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0451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四百五十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四百五十一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四百五十二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四百五十一卷目錄

 南陽府部彙考五

  南陽府封建考

  南陽府公署考

職方典第四百五十一卷

南陽府部彙考五

[編輯]

南陽府封建考        府志

[編輯]

唐虞

呂侯 伯夷主四岳之祀,受封於呂,在宛西呂城。

《鄧侯 》《仲康子》。

鄧侯 ,武丁封。湯之裔。

甫侯 ,穆王封,即呂也。故或稱《呂刑》為《甫刑》。申伯 ,宣王封元勇於申。李氏曰:「嵩高之山,在穆王時則生甫侯,在宣王時則生申侯。」

唐惠侯 、楚子圍鄭,晉師救之。楚使唐狡求援於唐惠侯,乃敗晉師於邲。

鄧侯 《左傳桓公七年》:「鄧吾離朝於魯。」

商於君衛鞅 秦孝公封。

穰侯魏冉 ,秦武王封。

應侯范睢 ,秦昭王封。

「宛侯市 鄧侯悝 ,俱秦公子,莊襄王封。」 漢

舞陽侯樊噲 高帝初以定三秦為將軍擊項籍從破燕執韓信侯五千戶。

復陽剛侯陳胥 ,高帝初以右司馬擊項籍侯。杜衍。嚴侯王翥 ,高帝初以中郎騎從起下邳,屬淮陰侯,從灌嬰共斬項羽侯,千七百戶。涅陽嚴侯呂騰 ,高帝初以從擊項羽侯。赤泉侯楊喜 ,高帝初以中郎騎隨灌嬰,追殺項羽功封。《史記索隱》曰:「赤泉即丹水。」

棘陽嚴侯杜得臣 ,高帝初,以中郎將迎左丞相軍,擊項籍侯,二千戶。

呂城侯《呂忿 》,高帝以其昆弟子封。

《安眾康侯丹 》《長沙定王》子武帝封。

博望侯張騫 武帝時為郎應募使月氏留十餘歲歸拜大中大夫封博望侯。

義陽侯衛山 武帝時以北地都尉從驃騎將軍擊邊功封。

涅陽康侯最 ,武帝時,以父為朝鮮相漢兵至,首降道死。子侯。

冠軍景桓侯霍去病 ,武帝時,以校尉擊邊功侯。後以將軍破祁連,迴昆邪王,益封。子嬗封南陽王。

義陽侯傅《介子 》,昭帝時,以平樂廐監使誅樓蘭王,斬首侯,七百五十九戶。

《柳泉節侯彊 》,膠東戴王子。宣帝時封。

復陽嚴侯延年 長沙頃王子宣帝時封義陽侯厲溫敦 宣帝時以匈奴謼連累單于率眾降侯千五百戶。

博望頃侯許舜 ,宣帝時,以皇太子外祖父同產弟長樂衛尉有舊恩侯,千五百戶。

中鄉侯延年 梁敬王子元帝建昭元年封順陽侯共 膠東頃王子成帝時封。

博山侯孔光 《孔子》十四世孫成帝時封定陵侯淳于長 成帝時以侍中衛尉言昌陵不可成侯千戶。

方城侯宣 廣陽繆王子平帝時封。

南鄉侯陳崇 ,平帝時,以大司徒司直與王惲同功封。

東漢

宛王賜 光武族兄伯升起兵從眾攻破諸縣後代伯升為大司徒封宛王。

順陽懷侯嘉 ,光武族兄。建武十三年封。嘉卒,子參嗣,後以罪削為南鄉侯。

穰侯茂 泗水王歙之從父弟建武十三年封舞陽侯吳漢 光武即位初封。

舞陰侯岑彭 ,建武二年,以擊秦豐功封。昆陽侯傅俊 建武二年封。

堵陽侯朱祐 ,建武二年封。

舞陽侯朱浮 ,以從光武定北邊,建武二年封,食三邑。

「析鄉侯馮訢 ,陽夏節侯馮異次子。」 建武十年。

考證

異薨,長子彰嗣。明年,帝思異功,復封訢。

順陽侯馬廖 明德皇后之兄。建初四年封。冠軍侯竇憲 章德皇后之兄。和帝永元二年封二萬戶。

穰侯鄧疊 ,《永和四》年封。

葉侯鄧悝 ,安帝永初元年封。

南鄉侯荊 中山穆王暢之弟順帝永和六年封。

酈侯王國 ,以預立《順帝》功,封九千戶。

復陽侯李建 ,以預立順帝功封四千二百戶。析縣侯趙封 以預立順帝功封四千戶、三戶。亭侯恭 ,河南孝王子。桓帝延熹四年封。淯陽安樂鄉侯胡廣 ,以定策立桓帝,封。比陽侯鄧康

