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0373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三百七十二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三百七十三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三百七十四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三百七十三卷目錄

 開封府部彙考四

  開封府城池考

  開封府關梁考

職方典第三百七十三卷

開封府部彙考四

[編輯]

開封府城池考        府志

[編輯]

祥符縣:附郭。

唐德宗建中二年,創建「汴州城。」 節度使李勉建,前代失考。

周世宗顯德三年,增築「東京開封府外城,周四十八里二百三十三步。」

宋太祖建隆三年,廣皇城東北隅。開寶元年,增修京畿開封府城。

真宗大中祥符九年,增築京師新城。

仁宗天聖元年,增築京城。

神宗元豐元年,重修京畿外城。

徽宗政和六年,改修京畿外城,周迴五十里一百六十五步。《宋史》:「舊城周圍二十里一百五十五步。」 東門二,北曰望春,南曰麗景。南門三,中曰朱雀,東曰保康,西曰崇明。西門二,南曰宜秋,北曰閶闔。北門三:中曰景龍,東曰安遠,西曰天波。以上宋初仍梁、晉舊名,至太平興國四年,改今名。新城周圍五十里一百六十五步。南門三:中曰南薰,東曰宣化,西曰安上。東門二,南曰朝陽,北曰含輝。西門二:南曰順天,北曰金輝。北門四:中曰通天,東曰長景,次東曰永泰,西曰安肅。汴河上水門:南曰大通,北曰宣澤。汴河下水門:南曰上善,北曰通津。《惠民》河水門,上曰普濟,下曰廣利。廣濟河水門:上曰咸豐,下曰善利,上南曰永順。其後又於金輝門南置開遠門。按《夢華錄》云:「東都外城,方圓四十餘里,城壕曰護龍河,闊十餘丈。壕之內外皆植楊柳,粉牆朱戶,禁人往來。城門皆甕城三層,屈曲開門,唯南薰門、新鄭門、新宋門、封丘門皆直門兩重」 ,蓋此係四正門,皆留御路故也。新城南壁,其門有三:正南門曰南薰門。城南一邊,東南則陳州門,旁有蔡河水門。西南則戴樓門,旁亦有蔡河水門。蔡河正名「惠民河」 ,為通蔡州故也。東城一邊,其門有四:東南曰東水門,乃汴河下流水門也。其門跨河,有鐵裹窗門,遇夜加閘,垂下水面,兩岸各有門,通人行路。出拐子城,夾岸百餘丈,次則曰新宋門,次曰新曹門,又次曰東北水門,乃五丈河之水門也。「西城一邊,其門有四,從南曰新鄭門,次曰西水門,汴河上水門也;次曰萬勝門,又次曰固子門,又次曰西北水門」 ,乃金水河水門也。「北城一邊,其門有四,從東曰陳橋門,次曰封丘門,次曰新酸棗門,次曰衛州門。」 新城每百步設馬面戰棚,密置女牆,旦暮修整,望之聳然。城裏牙道,各植榆柳成陰。每二百步置一防庫,貯守禦之器。有廣固兵士二十指揮,每日修造泥飾,專有京城所提總其事。舊京城方圓約二十里許。南壁其門有三:正南曰朱雀門,左曰保康門,右曰新門。東壁其門有三:從南汴河南岸角門。子河北岸曰舊宋門,次曰舊曹門。西壁其門有三:從南曰舊鄭門,次汴河北岸「角門子,次曰梁門北壁。」 其門有三:從東曰「舊封丘門,次曰景龍門,次曰金水門。」

金哀宗正大四年,浚汴城外壕。金都城門十四,曰「開陽、宣仁、安利、平化、通遠、宜照、利川、崇德、迎秋、廣澤、順義、迎朔、順常、廣智。」 元以後多湮塞。元世祖至元二十七年,修汴梁城。

仁宗延祐六年,修汴梁護城堤。

明洪武元年,重築河南省開封府城。自金迄元,汴梁外城毀,內城存。洪武元年,取汴梁路,改為開封府,置河南省於此始。內外甃以磚石,設宣武衛守之。城周圍二十里一百九十步,高三丈五尺,廣二丈一尺,池深一丈,闊五丈。門五:東曰「麗景」 ,一名「宋門」 ;南曰「南薰」 ,西曰「大梁」 ,北曰「安遠」 ;東北曰「仁和」 ,一名「曹門。」 各建月城三重,角樓四座,敵臺八十四,警鋪八十一。

