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0293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二百九十二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二百九十三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二百九十四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二百九十三卷目錄

 太原府部彙考一

  太原府建置沿革考

  太原府疆域考有圖 形勝附

  太原府星野考

  太原府山川考一

職方典第二百九十三卷

太原府部彙考一

[編輯]

太原府建置沿革考      通志

[編輯]

本府。陽曲縣附郭。

古為金天氏子臺駘所居。堯始封曰唐國。虞分為并州。夏商入冀。周成王封弟叔虞亦曰唐,其子燮更號晉。春秋屬晉。戰國屬趙。秦並六國,始置晉陽郡,尋改郡為太原。西漢兼置并州。東漢省併入冀,分恆山、西河二郡。魏復置并州,改郡為太原國。晉因之。後為劉淵所據,又沒於石勒。元魏仍為太原郡,兼置并州。後周置并州總管府。隋初,廢郡置并州,尋改為太原郡,領縣十五。唐初,復為并州,置北都及大都督府。開元中,改并州為太原府,屬河東道。天寶初,加號北京,又為河東節度,領縣十三。五代唐為西京,尋改北京。宋太平興國初,以榆次縣置并州,後徙治陽曲縣唐明鎮即今治。嘉祐中,復為太原府,兼河東軍節度,領河東路經略安撫使。大觀初,陞為大都督,領縣十。金為武勇軍,後復為河東軍。元置太原路,後改冀寧路。明洪武初,改為太原府,領州六,縣二十二。置太原左右前三衛。至萬曆二十三年,改汾州為府,割永寧、寧鄉、臨縣分屬,始領州五,縣二十。

陽曲縣

堯為唐國。舜為并州。夏商俱為冀。周為唐,後為晉。秦屬太原郡狼孟縣地。漢置陽曲縣,在今縣東北八十里,忻州定襄縣境。後漢末,移治太原縣北四十五里,屬并州刺史。三國魏徙陽曲縣民於太原北狼孟南境,築城居之,而狼孟縣至晉亦廢。南北朝魏以陽曲縣屬永安郡,又移其南八十里,今之石城。隋初以「陽」 字音同楊,惡其曲,改名陽直,又徙治汾陽故城,改曰汾陽。大業初,復曰陽直縣,移治東木井城。唐於故陽曲城分治汾陽縣,尋省陽直縣,改汾陽為陽曲,又分置羅陰縣,後省羅陰,復置陽曲。宋初,徙州治於縣南唐明村,移縣治於西郭外。金天會中,移置郭下。大定間,割榆次之西北鄉屬焉。元因之。明為太原府附郭。

皇清因之,編戶。舊八十六里,今六十三里。

太原縣

周叔虞始封之地。春秋、戰國皆為晉陽。秦置晉陽縣,為太原郡治。漢、晉因之。南北朝、北齊移晉陽於汾水東,而於城中置龍山縣。隋省龍山縣,復徙晉陽縣於城中,又於汾水東置太原縣。大業中,遷入府城。唐貞觀中,復徙縣治於汾水東。宋初,以縣為平晉軍,尋罷軍為縣。後又移治永利監,屬太原府。元屬太原路。明移治汾水西。洪武八年改為太原縣,隸太原府。

皇清因之,編戶。舊五十五里,今五十里。

榆次縣

周,春秋時晉塗水邑。戰國時屬趙。秦莊襄王二年,蒙驁取趙榆次地,即此。漢置榆次縣,屬太原郡。晉屬太原國,分餘地為壽陽縣。南北朝魏大武時,省入晉陽,尋復置。北齊省入中都。隋開皇初,復舊名,移治漢故城東北隅。唐、五代因之。宋太平興國四年,平劉繼元,毀并州城,徙治此。金大定中,以地廣民眾,割其東三百戶入壽陽,西四千五百戶入平晉,南三千七百五十戶入太谷,西南六百戶入徐溝,西北八百戶入陽曲。元屬太原路,明為榆次縣,隸太原府。

皇清因之,編戶。舊一百八里,今七十六里。

太谷縣

周《春秋》晉大夫陽處父封邑。秦屬太原郡。漢為陽邑縣,王莽改曰繁穰。晉屬太原國。南北朝魏屬太原郡,太平真君九年省,尋復置。後周建德四年,徙西四十里,即今治。隋開皇三年,廢郡,以縣屬并州,後改為太谷縣,因西南有太谷雲。唐武德三年,置太州,尋廢為縣,隸并州。五代宋因之。金大定中,割榆次、修文、仁義二鄉來屬。興定四年,清源置晉州,以太谷縣隸焉。元廢州,仍隸太原府。明為太谷縣,隸太原府。

皇清因之,編戶。舊八十三里,今四十二里

祁縣

周。《春秋》晉大夫祁奚之邑,因以祁名賈,封賈辛為祁大夫,即其地。秦漢皆屬太原郡。武帝封李善為祁侯,徙築於西北,在今祁城村南。北朝魏并州別駕分瓚又徙西北築城,即今治。北齊省。隋復置,屬并州。唐初,屬太州,開元中,仍屬太原府。五代宋因之。金置磧州,因東南有磧山雲,尋廢州為縣,後割屬晉州。元屬冀寧路。明為祁縣,隸太原府。

皇清因之,編戶。舊四十五里,今三十一里。

徐溝縣

金本清源縣之徐溝鎮,至大定中,因耆民言,東析平晉縣斷金鄉一十三村,西析清源縣梗陽鄉一十一村,南析榆次縣西管鄉四村,置為縣,隸太原路。興定四年,改清源縣為晉州,縣屬焉。元州廢,仍隸太原路。明為徐溝縣,隸太原府。

皇清因之,編戶。舊一十九里,今一十二里。

清源縣

周春秋晉地名清源,又名梗陽。漢晉皆為榆次縣之西境。南北朝魏省榆次縣,屬晉陽。隋開皇中,即梗陽故城置清源縣,屬并州,以西北有清源水雲。大業初,省入晉陽。唐武德初,復置。五代宋因之。金興定中,改置晉州,以徐溝、太谷、祁縣隸焉。元復如隋制。明為清源縣,隸太原府。

皇清因之,編戶。舊二十八里,今二十八里。

交城縣

漢晉陽縣之西境。南北朝北齊於此置牧官。隋開皇中,析置交城縣,屬并州。其地西北當汾、孔二水交流之際,有古交口城,故名。唐天授初,移置山南卻波村,即今治。先天二年,分置盧川縣於故縣地。開元二年,復併入焉。宋建大通監於此,割沁州綿上縣屬焉。寶元間,以監屬太原府。金廢監,縣仍舊屬。元因之。明為交城縣,隸太原府。

皇清因之,編戶。舊四十三里,今二十五里。

文水縣

周《春秋》為晉平陵大夫之邑,後屬趙,名大陵。秦為大陵縣,屬太原郡。漢因之,故城在今縣東二十里。王莽改為大寧。後漢復為大陵。晉屬太原國。南北朝魏徙壽陽民三千戶,居大陵城西南十里,置壽陽西縣。隋開皇中,改曰文水,以縣西有文谷水雲。屬并州。唐武德三年,改屬汾州。天授初,改為武興縣。神龍元年,復舊。宋元豐間,因水患徙置南漳沱村高阜處。金、元仍舊。明為文水縣,隸太原府。

