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0482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四百八十二卷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四百八十二卷目錄
汝州部彙考二
汝州城池考
汝州關梁考
汝州封建考
汝州公署考
汝州學校考
職方典第四百八十二卷
汝州部彙考二
[編輯]汝州城池考 州志
[編輯]本州
汝州城池 ,洪武初建,週圍九里十三步,高二丈六尺,闊一丈二尺,壕塹深一丈八尺,闊一丈二尺。門三:東曰仰京,西曰瞻洛,北曰望嵩。南門闕。弘治間,同知徐衍重修。申闢南門,榜曰「遵汝。」 正德間,州守唐誥重修。嘉靖丁亥,州守喬年增築臺樓,向屬土坂。萬曆間,州守劉覲文甃以甓。崇禎辛巳,流寇破城四,大樓盡燬,州守胡向極重建。至
皇清順治八年辛卯夏,水災衝突,旋亦修葺。汝士民
建大王廟於洗耳橋側以鎮之。始幸安流鐘樓、「望嵩樓」 破燬。康熙二十五年,州守羅大美重修,屬縣
魯山縣城池 ,魯方城五門,堪輿家謂「取土形以收四方中正之氣。」 高二丈四尺,上闊八尺,下闊九尺,周圍五里。池深一丈二尺,闊九尺,周圍六里有奇,皆甃甓,歷經修理。至明萬曆間,傾圮幾墟,邑令苗煥大修之。
郟縣城池 ,郟,故土城也。周十里有奇,高一丈五尺,廣八尺三寸,基廣一丈二尺,女牆高五尺,歲久傾圮。明成化中,知縣王璽改築,拓其址十二里有奇,闢五門:東曰「迎恩」 ,西曰「望嵩」 ,南曰「臨汝」 ,北曰「拱辰」 ,東南曰「便耕。」 歷七十餘年,復就圮。隆慶己巳,知縣趙應元始創為磚城。三年,築四百四十丈,遷官去。壬申,知縣許樂善繼之,築九百八丈。越六年,萬曆丁丑,亦遷官去。蓋先後九年,而城僅完十之五六。是年知縣伍睿復來繼之,破格通變,一年而築九百六十丈,城遂以成。崇墉屹屹,三公協心之力也。崇禎壬午,流賊李自成圍襄縣,怒郟不致饋,來攻,劃平殆盡。汝同知解所蘊攝縣事,督民仍舊基以泥沙,累甎為短牆守之。
皇清順治庚寅,知縣張篤行即其上建官廳三所。壬
「辰,知縣卜永昇始大發徒入山採木石,燒灰陶甎,並搜在官甎石之廢者重築之。計圍二千三百有八丈。城門樓東西北三,周廬敵臺十有六,廣狹名號,一遵舊制。雖曰重修,而功與創侔矣。其臨汝門樓,康熙甲子知縣張震維建。池周城十三里有奇,闊三丈三尺,深一丈五尺。明萬曆末,知縣王策嘗引扈澗水注之」 ,未幾涸。今填閼漸為平地矣。
寶豐縣城池 寶豐縣前在元為鎮,城因以廢。明成化甲午,復置為縣,知縣朱詮因舊址而築土城焉。歲久城圮,城濠湮塞。正德庚午,知縣徐端因流賊劉六、劉七、趙風子作警,重修門止三:東曰「朝京」 ,今榜曰「東望大梁」 ;西曰「望汝」 ,今榜曰「西通關陝」 ;南曰「迎薰」 ,今榜曰「南極瀟湘。」 弘治辛酉,知縣黃泰因民農不便,請命於當道。命汝州同知徐衍相視,開建北門,名為「瞻嶽」 ,榜曰「北拱河嶽」 ,與三門同,而規制有加,民甚稱便。俱無重樓。正德壬午,河南參政楊子器撤舊鼎建之。城高二丈二尺,厚得高之半,周圍四里有奇,廣八百二十二丈有奇,池深一丈五尺,闊如之。更鋪四城各四座,共十六座,而四隅又各一座,凡以備守衛擊柝者之棲。嘉靖三十九年,知縣王廷簡始易以甎。崇禎壬午冬,闖賊李自成毀南門兩旁,拆平東南一角,四面雉堞,多有不全。
