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0493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四百九十二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四百九十三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四百九十四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四百九十三卷目錄

 西安府部彙考三

  西安府山川考一

職方典第四百九十三卷

西安府部彙考三[編輯]

西安府山川考一  通志州縣志合載[編輯]

本府。長安、咸寧二縣附郭。

終南山 在府城南五十里。一名南山。《西域傳》曰:「于闐南山,東出金城,與漢南山相屬。」 蓋發跡于闐,終於關中,故曰終南。《關中記》以居地絡陰陽之中,遂曰中南。西起秦隴,東徹藍田,連綿八百里。按《咸寧志》:終南東接藍田,西逆石鱉谷,與長安界,延四十里餘,袤二百里,南界鎮安。《詩》曰:「終南何有,有紀有堂。」 是也。《方朔傳》:「終南,天下大阻也,其山多玉石金銀銅鐵檀柘異類之物。」 太乙山 ,在府城西南八十里,連亙秀特,上插雲霄,漢武帝祀太乙於此。何景明云:「太華、終南、太白,實一山延亙不絕,名號各異爾。」 按《長安志五經要義》,終南一名太乙。太乙者,猶曰天下第一山也。《三秦記》曰:太乙山一名地胏。

秦嶺 《三秦記》曰:「秦嶺東起商洛,西盡汧隴,綿亙千里,經萬壑千谷,不能斷絕。蓋南山之脊,江河之水,所由分處,故嶺南皆謂江,嶺北皆謂河。」 龍首山 ,在府城北一十里,首入渭水,尾達樊川,長六十里,隋唐宮殿皆依之。按《咸寧志》:「山起終南義谷,徑可數十武,蟠曲西北行,起伏搖曳,漸行漸闊。杜陵、鴻固、鳳棲諸原,皆其」 橫岡,宜春、芙蓉、曲江諸苑皆其窪下。東界滻水,西界樊川,延六七十里,復起峰巒入渭。《關中記》:龍首山,頭高二十丈,入渭,尾漸下,可六七丈,達樊川。子午谷 ,在府城南一百里。漢顏師古曰:「子,北方也;午,南方也。言通南北道相當,故謂之子午。」

《三秦記》
子午長安正南山名
[編輯]

石鱉谷 在府城南六十里,谷口大石如鱉,咸寧、長安以此分界。按《咸寧志》:「水下流入滈谷,內有景陽川、梅花洞、九女潭、仙人跡。」

錫谷 在府城東南六十里。有路至歸安鎮合義谷路通漢中府。

豹林谷 ,在終南山麓,近子午谷。宋种放隱此山之東明峰。

太乙谷 ,在終南山下,有太乙祠,陸長源所謂「靈母」 也。亦曰炭谷。

神谷 在滻水東白鹿原。有泉甘洌,可釀酒。唐時以神策軍禁守,謂之「神谷。」 日以駱駝運水,大明宮醞造御酒。今民引之灌田,退流入滻。樂遊原 ,在府城南八里。漢宣帝起樂遊廟,亦曰樂遊苑,即此。

少陵原 在府城南四十里,漢時名鴻固原。南接終南,北至滻水,西長六十里。按《咸寧志》:「漢宣帝許後早崩,葬於此,名少陵。」

神禾原 在府城南三十里。晉天福六年生禾,一穗重六斤,故名。下即「樊川。」

鳳棲原 在少陵原北。按《咸寧志》,「漢神爵四年,鳳凰十一集杜陵,故名。」 在唐為安化里。土脈沃阜,產穀美冠諸原。

細柳原 在府城西南三十三里昆明池南。周亞夫軍於此,則今石徼是也。

太興山 ,在庫谷內,上有真武宮,每七月,人多朝禮。

南五臺 在邑南五十里終南山麓,延袤可十里許,有奇峰五,上有觀音寺、火龍洞。每六月,遠邇朝禮甚眾。南山佳麗之處,唯此為最,故遊人集焉。按《五臺山志》:「五臺山在城東三里漆水之滸。山盡樹柏林木中,宮殿參差,鬱鬱蒼蒼,號北五臺。」 故在終南者,曰「南五臺。」

《嘉五臺 》在白道谷內。有蒼鷹嶺,道極險峻。上有巧工為花,開見佛像,大是奇觀。每七月,人多朝禮。

銅人原 ,在灞陵東北十五里,薊子訓《與老父摩挲銅人》處。

高陽原 在府城西南二十里。周文王作豐邑,武王作鎬京,秦作阿房,咸依此,接咸陽界。長樂坡 在府城東北一十里滻水西岸。舊名滻坡,隋文帝改名。按《咸寧志》,隋文帝以西近長樂宮,故名。上有亭,為往來祖餞之所。

金鑾坡 在府城北,唐金鑾殿側,德宗移學士院於此。

勳蔭坡 在府城南二十五里牛頭寺下。「朱坡 」 在府城南四十里,與華嚴寺近。

塔坡 在府城南二十里韋曲西。有浮圖,今無。北曰「上塔坡」 ,南曰「下塔坡。」

鮑坡 在鳳棲原東南,今為「鮑坡里。」

玉案峰 ,在太乙峰東,其山平齊如案,故名。古詩云:「雲從玉案峰頭起,雨自金花洞口來。」 霧巖峰 ,在玉案東。

鴻固原 ,在府南四十里。

「高望原 」 在少陵原北,即高望堆。

豐梁原 在少陵原東南,西為嘉川,東為焦戴川。

開元坡 在興慶池西,為明皇藩第,後廢為坡。元稹詩「開元坡下日初斜」 ,即此。

「二稜坡 」 在北郭外,西亙長安。

「七里坡 」 ,在高橋,達白鹿原諸村路。

「龍首坡 」 ,在金鑾坡東。

翡翠坡 在宜平坊南。開元、天寶間,為教坊妓館。商左山詩:「杜陵野老吞聲哭,不到臙脂翡翠坡。」

臙脂坡 即翡翠,或雲與翡翠相接。李長源詩:「薄遊卻憶開元日,常逐春風醉兩坡。」 蘇東坡詩:「不學長安閭里俠,貂裘夜走臙脂坡。」

草場坡 在南郭外

西市坡 《在舊西市》。

狗脊嶺 在城東南隈。明張治道詩:「嶺東在城外,嶺西在城中,城中不可見,城外有遺蹤。」 孝子嶺 ,白鹿原西北嶼也,俗名鷂子嶺。南杜固 在神禾原東北,即杜正倫鑿開水利者。俗名鳳凰嘴。

