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0398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三百九十七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三百九十八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三百九十九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三百九十八卷目錄

 歸德府部藝文二

  帝嚳廟碑記        元范溟

  閼伯祠記略        侯有造

  重建伊尹殿記略       前人

  伊尹墓祀記        張元忠

  重建雎陽雙廟記       徐琰

  孝烈將軍祠像辨正記    侯有造

  重修微子廟記       明倪岳

  重建協忠廟記       羅汝敬

  重建雎陽五老祠記      呂柟

  雎陽五老遺像碑記     朱景賢

  護城堤記          李嵩

  歸德府儒學重修記      沈鯉

  流臘坡新溝記       王四維

職方典第三百九十八卷

歸德府部藝文二[編輯]

《帝嚳廟碑記》
元·范溟
[編輯]

雎陽南四十五里,有岡阜蟠踞爽塏,實古高辛之墟。 上有古城,城北有古丘,丘之陽有帝嚳之祠。祠有二 碑,其一宋開寶六年,其一金崇慶元年。聞諸故老,石 刻尚多,皆燬於金季。《史記》云:「高辛,地名,因以為號。嚳 名也,載諸史牒,歷代祀典可尋。」其殿宇歲久圯壞,雖 常有修之者,皆弗克就。於是張信等相協傾貲,因其 故址,鳩工遴材創建立正殿三間。基址壯大,棟宇弘 敞,輪奐炳燿,聖像增新,冕旒顒若。仍圖《八元》於東西, 帷幕几筵,罔不畢備。始構於天曆己巳仲秋,落成於 至順辛未季春。參政雎陽王公仁齋命掌書范溟作 文,以紀其實。竊謂帝之德業世系,廟之沿革與興前 碑,考之詳甚,茲不復載。敬作《迎送神辭》二章,貽鄉人 歌詠,使興起敬慕之誠,俾無怠也。辭曰:

帝之來兮乘蒼龍,赤豹先戒兮黃羆從。衣丹霞兮烜 赫,佩明月兮玲瓏。惟帝陟兮茂禎福,惟帝格兮祓災 凶。翔龍旂兮日下,渺鸞輅兮雲中。沐蘭浴華兮弱質, 斂芳食菲兮愚衷。龡參差兮奏疏越,擊玉磬兮叩金 鏞。舞靈巫兮媚嫵,奠桂醑兮芳醲。帝之來兮不來,千 秋萬歲兮故宮。右迎神

帝之去兮駕玉虯,畢方並轄兮飛廉。騶節煌煌兮捐 金玦,鸞噦噦兮還瓊輈。惟帝福兮雨暘若,惟帝威兮 疵厲瘳。元冕拱兮豐樂,翠華竦兮隱憂。㪺石泉兮清 酌,采澗蘋兮潔修。築蘭宮兮桂室,張蕙幌兮荃綢。仁 為樽兮義為俎,忠為肴兮誠為羞。帝之去兮不去,千 秋萬歲兮神州。右送神

《閼伯祠記略》
侯有造
[編輯]

雎陽,古宋地,本帝嚳高辛氏子閼伯所居之商丘,丘 距城三里許,高八十尺,周二百步。丘之精氣上應列 星,世傳閼伯臺即是丘也。郡乃辰宿之分,伯遷此主 其祀,此《帝王世紀》《春秋》杜預之論也。陶唐氏以為火 正,曰伯者,所以有功而食其墟。商丘祠宇在照碧堂 之西,此晁補之之手筆也。伯火官,掌祭火星,行火政, 「後世以為火祖。相土,契之曾孫代伯宋其後也。」此《事 物紀原》胡宿之策也。爰《三紀》所載,與預宿諸儒之論 考之,帝嚳都於亳,陵廟咸在近郊,距是邦餘一舍,世 號「高辛里」,歷亙古而不易。夫伯固,帝之子,黃帝五世 孫,聖裔也。唐堯亦帝之子,以火德王,而伯主辰祀,迺 聖德也。聖德聖裔,血食一方,固無疑矣。後之作者,不 失《商丘扁祀》之舊。舉是祀者,稽乎此制,遵乎此典,庶 幾可也。祠廢壬辰之變,其所存者惟丘耳。後人不稽 所以然之故,遂建王母祠於其上。逮至元大德間,相 國史公開府子棣知此郡,今翰林侍讀學士李銓為 府倅,前太子諭德趙惟新判歸德,語翰林國史院編 修官江漢、高郵幕官劉滋、內翰李皞傷流俗之謬舉, 亟命以閼祠易之,凡數年終,輟前論。後又歷年三十 餘載。江西行省參知政事王公仁亦常語郡之右族, 以伯祠興復為託,未有以應之者。建康財賦提舉范 君廷璧,聞公之論,奮然立為建祠三楹,於是丘絕頂, 徙王母祠於丘麓,不煩有司,不勞民力,凡棟桷榱題 之用,工匠百色之需,像設如制,器皿咸新。凡用寶鈔 三百錠有奇,皆廷璧己貲。

