平王那木罕。
永平王燕赤
永平王伯《撤里》追封。
撫寧王《撤里帖木兒》:
永平公阿台
永平郡公鎖咬兒
明
永平侯謝成
撫寧伯朱謙子永,進封侯,又進封「保國公。」
永平府公署考 府志縣志合載
[編輯]本府
府治在城中平山上,明洪武二年建。其歷年增修者,「正統中知府李文定、張茂,成化中周晟,嘉靖中曹懷,萬曆中劉澤深。」 堂東經歷司,次茶水庫,西照磨所,次架閣庫。兩翼:東署門,次八房,次鑾駕庫。西署門,次八房,次大潤庫。中甬道、戒石牌亭。前儀門外,東土地祠、寅賓館,西司獄司。堂後為穿堂,為後堂,北為知府衙,東為理刑廳,馬政廳,今裁,又前為檢校宅,衙西為清軍廳、糧捕廳,又前為知事、照磨、經歷宅,次列吏舍。大門前至東申明亭,西旌善亭,中有坊曰保釐,東為文官廳,西為武官廳,前有坊曰古北平臨衢。按《盧龍縣志》:賓館後為吏廨,清軍廳、糧捕廳今並為一。府治內有黑水井,有石刻牛首形鎮之,為其怪久掩之。或曰:燕謂水曰龍,黑曰盧,縣名取此。非也。盧龍乃古塞名,自隋移此以名縣。治南又有井,在譙樓前,將雨則氣出,歲旱以此占之,頗驗。《舊志》稱「譙樓飛雨」 ,今堙。
永平監軍兵備道在府治東南三百步。舊為南察院,嘉靖四十年,兵備溫景葵拓而改之。其歷年增修者,隆慶中楊兆,萬曆中孫應元、葉夢熊。成遜堂西茶廳前為書吏舍,堂後為後堂,西為住宅,有花亭,西有射圃亭。儀門外東土地祠,西賓館。大門外東中軍廳,南府廳,西州縣廳,東西有鼓角樓,有坊各二。
戶部分司在府治東北二百步,永豐山西麓。嘉靖四十五年建,今廢。按《盧龍縣志》:「舊戶部分司改工部分司。」
兵部分司在山
察院府城三,一在戶部分司東北,一在望高樓前,一在東門內,今廢 。按《盧龍縣志》:「督學察院在縣治北永豐山巔。大察院在督學東,今廢為草場;小察院在縣治西南,原守府改。」
府館《在盧龍縣》左,為「通判馬廳。」 今館移駐《山海關》。
府通判公署在山海關分司北。
司獄司在府內
稅課在府前街左,譙樓前。
醫正科在府治西
僧綱司在府城南隆教寺。
道紀司缺
教場在漆河西里許
永豐倉在府治東里許大察院前。按《盧龍縣志》:「在督學察院前。」
草場在東北城下
海運倉「在府前察院後。」
社倉二:一在府治東北、一在城隍廟西。
預備倉盧龍在望高樓下,即東盈倉基。
譙樓即「明遠樓」 ,在府治東。
鐘樓在兵備道左,即舊東門基,洪武初建。按《盧龍縣志》「上建閣,祀元帝。」
養濟院盧龍,在城南二里。
「惠民藥局」 無址可考。
公館盧龍二:一在東三十五里雙望堡;一在西二十里安河堡。
盧龍縣治舊在府後。明隆慶二年,知縣趙敬簡申請移建於府治東南。正堂曰「忠愛」 ,左右為庫房,堂前為月臺,中甬路為戒石坊,東西兩翼為六房。儀門外東為土地祠、寅賓館,西為監獄,正堂後為後堂,東為知縣宅,西為書房,西前為典史宅,又前為吏廨。大門外東為旌善亭,西申明亭。又云:銀庫在縣治東。今廢。
《坊表》共二十,夷齊里一,餘俱係科第,貞節褒封之坊。
鄉約所《縣志》《府志》俱未詳載。
漏澤園在城東五里,周三里餘。見《府志》。
外州縣