皇清因之,編戶。舊七十九里,今七十里。

壽陽縣

周春秋時,晉馬首邑。漢為榆次之東境。晉始置受陽縣,屬樂平郡。晉末省。隋開皇間,復置,屬并州。唐初置受州,以縣屬焉。貞觀中,州廢,縣仍屬并州。宋仍舊。金大定中,置晉州於此,割榆次東三百戶屬焉。尋移州治清源縣,屬平定州。元仍置縣,屬太原路。明為壽陽縣,隸太原府。

皇清因之,編戶。舊三十里,今二十四里。

盂縣

周。春秋時,仇猶國。晉滅之,為大夫盂丙邑,名曰盂。戰國時屬趙,為源仇城。漢置盂縣,屬太原郡。南北朝魏省入石艾縣。隋開皇中,分石艾置源仇縣,屬遼州源仇故城即今治。大業初,改盂縣屬并州。唐武德三年,割榆次、壽陽二縣置受州,以縣屬焉。六年,遷州治於賽魚城,以并州烏河縣省入。八年,廢受州,復隸并州。五代宋仍舊。金貞祐中,陞為盂州。元因之。明復為盂縣,隸太原府。

皇清因之,編戶。舊二十三里,今二十三里。

靜樂縣

漢汾陽縣地,屬太原郡。東漢末,廢入九原縣。隋為岢嵐縣,尋改汾源縣。大業間,改靜樂縣,屬樓煩郡。唐於縣置管州,後廢,以縣屬嵐州。宋咸平中,置靜樂軍,尋廢軍,徙憲州治於此。熙寧三年,省州為縣。十年,復為憲州。金改靜樂郡,後仍改為管州。元初,於此置河北路都元帥府。至元初,以管州省屬嵐州,尋復為管州。三年又併入嵐州。後復為管州,隸冀寧路。明省州為靜樂縣,隸太原府。北置寧化守禦千戶所守焉。

皇清因之,編戶。舊三十里,今十里。

河曲縣

宋以舊嵐州雄勇鎮立火山軍,屬代州,後置火山縣,尋廢。金改為火山州,後改曰隩州。貞元初,增置河曲縣,取「河千里一曲」 之義。元至元初,州縣俱省入保德州。明洪武二年,仍置河曲。縣六:

考證

年革。十四年復置,隸太原府。

皇清因之,編戶,舊七里,今五里。

平定州

周春秋晉地。秦屬太原、上黨二郡。漢為上艾縣地太原東境。東漢屬恆山國。晉屬樂平郡。南北朝魏為西陽郡,後復為樂平郡,改上艾曰石艾縣。隋初郡廢,屬遼州。後州廢,屬太原郡,又以石艾縣屬受州。唐初屬遼州,後復屬并州,又改為廣陽縣,因縣西八十里有「廣陽故城」 雲。宋初以鎮州廣陽縣建為平定軍。蓋太祖征太原先克此縣,遂因隸鎮州。及太宗平河東,因改廣陽為平定縣。後廢遼州,省平城、和順二縣入遼山,隸平定軍,尋復隸遼州,二縣復舊。金改為軍平定州為太原支郡,仍領平定、樂平二縣。元省平定、樂平二縣入焉,尋復樂平縣。明為平定州,隸太原府,領縣一:

皇清因之,編戶。舊三十三里,今二十一里。

樂平縣

周春秋為山東皋落氏之國。晉伐之,遂得其地,後入於趙。秦屬上黨郡。漢為沾縣。三國魏因之。晉析置樂平郡,治樂平縣,沾縣屬焉。南北朝魏太武初,郡縣皆省。至明帝孝昌二年,於遼州和順縣置樂平郡及縣。北齊移治沾城,即今治。隋初郡廢,以縣屬遼州,又分置東山縣。大業初,省遼州及東山縣,以樂平屬并州。唐初置遼州於樂平,後徙州治遼山。五代皆因之。宋為平晉軍,尋復為樂平縣,屬平定軍。金為皋州,尋廢,以縣屬平定州。元為樂平縣,尋省入平定州,後復置,屬平定州。明為樂平縣,隸太原府平定州。

皇清因之,編戶。舊十里,今七里。

忻州

周。春秋時屬晉,後屬趙。秦屬太原郡。漢為太原之陽曲縣地。東漢末,於此置新興郡治九原。晉改為晉昌郡。南北朝魏置肆州治於秀容城。後周徙肆州治於鴈門郡。隋初,復立新興郡及雲州,後改郡為忻州,取界內「忻水」 為名。大業初,廢雲州及忻州,以其地入樓煩郡。唐復置新興郡,領秀容縣,復為忻州,又置定襄縣。天寶初,改定襄郡。乾元初,復為忻州,屬河東路。五代宋仍舊,置團練使於此。金置刺史,為太原府支郡,屬河東北路。元為九原府,尋復為州,領秀容、定襄二縣。明為忻州,隸太原府,領縣一:

皇清因之,編戶。舊五十三里,今四十七里。

定襄縣

漢陽曲地。東漢末既移其民於太原近界置定襄縣,以處塞下遺民,入新興郡。三國魏因之。晉惠帝時,遷弘農人楊釗等三千戶於此,改曰晉昌縣。南北朝魏復為定襄縣。隋省入秀容縣。唐初,復置定襄,屬忻州。宋省。元祐初復置。金元仍舊。明為定襄縣,隸太原府忻州。

皇清因之,編戶。舊二十五里,今一十三里。

代州

周春秋時晉地,後屬趙。秦為鴈門郡。漢汾陰館即此。三國魏徙鴈門郡南度句注,治廣武城,即今州西故城。晉因之。南北朝魏置梁城、繁峙二郡於此,尋廢,移治廣武東上館城,即今治。後周移肆州治此。隋初郡廢,置代州,改廣武曰鴈門縣。大業中,改州為鴈門郡。唐置代州總管。天寶初,改鴈門郡。乾元初,復為代州,屬河東道。宋因之,置防禦。金置代州振武軍,隸河東北路。元罷軍,仍為代州,以鴈門縣省入,隸太原路。明洪武二年,改縣。八年,復為州,隸太原府。領縣三,置振武衛;又置守禦所於鴈門,隸本衛。

皇清因之,編戶。舊四十一里,今仍舊。

五臺縣

漢為慮虒縣,屬太原郡,以界內有慮虒水雲。晉省。南北朝魏復置新興郡。北齊改屬鴈門郡。隋改為五臺縣,因山為名。唐屬代州。五代、宋皆因之。金陞為臺州,隸太原府。元因之。明改為五臺縣,隸太原府代州。

皇清因之,編戶。舊一十五里,今九里。

繁峙縣

漢舊縣,屬鴈門郡。晉因之。南北朝魏置繁峙郡。東魏復置武州於此。北齊改為北靈州,尋廢。後周郡縣並廢。隋開皇中,復置武州及吐京、新安三郡,徙治城中。大業中,移縣置武州城,屬鴈門郡。唐復移今治。宋屬代州。金為堅州,隸太原府。元因之。明改為繁峙縣,隸太原府代州。

