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0069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六十九卷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六十九卷目錄
保定府部彙考三
保定府城池考
保定府關梁考
職方典第六十九卷
保定府部彙考三
[編輯]保定府城池考 府縣志合載
[編輯]本府。〈清苑縣附郭。〉
城之始建無所考。金貞祐初,墮城,屠居民殆盡,丘墟者十七年,元大將張柔自滿城移鎮,始復其城。在一畝泉之陽。周圍計十二里三百三十步。高三丈五尺,上闊一丈五尺,下闊三丈五尺,濠闊五丈,深三丈。明建文四年,都督孟善甃四門修女牆。舊制,南門三,今存一。東、西兩門故址猶存。南、西、北水門三,引泉水穿城西入,南北出,今廢。弘治五年,都指揮張溥重修。嗣後隆慶初,知府張烈文建《修城》之議,賈淇、章時鸞繼成之,完固雄峙,燕南。
按:《清苑縣舊志》云:郡城舊原土築,郡守張晴湖首倡甎砌,賈近皋繼之。然所修止東北一隅耳。克終厥事,大都張孟泉力也。堅完雄固,言言屹屹,誠為千載永圖。但護城河僅可一二丈,淺隘特甚。當事者雖建有閘座,以時蓄洩,然水性就下,終難以挽其東注之勢。而土性疏散,旋挑旋淤,徒費工力,至來有城無池之嘆。論者謂宜倣都城護城河之制,於繩兒店東北建滾水壩一道,使涸則環城周流潦亦可通行無滯,庶河水常蓄,足稱金湯兩固。如此不獨可為設險之備,且水勢停蓄,風氣完固,又多魚藕菱芡之利。況河身不甚深廣,費小利大,乃久未有舉行者,豈事固有待耶?有專城之責者,尚其念之。
按《縣志》,「邑附郭以郡城為城。舊六門,今併為四。東曰瀛海,南曰蠡吾,西曰華山,北曰拱極。門樓四,鋪四十九,敵臺八十一。四關:東關長半里,南關長一里,西關長二里,北關長三里。」
外州縣
滿城縣城 ,舊屬土城,周圍四里餘,高一丈五尺,闊一丈二尺,濠深廣各一丈。城止二門,南曰「朝陽」 ,北曰「拱極」 ,相傳蕭太后所築。明成化十一年,知縣李思明易以甎石門垛,城門上建樓各三間。二十年,知縣張濬於四隅各建角樓一座。正德十一年知縣張憲,嘉靖六年知縣段錞,二十九年知縣袁欽儒,遞加增修。城高二丈五尺,築敵臺二十八座。隆慶三年,知縣周恩大增修甕城,各建敵樓一座,視前加壯麗焉。
按《縣志》,康熙十八年冬,知縣裴國禎捐資,併勸募庠生彭昌齡、方可際、郭晉鋪商人等義助,重修南北城門樓二座,南北甕城敵樓二座,四隅角樓四座,守城鋪二十六間。通撤故易新,遍施黝堊,丹青輝映。補修垛牆數十丈,巍煥大觀,屹然堅城雲。扁南門曰「迎恩」 、北門曰「拱極、石額。」 南門曰「玉川、古郡」 ,北門曰「金湯重固。」
安肅縣城 有二:北城周圍四里,高三丈,闊一丈五尺。五代時,晉因梁來侵,命李存審為內外藩使,夾河築二城以拒梁,歷年既久。至宋,以楊延朗為團練使討契丹,特修二城以守之。今惟北城尚存。門二,南曰「來遠」 ,北曰「拱宸」 ,惟門甎甃,餘皆土築。
按《縣志》,城上垛口共五百零九個,皆有箭眼,四角列置砲臺,綢繆甚固。門樓二座:南曰來遠門樓,題「畿輔金湯」 ;北曰拱宸門樓,題「神京保障。」 城外敵臺一座,門外弔橋各一座。
定興縣城 ,金大定七年土築,周圍五里八十步,高二丈,闊一丈五尺,池深八尺。明成化四年,知縣郭質增高五尺。門四:東曰迎陽,西曰天慶,南曰迎熏,北曰廣化。嘉靖五年,知縣宗鉞建北門樓,題曰《百樓遺概》。十三年,創敵臺十有六,係知縣張繡建。天啟六年大水,城崩,知縣王永吉重修。崇禎九年,奉檄繕城,益加高厚。
皇清順治九年、十年,霪雨城圮,知縣王德新築。
按《縣志》,邑所距之郡邑,城皆甓也,邑則築土。考《史》統萬城雄西嵎,以堅弗以甓,乃其形勝。郎山送遠翠,拒馬水縈其西,趨而南合,襟河陽,渡如帶,馬村河左遶入白溝,抱如環。然則皇甫卜縣天造之,豈人謀哉?