遷安縣治在城內西北。明洪武初建。弘治十二年,知縣張濟重修。嘉靖七年,正堂燬於雷火。十九年,知縣徐州重修,年久頹廢。
皇清順治十一年,知縣張自涵一撤而新之。正堂東
庫,西贊政廳,兩翼東吏、戶、禮及承發科,西兵、刑、工及馬政科。堂前露臺,中甬道戒石坊。正堂東主簿廳,官裁廨,廢。儀門內東典史衙,外東寅賓館、土神祠,西預備倉獄。大門東旌善亭,西申明亭,又東義倉,又西直候房,皆知縣王淑民所建,今俱廢。堂東北隅有歷宦題名碑,正堂後為後堂,又後中正衙西北隅有咬菜軒,知縣白夏新之,今廢。康熙九年,知縣王永命重修。
察院行臺在縣治東。嘉靖中,知縣許檣卿創。
建後,知縣韋文英隋府重修,今廢。
南察院在縣治東南。舊原行太僕寺,後改書院。明隆慶二年,知縣隋府以察院逼近縣堂,不便行事,遂移置於此。知縣任明道重修。有大門,有儀門,中堂有甬道、露臺,兩角門,有東西序。後有穿廳,有寢室。西為吏舍,東為廚房,吏舍牆垣俱倒。十年,知縣王永命重修。按《府志》:「遷安察院二,一在治北,一在治東南。」
陰陽學在縣治南,今廢。
醫學在縣治西今廢
僧會司在宣覺寺內
道會司在昊天觀內
養濟院在縣治南。按《府志》,遷安在城東南里許。
惠民藥局按《府志》,無址可考。
教場西門外半里。舊有「演武廳」 ,今廢。遺址尚存。
漏澤園在縣治南
撫寧縣治在城東北,明洪武七年建。成化十七年知縣姜鎬修。弘治十一年知縣劉玉復修。
皇清康熙七年,知縣王文衡重修。大堂三間,抱廈三。
間,堂東、西耳房各一間,又東幕廳一間,神器庫房四間,又西庫房十二間。知縣王全忠重修。堂前為戒石坊一座,東西司典房十四間,櫃房三間。戒石坊前為儀門三間,東西角門各一間,東角門外為土地祠三間,西角門外為寅賓館三間,前為大門三間,堂後為二堂三間,東西廂房各三間,後為知縣公廨一所。大堂東為典吏廨一所,儀門西為獄一處,二堂東為圃一處,巡更房前後左右共六處,知縣王文衡新設。
察院在縣治西。明成化三年,同知劉遂建。
皇清康熙七年,知縣王文衡重修。正廳三間,東西皂。
隸房六間,前為儀門三間,大門三間,後為廳房五間,東西廂房六間。
太僕分司即東察院,久廢。址在縣治東,有石獅二座,移鎮河陽水口,水復故道,不為災。小官廳在西察院東,今廢。
陰陽學,在縣治東,久廢。
醫學在縣治東久廢
僧會司在縣治南
教場按《府志》:「撫寧在西門外。」
草場二處:一在縣治東南城牆下,一在衛治東。
撫寧縣倉在縣治西北。明成化三年,都御史閻題設,同知劉遂督建。今廢。
預備倉在縣治西。正廳三間,東西廒房各三間,前廒三間,後廒五間,大門、二門各一間。義倉在縣治東南。明萬曆元年,知縣張彝訓建,今廢。
公館原在永平府東關路北,因歲久頹廢,於康熙二年買置府衙門西柴市口路北。六年,復買地充拓。
養濟院在縣治東南
惠民藥局在縣治東,今廢。
鼓樓在縣二門西,久廢。知縣王文衡勸闔縣輸助,建於城之中央。
鐘樓在縣二門東,久廢。知縣王文衡建於西城上迤北。並見《城池考》。
漏澤園在縣北門外。按《府志》:周四畝。