皇清因之,編戶。舊一十九里,今九里。

崞縣

漢舊縣,屬鴈門郡。漢末廢,晉復置。南北朝魏改。

為石城縣。東魏置崞州。北齊改北顯州。後周州廢。隋改為平寇縣,大業初,改崞縣。唐屬代州。五代梁析置白鹿縣。宋省入崞縣。金末陞為州,隸太原府。元因之。明復改為崞縣,隸太原府代州。

皇清因之,編戶。舊三十五里,今二十里。

岢嵐州

周春秋時晉地,後為樓煩所據。趙滅樓煩以為邑。秦置縣,屬太原郡。漢為汾陽縣。三國魏屬新興郡。南北朝魏置嵐州,因山名。隋為岢嵐鎮,屬樓煩郡。唐置岢嵐軍及嵐谷縣。宋仍為軍。金改為州。元省入嵐州,後省入營州。明洪武七年,改為岢嵐縣。九年,新置為州,隸太原府。領縣二:

皇清因之,編戶。舊一十一里,今仍舊。

嵐縣

漢汾陽縣,屬太原郡。漢末地空。三國魏為新興郡地。南北朝魏為嵐州地。隋置樓煩郡。唐置東會州,尋改嵐州。天寶初,改樓煩郡。乾元初,復為嵐州,治宜芳縣。宋立嵐州節度使於此。金陞為鎮西軍節度使。元復為嵐州,隸太原路。明改為嵐縣,隸太原府岢嵐州。

皇清因之,編戶。舊三十二里,今一十里。

興縣

漢汾陽縣地。南北朝魏置蔚汾縣,東有蔚汾水,雲屬神武郡。隋罷郡,改為臨泉縣,屬樓煩郡。唐改臨津縣,屬東會州。貞觀初,改合河縣,屬嵐州。宋元豐中,徙治蔚汾水北,即今治。金陞為興州,取「新興郡」 為名,屬太原府。元復為合河縣,尋改興州。明改為興縣,隸太原府岢嵐州。

皇清因之,編戶。舊一十四里,今四里。

保德州

《禹貢》「為荒服。周為藩服。」 春秋屬晉,三分後屬樓煩,名儋林。秦屬太原。漢屬鴈門郡。唐屬嵐州。宋析置定羌軍,屬嵐州。景德初,改保德軍,尋立為州,管五里,與西河、麟、府、豐三州相為表裏,以控制夏人。屬河東道。金置附郭保德縣。元隸府州即陝西府谷縣。至元初省併隩、芭二州入焉,屬太原府。明初,亦為州。洪武七年,改為縣。九年、復改為州,隸太原府

皇清因之,編戶舊五里,今仍舊。

偏關

周屬燕,為儋林郡。秦併燕、趙地,築長城於紫塞,其地廢。漢改置陰山郡。南北朝東魏屬武州。唐因之。宋隸火山軍。金置武寧郡。元置武節將軍,樞密院判鎮守之。明洪武二十二年,置守備,專敕守關。宣德四年,更置總兵官。嘉靖二十一年移駐寧武,更置參將。成化十一年,立守禦千戶所。

皇清因之,編戶舊二里,今仍舊。

太原府疆域考        府志

[編輯]

太原府疆域圖

太原府疆域圖

本府。陽曲縣附郭。

東至直隸真定府井陘縣界三百七十五里,西至陝西延安府吳堡縣界五百五里。

南至沁州武鄉縣界,二百一十里。

北至大同府馬邑縣界三百五十五里。

東、《西廣》原闕。里,南北袤。原闕里。自府治至

京師一千二百里

陽曲縣

東至壽陽縣王胡莊,六十里。

西至交城縣故交莊,九十里。

南至太原縣馬村十五里。

北至忻州《關城子》,一百一十里。

東西廣二百二十里,南北袤一百五十里。《太原縣》:

