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0429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四百二十九卷 |
第四百二十九卷目錄
河南府部彙考三
河南府山川考下〈水利附〉
職方典第四百二十九卷
河南府部彙考三
[編輯]河南府山川考下 府縣志合載
[編輯]永寧縣
鳳翼山 在縣北一里。以形如鳳翼,故名。延壽山 ,在縣西五里。山有香泉,飲之者多壽。金門山 ,在縣南三十里。一名律管山,《玉泉記》所謂「取宜陽金門竹為管,河內葭草為灰,吹之以候陽氣」 者。舊《志》云:「黃帝命伶倫取竹於此,以造律呂。」 按《前漢律曆志》,「伶倫取竹,在大夏之西,崑崙之陰。」
懊來山 ,大禹疏河,鑿山中斷以導雒,至龍頭山而勢不相接,若悔懊然也。山中有碑刻「岳飛行兵至此。」
清風山 在縣東南三十里。以山形高聳,清風自來,故名。
大柱山 :距縣西十五里。山形如柱。
香爐山 ,在縣東北二十里,以形得名。
仁壽山 :距縣二十里。
明月山 :距縣四十里。高峻清曠,月明,則先得之。
兩耳山 :在縣治,以形似取名。
紫蓋山 距縣四十五里。雲騰山,頂如蓋。三峰山 ,距縣一百十里,巖下有寥陽洞,洞中有頤真庵,丹陽白真人修元於此,山中有真人僊跡。
楊柏山 ,在縣西南四十里。山間有一谷,谷有《八區》洞。
馬英山 :距縣五十里。
攢盤山 ,距縣八十五里,形如峨冠端冕,出群山之上。纜舟在攢盤山腰,其樁宛然。
駝羊山 :在縣治。山形前凸後凹,如駝形之象,故名。
三磴山 :距縣一百二十里。
《象車》山 在縣治,其形如車,故名。
九轉山 :距縣三十里。山路盤旋至絕頂曲折九轉,因以名山。
東垣山 :距縣七十里。山中平坦,四面高聳,不異垣牆。
黃塘山 :距縣八十里。雨則聚,旱則涸。
三鄉山 ,在縣東三十里界。
鳥啄峰 在縣南三十里,狀如鳥之吞物。獅子巖 在縣治下有一石,狀如獅子。
角雞洞 :在縣畢村堡。
騰騰洞
狗難子洞 俱在縣樊村堡。
楊林莊洞
礦子嶺洞 俱在縣古村堡。
東林園洞
馬槽洞 :俱在縣底張堡。
三磴洞 、甕裏洞 、沙溝洞 、象車山洞、鐵罏坪洞 俱在縣故縣堡。
大石澗洞 :在縣馬村堡。
同峪溝 ,在縣西四十五里長水嶺北。山下二水合流,南入洛。
小啼哭溝 在縣西六十里。
大啼哭溝 在縣西七十里。漢世祖微時,避更始之亂,潛行過此,嘗謂人曰:「今更始誅吾兄縯,俾官屬迎我,我不與交私語,但深自引避,未嘗自伐。」 又不敢為兄服喪,飲食言笑不變。每獨居處,輒不敢御酒肉。其枕席間恆啼哭下淚於人煙遠處則大啼哭,人煙近處則小啼哭,恐更始部屬聞知,有未便爾。俗遂以此名「溝。」
王官谷 ,在縣東南四十里大柱山中。《爾雅》曰:「水注谿曰谷。」
新安縣
文峰 在縣城東南隅。明嘉靖四十年,知縣王州建鐵塔於山巔,題曰「興文寶塔。」 舊名望火樓,後改建重樓。今廢。
鐵塔山 在縣正北里許。為縣龍正脈。萬曆時,建鐵塔於此,遠望巍然。
余山 ,在縣北一里,其形高若屏壘。
八陡山 在縣東八里。東西通衢,其山陡險。或云:「山有八峰」 ,又名「八將山。」
長石山 ,在縣東南五里。
鏤腳山 在縣東南二十里。其形似鏤腳。大石嶺 ,在縣東南三十里。
重山 在縣南三里。屏山如鼠伏有星,士謂「此山能耗城中之糧。」 明成化以前,倉在山下,今廢。白石山 在縣南五里。山巔有古寺,今廢。密山 在縣南十五里。