昆陽侯鄧統

淯陽侯鄧秉 ,皆桓帝鄧後之兄弟,後、立同時封。

「舞陰侯鄧《昌 》」 ,桓帝時封。

南鄉侯鄧《萬世 》,桓帝時封。

舞陽宣德侯何真 ,以靈帝后父封。

南陽王馮 獻帝子

「中鄉侯廖化 」 ,漢後帝景耀初封。

南鄉侯董厥 ,景耀四年封。

舞陽侯攸 文帝子

義陽成王望 安平獻主子武帝受禪封邑萬戶。

棘陽王奇 《義陽成王》之孫武帝封。

丹水侯睦 武帝咸寧三年以中山王坐招誘逋亡降封。

順陽王暢 扶風武王駿之子初襲父扶風太康中改封。

新野莊王歆 亦駿之子初封縣公後以預封趙王倫進爵為王邑二萬戶。

南陽王泰 武帝咸寧初以汝南王徙封南鄉侯胡威 武帝時封。

冠軍縣侯郭彰 ,以《惠賈》後從舅封。

南陽王模 泰之子初封平昌公懷帝永嘉初進封王。

南鄉侯趙穆 ,以明帝師封。

南鄉侯王澄 惠帝時以司空長史迎駕封南鄉侯甘卓 元帝時以討周馥、杜弢多所擒獲功封。

南北朝

南陽郡公魯宗之 ,宋武帝時封。

「安眾男」 劉堪 ,宋武帝襲封。

義陽王昶 宋文帝第九子元嘉二十年封新野王夷甫 文帝子。

新野縣侯義《賓 文帝》元嘉二年封。

順陽王休範 宋孝武第十八弟孝建三年封南陽侯薛安都 孝武時以征伐功封縣男邑五百戶後以討魯爽功進為侯增邑五百戶順陽縣侯劉亮 宋明帝泰始初以征討功封邑六百戶。

南陽王翽 ,宋蒼梧王第十弟。元徽四年封。定陵公和跋 ,元魏太祖時以日南公改封南陽王良 ,元魏秦明王翰之孫。父儀有功,封衛王,太宗追錄其功封。

順陽公郁 元魏桓帝之後高宗時以殿中尚書從巡臨海以勞賜爵。

新野侯權 ,元魏世祖封。

義陽子宿石 元魏高祖時以蔡陽子改封丹水侯。泉景言 以商洛豪族,於元魏太延五年率鄉里歸,仍引師平商洛封。

《順陽子》薛野䐗 ,元魏高宗時以給事典民籍,稱職封。

南陽王寶炬 ,元魏孝莊時封。

南陽公宗慶 ,以《定安侯》進爵為公。

順陽侯季沖 ,文明太后封。

義陽縣開國伯賈智 ,以破《元顥》功,封邑五百戶。

義陽王略 ,元魏南安王之孫。肅宗封。邑一千戶。

南陽公《奚眷 》,以戰功封。

定陵男《崔延伯 》,初仕齊,後入魏,以功封新野郡公。《魏畤 》,以戰功封。

舞陽公侯《剛 》,明帝時封。

南鄉公慕容《白曜 》,晃之曾孫,元魏文成時,以秉政封。

舞陰公翽 ,宋隨王,南齊高帝建元元年降封順陽郡王。《庫狄迴洛 》,北齊神武時,以軍功封。

南陽王綽 北齊武成帝子河清時封。

義陽郡公步夫《汗薩 》,以軍功累封

義陽郡王鮮于《世榮 》,以軍功封。

南陽縣男《康絢 》《梁武帝天監》元年封。

南陽侯張齊 ,梁武帝時封。

《義陽王》。請幫助識別此字。 梁昭明太子之子大同三年封義陽王叔達 陳宣帝第十七子太建十四年封。

義陽郡公黃《法𣰰 》,太建中,以戰代功封,邑二千戶。

新野郡公于謹 ,周文帝時封。

南陽郡公。叱羅「協 ,周武帝以平蜀功,封淅陽郡公。《山提 》,周武帝時以平齊功,封淅陽郡公。田《仁恭 》,周武帝時以平齊功,封邑二千戶。」

義陽縣男皇《甫續 》,《周宣帝》封。

順陽郡公李悊 ,隋初,以「《錄舊》勳封。」

安固縣侯常沖 ,隋初封。

比陽縣公龐晃 ,周時,襲爵為侯。隋文帝受禪,以舊人進爵為公。

舞陽郡公薛世雄 ,隋開皇初封。

丹水縣公《楊旻 》,以「《高都公》改封。」

南陽郡公《呂子臧 》高祖初封。

新野縣公《張後引 》,《高祖》初封。

鄧國公《竇熾 》,《高祖》初封。

鄧國公《竇璉 》,《高祖》初封。

義陽王承度 元吉子高祖時封。