《重建伊尹祠記略》
前人
[編輯]

糓熟之南舊縣即古亳故墟。《圖志》散亡,無從考證,亦 不知何代而建。兩城之間有塚,畝餘三十之廣,世為 「伊塚。」塚前建祠,祠設其像,即古巡檢李士良率鄉耆 十溫輩創建。歸德總府歲時遣官致祭,亦嘗奉詔,非 常祀也。

《伊尹墓祀記》
張元忠
[編輯]

糓熟,昔為名鎮,乃三亳故墟之一。《外紀》所載,伊尹沒, 帝沃丁以禮致葬於亳,即其地也。世傳伊墓在焉。其墓周圍廣數十畝,岌若重岡,雖經河患,陵谷變遷,未 嘗湮沒。況金元縣治之碑,其跡不泯。表其南門曰「瞻 聖門」,蓋以其墓奠於南故也。先以縣事併入雎陽,惟 茲地以巡檢領之。適開封李士良任是職,鎮是土,警 捕有方,而人民無擾,常以舉廢興墜為務。初,境內有 寧德鄉,帝嚳氏之陵廟在焉,土俗因以地名目其鄉 曰高辛鄉。士良以為上古帝王之名,以為鄉邑之號, 良所未宜。移文有司,復為寧德鄉。又以伊墓在茲,不 為廟貌,何以瞻仰?於是首捐己俸,採訪永備倉使趙 義、里人卞溫,鳩工聚材,構祠於墓所。考循禮制,敬設 聖儀,俾四方之人有所欽崇,此吾儕勇於為義者也。 夫聖德聖謨,載諸經傳,炳若日星,與天地相始終,豈 壹卷石之可述也?雖然,三代以降,數千載之下,不有 是舉,曷以知聖人之所以為聖人?數千載之下,不有 是祠,曷以知聖人之享血食於無窮也?誠可嘉尚,於 是乎記。

《重建雎陽雙忠廟記》
徐琰
[編輯]

唐張、許死節,廟食雎陽,以南霽雲配,世傳「雙廟」者是 也。歷代贈官皆至州大都督,既而增祀賈賁、雷萬春, 復稱五王廟。宋大觀中,賜爵侯,諡巡忠烈、遠忠義、霽 雲忠壯、賁忠濟、萬春忠勇,而表其廟曰「協忠。」紹興中, 因鹽官有忠義侯廟,詔許增祀如雎陽,又合東平太 守姚誾以配,並賜爵上公,其於褒忠勵節至矣。雎陽 廟,舊在城南七里所。金末河南被兵,蕩燬無孑遺。邑 之耆老相與謀,欲構故基以祠張、許,前後數十年不 潰於成。至元二十有六年,主簿柴叔武率里人好事 者,以為城南去人遼遠,香火不便,卜地於雎陽城中, 面照碧堂而為之祠。介前歸德府判、監察御史王茂 來問,「古稱雙廟,張巡、許遠而已。既以」南配,又增賈雷, 往制如此,今襲而復之,於義何如?仍乞文以記。余謂 自古當大患難,立大名節,非一手足之所能致。奔走 先後,品量巨細,人人雖殊,而趨事赴工之心,捐軀報 國之志,則一而已。祀此遺彼,後何以勸?況二君孤危 之際,嘗欲割肌以啖眾,分所愛之肉以享士,同甘苦, 共死生之意何如?若「屍而祝之,薦祼寅潔,來歆來享, 風虎雲龍,其必景從上下四方也無疑。遠稽唐文,近 徵宋禮,俾有位而得祀者咸秩焉。柴叔武之舉不為 過。」嗚呼!事有不切身者而興懷,人有不同時而共憤, 是可觀也已。余義之而有感焉。雎陽死節三十六人, 《史》稱寧陵之功,別將二十有五,後皆從巡死難,而姓 名之可見者僅二十有一,祀又弗及。今祀於廟者纔 六,他所遺落者亦多矣。或曰:「忠臣義士,知盡吾忠義 而已。生而心不能白於時,死而名不得聞於後者何 限?謂封侯廟食足以待天下之忠臣義士則否。」余曰: 「是忠臣義士之心也,有天下國家而為是言,則非所 以訓。故雙廟忠義之寄也,將以啟天下忠」臣義士之 心也。錄張、許而不盡見諸將,固為唐之史氏惜,修祀 典而不敢遺數公。余猶為天下國家幸舉不祀,不足 為諸公毫末重輕而增一祀,則於天典民彝千鈞也。 嗚呼!是役也,有足書者,而余有感焉。歐陽公錄死節, 五代僅得三人,其難如此,世變日下,安得搜五百年 之廢典,而盡祠雎陽死節者哉。