皇清順治九年,知縣於汝翼籌度經營,內外補葺戊
戌夏,商羊為虐,復多傾圮。知縣劉維新躬親度量,修治多方。康熙二十五年,知縣李秀發各加修葺,挑濬濠池,築隄西門外永濟橋南,遏河水入濠,沿濠栽植榆柳諸樹,周匝城垣,遠望青蔥。伊陽縣城池 城僅四里許,外砌以磚,內皆土築,高不踰二仞,濠闊一丈六尺,深八尺。縣治秦漢以及唐、宋,皆在汝南。元廢縣後,舊址遂無存者。明成化十一年,遣副都御史原傑撫治荊、襄流民,遂建三縣於河南,伊其一也。然望之僅若培塿,無足恃。隆慶五年,知縣武鋾始增高數尺,乃設樓堞,城制粗備矣,獨西城仍舊。萬曆丁丑
知縣黃思翁繼起修築,四壘如一。及崇禎癸酉,流寇渡河,伊先受陷,樓櫓雉堞,復為蕩然。丙子,孔貞璞涖伊,大加修治,基石增土,高厚視昔有倍。規模完整,居然可守之區。
皇清知縣張聯翼復修之。
汝州關梁考 通志州縣志合載
[編輯]本州
洗耳橋 在州治西門外。州守林中寶重修。「仁義」 橋 在治東十五里。
通濟橋
黃澗橋
會濟川橋
龍塘橋
鄭陸橋 巡道鄭國仕、州守陸鎮默創修,在趙落西。
夾河渡 在州城東南十里。
魯山縣
歇馬嶺關 在縣西北九十里。
大石橋
碾子橋
《轂轤橋 》,漢光武為王莽所迫,至此先過。及莽至,則橋已沉矣。
董家橋
孫家橋
郟縣
扈澗橋 在縣西五里
義濟橋 在縣西十里,今水涸而橋存。
惠民橋 在縣西三十里。
孝濟橋 在縣西北三十里,孝子苑馬寺少卿劉濟建。
黃澗橋 在縣西四十里。順治八年,知縣卜永昇重修。
塚頭西門橋 在縣東二十五里。順治十五年,知縣徐鳳鳴修。
長橋 在縣東三十里。即藍橋。知縣張震維補修。
馬村橋 在縣東南三十五里。
汝河橋 按《通志》,「在縣東南十里。」
寶豐橋
龍門關 在縣東三十里大龍山下。元時立,設巡檢司,今廢。
通都橋 在縣東郭外淨腸河上,以路通京師,故名。正德十一年,邑人曹興創建。天啟六年,知縣黃佐明重修。
永濟橋 在縣西門外。嘉靖元年鄉民張雲創建。後屢年大水衝圮。至嘉靖四十一年,知縣袁亮重修,堅固平廣。萬曆十三年,知縣饒大英重修,邑民喬楹、李思忠捐貲倡輸,改名「倡善橋。」 惠眾橋 在縣南門外。明河南參政楊子器改渠建石橋,制甚窄狹,集市貿易者,列貨其上,不便行李往來。知縣李秀發因擴修之,中可容車,傍可列肆。行旅市井,兩不相礙,民甚德之。仁政橋 在城北門外淨腸河上。嘉靖三十六年,縣丞江煥建,未就陞去。教諭潘元翰捐俸助之。至嘉靖四十年,知縣袁亮始訖功。萬曆間,知縣任寵、邵建封、沈懋俱補修,故又名「三公橋。」 崇禎五年,知縣石可礪重建。
廣濟橋 在城東北隅。為濠水入河之道。康熙五年,知縣胡中珣、典史齊弘、邑宦李德論建。達魯橋 在縣南十里嬰河上,以路達魯山,故名。
通濟橋 在雙酒務淨腸河上。元延祐四年,汝州知州岑文建。
西橋 在雙酒務南,淨腸河上。元至正十三年,河南行省大參松壽建。
汝河橋 在縣東北二十五里。高鐵爐汝河上,以木為之,夏月撤去,冬仍用。
濟惠橋 在縣城南十里有奇。凡襄、葉兩縣運煤,皆由此橋而達。明嘉靖三十六年,鄉人袁林建。