東至榆次縣東賈二十五里。

西至陽曲縣界御道川,四十里。

南至清源縣故驛鎮三十里。

北至陽曲縣北屯,四十里。

東西廣六十里,南北袤七十里。自縣東北至省城四十五里,至

京師一千里

榆次縣

東至壽陽縣界,六十里。

西至太原縣界,二十五里。

南至太谷縣界,三十五里。

北至陽曲縣界八十里

東西廣八十五里,南北袤一百一十五里。自縣治西北至省城六十里,東北至

京師一千一百里

太谷縣

東至和順縣界,焦紅色,一百一十五里。

西至祁縣界白圭村,一十五里。

南至祁縣界口子頭村,三十里。

北至徐溝縣界楚王村二十五里。

東西廣一百二十五里,南北袤六十里。自縣治西北至省城一百二十里。東北至

京師一千二百里

祁縣

東至太谷縣界三十里

西至文水縣界,二十五里。

南至平遙縣界十三里

北至清源縣界三十里

東西廣五十里,南北袤一百五十里。自縣治東北至省城一百四十里,至

京師一千二百里

徐溝縣

東至榆次縣田村,一十二里。

西至清源縣西谷村,一十八里。

南至太谷縣登豐鋪,一十八里。

北至太原縣南格村,一十三里。

東、《西廣》原闕。里,南北袤。原闕里:自縣治北至省城八十里。東北至

京師一千二百里

清源縣

東至徐溝黑石營界,十五里。

西至交城義望鋪界十五里。

南至祁縣北棗村界,三十里。

北至太原縣故驛鎮界八里。

東西廣四十里,南北袤三十八里。自縣治東北至省城八十里,至

京師一千一百七十里

交城縣

東至清源縣高白村,一十五里。

西至《永寧州》《劉王》。請幫助識別此字。山,一百八十里。南至文水縣石堠村,一十里。

北至靜樂縣天成川界,一百五十里。

東西廣二百餘里,南北袤二百餘里。自縣治東北至省城一百二十里,至

京師一千三百里

文水縣

東至祁縣界五十里

西至永寧州界八十里

南至汾州界三十里

北至交城縣界三十里

東西廣一百三十里,南北袤六十里。自縣治東北至省城一百六十里,至

京師一千三百里

壽陽縣

東至平定州界,四十五里。

西至陽曲縣界一百里

南至和順縣界,一百里。

北至盂縣界六十里

東西廣一百四十五里,南北袤一百五十里。自縣治西至省城一百七十里。東北至

京師一千里

盂縣

東至直隸平山縣界,七十里。

南至壽陽縣界七十里

西至陽曲縣界一百二十里。

北至五臺縣界,一百二十里。

東西廣二百一十里,南北袤二百里。自縣治南路至會城二百四十里,東路至

京師九百里

靜樂縣

東至小店鎮陽曲縣界,九十里。

西至馬房鎮西鬧泥村,嵐縣界,四十五里。南至順道村,交城縣界,一百五十里。

北至永安鎮北寧化界,四十五里。

東西廣一百三十五里,南北袤二百七十里。自縣治至會城二百二十里,至

京師一千里

河曲縣

東至舊武州下莊村八十里。

西至黃河岸,陝西府谷縣界七里。

南至保德州界朱家村六十里。

北至沙漠界,一百二十里。

東、《西廣》原闕。里,南北袤。原闕里:自縣治東南至省城四百八十里。東北至

京師一千三百里

平定州

東至直隸井陘縣界,一百里。

西至壽陽縣界,七十五里。

南至樂平縣界,三十五里。

北至盂縣界六十里

東西廣一百七十里,南北袤一百一十里。自州治西北至省城二百六十里。東北至

京師一千里

樂平縣

東至直隸贊皇縣黃沙嶺,一百二十里。

西至壽陽縣堡底村,一百一十里。

南至和順縣松子嶺界,四十五里。

北至平定州風火嶺界,二十五里。

東西廣二百五十里,南北袤七十里。自縣治北至本州五十里。西北至省城三百二十里。東北至

京師一千一百里

忻州

東至定襄縣,二十五里。

西至靜樂縣界,一百一十里。

南至陽曲縣界四十里

北至崞縣界六十里

東西廣一百三十五里,南北長一百里。自州治南至省城一百四十里。東北至

京師一千三百里

定襄縣

東至五臺縣邊家莊界七十里。

西至忻州北霍村界十五里。

南至陽曲縣岔口界,二十五里。

北至崞縣橫道鎮界三十五里。

東、《西廣》原闕。里,南北袤。原闕里。自縣治西北至本州一百二十里。西南至省城一百八十里。東北至

京師九百里

代州

東至繁峙縣楊興堡五十里。

西至崞縣班聶村,三十里。

南至五臺縣楊休嶺七十里。

北至馬邑縣北嶺下,四十五里。

東西廣八十里,南北袤一百一十五里。自州治西南至省城三百二十里。東北至

京師三百七十里

五臺縣

東至直隸阜平縣龍泉關,一百二十里。

西至崞縣榆車嶺,八十里。

南至盂縣牛道嶺八十里。

北至代州楊林嶺,四十里。

東西廣二百里,南北袤一百二十里。自縣治西北至本州一百里,西至省城二百七十里,北至

京師九百里

繁峙縣。《志》闕。

崞縣:《志》闕。

岢嵐州

東至衛界三十里

西至保德州界六十里

南至嵐縣界直道村,五十里。

北至界牌六十里

東西廣一百里,南北袤九十里。自州治東南至省城三百五十里。東北至

京師一千五百里

嵐縣。《志》闕。

興縣

東至嵐縣上會村,七十里。

西至黃河五十里

南至臨縣界「堠塢」 ,八十里。

北至保德州寺河塔七十里。

東西廣一百二十五里,南北袤一百五十里。自縣治東南至本州一百五十里,東北至

京師一千二百里

保德州

東至河曲縣界三十里

西至韓家川河畔,四十里。

南至岢嵐州界七十里

北至河畔一里

東西廣一百一十里,南北袤一百二十里。自州治東南至省城五百里。東北至

京師一千四百里

寧武關

東至馬家灣陽方口,界八里。

西至頭馬營寧化界八十里。

南至五里鋪,崞縣界二十里。

北至黃花嶺神池界,十五里。

東西廣一百二十里,南北袤一百一十里。自所治東南至省城四百里。東北至

京師一千五百里

形勝附

[編輯]

本府。陽曲縣附郭。

李白《序》:「天王三京,北都居一襟四塞之要衝,控五原之都邑。」

《博物策》:「左有太行,右有大河,南有霍鎮之固,北有雲中之塞,昔人謂之雄藩劇鎮。」

《和鼎碑記》「鴉鳴實參墟通析津之大關,版泉有軒轅戰炎帝之古蹟,亭峨隱桃花之三洞,石嶺連繫舟之孤巖。」

陳棐《拱辰樓賦》:「汾流左繞而拖帶,晉山西倚以長屏。烈石巉巖,寒泉嗚咽。」

《圖書編》:「恆山之險,大河之固。」 《句注》:「險阻,靈山角立。」

《輿圖備考》:「左恆山,右大河,襟四塞,控五原,南石嶺、孟門,北方山靈,內勾注險阻,山明水秀,古晉要地。」

太原以雲中、上谷為之屏,河東、上黨為之蔽,臨谷為塹,因山為障,帶二水之雙流,據百嶺之重阻,尢險之最焉。試橫覽遠眺,而複關四塞,逶迤崔嵬,誠所謂「一人荷戟,萬夫沬趄」 者,非晉中名郡歟?

陽曲縣 ,《唐文粹》「居天下之脊,當河朔之喉。」 太原縣 ,山環水繞,原隰寬平。

榆次縣 「罕山北峙,塗水南瀠。左枕太行之麓,右跨汾水之濱。重以深溝巨澗,極其險阻。而曲寨懸窯,又足為避兵之所。」

太谷縣 鳳山聳其前,象水環其後,左枕太行,右跨汾水。東南有八賦之重岡,西北連盤跎之天塹。依憑險固,敵難馳騁,誠三晉之巖邑也。祁縣 麓臺峙於前,昌源縈於後,左翼鳳山,右跨汾滸,而通光、五馬諸河經絡其間。故舊《志》謂:「群山遙障東南,清汾旋繞西北。」

徐溝縣 北望「晉藩」,南跨請幫助識別此字。谷。東倚太行,西臨汾水。

清源縣 「左挹清汾,右枕白石,地勢平夷,土性瀉鹵。」

《交城縣 》,東近卻波之村,南向汾河之陽,西鄰文水,北背卦山。

文水縣 「左帶汾文,右襟龍虎。」

壽陽縣 枕連恆岳,聯絡太行。奇峰東列,為畿甸之右襟;層巒西峙,為晉藩之左輔。

盂縣 峰巒錯落乎東北,岡阜羅列於西南。兩嶺藏山峙乎內,高峰石艾遶乎外,芹水環流,滹沱洶湧。且左跨越霄,右翼慈氏,面峙雙鶴,背枕仇猶。

靜樂縣 重山四拱,汾水中流。蘆芽、荷葉鎮其北,龍和、周洪揖其南。左環兩嶺,右控鹿徑。故舊《志》謂「全晉咽喉,偏都襟袂。」

河曲縣 北枕高岡,南臨大澗,土坡斗峻,十里九溝。西北有「黃河之險,以阻隔群邊。東北有偏關之塞,以保障全晉。」

平定州 當「四塞之要衝,控五原之都邑。石樓壯其襟,桃江遶其背,左倚故關之險,右擁冠山之雄,巍然并州之上游也。」

《樂平縣 》群山起伏,若斷若連,有浮波之形,實太行之中境也。

忻州 「景望維山,城浸維水。東山表魯,易水壯燕。禹別九州,高山是奠。且南有石嶺之關,北有雲內之塞。」

定襄縣 ,「叢蒙障其南,滹沱環其北。」

代州 :鴈門障其西北,《滹沱》經於東南,外繞群山,中開平壤,誠險固之地,戰守之區。

五臺縣 東跨五臺,南襟滹沱,西帶泉岩,北枕楊嶺。二峨擁腋,四峪盤腹。兩關把隘,三險防虞。彈丸一邑,巋然中藏。《舊志》云:而蹙峪而背楊林,左臺山而右滹沱,溪壑岩塹,川谷重複。