鄧王元裕 太宗弟貞觀十一年以鄫王徙封義陽王叡 紀王慎之子貞觀時改封。

順陽王泰 太宗子貞觀十七年封。

新野縣公《張自貴 》,太宗以從征代功,封南陽郡公。《杜行敏 》,貞觀時封。

南陽縣男《來濟 》高宗永徽二年封。

「南陽郡公《岑羲 》」 ,《武后景雲》初封。

湖陽郡王宗暉 節愍太子重俊子景雲三年封。

鄧國公岑長倩 ,《武后垂拱》初封。

南陽侯張《楚金 》,武后時封。

南陽郡公袁恕己 ,中宗時,以「與誅二張反周」 為唐功封,後特進為王。

鄧國公張暐 ,睿宗時,以「太平」 之誅召還,封鄧國公。《行休 》,《紀王房》之裔。睿宗時封。

湖陽郡王範 ,以睿宗子封。

方城縣侯韋述 ,元宗時封。

舞陽王儀 《元宗義王玼》之子。

南陽王係 肅宗子

南陽郡公張鎬 ,肅宗時封。

南陽郡公鄧景山 ,肅宗至德時封。

郡國公張巡 ,肅宗時封。

南陽郡王白《元光 》,以從「《李光弼》討安慶緒」 功封。

鄧國公張獻誠 ,代宗時封。

義陽郡王符璘 ,以田悅拒命,以眾降馬燧,詔封。

南陽郡王韓晃 ,德宗時封。

鄧王寧 憲宗太子元和元年封。

酈王憬 憲宗子穆宗長慶元年封。

鄧王孝先 ,江安王元祥之裔。憲宗時封。《五代》:

申國公侯章 後周廣順三年封。

南陽國王錢俶 ,太宗時以「漢南國王徙封鄧國公。」 《張永德 》,太宗雍熙四年封。

鄧王元偓 ,真宗天禧二年封。

鄧國公張耆 ,天禧二年封。

鄧國公張士遜 ,仁宗康定元年封。

鄧國公王貽永 ,仁宗至和元年封。

申王佖 ,神宗第九子。哲宗初封。

南陽郡王宗楚 濮王子。哲宗紹聖三年封南陽郡王楫 徽宗崇寧二年以楚國公進封鄧王。茂 ,哲宗子。崇寧時封。

鄧王偲 神宗十二子徽宗大觀元年進封鄧王愭 孝宗嫡長子金。

鄧王奭 ,太宗天會時封。

南陽郡王李石 ,世祖時封。

南陽郡王張浩 ,世祖時封。

宛王永升 ,明昌中,以曹王改封。

《南陽郡王張中孚 》,貞元元年封。

申國公唐括安禮 ,大定二十一年封。

申國公趙興祥 ,正隆初封。

南陽郡侯。孛朮魯德 ,憲宗時,以從南征功,封順陽王。兀都思不花 ,延祐七年降封。

南陽郡公韓若愚 ,明宗天曆三年贈封。南陽郡公。孛木魯翀 ,至元四年追封。

南陽郡公葉李 ,至正八年追封。

唐定王桱 ,太祖二十三子。洪武二十四年封。唐靖王瓊,《烴 》,定王子。永樂十九年嗣。

唐憲王《瓊炟 》,靖王弟,以靖王世子早卒,宣德三年嗣。

唐莊王芝址 ,憲王之庶子,以世子早卒,無子。成化十三年以舞陽王嗣。

唐成王彌餫 ,莊王子。成化二十三年,莊王薨,以潁昌王嗣。

《唐敬王宇》《溫 成王弟》《文成王彌》。請幫助識別此字。之子成王薨,無子。嘉靖四年嗣。

唐順王 敬王子

唐端王 ,順王子。端王世子,早歿;王薨,以世子嫡長子嗣王後以罪發建業,以其弟嗣。崇禎十六年闖賊陷城,遇害。

順陽懷莊王有烜 ,周定王第三子。

內鄉《恭莊王》有。請幫助識別此字。 《周定王》第十三子《義陽》《康靖王子》。 《周簡王》第十子。

《泌陽王子 。周簡王》十一子。

臨湍恭惠王同鈞 ,《周懿王》第五子。

《堵陽安僖王》同鋐 ,周懿王第六子。

《新野悼懷王瓊墠 》,唐定王第三子。

《舞陽王芝址 》,《唐憲王》第二子。後嗣唐王。諡「莊。」 《淅陽溫僖王彌鏟 》,唐莊王第三子。

方城悼僖王諟 《伊,安王》第三子。

西鄂安僖王《諟 ,伊》安王第四子。

「昆陽王見 ,《趙悼王》」 第三子。

《府志》
未載封建

[編輯]

