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0357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三百五十六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三百五十七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三百五十八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三百五十七卷目錄

 澤州部彙考一

  澤州建置沿革考

  澤州疆域考有圖 形勝附

  澤州星野考

  澤州山川考

  澤州城池考

職方典第三百五十七卷

澤州部彙考一

[編輯]

澤州建置沿革考       通志

[編輯]

本州

春秋屬晉。戰國屬韓,後屬趙。秦置高都縣,屬上黨郡。漢以高都泫氏屬上黨,濩澤端氏屬河東郡。後漢及魏皆因之。晉改河東為平陽,仍以濩澤端氏屬慕容永,分上黨置建興郡。後魏永安中罷郡,置建州及高都、長平、安平、泰寧四郡十縣。北齊亦為建州,置長平、高都二郡。後周併為高平郡。隋初罷郡,改建州為澤州治丹川縣。大業初,罷州為長平郡。唐初,復改置建州,又於高平縣置蓋州,尋廢建州,徙蓋州治晉城縣,又置澤州治端氏縣。貞觀初,廢蓋州,以澤州治晉城。天寶初,改為高平郡。乾元初,復為澤州。會昌初,屬河陽府。宋屬河東道。金屬平陽府。元光二年,改為忠昌軍節度使。元復為澤州,屬平陽路,尋屬晉寧路。明初,以晉城縣併入。洪武九年改屬布政使司。領縣四:

皇清因之,編戶。舊一百七十三里,今仍舊。

高平縣

周戰國趙長平地。漢置泫氏縣,屬上黨郡。南北朝魏改泫氏,移治高平城,改高平縣屬高都郡。後周改郡曰高平。隋復為泫氏縣,屬澤州。唐於縣置蓋州。貞觀初,州罷,縣復屬澤州。五代宋、金、元俱仍舊。明因之,隸澤州。

皇清因之,編戶。舊一百六十一里,今一百里。

陽城縣

漢河東郡濩澤縣。晉屬平陽郡。南北朝魏自故城移今治。隋屬長平郡。唐初於此置澤州,尋移州治端氏縣。天寶初,改濩澤為陽城縣。五代宋、金、元皆仍舊,明因之,隸澤州。

皇清因之,編戶。舊九十四里,今四十九都里。

陵川縣

漢泫氏縣地。隋析置陵川縣,屬澤州,因縣境陵阜環列故名。唐屬蓋州。貞觀中,仍屬澤州。五代宋、金、元皆仍舊。明因之,隸澤州。

皇清因之,編戶。舊九十三里,今四十三里。

沁水縣

漢舊縣,屬河內郡。南北朝魏於此置廣寧郡及永安縣。北齊郡廢,改縣曰永寧。隋初,改為沁水縣,屬長平郡。唐屬澤州。五代宋仍舊。金分沁水、端氏為二縣。元省端氏入沁水。明因之,隸澤州。

皇清因之,編戶。舊五十四里,今二十八都里:

澤州疆域考     通志州縣志合

[編輯]

澤州疆域圖

澤州疆域圖

本州

東至河南輝縣早生村界,二百四十里。

西至翼城縣界二百二十里。

南至河南河內縣界,一百一十里。

北至長子縣界一百三十五里。

東南至河南輝縣下平村,界二百三十里。東北至壺關,接河南林縣界,二百三十里。西南至垣曲縣鐘鼓山,界,一百九十里。

西北至東烏嶺,接翼城縣界二百二十里。東西廣五百里,南北袤二百二十里。自州治至省城六百八十里,北至

京師一千八百里

高平縣

東至陵川縣禮義村界,四十五里。

西至沁水縣老馬嶺界,四十五里。

南至澤州三家店界,三十五里。

北至長子縣張店界,四十五里。

東南至陵川峰頭界五十五里。

東北至長治縣太乙村界四十五里。

西南至澤州大陽鎮界四十里。

西北至沁水縣秋峪嶺界,五十五里。

東西廣九十里,南北袤八十里。自縣治南至州治九十里,西北至省城五百八十里,北至

京師一千七百一十里

陽城縣

東至澤州周村界,四十里。

西至沁水縣上沃村界六十里。

南至濟源縣韓王頭界八十里。

北至沁水縣郭壁鎮界四十里。

東南至濟源縣窯子村界,一百里。

東北至武安村界三十五里。

西南至垣曲縣鐘鼓山界,一百里。

西北至沁水縣夫妻嶺界六十里。

東西廣一百一十里,南北袤一百二十里。自縣治東至州治九十里,東北至省城七百五十里,北至

京師一千五百里

陵川縣

東至河南輝縣早生村界,一百二十里。

西至高平縣東韓村界,五十里。

南至河南脩武縣望仙樓界,九十里。

北至壺關縣馬安谿界三十里。

東南至輝縣下平田村界一百一十里。

東北至壺關,接河南林縣界,一百一十里。西南至澤州黨莊里,界,八十里。

西北至長治縣西火鎮界四十里。

東西廣一百七十里,南北袤一百一十里。自縣治西南至州治一百二十三里,北至省城七百里,至

京師:闕。里。

沁水縣

東至高平縣空倉山,一百五十五里。

西至翼城縣關子山界,四十五里。

南至陽城縣天峪溝界,三十里。

北至浮山縣賀家嶺界,五十里。

東南至澤州岳神山界,一百六十里。

東北至長子縣洪水村界一百里。

西南至垣曲縣舜王坪界九十里。

西北:至東烏嶺,接翼城縣界,四十里。

東西廣二百餘里,南北袤六百餘里。自縣治東至州治二百里,西至省城。闕。里。北至

京師:闕。里。

形勝附

[編輯]