杏花坪 在皇子坡南

竹谷 ,在石鱉谷東南,《五臺》由此入。其水西北流投灃。

郊谷 在炭谷東。谷口有遇仙橋,上為仰天池,即普光寺。有無壞禪師塔,塔上有辟支佛骨,下有普光下院,今廢。其水西北流投潏。

土門谷 ,在郊谷東,內有五祖窯、「二龍塔。」 羊谷 ,在土門谷東。

小義谷 在羊谷東。內有仙人潭、軒轅寺。白道谷 在小義谷東,為嘉五臺入路。

大義谷 在白道谷東通興安路,龍首原祖脈於此。

庫谷 在大義谷東。上為太興山,下有龍攻渠。荊谷 ,一名「荊谿」 ,來自藍田,至康村入邑界。本名「長水」 ,後秦姚興避諱改焉。水下流合採谷石門水為滻。

川 滻河川上游也。其地多水田,漕水 由縣界坑河分水,約五里西流。

狗枷泉 在豐梁原東。狗枷嘴水下流入滻渭水 ,在府城北三十里。《淮南子》曰:「渭水多力宜黍。」 按《咸寧志》:在城北五十里,出鳥鼠同穴山,遞流自長安入邑界,東去臨潼可二十里,沿河民多種黍。其南曰渭陽。《詩》:「我送舅氏,曰至渭陽。」 《史記》:西伯獵,遇太公渭之陽。又渭水,秦大川也。《漢書》:武帝元光六年,穿漕渠通渭。唐人詩有「渭水自縈秦塞曲」 之句。

滻水 在府城東十五里,出田谷,至灞陵入渭。按《咸寧志十道志》曰:「荊谿、狗枷二水之下流也。」今按:川,焦戴川及湯谷、採谷、石門諸谷水皆會焉,不獨二水然也。《地理志》:出南陵縣之藍田谷,北流入灞。《史記》:秦都咸陽,灞、滻長水。灃、澇、涇、渭非大川,以近咸陽,盡得祠之。川寬十餘里,民隄水灌田,產物最盛,沿厓多名跡。灞水, 在府城東二十里,本名滋水,秦穆公更名,以章霸功。源出秦嶺,會滻水入渭。

潏水 在府城南二十里。一名瀋水。發源南山石壁谷,北流經昆明池入渭。按《咸寧志》,其水為太乙、土門、大小義谷之下流。西北流四十里,經申店。西有香積堰,鑿神禾原,西南流至香積寺,投滈入灃也。

灃水 在府城西南四十里。出灃谷,北流入渭。按《長安志》:在城西二十五里。《詩》:「豐水有𦬊」 ,即此。鎬水 ,在府城西北一十八里。上承鎬池,下流合滮池水,注渭。武王遷都依此,水曰鎬京。漢曰鎬池。

交水 在府城南三十里。一名湢水。上承樊川,西至石碣,遂分為二。一注灃河,一入昆明池。御宿川 在府城西南四十里。按《咸寧志》揚雄《羽獵賦序》曰:「武帝開上林,東南至御宿川。」 孟康

《注》曰:「為諸離宮別館禁御,不得使人往來遊觀,止宿其中,故名。」

樊川 在府城南二十里。漢賜樊噲食邑於此,一名後寬川。唐建華嚴寺,改名華嚴川。《一統志》誤載入御宿合滻川,號為「三川。」 按《咸寧志》約寬十里許,潏水中流,兩岸多水田蔬圃。自義谷西北四十里至塔坡川止,屬長安界。

滮池 在府城西北二十里。《詩》:「滮池北流,浸彼稻田。」 是也。亦名聖女泉,一名水池。按:《一統志》發源咸陽縣滮池,西北合滈水。

酒池 ,在府城東北十里。秦長樂宮中。池上有肉炙樹。

昆明池 在府城西南三十里。漢武帝欲伐昆明,穿此以習水戰。按《關中記》,昆明池曰「神池靈沼。」 堯治水訖,停船此池。蓋堯已有池,漢代因而廣之也。

唐中池 在昆明池北,太液池南,周回二十里。滄池 ,在長安故城中,未央宮池水蒼色,故名。太液池 ,在長安故城西,建章宮北,有池以象北海,刻石鯨長三丈,中起三山,以象蓬萊。瀛洲。方丈,漢昭帝、元帝、成帝嘗遊於此。

《孤樹池 》,在太液池西北。

影娥池 ,在建章宮,漢武帝所鑿以翫月,使宮娥乘舟以弄月影,故名。

淋池 在長安故城中。漢昭帝元始元年穿此,廣千步。池南起桂臺以望遠,引太液池水。曲江池 ,在府城東南十五里,漢武帝所鑿,其曲折似嘉陵江,因名。唐開元中,疏鑿為勝境。按《咸寧志》:「本秦隑洲,創自漢武帝。故西南隅有漢武泉,湧水成渠。唐初又開鑿之,引黃渠水注焉。後殘於祿山。文宗太和間,發左右神策軍」 三千人淘曲江,修紫雲閣、彩霞亭,內出二額,仇士良以百戲迎之,仍敕諸司有創亭館者,給以閒地,任營造焉。進士及第,宴杏林畢,遊曲江,令中使戴花飲酒,縉紳莫不為榮。唐御食紅綾餅餤為上。光化中,裴格等二十八人宴於曲江,敕大官賜二十八枚。後土人以石塞泉,水遂涸,今其故道猶存。