《南陽縣志》

[編輯]

東漢

更始 劉元,字聖公,光武族兄。地皇四年,諸將立為更始天子。六月,入都宛城。

宛王劉錫 更始封

安眾侯劉宣 ,光武封。

南陽侯劉《沛 》,順帝封。

《南陽王霦 》永康元年封。

西鄂侯羅憲 ,泰始六年封。

《鄧州志》

[編輯]

春秋

鄧祁侯

鄾子

東漢

《鄧王王常 》,舞陽人,更始封。

《穰王廖湛 》,平林人,更始封。

三國魏

「《鄧哀王》沖 」 ,操子。

「樂城侯曹洪 」 ,操從弟,明帝封。

鄧侯鄧艾 棘陽人

《內鄉縣志》

[編輯]

春秋

許悼公買遷於析 ,自葉遷於析,實白羽。是時《白羽》改為「析」 也。周景王二十一年,魯昭公十有八年事周敬王十有四年,為魯定公四年。許自析遷於容城。

楚公孫寧封於析 。寧字子國,令尹子西子也,繼為令尹。周敬王四十三年,寧及吳由於薳固,敗巴師於鄾。楚惠王固封子國於析,是為獲麟。後,魯哀公十八年事。

東漢

南鄉侯劉參 順陽懷侯嘉子嘉卒參嗣有罪削為南鄉侯參卒子循嗣循卒子章嗣。

南鄉侯王凌 ,凌字彥雲,太元初人。魏帝芳正始二年,以征東將軍假節都督揚州諸軍事封。忠於魏室。以魏主受制於司馬懿,陰謀迎立楚王彪,事泄,嘉平三年,司馬懿將大軍掩擊,凌勢窮,飲藥死。

南鄉亭侯韓暨 。暨字公至,南陽堵陽人。魏文帝黃初七年,以太常宜城亭侯進封。景初二年,魏明帝問吏部尚書盧毓,「誰可為司徒者」 ,毓薦處士管寧。魏主不能用。更問其次,對曰:「敦篤至行,則大中大夫韓暨。」 乃以暨為司徒。是年卒,諡恭侯。子肇,孫邦嗣。

南鄉侯滿寵 ,寵字伯寧,山陽昌邑人,魏文帝黃初間為伏波將軍安昌亭侯,屯新野,南征有功,封南鄉侯。明帝即位,進封昌邑侯,以前都督揚州諸軍事,景初二年徵為太尉,卒諡「景侯。」 《宋》

南鄉侯王懋 光祿大夫。

南鄉侯劉休 ,休字弘明,沛郡相人也。初為駙馬都尉,宋明帝居藩時,休為湘東國常侍。襲祖「南鄉侯」 ,歷都水使者,南康相。齊高帝建元初,為御史中丞。

南鄉公蕭駿

南鄉公蕭推

北魏

順陽侯周遷 ,以軍功賜爵。

順陽公劉買德

順陽王蘭延 ,魏太武為宦官宗愛所殺,延時為尚書左僕射。宗愛矯赫連皇后令,召延入,收縛斬之。

丹水侯泉企 。企字思道,安志子也。《考異》曰:《北史》作「泉仚。」 今從《周書》。九歲襲爵丹水伯,十二歲領本縣令。後除上洛郡守,拒蕭寶寅功,遷淅州刺史,別封涇陽縣伯。孝莊帝永安中,進爵為侯。西魏孝武帝見齊神武專政,有西顧之心,乃除企洛州刺史。未幾,孝武西遷。及孝文帝大統時,東魏司徒高敖曹自商山轉𩰚而進,所向無前,遂攻上洛。郡人泉岳及弟猛略與順陽人杜窋等謀翻城應之。企知之,殺岳及猛略,傳首詣闕。孝文加企開府儀同三司,兼尚書右僕射,進爵上洛郡公。杜窋走歸敖曹,敖曹以為鄉導而攻之。企固守旬餘,二子元禮、仲遵力戰拒之。仲遵傷目,不堪復戰,城遂陷。見敖曹曰:「吾力屈,非心服也。」 敖曹以杜窋為洛州刺史,全軍而還,以泉企、泉元禮自隨。仲遵以傷重不行。企私戒二子曰:「吾餘生無幾,汝曹才器,足以立功,勿以吾在東,遂虧臣節。」 元禮於路逃還,同仲遵陰結豪右,襲杜窋殺之。西魏以元禮世襲洛州刺史、順陽王。元仲景 ,京兆王子推孫。西魏孝武帝將入關,授仲景中軍大都督,留京師。齊神武欲至洛陽,仲景棄妻子,追駕至長安。仍除尚書右僕射,封順陽王。《孝文帝》大統六年,除幽州刺史。明年,坐事賜死。