新城縣城 ,在白溝河北三十里督亢亭南。周
三里八十步,高三丈,雉堞一千有奇,池闊二丈二尺,深六尺,相傳遼蕭後所築。門二:南「景陽,北拱宸。」 明景泰三年,知縣劉純修敵樓、角樓。萬曆三年,知縣曹一豸修南北甕城,增城頭鋪舍。十一年,知縣王好義增修堅厚。崇禎中,巡撫丁魁楚題請甃城以甎,又建南北重門、大小砲臺,增濬濠二道。
皇清康熙十四年,知縣高基重修。
按《縣志》:「池深八尺,引紫泉河水環注。」 隆慶二年,知縣李志學修理濠隄。崇禎中,丁魁楚題請甃城,以甎圍四里,高連垛口三丈二尺五寸,底闊二丈。頂面東闊一丈五尺,南闊一丈三尺,西闊一丈四尺,北闊一丈四尺,垛五百箇。南北城樓四座,濠池二道,深一丈五尺,闊三丈。
唐縣城 在平地。高一丈八尺,闊一丈,周四里。舊雲堯時所築。元莊敬戍茲地,命士卒建樓於門上。明時,增修甕城。門三:東曰環東,南曰衛南,西曰「鎮西」 ,各有敵樓。明弘治中,知縣茹鑾重建。隆慶間,知縣洪濟遠築甕城。崇禎七年,知縣宋祖乙增厚數尺。十六年,知縣胡夢議改甎料集,而功未就。
按《縣志》:「濠淺狹而無水,夏為潦所集。」
博野縣城 在平地。周四里一十九步。高二丈,闊一丈五尺,池闊二丈,深一丈。明洪武二年,知縣杜太亨創基。天順二年,知縣唐謙新之。正德六年,知縣李延齡加厚五尺。外築護城隄,闊一丈,高倍之。崇禎十三年,知縣宋珍始砌以甎。門三:東曰慶陽,西曰鎮武,南曰「宣慶。」
按《縣志》,「城高二丈五尺。」
慶都縣城 在丹朱墓西。周四里,高三丈,闊二丈,有水環之,相合東流。明天順三年,主簿陳斌重修北城門。成化中,知縣談論、王讓。嘉靖中,知縣胡諧、楊廷美、陳鯤相繼增修。門三:南曰「解慍」 ,北曰「拱極」 ,東曰「青陽。」 隆慶初,知縣馬卿增建南北關二門。
按《縣志》:「城環堯母臺外。唐武德四年築,舊城在伊祁山南五里,堯山下都山北十里,今唐縣之故城是。北齊省入北平,唐復置縣以築此。歷宋、遼、金、元,修築相仍,創制未備。明洪武二年重修。景泰七年,邑令唐復以城連堯母陵,恢而擴之。萬曆十八年,張前光增置東門。崇禎九年,黃承宗增築南北甕城。」
皇清順治五年,陳自德周圍徹底重修。康熙四年,錢
「振龍修築城牆一千三百五十餘步,甎垛二百口,城樓一座,砲房十間。」 十五年,李天璣徹底重修。南門一座,周圍城牆五百餘步,砲臺十五座,更鋪十三座,甎垛五十六口,迄今堅固如初。容城縣城 ,在白溝河北,周四里一十六步,高二丈五尺,闊二丈五尺,池深六尺,闊一丈二尺,唐竇建德所築也,年久坍塌。明景泰中修築,又以其地窄展數十步。成化三年,知縣林景甎甃三門,南曰「景陽」 ,西曰「迎恩」 ,北曰「鎮朔。」 正德六年燬於流寇,知縣劉相重修。隆慶二年,知縣童思善增高二尺,加厚三尺。萬曆三年,知縣徐廷松盡撤舊基,重加高厚,創建門樓。邑人梁炳捐金六百,立砲臺三座。明季兵革,城賴以全。
皇清康熙十年,知縣趙士麟「倡率士民捐金助工。上」:
鋪甎而雉堞更新,高厚倍於前制。又增「甕城」 三座,角樓砲臺,無不一新矣。
按《縣志》:「城在白溝河西南二十八里。周圍三里一十五步,高二丈,下闊一丈六尺,上闊八尺。隆慶二年,挑掘濠池,闊三丈五尺,深一丈五尺。三年,大尹李蓁春三門外各置木橋一座,上用闌干,兩頭置八字牆。城上增裡牆一周。更城門名,北曰拱極,南曰朝陽,西曰餞日。臨池築短牆一圍,以防不虞。」
完縣城 ,在曲逆河之南一里。或雲隋仁壽初,或雲魏正始間築,大約始於晉魏之間。其後中原雲擾,典籍淪亡,所以無考也。城周圍九里十三步,高一丈五尺,闊如之。舊址二門:東曰迎暉,南曰「迎曛。」 明成化間,始開北門,名「拱極。」 正德間,流寇之禍,知縣杜珝增修城樓。嘉靖二十四年,知縣閆文貴築敵臺。萬曆十三年,知縣趙桐「建角樓。崇禎十二年,知縣高允茲增加高厚,三門五角,易之以甎,增置砲臺十三座,窩鋪二十四間。又築護城牆一道,濬護城河一道,引堯城河水注之。周圍環繞,地利稱雄。」 至
皇清康熙七年,土城頹塌。九年,城樓傾壞。十一年,窩
鋪圮漏、皆知縣劉安國修築
按《縣志》,「天啟三年,南城倒塌,知縣杜嘉慶置房三間。」