《百子池 》,在漢宮中,嘗以七月七日臨池,以綵縷相羈為憐愛。

初池  、「東陂池  、當路池  」 、大臺池、糜池  、牟首池 ,皆在上林苑中。

蒯池 ,在上林苑中,生蒯草以織席。

西陂池  、郎池 皆在長安故城南上林苑中。陂、「郎」 二水名,因為池。

積草池 ,在上林苑中,池中有珊瑚樹,高一丈二尺,一本三柯,上有四百六十二條,南越王趙佗所獻,號為「烽火樹」 ,至夜景常煥然。

鶴池 ,在長安故城西。

盤池 在長安故城西北。

西苑池 在長安故城中。「隋煬帝大業元年築西苑,周二百里。其內為池,周十餘里,為三神山,儲水百尺餘,臺觀宮殿,羅列山上。北有龍鱗渠,縈紆注池內。緣渠作十六院,門皆臨渠,每院以四品夫人主之。宮樹秋冬凋落,則剪綵為花葉,綴於枝條,色渝則易以新者,常如陽春。沼內則剪綵為荷芰菱芡。車輿遊幸,則積」 水而布之。「凝碧池 」 ,在長安故城東,《東內苑》。

《景龍池 》在長安故城東,即興慶池。

九曲池 在興慶池西。唐寧王山池院引興慶水西流,疏鑿屈曲,連環為九曲池。上築土為基,疊石為山,上植松柏。有落猿巖、棲龍岫,奇石異木,珍禽怪獸。又有鶴洲仙渚,殿宇相連。前列二亭,左「滄浪,右臨漪。」 王與宮人賓客宴飲弋釣其中。

定昆池 在府城西南二十里。唐安樂公主恃寵,請昆明池,中宗不與,公主怒,自以家財穿池,號曰「定昆。」

魚藻池 ,在長安故城北禁苑中,引灞河、天壕水漲之。唐穆宗嘗發神策軍浚此。

「四海池 」 在唐西內,一在毬場亭之東,一在咸池殿之東,一在望雲亭之西,一在望雲亭之北。《龍首池 》在唐東內苑。

隆慶池 在府城東。唐武后時,民家井溢,浸成大池數十頃,號「隆慶池。」

蓬萊池 在唐苑中。憲宗畋苑中,嘗至此池。皇子陂 在府城西南二十五里,周七里。秦葬皇子,起塚陂北原上,因名。隋文帝改永安陂。廣運潭 即漢運渠,在滻水苑左望春樓下。天寶元年,太守韋堅鑿潭運漕,一年而成。元宗御樓,詔群臣臨觀,名曰「廣運。」

丈八溝 在府城西南十五里,即漕河岸最深處。長楊高柳,蓮塘花圃,竹徑稻塍,為勝遊之地。鳴犢泉 在府城南六十里之鳴犢鎮。相傳因犢跑鳴得泉,故名。

《楩梓》谷水 出南山,北流合潤國渠,又西北入《豹林谷水》。

澇水 ,出鄠縣南山谷,合渼陂水流至縣界入潏水。《山海經》云:「澇水多飛魚,食之可已痔。」 蓋即指此。

河池陂 ,《水經注》曰:「昆明故渠,上承昆明池,東經河池,亦曰四觀陂。」

聖女泉 ,舊《圖經》云:「在縣西二十五里,平地湧出為池,周二十步。」

湧珠泉 白鹿原。其泉方闊數丈,深不見底,湧水如珠,晝夜無息,流百步,臨高崖落為瀑布。下有大石龕,濺若雲片,謂其巖為「噴雪山。」 巖水下流入貟莊。龍泉 ,在太乙山普光寺上。無壞,尊者每夜談經,有龍出聽,故名。所謂「仰天池」 也。

乾湫 ,《少陵志》:「南去杜祠八里,俗傳湫內有龍藏焉,後龍去湫乾。」

水湫 臨太乙池

龍移湫 在太乙谷內,一名南山湫。初在平地,一日風雷移居山上下湫遂化為土。韓愈詩:「天昏地黑蛟龍移,雷驚電激雌雄隨。清泉百丈化為土,魚鱉枯死吁可悲。」

飲馬池 在邑治西京兆驛後。明嘉靖中,張正一真人宿京兆驛,惡蛙聲聒耳,以法鎮之。後池中無蛙聲。今廢。

樊川「龍堂泉 」 ,「杏花坪下。」 泉在龍王殿中,遇旱禱雨輒應。

《通寺井 》,趙景公寺在長樂坊,寺前有井,俗呼為「八角井。」 元和初,有公主夏中過,百姓方汲,令從婢以銀稜碗就井盛水,誤墮井中,經月餘出於渭河。

布政司井 在布政司庫內。唐李德裕嗜惠山泉水,日令郵致於京師,有異僧言:「昊天觀水,惠山泉脈相通。」 李試果然,遂罷郵致,俗傳即此井。二龍寺井 在佛殿中稍南。唐開元時創名山亭,即有是井。至宋咸淳癸酉,釋曇延設無遮會,登座說法,有二人冕服執簡,自井中出,侍立座側。曇問何神,曰:「弟子井之二龍神也」 ,特出聽說法,言訖不見。後人有疾,服此水即愈。明成化間旱,都御史陳鎰浚井禱雨,立應。井今存,寺僧恆以石覆焉。