「順陽郡公李宜 」 ,狄道人。

《南鄉子》·「馮野豬」

北周

淅陽郡公田弘 食邑二千戶。

新城縣男柳旦 ,《隋文帝》開皇初,加開府儀同三司,封新城縣男,歷淅川刺史,遷羅州、魯州、順陽郡公。《元雅》

《裕州志》

[編輯]

湘城侯監居翁 南越桂林監降封。

《襄邑侯求 》,《更始》長子。光武封。

襄邑王神符 《淮南王》神通弟高祖封。

《襄邑王 》《趙惠王》子。諡「恭定。」

南陽府公署考        府志

[編輯]

本府

南陽府公署 府治在郡城內西南,創建未詳。明成化間,太守陳鎰重修。首大堂,堂左為承發司,吏、戶、禮諸科,右為永平庫,兵、刑、工諸科。前為戒石坊,坊之前為儀門,門左為東公廨,右為西公廨,南隅為衙神祠,為寅賓館,前為大門,門左右列榜房前建豫南首郡坊,大堂後為寅恭門,次思補堂,堂左為書簡房,右為招「稿房」 ,次三堂,又次「府廨」 ,規制嚴備,經明耒亂,頹圮。

皇清知府辛炳翰始修「思補堂」,繼修儀門,榜房張獻。

捷重修大堂,並六曹房、承發司、永平庫,嗣後相繼修葺完備。康熙二十三年,知府佟應琦於大門外東西建「召父」 、「杜母」 二坊。

軍糧二廳 府治左,順治十六年,軍廳裁併入糧捕廳。按《南陽縣志》,康熙二十二年,復設於淅川縣

理刑廳 :在府治右。康熙三年,裁歸府署。

經歷司 在軍糧廳南

照磨所 在理刑廳南

司獄司 府儀門西,今廢。

稅課司 府大堂東,今廢。

分守道署 舊在察院西,寇燬,今移節按察司行臺。

明設「南陽衛 」 ,在唐藩宗廟街,都指揮使郭雲建,今廢。

皇清置總鎮府,坐護衛街,順治二年建。

左右兩營 左在城東北隅,右在南陽縣西,附明唐藩府 ,即今府學。

新野府 ,舞陽府 ,三城府 ,新城府。

承休府 ,湯陰府 ,潁昌府 ,文成府。

淅陽府 ,「郾城府 。」 「文三府 。」 文四府

以上俱唐藩郡王府,今廢。

陰陽學 在府治東,今廢。

醫學 在府治西,今廢。

僧會司 在崇善寺

道會司 在關王廟

演武廳 在東門外二里。

養濟院 「在城西」 ,今廢。

育嬰堂 :在察院西。康熙三十三年,知府朱璘建,自為《記》。

縣治 在府治後迤東。舊《志》云:「即古宛縣治。」 無記可考。明洪武三年,知縣劉遵即古基營建。宣德二年,知縣李桓圭重修。明末兵燹,止存退食堂三間,幕廳、六曹房、儀門、譙樓等皆燬。

皇清康熙五年,知縣呂正笏建「寅賓館。」八年,知縣唐

朝宣修聽政堂,十七年,知縣白邦傑修「書吏六曹」 房。

主簿典史衙 舊在縣治左,明末俱燬。今典史衙仍舊地。

預備倉 在縣治東。又有新倉,在縣治前稍西。明知縣成遜申改稅課司,有碑,今廢。

常平倉 即明唐藩祿米倉,在今府學東。康熙三十一年,知縣朱光祖重修。

南召縣治 舊在東門內,寇燬。知縣王康侯於順治五年改建大堂於舊址之東,知縣紀中興建儀門,馬應祥建後宅。今縣裁,改為巡檢司。布政分司 在府治東南門內。

按察分司 在府治東。今為「南陽書院。」

外州縣

鎮平縣治 。金正大間建於城內北地。元至元時,知縣劉天順徙建城西南隅。明正統中,知縣曹宣重修,有記。成化間,知縣劉勳、嘉靖間,知縣趙憲、阮嵩相繼修理。萬曆間,知縣胡文瀚增修。大堂五楹,東西二間為庫,又東為幕廳,東側為架閣、吏、戶禮房,西側為承發司、兵、刑工房前有儀門,門內西有獄,門外東為衙神祠,祠前為「寅賓館」 ,大堂後有燕居堂,次為寢廨。儀門前譙樓改為大門。

