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0209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二百八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二百九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二百十卷


考證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二百九卷目錄

 兗州府部彙考一

  兗州府建置沿革考

  兗州府疆域考有圖 形勝附

  兗州府星野考

職方典第二百九卷

兗州府部彙考一

[編輯]

兗州府建置沿革考      通志

[編輯]

本府總

《禹貢》兗、徐之域。周封伯禽於曲阜,為魯國,又為薛、邾、滕、鄫、顓臾、曹、郜、須句、宿、任諸國地。戰國時,併為齊、楚二國。秦置薛郡、郯郡及東郡之東南,碭郡之東北,瑯邪郡之西,皆在此地。漢置東郡、山陽郡、濟陰郡、泰山郡及東平國隸兗州,東海郡及魯國隸徐州。東漢承之,刺史領郡國如故,魯國屬豫亦如故,而更立王國「者三,分東海入瑯邪,分東平置任城,分泰山置濟北。」 魏晉以來,大略如此。兩晉之亂,諸州淪沒。劉裕克復青、徐,置魯、泰山、高平、東平、濟北五郡隸兗州;蘭陵、瑯邪、濟陰三郡隸徐州。又分徐州為南兗,置南徐州,而以東海、南瑯邪、南濟陰三郡屬之。元魏增置任城郡,而以濟北郡隸濟州,濟陰郡隸西兗州,東泰山、瑯邪二郡隸北徐州,郯郡隸東徐州,餘悉如劉宋雲。隋罷郡為兗州,大業初,改為魯郡,與東平、濟北、濟陰分治兗土。唐置兗州、魯郡,治瑕丘,其餘地又為鄆州、東平郡、曹州濟陰郡、沂州、瑯邪郡,而皆隸於河南道。乾元中,又改兗州為永靜軍。五代及周,俱置兗州。宋初因之。政和八年,始置襲慶府,其餘地又為東平、興仁二府,濟、單、沂三州屬京東西路。建炎後,沒於金,改襲慶府為兗州,置泰寧軍,又增置濟、曹、滕三州,俱屬山東西路。而改沂州屬山東東路,單州屬南京路。元復為兗州,與濟、單二州俱屬濟寧路,餘地又為曹、沂、滕、嶧四州,而分隸於東平、益都二路。明洪武初,置兗州,隸濟寧府,屬山東布政使司。十八年,封建魯府,陞兗州為府,降濟寧為州,與東平、曹、沂三州俱隸之。領縣二十三:

皇清屬山東布政使司。領州四。縣二十三。

滋陽縣。附郭。

周為負瑕。本魯地。《春秋》?「哀公七年,季康子入邾,以邾子益來,囚諸負瑕。」 即此。秦屬薛郡。漢置瑕丘縣,屬山陽郡。武帝時,為瑕丘侯國。東漢復為縣。晉省入南平陽,屬高平國。南北朝劉宋、北魏因之。隋大業二年,改兗州為魯郡。開皇十三年,復置瑕丘,為郡治。唐因之。宋大中祥符元年,屬兗州大都督府。政和八年,陞兗州為襲慶府,而瑕丘仍為倚郭。大觀四年,以避宣聖諱,改為瑕縣,復以字為「瑕疵」 之「瑕」 ,改為嵫陽,以城西山為名。金改襲慶府為兗州,泰定軍,縣仍倚郭。元因之,為兗州治。至元二年,省寧陽入。明洪武初,省入兗州。十八年,陞州為府,復以嵫陽縣附郭。

皇清屬兗州府,編戶二十四里。

曲阜縣

上古神農氏,自陳徙居於魯。《帝王世紀》曰:「黃帝生於壽丘,在魯東門之北。少昊自窮桑登帝位,窮桑在魯北,後徙曲阜。」 應劭曰:「曲阜在魯城中,委曲長十八里,故名。」 周武王封周公旦於曲阜,是為魯國,子伯禽就封。秦為薛郡。漢置魯縣於故城之東,為魯國治。東漢、晉俱因之。南北朝劉宋、元魏俱因之。後齊屬任城郡。隋開皇三年,郡廢,屬兗州。四年,改名汶陽。十六年,改名曲阜。大業二年,復屬魯郡。唐貞觀元年省。八年,復置,屬兗州魯郡。宋大中祥符五年,改名仙源,屬襲慶府。金復名曲阜,屬兗州泰定軍。元屬兗州。至元二年,省泗水入。明初屬兗州,隸濟寧府。十八年,陞兗州為府,縣仍為屬。正德七年,流賊殘毀曲阜瀆,犯孔廟。山東按察司分巡東兗道僉事潘珍奏「徙闕里,以衛聖靈。」