蠡縣城 在唐河北三里。周三千一百五十三步,壘土為之,高二丈五尺,上闊一丈,下闊三丈五尺,池闊二丈,深一丈八尺。相傳舊城在博野縣西,漢封蠡吾侯時所築。門二:南曰永安,北曰「長樂」 ,歲久傾圮。明天順間,知縣毛紀、弘治中知縣吳堂相繼重修。正德六年,流寇入城,次年知縣金鏡始增築。嘉靖十年張令鳧,十三年李令復初,隆慶二年王令元賓,相繼修築。至崇禎十一年,寇盜竊發,從西北角登,如履平地,乃議設憲臣。於是以錢天錫為守道,駐城內大新城垣,易土以甎,而勢遂雄壯。
皇清順治五年,大雨水溢,城多衝塌,知縣祖建明倡
率重修,並引唐河之水入濠,而形勢益備矣。按《縣志》,「崇禎間,西城置大砲臺二十座,東西腰鋪二座,兵小房火藥房一百四十間,護城隄二道。」
雄縣城 ,舊在太平社,因河水衝圮。後漢獻帝時,公孫瓚分據燕、幽,遷置今地。周七里三十步,高三丈五尺,上闊一丈五尺,下闊三丈二尺,池三道,各闊三丈,深一丈。宋景德初,西上閣使李公允鎮撫是州,復續北城,共九里二十步。又築外廓,濬濠引水,謂之「雄河。」 明弘治初,知縣王夢賢大加修葺,分三門:東曰永定,南曰「瓦濟」 ,西曰「易陽。」 嘉靖三十年,知縣胡政易垛口以甎,建敵臺三十四座,弔橋二座。
按《縣志》:「雄城,漢建,公孫瓚遷今治,修營壘樓櫓,作鐵門。」 明洪武初,知縣程九鼎嘗治之。正德末,知縣馬紀又治之。嘉靖三十年,縣丞房選建西城龍門樓一座,東城文明樓一座。知縣劉羽國建東城門樓一座。東門樓於崇禎二年圮,知縣許台儁捐俸重修,改舊名永定曰「挹瀛」 ,益垛以甎灰。按鄉村人丁多寡,各分丈尺。遇修,遵為成例,至今便之。崇禎十三年,知縣曹良直添設砲臺十座,令認墾荒地者輸以甎灰,遂給印票為業。又濬城濠,於舊濠外又設一道,各深廣二三丈,以資防禦。崇禎十五年,知縣張京又濬之,今淤。
水門 在藥王廟旁,名曰「龍門。」 賓興士子,皆從此出。甎環為門。今重修。東南角鐘樓 ,康熙七年大雨倒壞,知縣戚崇進捐俸重修。
南門、西門樓 。康熙七年大雨,兩樓盡倒。八年,知縣姚文燮捐資重建。城僅三門,東門向南,堪輿家有寅、午、戌火局之說,以「雄水鄉」 取義也。祁州城 在溏河北,《地誌》云:溏源來自定州,東南流於城下。周四里三百三十九步,高二丈五尺,闊七尺,池深一丈五尺,闊四尺。歷代修築不一。明成化二十年,知州童潮重修,立三門,東朝陽改曰迎曦;南迎陽改曰拱宸,西定武改曰德星。上建門樓三,角樓四。正德間,知州韓士奇廣其制。嘉靖二十年,知州任淮創東門外重樓。隆慶二年,知州周濟用創建外城重樓敵臺。萬曆末年,西城樓圮。天啟六年,知州郭應響重建,併甎砌南門甕城。按《州志》:「城方里者六,為步二千三百四」 十有奇。成化間,童潮重修,高五丈,下廣二丈,上一丈。正德十二年,韓士奇廣其制,層樓飛甍,翼然一新。天啟六年,郭應響重建西門樓一座,甎砌南門甕城,鐫石其上,曰「拱護神京。」 濠廣三丈,深一丈有五,周圍與城稱。
深澤縣城 在平川,地周四里一百六十七步,高二丈五尺,上闊一丈,下闊二丈一尺,池闊一十二步,深一丈。明正統中,知縣高文修濬,未久,復傾圮。景泰中知縣陸通,成化中知縣梁驥,正德中知縣李文繡,嘉靖中知縣李承式,隆慶中知縣宋之范,相繼增修門三。《縣志》云:「東曰廣陽,南曰懷德,西曰安遠。至萬曆間,知」 縣陳來朝增置甕城,改東門曰「受生」 ,南門曰「暢明」 ,西門曰「悅物。」
皇清康熙十三年,門樓坍塌,知縣許《來音》「復重修。」
按《縣志》:城濠屢經洪水淤塞。許來音募工開疏,僅如舊制,起土培壘城臺因成夾牆一道,高八尺,底厚五尺,頂寬二尺。
束鹿縣城 舊城在平川地,元至正中築。明天啟二年,滹沱河湮沒。巡撫張鳳翔等相新圈頭市,令知縣張履端城之,創建土城一座,周六里零一百四十步。崇禎九年,知縣楊琦「增高加厚,高連垛口三丈一尺,底厚三丈,頂寬一丈六尺餘。城上女牆一道,高三尺;城外夾牆一道,高七尺,寬三尺,池寬五丈,深二丈;重池」 一道,寬二丈二尺,深一丈五尺;「甕城四座,城上魁星樓一座」
門四:東曰「啟明」 ,西曰「城寶」 ,南曰「咸亨」 ,北曰「胥宇。」
皇清康熙七年,大雨坍塌,知縣劉崑重修。
按《縣志》,高連垛口不及二丈,底厚二丈餘,頂寬僅數尺。城門四座,角樓四座,垛口共計八百六十。砲臺二十座,窩鋪三十二。池一道,寬二丈餘,深一丈餘。甕城四座:東曰眺瀛,西曰瞻恆,南曰文明,北曰拱宸。