典史衙 在縣堂東

皇清知縣李宗道、蕭國弼、葉日升、張琮相繼重修。

察院 在城西北隅,即舊儒學。明萬曆間,知縣梁必先建。

分司 在縣治東,久廢。

府館 在安陽橋街北。明知縣鍾其碩置守禦千戶所 ,今廢,設防兵。

陰陽學 在縣治前,今圯。

醫學 在縣治前,今圮。

僧會司 在太極觀

預備倉 在縣治東圮。康熙二十七年,知縣張琮於舊址改設「常平、義社三倉。」 康熙三十三年四月,巡撫顧汧添造廒房。

演武廳 在西門外

養濟院 在北門內。明知縣劉勳、翁金堂修。唐縣治 。明初,金吾右軍千戶兼縣事程飛因元時舊址重建。正德十三年,知縣李鐸重修。萬曆二十九年,知縣黃茂增修。首建牧愛堂,堂前為月臺,為戒石堂;東為幕廳,為鋪長司,為架閣庫、吏戶、禮曹及啟明樓;西為庫,為兵、刑、工曹及承發司、長庚樓、公廨,次儀門。東角門外為收糧廠、土地祠、寅賓館。西角門外為獄,為譙樓,左為申明亭,右有旌善亭。縣堂之後為戴星堂,又後為寢廨。明末寇亂盡燬。

皇清康熙元年,延綏總兵邑人韓應琦捐修大堂三。

年知縣田介繼修

典史衙 在縣治南

察院 有東西二處,今俱廢。

府館 舊在縣治東,久廢。順治間,知縣朱廷位於縣治南,購民房改建。

明設守禦千戶所 順治初,設守禦千總,尋裁。今設防兵。

陰陽學 、醫學 在城內,俱廢。

僧會司 在菩提寺

道會司 在城隍廟

預備倉 在縣治。康熙三十三年四月,巡撫顧汧捐俸添造廒房。

演武場 在西門外

養濟院 在菩提寺後

泌陽縣治 在城內大街。明初因古基建大堂五楹,堂左為廣積庫、吏、戶、禮曹庫東為縣丞宅,堂右為贊政廳、兵、刑、工曹;迤西為主簿、典史。宅前為儀門,內東房、科後為公廨。外東南隅為寅賓館、土地祠,西南隅為獄,外為預備倉。前為鐘鼓樓,即大門。樓前有木坊,題曰「宛東巖邑。」 大堂後為退食廳,後為宅。大門左為申「明亭」 ,右為「旌善亭。」 明季寇燬。

皇清順治知縣傅和羹、韓志道、孟人吉、王承時、李世

德相繼修葺

典史衙 在堂西,即主簿宅。因裁革,典史居之。見《縣志》。

察院 在縣治東,久廢。順治辛卯,知縣韓志道於後街購民房改建。

按察分司 在縣治南。今廢。

府館 在縣治南,今廢。

陰陽學 醫學 :在縣治西。

僧會司 在圓通寺

預備倉 久廢。康熙三十三年,巡撫顧捐俸建。演武場 在縣西。

養濟院 在西關

桐柏縣治 舊在城內西街,丞、簿、尉諸廳俱備。明成化時,知縣汪雲建,堂後有重樓。知縣丘萬瓊建。明末寇燬。順治十二年,知縣王京申請改舊察院為「縣治」 ,署宇草率,其儀門及六曹房皆未備。至康熙十一年,知縣陳堯澤始建。