皇清屬兗州府,編戶一十六里。

寧陽縣

周本魯闡邑。秦屬薛郡。漢為剛、蛇丘二縣。呂后分置寧陽,俱屬泰山郡。東漢寧陽屬東平國,蛇丘剛屬濟北國。晉改剛縣曰剛平,省寧陽入。南北朝。劉宋建國初年,復分置縣,故寧陽北七十里平原鄉名曰平原,屬陽平郡,以僑立也。元魏省蛇丘、剛入,屬東陽平郡。後齊亦曰平原。隋開皇十六年,以此縣與德州平原縣名同,改曰「龔。」

丘以此。縣東南二十里有古龔丘城,屬東郡。唐屬兗州、魯郡。宋大觀四年,避宣聖諱,改名龔縣,屬襲慶府。金大定二十九年,避顯宗諱,復稱寧陽,屬兗州。元至元二年,省入嵫陽。大德元年,復置,仍屬兗州,隸濟寧路。明因之。洪武十八年,陞兗州為府,縣仍舊屬。

皇清屬兗州府,編戶三十五里。

鄒縣

周,故邾國也。武王克商,封陸終第五子晏安之裔曹挾於邾,魯隱公及邾儀父盟,挾之後也。繆公時改為鄒,因山為名,二十九世為楚所滅。秦置鄒縣,屬薛郡。漢屬魯國。東漢因之。晉屬魯郡,為鄒縣。南北朝、劉宋、元魏俱因之。後齊省平陽縣入。隋屬魯郡。唐屬兗州魯郡。宋屬襲慶府。熙寧五年,省入仙源為鎮。元豐七年,復置。金屬滕州。元因之,屬滕州,隸益都路。明洪武二年,改屬兗州。十八年,州改為府,縣仍為屬。

皇清屬兗州府,編戶三十九里。

泗水縣

商。古十明國。湯伐有卞。周,魯卞邑。《春秋?僖公十七年》,「夫人姜氏會齊侯於卞」 ,即此。漢置卞縣,屬魯國。東漢因之。晉屬魯國。南北朝劉宋初廢。泰始二年,復置,仍屬魯郡。元魏省入鄒縣。隋開皇十六年,復置,曰泗水,屬兗州。大業二年,屬魯郡。唐因之。宋屬襲慶府。金屬兗州。元省入曲阜,尋復置,屬濟寧路兗州。明初因之。「洪武十八年,陞兗州為府,縣仍為屬。」

皇清屬兗州府,編戶一十七里。

滕縣

周小邾子國。武王封弟叔繡於其地,為滕國。有戚城。晉趙鞅納公子蒯瞶於戚,疑即此。秦屬薛郡。漢為魯國蕃縣,東海郡戚縣地。東漢、晉皆因之。南北朝劉宋省戚入蕃。元魏以蕃縣屬蕃郡。後齊廢郡,省薛縣入。隋開皇六年,改為滕縣,省蘭陵郡之昌慮入。十六年,陞為滕郡,後復為縣,屬徐州部。唐屬徐州彭城郡。宋因之。金大定二十二年,陞為滕陽州。二十四年,改滕州,亦置縣。元因之,屬滕州,隸益都路。憲宗三年,省司侯司入。明。洪武二年,州廢,以縣屬濟寧府。十八年,改屬兗州府。

皇清屬兗州府,編戶八十七里。

嶧縣

周《春秋》鄫子國,後屬楚。春申君以荀況為蘭陵令,即此地。秦屬薛郡。漢置蘭陵及承縣,屬東海郡。東漢因之。晉分東海置蘭陵郡,領昌慮、承、合鄉三縣,治承城。南北朝元魏復置蘭陵縣。隋開皇初,蘭陵郡廢,分承置鄫州及蘭陵縣。大業初州廢,又併蘭陵、鄫城二縣入焉,尋改承為蘭陵,屬彭城郡。唐武德四年,更蘭陵為承縣,置鄫州,別置蘭陵、鄫城二縣。貞觀元年,州廢,省蘭陵、鄫城,以承縣屬沂州瑯琊郡。宋因之。金屬邳州。明昌二年,改承縣為蘭陵縣。興定間,於縣置嶧州。元以嶧州屬益都路。至元二年,省蘭陵縣入。明洪武二年,降為縣,屬濟寧府。十八年,改屬兗州府。