《繁峙縣 》左據憨山,右連峨浪,《淨明》雄峙於前,《鐵腳》崢嶸於後。

《崞縣 》群峰西障,滹川東繞。天涯壯其南,鴈門枕其北。

岢嵐州 「四面皆山,屹然高聳。西則河水,蕩然浩流,形勢雄固。」

嵐縣 桃嶮鎮其南,雙松障其北。東帶高平之坡,西據白龍之險。山川斗峻,道路崎嶇。

興縣 左襟大萬,右帶黃河,合查、《紫金》拱其南,嵐漪、《湫水》經其北。

保德州 群山屹乎東南,黃河繞於西北。寧武關 依山傍河,背高面下。東則禪房聳峻,望臺山之勝;西則蘆芽魏峰,含汾水之源。六盤踞其前,鳥道紆迴,黃花枕其後,怪石重疊。雖不比通都大邑,然而環列萬山之中,蓋所稱雄關雲。

太原府星野考        府志

[編輯]

府屬總

太原所屬,在參、井之間,然觀井次之入陝,其麗參者較多。

太原府山川考一       府志

[編輯]

本府。陽曲縣附郭。

罕山 在府城東北五十里。其山自太行連絡而下,層巒起伏,視諸山獨為壯麗。《圖經》謂之「看山。」

亭子山 :在府城西北五十里。下有桃花三洞,乃白翱讀書處。

《崛》。請幫助識別此字。山 在府城西北四十五里。上有寺,林木茂密,霜後葉紅如丹。

冽石山 在府城西北四十里。山罅出泉,其味甘美。旁有龍井,所謂「冽石寒泉。」 有竇鳴犢。廟內十五里有二洞,相傳范、張二郎採薪於此,遇仙人奕棋觀之,久而斧柯已爛。及回家,家人已亡,越三世矣。二人復入山,俱坐化於洞,即形塑像,因名其里曰斧柯里。

繫舟山 在府城北九十里。《靈記》云:「五臺山有四埵,各去百二十里,其南繫舟山,號南埵,上有銅環鐵軸。」

昔堯遭洪水,繫舟於此。或謂禹治水,繫舟其上,故名。其石如環軸,曰「繫舟。」 金元好問父德明讀書其下,趙秉文改曰讀書山。五代時,薛雲居此,又名薛雲谷。

狼虎山 :在府城西二十五里。

梁鴻山 :在府城東北九十里。

方山 在府城東北六十里,以方頂為名。漢柵山 在府城東北六十里。

阪泉山 在府城東北八十里。山西北有白龍、黑虎二池,黃帝戰於阪泉即此。山上有黃帝廟。織笄山 在府城東北九十里,一名鳳凰山,其形如鳥舒翼。東臥虎山,西南接頭山,諸峰羅列,又名五峰山,俗呼小五臺山,又名為梁鴻山。乾燭峪 即天門關,其東北崖名楊廣道,隋魯王圍廣所。

石尖峰 在府城西北六十里,有石孤立汾水側,高十餘丈。

汾河 在府城西,其源出靜樂縣北,有二:一在

縣北管岑山天池,一出林溪山龍眼泉,至支鍋石村,合流至寧化所五里,禹之孫昌寧公所定,名「定河。」 至縣城西南流,水經樓煩、故交、陽曲、太原、文水、祁、汾、介休、孝義、霍州、靈石、汾西、趙城、洪洞、臨汾、襄陵、太平、絳州、稷山、河津、榮河諸州縣界,合入黃河。其所經州縣,多引渠灌田。

飲馬河 在府城內西阜城門裏。明初封晉王,有護衛軍飲馬於此,故名。

南社河 在府城北十里,西流入汾。

洛陰水 在府城北五十里。源出新興郡,南流經洛陰城,又西經盂縣東北故城南,又有石橋河水,俱西流經陽曲灣流入汾。

掃谷水 ,源出府城西一百二十里,南流經天門谷入汾。

真谷水 ,源出府城東七十里,南流過狼孟城西合洛陰水。

陽曲川 在府城東北四十里。又名陽曲灣。澗河水 源出府城東北五里,西南流入汾。柳溪 在府城西一里汾湜之東。宋天禧中,陳堯佐知并州,因汾水屢漲,為築堤,周圍五里,引汾水注之。四旁柳萬株,中有杕華堂,堂後通芙蓉洲,堤上有彤霞閣。每歲上巳,太守泛舟,郡人遊觀焉。久圮於水,有新碑尚存。

龍泉 有四,一在城西二里,南流入太原縣界;一在百五十里,靜樂縣界;一在太原縣西北開化山;一在崞縣西北《龍泉郡》。

烈石泉 在府城西北四十里山下。發源與汾水合流溉田,又名「烈石谷。」

南寨河 在府城北二十五里,西流入汾,因淤泥,渡涉不便。宗人朱知黔等建橋一座。

太原縣

嬰山 ,縣西北三里。《圖經》云:「嬰山為并州之主,即今五龍廛。」

石室山 ,在縣西北七里。《記》云:「太原群山有石室,方丈四尺,旁有古字,人莫之識,今無。」

懸甕山 縣西十里。一名結絀山。《山海經》云:「懸甕之山,晉水所出。」 山腹有巨石如甕,因以為名。宋仁宗時,地震山拆,巨石摧壞,今無甕形矣。風谷山 ,在縣西十里,唐北都西門之驛路也。石穴 ,相傳神至則石有聲,去則否,上有泰山寺。

蒙山 ,在縣西五里。漢劉聰寇劉琨,不克,掠晉陽之民,踰蒙山西歸,上有周將《楊忠碑》。忠即隋文帝父。

尖山 ,在縣西南一十五里。出礬炭。

龍山 縣西八里。北齊取以名縣,唐裴休退隱之所。其北有童子寺,其南道中有泉,嘗出白魚,因名白魚泉。《漢地誌》云:「晉陽有龍山。」

葦谷山 在縣西南二十五里,上有仙巖禪寺。巉石山 ,在縣西南一十五里。有槐子谷,入天龍寺。

駝山 ,在縣東南五十五里。其形如駝峰,故名。又曰「黑駝山」 ,出煤炭故也。上有補恩寺。

臥虎山 在縣西南,以形似「臥虎」 ,故名。

柳子谷 ,在縣西南一十五里。

井谷 ,在縣西北一十五里。

晉水 ,源出縣西南十里懸甕山下。二泉:北曰善利,南曰「難老」 ,疏為二池:南曰大池,流經奉聖寺前,名流杯池;北曰八角池,分為三河。其北城者名為智伯渠。至唐貞觀中,長史李勣架汾水東引,令民汲飲,後名「晉渠。」 今廢。

洞禍水 源出樂平縣,經榆次縣永康鎮。五代時,汴人攻太原,營於洞渦。《水經注》雲「出晉水下口」 者,《注》云:「劉琨之為并州也,劉淵引兵邀擊之,戰於洞渦。」 即此水也。