典史衙 :康熙十一年,典史孫儀鳳於北街購民房五間,改建。

察院 在典史衙東

常平倉 在北門內。明萬曆三十二年,知縣黎汴建,久圯。康熙三十三年四月,巡撫顧汧捐俸添造廒房。

演武場 在縣西

養濟院 明萬曆庚子,知縣黎汴重置。

「鄧州治 舊在大城東。明洪武二年,鎮撫知州事孔顯創置於今城之中。嘉靖三十二年,知州王道行、同知薄世祐相繼增修,其制始備。」 中為齊賢堂,堂東為幕廳,為架閣庫,為瓊盈庫,西為儀仗庫。大堂前東為吏、戶、禮曹,西為兵、刑、工曹。中為戒石亭,大堂後為二堂,又後為知州廨。古桃花洞在廨內,漢王臺在廨後。戒石亭,前為儀門,左為福德祠,右為獄。又前,左為申明亭,右為旌善亭。

皇清順治十六年,知州陳良玉增置「思補堂」三間,修

葺六房,又添榜棚二座,今廢「宣化坊」 一座。康熙三十年,州同張萬言增置東廨儀門三間,大堂三間,捲棚三間,吏書房六間。

州同廨 在州治東

吏目廨 在州治西

布政分司 在州治西。宣德六年,知州寇義建,今廢。

按察分司 在布政司西。知州寇義建,後燬。順治五年,知州張光祁重建,改名「察院。」 十七年,知州陳良玉增修。

府館 在所治南。宣德時,寇義建,今廢。

守禦所 今廢

豐寧倉 在州治南。明知州寇義建。

預備倉 在州治西。寇義建於寬重修。順治十三年改為常平倉。康熙二十九年,知州趙德重修廒房三間。三十三年知州萬愫增修三間。康熙三十三年四月巡撫顧汧捐俸添造廒房義倉 按《縣志》,「知州趙沛創建,在儀門東南。今廢。」

陰陽學 「在州治大門西,洪武十七年建,今廢。」 醫學 在州治西,洪武十七年建,今廢。

僧正司 在城隍廟

養濟院 在小東關街北,知州於寬建。順治十六年,知州陳良玉重修。

新野縣治 肇於漢居子城之中。晉置郡治,移城西南隅。歷代因之。明洪武二年,縣丞李思誠重建。弘治間,知縣宋琢。嘉靖中,知縣賀世祿、歐世祿、朱塗相繼增修。

皇清康熙壬子,知縣高起鳳重修。

典史衙 在縣治東,即主簿廨。

察院 在縣治東

布政分司

按察分司 俱縣治東,今廢。

府館 在縣治東,今廢。

明設守禦千戶 ,今廢。

預備倉 在縣治東南

西倉 在縣門西,今廢。見《縣志》。

「陰陽學 」 、「醫學 俱廢。」

僧會司 在乾明寺

演武場 在城東南

惠民藥局 今廢

養濟院 在縣南,今廢。

內鄉縣治 居城之中。元至德八年,縣尹潘逵始建廳堂廨舍。明洪武二年,知縣史惟一重建。成化十五年,知縣沃頖展拓增修。萬曆二十七年,知縣尚從試重修。崇禎末,遭寇燬。

皇清陸續修葺,大堂五楹,康熙五年,知縣馬萬里重。

修堂庫東列吏、戶、禮房八間,西列兵、刑、工、承發房八間。前為儀門,門左為軍器房,門右為支應、造作房。俱知縣姚工亮、馬萬里相繼重修。典史廨 在縣丞廨前。

吏舍 在主簿廨前

獄 在吏舍前

西峽口巡檢司 即古內鄉城,明洪武七年,署司事朱得創建。

金斗山巡檢司 在上北古保。天順六年,知縣鄭時申請添設。成化十七年,知縣沃頖建。員缺裁,今廢。

察院 在縣治東

布政分司 在察院東

府館 在東城下舊「布政司」 內。

西峽口府館 在巡司西。

陰陽學 在察院東

醫學 在陰陽學東,俱廢。

僧會司 在建福寺

道會司 在城隍廟

預備倉 在縣治東南。明成化間,知縣沃頖建,今廢。康熙三十三年四月,巡撫顧汧捐俸添造廒房。

官倉一所 ,在縣治南,今廢。見《縣志》。

南預備倉 在堡南保,今廢。

北預備倉 在西峽口,今廢。

惠民藥局 三間在醫學前,今圯,見《縣志》。演武場 在西關。

《鄉約》所 在城者五,在鄉者七十六,每所約正、約副講解。

《上諭》一十六條

接官亭 八所一在東關外,一在鄭家灣,一在西關北畔,一在南關外蕭公廟後。一在北關張家村,一在竹林寺,一在黨子口仙陀寺東,一在東官亭之西,俱成化間知縣沃頖建置。萬曆間知縣尚從試查修,今俱廢。