皇清屬兗州府,編戶三十六里。

金鄉縣

夏據。《禹貢》「大野既瀦。」 在徐州為今鉅野縣。金鄉與鉅野相連,亦徐州之域也。又為古緡國,帝相娶於有緡氏,即此。周春秋為宋邑。僖公二十三年,齊侯伐宋,圍緡。秦屬薛郡。漢置東緡縣,又置昌邑縣,為山陽郡,治東緡屬焉。景帝中六年,立山陽為國。武帝天漢四年,改為昌邑,以封其子哀王。後國除,復屬山陽郡。東漢析東緡置金鄉縣,縣多山,所治名金山。山北有鑿石為冢,得白兔,不葬,更葬南山,鑿而得金,故名。或曰漢昌邑時,或曰秦時。晉屬高平國,省東緡入金鄉。南北朝劉宋屬高平國,省昌邑入。元魏因之。隋開皇十六年,析置昌邑縣,大業二年,復併入,屬濟陰郡。唐武德四年,以金鄉、方與置金州,五年州廢,以金鄉屬戴州,徙戴州來治,仍析金鄉置昌邑。八年,戴州又廢,省昌邑入屬兗州魯郡五代周廣順二年,割屬濟州。宋、金俱因之。元初,屬濟州。至元二年,改屬濟寧路。明洪武二年,屬濟寧府。十八年,改屬兗州府。

皇清屬兗州府,編戶三十三里。

魚臺縣

周春秋時為魯棠邑,隱公觀魚於棠,即此。秦屬薛郡。漢置方輿縣,屬山陽郡。東漢因之。晉分山陽置高平國,方輿仍屬。南北朝劉宋省湖陸入。元魏因之。後齊廢。隋開皇十六年復置,屬彭城。

考證

郡。唐武德四年,屬金州。五年,改屬戴州。貞觀十七年,戴州省屬兗州。寶應元年,改名魚臺。元和四年,徙縣治於黃臺。十四年,權屬徐州,尋復故。五代唐屬單州。宋、金皆因之。元初,割屬濟州。至元二年,省入金鄉。三年,復置屬濟寧路。十三年,復屬濟州。明洪武初,改屬徐州,尋隸濟寧府。十八年,降濟寧為州,割魚臺直隸《兗州府》

皇清屬兗州府,編戶二十四里。

單縣

周古單子國。春秋時為魯單父邑。子賤嘗為宰。秦置碭郡。漢置單父縣,屬山陽郡。東漢割屬濟陰郡。晉屬濟陽郡。南北朝劉宋屬南濟陰郡。元魏於單父更名離狐,置北濟陰郡。後齊郡縣俱廢。隋開皇十六年,復置,名單父,屬濟陰郡。唐初屬宋州。武德四年,於城武置戴州而單父屬之,別置高鄉、鑿城二縣,尋省入單父。戴州廢,復屬宋州。光化二年,朱全忠以碭山縣乃所生之地,表置輝州,單父為屬縣。三年,又於碭山置崇德軍,乃徙輝州治於單父。五代唐同光二年,改為單州。宋陞為團練。金皇統元年,以地里近歸德府,改屬歸德。貞祐四年,陞為防禦,而單父縣仍為倚郭。元初,屬濟州。憲宗二年,屬東平府。至元五年,復屬濟州,隸濟寧路。明洪武元年,省縣入州。二年改州為縣,屬濟寧府。十八年,改屬兗州府。嘉靖二年,黃河水溢,縣城墊沒。巡撫都御史王堯封督同布政使郭韶、按察使潘珍建議,遷縣治舊城北。五年七月,城成,黃河水乃西徙,所決堤口自壅塞,城益無水患。

皇清屬兗州府,編戶四十里。

城武縣

周。春秋時,齊、宋、魯之交為郜國,後為宋所取。隱公十年,敗宋師於菅,取郜,即此。亦為楚丘。《左傳隱公十年》,「戎執凡伯於楚丘。齊桓公城楚丘,以封衛文公者。」 秦屬碭郡。漢置城武縣,屬山陽郡。東漢屬濟陰郡。晉屬濟陽郡。南北朝劉宋屬北濟陰郡。元魏因之,徙治古郜城。後齊於此置永昌郡。隋開皇初郡廢,十六年置戴州。大業初,州廢,縣屬濟陰郡。唐武德四年,復置戴州。貞觀十七年,戴州廢,以縣屬曹州。光化二年,朱全忠表隸輝州。三年,徙輝州治單父縣,仍為屬。五代唐同光二年,改屬單州。宋、金皆因之。元割屬曹州。明洪武四年,割屬濟寧府。十八年,改屬兗州府。