劉公井 在按察司內扶溝。劉自強涖官時鑿。時旱甚,城內外渠井咸涸,既穿此井,味極甘洌,因名「劉公井。」

曹氏井 在參政曹韓別墅,以水味甘,名「甘泉書院。」 後廢為民。馬氏宅一夕變為鹹滷。眾皆異之。

冰井 ,在咸寧縣西一里許馬醫士家,水寒洌如冰,即盛暑人飲不能盡一掬。《城南記》:長安縣南八十里太乙玉案山有冰井,深數丈,結冰經暑不消。長安不藏冰,每夏於此井取之。昔人有詩云:「霧簷玉案射波瀾,石井冰凝六月寒。」 御井 ,在府善化坊,井水味甘美,唐時以供內廚。

咸陽縣

畢原 在縣北。西起武功,東盡高陵,即王季所都畢地。文王卒於此,武王封弟於此,咸陽原,總此一原。按《縣志》,其上文、武、成、康、周公、太公及秦、漢君臣陵墓俱在焉。亦名畢陌,以陵塚之間,人居遊者稱阡陌也。又名石安原,即石勒建縣之所。亦曰咸陽原,以縣名也。

鮮原 ,在縣東二十里。《詩》謂「度其鮮原」 者。洪瀆原 ,在縣北二里畢原之趾,東西一岡,闊七里許。

高陽原 ,在縣東南二十里。周文王作邑於豐,武王作鎬,秦始皇阿房宮,咸依此。

矩陰原 ,在縣西南二十里。

渭水 ,在縣南,經興平界。

灃水 ,在縣東南三里。按《縣志》,自鄠縣終南山豐谷流長安界入渭。《老子》云:「豐水之深十仞,而不受塵垢,金鐵在中,形見於外」 ,文王、武王因得作邑於旁地。

澇水 ,在縣西南二十里。按《縣志》:出鄠縣潦谷,北流入渭。《山海經》曰:「牛首之山,澇水出焉,西注於潏水多飛魚,狀似鯡,可以療痔。」

涇水 ,在縣北四十里。按《縣志》,出笄頭山,一名崆峒山。流咸涇之交曰鹿臺,東注高陵。秦中八

考證

水咸陽有四焉

野韭澤 ,在縣南八里,有自生之韭,故名。即上林苑旁牛首池。按《縣志》坦不樹五穀,惟野韭自生於蓬蒿莎草中,東西平開一道,闊十武,長五六里,為文王朝廟之御路,獨此地為良田,可耕。

蘭池陂 ,在縣東二十五里。秦始皇引渭水為長池,東西二百里,南北二十里,築為蓬萊山,刻石為鯨魚,長二丈。亦名「蘭池。」

周氏陂 在縣東南三十里,週一十三里。漢周勃家於此,其子亞夫有功,遂以其地賜之。雙泉 ,在縣北二里。其水甘洌,有藥王廟,疾病祈禳,旱乾禱雨。

馬跑泉 在縣西二十五里。唐太宗獵此,馬跑地湧泉。按《縣志》:「晝夜浪噴珠璣,流聲潺湲,澄泓碧澈,大旱不竭,霪雨不溢。」

興平縣

黃麓山 在縣北一里

始平原 在縣北二里。漢時謂之北芒巖,富人袁廣漢於此築園。按《縣志》:「東入咸陽界,西入武功界。」 《三秦記》曰:「長安城北有始平原數百里,無山川湖水,其民井汲巢居,井深五十丈,有伯夷墓,居人常採薇食之。」

馬嵬坡 在縣西二十五里。唐楊貴妃葬處,有塚存。

渭水 ,在縣南二十五里。西發源於渭源縣,東流入於黃河。

清水 ,在縣南十五里。東流入渭。

宋泊 ,在縣西二十里,周四十里。

百頃泊 ,在縣西二十五里,周一十六里。曲泊 ,在縣西南十五里。

馬牧澤 ,在縣東南二十里。南北廣四里,東西二十一里。

醴泉 ,在縣東南三十里。唐貞觀十二年,自然湧出,其味如醴,飲之愈疾。

靈寶泉 ,在縣東南二十里。漢時邊韶得靈符於此,祈請有應,因名。

湯臺泉 在縣西一十五里。

板橋泉 ,在縣西十七里。《後魏地形志》曰:「槐里縣有板橋泉。」

馬嵬泉 ,在縣西二十五里,溉田二十餘頃。五龍泉 ,在馬嵬鎮西。

史家泉 在縣西三十五里。

「玉女泉 」 在縣東五里高店寨。

龍泉 ,一名「溫泉」 ,一名「姜子泉」 ,在縣西一十七里。

清水泉 在縣西南二十五里胡浹橋,湮沒久遠,變為桑田。順治十五年,知縣徐開熙開,清流蕩漾,灌溉七村一十餘里,土人德之。時典史洪廷憲同事,因名「徐洪泉」 ,又名「永濟泉」 ,有《記》。浪井 在縣耿祠鄉。唐貞元中湧出,有疾者飲之輒愈,遠近汲取,朝夕如市。

臨潼縣

驪山 在縣東南二里,即藍田之北山也。山之麓溫泉所出,唐明皇更名昭應,上有老母廟。山左肩曰東繡嶺,右肩曰西繡嶺。按《縣志》:「縣南里許綿亙而東五十餘里,殷周時為驪戎所居,故名。」 按《長安志》:「天寶元年,更驪山曰會昌山。」 胏浮山 在縣境,一名浮胏,即驪山之麓。金斧山 在驪山東南石罅中有斧,以杖抵之則動。

慶山 ,在縣東南三十五里。唐武后時,因風雷湧出,高二百尺,有池周三頃,中有龍鳳禾麥之異,武后以為休徵,名為慶山。按《一統志》:荊州人俞文俊上書曰:「地氣不和而堆阜出。今陛下以女主處陽位,山變為災,以為慶山,臣以為非慶也。」