雜廨舍 里甲房三處,民兵房五處俱成化間知縣沃頖建置。萬曆間知縣尚從試查修,今廢。養濟院 在縣東,今廢。

淅川縣治 在城之北墉。明成化八年知縣武文創建。自大堂以前,崇禎十年遭寇燬,止存戒石亭。大堂後中廳、夾室、書房及宅東新宅尚存。

國初以中廳為大堂,東列,吏、戶、禮曹、承發房,西列。

兵、刑、工曹、架閣、庫鋪長房。康熙二十二年,知縣白光輝重建大堂及儀門。左角門外東南隅為土地祠。右角門內西南隅為獄。

典史衙 在縣治東

花園關巡檢司員缺裁

布政司 在縣治西。今為軍廳衙署。

按察司 在布政司西,久廢。

府館 在縣治東,今廢。

陰陽學 、醫學 、僧會司 俱廢。

預備倉 在縣治南。成化年建。

義倉 在預備倉西

養濟院 在倉西

裕州治 舊在城東北,創於宋末,至元至正間,內外堂構園亭皆備。明崇禎十五年,盡遭寇燬。

皇清順治二年,知州郭允昌擇「南城無主民房」一所。

建大門、儀門大堂三楹。儀門外左為「寅賓館」 ,堂後左為「州廨。知州王廷棟於康熙四年增建寢堂三楹;康熙十一年,知州連登甲增修二堂三楹。康熙二十五年,知州劉玨亮於二堂後增建草房三楹」 為三堂;康熙二十八年,知州潘雲桂

又於三堂右,增修草堂三楹,為「退食所。」

州判署 ,在州治西南,擇無主民房修建。吏目署 ,在州治右,亦擇無主民房修建。察院 有東西二處,今俱廢於城西北隅,擇無主民房修建。

常平倉 舊在城隍廟西,久廢。今擇城南無主民房修。康熙三十三年四月,巡撫顧汧捐俸添造廒房。

庫 在州治內

獄 在州治右,亦擇無主民房修。

養濟院 「在州治西南。」

舞陽縣治 在城中。明洪武二年,主簿邊名創建。宣德十年,知縣傅貞重修。正德六年毀於寇,知縣周逵重建。隆慶六年重修。崇禎十三年又為流寇所毀,至

皇清順治九年,知縣葉永苞始修「牧民堂」,堂左《原》為

賓堂,次金幣庫、架閣庫,吏、戶、禮曹房。堂右為幕堂,次為戎器庫、錢糧庫,兵、刑、工曹。房前為儀門,門東為土地祠,西為寅賓館,又東為瑞穀房,土地祠南為錢糧房。賓館南為差銀房,房後為獄儀,門前為譙樓,即大門。門東為申明亭,西為旌善亭,前為三事亭,以清慎勤名。牧民堂後為思愆堂,堂左為書房,右為茶房,後有樓曰「瞻雲」 ,又後為縣廨,今俱廢。

縣丞衙 在縣署東

主簿衙 在縣署西

典史衙 在縣丞署南

吏廨 ,「在典史衙內。」

察院 在縣治西

分司 在縣治西

府館 在譙樓西,俱廢。

陰陽學 在縣大門西,今廢。

醫學 在縣前迤西,今廢。

預備倉 在縣治西南隅,久廢。康熙三十一年,知縣祖良屏於縣治北,購故民宋魁房修。康熙三十三年四月,巡撫顧汧捐俸添造廒房。義倉 在預備倉西,今廢。按《縣志》,又有四鄉義倉,亦俱廢。

僧會道會司 在西街,今廢。

演武場 在南關外,即「舞泉書院」 舊址。

惠民藥局 在縣前西

養濟院 在縣西南,今廢。

葉縣治 在城內東街,大堂五楹。堂前左右為六房,為承發司、長庫,樓前為儀門。儀門外東為寅賓館,西為土地祠,又前為大門。大門外左右有旌善、申明二亭。門內西為獄,大堂後有穿,堂後為縣廨,有大樓五楹。儀門外舊有縣丞、主簿兩衙門,今俱廢。

典史衙 按《縣志》,在縣東。

布政分司 在城隍廟西。

按察分司 在儒學巷文廟西。俱知縣許鴻翔修。

府館 在縣前路西。舊有額曰「駐節。」

陰陽學

醫學 俱在城隍廟東,俱廢。

常平倉 在布政司東街北。順治十三年,知縣許鴻翔重修。康熙三十三年,巡撫顧汧捐俸添造廒房。

僧會司 在萬安寺

道會司 在城隍廟

演武場 在縣南

養濟院 :在城南。順治十一年,知縣許鴻翔重修。。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30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