皇清屬兗州府,編戶二十三里。

曹州

夏。《禹貢》:「導荷澤,被孟瀦。」 今荷澤在曹州境內定陶縣東。周武王十三年,封弟振鐸於其地,為曹國。春秋時滅於宋。戰國時又為齊所滅。秦屬碭郡。漢高帝六年,改為梁國。景帝中六年,分梁為濟陰國,建元三年為郡。宣帝甘露二年,封子囂為定陶王,更為定陶國,明年徙楚,此復為濟陰郡。成帝河平二年,徙山陽王康為定陶王,復為國。綏和元年,立楚思王景為定陶王。哀帝建平二年,景徙信都,復為濟陰郡。東漢因之。晉為濟陽郡。南北朝劉宋復為濟陰郡。元魏於郡置西兗州,治定陶縣,後徙於左城。後周改濟陰郡為曹州。隋復為濟陰郡,置濟陰縣,為郡治。唐為曹州濟陰郡。五代晉天福三年,為防禦州,開運二年,陞威信軍節度使。天福十二年,降為刺史州。周廣順二年,陞彰信軍。宋建中靖國元年,賜軍額曰「興仁軍。」 崇寧元年,陞為興仁府。大觀二年,陞都督府。政和元年,罷都督,以府為京畿東輔。領縣四:濟陰、宛亭、乘氏、南華。金明昌六年,復為曹州,省乘氏、南華入濟陰。大定末,河決,徙治於東北七十里舊乘氏城,仍置濟陰縣,為倚郭。領縣三:濟陰,定陶,東。明元初,隸東平路總管府。至元二年,直隸省部,省宛亭入濟陰,領縣五:濟陰、城武、定陶、禹城、楚丘。明洪武元年,以水患徙治安陵鎮,省濟陰、定陶、楚丘三縣入州。二年,徙州治盤石鎮。四年,改為縣,復割置定陶縣,同屬濟寧府。正統十一年,大理寺丞張驥奏以河北之民差賦不便,乃於古曹國故城復置曹州,屬兗州府。領縣二:曹,定陶。

皇清屬兗州府,編戶七十四里。

曹縣

周曹國地。秦屬碭郡。漢為濟陰郡定陶縣西南境。南北朝、元魏初,置西兗州,與濟陰郡同治定陶,後皆徙左城,即今治也。隋始置濟陰縣,為濟陰郡治。唐因之。武德四年,析置蒙澤縣。貞觀元年及定陶省入焉。宋、金、元皆因之。明洪武初,省縣入曹州,尋改州為曹縣,屬濟寧府。十八年改濟寧為州,而曹縣隨州屬兗州府。正統十一年

置曹州,乃割曹縣為屬。

皇清屬兗州府曹州,編戶四十八里。

定陶縣

唐。虞陶丘,堯嘗居此,故為陶唐氏。今有堯陵。《帝王世紀》曰:「舜陶於河濱。」 亦此。周曹國地。秦置定陶縣,屬碭郡。漢封彭越為梁王,都此。景帝六年,別為濟陰國治。宣帝甘露二年,更名定陶為濟陰郡治。東漢因之。晉濟陽郡治。南北朝劉宋屬濟陰郡。元魏徙濟陰郡治左城,定陶為屬。後周改濟陰郡為曹州,定陶仍屬。隋初因之。大業二年,屬濟陰郡。唐屬曹州。貞觀元年,省入濟陰縣。宋乾德元年,東疏菏水,漕轉兵食,於定陶故地置發運務。開寶九年,改轉運司。太平興國二年,建為廣濟軍。四年,割曹、澶、濮、濟四州地,復置定陶縣,屬廣濟軍。熙寧四年,廢軍,以縣屬曹州。元祐元年,復為軍,領定陶縣。金屬曹州。元因之。明洪武元年省入曹州。四年改曹州為縣,復置定陶縣,屬濟寧府。十八年降濟寧為州,仍隋州,屬兗州府。正統十一年,復置曹州,割定陶為屬。

皇清屬兗州府曹州,編戶一十九里。

濟寧州

周本古任國,太昊之後,風姓也。春秋戰國時亦以為任國。《孟子》曰:「季任不得之。」 鄒即其君之弟也,其西南鉅野等地,乃屬魯,後為齊、宋、衛之境。秦東碭二郡地。漢為東郡、山陽郡、東平國地。東漢章帝元和元年,分東平置任城國。晉為高平國治。南北朝劉宋廢任城入高平,合為一郡。元魏神龜元年,分高平復置任城郡,屬兗州。後齊廢任城郡,移高平郡治於任城。隋開皇初郡廢,以其縣分屬鄆、兗二州。大業二年,改鄆州為東平郡,鄆城、鉅野屬之,改兗州為魯郡,任城屬之。唐因之。五代周廣順二年,置濟州,割鄆州之鉅野、鄆城,兗州之任城、金鄉為屬,而治鉅野。宋因之。金天德二年,以河水湮沒,徙州治任城,分鉅野置嘉祥縣,尋又併鉅野入三縣。元至元六年,徙州治鉅野,以任城為屬。八年,陞州為濟寧府,治任城,尋還治鉅野。十二年,以任城當江淮水陸衝要,復立濟寧路,而任城廢。十五年,遷府於濟州,以鉅野行濟州事。其年,復於鉅野立府,濟州仍治任城,但為散州。十六年,濟寧陞為路,廢任城。二十三年,復置任城,為州之附郭,隨濟州,隸濟寧路。明洪武元年,廢濟州,改濟寧為府,治任城。割碭山、豐縣屬徐州,肥城屬濟南府,虞城屬歸德州,以單、嘉祥、曹、定陶、城武、魚臺、滕、嶧八縣來益,並原領鉅野、鄆城、金鄉、任城共十二縣,又領兗、沂、東平三州十一縣。十八年,陞兗州為府,降濟寧為州而屬之,省任城入,領嘉祥、鉅野、鄆城、定陶、曹五縣。正統十一年割定陶、曹縣屬曹州,而濟寧領縣三,嘉祥、鉅野、鄆城。