《孝烈將軍祠像辯正記》
侯有造
[編輯]

將軍魏氏,本處子,名木蘭,亳之譙人也。世傳可汗募 兵,孝烈痛父耄羸,弟妹皆稚,騃慨然代行。服甲冑,鞬 櫜操戈,躍馬馳神,攻苦剉鈍,戎陣膽氣不少衰,人莫 窺非男也。歷年一紀,交鋒十有八戰,策勳十二轉朝 覲,天子喜其勇功,授以尚書,隆寵不赴,懇奏省視,擁 兵還譙。造父室,釋戎服,復閨妝,舉皆驚駭,咸謂「自有」 生民以來,蓋未見也。魏兵振旅還,以異事聞於朝,召 復赴闕,欲納宮中,將軍曰:「臣無媲君禮制。」以死誓拒 之,勢力加迫,遂自盡。所以追贈有孝烈之諡也。至治 癸亥冬,歸德幕府官孫思榮來自完州,附郡儒韓彥 舉所述《完志》,以謂古完廟貌凡五,比歲毀其一,今所 存者尚四。歲遇四月八日,有司率耆士邦民大享祀 焉。神貺靈異,有禱即應,此海內共傳者也。微將軍以 勞定國,有大功於一方之民,數百年之下,斷斷乎不 得預祀典,享血食。此元儒故太子贊善劉廷直所撰 《完碑》。雎陽境南東距八十里曰營郭,即古亳方域孝 烈之故墟也,亦建祠像,土人亦以四月八日致祭,乃 將軍生朝沿習故老之雲也。故國子助教馬利用子 克明時尉城父。考之《爐石刊志》,乃金源太和間敦武 校尉歸德府穀熟縣營城鎮酒都監烏林荅散忽刺, 重建大殿、獻殿各三間,創塑神像,侍人有七,題額不 曰「孝烈」而曰「昭烈」,不曰「將軍」而曰「小娘子。」復以「將軍」 之名誤為宰相之姓,將軍所自出,誤稱宰相之女,皆 非也。其興墜起廢,祠存像在,後世因之,奉祀不廢,禮 宜附書。況將軍之父,乃潛德力農兵明矣。踵此訛傳, 不即釐正,切為庸俗之惑,殆非一方崇神之意。元統 甲戌,曲陽梁君思溫、尹雎陽,力贊耆老湯德等,捐己 財鬻石於山,求文備工,凡用寶鈔二千五百貫,遂有正名定論,器識之高,非淺鄙所能企及也。歸德府倅 中山馬公德麟聞茲善舉,懇謂余言:「將軍塚廟居完 城東者,所謂五廟之一。孝烈遺骸安厝此塚,距吾家 九十里,其廟刊木為像,烏帽紅顏,服紫腰金,神目電 爍,儼然如在其上。歲遇旱潦失常,有禱即應。邦人輦 致降神,盤桓水面,驅人風飛,吾目擊顯靈如此。今德 垂老,明正典牧,未遑之舉,神之鑒祐,子孫其昌乎。」愚 率德瞻拜祠像,乃冠佩閨妝,與完像不同,適定符契。 前辭「著我舊裳」之句,德謂眾曰:「《木蘭詞》固云然也。孝 烈既受封諡,大享廟食,願以命工增塑將軍之像,奠 安獻殿,不易正像之塑,庶幾兩全之。」耆庶贊美不已。 繪師楊德,即歸德人也。昔有自備金碧妝鸞神像之 願,今聞湯「氏復有此論,響應結終其製。此善事收功 不同而謀,蓋以良心之發故也。鄉士劉宗本、文學史 黻、孝義卞溫、土人趙輝拔以德之虔心,以又見徵謀。 及倅、尹二公,遂更扁曰孝烈將軍之祠,庶契完制,不 失奉神之正。」愚按《木蘭辭》,形容孝烈,始終盡矣。近代 名公,祇雲某代所作,其將軍勳烈未及也。考之《詩選 正宗》,以無名氏目之。惟先尊縉山先生家藏宋儒陳 仁、王德翁《詩統》列於《隋詩》之下。況此辭唐朔方節度 使韋元甫始得於民間,「可汗」之稱,始自突厥。今辭有 「可汗」等語,意韻殊古,當是隋初所作,信斯言矣。又我 元祕書監《古今樂錄》亦云元甫續附。雖然,愚嘗論之, 可汗即突厥帝號,突厥世居朔塞,始見晉武之始將 軍譙人,譙即今亳州也。校彼去此,何啻數千里之遠? 《辭》雲「點兵問欲,皆稱可汗」,不書華夏國號,何哉?沿流 求源,遍考國史,隋恭帝義此地,突厥立劉武周為定 陽可汗,又立梁師都為始畢可汗,國號梁,改元永隆。 師都乃迎突厥,居河南之地,是故此境之兵稱隸可 汗之繇也。復以宋儒程泰之非隋即唐之論擬之,蓋 得其世代矣。況孝烈追贈,乃唐之諡,贊詠詩什,杜牧 首倡,殊無唐儒之前。作者決以將軍之為隋人無疑。 然以前辭爺娘者三,稱女者五,稱木蘭者四,稱兄妹 稱兒者二,至於開閣坐床,脫袍著裳,雌雄之辯稱我 者五,形容孝烈肺肝呈露。詳玩此辭,疑即將軍自述。 曷以言之?歷代女子,凡立名節於天地間,名不死者, 無此開世超異之才,必無此出類拔萃操烈,必不能 建不世出戰敵之功,而享廟食無窮者也。管見之愚, 未敢為然,容候知者訂正可也。雖然,大丈夫立斯世 也,其負英雄豪傑之氣,立奇節,建大功,垂名不泯者, 世豈乏人?蓋薄夫戇懦夫鄙強悍者「陷於惡,庸魯者 流於蠢。萬一而遇父兄之嚴,師友之教,以義理薰陶 其性情,以《詩》《書》增益其聞見,其能變化氣質,去戇變 惡」,易「蠢」改庸者尚不一二見之。況涉世之間,處世之 變,竟不知死節之義為如何,良可悲耳!夫孝烈本生 長閨閫,當隋末兵爭之世,假使微將軍處山嶽不拔, 金石不易,何以建亙古未聞之功,天地始終之烈也。 今幾千載,凜凜如生,惡者聞風而感化,變強悍而為 純良;蠢者慕德而改轍,易庸俗而為剛勇。俾薄夫敦 懦夫,有立志,豈啻建功立節,超越古今烈女之右?實 可為丈夫碌碌於世無能為之流之深恥也。