本州

《列子》:「山北之塞,出入之迂。」

《山海經》「北次三經之首。」

《說苑》:「固塞,險阻之地。」

《唐書》:「河東藩蔽。」

杜牧之《澤潞頌》:「肘京洛而履蒲津,倚太原而跨河朔。」

唐奏議全有太行之險固,實為東洛之藩垣。南倚太行、王屋,西連砥柱、析城,群峰周圍,絕險千里。

《宋史》:「兩淮咽喉。」

程子「太行,千里片石。」

《廣輿記》:「山高澗深,道路險阻。」

《郝經集》「表裏河山之勝。」

舊《郡志》:「山川環抱。」

諸峰特起,雄峙天下,為「太行總會。」

雉堞雲連,北辰星拱,屹然為冀以南一大都會焉。

高平縣

《題名記》:「秦晉脣齒,河朔咽喉。」

《方輿勝覽》:「四面皆山,中有平地。」

舊《志》:「左帶翠屏,右阻倉嶺,遊仙朝其南,羊頭鎮其後。」

陽城縣

《舊志》:崦山聳後,析城拱前,沁水遶左,壑山雄右。岡隴之勢,四面渾成。形勝之奇,一方巨鎮。

當太行之腹,省會之南,包鐍群山,襟帶眾水。土地磽确,坡坂崎嶇,山谷深峻,林箐叢茂。《陵川縣》

《元好問集》:在太行之巔,天壤間清涼境也。《文翔鳳集》:俯視中州九千四百八十仞。

《舊志》:佛山之高,黃河可睫;五度之險,一夫可守。民安於中,四塞為固。

《介》群山之中,山高水瘠,通氣最遲。

沁水縣

《舊郡志》:「山谷嶮岨,溪壑清冽,地僻巖深。」

《舊志》:前歷山而後橫嶺,左空倉而右烏關,環拱有自然之固,勝概為天成之險。

四面皆山,沁流貫其中,亦巖邑奇觀也。

澤州星野考         州志

[編輯]

州屬總載

斗柄屬樞星

五星屬辰

十二支屬申

十二次屬實沈

二十八宿屬觜參

按:參,晉星也,韓、趙、魏、衛之界,晉土也,然亦大略耳。班固配十二次,自胃七度中昴至畢十一度為大梁,辰在酉,趙之分野,屬冀州。自危十六度中室壁至奎四度為娵訾,辰在亥,衛之分野,屬并州。陳卓、京房、張衡並云:「昴、畢、趙,冀州,營室、東壁、衛,并州。」 故太原候室、壁、上黨應候昴、畢、唐一行。以山河兩戒二十八宿度數,配地絡之南北陰陽。昴畢間為天街,陰陰國,陽陽國。《元命苞》曰:「昴、畢散為冀州,立為趙國。」 上黨,趙之分地,秦趙遇於長平,太白食昴,未嘗食參,古不以昴建上黨,上黨屬晉也。晉初不封上黨,觜參不臨上黨,非昴其孰主之?高平為上黨地,長平之遺跡昭然,故高平當屬昴,而畢在天街南,陽國不占。觜「觿,距參一度為虎首。」 畫野在王屋以東,王屋,陽城之屏。虎有首有身,不可以參先觜觿,故陽城當屬觜觿。此可以斟酌澤郡之星次分合矣。

澤州山川考       通志州志

[編輯]

本州

太行山 自州南六十里,迤邐東北,跨陵川、壺關、潞城、黎城、遼州、和順、武鄉諸州縣,外亙三省,連綿極遠,隨地異名。析城、王屋,即其支也。潞安府「太行山」 ,即此山。

月院山 在城南六十里。《太行》絕頂有潭,深不可測,中挺峭峰數丈,下臨天柱峰。普昭寺、香爐山 在城南三十里,懸崖斷澗,中峰突起香爐,名所由昉。一在大陽鎮西山上有虎跑泉,匯為南河之源。

松林山 :在城南九十里。白龍、觀音二洞腹背分踞。

硤石山 :在城東南三十五里,兩峰屹立如門,崖間篆刻「硤石」 二大字,旁建青蓮寺。西有擲筆臺。山轉境異,峭壁環松,丹水湍奔。下有嵌巖,暴雨驟發,泉若雷鳴。

丹山 ,在硤石之南,又名「角山。」 上有款月臺,絕頂建真武廟。

石人山 在州南八十八里。其山石狀類人,故名。上有龍潭。

蟠龍山 一在城東南九十里,其剎為「淨影寺。」 一在城西北六十里,其剎為「鳳林庵。」 元泉寺。紫金山 在城東南九十里,中有黃龍洞。其正東五十五里,蓮花洞在焉。

晉普山 ,在城西南三十五里。山陰積雪,入暑不消。下列九泉,上建李衛公廟。

佛頭山 :與晉普山對峙。

松嶺山 ,在晉普寺之次,有松林寺。

吳神山 :在城西南六里。廟祀吳泰伯仲雍,故名。

玲瓏山 在城東七十里,有風穴,以大石覆之,或雲「卻石」 ,則風從中出。一名崆峒山。

磨齒山 在州東二十五里。或雲「磨兒山」 ,上有媧皇廟。

浮山 ,在州東南三十五里。高入漢,表若浮雲。

天際,故名。形家謂為「天馬」 ,建伏羲廟。

黃沙山 在州西四十五里。有仙掌跡、北嶽廟。岳神山 ,在州西四十里,上有天仙殿及仙洞、樂氏二仙廟。

洞陽山 在州西四十二里。廟祀天仙。

可寒山 一在州西三十五里,有乾明寺。一在州東北三十里,有龍王廟。

五門山 ,在州西一十二里。環列如城墉,通行處凡五,故曰「五門」 也。

莒山 在州城東北五十里。廟祀藺相如,溪名「道泉。」

聖王山 在州西北四十里,以湯王廟得名,池曰「顯化。」

伊侯山 在州西北二十里。相傳成湯禱雨,伊尹從之於此,上建「伊尹祠。」

梧山 :在城西北六十五里。相傳為梧丘子棲隱所。

碧落山 在州北十五里。峰巒對峙,蒼松掩映。每陰雨,雲臥其上,又名「臥雲山。」 中建碧落寺,有石佛峪,故名。

司馬山 在州北十里。上有晉司馬懿碑。《風土記》云:「司馬山在晉城,一名小祈山,上建浮圖。有成湯廟、嘉潤池、白馬寺,昔司馬就、司馬望皆守此,故名。」 又云:「晉代祠此,因以為名。」