皇清屬兗州府,編戶五十四里。

嘉祥縣

周本鉅野澤地。魯哀公時,西狩獲麟,俗傳在此。漢、晉、隋、唐、宋皆為任城、鉅野地。金皇統間,始於鉅野山口鎮置縣,以獲麟故事名嘉祥,屬濟州。正隆初,縣治墊沒,遷橫山之南。大定十五年,徙治萌山之下而城之。元憲宗二年,割屬東平路。至元三年,遷屬濟州。十六年,割屬單州,隸濟寧路。明洪武四年,屬濟寧府。十八年,降濟寧為州,陞兗州為府,而縣隨州隸焉

皇清屬兗州府濟寧州編戶一十四里。

鉅野縣

唐虞《禹貢》「大野既瀦」 在此。周屬兗州,《春秋》為魯南武邑。今嘉祥縣南有南武山。則此乃南武邑,非子游所宰武邑也。按《史記》曾點南武城人,澹臺滅明武城人。可見武城與南武為二邑也。武城在費縣西北七十里,在漢為南武城,在晉為南武城縣。劉昭《注》:「東漢南城曰:襄公十九年,城武城。」 杜預曰:「泰山郡南武城縣」 地。蓋明武城在費縣北,泰山南也。後世或以此「南武」 為武城,誤矣。魯武城,原無「南」 字,況此縣有南武山,可見其邑惟名南武也。今俗傳呼為南武城者,猶曰楚丘城、顓臾城、魯城之謂也,非謂南武城縣也。秦屬碭郡。漢置鉅野縣,屬山陽郡。東漢因之。晉割屬高平國。南北朝、劉宋屬高平郡。元魏屬任城郡。隋屬東平郡,又置乘丘縣於此,尋廢。唐武德四年,於縣置麟州,取「西狩獲麟」 之義,復置乘丘縣。五年,麟州廢,隸鄆州。貞觀元年,省乘丘入。後隸戴州。戴州廢,復隸鄆州東平郡。五代周廣順二年,於此置濟州。宋因之。金徙州治任城縣,省鉅野入濟州。元至元六年,復置,為濟寧路治。明洪武元年,改路為府,徙治任城、鉅野。為屬十八。

考證

年,降「濟寧」 為州,仍隨州隸《兗州府》。

皇清屬兗州府濟寧州編戶三十五里。

鄆城縣

周。春秋時,為魯西鄲邑。成公四年,城鄲,晉人執季文子,公待於鄲,即此地。秦屬碭郡。漢為廩丘縣地,屬東郡。東漢屬濟陰郡。晉屬濮陽。《郡國》南北朝劉宋屬南濮陽郡,併以鄄城入廩丘。元魏復析置鄄城縣。後周析廩丘置清澤縣,又置高平郡。隋開皇初,廢郡,改清澤曰萬安。十八年,改萬安曰鄆城,為鄆州治。大業初,改州為東平郡,鄆城仍為倚郭,併廩丘入。唐復為鄆州治。貞觀八年,徙州治須昌,鄆城為屬。五代唐復曰鄆城。周廣順二年,割鄆城屬濟州。宋因之。金以水患,徙縣治於盤溝村。元屬濟寧路。明屬濟寧府。後改濟寧為州,隨州隸兗州府。