昌𥟖縣治在城內西南。明正統中,知縣王璽重建。其歷年增修者,弘治中白純道,嘉靖中文世英,萬曆中石之峰。堂東西二庫,東幕廳,西軍儲廳。儀門外,東土地祠,寅賓館,西獄後堂後為知縣衙,堂西縣丞衙,今裁。前典史衙。吏廨列堂左。按《昌𥟖縣志》:「牧愛堂三間,正統間知縣王璽建,文世英重修。萬曆四十三年王」 漢傑重建,更為「忠愛堂。」 後廳三間,王漢傑建戒石亭,廢幕廳一間。忠愛堂左知縣文世英、胡科、石之峰、王漢傑重建儀門三間,楚孔生、石之峰重修角門,東西各一間;石之峰修六房,東西各十間。楚孔生修大門三間。王漢傑重建賓館。大門內胡科建獄一所。大門內西孟秋重築垣牆。獄神廟一間。俱楊子陞修葺。旌善亭三間,大門東;申明亭三間,大門西俱石之峰建。牌坊東西各一,東曰「公廉」 ,西曰「仁恕。」 萬曆四十二年,王漢傑建。知縣宅東九間,王漢傑建;西二十二間石之峰建。縣丞宅,廳三、舍十五間。典史宅,廳三舍九,在忠愛堂西。俱王漢傑、縣丞呂鳳陽重修。吏廨:忠愛堂西,今廢。
東察院在縣東石之峰。楊子陞重修。
西察院在縣西,胡科改建。
僧會司在源影寺內。萬曆四十五年,楊於陛重修。
陰陽學在縣北,景泰五年設。
醫學「在縣北,洪武十七年設。」
演武場在城西三里。按《府志》,「教場昌黎,在城西二里許。」
演武廳在場內。正三間,東西耳房二間。嘉靖三十六年,知縣胡溪遷建。萬曆十六年,知縣石之峰重修。
防守營房在縣治西。康熙十一年,知縣王曰翼新置。
南倉舊廳三間,廒房二十三間,楊於陛新建十間,共三十六間 。按《府志》:「預備倉昌黎在治南五十步。」
北倉舊十四間,楊於陛新建三間,共一十七間。按《府志》,「昌黎義倉在縣治東北百步。」
公館:一在城西三十里兩家店;一在永平府東門外,曰昌黎館。按《府志》,「昌黎公館四:一在城東百步,曰昌黎館;一在東二十里張角莊;一在西三十里兩家店;一在西五十里靜安堡。」 養濟院在縣東南,王懋建,楚孔生孟秋,楊於陛重修。
鼓樓在縣東北。萬曆二十二年,馮恩建。四十六年,楊於陛重修。
皇清康熙六年,鼓樓傾圯,典史王懋重修。
鐘樓在東城上。萬曆四十六年,楊於陛遷建,後漸傾圯。康熙六年,典史王懋移其鐘於鼓樓上,鐘樓廢。
《鄉約》所在崇興寺內。
漏澤園在城西南一里。張雲鳳立,嘉靖二十年,李桐重立,周四畝。
灤州治在城內東街。明洪武初建。其歷年增修者,「正統中知州劉弁、成化中呂端、弘治中呂鎰、嘉靖中陳士元。」 堂東幕西庫、儀門外,東寅賓館、土地祠。祠東北為儀仗庫,西為獄,大門為譙樓。穿堂後為知州衙。後圃有山麓,有池、有軒,有亭。堂東同知衙,前吏目衙,西判官衙,今裁。前列吏舍。
察院在州治東
太僕公館在察院東
陰陽典術在州治西
醫典科在州治西
僧正司在州城南廣福寺。
道正司缺
教場在州城西三里
預備倉在州治西北
鐘鼓樓在州治大門上
公館二俱在州西九十里榛子鎮。
養濟院在州城東南隅
「惠民藥局」 無址可考。
漏澤園在州城東北一里。