郁山 ,在縣西南二十里。出郁李仁。
嶡山 在縣西十里,又名崛山。
青龍山 ,在縣西三十里。
鳳凰山 在縣西三十里,與青龍山相對如闕。澗水中流,謂之「闕門」 ,俗稱「鐵門。」
隊山 在縣西北十八里,兩山相對如隊。方山 ,在縣西三十里。
青旻山 在縣西北三十里。
渚山, 在縣東南二十一里。《山海經》云:「瞻渚之山,少水出其陰。」
玉屏山 在縣南五里,俗名樊家山,狀如屏,為縣衛山右都御史鄉賢呂孔學墳墓在焉。荊紫山 ,在縣西北一百一十里,黃河南岸,境內之最高者。
天壇山 「《荊紫山》一峰之高者,上有神祠,其北有天壇。」
塔底山 在縣西北一百里。其山崎峻,旁一峰聳削如塔。
玉鞍山 ,在縣北二十五里。其形如鞍。
谷山 ,在縣北三十里。
冠山 ,在縣北五十里。其山如冠。
北邙嶺 在縣東北二十里。
青石山 在縣南八里
鷹巢嶺 ,在縣東北四十里。山有梭木,樹圍合抱,俗傳唐武后「避暑宮」 故基。
雲坡 在縣二十五里,俗名「銀坡。」
沙崖 ,在縣北五十五里。群山四拱。中有小水自張家莊北流入黃河,即馬陵川。
膽礬洞 在縣北四十里。內產膽礬。昔有人入洞數十步,寒風如瘴,懼而出,至今不可採。《夫人纏 》在縣北七十里,即青要山。其山陡險。自長泉寺至回龍寺,東西亙四、五里,石磴參差,俯瞰河流,山畔一路如線,內有怯山橋,通斷崖往來處。明成化二年,北村尚昇建。
龍澗河 在縣西北二十里。自青崖底發源,經省莊東南入澗,居民引以灌田。
東門小河 在縣東門外。由縣北十里朱家坡引溝,二水相會,南繞東門入澗。亦名金水。泥河 在縣西郭外,源出北山之陽,南流入澗。澗河 在縣城南,源出澠池白石山,經縣東南,繞縣東入洛。《禹貢》:「伊洛纏澗,既入於河。」 即此城。潢河 ,在縣南十五里。
安溝河 在縣西北十五里。源出羊義北山,南流會龍澗河入澗。
長垣河 在縣西北八里。源出隊山,南流入澗。黃河 ,在縣北六十里,經荊紫山、青要山之北,東注孟津。
觀音磧 在縣北六十里黃河灘有巉石自南岸入河數十步,壅遏水勢,驚濤曲折,舟行多危。皂澗 在縣東南。隋煬帝曾於此造顯仁宮。宋進士溫堂皂澗里人。
磁澗 ,在縣東三十里。即城黃河入澗。
豪水 ,在縣南十五里。源出密山,南流歷九曲,入於洛。
金水 在縣東北三十里。東流經洛陽金水堡入澗。隋都洛,改繞皇城,故名。今縣東門外亦有金水。
孝水 在縣東四十里。《水經注》:「孝水出廆山之陰,北流注於穀,相傳晉王祥剖冰處。」
芝泉 即「寶泉。」 在縣北慕容山後。泉水溢流,東至北城下,鑿注於泮池。
溫泉 在縣西南三里群山之壑,北流入澗,冬月不冰。宋錢緯葬夷子裡煖泉村,即此。
石龍泉 在縣東北二十五里。
石泉 在縣西二十五里爛柯山下。三泉併湧,西流入澗。
惠靈侯泉 在縣東北十五里。宋紹聖二年,河南大疫,病者赴泉飲之,立愈,因立「惠靈廟。」 鹿跑泉 ,在縣東北五十里。俗傳有鹿跑地,泉水湧出。
滴流泉 在縣北四十里。水自懸崖下滴匯為泉,清響可愛。
石溜泉 在縣北二十里,石間出泉,澄澈如鏡。長泉 ,在縣北六十四里長泉村。
子貢谷 ,在縣西南三十里。
練峪 在縣西南二十里。自郁山北流入澗,水清如練,一名「牛口峪。」
雍谷 ,在縣西南三十里。
景陽川 ,在縣北三十里。
羊馬川 在縣東北二十里。源出東白牆村北山,會金水入澗。俗傳唐武后牧羊於此。