皇清屬兗州府濟寧州編戶二十四里。

東平州

周春秋時為須句、郕、鄣、宿四附庸國。後須句入魯,郕鄣降齊,宿遷於宋,遂為齊、魯、宋三國之交。須句,即今州治魯中郡也,孔子作宰處。秦屬東郡,《文獻通考》以為秦碭郡之東北境。漢初為梁國。景帝六年,別為濟東國。武帝元鼎元年為大河郡。甘露二年為東平國,治無鹽,取《禹貢》「東原底平」 之義。東漢因之。晉仍為國,改治須昌。南北朝劉宋為東平郡。元魏因之。後周置魯州,尋廢。隋開皇十六年,析兗州萬安縣置鄆州。大業三年,改為東平郡治鄆城。唐復為鄆州。貞觀八年,徙治須昌。宋初因之。慶曆三年,於州置京東西路安撫使。大觀九年,陞大都督府。政和四年,移安撫使於應天。宣和元年,改為東平府,治須城。金仍為府。元至元五年,以東平為散府。九年,改為東平路總管府,領縣六:須城、東阿、陽穀、汶上、壽張、平陰。明洪武初,改為東平府。八年,降為州,隸濟寧府,省須城入州。十八年,改屬兗州府,領縣五:汶上、平陰、東阿、陽穀、壽張。

皇清屬兗州府,編戶三十里。

汶上縣

周本故闞國也,有闞城。《春秋》「昭公在乾侯,取闞」 ,即此。戰國為齊平陸邑,屬東郡。漢置東平陸縣,屬東平國。東漢、晉因之。南北朝劉宋曰平陸,屬東平郡。元魏因之。後齊改曰樂平。隋開皇十六年,復曰平陸,屬魯郡。唐初屬兗州。天寶元年,改曰中都。貞元十四年,割屬鄆州東平郡。宋屬東平府。金貞元元年,改曰汶陽。太和八年改曰汶上。元屬東平路。明洪武元年,屬東平府。後東平降為州,隨州改屬兗州府。

皇清屬兗州府東平州編戶四十八里。

平陰縣

周春秋為齊地。魯哀公十八年,會諸侯伐齊,齊侯禦諸平陰,即此。秦屬東郡。漢盧縣地,屬泰山郡。東漢屬濟北國。晉南北朝皆因之。隋開皇十六年,以其地置榆山縣。大業二年,改曰平陰,取齊故城名也。屬濟北郡。唐武德四年,屬濟州。貞觀元年,屬鄆州。太和六年,省入盧及東阿二縣。開成二年,復置屬鄆州東平郡。宋初因之。宣和元年,改屬東平府。金因之。元屬東平路。明初屬東平府,隨東平路改屬兗州府。

皇清屬兗州府東平州編戶一十九里。

東阿縣

周《春秋》為衛阿邑。襄公十四年,孫林父敗衛侯於阿澤,即此。戰國屬齊威王烹阿大夫,亦此。秦屬東郡。漢置東阿縣,屬東郡。東漢因之。晉割屬濟北國。南北朝劉宋屬濟北郡。建國初年,省入穀城。元魏復置,屬濟北郡。後齊省穀城入東阿。隋因之。唐武德四年,屬濟州。天寶元年,州廢,更立濟陽郡,仍屬。後改屬鄆州東平郡。宋初因之。開寶二年,徙治南谷鎮。太平興國二年,徙治利仁鎮。宣和元年,改州為東平府,縣仍為屬。紹興二年,徙治新橋鎮。金因之。元屬東平路。明洪武初,屬東平府。八年,徙治穀城,故城隨東平改屬兗州府。

皇清屬兗州府東平州編戶二十四里。

陽穀縣

周《春秋》屬齊僖公。三年,齊、宋、江、黃會於陽穀,即此。秦屬東郡。漢為須昌縣地。杜氏曰:陽穀,齊地。東平須昌縣也,屬東郡。東漢屬東平國。晉因之。南北朝俱屬東平郡。隋開皇十六年,改須昌曰宿城,而別置宿昌,屬東平郡,析置陽穀縣,屬濟北郡。唐初屬濟州。天寶十載,州為河水所沒,改屬鄆州東平郡。宋初因之。開寶六年,河水湮沒。至太平興國八年,徙治孟店。宣和元年,改屬東

平府。金因之。元至元九年,改府為路,縣仍為屬。明初,屬東平府。後隨東平改屬兗州府。

皇清屬兗州府東平州編戶三十九里。

壽張縣

周春秋為良邑。秦東郡地。漢置壽良縣,屬東郡。東漢光武叔父名良,改曰壽張,割屬東平國。晉因之。南北朝劉宋改曰壽昌,屬東平郡。元魏復曰壽張。隋初,屬濟州。大業二年,改屬濟北郡。唐武德四年,以縣置壽州,並置壽良縣。五年州廢,省壽良入壽張,屬鄆州東平郡。宋初因之。宣和元年,改鄆州為東平府,縣仍為屬。金太定七年,河水壞城,遷於竹口鎮。十九年,仍復舊治。元屬東平路。明洪武元年,移治縣南十五里梁山之東。三年,省入須城、陽穀。十四年,復置於王陵店,屬東平州,隸濟寧府。十八年,又隨州改隸兗州府。