鳳凰原 ,在縣東北一十里。後漢延光初,鳳集新豐,即此。唐中宗臨幸,改為「清虛原。」

「石魚巖 」 今「石瓮寺。」

「玉蕊峰 」 在東繡嶺東。

石駱駝嶺 在縣西南驪山上。

走馬嶺 在縣東南驪山上二十七里。

「鷰子龕 」 ,在驪山降聖觀南。

磑子谷 ,在縣南七里。

芝蘭谷 即「石瓮谷。」

金沙洞 在長生殿南。按《舊志》,「山陰多黃金。」 明萬曆二十五年,有百戶段大金首疏,隨遣內使趙欽開採,經年所獲,尚不足夫匠之費。後以供額不繼,因分派地畝。至三十四年遂罷採,民始蘇。

新豐原 ,一名「青原」 ,起陰盤至冷口,蜿蜒三十餘里。

種金原 在縣東

普陀原 ,在縣北十五里渭河北岸。

坑儒谷 在縣西南五里。秦始皇坑儒於此,後人號為愍儒鄉。按《縣志》,谷在縣西南二十里。漢衛宏《古文奇字序》云:「秦既焚書,改古文為篆隸,患天下不從,召諸儒至者拜為郎,前後七百人。乃密令冬種瓜於驪山谷中溫處,瓜實成,詔博士諸生說之,人人各異。乃命就視之,方相難未決,伏機發,從上填之以土。」 唐天寶中改為旌儒鄉,立廟。兵部侍郎賈至撰碑。

鸚鵡谷 ,在新豐原,唐中宗改為幽棲谷。《唐書》曰:「此水清,天下平。」

鴻門坂 在縣東一十七里。即漢高帝會項羽處。舊有「鴻門亭」 ,今廢。

斷原 ,在縣北七十里。即荊山盡處,為漆沮衝斷,故名。

陰盤城河水 ,在縣東北一十四里。

石澗河 在縣西二里。俗謂之「冷水」 ,以別溫泉水。磑河 ,在縣西六里。上三里許有磑子谷。清河 ,在縣北六十餘里。隨荊山東下,至黑市橋,轉而南至櫟陽,復折而東,至相橋,與漆沮合流,西南入於渭,是名交口。

漆沮,河 名石川,中多圓石,故名,味異。他水自耀州合流,歷斷原康橋南下至相橋與清水合,至交口入渭。《書》蔡《註》以為自朝邑入渭者,誤。葡萄河 發源於富平之溫泉,至康橋西流入漆沮。其水微溫,冬月不冰,中產鰻魚蛤蟹之屬。五丈河 、清水陂 俱在櫟陽,今涸。

煮鹽澤 在櫟陽南,苻秦時於此煮鹽。

渭水 ,在縣北十五里。按《縣志》,自咸寧界來,東流入渭南界。

戲水 在縣東二十五里。源出驪山,即秦將章邯拒陳涉將周章處。按《縣志》,「周幽王與褒姒戲於此,故名。」

冷水 ,在縣東四十里。出胏浮山,經陰盤、新豐二原,北流入渭。

潼水 ,在縣西半里。源出驪山谷中,味甘美,異於他水。

魚池水 ,泉出驪山,在秦始皇陵北五里,周四里。初造陵取土,其地汙深,水積成池。

牡丹溝 ,在驪山西,兩岸盡植牡丹,今猶存。溫泉 ,出驪山麓,在縣南一百五十步,始皇於此砌石起宇,漢武加修飾。唐建溫泉宮。

《飲濟泉 》:在老母殿西南。

鳴犢泉 在縣西北十二里。東西二泉相隔里許。諺云:「一犢沒於東」 ,泉自西泉出,故名。

灥澄泉 在縣西南五里。

石塔泉 在縣西南十五里。

平泉 ,在縣東五十里。

阿姑泉 在縣東北二十五里。

飲馬泉 ,在縣東北三十五里。

蠍吽井 在縣東北七里官道側。

八角井 在縣西十五里。

蟾井 在驪山白鹿觀中,有金色三足蝦蟆。賀蘭先生見之曰:「此肉芝也。」 烹而食之,白日飛昇高陵縣。

奉正原 在縣南十里。舊傳漢文帝誕於此。又名降駕原。按《縣志》,自涇陽來,過縣達臨潼,延幾百里,高者四五丈,涇、渭之不能北徙者此也。鹿苑原 ,在縣西南三十里。通名奉正原。按《縣志》,自咸陽來,當涇渭間,陽陵之所在也。

渭水 在縣南十里。按《縣志》:發源鳥鼠山五泉,冬夏人可躍涉,歷岍、隴、岐、邰、寶雞、咸陽,北受湋汭,南受灃、澇、滻、灞諸水,至高陵而益大,每遇泛漲,瀰漫十餘里,然皆南徙不崩,北岸雖崩,數年不過一二丈,故縣曰高陵雲。東至潼關入河。涇水 ,在縣西南二十里。按《縣志》,出笄頭山,歷平涼、涇邠、涇陽,至縣上馬渡入渭。

御井 在縣西十里,唐高祖舊宅,龍躍宮中井也。梁開平中廢。今龍泉寺八角井是。

蓮池 在縣東偏

渭北溝 在奉正原上。或曰:「亦先正引渭水以溉田者,中作而輟。」

鄠縣

牛首山 ,在縣南二十三里。狀若牛伏,左右兩泉,傳為牛乳。

雞頭山 ,在縣南三十里,俗呼為「小武當。」 其形似雞頭,故名。

五林山 ,在縣境內。《漢書》「鄠有五林。」

子房山 在縣境。下有子房莊,土人相傳為子房辟穀之處。

圭峰山 在縣境,其形若圭,故名。

紫閣峰  、白閣峰  、黃閣峰 在縣東南三十里。紫閣,旭日射之,爛然而紫,其形上聳,若樓閣然,即杜詩所謂「紫閣峰陰入渼陂」 也。白閣陰森,積雪弗融,三峰相去不甚遠。