嘉靖四年,重修開封府城,太監呂憲修《李夢陽碑記》。萬曆二十八年,增建敵樓,巡撫曾如春建,「陳所蘊《碑記》。」

皇清康熙元年,修開封府城。自明季崇禎十五年寇

決河水灌城,城內盡為泥沙,官署悉移外州縣。

至康熙元年,巡撫張自德、布政使徐化成,倡屬官捐修城堞一新,各門並建應祀廟宇六座,守城門房共十五間,始移各衙門於省城。

二十七年,增修城樓、角樓,巡撫閻興邦修。城中市廛輻輳處,惟汴橋隅、大隅首貢院前、關王廟、魚市口、火神廟、寺角隅、鼓樓隅為最盛。關廂有五:西關、馬市街稱首,南關次之。大鎮店二:南四十里朱僊鎮,商賈貿易最盛,即宋岳武穆敗兀朮處。河北四十里陳橋,宋太祖帥師次陳橋驛,即此。

三十三年,重修南門樓,巡撫顧汧修。

陳留縣城

漢元狩元年建,在縣北二十里,今故城是漢以前失考。

隋大業十年,更建陳留城,即今治。

明天順二年,知縣鄭暲增築。

成化十二年,知縣吳鼒增築。

崇禎八年,始甃磚城,知縣左懋泰修城,周六里三十步,高三丈一尺,池環之,深一丈八尺,廣三丈五尺,角樓有十。至辛巳,流賊墮城,繼以河決,內外湮沒,絕人跡者三年。

皇清署縣事章成文葺立垣堞,規模粗具焉。《城中街》:

「八道集市」 在東、西、南三關。

杞縣城

秦初建雍丘縣城

元復修葺南杞縣城。舊城為河圮鎮守張柔徙治於北二里。巳,復修葺故城,號「南杞縣」 ,即今治。明洪武三年,知縣曹以崇增築杞縣城。

宣德三年復修,知縣舒謨增大之,周九里有奇,高一丈五尺,廣一丈。闢為七門:南門三,西門二,東、北門各一尋,塞東南一門。池深一丈,闊倍之。城內大街九道,外為關廂,有市廛。

弘治十三年,知縣武衢復修。

正德四年,知縣楊槮復修。

十二年,知縣曹敏復修。

嘉靖十三年,知縣王應築重門浚池。

二十五年,知縣蔡時雍復修。三十一年,知縣麻瀛復修城。三十六年,知縣姚汝循修。萬曆二十一年,知縣馬應龍復修。崇禎八年,始改築磚城。知縣申佳引修,周一千四百丈有奇,高二丈七尺有奇。增小西門甕城堡房十餘所。尚書孟紹虞《碑記》

皇清康熙三十三年,知縣李繼烈增築。

通許縣城

唐始建。據舊志無考。明洪武五年,知縣江允和因舊址築之。周九里三十步,高一丈八尺,廣一丈三尺,池深一丈五尺,闊二丈,門有四郭,四周十里。北郭有古城基址,不知何代始徙而南,以是為郭。永樂七年,知縣許希道築堤而城於上。成化九年,知縣於寬增築未就,知縣黎顒繼修之。正德七年,教諭任義復修。嘉靖七年知縣胡節繕修。崇禎八年新築磚城,知縣余尚春增修,並修東西二門。

皇清康熙三十一年重修,署縣事顧昌洛修大街六。

曰:「麗政」 、《興文》《永興》《嚴正》《雲路》、「《仁義》、新街。」

太康縣城

始建未詳。明成化間增築,知縣王珣修城,周九里三十步,高三丈七尺,廣二丈二尺,池深二丈,闊倍之。郭有四,正德六年,知縣郭思敬修築。嘉靖元年知縣侯泰重修。崇禎八年始築磚城,知縣李皋修迨。壬午,焚於流寇,墉垣皆圮。

皇清順治初年,增修,知縣田六善修城內大街凡八。

有市廛

尉氏縣城

「漢始建,周六里一百步。」 明宣德六年增築,知縣李琦修,周七里,高二丈八尺,池深一丈,闊倍之,城六,門郭稱之。成化十九年培築,知縣劉紹建樓浚隍。正德六年、十四年,知縣郭鏜、馬璟相繼修葺。嘉靖十六年,知縣劉儀重建城門及樓。隆慶元年,知縣尹吉修城門樓、六,角樓八,甎橋二。萬曆二十五年,知縣阮上卿修城濬池。崇禎五年,知縣孫游建勳增建甎敵臺。七年,知縣陳可績始築甎城。十五年,署縣事理問孫接武重修。