皇清屬兗州府東平州編戶一十五里。

沂州

唐、虞《禹貢》「徐州之域。」 《書》云:「海岱及淮,惟徐州。淮、沂其乂,蒙羽其藝。」 周《職方氏》:「併徐入青。」 春秋、戰國時為齊、魯之境。秦瑯邪郡地。漢東海郡地。東漢為瑯邪國。晉因之。南北朝劉宋為瑯邪郡。元魏因之。後周始改瑯邪郡曰沂州,以城臨沂水,因名之。隋復為瑯邪郡,始治臨沂。唐為沂州瑯邪郡。宋因之,為防禦。金因之。元屬益都路,領臨沂、費二縣。明洪武元年,省臨沂入州,屬濟寧府。五年,改屬濟南府。十八年,改屬兗州府。領縣二:郯城、費。

皇清屬兗州府編戶一百五十里。

郯城縣

周本郯子國。《春秋》魯昭公十七年,郯子來朝,即此,為魯附庸,己姓,少昊之後也。戰國屬楚。秦屬薛郡,分置郯郡。漢置郯縣,為東海郡治。東漢因之,置徐州刺史治。晉因之。南北朝劉宋為南徐州刺史治。元魏武定八年,置郯郡於此,屬東徐州。北齊省。後周復置縣。隋開皇初郡廢,以縣屬泗州。大業二年,改屬下邳郡。唐武德四年,屬邳州。貞觀元年,州廢,省郯縣入下邳,屬徐州彭城郡尋復置,復省入臨沂。宋、金、元皆因之。明洪武元年,置郯城,隸濟寧府。五年,改隸濟南府。十八年,又改隸兗州府。皆隨州遷轉。

皇清屬兗州府沂州,編戶六十二里。

費縣

周魯懿公子大夫費伯邑,後為季氏私邑。漢於此置費縣及南成、武陽屬東海郡。南成即子游作宰魯武城邑也。東漢改屬泰山郡,改武陽曰南武陽。晉費屬瑯邪國,改南城為武城,與南武陽俱屬如舊。南北朝劉宋復改南武陽為武陽,南武城為南城。元魏南城、武陽屬東泰山郡,費屬瑯邪郡,徙治陽山口。後齊復曰南武陽,省南城入。隋初,徙治古祊城,即魯以許田所易鄭之「祊」 也。改「南武陽」 為顓臾,屬瑯邪郡。唐貞觀元年,以顓臾省入。宋屬沂州。金、元俱屬沂州。明洪武元年,隸濟寧府。五年,改隸濟南府。十八年,又改隸兗州府。皆隨州遷轉。

皇清屬兗州府沂州,編戶七十五里。

 兗州府疆域考         通志

[編輯]
====兗州府疆域圖====
考證

兗州府疆域圖

兗州府疆域圖

東四百九十里,至於淮安之贛榆縣界。

南一百五十里,至於徐州之沛縣界。

西三百五十里至於東昌之濮州界。

北一百一十里,至於濟南之肥城縣界。

由府治北千二百三十里達於。

京師,東西廣八百二十里,南北袤二百六十里。

形勝附

[編輯]