安州城 在易水之南。築以土,周五里三十步,高二丈五尺,池深一丈,闊五尺。宋楊延朗屯兵禦遼,因築以自固,後頹壞。明時修築,門有四:東曰熙皞,又曰「望瀛」 ;西曰保釐,又曰「耀武」 ;南曰咸和,又曰「迎秀」 ,北曰永清,又曰「太平。」 明景泰中,知州陳綸、成化中知州王欽,俱加修補。弘治初,知州宋經築甕城,重門四。正德末,李鉉、嘉靖中,李應春俱重修。判官欒尚約建城樓、甕城樓各四座。萬曆中,知州王思睿、馬鳴轂俱重修。
按《州志》:「宋經築甕城,重門四,曰東康、西泰、南平、北寧。」
高陽縣城 。舊城在龍化鄉,多水患。明洪武三年,移豐家口,去舊城西二十里,未及版築。正統己巳始創置,無何,圮。天順四年,知縣魯能偕同知柴讓大築之,建四門:東曰「東作」 ,西曰「西成」 ,南曰「霑化」 ,北曰「迎恩。」 嘉靖二十九年,知縣馬崙增築高厚,創敵臺,建重門。萬曆中,知縣喬繼科易女牆以甎。三十五年,大雨,垣壞,知縣侯提封復大修之。
按《縣志》:「馬崙建重門,曰賓陽、曰餞成、曰迎熏、曰望闕。舊惟南北兩關,弘治中,曹來旬始開東西關。隆慶中,鄭元復始建煙墩,周迴可四里許,闊一丈,高二丈五尺,池深一丈五尺,闊四丈。崇禎十年,知縣雷覺民用孫文正公積甎計,建空心甕城,四角臺四,上設望眼,下設砲眼額。其東門曰瀛環,西門曰恆仰,南門曰慈襟」,北門曰「拱極。」十二年,直隸巡撫委司李廖國遴勘築甎城,廖捐銀〈闕。〉兩。高苑令孫銓捐甎廿萬,按基分工,丁役夫地貢甎,遂成城。新安縣城, 漢時在三臺,至金章宗始縮。公孫瓚之易京而城之,周九里,高三丈,闊九尺,池深一丈,闊四丈,門四,東曰景寧,西曰廣德,南曰來遠,北曰安仁。且陞縣為州,另置渥城為附郭。元至元二年廢州。二十二年,易水泛漲,城櫓民舍漂沒無遺。至明城還,新安州舊城也。周圍七里十三步。洪、永以後,屢壞屢修。正德九年,知縣王舉大修之,增高加厚。萬曆間,知縣張廷玉、胡士棟俱增拓之。知縣危思謙添四門甕城濬池,王皋易坯垛而甎之。按《縣志》,「新安城,漢時在三臺,尚有衙門道、申明亭遺址。明成化四年知縣趙俊修。弘治十四年知縣周倫修。正德」九年,王舉鼎建。四門,重簷滴水,金碧輝映。扁:東曰「東暘」,西曰「西皋」,南曰「南薰」,北曰「北宸。」嘉靖十七年,知縣張梅又修。萬曆丁亥,知縣羅啟先開通秀門,張廷玉又大修。東、西、南三面,寬可旋輿,垛高八尺,灰石鎗銃俱備。又撤西、南兩城樓而宏拓之,額其上:東水鄉花縣,西望易臨淶,南迎薰篙月,北瞻雲「拱極」,置砲火捍禦等具。
易州城 在易水之北,周九里十三步,高三丈五尺,闊六丈,池深二丈,相傳「戰國孫操所築。門二,東朝陽,西廣武。」 明正統十四年,御史郭紀、知州馮愷修。隆慶二年,兵道何東序、知州饒孚重修。新甎城仍舊址,高四丈二尺,闊七丈。萬曆五年,因舊城卑陿,時有傾圮,疲於歲繕。請發三郡戍卒興築,三年告成。基以巨石,壘以澄漿,門仍二,東曰迎暉,西曰靖遠,較故城不啻天壤矣。按《州志》:舊土城高三丈七尺,池深三丈三尺。山廠城 在州西北三里,明天順元年建。淶水縣城 ,舊在拒馬河西北二里,周城灣為河水圮壞,戰國時徙置城北六里。北莊亦被河水衝壞,後徙置今地。周三里八十五步,高二丈,闊一丈五尺,池深「八尺,門四:東曰朝陽,西曰望臺,南曰迎秀,北曰拱宸。」 後塞西門。成化初城圮,縣丞喬登、主簿吳海修築,七年復開西門,十二年知縣姜盛重修。二十二年知縣李憲建城樓三座。城係土壘不堅,崇禎七年知縣袁懋功議易以甎,纔鳩工而陞去。十年知縣袁始基成之。按《縣志》,「景泰二年縣丞齊肅督工」 修築,將東西二門築塞,開南北二門。成化七年,因學中風水不利,教諭張才移文復開西門。嘉靖三十九年,知縣唐治增臺起樓,壯觀於前矣。南門外東西大街,居民湊集,商旅往來。兩端有門,東曰「忠孝」 ,西曰「迎恩」 ,以燕京在西故也。今城上有角樓二。
座,未知誰建。《府志》:「嘉靖末年,知縣馮惟敏於城東建樓,與西為耦,今俱廢。崇禎十年,知縣桂輅建,池深八丈,廣一丈。」
保定府關梁考 府縣志合
[編輯]本府。〈清苑縣附郭。〉