寶山 在州西南五里。山產鐵礦並炭,故名。上有寶山寺,冶家阿鎔鐵成器。

方山 在州西四十里。壁立如砥,頂平如削,北嶽廟踞其巔。

玉仙山 在州西南三十里。

桃固嶺 在州西二十里,即寨子嶺,相傳舜耕於此。

天池嶺 在州東三十七里。壁立如城,南北二門,中可容千人,昔嘗為避兵地。

黑石嶺 在州南八十里。太行絕頂,登其上,中原在目矣。

金剛嶺 :在城西二里。伏莽僻徑,行人少,至今成康莊。

洞子岩 在州東十五里,唐宋勝遊之地,下臨聖字泓,或雲「琵琶泓。」 有琵琶寺、黑龍洞。

白石先生洞 在州西南三十里。玉仙山。碾子谷 ,在州城南二十里。宋太宗遣石守信破李筠於此。

仙人洞 ,在州南四十里。入洞白石下垂如蓋,西有天井甚深,延而上。又一洞,內石床雕嵌天成,遊者燃炬以進。

沙河 一在州東關,一在州西關,合入白水。乾河 ,在州東南八里。白水至此伏流,故名。《唐書》:「李德裕請令陳許過乾河立寨」 ,即此。

源漳水 在州東北三十里。源出可寒山,東流入丹水。《漢書地理志》云:「高都縣有菀谷,丹水所出,東南入絕水。」 即此。

白水 在州南一里許。源出五龍池,東入丹水。小山泉水 ,在州西南三里,一拳堵立,泉自岩出,淙淙流響。

丹水 在郡東里許

馬牢川 在州南二十里。五代時,李讜圍城,李筠擊處。

五龍溪 在州東三十里。上建五龍宮。

龍潭峽 在州東南九十里。五股泉匯流,陡下為潭。周武帝時,僧慧遠對龍門說法,即此地。龍門峽 ,在州東三十五里。浮山在北,磨山在南,兩山對峙如門,丹河水口經流。

天井溪 ,在州南四十五里。天井關注合白水,《水經》謂北流泉,又雲聖井關。

黑龍潭 在州東北十里司馬山下。傳聞禱雨以石投之輒應。

錦溪 在州西七里。夾岸沿波,屈曲為溪。春夏之交,花藥掩暎,故曰「錦溪瀑水簾 」 ,在州南三十里。掛溜騰虛如簾。一名「水簾洞。」

洞靈泉 在州西南五里。岩崖之趾,孤津獨流。好事者鑿石為渠,浮觴其上,故亦曰「流杯泉。」 嘉潤池 在州北一十里。上建廟,人有禱者,以書紙投池,誠則沉,不誠則浮。

溫水 一在州東南十里。一在州東三十里郭壁山中。

雙泉 在州東三十里。泉水洶湧,經暑不涸,居民引以灌田。又名「瀑泉。」

高平縣

發鳩山 ,在縣北五十里,為丹水之源。《山海經》云:「發鳩多怪木,有鳥名精衛」 ,相傳炎帝少女游

海,溺死,化為鳥。嘗取西山木石以堙東海,入夕常聞風雨聲,雖月夜亦然。說者為炎帝女有遺恨雲。

羊頭山 在縣北四十里。石狀如羊頭,秀拔危峰,勢凌霄漢。上有炎帝廟。傳聞神農嘗五穀於此。野有黍,以種地陰陽分,黍色紅白,古人因之以定律管,茲山所產,其一也。

金門山 ,在縣北五里。趙軍壘門。其土赤色,日照如金。

傘蓋山 在縣北三十里,遠望形如傘蓋。金峰山 ,在縣西郭外三里。上有靈岩寺、先月亭,為遊覽勝地。

韓王山 在縣北十五里,縣治之主山也。其山特起,上有平地數畝,登臨俯瞰,四面諸山,如培塿然。世傳秦圍韓王於此,故名。

七佛山 在縣東五里。高出眾山,左右環河,上建七佛寺。有石佛七,唐僧所鑿,其像奇古,有神舍利山 ,在縣東北二十五里,後唐釋大愚隱此。

龍王山 在縣東北三十五里。上有石佛洞、三教洞、子孫洞,龍王廟居其左。寒泉漱石,匯為溪流。邑人作「流觴亭」 於其上。

翠屏山 在縣東北二十五里。層峰秀石,儼若畫屏。

巃嵷山 ,在縣東南二十五里,一名「招雲峰。」 孤巒接雲,競舉霞秀。上有古剎怪松,俗傳以為可望黃河。

遊仙山 在縣南十里。山陽有慈教院,李遊仙通敏讀書處。舊有鐘,塵沒,無跡可尋。至今時遊仙示以埋鐘之處,啟而得之,聲音弘朗,聞輒數十里。

懸壼山 在縣西南二十里。上有懸壼真人祠。董峰山 在縣西四十里。上建馬仙姑庵,有石槨,相傳為仙姑煉形之處。

空倉山 ,在縣西南五十里。秦白起詭運,置倉於此,以紿趙括新建巡檢司城。

空箱山 ,在縣西四十里。其形如箱,故名。大糧山 ,在東南十里。趙將廉頗積米於此。或雲春秋米子國赤翟後,故名。今俗曰「米山。」 中多元谷,雪積,春深不融,下有米山鎮。

頭顱山 ,在縣西南五里。秦白起坑,趙降卒四十萬。唐元宗收頭顱,葬於此,建骷髏廟,有司春秋祀之。

穀遠山 ,在縣東北二十里,羊頭山之次。《山海經》所謂「丹林之水,出於羊頭山」 ,穀遠縣是也。出紅嘴鴉。

省冤谷 秦白起坑趙軍處,舊名「殺谷。」 唐元宗幸潞州,改今名。

五音洞 ,在縣東北三十里舍利山開化寺後。唐釋大愚審音處。

風洞 在縣東南十五里。一孔出風,出入各三日,信期不爽。明弘治間,知縣楊子器恐駭俗,堙塞之。今以神龍廟覆其上。

丹河 在縣西北。發鳩山之陽,亦曰泫水。東合白水,瀉於沁河。《水經注》曰:「丹水出高都城東北阜下,俗謂之源源水。」 《山海經》云:「沁水東有丹林,丹水出焉。」 又東會絕水。《地里志》曰:「高都有菀谷,丹水所出,東南入絕水。」 是也。絕水出泫氏西北陽谷故地。《里志》曰:「楊谷,絕水所出。左會長平水,出長平西北小山,東南流,經其縣」 故城,泫氏之長平亭也。《上黨記》曰:「長平城在郡南山中,丹水出長平城北山南流。」 此其大概也。