《重修微子廟記》
明·倪岳
[編輯]

弘治癸丑冬,巡撫河南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姑蘇徐 公公肅上疏言:「據河南開封府歸德州儒學訓導應 剛等呈稱:儒學東偏,故有祠一所。自宋元以來,祀殷 上公微子,歲久祠壞,祀亦廢缺。考之微子,周成王時 授封於宋,以奉湯祀。今歸德實其故都。祠無完屋,祭 非專享,竊所未安。況微子克孝之德,無愧作賓;自靖」 之心,不顧行遯。周室封之備,一王之典,孔子論之首, 「三仁之列,蓋天下萬世所共景仰。而分土立國之地, 顧不享一籩一豆之奉,豈朝廷崇德之意哉?況以始 封則泰伯有祀於吳,以同時則比干有祀於衛,考禮 按章,理宜祠祭,而守茲土者未遑舉行,誠為缺典。欲 令歸德州擇地之宜,崇建微子祠,如泰伯比干故事, 春秋致祭,庶以遠慰仁賢於千古,聿新觀聽於一時。」 事下禮部議,謂:「茲崇祀先賢,國之令典,有司之常職。 今歸德既有微子故祠,宜如所請,量為修飭,以時祭 祀,考覈以聞。」詔曰:「可。」於是知歸德州事周侯誥承命 惟謹,庀工構材,撤舊易新,拓其故址為禮殿,為前廈、 左右廡為重門各三楹,廣庭崇墉,有嚴有翼。中塑像, 章服有制,供器咸備,享禮具備。肇工於甲寅二月,越 二月告成。州之人士,獲睹故祠之復,實惟徐公之德 誥,乃圖不朽,計襲貞石,走書幣以予承乏禮曹,詳其 顛末,請一言以識諸祠。謹按《詩》《書》所在及《史記世家》 云:微子啟,帝乙之首子,紂之庶兄也,封於微,以畿內 諸侯「為紂卿士,紂既立不明,微子數諫不聽,痛殷之 將亡,乃謀之太師箕子、少師比干,釋位以去。武王克 殷,封之於宋。成王殺紂子武庚,遂誥命微子,修其禮 樂,以奉湯祀,都於商丘。歷漢迄唐,更曰雎陽,至宋陞 為南京應天府,正今歸德之地,去城西南十二里,微 子墓在焉。」是則歸德固仁賢肇基託體之「區,秩而祀之,理亦宜哉。」雖然,崇祀先賢,故有司之職世規規簿 書期會之末者,於此不皆加之意。是祠之始,蓋自趙 宋以王業所基建諸墓側,後徙城內之西南隅。國朝 景泰間,知州席貴移置學東,後圯於水。天順間,知州 蔣魁重建於學內之東偏,即今祠所在。越歲益遠,祠 益頹廢。適侯來知州事,祗謁興歎,慨然以興復為己 任,值歲歉未果。是以一聞徐公報可之命,竭力修舉, 增飭其舊,肇修常事,秩在祀典,千載之廢,一日而備, 視他日有司緩於當務之急者,其賢多矣。嗟夫!微子 存殷歸周之大節,自孔子稱「三仁」之後,皦然如揭白 日於中天,將與天地相為悠久,固無繫於祠之有無。 然《記》始於宋,而廟食弗稱,其於聖明崇賢褒德之治 豈宜哉?使非徐公考古而昌言,周侯嚮義而勇為,顧 欲克底於成如今日者,蓋亦難矣。遂不辭而序次其 略,俾刻置祠下,庸以告之後之人。