樂亭縣治在城內東南。明洪武三年知縣王文貴建。其歷年增修者,洪武中張似蘭、劉晟,永樂中於繼賢,成化中李瀚。堂東幕、西庫、儀門外東土地祠、寅賓館,西獄後堂後為知縣衙,東縣丞衙,今裁。前典史衙,堂西南吏舍 。按《樂亭縣志》:「前代創建莫考,明洪武間知縣王文貴重建。成化間知縣李瀚改建以後,繼修不」 一。萬曆癸巳,闢前塞路為朝天街,建坊曰「海內首邑。」 澄源堂三間,左右庫房各一間。隆慶己巳,知縣李邦佐重建。堂舊名「五美」 ,萬曆癸巳易今名。節愛堂三間,澄源堂後東西廂房各三間。隆慶己巳,知縣李邦佐重建。堂舊名「燕省」 ,萬曆庚寅易今名。
皇清順治十年,知縣韓望復名「燕省。」鑾駕庫一間,澄
源堂西,今廢。戒石坊舊為亭。萬曆乙酉,知縣於永清易以木楔,大門三間,儀門三間,角門各一間。萬曆乙酉,知縣於永清重修知縣宅,燕省堂後自公堂五間,東西廂房各三間,東西書房各三間,後樓五間,東西廂房各三間,又後為軒三間,西園思化亭三間,俱萬曆乙酉知縣於永清增修。縣丞宅正宅東原兩衙故基,後裁馬廳,今並為一。前廳三間,東西耳房各一間,後廳三間,住房三間,東西廂房各二間,東軒一間。縣丞鄒九經、齊召、姚世和相繼修,今廢。主簿宅節愛堂西,嘉靖年裁革,今廢,改為「思化亭。」 典史宅,縣丞宅南前廳三間,東西廂房各二間,廳後東西書房各一間,住房三間,東西廂房各二間。典史徐夢魴重修。幕廳三間,澄源堂東,賓館大門內東堂三間。萬曆乙酉知縣於永清建,庚寅扁曰「虛受堂」 ,六房。澄源堂東,吏、戶、禮、承發科,西兵、刑、工、馬、政科。共房十間。知縣於永清重修。《土神祠儀》。
門外東舊與賓館連,萬曆庚寅,別闢一門,題曰:「土神祠。」 獄神祠儀門外西。祠前即獄東。西、北各房三間。獄南有寄收房六間,旌善亭三間。大門東申明亭三間。大門西公廨幕廳,西、南共房二十間。萬曆乙酉,知縣於永清重修。壬辰夏,鑿井其南,以便汲飲。今井存廨廢。
察院在縣治西北,即太僕寺故基。中堂五間,曰《振揚風紀》。抱廈三間,左右耳房各一間,東西廂房各三間,前儀門三間,東、西角門各一間,又前大門三間,堂後穿堂四間。又後堂五間,中曰「運籌決勝」 ,左曰「精舍」 ,右曰「記室。」 抱廈一間,東廚竈房三間,西吏書三間。萬曆壬辰,倭報頻仍,當事者歷海口樂邑為駐節地,舊署湫溢,因措置創建。
東察院在縣治東。洪武間,知縣王文貴建。成化間李瀚、萬曆間李席珍各重修。中堂三間,東西廂房各三間,前儀門一間,東西角門,又前大門三間,堂後廳三間,東西書記、廚竈房共六間。今廢,基址猶存。
預備倉在縣治東南。正北為廒神祠。祠前有大槐亭敞四面,以驗收放。東廒房六間,西廒房六間,南廒房十三間,北廒房一十間。東大門一間曰「開源」 ,西大門一間曰「節流。」 俱可通陸車。東門左右倉房各三間,萬曆癸巳重建。今止有西大門廒房七間,餘廢。
社倉在朝天街東南。萬曆癸巳創建,今廢。草場在縣西北隅,廣三丈,袤二十三丈。萬曆壬辰倭警,購民地為場,積草一萬三千三百束。講武場見《兵防志》。按《府志》,樂亭教場,在城北巡檢司。見《兵防志》。按《通志》:在縣西南三十里。今移榛子嶺。
陰陽學在朝天街東。萬曆癸巳創建,今廢。按《府志》:「樂亭陰陽學,在治南。」
醫學在朝天街西。萬曆癸巳創建,今廢 。按《府志》:「樂亭醫學在治北。」
僧會司在察院西福嚴寺。按《府志》:「樂亭僧會司在治南,其道會司缺。」