皇清順治三年、十五年復修,知縣衛紹芳、高桂「修城。」

內大街:曰「志道」 ,曰「據德」 ,曰「依仁」 ,曰「游藝。」 舊有集市,今移於四關廂。康熙二十二年修西門城樓,時久雨頹圮,知縣於國璧重修之。

洧川縣城

金興定二年,始置縣。因宋樓舊鎮,城郭濠塹俱仍舊,無所修葺。按《舊志》云:「舊城在縣南十里,即唐廢洧州」 基址考:隋置洧州,治鄢陵,唐置洧州。

治尉氏,俱因縣城置州廨,未嘗別有州城。而《洧川志》並無此說,故略之。《舊志》又云:「明洪武初年,知縣俞廷芳以水患遷築今治。景泰元年,築城鑿池,知縣王傑創修城,周九里四十步,高二丈四尺,池深一丈,闊五丈,城門五,郭周其外。成化十六年,知縣李文增築。正德十年復修。知縣張恭、陳端有《紀略》。嘉靖二十年、三」 十八年,知縣衛綸、王尚質繼修。隆慶二年,知縣侯九臣加築。萬曆四十年,知縣李尚志「修《城五》門。」 崇禎五年,知縣周家俊復修。

皇清順治五年,知縣王秉彝補修。康熙二十二年增。

築,知縣周師望大加修葺,雉堞樓堡,煥然一新;且濬隍駕橋,巍然保障雲。

鄢陵縣城

「始建未詳。古鄢城在縣北二十里。明景泰元年增築,知縣康健修。正德十三年加築,知縣龍章修。」 《李夢陽碑記》:「正德十三年夏四月,鄢陵縣城成。城周二千三百三十七丈,高二丈五尺,基廣一丈,塹廣三丈,深三之二。城四,門各樓。門各有郛,周廬十,敵臺十一。城四角各樓。嘉靖間,知縣尹尚賢、史文彬、張詳屢修。萬曆」 壬子,築城樓、甕城。知縣張舜典創四門及小北門,城樓、甕城,易以磚,創角樓五,濬濠蓺蓮,設守禦具。崇禎六年,始築甎城,邑人大司馬梁廷棟、同知縣任中鳳修。

皇清順治十五年,知縣經起鵬重修。康熙二十八年

知縣許承澎修北門及東門城。

扶溝縣城

西漢建。隋大業末,移治於桐丘城,即今治。桐丘,故鄭地。明正統七年,修築「城池。知縣韓璟修,周九里三十步,高二丈五尺,池深二丈,闊五丈二尺,門四郭周其外。景泰二年復修。知縣陳紀建敵樓。成化十九年,知縣胡宣修四門甎甕城。隆慶六年,知縣黃芬成甎城。萬曆三十年,知縣金良範增修。三十九年,知縣丁可」 取復修。

皇清康熙四年,知縣高錫爵重修城門暨橋。

中牟縣城

舊城在縣東一里。相傳曹操所築,失考。明天順五年,移建今治,知縣董敏改建。周六里三十步,高一丈五尺,廣二丈,池深一丈,闊一丈二尺,門有四,以郭環之。城內大街三,西關有市廛。成化十八年,知縣戴玉重修。正德五年,知縣周紀加修。崇禎七年,知縣俞士鴻成甎城,加「月城。」 後焚於寇。

皇清順治二年,知縣劉泰來修城浚濠。康熙十二年,

知縣韓藎光復修

陽武縣城

「西漢始建,修濬未詳,明正統十四年始修築。」 按《邑志》云:「舊無城池,惟築河防,環繞周圍。正統中,知縣馮祥、典史王平始築牆於防上,以為保障,尋沒於河。景泰四年重建城,增西、北門。舊門四,知縣陳永宗創鑿一門。天順五年增築,知縣王佐修葺。」 城周九里十三步,廣一丈五尺,高三丈七尺,池深一丈,闊一丈四尺,門有五,其後又開一小南門。城內七街,舊有集市,今移於城外六關廂。嘉靖二十七年重修。崇禎十二年始築甎城,知縣杜時階修塞小南門。

皇清順治七年,知縣姜光印「修北門城樓。」康熙二十

四年,知縣劉邦彥修南門及壞垣。二十六年,知縣安如泰修各城樓、堡、鋪。

原武縣城

始建未詳,明洪武四年修築,縣丞江忠修圮於河。

正統間,復建土城,知縣謝寧修,周四里九十八步,高二丈三尺,廣二丈,池深一丈,闊二丈,門四,建樓於其上,門各有郭。城內四街,學前小街並四關,各有集市。弘治十四年,知縣張愷築護城堤。嘉靖十一年,知縣楊順修城併四城樓。崇禎十三年築甎城,知縣李如梧修未竣,署縣事李愈華踵成之。