馬陵川 在縣北四十里。中有一水,自張家莊經沙崖北流入河。諺稱「龐涓夜走馬陵川」 ,即此。石井 ,在縣北七十里石井村東。深數尺,水自石竇湧出,飲居民數百家。
匡口渡 在縣北六十里黃河南岸,為河之南北濟渡處。居民以木柴石炭為業。明正德間,設廳一所,營房十二間,官軍駐防。今廢。至嘉靖二十二年,都御史富平李宗極建。城垣南北兩門俱題其額曰:「地限狂瀾。」 一名狂口渡。
澠池縣
馬頭山 在縣治東北六十里。《穀水》出於此。鏊山 在縣治北二十里。其形如鏊。唐潞王禱雨於此。
白鹿山 :在縣治東四十里。世傳山獲白鹿,故名。
抱度山 :在縣治東北三十里。山勢四圍如抱,故名。
鳳凰山 :在縣治北二十里。形如鳳翼。
石門山 :在縣治北六十里。山勢中斷,兩崖對峙如石門狀,故名。
熊耳山 在縣治南二十里,為陝澠界。兩峰相對,狀如熊耳。初祖達磨葬於此。
箭河嶺 :在縣治東北五十里。世傳秦王兵過射嶺。
紅戎嶺 :在縣治北三十里。山高數里。昔人避兵處。
白廟嶺 :在縣治東南二十里。岡阜蜿蜒,袤數十里。「馬風神廟」 建於此。
馬嶺 在縣治東二十里。世傳趙惠王牧於此。澠阪 在縣治西北三十里,有南阪。北阪即弘農澠阪。
崤陵 :在縣治西四十里。蹇叔曰:「崤有二陵焉,其南陵為夏後皋之墓;北陵文王之所避風雨也。」
坻塢洞 :在縣治北二十里。其洞產銀,今封閉之。
西關洞 在縣治北百里。其洞產鉛,今封閉之。「僊巖 」 在縣治東二十五里,元馬丹陽煉丹處也。
黃河 在縣治西北。自南而北,東流入新安縣。澗河 ,在縣治北二十里,東流經新安,至洛入河。見《水經》。
糓水河 在縣治東六十里。漢景帝因崤澠之地以田,即此。
溫泉 :在縣治東二十五里。源出平地,冬煖可浴,又謂之暖泉。
寶泉 :在縣治南二十里。昔人謂「白石出寶」 ,故名。
石泉 :在縣治東南四十里。泉出石穴,清澈甘美。
平泉 :在縣治東南三十里。源出平地,民借濯溉,東南流入洛。
金陵澗 :在縣治北九十里。出桓王山下,北流入河。
五龍潭 :在縣治北四十里鏊山後。內有風、雨、雷三潭,雨潭沉碧。遇旱禱,先以油炭燒石投之;其氣上騰,甘澍隨注,水西流入河。
魚池 :在縣治西北十里。池內多魚。
藕池 :在縣治南三十里。潦水無源,汪洋千頃。昔人栽蓮於此,故名。
天池 在縣治東南五十里。橫潦無源,鴻鴈依焉。唐太宗改澠池為「天池」 ,故名。
大池 :在縣治東南四十里。四圍岡阜,遇水潦即注成池,大百畝許。
嵩縣
七峰山 :在縣治南三十里。一山連聳,七峰高插霄漢,鬱鬱青蒼。雨霽若元圭秉列,《雪集》則白玉筍生。蓋嵩地一奇觀雲。
僊人山 在縣治東南七十里。山頂坦平約數畝,四圍壁立萬仞,一徑盤曲而上,僅容一人。崖間有洞幽邃,入數步,一泓澄深,隔絕人跡。世傳有仙人曾此藏修,故名。元參政牛時中於此作。
「《砦》駐兵」 ,今為嵩與伊陽之界。
白龍山 在縣東南十里。山高百丈,其頂平坦,約數十畝,有泉可飲。週圍山澗險阻,世傳為元左丞張伯玉立砦屯兵之處,城址猶存。其下偏西一里許,地名「左丞衙」 ,蓋是其公署雲。
大礦山 ,在縣西北一百里。高都之水出焉。山產金、銀、錫三品,水中亦產黃金。今為嵩與永寧之界。
鴉石山 ,在縣西一百五十里。下即古樓子關,伊水所經。今為嵩與盧氏之界。
惠明山 ,在縣東八十里。按《雷公本草》,「蒼朮出惠明者佳」 ,即此。
林鳳山 ,在縣西一百里。上有朝元觀,羽士周志明藏修之所,元封為「清虛真人。」