沙河水 ,在縣西七里風峪中。經晉陽故城,東流入汾。遇夏暴水,每壞城郭。居民築堤障之,旱則涸。

臺駘澤 在縣西十里。一名「晉澤。」 晉水下流,匯而為澤。中產蒲魚,民人利之。澤廣二十里,今為汾水所沒,盡為民田。其旁有昌寧公廟,即臺駘神也。

《白龍池 》縣西南三十里天龍寺內,深丈許,遇旱,浚之則雨。

蓮池 縣南五里,晉水聚處,人間種之。

蟾酥池 縣西南五里賢輔鄉。元時採辦,今為民田。

白魚泉 在縣西南十五里龍山明仙寺北谷。泉出白魚,因以名之。

龍泉 縣西北開化山南谷內有八角水池,泉從石罅噴出。

滴瀝泉 縣西南十里王索村古晉祠下。「烈女井 」 在縣北十里。元武氏女管嬰投死其中,後人因以為名。

九龍井 ,在縣北三里。金皇統八年,有碑云:「人有疾,飲之即愈,洗目即明。」

御井 縣西南十里,近晉祠。相傳宋太祖下河東時,嘗飲馬於此,故名。

榆次縣

罕山 縣北五十里。詳見《陽曲縣》。

臥虎山 在罕山南,狀若臥虎,故名。

寶峰山 在縣東南四十里馬欄村。蜿蜒奇秀。山之陽有溪谷可憩。

鷹山 在縣東南八十里。峰巒聳翠如鷹狀,《小塗水》出焉。或云:「曾有神鷹止此,故名。」

麓臺山 在縣東南三十五里。高數十仞,頂平衍,因謂之「臺。」 又雲鹿蹄山上建智伯祠。

小五臺山 在縣東北三十里。旁列林巒,下瞰泉石,為居人勝遊之地。

神林嶺 ,在縣東南三十五里。地陰寒,深夏有雪,與前寶峰山相峙,居人以為盛觀。

冀家山 在縣北四十里。其勢綿延環向,為罕山之翼。

盤腸嶺 在縣東南五十里。危峻,多產巨木,其勢盤曲如腸。

榆城坂 ,在縣東南三十里,壁立數千仞,上有土寨,下有懸窯,俱可避兵。每商旅經行,輪摧蹄蹶,相顧愕然。

馬喊坡 在縣北十五里谷頭村。俗傳龐涓行兵經此,「馬喊」 ,因名。

龐涓洞 在縣北二十五里蘇村南澗河涯上。世傳龐涓微時,嘗寓此,操習兵法,洞深,人莫入。白龍河 在縣東北二十五里,西入澗河。清水河 在縣北二十里鳴謙驛。源出孟家井黃煤窯,西南入於澗河。

塗水 有二:大塗水,發源本縣東南一百里八縛嶺,西北流入洞渦水。小塗水發源縣東南八十里鷹山,西流入大塗水,經太原、清源二縣界,入於汾河。《水經注》曰:「塗水出陽邑東北大嵰山塗谷,西南逕羅磬亭,與蔣谷水合,水出縣東南蔣谿。」 《魏土地記》曰:「陽邑城東一百一十里至山,有蔣谷大道,度軒車嶺,通於武鄉。」

源渦水 在縣東八里源渦村。其泉湧出,隆寒不凍,泉旁之草甲,經冬常榮,故又謂之溫泉。上有龍祠。唐貞觀二年,縣令孫湛引以溉田,甚利。南流半里許,會洞渦入汾。《水經注》為原過水,云:「西阜上有原渦祠,水取名焉。」

澗河水 在縣北十五里。源出壽陽縣李家山,西南會蒜谷、赤坑、白龍諸水,流經太原縣界,注於汾。宋紹聖三年,縣令桑世安開渠,溉田數十餘頃,民受其利。

木瓜水 ,在縣東南六十里。其源出遼州舊平城縣木瓜嶺,合八縛水,西流入洞渦水。

八縛水 ,出八縛嶺下,西瀠迴而來,下流至傾城,西會木瓜水。

牛坑水 ,出縣東南三十里牛坑村懸泉谷,西流入於洞渦水,居民引渠溉田。

蒜谷水 在縣北四十里蒜谷,西流入澗河水。蘇河水 發源縣北四十里高壁溝,西入澗河。芹谷水 ,出縣東北五十里芹谷,西流入澗河。龍池 有四:一在小五臺山下,一在罕山南,一在孟家井東,一在中社村西。其水皆光瀯奪目,冬夏不竭。上有龍祠,禱雨輒應。

黃龍港 在縣東北半里許。本漢、唐故道,歲久霖潦畢會,因疏為港。

寒泉 在縣東十里井谷村。上有龍祠,祠有土泉一竅,其味甘冽,旱不涸,澇不溢,清澄見底。土人疏之溉田,西注洞渦水。

捍水井 有三:一在懷仁村,一在西長壽村,一在王郝村,俱萬曆年間建。

太谷縣

鳳凰山 在縣南一十里。山巔形勢如鳳,故名。春夏之交,峰巒秀麗,色如抹靛,士庶登眺不絕。灰泉山 在縣東南二十里。山上有谷德將軍廟,廟下有泉,瀦為池。

藥伯山 在縣東南三十里。上有藥伯廟。鳳景山 在縣南十八里。山有石佛,建三層閣貯之。山巔有浮屠一座,四月八日,民登眺不絕。鳳翼山 在縣東南二十三里,即鳳凰山之右翼。高三里,盤踞二十里。山有佛閣,因山鑿佛北向,坐身丈餘,號「二佛。」 元宋閣燬於兵,金復重建。白壁嶺 縣南七十里。

奄谷 ,在縣東南十里。崖壁有佛像,世號「千佛。」 崖谷中出水。

咸陽谷 ,縣南十三里。石壁有佛像。秦伐趙,築城近谷口,以咸陽兵戍之,故名。

回馬谷 縣東南三十里。谷中有馬陵關,通古邢州路。谷中出葡萄,味甚美,有水即回馬河。五代時,梁伐太原,刺史張歸厚軍自馬陵關入,即此。一名「四卦谷。」

象谷 ,在縣東北五十二里。闊三百步,長四十六里。谷中有水,即象谷河。

回馬河 在縣東南二十五里。

象谷河 ,在縣東北二十五里。河水澄徹,可鑒毛髮。

奄谷河 在縣東南一十里。谷中有泉,北流入惠安村。灌溉田園,民多獲利。

金水河 ,源出縣東北大塔山下,至石母祠,眾泉合流,經清源縣羅白村入於汾。

胡谷河 在縣西南,流入祁縣界。

祁縣

麓臺山 在縣東南六十里。形如臺,故名。下有龍洞,禱雨輒應。其南跨平遙縣界,亦名「蒙山」 ,又名「竭方山」 ,迤邐接武鄉、沁源、靈石縣界。

上。請幫助識別此字。山, 在縣東南六十里。巍峨奇秀,上有五龍堂,今廢。一作「幘。」

下。請幫助識別此字。山 在縣東南六十里。層巒疊翠,隱逸之士多居之,上有「幽仙寺。」

高峰壑山 :亦名「雲伏腦」,在上。請幫助識別此字。山東十餘里,山頂高寒,盛暑,山雪不化。山分二支,轉折東北者為「綿嶺」,自麓十八盤方至頂。轉正北者為龍山,以首有龍嘴也。

「四縣腦」山 在請幫助識別此字。山東南三十五里。其形高大,登之望見本縣太谷、榆社、平遙四縣,故名。牛心山, 在縣東南七十里,周圍有水泉,峰巒特秀,山頂光圓似牛心。