皇清順治十四年重修,知縣甯弘舒修縣東《婁村店》。

鎮、縣西王村鎮、縣北新集鎮,各有城並門。康熙二十一年,知縣張金式重修,並建四門弔橋。封丘縣城。

「西漢始建,歷代修濬未詳」 ,迄元至正間,淪於水。明洪武元年,復建土城,周五里二十四步,高二丈七尺,廣一丈四尺,池深九尺,闊一丈三尺。城內大街五,惟善政街為最。門五,外為關廂。成化二年,知縣王輔重修。弘治二年復圮於河。十三年,知縣袁仕增修,築護城堤。正德六年立五門城樓,知縣張守愚、蔡完相繼修。隆慶六年知縣。

李呈明始築甎城。萬曆三十六年,知縣趙浩重修。

皇清順治九年,圮於水。至十八年,知縣屠粹忠稍修。

葺之

延津縣城

元大德間徙縣治,始建。明洪武元年修築,周七里三十步,高二丈,廣一丈二尺,池深五尺,闊一丈二尺,門有四郭,周之城內,大街四:曰「仁政」 ,曰「集賢」 ,曰「通遠」 ,曰「多士。」 四關廂有集市。成化甲午,知縣吳釗增築。弘治戊午,知縣梁文盛增修。正德四年,知縣韓貫修築城鑿池,後毀於寇。嘉靖中,又沒於河。萬曆二十六年,始修甎城。巡撫曾如春、巡按崔邦亮率知縣劉元會修。

皇清康熙十五年,知縣呂天會「重修南門城樓二十。」

八年,知縣郝以立增修東城。

蘭陽縣城

金始建,後圮於河。元至正十七年,遷縣治於韓陵。明洪武元年,徙縣治於馬邨,即今城。知縣胡忠徙築,城周五里,高二丈七尺,廣一丈五尺,池深一丈二尺,闊二丈五尺,門有四郭,周其外。城內大街六,惟東西街最盛。成化十一年,知縣王政重修城池,建門樓。弘治十一年,知縣徐楚新創小南門,開北二小門,增築。正德六年,知縣陳桂大加修濬,塞北二小門,築城濬池。崇禎八年,知縣張弘道始築甎城。十五年毀於寇。

皇清康熙九年,知縣袁捷修城。

儀封縣城

宋建隆三年建,即故東明縣城,在今治東北二十五里,後為河所圮。明洪武二十一年,始徙築土城。知縣於敬祖築,周五里,高二丈二尺,闊一丈四尺。池深一丈五尺,闊三丈,門六,外環以郭。

《舊志作洪武元年此據邑志》
訂正宣德成化弘

[編輯]

治中,知縣閻威、胡澄、張鳳騫、張法屢加修築。正德六年、十三年,知縣李溱、韓邦彥增修。嘉靖三十四年,知縣田西成始修甎城,築護城堤。崇禎八年,知縣王九鼎復修。

皇清康熙二年,知縣陳觀泰「修濬城池。」

新鄭縣城

《春秋》「鄭武公始建。」 歷代修廢失考。明宣德元年,修築城池,知縣朱珮修。城周五里,高一丈五尺,廣半之,池深七尺,闊倍之,門有四,外置郭。成化四年,知縣鄭賢重修。弘治九年,新闢小北門,知縣戴錫、後。嘉靖中,知縣卲鶴年仍併北門為一。隆慶四年,始改築甎城,知縣匡鐸易土以磚,拓東北十餘雉,周六里,高二丈,廣一丈五尺,門各建樓,築月城於外,並置角樓敵臺。崇禎十六年,知縣田世甲增葺。

皇清順治六年、十二年、十五年,相繼重修。知縣楊奇

烈。張光岳、馮嗣京先後增築之。

陳州城

春秋時建,即古宛丘。漢建淮陽郡城,在今州城西南。歷代遷徙失考。明洪武元年,築城濬池,增甕城及護城堤。陳州衛指揮重繕甃磚,周七里有奇,高三丈,廣半之,池深一丈五尺,闊二丈有奇,增築甕城敵臺,並四角樓。外環護城堤門四:東曰明化,南曰孝義,西曰平信,北曰永安。內大街十八道。城外分為五關,廂置集市。其西南五十里眾河總會處為「周家口。」 舟楫輻輳,商賈雲集。景泰間,指揮陳紀增修。嘉靖丁酉,知州郝璋、指揮王三錫濬池。隆慶丁卯,知州崔南陽、指揮賈國禎葺城。