長河 在郡東北,合丹水、七佛山界。其中河渠渺遠,環帶縈紆,故有東西長河之別。

原潔泉 在縣西南五十里原村,即許河之源也。周圍四丈,深一丈五尺。泉原湧出,色清味甘,冬溫夏涼,東西分引溉田。

淵靈泉 在七佛山左。禱雨輒應。宋賜號「靈淵」 ,有廟。

玉女泉 ,在韓王山,有祠。土人遇旱,禱雨於此,後鑿而飲之。

金龍泉 在縣北二十里團池村,即今之蓮花池也。舊傳有二魚時躍於泉,遇雨即飛去,疑龍也。

郭公堤 在縣城北。元縣尹郭質築堤植柳,以障水患。

陽城縣

底柱山 在縣東南五十里。山有三峰,中路孤標矗立,高大而秀。其下惟土,起峰處惟石,若石柱然。上建玉皇廟,覆以鐵瓦。東峰華嶽觀,西峰青蘿宮。西南三十里為析城,五十里為王屋勢。

相連亙。《禹貢》「底柱析城,至於王屋。」 以《經》考之,當是《書》注云。陝州三門山有底柱石,其形如柱,似鑿,後得名。

新城山 在縣西南七十里。晁氏曰:草木分析曰析。山峰四面如城。《水經注》曰:新城在濩澤南。山高峻,上平坦,下有二泉,東濁西清,亢旱不竭,與濟瀆相通,左右不生草木,周原濯濯,幅𢄙四十里。《禹貢》:「至於太岳砥柱析城」 是也。環崖林木叢茂,小竹細筍,被於山渚,蒙籠翳薈,相傳為成湯禱雨處。宋建殷湯廟,額題「廣淵」 ,並析山神嘉潤公祠宇二百餘楹。每歲數百里外咸虔禱以祈有年。

王屋山 在縣東南百里。以其形如王者屋,故名。《道書》云:「第一洞天,小有清虛之天。」 《真誥》曰:「王屋山,仙之別天,所謂陽臺也。」 上有軒轅黃帝廟。唐司馬承禎及煙蘿子修真於此。東北有王母上下二洞。按晁氏書注云:「在河東垣曲縣」 ,吳任臣云:「在河南濟源縣」 ,劉會孟云:「在山西澤州。」 據

《金史地理志方輿勝略廣輿記》
俱載陽城境

[編輯]

望漭山 在縣東南四十里。一名莽山,今呼王莽山,俗傳蕭王追王莽至此。峰巒雄亙,盤礡峻秀。北嶺曰北立門,由此而下,如入淵井。行十餘里至山麓,有紅峪,水轉而上,如登梯磴。又十里許至嶺首,曰「南立門。」 傍一峰壁立,俗名「繫馬樁。」 有試劍山,兩岩竦峙,俗傳蕭王試劍,劈開紅峪,水出其中,潺潺有聲。沿河香磨數百,一名「梳洗樓」 ,俗傳為「石丞相山。」 高大聳拔,山巔如屏,前有一石,遠望之如人戴愨頭拱立之狀。又有三盤等山,不能盡述。

盤亭山 在縣西南八十里,又名「塔樓山。」 列岫層峰,亭亭環峙。右為鐵盆嶂,懸崖滴溜,石泉一泓,狀若仰盂,不盈不涸。前則千峰古剎,後唐僧洪密卓鍚於此。

雲濛山 在縣西南九十里千峰寺南。峭壁危岩,林木密布。有石龕,鳥道可通。

香臺山 ,在縣東南二十里,以形似,故名。上有唐太宗廟。

麻樓山 在縣南四十里。有東西中三峰,尖秀峭拔,遠望形若筆架。東西兩麻樓在桑林南,相拒四五里,險峻可守,避兵者多築砦其上。嶕嶢山 ,在縣西三十里,下有濩澤縣故址。《通典》曰:「嶕嶢山在濩澤縣。」 《通考》云:「在陽城。」 《水經注》曰:「澤水歷嶕嶢山,與黑嶺水合。」

臥虎山 在縣西四十里,形如臥虎。山陰之麓,寺曰「靈泉」 ,松柏蒼翠森鬱,山谷有萬松亭故址。後唐僧洪密奉敕建。

通靈山 在縣西北五十里,一名「靈通山。」 下有黑龍廟。半山風洞,常以石掩其口,少隙則飆發甚厲,蓋風隧也。

白岩山 在縣北三十里,邑負扆也。其形正方,中有剎,名曰「龍岩。」 嶺壑間斜通一石樑,平廣三十畝,復倚大岩,壁立數十仞,中虛可以避兵。更上,乃窮岩極遠,望析城底柱莽樊,諸山環列揖拱。左崦上。更左,方山石樑,東南彈碁石下,泉不盈尺,洩之足灌圃,味甘冽如惠泉。昔楊貞肅繼宗讀書其中,傳有虎。異邑名卿鉅儒多潛修於此。剎東小石龕,明太保白所知題曰「白兔聽經處。」

畫山 在縣西北三十五里。形如一畫,望者謂長虹亙天,畫然下垂。前為營匠山,蓋邑之龍脈也。舊《志》云:「清淵水自表山而來。」 疑即此。

崦山 在縣北三十里方山之右。聳拔奇峭,環崖松柏,蔽日,參天危樓隱映其際。上建白龍神祠,宋封顯聖王。前有龍湫,亢旱不涸,邑民咸祈禱於此。

方山 ,在縣東北三十里,形若憑几。

小崦山 ,在縣東南二里。形類崦山,甘泉盈溢,松柏鬱蒼,懸崖峭壁,下臨大河。亦有白龍神祠在焉。

虎谷 在縣東三十五里屯城泊園外。東山松柏蒼翠,溪澗曲折,秋冬之際,紅葉彌漫山谷,尤為奇勝。溪盡處疊小橋,橋北懸崖建閣,顏曰「菌閣」 ,狀若飛樓,蓋藐山太宰幽居也。

仙人洞 ,在縣西南五十里臨澗村。相傳仙人修煉於此,一名「修真。」 深數里,橫地蜿蜒如龍形,頭角鱗甲畢肖,岩水滴如簷溜,立見。堅凝久成冰著形,色瑩如雪,石髓滲漉融結,物態雲氣,龍文鳥獸草木,為狀不一,中多白蝙蝠。古人云:「食之成仙。」 窮其奧,玲瓏若太湖石,水聲風聲如琴瑟,諸竅響答。有石柱、石床、石枕、石鐘、石磬,雖丹竈不存,而石室如故。