紫荊山 ,去縣一百餘里,極高,在牛心山南,長約十里。山石皆五色,有泉水大池。東巖有銀洞,今塞西北山梁。又有風洞,口面三角,風恆出其中,深不可量。

雙泉山 在子洪鎮南,以山有雙泉,故名。溫風嶺 ,在縣東南一百里紫荊山北。嶺上有張果老窯,下有天井、仙峰、槽蹄諸遺跡。

南原 在縣東南

雙臺山 在縣東南梁村。東西臺對峙,若相拱揖然,故名。

黃羊坡 在縣東南窯上村。俗傳楊延昭引兵至此,迷失道路,黃羊引之,故名。

龍洞 ,在麓臺山龍王廟中。洞口有風聲如吼,深三、四丈,內有四穴。

龍王洞 ,在龍洞正北。有水池,上橫三木。過此有石乳下垂滴水。

潤、齊侯洞 ,俱在龍洞南,皆有垂石滴水。以上四洞,遇旱取水,禱雨輒應。惟東南一洞,則去遠不可測,人無敢深入者。

石夫子洞 在子洪鎮雙泉山石崖下。內有「夫子像」 ,乃明嘉靖中所鑿。

石佛河 源出縣東南四十里柏園村南坡下。胡甲水 在縣境,即「龍州水」,源出武鄉縣胡甲山,故名。北流經龍舟谷,名龍舟水,亦名「昌源水。」引渠溉六支等都,至賈令鎮南諸鄉村田。伏羆水 源出縣東南三十里伏羆嶺,故名。「通光水 」,源出東南。請幫助識別此字。山,北合昌源河入汾,溉田甚多。

迥馬谷水 ,一名「五馬河」 ,源出太谷縣東南迴馬谷,西合昌源河入汾。

「五龍池 」在上。請幫助識別此字。山五龍堂舊址前東西各一「子洪池」, 在鎮南山麓,周圍石砌,水甚甘,鎮人利之。

照餘池 在縣東南七里祁城村。《周禮》所云「照餘祈」 ,即此。世遠涸鹵,元至元十一年,濬得細水,為照餘池,歲溉民田及隍下樹木。旁建成湯廟後池水復涸。

皇清順治九年復溢。

雙泉 有二,一在子洪鎮南雙泉山,流入溝溉田。一在高峰壑山,流入通光水。

馬跑泉 有三,其二在麓臺神祠南北,俗傳皆麓臺神馬所跑。或謂宋太宗取河東時路此地御馬所跑,一在上。請幫助識別此字。山東俗傳「康皇后曾沐髮於此」,今其水不堪飲,山人惟漚麻。

甎拔突泉 有二,俱在南梁上莊東南溝中。二泉相去不遠,通光水之上流也。

義井 在縣治東南察院巷,相傳為元義門溫。

義之井故名

滿井 在縣東南十五里。井泉湧出,冬夏長流。土人編渠,輪溉田畝。

大井 在縣治東北隅,鑿於建城之後,味極甘。《徐溝縣》無《山》。

請幫助識別此字。峪河 在縣南十里。源出榆社縣恤張嶺下,相距一百八十里,西南流入清源縣界,又名「象谷。」萬曆年間,挑渠灌田,秋深漲發,多壞禾稼。清源縣

中隱山 在縣西北八里。四圍高峰,其山中隱,故名。

仁山 ,在縣西北十里。

白石山 ,在縣西五里。下有白石谷,水從谷中出,合平泉入汾。

馬名山 ,在縣西十五里。舊傳漢文帝牧馬於此,有印駒城,故名。

屠各谷 在縣西十五里。

鳳山 在縣西七里。中峰高起,兩翼如抱,若翔鳳然,故名。

馬鞍山 ,在縣西南五里。多蔬果。

方山 ,在縣西南二十五里。四面平坦,故名。象谷水 ,在縣東南三十里。

白石水 在縣西五里。源出白石谷,曲流十里,南入汾。夏秋遇雨泛漲,甚為城害,因修石堰障之,歲加補築。

清源水 ,在縣西北五里。源出趙簡子祠前,平地引以溉田。又名「平泉」 ,一名「不澇池」 ,溢則東南注於汾。又名「不老池。」

屠溝水 在縣西南十五里。舊名「屠谷口。」 兩山陡峻如峽,夏多泛漲,冬則涸。

交城縣

萬卦山 在縣北五里。六峰峙立,斷續開合,如萬卦然。題曰「卦岳爻峰」 ,一名卦山。

錦屏山 在縣西北五里。紅崖綠樹,若錦屏然,春景尤佳,題曰「錦屏春色。」

石壁山 在縣西北二十里。疊巘周圍環抱,南有石崖,峭削千仞,列障儼然如壁。古柏蒼松,四季若長秋。題曰「石壁秋容。」

王山 在縣東十二里。古名虎頭山。金皇統四年賜今名。或雲有空王佛寺故也。岡有古磚塔,題曰「王山寶塔。」 按《通志》:近視則灰色,遠視則色愈白。上有第一山碑,宋米芾書,一本是玉山。臥牛山 縣東北七里,形似臥牛。

白鹿山 ,在縣東北十里。山下有白鹿泉,昔有白鹿跑地得泉,故名。

高離山 縣西北四十里。獨立高聳,遠離眾山。少陽山 ,在縣西北七十里。《山海經》云:「少陽之山,酸水出焉」 ,流合文谷水。古產銀精石,今不出,水尚微酸。

馬鞍山 縣西北五十里,乃縣之鎮山也。山畔兩峰連接,形如馬鞍。上有晉大夫狐突及子毛偃墳廟,一名「狐突山」 ,俗謂之「放馬坪。」 廟前有井,水極甘冽,遇旱禱雨輒應。古產青鐵,今亦無。文山 縣西北九十里文水之側,故名。

四稜山 在縣西北九十里。以上「四脊」 為名。寶珍山 ,在縣西一百里。古有僧寶珍坐化於此,人異之,故名。亦名寶珠峰。

羊腸山 在縣東北一百二十里。《郡國志》云:「萬根谷石磴縈委若羊腸」 ,後魏於此立羊腸寨。《水經注》曰:「漢高帝十一年,封靳彊為侯國,後立屯農,積粟在斯,謂之羊腸倉山。」 有羊腸坂,在晉陽西北,石磴縈委,故倉坂取名矣。龍鬚山 縣西北一百二十里。山頂有寨,即名龍鬚寨。北有黑龍洞,南有龍堂山,岩下滴水成石,因名「餘糧石。」 崖內建龍王堂。

交城山 :城北一百二十五里。舊交城在此,故名。今改為「故交村。」

大阿蘇山 在縣西北一百五十里。其南數里有小阿蘇山。其山石崖中有洞穴。世傳張果老乘白驢在此,以鐵箠指石為穴,併驢入焉。穴尚在,深約十數步。

黑石樓山 在縣西北一百五十里。上有黑石如樓,故名。其洞穴中有兩石如盆,泉水出焉。亦名「獨泉山。」

破羅漢山 ,在縣西北一百五十里。山下有古石羅漢破碎不全,以此故名。

穀積山 在縣西北一百五十里。一名「骨集山。」 歡悅山 ,在縣西北一百五十里。山勢聳立,昔有隱者常登此山,東觀并州,西視黃河,右盼左顧,懷抱豁然,故又名「豁然山。」