皇清順治三年,修城池。明末城毀於寇,順治初,知州

趙煒修之。康熙十四年,知州李雲景修,壞城。二十七年,知州潘士瑞修,王清彥繼之。

商水縣城

西漢始建,歷代修築未詳。明洪武四年,修城濬池,縣丞孫元仁築,周五里有奇,高二丈,廣一丈;池深一丈,廣二丈。建城樓、戍鋪,門四,郭翼其外,四關各有集市。成化三年,知縣羅惟重修。正德七年增築。六年,城毀於寇,知縣劉漢築之。萬曆二十一年,知縣劉遷加築。三十五年,始築東門甎城,知縣祖鼎甃東門迤北二十餘丈。崇禎九年成甎城,知縣王化行修,明末毀於寇。

皇清順治三年、十年,知縣原英煌、吳道觀增修。康熙

二十七年,知縣卲瑗復築。二十九年,知縣康起梅築城。三十年,署縣事開封通判劉君向築北城。

西華縣城

城相傳曾為箕子所居,號「箕城。」 前代修建未詳,元末城圮,明成化八年成城,修四門,知縣盧睿修,周五里有奇,高二丈五尺,廣一丈五尺,池深

三丈,闊如之,門四。內大街六,郭環其外,各有集市。「弘治十一年,知縣李景修角樓、牆鋪。」 正德七年,知縣王克臣增修城。隆慶二年,知縣張光孝始作甎城。萬曆二十三年,知縣屈煒修甕城,加重門。

皇清康熙二十七年,修「四門城樓」,知縣朱培修東南。

西三門城樓,惟北城樓未建。二十八年,知縣李培繼修之。

項城縣城

城舊在縣東北六十里。相傳「項籍所築」 ,訛。明洪武末,圮於河。宣德三年,始遷今治。景泰元年,知縣胡連增築。天順三年,復修城池,知縣王輔修,周七里有奇,高二丈五尺,廣一丈二尺,池深一丈二尺,闊一丈二尺,門四。各建樓於上,外衛以郭。正德六年,知縣張諭始甃甎城。嘉靖三十六年,訓導宋世相增建月城。隆慶元年,知縣魏勳「修城南門。萬曆元年、二十三年,知縣賈明遠、王欽誥修城濬池。」 崇禎十六年,知縣張應弘增築。

皇清順治十三年,知縣鄭羽侯築城濬隍。十八年知

縣黃陛復修之。康熙二十六年,增修全城,知縣顧芳宗修。城內舊有南、北、東、西、新街、舊街等集,今移於四關廂。

沈丘縣城

「明弘治十一年置縣,始築城鑿池。知縣李琳建,周二里許,高三丈二尺,廣一丈五尺,池深一丈五尺,闊如之,門四。城內大街十一,外為關廂,有集市。」 舊水門二,今設而不啟。正德丁卯,知縣孫誠始修甎城。嘉靖乙丑,知縣羅鳳翔築西門月城重樓。萬曆丁丑,知縣宋存德建東北二門月城。甲申,知縣張良式建南門月「城重樓。」 崇禎十二年,知縣李自修增築。

皇清順治十三年,知縣李芳春修葺。

許州城

漢獻帝始建。故城在州東三十里,相傳曹操所築,歷代修廢失考。明正統末,增築城池,知州劉綏建。周九里一百三十九步,高三丈二尺,廣一丈一尺,池深一丈二尺,闊二十丈三尺,引潩水注之。其西通西湖,門四:東曰陽和,南曰「來薰」 ,西曰威武,北曰「迎恩。」 四郭門並建樓。城內大街四:曰「齊禮」 ,曰阜民,曰「承恩」 ,曰「道德。」 及四關廂,各有集市。弘治五年,增城濬隍。知州卲寶修環池皆栽荷花,建四角樓。嘉靖中復修,知州於玭增高三尺五寸,闊五尺。萬曆丁酉始修甎城。知州范錫修。崇禎末焚於寇。