《重建協忠廟記》
羅汝敬
[編輯]

士之致身當時,以能廟食百世,使人不忘者,必其行 義足以勵俗,智謀足以尊主庇民也。若歸德州之協 忠廟祀者,其庶幾乎!歸德唐之雎陽郡,為江淮保障, 為關陝喉衿。安史扇妖,河北州郡悉皆靃靡,惟真源 令張公巡以其仗節之眾,赴郡守許公遠,相與力保 孤城,以遏賊鋒。蓋以雎陽存,關陝可固,東南可保,而 「中興事績可圖也。」方此之時,控弦之寇累十萬,而雎 陽疲卒纔數千,孰不以為城破猶反掌,況望其能匡 復唐室者乎?二公同心同力,奮不顧身,城存與存,城 亡與亡,於是疊出奇計,以阻亂略。雖力殫城陷,身斃 逆妖,而再造之業,實基於此。報功以祀,宜矣。或曰:「二 公之功固鉅矣,苐剪滅凶醜於二公既死之後,再造 唐室,乃李、郭輩百戰之餘,為可惜耳。」噫!是豈足與論 成敗之數耶?夫再造之功,非成於成功之日;逆妖之 破,非破於俘馘之時。向使雎陽失折衝之機,則妖騎 長驅,東南板蕩,彼四節度者且不能取雎陽,李、郭雖 萬,又安能摧勍敵以廓清寰宇哉?矧!二公既死而不 忘有如是,夫,祀以報「之,誠宜也。」同赴二公之難,時則 有若名將南霽雲、雷萬春、城父令姚誾、單父尉賈賁, 皆一時人傑,知有二公之命而不知有其身者,故各 得以其功配享。廟舊在城南七里許,元至元間,以兵 燹之餘,廟無孑遺,去城遼遠,不便香火。主簿柴叔武 乃卜地移置城南上近,州人又間以祈禱,不便告。按 察僉事劉君咸、州守李君志、指揮趙君勝,偕僚屬以 下,乃相吉地州治東,率諸好事者捐俸資以徙焉。庀 材傭建廟屋,為殿者三間,為廡者東西,各稱是為闕 闕闕闕間,外門一座,皆像神儀於其中。周圍為垣,對 樹佳木,扁則榆林朱君孔易大書《協忠廟》字,完飭宏 敞,輪奐一新,足稱神棲而便瞻仰矣。既落成,郡人鴻 臚卿徐君永達徵文以志顛末。嗟夫!二公之忠誠在 天地、二公之勳名在史官,所不必書。若夫所以尊主 庇民而砥礪名教者,固不可遺也。姑著之麗牲之石 如此,且系之詩,俾祠者歌焉。詩曰:「在昔阿犖機,禍凶 唐室有半輪。妖風徙孽狂蕩騰逆蹤,二十四郡誰其 雄?人豪挺持張許公,協德比義嬰孤墉。斬梟殲蟻摧 逆鋒,力幹綱紀天無功。崇功報德元配同,城頭雙廟 褒典崇。邇來徙吉州治東,靈耀益振秩益隆。民康物 阜年屢豐。景貺攸萃昭精忠,翠珉有刻垂無」窮。