龜山 在縣東北二十里。其形似之,逆水而上。鶴山 在縣龜山東,其形似鶴,與九皋山相對。摘星樓山 在縣大相堡。山形崒嵂如樓,故名。六龍垛山 在縣大和堡。山圍十數里,高十里,上有池,名「六龍池」 ,故名。
蓮花山 在縣大和堡。山高峻如蓮花,故名。四峰山 在縣西南。一山如屏,崒起四峰,故名。伊水 出盧氏悶頓山,西過熊耳,入嵩縣境。東南至於三塗,又東北過陸渾,達於伊闕。凡三百里,始會於洛。
汝水 ,出縣伏牛山,東北過天恩山,凡二百餘里,始入伊陽縣界。
黃寨水 、賈寨水 ,俱出縣凌星山,東過二寨,至南店合流入於伊。
吳村水 ,出留劍峪,北過吳村,入於伊。
龍駒水 ,出縣黃松嶺,東過橋北入於伊。據「舊志」 ,曾產龍馬,每鳴則群馬皆鳴,故名。又以名其堡雲。
樊水 ,出縣露寶山,東會源頭活水,入於伊。順陽水 ,出宜陽魚兒泉,東北過鳴皋,入於伊。馬澗水 ,在縣古城北,入伊。
馬回水 ,在縣馬回屯,南入伊。
蠻峪水 ,在縣西三十里,南折入伊。
大章水 ,在縣西五十里。東流入伊。
沙溝水 ,在縣南十里,北流入伊。
乾澗水 ,在縣東南十五里。北流入伊。
南莊水 ,在縣東南二十里,北流入伊。
曲里水 ,在縣東南二十里。北流入伊。
聖井 在縣聚僊觀中。泉水甘冽,冬夏不涸。《據》
《舊志》所述內產金銀二魚今亡
[編輯]龍池 在縣上雲巖寺後,即牛化為龍入池之處。崒嵂險絕,人跡罕至。內有物如蜥蜴之類,物傍有鬚,疑即程明道所烹而食之物也。山僧誤呼為龍。邑人逢旱禱之,亦嘗雨。
變泉 在縣竹林寺。其中水出石罅中,深丈餘,甘洌不污,時「或變易顏色,黃如煮槐,黑如淋墨。居僧相習,日汲飲食,不以為異。」
溫泉 在縣域,凡二:一在湯下堡,離縣七十里;一在曲里堡,離縣二十里。其水俱湧出澗中,居民澡浴,四時絡繹不絕。但在湯下者為差熱耳。白龍潭 在縣東南十五里駱家溝,深不可測,遇旱禱雨輒應。
黃龍潭 在縣北八十里,東流入伊。
黑龍潭 在縣西北八十里黑峪中。深不可測,旱禱雨有應。
盧氏縣
石城山 在縣城周圍。峰巒參差若雉堞,因名。虢山 ,在縣東北半里許。俗傳虢王建都於此,即此山。
伏龍山 ,在縣北二十里。
觀音山 在縣西八十里。山麓有觀音寺,因名。塔子山 ,在縣東北五十里。
抱犢山 ,在縣東南九十里。一名「抱犢寨。」 四圍絕陡,而頂平坦,約百餘畝,頗宜耕藝。俗傳耕種惟犢可抱上,候壯而耕,故名。
元武山 ,在縣西一百里。上有洞,穹窿,深廣三隔,前塑真武像。
小青山 在縣西六十里。上產青碌。
刑公山 ,在縣北九十里。盛彥師破李密、王伯當之所。
箭口山 ,在縣南二百里。
雲霧嶺 在縣西六里。嶺脊常有雲霧封鎖,故名。
野馬嶺 在縣西三十里。俗傳漢蕭王得馬於此。
箭幹嶺 在縣西一百六十里。山上產竹,可為「箭幹。」
玉僊巖 在縣南朱陽社。
硃砂崖 在縣西二十里。其山古出硃砂。茅峪 ,在縣東十里,上有雲溪洞,相傳昔盧敖結茅於此。
文峪 ,在縣東南十里。昔孔子窮洛源周流,常燕居於此,今有「燕居堂。」 峪中有水,源出自嶺,北流入於洛。
九龍凹 在縣北二里。其凹九龍廟。
失迷川 ,在縣西一百三十里。昔漢蕭王至此失路,故名。
洛河 在縣南二里。源出陝西洛南縣,東至鞏縣入於黃河。
伊水 在縣東南一百二十里。《山海經》曰:「熊耳之山,伊水出焉。」 今觀熊耳,雖稱有伊源之名,而無流行之跡,其實出於悶頓嶺之陽,北流過嵩縣、洛陽,東至偃師入於洛。