大頂峰  、凌霄峰  、羅漢峰 三峰有仙掌,俱在三閣東,明道先生嘗遊於此。

終南山 ,《三輔黃圖》云:「終南山橫直關中南面,西起秦、隴,東徹藍田。凡雍、盩、郿鄠、長安、萬年,相去且八百里,既高且廣,多出物產。故《禹貢》曰:『終南,惇物也』。」 惇物也者,即《東方朔傳》所謂「出玉石金銀銅鐵、豫章檀柘,而百王可以取給,萬民可以仰足」 者也。吉甫在元和間,核關中、終南所歷,而著論郡縣,自鄠、郿、武功以至長安、萬年,每縣皆著《終南》,且曰「在縣之某方,某方之幾里」 雲。今終南山之在鄠者,遠三十里,近可二十里。澇峪山 二里有支鍋潭,潭南有臥龍石、桃花溝、磨石溝、瓦統溝、仙人橋、化廟灣有仙人碑,不能到。又有十八盤銀銅溝、朝陽洞。沿峪兩岸,西盩、東鄠,南極秦嶺、韓城、郃陽,販木者多往來其中。

栗峪山 內有馬連岔、車轅坡、石牆溝、逃軍莊、東夾溝、西夾溝,山口至黑龍大王嶺約三十里許。

皁峪山 內有東平溝、西平溝,又有子房洞。登臨一眺,長安宛然在目。相傳為子房臥看長安處,有三倉、厫兵溝、鐵樓溝、黃土坡、苦竹溝、石門、仙人跡。自將軍石山口至上銀銅溝三十餘里。檀峪山 內有𩰚雞臺、錦雞臺。白雲山 在檀峪內,與縣治相對,下有白雲觀、老子泉。

曲峪山 內有蓮花山、石灰洞、蒿平潭、石青洞、斑鳩嶺,上至一碗泉嶺。

華陽峪山 最高者為「將軍山。」

「黃柏峪」 山 內有土地嶺,絕頂有金寺。

烏桑峪山 內有仙人橋、長仙洞、觀音淬、赤干嶺。

太平峪山 :在隋太平宮旁。

萬花山 在太平峪中,又有藥王洞、黃崖洞、草坪,其外為隋太平宮。

「神水峪」 山 內有「睡佛洞。」

紫閣峪,山 內有紫閣峰。《漢書》曰:「《紫閣圖》云:太乙臺,聖人得瑞者,宜張樂。」 終南山上

旨壁崖 在縣境

黃石洞 ,相傳為子房受道之處。

丫髻山 :其形分岐似髻,故名。

雲際山 杜詩云:「夜半月歸雲際寺。」 即此。高冠谷 ,在縣東南三十里。

渭水 ,秦中名川,《舊誌》未載,但澇水入渭,在鄠之元村,是「渭」 即鄠界。

栗峪口水 源出於清涼山,入於澇,又入白公河。《皁峪口》水亦然。

阿福泉水 入《呂公河》。

太平峪水 。峪有長嘯洞、重雲閣。有鳳池,在縣東南三十里,闊七步,深二尺,其底多碎砂石,北流入長安縣界,合灃水。《十道誌》曰:「太平峪水,一名林峪水,即清水渠之上流也。」 今分為眾流,以灌稻田。

檀谷水 ,《十道誌》曰:「長樂渠之上流也,源出終南山檀谷,引入白公河。」

高冠谷水 亦出南山,而北界於豐谷。有石穴、石潭,歲旱禱雨最靈。

扈陽峪水 ,《十道誌》云:「一名扈水,又名馬腹陂。」 《水經注》曰:「扈水上承扈陽池。」 王九思曰:「鄠南惟化羊谷有水出焉。」 蓋聲近也。或本為扈陽,而誤為化羊,亦不可知。

阿姑泉 ,水甚甘,洌下有阿姑廟,為祈嗣之所。沒豬泉 ,在縣東南二十里孫谷村,其源澄湛,俗傳昔有野豬沒而為泉。《圖經》曰:「『按《說文》,豬亦瀦也。水所停曰瀦』。《尚書禹貢》曰:『大野既瀦』。又曰:『彭澤既瀦,滎波既瀦』,皆由水所停耳。」 又曰:「黑水西河,惟雍州、終南惇物,至於鳥鼠,原隰底績,至於瀦野。」 今鄠縣實終南之隈。沒,汨沒也。蓋泉澤即水所停耳。俗神之,非也。今旁有禹王廟。海子 在文義里。河水瀠流,有蓮不時出,出即瑞應,土人傳為靈囿。

胡公泉 在縣西十里。旁有虞思胡公廟,故名。按《縣誌》,「泉東北流,溉田千頃不竭。竭則歲乃大旱。」

柳塘 在南山下。紫陽楊奐隱居傳道,門生百人,植柳千株,有紫陽泉。

渼陂 在縣西五里。出終南諸谷,合胡公泉為陂。雲「渼」 者,以其產五味魚甚美也。陂周十四里,唐寶曆間,敕渼陂令尚食禁採捕。元季為遊兵所壞,水涸為田。

八部澤 ,在縣東南十八里,周五十里。

滿地濼 ,在縣東北二十八里,周三里。按《縣志》,即高水上源,東北流入長安縣馮席村。

牛首池 張楫曰:「在上林苑西。」 司馬相如《上林賦》曰:「濯鷁牛首。」 郭璞注曰:「牛首池在灃水西邊,近灃河。」

冷泉 在雙莊

「呂公河 」 :發源於皁峪,知縣呂仲信開自東北,遶城而歸於澇。

白公河 即呂公舊河。知縣白應輝嫌其水小易涸,又開檀谷水,自苟村與呂公河匯入於澇。澇水 ,在縣西二里,出澇谷,合渼陂水,流至長安縣界入潏水。

灃水 ,在縣東,入長安界。

甘水 ,出南山甘谷,與耿谷水俱北注於渭。丹陽井 ,在縣東三十里。元真人馬丹陽取此水煉藥,故得名。

藍田縣

終南山 在縣西南七十里。在天之中,居都之南,謂之中南。又曰:此山旋遶於西,連亙千里,至此而盡,故曰終南。東方朔曰:「終南,天下大阻也。」 其地多八石五金異木奇卉之類。唐盧藏用隱於此,因應召,人稱為捷徑雲。