泥河橋 在曹鎮南。居民陳銘捐貲創建石橋。常家橋 在縣東八里常家溝上。
石河橋 在縣東北二十里石河之上。石橋一座。
玉泉橋 《建置始末》無考。
「秋河橋 」 《建置始末》無考。
伊陽縣
上店鎮關 在縣西南三十里。
普救關 在縣西南百里。
月陽橋 在城東關。萬曆二十四年,邑令文翔鳳建。
聖玉橋 在城東北二里。舊有禹王廟,雲「禹治水時所憩。」 廟廢已久。
蟾橋 在縣西門外,跨城壕上。
攩羊橋 在城北莘店鎮。路接荊、陝,平地溝深二三仞,下多淤泥。土民李萬良建,至今便之。永定橋 在縣北茹店鎮。萬曆二十一年,洛令王公建。
皇清順治十年,土人夏民傑、夏紳重修。
繼志橋 在城北三屯鎮。萬曆三十七年,邑人儒士張吉士建。先是,其父張大興議修,經始而歿,吉士竟其工,遂名。
紫羅橋 在縣東十五里。
棗林橋 在縣西二十五里。嵩、伊交界。
汝州封建考 通志
[編輯]周
應 ,姬姓,侯爵。武王第四子所封之國,今汝州東南有「父城」 ,即其地也。
梁 《周平王》子唐之所封也。在汝州承休城西四十里有《梁城》是也。
周 平王子秀之所封也,後為秦滅之。其地即承休城,光武封姬常之所也。
明
臨汝端懿王 簡王子薨子恭康王嗣。
《魯陽恭惠王 懿王子》薨子靖肅王嗣薨子安定王未受封而卒。
《魯山康和王 》惠王子。
汝州公署考 通志州縣志合載
[編輯]本州
州治 在城內正東,洪武三年建。明末被寇焚,堂舍盡成瓦礫,止存譙樓。
皇清順治七年,知州杜中寶重修建。
布政分司 在州治東大街路北。
按察分司 在州治西大街北,舊兵巡道駐劄。自巡道奉裁,州守高公直借居。今因之。
西察院 在州治西,大街路北。
州同知署 在州大街東,新修。
州判署 在大街北,新修。
吏目署 在後街北,新修。
陰陽學 、醫學 俱在州治西。
僧正司 。《道正司》。
常平倉 在州西門內。舊共四所十二間,係順治年間奉巡撫都察院亢文鼎建。康熙三十三年六月,巡撫顧以儲積穀石,倉厫不敷,捐貲,分發各州縣添造厫房,隨將發下銀兩備料鳩工,新建厫房一十五間,州守王登魁捐貲,新建厫房九間,共二十四間,立有碑記,以垂永久。義倉 坐落州之紙坊街泰山廟。
社倉 坐落州之廟「下街」 關帝廟。
演武場 在州西關外
養濟院 在州南門內
漏澤園 在州西城外
各州縣
魯山縣治 舊在縣西門內大街,兵火後,止存庫樓、土地祠,餘盡燬廢。今新衙門在大街路北,雖舊係民舍,自
國初以來、物力民工、及公處木料磚石、盡置於此
而現今正堂、丞署、賓館、馬神廟俱立於內東察院 在大街路北,止存三間,內塑《遇難楊令像》。
西察院 在縣治東,僅存其址。
南察院 在縣治南,久廢。
新公館 在大街路南,止存三間,貯官糓。歇馬嶺巡檢司署 在縣西北九十里。
陰陽學 醫學
「僧會司 」 、「道會司 」 ,以上俱廢。
預備倉 在倉巷
常平倉 舊設在衙東,時久頹廢,邑令王雍新設二處:一在南街路東,一在西門內大街路南。演武場 在縣東郭外。
養濟院 在縣城內
「漏澤園 」 :四郊皆有。
郟縣署 在縣城內西街。明洪武二年,主簿程華甫創建。正統六年、弘治十三年,縣丞傅子榮、《谷禹民》相繼復修。嘉靖四年,孫昺改創,規模大備。明季,焚燬一空。
皇清順治十三年,知縣徐鳳鳴重建譙樓在大門上。