石碑場見《兵防志》云:石碑場大使一員。今不隸海防。
馬頭營,見《兵防志》云:馬頭營坐營一員,今裁。樂亭公署在縣北九十里,府屬本縣獨遠,路且崎嶇。萬曆庚寅,購昌黎民地六畝,建同人館三間,左右廂房各二間,大門、二門各一間,題曰樂亭公署。東崇寧觀三間,西樂靜菴三間,擇僧守之。其地稅糧移文昌黎開除。今止崇寧觀、樂靜菴存,餘廢 。按《府志》,公館樂亭在城北團店。養濟院按《府志》,「樂亭在北門外。」
惠民藥局按《府志》,「樂亭在治西北。」
漏澤園按《府志》,「樂亭在縣西北。」
山海衛署:在鎮城西門內,明洪武十四年建。
永平府學校考 府縣志合載
[編輯]本府
府儒學在治北一百五十步。舊《志》云:「創建年月莫考。其歷年增修者,元延祐中總管府達魯花赤也孫禿,至正中總管賈惟貞,明正統中知府李文定,天順中周晟,成化中王璽、王問,弘治中吳傑,正德中何詔、唐夔,嘉靖中李遜,隆慶中兵備沈應乾,知府劉庠,萬曆中兵備宋守約、徐準,知府辛應乾、張世烈。」
皇清順治中,兵備副使。宋琬知府。楊呈彩康熙中知。
府事常文魁
先師廟:在明倫堂、西堂兩序,東西齋前。「儀門」 大
門外東西二坊,後堂兩楹為號舍。又後教授宅,堂左三訓導宅。
先師廟兩廡前,露臺、「戟門。」 左右祠名宦、鄉賢前、泮
橋前櫺星門,廟後東啟聖祠,西「敬一亭。」 「射圃」 在廟西。康熙中,知府事常文魁重修。
「先師殿。」 其泮橋新易以石,橋左右增碑亭二,櫺星
坊前增石柵及禮門、義路二石坊;明倫堂左右新添神庫、神廚上房共六間。又重修東西齋房,新栽松柏百株,培廕風水。又於學前創修「書院」 二十七間,堂廊、號舍,曲折盡制。
武學在府治南,舊守備廳地。隆慶六年,知府辛應乾改建。
三屯營文廟在城內西北隅。
遼學附府學內。順治二年,因「遼生流散關內」 題設。至順治十二年,經奉天設學,裁官併府學。
代理
文昌祠在東門內
奎星閣在南城上
府社學在城隍廟西。明成化九年,知府王璽建。弘治中,吳傑修。
孤竹書院在府城東北隅望高樓下,今廢。北平書院在府學南盧龍縣舊基。隆慶六年知府辛應乾建。
盧龍縣儒學在縣治前城之東南隅。洪武二年建,知縣胡昺經始。正統間,巡按「御史李奎、魏林、徐宣相繼拓修。景泰間,知縣胡琮重修。天順間,為水圯,教諭李倫修。成化間,教諭徐潤等更拓之。弘治間,知縣李景華、吳杲、知府吳傑增建號房。嘉靖間,府同知張守、知縣吳道南、楊保慶繼修。隆慶間,知縣潘愚修學倉。」
皇清康熙中,知縣閔峻、呂憲武、教諭朱持正俱重修。
文廟。舊在明倫堂前,規制卑狹。嘉靖四十五年
兵備道沈應乾市地遷於學左,宏敞倍昔。萬曆十五年為水圮,兵備道葉夢熊、知府孫維城、推官沈之唫修整。知縣王袞復闢前達通城,上奎星閣,建坊二於櫺星門之南。其東西臨街建坊各一。崇禎十五年為颶風所拔,順治三年修。
先師殿東、西廡前,中戟門、泮池東,名宦祠西,「鄉賢」
祠前為櫺星門,殿,後敬一亭,右啟聖祠。按《府志》,明倫堂,左饌廳,右學倉。堂後教諭宅,左訓導宅。社學:按《府志》:「盧龍在縣治南關廂街西。」 隆慶二年,知府劉庠建。萬曆十二年,知縣楊時譽修。學田:按《府志》:「盧龍學田一段一頃九十九畝。知府高邦佐捐俸置一段一頃六十畝。郡人御史韓應庚置,一段六十一畝。」