《重建雎陽五老祠記》
呂柟
[編輯]

雎陽五老者,宋太子少師杜衍、侍郎王渙、司農卿畢 世長、郎中朱貫、馮平也。五人者之致仕居里也,年皆 八十上下,用唐白樂天香山九老故事,結社賦詩,不 干時事。雎陽人敬如蓍蔡,至繪像以傳。其沒也,里人 祠而尸祝之,蓋在歸德城西數里雲。歲久,其祠傾圯, 今太子少保、工部尚書臨安俞公乃重建焉。公初舉 進士,為行人。憲宗差典周王喪禮,途感瘧疾,幾不能 生。舟次歸德,乃仰天嘆曰:「琳五歲而孤,賴母教育,至 有今日。萬一客死,遺母孰養?天如佑我,獲事母終,死 亦無憾。」失聲痛哭,醫侍皆泣。是夕,忽夢五老,鬚眉皓 白,身僅三尺,立語之曰:「汝母壽高,汝壽亦遠,官且崇 顯,病當尋愈。」公即請問,答曰:「此地五老人耳。」旦訪其 詳,則所謂有宋雎陽五老也。公病中言曰:「若果是琳, 當為五老修復此祠。」厥後公母太夫人果年至八十 有七而終。公官果至今秩年已越七袠。而五老祠則 自為行人、為御史、為通政時已營建之矣,未記之石 也。至是公四疏乞休歸臨安,寓書請記。嗟乎,予嘗讀 《宋史》矣,見衍為開封權要不敢干典銓衡,胥吏不敢 與為宰相,徼撇無所得,至封還內降,減省調發,給散 公租。仲淹,門士也,與爭是非而不慍;韓富,同寀也,每 事咨問而不驕。既退,不葺居第,遇兄厚於幼時,蓋宋 之耄期,稱道不亂者也。而渙長貫平任,雖不至世昌, 行亦類之,是其生能有聞於前,故其死能有知其後。 若公者,雖微斯夢而或經斯地,亦當召其守官,興祠 廟,以倡風化矣。而況其神之靈托公以顯如是哉!雖 然,予嘗謂公有五德焉:醇厚博雅,無巧偽習,曰「厚受而不剝;久任閑散,不求人知」,曰「多靖而不折;儉省民 費,百工咸理」,曰「有功而不居;權勢通顯,視之泊如」,曰 「見美而不貪」;命餉邊師,無所顧忌,曰「見難而不懾」,則 公固今之杜衍也。臨安之杜,亦當無《忝雎》陽,然則斯 祠之建,豈惟宋五老為可傳哉?

《雎陽五老遺像碑記》
朱景賢
[編輯]

昔成湯都亳,即今之商丘。自微子封於宋,故秦漢及 晉,仍以宋名。至唐名「雎陽」,五代名「歸德」,是歸德即古 雎陽,文獻淵源之地,三代迄今,足為有徵。而龍龜之 英,河山之秀,既鍾往古,間發後世。在唐則張、許二公, 精忠大節,保障江淮,名垂宇宙,後世大其功而創六 忠祠宇。在宋則五老諸公,隆德碩輔,耆老掛冠,優游 桑梓,當時榮其事而繪五老圖像,是五老在雎陽,信 文獻之蓍蔡也。事在宋至和、嘉祐間。考之錢明逸《紀 圖序》,則杜祁存時,此圖已具。驗之歐陽修借觀詩,則 圖像相傳,宋人即珍之矣。圖故為畢氏物也。自我祖 兵部公五世孫信庵公六歲附柁渡江,南遷於吳,復 之雎陽,以故宅餘地與畢氏,後易圖南歸。詳見洪适 所記載,則此圖入吳,誠非贗物矣。但雎陽知有《五老 圖》,不知真蹟在吳已歷五百餘年,又不知此圖藏吾 朱氏,雨阽熒厄,若鬼神呵護,不為寒灰也。我朱氏世 珍此圖於吳,不知五老之神在雎陽歷五百年而未 散。一見夢於王大參,而祀材因以寖移;再見夢於俞 都憲,而呂內翰為之記事,遺容不磨,精爽不昧,二者 相為終始,五老其雎陽偉人,當與張、許易地皆然者 矣,獨惜四氏之子姓澌滅無聞,吾朱氏蟬聯振發於 吳中者已十五世。自信庵公仕宋,直祕閣,歷元至今 朝,簪纓接武。說者謂澶淵之役,兵部公勸寇萊公以 不殺降人為陰德之報,故朱氏獨昌。然朱氏宦轍半 天下,獨無至大梁以起五老於九原者。景賢濫官刑 曹,叨承欽恤之命,遍歷兩河,凡繫械之輩,逋負之徒, 皆循例上請,閔從末減。而曠蕩之恩,弘布中原,期不 忝信庵公全活之德,而尢愧繼述,未之盡也。抵雎陽, 將謂廟貌崇重一郡,然瞻拜祠宇,不堪湫隘,詢諸父 老,舉莫識圖存亡。乃確其事於有司,更闢前堂三楹, 恭捧五老遺像,命工肖之石,並鐫其《社會賡和詩章》 各一首,奉置堂中。復加龕衛,使邦人見五老遺容,宛 若當世,以起其思齊之心。五老以圖像,六忠以塑像, 兩祠並峙,神容媲美。歸郡山川,寧不因諸公而增輝 也哉?歸郡士族,寧無嗣諸公而作德者哉?景賢陟土 興懷,追先貽後,固五老之靈若或使之;而工役趨事, 構建速成,又五老之神若相之者矣。當時守歸德郡 者,二府王君好學、別駕趙君士楊、朱君顒、節推吳君 國倫、商丘令李君卿,景仰前哲,表勵世風,同此心也, 而輸誠率事,其情又均焉。故記。