《旌善亭》,在縣門左。《申明亭》,在縣門右。
典史署 在縣儀門之東。
察院 在縣治東
布政分司 在縣治西,明季焚燬。
皇清順治十六年重修。
按察司 在縣治西後街,常平倉之東,今廢。州公館 地無考。
陰陽學 在縣治東開化寺前。今廢。
醫學 在縣治東開化寺前,今廢。
僧會司 在縣治東開化寺內。今廢。
道會司 在縣治西玉陽觀內。今廢。
常平倉 在縣治西後街。
皇清康熙三十三年,巡撫顧捐貲新建九間以足儲。
積
社倉 在縣城外
演武場 在縣南門外,僅存地址。
養濟院 在縣治南,明末廢毀。
皇清順治十六年,知縣王昕捐俸重修,孤貧始有居。
止
漏澤園 一在城西,一在城南。
寶豐縣署 在縣城內東街路北。明成化十二年,知縣朱詮創建。萬曆三十四年,知縣朱瑞鳳重建。規模深廣,經寇亂,焚燬一空。
皇清康熙十七年,知縣胡權重新創建,計房百間,堅。
完宏敞視昔有加
譙樓 在儀門南,高二丈有奇,即縣治大門「縣丞廨。」
主簿廨
典史廨 俱在縣治東,今廢。
察院 在縣東街路北,設「激揚坊」 一座。明成化初立縣時,知縣朱詮建。後知縣許可久增修。兵火之後,止存荒基。
州廳 在縣西街路北。明成化間,知縣朱詮創,後知縣陶淳重修。今俱廢。
學館 在縣後堂之西。正房三間,西廂房五間,各衙門子弟讀文所。知縣陶淳建,「有記。」
陰陽學 在縣治門東一間。
醫學 在縣治門西。一間二學舊無,明參政楊子器命官相視賈侯墓。東建明道院,左右建二學。後改移縣治門東西,今俱廢。
預備倉 成化間知縣朱詮建,後俱毀。知縣劉維新在北街東,建大房三間,歲久就敝,知縣李秀發重加修葺。
皇清康熙三十三年,巡撫顧捐貲新建十間,積穀以
備救荒
滍陽倉 義倉 「在縣南三十里。」
鬧店倉 社倉 在縣東三十里。
「演武場 」 在西門外。大門一座,正房三間,周圍十畝。今房屋傾圮。
養濟院 在養濟街,今廢。
漏澤園 西門外、南門外皆有。
伊陽縣署 :在縣城東北隅。今廢。僦民居舍,添設堂庫及門屏。
典史廨 在縣署東,今廢居民舍。
公館 在縣治東,久廢。邑令張闇然僦民居於新縣治西鄰,權為上憲停旌之所。
「申明亭 」 、「旌善亭 」 二亭在縣治西街南,俱燬於寇,邑令張文德修。
僧會司 在碧峰寺內
道會司 在城隍廟前。今廢。
陰陽學 在城隍廟前,今廢。
「醫學 」 與「陰陽學」 並廢。
預備倉 在縣城內文廟西。萬曆初,邑令武鍧創,後遭寇焚燬。
皇清順治九年,邑令張文德創三楹於舊址後邑令
郭若繹又捐修厫房四楹。康熙三十二年,奉文「積糓備荒。」 邑令謝夢弼又捐修十間。三十三年,巡撫顧捐貲,又建六間。
演武場 在縣東郭外,舊有門坊一座,結戎亭三楹,階下東壁一旗臺,今久廢。
養濟院 在縣城西南隅,今廢。
漏澤園 在縣四郊俱有。
汝州學校考 州縣志合載
[編輯]本州
州儒學 舊在城隍廟右。明天啟四年甲子,州守陳爰謀創建。己巳年,兵道楊嗣昌、郡守林一桂遷州城西北隅,即今地。大成殿五間,內塑有:
先師像四,配十哲神主,東西廡各九間,戟門三楹。
櫺星門三楹。門外為泮池,池外屏牆。牆西為儒學大門三間。大門內為二門三間。二門內為明倫堂五間。
皇清康熙二十七年重修,堂後為「敬一亭」五間,堂左
為「崇德齋」 三間,今廢;右為「廣業齋」 三間,今廢;「敬一」 亭後為「尊經閣」 ,今廢。