紫荊關 「關城莫詳始建。梁乾德二年,晉主李存勗伐燕,劉守光命周德威出蜚狐,與諸將會於易水。」 蜚狐,今浮圖峪也。宋嘉定五年,「蒙古主鐵木真攻金,金兵保居庸,不能入,蒙古主乃自以大兵趨紫荊,敗金兵於王回嶺。文宗既立上都,諸王忽刺台等兵入紫荊,將士皆潰,脫脫木耳將兵西援紫荊」 ,然則紫荊固當「時要害地也。明永樂二年,設茂山衛百戶一員守之。正統初,創舊城。十四年命都御史巡撫,駐真定,每歲提兵紫荊防秋,又設守備指揮。景泰二年,復增城池,調保定右衛中千戶所官軍守禦。三年添設真武、神武二衛官軍,春秋防守,又設監鎗太監。嘉靖十年裁革。天順七年,設巡關御史。成化十一年,添設保定五衛,茂山、真定、神武、涿鹿等衛併中所官軍舍餘一千八百七十七員名,領班指揮千百戶七員,歲於本關備冬。弘治二年,設河北堡城敵臺。正德三年,改守備為參將。九年,改為副總兵,又設兵備副使,提督關務。嘉靖七年,設管關通判。二十年,添設參將,陞副總兵為鎮守總兵官。」 關在浮圖峪,內極衝。外通宣大二鎮,各四百七十里。內連保定府一百八十里,至浮圖峪一帶,外邊七十里。共有大小隘口計一百五處。
盤石口總 周二溝口 、瓦窯安口
銀山口 、墳塋口 、《蔡家峪口》
龍堂口 。小龍門口 。黃沙口。
奇峰口、總 茶窩口 、剷削嶺口。
官座領口 :東峪口 峰門嶺口。
沙峪口 、《東馬頭口 》《白馬灣口》。
乾河口 、大峪口 、烏龍潭口總
聖峪水口 黃小店口 王平口。
《黑石崖》口 、《泉水澗》口 、《寧靜》安口總
蜂兒溝口 。《薄頭安口 》。《北崖溝口》。
弔驢崖口 。《黃草安》口 。《木積》安口。
五虎嶺口 。聶門口 。門關口。
雁捕嶺口 、《水峪口 》《烏龍溝口》。
虎張石口 、《煤窯溝口 》《雙陀兒口》。
芒兒溝口 。《白石》口。《總 羊圈子口》。
白馬安口 。西水溝口 。葫荄口。
歪嘴兒口 、蘆子溝口 、浮圖峪口總
夾河水口 。蜚狐口 。神峪溝口。
《羊攔溝口 》。《添橋兒口 》。《長橋兒口》。
長嶺兒口 。馬水口。「總 神子安口。」
石龍安口 、康家溝口 、狼兒溝口。
定樂安口 。《獨石口 》。《小將軍溝口》。
「《小道》水口 。」 「《大道》水口 」 ,「《柏連澗》口。」
石羊港口 、金水口總 蕎麥石塘口。
赭羅溝口 。石塘口 ,新龍潭口。
《大峪口 》《南齊仲口 》《北齊仲口》。
橫嶺口 沿河口總 石港口。
天津關口 。梨園嶺口 。《東小龍門口》。
滑車安口 。東龍門口 。天橋關口。
《乾澗》口 。「《夾耳》安口 。」 《南將軍》石口。
天門關口 。洪水口 西小龍門口。
段口 、蔡樹安口 、大龍門口總
莊窠澗口 。老蒼溝口 。《北將軍石口》。
爨里口 。《松陀》安口 。深安兒口。
《馬頭崖》口 。《豺狼峪》口 。《火燒嶺口》。
紫荊關新城,明設察院一,總兵府一,兵備道一,府館一,中軍廳一,千總廳二,守禦千戶所一,鎮撫廳一、上陳驛。
紫荊關舊城,明設都察院一,參將府一。
巡檢司八
乾河口 ,盤石軍站 ,齊家莊王平口,奇峰口 ,五虎嶺口 ,磁家務石港口。金陂鎮 ,官座嶺口。
天水橋 在郡南郭。水出一畝泉,以泉在乾方,象天一生水,故名。明弘治四年,知府趙英建。吳家灣橋 在郡城西南。
皇清康熙十四年,巡撫金世德、守道董秉忠、巡道宋
之鉉知府,沈喬生知縣時來敏重修。
仙人橋 在孫村南
大冉石橋 在北大冉村。明嘉靖年,知府嚴清、知縣高文薦重建。
張登石橋 在縣南六十里。明萬曆年,知府王國禎修。
馬廠橋 在城西南五里。儒士陳昊記。
東門石橋 在東門外。年久傾圮,壽官張中強募緣修建。
西門石橋 在西門外。年久傾圮。明萬曆年,知縣王政重建,副使劉行素《記》。
南門石橋 在南門外
北門石橋 :在北門外。
北門西石橋 在北門石橋西。明萬曆十三年,鄉人孫可九建。知府杜潛《記》。
糧河橋 在石橋東
南橋 在御城南
小橋 ,「在《喇喇》地。」
鄧村橋 在鄧村南
東安橋 在東安村南
大橋 :在《喇喇地》村西。
新橋 在劉家口
東石橋 在東石橋村
西石橋 在西石橋村
營頭石橋 在營頭南
積石橋 在張登北
魏村石橋 在魏村北
馬村橋 在馬村
黃陀石橋 在黃陀村北。
麥橋 在草橋村北
全崑石橋 在全崑村北。
白團石橋 在村北
木碾頭石橋 在村西