《護城堤記》
李嵩
[編輯]

城故有護堤,然庳薄環隍而近,久之壞為田。嘉靖丙 申,河決大潰,蕩我郭廬,幾壑我城。有司率議遷城,以 辟乃地,率水無可城者,溺凡五年。庚子春,都御史餘 姚淺齋魏公有本,自大理被命撫河南,時嵩待罪禁 垣,與魏公言堤障水便,公憮然是之,慨然趣所司以 從事。堤四面環郭,門周十有六里,高視城之半,厚倍 之,上樹之柳,不數月而工竣,遂成巨障雲。於戲!堤之 功用大矣哉!往庚子之水也,未有及隄議者,予適言 之,而魏公行之。無何,水亦去。閱二十稔,視堤為長物, 行者徑之,車者軌之。雨穴其基,薪敗其毛,屬以陶磚。 甃城故又斧斤其木,濯濯盡矣。乃今未申,歲復大水, 舟楫由於樹杪,平野悉為津匯,然竟賴是隄以亡患。 否則如魚民何。於戲。我宋人其知魏公之遺也哉。

《歸德府儒學重修記》
沈鯉
[編輯]

歸德,故宋也。宋自昔以愚稱天下,如所謂「守株待兔, 襲石為玉」皆是也,謂為愚信哉?即或有寓言無當,事 不盡核者,意亦彷彿其近似為之名。而俗尚顓蒙,與 其人硜硜渾渾之狀,亦大略可著也。當時之愚而笑 之也,其病乎?及讀列國《史記》,則固謂宋俗近古而多, 其有溫中篤厚君子者。此何以說也?輓近以來,人習 巧慧,尚紛華。蓋有競而逐鹿也,不聞守株待兔也。有 飾櫝衒珠也,不聞燕石什襲也。昔之硜硜渾渾,溫中 篤厚不可見,而俗益寖窳不古也。豈知愚固若是相 反耶?茲益增吾一愚矣。蓋聞莊生云:「黃帝遺珠於赤 水之津,使知求之,知弗得也。乃使象罔,象罔得之。」夫 象罔固世之所謂極愚也,而何以得之?而知反不如? 噫嘻乎,異哉!茲可以觀矣,我知之矣。蓋道俗貴樸而 忌雕,貴白而忌染也。彼有生而煌煌者,上知也,次致 誠以求明;次雖愚而不失其故,而惟巧慧紛華者,始 雕而染焉,而下矣。乃世俗則固以為知沾沾也,非君 子所貴也。君子不得其上也,思其次;不得其次也,則 與其知也寧愚。愚雖不可以躋乎上知,而抱樸守白, 不失其故,猶然赤子矣。嗚呼!使人人而可為赤子也, 其不一赫胥大庭之世而天下無事,愚亦奚不可者? 而笑且病之?故曰:「古之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民之難治,以其多知。」允哉斯言!是在人上者風之矣。 風之自為士始矣。祠部大夫鄒公之守吾宋也,蓋雅 識此意思,一挽習俗之弊也,而篤古以為諸士倡己。 又睹學宮不修也,而鼎新以居士。蓋曰:「士不見異物 而遷焉,則其業精專而士習可興,俗化可幾而理矣。」 懿哉乎!鄒公諸所為上知類如此,惟士亦何以承公 此意哉!夫新沐者彈冠,新浴者振衣,貴稱也,然非以 盡飾也。蓋學宮敝則庀舊以為新,士習敝則反新而 之舊,其事同而其所繇殊路也。諸君子誠有意彈冠 振衣乎?蓋上知無論其次,則吾願復古之愚也,不願 有今之知也。寧守株無獲也,無競而得鹿也;寧握石 為固也,無飾櫝售欺也,寧硜硜渾渾而蒙世姍笑,無 巧慧棼華而沾沾自喜也。何以故?則抱樸守白,不失 吾所以為赤子者也。