大淙潭 在縣東北九十里。兩山合圍,狀如石甕。周圍五十餘步,其深莫測。水自山落百尺許,而澎轟之聲聞數里。潭東有大淙廟,每遇旱,禱之輒應。
黃花潭 在縣東南一百八十里。有潭大半畝許,深不可測。每遇旱致禱,必降甘澍。潭前有黃花龍王廟。
湯池 ,在縣南一百里熊耳山之西。其水雖隆冬亦熱,可以沐浴。
馬跑泉 在縣西南卜廂社北,入於洛。俗傳漢蕭王過此乏水,所乘馬跑地,而泉忽湧出。《陝州》。
羊角山 在州城內西北隅。上有「披雲亭」 ,後為兵毀,今更建三皇廟、文昌祠。
虢山 在州城西二里黃河之濱。古以名國。見《集覽》。
塔兒山 在州城東南七十里。有石佛及古塔在上,故名。
三嘴山 在州治。宋李彥僊堅守三嘴山,即此。橐山 在州東九十里。橐水出焉。
乾山 ,在州南一百里。其勢巍然,遇晴明,遙見萬里。
馬鞍山 在州東七十里。元有異人入山採寶,剖巖石得小金鞍,故名。
擎雲山 在州東七十里。二峰高聳,每陰雨,則雲出其上。
響瓶山 在州東百里。人入山中,空谷相應,若響瓶然。
明山 在州東南一百里。上有石巖陡峻,傍有瀦水,名「龍潭」 ,禱雨輒應。
鞍子山 在州東一百里。其山兩峰相對,形如馬鞍,故名。
瑞雲山 在州東一百四十里,其色蒼翠,如瑞雲狀。
鳳凰山 在州東一百五十里。世傳曾有鳳棲於上。
熊耳山 在州東一百五十里。其山聳翠,形似熊耳。
梨山 在州東四十五里。山腰有廟,禱雨輒應。殽山 ,在州東七十里。一名嶔崟山。春秋時,晉敗秦師於殽,即此。東殽至西殽,相去三十里,路極險。
柏谷山 ,在州弘農西。水出其下,名柏谷水。有亭名柏谷亭,今廢。見《水經》。
摩雲嶺 在州南八十里。其高插空,林木蒼翠,每遇陰雨,雲霧旋覆。
五花嶺 在州東南二十里。
分水嶺 在州東六十里。山泉流溢,分為兩支,一流至於陝州,一流至於沔池。
「石室巖 」 :在州治,即《洪崖寺》舊址。
陝原 ,在州西南二十五里。周召分陝,不因其城,乃從原為界也。見《玉海》。
石隰原 在州東四十里。有巖石,泉流四時不竭。
硤石塢 李崤移治硤石塢,見《三省文獻通考》。摩巖洞 在州西南雞足山腰,即鐵拐李幻化成道處。
「故峪溝洞 」 ,「在州東南趙原社」 ,其洞產銀,今封閉之。
黃河 自潼關流入陝境,自西遶北,至於砥柱,東入沔池界。
公主河 在州東北四十里三門山之左。唐開元中,鑿河通漕,以避三門之險,百丈許復入河。馬家河 ,在州東二十里,水源自梨山,流入於河。
過村澗 在州東南五十里。
海眼坡 在州東八十里。流為壕浴底河,冬月亦熱。
御泉 在州東《舊硤》石地。唐明皇巡幸過此飲之。
濛泉 在州西南隅雉堞外。其水甘美,冬夏不竭。有數泉附之。
南泉 在州南門外,東西二眼,清澈甘美。州城無水,居人汲用者,冬夏絡繹。
蝦蟆泉 在州西門外雉堞下。水自石孔流出,內有蝌虯,禱雨輒應。唐韓愈有詩,今涸。
仰天池 在州東朱家原社。
溫湯池 在州西南五原社。其水四時皆熱,舊傳漢光武及曹操曾浴此。
萬錦灘 在州北門外黃河之濱。每春花卉開如錦繡爭輝,故名。
靈寶縣
女郎山 ,在縣南五十里。上有靈泉,禱雨輒應。秦山 ,在縣南五十里。山連關中諸山,故名。諺曰:「秦為頭,虢為尾。」
峴山 在縣東南三十五里。師古曰:「峴頭山。」 夸父山 在縣治。《山海經》云:「夸父之山,北有林焉,名曰桃林,廣闊三百。」 師古曰:「山在今閿鄉縣東南,湖城縣西南,去湖城三十五里。」
枯樅山 在縣治。《後漢書》云:「赤眉立盆子於鄭北。」 《古今註》云:「在此山下。」