耿家橋 在夾河村,鄉人耿雲暨劉官建。福村石橋 ,在福村北。少卿丁鳳《記》。
大店石橋 在大店北,名「界河橋。」
璧陽城石橋 在璧陽城北。
中冉石橋 在村北
冉莊石橋 在冉莊南
苑家橋 在村東
閘板口石橋 在村南
富昌村石橋 在村北
啞叭溝石橋 在蠻營南。
望陽橋 在望亭南
史家橋 在史家村
冉河頭石橋 在村南
王盤石橋 在村北
滿城縣
方順橋 在縣南五十里。石券雕闌,堅緻雄偉。隋開皇時建。
北石橋 在南奇之西
中石橋 在南奇之西
南石橋 在南奇之南。以上三橋,皆雞距一畝泉河之要濟也。
東方順石橋 即前方順橋之下濟也。
南張石橋 建於正德初年。嘉靖末年圮壞,邑人毛權募緣重修。
北張石橋 在縣東南十八里。亦雞距泉之下濟也。
通濟橋 在南關外。萬曆二十三年,創建「大冊」 草橋 ,在縣北十里。
兩魚木橋 在縣東北八里。
北宋木橋 在縣東北九里。
要莊木橋 在縣東北十里。
南宋木橋 在縣東北十二里。
西莊木橋 在縣東北十五里。
馬房木橋 在縣東二十里。
次韓木橋 在縣東二十五里。
以上八橋,皆大冊河之要濟也。夏水泛漲,勢且洶湧,惟九月後撘修,四月撤去,年年如此,安肅縣
瀑河橋 在縣北關。其水發源於郎山,每春夏水漲,民多病涉。知縣周瑾創建。嘉靖壬子重修。綠柳環堤,激湍嚙岸,有二石獅伏枕清流,若睥睨狀。
徐河橋 在縣三十五里近村。居民鳩工聚石,創自大定庚子,落成於明昌乙卯迨。今河道淤塞,而石橋猶存。
菱角橋 在縣東南五里。發源自滿城,流入衛河,今淤塞。
田村橋 在縣北二十里。其源出於平地泉水。
三派分流,俗名「雞爪」 ,經柳灣而流入衛河。天順間,壘石為橋,以便往來。
大王店大石橋 在縣西四十里,水與瀑河通。鄉者曹景秀暨子仲義建修。
漕河渡 在縣南二十五里。冬春水涸,伐木為橋,夏秋水漲,舟楫以濟。
定興縣
時濟橋 在固城村北,成化初建。
西橋 以通淶、易,拒馬河之津也。夏秋舟濟,冬春輿梁。
南橋 「為南北通津」 ,即河陽渡也,亦夏折秋,蓋二橋萬曆中創建。
石橋村石橋 在縣東南,通容城、雄縣,舊有石橋,因以名村也。日久而毀,康熙五年重修。《新城縣》
昇仙橋 在縣南郭。相傳金時有人賣藥橋上,自號「藥仙。」 忽一日白晝飛舉,因名「昇仙。」
真武橋 在北關,邑人參議崔峨建。
王家橋 在北關西,社稷壇右。
楊家橋 在縣北五里屯。
朱家橋 在縣北十裡衣錦村。
張家橋 在衣錦村北
俠流橋 在縣西北十二里俠流村。
龍堂橋 在縣西北十五里龍堂村。
南楊家橋 在南關西,邑人侍郎楊宣建。斗門橋 在縣西北十五里斗門村。
麴家橋 在縣南十里
十里鋪橋二 在縣南
高橋 在縣南二十里
東王家橋 在南關東,水月庵左。
中王橋 在縣西北三十五里。
高碑店橋 在縣西三十里。
馬村河橋 在縣西三十里。
泗莊橋 在縣東南十五里。
許家莊橋 在縣南十五里。
下龍堂橋 在縣東南二十里。
上橋, 在縣東二十五里。沙口橋, 在縣東南三十五里。
板家窩橋 在縣東南五十里。
米家務橋 在縣東南七十里。
昝哥莊橋 在縣東南六十里。
蠻子營橋 在縣東南七十里。
齊哥莊橋 在縣東南六十里。
白溝渡 在縣南三十里。
王村渡 在縣東南三十五里。
唐縣
八渡故關 在縣西北六十里。按《寰宇記》,「有水屈曲八渡」 ,故名。
鴻門關 在縣西北。按《寰宇記》,洪武山即此。《九州記》:項羽於此見群鴻誓眾曰:「我當南面,射中其一。」 引滿射之,莫有中者,折弓投地而去。倒馬關 ,在縣西北。按《寰宇記》,滱水出倒馬關,山路險峻,馬為之倒,故名。
周家鋪 在縣北一百一十里。古隘口也。邊隅要害之地。明洪武間,置巡檢司。
嶽嶺口 在縣西北一百五里,古恆山口也,西北要害之地。明洪武初,置巡檢司。
橫河口 巡檢司舊在倒馬關,後移置此,以守唐縣、曲陽之界。
軍城,鎮 邊關屯兵之地,今屬守口,馬步兵守之。
《店湄店 》,南北山路崎嶇。通倒馬關,多盜。
皇清康熙三年,知縣嚴欽謨請兵防守,今移鎮《關廂》。
騰橋 在縣西三十里雹水村之南。萬曆時,知縣楊一桂建。
博野縣
東陽口 宋村口 ,白塔口 、鐵燈盞口,劉村口 ,解村口 ,板橋口 ,程委捨擺口,慶陽橋 在縣東門。
鎮武橋 在縣西門
宣慶橋 在縣南門
陶墟橋 在陶墟店南
小店橋 在小店村南
王家莊橋 在王家莊東。