啟聖祠 三間,在大殿後。
名宦祠 在戟門外之左,三間。
鄉賢祠 在戟門外之右,三間。
學正宅 在明倫堂西
訓導宅 舊廢,見賃民房。
文昌閣 三間原在舊學南。順治十年,巡道範承祖、州守秦耀名遷於文廟內。
奎樓 在櫺星門左
汝陽書院 在大街路北。
社學 在豸繡街
射圃 今廢
學田 舊有六、七頃,遭變亂後,皆被人占種,不能復考。
屬縣
魯山縣儒學 ,在縣治東南。大成殿七間,順治己亥,舉人栗民梁、庠生馬遠馭、李廷楹等重修。康熙十九年,邑令傅燮調重修。左為東廡,舊規十一間;順治十四年丁酉,學諭劉漢寵督修五間。右為西廡,舊規十一間;順治十六年己亥,舉人栗民梁、庠生李廷楹等督修五間。殿前為戟門三間,順治己亥,學諭劉漢寵同紳士督修。戟門外為「櫺星門」 三間。康熙十五年丙辰,學訓毛泰徵、庠生郭如量重修。
啟聖宮 五間
名宦祠 三間
鄉賢祠 三間
教諭宅 、訓導宅 、土地祠 今俱廢。
文昌閣 三間
魁星樓 在小南門上
射圃 在城內東南隅
文峰塔 在南城上魁樓東。
學田 八十三畝
郟縣儒學 在縣治東南。金太和六年,知縣張志行創建。明天順年間,知縣錢清重建。
皇清順治年間,知縣張篤行、卜永昇、王昕相繼重修。
啟聖祠 三楹,順治十六年重修。
名宦祠 三楹,順治十年重修。
鄉賢祠 三楹,順治十年重修。
教諭宅 ,順治十二年重修。
訓導宅 ,順治十二年重修。
魁樓 在儒學門外。嘉靖中建,順治十四年重修。
射圃 今廢
東社學 在張侯祠
西社學 在李侯祠
南社學 在學宮內
北社學 :在《崇正書院》。
塚頭鎮社學 在河東
學田 ,萬曆中,知縣王策置田一百一十五畝,以贍諸生。
寶豐縣儒學 在縣治東街路北察院之東。大成殿五間。明成化十二年,知縣朱詮創建。萬曆十年知縣丘雲龍,天啟元年知縣范廷弼,崇禎元年知縣劉令譽,各補修。崇禎十年,知縣石可礪重建。邑宦王之晉助修。明末流寇拆毀。
國朝康熙二年,河南府推官黃綬署縣事,汝州州同。
徐志尹、知縣胡中珣重建大成殿。前為戟門三楹,又前為櫺星門三座。康熙十二年,知縣徐人龍重建。堂東側為「明德齋」 ,西側為「新民齋」 ,各五間。今俱廢。
啟聖祠 在東廡後
名宦祠 在敬一亭之東南。
鄉賢祠 在敬一亭西南。
土地祠 在啟聖祠後
魁星樓 在櫺星門東
文昌閣 舊在「明德齋」 後,為射圃廳,後改為「文昌祠」 ,今在東廡後。
射圃 今廢
文筆塔 在東城
伊陽縣儒學 在縣治西。廟學俱建於明成化年間。至萬曆元年,邑令武鍧重修。崇禎七年,邑令孔貞璞增飾巍煥。會流寇猖獗,悉付灰燼。
皇清順治三年「邑令張《闇然》」,五年「邑令張文德」,康熙
十七年邑令康孟侯,二十四年邑令王來遠,三十二年邑令謝夢弼,各有修葺,漸復舊制。啟聖祠 康熙三十二年,知縣謝夢弼建名宦祠。
鄉賢祠 :俱康熙二十四年,知縣王來遠、教諭宋烒重建。
文昌祠 今廢
魁星樓 康熙三十二年,知縣謝夢弼捐建,教諭公廨。
訓導公廨 俱廢
射圃 久廢
社學 在南門小十字街路東。
學田 明萬曆初,知縣武鍧捐俸金買民田二百畝。後知縣文翔鳳又置五頃以賑貧生。。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