夫士而不失其所以為「赤子,則 固於學也無獵譽,於言也無巵詞;於行也無飾貌於 人,無瓦合於利,無攫取於患,無計避而仕,無速化。其 處也,鶉居而𪃟食」;其出也則其政悶悶,其民淳淳,無 所如而不愚人者,而後誠可明,俗亦可化。久之,且浸 尋生知而鄰之,而向之硜硜渾渾者,乃所繇適道善 俗之路也,奚溫中篤厚雲爾也?故曰:愚亦奚不可也, 而病且笑之。昔孔子謂古有三疾而喟,今不然,蓋愚 居一焉。豈謂其終愚?即余之所望於諸君可知也。雖 然,有難者:樸者一人,而雕者十人,吾不能獨是其樸 也;素者一人,而衣紫者十人,吾安能使人不紫也?夫 士處今而不波斯,亦己不易,而又欲舉世之棼華巧 慧者,皆注吾之耳目而孩之。斯豈不愚公移山哉?亦 惑矣!雖然,愚公移山,而期之子復子、孫復孫也,卒能 感山神而役之。夫士患無其志,苟有志,亦奚不可者? 勉之乎!諸君其務獲「赤水之珠,使士習民俗,自我復 古也。」斯無負鄒公之所以風勵之意與茲宮之煥然 者哉!亦可以解吾愚人之心矣。鄒公諱學柱,字國材, 浙東人,戊辰進士。以己卯八月興是役,明年春正告 成。其贊公斯舉者,則郡丞馬君相、別駕周君邦爵、司 理陳君璧、商丘尹呂侯乾健也。又明年辛巳,而學博 牛君文道、齊君淑、曹君士良、李君惟修,屬予紀斯役。 顧予宋人也,安所得知者之言而道之?亦為之述其 愚如此。

《流臘坡新溝記》
王四維
[編輯]

商丘南控江淮,北臨黃河,環境皆有流渠,渠疏則水 行,而地為沃野,不則津匯無禾矣。流臘坡在邑東四 十里,其地稱下。先是河水泛濫,溝輒填閼,每秋雨時 至,諸水奔流,望之往往成川,安所得禾哉?無禾無室, 無室無輸,居民苦者,蓋十祀有餘。二三耆老間以《疏 溝》請之當事,乃眾言淆亂,與爭尺寸,當事者類不能 果,而民益俯仰,憂汨沒矣。歲庚辰,邑侯呂公既蒞政 之三年,民以成,無他疾苦。獨聞水災,則布令曰:「有 能開陂塘,修畎澮,以備水患者,許即陳。」於是居民復 以請,僉謂:溝不疏則田者不能償種,溝一疏則出饒 田數萬畝,失地尺寸,莫足數也。此其利害大較矣。疏 之便,公納之,則憮然是若戚之心。而痌之躬親視行 水,篤謀申畫,度其可溝狀者,深之五尺,廣以半計,袤 計之,十五里「餘,上通胡堤控寨,受黃河支流,下引《文 家集》河,入於淮、泗。」斯其因勢而利導者也。家任之役, 役任之地,不煩公廩,不盡民力,當農隙之月,甫二旬 而工以告成,斯其「得子來會和」者也。民不為魚,大田 可歌,室家既盈,而樂利享於無窮,此其惠何溥而永 也。向者籲天之眾,咸樂公之大有造也,而思所以志 不朽、告繼世者。考之往古,自禹疏九河,入渤海,固諸 夏乂安,功施三代矣。後若西門豹引障水溉鄴以富, 魏之河內,鄭當時引渭穿渠,而渠下之田以饒,光昭 史冊,輝映千古,斯皆禹之遺烈矣,則公之功豈多讓 哉!公名乾健,山西之曲沃人,萬曆丁丑進士,沉毅而 幹,實政籍籍,一切在人,聲稱異日,自有為公備述之 者。此特以志開溝歲月雲。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