外州縣
遷安縣儒學在縣治東。明太祖洪武二年建。
先師殿「明初,知縣蕭頤創始。」 夾室為東西兩廡前:
為戟門,門東名宦祠,門西鄉賢祠。前為泮池,為橋,又前為櫺星門。明嘉靖間撤塑像而題以木主。有文書房,有祭器庫,有齋宿所,有更衣亭,久廢。廟之東北為啟聖祠,祠東為射圃亭,久廢。廟後為明倫堂。兩序東為進德齋,西為修業齋,久廢。堂壁立臥碑。堂前為露臺,臺下為甬道,東出為義路,西出為禮門,堂後為敬一亭,亭西為教諭廨,廨南為訓導宅,二今廢。前為儒學大門。明正統中,廟宇頹壞,知縣邢冕、商輅相繼修飾。景泰中,知縣費永寧葺補。宣德中,御史餘思寬重修。本學舊在城東門外,成化五年,教諭胡憲奏准展城以包之。嘉靖中,都御史孟春撤其舊,增建捐贖鍰,不勞民力。後知縣陳策建學官廨宇三所。溫志敏、王錫、韋文英、羅鳳翔。萬曆中,知縣王淑民、馮露、張鑑相繼重修。四十年,知縣張廷拱一撤而新之。崇禎三年,燬於兵火。七年,知縣任明道重修。
皇清康熙元年,知縣武綋周重修大殿。十一年,知縣
王永命重修櫺星門、泮池及鄉賢名宦戟門東西兩廡,「啟聖」 、《進德》《修業》二齋,並週圍群牆百堵,煥然更新。
文昌祠在聖廟東
魁星閣在文廟前
社學按《府志》:「遷安在治西二十步,弘治十一年知縣張濟建。」
學田:明萬曆三十年,知府高邦佐捐俸置附郭田一頃零六畝,每年賑濟貧生。四十年,張廷拱又添置野雞坨沙薄下地一頃二十六畝八分七釐。每年租銀三兩六錢三分,賑濟貧生。今附郭學田一頃零六畝,康熙六年奉圈,止剩野雞坨一頃二十六畝八分七釐。按《府志》:「遷安五段,共二頃零六畝。」
儒學倉在學內今廢
學庫在儒學內今廢
撫寧縣儒學在縣治東南。明洪武十一年建。其歷年增修者,「成化間知縣姜鎬、弘治間知縣劉玉,嘉靖間知縣葉宗蔭、通判李世相,萬曆間知縣張彝訓、徐汝孝。」
皇清康熙八年,傾圯已極,知縣王文衡勸「合縣輸助。」
修葺殿廡門祠,俱煥然一新。
大成殿五間,東西廡各五間。康熙十一年夏,大雨廡壞,知縣譚琳「捐資補修。」 啟聖祠三間。大殿前戟門三間,東名宦祠三間,西鄉賢祠三間。戟門前泮池石橋三座,泮池前櫺星門一座。明倫堂三間,傾圯不支。康熙十八年,知縣劉馨捐俸暨合學輸助,教諭辛進修躬督重修。東西進德、修業齋俱廢。敬一亭三間。
《聖諭箴銘》在壁教諭公廨 三間訓導公廨俱廢。按《府志》:「敬一亭後教諭宅,東西訓導宅。」
武成王廟:大殿三間,戟門三間,櫺星門一座。康熙十六年,知縣劉馨協同教諭聶應聞捐資創建。
文昌祠在學東
魁星閣在文廟前
社學寄雲從書院內。知縣王文衡置田一百五十一畝,歲修金十二兩,延師教課闔邑子弟。康熙十年,知縣譚琳捐俸二十兩,增置田五十畝。十四年,知縣劉馨捐資修葺,優禮如昔。按《府志》:「撫寧社學在治南。」
雲從書院萬曆乙卯年,知縣王公臺創建。日集諸生會文講藝,一切紙筆飲饌之需,皆捐俸以給,六年如一日。知縣張毓中、王全忠、譚琳繼之,後先一揆。十四年知縣劉馨蒞任,見其頹廢,捐資修葺,拔生童之俊秀者課藝其中。