石塘洞 ,在縣東南四十五里,陽阿水入沁之傍,洞懸山坳,嵐氣蒸滴,淋滴甘冽,石屋灣環,雲霞深鎖,宛為仙境。

羊腸坂 在縣東六十里。澤河 ,在縣南郭外。《水經注》曰:「水際故城東,又合清源水,自表山而來,入於澤水。逕城南,折而東,由石門而下,入於沁。」 《水經注》曰:「沁水又南,與濩澤水合。」

大河 在縣南四十里。源出析城,東流入沁河。沁河 ,《山海經》云:「謁戾之山,沁水出焉。」 《水經注》曰:「沁水,即洎水也,出穀遠縣羊頭山,世靡谷,三源奇注,逕瀉一隍」 ,今沁源縣是也。由沁水縣郭壁鎮,入縣東北屯城裡,經潤城沁渡,迤邐而南,濩澤水入焉。又東南流,逕午壁亭,至公娥澗出山口,即枋口也。建瓴下注,至懷潭,會丹水入黃河。春冬以橋,夏秋以舟,商賈鱗次,前渡後呼,絡繹不絕。

西河 ,源自畫山,經縣西南,上王曲李丘,遶縣西南,入於澤河。

蘆河 ,古陽泉水也。《水經注》曰:「陽泉水口出鹿臺山,山上有水,淵而不流。蓋自沁水縣樓子坡,經縣西北芹池、劉村、蒿谷、美泉、孔寨,東至河頭入於沁,可引灌田。」

桑林河 在縣南四十里。又名「大河。」 源出麻樓諸山,歷西冶合龍洞川水,東北入於沁。以地近桑林,故名。河旁有成湯廟,廟前瀦水澄泓不竭,遇旱,禱雨多應。

盤亭山 在縣西南八十里。源出析城山麓,會諸澗水,注於西南兩岸石田,可資灌溉。遶王屋迅流而下,瀑布垂巖,懸河注壑。比入濟源境,則水利興焉。

棲龍潭 ,陽河水入沁之盡境也。水自章訓里經治內數十里至此,兩山峽峙,一線纔通,石磴,懸陡建瓴,乃與沁合。《水經注》云:「沿波漱石,環濤轂轉者」 是也。其側為潭,深容𣽂淪,真龍窟也。禱雨者填石無算,傳與濟瀆通。上有羊腸坂,黑龍廟在其南。

百眼泉 在縣東三十里沁水之濱。有泉百眼沸湧,跳珠濺沫,匯流於沁。

《龍池 》、龍窠 俱在析城山中。

陵川縣

棲鳳山 ,在縣西南四里。其東有水泉,遶流山麓,回轉百步,餘伏流土中,上有「感應亭。」

靈泉山 在縣西南十里,下有靈泉。

聖宮山 ,在縣北二十里。水由西南合丹河,曰「蒲水。」

佛子山 ,在縣東四十里,太行之絕頂。黃河蒼茫,目睫可望。上有靈雲寺,一名「佛山。」

古賢山 ,在縣東七十里。昔有賢人隱此,故名。隋僧曇如卓錫處。

孤圍山 在縣東七十里。四面山麓,至此皆為絕壁。周圍環合,宛若石城。中突湧一峰,翠插天際,惟飛鳥可至其上。水色山光,互相噴薄,有非畫工所能摹者。

錦屏山 在縣南二十里。山多芍藥,列巘如屏,色具諸彩,每朝旭映之,若霞飛天半。宋元豐間,有都君錫隱於此。

馬武山 ,在縣東五十里。漢馬武築砦屯兵。山陰積雪,經暑不消,登之者厚其衣。

孤峰山 在縣東南一百里。孤峰特起,故名。熊耳山 ,在縣東北四十里。雙峰對峙,峭拔天表,若熊耳然,故名。月如峽中吐出。

寶應山 在縣西北四十里。一本云:「在東北四十里」 ,又名臥雲山。疊嶂層巒,時有雲棲其上。岩半有寺並古洞。世傳有僧創寺,凡所需取自洞中。工竣,僧退入洞內,擁大石閉口,故名。又傳為秦始皇築寨處,故亦稱「秦嶺。」

狀元峰 在縣東南。兩峰競峙,峭削如青萍。邑舉廷對第一,有武明甫三叔姓趙、安時兄弟、崔有孚、李俊民七人。知縣楊建七狀元祠於東川,俗呼此名。

九仙臺 ,在縣西南六十里古賢山。周圍相距三里,高千仞,三面泉流,昔九仙會此。

西溪 :在縣西南四里許。發源鳳山之麓。其地陽煦,得春最早;松柏參天,杏花掩映,遊人憩集之地。

瀑水簾 在邑東一百里。水自懸崖瀉下,濺為飛煙,輕漾如掛素練,驟視之,不知其為水也。蒲水 ,在縣北三十里,發源於聖宮山,西入丹河。

淅水 ,在縣東北四十里。東流經壼關界入林。

《縣注》「於滏陽。」 一本作「浙水。」

平田水 ,在縣東南九十里,南流於衛河。地多松柏,居人借之作香磨,以利其生。

落鴈池 在郝經故第,傍有池,經使宋不屈繫詩:「鴈足落於汴,金明池。」 鄉人擬此池為落鴈池,以志景慕。明知縣孫磐立亭。

沁水縣

碧峰山 在縣北三里。高峰峭壁,陡峻崔嵬,翠柏蒼松,蓊鬱森秀。上有寺,因山名碧峰寺內有千佛閣。寺東有五龍廟,廟內有泉,深可尺許,旱澇常盈,少污觸則涸,禱禳立應。相傳飲之卻病延年,名曰「靈泉」 ,故寺亦名「靈泉」 雲。寺東崖畔有槲樹一株,鼓掌輒有應聲,俗呼為驚雞樹。石樓山 在縣南二里,崚嶒崒嵂,狀若樓臺,故名。有濯纓泉。半山有石樓,後廢。因修佛殿,名「石樓寺。」 頂有大樹數株,左有三教堂,右有白衣堂。元時主簿李鎔聘絳州名士,立社其上。