大夫橋 在縣西。明都御史吳檟建。
淑人橋 在縣西,王淑人建,因以名橋。
惠濟橋 在縣南
慶都縣
《北關橋 》。「南關橋 。《東關橋》。」〈今圮。〉遞運所橋、 雙石橋。〈圮其一〉張山橋:
沈家莊橋 、「曲家灣橋。」〈二座。〉牟家橋
《狗村橋 》《小西堤》橋 、西橋。
「荊城橋 。」《柳宿橋》。〈淤。〉 《侯駝橋》:〈三座〉
三堤橋 「北水田橋 」 《二十里橋》《容城縣》。
三門橋 康熙七年重修,較前更為完固。北關橋 「在縣治北,壘石而成,其河源發自龍堂潭。」 橋創於永樂初,今廢。
黑龍口石橋 在縣南二十里小里村,南通保定路。嘉靖十一年修。
土橋 在黑龍口西三里許,通安肅縣路。嘉靖十五年修。
小李村東西兩石橋 ,義士李尚玉創造,康熙十年重修。
「王村西土橋 」 ,「王村南石橋。」
完縣
下叔橋 在縣南六里。西通唐水、柳河,北通伊祁、五雲,山水總會之路。康熙十一年,知縣劉安國重建。
五郎橋 在縣東北八里,下通蒲水。
堯城橋 在縣西南七里,下通「祁水。」 俱知縣劉安國重建。
北城橋 在縣東南二十里。
朝陽橋 在縣西八里。康熙十一年,大水衝塌,旗人柳長茂、鄉耆田敦行、張雲慶重修。
恩村橋 在縣東北十里。康熙十一年重修。子城村橋 在縣東南二十里,通蒲水。邑人趙守律創建。
東魏村橋 在城西十里,通唐縣放水河。東門石橋 。康熙七年重修。
南門石橋 :「順治十七年重修。」
北門石橋 :「順治十七年重修。」
蠡縣:〈未載。〉
雄縣
瓦橋關 即今瓦濟橋。周顯德間,以雄當九河之衝,控扼燕、薊,故置此關。
姚公橋 原名易陽橋,在赦家莊南。屢為奸渡,潛廢,橫舟中洲,需索行人。康熙八年,知縣姚文燮捐資重建大橋建坊曰「利濟迴瀾。」 士民立石,因易今名。
草橋 在縣西三里,今廢。
吳公橋 在呂公祠後。永樂間創建。嘉靖間重修,設船戶十名防守。今廢。
北店橋 在北關之北。天順間創建,今圮。王克橋 在縣本鋪之南,橫渡白溝支流。正德間馬紀重修。萬曆間崔嵩重修,今圮。
王家臺橋 在本臺
王黑營橋 在本營
馬家橋 在任家臺南,萬曆間重修。
東作橋 在永定門
西城橋 在易易門。俱正德間馬紀創建。萬曆年間崔嵩重修。
永通橋 在縣西一里橫渡白溝。景泰間創建,康熙間重修。
王村口橋 在本村。嘉靖間,省祭王秉義修。康熙二年,里民王極等募修。
崔村橋 在本村。萬曆間,民劉廷用創建。今為渾河沖廢。
何哥橋 、張哥橋 、劉家橋 俱在本莊,去城東二十餘里。
「亞谷橋 。」 「龍灣橋 。」 「大陰橋 。」 「留通橋。」
「西槐橋 。」 「小王橋 。」 「道務橋 。」 「趙村橋。」
史哥橋 俱在本村莊
「《婆婆口》,渡 無舟 。」 「《王村口》,渡 無舟。」
祁州
南關 在深澤界,鑴石其上,曰「重關禦暴。」 北關 在博野界,鐫石其上,曰《設險固圉》。俱天啟五年秋建。
望春橋 在州東
茲河橋 在州南
湧泉橋 在州西
唐河橋 、通濟橋 、沙河橋 俱在州南,通深澤縣。
張村橋 在西南,通定州。
深澤縣
永濟橋 明萬曆辛巳,太后公主暨敬侍夫人捐金建。
「溥濟橋」 二座 在東關外。
通濟橋連三座 ,在南關外。
安濟橋 在西關外
廣濟橋 在留屯村,木橋。
普濟橋 在石橋村。今石橋毀,土人以木成橋。
束鹿縣
甎橋 在文廟前草橋 ,其下乃滹沱故道,河徙瀦水一灣,極溯洄之致。居人於兩岸多植槐柳,隨勢之高下築屋。每月朢登橋,四顧水光月色,一片空明,如置身冰壺玉洞中。為新城八景之一。
無閡橋 ,在縣西賢丘村南,滹沱河經其下。雙鳳橋 ,在縣南。
慈航橋 在西街
石橋 在謝家街南
木橋三座 一在東門外,一在南門外,一在西門外。
太和橋 在城南智丘堡西門。
免涉橋 在城南智丘堡北門。
廣濟橋 在城西木丘堡東門。
安州
安濟橋 在州北郭。金大定中建,後重修。東作橋 、西成橋 、南畝橋 、北澤橋 。在城四壕。明嘉靖初知州樊鵬建。萬曆中曹育賢、馬鳴穀重修。
牙家港橋 在州西北三里,路通安肅,舊無橋,浮舟以濟。明嘉靖初,知州樊鵬創建。萬曆丁未,大水,橋圯。己酉秋,僧仁寬募緣重修。
西安橋 在州西十里,路通保定。成化中建。嘉靖乙未,知州張寅重修。
袁家橋 在州西南十三里老河頭村。