學田滿井三段一百一十六畝一分二釐;曹西莊十五段一百八十八畝三分三釐;「任各莊」 五段二十五畝;「楊家莊頭」 二段二十七畝;吳家莊一段二十五畝;「李官營」 一段五十畝:共計四頃三十一畝四分五釐。
學倉在縣內久廢
社學田:東河南荒田一段,十二畝;新莊一段,十畝;「李良峪」 荒田二段,一百二十九畝;「老坡張」 一段,五十畝,共二百零一畝。
昌黎縣儒學在治西南。創建年月無考。元大德四年,縣尹劉懋修。明永樂十五年,知縣楊禧重建。其歷年增修者,「弘治中殷𤣱、嘉靖中胡溪、閻鳳、楚孔生,萬曆中孟秋、吳望岱、徐汝孝、石之峰、楊於陛。」
皇清推官。劉增知縣。宋薦教諭。吳鳳起、孫兆禎訓導。
王渠
先師廟在明倫堂東,戟門左右,名宦、鄉賢祠東。
為啟聖祠、明倫堂、兩齋後號房。堂後為敬一亭,右教諭宅,左訓導宅。按《昌黎縣志》:「儒學,大成殿西,元大德年建。弘治七年殷𤣱,嘉靖九年閻鳳,四十三年楚孔生,萬曆十八年石之峰,四十五年楊於陛,俱重修。明倫堂三間。大成殿西,胡溪增修,吳望岱重修。齋東西各三間,曰博文約禮、敬一亭。敕諭碑四,勿箴各一座。」 石之峰建,楊於陛重修。
尊經閣
皇清順治戊戌,推官劉增建重修「明倫堂」、「敬一」亭號。
舍東西各二間,牌坊東西各一座。
教諭宅廳三舍九,楚孔生重修。
訓導宅二所,廳各三,舍各六。楚孔生、石之峰重修。
興賢坊學東,育材坊學西。萬曆四十二
年俱王漢傑建
名宦祠、鄉賢祠各一所,東西廂房各三間,碑亭各一座。嘉靖二十八年,知府張玭、知縣文世英同建。
文昌祠在縣北,王漢傑重建。
魁星閣在文廟前
社學一:東門外二,縣西。三,西門外胡科設。按《府志》,「昌黎在治北。」
學田:按《昌黎縣志》「中下地共二頃五十九畝九分,提學御史楊置。三十畝五分,永平道應置。四十畝。本府知府高邦佐置。一頃一十九畝一分,管關通判張文達置。三十畝。署儒學事甄置。三畝八分,楊於陛置。三十六畝五分。新置學田五十四畝,本學教諭王在鎬置。以上除撥補樂亭縣尚遺地兩段五十餘畝,泡石」 港山場一處按《府志》,昌黎學田撥補無存。
儒學倉三間,學內孟秋建。
灤州儒學在治西。遼清寧五年建。明洪武四年知州李益謙重建。其歷年增修者:「洪武中劉政,永樂中譚輝,正統中劉弁、陶安,天順中鄭鼐,成化中楊鼐,弘治中呂鎰、汪曉,正德中陳溥、高堂,嘉靖中張士儼、陳士元,通判陳大為,隆慶中推官陳訓,萬曆中知州鄭珫。」
先師廟:在明倫堂前,「啟聖祠堂左」 ,「明倫堂」 兩齋。
東出為居仁門,西出為由義門,又前東西儒學二門,堂後敬一亭,西名宦、鄉賢祠。祠前三訓導宅,堂東教諭宅。
文昌祠在月城內
魁星閣在文廟前
社學灤州在養正巷
橫渠書院在灤州西關,嘉靖八年知州趙葉建。
學田,灤州圈占後退出三十五里。
樂亭縣儒學在治西
先師廟:在縣治西北。大殿五間,東西廡各七間。