皇清順治十四年,知州汪潛復修城池門樓、月城。

臨潁縣城

「隋大業四年建舊城,圮於水,遷於縣南十五里」 ,即今治。明洪武三年,知縣王復重築,周五里二百四十六步,高二丈,廣如之,池深五尺,闊二丈。正統十年,知縣曹忠重修。正德七年春,知縣樊繼祖改作城池,始建四郭門。嘉靖三年,知縣鄭哻修城垣,後知縣孫鎬、韓珊各重修。隆慶三年,知縣楊爾中復修。後知縣陳燦、張國柱相繼修。萬曆四十八年,始創甎城。知縣張福臻修增高二丈五尺,建四門,重樓敵臺。「濬隍十八尺,闊五尺,引潁水從五里河注之。門各架木為橋,屹然保障」 雲。

襄城縣城

城,「相傳周時楚靈王始建,歷代徙置失考。」 明成化十八年,增築城池,知縣郭文修,周六里一十九步,高二丈,廣一丈二尺。池深廣各門不等,門有四。後又於西南特建一門,以納汝水秀氣,利學宮焉。內大街五,外為四關,有集市。嘉靖二十九年,主簿樊敘增修。萬曆十年,知縣王承統始砌城以石。二十五年,知縣李光先修甎城。崇禎十四年,流賊毀城幾盡。

皇清順治九年,知縣佟昌年修城池。

郾城縣城

城古郾子國故城在縣東三十五里,歷代徙置未詳。明成化十八年,修城鑿池,知縣臧鼒建城,周九里十三步,高二丈五尺,廣一丈,池深一丈一尺,闊二丈五尺,門有五,內街十二道,外為關。嘉靖二年,知縣喬遷增修。崇禎十一年,知縣李振聲築,始作甎城,併修敵樓、角樓。明末毀於寇。

皇清順治二年,知縣周之良,十一年知縣荊其惇補。

修。康熙十年,知縣李應宗修城門樓、角樓。十九年,知縣彭一卿復修。二十七年,知縣蔡珠增修長葛縣城。

春秋時建,歷代修築失考。明正統十三年,修葺城池,知縣黎騂修城,周六里一百五十步,高二丈五尺,厚一丈,濠闊四丈五尺,深一丈。舊止四

門正德間因寇變,閉四門,開小南門以便樵汲。內大街五:曰「迎恩」 ,曰「正德」 ,曰「利用」 ,曰《惠波》,曰《坤靜》。嘉靖三十二年,知縣李節增修。萬曆間,知縣王用賓增建東門甕城。崇禎十三年,知縣張焴乾始成甎城。明季毀於寇。

皇清順治三年,知縣高鳳翔修關廂,惟東西二「門」稱。

勝南北,明末寇焚。康熙二十四年,知縣李元讓修城池。

禹州城

西漢時築,歷代修濬未詳。明正統十三年,知州徐明善修城濬池。成化二年,知州鄭珪重修。十三年封徽藩,建府修城,設千戶所守之。正德三年,始修甎城。知州李邦彥築城,周九里有奇,高二丈二尺,厚三丈。立四門:東曰「含春」 ,南曰「朝陽」 ,西曰「懷遠」 ,北曰「拱宸。」 城樓、角樓、月城、弔橋各四。濠闊五丈,深三丈,外環以護城堤,以防潁水。附郭者為東西南北四關廂。萬曆四十五年開渠引潁水注濠。分巡道曹爾禎築壩障潁水南注。濠後壩決,水歸故道

密縣城

西漢時建,歷代修築失考。明洪武三年,增築城池,知縣馮萬金修,周七里,高二丈五尺,廣二丈,池深七尺,闊一丈。立四門,外環以郭。內街四:曰「仁育」 ,曰「義正」 ,曰「禮節」 ,曰「樂和。」 嘉靖三十二年,知縣張金重修。萬曆三十七年,知縣王崇雅始修甎城。崇禎十二年,修城濬濠,知縣曹化中補修東西二城,以甎並甕城三,濬濠,深廣各一丈五尺。明季,寇毀城,

皇清順治六年,知縣李芝蘭建門樓、角樓,補垣牆、濬

隍塹:康熙二十四年,知縣衷鯤化復修。

鄭州城

唐武德四年建。宋元祐中,都轉運使吳擇仁重築。明宣德八年,修城濬池,知州林厚修城,周九里三十步,高三丈五尺,頂闊二丈,址寬五丈,隍闊四丈,深二丈五尺。城門四:東曰寅賓,南曰阜民,西曰西成,北曰拱宸,各有樓並月城。城內大街四:東敏德,西里仁,南咸寧,北清平。外繞以郭。成化八年,知州洪寬增修。正德五年,十三年,知州蕭淵、劉仲和復修。崇禎十二年知州魯世任創砌甎城。明末毀於寇。