偃月山 在縣東北三十里。又名車輞山。嵬山 在縣東九十里,古端氏城東,一名「隗山。」 形勢峻岌,連綿不斷,有浮圖,遠望如筆。上建五龍祠、嵬山寺。

鹿臺山 在縣西南二十五里。高聳峻絕,岩岫陰森,雖夏月猶有積雪。《水經注》云:澤水又東得陽泉,水口出鹿臺山,山上有水,淵而不流。《山海經》謂:此山有鳥,狀如雄雞,人面,名曰鳧徯。山頂常聞仙樂聲。上有寺,因名鹿臺。

榼山 「在縣東九十里。萬柏參雲,千松翳日,清泉映玉,飛閣憑空,蓋邑之最勝處也。上有大雲寺佛殿,前有白松三株,圍一丈五尺,高數丈,相傳秦漢間物也。每至月出,綠蔭蕭森。」 今三松已損其一,中有三老堂。

筆山 在縣東八十里。榼山之次,一峰傑立如脫穎,又名「孤山。」

三尖山 在縣東北三十里,三峰並峙。

歷山 在縣西九十里,即舜耕處。上有舜廟,廟旁有溈、汭二泉。其北有大洪池、小洪池。《山海經》謂「其木多槐,其陽多玉。」 此地深山窮谷,林木箐叢,民居鮮少。

紫金山 在縣東北六十里。

岳神山 在縣東一百二十里。有古松,勒石曰「肫陽」 ,一名洞陽山。山高十餘里,嵷嶐巍峻,亦沁水東南之巨瞻也。上有大岳神廟,下為湘峪村。按岳神在賈封者為西嶽神,又為小岳神;在湘峪者為東岳神,又為大岳神。

樊山 去城一百二十五里,山前有老母庵,山後即可樂山。泉上刻「雲液」 二字。

東烏嶺 在縣西北四十里。《地里志》名黑嶺,因避宇文諱,故易今名。與西烏嶺兩山對峙。西烏嶺為翼城縣地。舊制,《穆天子傳》云:「鈃鏗,即此。」 二山周穆王乘八駿遊天下所歷處。唐武宗三年,石信踰烏嶺,破五寨,斬獲數千,即此嶺也。嶺上四時常有雲氣。其地為河東通衢,設巡檢司署。今廢。

夫妻嶺 在縣東十五里。相傳有夫婦挽車至此,力窮而斃,故名。嶺上高峰兀出,是為尖山。山東數十里有紫沙門。

沁河 在縣東五十里。源出沁源縣「綿山,經岳陽縣東而來,自大將村入沁水縣界,西南流五十餘里而至鄭莊村,又東南流五十里而至端氏,又南流三十餘里而至武安入陽城界,西南流百五十里而至河南濟源境,復轉而東,經河內、武陟入黃河。」

蘆河 在縣西南十里。源出鹿臺山,經陽入沁。梅溪 在縣西北三十五里梅谷,經陽城北,曲折南流,與杏溪合,至鄭莊村入河。

杏谷水 ,在縣東杏谷中。亦名「杏溪。」

龍潭 在縣西北二十里。

《州志》
未載山川

[編輯]

高平縣

仙公山 在縣北三十里。世傳明嘉靖初,仙人張果老曾過此,故名。

鳳頭山 :在縣西北四十五里。即發鳩山之巔。形如鳳頭,屹立乾地,遙望縣城。里人建真武廟,以障縣治之缺。

牛心山 在縣北。出石溫潤有文,可硯。

石室山 在縣北三十里。土人作石室於此。日將旦,山麓常有五色雲霞,及晡時始散,相傳有寶氣。

釜山 ,在縣北三十里。形如覆釜,建倉頡廟於上。

吾山 ,在縣西南四十五里,與澤州接界。三峰

《聳翠》,《夕照倍隹》。

浩山 在縣西四十里,有石朵山,其峰如花朵。臥佛山 在縣西南三十里馬村鎮。山凹有望月亭,近因開窯取煤,前後崩圮。

五龍山 ,在縣西二十里。相傳慕容永時,有五色雲見於此,故名。

蓮花山 在縣東北一十里。有石如蓮花,介於迴峰曲嶂之間。

營防嶺 在縣東十里。世傳廉頗屯軍之所。背峰面澤,有險可馮。去嶺百步許有古戰場,荒草平沙,水聲嗚咽,過者慘焉。

丹朱嶺 ,在縣北四十五里長子縣界。以堯封長子丹朱得名。

虸䖟嶺 在縣東十里。此嶺舊生虸䖟蟲,居民厭之,建虸䖟廟,今廢。時遇旱蝗,猶祭於此。走馬嶺 ,去縣十五里,出鐵礦。

黑龍洞 ,在郎公山下。深數百步,人不敢入。洞中有泉,冷侵人骨,旱則居民禱雨於此。

泉谷 在縣西南三十里許。石壁嶙峋,下有清泉,涓涓流出。曲徑幽巖之內,有古柳數株,狀甚怪異。司馬李公嘗留田其地,曰:「此宓胥子退居棲隱之所,與墨霞樓友把臂入林者也。」

浮雲河 在縣城北。宋祥符元年,龍見,光燭四野,河因以名。金皇統二年,龍復見。

橫澗河 在縣南五里,澗有石橋。

許河 在縣南二十里。合縣西南之水,經許莊流入丹河。

舍利泉 在開化寺。一泓澄然,汲之不涸。「天王池 」 在縣治集賢橋西。水族不生,即投入亦斃。俗傳有天王神在,故爾靈異。

濟瀆池 在縣西六里骷髏村。濟瀆本在懷慶,鄉民傅會以為「濟瀆神行宮。」 每歲三月十八日,瞻禮如濟源。

五龍池 在縣西二十里楊村五龍山下。鴉兒溝 在丹朱嶺南。宋慶元間,老人張勝者多善行,家溝之南麓。每日夕群鴉集屋,驅之不去,子孫繁衍,因名其溝。

陽城縣

小寨山 ,在縣東南五十里。勢極高聳,沁水東繞,有鳥道,僅可容步,避兵者多居之,元武廟在焉。

峰山 在縣南四十五里。孤峰高峻,故名。太行山 在縣東南,與析城、王屋諸山相連。《山海經:北次三經》之首,曰太行之山。郭璞注曰:在今河南縣西北,即治所轄地。《列子》作大形。《河圖括地象》云:「太行,天下之脊。」 《博物志》曰:「太行山北,不知山所限極。」 朱子曰:「太行自崑崙北支西南行,歷並、冀、三晉,抵河東。」 《丹鉛錄》曰:「太行山」 ,一名五行山。《一統志》云:「山勢綿亙數千里,雖因地立名,總皆太行。」