戟門三間東西角門前泮池石橋。又前櫺星門坊,「始自金天會間進士李杭創建。明昌間進士鮮于仲權。元至元間縣尹柴本立相繼增修。明洪武初,知縣王文貴重建。正統間知縣呂淵、天順間知縣董昱、縣丞狄春、成化間知縣王弼相繼重修。知縣李瀚增修兩廡。弘治間,知縣田登增修神廚庫。嘉靖間,知縣楊鳳」 陽重修兩廡、泮池、門坊。萬曆間,知縣於永清修殿,知縣杜和春修泮池。歲庚寅,重修大殿,扁曰「大成」 ;撤戟門,重修,扁曰「萬世瞻仰。」 撤櫺星門,重修,扁曰
先師廟,各砌甬路,前樹以屏。購民地砌「玉帶街廟。」
西路舊塞,闢而拓之,樹坊西向,曰「聖域。」 仍改建名宦鄉賢祠於戟門兩側。天啟年間,知縣劉檄重以修理,經今五十餘年,大殿、戟門、櫺星門並明倫堂漸就傾圯。
皇清順治十三年,知縣葉矯然興工修葺,未幾去任。
知縣黃兆丹接修,亦未幾去任。至知縣于成龍續修大殿告成,餘正在鳩工修理。
啟聖公祠先師廟東南。萬曆間,知縣林景桂重建。
名宦祠舊在啟聖祠東側,萬曆癸巳改建於戟門東。
鄉賢祠舊在啟聖祠西側,萬曆癸巳改建於戟門西。
文昌祠按《府志》,「樂亭在學前。」
魁星閣按《府志》,「樂亭在文廟前。」
社學按《府志》「樂亭」 缺
育賢書院按《府志》,在榛子鎮。
學田按《府志》「樂亭無存。」
山海衛儒學在衛治西,明正統元年建。其歷年增修者,「正統中指揮王整、教授張恭,天順中指揮劉綱,成化中主事尚」嘉靖中:黃景夔《鄔閱》。萬曆中孟秋任天祚、遵化巡撫李頤;崇禎中山東巡撫米國棟、關內道範《志完》。
「先師廟」 ,在明倫堂前。「啟聖祠」 ,在敬一亭後,戟門。
東、西祠、名宦、鄉賢。左為更衣亭,右神廚,前櫺星門、明倫堂,東齋曰文成,西齋曰武備堂,後敬一亭。東教諭宅,前訓導宅。西為學門。門內道左為號舍。按《府志邊防考》:「山海衛是教授。」
凡明倫堂有兩齋,齋名有同異,非通制。《山海》以文武獨異具之。堂直為儀門、大門,制同。灤州遷安,前廟、後堂異,其門不同。廟臺、戟門、前泮橋、櫺星門,並如府制,有差不具。若神庫、神廚、宰牲房、饌堂、號房、耳房、射圃,舊制無方位,今亦多廢矣。文昌祠在文廟右。
魁星閣未詳
社學在城東南隅。弘治十四年,主事徐朴建學田。舊志:「嘉靖元年,山海主事黃景夔給學田四千九百五畝。五年,主事馬揚增山海學田。」嘉靖十三年,主事葛守禮給助鄉飲公費田一千二百二十四畝七分三釐。二十六年,灤州知州陳士元給州學田三頃六十畝 。本學廩田,初為關東瞭望地,居民私墾為業,不知有賦役。及後中官守關,括租入私橐,民弗堪命。主事王景夔至,驗衛學之廩,稽地歸官,為生廩餼後,主事馬揚續墾,得地六千二百八十九畝二分,得米一百五石三斗,廩生月增八斗矣。嘉靖十三年,主事葛守禮復藉墾近郭閑田徵其租,而廩生直增一石。然時列等者僅一十二人耳。萬曆三年,主事裴賜悉加丈量,共計地一萬六千九百一十四畝四分三釐一毫五絲,共徵米二百一十一石九斗六升五合九勺七抄八撮。自後續墾者不無告增,而荒塌者時復告減,前丈之數漸不免參差作弊。萬曆二十四年,主事張時顯各將任內舊管、新收開除實在米數,清算造冊,以便察覈徵收。現新舊各冊總封貯笥中倘去此籍則委官得以上下其手。奸人得以乾沒其額。如近日欺隱之「至三年莫覺者,又當不旋踵矣。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