皇清順治二年,知州張肇昇「增修城池。」七年,知州王

登聯建西城樓。十四年,知州劉永清建東城樓。《滎陽縣城》。

後魏始建。故滎陽郡縣在今滎澤西南十七里,後魏始徙大索城,即今治,隋仁壽六年成城。明洪武二年,修城濬池。知縣鍾泰修城,周五里,高二丈,廣半之,濠深一丈,闊如之。設五門,門各有樓郭,周其外。城內大街曰「五桂」 ,曰「嘉會」 ,曰「西街。」 天順三年,知縣朱賓修築。隆慶二年,知縣劉子庸修城東門。萬曆中,知縣董勸、鄒思亮先後復修城垣。四十一年,知縣石廷舉增築。

皇清順治二年,知縣郭璵重修城池。康熙十六年,知

縣,顧天挺補築西城門。

滎澤縣城

隋開皇四年建,舊城在今治北五里許,明成化十五年,徙築今城。成化八年,城圮於河,知縣曹銘改建今治。周四里十三步,高二丈,寬一丈,濠闊五尺,深一丈,門四,各建樓。城內街曰「文明」 ,曰「尚賢」 ,曰「承宣」 ,曰「新街。」 北關枕河,環以大隄,南關有集市。正德六年,縣丞楊銘復修。萬曆四十三年,知縣晉承忠增修。崇禎六年,知縣申大志建重城,複濠。十年,知縣倫之楷廢外城,增築內城,重修門樓、角樓。

皇清順治二年、四年、十二年,知縣張似旭、韓重輝、段

「補聖」 ,屢加修築。康熙二十一年,知縣王澍重修。二十九年,知縣王畹復修。

河陰縣城

舊城圮於河水。明洪武三年,始修城築池,知縣劉茂徙今治,周四里。景泰六年,知縣傅禮重修。正德六年、七年,修濬城池。六年,知縣李穆增築,城高二丈六尺,隍深一丈五尺。七年,典史劉惠復修,增高三丈五尺,隍深二丈五尺,四門易以甎,建樓於上,並建角樓。嘉靖三十一年,知縣吳承恩增修。萬曆三十三年,城北門知縣王潤浚濠築堤,引汜水環城北而東,併建東西二關重門,上各有樓。城內大街:曰「黃店」 ,曰「起鳳」 ,曰「騰蛟」 ,曰「倉街。」 天啟七年,知縣田景源城南門。崇禎十五年毀於寇,知縣王堯憲復修城池。

皇清順治十一年,知縣范憲修濬城池。康熙二十七

年,知縣申其彩修《北城》。

汜水縣城

西。漢高帝六年建。歷代修築失考。隋開皇二年,築汜水縣城於錦陽川,即今治。元至大元年,徙治錦陽川之東,避水患故。明洪武元年,知縣劉淵復徙故城。景泰元年,修城池,知縣劉泰修,周七里,高二丈三尺,廣一丈,池深一丈,闊如之,門有五。成化十八年,知縣王銘修葺。正德十四年,知縣黎循記。築重城,建郭門,濬隍,修護堤。嘉靖六年,知縣劉釗增修。萬曆中,知縣張統重修。崇禎八年始築甎城,知縣王國楠修。至十六年,知縣周騰蛟以寇亂移縣治於西北山中為新城,名「摩天砦」 ,後破於流寇。

皇清順治二年,知縣高永光復故城。

開封府關梁考        府志

[編輯]