孝文山 ,在縣西北一百六十里。昔元魏孝文

考證

避暑於此,上有廟存焉。

福泉山 縣西北一百七十里。有泉,禱雨輒應。神師山 縣西北一百九十里。古有二仙人隱居於此,下有東西仙洞,相去四十里。

鍊銀山 ,在縣西北一百二十里,山之長溝村,出銀鉛礦。

七佛山 在縣東北二十里。岩有七佛,故名。又雲塑像臥石崖中,俗傳睡化。另有《黃姑像》存焉。又傳是楚王修行之地。

劉王。請幫助識別此字。山, 在縣西北一百九十里。上有水泉,旱禱雨即應。昔劉淵都離石時嘗居此,因名。有祠存焉,一名「劉伶。」請幫助識別此字。山童子谷, 在縣北八十里。北齊天保七年,有數童子牧於此谷,見巨石如人,因作佛像,高一百一十尺。

龍堂山 在縣西北七十里,山下有龍王堂。孔河 在縣北一百三十里龍鬚山,南流經板柵、馬蘭城,東注於汶。

西谷水 ,在縣西北。源出劉王。請幫助識別此字。山下合文水步渾水, 在縣西北五十里狐突山前步渾谷,經縣城東流入汾。明永樂十年,泛漲衝圮城垣,乃築瓦窯、磁窯溝口二堰以防之。

塔莎水 一名「荅沙水」 ,縣東北五十里荅莎谷南流,經縣城東南入汾。元至正七年,知縣程元直築堤障之。今廢。

白鹿泉 :在王山之麓。

觀音泉 在縣西北九十里西冶村。泉上有觀音堂,故名。堂前以石砌八角池,中置石獅口,出水激湧。

狐突神祠井 在縣西北狐突祠內。水極甘冽,旱禱即雨。

元真觀井 在縣城裏西北元真觀內。

文水縣

龍王山 ,在縣西五里。上建龍王廟,旱禱即雨。四月八日邑人讌遊之地。

獅子山 在縣西南十五里,以其狀類獅,故名。白虎山 ,在縣西南二十里。昔有白虎穴於此,故名,因立白虎於上。

隱泉山 在縣西南三十五里。山壑峭立,有泉隱而不恆流,因以名。一名子夏山,以子夏退老西河之上而名。一名商山。有石窟堂洞,其洞深遠不可測,俗傳通陝西。有風聲如輕雷,去地百餘丈。東有馬跑泉,又名謁泉山。《水經注》曰:「謁泉山,俗云:『暘雨愆時,是謁是禱』。」 其山石岸地險,壁立天固,崖半有一石室,去地可五十餘丈,西側一處,得歷級升陟,頂上平地一十許頃。沙門釋僧光表建二剎。泉發於兩寺之間,瀝石沿注山下,津渠隱沒而不恆流,故有「隱泉」 之名。按此漢武帝元朔四年,始置西河郡。古西河在龍門、梁山之間,今河津縣也。有子夏室及墓。

雙峰山 在縣北二十里。其山兩峰壁立,故名,俗名「大嶺」 ,即陶山之分脈也。卓立萬仞,雲霞飛遶,花木陰濃。

熊耳山 ,在縣西北三十里。以山狀熊耳,故名。山多松柏,蒙翳山谷。

光統頭山 在縣西南三十里。俗傳峰高日初出,其光先見,故名。或雲光武統兵於此,故一峰有前峰臺之名。上有白雲頂寺、真武廟、文昌祠。季春三日,遠近四集,號曰「西頂。」 幽深盤曲,松柏叢翠,亦勝境也。

文谷河 在縣北二十里。源出交城縣狐突山,後經文谷口,南流入於汾,通筏溉田,民甚便之。沙河 在縣東四十里。源出祁縣南豐,北流本縣雲州村南下,灌溉不時,百姓甚利。

猷水 ,在縣東北二十里,古大陵城東南,周圍一十餘里。

沁水 ,在縣北八里山下。東南注文水。《寰宇志》謂之「神福泉」 ,一名泌水。

武澇泊 在縣南二十里,今涸。

伯魚泊 在縣東南二十里,今涸。

甘泉  ,在縣西南二十里甘泉寺內,味甚甘。《壽陽縣》

方山 在縣西北四十里。上湧龍池,下疊泉石,喬松參天,不植而生。將雨,有雲從岩穴中流出。溝壑障滿,彌漫天際,遠觀四面俱方,故名。神福山 ,在縣東北三十里,亦名「方山。」 碧嶂雙環,壁立千仞,松嶺蔚然,遠望青蔥如黛。中有長者龕、文殊臺、靈松岩,古蹟種種。絕頂龍池,周可數百步,久旱不縮,霖雨不霪,尢為奇勝。唐李通元隱此著《華嚴經》。

渦山 ,在縣南八十里。高峻突出,渦水經其下。

故名。又謂之《過山》,以其高過群山故也。

燕山 ,在縣西三十里。山多蟄燕,故名。一名「燕岩山。」

紫岩山 在縣西八十里。土石皆紫,故名。石岩山 在縣西北八里許。喬松怪石,水繞三曲。上有石佛古洞,左有千佛石匱,道經其間。玉泉山 在縣北二十里。上有龍神廟,前有清涼泉,又名「卻略嶺。」

尖山 在縣北十五里。尖圓秀麗,迥出群巒。後有神武村,又名「神山。」

雙鳳山 在縣北五十里。兩峰突起,狀如鳳立,日出光照其山,因名雙鳳朝陽。上有五龍聖母祠,歲旱禱雨輒應。下有五龍洞,懸石似有龍頭尾形體之狀,而文成五色,翠美潤澤。有題景者曰:「山色玻璃。」 山形屹立,如鳳斯鳴,迎旭在東。卻略嶺 在縣西北七十里。

鴉兒谷 在縣東南三十里。昔有人迷谷中,見鴉飛鳴得路,又名「鴉鳴谷。」

虎頭崖 在縣南二里許。土山戴石,其狀如虎頭。

黃嶺 在縣西北五十里,其嶺皆黃沙。

狐妖洞 在縣西北五十里湧泉之東,其深莫測,風從內出,人不可近。

風洞 ,在縣北六十里陽摩寺中。其深莫測,與縣山谷相通,洞內風聲如吼。

太平河 ,在縣東二十五里。水色赤濁,故老相傳,「此水清則歲歉。」

龍門河 ,在縣西二十五里。其源有二:一出西可山谷中,一出西張山谷中。

黑水河 在縣西七十里。源出黑水村,三源合一至冷泉入洞渦水。

童子河 源出曹村,至縣西南里許入壽水。故老相傳,昔有李長者過此,有群兒迎於水邊,因名。舊有「迎仙橋。」

壽水 在縣南二里

洞渦水 在縣南五十里。俗呼「冷泉。」 旁有龍潭,其水騰沸,又名「煎鍋。」

芹泉 在縣東二十里。一名「德水。」 其源有二:一出鴉兒谷,曰南芹;一出太平谷,曰北芹泉。湧泉 在縣西五十里山頂上有白鹿寺,泉從殿中湧出,俗傳有白鹿跑泉,旱禱輒應。

黃龍泉 在縣北方山下。俗傳李長者初著《華嚴經》,有二白鹿駝經引入。山下無水,夜有黃龍拔樹,水泉湧出。

黑龍泉 在縣方山之前。傳聞黑龍從此石中起,山石半劈,水泉湧出,故名。。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