地肺山 ,在縣西南一百里。一曰《肺山》。
鹿蹄山 ,在縣虢略鎮南。
胡山 ,在縣南十五里。
青山 ,在縣南八十里。
燕子山 ,在縣東南七十里。秋燕多蟄於此,故名。
寶珠山 ,在縣東南三十五里。
衡嶺 在縣南十二里。《文》曰:「秦函谷關,在弘農衡嶺。」
衙嶺 在縣治,濁水所出。《後漢書》曰:「衡山嶺下函谷,濁水出。衙」 疑當為「衡。」
將軍嶺 ,在縣西南一百二十里。上有竇建德塚,故名。
蛇頭嶺 在縣南二里許。以形得名。
龜頭嶺 在縣西南二里,以形得名。
西原 ,在縣西南五十里。即哥舒翰與安祿山戰敗績處。
老君原 ,在縣東南三十五里。上有老君觀並塚。
官莊原 在縣南十三里。
恩養原 在縣南七十里。
函谷 ,在縣南十二里。
稠桑河 在縣正西二十里。
霸底河 :在縣治。源出乾山,經川口《南趙》至十字口北入澗。
好陽澗 在縣東十三里。源出峴頭山,北流入河。
湧泉 ,在縣西南六十里。其味甘甚。
石盆泉 在縣女郎山上石盆中,冬夏不竭。育賢泉 在縣儒學前。正統中教諭陳亮疏鑿。味甘冽,甲諸水。又名「三台井。」
夾灘 在縣治。金天興初,靈寶義軍張信侯三集壯士三百餘,於北河夾灘上立水柵以守。北將忽魯罕只乘淺攻之,不能克。
閿鄉縣
夸父山 按《省志》,在縣東南境。山有桃林,周武王牧牛之野,中多野馬,造父得驊騮騄駬以獻。周穆王夸父善走,常追日卒於此,遂名其山。喊山 ,在縣西南三十里。
歜游山 ,在縣南三十五里。世傅黃帝嘗遊於此。
秦山 ,在縣南三十里,樵採資焉。
石姥山 在縣西南四十里。八峪三里有飛泉。牧牛山 ,在縣南五十里。山有桃林,周武王牧牛之野。
休與山 ,《博物志》云:「丘與桃林在湖縣休與之山。」
玉山 在縣西南
太湖峪 、小湖峪 ,俱在縣南二十里,湖水出焉。
石姥峪 ,在縣西南四十里。斷崖絕壁,上下惟石,懸流濺沬,冰雪怒𩰚。見韓文「黃花。」 峪 內四十里有千佛洞,係一石雕刻。棗鄉峪 ,在縣西南六十里。
元風洞 ,按:《地理志》,「在縣西南二十五里,山有」
洞風自洞出,此日必雨。
雲華洞 在縣石臼寺
文峪洞 在縣西南六十里。
七真洞 ,在縣西南四十五里皇天原上。唐王顏追七仙葬此,故名。
董社原 ,按《通鑑》,在縣西南四十五里。隋楊元感起兵,與宇文述嘗戰於此。世傳唐元宗時,有白髮黃冠過此,謂鄔元崇曰:「我是太上老君,汝帝元祖也。」 因更名皇天原。
鑄鼎原 按《通鑑》:「在縣東南十里。黃帝採首山之銅,鑄鼎於此。鼎成騎龍升天,人抱遺弓而號。」 漢武帝建宮,唐刺史王顏為賦,縣令王億立碑。無何傾圮,碑記荒沒。縣令黃方建黃帝廟,又建奎樓於後,並自為記。崇禎十六年,俱被流寇破城燒燬。
影堂坡 在縣西五十里。楊震堂前飛坡以影其堂。
黃卷坡 在縣影堂側,取《校書》意。魏武征韓遂,馬超屯此。
黃河 :在縣城北數武。
獮丘坡 在縣治
「雉鮦坡 」 ,在湖城縣,出《拓跋氏書》。
渙池 ,在縣南三十里。有龍堂。
玉溪澗 在縣西南五十里。源出秦山,其色清冷如玉,經文底鎮北入於河。
泉鳩水 在縣西南三十五里戾太子塚側。文峪水 ,在縣西南五十里,會玉溪澗北入於河。
金砂澗 在縣西南三十里。
阿對泉 在縣西五十里皇天原麓,二泉相對。楊震家僮阿對引灌於校書堂前故原上,居民皆下汲之以供炊,至今倚以為利。