王順山 即南山,去縣二十里,雄據東南一隅,若翠障然。按舊《圖經》云:「昔道者王順隱於此,後登仙去,故名之。」 舊《志》云:「舜南巡不返,娥皇、女英望舜於此,故又名望舜山。」

鳳兒山 ,在縣東六十里。《俗傳》常有一禽止此山,眾禽爭隨之,人疑為「鳳」 也,因名之。

倒虎山 ,一名「元象山」 ,在覆車山之北。苻堅時,王子年避石季龍之亂,徙於此。

繡嶺 ,在縣北四十里,即驪山之陽也。以左右分東西,繡嶺之名。唐元宗時,植竹木花卉,錯如錦繡,故名。

龍鳳坡 在縣南二十里許,蓋白鹿原之尾也。其脈融結至鳳凰嘴,為漢文帝葬處。

獐坡 在縣西二十里。昔有獐遊於此,故名。全山 在縣南五十里。峭拔天表,樹木森鬱,與碧仙洞對峙焉。

金山 ,在縣北四十里。上有金山神廟,以祀風后。

七盤山 在縣南二十里。近北又有䋫坡。《杜氏通典》:「七盤十二䋫,藍關之險路也。唐剌史李西華自藍田至內鄉,開新道七百餘里,迴山取塗,行旅便之。」

嶢山 ,在縣南二十里。秦之嶢關,以此山為名。蕢山 ,在縣東南二十五里。漢高帝引兵踰蕢山擊秦軍,即此。

玉山 ,在縣東南三十里。一名覆車山。《計然》曰:「山出玉英」 ,因名玉山。灞水之源出其谷。

秦嶺 在縣界,即冢嶺。東起商洛,西盡汧隴,綿亙千里,經萬壑千谷,不能斷絕。蓋南山之脊,江河之水,所由分處,故嶺南皆謂江,嶺北皆謂河。按《縣志》:秦嶺,天下之大阻也。東西八百里,嶺根水流入渭,俗號為八百里秦川者此也。韓文公詩云:「雲橫秦嶺家何在?」 即此山爾。今上有昌黎祠。僉事張楷建。

橫嶺 ,在縣北三十五里。自驪山東入藍田界,橫截華州,嶺下有水,名「橫河。」

白鹿原 在縣西五里。周平王東遷,有白鹿遊此。《三秦記》云:「蓋泰運之象。」 晉苻雄與桓沖戰於白鹿原。按《縣志》:「其頂平直如截,袤廣百五十里。」 《長安志》曰:「南接嶢山,西北入萬年縣界。漢文帝及薄太后陵皆在其上。」

涼風原 在縣西南四十五里。一作「風涼原」 ,為雍州福地。按《縣志》,南接石門山,北入萬年縣界。桓公堆 ,在縣南二十五里。桓溫伐苻堅,堅遣苻雄等拒溫於秋思堆,後因名桓公堆。

虎坷山 在縣南十五里許。即輞川之北垞亞峪 ,在縣東南,中有翠微寺。

傾峪 ,在縣東五十里。

銅峪 ,在縣東五十里傾峪之西。

倒回峪 ,在縣東南五十里。灞水之源出於此。採峪 ,在縣西南三十里,與輞川相並,路通商洛,其水出秦嶺,北流

庫峪 ,在縣西南五十里。峪有嶢關,其水北流,合滻入灞。

金峪水 ,在縣西南。出終南山之金峪,東北而注於滻,又北流經藍入灞。

劉峪水 ,一名「青泥水」 ,在縣東南。

水, 在縣北三里。字,《字典》無。「沙河, 在縣北二十里。」

注水 ,在縣北五里,其源發於青岡凹。

渥水 在縣北十里

土膠河 在縣東半里。以其混濁不清,故名之。又名「白馬峪。」 源出石鼓山,會里峪諸澗水,西流入縣境。嘉靖二年,王科鑿渠引水於城中,出東入西,民享田園之利。

鳧峪 ,在縣西白鹿原十五里。

焦岱河 ,在縣西三十里許。北注於灞。

鹿走溝 在縣西白鹿原十里。周平王東遷,見白鹿走於此,故名。俗稱「盧子溝」 ,語之訛也。湯峪河 在縣西四十里。

白牛峪水 ,在縣西,北流入灞。

荊峪水 :發源秦嶺之荊峪,西北而流合廣峪、庫峪、石門峪諸水,自白鹿原東流入滻

木峪溝水 ,在縣西二十里。發源杜家村,居民引以灌田。

雙溪水 在縣西二十里獐坡之左右。二水合流,東西遶山腹而下,珠聯虹繞,入渠,灌田約數百畝。

灞水 在縣境。按《縣志》,古滋水也。其水北流會滻水。水,北入於渭,其源出縣東南秦嶺倒回峪,西北流九十里入萬年縣界。舊河岸闊六十丈,今河水漲溢,岸頹為谷,其闊蓋不啻數十倍矣。