臨蔡關 在府城東南。周顯德中,浚閘河入蔡河,命水軍駕戰艦沿潁入淮,以伐南唐,置關於此,今廢。土人呼其地為「關頭。」

通津關 在府城東北埽頭。周顯德初,疏汴水入五丈河,以通齊、魯舟楫,置關於此,今廢。香臺關 在延津縣北沙門鎮。

常渡關 在西華縣南六十里。

南頓關 ,在項城縣北五十里。

界首關 ,在沈丘縣東五十里。

古崤關 在氾水縣西二里。本周穆王養虎之地。漢為成皋,隋為虎牢,唐為武牢,明更曰「古崤」 ,唐賈至有碑銘。

白墓子岡渡 在府城東南十五里。

赤倉渡 在府城東南三十里。

清河口渡 在府城南三十里。

八角渡 在府城西南三十里。

於家店渡 在府城西北三十五里。

劉《獸醫》口渡 在府城西北十五里。

翟家口渡 在府城西北二十五里。

張家灣渡 在府城西北十五里。

時和驛渡 :在府城北十里。

王家樓渡 在府城東北三十里。

灌臺渡 在府城東北六十五里。

毛家灘渡 :在府城東北三十里。

柳園渡 城北二十五里。

黑岡渡 府城西北三十里。

鹽船口渡 城西北四十里。

臺寨口渡 在太康縣東北三十里。

趙家口渡 在陽武南三十里。

陽橋渡 在中牟北四十里。

馬家渡 在原武縣南十里。宋杜充遣統制岳飛等及金人戰於馬家渡,即此。

潁陰渡 有二,一在陳州東南,一在項城縣西北。

蔡河渡 在陳州南

潁岐渡 在陳州西南

柳林渡 在陳州西北

小窯渡 在西華縣西

潁河渡 在項城縣南

槐坊店渡 在沈丘縣北五十里。

紙店渡 在沈丘縣東北四十里。

留河渡 在襄城縣南

魯渡 在襄城縣西

高橋渡 在襄城縣北

螺灣渡 在郾城縣北

褚河渡 在禹州東二十里。

花園渡 在鄭州東北五十里。

滎澤官渡 在滎澤縣北一里。

任店渡 在滎澤縣西北十五里。

方家口渡 在河陰縣北。

天漢橋 在府治東南一里許。唐名州橋。宋改為天漢橋,今廢。宋王安石詩:「州橋蹋月想山椒,迴首哀湍未覺遙。今夜重聞舊嗚咽,卻看山月話州橋。」

浚儀橋 在府治東南

相國寺橋 在府治東南。

白鶻橋 在金水河上,宋太祖嘗幸其地,今廢。按《明一統志》又名「白虎橋。」

龍津橋 在府治東南蔡河上,又名「新橋。」

雷家橋 在府治南,龍津橋西蔡河上。

宣化橋 在府治前

板橋 在府治西南

馬軍衛橋 一名「興國寺橋。」 在府治西南。《金梁》橋 在府城大梁門外。

雲騎橋 在府城麗景門外迤南。按《明一統志》又名雲驥橋。

安家橋 新會橋 俱在府城南朱仙鎮。青暉橋 按《明一統志》在府城汴蔡故道上。通濟橋 有五:一在通許縣西,一在鄢陵縣南,一在蘭陽縣南,一在密縣東南,一在滎澤縣東。安濟橋 在太康縣南門外。

谷陽橋 在太康縣西三十里。

崔橋 ,在太康縣西北。

迎恩橋 在太康縣北門外。

雙洎橋 在洧川縣南門外。

惠民橋 在鄢陵縣北二十里。

平政橋 在扶溝縣東三里。

孟亭橋 在扶溝縣西北二十五里。

通汴橋 在扶溝縣北一里。

呂家潭橋 在扶溝縣東北二十里。

韓莊橋 在中牟縣東三十五里。

白沙橋 在中牟縣西三十里。

牟山橋 在中牟縣北五里。

龍木橋 在蘭陽縣北二十里。

穀河橋 在商水縣西北。

項水橋 在項城縣城內。

南頓橋 在項城縣南

潩水橋 在許州西七里。

椹澗橋 在許州西三十里。

石固橋 在許州西北五十里。義官吳方建,明鄒奇有《記》。

小商橋 在臨潁縣南二十五里,在潁水之上。宋岳飛與金人戰於小商橋,即此。

大石橋 在臨潁縣北三十里。

五汲橋 在臨潁縣東北。

沙溝橋 在臨潁縣東北。

惠政橋 在襄城縣南門外。

高橋 在襄城縣西

潁橋 在襄城縣北

清潁橋 在禹州北門外。《雲間盛朝組》詩:「清流東瀉繞鈞城,怒浪三翻激石鳴。何必匡廬看瀑布,且來橋上聽濤聲。」

南關橋 在新鄭縣南門外溱洧河上。子產以乘輿濟人,即此處。

魯固橋 在新鄭縣西二十里。

溱洧橋 在密縣南二十里。

迎春橋 在鄭州東門外。

和義橋 在鄭州西門外。

通政橋 在鄭州北二里。

廣濟橋 在鄭州北門外。

須水橋 在滎陽縣東四十里。

京水橋 在滎陽縣東五十里。

濟橋 ,在滎陽縣東門外,唐尉遲恭建。

虹橋 在汜水縣西北一里。石玠有「雨後練光橫巨岸,月明龍影浸寒波」 之句,即此。。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