萬戶山 ,在縣西北五十里。巍峨尊重。登其巔,舊治及附近村落,一覽無遺,山名以此。

可樂山 在縣東三十五里。層巒曲磴,蒼秀聳出。上有瀑布二徑數圍,高可數十丈。山腰有龕,闊丈許,坐其下,瀑布掛前如簾。松石之勝,他山無比。有疏庵、王太宰園故址存焉。

史山 ,在縣北三十里,產鐵礦,其西五里有金裹谷。

孤山 在縣東南八十里。環萬山中,孤峰突兀,旁有聚落,為皂軍口要衝。

千峰嶺 在縣西南四十里析城之西。石壁懸崖,下瞰溪水,仄徑纔通,諸峰環列。

隱谷 在縣東南六十里。岩谷盤空,林影蓊鬱,唯鳥道可通。俯視其下,危崖千仞,蓋高士遁跡之奧區也。旁有梵洞,䆗窕幽邃。龍洞 ,一在析城山巔,東岩石洞,深不可測,水流潺潺有聲,俗傳有龍在中。一在縣東南六十里,山甚高,下有石崖,名「龍崖。」 崖半有石洞,可梯而上,中廣方丈,燃炬。行里許,有潭,深不可測,旁有石佛三座,洞盡處有少孔,其風撲面。人莫敢近。

蒸餅洞 ,在麻樓山南。石壁百餘丈,梯繩而上,中長二百餘步。昔人作板橋三十間,今皆圮廢。後有一泉,可食數百人。

九女臺 在縣東南四十里,沁河中流,屹然獨峙。駕濤駭浪,響若轟雷。上有「九天仙女祠。」 「清涼龕 」 在縣東二里許鷲峰之北。磴道盤紆,崖巔石室約丈餘,舊有風隧回岸。上人棄官卓錫於此。搆亭三楹,環植花木一泉甚甘冽。泉下建準提閣,閣下小橋導水,潺湲可聽,洵近郭勝境。

黑龍洞 在縣南六十里西南深澗中,林木環密,風起浪生,過者森聳。有黑龍廟在其傍。青蘿河 在縣東南九十里。源出底柱山西,連漪澄潔,緣溪環轉,由王屋山下入濟源地。唐岑參讀書青蘿齋,即此。

「沇水 」,《山海經》作請幫助識別此字。濟水發源《水經注》曰:「水出河東王屋山。」《禹貢》:「導沇水東流為濟。」孔安國曰:「發源為沇,既東為濟。」

濩澤 ,在縣西十里嶕嶢山下。《水經注》曰:「濩澤水出澤城白澗嶺下。」 《墨子》曰:「舜漁於濩澤。」 《穆天子傳》:「天子四日休於濩澤。」 《竹書紀年》:「梁惠成王十九年,晉取元武,濩澤者也。」

玉泉 有二,俱甃石為池,澄澈可鑑,甘冽無比。一在東關青陽坊街北,元主簿丞相脫脫子禿必歹上建清風亭。一在西關同園北,土人名「西大泉」 ,豎石曰「湛水。」

陵川縣

黃沙山 ,在縣北十里,一名「天一」 ,又名「太乙」 ,為邑主山。

菊巘山 在縣東南五里許。多產菊,又名「漳門山。」 捍水口上有龍王祠。

東海神山 ,在縣東十一里。

花瓶山 在縣東五十里。

龍門山 在邑西南里許。西山橫亙,缺然如門,近晚獨此處餘光返照,為邑奇觀。

嵩山 ,在縣東北三十里。

六泉山 在縣東北四十里。上有六泉山,半水自洞中流出。

天柱山 在縣東八十里,山形挺立如柱。板山 在縣東五十里,其形方峭,故名。

魯山 在縣西十五里,松峰蔚然。

風門山 ,在縣東六十里,山形如門。

馬鞍山 在縣西南四十里。

箕子山 在縣東二十里。西南山麓石上有足跡,故老相傳「箕子曾憩此易履」 ,故名。

鳳凰山 在縣西南七十里,形類,故名。

黃圍洞 在縣東南五十里。孤峰插天,登之可望黃河。有洞深邃莫測,或雲達壺關之柴團洞。中有石乳,滴為塔影,池水清冽,遇旱禱之,即雨。「一斗水 」 ,在縣東九十里山石上所鍾。用之旋滿,不用亦不溢,可容斗許,故名。

雙泉 在縣西南四十里,二井相去三步,一甘一苦。

義井 ,在縣西二十里,味甘。居人取之,以所到先後為次。

《甘泉 》在寶應山,味甘如飴。

清涼泉 在縣西南六十里。

沁水縣

鳳凰山 一在縣東北十五里,一在縣東七十里。山勢騰翔,宛然飛鳳之形,故名。其頸處斬絕二十餘步,俗傳「秦始皇時斬斷風水,以壓王氣」 雲。

大尖山 在縣東北二十里。其東數里,一岡橫亙,綿延不絕。北跨岳陽、浮山二縣,長五十餘里,名曰「橫嶺。」

峰岳山 ,在縣東四十里。上有峰岳寺。

阜山 ,在縣西四十里。《隨書》曰「輔山。」

御屏山 在縣西南二里,與學宮相對,形若屏風,故名。蓋靈秀所鍾也。

仙翁山 ,在縣東六十里。上有仙翁廟,高壓群岫,為四方所瞻。自此而東南高峰突起,是為「山纏凹。」

熊耳山 在縣東六十里。由佛廟嶺而東,兩山並峙,高插雲霄。其東一山有白雲寺。

金山 ,在縣東九十里。

臥牛山 在縣東百里。一名大嶺。橫亙十餘里,豐隆隱厚,狀若牛眠,故名。上有西子梳洗臺,東北為欄杆嶺,又東下陡起一峰,名曰「散石臺。」 宇峻山 ,在縣東北一百里。《隨書》曰「巨峻山。」 西嶽神山 ,在縣東一百一十里,其下有賈封鎮。