新橋 在州西南十三里老河村,接清苑境。大石橋 ,在州南二十里,北青沱,路通高陽。小石橋 ,在大石橋北八里,金貞祐元年建。板橋 ,在州西南五十里,路通保定,今廢。土橋 ,在州一十二里向陽渡口,今廢。用舟渡。長溝河橋 ,在州東北十二里,路通新安、高陽縣。
草橋關 在縣三叉口。周世宗收復三關,握重兵控扼燕、薊,以雄縣為瓦橋關,灞州為益津關,高陽為草橋關。
弘濟橋 在城南三里許圈頭村,跨馬家河。初名馬家橋,景泰中移建於舊橋西一里許,更名「通濟。」 嘉靖七年重修,二十八年移建於稍西,易今名。萬曆戊寅重修,歲久盡圮。三十三年仍其地創修。
皇清康熙六年,邑人齊洪勳重修。
南北二橋 :在馬家河東北,通任丘、雄縣。道岔橋 ,在城東南三十里田村。
劉青橋 在縣東二十里坎尾,通安州。
周家橋 在城東北百尺村,通雄縣。
宋家橋 在城西二十里宋家村,通清苑縣。「爪溝橋 」 ,在城西劉果莊。崇禎二年建,重修多次,今河遷盡廢。
東渡橋 在布裡村,東南兩郡咽喉。崇禎三年建。
新安縣
雲衢橋 在通秀門外
通濟橋 跨東關長流河,為馬家砦、段村一帶經由之路,北達燕京。
廣祐橋 即閻家灣橋也,跨渥易河,與東關橋相距三里,通南鄉一帶路。創始皆木柱,宦寺劉壽易之石。
馬家砦橋二 跨渥支流,一在砦之北,一在砦之東,三官廟後。
馬鋪便民橋 跨南四河之水,土民所經行也。三臺石橋 跨雹河之水。正德間,義民張鑒建,後圯其鄉。樂峰散人劉待徵同耆民吳景川等,募貲鳩工重修。邑人劉參政兌《碑記》。
三臺義濟橋 跨蘆草灣之水,為安肅、清苑、安州通由路。邑人劉參政兌建。
長流橋 在縣西南五里。灣、濡、滱、徐、曹、雹、平合流諸水,俗呼為「大橋」 ,以西關頭有小橋也。州民於大橋南又修一橋,架木六空,名曰「長溝橋。」 夫長流、長溝,一水也,橋分為二,今俱廢。
張建家橋 在三臺西
永濟橋 在三臺南,跨雹河下流。單崇建,邑人。同知李夢龍有《記》。
土橋 在三臺南,俱土著民建。
王家橋 跨雹河下流
《東關重河》板橋 王進川建。
東關三官廟後橋 舊狹窄,肩輿俱由城內,不便盤詰。
皇清康熙十三年,知縣陳對揚捐募增修《闊大行者》。
「不病」 而門禁得嚴,闔邑稱善。
易州
子莊關 在《易水》之東。
武夫關 在易水之東南。
石門東山墩 ,新堡北山墩 ,草場東山墩、西山墩 ,盤石口 盤石墩。
王山墩 、塔崖墩 、「薄荷墩。」
韋場墩 、史家莊墩 、金陂墩。
左三安墩 、「張家陀墩 」 、「古路安墩」 、「《奇峰口 》《峰涼》墩 」 、「斜谷墩。」
西砲墩 :塔里墩 ,「一堵牆墩,西馬頭墩 、東馬頭墩 、窩弓陀墩,東流陀墩 、龍宮陀墩 ,大聖安墩,金字陀墩。」
西水寨 ,在州西南八十里。
白保寨 ,在州西南一百里。
人安寨 ,在州西南一百裏白保社。
姑姑堝寨 在州西南八十里。林泉社。
種金寨 ,在州西南五十里石婁社。
燕窩寨 在州西南六十里武莊社。
冶里寨 ,在州西南五十里石婁社。
白虹寨 ,在州西南三十裏白虹社。
白壁寨 ,在州西北四十里王良社。
龍門寨 ,在州西北五十里《大方社》。
流堝寨 ,在州北四十里流井社。
朝天寨 ,在州北五十里豹泉社。
一堵牆寨 ,在州西北三十里,奇峰嶺東。孔山寨 、五公寨 、狼山寨 ,俱見山。
淶水縣
祁溝關 祁,或作「岐。」 宋曹彬遣將李繼隆,破契丹城,取固安、新城二縣,進攻涿州,克之。彬既次涿州,契丹將耶律休哥設伏林莽,以絕糧道。彬居涿旬日,食盡,退師雄州。宋帝遣使令彬急引師,緣白溝河與米信軍援。會潘仁美重進兵,合勢取幽州,彬不得已,乃裹糧與米信復趨涿州。時方炎暑,契丹主隆緒與其太后將兵應援,彬信復引退。休哥因出兵躡之,大戰於祁溝關,彬信敗績,走易州。
乾河口關 縣北五十里。
六都關 縣北七十里
龍門關 縣北一百里
白馬關 縣北八十里
人安寨 在金絲山上
鐵葉寨 在龍灣山
《天堂寨 》在天堂山。
活佛寨
乾河口墩 、隗家莊墩 、「南山墩。」
遒攔鋪墩 、鄭家莊墩 、總鋪墩。
遒攔橋 跨遒攔河
拒馬河橋 每歲秋冬以柴成橋,到春拆毀,以防水漂。
石亭橋 :縣治北三十里。
稻溝橋 在縣境內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