府總

《詩魯頌》:「泰山巖巖,魯邦所瞻。」

《徐州箴》:「大野既瀦,有羽有蒙。孤桐蠙珠,泗沂攸同。」

《兗州箴》:「攸攸濟河,兗州之㝢。」 唐孔穎達《兗貢疏》:「兗州在河濟之間,其地卑下,而水所沮洳者甚多。」

唐李白《任城廳壁記》:「東盤瑯邪,西控鉅野,北走廣固,南馳互鄉。」

宋蘇轍《詩序》:「近通徐泗,遠接江淮。」

各州縣

滋陽縣 鄒、魯之間,汶、泗之會。陽峰據其西,甑埠枕其北。

曲阜縣 「尼、防並峙,洙泗合流,背負岱宗,俯瞰河濟。」

寧陽縣 伏山盤踞於東北,洸水縈洄於西南,鄒縣 山環九龍,河帶白馬。

泗水縣 「陪尾紆盤,泉林湧沸。」

滕縣 有越峰諸山之雄,有龍泉眾水之會。嶧縣 水挹滄浪,山瞻鳧嶧。

金鄉縣 北枕金山,東環沙嶺。

《魚臺縣 》「近引泗水,遠控鳧山。」

《單縣 》「霞山南峙,淶水東環。」

《城武縣 》城依山阜,地引河流。

曹州 有歷山、清丘之蟠,有「《雷夏》、荷澤」 之瀦。曹縣 河水分流,景山與京

定陶縣 濟水見流。髣山高峙。

濟寧州 洸、泗二水縈抱東北,畽里諸山盤繞西南。地形高亢,關津險阻。

嘉祥縣 萌山中峙,河水經流。

《鉅野縣 》「大野既瀦,龍山如臥。」

《鄆城縣 》「土厚水深,孤山獨峙。」

《東平州 》,「危山雄據於東北,汶水夾流於東南,古藩封之勝地也。」

汶上縣 封疆夾齊魯之間,險阻有湖山之據。東阿縣 黃山聳秀,《狼溪》貫流。

平陰縣 「會仙峙其東,《臥牛》蟠其西。」

陽穀縣 藉穀山而啟基,會漕河而通利。壽張縣 阻黃河之險,據梁山之麓。

沂州 ,地控青齊,山連兗魯,海沂重地,淮徐要區。

郯城縣 抵秦門距圯,上依馬陵,牽沂水。費縣 蒙山峙其北,大洙出其南,水通浚、祊之源,地接齊、魯之界。

兗州府星野考        府志

[編輯]

魯分野。按《清類天文志》:「奎婁在戌。自奎二度至胃三度屬魯,分兗州。」 今兗、沂、海、密、泗、淮陽、利國,皆魯分也。《唐·天文志》:「奎婁,降婁也。自蛇丘、肥城南屆鉅野,東達梁父,循岱嶽眾山之陽,以負東海,又濱泗水。」 《經方輿》:沛、留、彭城,東至呂梁,乃東南抵淮,並淮水而東,盡徐夷之地。得漢東平、魯國、瑯琊、東海、泗水、城陽、古魯、薛、「邾、莒、小邾、徐郯、鄫、鄅、邳、任、宿、須句、顓臾、牟,遂鑄彝,介根牟及大」

「庭氏之國,奎為大澤,在陬訾下流,當鉅野之東陽,至於淮、泗、婁、胃之墟,東北負山,蓋中國膏腴地,百穀之所阜也。胃得馬牧之氣,與冀之北土同占。」 今考滋陽曲阜寧陽鄒,泗水滕、嶧沂、費、郯城,為魯分野,分屬徐、兗二州之域。

宋分野。按《清類天文志》:氐、房、心在卯,自氐二度至尾六度,屬宋,分徐州。今開封、陳留、封丘以東,及歸德、亳、壽州之東界,與宿、濟、曹、單,皆宋分也。《唐·天文志》:「氐、房、心,大火也。」 自雍丘、襄邑、小黃而東,循濟陰,界於齊、魯,右泗水,達於呂梁,乃東南接太昊之墟,盡漢濟陰、山陽、楚國、豐、沛之地,古宋、曹、郕、滕、茅、郜、蕭、葛、向城、偪陽、甲父之國。商、亳負北河,陽氣之所升也,為心分;豐、沛負南河,陽氣所之布也,為房分;其下流與尾同。占接陳、鄭,為氐分。今考以濟寧為鉅野、鄆城、金鄉、單縣、嘉祥,曹州曹縣、成武、定陶、魚臺為宋分野,正屬徐州之域。

衛分野。按《清類天文志》:「室壁在亥,自危十三度至奎一度,屬衛分河北。今開封、白馬、大名、澶、懷、衛、相、濮,皆衛分也。」 《唐?天文志》:「營室、東壁,陬訾也。自王屋、太行而東,得漢河內,至北紀之東隅,北負漳、鄴,東及館陶、聊城。又自河、濟之交,涉滎波,濱濟水而東,得東郡之地。古邶鄘衛。凡胙、邗、雍、共、微觀、南燕、昆吾、豕韋之國。自」 閣道王良至東壁,在《豕韋》為上流,當河內及漳、鄴之南,得山河之會,為離宮。又循河濟而東接元枵,為營室乏分。今考以東平、汶上、壽張為衛分野,屬徐、兗二州之域。

齊分野。按《清類天文志》:「女虛、危,在子。自女二度至危十二度屬齊,分青州。」 今青、登、萊、濰、淄、濟南滄、濱、棣、德、博皆齊分也。《唐·天文志》:「須女虛、危,元枵也。其分野自濟北東踰濟水,涉平陰,至於山茌,循岱嶽眾山之陰,東南及高密,又東盡萊、彝之地,得漢北海、千乘、淄川、濟南、齊郡及平原、渤海九河故道之南,濱於碣石。」 《古〈齊紀〉》「祝淳于萊,譚寒及斟尋有過,有鬲蒲姑氏之國。」 其地得陬訾之下流,自濟東達於河外,故其象著為天津,絕雲漢之陽。凡司人之星與群臣之錄,皆主虛危,故岱宗為十二諸侯受命之府。又下流當九河末派,比於星紀,與吳、越同占。今考以陽穀、東阿、平陰為齊分野,屬兗州之域。。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