九龍泉 在縣南十里許。有泉九淵,淵不竭。歲旱禱雨輒應。唐開元間,敕封躍泉侯,廟在泉側。萬迴井 在縣治。唐景龍間,僧萬迴臨終,遣求本鄉河水,弟子難之,萬迴曰:「堂前。」 隨掘河水出。飲竟而終。其水至今甘美。
故縣泉 :在縣西南二十里,離村數武。平地湧出,味甚甘美,他泉多不及焉。
水利附
[編輯]洛陽縣
漢陽渠 即周陽渠,至漢名漢陽渠。《西征記》曰:「城之西南有陽渠,周公之所制也。建武二十三年,張純為大司空,明年上言穿陽渠,堰洛水為漕,公私獲贍。」 是渠今引穀水,蓋純之制也。亦謂之九曲瀆。《水經注》:漢何敝,章帝朝為何南守,修理洛陽四渠,墾增三萬餘頃。
魏五龍渠 河南十二里。《境簿》曰:河南縣城東十五里有千金塌。《洛陽記》曰:「千金塌舊堰穀水,魏時更修此堰,積石為堨,而開溝渠五所,謂之五龍渠。」 時太和五年二月八日庚戌,蓋魏文帝修王張故跡也。《水經注》曰:「堨是都水使者陳協所造也。」 《語林》曰:「晉文王欲修九龍渠,阮步兵舉協掘地,得古承水銅龍六枚,堰遂」 成,水歷塌東注,謂之千金渠。逮至大水暴溢,溝瀆泄壞,晉世又廣功焉。《石人》東脅下文云:「太始七年六月二十三日,大水蕩壞二塌」 ,故為今塌。更於西開泄,名曰代龍渠,即九龍渠也。
千金堨 ,《晉邵續傳》:「晉永嘉初,使汝南太守袁孚率眾修千金堨,以利漕運。後張方入洛,破千金堨,石砌殆盡。」 見《水經注》。元魏時,太和中,仍修復故堨。
隋通津渠 在河南縣南三里。隋大業元年,分洛水西北,名「千金磧渠」 ,東北流入洛。通濟渠自洛西苑引達於此。
月陂 ,唐開元二十四年,李適之徙河南尹,政不苛細,為下所便。元宗患穀、洛歲暴溢,耗徭力,詔適之以禁錢作三大防,曰上陽、積翠、月陂。自是水不能為患,刻石著功。詔永王璘書,皇太子瑛書額。武德八年。《九域志》曰:「月陂形如偃月,其三陂在積善坊。」 《玉海李適之傳》
「宋石渠 」 在府城舊銅駝坊,西入宋潞公文彥博宅。
明洛渠 在城西二十五里。引洛水入渠灌田,因名渠曰「洛洛渠。」 起東侯保分洛水而東,曰莽渠。莽渠之北又分三支:曰清渠,曰單渠,曰太陽渠,東流仍入洛及伊,凡四渠。
伊渠 ,在城南二十五里。引伊水入渠灌田,因名渠曰「伊。」 伊渠起城南伊闕口之北,分伊水北行至午橋莊,與洛渠交而出。其上並三支亦名莽渠、清渠、單渠,但以東別之。凡三渠俱入洛。《二》
「水之大可勝舟,冬夏不涸,故渠道行近水之田將百里皆仰灌焉。」 宣德初,湮塞不行,凡七十餘年。弘治癸丑,巡撫徐恪以民屢困於旱,建議疏濬。參政宋瑄總其事,知府劉瓛、同知董琇、知縣楊滋督工併力,用夫二千七百有奇,踰年而渠成,但閘壩之制,分灌之法未備。丙辰歲,憲副張鼐以治河有績,兼領其事,仍委董琇等督夫匠如前濬之,而新任知府陳宣繼至,乃相與協謀即事,於是渠水復通。憲副張心切為民,又雅知水事,仍斟酌古法,使可經久。每渠障水之入各有壩,防水之暴各有閘。閘內之兩旁各有子堰,子堰之中各有遊渠,以均水利於遠近。又於洛渠之南大明寺後創鑿一渠,東行出午橋之上。洛渠,蓋併前為五矣。是役也,雖倡始於都憲徐恪,繼成於憲副張鼐,經營於郡守劉瓛、陳宣。其實惓惓建議劉太師為梓里規,利便之盛心不可泯也。劉健有《水利重濬記》。
大明渠 在城西南二十里東侯堡青陽屯、大明寺西,分洛渠水以灌田。弘治十一年,河南按察司副使張鼐創建。
新興渠 在城西南四十里西侯保李王屯,築石壩,繼甘水河引以灌田。弘治間,按察司副使張鼐再建。
宜陽縣
宣德渠 在縣西六十里。里人引流水以灌田。宣利渠 二處:一在縣西五十里,一在縣東十里。