狗枷川 在縣西五十里。按《縣志》,與東孟峪、大峪、雀峪、土門峪五水合流入滻。

藍峪水 ,發源秦嶺,北經藍關、藍橋,西北流入渭。杜詩「藍水遠從千澗落」 即此。按《縣志》又名清河,西北流入灞

輞川 在縣南嶢山之口,去縣八里,水淪漣如車輞然。川盡處為鹿苑寺,即王維別業。按《縣志》,川口為兩山之峽,川水從此北流入灞。其路則隨山麓鑿石為之,計五里許,路甚險狹,故謂之匾也。過此則豁然開廣,即村墅相望,雞犬相聞,蔚然桑麻肥饒之地。四顧山巒掩映,似若無路,此關中第一景也。

石門湯泉 在縣西南四十里。唐時嘗大雪,此地落即融,有異僧云:「必溫泉也。」 掘之果然。咽瓠泉 ,在縣北一十里。唐李筌遇驪山老母,授《陰符經》。既畢,令筌攜瓠汲泉水,因名。

涇陽縣

嵯峨山 在縣北五十里。一名巀嶭,一名荊山,一名慈峨。山。巔雲起輒雨,人以為候。上有三峰,最東曰缽盂臺,中曰大臺,有仰天池。西有穴曰石窟山,東入三原界。按《縣志》,「東抵清谷,西抵冶谷,亙二十里,昔黃帝鑄鼎於此。」

仲山 在縣西北七十里。俗傳漢高祖兄仲所居,上有仲子廟,一曰中山,以山上有石成「中山」 字者二,故名。漢武帝獲寶鼎於汾陰,迎至中山,即此。山北入淳化界。按《名勝志》載入富平者,非。石蛇山 ,以石有類蛇首,故名。在縣西北七十里臨江潭上。

豐樂原 ,在縣東北五十里清谷西岸上,東西十五里,南北五六里。

清涼原 ,在縣東北四十五里。以上二原,俱逶迤峨山前,宜黍稷。

《輿車原 》起仲山下,東至冶谷口。

石安原 ,在縣西南七里。秦苻健登此,嘆曰:「美哉斯原,悵然有終焉之志也。」

豐稔原 在縣北二里,有寶豐寺。按《縣志》,「發自仲山之麓,蜿蜒東南,下至高陵始盡。」

畢原 在縣南十里。按《縣志》:西自武功縣來,東訖於高陵,在涇渭間,綿亙二三百里。其北郵傍涇者,入縣境內,東西三十八里,高二十丈。百頃原 在縣西北六十里峨山西南麓,西抵冶谷口,東西十里,南北五六里,高數百丈。長平坂 在縣西南二十里,即漢武帝遇怪哉蟲處。

車箱坂 ,在縣西北五十里。即冶谷口往甘泉道。

西城原 在縣北四十里。東自天井渠抵洪門監,東西四十里,南北十五里,頗寬饒。昔雲陽恃為縣西形勝焉。

金線峪 在縣東南二十里南原。

清谷河 ,北自耀州三原來,從峨山東麓出谷,南流清涼原,乃折而西至大石里,又折而南至辛管匯後謝家村,與冶水合,而復經三原入渭。故老傳「山左掩水逆流」 ,得其概矣。

瓠口 秦時鄭國自仲山西抵瓠口,鑿渠溉田,即此。《水經注》曰:「涇水東南流經瓠口,一名洪門,又名洪口。」 按:凡河流山夾處率名洪,洪口為近之。

文川 以水村花卉望之佳麗,故名。

靖川 在清河西折處。唐衛公李靖故居臨江潭 俗呼為「龍潭」 ,即冶水出谷之潭也。瀑布飛流,噴薄激盪,疑中有神物焉,故名龍潭。涇水 在縣南十里,經仲山、九崚山間,出口落平壤而南,逾縣入高陵界。

冶谷水 在縣西北五十里。淳化來合清水入渭,即鄭子真隱處。山可為冶,故名。一名寒門。焦濩澤 在縣西北。郭璞以為池陽瓠中,是也。鄭泉 在谷口,因子真居,故名。按《一統志》在縣西北七十里。

流金泊 在縣東北三十里峨山南大石仙里之北。東接李家莊界,西接仇家村,今無。

龍泉陂 ,在縣南三里。多魚蒲之利,今無。《三原縣》。

嵯峨山 在縣西北四十里。東峰屬縣界。按《縣志》,一名巀嶭。舊《志》云:「峰巒高聳,其勢嵯峨,故名。」 每山巔雲起輒雨,鄉人視為雨候。其山三面,西南屬涇陽,西北屬淳化,東北屬本縣。秀拔蒼翠,隱然若筆架狀,蓋邑之主山也。

堯門山 ,在縣西北。按《淳化志》即石門山。《一統志》載,「在縣西北三十里,其山兩合如門。」

浮山 ,在縣北二十里。

白鹿原 在縣西北

孟侯原 在縣西北

天齊原 ,在縣西北二十里。西連嵯峨,上有天齊祠,故名。俗名「七里原」 ,一名「鄷原。」 清水 自耀州來,至縣治北十五里許。出谷口西南與冶水合,貫縣而東入渭。

濁水 在縣北清峪水之東,亦自耀州界來。其水渾激,故名。

五龍泉 在縣治東北五龍村。池方一里許,五泉合流,民引溉田,混混不竭。

神泉 在縣治東北四十里。其泉洪澄,歲旱禱之即雨。人以其靈異,故名。一名白馬泉。明崇禎七年,旱,知縣張縉彥禱於祠下,令鄉夫掘神泉,水溢,日灌田數頃。土人爭之,乃今歲出祭賽。八年九月,三禱三應。巡撫焦源溥作《記》立石浪井 唐開元十六年二月,京兆三原浪井出。《宋志》曰:「浪井不鑿自成,王者清靜則應。」 。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