吳山 ,在縣東一百四十里。山半有賈寨,迤邐至西北,為蟠桃嶺。

空倉嶺 ,在縣東一百五十里,與高平為界。山嶺高峻,夕陽留照,更有可觀。

老馬嶺 ,在縣東一百五十里。商旅通衢。山岩寫僻,上設防兵。

鵰黃嶺 在縣東一百六十里,與長子縣接界。《搜神記》云:「崔府君為長子,鵰黃嶺,有虎食人,府君移牒捕之,而虎自來伏罪。」 即此地也。

秋峪嶺 在縣東一百七十里,與高平縣接界。

天子嶺 在縣西三十里保義村。世傳漢光武討銅馬賊曾經此。

林村嶺 在縣東六十里。

三皇嶺 在縣東五十里。上有三皇廟。

玉嶺 在縣西五里。自東烏嶺東南而下,起伏蜿蜒,有龍蟠鳳舞之勢。至此突起雄峰峙立,俯視群巒,蓋邑之主山也。上有玉皇廟,故名玉嶺廟。西有澗曰「龍池」 ,遇旱祈禱輒應。

佛廟嶺 在縣東六十里。上有佛廟。

龍岡 在縣東二里。頂上建塔,以補風氣。鳳原岡 在縣西半里。自玉嶺迤邐而下至此平岡漫衍,又名「平原嶺。」 縣治居其麓,兩水合抱,諸峰環拱,而風氣於斯萃矣。

文筆峰 ,在臥牛山正東。若斷若續,尖峰似筆,又名「華蓋。」

黃土洞 在歷山西。洞極幽峻,攀援而上,中有丹竈、石床,世傳有真人修煉其中。南陽仙洞 在南陽村南山,名仙人碣。洞口有天窗迥開,石蓮倒垂。稍進數步,石雲層湧,連亙上下,蒼白鮮然。再百步許,洞益高,廣五六丈,闊半之,有石床、石竈、石龍、石獅、石象。又里許有蓮臺、石佛、石鼓、石鐘各一,擊之,聲音洪亮,聞於洞外。洞後有竇,亦可容人行。但近聽之,則覺風濤怒吼,不敢復入矣。洞口為土所掩,明隆慶間始開。

海子河 ,源出秋峪嶺,西南流至端氏,入沁河。「玉溪河 」 ,源出空倉嶺,西北流五十里,至金峰東,與海子河合流。

梅河 源出東烏嶺東澗,東流三十餘里,與梅峪溝水合,故名。又東流至縣東南,與杏水合,至河頭五十里入沁河。

馬跑泉 在漢封村南石崖上。相傳漢世祖為蕭王時,巡行馬渴,跑地得泉,故名。

澤州城池考         州志

[編輯]

本州

州城池 ,唐貞觀初築。明洪武間,千戶吳材修。十四年,張規磚甃。弘治、正德間,知州吳必顯、趙錦「相繼修葺。周九里三十步,高三丈五尺,池深二丈,東、西南三門。」 隆慶四年,知州顧顯仁增築敵臺二十三,北城樓一,重修角樓四,東、西、南城樓各二。萬曆三十三年,知州賀盛瑞、崇禎十二年,知州張天維相繼重修。

皇清康熙年間,知州景文魁重修。己亥地震,樓《堞圮》。

燬,康熙四十四年,知州陶自悅重修。

外縣

高平縣城池 :「宋開寶六年,知縣楊咸弼築。金天慶間,知縣王廷直增築。周圍四里,高二丈五尺,池深一丈,西南二門。明弘治七年,知縣楊子器重修。嘉靖十九年,知縣劉大實增角樓四,敵臺四十。隆慶間,署印府同知靖四方增高五尺,知縣李楨重修城門及樓。」 萬曆間,冀南道楊應中題請內外磚甃,知縣馬從龍、王省身相繼竣工,增築甕城。三十九年,知縣許安遇刱建西南兩關閣門。崇禎四年,知縣魯光國增修三門弔橋,濬濠。

皇清順治十三年,知縣范承祖補修城垣。康熙四十

四年知縣梅建重修女垣,並濬濠。

陽城「縣城池 ,後魏興安二年築,周三里一百八十步,高三丈,闊一丈有奇,池深一丈五尺,東、西、南三門。」 明景泰間,知縣劉以文於東、西門建樓,南則建房,並敵臺九座。嘉靖十九年,知縣楊登易以磚堞。萬曆五年,王太宰國光啟當事,各加贖鍰協濟知縣張應詔伐石為基,陶磚甃垣,增敵樓十座,東、北建樓。崇禎五年,知縣楊鎮原於城西北建樓,東西門各增甕城磚甃。十年,知縣楊定榮於城北建樓。城西北來脈,居民取土,漸致陊劃。

皇清順治十六年,知縣陳國珍修補,刻石垂戒。

陵川縣「城池 ,隋大業間築,周二里二百三十二步,高二丈三尺,池深五尺,東南北三門。」 明嘉靖十二年,知縣李騏重修,甃以磚石,增高三丈五尺。二十二年,縣丞馬忠臣增修,知縣劉廷儀建城門樓三座。隆慶二年,知縣馬忠孝增修。萬曆四年,知縣劉汝江磚甃南城內面。十一年,知縣宋承規通磚甃環城內面。十七年,知縣完東氣重修東門、北門。四十二年,知縣段實重修南門。

沁水縣城池 ,隋開皇間築,周一里一百步,高。

「二丈二尺,池深一丈,東西北三門。」 明洪武間縣丞陳德、正統間知縣賈茂、景泰間知縣張昇、正德間知縣王溱,俱相繼重修。嘉靖間,知縣張爵增修磚堞。城東臨河,常患衝塌,伐石為堤,患始息。萬曆間知縣扈文魁重修。崇禎間,流寇攻毀署印,州同張大為重修。

皇清順治間,知縣劉昌重修。知縣尚《金章》同縣丞張

宗周《重修護城堤》「康熙甲戍,河水浸城,乙亥,地震,城堞傾圯,兩次修葺。」 。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