黃澗口渠 。「魚兒泉渠 。」 《韓城渠》。
「《水兌》渠 。」 「神後渠。」
皇清康熙三十年,知縣申明倫新開四渠。
「官莊渠 。」 「考老灣渠 。」 安業渠。
鎖家營渠
永寧縣
宣利渠 、新興渠 、萬相渠 、龍頭、福興等渠,皆上分洛水以灌田者,莫詳其始。洪武六年,主簿丁讓復修。永樂間,知縣郝敬、縣丞於淵俱復修。宣利渠後堙。萬曆年間,知縣賈宗悌重開。然改革之後,萬廂等渠皆淤塞不治。《我》
《皇清》自順治九年壬辰,知縣程萬善督眾重濬,《永民》
「賴之。」 至。康熙二十八年,知縣佟賦偉重開舊渠五道。
宣利渠 。「永昌渠 。」 「復興渠 。」 「安業渠。」 民樂渠。
又修新渠五道
《詠勤渠 》。《萬廂渠 》。《小石渠 》。「《雲臿渠》。《盡力渠》。」
嵩縣
《伊水 邑》止伊水一派,他皆谿澗支流,前人疏之以成渠,而水利興焉。昔渠十四道,今增五道,共十九道。
永豐渠 ,永濟渠 ,永定渠 ,下扒渠,伊陽古渠 ,順陽岔渠 ,夾正渠 ,永昌渠,濟民渠 ,永安渠 ,田湖渠 ,鳴皋渠,新正渠 ,永義渠 ,永泉渠 ,仁義渠,公順渠 ,永清渠 ,中安渠。
盧氏縣
澗渠 引沙河水,由東門外環城而南,民資澆灌。
文峪渠 在縣東南十里,引文峪水灌溉民田。《靈寶縣》。
「《德盛》渠 」 在孟村。
《清猶》渠 在王垛底。
永清渠 在店頭村
康民渠 在東西流
《大清渠 》:在牆底村。
《小清渠 》在牛莊村。
福民渠 在兼溝
鴻溝渠 在五里頭
「子母渠 」 ,在虢州。
「清龍渠 」 在營田溝。
「永盛渠 」 在萬宿底。
樂民渠 在莊裏
大和渠 在南村
《通和》渠 在馬拳頭。
黃清渠 在梁村
永流渠 在布莊村
和順渠 在川口
通道渠 在嶡山
上水渠 在車村
「富民渠 」 ,在大中原。
得成渠 在虢州西
中水渠 在磨頭
「順水渠 」 在小中原。
「《水利》渠 」 在尹莊。
《上河渠 》,在秋梓底。
古道渠 在婁下
《長清》渠 ,在磕底。
「順通渠 」 在佛窯灣。
問。「和渠 在三聖底。」
龍灣渠 在梨園莊
「和順渠 」 在田真。
民望渠 在城堙村
澤民渠 在坡頭村
水泉渠 在水泉頭
紅陽渠 在開口方
「樂盛渠 」 在十字口。
「函谷渠 」 在西關遞運所。
豐盛渠 在縣南關
益民渠 在李曲
足民渠 在延李村
得勝渠 在瀹度村
裕民渠 在宋莊里
《厚民》渠 在神窩村。
滋民渠 在澗口道下等。
柳谿渠 由項城虢東澗口至婁下溉田,太守許柳谿倡之也。人德之,因名。
橫渠 在橫渠村
程公渠 永樂間,主簿程式開,因名。
祐民渠 在南趙村
聖灣渠 在三聖南東灣。
閿鄉縣
方庠渠 在縣西四十五里。按《關西楊氏族譜》:「方,向也;庠,學也。」 取向學之義。楊震校書於原之北麓,自原之陽鑿池,引玉溪之水,附原而東北折,復西迤邐幾二十里,以注於校書堂。前為池,畜魚植花,俗呼楊夫子硯水池,鸛銜三鱣,是也。坊廓渠 ,弘治間,知縣楊周開刱,自縣東南二里,引而西流,繞城西而北折,灌田數頃,今利之。西董渠 在縣西五十里,高原不可井,有泉出禁峪西董民賴之。
陽平渠 弘治間,知縣孟周鑿山架水,凡十里,陽平等民便之。
趙村渠 在縣西南二十里。
吳村渠 在縣西南五十里。
保裏渠 源從甘澗峪車回頭起,引迤本村北佛殿止,居民賴之。。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